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中心初中九年级历史练习(八)(模版)

时间:2019-05-15 07:5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泾河中心初中九年级历史练习(八)(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泾河中心初中九年级历史练习(八)(模版)》。

第一篇:泾河中心初中九年级历史练习(八)(模版)

泾河中心初中九年级历史练习

(八)一、选择题

1、“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 这是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前几年访问大陆时拜谒何处的祭文、A.黄帝陵 B.炎帝陵

C.始皇陵

D.中山陵 2、2010年4月5日,主题为“从文明的展开到文明的展台”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隆重举行,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炎黄子孙到此寻根拜祖。拜祭黄帝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他独自打败了蚩尤

C.他的部落是形成华夏民族的基础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3、上图材料反映西周时期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5、山西简称“晋”。下列选项与“晋”的来历相关的是

A.大禹治水 B.西周分封 C.晋楚争霸 D.商鞅变法

6、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军队战斗力都起了直接作用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任人唯贤

7、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②奖励耕战 ③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④建立县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8、《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9、商鞅变法中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有直接影响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推行县制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承认土地私有

10、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下列各项属于儒家学派治国主张的是 A.兼爱,非攻 B.“法治”,中央集权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D.“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11、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点看法。其中代表儒家观点的是、A用“仁政”治理天下B.法行改革,依法治国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

12、美国诗人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这里的“哲学”是指

A.法家学说

B.道学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13、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普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体现了(B)A.道家的“自然无为” B.儒家的“仁政德治”C.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

14、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15、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教导人们

A.时常复习已学过知识

B.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C.经常不断向他人学习

D.学习生活中各种知识

16、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问题并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机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仁”和“礼” D.实行“法治”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只有谦虚好学才能进步。这句话可以在下列哪本书里找到 A.《论语》 B.《道德经》 C.《孙子兵法》 D.《史记》

18、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A.《韩非子》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论语》

19、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20、“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21、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的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22、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3、“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以上观点反映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二、非选择题

1、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图1 铁制家具 图2 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2、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 商鞅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角色扮演】(l)根据上述材料同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理解学习】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方法探究】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3)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

3、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 什么“绝大的影响”?

1、(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事件:商鞅变法。措施:废井田制;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3)“倾邻国而雄诸侯”。

(4)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

2、(l)支持。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2)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要把变法(改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看变法(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翔流,推动杜会的发展。

3.(1)以德治国。“仁”的学说。

(2)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第二篇:初中九年级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用问题探究型教学模式,呈现史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问题,获取知识,使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的研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第一次世界大战片段做成图片资料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2)导入新课: 学习本课之前,引导学生先回顾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各国逐渐走上帝国主义道路,争霸世界的野心膨胀,矛盾异常尖锐,只需要一颗火花就能点燃整个世界,联系教材给出的“火药桶”的材料,强调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的作用。引导学生沿着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顺序,一步步展开教学。3)讲授新课: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帝国主义争霸世界”是从这个角度讲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形成、演化和激化的过程,在让学生了解这一过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要从各种矛盾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角度来引导,以使学生能从更深刻的背景中寻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出现在课前的导读部分,教师可以以不同方式处理:(1)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叙事性描述,增强故事性(可安排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进行讲述),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局势,讨论大战的原因。

(2)也可以按照历史的顺序,先回顾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各国逐渐走上帝国主义道路,争霸世界的野心膨胀,矛盾异常尖锐,只需要一颗火花就能点燃整个世界,联系教材给出的“火药桶”的材料,强调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的作用。作为颇具代表性的凡尔登战役,教学中应对战争残酷的现实进行形象的描述,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这也是这一目以“空前的灾难”作标题的原因,战争不是实现和平的工具,要启发学生思考和探讨人类发展过程中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被刺杀。2)列举一战中的三条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及四次战役):

注:一战中首先交战国是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西线和东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在两线作战的是德国和奥匈帝国。

3)一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有三次战役:马恩河战役(1914年在西线)、凡尔登战役(1916年)、索姆河战役(1916年)1916年被交战双方认为是关键性的一年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大战进行了四年多,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在战场上,双方不断使用新武器,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四、简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①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来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这就导致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②20世纪初,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展开扩军备战活动,两大军事集团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关系极度紧张,一场世界战争一触即发。巴尔干半岛是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③性质:就整个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各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6、利用多媒体进行小结。

7、练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发生了哪些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把这些事件放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根据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和中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课我用了大量的历史图片以幻灯片的方式放映,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特别是用动画来演示“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组织学生讨论:一战爆发的原因、德国的野心、一战的性质、一战的影响等等问题,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发言很踊跃。正是因为给予了学生思维自由飞翔的空间,使他们对战争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了解当今世界局部战争的渴望。而且为了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我补充了一些课外的相关资料,比如美国的中立和参战的原因,俄国推出战争等等。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导语的设计,因为五步教学法中第一步是复习检测,所以如何导入本课内容上我很是苦恼,是用图片呢还是复习过渡,最后只能是两者都兼顾,但是这样的设计感觉怪怪的。而且因为使用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内容比较多,上课时节奏较快。所以感觉前松后紧。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这个问题有待我们历史教师持续不断地去探讨。

第三篇:初中九年级历史教学案例评析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学案例评析:

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与郑和

平川四中郑晓丽

教学目标:

学会并掌握较为系统的比较历史学习法,并在比较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教学过程(片断):

师:公元十五世纪是人类认识和挑战蓝色海洋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郑和与哥伦布是分别代表着东西方两个不同文明体系的伟大航海家,在相距70年的时间里,他们先后从东西半球扬起远洋风帆,分别给远方异国带去礼物与剑。设想一下,假如哥伦布与郑和都想摘取“最伟大航海家”的桂冠,你会赞同哪一方? 生1:当然是郑和伟大,他的船队多么庞大啊!

生2:郑和比哥伦布航海要早半个多世纪呢!

生3:我看还是哥伦布伟大,他可发现了新大陆呀!

师:看来同学各有各的看法。为了给自己找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我们不妨把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做一系统比较,或许你还会有新的发现。

师:那么我们如何去比较?

(学生议论,师生共同总结“比较程序三步曲”:

第一步:拟订比较提纲,明确比较的目的和对象;确定比较要点,根据任务确定将比较对象分解为可进行比较的要素;确定比较次序。

第二步:按照提纲进行比较。

第三步:从比较中得出结论。)

师:你认为比较的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生4:我认为是确定比较要点,分解可进行比较的要素

师:对。这些要素其实就是组成这事件的基本要素。想一想,哥伦布与郑和的航海活动比较能分解出哪些可比较的要素?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其中,师生共同归纳比较要素。要素内容略)(学生按照提纲及要素比较、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意见不一的问题,教师给以适当点拨、讲解。)

师:经过刚才的比较,大致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生5:这两个事件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发生在15世纪的洲际航海活动;其不同点在于:两者的目的、航海规模和影响各不相同。

师:仔细品味他们的不同,你们认为谁可以摘去最伟大航海家的桂冠?

生6: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开辟了新航路,真正意义的世界由此开始。他航海活动的世界影响比郑和大,最伟大的航海家他当之无愧。

生7:从影响来看是这样,但从时间、规模来看,我认为郑和要比哥伦布伟大。师:其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学生点头)

师:有句诗说的好“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也就会不一样。老师并不求大家得出统一的结论,同学们能够掌握比较的方法和多角度分析认识问题的方法才是最主要的。

生8:老师我听说最近又有新说法,郑和是到达美洲第一人,发现美洲郑和比哥伦布的功劳要大的多。

生9:据说还有航海图为证。

生10:那么大的船队,技术又那么先进,说不定真有可能去过美洲呢。

(鉴于他新奇的观点引起不小震动,教师趁此机会把学习进程从分组讨论阶段引领到各组综合讨论和全班小结阶段。)

师:我们的历史知识不仅仅来源于教材、课堂,还应象这位同学一样善于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并大胆质疑,勇于向一些既定的结论挑战。

(教师征询其他同学所掌握的相关信息后,进行补充)

师:刚才我们班级这名同学所提出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这一观点,是在去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所披露出的最出风头推断,它是一位很有威望的英国退休海军军官孟席斯在3年前根据自己的多年航海经验和考据得出的大胆猜想。历史上有许多阴差阳错的事情发生,郑和的航海资料不幸佚失,却留给了我们更大的遐想空间,他也许真的到过美洲;哥伦布一心想到亚洲,找到印度和中国,但由于计算失误,却发现了当时还误以为是印度的美洲新大陆。

师:同学们不妨试着大胆猜想,假如郑和真的到达了美洲,哥伦布真的到达了亚洲,那他们作为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代表,对待异族的态度和行为会有哪些不同?历史的演进是否也会有所不同?

师:请你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设想和展示一下: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VS郑和。图表、板报、小论文、小故事、小电影剧本„„表现形式不限。

案例评析:

本案例是初三年级第一节活动课。如何使初三年级的活动课上的有生机、有活力、有体验、有质量,实现教学目标,许多老师做了有益的尝试。本课例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表现在:

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活动组题。

本节课教师的教学目的非常明确,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活动,使学生学会并掌握较为系统的比较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学习法,并在比较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围绕这一目标,教师在确定本课活动主题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活动主题的确立非常有创意。

教师没有拘泥于教科书中提供的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从初三学生的实际出发,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后,将活动主题确定为“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与郑和”。这既可以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满足并发展学生对两个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深入了解、探究的兴趣,又可以借助活动的展开帮助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并掌握比较问题的方法。

比较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历史教学中,比较的基本功能是识同和辨异,它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的、十分有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一般来说,教师在采用比较法进行历史教学应当注意主要问题有:

在进行常规比较之后,随机抓住学生的思维火花,不失时机地将分析比较引向深入。

指导学生找出比较的对应点(也称之为比较项或比较要点)是关键。

还应有重点地比较,分清主次。

郑和与哥伦布的比较并不是一个新颖的主题,教师主要以此为例对学生进行比较法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对问题的讨论,较为系统地掌握比较学习方法的一些要领,并使之学会和灵活运用比较探究学习方法,以具备并提高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不仅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

强烈的求知欲,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得出不同结论的方法,同时还会激活学生的思维,碰撞出一些新鲜而奇妙的思想火花。在比较中学会比较,学会发现,体验收获和快乐。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开展活动,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紧紧围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从拟定比较提纲、分解比较问题的要素等入手将比较问题的方法一步步整理出来,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而不是简单地、生硬地把方法、结论强加给学生。

教师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始终是以一个合作者、点拨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或参与讨论,或解答问题,或提出疑问,把学生的思路不断引向深入,也使得这节活动课更具有挑战性、探究性,做到了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的有机结合。

活动的结尾部分,教师以“请你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设想和展示一下: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VS郑和。图表、板报、小论文、小故事、小电影剧本„„表现形式不限。”为号召,旨在把活动延续、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课后再去查资料,进行更深入地探究,使教学目标中的“在比较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得以落实。

第四篇:白马湖中心初中召开九年级工作会议

白马湖中心初中召开九年级工作会议

3月1日下午,白马湖中心初中在化学会议室召开了九年级工作会议,校领导及毕业班全体老师参加了会议。

会上,教务处柏主任对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从考试成绩来看,各科成绩都处于全县末游水平,究其原因,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品行差。与会老师纷纷发言,献计献策。罗校长对毕业班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首先对九年级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要求全体毕业班教师以积极的心态搞好后阶段的新课教学和中考复习工作,并结合我校实情对九年级后期工作提出了建议:一是改变态度,关爱学生。要求教师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走进学生的心灵,用情感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二是面向全体,培优扶特。通过个别辅导和分散培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扶特培优。三是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变低效课堂为有效课堂,变有效课堂为高效课堂,落实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和分层要求,事事处处体现一个“实”。最后,年级组李主任对各科成绩提出具体奋斗目标。

这次会议,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激发了教师的干劲,相信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陈德信)

第五篇:九年级历史上册课时随堂练习24

【内容标准(试验稿)】

(1)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2)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内容标准(2011版)】

(1)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选择题

1.(2014·湖北咸宁·23)下列关于楔形文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 墙、宗教纪念物和草纸上

C.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最早创造和使用

来%源︿#*:中教&网B.通常被刻在庙

D.由古代埃及【答案】A 1.(2014·福建福州·17)宣扬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是()A.道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基督教 【答案】D

2.(2014·山东泰安·29)下列有关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是()

A.“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B.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人“天堂”

C.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

D.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答案】C

3.(2014·江苏盐城·16)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希腊帕特农神庙

巴黎圣母院

洛阳白马寺

麦加大清真寺

A

B

C

D 【答案】A

4.(2014·天津市·18)在圣诞节前夜,传说会有“圣诞老人”专门为好孩子送上礼物。与该节日相关的宗教创始于()A.公元前6世纪

C.公元1世纪 【答案】C

5.(2014·四川乐山·22)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是宗教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与之相关的宗教是()

B.公元前3世纪

D.公元7世纪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答案】D

6.(2014·江西省·11)《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朝觐圣地的制度,对于凝聚全世界的穆斯林,起了重大的作用。这种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能一次长途旅行。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旅行”的目的地是()A.印度

C.罗马

【答案】D

7.(2014·广西玉林·10)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是因为这一年()

A.穆罕默德诞生

B.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C.伊斯兰教形成D.阿拉伯半岛实现了统一

【答案】B

8.(2014·贵州安顺·6)与“千手观音”、“普渡众生”有关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答案】C

B.巴勒斯坦

D.麦加 9.(2014·广西崇左·9)今年是2014年,如果按照《圣经》传说,他至今就有2014岁了。他是()

A.耶稣

B.释迦牟尼 C.真主安拉

D.玉皇大帝 【答案】A

10.(2014·黑龙江大庆·1)公元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法,以传说中的耶稣生年为公元元年。请按所学知识推算,2014年是()A.4世纪40年代

B.14世纪1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世纪初 【答案】D

11.(2014·黑龙江大庆·18)西方国家有很多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就是其中之一,与圣涎节相关的宗教是()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C

12.(2014·湖南株洲·13)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种姓制度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答案】A 13.(2014·广东佛山·11)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国宴上,考虑到贵宾来自不同国家,熬汤时特地选择了穆斯林清真食材。这反映对哪种文化国家的尊重?()

A.犹太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答案】B

14.(2014·湖北宜昌·1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四大皆空”和“口头禅”等词语,这些词语来源于()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答案】A

15.(2014·江西抚州·10)小芳同学通过网络查找耶稣、圣诞节、耶路撒冷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她正在探究学习()A.伊斯兰教

B.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C.基督教

D.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答案】C

16.(2014·广西柳州·8)《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他们取回的“经”最有可能是()

A.《圣经》

B.《古兰经》C.佛教经典

D.《道德经》 【答案】C

17.(2014·黑龙江绥化·16)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犹太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答案】D

18.(2014·湖南益阳·18)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释迦牟尼”、“公元前六世纪”、“众生平等”等信息。他们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A

19.(2014·湖南娄底·14)下列宗教,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D

20.(2014·湖北利川·22)世界三大宗教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与“圣诞节”“公元纪年”相关的宗教是()A.佛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 【答案】B 21.(2013·泰宁)“2012年2月27日,美国士兵焚烧《古兰经》(是默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引发

世界抗议,反美示威蔓延!这则消息的空格处应填写(C)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2.(2013·齐齐哈尔)我们常说的“圣诞节”、“公元纪年”与下列哪个宗教有关?(C)

A.佛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3.(2013·荆州)章华寺位于荆州市沙市区太师渊,寺内供奉有缅甸国王敬赠的两尊玉佛。章华寺主要反映的是(D)A.基督教文化 B.道教文化C.伊斯兰教文化 D.佛教文化

24.(2013·十堰)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后,中国“红十字”会对灾区实施救助。“红十字”是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D)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25.(2013·孝感)2012年2月20日,驻阿富汗美军士兵焚烧《古兰经》,引发了阿富汗国内民众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将《古兰经》作为精神源泉的宗教是(D)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6.(2013·宜昌)下面三幅图片均与哪一宗教相关(C)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7.(2013·无锡)文化与艺术、信仰与科技造就的神奇---灵山成为了无锡城市名片,无处不在的信仰精神与感化力量传递给我们浓郁的宗教气息。世界三大宗教是(C)①佛教②基督教③道教④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2013·锦州)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的是(C)

①佛教

②道教

③基督教

④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2013·东营)巴黎圣母院被雨果比喻为“石头交响乐”,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其特点相同的是(C)

A

B

C

D 30.(2013·威海)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按其产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①基督教 ②佛教 ③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31.(2013·乐山)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下列宗教,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D)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32.(2013·大理)世界三大宗教是(C)

①佛教

②道教

③基督教

④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3.(2013·海南)右图建筑是驰名世界的天主教堂,是欧洲哥特式建筑的典范,被雨果称为“石头的交响乐”。它是(A)A.巴黎圣母院

B.麦加清真寺

C.北京故宫

D.印度泰姬陵

二、非选择题

34.(2014·河南省·)(5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印度佛塔

图二 雅典帕特农神庙 图三 登封嵩岳寺塔 图四 西亚建筑遗址

(1)观察上述四副图片,请把它们分成两类,并指出这两类图片内容分别承载了什么文化?(3分)

(2)请根据你分类的情况,任选其中一类,说明其建筑之间有什么传承关系?(1分)

(3)请再举一例河南境内与图三文化渊源相同的遗存。(1分)【答案】.(5分)

(1)图一和图三一类,图二和图四一类。(1分)佛教文化:(1分)古希腊文化。(1分)(2)图三是图一建筑风格中国化的结果;图二的建筑影响了图四的建筑风格。(1分,答出其中任何一类即可。)(3)洛阳龙门石窟;洛阳白马寺;登封少林寺;巩义石窟等。(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它答案也可,但必须是有价值的佛教遗存。)

35.(2014·山东济宁五四制)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本题8分)

【大河流域文明古国】 材料一

如下图

1.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文明古国(除古代中国)名称及主要成就。(3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材料二

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在1943年所著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中,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继往开来创新发展的基石。2.请答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每项发明的意义。(4分)【中国现代科技成就】 材料三 建国后,中国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逐步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更是日新月异,成就斐然。

3.结合所学所知,请举出我国现代三项民用科技成就。(1分)【答案】

一、(本题8分)

1. C.古代埃及:金字塔、象形文字等。(1分)

D.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1分)

E.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等。(1分)

(每个国家名称书写正确且须有“古代”二字;每个国家成就不少于两项且书写正确。以上全部正确,每个国家1分,共3分)2. ①造纸术。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1分)

②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分)

③火药。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1分)

④指南针。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有利于矿业的开采。(1分)(四大发明须书写正确,“意义”只要含有基本意思即可。每项都正确1分,共4分)

3. 人造地球卫星、神舟飞船系列、籼型杂交水稻、天宫对接、蛟龙号下潜探海、天河一号计算机等。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三项即可。1分)

下载泾河中心初中九年级历史练习(八)(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泾河中心初中九年级历史练习(八)(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秋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练习

    2018年秋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练习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2010年下学期七、八、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2010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一、学生双基、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学生进入初中,开始正式地学习历史。前期对历史学习一般会有兴趣,但这种兴趣要好好保持,要让学......

    2011年下学期七、八、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2011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亲近、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进入初中,开始正式地......

    人教版历史八上《收复新疆》基础练习

    第3课《收复新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19世纪60至70年代,插手我国新疆地区事务,造成新疆危机的国家是 ( ) A.英国、法国B.英国、美......

    九年级历史

    九年级历史培优工作计划 一. 优生名单 刘佳磊张召石白雪王艳萍刘巧云樊朝霞吴俊辉陈文静张杰刘叶 张正马刚陈焕章赵玉霞王文杰邱旭东陈文玲王建新张利芬荆梦迪 二. 优生基本情......

    九年级历史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将对应的选项填入下列表格中) 1、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在俄国统治的是() A、十月革命B、二月革命C、保卫苏维埃的斗争......

    九年级历史

    阅读: 本节有以下一些复习点:准确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客观条件;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及影响;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活动的地域和特点;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了解: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