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池春水“策展文本(推荐)
“一池春水”——纪念陆抑非诞辰
一百一十周年作品展
策划文案
一、展览题目
“一池春水”——纪念陆抑非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作品展
二、展览意义与目的
陆抑非,生前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印社顾问。作为杰出的花鸟画大家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陆抑非工写兼能,尤擅兼工带写和没骨法花鸟画。同时,他也是一位中国书法名家,以画入书,姿态无穷,其书风特征以方笔大草名重一时。
2017年6月,陆抑非家属向浙江美术馆捐赠陆抑非作品及藏品154件,共计画作510幅。为纪念陆抑非先生诞辰110周年,答谢捐赠,特举办此次展览。
展览汇除捐赠作品外,集了多家单位收藏的陆抑非书画精品共计120件160余幅,是历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陆抑非作品展览,十分全面地展示了陆抑非的艺术历程及探索。展览根据陆抑非一生的艺术行迹分三大版块:虞山渊源、海上飞声、浙美教席。以花鸟画为主,全面地展示了陆抑非早、中、晚年的代表作品和精品佳作,这些活色生香的作品必将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
三、展览主体、性质
展览主体:
陆抑非(1908-1997),江苏常熟人。名翀,初字一飞。1937年后改字抑非。花甲后自号非翁,古稀之年沉疴获痊,又号甦叟。生前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顾问等职。
展览性质:个人纪念展
四、学术支持与策展人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文化厅 中国美术学院 西泠印社
支持单位: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 承办单位:浙江美术馆
协办单位:中华艺术馆 上海中国画院 中国美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常熟博物馆 浙江旅游集团 浙江大学档案馆 西泠书画院 杭州芸廷美术馆
策展人:xx
五、展览地点和展期
展览地点:浙江美术馆4/5/6展厅(杭州市南山路138号)开幕时间:2018年3月16日 11:00 展期:2018年3月16日—4月15日
六、展览内容与布展安排(附展厅作品位置布置草图)
1展览内容(作品): 四号展厅:《虞山渊源》 五号展厅:《海上飞声》 六号展厅:《浙美教席》 三个板块共计作品521幅。
2作品展示方式:作品以立轴、横批、手卷、册页、扇面、镜片等方式展出
3展厅墙壁设置:采用海报主色调 4展览动线设置:如图1所示 5作品位置草图: 6布展安排:
四号展厅:《虞山渊源》 五号展厅:《海上飞声》 六号展厅:《浙美教席》
7展览海报:如图所示
8请柬:如图3所示
图3 9展签:如图4所示
图4 10 展览前言:
陆抑非(1908—1997),江苏常熟人。名翀,初字一飞。1937年后改字抑非。花甲后自号非翁,古稀之年沉疴获痊,又号甦叟。
生前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顾问等职。
陆抑非早年在故里师从李西山,继师陈迦庵,而立之年入“梅景书屋”,师从吴湖帆。
陆抑非早年多工笔重彩,取法吕纪、林良、周之冕、陈洪绶诸家技法,画风清健明丽,讲究韵味。
上世纪30年代其花鸟画已享誉沪上画坛,兼工山水。与唐云、张大壮、江寒汀享有“江南花卉四才子”之美誉。
中年后又研习和吸取南田、新罗之精髓,精没骨,艳而不俗,工而不滞。晚年汲取青藤、白阳,旁及八大、石涛诸家,并以书入画,舒展灵性,老辣朴茂,而不失典雅之趣。
陆抑非的书法,早年从晋唐入手,中年研习文徵明,晚年专攻草书,得力于孙过庭《书谱》、怀素《自叙帖》等,以画养书,潇洒流畅,意到笔随,独具一格。陆抑非24岁起即任教上海美专先后达15年,并兼任新华艺专、苏州美专教席。
1959年应潘天寿院长之聘,到浙江美术学院执教,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学生遍及海内外,可谓桃李满天下。
七、前期媒体报道与后期报道(附通讯稿)
报道媒体: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浙江美术馆、搜狐文化、网易新闻等 通讯稿:
春回大地,桃红柳绿。在这个细雨绵绵的初春,南山路上的浙江美术馆也迎来了一批来自各方各地的知名艺术家。他们冒着小雨,不少人还是从国美“重访孤山”的活动上匆匆赶来。无论多远,虽远必至,因为今天,他们要共同缅怀一位先生——陆抑非。
2018年3月16日是20世纪杰出的中国花鸟画大家和卓越的艺术教育家陆抑非先生诞辰110周年诞辰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学院、西泠印社主办,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员会、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支持,浙江美术馆承办,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画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浙江大学档案馆、浙江旅游集团、常熟博物馆、西泠书画院、杭州芸廷美术馆等单位协办的“一池春水——纪念陆抑非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作品展”于2018年3月16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去年6月,陆抑非长子陆公望、次子陆公让及女儿陆友兰向浙江美术馆捐赠陆老作品及藏品154件,共计画作510幅。这一次展览,除了新捐赠作品,美术馆特别集结了多家单位收藏的陆抑非书画精品共计170件,涵括他早、中、晚年各个时期代表作,并根据其一生艺术行迹分为虞山渊源、海上飞声、浙美教席三大板块,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陆抑非作品展览。
陆抑非,原名叫“陆一飞”,遇到吴湖帆后,改名“陆抑非”。因时代之际,他一生波折,却频遇贵人,流连苏沪杭三地,终以高龄眠于西湖畔,铸就一番难得人生。生前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印社顾问。作为杰出的花鸟画大家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陆抑非工写兼能,尤擅兼工带写和没骨法花鸟画。同时,他也是一位中国书法名家,以画入书,姿态无穷,其书风特征以方笔大草名重一时。王伯敏将其花鸟画分为早、中、晚三期:“早岁多巧趣,中岁富灵秀。晚年功力精到,老而弥笃,深孚众望。” 有人评论他是“当代中国花鸟画家中‘最优秀的全能运动员’”,此话不虚。其于工笔、写意、没骨、泼墨,兼及翎毛草虫,无所不长。工笔可上追两宋,写意可继元人水墨,并明人大写,经几收几纵,达炉火纯青之境。
据悉,此次展览根据其一生艺术行迹分为虞山渊源、海上飞声、浙美教席三大板块进行作品展示,向观者全方面多角度的展现陆抑非的艺术探索及其人生经历。
七、开幕式安排(确定主持人、讲话嘉宾)
① 进场处:设置签到处,备好签名册页与礼品券。特邀嘉宾引入贵宾室,向媒体发放通讯稿。
② 开幕仪式: 主持人:xxx 致辞嘉宾:(按致辞顺序排列)
xxx xxx xxx xxx… 策展人:xxx 此次画展艺术家 陆抑非
③ 展览正式开幕
第二篇:视觉艺术策展研究
课程名称
视觉艺术与策展研究(visual arts and curatorial studies)授课语言
意大利语授课 开学日期
每年1月
学制学费
2年
12590欧元每年
课程概述:
两年的文学硕士课程是意大利政府与欧洲政府在视觉艺术领域提供的唯一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管理项目。
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课程有:视觉文化,视觉艺术,表演,管理研究,展会设计和传播。
学生可以与艺术家和专业人士在视觉艺术领域广泛合作。
此外,现代艺术领域跨学科之间的各种活动通过演讲说明,工作室讨论,研讨小组会和展会的新模式连接起来。
学生可以实验不同的方案完成艺术作品。学生也可以试验各种各样的展览模型:例如“群岛展览”陈列,根据 glissant’s 定义的)。
学校拥有众多声望较高的老师,他们分别是Celine Condorelli,Peter Friedl,Jens Hoffmann,Christian Marazzi,Chus Martinez.Angela Melitopoulos,Nomeda &Gediminas Urbonas ,Ber Theis,Patrick Tuttofuoco
就业机会
项目拥有广泛的网络合作伙伴,学生还有机会与知名机构和专业人士合作,例如,巴萨罗那当代艺术博物馆(MACBA), Van Abbe museum Eindhoven,法兰克福的Portikus画廊,(Wattis)旧金山的沃蒂斯当代艺术学院和Manifesta Journal,伯明翰的东部计划,波士顿的麻省理工,La Biennale di Venezia,Documenta in Kassel。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专注于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拥有良好的交流平台,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向收藏家、画廊、公共机构和评论家推广他们的艺术作品。
硕士课程的毕业生还能从事作为艺术家,管理者,杂志刊物编辑,新闻工作者以及展会设计师等职业。
项目课程 第一年 视觉艺术1 管理 1 展会设计1 电脑图形图像1 摄影1 现代艺术历史
大众传播理论与方法 博物馆学
第二年
视觉艺术2 管理 2 展会设计2 电脑图形图像2 摄影2 艺术分析学
现代艺术现象学 视觉人类学 艺术经济
第三篇:策展方案
.心有灵犀——杨山草堂家庭艺术展”策展方案
一、展览架构:
展览名称:
心有灵犀——杨山草堂家庭艺术展
宜昌市群众艺术馆
展览时间:
2015年3月5日-3月15日(乙未年正月十五,周四上午10时举行开展仪式)
艺术指导:
周吉荣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唐承华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孔
亮
中央美术学院讲师 王
余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田亚洲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学术顾问:
符
号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
周德聪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协副主席、三峡大学教授 周立荣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文联主席
宜昌市文联副主席、宜昌市作家协会主席 范长敏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
吴卫华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杜
鸿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文联秘书长 力
人
宜昌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学术主持:
孙才清
中国美协会员、宜昌市文联副主席、宜昌市美协主席 黄
鹤
宜昌市美协常务副主席、油画家
金
强
中国书协会员、宜昌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学术支持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宜昌市文艺理论家协会 媒体支持单位: 三峡日报 三峡晚报 三峡商报 三峡电视台
主办单位:
宜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宜昌市美术家协会 宜昌市群众艺术馆
宜昌市妇女联合会 宜昌市女作家协会 承办单位:
宜昌杨山草堂文化公司 北京·山河艺术工作室
策展人:
王玲儿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女作家协会主席
参展艺术家:
白
可、柳
之、杨
诺、山
河、罗
荣
二、展览安排:、每位参展艺术家分别提供15件备选作品,选用60余件作品参展。
2、拟请著名书法家题写展名,请著名艺术家撰写前言。
3、邀请北京、武汉、宜昌有关艺术家、领导、企业家、媒体记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出席展览开幕式。
4、心有灵犀—杨山草堂家庭艺术展策展专线:***(北京手机号码)、***
三、参展艺术家:
1、白
可:
本名杨启发,出生于1937年1月,籍贯湖北枝江市。宜昌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年轻时就喜爱绘画,曾于上世纪1950年代参加湖北省第一届工农兵美展,并在《湖北画报》、《宜昌日报》(三峡日报前身)、《三峡文学》等报刊发表美术作品。《枝江县志》专门介绍了其艺术成就。受其影响和熏陶,其家族在子辈和孙辈中有多人喜爱艺术创作、从事艺术工作。
2、柳
之:
本名杨柳,1985年10月出生于湖北枝江,白可长孙。2004年高考时,柳之曾获得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全国第38名)、中国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广州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美术专业考试合格证书,高考录取时在向中央美院投档后,因外语成绩3分之差未能如愿。2008年毕业于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油画专业,曾在广州某高校任教、在北京某出版公司担任美术编辑。在三峡大学读书期间开始美术创作,油画作品《白合花》在《美术观察》2007年第7期发表。书画作品先后多次发表于《书法报》、《三峡日报》、《三峡晚报》等报刊。
2008年6月,在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逸夫楼举办“杨柳油画作品展”。2008年8月,油画作品《全家福》入选宜昌市青年画展,并获金奖。2009年9月,油画作品《故乡小路》入选 腾讯·五四青年艺术节优秀书画作品展。
2014 年6月,油画《草垛》入选宜昌市第四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现任湖北三峡日报传媒集团视觉中心美术编辑,湖北省新闻漫画研究会理事、宜昌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4、杨
诺: 1989年4月出生于湖北宜昌,白可孙女。受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自幼喜爱书法和绘画。2011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系;后因兴趣爱好,于2012年跨专业考入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攻读硕士学位,现为在校学生。
2007年11月,重庆交通大学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2007年12月,重庆交大第五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中表现突出,被评为风采之星
2008年3月,素描作品《羽绒衣》在重庆交大第二届学生作品展中荣获一等奖 2008年6月,创作的“静物”在重庆交大首届书画摄影展荣获二等奖 2011年5月,为重庆西美外国语学校执笔书写英语钢笔字帖
2013年12月,书法作品《兰亭序》获华师博雅原创作品大赛二等奖并永久收藏 2014年7月,作品《永乐宫》《痕》《兰亭序》入选2015年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
2014年8月,作品《凝眸》入选湖北高校第六届美术与设计大展
2014年5月论文《巴山情怀画中立—走进真实的父亲》《写意速写—论速写对写意画的重要性》先后发表在《文艺生活》
2014年8月论文《“点”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运用》发表在《美术教育研究》
4、山
河:
本名杨山河,1992年2月出生于湖北宜昌,白可次孙。
艺术简历:2010年9月至2014年7月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在北京生活、工作,青年艺术家。
展览活动:
2011年
中央美术学院写生优秀作品展
中央美院地下展厅
2012 年
中央美术学院写生优秀作品展
中央美院地下展厅
2012 年
中央美院版画系第二工作室苏州创作实践作品展
苏州美术馆
年
中央美术学院、台湾地区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台北京之靛青春】
两地版画创作交流展
台北乙皮画廊 2014年
《梦游者》系列作品之
三、之六入选 “千里之行——2014届全国重点美术院校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获奖情况:
2011-2012 学年
写生作品《风景》(2幅)被中央美院美术馆永久收藏
2012-3013学年
中央美术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
2014年 6月
毕业创作《梦游者》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永久收藏
5、罗
荣:
1978年9月出生于湖北宜昌,白可外孙婿。自幼爱好绘画,从十三岁起开始系统学习美术专业知识,毕业于三峡大学美术教育系。2002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平面设计专业和油画专业。2004年,创办荣宝堂画室。现任宜昌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宜昌市伍家岗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作品参展及获奖情况:
2005年
油画作品《小溪》入选宜昌市美协举办的《宜昌市中国山水画、油画、水彩风景画展览》。
2008年
油画作品《乡村》入选宜昌市青年美术优秀作品展。
2009年
油画作品获宜昌市“工友杯”第四届职工书法美术作品大赛优秀奖。
2009年
油画作品《池塘》获宜昌市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2009年
被评为宜昌市伍家岗区文联工作先进个人。
2010年
油画作品《冬日阳光》入选宜昌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2014年
《三峡夔门》入选宜昌市第四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四、展览目标: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宜昌家庭艺术现象”。“心有灵犀——杨山草堂家庭艺术展”,集中展示了宜昌一个大家庭的5位书画艺术家的油画、版画、书法、中国画等艺术作品。在宜昌举办这个展览,旨在通过对一个家庭创作的艺术作品进行公开、集中展示,引导更多的市民和家庭,不断提升个人和家庭的艺术修养,促进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准则的价值取向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宜昌全社会不断深入人心,让宜昌家庭艺术创造活动在助推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的伟大实践中,放射出更加璀璨炫丽的光芒。
第四篇:博物馆展厅的策展思路
从高端学术走向通俗展览—『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回眸
查看次数:634 时间:2010-12-29 10:07:04 【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2009 年9 月26 日,由国家文物局、科技部、文化部、财政部主办,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局协办,首都博物馆承办的“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来自全国14 个省市、23 家文博单位的精品文物212 组件,并辅以大量的辅助展品加图片、考古遗址图、器物线描图、中英文字说明等。10 月31 日,展览圆满落幕。在40 余天的展出期间,共接待观众近10 万人。先后有70 余家媒体做了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分别做了专题节目。配合展览,组织了四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邀请了严文明先生、李学勤先生、陈星灿先生、许宏先生先后为千余名观众做了精彩演讲。
“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从2009 年2月筹备至9 月26日开展,历经半年,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北京市文物局的领导亲自参与或关心指导,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直接参与把关大纲,形式设计广泛征求意见,多方密切配合,精心组织,深入研讨,共同完成了这件“前无古人”的作品。它是对国庆60 周年的献礼,也是献给长期从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专家学者们的礼物。
首都博物馆荣幸地领受了这么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并组织了由十余位专业人员构成的项目组开展工作。作为展览的组织者,对“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有许多切身的体会,以及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本文从三个方面追述如下,与大家探讨。
一、深入研究,确立展览主题和展览方向
中华文明何时起源?我们的国家何时形成?有无夏朝?夏朝存在于何时?新石器时代我们的文明状况如何?这些问题是千百年来无数中华民族的学子孜孜以求的,也是近年来海内外特别是西方学术界所关注的。历史进入20 世纪,随着甲骨文的发现和考古发掘成果的不断出现,学术界对早期中华文明有了更新的认识与更远的追求。21 世纪,国家组织推出的大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上马,它是继国家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的又一个国家级科研工程。它汇集了国内相关学科数百位专家学者,跨领域、多学科、全方位研究。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推进到了两个阶段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的成果。在此背景下,又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60 周年大庆,推出了展览。展览的主题无疑是要展示中华文明探源的科研成果,展览的方向(或受众)是要在共和国60 周年大庆之际为广大观众推出一个关于我们的早期国家从何时开始建立,我们是否有五千年文明史,我们的文明何时起源的展览,是要在国人充分享受及感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建设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的时候,追忆远古的文明、远古的中国,所谓“发思古之幽情”,从而更强烈地激发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弘扬和激励民族精神,也就是要为广大普通观众服务,要让他们看得懂、喜欢看,认同展览所揭示的主题,要在国庆期间形成一个文化热点。
项目组组织了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前后三次集中研讨,经过专家们的三次讨论,最终确定了展览的题目和主题,也就是以“早期中国”为题,表现公元前3500 年至公元前1400 年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历程,以及早期中国国家从萌芽到初创的发展脉络,进而揭示早期文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从2009 年2 月开始启动,到2009 年9 月底展览开幕,大纲的修改和补充丰富工作就没有停止过,广泛而充分地吸收了各方面的专家意见,特别是大量吸收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的科研成果。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临时展览有如是之要求和过程。这个要求也是展览的特性,就是学术性强,追求学术上的严谨和一丝不苟,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加强研究,不断追求真理,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依据主题和展览方向,我们将展览定位为考古展或叫历史文化展,而非器物展,当然由于展期短,它自然属于临时展览。
同任何学术问题一样,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在学术界自然也是百家争鸣,存在着诸多不同观点。我们确立的“早期中国”题目以公元前3500 年至公元前1400 年为跨度,来揭示展览主题,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二、反复摸索创新内容与形式设计理念
抛开学术问题,一个展览的成功无外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好的命题、好的内容设定、好的文物展品、好的形式包装、好的宣传等等。
“早期中国”的展览内容,依据主题和定位以及对支撑展览的文物、相关展品的分析研究,我们确定了序厅、尾声,以及重点展示的“我们的家园”、“邦国之路”、“王国崛起”三个单元,共五部分。一头一尾,重点落在核心的三个部分,其中重点放在了“王国崛起”,如此设计体现了主题明确、结构清晰简练、前后呼应、重点突出的特点。
212 组件文物,来自全国14 个省市23 家文博单位,件件是精品,不少文物是第一次进京参展,也全都是第一次以“早期中国”展览文物的身份出现,汇集到一起。除了器物本身珍贵、精美,它们本身所赋有的深刻文化内涵,所散发及传播的公元前3500 年至公元前1400 年间中华大地各个文化圈的文明气息,也是最引人注目的。这些精美文物或单件或群组在整个展览中光彩夺目,而近三万字的文字说明以及百余件考古遗址发掘图、器物线描图、地形地貌图等与文物互相呼应,共同向观众讲述着展览的主题:我们的国家是怎样诞生的,我们为什么叫中国,中国龙的由来等等。
“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序厅实景图
总体看,内容编排简明清晰,结构合理,观众能依层次递进参观,看着题目入展厅,带着问题走展线,在50 分钟的参观过程中,听数百件文物展品或静或动地讲述,进而启发思考,带动联想,最后以得到知识、得到问题答案而结束参观。
好的内容当然需要有好的形式才对。如何把这样一个高端的学术科研项目转化为一个通俗的展览,如何让普通观众看得懂五千余年前的早期中国的历史故事,确实是要下功夫研究的。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我们把握了以下几条原则:
1、加强研究,不断摸索探讨。给全体设计人员强化学术性展览要求的概念,强化通俗性展览效果的概念。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项目组组织全体人员在大纲论证阶段就开始考察观摩,到兄弟馆或相关单位获取经验。
2、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这是不能动摇的,形式永远不能游离于内容之外,不能片面追求形式,一定要依据内容的要求,确立表现点。在筹备这个展览过程中,形式设计人员按要求做到了深入研究内容,介入工作与编写内容大纲人员同步,并随时与内容撰写者沟通磨合。
3、强调“美”。任何展览必须呈现给广大观众“美”,只有美的东西才能为观众接受。器物是美的,辅助展品是美的,文字是美的,环境是美的,整个展览应是美的集合体,是一幅美的画卷。
4、找难点,形成特点、亮点。一个好的展览,一定是参与人员用心去做的,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定是有特点的,诸如一个好的方案,一定是解决了很多问题,经过好多次反复才最终确定。“早期中国”的形式设计,我们采取了找难点的办法,也就是一开始,我们就对形式设计人员提出,要找到最难设计的地方,然后大家共同攻关。“早期中国展”最难的地方在哪里?一是序厅,二是参观过程中的高潮点,三是尾声。序厅是起引导观众入展厅参观作用,是要说明主题,还要引人入胜。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经过若干次讨论,最终我们确定采取天人对话,并辅以屈原《楚辞·天问》中的几句经典句子。天是满天星斗的蓝天,象征无限的苍穹,象征远古中华大地各个文化圈的诞生和光芒闪耀,象征“万邦并起”的远古中国社会形态。地上辅以一条时间带,展示公元前一万年前以降至公元前3500年这一跨度的文化发现;接着是一个进深4 米多跨度12 米多的半景画:远古的蓝天白云,荒蛮的山峦河流,简陋古朴的高脚屋;土地初耕,茅草丛丛,清水徐淌,虽静似动。向观众展现了一幅自然美的画卷,我们的祖先生存生长的条件清晰如见。
继之三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国家为什么叫中国?我们为什么称作龙的传人?也恰到妙处地呈现在观众的视线内。色调方面则是以浅灰蓝为主,淡雅而又深邃,平添几分美感。
二里头遗址展示区实景图
中西文明对照实景图
总体看,序厅设计妙而不玄,神而不诡,非常好的起到了引子的作用。
任何一个展览,都需要有高潮的设计,不可能让观众总是在平淡无奇中观览。“早期中国展”在内容编排上确定第三单元“王国崛起” 为最重点。因此在做形式设计时,自然也就把这一部分作为高潮来处理。通过前面的内容介绍,观众到这一部分自然感觉到:二里头时期王权国家诞生了,这难道就是那时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吗?这里展示的是当时的王都吗?要把这些问题处理好也就成了设计的最难点。当然,之所以称为最难点,还在于我们将它确定为最高潮点,而它的可视性都非常“卑微”,绝无宏伟大气之象。要让它震撼观众必须有辅助手段,必须做艺术处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有关二里头遗址发掘的资料(含影视)全部搜集到了,并请来亲自参加二里头遗址挖掘的专家反复探讨,最终确定大型电脑沙盘、航拍图、影视墙、大型器物陈列,四位一体,复合成一个主题景观。在做这个景观时,也同时考虑到了对声光电的合理使用,使之点睛但不能夺主。这么一个复合体很好地表现出了二里头王都的气派,表现出了几代学人为探寻夏王朝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观后,人们会对早期中国王都规模、形制、功能等有深入了解,对早期中国王都的气派观而仰止,并为考古工作者们的成就和奉献精神所叹服。
尾声怎么处理呢?观众带着问题进展厅,然后一点点进入高潮,达到了最高兴奋点。于是,我们便对尾声采取了轻松软处理的手法,所谓轻松软处理,就是不再“亮化”它,把它变成一个舒缓轻松地带,是观众的兴奋点从高点逐渐着陆的地带。展出内容有两块,一块是西周时期出土的青铜鼎铭文关于“中国”的解释,一个是中西文明对照时间走廊。何以中国?早期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居于何种地位,清晰即见,一目了然。
三、加强宣传与文化产品的开发
成功的展览需要有好的宣传策划。“早期中国”展览是一个偏学术性的展览,展期又被安排在国庆60 周年大庆前夕,且展出时间短,这几方面因素都对我们的宣传工作提出了挑
战。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达到我们预定的展览在国庆期间形成热点,产生重大反响的目标呢?项目组有针对性地与广告公司进行研究,确定了共同承担责任,分别发挥各自优势,点面结合,把握节奏的几条原则。
简而言之,1、就是要求广告公司充分认识到这项展览的重要意义,把做好宣传工作当作他们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只尽乙方义务,更要多一点奉献,与项目组配合,共同完成使命。
2、广告公司掌握着属于它们业务范围的媒体资源和宣传广告空间,项目组掌握着最权威的专业媒体资源,有专业优势,双方协调发挥好各自优势,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3、点面结合。以“面”为基础,以点为重心。由广告公司负责“面”的工作,按照常规做法,把展览信息通过地铁广告、站台广告、社区广告等,于展览开幕前半个月传输出去。此外,广告公司还印制了大量的单页广告,放置客站、车站、商场等人群聚集的地方。项目组把主要工作放在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以及几大主要报刊,把这些媒介作为重点,适时推出“重磅”宣传信息。
4、把握好节奏,也就是把握好宣传的步骤,阶梯式报道。“早期中国”从8 月份开始预热,面上宣传启动是9 月上旬,中央电视台4 频道连续4 天推出“国宝档案”介绍“早期中国展”,开始深度宣传。9 月下旬,展览正式开幕,集中报道开始。10 月份,伴随着每周一次的学术报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相继推出重量级学术文章。至10 月底,北京电视台“五星夜话”栏目“早期中国介绍”作为展览结束前的又一重点宣传信息。展览前后,全国文博界最权威的报刊《中国文物报》自始至终给予关注,适时报道展出情况。
“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展厅实景图
文化产品一定是展览的一部分,“早期中国”项目组在研讨大纲的时候,就提出这个理念。因此,负责文化产品开发的部门及时了解了展览的内容,特别是文物的大概情况,很快就拿出了文化产品的开发目录。可以用以下一些数字来说明:三个月准备时间,自主开发产品9 种,组织相关产品50 余种,推出精装、平装图录各一本,普及书一本。这些产品对宣传展览,让广大观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展览起到了非
常好的作用。
(作者为首都博物馆副馆长)
第五篇:策展人的职能、工作范围的规范
策展人的职能、工作范围的规范
博物馆“策展人负责制”,其职能类似于项目负责人,负责博物馆某一个展览项目。其任命可以是策展人自己申请也可以由馆长委派。
1、博物馆策展人的主要职能:
(1)策划各类文物主题展览。负责文物展览市场的前期调研、展览主题的确定、观众的定位、陈列主题与设计思想的确定、文物的选择、展览经费的预算、展览宣传模式的选择和确定、展览衍生纪念品的广、以及展览服务等多项内容的思考。
(2)为展览确立一个清晰的观念框架来选择展品的范围、数量和质量,以及在画册和各类宣传品中的文字诠释。
(3)负责与展览设计部门、展览施工部门、文物保管部门、场馆管理部门等其他各部门之间的总协调、联系与沟通。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信息所有信息。当展览项目在某环节遇到问题时,立即收集反馈信息,并迅速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
(4)预算施工、布展以及举办其它项目活动的经费,把控施工材料。
(5)做展览布展方案,并负责制定展览的进度表。严格按照展览进度表对展览全程进行监控。
(6)参与整个展览从策划到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项目:选展览题材;定展览名称、宣传标语;选调文物;定展览形式设计基调;互动项目设计;定展版、广告等平面设计;文物展架设计;调研施工材料;项目现场管理;布展;展陈细节调控;调光等。
2、博物馆策展人的主要权利:
(1)策展人拥有一切关于此次展览项目的决定权。(2)策展人拥有一切关于此次展览项目的一票否决权。(3)策展人拥有与此次展览项目相关的所有部门的临时指挥权。
3、博物馆策展人的主要义务:
(1)策展人有组织、协调、管理、实施、监督展览项目,并确保展览工程按时按质完成的义务。
(2)展览组织与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重大问题时,策展人有向馆长汇报的义务,并不得私自做决定。
(3)策展人有确保展览工程招标过程保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义务。
策展人资格认证与任命
个人素质要求:
关于策展人的素质要求,前人做了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应该具备的素质,但主要对象是美术市场上的独立策展人。本文是针对的是博物馆的策展人,在职能上会稍有些区别,以下是我在参与博物馆展览策划与设计项目时总结的一些素质:
1、美术功底 每个展览都是有主题、有定位、有情感的,展览是设计师的艺术产物,是设计师解读文物、解读历史的再创造,一个不懂审美、没有艺术感的人设计出的展览也是没有感染力的。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对于色彩的关系、线条的控制、具体与抽象的对比都会很敏感,时常会有好的创意和丰富的想象力。那么,他的艺术表现手段才会千变万化,策划的展览才会被不同的观众所喜爱。
2、空间设计理念
好的策展人一定要有很好的空间设计理念,对造型美学、色彩美学、灯光的使用要有精准的把握。一个好的展览从你还没踏进展厅就已经开始了,比如展厅外面环境氛围的烘托、灯光的铺设、色彩的使用等,让你很融入展览主题中,怀着愉悦的心情享受一段艺术旅程。好的空间设计能够有利于衬托主题、突出文物,但空间设计理念是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很多展览设计经验。
3、文化素养
这里的文化素养包含着很多方面,如:中外文学、世界历史、考古史、中外美术史、文物等相关知识。对文学艺术的了解有助于策展人提出创意的展览,对考古学、中外美术史等相关知识的了解有利于策展人对文物的学术研究,对馆藏文物的了解有助于策展人清楚的把握展览内容脉络。同时,策展人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这将有利于其工作的开展。还有一点是很多前人对策展人素质的要求里没有提到的,就是英语水平,现在很多的交流展、引进展都是与国外团队合作的,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仅仅靠翻译来沟通,很多好的展览专业上的创意就会被淡化掉,也是不利于展览策划的。
4、掌握设计软件
现在的计算机有着更直观、更迅速的设计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Cad、3DMax 等二维、三维设计软件。这些软件的运用提高了我们设计的效率、易于修改,是现在年轻设计师普遍使用的设计工具。而作为策展人,在讨论展线、展览各个单元分布时难免要和施工图纸打交道,这要求策展人对施工图纸的一定识图能力,这也是现在设计师的一项基本要求。不具备这些知识,作为展览的策划者,会无法与具体设计人员沟通,达不到应有的设计表现力。软件的更新换代速度是惊人的,也许过不了多久又会有新的软件产生,这就要求策展人对新知识有快速吸收的能力,了解这些新的手段,并应用到实际的展览陈设中,使展览增加吸引力。
5、展示材料的熟悉
对展览中常用的一些美工类材料的特点属性、使用方式、价格效果等要有准确的认识。常用的一些展示材料如轻钢龙骨、石膏板、木龙骨、木工板、吸音板、饰面板、射灯等这些材料的优劣、大小、材质、属性、使用范围、寿命等都要了解。现在的展示材料,由于原材料的不同,有很多使用的局限性。我们都知道,再宽敞的展厅,留给文物放置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如果材料使用不当可能会对文物产生影响或是存在安全的隐患,所以策展人对展示材料的选择上要严格把关。针对价值较高的展品的展示方式和设备方面,应尽量以环保安全的材料为主。而在在防火条件要求较高的环境下,要尽量避免木质和塑料材料的使用,有需要的可以单独用防火箱体进行隔离。
6、管理协调能力
作为一名策展人,要管理好整个团队,并让团队乐于与他共事,首先他要是个有个人魅力的人,有一定的管理技巧,团队在以他为中心的同时,每个独立的个体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都受到重视和关怀。其次,他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每一个展览在策划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要经过无数次的讨论和修改,不断地吸取有利的建议,策展人始终要把握好组织的力度,让团队时刻有工作的热情。再次,策展人要有协调监管的能力,协调各部门人员配合工作,协调政府、赞助、时间、场地、布置、施工等一系列问题之间的关系,确保展览如期如质的举办,并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监督的作用。最后,策展人是要有职业道德操守的,要对自己负责的展览确保质量和效率,须遵守国际博物馆协会的职业道德准则。
7、展览经验
一个好的策展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丰富的展览经验,他要有参加大型展览项目的经验,并主要负责过展览策划与设计,并参与了展览从策划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有领导团队的经验与能力,有出版展览文集、画册、宣传册的经验,还要对展品的所有权、使用权、合同等相关法律规定熟识,只有这样策展人对今后操作的展览才会游刃有余。
总之,一个好的展览,既要将所要传达的信息表述清晰使领导及观众认可,又要将展览的艺术性表达清楚,这是每个策展人必须做到的,这不仅是对其能力的综合考验,也是关系到展览效益的关键。所以,每一个优秀的策展人,必须保持广泛的知识猎取能力、独到的思维能力,才能设计出为观众津津乐道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