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
七年级语文上《陌上桑》学案
备课教师:刘翠萍学生:七年级 课题《陌上桑》_课 型 新授 教学时间:1课时
自学目标: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理解诗中的人物形象及学习本文正面、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3、背诵并默写本诗。
课前预习:
请同学们认真预习课文,并解决下列预习题。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2)分小组讨论探究以下问题
1、<<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名篇,汉乐府是指____________。乐府原是__________设的_____机关,职责是_________,后来就称这类诗歌为乐府。
2、诗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
3、.作者是如何描写罗敷的器物服饰的?从描写的角度看,是什么描写?
4、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有什么作用?
5、诗歌中出现的“使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的?勾画这一形象具有什么作用 ?
6、.罗敷面对使君,怎样痛斥他的无理?表现罗敷的什么性格?
7、.罗敷是从哪几个方面夸耀自己的夫婿的? 盛夸自己夫婿的目的是什么?
罗敷运用这种策略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8、诗歌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什么修辞方法?
﹙3﹚请你运用侧面烘托手法描写一个人,不少于100字。
课堂巩固: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下确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2)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3、说说罗敷是怎样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诵读画“_________”的诗句,试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罗敷的美貌的。
5、诗中罗敷夸丈夫官位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诗的夸张与细节相结合,使人感到夸张得真实可信。试举一两例作具体说明。
拓展阅读: 羽林郎
辛延年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耀,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1、从语言上看,《羽林郎》和《陌上桑》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按要求写出两诗相类似或表达作用相同的句子。
陌上桑
羽林郎 日出东南隅
--------------------五马立踟蹰
--------------------三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
--------------------2.罗敷和胡姬年龄相若,美貌惊人。比较一下,两人的着装各有什么特点?分别从文中哪些地方反映出来?
3.试比较《羽林郎》和《陌上桑》的开头各有什么不同?
---------------------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上)
七年级语文(上)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呼兰区康金中学
张晓明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多形式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如何状物,这是一个能力目标,即本课的重点。
4、品味一些含义深长的句子,让学生做到正确认识生活,面对生活,热爱生活。
了解文章抒发作者何种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即本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设计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击破难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突破重点词句,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与教法相配合,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写”的学习方法。通过读(范读、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通过写,训练本文的写作方法,达到对课文的巩固。
三、教学程序:
1情景导入
(放瀑布录像)望着眼前的瀑布,我不禁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瀑布的著名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好一幅飞流直下的景象,好一派一泻千里的气势。自然界的瀑布真是气势恢宏。今天我们将要欣赏另外一种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放紫藤萝录像)(紫藤萝和瀑布对照图)你看,盛开的紫藤萝真是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真像一条瀑布。难怪作者说是紫藤萝瀑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由当代女作家宗璞写的优美的散文《紫藤萝瀑布》。
这一课件制作重在渲染气氛,创设有利于本课学习的情境。当气势恢宏的瀑布飞流而下时,伴着悠扬的古筝乐曲,一定能引发学生无尽的联想。再由此引入紫藤萝,这一段截取于苏州园林的紫藤萝一定会给学生以视觉的巨大冲击,让没有见过紫藤萝的学生,一开始就融入在这美的意境中,真正体会“紫藤萝瀑布”的美妙景象。学生会将两者进行比较,感受紫藤萝瀑布作者这一精妙的比喻,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朗读欲望和不断探究的欲望。整体感知课文:
(1)由同学推荐两位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和老师一起读课文。
(2)大屏幕出示听朗读时需思考的三个问题
①作者是怎样抓住紫藤萝的特征来描写的?
②课文哪一节侧重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③作者由停住脚步到加快脚步,心路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这三个问题是紧扣着教学重点与难点提出的。带着问题听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正音正字
看大屏幕
迸溅
沉淀
绽开
伫立
忍俊不禁
依傍
枯槐
伶仃
酒酿
盘虬卧龙
精选了十个词语,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字形。检查字词是一个常规手段,它能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利用课件能有效节省时间。
4品读课文
① 由开头结尾引出紫藤萝,着重分析2-6节。
作者情不自禁的停住脚步到不觉加快脚步,这都和什么有关?从这一问题出发,引出紫藤萝。是怎样的一种紫藤萝,使作者停住脚步又加快脚步呢?由此来分析 2-6节。
作者抓住了紫藤萝的什么特征描写的,又是怎样描写的。请同学们在课文2-6节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这一问题意在让学生学会自己看课文自己得出答案。培养学生通过诵读,品读课文的能力。
我准备了三幅画,分别是花瀑,花穗,花朵图。我一边讲解,一边用鼠标直接在屏幕上点出知识点,用图象、音乐和动画等多种信息补充刺激学生的眼、耳、脑等多种器官,让学生通过看图画来感受紫藤萝花开放的繁盛及旺盛的生命力。使学生对没有感知过的事物也能够具有清晰的表象,帮助学生想象紫藤萝花盛开的种种景象。这样使教学内容真实化、趣味化和多样化,有力地唤醒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思维发展、提高认知能力。
2-6节的总结:作者紧紧抓住紫藤萝的“盛”展开描写,写了它的颜色,形状,情态。我们也要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写景除了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还要注意——合理安排描写顺序。从花瀑到花穗到花朵,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到个体,描写景物有条不紊。要使文章生动,景物栩栩如生,我们还要注意语言的优美,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这一段总结性的文字在学生充分品读课文2-6节的基础上,为学生做了适时的总结,让他们知道了如何状物抒情。这是学生最渴望知道,又较难以准确把握的地方。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倾心于此,他们才会积极思维,热情参与,教师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学才能达到高效率。
② 分析第8节
紫藤萝是不是时时刻刻都给作者这样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感觉。作者还看见过与眼前的紫藤萝截然不同的情形,那是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请一位同学读第8节。同学们边听边圈划出表现那时紫藤萝不幸遭遇的词语。
由2-6节直接分析第8节,是为了通过紫藤萝花今日之繁盛与昔日之稀落对比,更好的让学生了解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明白是今天的社会让紫藤萝重获新生。
③ 分析第7节和第10 节
花瀑由眼前缓缓流入作者的心底。这时让学生和作者在心灵上一起感受花瀑的精神内涵。思考作者感情的变化,看看作者感悟到怎样的人生哲理,这是本文的难点。此时,化难为易是最好的方法。让学生圈划出表示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结合多种形式的诵读,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宗璞,由此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真正感悟人生的哲理。
④ 总结课文并将关键词语出示在大屏幕上,加深学生的印象。
作者由停住脚步到加快脚步,这个短暂的过程,经历了怎样一段心路的历程呢?
疑惑 痛楚——宁静 喜悦——沉重遗憾——振作 鼓舞。
作者由花瀑—花穗—花朵进行了精细的描写,由此含蓄的抒发了情怀,从而感悟了人生的哲理。这一写法,就是状物抒情的写法。
⑤ 由此,将请学生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请他们用简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内容加以概括和归纳,以便使学生及时理解和消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培养他们的综合概括能力。
5拓展延伸。
这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精细,想象新颖,我们要学生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想象,善于描绘的这种本领。大屏幕上出示:野花,昙花,莲花,梨花,罗汉松,白杨这六种植物。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最熟悉最有体会的一种花草。教师事先准备了这六种花草的图片,以便在学生打不开思路时以启发学生。
本练习意在训练学生,抓住两物的相似点,运用比喻,展开联想,并由外表深入到本质,由物及人,以物喻理,挖掘其中的深刻含义,由此感悟生命的哲理。这一问题的提出还希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使课堂上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6作业
打在大屏幕上
① 从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两个拟人句,并模仿各造一个。
②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并背诵第10节。
作业的布置要紧扣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第1 题让学生进一步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比喻句与拟人句,模仿各造一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第2题要求学生品读课文,背诵揭示本文主旨的一节,进一步感悟文章的哲理。
附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停住
顿悟
加快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第三篇:七年级(上)语文教案
1.《一起长大的玩具》教学设计
贺星照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能在理解文中议论、抒情语句的基础上解读文章主旨。
②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情味,体会作者情感。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玩具与时代、文化的关系及其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内涵
2、抓住议论、抒情语句品读文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起学习单元导入语,了解本单元的中心。解读过程中,解释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差异:由单纯的字词识记增长为品读句子,理解文章内容基础上,体会文章情感。
话题导入:
我们无法不长大,就像我们无法不老去。没有一个人能够停下来。长大了,改变的不仅仅是身高,还有知识,还有我们看问题,思考问题,对待问题的角度与方法。首先提个问题:请问,同学们现在喜欢玩玩具的请举手。
学情估计:没有或者较少。
小学幼儿园阶段喜欢玩玩具吗?喜欢什么玩具?你能为我们描述下你喜欢的玩具吗,包括样子、颜色、功能以及你喜欢的原因。
学情估计:分别描述喜欢的玩具及其功能。
教师进行总结,喜欢的原因大致可为:可以自己动手参与制作或者改装,从中获得成就感。
1)以玩具为依托,自编自导故事或情境,满足沟通需要。2)让心情获得愉悦的体验。
一、泛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朗读课文,要求:
朗读时注意读音、停顿、语气、语速。
在不认识的字或读不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旁作好记号。(抽查字词,落实读音及词义)
2、课文描述了哪些玩具?泥泥狗、陀螺和兔儿爷
你玩过这些玩具吗?他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用文中的话回答。(学生从文中找到描述后,可以用PPT展示玩具的样子)
3、作者喜欢泥泥狗吗?你是从哪些句子中得知的?(学生找出文中的相关句子,总结喜欢泥泥狗的原因)
师生共同总结作者喜欢泥泥狗的原因。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年岁还小”的时候喜欢泥泥狗的原因和长大后的原因的变化。指出观察角度的转变。
4、作者描写对泥泥狗的喜爱时,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用一个词概括→发现
二、自主研读,小组探究 ——抽陀螺
1、自读本节,总结本节作者写了“抽陀螺”的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2、找出文中表达了作者对陀螺喜爱的句子。
3、根据找出的句子总结“我”喜欢抽陀螺的原因。细节研读:
1、关于抽陀螺的方法,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动词,请写出这些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好处。
2、“一说起抽汉奸,我们的鞭子抽得更响、更有力”这句话表现了孩子们的什么感情?
3、文末写大人们也和我们一起抽它几鞭子,这如何理解?
4、我喜爱抽陀螺的原因中,重点描述了抽陀螺过程中的什么?用一个词概括→感觉 ——兔儿爷
1、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文章重点描述了什么?一个词概括→原因
2、用“我喜欢„„是因为„„”回答作者喜欢这三个玩具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语言品析: 词语替换:
1)兔儿爷的外貌就很奇特,兔脸儿,人身子,那样子格外引人遐想。(遐想)2)脸蛋儿上总是施着淡淡的胭脂,样子有些滑稽可笑。(滑稽)3)品读句子,加点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是兔儿,偏又以“爷”相称,在别的动物中,绝无这种殊荣。
探究拓展
1、你喜欢这三个玩具吗?
2、为什么作者对他们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到了成年仍难以忘怀?
提示:让作者魂牵梦绕的是真挚的民族情感,是纯洁的内心,是水晶般的童真童趣。是成长的感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3、反思:评一评不同时代的玩具,不同时代的孩子。提示角度:
不同时代的玩具有不同的特点,你如何评价爱? 1)玩具对孩子的教育和开发有没有作用? 2)过去的孩子和现在的孩子有何不同?
3)如何评价过去的孩子?在他们身上你发现了那些优点?
4、拓展迁移:
你有那些“和你一起长大的玩具”?你体验过自己制作玩具的乐趣吗?与同学们相互分享下。
板书设计:
泥泥狗
发现 抽陀螺
感觉 兔儿爷
原因
教学反思
2.《捅马蜂窝》教学设计
谢红英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检查预习情况,掌握本课的生字及新词。
2、通过朗读课文,能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31 捅马蜂窝,说说你曾做过类似的事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认读
闯进
反驳
胆怯
耗尽
慌忙
胶水
教师提示:“怯”字读“qiè”,不要读成“què” ;“嬉”字读“xī”,不要读成“xǐ”;“慌”字不要多一点。
2、观察每组字有什么不同,再组词。
邦()
去()
荒()
交()绑()
怯()
慌()
胶()
插()
尸()
拖()
胶()
播()
户()
托()
郊()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
4、评价朗读情况。
三、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小结:“我”把马蜂窝捅下来了吗,然后又发生了怎样的事呢?
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2、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能自己解决问题,发展创造性思考。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由于幼稚,我们曾做过的一些冒失的事,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一些小小的伤害,然而当我们回想往事,回想童年,我们心中充溢着的却是美好和甜蜜。
2、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精读感悟
1、自学:
要求:(1)自读课文,找出描写“我”思想感情变化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2)想一想,每次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画下来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结合全文,理清“我”情感变化的线索,交流“我”对思想感情变化
及其原因的理解认识。
4、重点理解(1)课件出示: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提问:①把“涌出”、“迟疑”换个词,比较哪个词更恰当,为什么?
②“那多有趣”中,“那”是指什么?
③文对“我”、妹妹、马蜂分别作了哪些描写?中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④从文中找出比喻句,结合文意理解其运用的妙处。⑤马蜂窝中有百十来只马蜂.为什么文章只重点写了一只?
⑥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用“——”画出来,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作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窝,他前后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3)文章的结尾“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此句在全文中所起的
作用是什么?其中“旁人”指的是谁?
(三)总结归纳:
再读课文,说说读了本文你想说什么?
板书设计:
捅马蜂窝
强烈渴望→ 吃惊 →盼望 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教学反思
3.《海鸥乔那坦》教案
李立成
一、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展开联想,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的深刻主题。
2、学习通过揣摩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3、懂得生活与生存的本质区别,追求理想,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内涵 难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抢答] ①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成长的足迹)
②前面所学的两篇课文的题目分别是?(《一起长大的玩具》、《捅马蜂窝》)以上抢答题重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集中注意力。[导入] 同学们:海鸥乔那坦心中有一个永远的梦,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它孤独过,快乐过,同时也震惊过。今天,就让我和大家一道共同见证乔那坦的孤独,快乐和震惊吧!它能实现梦想吗?
板书课题《海鸥乔那坦》 [理解](必须在学生切实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进行。)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速读课文,完成两个任务:
①概括故事内容(叙述了乔那坦不甘于现状,渴望飞向蓝天的故事)。
②理清故事情节(按文章已标序号划分的部分,讨论确定,再填空,要求语言准确、精练)。
(一)()的乔那坦(孤独)
(二)()的乔那坦(快乐)
(三)()的乔那坦(震惊)
(四)()的“乔那坦”(新一代)[品味]
1、跳读课文第一部分,讨论订正:
①乔那坦为什么感到“孤独“?(看见同伴为生存而抢食且互相撕咬、殴打,但都不跟它一起练飞翔。)
②文章说“乔那坦心中有一个永远的梦”,这个梦是什么?(学习雄鹰,练就一对强健的翅膀,离开那除了食欲而一无所有的地方,去营造自己的世界,一个让爱自由飞翔的世界。)
2、读第二部分(男生读叙述性的语言,女生读对话),讨论:
①乔那坦为什么“快乐”?(因为它不再孤独,有了小乔伊斯向它请求学飞翔)
②文章中乔那坦所说的“生存”和“生活”,应怎样理解?(乔那坦认为如果将觅食作为生活的全部意义,且为觅食而互相残杀,那只能叫“生存”;而不安于现状,去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去追求更大的自由和幸福,那才叫“生活”。)
3、分角色读第三部分,讨论。
①乔那坦为什么而“震惊”?(因为教小海鸥学飞翔,群落将它开除,而当它呼喊抗争时,会场一片沉默。)
②乔那坦的这种学练飞翔的行为真的是“不切实际”和“不务正业”吗?为什么那么多的海鸥都不理解它?(不是,实际上它的梦想是有远见的选择与追求;那么多的海鸥只是盲目跟从长老贪图眼前的安逸,所以也不理解它。)
4、集中读第四部分,讨论:
① 本部分描述了一幅什么画面?(小海鸥练飞翔的画面)② 这说明了什么?(暗示乔那坦的理想正由新一代去实现。)[感悟]
1、主题讨论。
①综观全文,说说乔那坦是一个什么形象。(是一个诚实善良、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并能执着追求远大抱负的形象。)
②全文的中心是什么?(这篇寓言叙述了乔那坦不甘于现状,渴望飞向蓝天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诚实善良、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并能执着追求远大抱负的形象,告诉人们不论环境多么险恶,都不能悲观失望,更不能放弃,因为时代总是前进的,新一代一定会跟上来的。)
[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海鸥乔那坦》,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勇于奋飞,执着追求,具有远大抱负的形象,更让我们学到了做人不论环境多么险恶,都不能悲观失望,更不能放弃的处世雄心;特别是同学们为乔那坦的辩护,更让我看到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辉煌未来。同学们奋飞吧,蓝天就在你的翅膀下!附:板书设计:
孤独的乔那坦
幸福的乔那坦 海鸥乔那坦
震惊的乔那坦
新一代的“乔那坦”
4.《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设计
陈志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少年满怀坚定的信念,执著追求理想的精神。
2、理解文中“大海”与“山”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3、理解反复手法的作用。
4、学习朗读技巧,正确处理重音、停顿。
教学方法与步骤:
导入: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该如何战胜自我,克服困难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只要翻过那座山》。
一、范读全文。
请同学们边听读边想象,想象人物活动的画面、细节和人物的内心感受,看你脑中出现了一组怎样的画面?
二、同桌互讲,再指名请同学们谈:你脑海中出现怎样一组画面?
第一幅:清晨,在被青草湿气笼罩的崎岖山道上,一个少年正一刻不停地赶路。他呼呼地喘着粗气,脸上、背上滚满汗珠。
第二幅:离山顶只有几步了,少年开始快跑起来,然而,当他站在山顶往前望去,前方仍是像波浪一样起伏,不见终点的长长山道。
第三幅:少年继续赶路,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上一座又一座山顶,然而前方仍然是望不到边的起伏的山峦。
第四幅:少年猛地一屁股坐在路旁,垂头丧气、疲惫不堪,他在想什么呢?突然,一只海鸥掠过,像一束亮光。
第五幅:少年蓦地站起来,望着前面的山道及山道上空淡蓝色的天空,一片雪白的羽毛翩然落下,落入少年伸出的双手中。
第六幅:少年手中紧握着小小的羽毛,沿着山道缓缓爬去。
三、想一想,这些画面是如何连接起来的?
用“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连接。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共出现了六次,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每一句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有什么作用?结合上下文朗读这几句话,看看每句声音的强弱和速度的快慢有什么不同?.这是少年清晨走路时心理活动的描摹,说明他是带着这个信念上路的,作用是点题,引出下文。
朗读:少年带着美好的憧憬去看大海,要读得自信、坚定。重读应是“山、大海”,语调稍慢。
2.这是少年的回忆。作用是为了引出插叙的内容——这是小时候奶奶哄他入睡时的念叨,就是这念叨使他产生了要去寻找大海的梦想。
朗读:要读美好的梦想和憧憬。语调要舒缓、轻柔,“大海”应重读。
3.这是少年在已经爬过两三座山头,仍不见大海踪影时,仍然反复默念这句话.作用是推动情节发展。
朗读:语气要坚决,富有力量,有战胜困难的决心。语速要稍慢。语调要稍重,“翻过”宜重读。
4.然而当少年翻过一座山,眼前仍是长长的山道,他又一次聚积起力量,这一句的作用是,推动情节发展。
朗读:在双腿打颤情况下,仍然坚持攀登,说明少年坚决的意志,因此,要读得更坚定,7
更有力量,“那座”要重读,意在强调克服眼前的这座山。
5.仍然没有看见大海,眼前仍是望不到边的山峦,这一句是在他多次失望之后,对这句话产生的怀疑,要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
语气轻而快,重读“山”,“大海”,大海应读得稍微轻柔一些,表现出一种疑问。6.当海鸥和海鸥的羽毛带给他大海的消息,他再次聚积起全身的气力,轻声吟诵起来。这一句少年终于战胜了彷徨和动摇。作用是照应开头,成为少年心中的一信念,又体现了少年的胸怀和感悟。
朗读:要舒缓、深情,富有坚定的信念和美好的憧憬。要有一种必胜的信念,所以语速舒缓,“山”、“大海”重读。
四、请同学朗读全文。(全体齐读,一名读六句话)
五、象征意义: 大海:理想。
山峦:通往理想道路上种种困难。海鸥(羽毛):希望的使者,幸福的向导。
六、这句话表现了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只要满怀坚定不移的信念,就能战胜困难和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七、讨论:
少年看到了大海吗?为什么? 结尾看不看得到,并不重要。
因为只要他牢牢坚守“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的信念,只要他为寻找大海征服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头,只要在他的内心深处——“已经开始轻轻回荡起大海的涛声”,至于结果如何,又何必在乎呢?实现理想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八、作业:
你心中的“大海是什么”,你为寻找心中的大海,翻过了哪些“山头”,还需要翻越什么“山头”,你是否有信心翻越?
5.《望天树》教学设计
罗冰
☆ 课程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深刻的散文。作者用凝练而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诉说了望天树的成长历程,热情讴歌了它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这是一首成长的颂歌,更是一曲生命的礼赞。
望天树经历了坎坷而又曲折的成长历程。在“多少次践踏之后”却能奇迹般“冒出生命的嫩芽”,初涉人世的望天树还只有松毛尖大小的时候就遭到了其他植物的嘲笑和蔑视。高傲的野葵花用沉默来轻视它。面对这一切,望天树“毫不在意”,而是端详着比花还好看的阳光,牢记大地母亲的嘱咐,是“按阳光的挺直”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可是“一头不负任何责任的马鹿”的后脚,竟把它“踢下了断崖”。这里没有阳光,是连“蜘蛛也不愿结网”,“苔鲜和青草”早就“出逃”,“山岩也会痛苦得流泪”的暗角。这里“整日笼罩”是毒雾般的阴霾。面对多舛的命运,望天树没有屈服,它“哆哆嗦嗦”将根须紧紧地抓住“几星泥土”,凭着对蓝天和太阳的向往,战胜了“贬损肌骨的冷雾”与“磐石一般沉重的山崖的阴影”,抽出了新枝,绽开了绿芽,挺直了身子,冲出了山涧,长成了地球上最高的树。
望天树是昂扬向上的树,因为“按阳光的挺直来完成自己的形象”的理想一直鼓励着它瞄着当顶的太阳成长。
望天树是坚定不移的树,凭着“对蓝天和太阳的向往”这一信念,它能战胜种种厄运。
望天树是倔强果敢的树,哪怕只有几星泥土,它也要小心地聚拢扎根其间,在严峻的日子里抽枝发芽挺立,冲出山涧,迎着
太阳成长。
望天树是乐观开朗的树,它对别人的嘲笑和蔑视全不在意,它成长的过程中也决不留下委屈的痕迹。
文章以一棵幼芽的生长经历为线索,诉说着望天树的坎坷的遭遇和成长的欢乐。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拟人织成了童话般的意境。望天树不仅仅是一棵树,它是用忠诚与坚定,用顽强与乐观铸就成的一种精神,一种昂扬向上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是这篇美文的深刻内涵。
从文章的表现来看,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文章具有童话的意境。“高傲的野葵花用沉默来轻视你。花的家族有一条不成文的法规:它们决不向比自己低矮的植物致敬”,“白天,云彩搭在你的肩头,夜晚,你直接从星空接受露珠。山上的野花再也说不出你的故事了”等等,都会使你产生从童心童趣中领会生活哲理的情趣。语言洗练而又明快而又富有哲理,像是一篇散文,更像一首诗。通篇运用了第二人称“你”来呼告望天树,更使文
章饱蘸了浓郁的情感,增强了抒情的色彩,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现在的中学生,一定也曾有过美好的理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也一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一定会有苦闷和彷徨,那他们又是如何面对的呢?是积极进取还是消极退避?是乐观向上还是萎靡不振?在他们形成人生观的重要阶段,我们有必要引导他们确立美好的人生理想,树立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相信他们读完了本课以后,一定会从望天树身上感受到它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与命运顽强可抗争的精神,对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有着臼己的思考并从中受到教益。
☆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自主合作探究文章的主旨。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及运用第二人称的表达效果。3.联系自然与生活,初步获得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望天树精神的感悟。难点:品味课文洗练隽永的语言。
[教学安排] 两课时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学生自主探究。
2.品味课文的语言,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从多角度指导学生品味。
3.拓展思维,培养学生情感。
4.读写结合,锻炼学生的观察和表达。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人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扉页上的图片。
(2)教师也展示资料。课件画面:美丽的热带密林,望天树秀美的姿态,高耸挺拔的树干,昂首挺立于万木之上。教师边展示边介绍望天树。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对望天树的初步的认识。同学们可能见过许多树,像望天树这么高的树恐怕还是第一次见到,教师结合课件的画面和课本上的图片以及对这种树的介绍,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激发他们阅读文章的兴趣,有助于他们对《望天树》有较深入的理解与探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阅读的动机激发起来是解决阅读的第一步。)
(3)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梳理字词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听配乐朗诵。
(让学生在听读中感知文意)
2.问题探究
(1)你心目中的望天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2)望天树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学生结合问题自主探究
(方法:全班分为6小组,每组6-8人,进行研读、讨论,要求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对课文中的关键的语句认真揣摩,体会作者的意图。)
过程:第一步。学生自读,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第二步。小组间交流。
第三步。师生共同对问题进行探究,形成对文本解读中问题的共识。
(这一板块旨在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形成对课文整体的认识,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明确作者的写作主旨,为进一步品读作准备,培养学生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10
注重对文本作者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的把握。这里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同时通过合作与探究,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和谐的气氛里,师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一起进步。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积极合作,主动探究的精神。)
(3)学生有表情地再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4)思考:本文语言优美洗练,找出文章中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谈谈你的理解。把文中的“你”换成“他”读一读,看哪种表达好,说说理由。你从望天树成长的历程中感悟到了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这一板块是在整体感知之后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主旨的进一步理解,同时提出新的问题,为进一步品读课文作铺垫,同时给予学生以足够的思考时间,在不断的阅读中去品味文章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精读文本,深入思考的良好的习惯)
第二课时
3.品读课文,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
(1)自主选择品味点,进行比较朗读。
学生各自交流品读语言的体会。
请一位同学把文中的“你”换成“他”朗读一遍,让学生比较看哪种效果比较好,并说明理由。
(2)表演品味,可以安排几个同学上台表演。
角色:望天树
林间小鸟
野葵花
阳光
作者要求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台词。
学情预想
学生可以找出文中文章中优美的句子,但怎么去品味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说不出所以然来,因此还需要老师的点拨指导。
方法指导
品味语言重在体会它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作者往往会在用词、句式的选择、修辞、标点符号、人称的选择等的运用上来表达某种含义或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多角度去品味,从而体会出语言的美妙。
例如:
终于,你从野牛的足迹中冒出了生命的嫩芽。——那是多少次践踏之后的萌发啊!
这句中“终于”是一个副词,表达出经过了艰苦的努力的结果,“冒出”表达出望天树顽强的生命力,“多少次践踏”说明望天树遭受过无数次的挫折,破折号是对上句的补充说明,感叹句的运用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感情。这句如果从这些角度加以品味就能体会作者对望天树顽强精神的赞扬,用在文章开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你在严峻的日子里抽出新枝,你在沉寂的阴暗里绽开绿芽;你在贬损肌骨的冷雾中,挺直了细瘦的腰身。
此句中一方面展示了望天树生长的恶劣的环境,如“严峻的日子”、“沉寂的阴暗:’、“贬损肌骨的冷雾”,一方面是望天树“抽出新枝”、“绽开绿芽”、“挺直了细瘦的腰身”。对比强烈,充分体现出望天树在严酷的环境中顽强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
白天,云彩搭在你的肩头;夜晚,你直接从星空接收露珠。
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突现出望天树的高大,形象而又生动。
文章采用第二人称的手法表达作用的体会可以采用换读的方法,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明确;采用第二人称“你”呼告,饱含了作者浓烈的摩隋,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色彩,具有诗的韵味。
具体而言,对语言的品位重在多角度去理解,去品读,去感受。
(本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语言的表达效果。语文教学离不开对学生语言的感悟和品味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正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注重语言的品味。这里将学生的从不同的角度的朗读进行比较,结合学生的说和表演,能够在学生读读,议议,听听,评评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4.结合生活,展开联想
(1)你读了本文后,望天树对你有那哪些启示?除了望天树外,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事物曾给过你启示呢?
(2)你身边有没有像望天树一样坚守信念,顽强与命运抗争的人?把他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假如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面对?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的感想与体会。
(本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课文的主旨内化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注重学生的情感的体验.从课本走向课外,从关注书本到联系生活。语文学习要树立大语文观,要把知识的传授和情感的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读书中做人,在做人中读书。)
5.教师小结
(新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有艮好的阅读习惯,能创造性阅读、体验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注重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以及自主合作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初一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转型期,求知欲和表现欲都非常强烈,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灵感,营造师生互助,合作探究,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成长。)
6.布置作业。
观察自然中的动植物,选取某一种,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一篇短文,要求寄寓某种精神,题目自拟。
(展示作业,配合几幅画面,启发学生思考)
7.13
8.《空山鸟语》教学设计
向剑峰
【教学构想】
《空山鸟语》是一篇隽永含蓄,富有深刻哲理的散文。在诗化的语言的外表下的,是作者对古朴、淡泊、宁静、清雅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作者在开篇,就满腔热情地向世人宣告“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请注意,这里的“鸟语”,不是公园鸟语林里向游客乞讨食物的鸟鸣声,也不是住在鸟笼里过着养尊处优生活的贵族鸟的鸣叫声,而是有着“娇艳的花、婆娑的树”,“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的山林中的鸟语。它们在远离尘嚣的空山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唱自己喜欢的歌,叙述动人的爱情故事。难怪作者一到山上来,就会“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听这些鸟儿唱歌。在这儿,作者的这种情感不仅仅只是对空山鸟鸣的钟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它还源于对自私、冷酷、暴力、唯利是图等社会现象的憎恶。山林中的鸟儿自由自在,没有世事的羁绊,没有世俗的媚骨,它们不求好听的名字。由此可见,作者喜欢空山鸟语,是在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远离物欲横流的尘世,鄙弃追名逐利的欲望,不媚悦权贵,不迎合他人,说自己想说的话,唱自己想唱的歌,做一个真正自由幸福的人。
文中有一段内容写到作者因为听到鹧鸪的叫声,勾起了对故乡的回忆。鹧鸪的鸣叫声将作者带回了故乡那古老的江南小镇,带回到古朴、恬静、淡雅的生活之中。又因对孤岛上灯红酒绿生活的厌倦,更加思念怀念江南小镇那淡泊宁静的生活。虽然他知道这只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但仍然“喜欢重温”。这里重温的不仅仅只是故乡,更是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古朴、淡泊、宁静、清雅。正是带着这份追求,作者以“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的奇思妙想结束了全文。
这篇文章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学生往往不能完全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更侧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文章,通过一遍遍的朗读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在作者的经历中找寻作者的思想根源,从而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语言的表达作用,学习作者描写声音的写作方法。能力目标:在朗读分析过程中使学生语言感受能力得到锻炼。
情感目标:通过品味,诵读课文,体会作者通过写鸟语表达出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作者表达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
“反复”修辞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四、整体分析:
《空山鸟语》是一篇含蓄富有哲理的散文。在诗化的语言外表下,表现了作者对古朴、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五、学法指导:
1.学习《空山鸟语》时,要用朗读带动对作品的理解。注意积累文中精彩的描写性语句,丰富自己的语言。
2.阅读时要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做些点评,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进程:
(一)导入:
题目“空山鸟语”,什么叫空山?学生回答,教师针对回答分析讲解。空:寂静。树林阴翳,花香鸟语,小径苍苔,阒无人迹,此之谓空山。山色空灵,鸟语啁啾,多美啊!我喜欢!你喜欢吗?作者郭枫也喜欢,他不但喜欢,而且还用优美的语言给描写了出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空山鸟语”。
(二)学生朗读、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问题:
作者在文中具体写了哪几种鸟的鸣叫?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文中具体描写了三种鸟叫,具体如下: ①红喙的小鸟——缠绵反复
② 山雀 ——嘹亮、吵闹、充满欢乐 ③ 鹧鸪 —— 缥缈、不可捉摸
(三)学生自由朗读,品味文章语言情感。三种鸟鸣引起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教师根据学生分析进行引导)红喙的小鸟歌唱爱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山雀为了快乐而歌唱——向往自由、怀念少年时的好时光 鹧鸪——引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本文在语言上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找找看,这么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再次回顾课文
参考答案:反复修辞的使用
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作者开篇点明自己的思想感情——最喜欢听鸟叫之后,第二自然段先描述了山上各种美妙的景色进行铺垫,而后笔锋一转,再次强调“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作者“空山鸟语”之喜爱更加突出。
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作者觉得鸟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谁都应该懂,就连清风、白云、流泉、甚至是小花蛇都懂,你不应该不懂,所以两次强调,加强疑问语气。
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这两句话前后照应。在生动的描写了美妙的“空山鸟语”之后,再次提出,“好好听一听鸟叫吧”与前句照应,更有感染力。
还要做些什么呢?还要做些什么呢?
第一句的“做”是指做事,第二句“做”是“当”的意思。前一句疑问,强调听鸟叫的美妙,除了聆听,什么事都不用做。正因为此,作者产生了一种愿望,做一只小鸟,一只快乐、自由的小鸟。两句反复,强调了作者对鸟鸣的喜爱,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
七、总结:
做一只小鸟,只是一个美好的梦。可是,美妙的空山鸟语,我们可以继续聆听……让我们再朗读一遍文章:“空山鸟语”用心聆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红喙鸟 缠绵反复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空山鸟语
郭枫
山雀 嘹亮、吵闹 向往自由 怀念少年时光20
鹧鸪
缥缈 思念故乡
9.《故乡的桂花雨》教学教案
丁望娥
教学目的
1.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并以此来带动自己的阅读,提高效率的阅读方法。
2.强化分析人物形象的阅读能力。
3.学会挖掘文章内涵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4.拓展学习和在新语境中对问题的重新思考。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者的“乡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对生活、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进一步了解托物抒情的写作方式,并学会通过景物描写品味作者思想情感的阅读方法。
3.学会用圈点评注方法来阅读本文。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新课导入 “乡愁”,顾名思义是因为思念家乡而带来的忧愁,它是人类生活、文学永久性题之一。你们有过这种情感的体验吗?
2.解题:
乡愁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出差、异地求学或者工作、旅游,也有政治因素,如政权的更替,1949年,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土崩瓦解,大批的大陆人迁徙到台湾省,他们的大部分青少年时光都留在了祖国大陆,与刚才我们同学所说的一般的离别不同,他们这一分别,就是几十年甚至就是一辈子!骨肉分离,隔海相望,这种“乡愁”该有多么的强烈呀!今天我们要通过学习《故乡的桂花雨》来感受台湾作家琦君的乡愁吧!
思考一:作者和背景的介绍并非是每篇课文都必需要的,但这篇与一段特殊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的课文,笔者认为是很有必要介绍作者和背景。虽然学生的经历和所属的时代与当时大不一样,但如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无论是对现实生活体验的回忆或者是特定的历史语境的设置——对于进入课文的诗意世界,都是不可缺少的。虽然从教学设置上来看,对学生体验的两次调动会多少显得重复拖沓,但我以为,在两次体验调动中,学生的体验绝非机械重复,而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只是,在时间上,教师要懂得控制得当。
3.指导朗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并以此作为阅读好文章的钥匙,揣摩人物的语气和阅读情感的流变。
明确:抓住了文章的文眼——‚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来阅读本文,较满无目的的朗读,其差别好比拿一件大衣,前者是从衣领抓起,‚挈领而顿,百毛皆顺‛;后者却是从袖子抓起,拖泥带水。这样的浓郁‚乡愁‛,使得文章中最精彩的‚摇花乐‛部分和文章最后的那句‚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都奠定了深情的基调,语速自然都会放慢了。当然,在总的情感格调中,不同人物的言语语气也会有差异,大人小孩都喜欢‚摇花乐‛,但前者更多是从物质的收成方面出发,难免语气中会有担忧;后者却更多地是从孩子亲近大自然的美好天性出发,在孩子极度快乐的叫喊声中,语气要略有些夸张。
4.探寻文章中优美之处,用圈点批注法来解读,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5.讨论:文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你心目中,他们是什么样的形象呢?请结合文
章的内容来谈。
明确:父亲是儒雅温和的,如他爱养花和作诗,体现了他的修养和书生本色,而教我识花的童年细节,更展示了我与父亲间浓浓的父女情;母亲是敦厚慈祥的,她对乡亲富有人情味的牵挂和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合着桂花的清香淡雅打动了每一个读者;儿童时的‚我‛在摇桂花中的欢呼雀跃和发自内心对‚摇花乐‛的喜好,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孩子特有的天真无邪。
思考二:散文的小说化是琦君散文的一种别样风格,本文也很典型地体现了这点——人物生动传神,呼之欲出。而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和再创造,对于文章主旨的深化理解,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老师要注意让学生立足课文来回答问题,忌讳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想。
6.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1.全班交流各自的圈点批注内容,要求有感情的朗读。
2.理解“桂花雨”的深刻内涵:
①勾划出文中两处有关“桂花雨”的语句。体会这种环境中人物的情感。
②创造性的复述课文的这两处内容。
明确:此题旨在鼓励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除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外,更深化了他们对于人物心情的体认。值得一提的是,在对第一处‚摇花乐‛的复述中,一个学生想象童年时候的‚我‛立足在缤纷芳香的‚桂花雨‛中时,‚四周都是金灿灿的颜色‛时,有同学提出异议,‚课文中已经说明摇桂花时‘天空阴云密布,云脚张毛’,那怎么会是‘金灿灿的颜色’呢?‛孩子们经过讨论,最后认为‚即使当时的天气阴霾,但由于孩子内心极度的开心,于是‘金灿灿的颜色’不仅仅可以指桂花的颜色,表现了‘桂花雨’的铺天盖地的壮观场面,更暗示了童年的‘我’如阳光般快乐的心情。‛还有的孩子在复述中,加入了父母在一旁会心的笑容,‚因为他们也被这美好的景色和孩子的天真所感染了。‛在这一个学习板块中,学生们体现出来的丰富想像力和敏捷的思维,让我很是惊喜。也正是在孩子们不断丰富的复述中,两幅色彩明丽饱和,引人入胜的‚桂花雨‛图景慢慢浮出水面。这也为下面问题的提出作好了铺垫。
③作者花费了心思为我们设置的两幅“桂花雨”图无疑也是文章的精髓之处。结合课文主旨,你认为它有怎样的深刻内涵呢?
明确:这里我们可以准备好一些可以先拟的答案,如‚与题目的‘桂花雨’摇相呼应,点明了‘乡愁’的主题‛,‚形象生动再现了当时的美好图景‛,‚父母的温情如‘桂花雨’般滋润着童年的‘我’的情感世界‛等等,而对于超出我们预设答案范畴,只要是能做到言之有理并符合作者文章意图的答案,均可以算正确答案。教师的灵活指导,此时非常重要。
思考三:笔者开始是直接设置了“请说出‘桂花雨’的深刻内涵”的题目,但由于题目太大,缺少明显的切入点,学生思维一时难以将其咀嚼消化,教学进展一下子出现了停滞状态。于是我将自己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三个步骤以问题的方式展现出来,课堂气氛一下子热烈了起来。学生在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同时,也掌握了如何解决难题的思维方法,可谓是一石两鸟。在这里,我想起了语文特级教师胡明道对新课标下教师如何定位的问题所提出的见解:“反思者是新课标的众多角色定位中最核心、最集中的一点„„‘反思型教师’要时时回顾,对异位处调整。”诚然,自己离这样的境界还有太大差距,而在上述的这个教学步骤中,反思所带来的意外收获,更坚定了我将这一方向的发展确定为我教学上追求的目标之一。
3.小组讨论
杭州并不是作者的故乡,在这里的赏花、吃花、摇花,从表面上看,与故乡并无直接联系,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呢?用俗语或成语怎么说呢?
作者在文末借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道出了自己的 22
恋乡情结,使上述的部分一下成了故乡的桂花和“桂花雨”的陪衬,与“月是故乡明”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热爱故乡的桂花,而杭州也因为有桂花而让作者喜欢,用一个成语来涵盖之不正是“爱屋及乌”吗?
4.本课是用桂花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在古今诗歌中,你知道还有哪些物象常用来表达思乡情感的?请背诵给大家听。
除了让学生介绍惯用的表达思乡之情的物象如明月、丁香结、红豆等外,还可以介绍若干有关“乡愁”的优秀之作,比如余光中的《乡愁》。
5.思考题
随着现代交通的日益便捷和通讯手段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故乡的思念似乎已经越来越淡了,有人说,在不远的未来,“乡愁”作为一种交通落后时代的情感,将逃脱不了消失的命运,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说一说。
思考四:这道题的设置完全出于偶然,在上课时,有一个孩子说,古人因为交通的不便和科技的落后,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家乡,拟或是与乡亲家人的联系,其成本都大得惊人,所以他们的“乡愁”比今天的人要浓烈得多。这让我想到自己曾经听过一堂关于中秋节的综合性学习的公开课中,一位教师谈到目前科学高度发达,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的想像力的问题。我设置这个问题,并非持类似卢梭的反科学的观点,而是想让学生立足当下,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对于传统的文学命题做出自己的反思。值得欣慰的是,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这个问题的争论,体现出他们特有的热忱和思辨性。我也并未规定正确的答案,只是在急诊的末尾,我把自己在课下就这个问题的思考所写成的短文,做了一番展示,算得上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在我看来,无论学生赞成与否,这并不重要,但他们思考了的这个过程,比一个一刀切的结果要有意义得多。
10.《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贺星照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②过程与方法
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所赞美的小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情,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少年心事,走近少年的心灵,感受少年独特而复杂的内心世界。体会成长过程中的喜悦、烦恼、痛苦和幸福,记录少年历程的每一个瞬间。本单元的课文都有着积极向上的主题,引导少年人树立起健康、进取、自信而快乐的人生态度。《羚羊木雕》这篇课文说的是,“我”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后逼“我”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木雕还给“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世界,少年朋友的交往,他们如此充满友情,如此珍惜友情;另一面,在成人的世界里,许多人却重财轻义,他们也疼爱子女,但并不尊重子女的友谊,也不懂得孩子最渴望最珍惜的友情。本文所写的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难点: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主要教法
引导探究
学法指导
自主 合作
探究
板书设计
羚 羊 木 雕
妈妈
孩子
索要→羚
羊
木
雕
←
赠送 重财轻义
珍惜友谊 为一件工艺品伤害孩子的心
发人深思
课前准备
学生
① 预习课文,查工具书识字写字。
② 朗读课文,读好自己喜欢的角色。
③ 在生活中,你可能也遇到过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你是怎样处理的?准备好说给大家听听。
教师
① 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前给予朗读指导。(也可以用小品的形式表演)24
②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进入中学虽然才半个学期,但已经有如春天的小树一般在慢慢长大,你们的思想在变化、个性在崭露。请看屏幕,这是几位初一同学的练笔,代表的恰恰是你们这个年龄的孩子的想法:(大屏幕投影出示,请一位学生朗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如果说一个人的历史要用笔来写的话,那么,现在应该是我们从父母手里接过笔自己写的时候了。”
“在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在我脑海的深处,有一颗叛逆的种子在发芽、成长,我已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是那个事事听从家长的小朋友了。”
(过渡)是的,你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便开始有了起伏的波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之路写的,发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大屏幕投影出示)
[教学目标]
①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② 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学生齐读或教师提示)
[检查预习](读、写)
(三)整体感知
大屏幕投影问题:
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场矛盾冲突中,究竟谁是谁非?要谈出自己的看法,还要再读课文研讨。
美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与朗读是相辅相成的,朗读有助于体会,体会越深刻,朗读就越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请分配到角色的同学到前面来,可以边读边表演。其他同学当评委。大屏幕投影评价标准:重音 语气 语速
[教师导学]:
学生评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语气评。看是否读出人物的性格以及对此事的态度。(其他人物也可用此方法)
妈妈的神态:紧紧地盯着 孩了的神态:低着头不敢看
十分严厉 一动不动
语气{咄咄咄逼人 语气{声音有些发抖
坚定 哭着喊了起来
[教师小结]:
妈妈的神态、语气表现她固执、生硬的态度,爸爸的声音虽然很平静,但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态度与妈妈实质相同。“我”被逼无奈、委屈、痛苦的心理与父母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一面是“逼”,一面是“无奈”,两个方面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你是怎样看待
这个问题的呢?
(四)探究(自主合作):
大屏幕投影问题:
① 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
② 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怎样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③ 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全班交流。如果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摆事实讲道理,把握好自己的观点。不论观点怎样,教师都要给予鼓励。
(过渡)生活中,同学们也可能碰到过这一类的事情,你是怎样处理的?把你的好办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把课前准备的材料在小组里交流,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要求既展开求异思维,又是合作学习。
小结:
《羚羊木雕》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我”珍惜友情,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心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逼“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由此而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思考,有主见;但另一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推而广之,遇事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五)走出课文走进生活:
爱需要理解、沟通,假若爸妈能较早的把木雕的特殊价值告诉我,假若我能在送礼物之前征求爸妈的意见,或许,这个遗憾是可以弥补的。犯下过错不要紧,假若能向对方说声“对不起”,爱就不会成为一种伤害。联系你的生活,①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样处理? ②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结束语)课文讲完了,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同学们能倍加理解亲情、珍惜友情。
(六)作业:
①与父母一起读这篇课文并讨论。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快乐生活一生。
②想像“我”要回木雕到家后的情景,模仿课文续写。
教学反思
11.《理想》教学设计
魏翠林
教材简介
本文是一首结构工整而意蕴深远的哲理诗。诗歌用形象化的语言及丰富的意象诠释了什么是理想;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人生意义等内容。诗歌用充满韵律的语言展示了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内涵深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形象化的语言,理解诗歌的主旨。
3、结合个人经历,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诠释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语言。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及其优秀事迹
教师:
1、流沙河个人简介,图片。
2.准备课文朗读的录音磁带。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首诠释理想的哲理诗,内容深刻。在内容上与第一单元的《在山的那边》一以贯之,在授课时,结合《在山的那边》引入新课教学;抓住诗歌教学的主要特点,突出朗读训练;同时采用让学生自立学习,小组合作探讨,教师加以点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指导其从社会生活及人生体验中找出例证,理解,赏析诗歌形象化的语言,有助于诗文的思想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意识。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识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感受的是课文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那么,什么才能造就我们美好的人生,点亮你的一生呢?列夫。托尔斯泰这样告诉我们“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相信他一定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板书课题)
(设计这一导入语,是按照奥苏伯尔的学习的同化理论,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即已学过的,同样谈理想的现代诗《在山的那一边》,与今天所学的新知识相联系,易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求知欲,好奇心,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形式朗读,整体感知
1、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
要求:认真听,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在诗中作好标记。
2、自由朗读,带着问题思考:
⑴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⑵围绕这一主旨,诗歌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3、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课堂交流,明确:诗歌主旨—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这样设计,目的是抓住诗歌教学的主要特点,以诵读为切入点,突出朗读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为下一环节的研讨赏析打下了基础。)
三、读探究,品味语言
学生分成5~6个小组,确定小组主持人,采用脑风暴法,针对问题,合作探究。
1、师出示小组学习要求:逐段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品味语言。
2、师进行学法指导:
⑴各人畅所欲言自己的阅读体验。
⑵理解诗句时注意课前搜集到的名人事迹。并联系社会生活及个人经历,这些实例将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诗歌。
3、师针对各段内容,分别列出思考题以引导学生的探讨思路,视交流情况适时知道。第1小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你能仿照本节的结构,写几句话吗? 提示:A、比喻,顶针。B、仿写。提示学生注意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
第2、3小节这两小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提示:A、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想,正是这些不断提升的理想推动了人类的不断进步。(“饥寒”中思“温饱”,“温饱”后求“文明”)举例难度不大……B、分析“珍珠链”,“脊梁骨”的作用。
第4小节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示: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第5小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意义。提示:理想给人力量。
第6、7小节“获得”与“牺牲”分别指什么?“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提示:两个诗节在内容上相联系,“获得“是为理想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后的喜悦;伴随而来的个人荣誉只是“副产品”;“牺牲”的是个人利益,觉得“酸辛”的是不为人理解,独自呐喊,奋斗的孤独。典型实例:鲁迅。
第8小节你能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遭不辛;理想使不辛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师提示举例,如“江姐“。然后引导学生再举例,加深理解。
第9小节与第8小节相联系,第8小节正面写理想的人生意义,而第9小节则从反面切入,连“罪人“,”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更何况一般人呢。
第10、11小节在内容上,两个诗节有何不同?
提示:第10小节从被动方面理想被曲解,玷污,该怎么办;第11小节写有些人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
第12小节总结全诗,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这一环节的设计,重点突出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注意在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有法可循,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品尝成功的喜悦。同时实例的运用也使课文的思想观念转化为了学生可以理解的情感意识,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轻松的交流中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四、拓展延伸,注重自身体验 1、阅读体验:
读完流沙河颇富哲理的〈理想〉,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2、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试模仿课文也写几句,看准表达得形象生动(这一过程的设计),体现了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学习体会的及时交流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朗读,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的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让我们牢记托尔斯泰的名言,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以此为航标灯,为实现他而努力奋斗,愿大家都能成为一个有理想的,高尚的人。
教学反思
12.《袁隆平的“寻梦园”》教学设计
谢红英
学习目标:
1、培养对崇高理想的努力追求。
2、理解重要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3、学习搜集整理和利用资料的方法和习惯。
4、揣摩和理解文章精彩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2)学习搜集整理和利用资料的方法和习惯。
2、难点:揣摩和理解文章精彩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默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注字音。
充沛(pèi)
睿智(ruì)
贫瘠(jí)
憧憬(chōng jǐng)蕴藏(yùn)
瞩目(zhǔ)
浩瀚(hàn)
淳美(chún)
2、解释下列列词语(1)精干:精明能干。(2)充沛:充足而旺盛。(3)睿智:英明有远见。(4)贫瘠:(土地)不肥沃。(5)享誉:在社会上取得名誉。
(6)神采奕奕: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
(7)憧憬:向往。(8)瞩目:注目。(9)浩瀚:广大,繁多。(10)亮丽:美丽而引人注目。(11)淳美:纯朴美丽。
3、阅读课文,在课文中卷点批注。
4、就课文不了解之处质疑。
二、导语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教授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我们来探讨一下他的成功之路。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停顿的长短和感情的把握。
2、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圈点批注,互相质疑。小组不能解决的交全班讨论。
3、质疑:袁隆平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怎么产生这种理想的?
讨论并归纳:袁隆平大约6岁时一次郊游,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他觉得那一切简直太美丽了,美得他当时就想,将来一定要去学农。
4、质疑:袁隆平终生追求的是什么?是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追求?
讨论并归纳:当他第一次到了农村,看到了农村的落后和贫瘠,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初那场席卷全国的饥饿,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灵,从那时起,他就把“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
5、质疑:袁隆平说:“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路一定要走到底。”请从课文中找出表现袁隆平“痴”的事例,谈谈你对“痴”的理解。讨论并归纳:
(1)当他第一次来到农村,看到现实中农村的落后和贫瘠,他没有就此退缩,而是更坚定了他的理想。
(2)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的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
(3)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水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40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4)“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后,新千年伊始,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有了新的进展,继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篇章。
(5)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他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认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这种“痴”,是科学家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
四、课堂小结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小就树立了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并且在40多年来不断努力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当代的中学生要学习他这种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思考课后理解与探究第二题。
2、就课文不了解之处质疑。
二、导语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新课的前半部分,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后半部分。
三、正课
1、质疑:画出课文中点明袁隆平“梦”的句子,想一想,他的“梦”是什么?他的“寻梦园”又是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
(1)儿时的袁隆平的梦是园艺场里满园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
(2)古稀之年的袁隆平做过一个梦,梦见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袁隆平的“寻梦园”为着崇高的理想而执著追求,不懈努力。
2、质疑:袁隆平为人类作了哪些贡献?
讨论并归纳: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解决了我国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的吃饭问题。
3、质疑:袁隆平得到了哪些荣誉? 讨论并归纳:
(1)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2)袁隆平先后获得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3)在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4)在风云市场上,以“袁隆平高科”为名的股票亮丽登场。
4、质疑:袁隆平在功成名就后,他是怎么做的?
讨论并归纳: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
5、质疑:请看理解与探究第四题。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印证了“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的美好年华中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围绕杂交水稻而运转。”
第(二)段印证了。“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值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解决了我国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的吃饭问题。”
第(三)段可以作为“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的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的佐证。
四、课堂小结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伟大贡献来自他的“梦”,这就是他的童年憧憬,这就是他的终生追求。为了实现这个梦,袁隆平以他40年来的不懈努力,创造了杂交水稻的一个又一个神话。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二、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3.《航天女英雄》教学设计
陈志红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引起学生对英雄品质的感受,激发学生对英雄的热爱,从而树立正确的英雄观。
2、智育目标:通过对文章的分析,指导学生学习围绕中心选择具体材料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了解侧面描写的烘托作用。
3、美育目标:品味文章充满内涵与感情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 相应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启发式、生生互动讨论式、学生诵读体验式
2、难点:感受英雄品质,热爱、尊敬英雄,树立正确英雄观。相应教学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口语表达、写作小训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还记得我给你们讲过的那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吗?今天我稍微改动一下:“不想当英雄的人,就不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价值的人。”你们想当英雄吗?那么请认真独立思考后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英雄应具备的品质。(学生思考并进行口语表达;教师进行归纳。)
二、直接引出课文《航天女英雄》,引导学生思考:
1、女教师麦考利夫为什么被人们称为“女英雄”?请在文章找具体事例分析。(找出相关语句并朗读体会。)
2、文章的中心是赞颂麦考利夫的英雄品质,但是除了描写女教师外,还写了哪些人哪些事?(在书中勾划相关语句进行体会)
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或事?(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围绕中心选材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人物、烘托人物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充满内涵与感情的语言。作者在文章结尾写道:“麦考利夫以她的英勇献身,为她的学生和孩子们上了最后一课。”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最后一课的内容是什么?
四、麦考利夫以生命为代价,鼓舞了更多的人投身到航天事业,投身到人类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中,她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与尊敬。请同学们在训练本上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她的热爱与赞颂。(学生写作小训练)
五、课外拓展: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搜集世界航天史及中国航天史(尤其是“神舟五号”的成功及意义)的相关资料,做成剪报。时间为一周。
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主题是“光荣与梦想”,编者选此文的目的,我认为是引导学生走进英雄人物、感受英雄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英雄观,所以我把教学的难点放在这一点上。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而文章材料的安排又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特点,所以我把对材料与中心关系的分析作为重点。在写作小训练这一点上加深学生对英雄的热爱之情;课外拓展也能促进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且点出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紧扣时代脉搏。
教学反思
14.35
18.《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向剑峰
知识目标:
1.理解识记词语。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3.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
2.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教学重点: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必须扣住这两个重点进行教学。教学时数:2教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嫩嫩的,绿绿的”。从“嫩嫩的,绿绿的”我们就知道是春天到了;现在的小草呢?“枯死了。”从中我们知道这是冬天。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大家解释其中的道理。
二、课题简介:
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提示:(第2自然段)指草木荣枯、候鸟来去、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物候现象。
2、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提示: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用‚物候学‛ ‚简介物候学‛,‚物候学与农业生产‛等这样的题目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三、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当时培养地学英才的摇篮。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积极倡导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四、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本课的多音字: 连翘(qiáo)衰草连天(shuāi)观测(guān)风雪载(zài)途 翘起(qià)鬓毛衰(cuī)玄观(guàn)记载(zǎi)落叶(luò)丢三落四(là)落枕(lào)
差异(chā)差遣(chāi)差错(chā)参差(cī)
五、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结构。先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再合并成几个意义段。
第1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第2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4段:介绍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5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7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差异。
第8段: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第9段: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第10段:物候现象来临的第四个因素是古今的差异。
第11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第12段:加强物候观测,促进农业生产。
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l—3),说明什么是物候、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研究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各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师小结:[课文主旨] 文章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至3自然段)。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列问题: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答案: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答案:时间顺序,[春、夏、秋、冬,所以是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3、本段的结构是:先分后总。主要的说明方法是:摹状貌、举例子。
4、前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5、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
明确: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其中,‚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文章第一段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
(二)阅读第二、三自然段,回答:
1、思考这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2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第2自然段一开始并未直接解释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而是从哪两个方面举例说明物候现象同农业生产的关系的?
答案:‚草木‛‚候鸟‛两个方面。从‚植物‛写到‚动物‛。
师小结第二自然段:“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先写开花早的杏花、再写桃花,很有条理。这些都照应了上句的“草木”。而“传语”“暗示”与语言有关,且将杏花、桃花拟人化,十分亲切可爱。“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把布谷鸟的鸣叫写成“唱歌”,拟人形象,把布谷鸟的叫声写得很有音韵节奏,给人以美妙的享受。这一段由“杏”写到“桃”,从“植物”写到“动物”,最后才对大自然的语言作出诠释,即:花香鸟语,草长芬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条理十分清楚。
3、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提示: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4、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说明:什么是物候?分析时抓住第3自然段第一句‚这些自然现象‛中的‚这些‛指第2自然段中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第一部分总结: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4、5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
段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2、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提示: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避免损失。观测手段:‚活的仪器‛,即活生生的生物。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3、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子。作用: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例子是:北京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三、学习第三部分(6至10自然段)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什么?这几个因素能否对换,为什么?
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不能对换。这几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的。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2、体会本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1)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第7段)作用:举例说明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
(2)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第8段)作用:举两例说明经度的差异是怎样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
(3)山地秋冬两季,……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第9段)作用:举例说明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4)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几天。(第10段)作用:举例说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师小结:举例子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浅出,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通俗易懂,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解说得很清楚。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11、12自然段)思考: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有哪些意义?
答案:①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②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③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④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五、总结。
附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一、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现象——物候和物候学
二、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比较简便
容易掌握
避免损失
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纬度差异
经度差异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顺序:从主要到次要,从空间到时间。
四、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
教学反思:
19.《长河落日扁》
胡静敏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的读音及生词的意义。
2、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3、学习本文多种说明方法相结合的写法,特别是举例说明的方法。
4、学习本文有条有理、生动形象地说明科学道理的方法。
5、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和生活,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文章,了解文章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2、了解文学作品与客观实际的区别。
3、了解文章主要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什么。
三、教学准备
1、作者简介 李海沧,上海激光研究所副研究员。曾任上海市第五届优秀科普作品奖专家评委会翻译。作品有《最强的光》《长河落日扁》。
2、题目解说
题目点明文章说明的内容。文章主要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长河为什么落日扁”这个道理。
3、知识链接
光的折射是怎么回事?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光的折射。如装水的玻璃杯中的吸管会在水面处弯折;在玻璃水缸中插入一块木板,用激光沿着木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可以看到光不再沿直线传播而是在水面处改变方向进入水中;光从空气中斜射到玻璃中,可以看到光不再沿直线传播,而是在玻璃面处改变方向进入玻璃中。
四、教学过程:
1、字音认读
2、字形辨识
3、词语释义
可望而不可及:只能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喻微小的事物。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讥讽嘲笑。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4、课文详解: 内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是把客观事物所显示的道理作为说明对象,侧重阐释其本质、特征、状态、发展过程以及功能、作用等。本文说明了“长河为什么落日扁”这个道理。作者从科学的角度阐释它,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来说明它,逻辑性特强。
全文共八个段落,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段):由古诗引出说明对象。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写出了大漠的广袤、荒凉等特征,它的艺术魅力无庸置疑。作者用“但是”一转折,引出要说明的话题,即从科学的角度去审视这一诗句。
第二部分(2—6段):主要说明“长河落日扁”形成的原因。
作者在大海观日时看到初升的太阳是扁的,联想到落日怕也是扁的吧,并从书中找到了答案,亲眼所见得到了证明。第3段承上启下。第4段,用筷子实验说明光的折射的原理,引出下段说明。第5段说明落日扁的原因: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产生折射,折射贴近地面,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第6段写海市蜃楼也是由于温度变化造成局部空气密度变化,使光线曲折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第三部分(7段):光的折射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第四部分(8段):作者通过探究“长河落日扁”的事理,告诉我们:司空见惯是理所当然的,但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
5、句段品鉴
(1)落日为什么是扁的呢?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在捣鬼。
品析:这两句从结构上讲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句承上,第二句启下,使文章过渡自然,衔接紧凑。从修辞上讲,用了设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一句问,第二句答。本来光的折射现象所导致的“长河落日扁”是一种自然现象,可作者说这是光的折射在“捣鬼”。把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语言形象生动。
(2)我们只想借此说明:司空见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品析:作者不仅说明了一个事理,而且还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它启示我们:要重视观察和思考,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一切事物。
6、主题思想
本文作者采用逻辑顺序,主要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向读者阐明了“长河为什么落日扁”的道理,同时还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司空见惯是理所当然,但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
7、问题探究
(1)课文的题目是“长河落日扁”,实际文中介绍的是光的折射方面的知识,如果将题目改为“光的折射”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理解。
课文的题目取名为“长河落日扁”是由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名句“长河落日圆”转换而来的,它一方面表明本文说明的内容,另一方面带有浓浓的诗歌韵味,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如果将它改为“光的折射”,则过于直接,效果大为逊色。
(2)光的折射原理属于物理学科中较为抽象复杂的知识,一般不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但本文却能将它介绍得一清二楚,作者是怎样成功地做到这一点的呢? 本文是一篇介绍有关光的折射知识的科普文章,科普文章重在“普”,作者是从人们熟悉的诗句人手,首先激起人们阅读此文的兴趣,然后在介绍知识时,紧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经历及常见的折射现象,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将抽象复杂的科学知识写得富有趣味性,从而易于为人们理解和接受。
8、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两句。对仗工整,平仄相对。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那茫茫天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远处独起的一股炊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也只有“孤烟”二字方能壮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一下子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真如《红楼梦》中的香菱所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竞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五、课本习题解答:
一、48
1、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产生折射,折射贴近地面,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的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2、东海观日,筷子实验,海市蜃楼。
二、1、“捣鬼”本是人的动作行为,用在这里将事物人格化了,使语言更生动形象。
2、用“不一定”避免了绝对化,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
三、表面看来作者东海观日是偶然所得,实际上是他留心生活,注意观察,勤于思考的一种发现。这个发现告诉我们:司空见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要求得真理,我们必须重视观察和思考。长河落日扁》课文全解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词积累: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跃然:形容活跃地呈现。捣鬼:暗中使用诡计。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喻微小的事物。
奚xī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讥讽嘲笑。司空见惯:意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李海伦,上海激光研究所副研究员。
20.《写在雪地上的书》
丁望娥
教学目标
1.培养细致读文、动脑读文的习惯。
2.学习观察动物的生活特征,激发探索自然的情趣。3.体会此文富有情趣的叙事语言。
教学重点
1.学习观察动物的生活特征,激发探索自然的情趣。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体内容,将文字转化为画面。
教学过程:
整体感悟
这是一篇非同一般的科学小品文,文中没有一句是纯科学知识的介绍,但介绍的又无一不是科学知识,无一不透露出作者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科学精神。
“丛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仅凭留在雪地上的几串脚印和一个雪坑,俄罗斯大作家比安基读出了两个故事:免子作为食草的小个子动物,是森林的弱者,它用它的机敏,摆脱了两种凶猛的食肉动物狐狸和大雕的追猎构成了一个较长的故事,摆脱狐狸的追猎构成了一个较长的故事,摆脱大雕的追猎构成一个较短的故事。森林里的事实是兔子数量很多,这就说明,兔子求生存的本领很强。一般读者只知道“狡兔三窟”,但是兔子到底有多大本事,这个“狡”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读过比安基创作的这个动物文学作品就会有更形象的认识和记忆。
达尔文在著名的《进化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那就是人们常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大自然中这一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弱小的动物往往会成为强大动物的口中之食。可是,别担心,事实上在大森林里,除了老虎、狮子这些猛兽外,还有很多的兔子、松鼠、猴子等小动物生活,那么,它们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呢?它们是凭什么生存下来的呢?让我们追随俄罗斯大作家比安基的脚步,去看那些在雪地上的书,从中获得解答吧。
这篇课文为我们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兔子令人惊叹的智慧。兔子与狐狸的周旋,简直就是智慧的较量。所以,这是一篇描写动物生活特征、赞颂动物生存智慧的文章。阅读课文,大家感到生动有趣,其原因有二:
1.作者抓住动物特征,生动描述了兔子摆脱狐狸追猎的全过程,情节生动,故事性强,使读者兴味盎然。
故事的序幕在悬念中拉开,即狐狸熟知兔子前后脚留下的脚印的不同,从而知晓兔子前进的方向,开始了追踪。而兔子呢?它并不笨,它发现了狐狸尾随其后,从而想方法迷惑狐狸的视线,故事向发展步入高潮。最后,它瞒天过海,出其不意,钻进雪地,消失脚印跑掉,逃脱了狐狸的追踪。
2.通俗活泼、生动有趣、文学性强的语言特色。
读此文时,读者似乎在听一个丛林专家讲述惊险的逃生故事,语言活泼又极富表现力。如“瞧,在另一边又出现了兔子的脚印。”“路上有树桩,兔子偏身一绕,就过去了。可在树桩上„„”“大雕翅膀每一下拂扇,都在雪地上留下痕迹,那些痕迹就都像用手指去抹过油般的光滑”。这篇课文情节生动,可读性强,可采用绘制路线图的方式来将文字进行转换,以培养细致读书,手脑并用的能力。
这篇科学小品文在抓住说明对象特征,运用准确、生动的词句来介绍说明上颇具特色,可进行模仿或习作练习,提高我们观察及驾驭文字的能力。
研读与赏析
第四篇:七年级上语文教案
1、《在山的那边》
王家心
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或其他能创造氛围的乐曲)、投影仪。
学生:熟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形似字辨析。
3.解释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
a.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投影示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
c. 学习集体朗读。
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
a.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
◆“铁青”什么意思?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 ◆我的“幻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诱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重点词语基本可以正确理解。个别有争议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山”与“海”的含义,也从象征意义上来理解,来解释,可予以补充,纠正。
b.在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节奏、意义重音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揣摩语意,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讨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两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有什么特点?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四、合作探究性阅读,是学生接触的新学法,也是本节课重点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以调动学生思维。答案不求统一,要点合理即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全诗所讲述的道理。)
①引导学生再次讨论“山”与“海”的深刻象征意义。
②讨论,全诗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以上所讨论的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想,多说,不要强求答案用语标准,意思正确就行。
五、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深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①引导学生讨论,谈谈自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经历或感受。
这是体现语文与生活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②全班激情齐读。
六、小结,布置作业
①小结:激越的情感,显示出我们已深深懂得: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②布置作业:
a.根据“山”与“海”在文中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写自然的海)。
b.熟练朗读课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背诵。
c.抄写生字。
七、教后: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教学目标
①正确地朗读课文。
②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③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④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①复述故事情节。
②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二、学习字词
①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②投影出示练习。
a.给加点字注音。b.按拼音填空。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略)
三、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要求]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教师可以投影出示以下问题,学生边听读边思考,在书上标记。)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回答)
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2、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组,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书,不要脱离课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在理清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教师可提要求:
①跳读课文,抓住以上讨论要点。
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
③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
(可以找两位学生复述,其他同学听后评析复述情节。以上环节主要为了帮助学生熟悉本文故事情节,尤其是细节描写,为下一步探究性阅读、多角度阅读打基础。)
四、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学生只要能扣住课文说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有争议的地方,可课后思考,留待下节课继续探究。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背诵。
五、布置作业
①写生字。
②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文章。
教学设计(探究性品味“脱险”部分,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一、朗读思考: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已经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记叙的事件,而且也悟出这篇文章主旨就是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不管这困难多么吓人,都要努力去克服它。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
①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
②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
a.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b.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c.“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d.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e.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探究性品味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应帮助学生扣住文章主题讨论理解这些问题。
二、指导多角度地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①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也鼓励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学生在喜欢的人物中选择父亲和“我”,都应视为正确的,关键是把喜欢的理由说足、说全,可互相补充。不喜欢的人物可选在“我”困难时嘲笑“我”的孩子,这一点比较简单。
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是杰利。可能有的同学喜欢他,有的不喜欢他,可引导学生评论他做得对的和不好的方面。这样来谈,针对性可能强一点。
②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应该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这类的指导。
③继续组织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讨论这个内容,最好能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点,对“困难”的理解全面一点:既可以是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小困难,如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卖报纸时不好意思张嘴等;更应该是比较大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如自己学习成绩落后;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拮据……
三、总结全文
①让学生再谈学习本文之后的体会。
②教师小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③背诵(或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布置作业
1、练习:
一、二、2、阅读《迷途笛音》,简单写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五、教后反思:生命生命 杏林子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课文,把握主旨。
②积累词语。
③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
2、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
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二、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1、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义
香瓜子 生命力 生命的价值
心跳 生命 珍视 奋斗
2、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④“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⑤“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体验与反思
3、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三、作业
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四、教后反思: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教学目标
①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②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
③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像力。
④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教学重点
①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其主旨的显现。
②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字典、词典,扫除文字障碍,熟悉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朗读课文,获取足量信息。
②整体感知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9世纪,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一次被风吹断,蜘蛛一次一次地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了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威灵顿将军受到蜘蛛的启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女作家宗璞写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看看作者曾有过怎样的际遇?面对紫藤萝花,作者有些什么感悟?而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板书课题。)
(作者、作品背景简介)
二、阅读
1、整体感知
①范读课文 最好由教师范读。也可以放录音或请有一定朗读水平的同学朗读。总之要起到示范的作用。朗读之前,提出朗读标准,让同学们注意感悟。
②默读思考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思考,不理解的做好记录,倾听他人意见。
Δ思考题:
a.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c.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③课堂交流
提示学生注重分析理解过程,淡化结论(结论可以是多样的)。
a.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1—6)、忆花(7一9)和思花(10、11)三部分组成。
b.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c.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大意正确即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研读与赏析(上)①教师导学
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但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然不仅仅是描写紫藤萝。作者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启示,抚今追昔,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下面我们深入细致地研讨一下课文,看看紫藤萝在哪些方面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影响?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会产生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大家可围绕这个话题,再深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力求对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②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调动语文学习的经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的感受,提出最有价值、最深刻、最喜欢的问题。
③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确定思考题
小组交流,对个人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理。教师引导学生课堂交流,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方面:
a.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b.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c.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d.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e.“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④全班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
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b.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c.引导学生品味第7段和第10段的内容,并理解: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d.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e.积小流以成江河。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
三、布置作业
①识记字词,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②进一步阅读课文,谈谈本文在写景状物方面有什么特色。
③举例说明本文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④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了解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
②领会修辞的作用。
③自我反思,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学设计
一、检查作业
二、研读与赏析(下)①教师导学
上节课,我们主要就课文思想内容方面进行了研讨。这节课我们就写作方面再进行分析。本文在写法上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方法。借景抒情大家是知道的。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再加以精要的抒情和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来,才是好文章。同学们可就下面的问题,展开讨论,看看本文在写作方面会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②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a.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b.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c.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d.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试作分析。
e.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课堂讨论]
对上述问题,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形式进行讨论,最终明确结论。(有关提示)
a.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b.作者的感情宣泄是很有分寸的,没有大悲大喜。例如,即使对过去家庭所受的苦难,也只是以紫藤萝花朵的“稀落”和“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文革”期间思想的荒谬,也以“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讥讽一下,没有声色俱厉的批判。对于小弟的病症,仅用“一直压在我心头上的焦虑和悲痛”带过而已……
正是这种感情的节制,冷静的思考,才使得作者能从个人情感的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理性认识。这充分表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
c.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启发我们平时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同时要大胆想象,探索创新。
3、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教师启发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归纳问题,讨论明确:
a.怎样理解“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里。事实就是这样。人们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感情,认为赏花不应该是劳动者的本分,赏花是低级情调,甚至认为赏花就会腐化堕落。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b.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各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前者的作用是引起悬念,后者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
②经验反馈
a.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引起你的共鸣?谈谈体会。
b.你认为哪些景物描写得最好,试着仿写几句。
c.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以上问题只要谈出意见,言之成理即可。)
三、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三。
②仿照本文的写法,完成300字的随笔。内容、文体不限。
四、教后反思:童趣 沈复
教学目标
①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④理解文章叙事顺序,了解各层大意。
教学重点
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前准备
这是学生进入中学来,学的第一篇文言文。课前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能正确地读出停顿,那么句意也就容易掌握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使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领会课文大意。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建路、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就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楼与楼之间划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内就把成人们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解决了。这说明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二、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
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藐(miao3),项为之强(jiang1),鹤唳(li4),怡(yi2)然,凹凸(ao1tu1),为壑(he4),癞(lai4)虾蟆
2、要掌握文言文的规律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教师按照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重在讲清方法。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三、探究阅读
1、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2、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参阅注释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项为之强(脖子、颈项)②果如鹤唳云端(果真)③以丛草为林(树林)④兴正浓(兴趣)⑤方出神(正)⑥驱之别院(赶、驱逐)
⑦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⑧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⑨庞然大物:形容极大的动物。⑩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3、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①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③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a.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b.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c.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教师小结]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四、作业:
1、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之后,再快速齐读
2、限时背诵课文,按自然段为一单元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与赏析、体验与反思、背诵
教学设计
一、研读
齐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背诵课文。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1、分析第1自然段
“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是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是观察的习惯。
时有物外之趣—一是观察的收获。
2、分析第2、3、4段,只是“明察”“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确——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3、学生思考:
①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欢那一个?并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②讨论回答:作者是怎样想像的?(讨论明确):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
③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讨论明确):
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二、体验与反思
1、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语句
明确: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讨论
问题l: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明确]: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问题2: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问题3: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要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
3、集体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三、作业
拟几条热爱草坪、热爱动物的标语。
如:
1、小草也会疼的,请勿踏之;
2、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
3、劝君莫打报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四、教后反思:
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 教学设计(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结合课文学习——这一单元以人生、生命为主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珍重生命,在自己的生命丰赡的过程中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
2、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在寻求别人理解的过程中理解别人,达到正确评价自我的目的,进而学会共处;
3、学会在各种情境中调适自己的角色,包括言语举止,学习在各种社会活动情境中发展自己,得体地推荐自己。
4、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反思“我长大了吗?”“我的生命的价值在哪里?”
(2)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体会父母的拳拳爱心,殷殷希望,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家长能写的,让家长写一篇文章;家长不会写的,让家长口述,学生笔录)家长的饱含深情的文章或话语,可能会真真切切地让孩子感受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挚情感,无形之中孩子和父母的心贴近了,孩子们长大了,因为,从最亲近的人的眼中透视自己,往往有震撼人的心灵的效果。
(3)让学生从熟悉自己的同学那里了解自己的优缺点。(4)审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
(课前准备的情况要求记录在语文实践活动记录本上。)
二、展现风采:
课堂上让学生在课文中任选一种活动形式,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如有条件,还可以运用图片、音像资料、个人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展现自己的风采。
三、写作:
综合前两项活动的内容,写出一个真实的我。题目可是《我》,或《这就是……的我》等等。
四、交流写作成果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评价,评选出优秀的文章(将在学期末集结成本)。老师对作品评价的同时,也谈谈对部分同学的最初印象,发掘优点,赞美褒扬,赏识关爱,迎合孩子们内心向善的心理,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们懂得赏识他人的可贵。
五、教后反思: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上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教案1
一、学习目标
①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③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三、课前准备
教师 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
学生 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四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
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五、自学设计
1、新课导入
① 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
② 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
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①自主学习
a.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d.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②合作探究
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然后由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补充,发言后教师可以总结评点: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2、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
①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人体会。
a.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7.
b.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c.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d.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②合作探究
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
可让学生齐读并深刻体会,教师可以总结过渡:“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对这样一次事件的完整叙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以发言并举例。教师可以帮助归纳:语言方面??①恰当的描述;②用数字说明;③叙述中有议论。此三点可各举一例,并分析作用,教会学生在写作中应用。
3、拓展延伸,联想和想像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像
① 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② 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③ 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④ 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奉;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4、总结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我国神州三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5、延伸练习
① 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② 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并在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
六、板书设计
学生画的登月图可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让学生自行讲解,锻炼学生装的联想及表达能力,也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教师也可做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
七、信息反馈:
七年级语文上教案2
一、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
③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四、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②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问题组: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2、研读与赏析
①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3、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4、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七年级语文上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新词。
2 、能力目标: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情感目标: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理解“我”为什么郑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雪地贺卡》这篇课文,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课文有几个生字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沈、斑、诞”三个字是前鼻韵母;“胖、肿”是后鼻韵母;“卡”不要读成qiǎ;“嘴”是平舌音;“痴”是翘舌音。(出示词语,学生巩固)
二、感悟文本,发现童心。
教师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引出刘玲写的第一张贺卡。
教师幻灯出示第一张贺卡内容。
(1) 作者曾寄出也曾接受过一些贺卡,为什么这张贺卡却格外让作者心动呢?自己读一读这张贺卡吧?
(CAI出示贺卡一,生自由读)
预设学情:
(A)如果你是作者,这张贺卡哪些地方让你心动?
①我觉得这一句让人心动:你一定不怕冷,半夜自己害怕吗?你饿不饿呀?我觉得小女孩关心人。
师:你觉得小女孩是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人。读出你的感受来。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刘玲对雪人的关爱。板书:关爱
(B) 作者说我有点嫉妒雪人,能得到刘玲这么诚挚的关爱?请同学再读贺卡,你从哪里能够体会到刘玲的关爱是“诚挚”的?
② 生:雪人是个没有生命的事物,而刘玲却对他那么的关爱,所以说他的关爱是真诚的。师:原来使作者心动的是刘玲那纯洁的,发自内心的关爱之情,这就是诚挚的关爱。生再读贺卡,读出感悟。
③ 看到这一张发自内心的关爱的贺卡,老师被感动了,如果你是雪人你也会被刘玲那真挚的关爱深深地打动的。全班男生齐读贺卡。
④ 看到这一张充满关爱的贺卡,我感到刘玲那冰雪般晶莹的心,那冰雪晶莹的心满载着真挚的关爱,雪人的心都快融化了,所有的女生来读一读。
⑤ 小结:多么可爱的孩子呀,他有一颗纯洁善良的金子般的心,难怪作者格外心动,难怪作者如此嫉妒雪人,因为女孩给了雪人一个纯洁的、诚挚的心,那是我们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带着这种心情我们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感受作者的心情。
⑥ 看到这么让人心动的贺卡,看到雪人受到如此真挚的关爱,我怎么能不被感动,于是以雪人的名义给刘玲写了一张贺卡。但我不知这样做对不对,希望不至伤害孩子的感情。作者怎么会有这种顾虑呢?
⑧小结:原来作者以雪人的名义给刘玲回贺卡是因为被刘玲纯洁、真挚的心灵所感动,有这种顾虑是对纯真童心的关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作者的回信吧!
(生齐读作者的回信)
三、品味文本,感悟童真。
1、(过渡)“我”把贺卡寄了出去,第三天,“我”看见雪人的肩头又插了一张贺卡。此时此刻,你们觉得要不要再回写一张呢?我们先来看看贺卡内容再作决定。
(CAI出示贺卡二,生自由读)
预设学情:
⑴想回写一张贺卡,因为从“十万火急”和“15个惊叹号”感受到刘玲急切的心情,她多么盼望收到雪人的回信呀!
教师相机评价:你不想让她失望,对吗?把你找到的语句读一读吧。
⑵不想回贺卡了,因为刘玲收到贺卡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她以为神话真地实现了,如果他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一定会非常伤心的。
师相机评价“你不想再次欺骗她对吗?把你找到的语句读一读吧。
⑶又想回又不想回,感觉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办。
你觉得难以抉择,对吧?
2、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和你们一样矛盾呀,你们觉得还有什么词来形容作者的心情吗?(犹豫不决 进退两难)
3、找一找,文中哪一个词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别样心情”)
4、经过反复思索,作者最后还是决定不再回贺卡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6--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可以勾画出有关的语句,还可以写上三两句批注。
(生默读思考,勾画批注)
预设学情:
⑴作者不回贺卡是因为他十分关爱刘玲,想呵护刘玲那一颗纯真的童心,因为“刘玲相信神话…….”如果他知道事情的真相,会很难过的……
师相机评价:是呀,作者童年的时候也和刘玲一样的相信神话,如今他怎么忍心去欺骗刘玲呢?读出你的感受吧!
⑵“我应该小心而且罢手了”中的“小心”这个词说明作者不想伤害刘玲的感情,所以才决定不回贺卡。
教师相机评价:刘玲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纯洁,作者怎么能忍心伤害她那宝贵的童心呢?读出你的感受来吧!
⑶小结:听了你的朗读,老师感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作者对刘玲是如此小心的关爱呵护,所以会生出这“别样心情”呀!
⑷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生齐读第6自然段)
⑸因为作者虽然不想让刘玲失望,但更不想打破他这童年的美梦,所以不回贺卡,是从“不忍心”“更不忍心”这两个词中体会到的。
⑹师(引读):作者不回贺卡是经过怎样艰难的抉择呀!我不忍心……但我更不忍心……
小结:我不忍心回这张贺卡,这段雪地贺卡经历将成为刘玲生活中的一个奇遇,有这么一段特殊的奇遇,有这么一段独有秘密,是多么的幸福!我们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四、拓展文本,呵护童心。
1、这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细腻的柔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作者回贺卡是为了呵护刘玲的童心,不回贺卡也是为了让刘玲又一个幸福的童年,把这个美好的小秘密永远珍藏。
2、在我们的童年生活中,不也有许多小秘密:依稀记得童年时,总想摘下树梢上的月亮,总想珍藏天上的星星,儿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古怪希奇。都有自己的小秘密,都有自己的新欢喜,儿时的记忆将深深埋藏在心底。此时此刻,你们也一定有许多话想说,那就赶紧拿起笔写出你的心声吧。
3、生补充诗句内容:在我们的童年生活中,不也有许多小秘密:依稀记得童年时,总想 ,总想 。儿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古怪希奇。都有自己的小秘密,都有自己的新欢喜,儿时的记忆将深深埋藏在心底。
4、谁愿意把自己的小诗朗诵出来?
教师适机评价。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难忘的,让我们用本文作者的一句话结束本课的学习:没有童话的童年,没有幻想的童年,没有秘密的童年不是幸福的童年”
(生齐读)
师:让我们永远拥有一颗美好纯真的童心吧!
作业布置:按照书信的格式,给同学或好友写一张贺卡。注意格式正确。
板书设计:
雪地贺卡
关爱 童真
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幸福的
【教学总结】
《雪地贺卡》是一篇细腻地描写人物内心感受的文章。我自认为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情感方面是做得很不粗的。为了不让学生们琐碎地去分析人物内心情感,使教学显得零散,我设计了一个大问题,“作者为什么第二次不给刘玲回信了呢?”来贯穿全文,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围绕此问题层层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体会作者回信与不回信背后的良苦用心。 而且,我把学生自由讨论该不该回信放在理解作者不回信之前。我觉得这样做,学生先自己经历一个难以抉择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去理解作者矛盾的心情,更能去理解“别样心情”的深意,从而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但我在拓展的部分做得有些欠缺,应该给学生推荐相关的诗歌散文等作品进一步让学生去感受童心童真的美好,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教案4
教学目标: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给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体验提供空间。
2、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唤起学生已有的信息储备,以利于知识积累。
3、读中悟、悟中读,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体会句子中两个事物的主动和被动关系。
重点难点:
个性化朗读《小花鹿》
教学准备:
课题及栏目等图片、汉字组合体卡片、动物(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教学“我的发现”
1、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的放大图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
2、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3、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合过程,板书这些字。
4、拓展练习:从“树、春、园”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5、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高兴不高兴?
第二课时
教学“日积月累”
1、“我会接”──词语接龙
(1)以书中词“父亲→亲人→……”为例,通过教师有节奏的示范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龙,迅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2)任选一个非课本上的词(如“园地”)为龙头,小组合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
(3)展示:小组各自带读本组接龙词语,师生共同评价。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
2、“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指名朗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男女生分读、齐读。
(2)指名练习(师动作演示、引导):“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改成“xxxxxxxxxxxxx被xxxxxxxxxxxxxxx。”齐读、体会。
(3)拓展训练。
①以课堂环境、实物等随机内容,结合教师表情、动作演示等,练习由“把”字句到“被”字句的口头转换。
②教师只以动作演示,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主说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两种句子的相互转换。
3、“读读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秘地请一个同学藏在讲台后面,带上小花鹿头饰,语言引导: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慢慢露出鹿角,轻轻摇摆),你们看它是谁?它可爱吗?
(2)指名说出对小花鹿的可爱的感受,培养情感。
(3)自由读《小花鹿》,读出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评议:读出了小花鹿的可爱吗?
(5)指名同学分别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读《小花鹿》(熟读成诵)。
(6)情感渗透:喜欢它们吗?(小动物走进同学们中间)让我们和小动物们成为好朋友吧。
七年级语文上教案5
设计思想: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已大大提高了,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情趣
2、过程与方法:
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2培养学生遵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人性美并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设计:
诵读品味法点拨引导法
教法指导:
引导学生说事、品情、赏景、析意、悟法。
教学准备:
(1)歌曲《家和万事兴》《让爱住我家》
(2)ppt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家和万事兴》,让学生说出歌名。背出“家和”的两句--“妻贤福星广”、“母慈儿孝敬”。现在我国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缩影。家庭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莫怀戚的《散步》。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二.听读入境,积累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熬分歧意思霎时散步拆散尽头粼粼背起后背蹲下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信服熬分歧意思拆散各得其所委屈尽头粼粼自然仔细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抢答:散步的人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散步的季节是?(初春)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用原文中的一个词回答。(分歧)
2.想一想本文围绕着哪几个人写了一件什么事?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文章讲述了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在南方初春田野散步。后来发生了分歧,最终“母亲”迁就了孙子,改走小路的事情。
四、深入课文,寻找真情。
1、过渡:你们听得很认真,值得褒奖,但要想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还需多读。
请看清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把握好语气、语调,注意停顿;
b.思考: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我是怎样解决的?
2、请同学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其他同学认真聆听,作出评价。
3、研讨。
a.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呢?(妈妈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那么,“我”如何决定的呢?(走大路)“我”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c.假如,“我”当时决定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会怎么样呢?
d.文中能表现“我”孝敬母亲的句子还有那些?
4.其实一个家庭要想和美,“敬老”是一个决定的因素。家庭和美,还需要家庭成员间相亲相爱。下面,请分小组交流一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看出这家人的相亲相爱?试着用用一个词语评价文中人物。
“我”孝顺;
妻子贤良;
母亲慈爱、谦让、有涵养;
儿子乖巧、可爱。
这是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庭。(幸福的家庭、和谐的家庭、令人羡慕的家庭……)
四、品味语言,探寻美点。
1、导入。
这篇文章之所以感染力十足,是因为它的语言。如果我们细细咀嚼、品味,会感受到它的非凡魅力!
下面请同学们赏读课文,找出喜欢的句子,圈点勾画,并与同桌交流喜欢的原因。
1、把握好角度:遣词、修辞、句式、情感表达、写作方法等角度。
2、交流时请用上“我喜欢的句子是--因为它--”或“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它--”等句式。)
2、请同学说说喜欢的句子。
示例:我喜欢的句子是“她的眼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因为这句话描绘出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3、引导、点拨。
4、过渡语。
这里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这里有崇尚美德的人,这里更有动人心弦的情!老师也深爱这篇文章。我最喜欢文章最后一段,尤其是最后一句话。
五、深入探究、突破难点。
1、投影出示最后一句话,齐读。
2、请同学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背母亲是尊老的表现,妻子背儿子是爱幼的表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们一家人尊老爱幼。
母亲老了,容不得什么闪失;孩子太小,不得不小心。
3、着重谈“整个世界”,顺势谈谈“以小见大”手法)
4、结语。
是啊!中年一代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大。他们既善待衰老生命,又呵护幼小的生命!有了他们,我们的传统美德才能得以发扬,我们的家庭才能日趋和谐!他们真了不起!
六、畅谈收获、畅叙亲情。
那么,三十年后,各位同学也人到中年,你们会以文中的“我”与“妻子”为榜样,善待老人,勇敢地挑起那份沉甸甸的担子吗?同学们,旅途中你一定受益匪浅吧?请谈一谈。
2、学生谈收获,教师点拨。
3、同桌交流。
七、课堂总结,深化情感。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这部分是对课文的咀嚼和消化阶段,也是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时机,所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励学生,适时启发。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八.板书设计
散步
1、人物:母亲:老迈、顺从、爱幼
我:孝敬
妻子:贤惠、孝顺、克己、体贴、温柔
儿子:天真可爱、聪明伶俐
2、时间:春初
3、地点:南方田野
4、事件:散步,一波三折:⑴母亲不愿出来
⑵走大路小路分歧
⑶母亲改变主意--走小路
5、情感:浓浓亲情:xx情、父子情、xx情、祖孙情【敬老爱幼、互敬互爱】
七年级语文上教案6
复习导引
(一)复习目标
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掌握。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二)复习重点
1.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三)复习方法
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强化训练以实现理解,,互动探究以寻求规律。
第21课 风筝
1.在本单元的5篇课文中,《风筝》是意蕴最丰富的一篇,应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宜从多种角度加以引导,拓展思维空间。
2.训练探究文意的能力。这篇课文的难点较多,正是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教师教学用书里提出并解答了的九个问题,基本上解答了全文的要点,可以一次性提出来;同时,在“有关资料”中精选部分有助于探究课文主题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将问题整理一下,根据材料和课文,有步骤地研究。
3.课文研读要以难为乐,又要把握住“度”,不要求一下子理解透彻。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是收获,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将来可以慢慢感悟,不必追求讲深讲透,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4.感受鲁迅的人格、胸怀。
第22课 羚羊木雕
1.可以分角色朗读。
2.课文从孩子的眼光和心态看待——场家庭矛盾,叙事角度和叙事语气与学生很接近,据此,教师应设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提问: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恰当?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发生?
2.这场矛盾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留下一个空白,正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比如探讨人物语言后的许多删节符号所蕴涵的意味:比如指导学生分组,分别代表矛盾的三方,讨论这场矛盾的是非曲直。
3.分析矛盾发展变化的几个层次。
4.抓住人物内心变化发展的线索。
第23课 散步
1.先要求学生跳读课文,思考:“文章讲述的是什么事?表现哪个方面的话题?以此来整体把握课文。
2.问题研讨:①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②散步本来是一件小事。作者却小题大做、大词小用,请把这些地方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意图。⑧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3.研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比如全文中母亲仅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还是走小路吧”,因为她是“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后说的,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所以应该读成拖音“还一一是一一走小路吧”。而第二句“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不必大声,应读出母亲吩咐儿子时的坦然。而“我”的那句“走大路”,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斩钉截铁、没有商量余地的味道。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
1.从揣摩语言入手,抓住其中的情景描写或重要语句展开讨论(见教学用书): 同时,最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想象画面和情景,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动笔画几幅诗意图。
2.在课的最后就本课组织一次朗诵比赛,鼓励学生配乐朗诵。
3.了解散文诗的特点,了解冰心“小诗”的特点。
4.利用自读课本,扩展阅读泰戈尔诗、冰心小诗。
第24课 《世说新语》两则
1.基本教学模式应当是“诵读一讨论一—诵读”。两次诵读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前—次要求和复述故事结合起来,达到基本成诵,并且读懂,字词句过关,最好能翻译;后一次是背诵课文。
2.探究讨论的重点可以有:a、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我们能想出一二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词吗?b、你如何看待陈元方的为人原则、是非观?
3.简要介绍《世说新语》这部书。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1.本次活动大多是学生个人在家庭中活动,所以,教师要做好布置和安排。比
如:a、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活动心中有数,便于活动顺利而有效地展开;b、活动涉及到对家长的咨询、追问或采访,教师最好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个具体的采访提纲,设计一些具体问题。
2.提前一周布置下去,提出具体要求。在这期间可以抽查学生的访谈提纲或记录,以收到督促、监控之效。
3.评价不可缺少。评价的方式可以有: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小组评价→教师批改→讲评作文,还可以通过问卷形式征求家长意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同学予以表扬。评价的时候还需注意定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课内活动时间:写作2教时,交流1教时、评价1教时。
关于课后练习
1.体现了少而精的原则。就数量来看,精读课文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三道题, 引导学生少做练习多读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
2.练习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用。
3.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如《羚羊木雕》—文后的练习,具体分析略)。
4.特别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拓展,并尝试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比如《风筝》和《散步》后都附录了用来比较阅读的短文,通过课内外的比较阅读,对兄弟间的手足情和母子之间的亲情有一个更深入的体验和思考。
5.十分强调通过诵读来理解、体味和感悟课文,有些还特别要求背诵。
6.设计了一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题目(略)。
七年级语文上教案7
一、诗词复习要点
1.王湾《次北固山下》
(1)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
参考:用大小映衬的手法。小景(顺风而来的白帆)与大景(开阔平静的江面)互相映衬,精妙传神。
(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参考:这两句中用“生”“入”二字用拟人化手法。将“海日”“江春”人格化,而寓有生机。生动地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3)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杜牧《赤壁》
(1)这首诗是怀古咏史之作,它题咏的是哪一件历史事件?赤壁之战。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3.苏轼《浣溪沙》
(1)这首词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幽静、充满自然生机、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
(3)赏析下阕。下阕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体现了诗人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
4.王建《十五夜望月》
(1)这首诗通过渲染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营造了清冷寂静,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2)赏析“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
“地白”二字字庭中月色,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
“树栖鸦”三字,朴实、简洁中、凝练,既写出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月夜的寂静。
(3)赏析“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
“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还使人联想到月宫中美景。
(4)赏析“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两句。
这两句诗人不正面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将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深沉。“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化虚为实,给人以动态形象感,将无形的秋思写得生动可感。仿佛秋思随着银色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5)这首诗抒发诗人怎样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别离思聚的感情。
5.苏轼《水调歌头》
(1)分别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写月下饮酒,词人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词人由感伤离别而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2)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脱物外,但积极的出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全词的感情基调是乐观的。
(3)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什么?(见课文)
二、文言文复习要点
(一)《古代寓言二则》
1.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坐同“座”,座位
(2)反归取之反同“返”,返回
2.一词多义:
其:自度其足郑人的之:至之市到——去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他何不试之以足代鞋子
遽契其舟那,那个是吾剑之所从坠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度:自度duó其足量长短而忘操之代尺码
吾忘持度dù尺码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代剑
3.特殊句式:
(1)倒装句:郑人有欲买履者有个想买鞋的郑国人
无自信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反问句:不亦惑乎(表示委婉语气)不是很糊涂吗
4.性格:固执、迂腐
5.手法:通过人物对话讽刺;通过议论讽刺
6.道理: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7.启示:学习上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要善于思考,灵活应用………
(二)《幼时记趣》
1.通假字:项为之强“强”同“僵”,僵硬
以土砾凸者为邱“邱”同“丘”,土山
2.一词多义:
之: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昂首观之(代词,指“群鹤舞空”的景象)
项为之强(代词,指“昂首观之”)观之正浓(代词,二虫斗)
心之所向(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驱之别院(代词,指“癞蛤蟆”)
为:项为之强(因为)以丛草为林(当作)
以: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把)
3.固定句式:
作……观(当作……看),以……为(把……当作)
4.一个中心:记趣
5.两个原因:眼力好,善于观察和想像
6.三个故事: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7.四幅画面:群鹤舞空图,青云白鹤图,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8.语言简朴、自然、生动。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昂”“强”这一细节表现了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吐”“吞”生动表现蛤蟆用舌头捕捉小虫动作的迅速、准确,极为传神。
(3)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捉”,“鞭”,“驱”既表现驱赶蛤蟆过程,又表现了惊恐方定,随即惩罚蛤蟆,驱除强暴,同情弱小的急切心情。
(4)冲烟飞鸣“冲”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景。
(5)果如鹤唳云端“唳”仿佛使人听到鹤飞云端高亢的鸣叫。
(6)拔山倒树而来“拔”“倒”形容蛤蟆扑来的气势和力量,虽然在成人看来有违常理,但以儿童的眼光看却是自然、贴切,所以真实、生动,使人如见如闻。
三、巩固练习
(一)《次北固山下》
1.《次北固山下》作者,代诗人,他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一路行走,当舟次北固山下时,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题目中“次”是的意思,本诗属言诗。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集中表现了这一思想感情?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为人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评析。
4.请发挥想象,具体描绘“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一联所呈现的画面。(30字左右)
(二)《赤壁》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他与同时期的并称为“小李杜”。“前朝”是指朝,周郎是指。
2.试简析这首诗的后两句的艺术特色。
(三)《浣溪沙》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首词的上阕的展示的画面。
2.说说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水调歌头》
1.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3.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你还能说出宋词中与豪放相并列的另一种风格吗?并举两个作家。
4.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A、“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思想。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作者由幻境回到了现实,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赞美。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作者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反问。
D、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之后,消极地逃避现实,想躲到天上宫阙去,不问世事的思想。因此,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消极悲观的。
6.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
(五)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郑人买履》选自,作者,x(朝代)人。
2.给下列字注音。①履()②宁()
3.解释字词。(1)履()(2)操()(3)宁()(4)罢()
(5)及()(6)遂()(7)市()(8)坐()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6.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六)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编者是x。
2.给下列字注音。①坠()②遽()③契()④惑()
3.解释下列词语。①涉()②是()③遽()④求()
4.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②遽契其舟()
5.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译文:。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
6.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7.“郑人买履、刻舟求剑”是两则成语典故,你还能举出类似的成语吗?最少四个。
(七)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⑴张()目对()日⑵明()察秋毫()
⑶项()为之强()⑷盖()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必细察其纹理必先苦其心志B、以虫蚁为兽徐喷以烟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项为之强D、驱之别院故时有物外之趣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译文:。
②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译文:。③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译文:。
④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译文:。
4。出自《幼时记趣》的成语有:(1)xx(2)xx(3)xx
5。“拔山倒树而来”的描写带有夸张想象,作者把xx想象为山,将xx想象为树。
6.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七年级语文上教案8
教学目的:
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2、指导学生识记文言词汇,理解并积累几个成语的意思及妙用;品位文中的精彩语句。
3、让学生学会观察、联想和想象,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教学重点:
着重从阅读和写作方面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步骤:
一、联想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童年趣事——联想所了解的名人童年趣事——探究清代文学家沈复有哪些童年趣事,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二、感知积累
(一)指导学生试读课文
教师指导文言文诵读方法。请一位同学试着读。引导学生自荐选读课文段落或朗读全文,提示听者注意字音、停顿、感情方面是否恰当,还要注意根据文字展开想象。然后师生共同评读,即谈谈自己为什么这样读或者建议别人怎样读。。师强调指导。
(二)学生自由诵读
(三)概括课文内容。
(四)合作学习。四人为一组,借助小字注释,复述课文内容,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可以每人讲一节,也可以推选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完善,不明白的地方要进行思考探究,也可以请求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助解决,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五)师生共同解疑,教师还要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成语有哪些?
三、品读赏析
把你认为最有趣的地方推荐给同学们,并说明理由。
四、探究讨论
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就课文结构、内容、写法、顺序、语句理解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四人一组,合作选题,集体研究。
①联系全文“物外之趣”“物内之趣”指什么?
物内之趣——细察其纹理。
物外之趣——依据事物的特点,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本身特性的新事物,从中得到的乐趣。这种“物外之趣”是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在文中一是指童年乐趣,一是身处尘世难得的闲情
②从作者的作文思路入手,请说明第3段置于文中的合理性。
③从情景联想出发,“怡然称快”与“怡然自得”的情趣在文中是怎样产生的?
④第四段作为一个儿童故事,其童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五、延伸拓展
出示周作人的一篇散文,体味其中的童真童趣
六、总结收获
请同学们从写作的角度说一下你学习这一课的收获。
七、结语。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童年时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天真烂漫的情趣,以及身处尘世时那种超然物外的闲情,认识到了童心的纯真,童趣的美妙。同学们,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永远保持一颗童心,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七年级语文上教案9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快速阅读课文,较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
2.依据概说--评说的结构方式和按时间发展的阶段顺序,掌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3.用归纳文意要点的方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要点。
4.学习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认识现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受到鼓舞。
5.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概说--评说”的结构方式;程序顺序(依托时间发展)--登月全过程;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平实准确的说明语言。
学习侧重点
1.用归纳文意要点的方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大意。
2.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和当今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
3.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
【自读程序】
1.梳通了解
①学习“自读提示”,了解学习该课的基本要求:“平实的语言”和“概括各部分的要点”。
②快速阅读课文一遍,了解文章写了哪些主要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出声,不回视,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计时。
③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自读提示”中所列的),查阅字典,弄清它的读音和意义,并读熟写熟记牢。
2.理解分析
①结构分析
A.默读课文,按概说--评说的格局,把全文分成三部分。
B.默读第二部分“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把该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②精读第一部分(1、2自然段)
A.把课文朗读两遍。
B.分析第1、2自然段之间的关系,何为主,何为次。
C.归纳该部分大意。
③精读第二部分(3~18自然段)
A.第一阶段(3~5自然段)
a.先归纳各自然段大意,再概括此阶段的大意。
b.画出第4自然段中作者发表议论的句子,体会它的作用。
c.画出第5自然段中含有数字的句子,体会它的作用。
B.第二阶段(6~9自然段)
a.朗读课文一遍,概括大意。
b.根据此阶段和上阶段的内容,画出阿波罗11号飞船的航行路线,并标出时间、距离、速度等。(见后面练习六)
c.画出此阶段宇航员的行为,体会他们的心情。
d.赏析第8自然段,想像此时的空间美景。
C.第三阶段(10~15自然段)
a.朗读课文一遍,再默读一遍,概括大意。
b.宇船员登月后做了哪些事,请在书上画出。
c.体会第11自然段时间数字的作用。
d.背诵第13自然段的碑文,体会其中的豪迈、胜利之情。
D.第四阶段(16~18自然段)
《月亮上的足迹》自读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请说明出处
a.朗读一遍,概括大意。
b.体会第18自然段结语的作用。
④精读第三部分(20、21自然段)
A.反复朗读阿姆斯特朗的话,能背诵。
B.概括此部分大意。
3.小结迁移
①把对各部分和第二部分各阶段的内容概括写在笔记本上。
②完成后面的练习题。
③课本作业第三题。
(解说:上述自读过程重在对登月过程及其意义的理解和体会,学习它的基本写法,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和科学精神。)
【自读点拨】
1.总体把握
①在思想上要感到当代科技迅猛发展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影响,从而受到鼓舞,努力学习现代科技和文化知识,为科教兴国和人类发展做出贡献。
②各部分及第二部分各阶段的大意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概说登月事件及其意义。
第二部分:评说登月全过程。
第一阶段:起飞。
第二阶段:进军。
第三阶段:登月。
第四阶段:返航。
第三部分:再次强调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
2.重难点分析
①重点:课文的结构方式;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
②难点: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3.表现手法解说
七年级语文上教案10
【单元导读】
我们在第六单元中,已经感受到我国古代诗歌散文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学习第七单元,会进一步加深这方面的体会。
本单元共选编五篇课文:三篇古代散文,两篇古代诗歌。《卖油翁》用淡淡的笔墨揭示了耐人寻味的人生道理;《三峡》描绘了长江两岸的壮丽景色,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古文二则》蔡勉旃信守诺言,始终不渝,戴震好学深思,后生可畏;《陌上桑》中罗敷才貌双全,智胜“使君”。《诗五首》记事、写景、抒情,各尽其妙。
学习古代诗文,应当在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语言,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背诵尤为重要,要善于积累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相关的语言能力。
【口语交际】
——古诗文朗诵
一、口语交际指导
培养情趣,读好诗文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有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语言。古代诗文是古代文化的积淀。语言意蕴丰富,凝炼精辟。读好古诗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陶冶情操。
怎样才能读好古代诗文呢?首先要正确把握古诗文的思想内容,借助于文字,理解其中蕴念的丰富情感。第二,正确停顿,掌握诗文的节奏,朗读语速适中。第三,朗读要充满激情,仪态大方,可以借助表情、手势等表达作品中的感情,达到最佳效果。第四,朗读可以大胆创新,富有个性。
二、口语交际范例
城阙/辅/三秦一——风烟/望/五津一——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一——
[注]“/”是音节划分节奏,“一”表示韵脚朗读的延长音,“×”宏示不是韵脚,一般节奏朗读。
【口语交际练习】
任选一篇学过的古诗文,划出朗读的节奏并进行朗读练习。
【写作】
——我将这样度过寒假
一.创新作文指导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像。在作文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功能,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去创造性地进行写作。
高尔基说:仅仅观察、认识还不够,必须想像。的确,没有想像,生活便失去光环。但想像必须基于现实,脱离实际的想像便是胡想,空想,写出来的就会缺乏真情实感。比如本学期学过的《基因畅想》、《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还有我们读过、学过的许多童话、科幻作品等,都是作者从生活出发大胆想像的结果。然而想像力的发挥,也不能像脱缰的马,任意奔驰,要充分考虑主题的需要,围绕中心选取富有创新性的材料,大胆想像,精巧构思,使得想像的运用恰到好处。
这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我们将迎来中学时代的第一个寒假。想像寒假生活怎样度过,必须体现寒假生活的特点,如过年给我们带来的吉祥、喜庆,亲友相聚等,力争写出你想像中的丰富多彩而又有意义的寒假生活。
二、写作练习
文题:我将这样度过寒假
提示:1. 给拟一个副标题,力求新颖醒目。
2. 发挥想像力描述一个快乐而充实的寒假生活片段,写出真实的生活体验。
3. 篇幅不少于500字。
【例文评点】
我的心愿
我的心愿,是让地球充满阳光和绿色;我的心愿,是让人类心灵的沙漠不再荒芜。
面对着沙漠一天天的扩大,而对着森林的不断减少,面对着地下水位不断降低……绿色的地球在一天天的衰老,地球的末日在一天天的逼近。
儿时,我每当我拿起画笔就会想,是用蓝天色的纯洁还是绿色的生命,是用红色的激情还是黄色的阳光,来描绘这可爱的地球。而现在我或许只能用一些灰、白,黑来描绘我们的家。我多么希望人们都拿起绿色的画笔,为我们的家画点什么。
是呀,许多新闻媒体也都在呼吁——环保,环保,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每当我们拿起卫生筷时,脑中往往会闪出一个念头:这会儿不知多少人正在使用它,不知多少筷子已扔进垃圾箱,不知又有多少棵树成为了我们用餐的工具!?然而,我们还是拿起了筷子,做一些所谓为自己的行动。
如果我们不断地浪费水资源,森林资源……不久以后的地球不知会变成什么模样?如果是绿色的话,这种可能就像白乌鸦一样少。
我们要绿化人类心灵的荒芜,在人类心中筑起绿色长城。我们要让人们知道,把爱献给地球,献给我们的家,不能只为自己着想。让人们明白,用爱的清泉去湿润干涸的心;撒播爱的种子3_Tr.A,们的心绿起来。让人们明白,地球已经开始了她的反击:一次次沙尘暴的袭击,一次次酸雨的下落,一次次野生生物的灭绝……这无数次的警钟已经向人类宣告:只有大家一起环保,才能缓解这些危机。
只要我们每人种一棵树,就有许多绿色重新崛起,只要我们每人捡一个塑料袋,便有许多白色的高山被铲平!
我们还要给那些只为自己,不为地球,只顾小家不顾大家的人撒播绿色心灵的种子。
露珠的美不在于它的晶莹,而是它滋润了青枝绿叶和含苞欲放的花朵,更因为大阳的升起,它悄悄隐去,让鲜花尽情绽放!
不要一味地向地球索取,为我们共有的家园做点什么吧!做像露珠一样的人!
〖点评
这篇选取社会普通关注的环保问题为题材,立意深远,引人深思,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基于当前人们环保意识淡薄,严重污染环境,破坏大自然,选取“让地球充满阳光和绿色”“让人类心灵的沙漠不再荒芜”作为心愿,大胆想像,构思精巧,语言有强烈的感染力,读来让人震动。
七年级语文上教案1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春望》《泊秦淮》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第一首诗《春望》
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三、学习第二首诗《泊秦淮》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著有《樊川诗集》。此诗是作者有感于秦淮河地区浮糜豪奢的世象而作。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3、思考:
⑴最后二句作者是斥责歌女吗?为什么?
⑵“犹唱”一词有何含义?
⑶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歌女献唱,是需要有人听赏的,那些不顾国家安危,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演唱的人,才是真正的罪人。
?泊秦淮》中多年积蓄心头的兴亡感慨喷涌而出,而艺术表现上却委婉含蓄,借景以抒情,让人悟到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旨,被誉之为绝唱。
4、当堂背诵诗歌。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教时
一、学习第三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朗读,注意字音、字形。
2、释题
讲述: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到前线作战挽救国家危亡的企望。于是,在风雨声中入梦,梦境是在前线作战。风雨声就把他所处的现实同所存的希望联系起来了。
3、理解诗意
指名朗读,讲述,然后把意思贯串:年老力衰,只能在荒僻的小村里僵卧着,但是壮怀犹在,还希望为国家到边疆去效力呢。夜深了,大风雨的声音,激起无限的思绪,为了拯救国家,连梦境也是骑着铁马奔向北方去啊。全诗写出作者至老不衰的爱国豪情。
4、朗读。
5、明确诗歌主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也饱含壮志难酬的痛切愁思。这首诗语言朴实明快、豪放流畅、通俗平易;表现方法上采用“寄情于梦”。
二、学习第四首诗《过零丁洋》
1、解题。
文天祥,字宋瑞,庐陵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
2、教师范读后指导学生朗读。
3、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诗意,提出质疑。
4、结合学生质疑疏通诗意。
5、品析鉴赏。
这首诗重在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可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诗人怎样表达国家面临危亡的沉痛心情?怎样把个人的遭际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诗人以“山河破碎”感叹国家的危亡,“风飘絮”表现出自己心已破碎;而“身世浮沉”则将个人艰难困厄的遭际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浮沉”与“破碎”,“雨”和“风”等两相呼应。
七年级语文上教案12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记实报道。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月成功后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这篇记叙文将记叙的要素和顺序交代得清清楚楚。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准确地概括课文内容的要点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同时要通过对本文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这是本文的教学目的。
本课教学用一课时。前半节课进行常规教学,以学生自读为主,后半节重点讨论课文最后一句话,补充一些有关太空方面的知识,以培养兴趣、增长知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激趣,引人课题。
教者出示宇航员拍摄到的月球地貌的图片。有条件的,也可以播放一段宇宙飞船探访太空的录相资料。先简要解说图片内容。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图片资料是怎么得来的吗?对,是我们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拍摄的。(或是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月亮上的足迹})。
(板书课题、作者)
二、学习词语,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畅谈:尽情地谈。
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指名学生用上列词语造句。
三、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指名学生回答第1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择其要点板书。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升空前的准备(3、4)升空前气氛、登机
②飞向月球(5一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④返回地球(16一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登月感受
指名学生回答第2题,其他同学在书上作好标记。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①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
③树立登月纪念碑。
④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⑤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⑤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提问: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有关表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
提问: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
四、组织讨论:
1、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2、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第1题。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第2题,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稍作归纳。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已是三十一年前的事了。时光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你知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成果吗?让学生谈谈,互通有无,增长见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五、小结。
这篇记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三。
七年级语文上教案13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了解在人物塑造中对比、烘托等手法的应用,理解其表达效果。
2 情感方面:感受邓稼先在崇高民族理想的追求中所呈现出的人格力量和奉献精神,体会民族文化对人的滋养、孕育作用,激励同学们要树立个人追求的目标,树立民族责任感,培养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中国由“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的背景,并引入为此作出了伟大贡献的人物之一……邓稼先
二、研读文本
1、重点研读“邓稼先与奥本海默”部分
强调对比手法,对比的要点,对比的用意,对比的结论等,学习以对比突出人物特点的手法。
学会归纳总结,找关键句
2、重点研读“我不能走”部分
分析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什么?
结合文本,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我不能走”这句话的。
体会《中国男儿歌》的壮美以及在文中的内涵。
三、回顾导语
在中国人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的历史大背景中,在大西北蓬断草枯的自热背景中,在与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的性格对比中,中国两弹元勋的崇高形象凸现在我们面前。
四、整体感悟
1、当作者得知中国是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原子弹时,为何热泪盈眶,为何说“民族感情”,“友情”,我始终想不明白?你能想明白吗?
2、作者为何用如此多的篇幅凸现邓稼先的个性品质?(结合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一文)
五、作业
1、写读后感,说说我们得到的启示。
2、课外阅读杨振宁的《父亲和我》
七年级语文上教案14
一、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难点
三、整体感知
四、学习小结
1、请学生归类,文中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文中其它话说的是什么内容呢?
明确:其它话说的是人的修养、精神境界。
3、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出现的“而”字的几种用法?(具体见补充练习)
(1)顺接(表修饰、表并列、表顺承);
(2)转接
五、总结
六、补充练习
1、用课文的原句回答问题。
(1)作者阐述学和思辨正关系的句子的哪句?
(2)作者说明孔文子称“文”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根据是什么?
2、《论语》中很多话后来成为,下面句中各含一个请找出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善而从)
3、“而”字的两种用法
(1)学而时习之(顺)
(2)人不知而不愠
(3)温故而知新(顺)
(4)学而不思则罔(转)
(5)默而识之(顺)
(6)学而不厌(转)
(7)择其善者而从之(顺)
4、背诵五则
【板书设计】《论语》六则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教学态度:诲人不倦
七年级语文上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三、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二、教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1、导入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1、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2、感知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4、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5、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1、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3、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4、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5、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