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校庆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5 07:5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好校庆工作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好校庆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做好校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庆工作的几点体会

李荣生

在社会各界友人、广大海内外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学校六十周年校庆庆典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从校庆活动最初的酝酿策划,到实施方案的印发,再到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这一切都饱含了全校上下无数人的辛勤汗水和心血付出。每念及此,我总是为学校六十年的风雨征程和六十年庆典活动的成功举办而感到欣喜自豪。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希望对今后做好其他工作有所借鉴。

1.大局思维是做好校庆工作的前提。大局是一种眼界、是一种立场、是一种思维、是一种服务。讲大局更是讲政治,是站在学校党委的立场上,从师生根本利益出发,从学校科学发展高度来思考处理问题,落实好上级指示,做到对学校负责,让师生满意。校庆每项工作都要“重大局、懂大局、谋大局”。

自校庆工作启动以来,正是全校无数工作人员以大局为重,不辞劳苦,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才有了我们校庆活动的成功举办。庆典大会前夕,由于工作量大,时间紧迫,校庆办公室相关人员秉持着以大局为重的意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每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钟,为大会筹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校庆画册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校的发展历程,需要考虑到学校的办学特色,更需要考虑到学校的办学成就,宣传画册关乎学校形象,是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因此,无论是画册的谋篇布局,还是画册的图片文字,都必须从学校层面出发,综合权衡,经过数易其稿,一本高水准的画册展现在校友嘉宾面前;暑假期间,为了整体有序推进校庆工作,各工作组和校庆办公室很多老师,主动放弃假期,毅然在酷暑中坚持工作,而我们参演校庆文艺晚会的同学们为了给返校师生校友献上一台高水平的文化盛宴,特意安排暑假集训,在闷热难耐的启航活动中心里精心排练,却无人喊苦喊累。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太多太多,虽然无法一一列举,但是这所有的事情却告诉我们,事无巨细,不分大小,只要以大局为重,工作人员具备大局思维,就能做好工作。

2.清晰目标是做好校庆工作的关键。目标就是方向。60周年校庆确定以“隆重、热烈、特色、俭朴”为原则,着力打造“师生校友校庆、学术文化校庆”品牌。校庆活动的开展要以“隆重、热烈、特色、俭朴”为标准线,以凝聚师生校友为出发点,以提升学术文化质量为侧重点。有了清晰目标定位,才能使活动设计不走偏,有内涵。

校庆期间,在主要目标的清晰指引下,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文化和凝聚师生校友力量的主题活动。宣传部以传承校园文化,营造校庆氛围为主要目的开展了“航程”主题征文,征文比赛弘扬了学校“以忠诚为灵魂、以工学为境界、以海防为特色”的校园核心价值观,展示了60年学校发展建设成就,激发了广大师生校友的爱校荣校情怀;团委、素质基地等部门以师生校友为服务对象,举办了“喜迎60周年”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名家讲坛、“香雪艺苑”书法展、室内乐专场音乐会、美术室油画展等一系列高雅艺术活动,提升了全校师生的艺术修养和品味,营造了积极、活跃、热烈的校庆文化氛围;科研院围绕校庆主题,策划并举办了国内外学术会议、“学萃讲坛”和科创沙龙活动;国际处牵头组织国际大学校长论坛,来自13个国家的30余家高校和企业的近60位校长、企业高管、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分享了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工程师培养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并就产学研协同体系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关系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为深化学校与国内外高校、企业和国际组织的友谊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一切都说明只有清晰的目标定位,才能继而围绕目标开展活动。

3.团结协作是做好校庆工作的保证。团结就是力量。校庆工作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不是校庆办公室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学校各个部门一起努力,共同配合,形成合力。各部门、院系都围绕校庆中心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沟通、共同发力,形成了全校上下共同推动校庆工作的强大正能量。

庆典大会举办期间,在校庆指挥部的指挥下,材料组负责制定庆典大会会序和发言稿的起草工作,报到组负责庆典现场学校报到处设置、嘉宾引导、捐赠登记工作,贵宾组负责主席台、贵宾迎送工作,观众组负责座位图、入场及退场工作,影音组负责现场摄影、录像和视频播放工作,安保后勤组负责庆典大会的安全保卫、秩序维持、电力运行、紧急医护等工作,正是各个小组团结协作,无缝对接,才确保了校庆庆典大会的顺利举办。在整个校庆期间,全校九大专题工作组、各院系、各部处以及1000余位校庆志愿者,在校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以一个团结协作的整体形象呈现在来校的嘉宾校友面前,以热心负责的态度、积极高效的沟通、卓有成效的协调圆满完成了六十年校庆的各项活动,赢得了嘉宾、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这些都说明团结协作是做好校庆工作的基本保证,没有团结协作,工作过程中就会疏漏,因此,只要团结一心,分工合作,凝心聚力,就能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

回眸往昔,不忘筚路蓝缕之艰辛;展望未来,更怀万里海天之壮志。六十年校庆既是里程碑,更是新征程。校庆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校庆工作的经历不会忘,校庆工作的劲头不会散,校庆工作的精神不会丢,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以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和只争朝夕、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学校实现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升级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第二篇:做好扶贫工作思考

做好扶贫工作思考

做好扶贫工作思考

据市扶贫部门统计,2015年底全市还有农村贫困人口45.29万人,其中33.5万人属于民政部门低保等政策救助范围。据市民政部门统计,目前全市救助的农村低保五保对象为45.5万人,其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约为32万人,占救助对象的70%以上,农村低保五保对象无疑是全市扶贫攻坚的主要群体。我市2018年要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啃掉这块硬骨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全面推进农村低保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是精准发力的有效举措。

一、做好对象衔接,确保扶贫攻坚在精准发力上靶向明确

问题:在调研中发现,我市扶贫部门掌握的扶贫对象和民政部门救助的低保五保对象存在很大差口。从扶贫部门的数据来看,2015年年底全市有“建档立卡”扶贫对象45.29万人,其中低保五保人数为33.5万人,而民政部门实际救助的农村低保五保人数为45.5万人,这就反映出全市还有12万低保五保对象未纳入扶贫对象范围。通过两部门的数据对比来看,存在很大差口。主要原因有3个:

一是两部门间信息没有实现互联。扶贫、民政部门分别掌握的扶贫对象和低保对象仍处于条线管理状态,两部门对象信息没有实现互联共享。

二是两部门对象认定方法不同。民政部门的低保对象经过了审核审批认定,且对这些对象进行了资金救助,已落实到户、明确到人。扶贫部门掌握的扶贫对象采取的是由省抽样测算得出的贫困人口数量分解到县、乡镇、村,乡村按照上级分配的扶贫人数指标(乡村人口数×低收入人口发生率)来认定。同时,由于扶贫、民政部门认定对象的标准不统一、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在对象认定上存在差别。

三是9个非贫困县9.9万低保对象未被统计到扶贫对象范围。桥西区、桥东区、下花园区、经开区、察北管理区、塞北管理区、涿鹿县(仅统计了赵家蓬区)以及怀来县和原宣化区的大部分低保对象未被统计在扶贫对象范围内。

建议:打好扶贫攻坚战第一步是将两部门的对象衔接起来,进行精准识别,确保对象准确。

一是建立统一精准识别程序,做到贫困对象全覆盖。扶贫、民政部门密切配合,结合扶贫和低保政策,建立统一认定标准和识别程序,统一入户调查、评议公示、抽查检验等方式识别对象,实现标准统一、工作统筹、对象衔接。

二是开展联合摸底排查,实现“两库合一”。由扶贫、民政部门共同对全部“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和低保五保对象进行信息交换比对,依靠乡镇、村干部、扶贫驻村干部为主体,全面排查扶贫对象和低保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致贫原因。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中尚未纳入低保或五保人员进行核查,对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或五保供养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对低保五保对象中符合条件未纳入扶贫对象范围的要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实现“应扶尽扶”。同时,扶贫部门“建档立卡”数据库和民政低保管理数据库要实行互联互通,统一信息管理系统,做到对象互查互对,对全部扶贫、低保对象实行台账管理,及时记录更新家庭情况、帮扶计划和成效,共享对象信息。

二、做好政策衔接,确保扶贫攻坚在分类施策上合理有力

问题:急需明确需要扶贫政策扶持对象和需要民政低保政策兜底对象,解决扶谁和兜底保障谁的问题。我市45.29万人贫困人口中,因致贫原因不同,亟待分类管理,提高针对性。

建议:在建立科学的认定程序上下功夫,对每名扶贫对象进行精准分类识别,分类施策。针对扶贫对象致贫原因、劳动能力等情况,因人因户施策,实现扶贫和低保兜底政策的有效衔接。可将扶贫对象分为3类并采取相应的帮扶或兜底政策:

对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给于过渡性低保救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是国家扶贫政策实施的重点群体,把发展生产、异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等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到位,采取特色产业扶持、创业就业帮扶、资产收益、金融支持等措施实现脱贫。低保作为过渡性的救助手段,解决暂时性生活困难,实现脱贫后逐步退出低保。对有劳动能力的未享受低保的边缘户,重点依靠产业和就业等扶贫措施脱贫。

对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给于低保补助。这类扶贫对象有部分劳动能力,但是仅依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很难全面脱贫,需要扶贫政策和低保救助政策共同发力,通过扶持,他们虽然有了部分收入,但仍难以超出扶贫线,需要低保给予补助达到扶贫线以上,从而实现全面脱贫。

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给予低保政策全额兜底保障。这类对象主要为重病、重残、高龄的低保五保对象,他们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国家的产业就业等扶持政策在他们身上无法实施,难以通过扶贫政策实现脱贫,需要按扶贫线标准全额发放低保金,并加大重大疾病等救助力度,实行长期政策性兜底脱贫。

三、做好标准衔接,确保扶贫攻坚在兜底保障上效果明显

问题:目前,低保补助水平还停留在平均发放上,没有实现分类施保和足额补差,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没有进行兜底保障。农村低保制度实施以来,绝大部分县区低保金一直平均发放(目前每人每月平均补助150元),这样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任何收入的扶贫对象来说,每年领取的低保金为1800元,距离扶贫线2900元还有1100元的差距,很明显对这些扶贫对象没有实现兜底保障。同时,一些基层干部为了平衡关系,减少矛盾,没有很好的执行低保按户施保的政策。对一些家庭成员本应全部按户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却按年龄只对其部分或一名家庭成员纳入保障范围,导致一些家庭特别是家庭成员全部为重病重残的家庭没有落实好救助政策,更无法兜底脱贫。

建议:要建立形成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同步提高,低保分类施保、按户保障的工作机制,在标准衔接上下功夫。

一是全面提高低保保障标准,实现“两线合一”。调研感到:低保保障标准如果低于扶贫线,就难以对全市丧失劳动能力扶贫对象实行兜底脱贫。低保保障标准高于扶贫线,就会扩大保障范围,使已经脱贫的对象仍在享受低保,难以调动扶贫对象靠自身努力脱贫的积极性。我市从2007年建立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以来,低保保障标准一直是低于扶贫线。2016年,全市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提高到2900元/年,实现了低保保障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每名低保对象平均每年实际补助提高到1800元)。今后低保保障标准要与扶贫标准保持同步提高,始终保持一致。

二是全面推行低保分类施保,提高补助标准。要实现扶贫和低保在标准上的精准对接,必须改变实施多年的农村低保金按人平均发放的做法。因此要实行分类施保,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扶贫对象按低保保障标准全额补助,按目前标准应该每人每年发放低保金2900元(每月应达到240元),从而实现兜底脱贫。同时,对享受低保的有一定收入的其他扶贫对象,分类施保足额补差。建议全市选择1个县进行农村低保分类施保改革试点,探索出成功做法后,今年年底在全市推行,对全市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又无任何收入的低保对象实行按扶贫线标准全额发放低保金,使他们率先通过兜底脱贫。

三是全面落实低保按户施保政策。民政部门组织县乡尽快对所有低保户排查,以户为单位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成员纳入低保范围,解决“保人不保户”的问题,做到全覆盖。

四、做好管理衔接,确保扶贫攻坚在持续推进上形成合力

问题:扶贫、民政部门没有建立起紧密的合作机制,没有实行统筹管理,不利于精准识别、精准发力。

建议:在扶贫开发中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建立统一的领导协调机制,设立扶贫、民政部门联络机构。加大统筹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起既分工又协作共同管理机制。

一是加强动态管理。扶贫、民政部门要及时互相通报对象变化情况,通过联合开展定期核查,建立扶贫对象、低保对象有进有出管理机制。两部门要及时将已实现脱贫的扶贫对象信息、新发现的因病因灾返贫对象及时进行信息交换,确保已脱贫对象退出低保和扶贫范围,新发现的贫困对象及时纳入低保和扶贫范围。

二是开展信息比对。在县级层面,建立信息比对平台,由政府协调公安、人社、住建、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积极配合核查工作,及时向民政和扶贫部门提供户籍、机动车、就业、保险、住房、存款、工商户、纳税等信息,并实现数据对接,及时掌握低保对象、扶贫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情况,将不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扶贫对象及时退出。

三是加强政策宣传。目前,群众对扶贫和低保政策认识有偏差。部分群众缺乏对基本权利和保障资格的正确认识,甚至出现曲解扶贫、低保政策,争着当贫困户和低保户。因此要加大扶贫开发和低保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要通过产业就业等扶贫开发措施脱贫,要逐步退出低保,防止出现为继续享受低保而不愿脱贫和低保养懒汉的问题。通过扶贫低保政策的宣传与落实,为精准救助服务精准脱贫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三篇:做好乡镇工作的思考

面对我县“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加强督察落实工作的举措。作为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首要的是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结合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规划,科学制定符合本乡镇发展实际的发展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引导群众议发展、谋发展。

一、带好干部队伍

当前,乡镇工作已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工作要有新的突破,新的转机,这就要求有一支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干部队伍。一支队伍是党员队伍,一支队伍是干部队伍,要带好这两支队伍,一要思想教育常引导,通过教育培训、促膝谈心、工作交流、技能培训等方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养,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增强为群众能办事、办好事、办实事的自觉性。二要制定制度严管理,通过各种管理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彻底根治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工作局面,让每位在岗干部感觉有压力,有责任,激起干工作的动力,树立乡镇干部人人思问题,个个谋发展的精神状态。三是全力分工协作成合力,要根据不同党员干部、不同对象安排适合发挥其专长的工作岗位;对班子分工定责,对无职党员干部设岗定责,把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定期核查、定期上报、奖惩分明,使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在乡镇上下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二、把握工作关系

作好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处理繁重的实际工作中,注意把握上级、本级、和下级三个工作关系。一是“吃透上级”就是要坚决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布署,正确理解和坚决执行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讲究原则性,采取科学的工作策略、去努力实现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二是“瞄准下级”,就是客观掌握本乡镇各村组和乡镇职能单位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目标,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这样才不会造成工作中的被动。三是关注本级,乡镇党政负责人要管的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调研,掌握实情,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真情相待,通过集合大家智慧、凝聚大家力量、形成整合力。

三、强化责任意识

一要强化为民服务意识。要带头听取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疾苦、特别是关心帮助农村弱势群体,了解群众疾苦所在,需求所在、利益所在,方能理解群众的愿望。并宣传引导先富户、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知心朋友、亲友。

二要强化科学决策意识。讲求科学决策秩序,充分听取班子成员不同意见,广泛听取民意,从而实现民主科学决策。乡镇要办的事很多,在实施中关键看群众的支持率、满意度,农民最讲实际,只要尊重他的意愿,为群众办好事,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就越高,既正确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又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三是强化依法稳定意识。地方稳定是发展的前提,要及时发现农村各种矛盾隐患,力争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处理各种矛盾,做到依法办事,有情操作。

四是强化开拓创新意识。观念一新值千金,乡镇一把手要敢于创新、注重学习、打开思路、启迪智慧、提高修养、增长才干、勇于冲破原有的老框框、敢想敢干、善于创新。实实在在练就一套新形势下创业干事的真本领,为群众干更多的实事,谋更多的福祉。

第四篇:做好新形势下反邪教工作的思考

做好新形势下反邪教工作的思考

作者:admin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各项事业生机勃勃。这一切都同我们保持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密切相关。目前,我们已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全市上下正围绕市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在全省争先发展、在中部同等城市率先崛起的“两先”目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在新形势下继续深入开展反邪教斗争,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邪教,认真做好反邪教工作。

一、深刻认识邪教的极端危害性,增强做好反邪教工作的紧迫感(一)邪教毒害人的思想,残害人的性命

邪教都无一例外地编造一些歪理邪说,欺骗和恐吓一些善良的人们。“法轮功”邪教教主李洪志就编造了一整套歪理邪说。说什么:地球在1999年要爆炸,人类的末日来临。1999年地球并没有爆炸,李洪志又说:他可怜人们,是他推迟了地球的爆炸,他要度人上天堂。李洪志的罪恶用心就是制造恐慌,吓唬人们,求救于他。李洪志说:人们生病,有灾有难,都是“业力”所致,有病吃药打针没用,只有修炼“法轮功”才能“消业”。一个“消业说”,使成千上万个“法轮功”痴迷者为了“消业”,有病不治,小病拖成大病,大病丢了性命。甚至通过“圆满说”蛊惑人心,愚弄群众,从精神上控制练习者,一些“法轮功”痴迷者为了圆满、升天而自杀、杀人,甚至达到围攻中南海,在天安门广场自焚,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让我们看清了邪教组织的丑恶面目。邪教的歪理邪说严重毒害人们的思想,腐蚀人们的灵魂,使人们由善良变成邪恶,由聪明变成愚昧,由理智变成不可理喻,由重亲情变成薄情寡义。邪教宣扬以神为本,蔑视人类和人权,引诱人们走上邪路,走上违法犯罪之路,走上死路。

(二)邪教破坏正常的生产秩序

邪教利用迷信大肆宣扬腐朽、反动的思想观念,恶毒攻击科学,妄图把历史拉向倒退。“法轮功”邪教教主李洪志宣称:现代科学建立在错误的基点上。攻击科学是“邪教”,标榜“法轮功”是“超科学”,就是要人们不干工作只练“法轮功”。还有的邪教宣称:信教就可以得到“生命粮”,一天吃二两粮就行了,粮食吃不完,不用种庄稼。邪教的罪恶目的就是要人们远离科学,愚昧无知,成“神”成“仙”,私心膨胀,一心信邪教,最后贫穷潦倒,失去生活的信心,进而更加相信和依赖邪教。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邪教毒害人的思想,摧毁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意志,竭力贬低和攻击科学,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使社会生产力失去前进的力量。所以,邪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对社会先进生产力的极大破坏。社会生产力不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就萎缩,社会产生动荡,构建和谐社会当然就失去了基础,就无从谈起。

(三)邪教破坏社会政治稳定,妄图颠覆人民政权

邪教都有险恶的政治用心。“法轮功”邪教恶毒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诬蔑共产党是“邪灵”、“邪教”,诬蔑“北京是邪恶的中心”,竭力诋毁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政府,煽动练习者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丧心病狂地提出“没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的反动口号。“法轮功”已成为一个为西方反华势力和“台独”分裂势力所豢养、以推翻中国共产党为目的、以邪教方式进行活动的反动政治组织,我们开展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实际上是同西方敌对势力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场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抵御邪教的侵袭,是我们确保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稳固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认真做好反邪教工作,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反邪教工作

“法轮功”邪教组织已经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和以台独为首的分裂势力所豢养的,以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目的的,以邪教方式进行活动的反动的政治组织。同“法轮功”等邪教的斗争是严肃的政治斗争。所以,我们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反邪教 工作,克服松懈、厌战、消极、麻痹思想,树立政治斗争意识、政权意识和忧患意识,按照中央提出的“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有效处置”的基本方针和“绝不允许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人员形成组织,绝不允许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活动形成气候”的工作要求,切实抓好反邪教这项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捍卫人民政权的十分重要的政治工作。(二)认真做好教育转化和巩固工作

教育转化邪教一般成员,使他们脱离邪教的精神控制,回归正常人的生活,是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的治本之策。因此,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关于“团结、教育、挽救绝大多数”的基本政策,克服困难,总结经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坚定不移地抓好教育转化和巩固工作。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努力教育转化他们,使绝大多数上当受骗的人们认清邪教的本质和危害,同邪教组织彻底决裂,从而分化瓦解邪教组织,彻底战胜邪教,铲除邪教。同时,要进一步加大科普宣传和教育工作力度,不断完善社区科普网络,坚持不懈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依靠科技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断扩大反邪教阵地,形成和保持全民自觉抵御邪教、共同反对邪教的良好氛围。

(三)认真做好依法打击处理和防范管控工作

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需要一手抓教育转化,一手抓依法打击处理。对极少数邪教骨干分子、幕后组织策划者和有违法犯罪行为的痴迷者,要果断地依法打击处理。打击及时、有力,才能震慑犯罪,同时为教育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要做好防范管控工作,防止邪教搞破坏,切实管控好重点人员是经常性的工作。要通过认真负责、有效地工作,确保“三个为零”目标的长期实现,即确保无邪教人员进京滋事、无邪教人员大规模聚集闹事、无邪教人员利用电视插播等进行反动宣传。

三、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反邪教长效工作机制(一)要坚持进行反邪教警示教育

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认识邪教、远离邪教,同邪教斗争的能力,形成群防群治的氛围,厚积反邪教的社会基础。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保一方平安,维护一方稳定的责任主体。实践证明,哪里的党组织有战斗力,党员作用发挥得好,邪教就不敢在那里活动,即使有活动也会很快发现,及时、有效地处理。要把反邪教的教育纳入党员先进性教育,列入党员先进性明白卡,公开承诺反对邪教、远离邪教。基层党组织重视,抓得有力,党员发挥作用,经常防范邪教,就筑牢了反邪教的组织基础,防患于未然,保护人民群众不受邪教的蛊惑和侵害。(三)加强反邪教队伍建设

既要加强各级综治办等专门的队伍建设,还要加强乡(镇)、村(居)反邪教联络员、信息员等队伍建设。要加强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开展卓有成效的经常性的工作。(四)加强反邪教政治责任制、失职追究制及其它有关制度建设

坚持做到四个纳入,即:把反邪教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精神文明创建、纳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活动。广泛开展“创建无邪教乡镇(社区)”活动。坚持把邪教问题列入不稳定因素排查,定期报告。坚持督办检查,严格兑现反邪教政治责任制和失职追究制,实行一票否决权制。

做好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需要全党重视,全民动员,综合治理。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能够把反邪教的工作做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做好新形势下人大代表工作的思考

做好新形势下人大代表工作的思考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只有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才能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作用,人大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我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积极探索代表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为代表依法履行职务提供条件和方便,使代表工作不断发展进步,代表工作的水平不断提高,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但是,当前我们的代表工作,离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代表的希望仍有一定的差距,与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够适应,代表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代表工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二是学习宣传贯彻代表法不够深入,导致个别代表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了解不深,作用发挥不充分。三是部分代表素质不高,影响了代表作用的发挥。四是代表活动没有经费保障,严重制约了代表工作的正常开展。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克服这些存在问题,进一步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紧迫而鲜明地摆在了我们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面前。因此,我们各级人大必须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思路,采取相应对策,克服存在问题,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代表工作。

努力提高代表素质,创新代表工作。

人大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代表在大会期间的工作和闭会期间活动的质量,进而影响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质量和成效,影响整个权力机关的作用和权威。这就决定了人大代表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相应的文化素质,较高的议政能力和较强的代表意识。从整体上说,我市人大代表的政治觉悟大多是比较高的,文化水平一届比一届高,议政能力也一届比一届强,但从代表肩负的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来看,从代表应该发挥的作用来看,代表的政治水平、知识结构、议政能力等综合素质还亟待全面提高。如有的代表在审议报告时人云亦云,或一言不发;有些代表意识不强,影响到代表工作的开展,这些与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代表肩负的任务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把好“三关”,努力提高代表的素质,推进代表工作。

第一,抓好代表的选举关。一是要从推荐、酝酿代表候选人起就重视人大代表的素质。要在充分发扬民主、尊重选民意志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逐步试行演讲、答询等形式,使选民对候选人有所鉴别,好中选优,使选出的代表能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较强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二是保持代表工作的连续性。每届代表都有一批素质高、热心人大工作的人大代表,在换届选举过程中,要加强对这些代表先进事迹的宣传,推荐其继续留任代表职务,保持人大代表工作的连续性。

第二,抓好代表的培训关。一是出台硬性规定,要求代表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人大工作知识等,使代表在履行职务、开展活动过程中,不说外行话,不办外行事。二是抓好代表培训工作,使代表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三是结合实际,在抓好基础知识培训的同时,大力宣传代表先进事迹、代表工作先进经验,促进代表素质和代表工作水平的双提高。

第三,抓好代表履职的监督关。法律在赋予代表各项权利的同时,也要求其履行相应的义务。因此,采取相应措施对代表履行职务到位情况进行监督很有必要。一是坚持代表述职制度,推行代表向选民或选举单位述职。二是建立代表联系选民责任制,促进代表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做群众的代言人。三是建立评议代表和评先树优制度,促进人大代表更好地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作用。四是建立代表履职档案,作为代表推荐连任和奖惩的依据。

建立和完善代表工作制度,为代表履行职务提供服务

为代表履行代表职务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必要的服务,落实各项保障,这是人大常委会及其办事机构,必须承担的一种法律义务和职责。因此,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代表工作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为代表充分履行职务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一是要进一步健全代表统一活动日制度、“一府两院”向代表通报工作制度、代表监督工作制度等制度,使代表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二是要让代表知情知政。代表的充分知政知情,是能尽职工作和活动的前提和保证。为此,各级人大应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新出台的法律法规、重大决定和举措、本行政区的大事要事,及时通报传达给人大代表,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作为代表也应要有积极、主动的知政意识,要结合自身特点,及时收集信息、了解政情。三是要完善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制度。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各级人大不仅要有一整套交办落实和答复代表的制度,以充分调动代表闭会期间履行职责的积极性,而且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到承办单位检查办理情况,以促使承办单位增强办理建议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要及时征询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对代表不满意的答复件,要组织有关部门专题研究,提出重办意见并跟踪办理,做到案案有着落,件件有答复,落实有保证。四是要健全代表活动激励机制。对人大代表实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是进一步调动人大代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形式,为此各级人大应继续坚持和推广这一做法,使之不断完善。要通过对那些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成绩突出的人大代表,给予奖励表彰或把他们推荐为上级人大代表候选人或作为下届人大代表的人选,来激励那些不作为的人大代表奋发向上,达到提高代表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目的。对那些确实不能胜任代表工作的,要动员其辞职或由原选区进行罢免,以全面提高代表的素质。五是要从时间和经费上保障代表活动的开展。代表开展视察、调查、检查、评议等活动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利,各单位应当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并要给予必要的时间保障。代表离开本单位执行代表职务,其所在单位应当按正常出勤对待,享受所在单位的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代表活动经费,应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对执行代表职务活动的代表,各级财政应根据实际需要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对妨碍代表履行职务和侵害代表合法权益的,各级人大要督促有关部门严肃查处。

深入宣传贯彻代表法,开创代表工作新局面

代表法是一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法律,为人大代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执行代表职务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我们做好代表工作规定了基本方针和准则。因此,各级人大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宣传代表法,使代表法深入人心,人人皆知。一是针对代表法宣传不够的现状,各级人大要想方设法,积极工作,通过有效的新闻形式和各种渠道深入宣传和贯彻代表法,使全社会都了解代表法。二是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主席团在工作中必须贯彻代表法,要把进一步学习代表法作为加强代表工作的纲。三是代表自身也应认真加强学习贯彻代表法,增强代表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尤其是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代表,应该以一个普通代表的身份,自觉地参加代表活动,与基层代表和人民群众直接接触,缩短彼此的距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发挥好领导干部代表的作用。四是深入宣传贯彻代表法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努力形成全社会尊重、支持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良好风尚,共同开创人大代表工作新局面。

下载做好校庆工作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好校庆工作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好总值班室工作几点思考

    做好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工作的几点思考(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是党委、政府承上启下、平衡左右、沟通内外、协调各方的运转枢纽;是党委、政府了解民意、......

    关于做好办公室工作的思考

    关于做好办公室工作的思考——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李清宾拜读了汪中求先生《细节决定成败》一书,触动颇深,进而引发了我对做好办公室工作的一些思考。办公室在委局机关处于......

    做好人大工作的几点思考

    2006年3月,区委召开二次人大工作会。这是贯彻落实中央9号文件和市委二次人大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区一次人大会以来人大工作的基本经验。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

    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几点思考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重要窗口,是沟通上下的“桥梁”、联系左右的“纽带”,办公室在推进单位工作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面对新形势,作为办公室负责人......

    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办公室的重要职责是服务 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没有一项离开服务这个主题的。我们有时会抱怨领导不重视办公室工作,或者感到我们每天很忙很累,领导......

    如何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思考

    如何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思考五篇【篇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十八大以来,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夯实,基层组织......

    做好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思考

    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党建工作是加强老干部党员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单位党组织都十分重视离退休人员党建工作,但仍然有少数单位对离退休党员党建工......

    做好新时期督查工作的思考

    做好新时期督查工作的思考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加强督查是作细、落实工作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努力下,党委政府的督查工作得到了加强,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