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聚焦台湾 携手两岸
在福建海峡隔海眺望,隐约可以看见台湾岛,它像一颗美丽的宝石,镶嵌于翠玉般的碧波之中。大自然的神斧天工把它雕琢得多彩多姿,分外妖娆。台湾岛,这座与大陆血脉相连的宝岛,不仅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还成为了商家的必争之地,许多直销企业纷纷进军台湾,就是看好台湾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
16年来,完美人从伟人故里中山启航,在中国大陆打下了坚实的事业基础,又先后在香港特区、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开拓了广阔市场。今年,完美人如期相聚在宝岛台湾,隆重举行“2010完美(中国)台湾研讨会”及台湾完美资源有限公司(简称“完美台湾公司”)开业仪式。会议上,他们不仅分享彼此的又一次成功,也与台湾同胞们共同分享美丽、分享健康,分享光荣与梦想!聚焦台湾岛,携手两岸,完美(中国)的这一战略和举措是企业成就的再一次展示。
启动仪式
2010年7月19日,完美(中国)在台北南港展览馆隆重举行“2010完美(中国)台湾研讨会”及完美台湾公司开业仪式,来自中国大陆及完美国际分支机构的5200名完美经销商莅临此次盛会。
会议期间,完美公司董事长、马来西亚丹斯里皇室拿督古润金太平绅士,完美公司总裁胡瑞连一同拜会了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并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宋楚瑜对完美台湾公司的开业表示热烈祝贺,祝愿完美台湾公司大展宏图,蒸蒸日上。
台北市市长郝龙斌、副市长李永萍,台北市政府主任秘书长杨锡安、台北市观光传播局局长脱宗华等领导应邀莅临活动现场并致辞,热烈祝贺完美台湾公司隆重开业,并对完美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盛情邀请他们畅游宝岛、感受宝岛同胞的热情与友好。随后,他们与完美公司董事长古润金、副董事长许国伟、总裁胡瑞连、国际业务部副总裁林育司、完美台湾公司总经理陈誉铮一起,共同启亮标志着完美台湾公司盛大开业的“水晶球”。
当水晶球亮起,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的5200名完美精英欢呼喝彩,共同见证了完美台湾公司盛大开业这一历史时刻。
正如董事长古润金在致辞所说:“完美台湾公司的盛大开业,是台湾完美人的福气,也是完美公司蓬勃发展的象征。同时,更要感谢台湾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只要完美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在台湾这片热土上一定能够大展宏图,大有可为!”
开业仪式上,完美公司还对38位陪伴完美台湾公司共同成长,为完美台湾市场的开拓及完美台湾公司的如期开业做出“特殊贡献”的完美伙伴进行了表彰,感谢他们的努力付出。其中,“最佳贡献奖”代表侯茂谦总监在仪式上与大家精彩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感谢公司领导的英明决策,让完美台湾公司能够在台湾落地生根,并表示台湾完美伙伴将会以十足的热情,投入完美事业,圆梦完美人生。
慈善活动
今年年初,完美公司在中国西南抗旱及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向灾区人民共捐赠了1500万元,在本次大会中,公司对热心捐款的63名完美经销商代表也进行了表彰。
台北市与会领导表示,完美公司在台湾积极拓展业务,并取得快速成长的同时,更为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和良好的表率,是一家极具社会责任感的爱心企业。
秉承“公益中华,四海同心”的慈善理念,完美公司董事长、马来西亚丹斯里皇室拿督古润金太平绅士两次代表完美髓上中华慈善奖领奖台,荣获“中华慈善奖”。2009年8月,“奠拉克”台风重创台湾岛,完美公司发出“华侨心,同胞情”的倡议,号召全球华侨华人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台湾同胞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台湾受灾同胞渡过难关。当时,古润金董事长代表完美公司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1000万新台币,用以援助台湾受灾同胞。
在7月19日当晚,精彩纷呈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慈善文艺晚宴又一次见证了完美公司的企业责任感。在本次慈善文艺晚宴现场,古润金董事长再次代表公司及全体完美人向台湾心路基金会移交400万元新台币的捐赠支票。台湾心路基金会是一家致力于为智障人士提供帮助的机构,心路基金会的朋友们现场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文艺晚宴群星璀璨,众多台湾特色表演将晚会推向了高潮,台湾著名主持人李秀瑗、黄子佼主持晚会,蔡琴、伍思凯等台湾著名艺人到会激情献唱,与嘉宾、朋友们一起共享感动,共渡美好时光。
此次宝岛台湾之行,完美人把慈善博爱的情怀带到了宝岛,参会完美人积极主动参与“心路慈善基金会慈善义卖”活动,热情支持台湾慈善事业,充分展现了完美人的人文,隋怀,得到了台湾同胞的高度赞扬。相信在大爱的感召下,完美(中国)一定会在宝岛台湾书写一段无限辉煌的商业传奇[1]
第二篇:两岸农业期待携手共赢
两岸农业期待携手共赢
“第四届两岸农渔业交流暨产业对接会”近日在台南举行,选择这个时间和地点有其特殊意涵。台南是农业之乡,大陆对台农产品关税优惠和大宗采购,这里的农渔民应该感触最深;还有不到1个月,ECFA早收清单中所涉及的18项农渔产品就要正式减免税,未来两岸农业如何续创双赢,此时正是商讨时机。
减少中间环节增利
对于台湾的果农来说,柳丁和香蕉的丰收产生另一种烦恼。因为岛内市场小,主要外销市场日本、韩国吸纳有限,“丰产”和“滞销”近乎画上等号。2006年以来,大陆多次启动紧急采购,大批量买入台湾丰产滞销的台湾水果,就是为了让果农免于坐看水果烂损的苦痛。
这项措施充满善意,但台南县玉井乡农会总干事黄澄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采购机制稍加调整,农民将会得到更多更实在的好处。
“关键在于通路。”黄澄清说,大陆的多数大宗采购要通过台湾省农会、经销公司,到农民这儿,利润已被大大摊薄,“如果由大陆企业直接从地方农会收购,农民的一颗柳丁,价格会低20%,利润却增加40%。”
黄澄清讲了亲历的成功例子:2008年在厦门举行的两岸农业交流会上,广西团找他采购台南的菠萝和芭乐,下了20万美元的订单。玉井乡农会从果农手中直接收购水果,用集装箱海运到厦门口岸,再经高速公路送到广西12个指定地点,不但价钱便宜,而且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水果从采摘、包装到运输抵达,时间节省了,水果也能保证新鲜品质。
紧急采购只是解燃眉之急的权宜之计,一劳永逸的方法仍然要从市场机制中寻找。此次会议名为“产业对接会”,自2007年以来在厦门和台南轮流举行,两岸业者在会上签下许多订单,跨越两岸市场的对接通路已渐渐成型。
石斑鱼“西游记”
石斑鱼一直是大陆餐桌上的“新贵族”,昂贵的价格让许多人不敢问津,不过,从台湾海峡“游来”的石斑鱼有望帮老饕们解决这个难题。
台南和高雄号称“石斑鱼王国”,温暖的气候和洋流条件,非常适合养石斑鱼。今年11月3日,一艘满载4000多条活石斑鱼的轮船抵达厦门大嶝市场,从此,台湾石斑鱼每周一船运抵厦门将成常态化。这些石斑鱼的价格在每斤50元人民币左右,较大陆石斑鱼每斤便宜近15元。
ECFA早收清单中的18项台湾农渔产品,其中就包括石斑鱼。对渔民而言,减免税意味着更高的利润,对消费者则意味着更低的价格。
“台湾南部渔民正在增养石斑鱼,预计3年内产量将翻一番。”台湾省渔会总干事林启沧说,台湾渔民在养殖石斑鱼方面有非常成熟的技术,产品质量有保证,现在大陆开放市场,又有ECFA利好消息,大家非常看好其中的潜力。
大陆还给台湾石斑鱼提供了其他便利。大陆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秘书长李永华在本次会议上透露,大陆将为ECFA早收清单中的部分水产品提供“量身定做”的原产地规则,不久即将出台,其中就包括石斑鱼。
但是,台湾石斑鱼“西游”仍有顾虑。台湾省渔会理事长黄一成指出,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海域也养殖石斑鱼,但与台湾相比,他们缺乏严格的出口质量监控体系。因而希望两岸渔政当局尽快建立统一的产品质量检验检疫制度,以免万一出现“毒鱼”事件,整个市场遭到波及。
完成产业链对接
ECFA早收清单中有18项台湾农渔产品在两年内关税降至零,是台湾业者事先未曾预料到的一个惊喜。不过李永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这是大陆相关政策的延续。
他说,大陆2005年以来,推出的台湾农产品零关税等措施“非常成功”,因为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台湾农产品丰产滞销的问题,起到了岛内市场的堤坝作用,同时又未改变台湾农产品结构和外销结构,“说明其政策温和有效”。
两岸农业合作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子,ECFA之后,这条路要怎么走?合作如何进一步深化?李永华认为,未来两岸农渔业的合作,应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生产分工到销售网络形成对接。
台湾农业以“精致化”为特点,农民精耕细作,善于研发,而大陆拥有广阔的腹地和庞大的市场,两者优势互补。李永华说,尤其在两岸已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协议情况下,未来台湾可以更多地担负起研发任务,大陆负责生产销售。
至于台商在大陆生产的农产品会不会冲击到台湾本土产品,黄澄清对此乐观地表示“不可能”。他说,台湾本地产品产量低、价格高,未来一定是瞄准大陆中高端消费者,“只要市场规范,可以让消费者清晰区分二者的区别,岛内农产品就不会有问题。”
第三篇:两岸现代农业欲携手玩高科技
两岸现代农业欲携手玩高科技
昨日在厦门举行的海峡两岸现代农业高峰论坛上,两岸以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为平台,加强尖端科技创新研发,孵化深度合作的产业集群,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现场签约生物育种、碳汇交易、创意农业、万村科技服务、农业云计算、茶叶电子鼻、食品交易所等20个合作项目。
据悉,海峡农研院与台湾大学农学院签约共建两岸生物资源共享平台,开展生物资源生命条码信息中心建设,协作攻关尖端科技,定期举办学术论坛,开展知识产权合作等;海峡农研院、邑度公司、万村公司签约农业物联网云端服务平台建设,成立联合攻关组,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建设农业物联网远程控制系统和农产品安全溯源系统,开发高智能技术装备,建立“智慧农业”示范基地5000亩;在海峡农研院、中领科技公司签署茶叶电子鼻合作研发项目中,将组建电子鼻应用研究所,应用纳米技术和微机电系统等,研发大陆首创高灵敏度第三代阵列式气味传感器,用于茶叶质量品级的快速检测。
当天,海峡农研院、联合碳资产公司、赫仕环境公司还签约共建厦门碳汇交易所;由台湾21世纪基金会、中国金融要素市场研究院等机构发起的海峡农产品交易所,将开展两岸大宗农副产品现货交易、订单交易、竞标拍卖、网上商城业务等。
“海峡农研院加快生物育种等五大领域的尖端科技创新,采用台湾工研院机制,吸引众多台湾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努力建成两岸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从而推动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福建省农科院院长刘波表示。
据了解,总投资15亿元的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2012年在厦门市动工兴建,该院研发与建设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台湾21世纪基金会合作承担,实行双主席制和双召集人制,旨在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与产业化,正成为两岸农业合作重要平台。目前,该院已成功孵化出谢华安种业等3家农业高新企业,1家正通过IPO辅导,计划创业板上市。相关人士介绍,预计5年内将孵化出年产值50亿元的尖端农业产业群。
第四篇:台湾青少年对于两岸问题的态度
《台湾青少年对于两岸问题的态度》
形势与政策 期末论文
姓 名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作为至今唯一没有实现回归的地域,台湾一直都是我们心中难以割舍的牵挂,而两岸问题也成为拦阻在祖国统一道路上的一块沉重的石头。作为一名对政治领域并不精通的普通大学生,我无法透彻地理解诸如“美国对台湾的管控阴谋”,或者“台湾当局从李登辉、陈水扁时期起的变化”一类复杂问题,但通过与台湾青少年的一些接触与调查,我感受到了其新一辈民众对两岸问题所持有的部分态度。
之所以会关注青少年的看法,是觉得这批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我国社会最鲜活的现状。他们不像老一辈一样稍显沉重、固化,且还没有被世俗教化,越来越开放的环境使他们更加自我、敢于表达。基于这些条件,青少年们往往能给出最单纯的意愿,和最直接的反驳。
众所周知,由于酌情设定,我国大陆的网络是有一定合理限定的,脸书、推特等社交软件不会被公开推广。然而,当有与外界联系的需要时,大陆的青少年们会选择“翻墙”登陆这类软件,这也就是为何港台网友戏称我们为“墙内的人”。“翻墙”之后,我们能够与其他区域的网友们,包括台湾网友进行对等交流。而这个时候,我认为,也是我们两岸普通民众的思想相隔最近的时候。没有第三方的介入,无论是理解、愤怒、或是同情,都是网友们真实的情感流露。
关于两岸网友的情感,就我所观察而言,大多数台湾青少年表现出的态度是回避。事实上,方便快捷的新媒体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世界文化逐渐开始同化,从偶像明星、英剧美剧到时装潮流,各地的青少年们拥有大量的共同话题。然而只要一上升到政治、领土问题,一场骂战便不可避免。在大多数情况下,同龄人在两岸问题的分歧上尽量避而不谈,因为我们很清楚,一旦开始讨论主权上的分歧,建立在相同兴趣爱好上的好感便会荡然无存。
如果不得不牵涉到两岸问题,大多数青少年网友会如何表态呢?很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当他们在描述自己的身份时,几乎不会用到Chinese,而是会直接说Taiwanese。有人会对这一现象进行追问,部分台湾网友会选择无视他们的评论,甚至直接拉黑,意图很明显:“我不想要跟你谈论这个问题,更何况我怎么描述自己不关你的事情。”许多大陆网友对此感到愤怒,迫不及待地想要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其实这一现象不难理解。一直以来,台湾受到美国和日本的干涉,而我国政府也对其倾注了大量关注和心血,设定了更为宽松和有利的政策。所以台湾相对于大陆很多地区,发展较快,更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准。再加上台湾当局在两岸的沟通上设置阻碍,放任媒体恶意抹黑大陆,造成了台湾民众对于大陆的严重误解。由于所接触到的信息有限、有误,在部分台湾民众眼中,对中国大陆的印象被曲解为封闭、愚昧且落后的地域。有些采访和节目当中,不少知名艺人还闹出诸如此类的笑话,他们认为大陆人吃不起方便面和茶叶蛋,用不来洗衣机。基于这些荒谬的误解,辨别能力较弱的一些台湾群众很容易产生我们平时就很常接触到的所谓地域歧视。这种地域歧视在大陆也同样存在,例如东部沿海地区较经济发展滞后的西部地区的优越感,比较热门的是过去常被提起的上海人的排外心理。同样,许多台湾青少年从价值观都未定型起就受到这类言论的影响,所以在网络上他们往往以Taiwanese自居,彰显自己的身份。
当然,并非所有台湾青少年都是以这样冷静的方式表明立场的,有时候,在两岸问题上他们也乐意发表直接的、尖锐的评论,甚至有人会选择偏激的谩骂。特别是当公众人物做出表明政治立场的事件之后,留言板下面常会有大陆和台湾网友的两方“交战”。例如台湾明星发表悼念南京遇难者的状态时,引来了铺天盖地的指责之声,有网友写道:“国外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插手,中华民国的纪念日怎么没看见你(明星)发声明。”令人寒心的是,评论当中的大部分言论是极其不服责任、没有同情心的:“那是别人中国的遇难者,与我们何干?”诸如此类的网络**不胜枚举。这难道表明,大多数血气方刚的台湾青少年们在两岸问题上都是持消极态度的吗?其实不然,根据台湾“陆委会”的民意调查,8成受访者认为两岸应持续进行民间交流,超过7成支持两岸持续透过制度化协商处理两岸交流问题,65.3%支持当局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的政策。由此来看,“寻求两岸和解、导致两岸共荣”,是台湾民众真正的“最大公约数”。可是为什么在网络当中,声援“台独”的热血青少年们语言都趋向激进,而站在支持两岸统一立场上的人们却会选择谨慎发声?我认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从所见到的言论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措辞激烈的网友们口中所说出的言论都不免野蛮而幼稚。作为思维跳跃,且很容易受舆论引导的青少年,他们比较倾向于就某一问题冲动地提出反对意见。而且,在追求叛逆和自由的时代特点下,青少年们偏向于对提出的管制和约束的那一方产生逆反心态。哪怕在大陆,我们也常常戏谑、吐槽中共政府的一些新出台的政策和措施。在当今时代下,青少年们习惯用幽默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当局者的意见,但在主权问题上,我们会坚定地站在祖国的立场上。我认为这种冷静、理智的态度才能真正代表有独立思想、设身处地了解两岸情况的新时代青年。而网络上不负责任的宣泄性言论除了说明在台湾青少年身上目前存在的矛盾和困惑,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
在我的身边也有台湾朋友,现实生活不同于网络,在两岸问题上,他们都表现得智慧且独立。他们能够认可大陆为两岸和谐共处所作出的努力,包括在政治上给了台湾足够的自由和宽容,在军事上一向主动缓和,在经济上提供各项优惠条件。许多台湾朋友们称他们能够感受到大陆的示好和真诚,也认同两岸和平共处是对双方共同发展的有利条件。其实相比我们大陆人民来说,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们面临着更多的疑惑和困扰。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在祖**亲的怀抱当中,我们希望和台湾的亲人相聚。在我们身边,政治倾向和价值观都近乎相同,对于中国统一,大陆公民们无一例外地持肯定态度。而台湾,长期面对两方的对峙与拉拢,不断有新的执政者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政策,台湾的同龄人所处的环境、要面对的问题相较与我们显得更为复杂,这也就要求他们要更坚定、睿智地对待自己所持的态度。同样,对于台湾的政治走向,民众们拥有更为自主的决定权。例如在我校就读的台湾学生,每到11月29日的选举时,就能享受机票优惠的政策,保证他们能提交代表自己意愿的一票。要在一天之内完成对市长、区长等进行投票的九合一选举,是一件需要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在台湾的两党执政架构下,选举并不只代表更新迭代,更体现了民意的取向。了解了台湾大学生们在这一天的行动,我们可以知道台湾的同龄人们如何行使自己的公民权、体现台湾人的形态意识。而我们要做的,即是在尊重双发的言论自由的基础上,竭尽所能,代表祖国公民中的一员,捍卫人民的利益。
第五篇:关注台湾南部,打造两岸交流新亮点
关注台湾南部,打造两岸交流新亮点
一、台湾南部地区与大陆经贸合作发展滞后 台湾南部地区作为岛内最早得以开发的地区,一度是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心所在,也是与大陆渊源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两岸经贸交流解禁,台湾南部中小企业纷纷赴大陆投资,为推进了两岸经贸交流做出了贡献。但近年来,受制于岛内“北蓝南绿”的政治格局,“绿色大本营”的台湾南部地区,受民进党“去中国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逢中必反”,诬指两岸交流为统战、把岛内劳工阶层生活艰困归罪于当局开放两岸经贸交流等负面宣传,混淆民众视听,加重了基层民众对大陆的情感隔阂和对两岸交流的戒备心理,从而大为降低了台湾南部地区民众开展对大陆经贸交流的意愿。
2008年马英九当局执政以来,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两会恢复协商并不断取得两岸交流的突破性进展,开创了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局面,两岸经贸交流走向双向化、制度化轨道。诸如陆客赴台、陆资入岛,大陆经贸团对台采购等“入岛交流”,为台湾经济注入了活力,使岛内更多民众得以分享到两岸交流的红利,同时也成为两岸社会交流的纽带,增进了两岸民众的感情,为两岸累积互信做出了贡献。值此两岸交流日益繁荣的背景下,台湾南部民众与大陆的往来虽也日益密切,相互之间的了解也在逐渐加深,其中如大陆民众赴台南地区旅游,台湾南部的农产品大量进入大陆市场,此外也有台湾南部乡镇长组团到海西交流考察等,但总体来看,台湾南部与大陆的交流交往在广度与深度上都与台湾北部存在落差。据估计,两岸贸易往来中,台湾南部地区所占比重不超过20%;台商对大陆投资也主要来自台湾北部地区;两岸人员交流也主要是集中在台湾北部地区,文化交流活动80%在北部,仅约20%在南部地区。总之,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台湾南部地区对大陆地区交流的历史基础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挖掘,凸显与海峡两岸总体交流形势不相称的“边缘化”特征。
二、推进与大陆经贸交流合作符合台湾南部民意 台湾南部地区包括高雄市(县)、台南市(县)、嘉义市(县)、云林县和屏东县八个县市在内,就目前发展来看,以高雄市、台南市为核心的都会区工商业较发达,产业包括石化、钢铁、机械等重化工业,制糖、造纸、纺织、食品等民生轻工业,电子电器等高科技产业。云林、嘉义、屏东、台南县等县市则为典型的农业县市,以精致农业、观光农业为特色,是台湾稻米、高经济价值水果花卉、茶、甘蔗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养殖渔业区。与上述产业结构相对应,台湾南部地区民众以农工阶级和中小企业主为主体,经济景气和人均收入都与北部存在落差,社会结构“M”型特征更加明显。
台湾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一方面是当局政策失衡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其在两岸经贸交流中“边缘化”的结果。台湾光复后,国民党当局发展台北市成为台湾的政治与文化中心,而把石化、汽车、钢铁和造船等重工业设在南部,这种产业结构特点可以说是造成台湾南部发展滞后的始因。当20世纪末期面临知识经济浪潮冲击和经济全球化挑战时,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台湾南部地区遭遇了产业外移和转型发展不力的困境,致使民众收入减少,失业率上升,经济发展缺少活力。民进党当局执政的八年时间里,在政策上对南部实施倾斜,意欲把台湾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心南移,甚至准备把高雄作为“南部首都”,为南部特别是高雄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条件,但南部经济发展仍难有起色。其中关键问题在于陈水扁当局推行限制性大陆经贸政策,使得台湾经济无法充分利用大陆经济成长的外部效应,从而使台湾南部的传统产业转型错失良机,高雄港也因无法分享大陆进出口货运商机而在亚太海运市场日益丧失重要地位。
事实上,台湾南部地区要振兴经济,提升民众生活水平,关键的环节是引入大陆的“经 1 济活水”,而封闭的“自我循环”只能使经济更加落后。认识到这一点,民进党执政的台湾南部县市,也开始重视与大陆交流合作。工商企业阶层迫切希望推动与大陆的经贸合作,农渔业者也希望能够把自己的产品销售到大陆市场。如高雄市议会议长庄启旺曾率领由高雄各产业界领袖人物组成的参访团赴北京参访,表达南部民众欢迎两岸交流的心声,被台媒体誉为登陆觅商机的“自力救济”行动;以台湾南部的社团领袖、基层代表人士及企业界人士为成员的“南台湾社团菁英大陆参访团”发声:“两岸交流大发展 我们不缺席”,等等。即使是作为民进党成员的台湾南部县市首长,对于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态度也已开始出现松动,虽然依然难免在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矛盾中“纠结”,但已由峻拒变为“不反对”,如云林县长苏治芬、高雄市长陈菊、台南县长许添财等到大陆推销农产品等。
今年2月下旬,陈云林会长率大陆海协会经贸考察团跨越浊水溪之行,受到台湾南部工商业界及基层农渔户的普遍欢迎,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台湾南部民众对两岸交流的热切期盼。在高雄义联集团创办人林义守的欢迎陈会长的午宴上,台湾南部350家在地的企业家踊跃参与,表达通过两岸经济合作壮大企业的愿望。由于陈云林会长没有安排到台南的行程,台南农会、工商企业团体的负责人特地赶到嘉义、桃园参加相关的座谈会,表现出对两岸经济合作的热切之情。此外,少数台独分子和误解大陆善意的民众的反对造势也呈消减之势。
总之,在两岸和平发展大潮流的裹挟下,在两岸经贸交流预期红利的吸引下,台湾南部地区民众,包括部分民进党内部人士,对开展与大陆经贸交流的态度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推进两岸经贸交流已成为台南地区的主流民意诉求。
三、以经济合作为动力推进对台湾南部地区交流
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尤其是做好台湾中南部、中小企业、中下阶层民众的工作,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必要保证。而拓展和深化对台南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增进两岸民众情感、消除隔阂误解、累积互信、增加认同,是做好台南人民工作的契入点和有效途径。
客观而言,台湾南部地区民众对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由反感到认同,由漠然到期盼,其中转变也得益于ECFA早期收获的实施效应。在ECFA早收清单项目,台湾南部的许多产业包括农业、渔业、机械与工具机业等传统产业获利,使得许多民众一扫原先对ECFA的偏见转而拥护和支持,也使负面的抹黑宣传无可着力。经济合作是硬道理,正如陈云林会长所言,在扩大两岸各界交流、特别是大陆与台湾中南部交流过程中,经济合作是一种有效方式和重要动力。目前来看,大陆对台湾南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还很薄弱,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待大幅提升。落实到操作层面,应针对台湾南部地区的经济结构特点和现实困境,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构建多元化多层次交流平台
目前,台湾南部地区与大陆交流少,缺乏管道和平台。当务之急是构建多元化、多层次交流平台,以使沟通畅达,务实显效。①面向台湾南部基层农渔户的农渔产品采购平台。通过两岸农渔会协会合作,在南台湾设立大陆针对台南农渔产品的直接采购中心,使采购常态化,并可以进一步磋商实行产前订单采购模式,便于业者规划量产。②面向台湾南部中小企业的两岸中小企业对接平台。功能在于为大陆与台南中小企业交流、合作提供信息、政策咨询等搭桥服务,以促进生成互利互惠机制,共同做大中小企业。③面向台湾南部地区的区域对接、城市对接、港口对接合作平台。以区域对接、城市对接、港口对接推进大陆与台湾南部的经济全方位合作。如利用海西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对台湾南部实施更加优惠的经贸政策,提供更为便捷的经贸交流通道;倡导大陆中西部地域与台湾南部产业经济对接,大陆中西部地区与台湾南部地区同样面临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压力,而要素成本价格相对于东部地区具有优势,与南台湾合作空间较大。城市对接和港口对接方面,目前还是以意向性的“论坛”(如厦门——高雄城市合作论坛)、协议(如高雄和厦门两港合作、厦门海沧保税港区与高雄自由贸易港区合作协议)形式为主,应着力推动转化为现实成果。④面向台湾南部 2 地区的旅游合作平台。旨在促进大陆游客赴台湾南部旅游及台湾南部基层民众赴大陆旅游,使旅游经济合作在更多惠及台湾南部民众的同时,成为促进两岸民众互相了解,特别是台湾南部基层民众了解大陆的桥梁和纽带。
2.促进大陆企业赴台湾南部投资
缺乏资金投入,是台湾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台湾吸引的外资和本土投资都主要集中在台湾北部,呈现以高科技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投资结构。资本投入不足,不但影响GDP产出,而且导致失业率升高。实际上,台湾南部地区资源禀赋良好,农渔业、旅游服务产业、重化工产业升级改造,包括医技、生物、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在内,发展潜力很大。目前台湾当局进一步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领域,为陆资企业入岛投资提供了较大作为空间,也为台湾南部发展提供了机会。大陆应积极与台湾南部县市有关部门合作,为大陆企业赴台湾南部投资提供信息、政策咨询等相关辅导,以促进大陆企业赴台湾南部投资,为台湾南部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3.充分发挥海西区的作用
最早开发台湾南部的清朝移民主要是来自福建的福佬人(闽南人)和广东的客家人。目前,闽南人占台湾总人口的比重高达77%,而台南地区更是闽南人的聚居地。台湾南部地区与福建宗亲关系、文缘关系深厚,且经济互补性较强,既有合作已有一定基础(如厦高港口合作、厦高城市合作等),加之海西“先行先试”的特惠政策优势,能够也应该在促进大陆对台湾南部交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借重亲缘与文缘及政策优势,从旅游合作、农业合作、中小企业合作、港航物流合作、创意产业、医疗产业合作乃至环保、绿能产业合作等多领域着力推进。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
石正方
副教授 博士)文稿刊于《两岸关系》2011年第4期,第12-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