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大爆炸的五大反思!
天津大爆炸的五大反思!
天津大爆炸的五大反思!
小 大
扫描到手机
2015-08-14 14:21:29 碧翰峰
参与评论(11)人
人民日报记者靳博消息,截至13日晚21时,爆炸事故共造成50人死亡,其中消防人员17人;住院治疗701人,其中重症伤员70人。另据天津港集团公司报告,目前有数十人尚无法取得联系,正在积极搜救中。
这是一场令人十分震惊的事故,引发了舆论与公众的极大关注。因为人们发现,这样一些事故往往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刻提醒我们的安全正在受到威胁。爆炸、火灾、地陷、滑坡、吃人电梯等等,我们岂能安坐?即使是掌握了太多太多的安全逃生法,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又能怎么样?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反思,需要下大力气来解决安全问题。就天津此次大爆炸而言,至少在警醒我们,有五大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问责,要更严、更严。为什么要第一个提出“问责”的反思?这是因为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出了漏洞。出了事故,我们的第一步当然是全力救援,是拯救生命。但我们更不能忽视的就是“问责”,而且要问得官员和企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要以更严、更严来强化安全问责。因为许多安全事故的背后,往往就是责任的懈怠与玩弄。过去,每当事故发生之后,我们都进行了“问责”,也不能说不严,有纪律处分,有刑事追究。可为什么仍然挡不住安全事故的再度发生?也许,我们需要“更严、更严”,从而打掉一些官员和企业的侥幸与漠然。
习近平在此次爆炸事件中就明确指示,“查明事故原因,严肃查处事故责任人。”
第二,规划、环评、安监、港航局等部门监管和立法上的漏洞,引人深思。据海外网《揭秘:天津爆炸的涉事企业到底什么来头?》详细报道,这个涉事企业可是不一般,几乎逃脱了规划、环保、安监、港航局等部门的所有监管,还钻了不少“规定”的空子。这里面究竟还有什么样的真相,需要一一揭开。成千上万的民众被紧急安置
先看规划。为什么这个危险品堆场周围有这么多的居民楼?有些距离事故现场不足一公里。从地图上看,距离爆炸点仓库500多米处,就是公路主干道海滨高速、津滨轻轨,600多米处,则是万科海港城三期居民楼。这里面的规划设计方面漏洞有多大?
再看环评。涉事企业瑞海国际的跃进路堆场改造成危险品堆场是在2014年,而在这之前,周边的海滨高速路、万科海港城、津滨轻轨等项目均已竣工。因此,瑞海国际的堆场改造过程,从选址开始就违规操作,但就这样,还顺利通过了当地环保部门的环保测评。岂不是咄咄怪事?
还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瑞海国际有没有取得当地安监部门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这里有个管理上的“飞地”,让瑞海国际可以躲过这个许可证。因为根据国家安监总局2012年颁布的《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办法》规定,依法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的港口经营人在港区内从事危险化学品仓储经营的,不需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而瑞海国际恰恰拥有港口经营许可证:(津)港经证(ZC-543-03)号。为什么拥有港口经营许可证,就可以不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了呢?
另外是行政管理体制问题。瑞海国际的注册地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归港航局管理,滨海新区的安监部门并不插手港航局辖下的安全生产等监管,这块责任划给了港航局。但为什么港航局的一个港口经营许可证,就可以管到内陆堆场,还堂而皇之地把安监部门挡在门外,这块“飞地”到底哪来的权力?即使是划给了港航局,安全监管责任又是如何落实的呢?
同时值得思考的还有立法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对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土地利用规划上,存在立法空白。在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选址规划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未能明确规定城乡规划部门的职责,因此很难保证从源头开始,就对危险品的土地利用进行科学规划。
同时,在重大危险源建设项目选址规划阶段,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都负有重要职责,但两者的职责往往缺乏联系。比如,对于重大危险源建设项目的安全性,有安监部门负责安全许可。但对于重大危险源企业周边区域的其他建设项目(如居住区),由于不需要安全许可,安监部门并不参与。如此一来,只有城乡规划部门参与规划,就难以从安全角度进行科学审查,存在安全监管的真空。
所以碰上瑞海国际这样,当地安监部门管不着,又跳出城乡规划部门之外的企业,违规经营也是如入无人之境了。
第三,媒体在事故中的主要角色是什么?这次事件当中,关于天津媒体的表现,引发了广泛质疑。这也让我们思考,每当灾难、事故发生时,媒体应该扮演的主要角色是什么?其实主要应该是两条:一条是传播真相,就是要告诉人们真实的信息;另一条是舆论监督,就是要发现有关部门、有关企业、有关责任人是否存在问题,有哪些需要反思和追问的地方。
第四,如何阻击事故中的谣言?每当事故发生后,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谣言在传播,这里面的动机很复杂,有的出于恶意,有的来自恐惧,有的属于无知,各种情形都有。但是谣言的传播影响很坏,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事故的处理。就在此次事件中,先后出现了十多种谣言。幸好是官方给予了及时披露。因此,阻击谣言的最好办法就是及时公开透明向社会发布信息。
第五,消防员的安全问题。这也是此次事故令我们痛心的地方,又有许多消防员牺牲,而且目前还有消防员失联。这些年来,在过去的一些火灾、爆炸事故中,我们都能看到消防员的牺牲。虽然说这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火场就是战场,随时都可能面临牺牲。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消防员的安全,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不得不引起重视。
第二篇: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天津大爆炸说起
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天津大爆炸说起
一、天津大爆炸事件与环境危害
8月12日23时30分许,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巨大火球扑向天空并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波。与此同时,从网上流传的视频我们也能看到,当时爆炸现场附近的住宅小区震感强烈,可见爆炸威力之巨大。但还有一些潜在的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感觉到的因素,那就是爆炸燃烧产生的诸多有害物质。根据事后的新闻追踪报道可以看出,爆炸后几天周围住宅小区的人进行了紧急疏散,尔后几天后又戴着口罩回家取一些日常用品。所有人当时不甚在意,直到氰化物这一剧毒化学品名称的披露,人们才知道,这次爆炸不是那么简单。之后的防护部队进场更是让人们对化学爆炸的危害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连续几天的政府官方针对性的报道爆炸区域的环境指标也说明了此次爆炸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危害。天津政府官方消息曾称,爆炸后对周边环境检测的结果为,空气自动监测数据表明常规指标无异常,但甲苯和挥发性有机物超标。甲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毒,燃烧后会产生出很多不同物质,干扰人的内分泌乃至中枢神经。而那些所谓的挥发性有机物,通过现场的报道可以得知很可能是熟知的硫化氢,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但有剧毒。这些有毒物质不仅的产生不仅会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由于爆炸事故发生地以东为近岸海域,风向导致的有毒物质的扩散可能会导致间接危害,而由于毗邻海域,亦有可能对海水造成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天津大爆炸时间的危害是全面的,在造成巨大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以外,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害。
二、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从这次爆炸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化工企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其的重要。一旦企业发生了事故和各类环境污染事件,不仅会影响企业职工和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同时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给企业的声誉造成极坏的影响。这次的天津大爆炸事件,周边的小区九千多户的居民签订了补偿协议,这些无妄之灾就是化工生产中血淋淋的代价。从一些新闻的图片上,我们也能看到,周边有大量进口汽车受到爆炸波及,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而这仅仅是由于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些不合理地方导致,代价不可谓不大。
辨证的看,尽管高速发展的现代工业为带来的巨大的财富,同时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伴随着的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持续高速的消耗,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使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将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安全问题提上日程,并达到节约能源和环境的目标,这同时也是全球环境发展的潮流和主题。
三、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
安全生产是指通过人—机—环境三者的和谐运作,使社会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的状态。安全生产工作,则是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在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所进行的系统性管理的活动,由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4个部分构成。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的安全防范,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实施市场准入、监管监察、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社会中介组织和其他组织的安全服务、科研教育和宣传培训等。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主体包括企业责任主体、中介服务主体、政府监管主体和从事安全生产的从业人员。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理念已为广大企业所认知,成为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的最有效途径。企业把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循环经济与产品结构调整、企业技术进步和加强企业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打造绿色产业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
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小结
要实现化工生产装置的环保安全问题,需要从管理体制,技术进步及多专业密切合作等多方面长期不断努力才能达到。在现有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建立科学的设计控制系统是保证化工装置顺利运转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三篇:《宇宙大爆炸》观后感
宇宙大爆炸
通过视频《宇宙大爆炸》,让我认识了宇宙的起源,对宇宙的演变认识更加的深入。我明白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逐渐探索发现的过程,经过古今中外诸多的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长时期的观察、假设、探索、研究、计算、推理、发现经过这一系列繁琐、深奥的过程他们终于发现了现在的宇宙是在150亿年前由宇宙所有的物质在高度密集、有着极高的温度的状态下,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逐步的形成了星系团、星系、银河系、恒星、太阳系、行星、卫星等,就这样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在现在的今天,我们那些伟大的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还在对未知的宇宙进一步探索。现在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有《何处是中心》、《给我证据》、《宇宙的密码》、《宇宙的模样》。下面我依次介绍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主要观点,发展过程,重要事件、代表人物等。
何处是中心
在浩瀚的宇宙之中,何处是宇宙中心呢?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讨论、探索着。在中国三国时期徐整提出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天地渐渐的分开了,盘古在天地之间渐渐的长高了,这说明了宇宙在膨胀。数学天才勾股定理的发现者毕达哥拉斯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任何天体都是球形,地球处于宇宙中心,周围是空气和云。月亮、太阳、行星都围绕着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埃及有一位天文学家托罗密提出了完整的地心体系,他认为日、月、金、木、水、火、土这七个天体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着地球做顺时针运动,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有时停,而且有时还在各自的轨道围绕某点做圆周运动。但是在十六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提出了与托罗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应该是地球围绕着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还提出了月亮不止绕太阳做匀速圆
周运动而且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哥白尼的这个观点是人类史上对宇宙的探索的一次历史性转变,使人类对宇宙有了重新的认识。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又找到了新的证据,他根据第古留下的对宇宙精密的观察资料,发现了行星是沿着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动。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他在观察木星时发现有四个卫星围绕着木星做运动。根据开普勒、伽利略的发现宣告了地心学说的终结。
牛顿在研究运动规律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发现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吸引力,因此两个天体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并且这种力可以通过计算推导出来,这样就有了万有引力定律。这项发现表明是万有引力支配着宇宙中天体的运动。
通过用望远镜的观察,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提出利用金星临日的现象计算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直到1767年各国天文学家才计算出日地的精确距离,距离为1.5亿公里。根据这种方法,测算地球与恒星的距离也因此产生了。伽利略提出了三角测量来计算地球与恒星的距离。由于没有精确的仪器直到过了七十年以后,俄国人斯特鲁维才测出离我们最近的恒心距离为4.3光年。威廉赫谢尔提出了估计恒星的另一种方法,利用亮度的对比计算出太阳系至少有2600光年。罗斯伯爵利用高倍天文望远镜发现了呈旋窝状的美丽星云。哈雷发现星系有位移,打破了天体固定不动的说法。物理学家多普勒认为如果有两颗恒星在万有引力下围绕同一轨道运行,一颗朝向我们运动,一颗远离我们运动,利用三棱镜观察两者的颜色发现波长、颜色都不相同。德国光学家约瑟夫冯弗朗和费意识到折射的光谱中隐藏着发出这些谱线的化学元素的指纹。这是一种寻找宇宙秘密奇妙的方法。然而真正使这些谱线的意义为科学家所了解的人还是克里斯蒂安·多普勒。他利用谱线来测量和观察星体的不同运动方向,他发现了如果光源在向我们接近弗朗和费线就会向光谱的蓝端移动,这叫蓝位移。如果光源在后退,这些谱线会向光谱的红端移动,这叫红位移。美国天文学家哈勃运用光谱位移的原理,在宇宙观察
上作出了重大的发现。英国天文学家威廉哈金斯用望远镜观察了亮星的光谱,在其中找到了钠钙镁等化学元素的谱线。而且,他利用谱线的微小位移测出了天狼星的视向速度。他还利用太阳光谱中构成谱线的化学元素进行分析,了解了太阳是由氢和氦构成的。
通过上述种种的证据,证实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何处是宇宙的中心,就让我们继续去探索吧!
给我证据
世间万物存在的某种联系、某种现象不是凭空可以想象的,都要有理有据。对于宇宙的探索发现也要有充足的证据。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的关于运动物质中电磁现象的论文,提出了侠义相对论,后来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他为研究哈勃发现的星系宇宙奠定了理论基础。从牛顿提出的时间永恒的均匀流逝,到爱因斯坦发现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而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证明了每个物体对周围的时空产生影响。它们在时空中造成凹陷或扭曲,一个物体经过另一个物体的旁边,路径就会受到扭曲而偏向。
数学家欧几里德发现的欧式几何其中的第五公设,它可以推导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为180度,把这套几何学的空间叫平直空间。德国数学家高斯,匈牙利数学家鲍耶,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认识到在非平直空间中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不是180度,这种空间的几何学叫做非欧几何。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在大质量物体附近的时空需要非欧几何来描述,这就是弯曲时空。对于爱因斯坦提出的宇宙学常数,俄国学者阿列克谢·弗里德曼表示质疑。1927年,物理学教授乔治·勒梅特指出:爱因斯坦的静态宇宙模型是不稳定的。爱因斯坦也承认了自己错了。通过女天文学家赫丽塔·勒维特,发现的“造父变星”的亮度先是快速上升,随后缓慢下降,呈周期性变化,越亮的造父变星光变周期越长的特点。哈佛天文台台长沙普利认识到,通过造父变星,可以推算出星系的距离,因此他做出了太阳并不在银河系中心的重大发现。哈勃用同样的方法,证实了“哈勃定律”的存在。
哈勃定律的重要意义在于,星系彼此分散运动通过哈勃的发现勒梅特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并找到爱因斯坦、哈勃,向他们陈述了自己的理论,宇宙是从一个原始原子开始,不断分裂膨胀而成的。从那时开始,爱因斯坦承认引进“宇宙学常数”是他一生最大的失误。
根据地质学家的推算地球的年龄比宇宙的年龄长,使得剑桥大学的数学家弗里德·霍伊尔对宇宙大爆炸产生了质疑,并与邦迪和戈尔德一起,提出了与大爆炸理论完全对立的“稳恒态宇宙”理论,认为宇宙不仅在空间上均匀,而且面貌不随时间改变。但是天文学家发现,哈勃将星系的距离全都低估了一倍,因此也就将宇宙的年龄低估了一倍。这样宇宙的年龄就不会比地球的年龄低了。
空间中的氢原子,受引力逐渐凝聚到一起,形成了恒星在恒星越来越大时,引力产生的内部压力也越来越高。这种压力使氢原子产生聚变反应,形成氦。当氢燃烧完后,恒星内的氦可以再聚变为氧和碳,如此持续,合成越来越重的原子,直到铁的产生。比铁更重的元素,则可以在恒星演化晚期的超新星爆发中产生。因此组成我们身体的碳、氧、铁等重元素,都是先在恒星中产生,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某颗恒星中的一部分,生命,也由此产生。
宇宙的密码
霍伊尔关于重元素在恒星内合成的理论不能解释轻元素氦,前苏联科学家伽莫夫,提出了宇宙中的氦主要是在大爆炸后高温条件下合成的理论。但是,霍伊尔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宇宙起始于一次大爆炸,在那种高温高热状态下所产生的辐射,一定会在太空中留下某种痕迹,可是现在没有痕迹!
伽莫夫认为如果产生大爆炸那么一定会遗留下辐射。泽尔多维奇也认为大爆炸过后会有余光残留下来。经过长期观察他们发现大爆炸理论不成立。
普林斯顿大学的狄基教授认为宇宙既不像霍伊尔他们认为的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处在稳恒态的宇宙,也不像勒梅特和伽莫夫他们所认为的是由惟一的一次大爆炸而产生的,他认为宇宙是处在一种膨胀收缩再膨胀的过程中,同时他也认为当宇宙收缩到一个很小的体积的时候,这时它的温度肯定是非常高的,而且当宇宙膨胀到今天的这种程度的时候,肯定还有某种留存下来的温度存在,于是他就想来测量这个剩余的热量。但是由于种种发现宇宙大爆炸的痕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是罗伯特·威尔逊和彭齐亚斯。这又是一个重大突破。
斯蒂芬·霍金和彭洛斯证明了广义相对论和经典物理学是正确的,因此黑洞和宇宙大爆炸都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卫星的测量,戈达德航天中心物理学家约翰·马瑟证实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确实具有完美的黑体辐射谱,大爆炸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美国伯克利大学教授乔治·斯穆特通过收集观测数据,绘制出了一张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图像,把它称为“宇宙蛋。”宇宙蛋所显示的是大爆炸结束时宇宙的图像。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研究中的贡献,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宇宙的模样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方程,定义出了临界密度的概念。如果宇宙空间中物质的平均密度等于临界密度,那么宇宙空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平直空间。如果大于临界密度,宇宙空间就是封闭的球形。如果小于临界密度,宇宙空间就应该是开放的双曲形。临界密度的数值究竟是多少呢?
当时人们还不能精确测量宇宙的密度。但是知道它与临界密度属于同一个数量级,也就是说相差不会超过几倍。狄基认为,这里有个奇怪之处。
这时古思回忆起一年前狄基的报告,他意识到为了解决磁单极问题而提出的暴胀理论,其实也可以解决狄基的宇宙几何空间问题。如此剧烈的膨胀会把原来弯曲的空间拉直,这就好像我们用力拉一块褶皱的橡皮膜,可以把它拉平一样。因此如果在宇宙的极早期发生过一次暴胀,那么我们可以观测的这部分宇宙几何空间就非常接近平直空间了。
我们用望远镜能直接看到星系中恒星发出的光,根据这些星光我们可以推断宇宙中
恒星贡献的物质密度,这个密度只有临界密度的百分之一左右。当然我们知道,恒星之间以及星系之间都分布着一些气体,但即使把这些星际物质或是气体与尘埃贡献的密度加添进来,把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总密度也不超过临界密度的百分之五。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宇宙空间并非平直而是双曲的呢?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很多搞理论研究的人认为,暴胀理论非常漂亮,宇宙应该是平直的。他们认为搞观测的人可能低估了宇宙的物质密度。根据历史经验,天文观测结果差上几倍似乎也不是太少见的事。但是搞观测的人也很相信他们自己的测量结果。他们认为,也许现在的理论里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我终于了解到,宇宙是在大约140亿年前由一次大爆炸所产生。宇宙中30%是物质,70%是我还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的暗物质所构成。而在宇宙中由闪烁星星所组成的明亮星系,它们的分布并不均匀。此外我们还知道宇宙的空间是平直的,并且它正在加速膨胀。
从牛顿的时候起,我知道宇宙是无限和永恒的,在空间上没有范围,在时间上也没有开始和结束。但是大爆炸的理论却告诉我,宇宙不仅有一个开始,而且由于处在加速膨胀之中,因而它在空间上是有限的。既然它有一个开始,也就应该有一个结束。这个结束会是什么时候呢?
第四篇:知识大爆炸通知
“学风建设我先行”主题活动月系列活动之 知识大爆炸——你身边的一战到底 大一各班同学:
学风建设我先行”主题活动月系列活动之“知识大爆炸”知识竞赛开始报名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丰富同学的课外知识,拓展同学们的视野,展现公管学院学生的精神风貌,促进本院学风建设活动月的顺利进行。
二、主办方: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
承办方:学生会学习生活部、宣传部
三、活动对象:公管学院全体大一同学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①报名截止时间:10月28日(周日)晚自习
②活动时间:10月31日或11月1日(周三或周四)最终时间另行通知 ③活动地点:最终教室将另行通知
五、活动内容及赛制:
①竞赛题目涉及数理、历史、地理、文学、影视、音乐以及社会百科等多方面②大一六个班每班须有三个参赛选手,报名表由各班班长汇总后,于报名截止日期前尽快交予学习生活部人员,联系电话:***
③赛制:将6个班共18名参赛选手随机分为三个小组,每组6人,小组先进行小组赛,3个小组各决出一个小组冠军,最终三个冠军再进行“诸神之战”,决出最后的总冠军。答题时可以场外求助自己的亲友团哦!(具体规则参照“一战到底”节目,到时在比赛现场工作人员会进行详细讲解)
④参加比赛的18名选手均有奖品,冠亚季军更有丰厚奖品呢!还等什么,抓紧找班长报名吧!
最终的比赛时间及地点我们会尽快通知,希望选手们都带上自己的亲友团以便 可以场外求助,帮助自己披荆斩棘冲刺冠军哦!
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学习生活部宣传部2012年10月25日星期四
第五篇:宇宙大爆炸手抄报
宇宙还是未知的,人类在大胆想象。有的人说宇宙其实是一个类似人的这样一种生物的一个小细胞,而也有人说宇宙是一种拥有比 人类更高智慧的电脑生物所制造出来的一个程序 或是一个小小的原件,或者宇宙是无形的。根据 大爆炸理论,宇宙的发展史可表示为一个右端 开放的封闭曲面体,如右图。左端中心为爆炸
奇点,向右延伸137亿光年,到达我们现在这个开口部。
是否有另一个你正在阅读和本文完全一样的一篇文章?那个家伙并非你自己,却生活在一个有着云雾缭绕的高山、一望无际的原野、喧嚣嘈杂的城市,和其它7颗行星一同围绕一颗恒星旋转,并且也叫做“地球”的行星上?他(她)一生的经历和你每秒钟都相同。然而也许她此刻正准备放下这篇文章而你却打算看下去。
这种“分身”的想法听起来奇怪而又难以置信,是埃弗莱特的一种推论,源于埃弗莱特在1957年发表的博士论文,目前尚不能被证明。
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经常被用以说明:一个事件不同的过程或一个不同的决定的后续发展是存在于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的;这个理论也常被用于解释其他的一些诡论,像关于时间旅行的一些诡论,像「一颗球落入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撞上了自己因而使得自己无法进入时光隧道」,解决此诡论除了假设时间旅行是不可能的以外,另外也可以以平行宇宙做解释,根据平行宇宙理论的解释:这颗球撞上自己和没有撞上自己是两个不同的平行宇宙,如此云云等
平行宇宙
[1] 宇宙大爆炸,简称大爆炸(英文:Big Bang),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这一模型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和观测最广泛且最精确的支持。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的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发生于300亿年至230亿年前),并经过不断的膨胀与繁衍到达今天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