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更需要教学型大师

时间:2019-05-15 06:2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大学更需要教学型大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大学更需要教学型大师》。

第一篇:中国大学更需要教学型大师

南宁男科: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中国大学更需要教学型大师

虽然大学大体上可以分为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高校在鼓励越来越多的学术型大师涌现的同时,也应给教学型大师合理的生存发展空间,大学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传播知识,在敬仰科研型大师的时候,也期待出现更多的教学型大师。

大学需要教学大师和科研大师,就有坚实的研究领域,就有丰厚的研究成果,就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真切的研究心得,就能名师出高徒。大学重点在导而不在教。防止在态度上不导、能力上乱导,甚至搞批发式、放羊式多招。只有学科引导,理解和把握学科特点,进行专门研究,实证与批判反思相结合。只有学术引导,进入学术殿堂。只有学问引导,“平常心”与“异常思”相结合,板凳坐冷,十年磨剑。因此中国大学必须要有优秀教师,更需要教学型大师,这是第一位的。

中国大学需要什么教学型大师呢?就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式的优秀教师。实际上中国有很多很多像上海交通大学的晏才宏式优秀教学型大师,让师生们惊讶、惊奇、惊叹!但由于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没有得到重视和保护,也让师生们悲愤、悲观、悲痛!要想让中国大学真正跨进世界一流大学行列,首先更需要教学型大师。

当我阅读了记者尹保山2005年4月16日撰写通迅《大学需要教学型大师》引起了反响和深思„„

晏才宏,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普通教师,2005年3月12日死于肺癌。他去世三天内,上海交大校园BBS上发表了学生千余篇悼念文章,学生还自发筹资为他出版纪念文集。晏老师的死引发了争议,他终年57岁,教学水平和师风师德广受赞扬,但由于没有论文,去世时还仅仅是个讲师。(据4月5日新华网)

从世俗的眼光看,晏老师不能算是功成名就,从教几十余年仅只有个“讲师”职称,这在以论文论实力、以科研为要任的大学校园显然属于“弱势”一族。然而,晏老师生前深得学生欢迎,死后深受世人敬仰,这决非一般高校大师可以比拟。晏老师被人认为是“另类的”,他一心从事教学却甚少关注科研,这与重科研轻教学的“大学氛围”显得格格不入。晏老师没取得学校认同,却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重科研轻教学,对教师实行以发表论文看科研水平的职称考核机制,而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则较少关注,于是导致相当部分教师在科研方面呕心呖血而教学却一带而过。应该说,强调科研本身没有错,提高科研实力是高校发展自身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但问题的关键是:高校不但承担科研任务,同样担负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学和科研都是高校的功能,偏颇任何一方都有违高校的定位意义。

近些年,我们高校也逐步意识到高校教学的重要性。如已故数学大师陈省身以90高龄坐在轮椅上给本科生上课至今为人们所传诵。另外,为改变教授忙于科研无暇教学的状况,一些高校还出台了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的硬性规定。如清华规定教师不给本科上课不能当教授;广州大学规定不给本科上课教授可能下课;教育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强调,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要作为一项基本制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赞 南宁男科: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赏的教学改革。

每每听到某教师以多么强劲的科研实力破格晋身教授,某教师年纪轻轻就撰写出高质量论文荣获国际大奖,我们会显得异常激动而自豪。而在上海交通大学,晏才宏老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寓教于乐,以一杯清茶、一枝粉笔在三尺讲台得到了学生的深度认可和真心怀念,这样的教学大师同样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高校既要科研又要教学,当我们景仰科研大师的时候,也期待出现更多像晏才宏这样的教学大师。

第二篇:大师造大学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表示大学乃大师之学,无大师则无大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运行的主体是高素质的师资、一流的人才。其他的大学校长们在认同的同时,都表示了对大师的向往和对人才的渴求。

整场辩论可谓十分精彩,究竟是“大学造大师还是大师造大学”双方就此争得如火如荼。大师和大学是分不开的,一所好的大学必有好的大师,大师是大学的灵魂;然而大学又是孕育大师的摇篮,“培养高端人才”的理念造就了优秀大师。

“大学,乃大师之学。”——反方

反方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大师造就大学。”“前清华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这就说明了大师对大学的不可或缺性。我们不否认大学对大师的有利影响,但是,谁的影响力更大呢?未上过大学的袁隆平和乔布斯依然能够成为大师,您还认为大师是大学造就出来的吗?”反方先展开了攻势。

“造不是从无到有,而是质的飞跃。”——正方

正方辩手不甘示弱,巧妙回应,条分缕析。“首先,我方说的„造‟并非从无到有,二是质的飞跃,理念的改变。大师的确对大学不可或缺,可是建筑对大学也不可或缺,难道您能说建筑造就了大学吗?大学为大师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指明了研究方向。大学能够造大师,而并非说大学是大师的必经之路。再者,那我想问对方辩友,北大汇聚大师,按理说影响力应该提高啊,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啊,那这是不是说大师造不了大学呢?反过来说,大学为大师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指明了研究方向。大学又有包容性,允许学生自由学术,造就了大师。”

“浙大当年被号称„东方剑桥‟,为何现在不成为„世界剑桥‟?”——正方

当面对反正辩友提出“大师能造就大学的名气”时,正方三辩反应敏捷,钻孔设问,“你也说,浙大的大师缘故,当年浙大就被号称„东方剑桥‟,为何现在不成为„世界剑桥‟?”同时,正方二辩也巧借身边事例,反驳道:“大家都知道,刘路获奖一时提高了中南大学的名气,难道你能说刘路造就了中南大学?”

“然而,岳麓书院名列四大书院之首,是什么原因?正因当年的朱张讲学,可见大师是大学的灵魂。法拉第和华罗庚等人自学,这也足以说明大师不是造出来的,大学只是港湾,可能锦上添花而已。”面对反方铿锵有力的阐述,正方三辩随即反驳道,“巴普洛夫临死前都要研究成果,像这样大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学问,哪有时间来造大学?再者,杨振林等人为什么在国内少有建树,在国外却如鱼得水?又说余秋雨进入复旦,复旦又有本质的飞跃吗?”正方三辩滔滔不绝,连连发问,“反过来说,所谓的„珠峰计划‟,就是指国家投入大量的资源来造就大学,那正是因为国家看到大学可以造大师,才愿意投入那么多钱财啊!” “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反方

反方三辩文采飞扬,辞藻华美,“没有大师的大学,就如没落滚滚红尘,当你面对冷冰冰的建筑,当你面对一堆堆作业,没有大师思想的熏陶,你还能收获什么?你不会对这样的大学感到失望吗?”接着,反方又阐述了西南联大是由大师撑起来的,针对正方的质疑“大师拿什么时间来造大学”提出“大师不仅有研究型大师,还有管理型教育型大师”的观点。

辩论现场火药味十足,双方针锋相对,擦出了不少火花。评委们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宣布了本场辩论赛获胜的是数学院,最佳辩手是土木院一辩刘乐招同学。评委蒋海松老师最后说:“两队理工科的学生的广博的视野,优雅的谈吐,都让我很震撼。正方气势更胜一筹,配合默契,反方辞藻华美娓娓道来。希望能看到更多的类似正方三辩„东方剑桥‟,为何浙大如今不能成为世界剑桥‟的精彩反驳。本次辩题特别契合当代背景,能反映出大学生思想的广度与深度。”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建于1636年,比美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建立几乎要早一个半世

纪。当年,移居美洲的英国清教徒,为其子孙后代的幸福,仿效当时英国剑桥大学的模式,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这所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始称剑桥学院。1639年,学校更名为哈佛学院,目的是为了永久纪念学校创办人之一和办学经费的主要捐献者、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文学硕士约翰·哈佛。1780年,哈佛学院被马萨诸塞州议会破格升为哈佛大学,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常被简称为哈佛。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第三篇:【企业发展更需要专业型人才】一辩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正方一辩。

众所周知,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一支高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是企业安全生产、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纵观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风云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因素,除去其良好的经营运转外就要归功于其庞大的人才队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长期的辛勤劳动,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人,人才队伍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怀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才也成为“香饽饽”,供不应求。有一句话说得就很好,“一技在手吃喝不愁!”

所以,我方认为企业发展更需要专业型人才。下边我将从专业型人才的三个基本特征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

一、专业型人才特征之一——“精”。百行通,不如一行精,专业才是硬道理!大家都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现在其实就是一个专业型人才的摇篮:为什么在小学学的科目那么多,到了中学就开始变少了,还要偏向文科或理科,到了大学呢,就更加的单一了,专攻一门,其他的达标就行,这是为什么呢?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专才,就是很好的理解了这一点,看准了一个方向,潜心专研,精益求精。韩

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全面发展必将导致人的全面平庸”,这也启示我们:全面型人才只不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一种理想化。每一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涉及的领域过多,结果就是对任何事物都是“知晓”的程度,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所谓的“人才”就好比那齐国的南郭先生,将经不起任何考验。退一步说,就算他比较精通,他也很难有精力同时从事于多个行业。而且,勉强可以称得上是全才的人也是非常稀少的。所以我方认为,专业型人才才是真正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最实在的原动力。

二、专业型人才的特征之二——“专”。《师说》中有这样一句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而且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越来越多。专业细分标志着社会的进步,而企业的发展更是需要“因材施用”,在合理的岗位上配置相应的专业人才,扬其所长,尽其所能。目前的自由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想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人才和效率都是必不可少的。专业型人才由于拥有精湛的专业技艺、过硬的理论功底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上更注重于“分工”和“效率”,因此“分工”上更精细,“效率”上更“高超”,而配合上也更加“流畅”。从这一点上看,专业型人才为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效率双重保障。

三、专业型人才特征之三——“深”。专业型人才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他们才是企业的主人:那就是专业精神。专业精神就是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工作极其热爱和投入的品质。这也只有对专业有足够深的研究,足够深的感情才会衍生出的一种对工作近乎疯狂的热爱,专业型人才在工作的时候往往能够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也可以说,专业精神更表现为一种专业人才对工作的态度。大家都看过《亮剑》吧,独立团的战斗精神最后升华为中国军魂!而专业人才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不就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吗?!

综上所述,我方再次明确观点:企业的发展,更需要专业型人才。

第四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部分)

陈贻谟(陶瓷雕塑与釉彩)

张明文(陶瓷造型、彩绘、刻瓷)

冯乃藻(陶瓷雕塑与釉彩)

中国陶瓷美术大师

尹干(艺术陶瓷)、杨玉芳(陶塑)、李梓源(艺术陶瓷)

第二届

董善习、何岩、罗晓东、吕泉、乔希儒、孙兆宝、王一君、阎先公

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第一届(1992年,陶瓷类5人)

陈贻谟(陶瓷雕塑与釉彩)、冯乃藻(陶瓷雕塑与釉彩)、张明文(陶瓷造型、彩绘、刻瓷)、冯乃江(浮雕刻瓷)、李梓源(艺术陶瓷、刻瓷)

第二届(2003年,陶瓷类11人)

王世画(瓷器造型设计)、罗晓东(艺术陶瓷)、沈松龄(陶瓷美术设计、刻瓷)、陈玲范(黑陶)、董善习(艺术陶瓷、刻瓷)、张晓杰(陶瓷)、刘浩(黑陶)、闫先公(刻瓷)、王一君(刻瓷)、范炜光(艺术陶瓷)、何岩(艺术陶瓷)

第三届(2007年,陶瓷类35人)

昃秀花(艺术陶瓷)、翟善法(艺术陶瓷)、张文成(刻瓷)、孙照(兆)宝(刻瓷)、樊萍(艺术陶瓷)、马成锐(刻瓷)、刘永强(陶瓷、刻瓷)、洛炎(黑陶)、吕泉(艺术陶瓷)、丁忠海(陶瓷设计)、朱德新(艺术陶瓷)、国琴轩(陶瓷雕塑)、信德胜(艺术陶瓷、刻瓷)、程富贵(艺术陶瓷)、张国庆(黑陶)、曲恒香(陶瓷设计)、崔思烈(刻瓷)、范杰(刻瓷)、王宪利(黑陶)、何岩(艺术陶瓷)、张文成(刻瓷)、刘永强(艺术陶瓷)、江涛(艺术陶瓷)、谷有发(艺术陶瓷)、杨桂莉(艺术陶瓷)、陈志刚(艺术陶瓷)、岳孝清(艺术陶瓷)、李秋峰(艺术陶瓷)、张彩霞(艺术陶瓷)、张新中(刻瓷)、王玲(艺术陶瓷)、杨希文(艺术陶瓷)、纪荣福(艺术陶瓷)、李仁水(艺术陶瓷)、王瑞清(陶瓷雕塑)

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

(第一届 2002年19名)

江涛、孙启利、黄海根、何岩、沈松龄、董善习、阮阳、方益鸣、闫先公、乔希儒、陈志刚、罗晓东、丁忠海、王树长、范炜光(女)、张晓杰、焦方吉、陈玲范(女)、孙照(兆)宝

(第二届 2004年27名)

樊萍(女)、于川、程富贵、尹宝亭、崔思烈、王一君、岳孝清、吕泉(女)、曲恒香(女)、国琴轩(女)、周成双、昃秀花(女)、马成锐(女)、任国栋、郑玉奎、刘爱霞(女)、杨桂莉(女)、李秋峰、信德盛、翟善法、刘永强、杨亚辉、范杰、曲冰、朱德新、张新中、王长永

(第三届 2007年26名)

陈棣、李昌莲(女)、闫玲(女)、车秀申、韩昉、王宪利、田纪友、周东郿、马志河、杨希文、张锐(女)、张彩霞(女)、邢树彬、谷有发、纪景德、纪宏、吕锋、孙庆萍(女)、王鹏(女)、孙瑞波、魏美丽(女)、李新

一、孙波、张文、赵锦鸿(女)、胡建昌

第五篇:中国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理念

中国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理念

“大学不是工厂,不是流水线,它的每一位学生看每一位老师,每一位老师看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是一份‘杰作’。”

“我理想中的大学像一座千年庭园。她古朴,但不古板。她是庭园,却敞开门扉。他进来的时候,双眼迷茫,走出时,双眸澄澈。智慧之火点燃了他的心,他的使命是传扬这生生不息的智慧之火。”

“我希望大学像知识的海洋,有丰富的书籍和优秀的教师。我希望教师能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带给我们更多的人生哲理。”

“大师面对年轻的学子,不沾世俗的交流开始了。他们从高处审视这个世界,把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用睿智的语言教诲我们。”

经典著作中用概念表达的思想,学生们用诗化的语言表达了。但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学理想,似乎成了缥缈而虚幻的梦。

一位蜚声海外的华裔美国学者说,清华园、未名湖,甚至哈佛、耶鲁,都充满着浓郁的商业气息,也许只有康桥河畔,还静静地流淌着徐志摩式的优雅大学梦。

未来国家间竞争的某些关键方面,可能在各自的大学之间展开。但是,承担着伟大历史使命的大学出现了制造伤熊事件的学生、剽窃别人学术成果的知名教授……大学到底怎么啦?理想的大学该是什么样的?北京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改建工程,都促使人们思考,大学应该如何改革,是回到象牙塔?走出象牙塔?还是超越象牙塔?

不久前,在京的十余位教育科研学者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周作宇教授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蒋凯发起的一次题为“大学理想的思考与重建”的论坛,对于回答上述问题,他们的观点或许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迪。

一、沉溺象牙塔:大学社会功能的丧失

1.孤芳自赏的象牙塔

近代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把大学界定为“以纯知识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机构。而纯学术的研究活动正是大学孤寂和自由的存在形式的内在依据。据此,大学应有一种精神贵族的气质和对纯粹学术的强烈追求,而不考虑社会经济、职业等种种实际需要”。

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说:“我一向主张大学与现实世界保持接触,同时继续保持不承担责任……工业界已经发现了利用纯科学研究的方式,因此它不需要大学的实用性;医学界也在探索类似的联系——如果医学院试图同时具备上述两种服务能力,它将毁于一旦。如果社会科学要作为科学来发展,它们就必须脱离商业行为、政治行为以及这样那样的改革,即使他们需要不断与各种商业现象、政治现象和社会实验现象保持接触。”的确,大学的发展应该超越功利,但是,这种“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学,是纯粹的“象牙塔”,只存在于理想的社会中。

2.与时俱进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

创始之初,大学并不是高尚的殿堂。中世纪,大学就如皮鞋匠行会一样,也是职业性的行会组织;大学也不是要教什么虚无飘渺、一无所用的“纯粹的高深知识”,而是要培养牧师、医生、律师、教师这样的职业人士。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人文学科才开始在大学中得以传授。经过几个世纪的积淀,大学才养成人文主义的理智传统。受教会与皇权的双重制约,大学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注意:不是为了发现真理)获得自治权。直到18世纪末,大学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受宗教思想的影响非常大。19世纪初的柏林大学使科学取代了宗教和道德哲学,大学探究自然和陶冶心灵的任务几乎平分秋色,甚至有所胜出,科研与教学一样重要。德国大学很快成为世界大学的典范。在二战和冷战中,美国大学全面、深刻地卷入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中,标志着大学的社会性越来越强,大学不再是象牙塔。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叶赋桂副教授认为,从大学的发展可以看出,大学的理念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变革与发展的。伟大的校长和大学都是在社会进行变革的时代产生的。正是促成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变革,才有了伟大的洪堡和柏林大学;正是把大学从象牙塔变为社会服务站,才成就了科南特、康普顿、威尔伯和哈佛、斯坦福等大学。中国的社会正经历着转型,中国的大学无疑应当承担起历史的使命。中国的校长和大学如果能顺应和引导大学和社会的变革,也必将出现一些伟大的校长和世界一流大学。

二、失落象牙塔:大学理念主要话语主体的失位

1.考量标准:需要倾听各种声音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大学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知识越来越成为一种影响命运的重要资本,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知识趋性”成为一种时代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考察大学的社会责任、功用及组织目标等关涉到大学理念的问题,任何一个利益相关者都需要做出批判性考察、衡量和建设性洞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周作宇教授认为,讨论大学理念无疑是对大学进行合理地反思,将有助于扩展人们观察大学的视界,增加表达大学价值观的话语资源。然而,反思大学实践,进而反思实践背后支撑性的假设或理念,只是

考察大学理念的一个层面。如果不把实践者、反思者、思想者、研究者等主体纳入研究视界中,就有可能使讨论停留在一个平面上而无法深入。而一旦我们把大学实践、大学理念与大学理念的论者放在一起重新考察,我们就会遇到错综复杂的问题。其中,谁是大学理念的话语主体?讨论大学理念问题最应该考虑谁的利益?谁最有发言权……诸如此类的疑惑成为人们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2.尊重私人话语:回到理念主体

周作宇这样开始他关于大学理念主体的思辩:“我”是谁?当“我”阐明大学理念时,是阐明谁的理念?这样的理念与“我”的大学生活或与别人的大学生活有何关系?谁的理念最有价值?周作宇认为,这是回到理念主体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

话语主体是论述或可能论及大学理念的人,所有与大学利益攸关的人都是潜在的主体。政府、用人单位、学生、教师、校长等构成大学理念话语主体的不同类型。在现实中,各种主体的话语地位是不均衡的。从现有文献看,我们可以发现,直接以大学理念为题作文研究、探讨的大多为研究者,推动大学变革的又往往是政府部门(如合并问题),而受就业影响,用人单位的声音越来越强。关于大学理念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的一个最大的主体——学生,在大学理念的表达中远离公共论坛。是学生的声音真的没有价值,还是因为“人微言轻”,失去了话语权利?

在主要话语主体失位的情况下讨论的大学理念,是缺少动力和活力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照射下的大学,是苍白、空虚的大学。

难进象牙塔:中国大学精神的缺失

1.大学精神的内核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刘生全认为,大学精神是人们投射到大学这种社会设置上的一种精神祈望与价值建构,是大学发展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动力,更是大学之为大学的确证依据。大学精神是大学在扮演一种特殊社会角色过程中所操持的某种“追求”,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它是大学的使命、功能、目标和理想等内容的概括和浓缩,是大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根据刘生全的分析,大学职能所体现的大学精神,包含了几个不同的取向与层面:

个体取向层面。体现为大学“追求”再生产(内化)知识,培养人的素质与能力,从而增进个体的力量和人生幸福。强调大学的教学功能的观点集中表现了这种取向。

社会取向层面。体现为大学重视科学研究,生产知识,并将其转化为社会财富和力量,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大学的科研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是这种取向的典型表现。

组织取向层面。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存在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大学精神里应有比较鲜明的组织取向,如重视和强调大学的独立和自主等。其动力在于保存、发展大学自身,这样才能与社会发生积极互动,避免被社会“牵着走”。

究其实质,大学精神的不同层面所体现的主要无非两点:独立与创新。前者是大学的基本属性、社会地位及其社会“边界”,是大学在“确证”自身之为大学方面的一种“警戒”和努力;后者体现在大学生产和再生产知识、生产和再生产人才、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是大学为“实现”自身价值而进行的追索。

2.中国大学缺失了什么

独立和创新是大学精神的内核,中国大学在这两点上都是比较欠缺的。

依照刘生全的观点,中国的大学向来有着异常浓厚的“官学”传统。非现代意义上的、本身即为“官学”的中国传统“大学”暂且不论,自成立于1898年、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的京师大学堂,到“文革”结束前的中国高校,莫不因此承载着太多的政治功能。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的大学,其职能仅仅被“窄化”为政治职能,其他职能被摆在次要的位置。后来,教育又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转而依附于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独立性显然无从谈起。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属“伦理类型”,具有重人伦而轻自然、重整体而轻个体、重思辩而轻实证等特征,这一点导致中国近现代自然科学不发达,缺少以创新为精髓的科学精神。中国的大学往往缺乏应有的创新精神,这既表现在教学、科研等职能的发挥上,更表现在所培养人才的创造性上。

四、超越象牙塔:建构中国理想大学

1.理性和理性的激情:理想大学的象征

《中庸》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具有重要的社会使命。蔡元培说:“大学者,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之“进入象牙塔”,一个重要“通行证”就是“高深学问”。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杨旭东眼里,大学由向往、追求理性的人相聚在一起,这些人具有理性的激情和理性的态度。

理性的激情既是理性的原动力,又是理性保持活力的基本力量。无论是毕达哥拉斯学院派推崇的“沉思默想”,智者学派以降的论辩传统,还是中国书院的会讲制度,稷下学宫的争鸣,都洋溢着理性的激情。理性的态度是大学学者独立工作的基本态度,是大学薪火相传的精神。所谓理性的态度,是指看问题时“面向事情本身”,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运用科学的论证方法进行分析,即“是其所是”。大学学者将理性态度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构成了学者气质。大学教师和学生都是理性的追随者。

理性和理性的激情是大学推不倒的“围墙”。

2.知识与道德:评价大学的必要尺度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崛起奠定了知识尤其是科技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坚实地位,并不断地塑造着大学的办学目标。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蒋凯认为,在现代社会,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经演变成为市场培养劳动力,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产知识,价值体系及道德观念已经陷入微不足道的境地。倡导教育商业化的人士甚至认为,大学是社会的职业训练机构,它向“顾客”(学生)售卖产品(教育服务),以获取相应的回报。

但是,怎样评价大学生伤熊事件?怎样评价大学生中得到贷款后不再考虑还款的现象?怎样评价某些大学的“道德漠视”行为?

有人悲观地认为,大学教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能力,但是,并没有相应地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有人认为,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但是,教师,包括大学教师在内的教师群体的道德状况难令人满意。也有人认为,大学是神圣的殿堂,但是,学校的一些作为有失道德水准。仔细省察当今大学的精神氛围和道德状况,这种观点并非毫无根据。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今道德教育的这种尴尬局面?

在我国,大学的评估和排行主要看各校的生源、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产出等,是一种“知性取向”。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大抵采取可以量化的“知性”衡量指标和手段。评估大学办学质量,总得有一些相对的“硬指标”,但是将“硬指标”过于夸大,必然造成道德教育在大学中失位,这是大学理想的失落,背离了大学的本义。大学的一切活动从根本上说具有社会性,它不仅要产生知识与思想,还要为社会提供道德理想;不仅要培养负责任的、合格的公民,还要为社会提供实践的行为模式。在生产、传播知识的同时,大学还要遵循道德准则,负载道德理想,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

跨越知识与道德的鸿沟,是重建当代大学理想的必需。

3.时代精神:在大学理想中扮演重要角色

十年中,北大南墙曾经一拆一建,大学破墙开店的经商风承载了特殊的意义。高校追求办学层次高、规模大、学科专业全的升格风,追求科层等级的行政风,甚至出现学术制假等等,都曾是媒体上的抢眼话题。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刘振天研究员认为,这些问题一方面说明,我国大学正处于大发展、大改革之中;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大学缺乏对大学理想、办学规律、办学特色的真正理解。

对中国来说,现代大学是舶来品,严格说来,西方大学的本性、传统及其理想,并没有很好地在中国扎下根。历次政治运动对大学破坏最为严重,相当一个时期,大学缺乏独立性,自我意识淡薄。改革开放后,某些大学面对汹涌而来的商品经济冲击,变得认不清方向,出现了理想的真空。

按照刘振天的观点,梳理或重建我国大学理想,既要很好地吸收中国大学精神传统,借鉴西方大学的教育理念,同时,更要体现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在我国就是实现现代化。大学必须用现代精神作为自己的理想建构基础,创新现代文化理念,并用它来培育现代化社会需要的现代公民。

4.规范和制度:大学理想的有力保障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大学为社会服务,大学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除了经费投入外,制定了大学准入制度,规定办大学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遵守一些规则等。社会更多的是在规范大学,对大学的服务显然不够。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振天认为,从长远来看,社会要充分服务于大学。大学是很脆弱的,文化的包袱、政治的压力、经济的危机等都可以给大学以沉重的打击。社会对大学的失范和失语,意味着大学的发展上没有了规范和责任感。

大学的理想不仅是大学本身所应追求和推崇的价值观念,也是社会必须遵从的规范和规则。否则,只能是约束了大学,宽容了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大学理想是制度稳定与积累的产物,是制度化作观念的结果。在我国,研究大学理想,要紧的与其说是观念层面,不如说是制度层面。比如,我们倡导学术自由理念,那么,学术自治与大学独立就是其制度化条件。我们提倡办学特色,那么兼容并包与多种形式办学就是其制度性保障。依据法律办学,加快现代教育法制化步伐,都会对大学产生积极影响。

5.大学之用:大学有巨大能量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也可译为“知识就是权力”。可以预料,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将在未来社会中表现出更加巨大的力量,甚至表现出某种形式的社会权力。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当代社会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中央教科所蒋国华研究员认为,大学及大学之用也必将是多元的。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大学要领先靠什么?大学的兴衰在什么?大学影响国家兴衰的关键点在何处?从近十年来的文献看,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蒋国华认为,对大学来说,无论怎么多元发展,其主要矛盾运动依然是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了“知识贡献”和“人才支持”对于大学的重要意义。根据这个论断,未来大学将重新分类:一类是所谓名牌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其主要之用在知识贡献。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的出现与集聚总是跟着近代世界科学中心走的道理。另一类是所谓“大众大学”,包括不论专业、学科、年限的各种高中后教育机构和传统的所谓正规大学,其主要之用在人才支持。

未来国家之间竞争的某些关键方面,可能在各自的大学之间展开;而大学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各自拥有的知识资本之间的竞争。任何口号式的豪言壮语,任何文字游戏式的“知识创新”,任何“回到象牙塔”的呼号,都无济于事,社会进步需要的是真正能改造现实世界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学术看点

1.伟大的校长和一流的大学都是在剧烈变革的时代产生的,中国的校长和大学如果能顺应和引导大学和社会的变革,也必将成为伟大的校长和世界一流大学。

2.政府、用人单位、学生、教师、校长等构成大学理念话语主体的不同类型。

3.大学精神是人们投射到大学这种社会设置上的一种精神祈望与价值建构,是大学发展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动力,更是大学之为大学的确证依据。

4.大学精神的核心是独立与创新,中国大学在这两点上都是比较欠缺的。

5.理性的态度是大学学者独立工作的基本态度,是大学薪火相传的精神。理性的激情既是理性的原动力,又是理性保持活力的基本力量。理性与理性的激情是大学永远推不倒的“围墙”。

6.道德教育在大学中失位,背离了大学的本义。跨越知识与道德的鸿沟,是重建当代大学理想的必需。

7.大学必须用现代精神作为自己的理想建构基础,创新现代文化理念,并用它来培育现代化社会需要的现代公民。

8.大学的理想不仅是大学本身所应追求和推崇的价值观念,也是社会必须遵从的规范和规则。大学理想是制度稳定与积累的产物,是制度化作观念的结果。

9.未来国家之间竞争的某些关键方面,可能会在各自的大学之间展开。社会进步需要的是真正能改造现实世界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好范文整理)

下载中国大学更需要教学型大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大学更需要教学型大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大学你需要仰望天空

    中国大学,你需要仰望天空 中国大学,你需要仰望天空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总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黑格尔 大学是什么?大学是学习科学......

    中国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理念

    “大学不是工厂,不是流水线,它的每一位学生看每一位老师,每一位老师看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是一份‘杰作’。” “我理想中的大学像一座千年庭园。她古朴,但不古板。她......

    “学困生”更需要阅读

    “学困生”更需要阅读我们班有十几个学习困难的学生,通常老师和家长们采取的办法是补课。 课间、午休时间是老师给学生补课的最佳时间,经常见到老师的办公桌旁有学生在听老师......

    女人更需要关怀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从社会层次来讲,男人受到更多社会的高期望,男人长期垄断社会资源。就业歧视联合国〈2005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女性性别工资偏低,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十分......

    新时代更需要雷锋精神

    新时代更需要雷锋精神 春回大地,又到了一年三月时,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春潮,全国各地雷锋的身影又在神州大地忙碌,可许多老百姓却说说“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让人心生......

    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

    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手,大家好,首先感谢对方辩手的精彩发言,但这并不能动摇我方的观点。对于今天的辩题,我方的观点是“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中国社......

    转型经济更需要

    转型经济更需要“三高”型员工转型经济与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管理呈现什么新特点?企业更需要、更希望招聘到什么样的员工?在就业、招聘旺季,这些话题颇受人们关注。而6月5-6日举......

    后进生更需要关爱

    后进生更需要关爱 后进生更需要关爱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 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在应试教育的年代,后进生就是因为这个不 光彩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