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植树节史话范文
植树节史话
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该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植树节的建议。于是,4月10日被定为该州的植树节。
1979年2月,中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 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次年3月12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4枚题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邮票。1981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下,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
据联合国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现在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为“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全年12个月,每个月都有一些国家欢度植树节。约旦的植树节是1月15日,西班牙的植树节是2月1日,伊克拉的植树节是6月24日,朝鲜的植树节是4月6日,澳大利亚的植树节是5月的第一个星期五,芬兰的植树节是6月24日,印度的植树节是7月的第一周,巴基斯坦的植树节是8月9日,泰国的植树节是9月24日,古巴的植树节是10月10日,英国的植树节是11月6日至12日,叙利亚的植树节是1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有了这么多植树节,地球的未来一定是绿色的!
第二篇:廉政史话
廉政史话
清官的“四清”
清廉:生活清苦朴素,不贪图享受,不贪污、不受贿、不损公肥私。清介:为人耿直、有骨气、不阿谀奉承、不随波逐流,对恶不敷衍,不屈服。清明:居官勤于政务,办事有法度、有条理、爱民如子,奉公守法,不草菅人命,不枉屈是非。清正:为人处世,气度宽宏,严于律已,宽于待人,不以一已之私而忘国家之忧。
古代惩腐保廉之“克己奉廉”
这是从孔子等先秦诸子百家到近代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共同的主张。他们提倡从教育入手,提高官员克己奉公、反贪拒贿的素质,要求为官者清心寡欲、淡泊明志、慎独律己。这在封建社会是一种有价值的政治道德理念,曾经培养了一代代清官,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社会公德的一部分。
古代惩腐保廉之监察督廉。主要是通过成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建立专门的监察制度,来监督帝王和官员,对帝王的过失进行规劝,对官员的腐败行为进行纠正和弹劾。这一制度草创于西周、形成于秦汉、鼎盛于隋唐、发展于宋元、完备于明清。这一中国历代传承不衰的制度,成了历朝统治者整饬吏治、整肃纲纪的一道政治防御工程。
古代惩腐保廉之回避保廉。我国古代就实行了回避制度,主要用于选考官吏、行政监察和司法审案上。宋代规定,州、府、军、监不得由本地人充当;明代则规定了“南人官北、北人官南”的回避制度。清朝时,明确规定荐举中要“避乡”、科举中要“避亲”、任官中要“避籍”。
古代惩腐保廉之严惩治廉。我国历朝历代对腐败的官吏,都给予严厉惩治,轻则罚款、追赔、革职留任、降调、削职为民永不录用,重则抄家、处死、灭九族。秦朝实行贪与盗同罪,西汉则对受贿枉法者处以“弃市”,唐朝对贪官处以“绞刑”,清朝有的处以“赐令自尽”。
为官“八慎”之一——慎始。谨防“第一次”。人生贵善始。加强官德修养,保持自身廉洁,关键在于第一次。把好了第一次的关口,就是掌握了主动,就能在各种腐蚀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为官“八慎”之二——慎微。谨防小恶积大恶。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干工作,收一点拿一点、捞一点占一点、吃一点喝一点、玩一点乐一点,是人之常情,充其量只是小节问题,无伤大雅。由于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错觉,他们渐渐放松自我约束,滋长了放任心理。于是,今天贪一点,明天捞一点,后天占一点,越陷越深,最后难以自拔。
为官“八慎”之三——慎言。谨防口无遮拦。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牢记自己作为一个党员的责任,不要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百姓。要切实增强党的意识,谨言慎行,做到与中央不一致的话坚决不说,不利于党的形象的事坚决不做。
为官“八慎”之四——慎好。谨防嗜好误前程。领导干部应当把个人的兴趣爱好同人品官德的修养联系起来,对有利于官德修养的则育之,不利于官德修养的则弃之,否则,就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不法之徒腐蚀领导干部的“缺口”。
为官“八慎”之五——慎欲。谨防跌入欲海深渊。对待欲望的正确办法是以理导欲,以理制欲。以理制欲,就是欲求适度,欲不逾规,欲不损德。以理导欲,就
是以正确的理论和原则为依据,划清什么是正欲,什么是邪欲,择其善者而从之。
为官“八慎” 之六——慎顺。谨防坦途翻车。愈是个人成长、进步顺利的时候,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见喜忘忧,自松其绑,而应履平防险,浅水深防。既要“无病早防”,“人病我防”,更要“小病大防”。既要有“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敏感性,更要有改错于初萌的坚强决心和毅力。
为官“八慎” 之七——慎友。谨防被“朋友”拉下水。对领导干部来说,一定要谨慎交友,交结益友。只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那么,任何“朋友”的任何伎俩都奈何不了你。
为官“八慎” 之八——慎终。谨防晚节不保。要做到善始善终,必须克服种种不良心理。其一是吃亏、补偿心理。其二是及时行乐心理。其三是侥幸、冒险心理。其四是懈怠心理。
“铜臭”的由来——“铜臭”一词,出自〈〈后汉书崔烈传〉〉。汉代崔烈,以五百万钱买得司徒一职。一日,崔烈问其子崔钧道:“我做了三公,外人对我有何议论?”崔钧如实答道:“人们都嫌你有铜臭味。”后来,人们便以“铜臭”一词来来讽刺用钱买官或俗陋无知的富人。
第三篇:元宵节史话
元宵节史话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元宵节闹花灯的传说
传说玉帝养了只鹅,它下凡去玩儿时被人类打死了。玉帝非常生气,决定要在元宵节那天放火烧死人类。聪明的人们知道了,就在元宵节那天挂灯,把放火的武将们骗了回去。所以元宵节闹花灯就成了人们的风俗了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是多种多样的,有赏花灯、猜灯谜、赏冰灯、踩高跷、舞狮子、划岸船、耍北棍、扭秧歌、吃元宵等。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闹花灯、猜灯谜、舞狮子和吃元宵。
(一)赏花灯。赏花灯是元宵节的中心活动。元宵花灯种类很多,式样繁多,有挂灯、坐灯、壁灯、提灯、走马灯、人物灯、鸟鱼花竹灯等。元宵燃灯的风俗起源于汉朝,汉
此曲只应天上有(打一成语)不同凡响
一年四季花如锦(打一地名)长春
千年古屋(打一现代作家)老舍
节日的焰火(打一成语)——五彩缤纷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第四篇:对联史话
对联,《中国对联大辞典》是这样说的:对联是对与联的合称。指以对偶句为基本特征的有独立意义的文学形式,由上联和下联组成。由此可见,光有对偶、对仗是不能成为对联的。一定要有“独立意义”。是一种文学形式。对偶是一种辞格。对仗是一种格律。而对联却是一种文体。
【对联史话】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是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古人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清代对联进入昌盛时期。清代康熙、乾隆都有“到此一题”的雅兴,铁齿铜牙的纪晓岚、胸有成竹的郑板桥等对联高手也随之诞生。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名联佳对,浩如烟海。这份独特的、珍贵的文学遗产,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1、秦皇岛市孟姜女庙对联
•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三、六、八字读cháo,四、五、七、九字读zhāo;下联三、六、八字读zhǎng,四、五、七、九字读cháng。这是用辨音手法写的一首楹联。】
2、数词联 之冠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此联为北宋人吕蒙正撰。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三朝宰相,幼时家贫如洗,穷困潦倒,得人帮助开始读书,后考中进士第一。他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极度不满,曾作怪联抒发愤慨之情。该联纯用数词,又是藏头掐尾联。横批是“南北”。
全联应读为:缺衣
(一)少食
(十)没东西。
3.有趣的对联
从前,有个“孤寒鬼”打算开个酒店,于是出了三两银子,征求人为新店写一幅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孤寒鬼”对他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
• 那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下联是: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秀才摇头晃脑地念了一遍,“孤寒鬼”听了非常高兴,但脸上却不露声色,还耍赖地说“对联好坏,还需听众人意见。”就这样把三两银子也赖掉,不给秀才了。到了新店开张的那天,当着许多前来看热闹的人,秀才大声地把对联念成: “人多病,少财富。”“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孤寒鬼”一听,大骂秀才,看热闹的人却哄堂大笑。
请你猜猜看,原先“孤寒鬼”听了为甚么非常高兴呢?
4.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5、对联常识
1)、字数相等:它可长可短,但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中国人民万岁。袁世凯千古,【】“袁世凯”三个字怎么对得住“中国人民”四个字呢?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嘛!
2)、词性相同:上下联相同的位置词性应该相同。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3)、意义相关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平仄相谐:仄起平落。上联最后一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字是平声,其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古汉语中平为平声,“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
现代汉语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现代汉语中平为阴平、阳平,仄为上声、去声。
5)、结构相应: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语法结构也应该相同。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避免重复:上下联意思不能相同,也要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字。
• 上联:踢破磊桥三块石
• 下联:分开出路两座山
6、对联方法
正对:上下联意思相近或相关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反对:顾名思义,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联或下联,意思不全,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71)必 答 篇
请回答:此联写了哪两个历史人物?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勾践】
2)请回答:此联颂谁?青莲文苑第一家 盛唐诗酒无双士 【李白】
3)请回答:此联颂谁?诗中圣哲,世上疮痍。【杜甫】
4)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5)请回答:此联的作者是谁?【鲁迅】
俯首甘为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
6)请回答:这副对联怎么断句表达两种不同的语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7)请回答:此联的作者是谁?
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
8)我国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渭为告诫子孙刻苦学习,不虚度年华,曾写了一副令人费解的怪联挂于后辈的书室: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子孙和来客见之,均不知其意.后经徐渭一解释,大家恍然大悟,拍手称好.
你能说说这怪联是什么意思吗?
【】(注意多音字)答案提示:此联是告诫年轻人要刻苦读书。乍看此联,上下一样,何以成对 ? 其实,认真思考,便知奇妙。上联是说,一个人年少的时候,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时光大好,此时为好读书也;可惜有人不知读书的重要,只顾玩耍,不爱读书,这叫不好读书。下联是说,年老时方知读书重要,而好读书,却因耳聋眼花力不从心,不能好好读书!这个„好‟字,一字两个读音,两重意思,交错相对,耐人寻味,就是这副对联的奇妙所在。上联两个“好”的读音是:hǎo hào 好读书,不好读书。下联两个“好”的读音是:hào hǎo 好读书,不好读书。
9)请回答:此联用于什么行业?
做人间顶上功夫,操天下头等大事。【理发】
10)有人为卖豆芽的人写了一副对联,对联之意希望豆芽越长越长,卖豆芽的人看了很满意。你看该怎么念?
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cháng zhǎ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zhǎng cháng。】
11)请回答:此联用于什么行业?
往来无间一须臾,消息瞬通九万里。【邮电信息业】
12)请回答:请在空白处填上一动物的名称?
举杯祝酒迎来年,扬鞭策 入新岁。【马】
13)请回答:请在空白处填上一动物的名称?
春晖照华年,江水腾 影。【龙】
一叶孤舟,坐着两三位骚客,启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十年寒窗,进过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年一定要中。
此联中包含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某秀才屡试不中,但仍不放弃;某年再次应考,又因故迟到,请求补试,主考官便出此上联试其才能。秀才略加思索,亦以“十数”相对,且言辞恳切、真实感人,终致主考官动了恻隐之心,破例准考。
一只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书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史,七维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生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此联歌咏对象是教师。上下两联均嵌十数,一顺一倒,相当成趣,把老师的敬业乐业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上品。
一个贪赃枉法的县官,大年三十晚上在县衙大门上贴了一幅对联。上联:一心为民,二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下联:六欲有节,七情有度,八方兼顾,久
(九)居德范,十分廉明。横批:福荫百姓。大年初一早上,赃官还没起来,衙门口的人已围的水
泄不通,还不时有人喝彩:“好呀!写的妙极了!”他听后急忙起身,跑出去一看。只见门上又贴一联。上联: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八进考场,七品到手,六亲不认;下联:五官不正,四蹄不羁,三餐饱食,二话不说,一心捞钱。横批:苦煞万民。此联活画出那个自我标榜的贪官的丑态,且变顺为倒,仍嵌十数,真令人忍俊不禁,拍手称快!
古时候有个不成器的读书人,要送儿子去读书,特请自己过去的老师嘱咐几句。老师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
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读书人看了半天,也不明白,就问怎么上下联一样,老师说:“你年少时父母一心一意供你读书,让我教你,可你偏不爱读书;后来你长大成人,想读书,爱读书了,要抚养儿女,杂事拖累,没有条件了。我把它写出来,是想让你儿子记住:读书要趁好时机,不要像你一样后悔了。”
古时候有个不成器的读书人,要送儿子去读书,特请自己过去的老师嘱咐几句。老师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
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读书人看了半天,也不明白,就问怎么上下联一样,老师说:“你年少时父母一心一意供你读书,让我教你,可你偏不爱读书;后来你长大成人,想读书,爱读书了,要抚养儿女,杂事拖累,没有条件了。我把它写出来,是想让你儿子记住:读书要趁好时机,不要像你一样后悔了。”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曾写一联以自勉: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他用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兵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故事,表达了他发奋苦读的坚定决心和豪情壮志。
物理知识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仗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
上联谈的是浮力和比重下联谈的是长度测量。上下联各“装”一对矛盾:轻与重,短与长。同时还巧妙的说出了“轻载重”和“短量长”所寓的奥妙。
宋代大臣寇准和杨大年和对过这样一副对联:
水底日为天上日,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个是说利用水当镜子,反射成像;另一个是利用眼作透镜成像。两个光学定律融与一联令人拍案叫绝。
妙联二则
珍妃苹果脸
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可谓名作。但有些作品一出世也就看到了它的非凡。即便小小的对联一式,亦常常如此。近年四川联家倪丁一先生有一短联,呈全甩名词串缀的列锦式,成为不相关而又相联的流水对。极逗,又极有含量。字字对、词词对、整体对。
珍妃苹果脸,瑞士葡萄牙。
珍与瑞,皆吉祥之意。妃,虽“小老婆”,但亦有美妇人意。珍妃,专用名词,清代光绪帝之一妃。士,男子,瑞士,美男子。苹果与葡萄。皆水果。脸与牙,皆人体之一部位。苹果脸与葡萄牙又皆形容人脸蛋
长得美丽、牙齿整齐干净。瑞士、葡萄牙分别又是二国名。那么整体呢?一俏妇人、一美男子,不是天生的一对吗?自然、流畅、幽默。—见便生记忆,好玩得很。
中国对联应为中国汉字组成。但中西交流,世界潮流。所以文也常常发生变化。人偶将英文字母写进中国对联之中,则更有画龙点睛、妙笔生花的作用。又能增加文化色彩与幽默意味。
八十年代当代联家杨世光为高原牧场题一联,联云:
“骑M马,挥L鞭,跨V谷,放开O口唱春色;
进H桥,走S路,攀A蜂,登上T台观曙光。”
竟用了八个英文字母。每个字母都是一个图型,极形象。看这位牧马人.既有现代风采,而又有古人之雅趣吧?
妙趣横生虚词联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对联中,虚词联可谓别具一格,妙趣横生。
入座三杯醉者也;
出门一拱歪之乎。
这是《巧对录》中的一副妙联。联中五实二虚,戏用极文雅的文言虚词“者也、之乎”,描写极不雅观的酒徒醉态,嘲讽之意,不点自明。
翁之乐者山林也;
客亦知夫水月乎?
这是福建连江青艺寺一副虚词妙联。上联意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下联句出苏轼的《前赤壁赋》。联中,虚词与实词间相陈列,使对仗工整,韵律协调,情趣盎然。
清末民主革命女英雄、“鉴湖女侠”秋瑾壮烈就义,有人撰赠挽联:
悲哉秋之为气也;
惨乎瑾其可怀矣!
巧将女烈士姓名嵌入联中,借引宋玉《九辩》中名句,特别是活用虚词,使挽联充满悲怆凄哀的气氛,抒发缅怀先烈的情意,堪称上乘佳品。
抗战时,重庆一知识分子空有满腹经伦,却难填饱肚皮,乃撰写一自嘲联曰:
之乎也者矣焉哉,字字安排得下;
油盐柴米酱醋茶,行行奔忙不来。
以七实对七虚,且用得恰到好处,实属不易。
析字是一种通过拆析离合字形来表情达意的辞格。它表现出很高的汉字运用技巧,所以析字对联趣味横生,妙语迭出,前些日子在一个网上还看到一些朋友作拆字联游戏。
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意思是,这些成了劈柴的木头出自深山,人们用柴生火,因此傍晚冒出很多烟。这副析字对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短短十四个字,就有四个合字,比如“柴”为“此”和“木”所合)。
金章宗是全国的第六代皇帝,从小就喜欢汉文化。他有一个妃子叫李妃,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聪明好学,深得金章宗的宠爱。一天晚上,金章宗跟她坐在露天台上乘凉,忽然想出了个上联,就笑眯眯的对李妃说:
二人土上坐
此联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但从文字上看,两“人”往土上一“坐”,正好是个“坐”字。所以看似不难,但对出下联并不容易。
李妃听了,抬头看看月亮,慢慢吟道:
一月日边明。
就是说月亮靠在太阳旁边才会发出光亮。这句话另外一层含意是,我李妃就是月亮,皇上您就是大阳,我只有靠在您的身边才会发出“光亮”——才有我当皇妃的光彩。这也是析字联,“月”往“日”边一靠,正好是一个“明”字。下联和上联对仗工整自然,很见功夫。
好了,就此打住,否则网朋要犯困了。
1996年秋,我曾有幸参加中秋西湖大团圆活动,全国三十三个省、自治区各有一名代表,我代表湖南,为平湖秋月写了一幅长联,献给杭州市人民政府:
碧空走月,招惹嫦娥奔月、青莲醉月、东坡咏月、阿炳奏月,堪羡当今盛世平湖看满月;黄叶知秋,引来宋玉悲秋、梦得喜秋、永叔赋秋、小川颂秋,难忘华诞同仁良夜闹中秋。上联引用神话嫦娥奔月、传说青莲居士李白赴水中捉月而死、苏轼有咏月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瞎子阿炳有名曲《二泉映月》。下联说历史人物:宋玉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句子、唐诗人刘禹锡有《秋词》两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欧阳修有《秋声赋》、郭小川有诗《秋歌》。上下联六次嵌“秋月”两字,受到代表
与各界人士的好评。话说有个员外家有两个美若天仙的女儿,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每天上门说亲络绎不绝,没有一个中意的。老员外想用对对子的方法招婿。他出的上联是:“一大娇,二小娇,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分彩,八份九分十倍娇。”
这是一个数字联,从一到十。好多的人看看后摇摇头,乘兴而来,扫兴而去。
这天来了七个进士,苦苦冥思一个晚上都没人对的出,到天亮时走去了六个。最后一个见景生情终于对了出来。他是这样对的:”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娇大娇一人占。“ 【十强男,九弱男,八尺雄心七尺身,六杯五碗四坛酒,三两二两一点难。】
第五篇:书法史话
书法史话
六(5)陈子宁 25号
书法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收藏性,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书法起源于中国,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的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创造了文字。
书法现在有正体、草体、隶体、篆体、行体。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颜体”、“柳体”、“赵体”等。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和“汉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东晋的王羲之;唐代的怀素;唐朝的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唐代是书法的鼎盛时期,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但我认为最厉害的是王羲之了。
王羲之的《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临河序》、《兰亭记》等。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之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在绍兴云门寺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sì],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的珍宝,经常临习,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后察出《兰亭序》真迹在会稽永欣寺(即现在的云门寺)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从此引出一段唐太宗骗取《兰亭序》的传奇故事,原迹
随唐太宗陪葬昭陵的故事。这一段故事,更增添了《兰亭序》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氛。
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唐代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帝、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皈[guī] 依王羲之。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书圣”、“墨皇”虽有“圣化”之嫌,但世代名家、巨子,通过比较、揣摩,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如今,书法在日韩亚洲发展,数以万计的书法爱好者和收藏者都喜欢。
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