第一篇:北京大学《地震概论》重点知识点
地震概论笔记(2016春)
第一章 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历史
1.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全球有6亿多人生活在强震带上,20世纪约有200万人死于地震,预计21世纪将约有1500万人死于地震。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历史记载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的地震,全球6次,中国4次。
2.地震的两面性:①自然灾害 ②给人类了解地球内部的信息
3.地震:地球内部介质(岩石)突然破坏,产生地震波,并在相当范围内引起地面震动。破坏开始的地方称为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理论上看成一个点,实际上是一个区)
震源深度:将震源看做一个点,此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4.震中:震源在地表上的垂直投影。
震中距:观测点与震中的大圆弧距离(在地面上,从震中到任一点沿大圆弧测量的距离)可证明是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烈度:宏观,实际的破坏程度(我国12度烈度表)震级: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仪器测量(地震差一级,能量相差32倍(101.5),两级相差1000倍:log E=11.8+1.5M,E:能量,M:震级)
两者都反映地震大小 5.分类:
地震序列:①主震型(一个主震,多个余震)②震群型
按震源深度分:①浅源:震源深度 < 60km ②中源:60-300km ③深源:> 300km 按震中距分:①地方震:震中距<100km ②近震:<1000km ③远震:>1000km(以观测点为圆心,1000km为半径)
6.地震学是应用物理类课程。地震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中日美在地震学三足鼎立
第二章 地震波
第一节 波的性质简述
1.液体、气体只能传播纵波,固体可以传播横波(S波)、纵波(P波)2.波线和波阵面垂直
3.远离波源的球面波波面上任何一小部分视为平面波
第二节 地震波
1.P波和S波的主要差异总结:vP= vS(1)P波的传播速度比S波快,地震图上总是先出现P波。(2)P波和S波的质点振动(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3)一般情况下,三分量地震图上P波的垂直分量相对较强,S波的水平分量相对较强。
2.频率上限:波长 < 分子间距:弹性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存在频率上限。(波长小到分子间距尺度时,介质不具备连续性,不能传播弹性波)3.地震波:体波(P波:与体变相应,S波:与切边相应)、面波:沿地球表面传播,速度总比P波小,与S波的速度相等或小一些(瑞利波:轨迹为逆进的椭圆,勒夫波:只有水平方向振动)、地球自由震荡、脉动
面波:周期越大的波,渗透深度越大;在半无限的均匀介质中,不产生洛夫波,而且它所产生的瑞利波没有频散。地震记录中出现勒夫波以及有频散的瑞利波,则说明地下的介质时不均匀的或是成层的。
波序:P波、S波、勒夫波、瑞利波、地震尾波。首播(侧面波)路径比直达波长,但速度快,超过一定临界距离后更快到达。地震波 ⊥ 地面入射
4.P波垂直分量较大,S波水平分量较大 5.S波低频成分丰富 6.天然地震的震源破裂:剪切破裂和剪切错动效应,震源向外辐射的S波能量比P波强
7.P波通过时,质元无转动运动,而有体积变化,是一种无旋波
S波通过时,质元有转动运动,而无体积变化,是一种无散的等容波
第三章 地震波传播理论 1.射线理论(波动地震学)
①费马原理: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路径为走时最短的路径 ②能量束宽度d 反比于 频率f ③走时方程(直达波,首波,反射波)2.用到时差计算震中距
地震波的走时曲线和走时方程P32-33图 过程 地球内部体波传播P38图
P波、S波和所有其他相关体波的走时曲线的斜率随震中距增大而减小,由于震中距越大,这些体波的穿透深度越深,则表明从远距离传来的地震波在地球深部的传播速度要高于近地面的传播速度。P40
第四章 地球内部结构
1.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结束,证明地球是圆的
2.1909年,莫霍面的发现(地壳是通过研究首波发现的)3.地震学判断是否为固体:能否传播S波 地幔可传播S波(剪切波),地震学中通常视地幔为固体。4.1906年,英国奥尔德姆发现地核(外核)5.1914年,古登堡面(核幔界面)的发现
古登堡:用反射波观察,估计地核深度为2900km,实为2891km 6.1935年,丹麦、莱曼发现内核 正演问题,反演问题P52-53
第五章 地震机制 断层P57 地球内部什么深度压力最大:地心 深海潜艇不能很大,应力很大。
1.断层走向:站在断层的地表面上,上盘在你的正右方,你所面对的方向为走向方向(指断层面与地表交线与正北方向的顺时针夹角)2.正断层:上盘相对于下盘下滑(垂直力大)
逆断层:上盘相对于下盘上升(垂直力小)
走滑断层:左旋/右旋(在一层上看另一层,向__滑,就是__旋。垂直力适中)应力水平方向大:逆断层 应力垂直方向大:正断层 应力二者差不多:走滑断层
例子:家里有一块地,正断层变大,逆断层变小,走滑断层不变
• 摩天大楼的设计需要能够做一部分的摆动。——否则遇到强风或者地震,如果不允许弹性摆动,那么只能断裂了。
3.弹性能:发生弹性应变,释放能量。地震是储存在断裂面附近的岩石中应变能的灾难性释放。地震大部分能量转变成热能。余震:来回调整到达平衡的过程。4.弹性回跳模型
1915年,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的理论。海洋的年龄不超过2亿年(180百万年)弹性回跳P59-60 震源机制P63-64
第六章 地震仪及地震基本参数的测定
1.加强人口密集区地震监测与地震防范是减轻地震灾难的有效途径 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构造地震最多。2.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上半>下半),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多为浅源)3.里氏震级:100km外,最大地震波幅度的对数(以微米为单位)震级没有上下限(可能会产生负值)4.ML=lg A: A表示标准地震仪距震中100km记录的最大水平地动位移(微米)。地震矩:无饱和,有物理意义 Ml,Ms,MbA:有饱和,无物理意义 5.震级的测定精度在0.3左右。基本烈度(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一个地区未来5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具有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称为该地区的基本烈度,相当于475年一遇的最大地震的烈度。设防烈度:6度以上。盆地效应,边缘效应P132 6.基岩上地震动幅值小、持续短、震害轻。淤泥和填充地则放大地震波,像震动的果冻碗一样。
面波:周期长,远处楼高易坏。
体波:周期短,能量大,近处平房易坏。
第七章 地震预报 1.地震预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2.谣言:准确的、国外来的 3.传统地震学采用远场效应研究
优点:震源可近似为点源,可对震相分别研究 缺点:丢掉了许多近场高频信息。
4.高频:体波。低频:面波。楼越高,固有频率越低。月球引力小故相同地震对月球破坏大。5.泥石流:垂直于泥石流的方向逃生
第十章 海啸
1.海啸传播速度:700-800公里,类似于喷气式飞机
海啸对海洋中航行的船影响不大,主要破坏力在岸边。海啸由海底地震引起 2.地震发生海啸条件:(1)地震要发生在深海区;(2)地震震级要大;(3)具备开阔并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
3.海啸波在大洋中,波高小于一米,不会造成灾害,进入浅海后,波高可达几十米
4.水深远小于水波长时:水波速 v = 根号(gd)
小组报告
1.中子星:密度很大,有星震(规模很大,里氏22级)中子星震级高。
2.震后疫情介绍及防治手段
①古时,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今,大灾之后防大疫 ②震例:
1556年(明,嘉庆),陕西(关中)华县(州)大地震,华夏大地震,有史以来全球死亡人数最多,83万;
1668年(清),郯城,烈度12,八级,破坏性大,清朝效率高,瘟疫未流行 3.气象与地震的关系:与降水、干旱等有关,但不确定性大,地震云为民间的(学界未承认)
4.建筑中的抗震设计
5.地震的次生灾害:物理性、心理性 6.中日建筑的抗震比较
中国古代:木质,榫卯结构
中国要求: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日本要求:中震不坏,大震不倒
补充: 1.汶川大地震:能量大,相当于1100颗广岛原子弹(逆冲断层)2.仙台大地震:韩日之间的距离变大(逆冲:日本块,韩国慢)
3.远震,面波发育,频率低,周期长,低矮的建筑物受损小,高大的建筑物受损严重
进震,体波发育,频率高,周期短,高大的建筑受损小 4.城市化的发展,地震频率不变,人们感知到的地震比之前多了还是少了?——楼高,固有频率变低,更能感觉到远处的地震,感觉到的地震更多了 5.地铁过,没有感觉:在泥土中传播的小
6.月球和地球上发生相同规模的地震,哪个上面严重? 月球严重——引力小,容易晃动受损 7.CBD&北大
面波比体波衰减慢,振幅大,周期长,传播远,在宏观烈度大体相同的条件下,处于大震级远离震中的高耸建筑物的震害比中小震级近震中距的情况严重得多。汶川地震的地震波 传到北京时体波已经几乎没有了,只剩下短周期的低频面波,高耸建筑物受低频振荡的影响较大,而低矮建筑受高频振荡的影响较大。所以 CBD震感强烈,北大却没什么感觉。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楼房越来越多,也会感受到更多原来感受不到的远震。
8.一楼受损严重:挤压受力最严重;没有承重墙
第二篇:北京大学地震概论ppt知识点总结。
地震学是一门应用物理学 地震对科学方法论方面贡献 • 反演理论及方法 •(弹性波)波动理论 • 成像方法 • 复杂性科学
地震研究范围的三个方面 •
一、宏观地震学:主要是指地震宵害的调查和研究、地区基本烈度的划分,以达到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供合理的资料和指标,并为地震预报提供宏观数据。
二、地震波的传播理论:根据地震台风网观测得到的地震资料,研究地震波的发生及传播特征,并利用来研究地壳和地球内部的结构、组成和状态。•
三、测震学:内容包括地震仪器的研制、地震观测台网的布局以及记录图的分析、处理和解释工作。
地震序列:地震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有成丛发生的倾向。这种成丛发生的地震称地震序列。按时间顺序和震级分布,地震序列分为:主震型和震群型。• ①主震型:通常包括主震和大量的余震。有些地震序列还包括一系列前震。
若地震序列中,特别大的地震只有一次,则称之为主震;发生在主震之前的中、小地震叫前震;发生在主震之后的大量较小地震叫余震。• ②震群型:在一个地震序列中包含着若干个震级相差不多的地震,而无一特大震级的地震时,称之为震群。在中国几个主要地震区都有震群发生,但其规模较小。天然地震的分类
• 按成因分:
1、构造地震;
2、火山地震;
3、陷落地震。• 按震源深度分:1)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天然地震称为浅震;也称正常深度地震。大多数地震都为浅源地震。2)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公里至3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中源地震。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地震称为深震。已记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约700公里。有时也将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统称为深震。
• 按震中距分:1)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2)近震:震中距小于1000公里的地震。3)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
• 按震级分:1)弱震:M<3的地震。2)有感地震:3≤M≤4.5的地震。3)中强震:4.5 • 我国古代鳌鱼翻身的传说。 • 日本的“地震鲶”传说:地球靠一大鲶鱼支撑着,鲶鱼尾巴一甩就地震。古希腊的“气动说”。 • 中国人对地震的观察和记载是相当早的。《竹书纪年》所载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文字记载之一。 •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了灾害性的大地震,损失巨大。为了统一地震工作的部署和加强领导,1971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系统地开展地震的预测和预防工作。将地震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弹性波与弹性回跳理论 • 弹性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存在一个频率上限。• 弹性回跳理论(Elastic Rebound Theory):美国地震学家里德(H.F.Reid), 1910年。• 在无限、各向同性的均匀弹性介质中,仅有两种类型的弹性波传播,即纵波和横波。 • 但是在半无限、各向同性的均匀弹性介质或成层介质中,有可能出现一种弹性波,这种波的特点是:扰动的幅度随着离开界面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或者说,扰动只局限于界面附近。通常称这种波为面波。 • 由于地球具有边界和内部分层构造,地震波不仅有纵波和横波,还有面波和地球自由振荡(环形、球形)。 • 面波是指沿地球表面传播的,在与界面相垂直的方向上,波动的振幅急剧衰减。 • 在地震记录上,面波的振幅一般比体波大。• 面波的能量被捕获在表面才能沿着或近地表传播,在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 “耳语长廊”或中国天坛回音壁的墙面上捕获的声波就是面波。 • 不同周期的面波,其渗透深度不同;周期愈大的波,其渗透深度愈大。• 在半无限的均匀介质中,不产生勒夫波,而且它所产生的瑞利波没有频散。地震记录中出现勒夫波以及有频散的瑞利波,则说明地下的介质是不均匀的或是成层的。P波和S波的主要差异 •(1)P波的传播速度比S波快,地震图上先出现P波。•(2)P波和S波的质点振动(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3)一般情况下,三分量地震图上P波的垂直分量相对较强,S波的水平分量相对较强。 •(4)S波的低频成分比P波丰富。 •(5)天然地震的震源破裂通常剪切破裂和剪切错动为主,震源向外辐射的S波的能量比P波的强。 •(6)P波通过时,质元无转动运动,而有体积变化,P波是一种无旋波。S波通过时,质元有转动,而无体积变化,S波一种无散的等容波。地震波的波序: • 一般到序:P波、S波、勒夫面波、瑞利面波、地震尾波 地震波的传播 • 地震波的传播主要取决于地震波的速度,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介质相关。• 地球内部介质性质的变化,主要有以下情形: • ①上下介质的性质、状态迥然不同,出现明显的分界面,地震波速度出现阶梯状跳跃,如地壳与地幔、地幔与地核之间。地壳是固体,外核是液体,地幔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 • ②上下介质的状态基本相同,但性质变化显著,呈现明显的分界面,如地幔中的细层之间的分界面,地震波在分界面上的速度也有显著的变化。• ③在同一层内,地球介质也不是均匀分布的。一般来讲,由于地球介质是分层均匀、各向同性的,地球介质的密度、弹性参数等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地震波速度也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有两种特殊情形:一种是速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称为低速层),另一种是随着深度增加速度异常增加(称为高速层)。震相 • 通常把在地震图上记录到的不同振动类型或通过不同途径的波所引起的一组一组的振动叫震相。 • 地震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解读地震记录的各个震相,并从中得到记录所携带的地球内部信息和震源信息。几个主要震相的特征: • P:在震中距为100度的范围内,P将作为地震记录的第一个震相清晰地显示出来。一超过103度,其振幅就变小,这是因为进入地核的阴影区所致。当看到弱小的波时,一般认为那是在核幔边界上由于衍射而产生的,这类似于莫霍面衍射的Pn波。 • S:在震中距最大为100度的范围内,S往往以比P还大的振幅在地震记录上显示出来。超过100度时,虽然开始进入了地核隐区。• PP、SS(地面反射波):这两个震相在震中距超过20度是就开始与P或S分离。 • pP、sS:当发生深震时,在30-100度附近,在P、S之后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来。pP和P的到时差,以及sS和S的到时差,往往随着震源深度不同而差别很大,因此对确定震源深度非常有用。• PcP、ScS、pPcP、sScS(外核反射波):PcP、ScS或者是PcS、ScP常在震中距在30-40度左右显示出来。地震走时表: • 地震波在不同震中距上传播的时间表。 • 走时表中各种震相的走时,是根据地震图(即地震波形的记录)中各种震相的到时来编制的。 • 为了准确地编制走时表,需要汇集大量的地震图,并对各种震相做出正确的识别和鉴定。 • 走时表是分析地震图、识别不同震相的主要依据。• 走时表提供了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 地球内部结构探索 • 1906年:外核的发现(Oldham) • 1909年:莫霍面的发现(Mohorovicic)• 1914年:古登堡古面的发现(Gutenberg)• 1936年:内核的发现(Inge Lehmann) • 根据地震波速度的不同,地球可分为地壳、上下地幔和内外地核等几个大构造单元。其中,壳幔界面、幔核界面、内外核界面和上下地幔之间的过渡层,是十分明显的。 • 1959年海底扩张基本思想的提出。断层与应力 • 地震发生在断层上, 有些发生在老断层上,有些是新的断层破裂。• 断层滑动开始的地方叫震源, 震中是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应力和断层作用总结 • 三种主应力作用在断层上,两个水平的一个垂直的。• 如果垂直压应力 • 最大-正断层 • 最小- 逆断层 • 中等-走滑断层 弹性回跳理论的主要论点 • 1)造成构造地震的岩石体破裂是由于岩石体周围地壳的相对位移产生的应变超过岩石强度的结果; • 2)这种相对位移不是在破裂时突然产生的,而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逐渐达到其最大值的; • 3)地震时发生的唯一物质移动是破裂面两边的物质向减少弹性应变的方向突然发生弹性回跳。这种移动随着破裂面的距离增大而逐渐衰减,通常延伸仅数千米; • 4)地震引起的振动源于破裂面。破裂起始的表面开始很小,很快扩展得非常大,但是其扩展速率不会超过岩石中P波的传播速度; • 5)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在岩石破裂前是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储存在岩石中的。 地震的弹性回跳理论模型 • 由于构造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锁住的断层受到应力的作用 • 断层附近的介质发生变形,并蓄积着应变能。较弱的地方开始发生微破裂(地震前兆) • 当应力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断层开始破裂并释放应力。这就是主地震。• 断层调整(余震)。 • 当断层周围的介质释放储藏的弹性能的时候,断层介质作断裂回跳。• 弹性回跳不是一次性全面完成的,未完成回跳的地方应力继续增加。• 陆续完成的回跳和调整形成一系列余震。地震与断层总结 • 断层是岩石破裂面的相互移动。• 地震沿断层发生。 • 断层面几何与应力相关。 • 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是断层作用类型的图示描述.• 虽然断层类型可以由地震波初动确定,但不能确定哪一个是真正的断层面。• 有两种可能: • 真平面-断层面。• 假平面-辅助面。 板块边界类型 • 扩散边界—新的地壳在此产生。• 汇聚边界—地壳在此消失(消减带)。 • 转换边界—由于扩散边界的扩散速度差异而产生的走滑断层,板块之间在此作相互水平运动。 • 板块边界区域—有一定宽度的带,没有清晰的板块边界,相互作用不清楚。• 三种断层类型相对于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 加强人口密集区地震监测与地震防范是减轻地震灾难的有效途径。地震预测 • 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成功预报 • 地震预测通常分为长期(10年以上)、中期(1年至10年)、短期(1日至数百日以下)。有时将短期预测进一步细分为短期(10日至数百日)和临震(1日至10日及以下)预测。• 目前研究地震预报的方法,主要在三方面: •(1)地震地质方法,应力积累是大地构造活动的结果,所以地震的发生必然和一定的地质环境有联系 •(2)地震统计方法,人们通常可以利用统计的方法去寻找地震发生的概率; •(3)地震前兆方法,如果能够确认地震前所发生的任何事件,就可以利用它作为前兆来预报地震。地震空区: • 有地震倾向、地震的能量释放低于平均水平的区域。• 是预测地震的一个重要依据。地震预报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1.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 2.大地震的“非频发性”; 3.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地震谣言 • “预报”的地震震级很精确,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的传闻是谣传; • 跨国地震预报是谣传; • 地震小道消息是谣传; • 凡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和离奇古怪传说的地震传闻更是谣传。地震仪与地震图 • 地震图也被称为地震记录 • 常见的地震仪一般由拾震器、放大器(换能器)及记录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由于米尔恩对地震观测的贡献,他被称为现代地震学的奠基人。震级和烈度 • 因为地震的大小变化范围很大,所以用对数来压缩测量到的地震波振幅是很方便的。 • 精确的定义是:里氏震级ML是最大地震波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 由于一般振幅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少,里克特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 • 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2倍;相差二级,能量相差1000倍。 • 由于震源深浅、震中距大小、地质结构等不同,地震造成的破坏也不同。震级大,破坏力不一定大;震级小,破坏力不一定就小。所以,要反映地震实际的破坏程度,使用震级是不恰当的,这时要采用烈度。• 一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简称为烈度,用I表示。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 • 基本烈度:一个地区未来5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具有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称为该地区的基本烈度,相当于475年一遇的最大地震的烈度,基本烈度也称为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 • 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地震动测量 • 用峰值加速度作为一种衡量地震动的参量在上世纪60年代得到发展峰值加速度并不随着距震源距离的增加而平稳地减弱,在很大程度上它要受几种地质环境的影响: 第一,走滑断层的面特别弯曲不平处,断层将产生突然增大的高频能量脉冲; 第二,不均匀的地壳岩石和山脉、溪谷等陡峭地形会使波长几百米的高频地震波,被散射或放大; 第三,厚的冲积土壤可能放大某些波,而削弱另一些波,这取决于土壤、岩石结构以及波的频率。地震波 •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地方的岩石破裂产生的弹性波。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分为横波(s波)和纵波(p波),横波特点:周期长、振幅大、波速慢,3-6km/s,纵波特点:周期短,振幅小,波速快,6-10km/s,面波分瑞利波和勒夫波,面波比体波衰减慢、振幅大、周期长、传播远。建筑物破坏主要由面波造成。• 在宏观烈度大体相同条件下,处于大震级远离震中的高耸建筑物的震害比中小级震级近震中距的情况严重的多。减轻地震灾害有两种途径: • 一种是地震预报; • 另一种地震工程途径,它是以长期预测为依据,规定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技术措施,使所建的工程能抗御未来发生的地震,即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从而极大减轻人民生命财产在地震中的损失。地震勘探 • 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弹性波,来定位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确定考古位置、获得工程地质信息。地震勘探所获得的资料,与其它的地球物理资料、钻井资料及地质资料联合使用,并根据相应的物理与地质概念,能够得到有关构造及岩石类型分布的信息。• 勘探地震学是勘探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运用地震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结构,进行区域地质调查,金属与非金属矿产、油气资源勘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调查等方面工作。 • 勘探地震学与天然地震学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的对象不同;(2)地震采集的方式不同; (3)地震采集的仪器也有所差别。地震与海啸 • 最可能引发海啸的是断层破裂面在海底地表的逆冲断层地震。 • 产生海啸,需要三个条件:地震要发生在深海区,地震震级要大和具备开阔并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 • 海啸等级m和地震震级M之间有一个统计关系: • m=2.61M﹣18.44(10-1) • 从这个式子可以看出M<6.5的地震几乎不会引起明显的海啸。也就是说,小地震引发的海啸不会造成灾害,只有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才有可能引发灾害性的海啸。正因为如此。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警报的必要条件是:海底地震的震源深度小于60km,同时地震的震级需要大于7.8级。• 海啸具有长波长,能量大和传播速度快三个特点。 • 海啸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地震海啸、火山海啸和滑坡海啸。 1.地震海啸: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发生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2.火山海啸 3.滑坡海啸 大多数海啸都是地震海啸,火山海啸和滑坡海啸很少发生,即使发生,破坏力也比较小。 • 相对受灾区来讲,海啸可分为近海海啸和远洋海啸两类。• 全球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带的分布一致,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区和地中海-中亚地区。 • 从有关数据来看,海啸高达2米,木制房屋会瞬间遭到破坏;海啸高达20米以上,钢筋水泥建筑物也难以招架。 • 中国海区地处太平洋西部,濒临西北太平洋地震带,有很长的海岸线。• 据历史记载,二千年以来,中国只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平均200年左右才出现一次。 • 古人经常把海啸和风暴潮混在一起,史书中虽有多次“海水溢”的记载,但大部分都是风暴潮引起的近海海面变化,海啸所占比例甚小。 • 1965年,2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在夏威夷建立了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PTWC),许多国家还建立了类似的国家海啸警报中心。 • 海啸的产生是个复杂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会产生海啸,事实上,大约只有1/4的海底强震才会引发海啸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科学内涵) 5.<多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6.邓论主题:邓小平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8.<多选>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①第一要义是发展.②核心是以人为本.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④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9.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科学内涵)10.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1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1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①区别: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他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段的联合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②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相互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6.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基本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革命.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19.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20.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1.建国后社会性质分析: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22.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唯一”这个提法反映了当时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还缺乏科学的认识) 2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 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5.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对贫困和富贵的理解)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当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26.1981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28.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庆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0.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31.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一是突破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二是(两手段的优缺点)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他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而不是因为他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34.<辨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5.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我们过去在认识上的一个失误就是把公有制和公有制形式混为一谈,其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别.同样的所有制可是采取不用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7.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累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38”先富”的客观必然性: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用.先富起来的条件必须和只能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39.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4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三个转变”: ①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4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必然性,原因(自己写)①我国的国情需要.②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怎么做: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②建 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 要求.③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发展利益。 42.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爱你社统一理解: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必须坚持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第二,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第三,依法治国是党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主要动力。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43.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政体: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件。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基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群众治制度.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44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务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4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体现的内容和关系: 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加健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48.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两制并存3高度自治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和统一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49.”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50.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5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三是岗位流动加快.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5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5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54.判断一个政党是什么性质的党,主要看他的理论和纲领究竟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5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6.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第二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没在要求第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5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阶级的“铁饭碗”被打破了,因此不再是领导阶级。 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宪法所规定的。共产党是工人阶的政党,绝不是全民党,是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诞生的,也应该继续为战胜资产阶级的进攻与反扑继续战斗,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根本问题。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方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实践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追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 《档案学概论》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档案学 P191 是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提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档案 P6 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3、电子文件 P42 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 4、来源原则 P239 来源就是通常所说的档案形成者,包括机关组织和个人。据此,来源原则指的就是档案馆按照档案的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要求保持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得混淆的整理原则。 5、档案价值 P47 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它是主体(档案利用者及其利用需求)与客体(各不同时代产生的各种类型、载体、内容的档案)之间的关系范畴。档案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统一和结合。 6、档案工作基本原则 P76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7、职能鉴定论 P274 应按照文件形成机关在政府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的重要性,来确定档案文件的价值和保管期限。 8、数字档案馆 P130 是利用网络技术,将分布于不同档案机构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以网络化方式加以互相联结,提供及时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其实质是形成一个有序的信息空间和资源共享的信息环境。 二、简答 1、简述档案的凭证价值。P48 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据,它这种可资为凭的特性构成了档案的基本价值之一——凭证价值。 档案的凭证价值是档案不同于其他各种资料的最基本的特点。档案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记录,它可以成为查考、研究和处理问题的依凭,认定法律权利、义务与责任的证据,以及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教育人民的工具。 档案之所以有凭证价值,是由档案形成过程及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决定的。首先,从档案的内容看,它是从当时直接使用的文件转化而来的,并非事后为使用而另行编制的,因此它客观地记录了以往的历史情况,是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其次,从档案的形式特征看,文件上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 2、档案室的任务。P89 档案室的基本任务是:集中统一地管理本机关各部门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全部档案,为本机关各项工作服务,并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史料。档案室的具体任务: (1)对本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2)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和相关资料,并积极组织提供利用;(3)定期把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向档案馆移交。 3、档案职业道德的内容是什么? P159 档案职业道德,是指档案工作者在从事档案行政、档案保管和利用服务等项职能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档案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① 档案工作者应当保护档案及相关资料的完整与安全,以确保其作为历史证据的可靠性; ② 档案工作者应当从历史、法律、职能、行政管理等角度,对档案文件、资料进行筛选、鉴定和保管,切实合理地运用来源原则,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③ 档案工作者在进行文件的整理、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应当保护档案的证据作用。 ④ 档案工作者应当确保档案所含信息的连续性。 ⑤ 档案工作者应对他们从事的工作活动进行记录,并能对其工作进行辩护。(2)遵纪守法,严守机密 ① 档案工作者应当注意保护国家的安全及集体和公民个人的隐私,不得销毁相关的档案文件信息,尤其是易于更新和消除的相关电子文件信息。② 档案工作者应当珍视国家和社会给予的特殊信任,并在实际工作中,不利用其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他人谋求私利。 ③ 档案工作者应当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保密习惯。(3)博学求进,公正服务 ① 档案工作者应当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等方面的基本素质,这不仅是从事档案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 ② 档案工作者应当尽可能地提供档案信息,为档案用户服务,即为所有合法的利用者提供公正的服务。 ③ 档案工作者应当通过与其他专业工作人员的合作,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提供利用。 4、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P92(1)拟定档案工作的规章、办法,建立国家档案工作制度,制定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划。 (2)指导和监督各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规划和筹建档案馆,在业务上指导档案馆工作。 (3)研究和审查有关档案保存价值、档案保管期限的原则和标准,监督和审议有关档案的销毁问题。 (4)组织和指导档案工作业务经验的交流、档案干部的专业教育和档案科学研究。(5)组织和参与档案工作的国际交流。 5、简述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轨迹。P273(作简答自己作适当删减)档案鉴定理论是各国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依据长期积累的鉴定实践经验,对档案价值规律和档案鉴定原则和标准进行的科学总结,对鉴定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1)年龄鉴定论 年龄鉴定论是德国档案学者迈斯奈尔于1901年提出的。他的理论体系由6条一般原则和7条具体标准组成。原则包括:①事关档案存毁的决定必须当机立断;②必须避免极端行为,既不要过于谨慎地保存,也不要过于随便地抛弃;③不要以抽象概念作为价值标准;④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16世纪以前的案卷不得销毁;⑤第五,为暂时目的使用的案卷在达到目的后应当销毁;⑥一个永久性机构成立过程中经过的案卷应当保存。鉴定标准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档案内容,二是档案来源。 迈斯奈尔的鉴定理论具有开创性意义。首先,他第一次提出了“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的著名诊断;其次,他第一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鉴定原则与标准;再次,他第一次提出了档案来源是最重要的鉴定标准之一。(2)行政官员决定论 行政官员决定论代表人物是英国档案学者希拉里·詹金逊。他在1922出版的代表作《档案管理手册》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鉴定思想,其核心观点就是,档案人员不宜参与文件的鉴定和销毁,鉴定应由行政官员自行决定。 詹金逊的鉴定理论有其正确与合理的一面。因为档案文件既不是档案人员所形成的,也不为档案人员所用,其价值判定及存毁自然不能由档案人员单独决定,而应主要由档案文件的形成和利用者决定。但他将档案人员排除在鉴定工作之外,也有明显的局限性。(3)职能鉴定论 波兰档案学者卡林斯基在1934年发表的论文《文件的选择》中提出,应按照文件形成机关在政府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的重要性,来确定档案文件的价值及保管期限。说的具体一点,档案文件价值的和保管期限的长短与其形成机关的地位高低和职能重要性在总体上成正比。 职能鉴定论进一步发展了迈斯奈尔的来源鉴定思想,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形成机关地位越高、职能越重要,档案文件的价值相应就越大。这一结论一定的科学性和普遍性,但其局限性与片面性也很明显。档案文件的价值特别是历史文化价值,绝不能仅仅由其形成机关的级别地位来决定,而应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具体分析。(4)文件双重价值论 美国档案学者西奥多·谢伦伯格在1956出版的代表作《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中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鉴定理论:公共文件具有两种不同的价值:一是对原形成机关的第一价值;二是对其他机关和个人利用者的第二价值。形成机关的行政官员对鉴定第一价值负主要责任,而鉴定第二价值则应主要由档案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来完成。 谢伦伯格的文件双重价值论具有明显的进步与深刻之处。这种鉴定观的理论贡献是:一是它确认了档案价值是档案文件客体满足利用者主体需求的关系,真正揭示了价值的实质;二是把档案价值根据不同需求主体区分为两种形态,使认识更加深入。 (5)利用决定论 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档案学者菲斯本、布里奇弗德和芬奇等。这种鉴定观一切从利用者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学者的需求是判断文件价值的决定性标准。利用决定论的倡导者们希望通过关注利用者的需求来增加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合理性。但其局限性是不容否认的,且很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无法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消弱了文件来源的重要地位。(6)宏观鉴定论 宏观鉴定论主要包括“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论”、“文献战略”、“宏观鉴定战略”。 ①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论由德国档案学者汉斯·布姆斯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到90年代基本成熟。理论核心就是以文件形成者职能来体现社会价值。 ②文献战略由美国档案学者海伦·塞穆尔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核心思想也是依据文件形成机关的职能来判断档案的价值。 ③宏观鉴定战略由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核心思想同样是依据形成文件机关的职能对档案文件进行宏观鉴定。 ④上述三种鉴定理论将档案价值与社会的运行方式、发展动态紧密相连,视档案价值为社会自身价值的反映,属于一种广泛的社会鉴定观;强调职能鉴定标准,认为文件形成者的职能就是社会宏观职能的最佳体现,属于一种宏观的职能鉴定论。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联系日益紧密且呈一体化的宏观趋势。不足之处在于在现实操作中难以具体化,容易造成浮泛、粗放的鉴定结果。 6、档案法律、档案法规、档案规章及其关系是什么。P139 档案工作法律,简称“档案法律”,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档案事业规定性文件,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各种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法律行为规范。 档案法规是指由国务院根据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档案行政的规范性文件。 档案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与档案事务有关的规范性文件。 档案法律与档案法规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制定主体不同。档案法律的制定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而档案法规的制定主体则是国务院。 第二,档案法律具有广泛的行为约束力,它是国务院制定档案法规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目前常见的档案法规的渊源。就此而言,档案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均要以法律为准绳。 第三,档案法律所调节的对象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特征;而档案法规所调节的对象则具有特定性和专指性的特征。档案法律与档案法规的联系在于: 首先,两者的制定与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有效地规范和调整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以利于档案事业的正常工作秩序的建立与维护。 其次,尽管档案法律高于档案行政法规,但是,从两者的发展历史来看,它们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再次,档案法律与档案法规均应在宪法规定的框架内制定和实施,不能违背宪法规定的基本准则。 档案法律与档案规章也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档案规章从属于档案法律和档案法规,或者说是档案法律和档案法规具体化的产物,更具有特定性与操作性。与档案法律相比,档案规章优势在于: 第一,档案规章的制定程序比法律简便。第二,档案规章的内容具有专业性。 第三,档案规章的规定比档案法律的内容更加明确,具体。 三、论述 1、试述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四个方面)[08年论述] P108(1)档案工作的分化与整合规律。 从档案工作的发展历史来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是不分的,档案工作与图书资料工作也是不分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档案工作才真正从文书工作、图书工作中分化出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工作系统。 随着档案信息资源观的形成和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档案工作的发展又面临着一些新的变化: ①文档管理一体化 “文档管理一体化”是指将目前机关中的“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工作,整合成一个既统一又分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管理过程。②档案、图书、情报管理一体化 将档案、图书、情报综合管理并进行联合开发,可以发挥三者在功能上的互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2)档案工作的智能化发展规律 档案工作的智能化发展规律突出表现在档案技术设备的变化上。具体表现在: ①运用电子计算机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 ②运用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实现文件与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及档案信息传递的网络化。 ③档案缩微化与档案保护水平的提高。(3)档案工作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的互动性规律 ①一方面,社会环境状况影响和制约着档案工作的生存与发展。 ②另一方面,档案工作在参与社会事务的过程中,也对社会环境变化,特别是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做出贡献。(4)档案工作的社会化发展规律 随着人类社会活动领域的扩大、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档案的来源与形式日益广泛和多样,档案信息服务逐步社会化,档案管理越来越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2、试述档案工作的性质。(五个方面)P101(1)档案工作的服务性 档案工作通过提供档案为社会实践活动服务来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档案工作实现自身价值的这种特殊途径,决定了它是一项服务性工作。 服务性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档案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2)档案工作的文化性 ①档案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馆具有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 档案馆作为社会文化的聚集地,汇集了具有重要文化内容的档案,从一定意义上看,档案馆具有文化传承作用。 ②档案馆具有传播社会文化知识与信息的作用。 档案馆是人类文化财富的宝库,必然在社会历史的各个阶段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 ③档案馆具有社会文化教育的作用。 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是社会文化历程的结晶,既是反映和维护民族历史真实面貌的可靠见证,也是认识民族历史的重要渠道,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 ④档案馆具有发展科学文化的作用。 档案馆需要对档案所记载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研究与开发,为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做出贡献。(3)档案工作的管理性 ①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档案的专门业务。 档案工作的管理对象是档案,管理的目的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 ②档案工作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档案工作管理对象的独特个性及其基本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上的自成体系,决定了它在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 ③档案工作是社会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 档案工作这一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牌不同规模和层次的更大管理系统之中。(4)档案工作的政治性 ①档案工作的服务方向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集中表现。 ②档案工作的开放度大小也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表现之一。 ③档案工作的机要性也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表现之一。(5)档案工作的科学性 ①档案工作是一项为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条件的工作。 ②档案工作实践中包含着特殊的规律与丰富的科学内容。 ③档案工作大量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成果。 3、试述档案学科体系的基本内容。(五大部类)P198(1)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 档案学基础理论是由关于档案现象的一般性认识问题的理性认识和关于档案学各分支学科的共同性问题的理性认识等构成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应当注意建设好以下学科科目: ①档案学原理: 主要研究和阐明档案现象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问题的产生原因、社会背景及其内在的本质、规律、特点、相互关系等。②档案术语: 主要研究关于档案专门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的理论和基本原则。③档案法规: 主要研究档案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的有关理论的原则。④比较档案学: 采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找出各国、各地区、各领域、各时期档案学理论与档案工作的异同,及其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2)档案史学研究 档案史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①中国档案事业史: 是研究中国档案历史现象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客观规律与特点的档案学科目。 ②外国档案事业史: 即研究世界各国档案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③档案学史: 主要研究世界各国档案学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和特点。 (3)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 档案学应用理论是以研究档案管理中具有普遍性规律的具体问题、具体原则、具体方法为对象的档案学学科门类。其研究主要同以下几门具体的学科有关: ①档案事业管理学: 主要研究国家档案事业宏观管理活动的理论、原则和方法。②档案管理学: 是研究各种门类档案的一般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的档案学分支学科。③科技档案管理学: 是专门研究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学科。④档案编纂学: 主要研究档案信息的编辑、加工及出版工作的理论、原则和方法。(4)档案应用技术研究 研究档案应用技术的任务主要应由以下几门学科来承担: ①档案保护技术学: 是研究文件与档案制成材料的自然性状和保护技术的学科。 ②档案缩微复制技术: 是研究档案的摄影、冲洗、加工、拷贝、还原、存储、检索等技术进程的学科。 ③档案计算机管理技术: 主要研究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问题。(5)档案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边缘性研究 在档案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地带与边缘区域中,值得开拓的学科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记录信息管理学: 是研究人类社会各种记录性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普遍原理和通用方法的交叉学科科目。②文件管理学: 是从整体上研究文件现象的产生、运动规律和特点,以及文件信息科学管理与控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门类。③档案社会学: 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原理来研究档案学中某些课题的交叉新兴学科。④档案心理学: 既运用档案学研究方法又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档案学有关课题的交叉新兴学科。 4、国家档案馆的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是什么? P85 我国国家档案馆一般可分为历史档案馆和综合档案馆两类。历史档案馆包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要保存明、清中央机构的档案)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要保存民国时期各个政权中央机构的档案)。综合档案馆是我国国家档案馆和档案事业的主体。 我国国家综合档案馆是统一保管党和政府机关档案的管理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有关文件的规定,我国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综合档案馆的基本职责是:集中统一管理党和国家需要长远保管的档案和有关资料,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为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历史的长远需要服务。 概括起来,综合档案馆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接收与征集本级各机关、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具有长期和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以及有关资料,科学地管理;第二,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地开展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第三,参与编史修志。 5、何谓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 P258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指导从文件到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基本理论,是现代档案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它是研究文件从最初形成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个运动过程、研究文件属性与管理者主体行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理论,是对文件和档案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第一,文件从其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第二,由于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这一完整过程可划分为若干阶段。第三,文件在第一阶段因其特定的价值形态而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形式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 从文件运动形态的角度分为现行、半现行和非现行三个阶段; 从文件保存场所的角度分为在承办单位存留、在中间档案馆存留和在总档案馆永久保存三个阶段; 从文件运转流程的角度分为文件的产生办理、现行利用、过渡保存和历史保管四个阶段; 从文件管理程序的角度分为文件的形成、使用与维护、鉴定和选择、档案管理四个阶段。 6、中国近代档案学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是什么? P213 我国将有关档案现象作为一个独立性的专门问题进行科学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第一,1933年,国民党发起“行政效率运动”,这是促进我国近代档案学思想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行政效率研究会创办了机关刊物《行政效率》杂志,刊载了60多篇相关文章,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总结了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中的经验和教训,这对中国近代档案学思想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史学界整理明清历史档案和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近代档案学思想产生的重要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档案学的某些思想,是通过总结整理明清档案实践活动的经验获得的。 第三,近代意义上的档案教育的分立,对促进档案学思想的产生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代表为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在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校创办的档案管理专科。 1935年腾固撰写了《档案整理处的任务及其初步工作》一文,档案学的概念在我国正式出现,并初步形成体系。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学建设取得了令巨人瞩目的学术研究成就: ①档案学已经成长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科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情报档案专业评议组的成立,档案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确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的出版等,都是客观的证明。 ②档案学已建设成由若干分支学科构成的群体。 就总体而言,中国档案学已成为具有较完整系统的、多层次的一系列分支学科组成的群体,档案学研究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③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档案学概论》、《档案学原理》等多部专门以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为内容的档案学著作的出版,以及大量的专门研究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学术论文的问世,对档案和档案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深信和探讨。④档案学的史学研究和外国档案管理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对中外档案事业发展历史的研究取得的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对中外档案事业史中的一些问题的澄清,以及对断代档案史学的研究的深入开展,都表明中国档案史学的研究正在向专深文献发展。⑤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成绩显著。 我国十分重视从宏观上研究档案工作的组织管理理论及其原则与方法,对档案工作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在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档案学研究对世界档案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⑥档案学应用技术研究成绩斐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每年都有一批档案科技研究成果通过鉴定,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档案局科技进步奖或其他各种科技成果奖,其中有不少科研项目都取得了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成果。 莱辛在《拉奥孔》中论述了“诗与画的界限”: “在空间中并列的符号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符号也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事物”。 这里的两个事物分别指“物体”和“动作(情节)”。 他认为,语言永远不可能像绘画那样将对象的面貌展现在观者眼前,与其吃力不讨好地去直接描写对象,不如采取间接的方法去暗示对象。 (莱辛对诗与画界限的论述,抓住了艺术的符号性本质这一问题,并辐射开来,在同一与差异的交叉点上,对符号的工具性、象征性和自然符号与人为符号的差异性、互补性以及符号组合的自然性等问题,进行了解析和反思,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意义。) 莱辛认为,一切艺术皆是现实的再现和反映,都是“摹仿自然”的结果,这是艺术的共同规律。只是绘画、雕刻以色彩、线条为媒介,诉诸视觉,其擅长的题材是并列于空间中的全部或部分“物体及其属性”,其特有的效果就在于描绘完成了的人物性格及其特征; 诗以语言、声音为媒介,诉诸听觉,其擅长的题材是持续于时间中的全部或部分“事物的运动”,其特有的效果则是展示性格的变化与矛盾以及动作的过程。 作者还讨论了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刻和时间艺术的诗是可以突破各自的界限而相互补充。绘画和雕刻可寓动于静,选择物体在其运动中最富于暗示性的一刻,使观者想象这物体在过去和未来的状态。 诗可化静为动,赋予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属性以生动如画的感性形象。 莱辛于是看到了文艺的共同要求,就是赋予描写对象以生动的、丰富的具体形象。就各类艺 “表达物体美是绘画的使命”,术所表现的美学理想看,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诗则不然,它所摹仿的对象不限于美,丑、悲、喜、崇高与滑稽皆可入诗。第三篇:概论重点
第四篇:《档案学概论》知识点
第五篇:艺术学概论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