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语已获韩国第一外语地位!
汉语已获韩国第一外语地位!
据记者了解到,在韩国部分幼儿园,英语和汉语学习者人数的比例是4∶6。在幼儿教育阶段,汉语已经夺得韩国第一外语地位。中国对韩国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韩国很可能在20年后被完全同化。
在韩国 汉语是高考项目
在韩国,有数百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中文的韩国人已超过百万,而且汉语考试已经被列入韩国的高考科目。早在2001年,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曾组织了“中国经济考察团”,就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极为震撼,并认识到,扩大与中国的经济交往将“悠关韩国的生死”,必须要更多更快地了解中国,培养“中国通”。首先要从认识汉字、通晓中文做起。
韩国企业巨头三星对汉语能力的重视
在韩国所有企业中,巨头“三星”就这样规定,对具有汉字能力三级证书的应聘者加20分!也就是说,有没有汉字资格证书,有可能决定能否被三星录用。
三星总裁李健熙对学习汉字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无以复加。他说“如果想了解中国,首先应了解‘汉字’”。而且他自己身体力行使用汉字。在他每个新年向集团职员的致辞中,汉字占了全部文稿的30%。三星集团还专门编了一本集团内部用厚达421页的《商业汉字》,三星职员人手一册。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 值得深思!面对韩国全年龄学习中文的热情,汉语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汉语教师,如何借助汉语发扬中华文化,这就是现在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来源 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心 儒森汉语
第二篇:说说外语和汉语
说说外语和汉语
http://www.xiexiebang.com/
关于该不该学外语,学外语有无用处,外语对汉语的影响或干扰等等,学界坊间都有种种说法。我总觉得有些看法成问题,似乎是偏识,或属于错觉。不妨就在这里做点剖析。
有人说,农村人学英语没用。这个话似是而非。什么叫有用,什么叫无用?无论城里或乡下,中小学生都要学历史地理,对这一点从没有人提出异议。三皇五帝、独立宣言、亚马逊河、珠穆朗玛峰,知道或不知道,有大关系吗?这样的知识有没有实用价值呢?学或不学,对日常、现实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登上珠穆朗玛峰,但我们最好还是知道,她是世界最高峰,高度是8846米(最新的数字是8844米)。很多东西,我们并不因为它们没有用,就不学不教。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的知识必须有,外语的知识也应该有。退回两百年,不要说中国农民,就连士大夫、读书人,学洋文也有里通外国之嫌。但我们是现代中国人,外语是一个现代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我们不学外语,或者没有学好,那我们的知识结构就有缺陷。我这样说,并不是就具体哪个人而言,而是把受教育者看作一个整体,缺了外语的话,知识结构就不完备。一个人如果没有外语知识,他就跳不出母语这一生来固有的语言世界,他的语言世界观就不免单
一、偏蔽、狭窄。人类教育的目标总是理想化的,是要培养出完美、完整的人,只不过,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现代,标准不尽相同而已。西方历史上,从古罗马起就把外语(希腊语)纳入教育范围,不懂外语就等于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中国则很晚,在学校里普遍开设外语还不到一百年。所以直到现在,有些人的观念还不能扭转过来,觉得外语可有可无,常常抱怨它没用。
说外语可有可无、不必人人都学的人,多半是工具主义者。假如外语仅只是一种工具,那我们当然就有理由怀疑它的普在价值,似乎可以视工种、职业、用途而定,用得上就学,用不上则不必学。但上面说过,外语是现代社会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是构成现代人知识结构的诸要素之一,是帮助我们跨越母语樊篱、认识语言世界的途径。我们可以学了不用,但不能不学。工具论是人类教育的大敌,大学如果都以工具论为转移,就跟职业培训机构没有区别;中小学如果任由工具论蔓延,那就连音乐美术都不必作为通开课了。工具论也导致在很多大学,特别是理工科为主的大学里,轻视外语院系,潜意识中把外语教师贬为二等,以为外语只是技艺不是学问,外语院系的人只配做其他院系的服务生。
还有一种说法,称国人在学习外语上投入时间太多,以至忽视了母语的修炼,导致汉语水平整体下降。这也同样似是而非。以为外语学习“挤占”了中文课的时间,恐怕是一个错觉。从汉代到清末,两千年里国人除了读经书、作诗文、练书法,再没有比之更重要的课业,科举应试基本上也就是围着这些内容转。由于终日不离语言文字,古人的语言文字自然修炼得精纯优美。现代完全是另一番情景:就以中学生来说,精力分布在各门课程上,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社会、哲学等等,还得学电脑、用网络、发短信,电子游戏、卡拉OK不一而足,再加上学外语,分配给“语文”的时间能剩多少呢?“挤占”了母语读写时间的科目和兴趣实在很多,外语充其量只是其中的一门,何以不怨其它,唯拿外语是问?
“外语学好了,汉语却差了。”——这又是一个错觉。外语好,汉语差,两者构不成负相关,否则怎么解释清末民初以来许多学人,中文外语都极佳?母语和外语可以互惠互补,相得益彰。人们倾向于夸大外语对母语的干扰,却忽视了学习外语的好处。学外语可以扩大母语的视野,增添母语的活力。从句法逻辑到概念词汇,从成语表达到格言警句,现代汉语得益于外语之处举不胜举。有人会说,有些作家不学外语,文字也很好。但我觉得,如果他们把外语学到手,文字会更好,表达会更丰富更生动。汉语固然是一个奇妙富足的语言世界,可是外面大大小小的语言世界也很精彩,可心可羡、可学可取的东西很多。
“汉语水平下降”这个说法,本身也有问题,至少是含混不清的。我们最好来辨别一下,是哪方面、哪些人的汉语水平下降了。文言或古文的水平下降了?那是当然,也不必为此感到可惜。知识分子的语言文字水平下降了?那似乎也是事实。曾经有老辈学者指出,“知识分子的语言文字知识,除少数专家外,显然下降了许多”(《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2日第9版胡邦彦文“从大处谈语言文字”)。不过我觉得,这其中又有分别。比如有些中青年学者、研究生,书信文字往往很流畅,也不乏文采,可是一旦写起论文来,就啰里啰嗦、疙疙瘩瘩,不但词不达意,还会前言不接后语。反过来的情况也常见:有些学生写起论文来有
板有眼,语言也还畅达,却不大会作轻松文字,信文写得像公文。所以,不能泛泛地说他们的汉语水平下降了,要看是哪方面;学术语言和生活语言不是一回事。我甚至觉得,有时问题并不是出在语言本身上面,而是别的什么因素妨害了语言表达。例如这里说的两类人,前一类人可能是欠缺逻辑思维,后一类人则可能是缺乏生活的情趣。当然也有些学者,严肃文字和轻松文字都作不好,这就很麻烦了,他们的中文怕是真的出问题了。但有问题不等于“水平下降”,也许水平本来就如此。
至于非知识分子(过去叫“工农兵”),在目前中国大概还占人口的多数。前面发过议论的那位学者,对比了知识分子的语文水平后又说:“工农兵的语言文字知识上升了许多,不能用老眼光来看待了。”我很同意这种看法。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底层人民的语言文字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汉语存在于哪里?依托什么而存在?几百个中国作家的语言是汉语,几千个中文辞书编纂者的对象语言是汉语,几百万中国学者的著述语言是汉语,十几亿中国人的日常言语也是汉语。哪一个更重要、更本质,更能决定汉语的未来呢?不用说,应该是最后一个。只要亿万普通中国人所说所写的汉语保持着她的鲜活、灵变和创意,我们就不必担心汉语的水平会下降。下面请大家来欣赏一段民谚,它们为汉语增添了生机和养分,带来了幽默和智趣:
“0岁出场,10岁天天向上,20远大理想,30基本定向,40处处吃香,50发奋图强,60还乡,70打麻将,80晒太阳,90躺床上,100挂墙上。”
跟这类来自民间的生动表达比起来,又有几篇学术论文能够展示汉语的魅力呢?
还有人抱怨说,洋文中文混杂,损害了汉语的纯洁。这一批评经常是针对所谓“字母词”而发的。可是字母词这种洋玩意儿,并不是这几年才有的。就说“X光”“X射线”这类半中半西的词儿,不但可以跟“爱克斯光”“伦琴射线”并存,甚至比后一类音译词还要通用,早已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就连VCD、DVD、CT这一类纯西文的字母词(video compact disk“视频高密光盘”,digitized video disk“数字化视频光盘”,computerized tomography“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也已为中国人普遍接受,语言学家或语言规划家可以蔑视它们,却无法把它们逐出汉语。如果有哪位语言纯净主义者,主张废弃它们,改用汉语词,那好吧,VCD和DVD你可以避开不说,但你最好别在医生面前用“计算机爱克斯射线断层摄影术”这个纯汉语词,否则一定会遭白眼。
不但有中西文混杂的词,更有中西文混杂的句子。请看这样一段新年祝词:
“祝你新年有棒棒的body,满满的money,更加happy,天天sunny,无忧无虑像个baby。”
类似这样的表达,在过去称为“洋泾浜”,而现在它出现在我们的语言中,是否有损于中文的纯洁呢?这要看你的立场、眼光如何:是站在大众的立场上,用生活的眼光来看待它,还是站在学者的立场上,从规划和维护母语的角度来评判它。但我猜想,碰上这类亦中亦西的句子,再严肃的语言规划家或语言保护主义者也会被它逗乐。语言的表达力是无穷的,而两种语言合起来,表达就更妙,情趣也更浓了。当然,这种高级“洋泾浜”也别用得太勤,免得给人卖弄外语的印象。
在不牺牲本族语的前提下,现代人有多个理由要学外语。甚至有故事说,连现代动物最好也学一点外语:
“耗子妈带着孩子们出门找食,碰见一只猫,小耗子个个惊慌失措。耗子妈却镇定自若,„汪汪汪‟地学狗叫,结果把猫给吓跑了。耗子妈借机教导孩子们说:„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学外语是很有必要的啊!‟”(均引自短信王子主编《新短信》,《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年。本条文字略有改动。)
春节快要到了,就让我以这篇另类的短文给青年朋友们拜个年吧!
(2006.1.16)
第三篇:韩国人学汉语学院课堂识字教学范文
韩国人学汉语学院课堂识字教学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家庭选择让孩子学汉语,那么韩国人学汉语学院怎么选呢?我认为早安汉语培训中心还不错,可签署保障协议。10年的专业汉语培训经验,铸就了现在早安汉语的成绩。早安汉语量身打造适合学生基础的课程,一对一教学的时候跟老师有效的互动,节省了往返学校之间的时间和精力,更有利于学习。
韩国人学汉语学院教授学生找寻汉字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1.象形字。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例如“目”这个插图,认识了这个事物,了解了“目”这个事物的形状特点;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象形字“目”与图有什么相似之处,认识象形:然后,再引导学生拼读“目” 宇,熟记字音、字形。通过学习“目”掌握了学习象形字的方法。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口”“耳”等有类似规律的汉字,使学生举一反三。
2.有相同偏旁的字,例如,《操场上》这课中出现的生字,一部分是“提手旁”,一部是“足字旁”,教学时利用这一规律,引导学生认记“打、拨、拍”和 “跳、跑”这些字,明白这些动作分别是要用手和脚来活动的,表现这些活动动作的字都分别用上“提手旁” 和“足字旁”。然后让学生认一认,表现用于活动带有“提手旁”和“足字旁” 的字分别是哪几个,然后读儿歌,从儿歌中找出这些字,进一步巩固识记生字。最后,再把这一识字方法延伸到课外,既扩展了识字量。又使学生掌握了归类认字的方法。
3.熟字加偏旁的字。新学的汉字中某一部分是学生会认的独体字,加上认识的偏旁,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学习。
正像教韩国人学汉语学院的杨老师所说:“要引导学生在联系中、比较中找到汉字的共同点。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会了寻找构字规律,初步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能主动识字,自觉完成识字任务。现在几乎每个人都能阅读一些浅显的文字读物。他们对书中的内容虽说有的不是很明白,但是却有了阅读的兴趣。
第四篇:韩国外语大学和南京大学关于愚公移山的辩论稿
韩国外语大学和南京大学关于愚公移山的辩论稿
(正方)愚公应该移山(反方)愚公应该搬家
正方:韩国外国语大学
反方:南京大学
正方一辩:历史的车轮匆匆碾过,总是将真理蕴涵其中。移山,还是搬家?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我方坚定地认为:愚公应该移山。下面我将从客观条件、主观选择及价值影响三个层面来说明我方认为愚公应该移山的六大理由:
首先从客观分析移山的必要性
愚公移山开篇即言,“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可见,移山前愚公的家乡,是被王屋太行二山连绵围住,类似一个自我封闭的小盆地。封闭意味着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要改变家乡交通不便、封闭落后的状态,这山,怎可不移?
其二,大家请注意,从事实层面上来讲,愚公是生活在远古时期的,举家老小完全搬离故土也非易事,更何况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每家每户只有自己的封地,不是您想搬哪就搬哪,有土有地有粮吃的。
当然,移山较之搬家更艰苦,所以我们再从主观上来分析愚公为什么选择更加艰苦的移山吧
其一,主观上愚公不愿意搬家,俗话说,“宁恋家乡一杯土,莫恋他乡万两金”,并不仅仅是安土重迁,更重要的是愚公希望通过移山开道,改变家乡封闭落后的状态,是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非一家搬走了事,移山所产生的长期效益是远远大于搬家的。大家想想,愚公已经年且九十了啊,即使搬了家,又能住几年呢?移山,是其有责任心,有长远眼光的表现。
主观上的第二点,从目的上来看,原文提到愚公移山的最终目标是想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是想移出一条方便与外界沟通的道路,不是愚干盲干,愚公移山也不是要把大山移得一颗石子都没有啊。
由此可见,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这山对于愚公来说,都是非移不可。我们再来看看愚公移山产生的价值吧。首先说点直接价值。愚公移山的最后一句“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在座的济源一带的朋友们是不是都应该对愚公及其族人说一句谢谢啊。
当然,愚公移山的价值更在于他所产生的精神价值。什么是愚公精神?是一种正视困难,正视矛盾,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
我们说愚公移山的故事从事实层面上来说发生在远古,但其产生的精神价值可以贯穿整个中华民族革命奋斗史。徐悲鸿在抗战最艰苦时期创作油画愚公移山,毛主席在七大闭幕式上也引用了愚公移山故事,号召中国人民最终推翻头顶的三座大山;
封闭的环境要改造,改革开放,我们提倡“走出去”而不是全国人民都搬走;西藏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我们修了青藏铁路而不是把西藏人民都搬到郑州来。汶川地震后央视播出电视剧《愚公移山的故事》用愚公的精神来号召大家重建家园。
故土要改造,家乡要建设,祖国要发达,家,不可不通,山,不可不移;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愚公,应该移山!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方观点是愚公应该搬家。
众所周知,《愚公移山》出于《列子*汤问》,它的前篇是“淮南的橘到了淮北就变成了枳”,它的后篇是“夸父追日”,很显然,原著是要通过这三篇寓言告诉我们,做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一味蛮干。愚公的精神可嘉,但做法不可取,我方认为,愚公不应该移山,而应该搬家。
第一,移山破坏自然。愚公移山所带来的哪怕是一两次泥石流,也足够让愚公走向我方观点----搬家了!
第二,移山会对生态造成不良影响。还记得那句经典台词吗:悟空你可真调皮呀,叫你不要乱扔东西呀!砸到小朋友那可怎么办呀,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呀!愚公移山,可就不只是砸到花花草草这么简单了!千千万万的动植物将失去自己的家园。而搬家起码可以免去唐僧的唠叨。
第三,给他人造成损失。愚公移山,成日叮叮当当的不说,还有一些没多少文化的人“跳往助之”,须知“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同学们,这可是吸取知识的年龄呀!唉!难怪连神都看不下去。
第四,愚公的子孙真的能“无穷匮”吗?愚公全家去移山了,谁种地?我就不明白了,愚公会有能养活全家的退休工资?另外,这样不可理喻的家庭,对方辩友口口声声称赞,难道对方四位女辩友愿意到这样的家庭去移山?就算他后代找到了媳妇,哪里有时间生孩子?就算生下了孩子,哪里有时间去照顾?就算孩子长大了,难道也会像父辈、祖辈一样不可理喻?与其把无尽的负担压给后人,倒不如搬到一番新天地,可以代代欢乐。
第五,客观上愚公移山也不可能成功。须知“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那是一个什么概念?粗略计算一下,两座山约合土石234万亿吨。愚公把土运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就算每年往返一次,每次5吨,也要五千个100亿年。而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的寿命总共是100亿年左右,也就是说当人类都把家搬到了太空,并且对地球无限缅怀的时候,愚公还在不曾毁山之一角啊!
综上所述,移山费时费力、害人害己、而且违背自然规律;而搬家经济实惠,效率高,前景好,而且环保。
山不转,水要转,水不转了,人要转,面临如此两座大山,毫无疑问,愚公应该搬家。
谢谢!(自由辩论): 1.正方一:刚才对方辩友说,在韩国从来没有过移山的例子,好像对方辩友对韩国的了解不大够吧!在韩国移山填海的例子可不少。在韩国西海边,我们通过移山填海工程把大海改为肥沃的农土田呀!
反方三:那么贵国说“三千里锦绣河山”,是不是说贵国“三千里土地都是困难”哪?对方同学把山当作困难,我们知道困难是人的困难,山是一个物质实体。请问“惩北之塞,出路之迂也”如何解释?(掌声)
正方四:请指教,山是物体吗?不是。山就是我们人类的伟大崇高精神。
反方三:看来对方辩友今天还是没有明白困难到底是什么。我们说困难就是交通不便,而对方辩友要愚公和他的子孙世世代代背上移山的包袱。请问交通从何而来呢?
正方三:对方辩友的主张好象让我们感觉到客观条件非常重要,而且我们要重视这个现实性。但是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就是强调客观条件不管怎么重要,都不如人的主观意志重要。主张搬家不外乎舍本逐末,“金钟倒置也!”(掌声)
2.正方三:生物学的基本常识就是,人体内有病毒侵入的时候,一旦克服可能形成抗体,就是抵抗能力,但是没有抗体的人可能会招致死亡啊!同样的嘛,在困难面前常常搬来搬去,回避问题,其结果不言而喻,不堪设想的了!(掌声)
反方一:难怪对方辩友看见那个山那么仇恨,原来对方辩友是把山当成了细菌;我们可不这样认为,如果山要是细菌的话,陶渊明怎么还会“悠然见南山”呢?应该是“愁眉向细菌”才对呀!(掌声)
正方二:不毛之地,险山峻岭,处处看到大石头,谁能保障搬到那地方没有自然的障碍物没有生活困难呢?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桃花源”呢?
反方二:是啊!所以说愚公搬家它不是逃避困难,因为他要在新的地方去建设家园。如果愚公搬家是逃避困难,那么“搬家公司”是不是“帮人逃跑公司”呢?(笑声,掌声)
3.反方一:今天我们讨论愚公到底是应该移山,还是搬家,就应该从愚公移山这个原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愚公老人家是希望自己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可是子子孙孙终天都在那儿挖山,什么时候才能解决他的终身大事呢?终身大事不解决,子孙怎么会“无穷匮”呢?!
正方二:我们现在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进行辩论的,如果你们不站在中国的立场的话,让这个愚公精神离开中国移到韩国了吧!
反方二:对啊!我们正是立足于中国,所以我们看到愚公搬家之后,他在新的地方建设家园,他放弃了自己90年的生活模式,这个困难可是大的,这个勇气也是大的呀!对方同学见了山就要移山,那么山挡住路移山,河挡住路填海,那么人挡住了愚公的路怎么办呢?
正方三:对方辩友好像主张搬家比移山容易,但是,山是看得见的障碍,而搬家的路途中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搬家的路途中可以暴雨连天、饥寒交迫,可能碰到土匪啊!而且搬家了以后也可能水土不服,语言不通,还有昏君的暴政啊!搬家以后还会有山的可能性啊!
反方一:对方辩友又搞错了,如果我们再搬家的路上遇见了土匪,我们肯定是拿起枪杆打土匪,但我们可不认为两座无辜的大山是土匪啊!
第五篇:英语的强势地位与汉语的落寞
英语的强势地位与汉语的落寞
这些年来,英语的地位在中国被抬高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评定职称考英语,读研读博考英语,录用人才考英语,大学本科生要达到英语四级,硕士研究生要达到英语六级,否则不能毕业,更拿不到学位证书。在不合理的硬性要求下,英语成了一道高门坎、硬门坎、洋门坎、时髦门坎,很多优秀人才被这道门坎无情地挡在了门外;还有一些人虽然勉强跨过了门坎,但为此付出了极大代价。然而,汉语和英语的强势相比,显得尤为落寞。人们在不断通过考试“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时,汉语能力却几乎无人问津。在当今国内,英语已然成为第一阶级语言,汉语似乎已“沦落”为第二阶级语言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莫大悲哀。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间语言和文化的交融与渗透也在加速进行之中。英语作为一种快速传播的国际化语言铺天盖地而来,犹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和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作为我们这个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有幸保存本国语言文字的国家,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风雨之后,如今却不得不面对有着“霸权”称号的英语语种的严峻挑战。不少的专家都说过:过去不识汉字是文盲的话,那么今后不懂英语的人就是新的文盲。
事实上,在当今中国,用“霸权英语”还是“英语霸权”来形容英语的“霸道”一点也不为过。大概从90年代后期到今天,普及英语似乎已超过了强化汉语的趋势,成为多少中国人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霾”:学前班学英语、升学考英语,求职、考研、评职称要英语,公交车服务员讲英语,一些名牌大学倡导中文课上用英语,药品说明书换成了英语,地图标上了英语,产品产地也标上了“MadeInCHINA”,运动员的运动服上也标上“CHINA”,甚至连厕所的标志也都换成了“WC”的英语简称。而“学英语从娃娃抓起”的口号也成为不少幼儿园“名牌品”,至于中学考英语,大学考英语,读硕士要考英语,读博士也要考英语,等好不容易告别了学校的“烤炉”,却仍然逃不脱英语的“魔掌”,当公务员入门时要考,企业招聘要考,评定工程师、政工师、高工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还得考英语,当然不管英语与你的工作、事业是否够得上边?是否有帮助?这都无所谓,反正你没有英语合格证、英语不过关,你就有可能失去更多更好的机会。以致一些社会精英为了评职称、为了加薪、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恶补英语,最后却仍然因英语成绩不合格而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过去,很多人曾将科举时代的,“八股文”骂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但一旦考中了,却可以对八股文说“不”。然而,今天的英语却犹如“狗皮膏药”一样,一旦你同它拉上了“关系”,就会让你“爱恨交加,痛不欲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今中国,你要是考不好英语,你就几乎什么都不是!正如两位赞成取消四六级统考的资深外语教授所讲:数十年前,外语好的大学生并不匮乏,外语教学也无非是众多课程中的一项而已。可现在,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外语学习都成了头等大事、重中之重。不少学生不管进什么课堂,必备英语课本和辞典。一年到头,有一半甚至更多时间,在“孜孜不倦学外国话”。耗大量时光在应试学习上,放在学习英语上,值得吗?!
实际上,英语在中国成为一种“语言霸权”和“强势语言”,一方面是由于国际交流频繁而致英语学习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英语爱好者的热情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学习一种文化和语言,经世致用,无可厚非。但英语本来是一种用作认知世界、加强交流与沟通的语言工具,为何到了现在这种无以复加的地步?是我们太
爱热闹、追赶时髦抑或是制度设计上出了差错,还是其他什么的原因?答案是明显的:同国家的教育制度、用人政策和舆论引导等都有一定的因缘。在高标准、严要求之下,英语被神化了,无数人成了它的信徒。为了学习英语,人们将无数时间花费在上面。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去年10月曾对40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作过一个调查,题目是:您在大学期间,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有多少?
1.几乎19%;2.大部分56%;3.正常学习时间16%;4.很少9(《北京青年报》1月11日)。如果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花在英语的学习上,是否会影响到他们学好专业?由于过分强调英语的重要性,有的人英语学好了,专业却落后了,母语水平也低得可怜。新近由上海举办的英语小说翻译大赛,非常重视外语学习的上海人表现平平,让一新加坡选手拔得头筹。评委认为,中国选手失利不在外语,而在汉语水平不够。有的参赛者虽读懂了原文,但因为找不到恰当的汉语表达,或词不达意,不切语境;或过于华丽,结果自不免落败。这种结果不令人脸红吗?
语言文字是一种交际工具,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形式之一,但也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它与民族的兴盛紧密相联,从英语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英语国家的兴衰。今天,当看到英美称雄称霸世界的时候,我们不难发见“英语霸权”和“强势语言”的轨迹。当看到英语这种外来语言在我国“肆意横行”的时候,不少的国人很担心,有的担心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的悲剧会在中国重演。虽然,事实上这种事情不可能再发生,但仍从一个侧面警示我们:语言是不能独立于民族而存在的,语言使用者一旦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成功,他们的语言也跟着获得成功;使用者失败了,语言也跟着失败。面对横行于中国大地的“强势英语”,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冷静以对,一方面应借鉴日本的经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翻译人员,另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开发出同声翻译系统,把更多的人从被动学英语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这,也许是解决全民学英语和母语受冷落这种现象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