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理兼备的思路
看学者博文,谈文理兼备 精选 已有 5051 次阅读 2013-12-16 08:1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看了施一公写的博文:“饶毅其人其事”很有感慨,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文中详尽描述了两位生命科学领域同行学者之间的交往和友谊。饶毅是一位有点个性和思想的人,他有时在公众面前表现有点张狂而不讨一些人喜欢,但是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爱是不容否认的事实。饶毅有两件事在我脑海里印象深刻(都是从公开媒体上看到)。一件事说的是有一次北大学生邀请他和本科毕业名校的中文系主任陈平原一起和学生聊天。主持人是一位看重出身的人,他只介绍了陈平原的本科毕业学校,而回避饶毅普通本科学校出身,只介绍博士毕业学校及海外经历。饶毅补充说:刚才主持人忘记介绍我的本科学校,我本科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也是一位江西老表)。为此,我写过一篇博文:“出身既以定,修炼靠自己”,表达我对当下一些人过度看重大学本科出身做法的批评。还有一件事可能是他从美国回来不久,在给北大年轻学生一次演讲中说:我对北大最著名校友有的话并不赞同,但是他说的:“青年人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无疑正确。
以前看过施一公写的博文及他在中国科学报上发表的文章,其中有一篇题目为“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告诫优秀的年轻人”记忆犹新,文章最后一段话是这样的:“不要花时间去拉关系,尽全力作研究,以实力取胜!其实,一个人的尊严、学术地位以及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永远不可能靠拉关系获得,只能来源于自己真正的学术修养和贡献。那些天天热衷于拉关系的浮躁科学家,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学术成果,即使表面风光,事实上也会被同行(包括一些他拉过关系、关照过他的人)从心里看不起。在学术界,这永远是真理!在美国是,在中国是,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一样!”(引自“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助理教授的日子”,科学时报-2011年2月11日A2版)。这段话是我经常用来教育年轻学子的“经典”,它说出了我们这些践行者的心声。
除了施一公和饶毅的博文,我还看程代展(很长时间没有看到他在科学网的大作了)及其他几位稍微年长些学者和少数年轻人的博文,他们主要是从事自然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学者专家。从他们的文章中可以看出,这些学者的博文无论内容和文笔都很出彩。他们的博文内容丰富,文笔流畅,读后让人受教。这些学者的博文写作比较认真,以理服人,没有信手涂鸦,更没有信口开河及参与一些无谓争吵,这种态度很对我口味。他们的博文用时髦话说能给社会发展提供正能量。我的这篇博文并不具体讨论这些学者们博文内容阐述的观点正确与否,其实我也并不完全赞成他们博文中所有观点,只是借此谈点自己对文理兼备的一点粗浅认识。
在我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经历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中文文学修养的重要性。我自己学识有限,不能深刻阐述文理之间或者文学修养与科学研究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只能从感性方面谈点自己的切身体会。今年9月底在老家请一些初中毕业51年同学吃饭,一位同学女儿在中学当语文老师。她对我谈到现在的中学学生不太重视语文,学生们将精力主要放在数理化和英语。尽管语文也是高考的一门必备课程,但是学生学习也主要侧重应试,缺乏对中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动力。为了应付高考,他们平常已经没有时间阅读那些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尤其对于那些致力于理工科学习的学生,他们不能深刻理解提升自己文学修养对于他们日后事业成长的重要性。
有的大学老师聊天说到现在有的大学生连一张借条都写不好,听后真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们这些大学老师经常要看学生写的读书报告,要修改学生手稿,评审一些中文期刊论文等。在审读这些材料时经常发现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就是中文书面表达问题。一份初入研究门槛学生的文献读书报告一般来自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直接来自中文文献相关内容剪贴,在相关文献之间连接中就可以看到那些出自学生自己语言文字描述的大量“病句”,“口语化”表述。他们分不清书面语与口语表述之间的差异。另一部分是从英文文献中摘译过来,这部分内容的文字表述问题更多。这是因为有的人没有完全看懂英语文献中相关内容,勉强翻译过来自然就会问题多多。另一方面,即使英文文献内容看懂了,由于中文书面表达能力较弱,也无法将英文文献准确地翻译成流利中文。如果要自己组织文字评述文献,文字表达方面问题就更加突出。20多年前,我偶尔翻译一些英文文献发表(现在由于大家都能阅读英文原文,这类译报类刊物大都已经取消,例如我们领域的“地质学译丛,国外地质,石油物探译丛,物探与化探译丛”等)。为此,我向一位大学毕业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高级工程师请教如何准确把握科技英文翻译,他对我说过这样一段深刻的话:在你翻译一篇英文文献时,当你看懂了文章内容后,你就应该大胆用中文表述习惯翻译出来,而不必死扣文法。例如我们常见英文表述中的“被动语态”,翻译成中文时自然应该变成“主动语态”。但是这个前提是我们必须具有比较娴熟的中文文字书面语表达能力。
我看到有的博文谈到英文论文写作问题,主要强调中-英文表达习惯差异,这确实是一个实际问题。但是,我想如果我们漠视自己的母语,一味强调英文表达习惯,就会走向死胡同。我认为,如果我们重视自己母语中文的学习和修炼,深刻理解中文语言对事物表述的习惯,将会有助于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在谈及科技英文文献阅读和写作时,我经常对学生说,你首先要认真阅读一些本专业领域中文主流刊物文献,尤其是一些文字表述很好的文献(与刊物质量,尤其是编辑水平相关),积累研究领域中主要专业词汇与中文表述习惯。我在“做自己的科学研究”报告中关于“学术论文写作”部分中说,对于你研究成果中的创新点要用本学科“经典简洁”文字表述,这就需要较高的“学术水平”与“中文文字”功底完美结合,相反,如果你的中文文字功底较差,你描述创新成果中的“闪光点”时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像一杯“白开水”,让读者读而无味,真是可惜了你的好成果。我们经常会听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演讲,有时还会听他们谈论做科学研究体会。你会发现,他们对自己从事科学研究领域及方向能够深入浅出地向社会公众解释,使得大家容易理解那些“高深学问”。一个受人喜爱的科学家就是要将他们的“阳春白雪”成果转换成“下里巴人”语言向公众科普。记得一些国际专业权威刊物在“征稿通告”中对作者“手稿准备中”的一句话:论文应当适合更多读者,读者面要宽,不仅要让论文涉及专业同行看懂,也要力求使得科学大众也能看懂,这就对论文文字书写提出了很高要求。我们科研工作者无论是发表学术论文,还是向专业同行及科学大众宣传你的科学成果,还是你的科学研究成果评审与立项答辩等,除了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科研功底外,也需要好的中文表达知识基础。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很好的科学创意和成果,由于你的口头和文字表达不到位,让评审专家否决多可惜。评审专家们会说,成果看起来不错,但是我们没有听懂和看懂,无法做出准确评价。
我们常说大学教授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多涉及如何将那些“深闺”中的高深学问向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宣传。我们有时还会参加政府咨询,有一些领导真诚想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但是由于你的中文表达(包括书面材料与发言)很不到位,效果将大打折扣。很多年前我看过邹承鲁先生等人发表在光明日报上就我国科技体制中关于成果评价体系改革的文章,至今记忆犹新,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科学评价内涵通俗和精准表达。我也看过一些学问做得好的教授们的国家基金项目申请书及项目答辩的PPT,他们对科学问题不仅提炼准确,而且描述时用词“新颖”,让人一看似有眼睛发亮感觉。这些都是基于学问大家们在勤奋刻苦科学研究过程中,除了在专业上下工夫外,还很重视中国文学修养,这种文学修养有时是在不经意中积累。
1986年我亲自聆听过钱学森先生的一次报告,他的演说除了声音洪亮及略带磁性外,讲话的条理,语调的抑扬顿挫至今记忆犹新。他对国家领导人说的那句话始终激励人心:“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就不行?”。2002年我出席九三学社全国代表大会,王选先生作为我们的副主席参加我们小组讨论,我也亲耳聆听了这位科学技术大家对社会问题清晰阐述。在这些学问大家身上,看不到那种书呆子形象,那种词不达意,别别扭扭,窝窝囊囊的演讲风格,而是集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与文学修养于一身的真正大家,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第二篇:文理分科读书笔记
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试卷
学科、专业: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学
姓名:刘冰年级:2009级 课程名称:幼儿园课程研究课程类型:选修课 上课学期:2010年第二学期总课内学时:12课时 考核方式:考试时间: 成绩:
任课教师评语:
任课教师(盖章):
年月日
《文理分科的问题》读书笔记
刘冰 09207048 09植物学
文理分科的问题是施良方先生《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一书中第十二章《课程的基本问题》的一部分,是对文理分科问题的思考。本节分三个部分:第一,作者简单叙述了我国文理分科的历史和问题。第二,作者归纳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反对高中文理分科,认为文理分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赞成文理分科,认为适时合理的分科是打好基础、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第三,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一般而言,高中还是不以文理分科好”,陈述理由并且列举事实给予证明。
我非常赞同施良方先生的观点--不以文理分科为好。作者从四个方面阐述文理分科的弊端,严谨缜密。作者认为高中属于基础教育阶段,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才能有应变能力,更能适应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表明科学知识的综合化强于知识的分化,高中文理分科为时过早;高中文理分科时,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长等尚未充分显露;高中文理分科加剧了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文理分科的确存在良多弊端,而且现在也不是专业人才稀缺的开放初期了,时过境迁,文理分科似乎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依据。社会需要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将来从事什么专业谁都难以预料,只有在中学阶段打下宽广而厚实的基础,才能根据社会需要的变迁迅速地调整知识结构,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梁思成先生早在1948年就提出文理分科只能培养出半个人。众多的教育专家也在呼吁取消文理分科,认为文理分科导致了中国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离间。文理分科教育的结果是所获得的知识是封闭和支离破碎的,片段化的认识掩藏不住整体把握的无力。只要跳出自身的专业领域,立即变得左支右绌甚至一无所知。但是,考虑到目前我国的高考应试体系,我还是认为适时、合理的文理分科是有必要的,至少是符合目前中国教育国情的。只是在高考的重压下,所谓的“分科有利于学生发挥爱好、特长,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成为一句空话,不是辅修选修课程所能解决的,“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学理科的中学生,在高考还没把握之前,能自由地选修文史哲方面的课程”。
“分科课程将科学知识加以系统组织,使教材依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学生
在学习中可以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现在的文理分科却基于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且中国现在的应试教育,在家长,老师,同学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唯分数论”思想。就目前而言,各个高中都已经有了一套应对现在的高考制度的三年教学策略和最后的复习方法,大家都是适应了现在的制度。但更多的人还是在适应这样的制度。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某种无奈。文理分科的问题在高考的氛围下根本的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因此,要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源头上去想办法。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然喊得惊天动地,但应试教育的底色积重难返。被功利所劫持的中国教育,几乎本能地倾向于“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凡是对提高升学率有帮助的,无所不用其极;凡是没帮助的则弃之如敝屣。这也就是为什么文理分科虽屡遭诟病,却依然岿然不动的原因。取消文理分科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考试制度,高校招生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取消高中文理分科,首先势必要对高考进行改革。而取消文理分科的前提是不能增加学生负担,如果家长老师一味的给孩子增加负担,那分不分科也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
目前普通高中存在着高考考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倾向,因此,与其取消文理分科,还不如实行合理分科加以引导。文理分科的争论根本问题是教育制度的弊端,不管是不是取消文理分科,首先我们要先改革的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只有把填鸭式的教育制度改革了,才能把文理分科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否则这无疑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第三篇:文理分科申请书
申
请
书
尊敬的老师: 我是,现在高一()班,经过慎重考虑,并(文科、理科、美术、体育、
与家长商量,我决定申请就读
音乐、舞蹈、传媒)班,敬请批准。谢谢!(学生本人签名)2012 年 4 月 5 日
同意上述申请。(家长签名)2012 年 4 月 5 日
第四篇:文理转科申请书
尊敬的学校领导:
我是高二(6)班学生xxx,由于文理科分班时考虑欠周到,盲目跟形势,忽略了自己的学科差异,导致现在学习非常吃力,理科多数课听不懂,经与家长商量,结合自身实际,特申请转入文科学习,望领导批准为谢。如果此申请能获得准许,我定将努力学习,绝不辜负老师厚望,以优异成绩来回报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耐心教育。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第五篇:德行兼备,成功之本(推荐)
德行兼备,成功之本
我们常常用价值尺度去衡量事物,寻找最有价值的东西。这出于人们积极奋进追求成功的心理。
我们也许认为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术,灵活的思维是通往成功路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但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做到德行兼备,才是成功的最根本要求。
良好的行为习惯中蕴含着简单而深刻的为人道理。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对记者提问,回答自己在幼儿园学习的东西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并一一列出:自己的东西要分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好习惯,教育我们要学会分享,做事要井井有条,做一个慷慨大方、自律自尊、知错能改的人。这些好习惯我们并不能保证自己都能做到,其中蕴含的道理我们也不能保证自己都能领悟到。而这些行为习惯和为人之道,还有慢慢形成的优秀品质,正是一个人真正成功成才所必需的。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也许不同。有人认为有房有车家财万贯即是成功;有人认为位高权重受人敬仰即是成功;还有人认为学有所成事业有成即是成功。而我认为成功并不简单地局限于物质上的富足,学识上的富足,最根本的是德行兼备,拥有良好的习惯和品质,践行简单而深刻的为人之道,这才是人之根本。我们可以没有财富,没有文化,但却不能没有做人的根本,否则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有才华有智慧却没良好习惯的人,通向成功的路往往是磕磕绊绊的,公司面试时很多优秀人才落选的事实就是最好的例子;有才华有智慧却没优秀品质的人,往往是在成功后从高处坠落粉身碎骨,这样的人往往也最易走向歧途,比如药家鑫和吸毒入狱的明星大腕;没有才华和过人智慧却拥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道德品质的人,也许并不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大的成就,但他从来问心无愧并尽自己微薄之力温暖他人,每年“感动中国”的那些平凡有伟大的人正是如此。
在如今急功近利的社会,我们都追寻有价值的东西,都渴望成功,有时却忽略了成功最根本,做人最根本,对实现人生意义而言最有价值的东西。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和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优秀品质在日后会爆发出巨大能量,照亮我们前方的路。
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从现在开始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多反省自身,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做到德行兼备,为以后的人生做好准备;对于现在的社会而言,父母和老师要更加注重良好习惯道德品质的培养,从小抓起,不要拔苗助长,错过了本应天真无邪的孩童时期;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政府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修养。
最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成就最有价值的人生,德行兼备是谓成功之本。愿我们都能以优秀品质为根,良好习惯为叶,长成人生最繁盛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