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抄袭事件回放及不同观点(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8:2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复旦大学抄袭事件回放及不同观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复旦大学抄袭事件回放及不同观点》。

第一篇:复旦大学抄袭事件回放及不同观点

复旦大学抄袭事件回放及不同观点:

“涉嫌抄袭”事件:复旦大学被挖苦成“复印大学”

“持续发展的数字化技术可能很快就会使他们无所遁形。”法律思想家理查德·波斯纳的这句话,如果用来观察此次复旦大学官方宣传片“涉嫌抄袭”事件,恰好可以产生“对号入座”的效果:因为我们不能想象,如果不是网络时代,这样的“抄袭事件”是否可以为人所知。

这起事件的最新消息是5月31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致歉,该声明称,视频宣传片“《To My Light》涉嫌抄袭,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损害了学校声誉,伤害了大家的感情”,并“将启动相关调查”“追究责任,严肃处理”。致歉声明让这起沸沸扬扬的事件告一段落,而随着长江沉船连日来让人揪心的四百余生命的生死未卜,复旦大学的**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也是网络社会的另一个特征,“无所遁形”之后,最后在数字信息浪潮的淹没下最终不了了之。“抄袭”拼图

梳理媒体的相关报道发现,这是一起不折不扣的“涉嫌抄袭”事件。该宣传片发布之前,复旦官方微信平台连续7天发文“预热”,称110周年校庆形象片《To My Light》是“美丽科幻+人性叙事+硬朗大片”,多次倒计时该片的发布时间。5月27日,该片在复旦大学官方微信和微博平台向公众推出,片长4分50秒。发布当天,即有人指出该片涉嫌抄袭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宣传片《Explorer》。一位复旦校友的微博称:“刚看到视频的时候,觉得我复旦太高大上了,这么有新意的片子,后来听说被指抄袭,我去看了东大的片子,真是被打脸了。”

之后,网上一片哗然,各种批评、指责、嘲讽纷至沓来,甚至也招致谩骂之声。此后,复旦大学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将该形象片撤下,并于28日晚在微信平台上发布新的复旦2015校庆宣传片。

对比“抄袭”与“被抄袭”作品发现,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宣传片《Explorer》中的故事主线是一位身穿宇航服的女生,走过图书馆、实验室、参加派对、看到本子上手绘的飞机等,最终站在天台上摘下头盔。而《To My Light》中是一位身穿飞行服的女生在教室中醒来,开始漫游校园,走过图书馆、实验室等,最终摘下头盔,字幕显示,该女学生身份是复旦大学2005级毕业生,现为中国国产大飞机试飞工程师。无论在风格还是内容上,确实给人似曾相识之感。

然而“抄袭”事件并未结束。据媒体报道,复旦同时期推出的复旦校庆歌曲《我的快闪表白》也被指抄袭日本女子组合AKB48的《恋爱幸运曲奇》。虽然此后AKB48的官方姐妹团体、位于上海的SNH48女子组合声明复旦校庆歌曲获得AKB48的授权,却未引来网友的支持。

复旦方面撤下《To My Light》之后,改而换上了一个时长12分半钟的宣传片,但这个新推出的宣传片,最后一分多钟的镜头,竟然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宣传片如出一辙——宣传片明显“借鉴”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创意。此外,复旦110周年校庆的主题LOGO,也被网友指出神似苹果Touch ID的图标……

至此,复旦大学此次“涉嫌抄袭”的事件拼图基本完成。但我们可能不太清楚的是:为什么一起不大不小的“抄袭事件”引起了那么大的不满和愤怒? “危机公关”

耻辱产生愤怒。我们别忘了心理学上这一条颠扑不灭的原理。

对于复旦大学以及《To My Light》制作人而言,这是一起“网络舆情”事件。处理网络舆情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删帖和澄清。但这部宣传片事先吊足胃口、然后高调发布,发布者想获得的就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这样的操作方式不可能适用于突发事件中的删帖模式。这就像安徒生笔下那位没穿衣服的皇帝,在文武百官、万千子民的众目睽睽之下,已经“盛装出行”了,突然发现了自己没穿衣服……

澄清的原则是真诚——这应该是多少起“网络舆情”事件带给我们的教训。然而,随后的澄清成 了一次次苍白无力的表白。

制片方及复旦大学先是表示否认,身为制片人的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滕育栋坚称复旦大学的形象片是“独立制作”,并未受到东京大学宣传片《Explorer》的影响。此次“澄清”的主角最不明白的是,如果缺少了真诚,其实就是“涉嫌”侮辱了别人的智商。

不久之后,上海一家媒体专门刊发对制片方的独家采访文章,文章充满了抒情色彩:“至少在我的眼中,他不只是我的采访对象……更是一个在网络暴力的无情冲击下显得那么无助、脆弱、让人同情的80后大男孩。……他努力,他很拼,他想创新,他希望改变,至少比起那些不干活却说着一堆风凉话的人来说,他的行为是加分的,如果人人都怕多做多错,从而畏首畏尾,这个社会何来进步?”

在此次复旦大学宣传片“涉嫌抄袭”事件中,网络评论中确实充满了不在少数的谩骂,但是这并非这起事件掀起的主流。这起事件的主流,是对中国大学独创性的忧虑与评判。将“涉嫌抄袭”者与“那些不干活却说着一堆风凉话的人”作对比,是最大的败笔。

而对这起影响巨大、需要对社会公众进行解释的采访中,我们看到的却是独立性的丧失:“对话完成了,我尽自己的努力飞速地码好了字,交给了他,再之后,便是一遍遍地审稿、修改、再审、再改,他也一次次地从自己的办公室到校领导的办公室来回地走动。……文章的字数也一再地缩减,最终的成文版本比最初的版本在字数上砍掉了一半。”

承认自己“没穿衣服”,才能及时把衣服穿上。复旦大学的致歉声明如果在第一时间出来,这些遗憾与论争,也许就都不会有。声名赫赫的复旦大学被网民们挖苦成了“复制大学”“复印大学”,其实可以避免。大学之困

此次复旦大学宣传片“涉嫌抄袭”事件,伤害到了谁?《To My Light》如果涉嫌“剽窃”,自有日本东京大学决定是否维权,与社会公众何干?在“抄袭”与“剽窃”同等意义的前提下,我们重温一下波斯纳在《论剽窃》这本书中的一句话:“剽窃(抄袭)的污迹似乎永远不会完全褪去,这并非剽窃(抄袭)是一个极为可恨的罪过,而是因为,它令人难堪地表明了自己的次等属性;剽窃(抄袭)者是可悲的,甚至近乎滑稽可笑。”

让复旦在校学子与师长,以及众多的校友们背负“滑稽可笑”的声名当然不会被允许。剑指“抄袭东大”的《To My Light》,也就在情理之中。

同时,让千千万万的读书人觉得我们的大学缺乏独立性与独创性,背负“滑稽可笑”的声名,同样也不能忍受。百年校庆,宣传片连个中文名都想不出来,还要借助英文来表达,这让人情何以堪?

这起“涉嫌抄袭”事件引起广泛批评的背后,是太多人对大学给予了太多的厚望,而大学却给了他们太多的失望。复旦大学宣传片“涉嫌抄袭”事件,大家说的不是复旦,说的是中国的大学;甚至,大家说的不是大学,而是一种已然破败的理想。

借用“搜狐文化”评论中的一句话:如果大师已死,学风不存,谈何百年,有何可庆?(龙天)

从复旦“抄袭门”事件看文化模仿与创新

导读:近日,复旦大学为庆祝110周年校庆,发布了一个名为《To My Light》的宣传片,很快,网友发文质疑该片涉嫌抄袭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的宣传片《Explorer》。近日,复旦大学为庆祝110周年校庆,发布了一个名为《To My Light》的宣传片,很快,网友发文质疑该片涉嫌抄袭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的宣传片《Explorer》,并贴出了两所大学宣传片的视频和多幅截屏,进行图文对比和解读分析。舆论压力之下,复旦大学校方通过微博道歉,并表示会启动相关调查。同时,复旦大学换上了新的宣传片。不料,新宣传片也因版权生出事端,其结尾部分传递校训牌的桥段被网友指出涉嫌抄袭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宣传片。此外,复旦大学这次校庆的Logo也被指涉嫌抄袭苹果Touch ID的图标。

复旦大学宣传片“抄袭门”持续升温,引发了公众对于作品抄袭、创意保护和自主创新等诸多问题的全民讨论。然而,从著作权法的角度,这是属于创意的借鉴,还是内容的侵权?如何理性看待创意模仿与自主创新?

创意近似但侵权依据不足。

创意是指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和构思,俗称点子、主意、策划等,是创意人将构思的“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的重要过程,这种想法或构思常常通过某种有形的载体(如语言、音乐、绘画)表现出来。例如,东京大学宣传片《Explorer》的创意就在于,通过一个昔日毕业生身着职业服装在母校漫步的形式,追忆其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直到实现职业理想的过程。由于这种表达形式在世界各大学的宣传片中形式较为新颖,因此属于创意。笔者认为,这种创意不应受著作权法保护。依据著作权法中的“思想与表达二分法”,法律只保护作品的表达,而不保护表达所体现的思想。这意味着不同的人可以就相同的主题、思想重新进行独立表达。从定义看,创意属于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思想,只要演绎为不同的表达,就不能认为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侵权。例如,如果承认“一个昔日毕业生身着职业服装在母校漫步的形式追昔抚今”是创意,那么,一个毕业生身着飞行服或者潜水服,在复旦大学或者舰艇学院漫步,追忆在学校认真听课或者苦心科研的种种事迹,应属于同类思想的不同表达,至少在著作权法上,这种表达的自由是不受创意者垄断的。对比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将近似的创意部分去掉,那么在具体的表达上,两个纪录片的差异是不能忽略的。比如一个是宇航员,一个是试飞员;一个是宇航员经历太空旅行返回地球重游母校,一个是试飞员在飞机失控时浮现母校求学场景获得心灵平静并重新驾驭飞机。此外,在学校漫步的诸多场景和人物互动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在中景、全景等镜头语言表现方面有诸多不同;文案旁白、背景音乐等都有所不同。因此,笔者认为在著作权法层面上,认定二者存在侵权意义上的相似还缺乏足够依据。

从模仿到创新任重道远。

尽管不能断言宣传片侵权,但是创意高度相似却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由宣传片引发的接连出现的创意模仿事件,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什么是模仿?什么是创新?

事实上,公共宣传和营销领域的创意模仿,在世界范围内是屡见不鲜的。例如,奥巴马竞选总统的宣传片就曾被俄网友爆料抄自普京团队的类似创意;而三星广告中的“温馨家庭风”也被网友指认有抄袭苹果广告创意之嫌。考察日本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日本的工业发展也是一个从完全抄袭、山寨模仿到不断创新、形成特色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对一个宣传片的创意模仿,并没有必要推到道德的风口浪尖予以口诛笔伐式的全民审判。反而,更应关注的是,在模仿的过程中,如何学习他人优秀文化成果的精髓和实质,而不是不得要领地照猫画虎。

复旦大学是我国屈指可数的百年名校,承载了国人强国富民的期待和梦想,因此,公众对于复旦大学在公共宣传上的细节都会求全责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人对于国家创新发展的急切渴望。这也是为什么国人对于司空见惯的创意抄袭都有包容之心,唯独不能容忍承载民族希望的百年学府发生同样的行为。关于这一点,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评论,复旦大学宣传片的制片人模仿别人都模仿得“莫名其妙”,“主创团队根本没有理解,在东大的宣传片里,厚厚包裹在身上的不仅是先进技术,更是日本人与他人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感,以及精英对自身的期许和孤高。说得简单点,穿一身特别的衣服是为自己的格格不入而自豪,为走冷清路不被打扰,而不是为了和人一起打太极,不是为了和教授眼神交流的”(注:“打太极”“眼神交流”均为《To My Light》宣传片中的表现情节)。显然,如何将别人的创意精髓转化为自身的创新之道,我们仍然任重道远。汇总观点:

复旦大学,一所以人文科学著称的中国顶级名校,却因为一场宣传片“抄袭门”事件,而深陷舆论的漩涡,甚至背负了“复制大学”的笑名。

当该事件突然全面入侵小编的朋友圈时,初时我想这段只有几分钟的宣传片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 的舆论影响皆赖于互联网传播的便利性,但后来一琢磨,小编认为该事件得以持续发酵,并不断引发人们思考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国人的版权意识不断觉醒,且对民族的文化创新与创造力有了更高的期盼和要求。

在文化创新的道路上,我们不排斥模仿,因为任何的创意都一定是建立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但在模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创新、创意与创造,否则与抄袭又有何区别。

当前,我国正大力构建创新体系,但要建设创新大国,我们得先学会尊重和保障他人创意的基本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更多创新人才的成长,培养创意经济发展的土壤,从而促进全社会创造性的发展。

复旦大学抄袭事件引发的深思

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形象片被指抄袭引发舆论持续关注。面对质疑,该宣传片制片人滕育栋在接受记者采访坦陈,“构思完成后,摄制团队看了全球二十多所高校的宣传片和几家著名的广告公司的广告片,其中就有东京大学。”“因题材类似,摄制团队比较多地参考了东大短片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

尽管该片制片人诚恳地表达歉意,但从其回应看,他并没有意识到其团队已涉嫌抄袭,还以为只是参考、“借鉴”,这暴露出的制片人尊重原创、尊重知识产权意识的淡薄,更令人忧虑。我们总是谈大学创新,但创新何其难矣!此前媒体还报道,国内不少大学的校训存在雷同的问题,“求实”“创新”“团结”……这些经常出现在校训中的“高频词”,因此被网友评选为“通用校训万金油”。若你登录一些大学的官方网站,也很难发现学校有什么不同,把一所学校的校名替换为另一所大学的校名,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些问题不仅暴露出大学创新能力缺乏的问题,还反映出一些国内大学并没有关注个性和特色的意识,甚至可以说,在制作学校的网站和宣传资料时,借鉴、甚至拷贝其他学校的信息,大家不会认为有什么奇怪,比如,有大学按照北大的模式,制作网站和宣传片,也不会觉得奇怪,追究学校的责任。

复旦宣传片曝出抄袭疑云,根源上与近年来创意领域无节操“借鉴”他国创意有关,对于这种实为抄袭的行为,还有不少喝彩声,称抄袭,也是本事。创意是没有捷径的,侵占他人的创意成果,是对他人的伤害,更是对自身创意意识和能力的矮化。这是我国优秀原创产品严重匮乏的根源所在。

虽然宣传片的制片人已经承认参考了东大宣传片,并意识到“当初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但是,不论是其本人,还是复旦校方,都没有承认这是涉嫌抄袭的行为。这种处理方式,不利于对这一事件的定性,也不利于对所有师生、社会公众的价值观教育——一旦涉嫌抄袭,这没有半点含糊,应该据此对当事人进行调查处理,并由校方向所有校友、师生道歉。这种对抄袭明确的态度,会让社会走出“模糊地带”,建立清晰的认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社会持续进步的动力,大学应当是创新精神的发源地和守护神,如果宣传片和校训都可抄来抄去,一些大学的创新精神何在?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对创新的尊重、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复旦宣传片事件,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深入剖析创新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不能就这么草草收场,而必须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对整个大学、社会,进行深入的尊重原创、保护原创的教育。

中新社上海5月29日电(记者 许婧)“(110周年校庆宣传片涉嫌抄袭)很遗憾”,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葛剑雄2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复旦已下线的宣传片至少暴露出两方面问题。

葛剑雄说,撇开个人道德因素,首先暴露出当事人知识产权意识和法律观念淡薄;其次是缺乏法治观念。

28日下午,复旦大学备受争议的“测试版”最新宣传片已从复旦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上悉数撤 下,复旦更连夜在微信平台发布“完整版”2015校庆宣传片。

迎来110周年校庆的复旦大学,在27日校庆日当天发布了新版官方宣传片《To My Light》。这部被复旦官方定义为“美丽科幻+人性叙事”的“硬朗大片”,甫一推出,便有大量校友和网友质疑该片与东京大学2014年宣传片高度雷同,被指责为“毫秒级”抄袭。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该片制片人腾育栋28日晚间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摄制团队比较多地参考了东大短片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但“考虑到剧本改编自真人真事”,今年2月,“我们进行了剧本的创作”,“剧本创作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现在看来,当初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由于我们选择画质较高的4K技术拍摄,剪辑进度比较慢。之后想赶时间尽快做出来,在送审时,没有向学校有关部门全面汇报拍摄的过程和背景情况。”滕育栋说。

面对校友、网友的批评,滕育栋表示“作为制片人,我对这部片子对学校声誉造成的伤害深感自责,在此真诚地道歉。”

“如果制片人所言属实,至少应该在片中注明参考了东大宣传片,或者哪一部分有所参考,甚至应该考虑征得东大同意”,葛剑雄以他任职复旦图书馆馆长时的经历分析说,不仅是纸质图书,电子资源同样有版权保护问题。

葛剑雄提醒说,创新很多方面涉及知识产权和法律,复旦本身就有法律工作室,如果能提前咨询,应该可以避免涉嫌抄袭。

他特别提到,此次事件涉及的东大宣传片已经公布,很容易对比。

对外界认为复旦声誉受损,葛剑雄并不完全认同,“对复旦人而言这肯定是很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110周年校庆重大日子里”,但一所学校的声誉,并不会因孤立事件改变,“这太夸张了,也不符合实际”。

截至目前,复旦官方仍未作出进一步回应或解释。葛剑雄认为,有关部门和当事人应该公布真相,明确态度,承担责任。任何抄袭、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都应受到谴责,不容它们玷污复旦的声誉。

学生例文:

别样烟火,独领风骚 高二·一班 程旭冉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别样的烟火,不会抄袭海的蔚蓝,不会抄袭夜的黑暗,不会抄袭草的翠绿。它凭借自己的绚烂,在平淡世间独领风骚。

复旦,就是复旦,是中华文明百年的凝聚。可这本该有自己风格的复旦大学,却对抄袭舶来的标志与宣传片乐此不疲。这反映的不仅是复旦创造力的缺乏,更是对本校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不自信。这与我们印象中复旦文化底蕴的深厚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鲜明对照。复旦有能力、也有责任,宣扬本校的特色,弘扬中华文化。复旦不应该抄袭。

复旦的抄袭,是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的体现。我不相信,如果复旦大学真正尽力策划校庆,会拿不出有特色的宣传片。抄袭,创新能力还在其次,主要是创新意识的淡薄。抄袭,故然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可看似事半功倍,却与国家“万众创新”的方针政策背道而驰。试想,若在复旦之后,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热衷于抄袭,由此推及企业、政府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那么中国将沦为他国文明的“复印机”。但若复旦能别出心裁,使校庆有自己独特的风采,那么这种创新行为带动的,将是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社会风气。那么中国会与独领风骚的境界更近一步。

复旦的抄袭,更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抄袭一方面是出于“坐享其成”之心,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的文化不如人。泱泱中化五千年,怎么能连这点自信都没有!我并非宣扬“天朝上国”思想,并非主张排外。我只是希望,在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时,我们要有自己的东西。我们要相信,五千年的文化传承,留给我们的精华经世不衰,仍可适于今日。复旦大学若能依据百年的文化蕴藏,打造独具中国特色,宣扬中华文化的宣传片,那么不仅此校能获得更高的声望,更能增 强中国社会的文化自信。

当然,复旦大学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之长,但这种借鉴要有度,既不能忽视自主创新,又不能抛弃文化自信。这样复旦才可以摆脱“抄袭”的魔咒。

我就是我,作为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复旦大学可以独树一帜,拒绝抄袭。中国,可以建立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在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

..

第二篇:2005食品事件回放

2005食品事件回放

2005食品事件回放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月2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加强对含有苏丹红(一号)食品的检验监管,严防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进入中国市场。

3月4日,北京发现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下称“亨氏美味源”)生产的“美味源”牌金唛桂林辣椒酱中含有“苏丹红一号”。3月6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的样品数由之前的2个增加到6个,其中5个样品是辣椒油。

3月16日,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发表声明,宣称停止肯德基餐厅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的销售。3月28日,以上两种产品恢复供应。全国范围严查孔雀石绿

3月8日,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检疫队在渝中区西三街水产交易市场查获600多只含有致癌药物孔雀石绿的甲鱼。6月18日,河南媒体披露,目前郑州市场上的鱼很多都使用过孔雀石绿。

据了解,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又名碱性绿、严基块绿、孔雀绿,其既是杀真菌剂,又是染料,易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溶于甲醇、乙醇和戊醇。长期以来,渔民都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为了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在运输过程中和存放池内时也常使用孔雀石绿。科研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在鱼内残留时间较长,且其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因此,许多国家均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知名的“雀巢”奶粉赫然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

抽检报告提及:“在此次乳粉抽检中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即元素‘碘’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如标称(黑龙江)双城雀巢有限公司生产的‘雀巢’牌金牌成长3+奶粉。”但该省工商机关未公布该品牌碘超标的具体含量。

据了解,双城雀巢有限公司是由瑞士雀巢公司与双城市乳食业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合资企业,1990年6月建成投产。根据国家卫生部1994年2月批准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显示:婴幼儿食品中碘的含量为250~680μg(微克)/kg。有关专家表示,国家标准对每100克奶米粉的碘含量要求是30~150μg。浙江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站长许荣年表示,抽检批次的“雀巢”产品碘含量确实超标,但离人体最高耐受性还有一段距离,因此短期食用对人体影响不大。光明“回奶”事件

河南媒体6月6日报道,常温保存30天的光明纯牛奶,在入夏时匆匆撤柜。厂家促销人员透露:牛奶撤柜之后全都返厂,这些返厂牛奶没有被销毁,而是拿去重新生产。

按照光明牛奶最低年销售额40万计算,郑州市50个配送中心一年的销量至少有2000万袋,10%全部返厂调货的话就有200万袋,这200万袋又有多少被生产成为回奶产品喝进了市民的肚子里呢?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表示,使用过期变质的回奶加工成乳产品是绝对不允许的。广东凉果被逐出京

“即日起,广东省潮安县生产果脯、蜜饯的所有企业,天津蓟县生产菌类罐头(包括软包装的菌类罐头制品)的企业整体清退出北京市场。”6月14日,北京市食品办发出以上通告。

今年第3季度,广东省工商局对全省流通领域部分凉果进行了监测,合格率57.5%。本次抽查的凉果商品共181批次,主要是凉果和蜜饯。检验项目有食品标签、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霉菌、砷、铜、铅、山梨酸、苯甲酸、二氧化硫残留量等14项,其中甜蜜素不合格批次最多,达47批次,合格率为74.6%。

据了解,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是三项常用的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消费者如果长期过度食用甜味剂超标的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而对人体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的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深圳黑作坊生产哈根达斯

6月16日上午,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罗湖分局等单位接群众举报,称一家地下加工厂在生产世界著名的哈根达斯品牌冰激凌蛋糕。深圳市有关部门的执法人员到场后发现,这里加工的哈根达斯冰激凌蛋糕居然全部都是正牌货,且供应着深圳哈根达斯全部5家品牌经营店冰激凌蛋糕的货源。从现场的查处的情况来看,该加工点属于非法性质,没有办理卫生许可证等相关手续。三鹿早产奶

7月5日下午,天津河西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在一库房内发现,“三鹿原味酸牛奶”生产日期赫然是2005年7月6日。拆开包装箱后,里面一千克袋装原味酸牛奶的生产日期也是6日。执法人员在司机提供的发货凭证上确定这批酸牛奶是在本月4日发出的。质监执法人员指出,从现场检查情况来看,这批“三鹿酸牛奶”已经涉嫌伪造生产日期。他们在正式立案调查的同时,还将近900箱涉案物品封存。8 薯条致癌

8月2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总检察长比尔·洛克耶在旧金山将9个快餐连锁店和食品生产商告上法庭,要求他们在油炸薯片和薯条的外包装上注明该食品可能含有丙烯酰胺———一种可以致癌的化学物质。据了解,被起诉的9家食品店和生产商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超级连锁快餐巨头。其中,麦当劳、肯德基在国内已门店遍布,百事集团、宝洁公司等生产的乐事、品客薯片等食品在国内都已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权威部门随即证实致癌消息,卫生部发布今年第4号公告,建议公众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减少因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

根据测结果显示,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其中薯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

高出谷类油炸食品4倍,我国居民食用油炸食品较多,暴露量较大,长期低剂量接触,有潜在危害。9 碳酸饮料遭遇“肥胖门”

美国饮料协会首席执行官苏珊·尼莉于在西雅图的一次大会上提出一项倡议,呼吁将汽水和其它高糖高热量饮料从小学的自动贩卖机中撤下。美国饮料协会理事会8月16日全体一致通过提案,将与学校合作管理自动贩卖机,以保证小学里的自动贩卖机只售瓶装水和100%纯果汁。

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公共事务局主管向记者表示,由于可口可乐公司没有在中国的中小学校园内设立自动售卖机,因此暂时还没有与本土类似的限制计划和措施出台。

随后,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向记者发送了一份声明,该声明中称,“中国人均饮用可口可乐公司品牌的饮料每年约13瓶,因此饮料占热量的摄入总量很低,与美国的人均饮用量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学校的进一步限制并不需要”。PVC保鲜膜产生致癌物质

10月13日,相关媒体首先报道了日韩生产的聚氯乙烯(PVC)保鲜膜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而这种保鲜膜被国内一些超市用于熟食和水果包装。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表示,我国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家庭用食品保鲜膜,大多采用安全的聚乙烯(PE)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材料生产。而这两种材料生产的保鲜膜,不添加任何有毒化学物质,是被各国所公认的无毒产品。但一些超市生鲜产品如蔬菜、水果及熟食包装却大量采用PVC保鲜膜,这些产品80%以上来自日本和韩国。

据了解,PVC是一种硬塑料,要将它拉成透明柔软的保鲜膜,必须加入大量的增塑剂。聚氯乙烯(PV

C)保鲜膜所用的增塑剂,主要成分是乙基己基胺。一旦保鲜膜遇上熟食的油脂,这种物质容易析出,随着食物进入人体,有致癌作用。另外,PVC食品保鲜膜中的聚氯乙烯单体如果含量过高,尤其是在微波炉加热等高温环境下,容易分解出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第三篇:复旦大学身陷抄袭门

复旦大学身陷抄袭门

110周年校庆,是复旦大学的光荣与骄傲,但复旦大学却因为一部宣传片,陷入了舆论的旋涡。在5月27日校庆这天,复旦大学发布了新版形象宣传片《To My Light》,这部被复旦校方定位为“美丽科幻+人性叙事+硬朗大片”的宣传片,瞬间成为复旦最别致的生日礼物。然而很快,该宣传片就被网友“拉下神坛”,网友直指该片抄袭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宣传片《Explorer》。

最开始,复旦大学方面回应网友质疑时坚称该宣传片是“独立制作”。而随着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该宣传片从复旦大学官网、微博、微信等平台下线。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复旦大学通过官方微信,发布了新版宣传片。《To My Light》与《Explorer》有多相似,一看便知。复旦版宣传片,在英文旁白下,一个身穿飞行服、戴着头盔的女生在教室里醒来,开始漫游校园,她走过图书馆的书架,面对鱼缸,看到古代文献,在派对上跳舞,看到黑板上手绘的飞机,聆听老教授们的教诲……最后,女生脱下头盔,字幕显示她是复旦大学2005级毕业生,现为中国国产大飞机试飞工程师。而东京大学的版本呢?飞行员变成了宇航员,同样穿着制服漫游校园,同样走过图书馆的书架,面对鱼缸,看到古代文献,在派对上跳舞,最后,她也脱下了头盔。这种非专业人士都能看出来的相似,对于复旦大学来说,无疑是一种耻辱。复旦之光瞬间变成了黑暗之光,成为全国甚至全球人的笑料。

思与用

复旦大学作为国内知名高校,本该是严谨治学的地方,却也来了一次华丽丽的抄袭,这多少还是让人三观尽毁。创新已死,唯剩抄袭,这无疑是最悲哀的事情。本素材适用于山寨与抄袭背后的创新之忧、知耻等话题。

第四篇:关于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的分析

摘要:近年来,因大学生同学关系处理不当,发生的矛盾没有很好地化解。出现了比如马加爵杀室友;复旦大学研究生毒杀室友;南航学霸玩游戏不愿开门引发口角,一刀捅死室友……现在网络上也掀起发“感谢室友不杀之恩”帖子的小浪潮。室友杀人起因说来简单至极,多是些生活琐事,却发展到杀人,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由此看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提前预防。大学生自身要学会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同时社会各界需要引导大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关键字:同学矛盾心理健康大学生

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室友关系的关注和思考。一些在大学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反映,每学期都有学生因为宿舍关系处理不好而提出换宿舍的要求。记者采访发现,生活习惯冲撞、缺乏深入交流、不良竞争心理,是导致宿舍关系紧张的三大原因。2013年3月31日中午,林决定下毒。目标是他的室友、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此时,复旦大学医学院西苑20号楼421室里没有其他人。林取出试剂瓶,里边是从实验室偷带回来的N-二甲基亚硝胺溶液。这是一种浅黄色油状液体,高毒、无味,易溶于水。这瓶致命的毒药,林储藏已久。

毒药被注入寝室门边饮水机的水槽,致死的将不再是大鼠。

直至今日,在与林有过长期接触的人中间,也少有人能够相信林会毒杀室友。黄洋病发入院后,作为实习医师,林还给黄洋做了B超;黄洋的父亲赶到上海后,在寝室留宿,与林共处一晚,他回忆,林神色自若。

其实连警方也一直困惑于林投毒的动机。在被警察带走后,林对投毒过程供认不讳,但对动机一直闪烁其词。

林曾对警方自称投毒是一个愚人节玩笑,令办案人员很难采信。

还有一种接近办案人员的消息称,林自称听见黄洋和另一名室友谋划愚人节要戏耍自己,于是抢先报复。

但林至少向警方提及一次与饮水机有关的争执。

南方周末记者从可靠渠道了解到,林与黄洋及另一位室友葛林(化名)曾因水票起过争执。黄和葛提出三人平摊购买桶装纯净水的费用,但林拒绝了,他提出,自己喝得少,平摊的方式不合理。

争执以林退出平摊、“自己买水喝”告终,林的同学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3月31日前后,林开始出入隔壁寝室借水。

但这次争执应该只是激化了既有的矛盾。南方周末记者查证,早在半年前,林就从QQ好友列表上删除了“五官科-黄洋”,而黄洋当时也将林删除。两个共处一室的室友,自此不在对方的网络联系人之中。

葛林也回忆不起当时两人为什么网络“绝交”,但从另外的消息渠道能够确认,林从实验室偷出致命试剂,正是在随后的半年中。

回到课堂后,林又找了个借口,暂时离开。随后潜入实验室,打开储物柜取得试剂,并长时间保存,直到3月31日,浅黄色的液体被注入纯净水中。

4月1日上午,黄洋喝了口水,感觉味道不对,据说还特意清洗了饮水机和水桶。他很快开始呕吐、发烧,第二天去了林所在的中山医院挂急诊。

同学高科(化名)记得,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化验结果还显示肝损伤,导师带了1万多元现金赶来,安排他住院。4月3日,黄洋依旧呕吐不止,脸也好像又肿了些,验血结果直接把他送进了外科重症监护室(ICU)——血小板只有40×109/升。

全面检查后,黄洋的状况令人惊讶,谷丙转氨酶指数高于1000,而正常指标应小于75;肝功能指标全线异常。医院认定他的肝出了毛病,诊断为急性重症肝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病情恶化非常快,几天里血小板就跌到了1到2,血氨、胆红素超标好多倍。”高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专业地看,医院的诊断治疗没有问题,毕竟谁都想不到是中毒,在常规治疗中,中山医院已进行了最高质量的施救。

黄洋的父亲黄国强于4月3日赶到上海,还与林在寝室共处了一晚,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那天晚上,林很“淡定”。

这也是黄洋一位师妹的看法。黄洋入院后,她曾与林一起翻找寝室里各种杂物,为医

4月11日,林被警方带走,并很快承认了投毒的事实。次日中午,有同学在医学院看到被警方带回的林,他是来指认现场的。

同日,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4月16日15时23分,医院宣布,黄洋死亡。在林的性格中,自尊、上进、好强、善良的一半,始终没有停止与苦闷、自责、充满挫败感的那一半的战争。他以自己的方式努力与外界沟通,却始终难觅出口。这场一个人的战争最终以毁灭的方式结束。室友杀人起因说来简单至极,多是些生活琐事,却发展到杀人,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诚然,室友之间存在矛盾是难免的,因为大家来自不同地域,家庭经济条件、学习层次等存在诸多差异的学生要同住一个屋檐下,容易因打呼噜、晚睡等小事引发宿舍矛盾,同时,现在的大学生多依赖于电子产品,上完课之后多沉迷于网络,这使得“室友”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因此,解决的关键在于室友之间要学会沟通。我觉得,学校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对“室友”存在的问题不该熟视无睹,更不该任其“自生自灭”,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干扰”,让矛盾尽快消失。

实际上,很多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魔鬼”,关键是如何管住这个“魔鬼”。也就是说,不管是谁,只要心里有什么不快,都应该鼓励他与别人交流。而要做到这一点,社会应营造出一种人文关怀氛围,让每个人感觉受重视;同时,对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尊重。人们需要意识到:有心理问题并不可耻,应该及早发现,尽快解决。于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尤其是有伤人或自伤意图的学生,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争取尽早发现。为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首先要在学生中提倡情绪的科学管理;其次,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第三,向学生和老师普及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方面的知识。提倡每个学生找知心朋友,这样,任何一个人在处于情绪激动状态时,都可以得到关心和帮助。”

第五篇:复旦大学黄山事件(小编推荐)

2010年12月,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上海驴友黄山遇险,致营救民警张宁海不慎坠亡一事,连日来不断“发酵”:复旦学生脱险后不谈哀悼殉职民警、先讨论如何搞好媒体公关,对民警牺牲冷漠无情、不承认错误推卸责任„„网络上层出不穷爆出的“内情”,让复旦大学深陷“黄山门”。有获救学生发帖称愿意18个人一起捐款200万,只是目前这个数目不太实际,可作为长远目标。

十八名复旦大学学生进入黄山一段未开放的区域“探险”,并非通过买票进入一般景点。部分人仅为旅行者装扮,缺乏足够专业和齐全的装备,被困后报警求救。后下撤途中民警张宁海坠崖牺牲。但在许多复旦学子哀悼遇难民警、批评18驴友、讨论回报民警家属的同时,却同时存在着另一些声音。一些复旦学子在论坛大谈面对媒体如何公关,甚至说出了“警察就该为纳税人服务”这样的话语。

这些复旦学子的冷漠寒了网友的心,高校学子对待生命缺乏基本的尊重和敬畏,引来网上批评如潮。“一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网友“Z思沫”说,中国走到该重读鲁迅的时候了。

装备不足天气恶劣 复旦学生被困黄山

12月12日17点30分,上海的罗先生接到了自己外甥的求救短信,短信发自黄山,罗先生的外甥及他的17个同伴被困在黄山风景区一个未开发的山区里。这18名“驴友”是通过网贴召集,一起来黄山“探险”的。然而,18个人没有向导,只有一台GPS和等高线图,还有驴友连基本的大雨衣都未配置。并且又赶上黄山地区天气恶劣,未开发山区地形复杂,队伍偏离原定路线,后来唯一的GPS落水失效,18人最终被困山中。

寒冷雨夜匆忙下撤 救援警察牺牲悬崖

在接到报警信号后,上海警方与安徽警方联动,安徽警方派出200人连夜上山搜索救援。13日2时37分,救援组终于在景区云谷寺一号区域成功找到了18名迷路大学生。当时景区遇雨大雾浓,气温仅有4度,救援组决定立即带领大学生走出危险区域。在下撤过程中,参与救援的警察张宁海因为下雨路滑,不幸坠入悬崖,年仅24岁。“我来给你们照路,你们跟着我走。”这成为张宁海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黄山游领队还原来龙去脉

12月17日,黄山市和复旦校园同步举行张宁海烈士的追悼会,18位获救的驴友分别在两地参加了追思活动。18人也首次站出来回应社会上的批评,他们表示很内疚,但不会一味地辩解,也不奢求原谅,只希望用行动去弥补。

14人有户外活动经验

面对社会质疑复旦在校生和校友等组成的驴友团求生技能不够以及漠视生命的指责,黄山游的领队侯盼还原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侯盼表示,此次黄山游的准备是很充分的,人员组成方面,一共18人,有7人有10次以上户外探险经验,其中一个是测绘工程师,工作就是在全世界做测绘工作,是地图专家。另7人有一次以上户外经验,其中1人2009年曾走过这条线路,还有4人是新人。

为什么要进行黄山游?侯盼表示,一开始想去清凉峰,后来因寒流来袭未能成行。经考察后决定改走黄山,这条路线叫做黄山东海大峡谷穿越,每年会有很多队伍徒步该线路,比较成熟。2009年5月,复旦登协组织28人走过这条路线并成功穿越。

此次装备也是专业的,带了等高线地图、GPS、指南针、对讲机同时还买了保险,出发前,去年成功穿越的领队给他们提示了路线和风险,18人还把各类资料交给了紧急联络人。

但在复旦论坛上的发起贴里也可看到,队伍存在紧急拉人入队,为坐满包车拉大队,男女队员比例不适合此类野外探险活动的情况。

GPS偏差导致走错路

队员们带了13条羽绒睡袋,于12月10日晚上7点30分包车出发,11日凌晨3时10分到达景区,开始徒步,11日中午,GPS落水后关机。接下来11日下午3点,队伍到了通天塘营地。

11日相对顺利,当晚观察到月亮有月晕,队员们做好防雨措施。12日一早下雨了,队伍8点40分出发。

队伍沿着河谷下行,GPS因为之前进水出现了偏差,因此导致对比位置发生了错位。因为怕有队员失温,领队侯盼同意报警,队员们抓紧时间扎了四个帐篷,当时状态还算稳定。

13日凌晨2点左右,有救援队的声音,队员们用求声哨、打头灯和救援队接上了头,随后跟着救援队下山。不料之后就发生坠崖事故,后来部分队员声称不知道有人牺牲了。

13日上午9点半左右,队员们终于走出山谷,面对的是各地赶来的记者和“长枪短炮”。

总结为什么行动会失败,侯盼认为,一是队员过分自信,二是队伍人太多,三是天下雨时起大雾,四是报警时机的选择,如果镇静一点把队伍控制住,就不会出现后面的情况了。

当天就要求见英雄父母

黄山游的压队、复旦哲学学院大四学生、复旦登协前会长唐清威回忆称,当时之所以选择报警,是因为队员们身处河谷旁边,地势险峻,手机信号非常微弱,有些队员很着急,经过全队商议后,利用其中一台稍有信号的手机向亲友发出了包含GPS定位和“救命,18个人”的求救短信。某亲属接信后报警,才有了后来的大救援。

唐清威表示,18人下山后得知张宁海牺牲,当即强烈要求两件事,一是送别遗体,二是要见张的父母。当地政府认为暂时不要去见,因为张家父母并不知道儿子已经牺牲。于是,队员们在寒风中送别了张宁海的遗体,然后踏上了回上海的车。

“我们想坦然面对所有的事、所有的指责,社会对我们的沉默不能理解,心理专家说我们需要一个平复期。”

唐清威表示:“我们准备坦然面对这一切,我们会默默去弥补,10年、20年、50年以后再回头看,希望大家给我们点时间。宁海的父母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18个人会用真心去对待。” 编辑本段

事件进展

搜救复旦探险队遇难民警被追认革命烈士

12月13日凌晨,为护送获救的18名迷路“驴友”,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民警张宁海不慎摔下悬崖,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消息传出,不少人认为18名“驴友”的行为太过冒险。听到这种声音,张宁海的父亲张培伦却说不能责怪被救的孩子。张宁海因公牺牲后,社会各界纷纷表示哀悼,已有网友为其创建了网上公墓,短短几个小时关注的网友就已经超过千人次。记者昨日同时从黄山风景区管委会获悉,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追授张宁海同志“安徽青年五四奖章”。[1] 复旦300学生校内追思遇难黄山民警 回应质疑

16日上午,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陈立民等带领获救的2名学生和校友代表赶往安徽黄山,出席今天举行的张宁海同志追悼会。

上午9时30分左右,复旦大学也在燕园内同步举行撞钟追思活动,16名获救人员悉数参加。原本200人参加的追思会,后陆续有学生加入,现场约300人手捧鲜花默默为遇难民警祈福。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加追思会的人群中,不少女生已是泣不成声,个别女生甚至跪倒在张宁海的遗像前。

一些学生跪倒在张宁海遗像前

部分获救学生接受了新民网记者的采访。一位陈姓同学表示,他们已经认识到前往黄山探险的行为太过草率,“出事后,因为不安和内疚,一开始大家回来只想躲起来,没有及时向遇难民警的家人表示道歉,现在想想很后悔。”

该同学告诉记者,为了表达对张宁海的悼念及对其父母的感激之情,16人计划复旦撞钟追思活动一结束,就赶赴黄山,“因为虽然不是我们直接导致他(张宁海)遇难的,但也是因我们而起的。”

记者了解到,获救学生表示不会忘记这位好民警,还打算成立一个基金,要为他做点什么。

对于16名在校的获救学生也想前往黄山看望张宁海的家属,复旦方面表示,由于之前张宁海的父母对学生表示了极大的宽容,说儿子是人民警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他的职责,要学生们不要太过自责,所以校方对学生的要求不一定会同意。

而针对网上传言说“复旦的学生很冷漠,事发当天就离开了”,参与这次探险活动的蒋姓同学说,他们的心情也十分沉痛,毕竟有一个年轻的生命因为他们而逝去了,他们离开前还特地等到牺牲民警的尸体运下山,见了最后一面才离开的。蒋同学说,当时大家从山上下来,身心都很疲惫,所以不愿对媒体多说什么,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很冷漠。

复旦校方表示,当日即让复旦探险学生返回上海,是上海警方考虑到当地天气条件很差,学生们又都淋湿了。

这对外界盛传的“争权论”,校方表示,复旦的学生社团竞选都是很民主的,学校干预得比较少,这也暴露出了学校对社团管理的两难情况,而且诶一个学生的言论并不代表所有学生的想法。

获救学子返校忙“夺权”

12月12日,18名复旦等校的大学生在安徽黄山风景区登山探险时迷路,在当地公安消防官兵的全力搜救下,18名大学生全部安全脱险,但黄山风景区公安局24岁的民警张宁海在护送学生们走出危险区时,不幸坠崖牺牲。

“下午采访时,复旦学生冷漠的样子让我心寒。他们甚至连张宁海的追悼会都没参加,就匆匆回去了。”12月14日1时,安徽媒体记者“淡淡esse香”在微博中对复旦学生的冷漠提出了谴责。

“淡淡esse香”记录说,张宁海的遗体被搜寻出来,抬下山的时候,18个复旦大学生,并不是像报纸写的那样痛哭流涕,他们很平静。“甚至连我们的采访都是追着问的,他们说要回上海。一路跟到他们临行的车前,一个男学生过来说,不好意思,要上车了。接着,把车门重重地关上。”

这位记者说,那一刻,有些东西比天气还冷。

“淡淡esse香”随后连续更新了数条微博,为张宁海的牺牲感到不值,揭露了复旦学生在获救现场的无情无义,微博转发达4800多次。

但也有相关人士解释说,直接回上海是上海市公安局和复旦大学的决定。而人在经历生死冲击后,往往大脑木然,不愿意面对媒体,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些获救的学子,回到学校后,再起波折。18人获救名单中的杜彬是复旦登山协会成员,他在网上与同学的一段对话,被网友截屏放猫扑上。刚刚获救回校的杜彬“心理状态还可以”,与同学在留言对话中透露出“校方让大家克制”,“石翔”提醒杜彬“要学学危机公关,经过这次,登协就是你的了”,“你要学着去建立秩序,去控制老人,去协调关系,去利用资源,这是这个协会可以给你的”,杜彬回应“嗯,还得靠你们,我经验太不足”,“先度(渡)过这次难关吧”。

这即是所谓“夺权帖"。但也有复旦校内人士解释说,杜彬是登协新会长,而石翔是登协两任之前的老会长。这可能也只是老会长对新会长的嘱托。事实是在上一年,石翔作为登协会长时组织的一次野黄山探险也发生了队友坠山,黄山方面出动大批人员救援两天救获伤员的事故,所幸彼次人员是仅是受伤而非丧命,登协通过控制上方通道,复旦校内论坛对此事和另外一起探险路上车祸的同类事故进行封口,事后登协也无反省与整改,这也就是石翔所谓的“危机公关”。编辑本段 事件升级

校园网不谈哀悼谈公关

一条年轻生命的逝去,在微博、猫扑等论坛上,迎来各地网友的沉痛哀悼,而在最该反思的复旦校园论坛上,却被网友连续爆出复旦学生们忙着讨论如何控制媒体,如何危机公关。

有网友在天涯论坛贴出了复旦大学bbs的几封站内信,发信人ciang在信中说,“现在媒体都在宣扬复旦学生的推卸责任,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因此ciang想,“复旦的新闻人若能在更广泛的媒体上客观地报道这件事,针对复旦的情绪就会很快消失。”他还表扬了上海某记者(复旦毕业)的报道,对复旦效果好,如果换另一个记者写,绝对是反效果。

上海复旦大学学生悼念遇难民警张宁海

ciang指出,通过这件事,看出复旦对新闻媒体的控制力有所下降,建议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多去几家报纸,而不是集中在一两家报社,阵地要多占领,会有很好的效果。这封信中还提到,“黄山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共品的提供和个人自由的矛盾,也是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必然经过的阶段,没什么可讨论的。

这位学生建议,复旦应该趁此“黄山事件”机会将安徽以前的关系巩固起来,民警的追悼会可以有一些校长或副校长参加,在此基础上,顺便争取生源和巩固其他关系。要多带几个院长和系主任去,让人看出诚意。最终,化坏事为好事是必然的,也考验校方的公关水平。

除此之外,复旦论坛上还出现了事件中最不负责的表现是警察找到队伍后,要求立即下山,导致了警察坠崖,“做这个决定的人就是最大责任人”,“危险区不能进去是不成立的,爬雪山的人怎么不禁止”等说辞。

尸骨未寒时,复旦论坛上涌现如此“理性”的分析和看法,让网友看过都觉“太冷血”。编辑本段 各方回应

网友声音

学生获救后的冷漠表现,复旦校园论坛上的“冷血”讨论,让网友对一名无辜生命牺牲后的悲伤化成了对复旦、对复旦学生的不谅解。

网友不谅解的,并不是学生要去探险,并不是学生获救,不是救援导致民警牺牲。网友不谅解的,是一个学校学子对生命表现出的漠然。微博网友“电气虎”气愤地指出,复旦登山人的观点就是:“千错万错,错在你们要收门票钱,又不去开发那一片山区;错在你们搜救人员还不够专业;我们的领队够专业,所以我们可以穿成去郊游野餐的样子去丛林大冒险;人都有原罪,所以你不能骂我们。”就是这样的一批高材生,“仅凭他们的任性、无知和不负责任,让一名年轻的民警无辜失去了生命”。

网友“我是你认识的王小能”无奈地说,“有复旦的学生在论坛上嘲笑那个警察身体素质不好,还说警察就是人民养着关键时刻用的”,正常人骂两句复旦还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过激,他们用愚蠢断送人家一条命倒理直气壮无比坦然。

正如猫扑网友“埃拉尼”所说,被救后,没有道歉、没有哀悼。回学校后,不反思反而公开在讨论所谓的危机公关、推卸责任。中国如此著名高校的学生,不知道责任也不知道尊重生命,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复旦学生

许多复旦学生认为,网络上很多批评的声音并没有根据事实的完整过程来考虑,很多时候处于单纯的气愤,显得比较粗俗和缺乏说服力。从复旦BBS的讨论中来看,有部分学生有逃避的倾向,但同时有更多的学生在批评相关人员的疏忽大意,并对牺牲民警表示痛惜,并非传言所说所有复旦学生都在逃避责任。

多数普遍认为,不应当把少数人的失误归结为整个学校,或者是全中国高校教育的问题,不应该像一些媒体的报道那样动辄上纲上线谈体制,虽然其中或许有关联,但在这个时候并不是重点。而网络上许多片面的谩骂和逻辑不清的指责也引起了复旦学生的自我保护。但总体来看,复旦学生的反驳都是建立在对错误的承认和反省以及对责任的不推脱基础之上的,然后才是对整个事件相关各个因素的全面思考。

对于网络上不分青红皂白地将18名当事学生、其他复旦学生以及学校官方的发言做消极阴暗解读的声音的情况,复旦学生也表示无奈。即使承认一开始那18名当事学生的表现不够积极,但事实上也并不像某些媒体所描绘的“冷漠”,并非只有镜头前的眼泪才能说明内心的痛苦。反应不够激烈被当做冷漠的依据,追悼被当成演戏,自发捐款被质疑为作秀,甚至把已经牺牲的英雄的生命说成是“不值得”的。专业人士

珍重自己的同时请珍重别人的生命

黄山事件发生后,一度争论的中心点在大学生该不该去探险,该不该去登山。其实,登山并没有错,探险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出发前有没有充足准备,能不能对生命负责。

学生用寄语卡片悼念遇难民警

喜爱户外运动的复旦历史系网友“恒迹”在其博客中撰文分析指出,支持去见识大好河山,但那叫“旅行”不是叫“户外”。户外,就要有户外的装备。这次悲剧的主要原因是,这支队伍以旅游的心态参与了户外运动。

看过“黄山事件”的整个经过不难发现,这是一场早已埋下地雷的危险旅行。根据复旦登协事前的活动公告和以往的活动经历,可以发现:组织者知道此行是非常规路线,会逃票,要避免被捉;组织者在招人时是允许新人参加的;组织者是知道天气状况的,而且还希望会如期下雪;组织者自己并没有走过这条线,也没有计划请向导,主要靠GPS和指南针„„

有复旦登协的人说,户外运动是理想主义者,是疯子做的事,没疯的人不懂。“恒迹”反问说,如果你的“理想主义”要别人来埋单,不管是父母还是警察,这样的理想主义,真的值得骄傲么?

有张宁海的同事在网上发帖说:“这样的救援在黄山景区很多,这些‘驴友’在寻求刺激寻求快乐的同时,有没有替别人想一想,有没有想到他们的无序行为会给其他人、其他行业带来很大的麻烦,我的兄弟牺牲了!我们警察也是人,也有父母,也有亲人,像我的兄弟,在家是独子,才24岁,去年才分配到我们局工作,甚至连恋爱是什么滋味都不知道,就这样牺牲了!马上要过年了,他的父母会怎么样,他的父母年老时会怎样„„希望大家能吸取教训,珍重自己的同时请珍重别人的生命!” 复旦回应

获救学生将参加民警追悼会

复旦大学新闻中心负责人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8名被困人员中,有10人为复旦大学在校学生,另有4人为该校校友。10名在校学生,分别来自10个不同的班级,有男有女,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

该负责人说,根据部分学生返校后的叙述,在民警张宁海坠崖遇难后,学生们特意留到遗体被抬下山,对遗体进行默哀,并三鞠躬后才离开。他说,当时还有学生希望能留下来去慰问家属。

“早走并不是学生们的意思。”针对网上有人批大学生匆匆离开的指责,该负责人说,这是当时沪皖联动工作组的决定,他们认为还是让学生早点回上海,“不能因此认为是学生冷漠。”他说,当时学生们的心理是惊恐、疲惫和内疚的。

该负责人说,学生们回校后,学校立即召集院系领导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抚慰。“当天晚上,就有学生提出希望能对遇难民警有所表达。”他说,不过,当时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建议,待学生们心情平复后再做决定,并且认为学生们在这段时间内不适合对外公开。

如今,这些学生是否都已心情平复并能正常上课?该负责人说,学生们的心理平复期预计是5到7天,目前各个院系的辅导员正对这10名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处理,有的在上课,有的尚未正常上课。

张宁海的追悼会初定于明日举行,该负责人表示,复旦大学将会根据这些获救学生的状况,选派代表赴安徽参加张宁海的追悼会。他还透露,复旦校方将在学校同步组织追悼纪念活动。此前,该校已有2000多学生自发在食堂等地悼念遇难的张宁海。

警察父亲

不怪获救学生

不少人认为,正是18名上海“驴友”的冒险举动才使得参加救援的张宁海牺牲了。张宁海的父亲张培伦则表示,他不怪复旦大学的这些学生,救人是儿子张宁海的工作,而服从命令是警察的天职,当警察要对得起人民,不管是这些探险的学生,还是其他面临困难的游客,警察都有义务去救助。尽管自己和爱人为失去年轻的独子而悲痛不已,但是他也不希望这些学生因此而背负上沉重的心理包袱。[2] 编辑本段 捐款行动

获救学生愿捐款200万

除了众多引发网友愤怒声讨的“冷血”言论之外,复旦大学校内BBS上也不乏一些“理性”的声音。一位获救学生就发帖称,现在不该只是互相谴责,应该理性地解决问题,“捐款是第一步要去做的,并要确保捐款要交到张宁海父母的手中。之前有朋友建议说捐200万元,我们18个人分,我觉得这个建议其实很好,但抱歉的是,目前这个数目还不太实际,但可以作为未来的长远目标。”即使200万元18个人分担也不过1人10万过一点,但原发言人认为即使是分五年来承担都是不实际的。更加呼吁把张宁海父母的抚养金转成公益事业,由社会承担。

这位成员还表示希望尽可能利用社会资源来保证牺牲民警家人的生活,呼吁建立一些相应的“高危公职保障制度”、“专业搜救培训”等,确保用最专业的人去做最专业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悲剧的发生。

这一声音得到了很多复旦校友的赞同:“建议以复旦大学的名义为张宁海家属设立一个基金,以学校出资和校友捐款为主,如资金充足还可作为今后黄山救援人员的伤亡补助基金。”[3] 编辑本段

网络批评

1.一位自称旅游业人士发帖说:“前段时间就听一司机说他半夜送了一批客人到黄山南大门,这帮人是在网上找到一个专门带他们逃票进黄山的人,一个人收五十块钱,只在半夜带这些逃票族从南大门开始走路上去。看来这次事故也是逃票造成的。”

2.,这次探险活动的组织并不严密,因为召集帖中对于此次探险目的地简介是空白,海拔、地貌等基本要素都没有提及,还有一些必须的探险必备品都没,这是经验的缺乏。

3.一位黄山旅游业的业内人士指出:“黄山方面前几年已经发出过通知,不要去非旅游景区游览。之前也有人这样去探险,迷路了很快就被救出了,而那天去救他们的时候天气特别不好,所以才出了意外。”[4]

下载复旦大学抄袭事件回放及不同观点(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复旦大学抄袭事件回放及不同观点(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复旦大学抄袭短片为何让人不耻(共5篇)

    复旦大学抄袭短片为何让人不耻 风青杨 文 为迎接110周年校庆,复旦发布新版官方宣传片,随后被指涉嫌抄袭,与东京大学的宣传片高度相似。许多网友要求复旦作出解释。对此,校方先......

    业内称复旦大学宣传片抄袭 校方:内容是真人真事

    两段视频结尾类似(视频截图) 羊城晚报记者 郑诚 李斯睿 27日,上海复旦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日,学校发布了2015年新版官方宣传片《To My Light》,但是,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其与日本......

    郊游活动精彩回放及分享

    关于股份公司郊游活动的精彩回放及分享为活跃股份公司直属部门气氛、愉悦员工身心,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股份公司于上周五、周六(6月8日下午-6月9日全天)于密云雾灵龙脉风情度假......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作业抄袭行为5则范文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作业抄袭行为 “抄袭”是一个贬义词,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人平时抄作业,考试舞弊呢?特别是数学、物理这样题量多、难度大的自然学科以及政治、历史这类需......

    中国医改不同观点分析与比较

    中国新一轮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不仅是要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呼声很高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更重要的,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进行的一场涉及卫生服务体系再造、健康干......

    雅思口语Part3如何比较两个不同观点?

    在雅思口语Part3部分,有时候考官问的问题比较富有争议性,常见的有要求考生比较两个不同的观点(Evaluating two different opinions)。往往考官会这么问:Why do some people think......

    复旦“抄袭事件”有感:危机时刻,免谈公关!(范文)

    复旦“抄袭事件”有感:危机时刻,免谈公关! Posted on 2015 年 06 月 04 日 by Stella Shi| Leave a comment | 0 母校复旦大学的校庆宣传片危机及其事后的举止失措,不仅令热......

    2002年法治新闻回放盘点曾发生的法治事件5篇范文

    2002年法治新闻回放 盘点曾发生的法治事件 这一年365个日日夜夜,我们和全国的读者一起,见证了中国法治稳健而辉煌的2002年。 这一年,36万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第一次走进司法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