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对初三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应该给予哪些关怀
面对初三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应该给予哪些关怀? 初三的孩子正处在人生的第一个岔路口,他们不仅要面对升学压力,还要面对影响自己身心发育的青春期困扰。在这段非常时期,家长的关怀和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要掌握关怀的“尺度”。如果这个“尺度”把握不好,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清大学习吧提醒您因此家长要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关怀。
孩子的心理发育要经历两次叛逆期,第一次出现在2-3岁,主要表现为任性、不听话、爱哭闹;第二次则出现在12-16岁,也就是所谓的“青春期”,敏感、易怒、任性、独立是这一阶段最突出的表现。而初三年级的孩子正是处于青春期的中期,“叛逆现象”在这个阶段表现的尤为明显。其实这个阶段孩子出现叛逆是非常正常的,家长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孩子“变坏”了。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面对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同学间的激烈竞争,升学的巨大压力和家长、老师对自己的期望等。不管他们学习成绩怎样,都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选择。他们会对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和成长发展等产生疑问。他们会思考一些东西,但是却不成熟,看待问题也比较极端,尤其是在自己努力了,却没有得到进步的时候,就会在行为上表现得非常烦躁,甚至会把自己的父母当成发泄的对象。很多家长说,自从孩子上了初三以后,就会明显感到孩子变了,变得异常的情绪化,为此感到十分困惑,也非常着急。
在这个阶段,家长必须先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孩子的急躁而影响到整个家庭的气氛。如果孩子急躁,家长也急躁,那后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因此,当孩子急的时候,家长不要急,要耐心地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如果闷在心里,会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如果碰到孩子生闷气的时候,家长要仔细暗中观察,切忌对孩子的情况进行评头品足,因为这时的评价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我们建议家长应该在倾听和观察中尽快找到困扰孩子的症结。等孩子情绪恢复后,再客观的与之交流,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一些看法,本着平等的原则,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孩子尽快走出心理的波动期。这样的沟通,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减少情绪的波动,提升信心。更重要的是,在孩子最需要理解和抚慰的时候,父母的宽容和帮助会使孩子心存感激和信赖。反之,当孩子不高兴或成绩下滑的时候,父母如果只看着试卷上不尽如人意的成绩,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孩子,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和自我反思的空间,就会加重孩子的挫败感和逆反情绪,严重的话直接影响到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使他们不再信赖家长,有问题也不会跟家长说,从而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矛盾。
面对初三的孩子,家长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主动给孩子营造良好、温馨的家庭氛围,不能把家外的糟糕情绪带回家,以免触及孩子青春期相对敏感的神经。例如,家长之间有什么矛盾时,请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因为孩子的模仿力很强,他们会像家长一样,用争吵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此外,如果家里总是充满火药味,孩子的心情也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建议工作很忙的家长,抽空关心一下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表面上会说讨厌家长问这问那,但是他们还是非常享受有父母在身边的感觉,因为很踏实,他们会感觉到拥有强大的后盾和温暖的臂弯。
任何一个进入初三毕业班的孩子,都希望能好好学习,中考时取得好的成绩。面临严峻的中考,他们心里都有一个上紧了的发条。家长们要与孩子进行换位思考,并且经常给予鼓励和信任,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中考时获得人生的第一次成功。
清大学习吧为回馈广大粉丝长期以来的支持与爱戴,特别推出趣味有奖活动,只要关注清大学习吧官方服务号(qdeee114),发送“拼图”,即可参与“爱拼才会赢
话费送不停”活动。一不留神,就有机会获得百元话费!赶快去参加吧!
第二篇:家长如何面对青春期的孩子
家长如何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李子勋专家支招:
表现出适当的无知
孩子十岁前,爸爸妈妈可以扮演无所不能的角色,给孩子安全感。孩子十二岁进入青春期后,要建立自己的权威、尊严,家长应该及时地从权威的角色中引退,例如可以说:“妈妈不太知道你现在想什么,要做什么,你需要妈妈什么样的帮助,详细告诉妈妈好不好?”对孩子好奇、保持兴趣
保持对孩子欣赏的态度,不管孩子做什么。父母要把价值深藏起来,给孩子一个彼此冲突、矛盾、多样的价值混乱时期,不要忙着帮孩子找到所谓正确的道路。家长能做的是提醒孩子:“你内心如何看世界是你的权利,面对客观现实的时候要按规则办事。”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内心与现实的边界意识,让孩子可以在两个层面接纳自己。成年人很多心理痛苦正来源于搞不清内心与现实的边界在哪里。
学会对孩子示弱
示弱就是善于在孩子面前装傻。有一个咨询案例,女儿是哈韩族,甚至旷课去听演唱会。父亲非常着急,前来咨询。李子勋老师给出的建议是,让父亲也扮哈韩族,结果没多久,他女儿就把韩国明星的照片收起来了。为什么?因为孩子需要和爸爸妈妈有区别,其实孩子是在表现逆反情绪,爸爸越管,我就越喜欢。如果家长学会示弱,不压制,反而认同,孩子逆反的动机就会终止。
不管孩子提出什么不合理的、荒谬的要求,决不能马上驳斥他
对孩子提出的不恰当的要求,家长要说:“你的想法不错,很有意思,不过我能问一下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能告诉我你进一步的计划是什么吗?你能告诉爸爸妈妈能帮你做什么吗?”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孩子澄清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拒绝他,他反而会坚持。当你坐下来听他计划的时候,他就会发现自己什么计划都没有,需要的只是爸爸妈妈认同、接受他的想法,不一定要实施。如果这时驳斥他,他反倒一定要实施了。家长可以先说“是的”,时机成熟时再说“也许”,尽量不说“不行”。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真正目的往往不是实现要求,而是在测试爸爸妈妈的反应,看他们是不是在意他、尊重他。
第三篇:专家支招:青春期孩子叛逆家长如何面对?
专家支招:青春期孩子叛逆家长如何面对?
不少家长反映自从孩子上了初中后就变得不一样了: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开始爱顶嘴,不愿意听父母说话,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喜欢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专家表示这一切都是孩子青春期叛逆的表现。这时,家长们都无奈的感叹到:“孩子突然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真难管,打不能打,骂不能骂,说教又听不进去,怎么办?”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长倍感焦虑和困扰。
乖孩子的沉沦
留着平头,稚嫩的脸庞,戴着眼镜,一身蓝色运动服,眼前的丁健咬牙切齿的站在父亲面前,一副气冲冲的样子,父亲的皮带刚刚落地,丁健就冲进房间,嘭的一声关上门。丁健的父亲做梦也没想到丁健如今会变成这个样子,也没想到自己真的能狠下心来抽了他。丁健中学之前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连续几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可自从他去年秋季升入初中后,前后判若两人,成绩直线下滑,原本开朗的性格变得内向起来,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把情绪带回家,对父母大发脾气。不再把学习当作头等大事,经常放学后在球场玩到天黑才慢吞吞地回家;做功课应付了事,一有空就看电视、玩网络游戏;早上不愿意起床,父亲叫了半天也没有反映,最近几个星期都是这样,磨磨蹭蹭到了早上7:30,还让父亲开车送他。父亲忍无可忍,今天早上拿皮带抽了他。
孩子青春期叛逆问题不能回避
孩子叛逆不听话是青春期的常见表现,并且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是非常常见的,因此也让父母们焦头烂额的。由于升学、人际关系等压力的增大,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对其进行适当引导,孩子很容易在认知、理解、运用等环节产生技能和心理上的障碍,尤其在一些非正常的外界因素影响下,往往会激发他们潜意识的反抗,刺激他们对外界采取抗拒行为,形成“叛逆”。
“叛逆”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专家支招解除青春期叛逆难题
很多家长并不能重视要孩子青春期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简单片面的认为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主张任其个性自由发展,没有必要拔苗助长,等迈过了这道坎,就会走入正轨;还有一些家长因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整天忙于生计,根本无暇关注孩子的种种变化,更没想过要正确引导。这样只会导致孩子误入歧途。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所以作为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姿态,和孩子一起成长。在沟通上一定要注意技巧,不要用“你应该”、“你必须”这样强硬的口吻和孩子说话,这样只会让孩子反感。如果丁健的父亲懂得用技巧和孩子说话,也不会引发父子之间的大战了。
家长也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孩子面对沉重的学业,压力也是非常大,有一些抵触的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父亲一定要学会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去真正的关心孩子。
第四篇:孩子青春期厌学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办
李锋叛逆孩子教育学校http://www.xiexiebang.com/iyxzt/
孩子青春期厌学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办
学生青春期是很多问题的滋生期,比如青春期恋爱、青春期厌学症等。青春期恋爱如果没有影响到正常的学业,家长们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而青春期厌学症可能导致退学辍学行为而被列为高危事件。那么,该如何治疗青春期厌学症呢?
教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二位父母;所以,如何治疗青春期厌学症,教师有重大的责任。要善于挖掘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青春期厌学症并非天生就有,厌学的学生是因为对学习失去兴趣。对于这样的学生首先应督促他们制定短期小目标,让他们在学习上对自己肯定并且有成功的喜悦;哪怕他们只是达到了一个小小的目标,也要给予肯定,不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改变课堂知识的呈现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或者用讲生动的故事、引用典故、身边事例、时事新闻等导入新知,巧设悬念,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的投入学习。
治疗青春期厌学症需要教师多与家长沟通;给孩子一个阳光雨露充足的成长环境。家庭是教育学生的第一阵地。有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班主任一定要多费心,尽量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说服他们尽到为人父母该尽的职责和义务:不管孩子归谁抚养,双都应给予孩子无尽的关爱和照顾,用他们的爱来抚慰幼小的受伤的心。同时,班主任老师也应给这样的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责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还要关注他心理的健康成长,尽可能给学生一个充满阳光雨露的成长环境。让他成为一个道德观念强,有着积极的人生态的人。
老师和家长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的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尽快地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 来。家庭中,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给孩子起表率作用,要尽量营造 一种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平等、民主、关爱、和睦的环境下,保持 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中去。对待学习差的孩子,要切忌急躁,要看 到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在非重点中学,初中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其后果将十分严重。总之,当前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心理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如何治疗青春期厌学症,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第五篇:孩子青春期,家长怎么办?
孩子青春期,家长怎么办?
家长自身也面对着生存危机,压力也大,自己也有好多问题需要应对。加上有些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某个阶段遗留没有解决好的“心结”和痛苦,当孩子也到了这个年龄段时,就会陷在自己也无法理解的情绪和困惑之中,难免带着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
比如,有位母亲当年曾因为给喜欢的一个男孩子写信而受到严厉处分,就对14岁的女儿采取多种措施严加防范,女儿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空间,感受不到家的温暖的女孩,只好选择了封闭自己,不与任何人说话,包括自己的父母。
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认识不足,家长习惯孩子听话可爱,像鲜花一样,笑脸始终向着长辈开放。进入12—18岁的少年,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一个寻找自己内部空间的过程,因而对家长不再言听计从,甚至还会对着干。心理医生将此阶段的孩子比喻为枝叶无序疯长甚至还带刺的“野草”。习惯了“除草”的父母本能要将他“连根拔去”,亲子矛盾由此而生。
反抗其实是孩子长大的标志,说明他对事物有了评判能力,我们没有必要惊慌反倒应该高兴才是。青春期的孩子在重新在学习走路,学习做人,“学步”过程中难免摔跤,这时,他需要的是指点和引导,而不是教训和责骂。倒是那些“长不大的孩子”才应引起父母的格外关注。父母的任务不是消灭叛逆的“野草”,而是要学会精心地培育“野草”。因为自家的“野草”,修剪得当一样赏心悦目,天底下所有孩子都有这个过程,接受这个变化事实,家长的心理负担会可能会小得多。
家长该怎么办?
首先 是转变观念,和孩子一起成长。时代不同了,对问题的看法不同,欣赏和追求的东西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这很正常,不能把你不了解的事物都视为“大逆不道”。要学会求同存异,在两代人的思想碰撞中寻找新的契合点。比如孩子“追星”“上网”的本身并无过错,他们需要榜样和情感寄托,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获取更多的信息,只是错在他们的“本末倒置”和处于失控状态,我们父母该做的是如何正确引导,而不是责怪和打骂,更不能“砸电脑”或把孩子关起来了事,这样反会加重他们的叛逆,使问题复杂化。
其次 学点沟通交流技巧,对叛逆期的孩子只能智取不能强攻。以我个人的体验,就是采取“退行”式的引导方法,即孩子多大我多大,很容易跟他们交上朋友。建立良好基础后,说的话一般他们都能听得进。
在家里创造一种先尊重对方接纳对方,理解对方的氛围,让他感到父母是最可信的人,当他说出实情后,耐心帮他分析原因,一起想办法应对,像朋友一样对话,了解他的需求哪些是合理的应该满足,哪些需要克制,这样,你的引导才会有的放矢。如果在你们的引导下,孩子可以对自己的许多事做出决定,那么他的反叛情绪就要好得多。
最后,建议家长们不要孤军作战和“摸着石头过河”,抽点时间学习养育孩子的知识,和其他家长探讨孩子教育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子女教育中的盲目性,尽可能地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自己的问题以及孩子的问题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千万别把所有烦恼都自己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