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第四届全国技工院校校长论坛学习思考及改革方案
参加第四届全国技工院校校长论坛学习报告
第四届全国技工院校校长论坛于2017年11月4日至5日在安徽省铜陵市召开。论坛主题为:“技能世赛与专业优化”。全国175所院校(单位)共418位代表参会。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领导;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领导;安徽、吉林、广东、湖北、江苏省部分人社部门领导、相关协会、企业的负责同志;相关媒体记者莅临大会指导。安徽省人社厅刘少华副厅长、铜陵市人社局有关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会议听取了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张立新司长精彩的主旨发言;吉林省人社厅姬国海副厅长、安徽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刘晓燕处长关于省级政府主管部门政策创新促进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介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中心主任韩凤芹研究员关于“职业教育财政政策走向”的讲座;论坛理事长黄景容发布的《全国技工院校专业建设调查报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竞赛调查报告》;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冯为远院长关于技工院校技能竞赛组织与管理的经验介绍;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张利芳副院长关于技工院校专业优化工作的经验介绍。会议分两个分论坛,着重探讨了技工院校专业优化和技能竞赛过程中,技工院校的主要任务和需要政府部门帮助解决的相关问题,达成以下共识:
第一部分 发展形势共识
一、以8个鲜明而强劲的信号为标志,中国进入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和培训,促进亿万劳动者“技能就业创业、技能成才成家”的新时代!这8个信号是: ■高技能人才已由季节性短缺变为常年性紧缺; ■《中国制造2025》实施对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倡导; ■技工院校招生由冰冷转温热;
■总书记在我国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视频致辞; ■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上海举办;
■第 44 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金牌数和奖牌总数均居世界第一; ■省级主管部门陆续出台支持技工教育发展的政策。
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论断反映到技工教育领域,就是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技工教育的需要与技工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三、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培养亿万技能人才,以精益求精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积极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措施。
四、技工院校已经成为全国技能人才培养最稳定、最有效、最放心的阵地,但规模太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五、实践证明,发展技工教育需要“两手”发力:既需要“看不见的手”——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也需要“看得见的手”——政府发挥关键性作用:从“放权”、“扶持”、“破壁”、“监管”四个角度,创构技工教育政策支持体系,重点制定简政放权类、资金扶持类、“破壁”贯通类、质量评价类政策,推动技能人才培养阵地强基础、上规模、优结构、提质量,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
六、技能竞赛和专业建设是影响技工院校上规模与提质量并举发展的两个重大因素。第二部分 技能竞赛共识技能竞赛共识的主要内容摘要于 《全国技工院校技能竞赛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源于本理事会在全国技工院校校长微信群发放的技能竞赛问卷调查结果。除西藏、上海无技工院校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技工院校均提交了问卷。共收问卷178份,有效问卷176份。问卷按政府办、企业办、民办三类院校及每类院级院校分别统计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一、认识类共识
(一)重视“三技”平台建设。技能节、技能社团、技能竞赛“三技”是技工院校保持技能特色的三个重要平台,三类重要业务。建议全国技工院校都重视健全这三个平台,组织好这三类业务。
1.举办技能节。政府办、企办、民办三类院校平均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技能(节)竞赛类活动院校比例高达73.74%。19.49%的政府办院校,22.73%的企业办院校,22.22%的民办院校甚至一年举办2次。说明绝大多数院校技能节活动普遍开展,以技能培养为抓手的办学特色鲜明。遗憾的是仍有少数院校全年都没有开展一次技能节活动。建议所有技工院校都设立技能节,与文体节分开,每年一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技能竞赛。
2.设立技能社团。表面看政府办、企办、民办三类院校设立技能(专业)社团的情况比较好,平均占比高达74.41%,未设立的比例仅占1/4强。深入看,只是在部分专业设立。这“部分”就有许多水分。三类院校中,在所有专业设立技能社团的,只有19.49%的政府
办院校。说明技工院校技能社团的设立及活动不如技能节那么普遍和普及。在文体类社团之外,设立技能社团,应是技工院校特色。建议所有技工院校都创造条件,必要投入,规范管理,努力在所有专业都设立技能社团,使之成为学生兴趣爱好展示的场所、专业项目研修的基地、竞赛选手训练的平台。
3.增加办学功能。表4所示,政府办、企办、民办三类院校将技能院校种类 零次 一次 二次政府办 0.44%76.27% 19.49%企业办 4.55% 72.73% 22.73%民办 5.56% 72.22% 22.22%院校种类 所有专业设立 部分专业设立 未设立政府办 19.49%,68.64% 11.86%,企业办 71.43% 28.57%民办 0% 63.67% 36.33%竞赛视为一项新功能,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的占比都很高,平均占比达91.25%。说明技能竞赛不仅已经成为技工院校办学的一项新功能,而且已在普遍而自觉地履行。这是技工院校自觉拓宽社会贡献度的表现。.设立竞赛团队。表13所示:79.34%的政府办的院校、78.26%的企业办院校、40.91%的民办院校都设立了竞赛团队。说明多数技工院校已经布局备战,并已呈现出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包括每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良好状态,希望尚未设立的院校抓紧设立。建议主管部门创造公平公正条件,建议全国所有技工院校都设立技能竞赛团队,在公平公正环境下,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
(二)掌握大赛规则。表9所示:府办、企办、民办三类院校对国家技能大赛的项目、比赛程序、规则、组织方式、技术标准了解情况良好,希望这种了解不局限于参赛人员。建议将之列入职业指导类课程,让每个学生不仅了解竞赛规则,也树立规则意识,掌握规则内容,自觉按规则办事。院校种类 列入 未列入政府办 94.96%5.04%企业办 95.45% 4.55%民办 83.33% 16.67%院校种类 已设立 未设立政府办 79.34%20.66%企业办 78.26% 21.74%民办 40.91% 59.09%
(三)改善竞赛的设备条件。表10所示:政府办、企办、民办三类院校相关专业具备技能竞赛所需设备条件的比例不高。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是,据图115、116、117,省级政府主管部门对政府办、企业办、民办三类院校参加省级技能大赛所需设备“尚未支持”的比例分别达35.2%;60.87%;68.18%。建议省级政府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设立技能竞赛设备优化计划,以项目形式捆绑资金予以支持,全面解决技工院校技能竞赛设备不适配问题。表 10 三类院校相关专业具备技能竞赛所需的设备条件情况的占比
(四)改善竞赛的教练条件。表11所示:具备省级技能竞赛所需的教练条件难度比较大。政府办院校的比例低于企业办院校。政府办和企业办院校部分具备的比例均接近2/3。建设一支合格的竞赛教练队伍,已经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院校种类 不了解 基本了解 了解 很了解政府办 6.72%52.10% 31.93% 9.24%企业办 9% 45.45% 45.45% 0%民办 16.67% 50% 33.33% 0%院校种类 具备 部分具备 不具备政府办 40.34%57.14% 2.52%企业办 36.36% 54.55% 9.09%民办 5.56% 66.67% 27.78%院校种类 具备 部分具备 不具备政府办 34.65% 59.84% 5.51%企业办 39.13% 56.52% 4.34%民办 9.09% 59.09% 31.82%
(五)改善竞赛的资金条件。据表12,政府办院校资金条件优于设备条件和教练条件,但比例依然不高。企办院校的资金条件劣于设备条件和教练条件,令人担忧。民办院校的资金条件少得可怜。竞赛烧钱又不能少钱,各项目都具备不可 能,一些项目不够是常态。建议政府部门制定灵活政策,主管部门多方筹措,努力破解资金困局。
(六)重视影响技能大赛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因素。据表15,影响院校技能大赛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因素中,资金投入排第三位。缺乏大赛经验和教师(教练)水平两个因素更加重要。
(七)优化省级政府主管部门的表彰与激励力度。据图118、119、120、121所示,省级政府主管部门:1.未建立省级以上获奖选手产生单位的奖励制度的占25.29%;
2.未建立省级以上获奖选手及团队成员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奖励制度的占10.59%;
3.未建立省级以上获奖选手及团队成员技术职称奖励制度的39.52%;院校种类 具备 部分具备 不具备政府办 43.30%49.61% 7.09%企业办 30.43% 60.87% 8.70%民办 9.09% 59.10% 31.82%院校种类 排名第一 排名第二 排名第三政府办 大赛经验 教师水平资金投入企业办 大赛经验 资金投入 实训条件民办 大赛经验 教师水平资金投入
4.未建立省级以上获奖选手及团队成员入编奖励制度的占64.85%。这些数据所示的情况并非严重,但值得重视。建议省级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人社部相关部署,创新技能竞赛激励政策,贯通技能竞赛、职业资格、学历、职称、入编渠道,探索建立中国特色技能人才表彰激励体系。
二、措施类共识
(一)针对技工学校
1.专业建设与世赛技术标准对接,将竞赛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把技能大赛作为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导航器”;
2.牵头组建行业企业参与、赛教一体的技能竞赛教练团队,造就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3.建立合理的参与竞赛机制,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发展。
(二)针对政府部门
1.建立包括技能竞赛选手训练、选拔、集训等内容的国家技能大赛运行机制; 2.设立央省两级技能大赛运行基金;
3.成立省级技能竞赛集训基地,建立技能竞赛人才库;
4.国家、省两级将技能大赛活动常规化、固定化,多组织各级、各类选拔赛、PK赛,选拔和锻炼选手;
5.对参与技能竞赛的院校,在实训设备、耗材购置上给予经费支持;
6.制定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激励机制,对参赛学校、人员、团队重奖;在教师入编、职业资格、职称等方面给予更高程度的奖励;
7.应调动企业办、民办技工院校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在技能竞赛资金支持上,不同院校一视同仁。
第三部分 专业建设共识
专业建设共识的主要内容摘要于 《全国技工院校专业建设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源于本理事会在全国技工院校校长微信群发放的技能竞赛问卷调查结果。除西藏、上海无技工院校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技工院校均提交了问卷。共收问卷170份,但只用截止期内收到的159份问卷。问卷按政府办、企业办、民办三类院校及每类院校省、市、县三级院校分别统计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一、认识类共识
(一)专业建设体现院校社会贡献度。院校专业对接政府重点扶持产业的紧密度与院校专业的社会贡献度成正比。下图对接率数据表明:政府办、企业办、民办三类院校所设专业与当地政府重点扶持产业的对接率分别为:62.58%; 58.91%; 46.51%。对接率不低,说明技工院校产教融合颇有成效,特别是政府办院校,对接率达2/3强,三类院校中社会贡献度最高。当然,三类院校的对接率都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建议全国技工院校都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对接率,培养更多合格技能人才支撑当地政府重点扶持产业发展。
(二)技工院校毕业生当地就业率高,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大。
连续3年,政府办、企业办、民办三类院校中级工毕业生、高级工以上毕业生均有2/3以上在当地就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说明:技工院校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准技能人才“蓄水池”;也说明:技工院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高的技能人才贡献度。尽管如此,毕业生在当地就业的比率也有提升的空间。建议全国技工院校继续提高毕业生当地就业率,扩大“蓄水池”的效能,进一步提高和拓宽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三)技工院校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高,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强。
数据表明:连续3年,政府办院校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平均达84.52%;企业办院校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平均达86.49%;民办院校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平均达80.66%。如此高的专业对口就业率表明:技工院校办学,不仅专业所设、教师所教、学生所学、市场所需“四所”对接效果较好,而且已成常态。
(四)专业建设的生师比需要优化。
合理的生师比有利于提高院校培养质量,也有利于增强教师职业成就感。政府办、企业办、民办三类院校对接政府重点扶持产业专业的生师比平均分别为20.91:1; 19.38:1; 24.11:1的数据表明:技工院校对接政府重点扶持产业专业的生师比不合理。教师压力过大,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希望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五)专业建设的实训条件亟需改善。
政府办技工院校对接政府重点扶持产业专业的实训设备与工位数“不够、严重缺乏”两项占比达58.32%,即,接近2/3政府办技工院校的实训设备与工位数“不够或严重不够”。民办技工院校“不够”的占比更高达72.86%。两类院校的数据说明问题的严峻性。希望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六)专业建设的资金紧缺问题严重。
政府办、企业办、民办三类院校对接政府重点扶持产业专业的政府资金投入“不够和严重缺乏”两项的占比分别达:72.71%;79.42%;82.86%。技工院校对接政府重点扶持产业专业的政府资金投入普遍不足和严重不足兼具。希望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七)不同体制院校办学资金差别过大。
企业办院校年资金投入比政府办院校少了近一倍; 民办院校年资金投入不及政府办院校的1/4。三类院校都在为国家培养技能人才,体制不同,资金投入差别过大。这不仅势必影响培养质量,也暴露出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重视。
二、措施类共识
(一)针对技工院校
1.建议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立足点,加强市场调研,淘汰或更新老专业,合并相近专业,培育新兴专业,做强特色、重点专业,构建与地方政府重点扶持产业群相配套的专业群。
2.建议依据“五度一书”设置专业:市场需求程度;社会贡献程度;学校能力程度;专业重复程度;家长欢迎程度;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建议依据18个“一”推进专业:
(1)选拔一个以上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2)建设一支校企双方合适人员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3)创建一个校企双制、工学一体、职业素养培育有机结合的培 养模式;
(4)完善一个专业课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5)开发一批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的教材学材;(6)保持一个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教学常态;(7)办好一个以上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8)建好一个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9)合作一批能提供学生实习和就业岗位的企业;(10)设立一个以上以技能研修、竞赛为特色的学生社团;(11)探索一个与专业课相适应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12)每年拥有一批校级以上教科研成果;
(13)每年组织一次师生员工三方参与的技能节活动;(14)每年配合开展一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活动;(15)每年开展一次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动态调整;(16)联系一批合作培养新型学徒制的企业;(17)拥有一支职业培训专兼职教师队伍;(18)健全一个本专业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体系。
4.建议依据6项指标,掌握连续3年数据,判断专业是否需要调整:新生注册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毕业生稳定就业率;毕业生工资水平;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
(二)针对政府相关部门
1.制定简政放权类政策。即向技工院校放权。把国务院《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下放给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四项办学自主权落实。
2.制定资金扶持类政策。期盼地方政府人社、财政等部门:
(1)出台政府重点扶持产业专业促进政策,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此类专业的带头人培养、一体化课程改革、骨干教师培训、实训条件改善、生师比优化、职业素养培育等业务开展。
(2)借鉴安徽省做法,一是,对企业举办的技工院校,根据毕业生人数,通过政府购买人才培养服务方式给予支持。政府购买人才培养服务的费用从各级政府就业补助资金中统筹解决;二是,政府出资,鼓励本地企业与学生、技工院校签订紧缺工种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协议,并按月发给定向培养学生在校学习补助,企业所在地政府给予对应补助;三是,将安徽省购买人才培养服务的做法由企业办技工院校扩展到非营利性的民办技工院校。为非营利性民办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培养质量提供支持。
(3)借鉴吉林省、云南省的做法:将政府主办的各类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的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吉林)。将技工教育纳入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盘子。省属技师学院预备技师班、高级工班生均经费参照高职高专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同步提高,省属普通技工学校生均经费与省属中专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同步提高(云南)。
3.制定“破壁”贯通类政策。“破壁”,即破除导致技能人才培养不平衡、不充分 的制度性壁垒、结构性障碍、短视性政策,畅通相关资源渠道。期盼地方政府人社、教育、财政等部门借鉴:
(1)浙江省政府的做法,将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破格为特级技师,享受教授级高工待遇;
(2)深圳市的做法: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技能人才,可以申请评定为工程技术员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3)吉林省的做法:启动高技能人才参评职业院校讲师系列职称和职业院校实用人才参评工程系列职称的“双试点”改革。贯通职业资格与技术职称的通道,为院校引进高技能人才,优化教师队伍,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空间服务。4.制定质量评价类政策。期盼地方政府人社、财政等部门从培育院校办学质量第三方机构评价队伍和监督第三方机构评价质量两个角度入手,构建新时代技工院校专业建设质量第三方机构评价机制,组织、监管专业建设质量评价。定期将评价结果向全社会公布。
第二篇:参加2011年全国骨干技工院校校长研修班学习体会
[参加2011年全国骨干技工院校校长研修班学习体会]开拓了视野 增强了信心
——参加2011年全国骨干技工院校校长研修班学习体会
惠州市技师学院 张余庆
为期5天的2011年全国骨干技工院校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活动即将结束,参加2011年全国骨干技工院校校长研修班学习体会。我是技工教育的新兵,在惠州市技师学院任职只有一年多,这次有幸参加研修班的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十分及时的培训,也是一次十分宝贵的交流。在5天的研修学习过程中,聆听了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领导和专家教授的真知灼见,分享了兄弟院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参观了富有办学特色的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交流了先进的办学理念,领略了北京深厚的人文历史。这次研修班的学习,是认清形势的学习,是掌握政策的学习,是创新办学模式的学习,不仅让我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熟悉了政策,更新了理念,而且对发展技工教育事业充满了信心。
一、聆听领导专家报告,吸收先进办学思想
5天来,我抱着分享“智慧与思想”的目的,认真聆听了各位领导和专家教授的报告讲座。吴道槐司长《关于技工教育的机遇、挑战和对策》的专题讲话,让我明确了技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对策;何文芳巡视员《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讲座,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张斌副司长所作的《我国技工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报告,让我增强了发展技工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冯政处长对《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的解读,让我更加清晰技工院校参与职业培训的重要意义;莫荣所长《我国就业形势与技能成长》的专题讲座,让我认识了促进就业与技工教育的关系。领导专家的报告讲座,知识丰富,充满哲理,闪耀智慧,对我们参加学习班的学员进行了一次思想冼礼,让我吸收了更多先进的办学思想。
二、分享成功办学经验,增强发展学院信心
在研修期间,培训中心专门安排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童华强院长介绍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河北邢台技师学院荀凤元院长介绍技工院校多元办学实践经验。首先这种办班形式十分新颖,典型经验很值得称赞和学习。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审时度势,勇于改革创新,善于实践探索,从2007年启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经过不断的努力和艰苦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提升了学院影响力,加强了专业建设,培训锻炼了教师队伍,让学生感受到职业教育的真帝,学到了工作的本领。河北邢台技师学院办学规模从400名学生起步,仅用5到6年时间,通过整合资源、市场运作、校企合作、内涵发展、多元办学等策略,成功实现学院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建成现代化、一体化的校园,学院办学规模超过万人,心得体会《参加2011年全国骨干技工院校校长研修班学习体会》。当前,技工教育的发展有喜有忧,我认为,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和河北邢台技师学院改革创新发展之路很值得学习和借鉴。我院与河北邢台技师学院有很多相同之处,我们将以河北邢台技师学院为榜样和标兵,急起直追,全力推进“省市共建,粤新合作”实质性工作,大力实践“三名工程”的建设,实现学院“高端引领、省级示范、国内领先”的办学目标。
三、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推进学院内涵发展
本次研修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更新办学理念,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倡导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技工院校内涵发展,多元化办学。在研修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教授作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设计及其开发方法》专题讲座,让我深感技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童华强院长所作《技工教育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经验介绍,让我看到技工教育内涵发展的方向,同时,增强了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紧迫性。我认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表面上看是课程改革,实质是技工教育的整体性、革命性、根本性改革,是“一把手”全局性工程。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核心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强师才能强教,强教才能强校。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开发,改变课程建设滞后的局限性,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开发贴近企业“工作世界”的课程体系。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高技能人才,让学生掌握工作的本领,适应社会环境变化,进入“工作世界”,体面就业,成功创业,成为职业人,实现职业成长目标,追求幸福人生。
研修班学习时间虽然很短,但开拓了视野,增强了信心,结合学院实际,我认为,要认真、科学做好以下工作:
1、找准定位,突出特色。重点是瞄准惠州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乃至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趋势,按照学院历史发展的积淀和特色来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服务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个板块。目前我院要充分发挥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做强数控专业;要利用国家扶持新兴产业政策,扎实做精led、smt专业;要通过校企合作,改造好传统电子商务专业。
2、校企合作,多元办学。重点是建立联动式双赢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资源,组建“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双制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学院要全面承接就业培训、岗位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开发大培训、高端培训市场。
3、省市共建,粤新合作“省市共建,粤新合作”学院最大的优势,我院要认真落实省市共建内容,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推进学院建设和发展。我院要借粤新合作机会,更新教育理念,保持思路领先,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产生品牌效应。
4、创名培优,树标立杆。学院内涵发展的根基是教师,有名师才能建设名专业,有名专业才有名校。因此,我们要建立有效激励制度,形成创名培优常态化机制,启动“三名”工程,开展技能比武,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应用科学研究,不拘一格降人才。
5、全员管导,德育为先。以技能教育为核心是技工教育的特色,但不能弱化做人教育。技工教育是做人教育、技能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完美结合。从实践来看,技工教育一定要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当前,学院要大力推行“全员管导”工作,坚持“德育为先”育人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推广实践上德育工作模式,形成主题教育月活动,确保每月有主题,每周有项目,每天有活动。德育工作要融通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职业责任。
以上是我在研修学习期间的一些心得体会,思路决定出路,角度决定视野,平台决定未来。理念可以复制,但思路一定是多样的;经验可以学习,但做法不能照搬;研修可以结束,但思考不会停息。
第三篇:我院马永军院长参加全国骨干技工院校校长高级研修活动
我院马永军院长参加全国骨干技工院校校长高级研修活动
10月30日—11月3日,2017年第二期全国骨干技工院校校长高级研修活动在北京举行。本次研修活动目的在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切实提高全国骨干技工院校校长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来自全国各地的技工院校校长齐聚一堂,与授课嘉宾共同就技工院校发展的热点问题展开探讨。我院院长马永军参加了此次活动。
研修活动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围绕我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以及办好技工院校进行了授课;国务院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解读了国家扶贫政策。同时,研修班还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详细介绍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中国制造2025与技工院校专业建设、技工教育教材建设情况。除现场授课外,研修班还组织大家深入到北京工贸技师学院,实地观摩该院的教学情况,身临其境地感受名校的办学风采。
第四篇:广东省技工院校校长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
广东省技工院校校长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
广东省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邱金土
2015年10月,我参加了由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协会组织在武汉大学进行为期五天的高级研修班学习,收获很大。通过学习,了解了社会前沿形势、社会热点;重新认识了公共管理、国学与传统文化知识;明白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对我们学校建设的重大影响作用;为今后更科学、更专业管理学校典定深厚基础。感谢省职协提供这样一个良好的平台。回来几天,经过回忆与思考,总结心得如下:
一、内涵建设是永恒的主题
目前,社会处于一个变革时代,日新月异,物质层面可视可见的物理变化让人眼花缭乱。硬件升级、上台阶是好事,也是容易看得到的政绩,因此,大家都热衷于加强硬件建设。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在做好硬件建设同时,也不能放松内涵建设,要管理好学校,内涵建设是个永恒的主题。
内涵是软实力,却是很强的力量。这次培训班的老师——湖北省省委委员,省委决策顾问,马哲军教授讲《学生工作的科学与艺术》一课时,说了许多实例,都是提倡校领导重视个人、单位内涵建设相关的话题。
学校要可持续发展,要重视内涵建设工作。学校里的学生,特别是技工学校的学生,身体素质好,活泼好动,有激情,容易冲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容易产生矛盾。要想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能有序开展教学,校领导就要注重带好教师队伍,特别要注意个人的、教师群体的内功修炼。
马教授说:领导要注重艺术!重视说话的艺术、教学的艺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艺术;特别要控制好脾气。“脾可医、气可医、脾气不可医!”领导和教师都要懂得这个道理,并能自觉在工作中运用,不断提升个人素养,涵养,方JIMMY
第 1 页
可有为。校领导要成为开明的领导,要做好学生组织工作,会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学会与学生平等对话;更要学会提问、学会倾听、能化繁为简、学会讲故事等。
修炼内涵,不仅在个人,更要求到全员;不仅在思想,更要推及到校园文化;要形成最大合力,通过内涵建设主体,全面引领学校各项工作开展。一个有历史底蕴的校园文化,一定是内涵深刻、对社会影响力极大的。
二、领导干部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武汉大学聆听了六位专家、教授的讲座,无论是马教授的“学生工作的科学与艺术”;还是汪连天校长的“团队执行力锻造”、秦平教授的“国学智慧与领导干部修养”、杨黎明教授的“当前职业教育的若干热点问题”、马必学教授的“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与专业建设”、徐亚文教授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他们都讲到一个共同观点,就是领导干部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就需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才能主动理解环境,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学习才能掌握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及成功率。领导干部工作时间里,很大一块是要花在学习上的。
三、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
领导干部要带好班子,要组织员工完成单位各项纷繁的工作任务,不能仅凭自己一时心情拍脑决策;要科学谋划、精心完成顶层设计、做好规划管理工作。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全面熟悉业务内容,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构筑覆盖全单位全任务的科学制度,做到规范行事,科学合理安排工作;确保单位事业可以持续发展。
通过短短几天的学习,自己收获很多,心灵得到洗礼、净化,去除了不少浮燥与烦恼,能静下心来学习,是自己的福份;感谢省职协的精心安排,感谢JIMMY
第 2 页
武汉大学提供这样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一定会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经验,做好自己的事,完成本职岗位职责,争取做一位上级领导满意,群众满意的合格干部。
JIMMY
二O一五年十一月四日
第 3 页
第五篇:全国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学习有感
全国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学习有感
济南没有春天
2012年5月17日,我们一行七人,从五莲长途汽车站出发,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我们的省会济南。读了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在心里对济南城一直心存向往之情。初到济南,这座老城总算没有让我失望。总体感觉济南城虽然人很多,但秩序相对井然;济南的人也很诚恳热情,这一点从我们搭乘出租车司机身上就能感受得到。唯一让我们有些受不了的就是济南的天气,四大热炉之一的济南城,即便是在五月份,也绝不会让它的造访者心存一丝侥幸。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热的让你无法躲藏,就如我们那里的盛夏一般甚至比盛夏还要热。然而在五莲,我们来之前是要穿外套和长裤的,这里的夏来真是来得太早,春天太短暂,甚至让人怀疑济南是不是没有春天?
非一般的感觉
谈完了济南城也该进入正题了,这次我们参加的是“全国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即名师课堂研讨会”。这样高端的会议我还是第一次参加,在之前学校领导下发的通知上,已经了解到有关会议的内容,看到了很多以前只在书本上见到的学者大家的名字,其中就有我们最熟悉的魏书生老师,所以对这次会议非常期待。事实是四天的会议下来,所有的内容早已超出了我的期待,我甚至不知该用怎样的词汇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和感慨。总之这次的学习感觉非一般,它给我带来太多心灵的撞击与震撼。
最初的感动
17号下午,交完会务费后,我们每个人都拿到了一份资料,打开来一看,被这次会议的组织者深深地感动,他们一开始就送给了我们很每个人一份很珍贵的礼物——陶继新老师的三本书,更让我感动的是会务组把这次会议的全部日程,每一位要讲课的专家资料和所有要讲的课文都为我们打印出来,装订成了一本16k78页的一大书发给我们。看着自己昨晚匆匆在电脑旁打印的一摞资料,自以为准备很充分,没想到白忙活了,人家想的比你还周到。一滴水能映射整个大海,一个很小的细节能让个人感受到主办方的良苦用心。就是这份心,让我们感觉学不到东西回去是很不应该的,所以四天里我们听得记的得都很认真,甚至连晚上的论坛我们也是一节都没错过。
会议正式开始
18号早上我们赶紧用餐,尽快赶到会场,想占个好一点的位子,没想到等我们到达会场,早有不少老师在等待,心里不禁窃笑原来跟我们有同样想法的大有人在。
中午我们听了两节课和一个报告,两节课的执教者都是来自北京的韩军老师,一节是朱自清的《背影》,另一节是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上课之前我们还在猜测,像这样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课文,人家专家会怎么上?两节课听完,我们都由最初“怎么上”的疑问,完全转变成了“怎么会这样上”的震撼。
一是韩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却又是那么的至情至理。《背影》不只是在写父与子,更多写生与死;《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也有他的风景。文本的解读不只融入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更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情怀。我想如果没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和学者的情怀就而不会有如深刻而精彩的课堂。
二是为什么会有对文本如此的解读,韩军老师能抓住了文章的关键环节和词句,深化细化教学关键环节,博闻强识适时地穿插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水到渠成的解读,这些都是值得我今后好好学习的。
三是已年过半百的韩军老师,讲课生动有趣,收放自如,可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讲课过程非常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不只注意拉近自已与学生的关系也特别注意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正因为他的课才会有如此别样的风采。
接下来是陈日亮老师的报告《阅读教学的效益与文本解读》,陈老师是一位已过花甲之年,头发都有些斑白的高个老头,一个半小时的报告我是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聆听的,他的报告对语文教学来言,真是起到了正本追源的作用,让我深深的认识到,语文到底应该怎样教,要多从学生为什么要学国文这一层想,必须认清自己教的是什么?不重花哨、去除浮华、贵穷本然。
下午和第二天中午学习的都是高中的课程,虽然路子跟初中教学不太一样,从中还是有所收获。
第一节课是王开东老师《一个人的遭遇》。
这是一篇反应战争题材感人至深的长篇课文。王老师的解读方法非常巧妙,他把所有问题都放手抛给了学生,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反常”,并通过对七处反常的分析,轻松完成了对课文的解读。非常地巧妙!从中我学到了一种非常好的课文解读方法,那就是抓住文中空隙,比较其中的矛盾点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第二节课是王岱老师的《宝玉挨打》。
本节课对人物形象的细腻解读对我启发很大,如对黛玉与宝钗两者的人物形象分
析,王老师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问:她们是带着什么来的?(宝钗是带着药来,黛玉带着泪来)都说了些什么?(宝钗“早听人一句话,也不知今日”,黛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结合《红楼梦》整部书来体会两个人物之后,进一步引导生换位思考问题二:“假如你是宝玉你更爱谁?”顺势引导生对整部书的内容与主题有更深的思索。这样精细的形象分析是我在读这部书时所没有考虑到的,所以很受益。
第三天的震撼
没有大山的重,掂不出丝羽的轻,会议进行到第三天,对所有参加会议的老师来讲绝对是最精彩最震撼的一天。这一天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太浅陋,离目标太远,就像羽毛的轻与大山的重一般对比强烈。
来自北师大附中,年轻漂亮的王君老师,给我们上了两节课《老王》、《纪念白求恩》。这两节课很多老师,甚至是专家是含着泪听完的。本来11:30结束上午的内容,结果到主持人陶老师深情的上台让我们猜现在是几点了的时候,大家很难相信已经12:30还多了。整个过程没有一个人离场,大家无不伸颈、注目、默叹、以为妙诀!深深地震撼于这课怎么会上的这么好!细细的想一想她的课好在哪里呢?似乎又很难说得出,因为哪里都好,是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又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精湛的设计,巧妙的构思,文本的深刻解读,背景资料的恰当运用,教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教学过程的简化、深化、细化,在这里都得以最完美的展示,不由得你不震撼。由共鸣到争鸣,在争鸣中绽放精彩,把一堂课层层推向极致。精彩的课堂从来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精彩的课堂又从来都有标准,当全场的的掌声响起,我们就已经找到了标准。
如果王老师的给我们的是鲜花怒放的震撼,那么余老师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就是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余映潮老师是板块式教学的创造者,他的课正好展现了他强化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美化教学手段、诗化教学语言的教学特点。他的两节课上得踏踏实实,做到了目标定位、思路清晰、层层深入、重点突出。没有多激扬的语言,没有夸张的表情,没有花哨热闹的环节;有的只是精当的设计与方法的示范,有的只是适时引用和层层深入的启迪。水到渠成、润物无声、课惊四座、独乐其中。望着余老已渐佝偻的身型,顶礼膜拜之感油然而生。
最后三个半小时
在我写济南学习有感的过程中,所有的感受我都是一气呵成的,唯独到了这一块我不知道该怎样写,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就像我在山里,在乡下长了20年后,突然在我20岁那年夏天来到当时还没有丝毫污染,现在也依然美丽着的日照大海边一样。辽阔的海,湛蓝的天。不论是辽阔的海面,还是起伏的波涛;不论是泛起的浪花还是退却的浪潮,我都陶醉得不得了。可那刻我找不到一句合适的话来赞美它,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抒发我内心的感慨。当主持人说最后这三个半小时交给魏书生老师的时候,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魏老师是迈着轻捷的步子小跑着上场的。三个半小时我们坐着听,他站着讲。偶尔还来个单脚站立,举手投足间都能显露出他练气功的底子。用他的话说你们别觉得我站在这里这么长时间累,其实我正如行云野鹤一般自在,很享受这个过程。好了,终于找到了要写魏老师的突破口,就从享受开始吧!魏老师报告的题目是《漫谈语文教学》,主要内容是语文教学要守住“两大点,一小点”(两大点:科学、民主,一小点:坚持练气功)。这些都是魏老师从教几十年的法宝,从他的法宝中我浅陋的总结一点自己悟到的冰山一角的我的法宝。
第一就是享受,魏老师是一个真把教学当享受的人,即使是在盘锦市当教育局长的13年期间,他依然坚持教两个班的语文。有人试图给他减负,他坚决不肯,反而反驳他们说:“别认为我辛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课堂上跟孩子们在一起!”所以他一直到60岁退休的最后一天,还一直坚持教授两个班的语文课。从中我学会了享受,享受我的工作,享受我现有的生活。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把自己放在整个大宇宙里。心存感恩,积极乐观。
第二寻找规律,按部就班地把教育这件事,持之以恒的干好。所谓寻找规律就是魏老师前面提到的科学,到我这儿,我的理解就是教师应该多研究学生的特点,掌握他们生活学习的规律,民主制定班规制度,之后持之以恒的执行。
就如魏老师管理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没有不干事的人,消除没人干的事。”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事干,学习不上进的学生也没时间捣乱了,然后抓住闪光点,反复扩大,让每一个孩子做自己学习的主人,由以前的“大锅饭”,转变成个人的“自留地”,积极性能调动不起来吗?
第三就是高尚的人格。魏老师三个半小时的讲话,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大家的风范,无论是他看问题独特的角度,还是他的低调内敛、自律乐观都是值得仰慕敬佩的。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这个行业的伟大,也真正感受到像魏老师这样有着高尚灵的一些教师、一群教师、无数教师,他们是支撑整个中国教育事业,甚至是支撑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脊梁!也深深地感受到做一位好老师是多么的任重而道远。
结束
四天的济南学习之后,心中是感慨万千。很遗憾我是在参加工作12年之后才得以这样的机会跟高尚的灵魂近距离接触,才得以跟这些具有高端技能和才华的老师近距离接触。如果不是在12年后而是在2年后该多好;同时我又很庆幸,不是在20年或者是更晚才有这样心灵沐浴与洗礼的机会。12年了,12年也许我教书生涯的早春已过。但我有了12年的积淀和这次学习的升华,有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今后的目标我更明确,今后的方向我更清楚,今后的步伐我将更加坚定。做一个学者型教师,读书学习充实自己,把更多的身心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当中,感受为人师的幸福,做一位真正的乐教者。有位哲人说过留住了玫瑰就留住了春天。借用这句话说,我觉得找到了玫瑰就找到了春天。别说济南没有春天,五月正是一个玫瑰盛开的季节,在济南我找到了玫瑰,也找回了我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