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汽车技术论坛_我国汽车塑料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汽车塑料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工程塑料的优点越来越被汽车业界认识和接受,工程塑料在汽车中的应用近几年大幅增长。发达国家将汽车用塑料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汽车设计和制造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还要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基地,就必然要快速发展包括汽车塑料件在内的汽车零部件工业。
塑料在汽车中的应用概况
受到能源危机的威胁,世界各国的汽车工业都在为汽车轻量化做各种努力。此外,消费者在需求层次、需求结构、需求品位的提高,以及轿车的乘坐舒适性、安全性、环保性、美观性等性能指标都已成为决定汽车产品市场成败的重要砝码。包括塑料在内的非金属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正能满足这一需求。
为了满足汽车工业发展的需求,汽车塑料的品种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汽车平均用塑料量是:100~130kg/辆,占整车整备质量的7%~10%;到2002年,发达国家汽车平均用塑料量达到300kg/辆以上,占整车整备质量的20%。预计到2020年,发达国家汽车平均用塑料量将达到500kg/辆以上。
我国经济型轿车每辆车塑料用量为50~60kg;轻、中型载货车的塑料用量仅为40~50kg;重型载货车可达80kg左右。我国中、高级轿车基本为发达国家引进车型,汽车塑料的应用量基本与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水平相当,为100~130kg/辆。
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十分广泛,按功能应用主要分为三类:内饰件、外装件、功能结构件。
外装件:以塑代钢,增加塑料制品的应用量,减轻汽车重量,达到节能的目的。如保险杠等。
内饰件:以安全、环保、舒适为应用特征,用可吸收冲击能量和振动能量的弹性体和发泡塑料制造仪表板、座椅、头枕等制品,以减轻碰撞时对人体的伤害,提高汽车的安全系数。
功能结构件:多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减轻重量,降低成本,简化工艺。如用塑料燃油箱,发动机和底盘上的一些零件等。
汽车塑料新材料及其应用
塑料的特性表现在质量轻、不会锈蚀、耐冲击性好、透明度高和耐磨耗性、绝缘性好、导热性低,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等等,在汽车设计中采
用大量的塑料,可以综合地反映对汽车设计性能的要求,即轻量化、安全、防腐、造型和舒适性等,而且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约材料资源。但由于普通塑料尺寸稳定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易老化等,许多特性不能与金属材料相比。因此,汽车所用塑料不是纯的(单一)的某一种品种,而是经过改性的,又称“改性塑料”。
塑料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以增加其工艺性能与使用性能。添加剂有:填料和增强材料、填充剂、增塑剂、固化剂、稳定剂、润滑剂、抗静电剂、阻燃剂等。
按照使用特性,塑料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通用塑料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好、价格便宜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酚醛等。工程塑料指能承受一定外力作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尺寸稳定性较好,可以用作工程结构的塑料,如聚酰胺、聚砜等。特种塑料具有特种功能,如氟塑料和有机硅等。
按照理化特性,又可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两种。热固性塑料是指在受热或其他条件下能固化或具有不溶(熔)特性的塑料,热固性塑料优点是强度、耐热性好,受压不宜变形;缺点是:成型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热塑性塑料是指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其优点是成型工艺简单,生产率高,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可重复回收使用。缺点是:耐热性差,刚度较低。
随着塑料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塑料在汽车应用的领域不断扩大:
1、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热塑性聚烯烃(TPO基)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内、外装饰件,优点是质轻、尺寸稳定性提高、强度更高、低温抗冲击性能更好。TPO系纳米复合材料汽车踏脚板,已用于通用汽车公司轿车,其具有较高的硬度、质量轻、低温下不发脆,而且容易回收。
丰田公司将纳米聚丙烯复合材料用于汽车前后保险杠,使原保险杠厚度由4mm减至3mm,重量减轻约1/3。丰田公司又相继推出了用于汽车内饰件的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粒子的介入,不仅改善了聚合物的强度、刚性、韧性,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透光性、阻隔性、耐热性及防紫外性等,由于加工简便,效果明显,业内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
2、可喷涂和免喷涂塑料。美国GE公司开发的可导电的聚苯醚/聚酰胺材料使车身塑料件能与金属冲压件一起进行阴极电泳(即可实现全在线喷涂),从而消除汽车车身非金属件与金属件的色差问题。
此外,用于制造汽车车身板的PC/PBT材料与SLX膜通过模内装饰注塑成型工艺制造塑料车身外板、前后翼子板及后车厢门等,可以达到油漆的效果,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国外轿车车身板的生产中开始使用,国内应引起关注。
3、塑件配光镜和塑料玻璃。由美国GE公司生产的特殊聚碳酸酯做成的前照灯配光镜涂有防刮伤涂层,比玻璃镜片更亮,更抗破碎,更具光学加工的准确性。
美国在风窗玻璃的三层安全玻璃里面又贴附了20μm厚的聚氨酯膜。美国绝大部分客车采用丙烯酸树脂板,风窗玻璃塑料化可以达到节能和保护乘员安全的目的。
4、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LFRT)是新型轻质高强度工程结构材料,因其重量轻、价廉、易于回收重复利用,在汽车上的应用发展很快。
用天然纤维如亚麻、剑麻增强塑料制造车身零件,在汽车行业已经得到认可。用亚麻增强聚丙烯制作车身底板,材料的拉伸强度比钢要高,刚度不低于玻纤增强材料,制件更易于回收。对操作工人,可免除因玻纤引起的皮疹和呼吸性疾病。我国江阴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生产这类材料。
5、在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应用。发动机气门室罩和机油盘采用聚酰胺、反应注塑聚氨酯、环氧树脂等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模制或压制而成;发动机的气缸衬垫和密封垫用高性能的或用特殊工艺生产的传统合成橡胶,其中包括CR和FRM;耐磨聚丙烯成型材料应用于齿轮、轴等耐磨成型制品。厢式车和货车中,用复合材料(玻璃和碳纤维)传动轴代替的金属轴,减轻了重量,降低了噪声和振动,并使工作更为平顺。英国GKN技术公司用纤维增强塑料制造的传动轴,重量减轻50%~60%,抗扭性比钢大1.0倍,弯曲刚度大1.5倍。杜邦公司开发一种复合玻纤增强尼龙66用于V6发动机的有源集合塑料通风系统。
6、悬架系统。用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制造的板簧为14kg,减轻重量76%。在美国、日本、欧洲都已使板簧、圆柱形螺旋弹簧实现了纤维增强塑料化,除具有明显的防振和降噪效果外,还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7、车身。塑料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主要有三种模式:(1)外覆盖件与结构件全部采用塑料:主要用于高档跑车,其骨架结构件采用碳纤增强塑料,外覆盖件采用玻纤增强塑料,成本很高。(2)金属骨架与全塑外覆盖件与车身结合:车身采用玻纤增强热塑性聚酯注塑成型,其设备为8800t注塑机,设备费用昂贵。(3)部分采用塑料外覆盖件:一些高级轿车,骨架结构采用金属件,外覆盖件则部分采用塑料件。
8、开发塑料功能件。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GMT)制造支架、托架和多功能制件等;应用塑料制造进气歧管可减轻重量40%~60%,且表面光滑,流动阻力小,可提高发动机性能,并在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油耗及减振降噪方面有一定作用。开发在基体聚合物中掺入电导性填料的“复合型电导性塑料”,和塑料本身具有电导性的“电导性高分子化合物”,以其高功能性能供汽车生产选用。
9、仪表板、内饰系统。国外许多汽车厂用泡沫聚氨酯制造门板,不仅减轻重量,强度、吸声性和安全性能也好。聚丙烯由于价格低廉,在美国汽车市场上
得到广泛应用,不仅用聚丙烯替代ABS,而且有些车型内饰全部使用聚丙烯。目前国内使用的仪表板可分为硬质仪表板和软质仪表板两种。硬质仪表板一般为改性聚丙烯采用注塑成型,在经济型车上使用。软质仪表板为聚氨酯反应发泡成型,通常用于中高档轿车。
国际汽车塑料应用发展趋势
国际汽车塑料应用正在向着——技术含量高、电子化、模块化、舒适、安全、环保性方向发展。
1、模块化供货趋势:美国李尔公司已将车厢内饰件全部实现了模块化供货,车厢内被简化为前座、后座、仪表板、车门衬、车门和行李箱衬等六大件,率先在车身件上实行了模块化。这些部件及所有电气、机械设备都已预先装配好,可在整车装配线上直接安装。
德尔福公司也推出了包括座舱模块、车门模块、前端模块、制动模块、空气/燃油合成模块等在内的系统化集成模块,将模块化的领域进行了扩展。
2、电子化:例如,豪华轿车的座椅总成具备电动调整、预热等功能,还有的具备腰部按摩功能,并逐步向经济型轿车扩散。
3、准时化供货:由于内饰产品可供选装的配置在各总成中种类最多,所以内饰行业基本上都要与主机厂实行同步生产,准时化供货,避免发生大量的库存。
4、安全、环保性:在欧洲和美国对汽车塑料环保的定义是严格的,涉及一个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既:使用环保的原材料、在环保的条件下制造生产、在使用和回收过程中不会对人的健康和环境有任何危害的的产品。汽车塑料部件在选材时,要选择塑料品种趋于集中统一,便于分类回收和整体回收,这是塑料回收、再生和利用的基础。例如:用回收的废旧保险杠造粒生产仪表板、护板等,用回收的座椅泡沫材料再生后作汽车内衬;仪表板表皮用热塑性聚烯烃,骨架用聚丙烯注塑件,填充用聚丙烯泡沫,这样便于将来仪表板整体回收。国外各大汽车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汽车回收试验中心。
5、扩大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范围和技术水平:开发塑料在功能件上的应用,如:多功能支架、仪表板托架、发动机护板等,塑料进气歧管等在国外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应用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制作汽车部件,减轻汽车自重;采用先进的成型技术和设备(如气辅注塑、低压注塑)生产汽车塑料部件,提高产品质量。
我国汽车塑化发展的特点和建议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一方面积极引进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加工设备,并对企业进行全面技术改造,保证了轿车塑料制品本地化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为降低成本,根据我国的国情优化设计,合理地选择材料;同时密切跟踪国外汽车塑料材料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材料、工艺、设备等方面技术研究,进行技术储备,以适应将来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这些企业利用引进车型的技术,扩大塑料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水平,不仅满足了汽车工业的需要,也形成了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的汽车塑料制品供应商,如上海延锋伟世通、长春富奥-江森公司等。这些企业不仅是国内技术最完备、生产规模最大的汽车饰件专业生产企业,而且部分生产工艺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同步水平。
但由于我国在汽车上塑料的应用量还相对较少且起步较晚,汽车塑料专用树脂牌号少、生产工艺落后、产量低,因而在工程塑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的使用落后于发展潮流,主要依靠进口专用树脂生产;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水平有限,制造周期长,生产准备周期长,试制费用高;开发力量薄弱,开发投入有限,开发手段落后,缺乏开发人才。
另外,汽车塑料零部件厂家规模不大,水平低,缺少统一的汽车塑料零部件规范与标准;不少企业生产、试验与检测设备尚属落后,不能保证和准确反应产品的最终性能;在CAD/CAM/CAE技术的应用上与国外先进行业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国内企业的环保意识与重视程度与国外尚有一定差距,对材料利用的统合,材料的回收、再生和利用方面的研究缺乏考虑。
针对我国汽车塑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国内汽车零部件、汽车塑料行业企业要在汽车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提高国际竞争力,把企业开发能力和产品水平提到更高的层次上参与汽车工业的发展与竞争。
2、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从设计开发阶段就要进行汽车用塑料材料回收、再生利用的研究,以满足环保的需要。这项研究不仅是汽车行业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应借鉴汽车发达国家对环保的经验,作为重要课题研究。
3、塑料原材料生产企业、汽车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与汽车主机厂应加强合作,建立新材料开发研究联合体,协调新材料及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专用树脂、专用料、工程塑料系列产品,以提高我国汽车塑料的应用水平。
4、在汽车塑料制品设计及生产中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加强对新工艺的研究,保证制品设计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重视低压注塑成型、气辅注塑成型等先进工艺在汽车上的应用。
5、推动汽车塑料材料、制品向专业化、标准化、高品质化、环保化方向加速发展,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来源《汽车与配件》
第二篇:2008中国汽车塑化发展与应用论坛
2008中国汽车塑化发展与应用论坛
现代汽车工业向着以减轻车身自重为主的减少能耗方向发展。国际上已把汽车对工程塑料的用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汽车用塑料的年增长率为10%-20%。汽车塑料用量占塑料总消费量的5%-8%,在美国和日本为12%,德国为15%。国外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给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指出了方向。按照我国汽车工业“十一五”计划的要求,到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将接近1000万辆和保有量将达到5300万辆,由于技术的发展,我国车用塑料的比例仍将逐步提高,到2010年我国平均每辆轿车塑料使用量将达到130~135千克,维修对塑料的需求量将达到20万吨,其中聚丙烯为7万~8万吨,因此汽车工业对塑料的总需求量将达到105万吨。各类汽车对塑料需求日渐扩大,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春天的到来,汽车塑料件也开始迅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各类汽车使用塑料大约为40千克~80千克/辆,轿车上的塑料用量为70~80千克,约占当时车自重的5%~6%。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国内汽车用塑料使用水平相对较低。在轿车中,塑料应用水平较高有富康、红旗等,每辆车的塑料使用量仅为90千克/辆左右。同当时国际先进水平110千克~120千克/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最近,通过对国内各类汽车调查的情况来看,国内轿车塑料使用状况已达到相当水平。国内排气量在2000毫升以上的轿车塑料使用量已接近120千克,部分车型塑料用量甚至超过130千克。由于这些车自重较大,因此其塑料用量约占其车重的7%左右;而排气量在1000~1600毫升尽管塑料使用量均在110~120千克,但塑料所占其车重比例为8%~9%。近年来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对大中型客车的需求快速增加,同时客车的高档化也使得对塑料的需求越来越多。从对厦门金龙和郑州宇通的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大型客车塑料使用量已达到180千克~200千克/辆,中型客车也达到了150千克/辆,其他中型车塑料使用量为100千克~140千克/辆。卡车对塑料的使用仍相对较低,从调查情况看,传统的5吨载重车的塑料使用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而最新设计的重型载重汽车在强调动力的前提下,对舒适的驾驶环境也提出了要求,新型卡车的驾驶室设计已接近轿车的水平,其中内装饰、空调及保温等已基本塑料化。以东风多利卡为例,2004年该车的塑料使用量已超过70千克/辆。市场快速发展呼唤汽车塑料新产品
由于我国汽车塑料的应用量相对较少且起步较晚,汽车塑料的应用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存在专用树脂牌号少、生产工艺落后、产量低的局面,工程塑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的使用落后于发展潮流;其次,也存在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水平有限的问题,生产周期长,试制费用高;第三,开发力量薄弱、投入有限,开发手段落后,缺乏开发人才;第四,汽车塑料零部件厂家规模不大,水平低,缺少统一的汽车塑料零部件规范与标准;第五,不少企业生产、试验与检测设备尚属落后,不能保证和准确反映产品的最终性能;最后,国内企业的环保意识与重视程度与国外尚有一定差距,对材料利用的统一标准,材料的回收、再生和利用方面的研究缺乏考虑。
汽车塑料件青睐热塑性材料,目前汽车用塑料件很多,由于塑料品种较多,不同的树脂具有不同的性能。经过多年的实践,目前汽车工业对塑料的使用已相对统一。近年来,在满足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前提下,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汽车用塑料的回收再生备受重视。因此在选择汽车塑料件时,设计师更倾向于选用热塑性塑料。在品种选择上,聚丙烯(PP)的用量明显增加,如改性聚丙烯保险杠已取代了PC/PBT保险杠,改性聚丙烯仪表板亦已取代了PC/ABS仪表板等,而ABS、PVC的用量则有所下降。
针对我国汽车塑化发展状况,提出以行业关注焦点:
第一,国内汽车零部件、汽车塑料行业企业要在汽车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提高国际竞争力,把企业开发能力和产品水平提到更高的层次上。
第二,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从设计开发阶段就要进行汽车用塑料材料回收、再生利用的研究,以满足环保的需要。
第三,塑料原材料生产企业、汽车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与汽车主机厂应加强合作,建立新材料开发研究联合体,协调新材料及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专用树脂、专用料、工程塑料系列产品,以提高我国汽车塑料的应用水平。
第四,推动汽车塑料材料、制品向专业化、标准化、高品质化、环保化方向加速发展,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第三篇:工业机器人产业应用与智能制造技术论坛
工业机器人产业应用与智能制造技术论坛邀请函
会议背景
中国是世界机器人需求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去年销量为2.26 万台,同比大增51%,而美德等国的比例均在40%以下,预计2014 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将成为全球第一。国内市场上已有5 万台左右工业机器人在服役,占全球总量的4.5%,保有量位居日、韩之后排亚洲第三,市场需求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全球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我国的机器人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有统计显示,2004 年以来,国内机器人市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0%以上;2011年增长率达到51%,机器人新安装量达到23000 台。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到2014 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关注程度,“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对工业机器人产业予以重点扶持。
中国碰到非常尴尬的情况是,整机可以做出来,但是整体价格下不来,在成本上面根本没有竞争优势,所以走成本优势出路不大。中国机器人生产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则是要与狼共舞,跟国际巨头短兵相接,争夺市场。
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商委
重庆市经信委
MMI现代机械工业杂志 协办:重庆市立嘉会议展览有限公司 承办:上海信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会议议程
9:00—9:10 开幕致词
把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放在突出位置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相关领导
机器人产业规划与政策导向,倾力打造“机器人之都” 重庆市领导(经信委/商委/两江新区主管领导)
主题: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应用领域案例解析
9:10—9:40
第一讲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及国产化趋势解析 蔡鹤皋 院士
9:40—10:10 第二讲
计算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在机器人应用中的最新技术与趋势 郑南宁院士 所长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 10:10—10:30 茶歇或自由交流时间
10:30—10:50 第三讲
IT软件服务商与机器人生产商之间无缝合作,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 赞助商发言
10:50—11:20 第四讲
新型机器人及其应用领域前景、许礼进
奇瑞汽车
11:20—11:40 第五讲
打造匹配中国市场需求的机器视觉产品及服务 赞助商
11:40—12:30 领袖对话: 分享机器人在汽车行业的最新应用与经典案例
※ 汽车制造中冲压/涂装/焊接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成功应用案例,汽车及汽车发动机总装中的整体解决方案
※ 汽车厂商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及要求
※ 工业机器人在汽车领域应用的常见故障/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工业机器人厂商的产品线规划及新推出机器人的应用优势 李刚
机器人部总经理,中国区
ABB Alwin Berninger
董事总经理,亚太区
库卡自动化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李世航
规划总监
江淮汽车
Breuillot Marc
焊接经理,亚洲区
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 胡昌华
制造工程部总装技术总师
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
12:30—14:00 午宴
主题:工业机器人前沿技术与先进加工工艺
14:00—14:30 第五讲
全球领先电机技术助力工业机器人制造 赞助商(电机技术企业)如: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 14:30—15:00 第六讲
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 发那科
15:00—15:30 茶歇或自由讨论时间
15:30—16:00 第七讲
借鉴前沿机热处理加工以及相关防锈经验,增加工业机器人控制精度
16:00—16:30 第八讲
3D测量技术在工业机器人制造中的应用 赞助商
16: 30—17:30
技术讨论:分享工业机器人研发难点及制造工艺 徐方
院长
中央研究院,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李伯基 副总经理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后藤英树 总经理
安川電機(中国)有限公司 朱世强
副主任
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
诚邀赞助企业
赞助商向主办方交纳30000元(人民币;叁万元整)会议赞助费,赞助商冠名享受以下优惠条件。
A、享受独家冠名权(AAA第X届海峡两岸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峰会)会前,赞助商公司名称、商标和演讲题目将展示在会议相应的媒体广告上,包括第十四届重庆立嘉机械展览会会刊杂志和网站上。B、赞助企业领导拥有15-30分钟演讲时间;
C、会前,赞助商的公司名称、商标和演讲题目、将通过直邮、传真及电子
邮件等方式通知到与会单位;
D、赞助商宣传资料可由会议主办方夹放至会议资料中; E、赞助商的公司名称、商标将出现在会场背景上;
F、赞助商的公司名称、商标、产品图片和演讲内容将出现在会议资料上; G、会后,赞助企业名称和大体演讲内容将出现在与之合作的网站和杂志上; H、赞助商将得到会议参会人员的名单和具体联系方式; I、赞助企业有5人免费午餐供应和出席酒会资格; J、赞助商有可享受4星级酒店2个标间住宿两晚。
K、会后,赞助企业将获得立嘉机械展相关展报、会刊杂志及精美礼品;
重庆立嘉会议展览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3—86308309 传真:023--86308301
联系人:陈先生:***
第四篇:地下工程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地下工程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摘 要: 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出现的拥挤的情况,这时,地下工程的建设就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目前我国地下工程在我国的历史,阐述了我国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关键技术,及地下工程建设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希望可以为我国地下工程的应用和发展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环境;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in China
chou-xuan1
(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Hangzhou 31000, Zhejiang,China)Abstract: 21 century China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unprecedented bring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progress, people's material life level increases, appear crowded city, 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is important.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ity underground projec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key technology,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hich caused by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ope for our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ys a reference.Key words: Urba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technology;Environment;Development trend
0 引 言
中国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速度目前位居世界之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自1949 年 10.6% 曲折的发展到 1978 年时为12%。从 1990 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从 18.96% 提高到1998年的30.4%,至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50%。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口和生活需求与自然资源逐渐枯竭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地球上每增加一个人,就占用一定的生活空间,它包括生态空间,即生产粮食等必需品,和供人们居住的及从事的各种活动的空间。这两类空间都是以土地为依托,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人类现有的生活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迫切需要开拓新的空间。
国际上推出一种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将是人类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在我国,农村、城市居民点及可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这样计算,我国可供有效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总量接近1.15*1015 m3。因此,有理由认为,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上,地下建筑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国际上已经把21世纪作为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世界各国也都作为国策去努力。我国近现代地下工程应用历史
虽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地下工程突飞猛进,许多大的地下建筑陆续投入使用。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巳建发电1600Kw以上的128座水电站中,建有引水隧洞的就有87座,占总数的68%,其中最长的引水隧洞是在施工中的引大入秦工程的盘道岭引水隧洞,全长15.782Km,断面最大的引水隧洞为藏工中的二滩电站导流洞,宽17.5m,高23m。在洞室施工方面,解放以来,我国已建地下厂房3O多座,且修建规模越来越大,例如,八十年代动工兴建的鲁布格电站装机6O万KW,地下厂房开挖尺寸125×17.5X 39m(长×宽
×高),目前在建的东风电站,地下厂房尺寸达106×20×47.8m,二滩电站厂房尺寸达296X26×72.6m 在铁路隧洞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我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许多大型的铁路隧洞群,其中五十年代建成的宝成线有隧洞304座,累计长84.4Km。六十年代建成的成昆线有隧洞427座,累计长340Km 八十年代,我国在勘测、设计手段上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和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著名的衡广线大瑶山隧洞.全长14.295Km,是我国目前最长的铁路隧洞,在世界已建成的长大铁路隧洞中居第十位。
近十几年,髓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地下工程发展迅速,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施工机械化程度也不断提高,施工组织、施工管理进一步完善。就目前国外地下工程发展水平,我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与不足,特别是在勘测、设计手段上,施工机械化程度上,有待于引进、提高。
为公路隧道(road tunne1),城市隧道占到40 左右。从这两个国家的城市修建隧遭来看.一是在大城市,隧道的修建日益增长,二是在整个国家运输系统中城市输送的作用愈来愈起到重要的位作用.在上海,近年来的发展使人民感觉到城市隧道与地下工程在总的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而且随着经济发展,这一分量将越来越大。截止2000年上半年,上海的城市交通领域已建成了总长度达7251.5m 的黄浦江越江隧道三条、近四十公里的地铁、16条地下过街道、黄浦江人行越江隧道1条、车行地下立交7条、各类地下车库227座,使用面积56万m,总泊位13000个,其中单建式地下车库4座;在市政工程领域,包括总长达万余公里的各种城市市政管线越江管线隧道5条 地下水库3座(总蓄水能力达到50万m。)、半地下雨污水泵站270余座、地下变电站2座、半地下发电厂1座、共同沟1条(近12km);与此同时还包括已逾百万平方米的各类民防地下工程。可以想象,如果现在的上海没有这些隧道与地下构筑物.上海一天都不可能正常运营下去。另外,根据上海城市发展的规模 及未来的实际需求,上海共规划有l1条地铁和7条轻轨线,路网总长447.5km。其次上海城市人均绿化面积不仅与国际大都市有着巨大的差距,就是与全国大中城市比较,也处于落后的水平。2000年上海规划人均绿化指标达到3.5m。,需要调整27.56平方公里的城市用地。可以看出在城市修建隧道和地下工程的必要性,而且这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下工程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由于快速的工业化和人口的高度城市集中化,为缓解或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增长对城市环境的压力和威胁,修建各种城市隧道和地下构筑物在世界各国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在城市向现代化发展的同时,离开地下设施几乎不能够维持或者根本无法发展 一般规模的城市,其煤气供应管道、供水、排污、电、通讯、远距离的供热等是必须的地下设施}在超过50多万人口的大中城市,除以上外,还有区轨道交通、郊区火车、汽车及电车和人行走道等的运输隧道,在人口超过数百万的大或特大城市,还有地下购物商店(mal1),地下文化设施(博物馆等)、地下住宅、地下办公室、地下停车场、地下行人通道、储藏室及废物处置地等集生活、储存、运输及废物处置的地下设施。据全世界的统计,在过去的30到40年间.人口超过50万的100多个城市修建或正要修建在地下运行的地铁、城市轨道或快速运输系统。截止1999年,世界上约有70个城市建有地铁运输系统。目前日本有运营地铁的城市达u 个,共37条线长度约601km,其中282km在东京。东京的地铁发展异常迅速,这与人口的增长和城市交通的拥挤是直接有关的,例如东京乘坐地铁的人数从1955年的3.7 到今天的25,1955年每天平均乘座人数大约在3O万人左右,而1995年增长到每天约760万人 在德国,自1990年来,平均每年修建的运输隧道大约有25kin,其中10到12kin 为地铁、城市和快速运输系统隧道,约5km为长距离铁路隧道(railtunne1),10km 我国地下工程常用的开挖方法
3.1我国地下工程开挖的现状
进入21 世纪,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现代化程
度明显加快。据资料显示, 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989 年的不到20%提高到2000年的35.7%。城市数量增加, 规模扩大, 人们的活动范围随之不断扩大, 对地下空间的需求逐渐增大。随着公共设施的大规模建设, 西部大开发和北京成功申办2008 奥运会, 我国需要在许多领域进行地下工程的建设, 其中包括铁路、高速公路、大中型水电站、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工程。而且, 现代城市建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地铁、市政工程(排水供水管道等)、穿江隧道需要建设。当我们进行大量的地下工程建设时,选择一个合适的开挖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地下工程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其开挖方法大体上经历了3 次大的技术革新: 第一次, 明挖法;第二次, 暗挖法;第三次, 盾构法。3.2我国地下工程中常用的开挖方法
我国从90年代以来,已成功地研制了直径3.8~
6.34m的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10余台,用于地铁隧道、地质条件较好的工程项目。
引排水隧道、电缆隧道工程,技术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在隧道导向技术、监控技术方面的研究也达到了国际先进。但由于我国液压泵和阀件的加工制造水平与国外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在一些盾构掘进机中适量采用了国外的零部件。在直径1.2~3m的顶管掘进机方面,我国已经先后研制了先进的反铲顶管机、土压平衡顶管机和泥水加压顶管机,国内已完全有能力制造国产机械,替代进口设备。最近,上海已研制了国内第一台3.8m×3.8m组合刀盘土压平衡式矩形顶管机,完成了2条62m长的地下人行通道,使我国在异形盾构的开发研究方面挤入世界先进行列。在微型隧道掘进机方面,我国也已研制了直径600~800mm的中心螺杆出土顶管机、夯管顶管机和水平定向钻机等设备。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厂是盾构掘进机专业制造厂。1995~1999年,该厂制造各类盾构32台(其中制造46m地铁盾构5台,修复9台,制造φ3~5m盾构6台,制造φ1.5~φ3m盾构10台,制造矩形盾构2台)。土压平衡盾构的设计制造技术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产化率达70%,掌握了泥水加压盾构的设计制造技术,并制造了1台直径2.64m的泥水加压盾构。在 TBM掘进机方面,已具备设计制造能力,并为国外厂商制造安装了2台φ4.88mTBM掘进机。1999年为广州地铁2号线改制了2台φ6.lm的复合型盾构掘进机。上海隧道股份研究所具有设计开发国外各种盾构掘进机的能力,并有20余项盾构掘进机的成果获国家、建设部、上海市科技进步奖。3.2.1明挖法
明挖法(Cut and Over 或Open Cut)俗称对地表 开膛破肚 ,是直接在地下工程建造处进行露天开挖和支护, 然后在开挖处建造地下结构, 完工后再进行覆盖, 恢复地貌的方法。明挖法具有施工作业面多、速度快、工期短、易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但因对城市生活干扰大、对周围环境破坏大, 应用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
明挖法适用于浅埋的地下工程, 可修建的空间比较大。自1950 年前后起, 东京、大阪重新开始的地铁建设全部采用明挖法施工。目前, 我国在大面积深基坑降水和边坡支护等方面取得了进步, 明挖法也在许多地下工程中得到了更好的使用。3.2.2矿山法
一般把埋置于基岩, 用传统钻爆法或臂式掘进机开挖隧道的方法称为矿山法(Mine Tunneling Metho d), 有的文章中称为钻爆法。矿山法是暗挖法中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开挖方法,一般适用于线路埋深较大、矿山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应用灵活、减少拆迁和交通疏解、造价合理等优点, 但矿山法也存在弊端。由于矿山法采用爆破或机械掘进开挖硐室, 对周围岩体的扰动比较大。此外, 矿山法对地质勘探要求较高, 对围岩地质情况的预见性较差, 需要超前地质探明和预报。
矿山法隧道施工技术在北京地铁、广州地铁一号线中被广泛应用。3.2.3盾构法
盾构法(Shield Method)亦称掩护筒法, 是法国人1818 年发明的土层或松软岩层中暗挖隧道的一种方法, 采用盾构顶进, 而后拼装预制管片形成衬砌。经过近100 年左右的时间, 从气压盾构到泥水加压盾构及更新颖的土压平衡盾构的应用与发展, 已使盾构法能适用于各种条件下的施工。
盾构法施工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精度高、振动小、噪音低,且对周围建筑物影响较小。缺点是新型盾构购置费昂贵, 对施工区段短的工程不经济, 成本高, 对断面尺寸多变的区段适应能力差。目前, 在我国盾构机主要用于软弱和富水地层(上海), 普通地层(北京)和滑移岩层(广州)。3.2.4隧道掘进机法
隧道掘进机法, 顾名思义, 是使用隧道掘进机进行开挖的一种施工方法。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 ing Machine 缩写TBM)是目前世界长大隧道施工最有效、最先进的大型综合性施工机械之一。1851 年美国工程师Charles Wilso n 发明了隧道掘进机, 通常被认为是第一台成功地在岩石中连续掘进的机器。另一个著名的探索是Co lo nel Beaumo nt 在1881 年发明的压缩空气驱动的隧道掘进机, 曾用于英吉利海峡的一条探测隧道。目前, 隧道掘进机正朝着机械、电气、液压和自动化一体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隧道掘进机法具有快速、优质、经济和安全等优点, 但掘进机法对具有坍塌、岩爆、软弱地层、涌水、膨胀岩等不良地质情况的地段适应性较差。此法应用最多的是水工和污水隧洞, 这主要是因为这类隧道的断面多为圆形的缘故。著名的英吉利海峡隧道就是采用隧道掘进机法施工的, 我国的秦岭隧道同样也是。3.2.5顶管法
顶管法(Pipe Jacking Method)是将预先造好的管道按设计要求分节用液压千斤顶支承在后座墩上, 在工作基境内将管道逐渐压人士体中, 同时将管内工作面内的泥土, 在管内开挖并运输出来的一种敷设管道的施工技术。它是一种不需要地面开挖,又不破坏地表建筑物的比较方便适用的施工方法。
顶管法最早始于1896 年美国的北太平洋铁路铺设工程的施工中, 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顶管法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除硬质岩地层以外, 其他地质情况几乎都可使用。其优点是: 占地面积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小、不破坏现有的管线和筑物正常使用;缺点是: 施工精度的保证较为困难, 容易出现顶管方向的偏移。
我国1953 年开始采用顶管法施工, 1981 年我国在浙江甬江的顶管技术已达到可顶管径2.6m, 单边连续一次顶进581.9m, 成为当时继美国依里诺斯州单边一次顶进558m 之后,世界上单边一次顶进最长的顶管工程。如今在我国, 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偏远地区, 隧道和管道的建设都有使用顶管法。3.2.6沉管法
所谓沉管法(Immer sed T unnelling Metho d), 就是先在船坞中预制大型混凝土管段或混凝土和钢的组合管段, 并在两端用临时隔墙封闭, 装好拖运、定位、沉放等设备, 然后将管段浮运沉放到江中预先挖好的沟槽中, 并连接起来, 最后回填砂石将管段埋入原河床中。用于修建水下隧道, 是重要的越江手段之一。
自1894 年, 美国在波士顿市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混凝土(与砖)结构的沉管隧道以来, 沉管工程历史至今已逾百年。多数地基条件均适于沉管法施工, 并能适应于纵向发生不均匀沉陷的地基。此种施工法一般完全适用于地震地区。其优点有: 管段是预制的, 质量好, 水密性好;断面形状无特殊要求, 可自由选择。最主要的缺点是在沉管阶段对于河道上的船舶交通的干扰, 这样会对河流所服务的地区产生经济上的约束。
迄今为止, 世界各国采用沉管法修建的水下隧道已达130 余座。2003 年通车的上海外环隧道是用沉管法建造的双向8 车道的大型隧道, 为我国大陆迄今修造的第四条越江公路沉管隧道。隧道规模目前居亚洲首位, 是继荷兰Drg ht 隧道(同为八车道)后世界上第二大规模水底道路沉管隧道。3.2.7 新奥法
新奥法(New Austr ian Tunnelling Method, 缩写为NATM)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新奥法是20 世纪60 年代奥地利人总结前人的隧道工程实践经验后提出的一套隧道设计、施工的新技术, 它是以喷射混凝土和锚杆作为主要文护手段, 将经验、量测和理论相结合, 形成的一种隧道工程新概念和方法。我国也常把新奥法称为喷锚构筑法。3.2.8冻结法
冻结法(Fr eezing Method)是指利用人工制冷 的方法把土壤中的水冻结并形成冻土帷幕, 用人工冻土帷幕来抵抗水土压力,以保证开挖顺利进行的施工方法。作为一种成熟的施工方法, 冻结法在国际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 我国采用此法已有40 多年的历史。冻结最大深度达435m, 冻结表土层最大厚度达375m,冻土强度可达5~ 10MPa。
确切地说, 冻结法不是一种开挖方法, 而是面向含水地层的一种处理方法, 常配合着其他开挖方法使用。
上海地铁2 号线共9 个旁通道, 其中4 个是使用水平冻结技术完成的。此外, 北京、广州、南京等许多大中城市的地铁工程和市政基础等多项工程建设中都曾用到过冻结法。3.2.9盖挖法
盖挖法施工技术是先用连续墙、钻孔桩等形式作围护结构,然后做钢筋混凝土盖板, 在盖板、围护墙、中间桩保护下进行土方开挖和结构施工。盖挖法有逆作与正作两种施工方法;盖挖法的主要优点是安全、占地少、对居民生活干扰少, 但施工速度比较低。地下工程建设诱发的环境问题
地下工程主要有隧道工程、沉井工程、基坑工程等, 地下工程在施工中或施工后都会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由城市地下空间引起的工程环境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潜在性、隐蔽性、社会性等特点, 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4.1地下水环境变异
地下工程施工常需要采用水泵将施工区的地下水位降低, 以疏干工作面, 改变着施工区周围的地下水的分布。同时岩土体的变形对地下水也产生影响。岩土体是地下水渗流的介质, 岩土体的空隙结构限定地下水的活动场所和运行途径, 控制着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岩土体处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存在着地应力、地下水及温度等。岩土体中地应力的改变(因地下工程施工作用)引起岩土体结构的变化, 从而影响岩土体的渗流特性(改变了岩土体的渗透性、渗流边界条件以及渗透压力)。岩土体中温度场的改变也引起地下水流速和渗透压力的改变。地下水与岩土体同处于地质环境中, 在时间和空间域内发生相互的改造作用, 使地质环境经受着不断地调整状态, 当这种调节处于极限状态时, 地质灾害将会发生。4.2地表移动和变形
影响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因素很多, 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大小不仅与地下工程的埋深、断面尺寸和施工方法、支护方式有关, 而且受地层条件的影响。由于人
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对于城市市区内地下工程施工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及其对周围环境影响预计显得更加必要。人们对于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采用了很多方法, 主要有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方法等。
4.3邻近建筑物损坏
工程降水造成地层的沉降, 其影响范围很大。地层沉降可能造成周围建筑及管线的剪应力增大, 致使建筑或管线断裂。另外, 由于地质条件的区别或者排水量的不同还可能会造成地层的不均匀沉降, 而地层的不均匀沉降亦会造成建筑物的倾斜, 影响其正常使用。同时, 工程降水造成降水漏斗内外的水头差, 在高水头差的作用下易于出现渗透变形问题。在渗透水流作用下, 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 以致流失;随着土的孔隙不断扩大, 渗透速度不断增加, 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逐渐带走, 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 造成土体塌陷。上述情况中, 当地下水的补给遇到建筑物基础的阻拦时, 就会绕过基础, 从而加强了基础周边的地下水流量, 加快土颗粒的流失速度。基础周围土的流失, 必将影响 基础及上部建筑物的稳定。4.4洞室围岩失稳
地下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岩土体称为围岩。围岩稳定指一定时间内, 在地质力或工程荷载作用下, 岩土体不产生破裂或失稳。自稳性较好的围岩,开挖过程中可以无需支护;自稳性较差的围岩, 施工中会出现坍塌, 必须修筑衬砌加以支护。一般情况下, 岩土体在自重及残余地应力作用下, 处于初始应力平衡状态, 开挖洞室将会破坏岩体的这种初始平衡, 引起围岩失稳。如顶围的悬垂与塌落、侧围的突出与滑塌、底围的鼓胀与隆破、围岩的缩径与岩爆等。
地下工程洞室开挖后, 地下形成了自由空间, 原来处于积压状态的围岩, 由于解除束缚, 而向洞室空间松胀变形。当围岩应力超过了岩土体强度时, 便失稳破坏, 有的显著而突然, 有的变形和破坏不易划分。洞室围岩的变形与破坏, 是发展的连续过程。弹脆性岩石构成的围岩, 变形尺寸小, 发展速度快, 肉眼不察觉, 而一旦失稳, 突然破坏, 其强度、规模和影响都极显著。弹塑性岩石和塑性土构成的围岩, 变形尺寸大, 甚至堵塞整个洞室空间, 但其发展速度缓慢。
地下空间资源正越来越多被开发利用于各种领, 如地铁、地下街、地下室、地下车库、等各类地下工程, 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功能转入地下的重要载体。但是, 地下工程建设一般都在市区内, 在其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引起周围地层的位移、变形、沉降与塌陷等环
境地质效应, 对周围地面建筑物及基础、地下早期人防和其他构筑物、公共地下管线和各种地下设施以及城市道路的路基、路面等都可能构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 研究城市地下建设工程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防治技术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开发地下空间的历史表明,当各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达到 500 美元以后,就进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3000 美元,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达到高潮。我国现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 600 美元,沿海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1000 美元,上海、广州等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 3000 美元。
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十分紧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3。我国一些大城市人口压力、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的程度不亚于六十年代发达国家的城市。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大城市地价将继续上 扬;不久的将来将进入人口密集、老龄化、生活快节奏的时期。鉴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 标是努力建造方便、安全、舒适、富有发展动力的高品位的城市,以适应 21 世纪的生活方 式。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完善城市功能设施、高效使用土地、方便生产生活、满足未来城市要求的唯一途径。实践表明,我国许多城市已进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阶段,部分大城市已经进入开发高潮。随着我国经济、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越来越表现出巨大效益和潜力,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必将向现代化、国际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具体说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事业将出现下述几个发展趋势:
综合开发利用的趋势。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将不再是满足某一单项功能,将立足于城市的整体建设与功能要求,是多项城市功能的整合共容,如满足交通、商业、供给与环境等的大型综合体。同时,也不再是一种空间形态的孤立,而是由点、线、面、体等多种形态的空间灵活组合贯通的有机的、丰富的空间整体。
规划与设计理论的发展。建立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三维立体发展的战略思路上,将地下空间作为城市三维发展的一个维度,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理论将会逐步充实完善,其将指导城市科学地向地下延伸。开发技术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地下空间开发的土木技术已接近或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涉及到一些关
键辅助设备等技术,如机具技术、计算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等,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大的差距,会影响到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与成本,将来随着对引进技术 的消化吸收和加大研制开发的投入,将会逐步缩小这些差距。
法规与管理维护越来越完善。不仅有完备的法规、政策及管理措施和先进的维护技 术水平,还将形成一整套推动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实体和管理部门。
环境要求与环境控制将被更加重视,相应技术工艺日益成熟。无人的城市地下空间 设施会更加安全、高效,有人的城市地下空间设施会更加舒适、美观,地下空间内环境中的 造景、幻境及地面环境模拟等技术会大大发展。同时,将更多地从环境保护、城市景观保护 和历史文物保护的角度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新工艺与新材料不断涌现。为了降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成本与难度,并适应多种形态的地下空间的组合,满足多种设施功能的交叉与共容,高效、经济的施工工艺将会不断产生,尤其是机械挖掘技术与施工自动化技术会有较大进步。同时,新的建筑装饰材料尤其是地下防水与环境改善的材料也会不断涌现。结 语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在交通、市政、水利水电、矿床开采等工业民用建设领域,还是在现代化的军事建设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上,地下建筑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于此同时,在加强理论技术,施工技术的同时要注重与环境的相互协调,使得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能得到快速有序,优质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
颖.地下空间在我国城市立体开发中的发展.2003.[2] 朱合华.地下建筑结构.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3] 梁
波, 洪开荣, 梁国庆.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在我国的现状、分类和发展.现代隧道技术,[4] 张海 非开挖技术与城市建设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02 11 [5] 施建勇, 徐
伟, 张维东, 吕凤梧.计算机技术在在地下施工结构可靠性研究中的应用.建筑技术
[6] 黄宏伟 城市隧道与地下工程的发展与展望 2001
第五篇:中国汽车物流的现状与发展
在汽车物流中第三方物流迅速崛起。目前我国汽车第三方物流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从传统的运输企业转变来的;
二是从汽车制造企业中分离出来的;
三是伴随市场崛起的民营企业;
四是中外合资的汽车物流企业。过去汽车生产厂家销售汽车,是由销售商到厂家提货,如今汽车一下生产线,由第三方汽车物流公司直接将车辆运送到各地经销网点,实现了零公里的运输,第三方汽车物流已将生产企业的固定仓库变成流动仓库,大大促进汽车商品的流通效率。
中国汽车物流发展现状
1.中国汽车物流市场增长态势。
2.汽车物流市场主体变化。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新的管理给中国汽车物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目前中国的汽车物流企业无论从物流运作的规模化、网络化还是服务功能和范围、综合实力上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3.中国汽车物流企业的存在形式。从传统的运输企业转变来,伴随市场发展而形成的民营企业,从汽车制造企业中分离出来,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
4.汽车物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体制/区域壁垒。(2)有效价格体系尚未形成。(3)物流服务形态需改进。(4)物流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
5.零部件物流要求高。据Merge Global的统计预测,2O12年之前,从亚洲到欧洲的汽车零部件出口物流业务将以年均lO.5%的速度增长,而亚洲到美洲的汽车零部件出口物流的年均增长率10.6%。目前在我国汽车物流领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物流公司可以从事零部件物流服务。
6.国内竞争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首先是国内市场国际化。在我国汽车物流业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应该清晰地看到我国物流业基础薄弱、市场混乱、无产业标准、竞争手段单
一、规模不经济、管理落后、专业人才缺失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汽车物流业的发展,影响了物流业效率的提升,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中国汽车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张彦敏 .(大连市委组织部,辽宁大连1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