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政治必修4 第三单元典型主观例题
高二政治必修4 第三单元典型例题
1、材料: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一些地方和行业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使环境、资源问题严重恶化;同时,发展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凸显,严重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现的提出,为我圆在新时期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均衡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指明了道路。
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我国为什么必须创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均衡发展? 2、2010年7月10日,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州开幕。论坛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与会人士将围绕“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这一主题,就促进新能源产业合作、加强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及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三项议题进行研讨,并举办文化教育专题座谈会。
用联系的观点,说明两岸经贸文化合作的必要性。
3、在共和国的60年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以俄为师、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的艰苦探索,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我国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七”的研制。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4、(2010高考·广东)材料: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5、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些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运用辩证法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6.2010年我国粮食实现全面丰收,自2004年以来保持7年连续增产,产粮大省河南省甚至超过1 000亿公斤。国内粮食供求也基本实现平衡,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维护国内市场秩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衡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品消费增长和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沙化或技术不足及粮食价格的不稳定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易加大,从而会隐性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当前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提高。
7、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困扰,圆了温饱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产品增收缓慢的新问题,这一新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请回答上述这段论述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
8.材料一 :2008年我国出台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并推进试点工作。2007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80%的县,2008年覆盖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7年7月在79个城市开始试点,2010年将覆盖所有城镇居民。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增加较快,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温家宝强调,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重点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当地财力状况和个人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重在制度建设,要通过试点检验政策,找出问题,发现规律,探索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体系,形成合理的筹资机制、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坚持矛盾分析法的?
10.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在京召开。会议指出,总的看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是好的,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充分认识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加快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上述论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哪些道理?(2)、根据所学的哲学(辩证法)知识,说明应怎样正确分析、认识和判断形势(3)怎样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11.(2010山东卷)透视《沂蒙》、《南下》等影视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否定”。(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新创题)(2)、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如何对待齐鲁文化?
12、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山东省把自主创新作为山东发展战略的核心,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催生了丰硕经济成果,促进了社会全面发展。有人认为:实现新发展,就要大胆创新,敢于否定一切。对此,请谈谈你的认识。
1、①联系是普遍的,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发展观中要求协调发展体现了这一观点。
②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一些地方和行业的行为使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没有认识到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的表现,③事物的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一些地方和行业只是为了局部的、眼前的利益,忽略了国家、人民的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严重影响社会均衡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2、①事物的联系普遍的、客观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地看问题。海峡两岸在历史、地理、经济、人文等方面都存在着固有的广泛的联系。两岸发展经贸文化合作,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客观要求,人为隔离两岸关系是错误的。
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两岸的经贸文化合作,既有利于两岸的经济文化发展,也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和台湾地区的稳定与繁荣。③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部分的优化会增强整体的功能。两岸经济文化产业各具特色,合作潜力巨大,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岸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两岸的经济文化产业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整个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1)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并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材料中“我国广大航天人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到“神七”的研制” 体现了这一点.(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材料中“我国广大航天人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体现了这一点(3)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材料中“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体现了这一点。
4、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⑤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
5、①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就要求人们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网络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效应。题中两种观点均只看到网络的利或弊一个方面,是形而上学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
②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因此,我们看问题必须分清主流与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网络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毕竟是主要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负面影响是新生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支流,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我们决不能因网络有负面影响而对其全盘否定,要自觉地做到趋利避害。
6、①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分析矛盾。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保持长期基本平衡不容乐观;既要看到粮食需求扩大的一面,又要看到制约粮食供求的一面。②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要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求为重点,同时抑制不合理需求,减少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地不同状况实施相应的灵活政策,切忌一刀切。
7、①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既取得了解决温饱这一了不起的成就,又面临库存增加、农民增收缓慢的新问题。同时,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短缺转化为过剩,这一分析是一分为二观点的运用。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农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点,解决的方法也不同。解决现阶段农业发展中的矛盾,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③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时,既充分肯定了成就,又指出了所面临的新问题,这样就抓住了发展这一本质及主流;同时还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样就抓住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做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①
8、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又看到城镇居民看病就医的问题;既看到城镇居民对医疗保险的迫切需求,又看到目前我国政府和社会的承受能力,体现了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 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程的不同安排以及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当地财力状况和个人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都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必须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重在制度建设,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等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通过试点检验政策,找出问题,发现规律,探索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体系和各种机制,以指导各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一做法遵循了从特殊到普遍、从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体现了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9、1、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我们既要看到经济发展的成绩,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体现了上述观点。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抓主流,又要重视支流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问题,体现了这一点。
③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应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应充分认识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体现发展的观点。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抓主要矛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上述观点。
2、①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不夸大成绩和有利条件,也不掩盖问题和不利条件。(唯物论)
②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分析形势。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又要看到不利条件,正视前进上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③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抓主流,又要重视支流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问题,体现了这一点。④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清主流和支流。尽管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但有利条件是主观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⑤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应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应充分认识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体现发展的观点。
3、①重点论指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抓住重点和主流;两点论指同时要注意和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统一的、紧密联系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 点中的重点,因此,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是好的,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也存在问题,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我们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问题,分清主流与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1、1、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②《沂蒙》等“红包”影视作品的成功,既是对传统影视作品中不合理因素的否定,同时又是对其合理因素的肯定、继承和发展。因此,创新不仅仅是否定,但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
2、①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
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待齐鲁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对待齐鲁文化,我们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不断丰富和发展齐鲁文化。
12、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②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实现新的发展,就要不断创新。③促进发展,勇于创新,既要肯定过去的经验,在继承中发展;又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以不是否定一切。
第二篇:政治必修1主观练习题
高中组政治必修1主观题练习
1、滨州市在经济发展中切实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循环经济。把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适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走出了一条与环境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切实做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利用,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分析说明滨州市倡导的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9分)
(2)简要说明我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4分)
2、2008年滨州经济工作会议上市长邓向阳指出:滨州市要抓住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机遇,积极对接。尽快把滨州市发展融入到“环渤海”经济发展圈中。要树立“国家政策引导、开发市场运作”的机遇观。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努力实现滨州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分别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4分)
(2)在滨州市经济发展中为什么既要“国家政策引导”,又要“市场运作”?(6分)
3、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6分)
(2)我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节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何在?(4分)
4、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微笑曲线”示意图。图中的两条曲线均呈现U型,好似微笑的嘴型,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
材料二:每个企业的生命延续的时间长短
不尽相同,短的2-3年、长的100多年,所以企业的生命周期在每个企业中的实际
表现方式又不尽相同。其原因在于:在经
营过程中,企业在每一个阶段(甚至是每一个很短的时间里)都会因为实际的经营
背景和状况面临着一个经营决策的选择,而这种经营决策的选择是决定企业生命周期进化方式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大。中国的对外进出口从1978年206.4亿美元增长到22007年进出口总值更达到18512.1亿美元,再创新高,同时贸易顺差也逐步增大。但实质
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业附加值不高。贸易伙伴过于集中、抗风险能力不足。贸易摩擦、壁垒有所加剧。
(1)如果你是一位企业的经理,看过材料一和材料二,你有那些启示?(4分)
(2)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作为一家中国企业的经理,怎样才能提高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6分)
5、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指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7分)
请你结合农村劳动力现状,谈谈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6.根据我国家电、汽车产业发展和消费市场实际,国家实施了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70亿元资金,其中用于汽车以旧换新50亿元、家电以旧换新20亿元。专家预测,通过以旧换新今年至少可以带动汽车消费100万辆、家电消费500万台,拉动消费需求1250亿元以上。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实施 “以旧换新”政策的经济意义。(6分)
(2)汽车、家电的以旧换新离不开财政的有力支撑。有人认为,财政政策在我国经济运行中起基础性作用。请对此作简要评析。(8分)
7.一个美国家庭做了“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试验,结论是:没有中国产品,也可以生活,只是生活会变得艰辛。中国不仅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2001年以来,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使用外资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广阔市场。30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说:“世界曾等待中国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认识中国。”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10分)
(2)谈谈我国应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10分)
8.简要回答: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
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两方面?(6分)
9、材料一:2006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到10月份为止,毕业生就业率还不到80%,全国仍有50多万毕业生还没找到工作。
材料二: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许多企业招聘不到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劳
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1)阅读材料,结合实际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谈谈大学生如何面对就业难问题。(6分)
10、张先生一家三口人。张先生是民营企业家,收入水平很高,妻子是大型企业的主管,女儿是一家大公司的技术顾问,收入也很高。他们在一著名小区购买复式住房两套(一次性付款)。在节假日,一家三口常雇佣一辆舒适的旅游车在导游的引导下观光旅游,家中一切杂务由保姆处理。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影响张先生一家消费的因素主要是什么?(6分)
(2)张先生一家的消费有那些类型?(6分)
11、某校高一同学在学习“投资与创业”单元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模拟创立公司的活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同学们的创意异彩纷呈。假如你是该校同学……
(1)请写出你所创立的公司名称(全称)。(2分)
(2)请写出你的公司的组织机构。(4分)
(3)为了使你的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发展壮大,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不少于四项措施)(8分)
参考答案
1、(1)①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循环经济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② 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循环经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③ 循环经济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要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每点3分共9分,严格按着答案要求阅卷)
(2)①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② 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和指导思想。(每点2分,共4分。学生必须从科学发展的实际作用和指导思想来回答)
2、(1)国家政策引导: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运作:体现了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① 市场调节具有灵敏、高效的特点。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高效益(可以从市场配置资源的两个方面提,也可得分);②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后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两极分化。(每点3分、共6分,严格按着答案要求阅卷)
3、(1)① 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最终原因;②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制度决定的;③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每点2分共6分)
(2)①公平是效率的保障,维护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② 维护公平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更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的要求;③ 维护公平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和谐社会。更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体现;④ 维护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每点1分,共4分)
4、(1)①依据市场,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 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树立竞争优势;③ 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④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生产规模,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每点1分共4分)
(2)① 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② 以质取胜,培育自己的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③ 走市场多元化道路,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学会用世贸规则来保护自己。(每点2分,共6分)
5、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提升整体就业岗位。(1分)
国家:①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扩大就业放首位②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立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③ 强化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升科技水平,完善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强化就业指导。(3分)
劳动者: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1分)、转变就业观念:自主择业、竞争择业、多种方式就业、职业平等观等。(2分)
6、(1)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2分)“以旧换新”政策有利于促进汽车、家电行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2分)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水平。(2分)
(2)①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2分)②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起基础性作用。(2分)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的经济手段。(2分)上述说法夸大了财政政策的作用,是错误的。(2分)
7、(1)①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社会化大生产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日益融合。(3分)②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要求各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3分)③各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世界为中国提供了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2分)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和就业机会以及广阔的投资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繁荣。(2分)
(2)①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2分)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2分)在新的形势下,继续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外资利用
水平,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再利用外资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2分)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2分)③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2分)
8、(6分)(1)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2分)②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分)
(2)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
主导作用。(2分)
9、(1)原因:就业人口增加,就业岗位不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素质结构;大学的培养
目标与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不适应。(每要点2分,共6分)
(2)遵循“就业市场化”的原则,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到社会需要的岗位上锻炼成长。(每点2分,共6分)
10、(1)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受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张先生
一家收入水平高,决定了其消费水平高。
(2)从消费的交易方式看,张先生一家一次性购买住房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亦属于对有形商品消费和生存资料消费。
(3)张先生一家雇佣旅游车观光属于享受性消费。
(4)张先生家中保姆消费属于劳务消费。
11、(16分)(1)×××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2分)
(2)参见下表。(4分)
(3)在采取的措施中应有下列内容:①正确的经营战略。②公司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如:价格、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等。③要诚信,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④加强广告宣传。⑤开拓市场,产品创新。⑥强强联合等。(8分)(说明:第(3)问,每答对一项给2分,答出4项,且言之有理,就给8分)
第三篇:牛顿定律单元典型例题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牛顿定律单元典型例题
[内容和方法]
本单元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平衡,失重和超重等概念和规律。其中重点内容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应用,这其中要求学生要能够建立起正确的“运动和力的关系”。因此,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则是本单元中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的基础。
本单元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力的分解与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是所有矢量进行加、减法运算过程的通用法则;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时,常需要将某一个物体从众多其他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的“隔离法”,隔离法是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而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又是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因此,这种从复杂的对象中隔离出某一孤立的物体进行研究的方法,在本单元中便显得十分重要。
[例题分析]
在本单元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物体受力情况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其原因通常出现在对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方面,特别是对摩擦力(尤其是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不能准确地把握,如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时,常表现出用矢量公式计算时出现正、负号的错误,其本质原因就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没能正确掌握,误以为物体受到什么方向的合外力,则物体就向那个方向运动。
例
1、如图2-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为()
A.10N向左
B.6N向右
C.2N向左
D.0
【错解分析】错解:木块在三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当撤去F1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与撤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正确。
造成上述错解的原因是不加分析生搬硬套运用“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某时刻去掉一个力,则其他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去掉这个力的大小,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相反”的结论的结果。实际上这个规律成立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去掉其中一个力,而其他力不变。本题中去掉F1后,由于摩擦力发生变化,所以结论不成立。
【正确解答】由于木块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依据牛二定律有F1-F2-f=0此时静摩擦力为8N方向向左。撤去F1后,木块水平方向受到向左2N的力,有向左的运动趋势,由于F2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此时-F2+f′=0即合力为零。故D选项正确。
【小结】摩擦力问题主要应用在分析物体运动趋势和相对运动的情况,所谓运动趋势,一般被解释为物体要动还未动这样的状态。没动是因为有静摩擦力存在,阻碍相对运动产生,使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表现为一种趋势。由此可以确定运动趋势的方向的方法是假设静摩擦力不存在,判断物体沿哪个方向产生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方向就是运动趋势的方向。如果去掉静摩擦力无相对运动,也就无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就不存在。
例
2、如图2-2所示水平放置的粗糙的长木板上放置一个物体m,当用力缓慢抬起一端时,木板受到物体的压力和摩擦力将怎样变化?
【错解分析】错解:以木板上的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因为物体静止,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错解一:据式②知道θ增加,f增加。
错解二:另有错解认为据式知θ增加,N减小;则f=μN说明f减少。
错解一和错解二都没能把木板缓慢抬起的全过程认识透。只抓住一个侧面,缺乏对物理情景的分析。若能从木块相对木板静止入手,分析出再抬高会相对滑动,就会避免错解一的错误。若想到f=μN是滑动摩擦力的判据,就应考虑滑动之前怎样,也就会避免错解二。
【正确解答】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如图2-3物体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物体在缓慢抬起过程中先静止后滑动。静止时可以依据错解一中的解法,可知θ增加,静摩擦力增加。当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可以同错解二中的方法,据f=μN,分析N的变化,知f滑的变化。θ增加,滑动摩擦力减小。在整个缓慢抬起过程中y方向的方程关系不变。依据错解中式②知压力一直减小。所以抬起木板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小。压力一直减小。
【小结】物理问题中有一些变化过程,不是单调变化的。在平衡问题中可算是一类问题,这类问题应抓住研究变量与不变量的关系。可从受力分析入手,列平衡方程找关系,也可以利用图解,用矢量三角形法则解决问题。如此题物体在未滑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所受三个力围成一闭合三角形。如图2-4。类似问题如图2-5用绳将球挂在光滑的墙面上,绳子变短时,绳的拉力和球对墙的压力将如何变化。从对应的矢量三角形图2-6不难看出,当绳子变短时,θ角增大,N增大,T变大。图2-7在AC绳上悬挂一重物G,在AC绳的中部O点系一绳BO,以水平力F牵动绳BO,保持AO方向不变,使BO绳沿虚线所示方向缓缓向上移动。在这过程中,力F和AO绳上的拉力变化情况怎样?用矢量三角形(如图2-8)可以看出T变小,F先变小后变大。这类题的特点是三个共点力平衡,通常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一个力方向不变,大小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改变。还有时是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大小不变,方向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例
3、如图2-9天花板上用细绳吊起两个用轻弹簧相连的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两小球均保持静止。当突然剪断细绳时,上面小球A与下面小球B的加速度为 [ ]
A.a1=g a2=g
B.a1=2g a2=g
C.a1=2g a2=0
D.a1=0 a2=g
【错解分析】错解:剪断细绳时,以(A+B)为研究对象,系统只受重力,所以加速度为g,所以A,B球的加速度为g。故选A。
出现上述错解的原因是研究对象的选择不正确。由于剪断绳时,A,B球具有不同的加速度,不能做为整体研究。
【正确解答】 分别以A,B为研究对象,做剪断前和剪断时的受力分析。剪断前A,B静止。如图2-10,A球受三个力,拉力T、重力mg和弹力F。B球受三个力,重力mg和弹簧拉力F′
A球:T-mg-F = 0 ① B球:F′-mg = 0 ②
由式①,②解得T=2mg,F=mg
剪断时,A球受两个力,因为绳无弹性剪断瞬间拉力不存在,而弹簧有形米,瞬间形状不可改变,弹力还存在。如图2-11,A球受重力mg、弹簧给的弹力F。同理B球受重力mg和弹力F′。
A球:-mg-F = maA ③ B球:F′-mg = maB ④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由式③解得aA=-2g(方向向下)
由式④解得aB= 0
故C选项正确。
【小结】(1)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对应关系。合外力不变,加速度不变。合外力瞬间改变,加速度瞬间改变。本题中A球剪断瞬间合外力变化,加速度就由0变为2g,而B球剪断瞬间合外力没变,加速度不变。
弹簧和绳是两个物理模型,特点不同。弹簧不计质量,弹性限度内k是常数。绳子不计质量但无弹性,瞬间就可以没有。而弹簧因为有形变,不可瞬间发生变化,即形变不会瞬间改变,要有一段时间。
例
4、甲、乙两人手拉手玩拔河游戏,结果甲胜乙败,那么甲乙两人谁受拉力大?
【错解分析】错解:因为甲胜乙,所以甲对乙的拉力比乙对甲的拉力大。就像拔河一样,甲方胜一定是甲方对乙方的拉力大。
产生上述错解原因是学生凭主观想像,而不是按物理规律分析问题。按照物理规律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由哪一个力决定的而是由合外力决定的。甲胜乙是因为甲受合外力对甲作用的结果。甲、乙两人之间的拉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是相互作用力,甲、乙二人拉力一样大。
【正确解答】甲、乙两人相互之间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甲、乙两人身上。
【小结】生活中有一些感觉不总是正确的,不能把生活中的经验,感觉当成规律来用,要运用物理规律来解决问题。
例
5、如图2-12,用绳AC和BC吊起一重物,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60°,AC绳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为150N,而BC绳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为100N,求物体最大重力不能超过多少?
【错解分析】错解:以重物为研究对象,重物受力如图2-13。由于重物静止,则有 TACsin30°=TBCsin60°
TACcos30°+TBCcos60°=G
将TAC=150N,TBC=100N代入式解得G=200N。
以上错解的原因是学生错误地认为当TAC=150N时,TBC=100N,而没有认真分析力之间的关系。实际当TBC=100N时,TBC已经超过150N。
【正确解答】以重物为研究对象。重物受力如图2-13,重物静止,加速度为零。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TACsin30°-TBCsin60°= 0 ① TACcos30°+TBCcos60°-G = 0 ②
而当TAC=150N时,TBC=86.6<100N
将TAC=150N,TBC=86.6N代入式②解得G=173.32N。
所以重物的最大重力不能超过173.2N。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例
6、如图2-14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现用水平外力F推物体,在外力F由零逐渐增加的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物体所受摩擦力怎样变化?
【错解分析】错解一:以斜面上的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力如图2-15,物体受重力mg,推力F,支持力N,静摩擦力f,由于推力F水平向右,所以物体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摩擦力f的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f+mgsinθ=Fcosθ ①
N-Fsinθ-mgcosθ=0 ②
由式①可知,F增加f也增加。所以在变化过程中摩擦力是增加的。
错解二:有一些同学认为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则有F增加摩擦力减少。
上述错解的原因是对静摩擦力认识不清,因此不能分析出在外力变化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在确定摩擦力方向。由于外力的变化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趋势有所变化,如图2-15,当外力较小时(Fcosθ<mgsinθ)物体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F增加,f减少。与错解二的情况相同。如图2-16,当外力较大时(Fcosθ>mgsinθ)物体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外力增加,摩擦力增加。当Fcosθ=mgsinθ时,摩擦力为零。所以在外力由零逐渐增加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加。
【小结】若斜面上物体沿斜面下滑,质量为m,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我们可以考虑两个问题巩固前面的分析方法。
(1)F为怎样的值时,物体会保持静止。
(2)F为怎样的值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以加速度a运动。
受前面问题的启发,我们可以想到F的值应是一个范围。
首先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当F较小时,如图2-15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N、斜向上的摩擦力f和F。物体刚好静止时,应是F的边界值,此时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可近似看成f静=μN(最大静摩擦力)如图建立坐标,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当F从此值开始增加时,静摩擦力方向开始仍然斜向上,但大小减小,当F增加到FCOSθ= mgsinθ时,即F= mg·tgθ时,F再增加,摩擦力方向改为斜向下,仍可以根据受力分析图2-16列出方程
随着F增加,静摩擦力增加,F最大值对应斜向下的最大静摩擦力。
要使物体静止F的值应为
关于第二个问题提醒读者注意题中并未提出以加速度a向上还是向下运动,应考虑两解,此处不详解此,给出答案供参考。
例
7、如图2-17,m和M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下滑,则M和m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错解分析】错解:以m为研究对象,如图2-18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N、摩擦力f,如图建立坐标有
再以m+N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2-19,(m+M)g·sinθ=(M+m)a③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据式①,②,③解得f = 0
所以m与M间无摩擦力。
造成错解主要是没有好的解题习惯,只是盲目的模仿,似乎解题步骤不少,但思维没有跟上。要分析摩擦力就要找接触面,摩擦力方向一定与接触面相切,这一步是堵住错误的起点。犯以上错误的客观原因是思维定势,一见斜面摩擦力就沿斜面方向。归结还是对物理过程分析不清。
【正确解答】因为m和M保持相对静止,所以可以将(m+M)整体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19,受重力(M十m)g、支持力N′如图建立坐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x:(M+m)gsinθ=(M+m)a ①
解得a = gsinθ
沿斜面向下。因为要求m和M间的相互作用力,再以m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2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因为m,M的加速度是沿斜面方向。需将其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如图2-21。
由式②,③,④,⑤解得f = mgsinθ·cosθ
方向沿水平方向m受向左的摩擦力,M受向右的摩擦力。
【小结】 此题可以视为连接件问题。连接件问题对在解题过程中选取研究对象很重要。有时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时以单个物体为研究对象。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将不知道的相互作用力去掉,单个物体作研究对象主要解决相互作用力。单个物体的选取应以它接触的物体最少为最好。如m只和M接触,而M和m还和斜面接触。
另外需指出的是,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有时需要分解力,有时需要分解加速度,具体情况分析,不要形成只分解力的认识。
例
8、如图2-22质量为M,倾角为α的楔形物A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B物体从楔形物的光滑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在B物体加速下滑过程中,A物体保持静止。地面受到的压力多大?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错解分析】错解: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23,因为A物体静止,所以N=G=(M+m)g。
由于A,B的加速度不同,所以不能将二者视为同一物体。忽视了这一点就会造成错解。
【正确解答】分别以A,B物体为研究对象。A,B物体受力分别如图2-24a,2-24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运动方程,A物体静止,加速度为零。x:Nlsinα-f=0 ①
y:N-Mg-Nlcosα=0 ②
B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a,x:mgsinα=ma ③ y:Nl-mgcosα=0 ④
由式①,②,③,④解得N=Mg+mgcosα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地面受到的压力为Mg十mgcosα。
【小结】 在解决物体运动问题时,在选取研究对象时,若要将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做为研究对象,应该注意这几个物体必须有相同的加速度。
例
9、如图2-25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 ]
A.当拉力F<12N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错解分析】错解:因为静摩擦力的最大值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fmax=μN=0.2×6=12(N)。所以当F>12N时,A物体就相对B物体运动。F<12N时,A相对B不运动。所以A,B选项正确。
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一般是对A选项的理解不正确,A中说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是以地为参考物,显然当有力F作用在A物体上,A,B两物体对地来说是运动的。二是受物体在地面上运动情况的影响,而实际中物体在不固定物体上运动的情况是不同的。
【正确解答】 首先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26,在水平方向只受拉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F=(mA+mB)a ①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再以B为研究对象,如图2-27,B水平方向受摩擦力 f = mBa ②
代入式①F=(6+2)×6=48N
由此可以看出当F<48N时A,B间的摩擦力都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也就是说,A,B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所以D选项正确。
【小结】 物理解题中必须非常严密,一点的疏忽都会导致错误。避免错误发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按规范解题。每一步都要有依据。
例
10、如图2-28,有一水平传送带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上,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则传送带将该物体传送10m的距离所需时间为多少?
【错解分析】错解:由于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上,所以v0=0,物体在竖直方向合外力为零,在水平方向受到滑动摩擦力(传送带施加),做v0=0的匀加速运动,位移为10m。
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有f =μmg = ma,a =μg =5m/s
2上述解法的错误出在对这一物理过程的认识。传送带上轻放的物体的运动有可能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二是达到与传送带相同速度后,无相对运动,也无摩擦力,物体开始作匀速直线运动。关键问题应分析出什么时候达到传送带的速度,才好对问题进行解答。
【正确解答】以传送带上轻放物体为研究对象,如图2-29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受滑动摩擦力,做v0=0的匀加速运动。据牛二定律:F = ma 有水平方向:f = ma ① 竖直方向:N-mg = 0 ② f=μN ③
由式①,②,③解得a = 5m/s2
设经时间tl,物体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t=v0+at ④
解得t1= 0.4s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物体位移为0.4m时,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物体0.4s后无摩擦力,开始做匀速运动 S2= v2t2⑤
因为S2=S-S1=10-0.4 =9.6(m),v2=2m/s
代入式⑤得t2=4.8s
则传送10m所需时间为t = 0.4+4.8=5.2s。
【小结】本题是较为复杂的一个问题,涉及了两个物理过程。这类问题应抓住物理情景,带出解决方法,对于不能直接确定的问题可以采用试算的方法,如本题中错解求出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m用2s,可以拿来计算一下,2s末的速度是多少,计算结果v =5×2=10(m/s),已超过了传送带的速度,这是不可能的。当物体速度增加到2m/s时,摩擦力瞬间就不存在了。这样就可以确定第2个物理过程。
例
11、如图2-30,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可以不计,盘内放一个物体P处于静止。P的质量为12kg,弹簧的劲度系数k=800N/m。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s内F是变化的,在0.2s以后F是恒力,则F的最小值是多少,最大值是多少?
【错解分析】错解:
F最大值即N = 0时,F = ma+mg=210(N)
错解原因是对题所叙述的过程不理解。把平衡时的关系G = F+N,不自觉的贯穿在解题中。
【正确解答】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0.2s前F是变力,0.2s后F是恒力的隐含条件。即在0.2s前物体受力和0.2s以后受力有较大的变化。
以物体P为研究对象。物体P静止时受重力G、称盘给的支持力N。
因为物体静止,∑F=0 N = G = 0 ①
N = kx0②
设物体向上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此时物体P受力如图2-31受重力G,拉力F和支持力N′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G = ma ③
当0.2s后物体所受拉力F为恒力,即为P与盘脱离,即弹簧无形变,由0~0.2s内物体的位移为x0。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则
将式①,②中解得的x0= 0.15m代入式③解得a = 7.5m/s2
F的最小值由式③可以看出即为N′最大时,即初始时刻N′=N = kx。
代入式③得 Fmin= ma + mg-kx0
=12×(7.5+10)-800×0.15 =90(N)
F最大值即N=0时,F = ma+mg = 210(N)
【小结】本题若称盘质量不可忽略,在分析中应注意P物体与称盘分离时,弹簧的形变不为0,P物体的位移就不等于x0,而应等于x0-x(其中x即称盘对弹簧的压缩量)。
第四篇:第三部分 典型例题(二)
第三部分 典型例题
(二)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本质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都能对工商企业发放贷款 B.都追求利润最大化
C.商业银行能吸收社会公众的活期存款,中央银行则不能 D.商业银行承担货币发行任务,中央银行则没有 【正确答案】:C
2、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发挥着化货币为资本的作用。这是它的()职能的体现。A.支付中介 B.信用中介 C.信用创造 D.货币创造
【正确答案】:B
3、比较典型的单一银行制模式的商业银行主要设立于()。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法国
【正确答案】:B
4、银行资金主要来源于()。A.吸收存款 B.再贴现 C.发行债券 D.同业拆借
【正确答案】:A
5、在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中,无风险业务通常是指()。A.负债业务 B.中间业务 C.投资业务 D.资产业务
【正确答案】:B
6、在商业银行管理中,安全性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放款和投资等业务经营
过程中()。
A.必须保有一定比例的现金资产或其他容易变现的资产 B.要能够按期收回本息,特别是要避免本金受损 C.要有较强的取得现款的能力 D.必须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 【正确答案】:B
7、根据芝加哥大学教授法玛对有效市场的分类,如果有关证券公开发表的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A.零效率 B.弱型效率 C.半强型效率 D.强型效率
【正确答案】:C
8、()是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
A.货币基金市场 B.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C.股票市场
D.同业拆借市场 【正确答案】:D
9、企业为了筹措短期资金,在货币市场上发行在将来一定时期内偿付本息的凭证,这种凭证称为()。A.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B.商业票据
C.银行承兑汇票 D.期权
【正确答案】:B
10、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的金融风险属于()。A.市场风险 B.信用风险 C.操作风险 D.声誉风险
【正确答案】:B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融监管首先是从对银行进行监管开始的 B.银行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实现了期限转换 C.银行作为票据的清算者,大大增加了交易费用
D.实施金融监管是为了稳定货币、维护金融业的正常秩序 【正确答案】:C
12、存款保险制度是()这一金融监管理论的实践形式。A.金融风险控制论 B.信息不对称论 C.保护债权论 D.公共利益论 【正确答案】:C
13、下列国家中,采用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体制是()。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印度
【正确答案】:B
14、近年来实行综合监管体制的国家越来越多,这主要是由于金融业出现了()。
A.竞争加剧趋势 B.全球化趋势 C.分业经营趋势 D.混业经营趋势 【正确答案】:D 15、2003年底修改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负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并明确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督管理方面拥有监督检查权。这表明()。
A.我国的金融监管工作仍然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
B.中国人民银行对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处于超然领导地位 C.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中依然发挥独特作用 D.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具有金融监管职能 【正确答案】:C
16、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历程是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体制。A.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 B.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混业监管 C.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 D.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分业监管 【正确答案】:C 17、1988年《巴塞尔报告》要求,自1992年底起,所有签约国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其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应为()。A.8% B.6% C.4% D.2% 【正确答案】:A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三大支柱”的是()。A.最低资本要求 B.市场约束 C.综合监管
D.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正确答案】:C
19、在2003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巴塞尔委员会继承了过去以()为核心的监管思想。A.治理结构 B.资本充足率
C.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D.内部评级模型 【正确答案】:B
20、资本监管是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巴塞尔委员会确定了3个最低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标准,其中普通股充足率应达到()。A.1.5% B.3% C.4.5% D.8% 【正确答案】:C
21、在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中,自2011年初按照()的标准(一级资本/总资产)开始监管杠杆率的变化。A.1.5% B.3% C.4.5% D.8% 【正确答案】:B
22、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汇率的决定基础是()。A.购买力平价 B.利率平价 C.铸币平价 D.黄金输送点 【正确答案】:C
23、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属于()。A.自发的浮动汇率制度 B.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 C.人为的浮动汇率制度
D.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正确答案】:B
24、根据新的人民币汇率管理规定,银行对客户的美元现钞卖出价与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交易中间价的()。A.1% B.3% C.4% D.5%
【正确答案】:C
25、在国际储备中,()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普通账户中会员国可以自由提取使用的资产,包括会员国向基金组织缴纳份额中的25%可自由兑换货币和基金组织用去的本币两部分。A.货币性黄金 B.特别提款权 C.外汇储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正确答案】:D
26、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实行的汇率制度属于()。A.自发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B.人为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C.自发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D.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正确答案】:D
27、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投票权和借款数量取决于()。A.成员国缴纳的份额 B.特别提款权 C.外汇储备 D.一般提款权 【正确答案】:A
2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基本、最早设立的一种贷款,是为解决成员国暂时性国际收支困难而设立的是()。A.备用安排 B.中期贷款
C.减贫与增长贷款 D.应急信贷额度 【正确答案】:A
29、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以促进汇率的稳定为宗旨的国际金融机构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集团
C.国际金融公司
D.国际清算银行 【正确答案】:A
30、在世界银行集团中,主要通过向低收入国家的生产性企业提供无需政府担保的贷款和投资,以推动私营企业成长的机构是()。A.国际金融公司 B.国际开发协会
C.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D.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 【正确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包括()。A.支付中介 B.货币创造 C.信用中介 D.货币发行 E.信用创造
【正确答案】:ACE
2、以下属于商业银行支付中介职能的业务包括()。A.发放贷款 B.非现金结算
C.异地货币资金汇兑 D.吸收存款 E.票据贴现
【正确答案】:BC
3、下列业务属于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是()。A.贴现
B.到国际市场借款 C.投资
D.吸收存款 E.贷款
【正确答案】:BD
4、商业银行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包括()。A.发行金融债券 B.未分配利润 C.吸收存款 D.发行股票 E.同业拆借
【正确答案】:ACE
5、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A.票据贴现 B.贷款 C.再贷款 D.结算 E.证券投资
【正确答案】:ABE
6、下列各项中,属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有()。A.结算
B.票据贴现 C.咨询 D.信托 E.再贴现
【正确答案】:ACD
7、下列各项中,属于商业银行基本管理原则的有()。A.盈利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流动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E.财政性原则
【正确答案】:AC
8、同业拆借市场的作用包括()。A.弥补短期资金不足 B.弥补票据清算的差额 C.解决临时性资金需求 D.解决长期性资金需求 E.解决投资性资金需求 【正确答案】:ABC
9、按市场工具划分,货币市场包括()。A.票据市场 B.股票市场
C.长期债券市场 D.投资基金市场 E.同业拆借市场 【正确答案】:AE
10、以下有关资本市场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级市场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市场
B.股价指数的涨跌可以反映具体某只个股的涨跌方向 C.活跃的流通市场是发行市场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 D.投资基金具有专家理财的优势 E.场外交易市场也称柜台交易市场 【正确答案】:CDE
11、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包括()。A.不确定性 B.相关性 C.必然性 D.高杠杆性 E.传染性
【正确答案】:ABDE
12、常见的金融风险类型包括()。A.市场风险 B.规模风险 C.信用风险 D.流动性风险 E.操作风险
【正确答案】:ACDE
13、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有()。A.公共利益论 B.保护债权论
C.金融风险控制论 D.市场失灵理论 E.信息不对称理论 【正确答案】:ABC
14、巴塞尔协议将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以下属于附属资本的是()。A.公开储备
B.资产重估储备 C.呆账准备金 D.长期次级债券 E.普通准备金
【正确答案】:BCDE 15、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包括()。A.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B.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
C.建立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标准 D.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E.市场约束
【正确答案】:ABC
16、决定一个国家汇率制度的因素有()。A.经济规模
B.经济开放程度
C.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 D.自然资源赋存状况 E.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正确答案】:ABCE
17、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是()。A.汇率的形成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
B.固定汇率
C.单一汇率
D.浮动汇率
E.有管理的汇率
【正确答案】:ADE
18、以下选项属于国际储备的有()。A.货币性黄金 B.外汇储备 C.特别提款权
D.IMF中的储备头寸 E.向IMF缴纳的份额 【正确答案】:ABCD
19、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有()。A.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B.确定汇率制度
C.确定国际投资规则 D.确定通货膨胀率
E.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正确答案】:ABE
20、作为一种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特征有()。A.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 B.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C.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D.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
E.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解决短期国际收支失衡 【正确答案】:ACE
21、作为一种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有()。A.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 B.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C.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 D.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E.国际收支短期失衡调节主要依靠国际货币基金融资 【正确答案】:BC
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有()。A.成员国缴纳的份额 B.债权转让 C.业务净收益 D.从资本市场融资 E.对外借款安排 【正确答案】:AE
23、世界银行贷款的特点主要有()。A.贷款是临时性的 B.贷款期限较长
C.贷款程序严密,审批时间较长 D.贷款实行浮动利率
E.贷款仅限于货物和服务所需的外汇部分 【正确答案】:BCDE
第五篇:2015届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验
2015届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验
一、单项选择题(28题,每题3分,共84分)
1、下图为端午节的形象标志图。该标志选用中国水墨风格的粽子外形,融合龙舟竞渡、图章等中国元素。端午节形象标志的“出炉”()
①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体现中华文化特有的优越性 ③体现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④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是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套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二木卡姆,它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有着“东方音乐明珠”之称。这一艺术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①薪火相传、博大精深 ②尊重差异、兼收并蓄 ③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④沿袭传统、洋为中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山东临沂高度重视弘扬书法艺术,连续举办了九届书圣文化节,建设了一批书法主题文化设施,挂牌了一批书法学校,拥有各类书法团体和书法艺术教育机构千余家,在全国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临沂书法文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书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④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 A.①②
表明()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5、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2012年5月,一条名为《“︱”竟然是个汉字》的微博在网上疯传。“︱”不但是个字,念“gun”,而且还是个多音字。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发挥巨大作用 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孔子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收集整理编成《论语》一书,这本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D.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缩影
8、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
一、渐趋融合 9、3 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汉语言文字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并成为中华民族通用语言,其中重要原因是汉语言文字吸收了许多词汇,而这些词汇又多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胡同”来自于蒙古语,“妞儿”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言的谐音。这说明
()A.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首先是语言文字的交融 B.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
C.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D.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11、流头节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日,朝鲜族男女老少都到向东流的河里洗头沐浴,祭拜农神祖先,求丰收、求健康。2007年,宁安流头节入选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8月2日,在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头文化节开幕式上,朝鲜族民俗文化表演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上述材料说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中华文化已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印象铁三角”组合最新导演创作的印象系列第六部作品《印象普陀》,在浙江普陀揭开全球首演的帷幕。印象系列的六部作品虽同冠“印象”之名,但每一部都风格迥异,凝聚着不同地域浓烈、深刻的文化特色和独树一帜的气质、风韵。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中华文化所特有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五彩缤纷、丰富多彩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13、中国的舞龙、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①民族性 ②多样性 ③交融性 ④独特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安徽的黄梅戏、京剧、花鼓戏等各种艺术门类渊源悠久,土壤肥沃。正是浓郁的文化气息,孕育了一代代勤劳聪明的安徽人,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一篇篇光辉的故事。材料印证了。()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持久深远 ④各民族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5、端午节所蕴涵的爱国情怀永远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天道酬勤”,强调了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可见。()A.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B.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C.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之魂
16、有网友作诗《三钱成绝响》。
绝 响 学森,伟长。再加上,钱三强。三钱辞世,已成绝响。大师有共性,爱国又自强。弃高薪而回国,以科技强家邦。
„„„„„„
这体现了。()①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②自强不息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共同的具体内涵 ④知识分子都具有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7、《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18、下列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在中华文化的力量上 ④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从最早的历史纪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的民族(指土尔扈特人)跨越亚洲无垠的草原东返祖国那样轰动于世界和激动人心的了(英国作家德昆赛著《鞑靼人的反叛》)。”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历经
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壮举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A.团结统一的精神
B.勤劳勇敢的精神
C.爱好和平的精神
D.自强不息的精神
20、“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下列观点蕴涵的文化道理与之不一致的是()。
A.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D.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21、战争年代驰骋沙场,奋勇抗敌是爱国;和平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爱国。这表明()A.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B.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D.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2、2012年6月16日晚18时37分,我国神舟九号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准备实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这些成就都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锐意创新所取得的,它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使我国的深空探测能力进一步提升。这说明()A.自强不息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 B.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民族精神是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D.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23、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充满风险与挑战的实践中铸就的航天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各族人民投身到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载人航天精神
B.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 C.载人航天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D.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顶峰
24、《南下》这部电视剧以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具体生
动地展现了南下精神。南下精神不仅展现了山东人勤劳、正直、奉献、讲义气的优良传统,而且体现出永不止步、不断追求、注重创新等新的时代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因为()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只有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承性 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2012年8月15日,中国保钓人士冲破日本军警的重重阻拦,登上钓鱼岛并插上了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宣布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此举大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保钓人士的壮举体现了 ①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的时刻保持团结统一
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6、英国人也有红色情结,他们说红色是民族的精神所在。一个民族一旦对某种色彩钟爱乃至痴迷,那就不可小视,因为那代表着某种追求和执着,是一种积极向上、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这启示我们要(A.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 B.不断为我国的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特色 C.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D.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27、2012年7月4日,眉山暑期爱心夏令营开营仪式在东坡中学隆重举行,活动围绕“传承东坡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这一主题,让营员学传统、传精神、炼品格、增才干。这对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启示是()A.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B.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C.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D.要博采众长 28、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透过武昌城头飘过的历史烟云,回首时代变迁,我们深刻感受到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因为()①弘扬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②中华民族精神以集体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俭节约、自强不息为基本内涵
③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④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主观题(16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国庆长假期间,广东佛山禅城人潮汹涌的东方书城前,一个摊位的侧边贴着红纸,上书“永安社区宣委,红色电影双周展映”。红纸前面,一台老旧的27寸电视机正在播放着黑白影片《英雄儿女》。这一特别的节目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由于没有座位,人们只好站着观看。站累了,又舍不得走,有人干脆脱了拖鞋垫在地上坐着看„„黄伯是一名年逾六十的老共产党员,他自觉地把宣传党的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职工作,希望通过免费展播这些经典电影,用革命的东西来教育现代的年轻人。
(1)红色电影所展示的党的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精神,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它的基本内涵是什么?(6分)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基本内涵。
(2)结合材料,请从“文化生活”中民族精神的角度分析“用革命的东西来教育现代的年轻人”的意义。(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