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源与黄金时代(5篇)

时间:2019-05-15 07:2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起源与黄金时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起源与黄金时代》。

第一篇:1.起源与黄金时代

欧美侦探推理小说发展历史

推理小说起源:经济发展,国家权力机构,警察局,警察厅,腐败等问题。大人物会寻找私人侦探帮忙。私人侦探逐渐壮大,侦探推理小说应运而生。

一、爱伦坡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19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世界侦探小说的鼻祖。哥特小说高峰。《莫格街谋杀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密室杀人 玛丽罗杰疑案,安乐椅侦探 金甲虫,密码推理

凶手就是你,死人的心理学 失窃的信,人体感官盲点(每一部都是不同的手法)

奥基斯特·杜宾,世界侦探小说舞台上第一位名侦探,美国作家爱伦·坡笔下的人物,先后在《莫格街谋杀案》、《玛丽·罗杰神秘案件》、《金甲虫》、《你就是杀人凶手》、《被盗窃的信》中大显身手。杜宾是法国名门之后,爱好幻想,以其独到的分析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解开了多起凶杀之谜,成为风云一时的人物。杜宾的搭档是一位呆头呆脑,自命不凡的记者,从而衬托出杜宾的推理能力。

安乐椅神探(Armchair Detectives)(偶见意译为躺椅侦探)是侦探小说所塑造的一种侦探。与一般的侦探之间,最大的差异是安乐椅神探无须奔波劳碌,只需坐在舒适的安乐椅,听着、看着命案的线索,就能凭借著推理,指出真凶。推理小说史上的第一个安乐椅神探是由奥希兹女男爵的小说《角落里的老人》里的主角。自从这个部作品出版后,安乐椅神探变成所有推理小说作家想要挑战的角色。

二、威尔基·柯林斯

威尔基·柯林斯(1824年1月8日~1889年9月23日,William Wilkie Collins),英国侦探小说作家,主要作品有《月亮宝石》和《白衣女人》等。

揭露上层社会宗教与虚伪,社会派,纯文学。塑造卡夫警官。其好友,狄更斯,喜欢犯罪小说,《荒凉山庄》,塑造巴克特探长。

三、柯南道尔

医生,医学博士,出于生计问题开始写侦探小说。福尔摩斯,以贝尔医生为原型,阿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1859~1930),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因塑造了成功的侦探人物──歇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侦探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堪称侦探悬疑小说的鼻祖。代表作有《福尔摩斯探案集》(包括《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等)。

四、杰克·福翠尔

杰克·福翠尔(Jacques Futrelle,1875—1912)1875年出生于美国乔治亚州,父亲是大学教师,自幼便在充满文艺气息的环境中长大。18岁离开学校进入《亚特兰大日报》工作,曾短暂在《波士顿邮报》任职,后返回《亚特兰大日报》撰写体育专栏。福翠尔1895年结婚后迁居纽约,再迁居马萨诸塞州,并展开他的写作生活。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便是拥有“思考机器”美名的天才教授凡杜森系列。

1912年1月,福翠尔偕同妻子前往英国商谈作品出版计划,搭乘泰坦尼克号返国途中遭遇船难,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五、吉尔伯特·基思·切斯特顿

G.K.切斯特顿(Gilbert Keith Chesterton,1874~1936),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经常被誉为“悖论王子”。早年在圣保罗学校和斯莱德艺术学校求学。当过记者,于1925年起主办《新证人报》(后改名为《G.K.周刊》)。散文风格多样,文笔轻盈。文学批评颇获称誉。论著《文学中的维多利亚时代》(1913)及有关勃朗宁、狄更斯、萨克雷、乔叟的研究著作见解精当。其创造的最著名的角色是牧师侦探布朗神父,样貌平平,首开以犯罪心理学方式推理案情之先河,《布朗神父探案》是英国著名推理小说之一。其它小说有《诺廷山上的拿破仑》(1904),诗集有《野骑士》(1900)、《新诗集》(1932),其中以诗篇《飞行的小客栈》最为著名。反推理小说:

《特伦特最后一案》,(英)本特利,切斯特顿的好基友。

六、长篇黄金时代

(20年代,一战结束,长篇推理出现,)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生80多部,作品质量高。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 1890~1976),英国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1] 代表作品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谋杀案》等。波洛,比利时退休警察,大城市的探案 第一本,《斯塔尔斯庄园奇案》。人物真实,贴近生活,更加可爱。柯南咖啡馆,ABC形象。致敬。第二本,《罗杰疑案》。《死亡约会》,考古现场等。喜欢旅行,法国的海岸。《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阳光下的罪恶

简·马普尔是“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中的一位乡村侦探,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第二号侦探,也是为数不多的女侦探之一。她是来自圣玛丽米德村的可敬老小姐侦探,是个天生的侦探,住在英国的圣马丽密特丹.是小说所描述过的最佳侦查头脑之一。由于好管闲事,人们便送了一个“老猫”的雅号给她,可她对此毫不在乎。马普尔小姐一直没有结婚,有人说她是个“奇怪的老姑娘”,“有点神经过敏”,但破获了不少疑案,人们又对她十分钦佩。

乡村别墅式的小村探案,每个人心中充满了秘密,让故事错综复杂。侦探夫妇。通灵女巫。灵异与人性相关。

侦探,悬疑,灵异故事。有开创新。喜欢买房子。赠送版权。

七、埃勒里·奎因 逻辑推演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是曼弗雷德·班宁顿·李(Manfred Bennington Lee 1905~1971)和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 1905~1982)这对表兄弟合用的笔名,美国推理小说代名词,他们堪称侦探推理小说史上承前启后的经典作家,开创了合作撰写推理小说成功的先例。埃勒里·奎因也是其小说中的主人公,其角色本身就是一位侦探小说作家兼超级侦探。年轻英俊的侦探埃勒里·奎因和他的父亲——纽约警察局的警官理查德·奎因是其大多数作品中的主要角色。《罗马帽子之谜》 《X的悲剧》《希腊棺材之谜》 《Y的悲剧》 《Z的悲剧》

《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催人泪下。挑战读者。

八、约翰•迪克森•卡尔 密室讲义

约翰·迪克森·卡尔(John Dickson Carr,1906年11月30日—1977年2月27日),美籍推理小说家。卡尔是推理小说黄金时期一位重要作家,和阿加莎·克里斯蒂、艾勒里·奎因并称“黄金时期三巨头”。他独以密室题材的构思见长,一生共设计出五十余种不同类型的密室,故有“密室推理之王”的美誉。1963年,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简称MWA)一致同意向卡尔颁发“终身大师奖”,这是推理界最高的荣誉。他的代表作有:《三口棺材》、《犹大之窗》、《歪曲的枢纽》、《燃烧的法庭》等。

九、范·达因

不能出现中国人(神神鬼鬼),爱情(冲昏头脑)。范·达因,原名威拉得·亨廷顿·莱特(1888年10月15日~1939年4月11日Willard Huntington Wright,-),欧美推理小说黄金时代代表作家之一,创作了旨在规范推理小说写作的“范达因二十则”,对后世推理小说的创作影响颇大。

1920年代,他开始动笔创造了红极一时的名侦探推理小说—菲洛·凡斯(Philo Vance),并将系列作品推进大银幕与广播节目。

十、女作家

三大女王:阿加莎 约瑟夫约瑟芬·铁伊,《时间的女儿》,为理查三世翻案,历史迷案,写论文式。

约瑟芬·铁伊,推理小说作家。原名伊丽莎白·麦金托什(Elizabeth Mackintosh),1896年7月25日出生于苏格兰西北部。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推理史最辉煌的第二黄金期三大女杰之一,也是其中最特立独行的一位。和她齐名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萝西·榭尔斯都是大产量、行销惊人的作家,铁伊却穷尽一生之力只写了八部推理小说,八部水准齐一的好小说——是推理史上极少数一生没有任何失败作品的大师。

(翻译很差,需要好的翻译来。)多萝西·L·塞耶斯

1893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女推理小说大师,与阿加莎·克里斯蒂和约瑟芬·铁伊并称推理侦探三女王。牛津大学萨莫维尔学院高材生,是第一批获得牛津大学学位的女性之一。出生于英国牛津,通晓法语、德语等数国语言,热爱音乐、戏剧,酷爱读书写作,她于1923年开始写作侦探小说,主要作品有《烈性毒药》、《五条红鲱鱼》、《索命》、《绞刑人的假日》、《九个裁缝》等。塞耶斯小说的叙事焦点不在于“谁干的”(谁是凶手)而是“如何干的”(谋杀方式)。

十一、莫里斯•勒布朗

莫里斯·勒布朗(1864——1941),法国著名小说家,曾获法国政府小说写作勋章。1864年11月11日生于法国鲁昂,1941 年卒于佩皮尼昂,享年77岁。崇拜福楼拜与莫泊桑,受他们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一生产量颇丰,著有二十部长篇小说和五十篇以上的短篇小说,尤以侠盗”亚森·罗宾“系列最受欢迎,是世界侦探/冒险文学的一代宗师。

莫理斯·勒布朗笔下的侠盗亚森·罗宾,法国的国贼,侠盗界的鼻祖。精于易容之术,可以随时化身为任何身份的人,有时也以侦探的身份登场,因此,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他是个英俊潚洒、风流倜傥的人物,事实上却几乎无人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其为人爽朗、行动敏捷、个性乐观,对女性殷勤有礼、富体贴心,生活上可挥金如土,也可安贫乐道,爱强扶弱、劫富济贫,其犯案手法神乎其技,令人摸不著头绪,爱跟警方开俏皮的小玩笑,又善于宣传,利用报纸对自己的义举赞扬一番,让被害者哭笑不得。他有著强烈的爱国心。在《亚森·罗宾被捕》事件中初次登场,便为了心仪的女子,自愿被葛尼玛探长逮捕,却又在狱中指挥其手下犯案,并预告自己即将逃狱,而且也真的成功了,足见其足智多谋。法国报纸说他是一个有社交手腕又无法无天的大盗,根据作者自己的说法,他是一个诱惑者,无政府主义者艺术爱好者和爱国者,也有人说他是最后的浪漫英雄。《亚森罗宾被捕》、《碧眼姑娘》、《空心岩柱》、《虎牙》、《神秘住宅》、《三十口棺材岛》、《水晶瓶塞》、《三只眼睛》、《大事变》

本格:崇尚推理与解谜。但忽视背景,人物塑造等细节。

读者的需求,对路径的创新的要求。希望与社会紧密相连,心灵的治愈。每个时代读者的需求都不同。

作家也在与时俱进。

第二篇: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

亲爱的阿荒:

我是十年前你。

让我回想一下,你刚进校的样貌。稚嫩的脸上好奇的眼睛不住打转,沉浸在一次又一次的幻想中展望着完美的未来。对于军训,也只抱有“此番必可减肥”的戏谑心思。对于刚到谋生环境的你,显得呆呆傻傻格格不入,秉承“谨言慎行”愈发形单影只,你以为你能够靠着回忆过完大学生活。虽与朋友感情要好但也终抵不住天南海北的距离,终也不能切实体会心中莫名的烦扰。

浑浑噩噩中迎来军训,看着其他小姑娘忙碌选购防晒品、鞋垫……你总在一旁摇摇头后继续做自己的事,你就是一个边缘人。太阳挂在天空活像蜡烛穿过一个洞,远处的学长学姐们,三五成群带着吃食四处寻找,在寻找着社团部门的小孩。无聊的你踢着石子,正前方的学姐叫了你挥挥手小跑过来把东西递给你,拍了一下头。你突然释然,最好的,最坏的你都要珍惜,把它们揣起来感谢你能遇到她们,因为这是你的人生,你的黄金时代。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篇:黄金时代读后感

第三次看完《黄金时代》,黄金时代读后感。我就在想,如果依然不把感想诉诸于文字,对自己实在是一种残忍却又奢侈的折磨。然而与前两回一样,我再次得了失语症。失语症不知道自己会说些什么,能说些什么。所以沉默。

患失语症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没什么可说,仿佛禅宗里的言语道断,发声的刹那即是意义丧失的开始。二是要说的太多,无法有序地组织语言,以致长时间语塞。出乎意料的是,《黄金时代》同时给了我这两种感觉。我为此很受惊吓。对于一个受了惊吓的失语症患者来说,要试图说明自己的病因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如何,我大概不能把自己的脑袋敲开,哪怕里面真的有些东西需要得到更好的表达。

从黄金时代到三十而立,再让人想起无限美好的似水流年。王小波的大智慧把诗意和幽默赋予生活,又从中体验出大荒唐与大悲哀。

一、黄金时代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们当然知道,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也许算不上这个国家的的黄金时代,但此时的王二处于他一生黄金时代。)黄金时代里的王二像一只没有被骟锤的公牛,阳具直挺,生猛并以为自己将永远生猛。他和陈清扬一起跑到山里,又一起回到农场接受批斗,再用诗一般的文笔在交代材料上酣畅淋漓地描写性爱。——是的,甚至没有谁曾这样写过我们的生活。其中的性描写是最令人赞叹之处:充满原始的诗意以及执着的生活热情。

写到这里,我意识到我的失语症又要犯了。我实在需要一段原文作为这篇东西的强心剂——我害怕它死掉,这么一来我的第三次读后感又要夭折。我就要跌进读与读后感的永劫循环。

“我和陈清扬侧躺在蓝粘土上,那时天色将晚,风也有点凉。躺在一起心平气和,有时轻轻动一下。据说海豚之间有生殖性的和娱乐性的两种搞法,这就是说,海豚也有伟大的友谊。我和陈清扬连在一起,好像两只海豚一样。

“我和陈清扬在蓝黏土上,闭上眼睛,好象两只海豚在海里游动。天黑下来,阳光逐渐红下去。天边起了一片云,惨白惨白,翻着无数死鱼肚皮,瞪着无数死鱼眼睛。山上有一股风,无声无息地吹下去。天地间充满了悲哀的气氛。陈清扬流了很多眼泪。她说是触景伤情。”

而读者的我就站在现实的旷野里,他们所不能意识的对面。——生活仍旧贫血苍白;我只有再次充满了联想与无比的向往。这使得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即我原来也属于容易驯化的一类。饲料吃多了,就要忘记山肴野蔌的味道;阳痿的日子过习惯了,就会以为勃起完全没有必要。喜欢《黄金时代》的人很可能都把王二作为幻想中狂狷不羁的自我。如醉如痴过后,你发现自由的意志却从未有过地清醒。——追求自由与美好,并对自由美好的生活充满热望,这在荒唐的年代里,更有了璞玉浑金的色彩,黄金时代更有了令人怦然心动的魅力。

李银河女士在悼念王小波的文章里写道:樱花虽然凋谢了,但它毕竟灿烂地盛开过。而对于我生活里的星星点点,绝不敢以黄金时代自比。但我如今常常要作同样的感慨:我尽力抗拒巨大的失落感,尽力避免还没喂饱自己就开始咳声叹气,尽力否认在很多时候我是个孬种。

第三次看完《黄金时代》。我就在想,很多人未必就没有我的感慨。也就是说,我所写的感想并非什么新鲜玩意儿,可以起到擦亮他人眼睛之效用。但这不能成为我数次沉默的理由。的确,每读一遍都有新收获,这些收获朦朦胧胧地积攒起来,藏在意识的某个角落,以致对我整个一生都产生了影响。——无论如何,这和写成文字仍不一样。我需要证明,我能够理出个头绪来,就像我能够给现实理出个头绪,认真地面对未知的生活。我同时需要证明,对于美好,我已经有了一种具体到文字的感受。——但愿这能指引我追寻生活中那些真正美好的事情。

二、三十而立

王二后来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挨捶的过程,读后感《黄金时代读后感》。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于是王二三十而立时,骟锤的效力慢慢显现出来。生活从写意变为写实,这叫王二无论如何不能相信,曾经有过一个豪情大发的过去,他生活在其间亦圣亦狂。而现实的王二只能用幽默感打扫厕所,用诗意给自己掘开一个透气孔。王二要做一个正经人,直面捏人睾丸的会议,委琐无趣的生活。“事实证明,社会是个大熔炉,可以改造各种各样的人,甚至王二。”于是在“八三年七月初的某个早上”,王二发现自己从本质上已经是个好人、好教师、好公民、好丈夫。——一句话,三十而立的王二的确不能让人相信,——同时也不能令自己相信——当年他曾迎着万里东风,敞开年轻的胸怀,高喊着:X你妈!谁敢上来我一脚把他揣下去!

我想起了王小波笔下特立独行的猪兄。它最终冲破人类设置的致命羁绊,成为自由的野猪。这让我常常觉得自己比不上一只猪——当然,不是所有的猪都比不上,只是比不上那只特立独行的“猪瑞”(我仿拟“人瑞”造出来的词)。王二到了而立之年,也“改造”得像模像样: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成熟吧。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也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我还会想起一位前辈朋友,貌不惊人,脑子里的东西则让我击节叫好。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我所希望做到的也就是这样了。——有些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诗意的精神,并且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要像下围棋时面临难局那样进行长考。我越来越怀疑我是这样的人:生产一个社会标准品需要付出更大的心理成本。

是的,王二这类人需要诗意的精神,尤其是在寒冷的夜里。

“在这种夜里,人不能不想到死,想到永恒。死的气氛逼人,就如无穷的黑暗要把人吞噬。我很渺小,无论作了什么,都是同样的渺小。但是只要我还在走动,就超越了死亡。现在我是诗人。虽然没有发表过一行诗,但是正因为如此,我更伟大。我就像那些行吟诗人,在马上为自己吟诗,度过那些漫漫的寒夜。”

三十而立,王二越来越多地流露着对过去的记忆。他回想起自己和小转铃在高粱地里做爱的情景,回想起一无所有的他们享受无人打扰的静夜,在京郊的宿舍里渡过的冬天。年轻而迷茫的王二在性爱的激情中写下年轻的诗句。——这是何等伟大的幸福啊。每每看到这里,我都会被这无与伦比的惬意所感染,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在没有月亮的静夜,星星的眼泪洒在铃子身上,就像荧光粉。我想到,用不着写诗给别人看,如果一个人来享受静夜,我的诗对他毫无用处。别人念了它,只会妨碍他享受自己的静夜。如果一个人不会唱,那么全世界的歌对他毫无用处;如果他会唱,那他一定要唱自己的歌。这就是说,诗人这个行当应当取消,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诗人。”

第三次看完《黄金时代》。我就在想,王二的诗意是从哪里来的——是对世界的洞悉,是对磨难的超然,还是对幸福了悟,或者,是兼而有之?

“好多年前,我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我心里紧绷绷,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走完了路以后赶什么。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鱼从天顶飘落。风声呼啸,时紧时松。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我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忽然之间,我的心里开始松动。走着走着,觉得要头朝下坠入蓝天,两边纷纷的落叶好像天国金色的大门。我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就在这一瞬间,我解脱了一切苦恼,回到存在本身。”

我还在想,这样的诗意,到现在是不是就不需要了呢。但这不能让我自己相信。我所知道的是:王二这类人,从来需要,现在需要,将来也需要。在这一点上,王二很像一匹骆驼。骆驼对水充满爱意;骆驼不能像鱼生活在水里,他生活在一个看上去缺水的世界;惟其如此,水源是那样的美。

而另一些人,不需要诗意的世界,从来不需要,现在不需要,将来也不需要。这并非什么坏事。然而这类人其实并不多:生活在黄金时代里的人们,或多或少需要诗的精神;在我所熟知的人们当中同样如此。只是我们生活在现实里,慢慢就会明白一些事情。——社会作用于每个人的、人与人交流的、为庞然大物所宏扬的,不是诗意或者诗的精神。所以纵然身边有歌者,我们却被这样那样的事物所设置,所以我们依然是一个个孤独者。

第四篇:黄金时代观后感

黄金时代观后感

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国,那是一个民气十足、海阔天空的时代,一群年轻人经历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时光,自由地追求梦想与爱情,有人在流离中刻骨求爱,有人在抗争中企盼家国未来……萧红,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一路流亡,从北方到南方,从哈尔滨到香港,一边躲避战乱,一边经历着令人唏嘘又痛彻心扉的爱情与人生。对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在她笔下穿透纸背,她的人生亦是如此。

许鞍华导演的关于女作家萧红的《黄金时代》是今年最被期待的电影,就借“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说点和这部电影有关的或无关的。

先说一个略微残酷的事实,“国际妇女节”指的是共产国际,是1910年8月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上,由共产国际的德国领导提出的建议,并最终确定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所以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庆祝这个节日。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女性朋友的,就不要问人家放不放假,过不过节了哈,她们大概得上班。

言归正传,黄金时代。电影之所以最终命名《黄金时代》,源自萧红写给萧军信中的一句话“这不正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折射了1930年代民气开放、自我意识觉醒,百舸争流的年代,那是萧红这样的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也是追求自我的女性的黄金时代。

萧红,一个民国女子,经历了逃婚、未婚先孕、生子后被弃、母子分离、幼子夭亡、颠沛流离、与四个男人发生情感纠葛,这还只是她人生的一部分,真正贯穿她生命的主旋律——是以写作为武器,唤醒更多人的自我觉醒意识。她一生如同动荡尘埃,从未停歇,直到最终客死异乡,她几乎经历了那个时代的女性不敢想象的所有事情。她的文字、她的感情生活和她坎坷的命运,本身就比一部电影还要精彩跌宕。王安忆曾说,有故事有才华的女人很多,萧红之所以能被历史记住,是因为她把自己的热情转化为更巨大的东西,去影响其他人。

萧红骨子里有东北女人的热烈,她和张爱玲都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女性,都忠于自我。北国冰雪中长大的萧红活得炙热投入,燃烧自己,心怀天下;而上海风骨的张爱玲活得冷峻淡然,永远冷眼旁观,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气度,只活自己的。

第五篇:黄金时代观后感

黄金时代观后感

经过两个夜晚,我看完了黄金时代,起初对这种文艺范儿电影没有过多兴趣,也许是现阶段正处于沉淀期,也许是由于自己本身内在还是带有文艺范儿,更或许是萧红的名字激发我的兴趣去了解她的一生,我竟能在昏昏欲睡的节奏中慢慢去欣赏体味。一部好的电影作品就应该是这个味儿!汤唯那扑朔迷离,心不在焉地一举一动勾勒出了一个率真单纯、自主独立、倔强清醒,还有对生活苦痛默然无视的才女风范儿。从她被困旅店却无所谓的态度,露出窗台,悠然抽烟,从她在自己爱人出轨,缠在鲁迅家中却不抱怨天天发呆深思,还有自己孤独一人飘在日本,不爱美景爱忧伤,更是从她挺着大肚子躺在铁板上一夜,面对路人相助的欣喜感激,我看到了一个无所谓却用力生活的女人。过后我专门百度了一下萧红这个人的简介,看看照片眼神总觉得总有那么一点的不相称,但还是喜欢汤唯的塑造。或许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才华横溢的有风味的女人。

萧红的文章很朴实,或许是那个黄金时代所决定的朴实风格,很有些鲁迅的味道。够深的文学造诣不在于用多么华丽的词藻,而是用心从细节体会生活体会人生继而延展到哲学思想。仿佛大家都是这样的手笔。萧红的一生短暂并不美丽,坎坷却是自己选择,私奔、同居、弃儿、穷困潦倒、奔波漂流、交友又拜师、被出轨又出轨、身怀前夫孩子却再婚、烟鬼等等这一切的乱码构成了她独特的人生与人格,战乱中一朵逆向生长的倔强的花儿。

先写到这儿,我决定再温习一遍,一部对我胃口的作品。

下载1.起源与黄金时代(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1.起源与黄金时代(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黄金时代》读后感

    《黄金时代》读后感经过毛概老师的推荐,再加上作者自己对王小波的折服,我决定拿起这本书仔细品读。这本书的后记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我相信读者阅读之后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主题......

    黄金时代读后感

    《黄金时代》读后感 国政1102 李沐铭 20114216 前段时间读了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尽管这篇小说不长,但是很有争议。本来我就是冲着王小波才去读的,只知道他是一篇王小波的......

    黄金时代读后感

    今日终于看完《黄金时代》,我说过我不喜欢用比喻,写东西不喜欢用修辞,这本书的语言在平淡没有了,所以很合我的胃口。 故事情节可以说是荒诞也可以说是正常,当然要看是在什么年代......

    《黄金时代》读后感

    《黄金时代》读后感11篇 《黄金时代》读后感1 关于文革时代的故事,大部分分为两种:第一个,是所谓的伤痕文学。应该是反思文革对社会的摧残和对那代人的伤害。不过讲道理,这种没......

    《黄金时代》经典语录

    王小波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

    读《黄金时代》有感

    读《黄金时代》——王小波 1. 初读此文,就被其赤裸裸的语言风格所折服,语言淫色而又充满现实感,是对现实环境 语言的真实再现。逼真而又不失骚情,例如:小和尚、正面后面之类的,以......

    我的黄金时代

    《我的黄金时代》的结尾黄鹤的第三个愿望就是,“我希望你能够幸福的活着。”生活终究是生活,我们谁都逃离不开……蔡楠最后感概道,“我清楚的明白,我将和这个城市里大部分男人一......

    读《黄金时代》有感

    读《黄金时代》有感 材料学院2006201031赵瞳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的前言中,举了三个原因来说明他为什么会写作:山在那里,所以就有了攀登的欲望;熵增和反熵过程;特立独行的结果。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