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赞助如何在新形势下成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隐形力量

时间:2019-05-15 07:0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园赞助如何在新形势下成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隐形力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园赞助如何在新形势下成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隐形力量》。

第一篇:校园赞助如何在新形势下成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隐形力量

校园赞助如何在新形势下成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隐形力量

----从我院各系大型活动谈起

【摘 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思想内涵的中和体现,作为高职院校的特殊载体,其先进性建设至关重要。而校园赞助是一个具有两重性身份的特殊力量,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潜在推动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校园赞助的独特作用,能带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足发展, 我院的各系在商业赞助校园文化陆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本文拟从商业赞助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谈谈其存在的弊端和管理机制。【关键词】:学生党支部 学风建设 学生党员

我院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建筑类人才的重要任务,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使教学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学风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工科类的学校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不甘拘泥于专业文化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也同样存在巨大的诱惑。因此,只有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质量,培养出技术精湛,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建筑人才。

现在,我院的各系陆续通过校企合作和商业化的赞助,举办了各种大型的校园文化活动,轰轰烈烈令人叹为观止。作为各系部之间存在的文化活动的竞争,商业化凸显了其潜在的优势和弊端,必须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管理机制将其更好的参与到我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校园赞助的商业化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我院各系共同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学生工作中一直在探索并努力实践的方向。现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下个人见解。

一.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现状分析

我院是一所高职院校,众所周知,由于高职院校的学制、培养目标等都与本

科院校不同,所以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特点也就决定了我们今后的努力工作的方向,所以在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院级的校园文化特色活动不多。学生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多是由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目前各系都逐渐形成了有自己本系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比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的“千万数字”科技文化艺术节,这可以说是我院校园商业赞助的鼻祖。由于其大型的规模和众多商家的加入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更由于其和专业的结合做到了全员参与的效益,设备工程系近来在各种大型的比赛中屡获佳绩,其“设备之光”的文艺晚会更是由于众多商家的加盟而在学院享有盛誉。而紧随其后的设计艺术系和城市建设与交通工程系也在今年异军突起,创下了晚会赞助的高峰。这些作为系部活动不仅提高了本系的影响力,也为进一步拓展特色奠定了基础。

而作为院级的大型活动,目前在特色活动上尚未能冲出圈套,除了元旦晚会、体育比赛、科技文化艺术节、十大歌手外,基本尚未形成全院性的有影响力的和专业结合的特色品牌。

2、活动方式有时候过于重复,造成学生疲于应对

学院希望通过多彩多样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出发点是好的。由于学院活动和系部活动的重复开展或者相互冲突,造成系部活动的延后甚至取消。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学院举行的各种征文活动,甚至是同时下发文件或者主题内容重复,学生疲于应对,作为教育作用并没有凸显其的优势。

3.商业化倾向越来越烈 “校企合作”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探索的道路,但是合作的初衷和目的是否在商业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丧失了其本来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从计算机系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的大排场开始,各系在排场方面也越来越趋向最大化,校园文化活动在愈演愈烈的社会商业化大潮席卷下,已然无法保持其自身的清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商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所谓“校园文化活动的商业化倾向”,是指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由于活动赞助商的参与,而使活动主要由学校举办者和学校师生两个方面变为学校举办者、学校师生和赞助商三个方面,商业运作的介入使校园文化具有商业文化的一些特点的一种倾向。正确看待校园文化活动的商业化倾向,找到商业行为与校园文化活动之间的平衡点,走出校园文化活动畸形商业化的怪圈,最终走向校园文化建设的光明大道,对于保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 史意义。

二、商业因素冲击对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影响

商家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使得活动资金充足,后援力量较强劲,场面的布置比较宏大,并可设置价值较高的奖品,更容易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然而,商家的介入自然不会是“免费的午餐”,他们会根据自身投入的多少来与活动组织者或负责学生通过协商来寻求相应的回报。商家们或是直接派代表出席活动,或是要求在校园内悬挂商家的宣传横幅,或是要求冠名等。可以说,商家是想尽方法,通过介入校园文化活动,以期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良好效果。这种现象虽已司空见惯,但是不少人已经注意到这种商业化倾向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并促进了商业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可以肯定地说,商业因素介入校园文化活动是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商业化倾向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亦是不容忽视

(一)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冲击

无庸置疑,高校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的主力军。他们是年轻的,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一代。但是,当商业生产追求的现实利益原则侵入校园时,商业文化的这一特性对高校学生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他们的价值标准虽不统一,但是大多表现得更为世故与世俗,对社会生活中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比如贿赂等)采取了“理解的态度,这样的消极取向应引起我院各系的重视。

(二)影响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充斥着校园文化建设。

一般而言,学院的文化活动具有较高的品位。而商家介入,作为对提供的物质基础的回报,活动组织者必须在活动中安排一些商业宣传,这与学生活动不尽协调,降低了活动品位,同时也充斥着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对校园学术文化的建设。

(三)刺激了校园文化活动的“高消费”、“高浪费”现象。

就拿活动前期宣传来说,巨幅喷绘高高矗立在学院大门口或者十几条横幅高高悬挂在活动中心的楼上。各种上好纸质的活动宣传单全校性印发,并在活动中渲染获奖奖品的丰厚等。这样一来,就刺激了活动组织者之间的盲目攀比和竞争心理,形成一种“高消费”现象,其中绝大部分是“高浪费”现象。

作为需要引导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尤其是对个别系的学生干部来说有时候也是一种压力,能不能超越其他系已经成为他们的目标,一旦觉得目标太远不能达到,他们自身就回产生倦怠心理,同时对系部的老师和领导也会有怨言,主要抱怨的对象便是为什么本系老师不能像其他系老师那样出马去和商家联系,以取得高报酬的赞助费用,在活动的举办上也会有滞后的心理,在我所带领的学生干部中就存在这样的情况,对系里的学生工作也是一大挑战。

以上问题的存在,损害了校园文化建设在广大同学中的影响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园文化的质量,但是同时也成为学生攀比的隐形条件。直接影响了各系之间的良性竞争,其后果严重,不容忽视,必须认真加以改进。

三、校园文化建设者管理政策出台的必然性和应对措施

在商业因素冲击下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保护校园文化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让商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有益补充,从而走向校园文化建设的光明大道。真正让企业赞助的活动能持续,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只让人记住其开幕的庞大排场。要做到这一点,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做:

(一)各系应正确引导,以保持校园文化活动的自主性。避免校园文化活动商业化倾向过重,关键是要把握好与商家合作的“度”。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校园文化的商业化倾向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结果。校园文化建设者必须直面它的合理性与现实性,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到有商家参与的校园文化活

动的进行中去,以学校组织的合法身份来引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对“哪些活动可以争取商家支持”、“哪些商家可以赞助校园文化活动”、“商家赞助条件和回报条件如何才是可接受的”等问题。校园文化的建设者要承担规范化管理的责任。在商家选择上,有一点是肯定的,对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社会形象低俗的商家,是绝对不予考虑的。

就我院来说,各系目前的校园商业话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上,一方面拓宽企业在学生中的知名度,一方面也在活动中展示本系风采,但校企合作不仅仅体现在合作的活动上,应该有更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细则和条件,使合作真正做到双赢,而不是仅仅是一个娱乐的活动。对学生来说,也能真正的接触企业文化。

(二)不放纵,不忽视,积极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商业化的发展。

随着校企合作机制的引进和展开,对于我院校园而言,无疑是加入了很多的新鲜血脉。企业的赞助有利于校园的多元化。但对于市场经济而言,校企之间的商业化合作只是小小的一个螺钉。市场的调节力度变小(无形的手),那么有形的手必须加强力度,忽视、放纵必然会导致校园文化的畸形发展,最终影响高校的精神本质所在。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建立有效平台和体制,改变过往学生或老师和商家直接对接的简单形式,改变现在学校多采取的保持距离,默许企业大幅度赞助学校活动的情况。否则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很多资金的浪费或是活动过于商业化的现象。学生之间也容易造成攀比的现象。(四)积极建设校企合作文化,科学合理融入校园文化。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创新意识不够,自我封闭,缺乏和外界社会的交融和对接。这需要积极引入各项新鲜文化,但是必须坚持以学校公益宣传为主,商业为辅,着重强调公益性。而不是强调大手笔的排场合作。(五)积极引导学生干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以传授知识、培育学生为工作中心的,学校的每一种内在表现都有可能对学生文化心理产生影响,要向更高更远的发展层次,为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建立意识、积极贡献。高校学生干部是 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主要力量,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因此,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积极引导学生干部参与,特别是承办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团学组织和学生社团的学生干部。对这一部分学生 的引导能够使得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应对商业因素影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区域亚文化与社会,文化及各种亚文化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校园文化处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必然要适应社会的不断调整和发展,这个就是校园社会化的过程。在商业化高速发展的 今天,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不可能离开商业活动独立存在的。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但是面对商业化给校园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为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而不懈 努力!

【参考文献】

1、王邦虎《校园文化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韩明涛《大学文化建设》,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寿韬《大学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版

4、史华楠、周文建、张成铭《校园文化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年版

5、舒娜,浅析商业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第3期

6、郭孝峰,祝志杰,魏彤儒:商家赞助学生活动现象透视,《中国青年研究》,2001年第5期

7、许述敏,浅论校园文化活动的商业化倾向及其规范管理—兼及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质,《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7月第4期

8、周全、徐洁、张翅,浅析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及对策,《高校讲坛》2008年第14期

9、《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页

10、张健总,王邦虎《当代大教育论丛书校园文化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 教育的无形力量

校园文化建设 教育的无形力量

——白云湖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侧记

孙士娟

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白云湖镇中心小学正确认识到了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

一、环境育人,凸显教育无穷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赋予墙壁生命,让墙壁“说话”,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

白云湖镇中心小学不断加大绿化美化投入,初步实现了“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园林式校园绿化目标。如今,学校环境优美典雅,各种花木郁郁葱葱,翠色欲滴。桃园、杏园、柿子园以及各种小菜地相映成趣。劳动实践课上学生穿梭在花木之中锄草、捉虫、修剪花木,享受着劳动的乐趣。金秋时节,摘下累累硕果,孩子们品味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品味着幸福的童年时光。

学校不满足贴几张红榜或写几个表扬来展现校园文化,而是争取让每一面墙

壁都实实在在的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园地。一句句深刻的哲理启迪着儿童幼小的心灵,宣传版画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旨在展示白云湖优美风光和丰富物产,构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文化长廊,“展示园地”,记录着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反映学生的成长轨迹,“小擂台赛”板块为学生们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有优秀的作业,漂亮的字画,充满童真童趣的诗歌创作等。

二、高尚师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在学生面前教师就是一本无字德育书,学生时刻都在阅读。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著名教育家斯霞也曾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因此,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工作,以学高为师,身正是范作为师训,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我们定期召开师德建设会议,与每位教师签订了廉洁从教责任书,使每位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近年来,我校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深入学习师德规范,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先进典型,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广大教师坚持育人为本,以德立教;广大干部勤政、廉政,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

如今,校园文化已经升华为一种全方位塑造教育的生命文化。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白云湖镇中心小学已经成为充满思想、底气和智慧的校园,学校一班人的观念、品味、素养等都在逐步升华,学校文化也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一路进取和成长的精神家园。

第三篇: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作者:赵素敏质量推进年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323更新时间:2008-3-19

摘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创建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优化人际关系,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精心开展文化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熏陶功能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被各学校所重视.随着“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深入,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管理育人的一重要阵地.“干净”、“整洁”等来描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已远远不够,现代的校园文化建设,既要传承已有的优良文化,又要把握时代的特征,不断创新。现就“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浅谈自己的一点思考与认识。

一、创建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象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般情况下,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其效率都比较高,这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心情比较愉快,精神比较轻松,做事的积极性就高。学校要想方设法把校园环境建设好,并加以美化。校园或大或小,其建筑物要求做到大的雄伟,小的玲珑,布置整洁、优美、品位高雅、错落有致。使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滋生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使学生在爱美、审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达到精神世界的升华。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要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在我们熟知的领域里挖掘出新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要让校园的每堵墙壁都说话”,我们的理解就是赋予校园里的建筑设施具有丰富的文化涵义。如在教学楼内开辟作品栏、精品屋、特长展示等,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让学生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其次,教学区、活动区的设计要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相互辉映。使人身处不同的功能区便有着不同的感受——在具有浓郁的学习气氛的教学区便激起学习求知的欲望,身处热闹非凡、加油声此起彼伏的运动区便身不由已加入到运动队伍之中。

其次,要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时时保持校园环境的整

洁,对校内道路、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进行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注重“环境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通过绿化、香化、净化、园林化、知识化.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在无声地“说话”。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暖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

二、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校风最集中的体现是学风和教风。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而抓好领导作风建设是抓好教风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的首先就应该以身作则,通过理论学习,统一认识,端正办学方向,树立起“团结协作、勤廉高效”的工作作风,为促进良好校风的建设奠定基础。

其次,我们从教职员工入手,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加强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组织教育观念大讨论,确立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明确现代人才的衡量标准,树立新观念,学习新理念。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情感、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和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教育。

在学风建设方面,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将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在学生中形成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三、优化人际关系,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

校园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教师人际关系三部分。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校园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保证。调查表明,“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师长+父母

+朋友”型的教师角色,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同学角色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颇受学生欢迎。

首先,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过错,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还要敢于承认错误,以理服人,取信于人,做学生的表率。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其次,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同学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提倡同学间团结友爱、相互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建立宽松健康的人际关系。

作为教师,应当杜绝“居功自傲、文人相轻”的不良思想,从事业出发,互相理解,求大同,讲究群体意识,团结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学生树

立榜样。

四、精心开展文化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良好人格和个性的人才。相对而言,课堂教学是一种共性的教育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则可更充分地使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并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充分认识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组织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渴望丰富的精神生活。限制、禁锢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就不能让他们分清真、善、美和假、丑、恶中摒弃糟粕,吸取精华。如果学校不能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学生的课余生活单调、枯燥,那么,各种错误的、庸俗低级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

校园文化活动要系列化、特色化、常规化。如升旗仪式、入团仪式教育系列,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系列,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教育系列。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寓教于知识,寓教于竞赛,寓教于娱乐,陶冶学生情操,锤炼学生品格。

此外,学校还要通过各种多样的活动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美育教育,如组织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开展书法、篆刻、摄影、集邮、演讲、百科知识竞赛;组织文学、艺术、科普小组等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学生的文化素养越高,审美能力越强,就越能抵制庸俗、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精神生活也就越文明健康。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各类活动中去,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净化了校园的精神环境,既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个性,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然,比较完善和成熟的校园文化,都具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个性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就外部因素来说,有地方社会文化、地方经济等;就内部因素来说,有教师知识结构、学生认知层次等,只有使各个方面和谐协调,校园文化才能良性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功能。

总之,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将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新形势下学校实施推进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篇:让学校成为花园-校园文化建设材料

让学校成为花园、乐园、家园

承德市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典型经验材料

御道口小学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需要,是提高育人水平的需要。近年来,我校立足实际、追求实效,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开创性的营建校园文化氛围,主要有以下典型事例:

一、精心设置校园环境,做到步步有景,处处育人,让学校成为蓓蕾绽放的花园。

其一,注重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和香化,在花草树木的选择上,注意突出坝上特色,全体男性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到山上选择树木和灌木,移栽到校园里,还铺了草坪、试种了草坪,保证了春季百花争艳、夏日绿树成荫、秋天硕果满枝、隆冬室内飘香,师生们步入校园,犹如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其二,打造特色楼道文化。

校训“崇时尚美,立德树人”用大金字展示在教学楼的显著位置;进入楼内,楼梯间墙壁上,粘贴上了“把迷路的垃圾带回他的家,不要染他哭泣啦”、“你轻轻的来,展示的是文明,留下的是安静”等富有儿童语言气息的提示语;

走廊上,各班都有一块让学生展示才华、放飞童心的活动园地,每月按照学校德育的主题更换内容。不限形式、不限材料,不限色彩,只要求学生充分动手参与,千姿百态的“活动园地”是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层楼的走廊上,还有不同主题的宣传标牌,每层楼两个主题,共有六个主题。其中有品德篇、科技篇、爱国篇、艺术篇、书法篇等,内容丰

富,形式新颖。

另外在每层楼迎面墙的墙裙上都有一个主题教育专栏,一楼是展示学生书法绘画成果来的专栏,二楼是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图片展,三楼是科技制作成果展。

根据我校的特点,一楼一进门的地方是2006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数里来我校与部分教师的大幅合影,迎面的地方是学校发展规划专栏。二楼是学生读书心得专栏,三楼是五旗展示专栏。门厅里还有教师风采以及

二、坚持以人为本,张扬个性,构建孩子成长的乐园。

1、精心选择和制作校园音乐,让学生在校的 一日学习与生活都受到音乐的提示与陶冶。

周一早上步入校园聆听温馨的迎接曲,集会、做操、放学下楼时各层楼会听到不同风格的优美乐曲,升旗仪式上听到管乐队现场演奏的出旗曲、国歌、颁奖曲,课间活动或解散上楼时听到经典的儿歌联唱,每天早上、下午到校会听到优美抒情的中西名曲以及学生们那稚嫩的、真情流露的广播……

在优美乐曲的提示与感染下,全体师生仿佛置身于音乐的殿堂,每到统一集会、做操的上下楼时,每到上午或下午的放学时,校园内外都是井然有序,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读生路队均坚持到校外的街口,杜绝了很多安全隐患,为村民和家长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2、设立了“校长信箱”,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平等倾诉、交流和展示的空间,迈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喜的一步。

学生有什么心理话要对同学说、对老师说、对校长说?有什么好人好事或不良行为要透露?对学校有什么建议?……都可以随时不留名地投稿,每天我们都要收到数十张的纸条,字里行间承载着孩子们纯真的童心

和美好的愿望,融洽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距离,沟通了师生情感,为完善学校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3、奖励优秀道德行为

打破传统德育工作中以“禁止”、“防堵”、“限制”为主的方法,通过正面鼓励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解放个性。在课间、在活动课、在自由活动时间,全体值班小干部各就各位,检查督促纠正学生可能发生的不良行为,并给予指导;同时,对于那些帮助小同学、拾金不昧、替老师和同学做事情的同学,及时给予奖励,颁发“奖励卡”,凭此卡为班级加分。每周的评比结果在新的一周第一天给予公示。这样,通过正面鼓励的形式宣扬了优秀道德行为,帮助学生找到了身边鲜活的学习榜样,让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闪光之处得到肯定,让抽象的德育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激励他们不断追求进步,崇尚真、善、美。

4、创新德育评价体系。

我校以实施《河北省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为契机,大胆推行了每周“希望之星”、“红旗中队”,每年“新三好”、“十佳小公民”等评选制度,掀起了比学赶帮的新高潮,让更多的孩子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扬起了自信的笑脸。

三、狠抓全校师生文明形象建设,营造团结友爱、和谐温馨的家园。

1、弘扬“爱的教育”的主题,赋予校训、校歌、校徽鲜明的时代内涵,引领全体师生团结向上,友爱互助,共同托起希望的明天。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重大活动的结束部分都合着音乐节拍,全场高唱校歌《歌唱祖国》,总能催人奋进,掀起高潮。

学校在醒目的位置张帖“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校园”的标语,时时处处激励全校师生互相关爱、和谐互助,为创造和谐校

园共同努力。

2、塑造一流师表形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校历来要求全体教师把修身养性作为“为人师生”的基础,大力倡导用“责任、爱心和学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一方面是在办公室张贴《新世纪教师格言》、《教师十条禁忌语》,时刻提醒教师规范语言,走进孩子的心灵;

另一方面是在言行举止上严格要求每一位教师,以潜移默化感染学生。要求随时保持办公用品、书本摆放整齐,用过的物品归回原位,不得乱扔乱吐乱倒,不得边走边吃东西,不得勾肩搭背、大声说笑,不得在校内骑车,不得在升旗等集会活动带挎包、交头接耳,见地上杂物主动拾起,见学生行礼主动还礼等等,随时随地为学生作表率。

其三引导教职工人人做到“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我校在教职工考核细则中,实施了“优秀职业道德加分”制度,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关爱学生”、“爱校如家”的典型事迹进行加分,并及时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进行表扬,让身边典型的人物和事迹激励人人争当师德标兵。

3、创新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近年来我校坚持开展“学生一日常规评比”活动,通过文明中队评选、班级量化评比、达标争章、周末例会等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长期开展“弯弯腰、伸伸手、动动脑”活动,号召同学们无论在校内校外,只要看见地上有垃圾就主动弯腰拾起,像吸尘器一样,使自已路过之处、停留之处、活动之处不留下任何垃圾。同时,主动完成一些自己力所能及、举手之劳的事情,为建设家乡、美化校园、方便他人做出一份贡献。

四、在校园内建设大型植物园和学习试验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观点,美化校园做出贡献。

我校在新的校园落成开始,既注重学校的环境建设,并尽力使之与教育功能、环境美化功能相结合。在2008年,我们的植物园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获得了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的称号;2009年,我们又着力打造了大型植物园,种了草坪600多平米,种植经济作物芸豆、土豆、角瓜、豆角、南瓜等800多平米。我们把植物园出草坪以外的地方划成小块,分包给三年级以上的每个班级,在后勤人员的指导下,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悉心对待自己的植物园,他们播种、除草、捉虫、施肥、浇水,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不但在其中学会了耕作知识,也得到了锻炼。好多同学说:“我现在才知道,父母劳动多么不容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答父母、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由于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近年来我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短短的不到2年的时间里,就有邯郸市教育局、安徽省阜阳市教育局以及市、县内等兄弟学校前来学习参观的已几百人次,市、县媒体多次进行专题报道,今年又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的教育综合评估验收,凡到校的领导、同行对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对新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思考

对新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思考

摘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对学校师生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在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全面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功能,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性;要优化育人环境;要突出创新教育的主题;要体现学校自身的发展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的意义。学校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而且是传播和创造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校园文化指高等院校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及其他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为表现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1]。建设高格调、高水平、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对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培养高素质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思考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变化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教育发展,而教育发展又必将引起校园文化的巨大变革。毋庸置疑,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充满张力,主要有如下特征:

1、认请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众所皆知,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其内涵大致分为四个层面:(1)物质文化层面,即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等。(2)制度文化层面,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规程,如各类制度、组织机构、岗位职责等。(3)行为文化层面,即师生共同的行为举止,并因此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等。

(4)精神文化层面,即校园的历史传统、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情操等。显而易见,校园文化以精神文化层面为核心,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层面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最终为精神文化层面的深化和升华服务。

2、重视了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思维观念有了明显变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立,特别是社会办教育的力度极大增强。增强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不仅是教育部门也成为政府部门的事情。由于政府行为的支持和参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获得更多的保障,建设的步伐也明显加快。许多学校完全改变了五六十年代旧校舍的模样,建起高楼大厦,拓宽活动场所,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使学校成为当地最富现代气息的乐园,适应和满足了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3、突出了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在社会大力投资改善办学环境的基础上,学校也不断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国家教育曾经颁布实施了。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一系列法规,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也先后出台了许多有关学校管理的制度章程,各级各类学校也能结合实际,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可以说,一个全方位实施制度管理的格局在高等学校已基本形成。

4、增强了校园精神文化的时代感。教育传统文化给校园文化以深厚的历史沉淀,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的校园文化作为开放的文化系统,同时接受着社会上各种文化观念和形态的渗透。特别是在跨入

21世纪的今天,校园文化的育人特征决定它必须考虑当今社会实际,使学生接受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

(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西方不良文化冲击和谐校园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 后,西方中心论者把西方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典范向全世界推广,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吸收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新鲜血液的同时,难免受到西方不良文化的强烈冲击。由于大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尚不稳固,故而较易接受、移植和内化不良文化,比如,非理性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文化等等,这些不良文化的冲击造成有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出现失衡和偏离主流文化的趋势。

第二,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目前多数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大部分都是知识型、娱乐型,多限于比如演讲、征文、唱歌、体育等传统活动。学术型活动较少,大多数学校一般每周不超过十个学术讲座(含对外交流),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学术讲座也只有少数师生才能够参与其中。与此同时,社会实践型活动在起点、实效性和计划性上也还有待提高。这种低水平的重复造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趋于弱化,闭门造车式的学术课余活动形式比较单

一、层次偏低,而传统文化中的僵化成分又阻碍了校园文化的更新和发展。

第三,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信息化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窗口,并成为大学生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网络中传递的空假信息、色情信息、暴力信息同时撞击着传统文明和道德观念;网络文化中一些叛逆、消极甚至颓废的东西使学生产生对学校教育的逆反心理,甚至将少数学生引入歧途。网络文化给青年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第四,特色文化不够明显、个性不够突出。许多高校片面追求办学规模和经济效益,在建筑风格、办学理念、专业设置等方面大同小异,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方面也日趋同构,校训、校风、校歌、校徽和校园文化作品缺乏明显的学校特色,比如许多高校采用相似或雷同的词句作为校训,管理制度也是相互借鉴。校园文化是时代的也是历史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个学校的特色文化应在学校发展的历史中提炼、在师生员工的生活中发掘,及时归纳总结并加以升华内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思路

(一)全面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功能,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校园文化对教育改革发展功效巨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师生文化、艺术、思想、情操和素养的自我深化,也是学校提高社会知名度的一种潜在因素。因此,必须使全体师生都能提高认识,端正观念,主动自觉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大体而言,校园文化具有以下四种功能:

1、熏陶功能。校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人们在这一环境中学习、生活、工作,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之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它能够感染人的情绪,激励人的理想,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美化人的心灵。

2、凝聚功能。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所形成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能以一种非强制力量约束、感召、内聚着每个集体成员的心理意识,同时更能内化为成员的自觉行为,形成合力,共同指向学校的总体目标。

3、导向功能。校园文化内隐的理论、观念和校园文化外显形态的组织、活动、舆论,通过各种途径能积极渗透进而引导集体成员塑造良好形势,提高师生素质。

4、控制功能。校园规章制度、管理行为等显性文化具有强制控制功能,传统、习惯、理想、信念、道德标准、文明氛围等隐性文化又通常具有非强制控制功能。只有让全体师生都能清晰地认识到校园文化的内在功能,才能自觉主动地投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真正发挥这项工作的实际效用。

(二)校园文化建设要优化育人环境

1、完善办学条件,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在校园硬件建设美化中通过精心设计,使之与教学工作相联系,较好地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如在教学楼悬挂名人像,张贴格言、警句,教室布置规范美观等,能够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审美功能。

2、加强以校风、教风、学风及校训、校歌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浓厚的育人氛围。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不仅是思想教育的内容,又是学校群体精神面貌的体现,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具有直接性、深刻性和持久性。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把全校师生凝结在一起,从而在校园里建立起高度和谐、信任的友谊群体。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新时期的大学生兴趣广泛,只靠书本知识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三)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创新教育的主题

创新教育是当今乃至未来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及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并且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校园文化建设正是推进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因素之一,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实质也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重视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他得以健康成长的品德基础,任何成功者脚下都会有坚实的品德作为基础。其次,在重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追求、敢于奉献的精神,努力提高他们的文明意识和文明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精神文化建设更上档次,更有时代气息。譬如对于制度管理、理想教育、政治立场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和培养都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具有学校育人的基本特征,以及适应学生心理和行为发展的科学性。

(四)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学校自身的发展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共性特征,也要体现学校个性。任何学校由于历史、传统以及客观条件的差异,都会各具特征,所以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培养个性。事实上,每一所高等学校都有其已经形成或者已经被人接受的精神财富。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神文化的变化可能会更大,然而高等学校依然要体现出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因为科学而正确的继承正是发挥特色,培养个性的过程。应想方设法塑造自己的校魂,形成自己的风格,追求完善的个性,因为个性有时比共性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赵光明,林雨.浅谈大学生柔性管理艺术[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Clark Kerr.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3]刘献君.大学之治与大学之思[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4]盛宏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原则[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4(4).

下载校园赞助如何在新形势下成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隐形力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园赞助如何在新形势下成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隐形力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