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杭州:支持浙商创业创新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杭州:支持浙商创业创新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目前浙商的“回归”热不减,章鹏飞等浙商回归发展,政府等都大力支持。
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是杭州经济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重要举措;广大浙商回乡发展,不仅自身实现了再创业,也为杭州经济企稳回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经济下行、区域竞争等多重压力下,各地普遍面临如何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难题。对此,浙江省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支持、引导和服务浙商群体创业创新。杭州市更是在思路上进行创新,即突出杭州优势,强化转型升级,着力解决后顾之忧,实现政策叠加、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和跟踪服务,在为浙商创业创新提供良好平台和支持,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添新动力等方面,走在了浙江全省前列。杭州市在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工作中,最值得肯定的是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在与浙商组织的互动上化心思。
打造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的政策洼地
浙江自然资源匮乏,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中,面临过于依靠物质资源消耗,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等问题。浙江省意识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经济转型升级。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浙商是浙江最大的资源和财富。去年10月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把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列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
作为省会的杭州市,与浙江其他地市相比,拥有经济发展质量好、经济发展活力强、科技创新能力强、城市宜居环境好和政府服务能力强等优势。杭州市除了召开会议广泛动员、出台工作意见、建立工作机制和营造浓厚的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氛围以外,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联系沈国军、郭广昌、章鹏飞、徐群、张国芳、张国标等10位知名浙商所投资的项目。杭州市认为,吸引浙商回归,不仅需要走“亲情”路线,更需要为浙商创业创新提供重要发展机遇和强力保障,这就要求在支持政策、体制机制、创业环境、优质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营造务实高效政务环境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绩效管理,破解体制机制和要素制约因素,激发创业与创新活力。要求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深化改革,合力攻坚,努力在全市营造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实现经济发展项目和招投标项目审批“两个提速”,实现群众对政务环境效能投诉和行政审批领域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率“两个降低”。
据杭州市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以下简称“杭州市经合办”)主任董祖德介绍,杭州市政府把支持浙商来杭创业创新与城市发展战略相结合,制定出台了“1+13”政策,其中“1”为市级层面制定的《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杭州发展的若干意见》,“13”为13个市直属单位研究出台的13项相关配套政策,包括总部激励、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用地保障、投融资、生态环保、综合服务、产业和投资引导等。
在此基础上,还推出了几项具体举措。一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二是强化要素保障,着力破解土地、资金、能耗等瓶颈制约,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快“腾笼换鸟”步伐,为优势企业和项目腾出发展空间。三是优化服务环境,围绕浙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提高办事效率,努力使广大浙商安心创业、舒心生活。四是强化亲情感召,进一步营造亲商、安商、扶商的浓厚氛围,让回乡浙商有更强的归属感。
“回归有利于自主创新,有利于转型升级,有利于把我们多年在外打拼所积累的经验、技术、技能、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回归投资,是创新转型的极佳契机,是创新转型的强劲动力,能使我们创新转型的愿景成为可能,变成现实。”上海市浙江商会执行会长张国标认为。他的公司在全省各地独立完成或与其他浙商抱团合作完成投资项目共8个,涉及港口物流、新型建材、日用五金、商业地产、电子商务、文化事业六大领域,投资额160亿元。这些项目大多已为浙江省或杭州市重点建设项目。
在深圳创业的杭州籍企业家胡惠康、盛小木、徐国恒等,回乡投资了富春永安生态休闲综合体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领先的生态、运动、文化、休闲综合体。徐国恒告诉调研组,选择将杭州作为自己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创业地”,除了家乡情结和永安山本身的生态、产业环境外,当地政府全程“保姆式”服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么大的项目,从开始洽谈到总体规划通过评审,前后不过半年时间。”徐国恒说。
加强同各地浙江商会的互动与合作
商会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桥梁与纽带。在浙商创业创新工作的初创之年,如何快速形成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流来全面推动此项工作,加强与各地浙江商会的全方位合作交流与互动,是加速推进浙商创业创新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杭州市的一大创新举措。
杭州市经合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各地浙江商会共谋发展、共拓市场、共构平台、共建机制。截至目前,与全国各地29家浙江商会签订了支持浙商创业新工作合作协议书。约定每年至少互动走访一次,相互通报情况、交流工作,共同研究推进工作、加强合作的具体举措。同时,双方互相链接对方网站,寄送期刊,建立信息交流机制。今年以来,杭州市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南京、兰州和青岛等10多个城市与浙江商会互动。杭州市经合办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及时通报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重大发展战略调整、重点招商项目信息等情况,帮助各地浙江商会及时掌握情况、把握机遇和寻求商机;各地浙江商会利用各种渠道帮助宣传推介杭州政策法规、投资环境和项目,调查掌握并及时通报当地浙商回归创业和所在地企业到杭州投资发展意向,便于杭州市经合办及时跟进做好服务对接工作。
此外,还建立了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各地浙江商会积极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对杭州企业“走出去”发展的重点项目实施重点跟进服务,帮助“走出去”重点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出效;杭州市经合办充分发挥协调能力,为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全程提供高质量服务,有力推进浙商回归重点项目在杭快速落地、尽早投产、健康发展。
据了解,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成为杭州市吸引浙商回归的主战场,三大区域回归引进项目到位金占全部到位资金的93.38%。8月10日,应杭州市政府邀请,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议事会在杭州召开。随后上海市浙江商会成立了“回乡投资委员会”,提出实施“在沪浙商回归发展五年千亿投资计划”。4月6日,山东省浙江商会回归座谈会在杭州举行。会后,山东省浙江商会组织部分会员,就总部迁移、光电项目、生物科技等项目,与杭州市达成了合作协议或意向。5月25日,“全国浙商会长杭州行”期间,山东、河北、上海、北京、天津等15家省外浙江商会联合倡议广大浙商朋友响应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感召,积极来杭州创业创新,在杭州建设浙商总部中心、浙商科技城、浙商总部研发中心等等。10月份,杭州西湖博览会期间,全国29个浙江商会会长再次应邀来杭参加西博盛会和投资考察活动。6月19日,杭州新天地·东方茂(Est Mall)奠基仪式在杭州下城区新天地项目现场盛大举行,这是一座36万方体量的城市综合体,集商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于一体,包含了大型购物中心、创意办公核心区、商业商务区、高星级酒店、SOHO/LOFT商住区、休闲娱乐等多个功能区,总投资超过30亿元。是上海市浙江商会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回乡投资号召今年在杭州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杭州市在外浙商抱团回归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浙江省省长夏宝龙亲自出席了奠基仪式。
各地浙江商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宣传杭州的投资创业环境,推介杭州的产业特色和城市品牌,为广大浙商来杭投资牵线搭桥、协调沟通、提供服务,不仅引进了大量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而且带来了新理念和新思路,已成为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截止10月底,杭州市通过各地浙江商会组织牵线搭桥引进的项目340个,涉及总投资161.29亿元。
实现浙商再创业与经济转型的双赢
通过在外多年的发展,浙商群体已经积累了相对雄厚的资本,但此前大多集中在传统行业。而随着自身规模和内外环境的变化,寻找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新出路,正是浙商转型的需要。很多浙商都有这样的感受,回归创业,不是单纯地把企业搬回来,这样肯定会水土不服。他们迫切需要投资结构调整、实施品牌战略,唯一的出路就是在于寻求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机遇。
创新型经济是未来提升城市价值的发力点。杭州具有发展创新型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阿里巴巴等创新型企业众多、高端人才集聚。杭州市政府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之一,地方财政(市本级)支出科技经费占比达7.57%,专利授权量已连续五年稳居省会城市第一、副省级城市第二。符合条件经认定的新引进浙商总部企业,补助200万元到500万元„„。杭州的优势及市政府的重视,对于企业家来说,是再创业的绝好契机。
浙商回乡,是企业自身转型再创业的需要,也是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经营理念的合理流动,更是增加有效投入,振兴实体经济,进而改变人口和社会结构的新蓝海。因此,浙江产业升级需求与浙商投资诉求,在“回归”上找到了最佳契合点。
调研组了解到,来杭浙商投资大多放在旅游休闲、金融服务、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一些企业将总部、研发设计等战略性机构搬回杭州;来杭创业的浙商也大多带来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项目。“杭州是浙江的杭州,更是世界的杭州。”作为浙商回归的带头人之一,上海浙江商会名誉会长、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对杭州打造全球浙商中心充满信心。
浙商的回归,为杭州市经济企稳回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1-10月,杭州共引进浙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268亿元,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94.04%,总额位居全省第一。截至9月底,浙商来杭投资总部经济项目7个,到位资金39.04亿元,占项目总到位资金的15.36%;世界、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2个,到位资金32.26亿元,占项目总到位资金的12.69%;重大产业项目18个,到位资金62.89亿元,占项目总到位资金的24.74%,重大科技人才项目和机构118个,到位资金19.34亿元,占项目总到位资金的7.61%。今年1至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992.18亿元,同比增长9.5%;自主创业态势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523.78亿元,同比增长12.4%,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2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24.2%,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创出历史新高。
扩展阅读:
章鹏飞,1963年出生,浙江杭州人,现代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现任现代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也是山东浙商商会会长。
章鹏飞是具有品牌意识和战略思维的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之一,他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和社会发展趋势,从国家政策走向和社会变迁中发现和捕捉商机;他具有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商业感悟能力,善于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在平凡小事中演绎出大手笔的商界传奇,从而创造了无数个“全国第一”和“浙江第一”。
现代联合控股集团创办于198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民营企业之一。集团以商业地产为依托,专业市场为支柱产业,经过23年的艰苦创业,目前已拥有中国第一家连锁专业市场管理公司及20余家全资、控股或参股子公司(其中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中药制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集团现有净资产超60亿元,员工2000余人,是一家集市场商贸业、金融业(非银行)、医药保健业、文化产业等相关联产业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第二篇:促进浙商创业创新 加快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促进浙商创业创新,加快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时间:2012-08-13 12:18 来源: 今日钢铁网
由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浙江商会主办,富春控股、复星集团、阿里巴巴、美特斯邦威、杉杉集团、新光控股、横店东磁等七大知名浙商承办的“浙商创业创新与浙江经济转型高峰论坛”将于2012年8月10日在杭州洲际大酒店举行。
本次论坛旨在落实回归工程,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凝聚浙商巨大能量,共谋浙江新的发展。
论坛设一个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
主论坛以浙商创业创新与浙江经济转型为主题。分别由 杭州市副市长佟桂莉作关于杭州 “十二五”给浙商带来的机遇;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余明阳教授作前三十年浙商在外发展成果与未来发展道路之结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晓波教授作浙商人文精神与下一步浙江经济发展之关系;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作聚则一团火,散则满天星——浙商回归的文化思考的专题演讲;同时,上海市浙江商会周成建会长将通报上海市浙江商会上半年回乡投资工作的推进与“十二五”期间1000亿元以上投资计划的落实情况。
四个分论坛则由富春控股在此前投资落地、业已投入正常运营的富春崇贤金属港、富阳新型建材产业园、杭州张小泉五金科技园等项目;复星集团与富春控股共同投资的富阳复城国际城市综合体项目,以及上个月刚启动建设的杭州新天地•东方茂项目与省、市对口管理机构共同推出。
各分论坛将根据各自企业(项目)在投资运营过程中的具体实践,结合创业创新这一主题,在总结既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企业(项目)前景的展望和阶段性目标达成的具体构想,为浙商创业创新回乡投资促进浙江发展,提供有力的实例支撑,本次论坛的举办,被认为是浙江省和杭州市两级政府切实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上海市浙江商会在上个月杭州新天地•东方茂启动仪式暨全省浙商创业创新推进工作现场会上提出的在“十二五”期间回乡投资百亿元项目十个以上,总额超过千亿元计划的落实与跟进。届时,浙江省、杭州市主要领导和相关厅、委、办、局的领导,各有关市、县、区政府主管浙商工作的领导将出席这次论坛;上海市浙江商会的全体五十多位名誉会长、会长、副会长将悉数到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CEO班的国内20位著名企业家应邀参加;浙沪两地金融界的领导、学者、媒体记者共400余人与会;大家齐聚一堂,共商浙江经济发展大计。
论坛开始前,上海市浙江商会专门召开八届三次会长议事会,专题研究、部署投资项目事宜,争取尽快把“十二五”期间的千亿投资工程付诸实施。
第三篇:促进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福建日报)(精选)
促进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013年07月19日08:03 福建日报
本报讯(记者 周琳)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一、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各金融机构要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贷款重组、信贷资产转让等方式盘活存量信贷资源。盘活的存量和争取的增量规模和资金主要投向“五大战役”、“三维”对接、“三群”联动、工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项目和中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三农”等领域。建立健全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检查督促。
二、保障企业关键环节的合理资金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和产业链金融业务。支持金融机构在纺织服装、鞋业、电机、石材、厨卫设备、工艺美术、林业、茶业等产业集聚区域建立专业支行或特色支行,创新开发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之间和协作配套企业之间的供应链金融品种,增强中小企业的配套能力和竞争力。各金融机构要围绕当前企业的主要资金需求,将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仓单质押融资等作为重点推动产品,并以企业获得的重点工程和政府投资项目采购合同订单为依据,为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有序发展网络融资平台,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合作。要支持暂时出现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
三、做好企业技术改造金融服务。建立企业技改金融服务承诺机制,确保有市场、竞争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优势产业的企业技改项目的信贷资金需求。推广“风险投资+银行贷款”联动模式,推进科技保险试点。建立政银企共同出资的“风险资金池”,开展企业技改贷款项目和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助保金”贷款业务。建立企业技改贷款贴息机制,对纳入“百项千亿”计划的技改项目贷款,继续按银行贷款实际发生额的5%给予贴息扶持。
四、持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拓展小微企业贷款覆盖面,加大信贷资金配给,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小微企业贷款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支持金融机构开办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和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业务。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可放宽至3%。多渠道建立贷款风险共担机制,发挥“助保金”贷款的风险分担作用,撬动银行新增贷款规模和资金。各金融机构要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开辟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拓面”、提升服务成效明显的金融机构,优先支持批量筹建同城支行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优先安排新增信贷规模和办理支农再贷款、再贴现。从明年起,每年元月上旬,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直各有关部门、“一行三局”应将上一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和政策建议专题报告省政府。
五、进一步加强“三农”金融服务。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十条措施的通知》等政策。建立健全林权交易流转平台,推进林权顺畅流转。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推广统规统建农房建设项目贷款和按揭、抵押贷款业务,在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沙县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颁证、抵押登记试点,以及抵押贷款业务。
六、努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做好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工作,推动更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对在境外资本市场融资募集资金70%以上投资省内的,享受我省扶持企业上市优惠政策。探索发行优先股满足重点产业整合企业的资金需求。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或证券交易所。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融资发展。积极引导和推荐优质企业到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引导和鼓励各类保险基金、投资基金来闽发展。
七、强化融资担保服务。支持各地政府设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融资担保公司。探索建立融资性担保公司资本金和客户保证金银行托管制度。完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股权的质押登记、确认,稳妥探索企业使用农村土地经营权和租赁地地上建筑物物权及附着物抵押信贷模式,增强农村集体工业用地和租赁用地融资能力。进一步落实农户生产性贷款担保风险补偿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农村行业协会组织会员建立担保基金,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并按为农户提供生产性贷款担保额的1.6%给予风险补偿。
八、推动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来闽设立分支机构,争取每年引进1-2家外资银行和台资银行。支持在平潭综合实验区、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厦门和福州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率先试点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争取在设立闽台合资证券公司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村镇银行组建工作,确保“十二五”期间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加快“金融服务不出村”工程建设,力争2013年实现每个乡(镇)拥有自动存取款设备、农信系统小额支付便民服务建制村全覆盖。
九、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省内互联互通。搭建银企信息对接平台,依法开放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防止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民间借贷、股市等,强化内部制度建设。对暂时出现资金困难的企业,通过政银企合作推进企业重组,尽力实现平稳过渡。在福州、泉州等民间借贷活跃地方设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建立健全预警处置机制,继续加大对高利贷、非法集资、洗钱等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
第四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四举措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四举措
新年伊始,如皋市瞄准奋力跨江争八强的总体目标,聚焦重点,开阔思路,创新举措,确定了坚持增量优化和存量提升并举,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快发展,加快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的方针,全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一、在做大做强中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突出先进制造业的主体地位,吸聚增量促优化,改造存量促提升,加快推动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为主转变。着力加快主导产业高端化。通过外引内强,大力推动船舶制造及配套、石化及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从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向开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从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销售等“微笑曲线”两端攀升,致力打造一批规模主导产业集群,全面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强力推进传统产业品牌化。加快运用先进技术和信息化改造提升钢铁、机械、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支持企业引入文化包装设计,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大力引进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环保、新传感网等新兴产业,注重光伏、光热、风电等低碳经济板块的发展,加快培育壮大以九鼎风电为龙头的200亿风电板块,以神马为龙头的500亿新材料板块,以元升太阳能为龙头的100亿光热板块,以爱康太阳能为龙头的100亿光伏板块,以赛福特为龙头的100亿新传感网板块,加大财政引导、金融支持力度,努力引进一批对转型升级有带动作用的龙头型、基地型企业,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核心技术,做大一批有核心技术、有一定规模、市场前景好的骨干企业,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基地。
二、在放大优势中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围绕服务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占比35%以上、税收增长40%以上的目标,以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为方向,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为制造业技术升级和成本降低提供支撑。加快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高水平推进科技城起步区建设,大力招引软件开发、动漫设计、服务外包、科技孵化项目,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力争明年引进40家国内外知名软件研发和服务外包企业、20家高等院校科技孵化企业入驻园区。依托如皋港船舶制造服务外包区,大力发展船舶设计服务外包,延伸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长三角新兴物流枢纽的定位,全面放大我市区位、交通、口岸、产业等优势,充分挖掘如皋市在上海组合港和苏中物资仓储中转集散中的潜力,加快如皋港、市区东部等物流基地,丁堰、九华、东陈、白蒲、江安等物流中心和其它物流节点的建设,加快构建集内河、长江、海运、铁路、公路“五位一体”的现代物流发展新格局。优化发展现代商贸业。围绕打造“1-2家百亿元为龙头、3-5家数十亿元为支撑、一批亿元为基础”的商贸企业集群的目标,优化发展现代商贸业。大力招引国内外商贸连锁企业落户如皋,积极推动传统商贸向连锁品牌、多种业态的高端方向发展;支持花木大世界、嘉信钢材市场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提升,努力打造百亿专业市场;加快推进汽车城建设,力争2010年引进品牌4S店超过30家,培育销售超百亿的规模;扎实推动亿丰、苏浙商贸城、吴窑轻纺市场等专业市场优化经营业态,加快推进天平市场资源整合,全面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提升发展特色旅游业。放大我市作为上海世博会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推进景点景区的改造提升和开发建设,加大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力度,精心打造“长寿之旅”、“生态之旅”和“古城文化之旅”等特色品牌;创新旅游业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组建长青沙旅游度假区、顾庄风景区、水绘园风景区、长寿村度假区和龙游湖风景区等五大开发公司,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招商力度,加快项目建设,确保今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7亿元,增长20%以上。
三、在培育特色中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以“高效农业三年倍增计划”为龙头,充分发挥好“三集中”和 “万顷良田”工程的带动作用,致力“强基础、增活力、延链条”,加快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由分散向规模、由粗放向集约、由低质向高效转变,力争三年时间土地产出翻番,每亩平均效益达4000元以上。坚持以规模化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万千百”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工程,致力培大育强优质稻米、花木盆景、栽桑养蚕、优质畜禽、生态果蔬、旅游农业等六大十亿产业板快,在 “万顷良田”工程项目区着力培育一批集高效、生态、绿色、有机农业为一体的万亩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精心打造新204国道、白雪线两侧两个万亩设施农业长廊,确保建成万亩连片设施农业、花木、湖桑、优质稻米、弱筋小麦园区各1个以上,各
镇(区)、村(社区)分别新建千亩、百亩现代园区1个以上,全市高效农业规模化占比达60%以上,生猪、家禽规模养殖占比分别达66%、95%以上。坚持以产业化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强势推进农业招商力度,吸引“三资”投资农业,大力招引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基地型农业项目,确保2010年实现注册外资1.5亿美元、到帐外资7500万美元,“三资”投入农业23亿元。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长寿食品城和肠衣城两家百亿级企业,2-3家10亿级企业,3-5家5亿级规模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农户”、“合作社(协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坚持以品牌化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围绕“创新品种、创优品质、创响品牌”的目标,加大“苏•皋长寿”等特色农业品牌的营销推介力度,健全农产品质量长效管理机制,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确保今年创建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以上,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10个以上。
四、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保障转型升级。加快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3000万元、1亿元、10亿元、百亿元以上销售企业分别建成如皋市、南通市、省、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确保新建成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各2家,省级研究中心6家、国家级1家;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确保明年分别新增国家、省、南通市级孵化器1个、1个和2个以上,在孵企业80家以上。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持续放大全国县域经济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的效应,探索建立以产业链为主线的产学研合作联盟;精心组织专业化、小型化产学研洽谈会,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走出去”活动;加大服务力度,搭建融资和合作平台,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流动和合理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抢抓人才引进成本较低的机遇,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办好经济技术(科技•人才)洽谈会,继续实施 “111人才引进工程”、优秀企业家“EMBA计划”、“五名人才开发工程”、技术人才“青蓝工程”,着力培养引进一批领军型高端、龙头型创业、紧缺型实用和高层次后备人才;大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确保中心城区、长江镇(如皋港区)分别建成15万、12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
第五篇: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决定江苏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实现更大突破;下更大力气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坚持不懈抓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充分利用沿海开发开放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有利条件,统筹推进苏北振兴、苏南提升和苏中崛起,在更大范围内优化生产力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是江苏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的发展正在经历第三次经济转型。第一次转型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历史转变。第二次转型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实现了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型。现在正处于第三次转型的阶段,核心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向创新型经济升级,着力建设“三个高地”:就是建设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加快实现“三个提升”:就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这一目标,发展理念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路径要进一步转轨,产业发展要进一步转型。
首先要关注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了解全球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立足自身优势和现实基础,重点培育和发展六大新兴产业。
一是新能源产业。围绕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设备制造和智能电网三大重点,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江苏的战略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二是新材料产业。依托骨干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研发能力,加快新材料产业化进程。
三是新医药产业。以生物制药、现代中药为重点,积极开展重大技术项目攻关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着力引进一批技术领先的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快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特色优势明显的医药产业群。
四是环保产业。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发展环保新技术,开发环保新产品,加强环保基地建设,促进环保产业扩大规模、提升水平。
五是软件和服务外包。积极开拓市场,加快软件园和苏南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带建设,实现从中低端向高端、从一般外包向品牌外包转变,着力提升软件和服务外包发展水平。六是新传感网产业。努力突破核心技术,加快建立产业基地。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要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其次,要着力推进自主创新。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科技服务“四大平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更多的“江苏制造”变为“江苏创造”。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做大做强一批科技型企业,建设一批功能完善、高水平的创新载体。最后,要突出抓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在大规模培训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的同时,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大幅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实行优先投入,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特别要重视引进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为发展创新型经济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另外,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基础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差异,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既是江苏的重要特点,也为我们转型升级拓展了广阔的空间。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处理好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的关系,发展新兴产业与发展传统产业的关系,立足当前保增长与着眼长远促转型的关系,企业主动、市场驱动与政府推动的关系,推动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