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歌的意义
诗歌的意义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其生花的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歌,经过时间的磨砺,这些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
诗歌作为一种文字的存在形式,它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文字存在是由于生活中需要记录一些事情,表述一些心情,人对于文的要求无非就是在记事和抒情。我们说的议论其实就是在记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是一种抒情。所以诗歌的存在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记事,一个是抒情。记事诗歌有长篇的《荷马史诗》,而抒情诗歌几乎比比皆是。以后也许会出来一种议论诗歌,是记事和抒情的结合。诗歌有别于记叙文和散文,它有着自己的简约和美感,诗歌也是有水感的,诗歌中的省略,就是歌中的水分。是记叙文和散文赶不上的。记叙文和散文中有着大量的铺陈,详细描写,精细的文字,在诗歌中则用了省略和大量的移位的奇特想象来表述出来。就文字的数量来说,记叙文和散文优于诗歌,但诗歌中的意境高于记叙文和散文,因为诗歌中大量省略的存在使人的想象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光明》中有这么一句那云托起我们的诗行,行走在,行走在山的一侧,忽然落下,雨来了,你我回到了家。这里的忽然落下省略了主语,那么主语可以是我们忽然落下,也可以是云忽然落下。这就有了几个意境,我们落下就回到了家。而云落下,雨就来了。还有诗行落下,就写成了最美的诗句。所以说诗是简洁的散文,它们的意境有些相像。再比如在记事诗歌中的想象力也是存在的
人生的质量需要不断熔铸,人生的境界需要不断拓展。而阅读诗歌、体味诗歌,对于提升人生的质量、丰富人生的内涵,无疑具有不可言喻的意义。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若干首优秀的诗歌,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而且还能获得某种深刻的人生启示和积极的人生借鉴。优秀的诗歌,沉淀着人类灵魂深处承载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阅读优秀的诗歌,可以使我们在领略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的同时,感同身受,体会诗人所阐扬的人生与社会哲理,获取在困境中生存的力量和与丑恶相抗争的勇气,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在今后的人生征途中高扬理想的旗幡,跨越道道人生障碍,朝着理想完美的人生迅疾迈进。
诗歌作为一种文字的存在形式,它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文字存在是由于生活中需要记录一些事情,表述一些心情,人对于文的要求无非就是在记事和抒情。我们说的议论其实就是在记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是一种抒情。所以诗歌的存在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记事,一个是抒情。记事诗歌有长篇的《荷马史诗》,而抒情诗歌几乎比比皆是。以后也许会出来一种议论诗歌,是记事和抒情的结合。诗歌有别于记叙文和散文,它有着自己的简约和美感,诗歌也是有水感的,诗歌中的省略,就是歌中的水分。是记叙文和散文赶不上的。记叙文和散文中有着大量的铺陈,详细描写,精细的文字,在诗歌中则用了省略和大量的移位的奇特想象来表述出来。就文字的数量来说,记叙文和散文优于诗歌,但诗歌中的意境高于记叙文和散文,因为诗歌中大量省略的存在使人的想象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光明》中有这么一句那云托起我们的诗行,行走在,行走在山的一侧,忽然落下,雨来了,你我回到了家。这里的忽然落下省略了主语,那么主语可以是我们忽然落下,也
可以是云忽然落下。这就有了几个意境,我们落下就回到了家。而云落下,雨就来了。还有诗行落下,就写成了最美的诗句。所以说诗是简洁的散文,它们的意境有些相像。再比如在记事诗歌中的想象力也是存在的
第二篇:生命的意义的诗歌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命的意义的诗歌,欢迎阅读!
1、《生命的眷顾》
五岳丈人
想再听一听
你那来自远方的诉着温情的轻声款语
以一种轻轻的方式
轻轻地弹拨我心的琴弦
我的欢乐
在思念你的日子里渐渐消逝
如今不知道怎么去追寻
那让我感到高兴的芳踪
只在你过去给的甜蜜里
做着一个个,幸福的梦
你有那么多
描不尽的芬芳和娇柔
我的生命
在向一个藏着你的希望,追求
能追求得到么
这神圣的路
犹如你那光洁的肌肤
想从前初睹你的靓影
有一种美,笼罩住了眼睛
深深地埋在内心里
那悄悄而开的玫瑰花
在无意中
透露了你香芬的心情
是如此地怀念你
这里有因你而甜蜜的相思之情
2、《生命的春天》
文学大师
淅淅沥沥的雨
淋湿了我的衣裳
却淋不湿我火热的心
海棠花儿自然开
泥泞道路潇洒走
我听从
大地的呼唤
春秋的更替
我记住
过去的眼里的我开始
跋涉也罢
挫折也罢
一切只为迎接
生命的春天
3、《生命河岁月歌》
几度漂零
一条生命河
一曲岁月歌
融合交错
孕育万古童话
演绎千年传说
龙的精灵
饮着生命河
唱着岁月歌
耕耘
拼搏
万里长城
盛唐帝国
无数的梦想
华夏大地
起航
飞翔
一条生命河
一曲岁月歌
辉映
洒脱
我们的祖先
围绕生命河
演奏岁月歌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传播中华文明
弘扬华夏神韵
一条生命河
一曲岁月歌
祖国大地
开花
结果
神九航母……
三峡工程
数不尽的壮举
正在龙的故乡
崛起
飘飞
扩展阅读:关于生命的意义句子
1.生命的意义远不只是在于它的长短。
2.生命的意义在于,心还会感应周围的美景。
3.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成为伟大的人。
4.生命的意义,在于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做最精彩的自己。
5.生命的意义远不止是生存。真正的技巧在于学会永远靠自己生活。
6.生命的意义只在于奋斗。结局的兑现与否尚在其次,路途中的情节才堪称珍宝。
7.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8.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这一趟人生经过中。没有辜负生活,活出生活应该拥有的宽阔。
9.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只要你认真对待每一个当下,那么根本就没有浪费时间的说法。
10.生命的意义莫过于学会在幸福中流泪!
11.生命的意义并不一定用寿命来衡量。
12.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得充实,而非长久。
13.生命的意义在于追寻幸福。
14.生命的意义不是由时间的长短来衡量,而是由思想和行动来衡量。
15.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长久。而在于它为后人所带来的典范。
第三篇:于坚诗歌的意义
于坚诗歌的“意义”
■ 王晓生
1980 年代初的“朦胧诗”论争已经过去 30 年了,现在回过头去看那些历史材料,当初为了给它争取一点历 史合法地位竟然要花去那么大的力气,真是不可思议。然而,历史最终还是接受了朦胧诗;最广大的普通大众 也接受了朦胧诗,现在大概很少听到有读者说读不懂朦 胧诗而不喜欢它了。这样的命运对于新生代诗人(于坚 们)来说就复杂得多。他们的诸多努力也得到文学史的 回报,要写一本当代中国新诗史肯定少不了他们的历史 地位。然而历史地位归历史地位,大众阅读归大众阅读。历史地位的取得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有时候是一个很 “精英”的阅读趣味在起作用,大众的力量“介入”是很少 的。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新生代诗人的诗歌恐怕很难引 起他们的阅读兴趣。面对如此尴尬的情形,我一直在思 考,到底应该如何理解新生代诗人于坚们的诗歌很难引 起普通大众的阅读兴趣这样的现象?我在这里选择于坚 作为认识问题的一条路径。
于坚也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的秘密通道。朦胧诗后无论哪个诗歌流派,叙事性的增强是一个有目 共睹的事实。比如在孙文波理解的 1990 年代的诗歌美 学特征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叙事性。① 于坚自己没有 正面说过他在诗歌中增强叙事性的努力,他拥有他自己 的另外一套诗学表述词汇。然而我还是愿意用叙事这两 个字来总体概括我阅读于坚诗歌的感受,当然他还有他 自己的特点,比如那独特的口语诗句,还有那“切割”生 活细节的选材。这些都总体构成于坚的诗歌美学特征: 口语语感与细节叙事。
于坚的这个风格的形成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概可 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更多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古 诗和朦胧诗的传统,从他开始写诗到 1984 年《他们》的 创办开始自觉探索属于自己诗歌美学为止。下面是《作品 2 号》中的一段文字:
我把白昼一饮而干 金酒瓶抛给上帝 它漆黑不语
一条剑鱼飞进天空 又掉下
今夜是一颗流星 风走到你的背后
轻轻地舔你的纱巾
活脱脱一副朦胧诗北岛们的诗歌风格:悲壮崇高而 又清丽婉转,粗犷而又细腻,英雄主义式的孤独。于坚初期的诗歌写作更多地体现了当时主流朦胧诗的美学特理征。对一个想成为优秀诗人的人来说,他是不甘愿做“时论与代大合唱”中一员的,何况那个时代的诗歌光芒已经被 创作比他更早登上历史舞台的诗人收走了。对于于坚来说,寄人篱下是不甘心的。作者这时于坚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作为对朦胧诗的反家叛,于坚创作了带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口语叙事性诗歌。品 正如他自己指出的,《尚义街 6 号》发表后,中国诗坛开
究 始了用口语写作的风气。他始终处于探索的最前沿。与《作品 2 号》写在同一个时期的《作品3号》风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年绿荫荫的阳光筛过我的思想 和甲壳虫和草叶和一条蛇一起躺下
我用松树的头发编着一个弹弓
痒痒的浆果味长满我的双耳 长角的黄鹿在山坡上猜测着我 兔子笑眯眯地告诉熊我不是一只蜜蜂
整首诗歌似乎在暗示什么,背后一双神秘的眼睛在开合不定。神秘在美学传统中就暗示着深度。如果你试图探获其文字皱褶中的“隐喻”,可以说那就走错了道路,掉进了于坚给读者设好的陷阱。诗歌的魅力就来自于这“陷阱”,于坚诗歌中口语叙事性因素独特之处就在这里。其 实他自己并无意给读者设置“陷阱”,只是读者走错了路,错把“河流”当“陷阱”。于坚在自己掘的语言的河流 中晒着太阳,捕捉着来自身体内部的感觉。他在诗歌的 语言中与身体内部的感觉交相拨弄奏乐,不需要意义,不需要深度,唯一剩下的就是感觉。他的很多诗歌就用 叙事来捕捉这种感觉。于坚是诗歌史上的“老百姓”,而 不是“文化人”,他生活在世界的“表面”捕捉着属于自己 的细节和感受。然而那简单的神秘却戏弄了许多读者。这些诗歌还没有完全摆脱朦胧诗的影响,可以说于坚正 处于裂变过渡时期。这类诗歌包括《河流》、《高山》等。第二个时期是《他们》时期的于坚。他在这个世界面 前,永远是冷血动物,宇宙中上演的故事,没有什么能逃 出他的眼睛,然而却又总是似乎麻木不仁。他的诗歌充满 纯冷静叙事,在冷静中刻意回避意义暗示,力图完全摆脱 朦胧诗诗风的影响,做一个彻底的“革命先锋者”。诗人温 馨而冷静地拥有着自己的心灵、享受着此在的生活。平静 中又似乎有点嘲讽。是繁华享尽劫后余生的平静和安详,还是初阅世事的风华正茂青年的佯酷?于坚的诗复杂得 让你难以琢磨。这个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是《尚义街六号》、《罗家生》、《春天纪事》、《贝多芬纪年》等等。因为这些风格独特的诗歌,于坚声誉日隆,也遭受了很多非议。正如他自己说的,通过这些诗歌描写存在着的世界,不想激发读者对生活的虚构能力,而想激发读者对存在的确认。于坚用特有的诗歌语感来激发和感知存在,来对应和拥抱存在。《罗家生》和《春天纪事》试究
图完全摒弃诗人的“见识”,仅仅做一个生活的见证人和记录者。《贝多芬纪年》用“共时历史学”的方式把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实置放在一个平台上,让读者去参观,至于“效果”和“目的”却渺无消息。在于坚这里,平面即深度,那是没有深度的深度。诗歌是语言的游戏,更是感觉的嬉戏。于坚漠视中国强大的“诗言志”的传统,我行 我素,做了一次彻底的诗歌观念革命,让人们目瞪口呆,以致于在美学趣味上很难被习惯和接受。用于坚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隐喻后退。这个口号一出世就震惊了当时的诗歌界,时至今日余波未消。众 所周知,隐喻是诗歌这种文体得以存在的本质方式,甚 至可以说隐喻也是语言存在的基本方式。因为这个主张,于坚遭受了误解,引起了纷纷的议论。于坚的许多诗 学文章,就像他的一些诗歌一样,那充沛的想象力和概 念繁殖力,充满了神秘的诱惑力,对读者的想象能力和 理解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坚用隐喻击破隐喻,在 深渊逃离深渊。隐喻已不是传统的隐喻,深渊已不是以 前的深渊。不高明的读者没有清醒觉察到这一点,不禁 要责问:于坚,我们上你当了,你叫我们从隐喻后退,拒 绝隐喻,你自己不也写隐喻诗吗?你自己不也使用“比 喻”性的词汇来造句吗?你代表性的长篇史诗《0 档案》 不就是隐喻性的杰作吗?
我们必须注意到,许多于坚式的概念有他独特的含 义,不能以常规的意义来理解。于坚所谓的“从隐喻后 退”是指一种文化立场,不能以句读来解读。拒绝隐喻就 是拒绝传统的隐喻性的诗歌文化,挣脱“诗言志”的无所 不在的可能性;就是要砸断词汇背后胶着的千古不变的 意义锁链,开放诗歌词汇新的使用可能性和活力。其实 无论是在句读还是结构上,于坚都不可能完全逃脱常常 所谓的“隐喻”。
1991 年于坚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被普遍认为很好 的实践了“从隐喻后退”的《罗家生》,“现在检讨起来,在 审美趣味上是相当传统的。至少,它仍旧是一首隐喻性 的作品”。这句话提示我们,一方面要做到完全逃离隐喻 的传统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于坚意义 上的隐喻也是这样。这一点于坚也许曾经估计不足,在 自己设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致到了危险的境地。到了
1990 年代,他对此认识比较自觉,在后面再谈。如何与 传统取得微妙的平衡,只靠诗人的天生才分,只靠理论 探索是不够的,还要付出艰苦的创作实践。借用于坚的 “历史”和“传统”两个概念,处理好了这个平衡就能进入 传统,处理不好就只能成为历史。在于坚看来,“历史是 群体的整体的美学氛围,传统是个人的具体的文本。诗 人既要在对传统的反叛中创造历史,又要让这历史成为 一种新的传统得以延续”②。这段话写于 1990 年代中期,隐含着的是不轻松的历史意识!在 1980 年代,于坚还没 有意识到这一点吧,所以他在 1990 年代又不无感慨地 说道:历史来自群体和革命,而传统来自个人和保守。
1980 年代的前卫诗歌革命者,今天应该成为写作活动 中的保守派。正如爱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所说: 任何包括一个超过 25 岁仍想写诗的人,历史意识几乎 是绝不可少的。这种历史意思包括一种感觉,不仅感觉 到过去的过去性,而且也感觉到过去的现在性。有了这种历史意识,一个作家也就成了传统的一部分。为了寻找与传统的妥协和平衡,于坚开始了新的探索。这种新的探索大致开始于 1990 年代,从此也就进入在吸收转化我们丰富的大诗歌传统,也很有希望生成一个新的诗歌传统。如何与诗歌传统取得一种融合性的平衡关系?对了他的创作的第三个时期,代表性的历史文本是 《0 档 案》。“0”是一个伟大的隐喻,它象征着围城;是原点,也是 终点;没有方向,却向四周发散,处处是方向。把叙事性、小说化、口语感、隐喻性复杂地融为一体,这是于坚的伟 大创造。这样一来,于坚从一个独特角度迂回地接近了传 统。还有那首作者反复修改琢磨的《飞行》也取得了同样 的成功。那充沛而神秘的想象后面若隐若现的隐喻,丰厚 复杂得确实让人着迷,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写《罗家生》的 于坚。在这两首长篇巨著中,于坚把自己多年来的探索和 我国古诗、朦胧诗的传统给予了高智慧的结合,我们可以 看到于坚把握诗歌这种文体的成熟能力和丰富潜能。
于坚是一个很自信的诗人,他身上的创新精神永远 都不会消歇,你只要去注意他的一系列诗篇的名字就能 感觉到这一点。从《作品 1 号》一直写到《作品 201 号》,一反诗歌题目追求诗意的传统,给读者一个刺目的印 象,那强大的数字延伸性似乎暗示了他的探索永远不会 停止。他的一系列以“事件”命名的组诗,其中包括:《停 电》、《挖掘》、《翘起的地板》、《装修》、《围墙附近的三只 网球》、《三乘客》、《棕榈之死》等,都表现出了作者强烈 的探索欲望。
《围墙附近的三只网球》最能代表于坚如何把自己 的诗学气质和诗学传统结合起来的努力。诗人采用其一 贯的方法,把自己的瞬时感受和经历无限拉长,喋喋不此,于坚自己的看法和许多批评家对他的看法是矛盾 的。于坚说:“我常常感到被误读的苦恼,我也许是在根 本上最被误读的诗人。我自以为,作为诗人,我无论在诗 歌的语言上或主题上都是一个原在的或甚至是后退的 诗人。我或许真的引起了一些读者或批评家的注意,但 我以为我受到注意的那些因素,在我看来,恰恰不是我 在前进或我创作了什么,我所作的无非是使诗歌回到它 来的地方去,或者回到它原来的位置上去,回到那个‘不 知道’的时刻去。如果这可能的话。我其实不太理解所谓‘先锋’一词与我的诗歌有何关系。”我们该如何认识这 个矛盾?这个矛盾的实质就是有关于坚的诗歌与诗歌传 统关系上评价的分歧。
要认识和理解于坚如何处理和传统的关系,必须从 分析他的“隐喻”概念入手。于坚的一个著名主张是“从 隐喻后退”。“隐喻”在他的词汇系统中有其特殊含义,是 指一种传统的文化意义链,用他自己的另一些相反的词 汇来说就是非“元隐喻”,非“命名”,非“原创造”。对我们 生活在大地上的人来说,“隐喻”起到一种遮蔽“在场”的 作用。而每个个体生命“在场”是世界保持其丰富性的必 要条件。中国的诗歌传统就是“隐喻”的奴隶,“隐喻”成 了专制的语言暴力,隐喻系统就是一种专制主义。依靠 “隐喻”人说不出他的存在,他只能说出他的“文化”。因 此于坚主张:“诗是从既成的意义、隐喻系统的自觉地后休地去唠叨,似乎是在卖弄他制造语言的能力:有时复 退。”“对隐喻的拒绝意味着使诗重新具有命名的功能。”沓而有气势,有时仿拟而有古风(四言《诗经》),有时来 一两句恶作剧的比喻显得不俗不雅也亦俗亦雅。他的诗 歌语言一些时候难免显得有些拖沓,但读来绝对不会觉 “诗不是一个名词,诗是动词。” 于坚的许多优秀诗歌就是用他的绵长之舌去幽雅 地解剖瞬时的生命细节,许多细节的秘密在他手中轰然 作 家 作 品 研 究
得枯燥,反而觉得趣味盎然:原来生活的细节还可以如 此来感受和体味。于坚是这个世界最出色的细节摄影 师,他有能力用如此多彩多姿的不洋不中不古不今的语 言来讲述世界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细节。于坚用无数个 特写镜头创造出了一个特有而完整的世界。从某种意义 上说,于坚的诗学就是细节的诗学。读着《围墙附近的三 只网球》前面的诗句,似乎又是《罗家生》一样没有“意 义”,然而结尾:“这一幕决不是疯人院的游戏 / 那意思 很清楚 同一事物 / 可以看成两种东西 / 在这边是不可 逾越的高墙 / 在另一边 是天空”却给人无穷的联想,使 前面“唠叨”的口语叙事构成一个强大的隐喻肢体。于坚 洞开,世界的意义也就焕然一新。他的一首诗歌的标题 就叫《嘴巴疯狂地跳舞》。于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庖丁,他不喜欢解整头的“牛”,却痴迷于一个个细小的“骨 节”。甚至解“骨节”也不是他的目的,那只是手段,展示 刀子的光芒才是他的兴奋点。因此他选择的诗歌题材就 与众不同,只要看看他的诗的题目就知道了:《一只蚂蚁 躺在一棵棕榈树下》、《一只蝴蝶在雨季死去》、《一枚穿 过天空的钉子》、《下午一位在阴影中走过的同事》、《在 诗人的范围以外对一个雨点一生的观察》等。于坚为了 展示他的刀子的锋芒,把世界切割得零散不堪,也把传 统的诗歌美学打得七零八落。对此,于坚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不存在写诗这件事,诗不是切开世界的一把刀子之类的工具,把世 界的皮剥开,以露出内核。它不是刀子,也不是内核,它 是切削这个动作的过程。”“刀子”的“过程”就很好地描 述了于坚的诗歌美学。于坚在他的诗歌中创建了属于自 己的过程诗学。一切都是过程,一切都是在路上。于坚喜 欢的是过程,不管是死还是活。
于坚的“切割过程”也就是拒绝隐喻的过程,如《我 一向不知道乌鸦在天空干些什么》。乌鸦就是乌鸦,并没 有传统的象征意义,传统的隐喻文化在这里彻底失效 了。在拒绝隐喻的写作中,于坚并不避免传统的隐喻修 辞。这样就给自己带来了许多误解,其实在于坚那里“隐 喻”只是文化指代和文化立场,并不是一种修辞手法。要 理解于坚的隐喻,必须区别隐喻文化和隐喻修辞两个概 念。于坚反叛的是隐喻文化,而不是隐喻修辞。他的诗歌 很多时候正是试图借助隐喻修辞去反叛隐喻文化。
于坚的反叛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每个人都生活在 伟大的文化传统之中,不可能彻底离开隐喻的传统,否则便没法生存,更不用说写诗了。所以于坚的写作也不可能彻底做到“从隐喻后退”,比如《苹果的法则》就用苹 果象征爱情和生育。因为于坚有效地吸收了传统的文化 因子,他的诗歌创作成就也越来越显著。
正如我们在于坚身上看到的,他在口语语感叙事与 中国诗歌传统结合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探索成绩,给了 那些在某些向度上一味先锋的诗人很好的启示:只有与 传统取得某种微妙的平衡,诗歌才能获得读者,才能获得生命力。
注
释
①孙文波:《我理解的90年代:个人写作、叙事及其他》,《诗探索》1999年第2期。②于坚:《棕皮手记》, 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文学院)
第四篇:生命的意义诗歌100字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看看下面诗歌,一起感受生命吧!
生命的意义诗歌1
生命,早已一次又一次的轻薄过生命,早已不再是当时的洁白无瑕
可是,每个人都是如此
哪怕,被现实折磨的遍体鳞伤
也不愿意沉溺在虚幻之中
生命的意义诗歌2
灯灭了,人散了
难道生命也是这般一撇么
依稀想起那一瞬
那含泪的微笑
那凄美的故事
那扣人心弦的一幕
生命的意义诗歌3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那无垠的宇宙,神秘而未知,生命的意义
但他是那么的亲切,因为我们身临其中。
生命是那份感谢,带来关怀与珍稀!
生命是什么?
浙江丽水景宁县民族中学初一:繁镡落日
生命的意义诗歌4
生是一种奇迹,命是生的延续,生和命相依相连,承载着活的结果。
生是一种完美,命是生的演绎,生和命搭建了人生,幻化成生活的色彩。
成都航天中学高一:柏铭
生命的意义诗歌5
生是一种奇迹,命是生的延续,生和命相依相连,承载着活的结果。
生是一种完美,命是生的演绎,生和命搭建了人生,幻化成生活的色彩。
第五篇:生命的意义诗歌欣赏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饶人,珍惜当下时光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下面是生命的意义诗歌欣赏,欢迎参考阅读!
1、生命的意义
在一个一睁眼就增加百万债务的富翁自杀之后
在一个位居高官的纪委书记跳楼之后
在一个刚敲过公司上市锣声的真正富翁自杀之后
我却想起了我勤勉的父亲,想起了村边那棵枯黄的老树
我却如生长在枯树边,那株与他的根相连的子树
父亲是卑微的,父亲是平凡的你的卑微与平凡都传承与我的生命之中
父亲的勤奋的,父亲是坚强的你的勤奋与坚强同样赋予到我的血液之中
卑微的生命就这样自然地成长于这片土地
然而,我还是要感谢
感谢你给了我珍贵的生命
感谢你的平凡与渺小
感谢你让我在风雨之中
明白了生命中之于追求的真正含义与价值
明白了现实与虚幻 真实与存在竞只在我的思想之间
死是真实的,真实到生命的生死只在一瞬之间
死是残酷的,残酷到生命的存在时
竟然难以明白幸福与尊严该如何书写
死是悲哀的,悲哀到你是否还能分清
存在时自己是活成了兽,还是活成了人
真实的平凡之中,我活着
活着的时刻,我思索着
思索着自己如何才能写成那个简单的“人”
而不将你传承的平凡和苦难
做为我生命中的抱怨和哀伤
2、生命的意义
---献给时代流亡的人们
朴贤
活着的勋章
梦在梦里
生命虚拟在一张网页上
月亮趴在水汪上
这样凝炼的忽悠了千年
你的炫烁舞台 掀成我的记忆
却欢呼着飘落下我的苍白
一张空白的叠风纸叶上
季节的风儿 追问着季节
我们在一个欲望的初衷
站成梦的影子
把一股渲染的冲动 撂在潭面宁静的渲染
太阳可以光合作用的 让你的灵魂活着
让你的革囊四处走走
时代陌生的门
你可以无人的蹚蹚
在那个异性的夜晚
把自己卖掉
在祖先的树头下
夜幕躁喧的空洞
星子寂寥的 默默承受祖先的精华
以致黎明一只萃鸟儿 憋足地鸣叫
世界嗜好的奖给一名抑郁者 一枚
明丽快活的奖章
又以抿息的节奏 让你把她遗忘
像一枚挑筋的红叶儿
任你捎荡...成群的鸟儿 掠过成排的杨排
留一只晚归的蚂蚁
慰藉宿命之神睑下 一寸
窘红的颊
这个世界像只蹦跳的兔子 芳华未尽
我在树桩下眺望着天狗食月
潭面汐红的血 是我的血
学着别人的样子活了一回
把欲望别在裤腰上
总乞奢着你回眸的盘缠
婉默的撂在 人间道路上
二两欲望 二两人性
兜着我品昧的革囊
老天不再点头 你正过活儿的性感的活着...3、透过一支狗尾巴花儿看世界
又逮到那世界一支狗尾巴花儿
不因为我给它取了个名儿 它而兴奋
也不会因为如此而把它 栽在了
田埂和熟悉的田野上
就像在这个季节
不因为你的倾视与触摸 它绽烁了
你把它插在头上
或挽在手上
对它而言只是生命觉醒中的一次体验
无论是你手芯的温度
还是土地的热情
以致于那与生俱来的种子
开始组合为土地的尘屑
你的脚步外是美丽的风景
但风景它不会自我欣赏
就像那只蝴蝶儿是你的美丽
那片云儿掀裙
是你眼睫的期待
我在这儿邂逅是 你的邂逅
一样
就像你的记忆
穿透你的记忆
一滴水花儿在跳起时 从不依恋
它母亲裙纱的水纹
---这个世界由内向外敞开时
给了你双诱惑的眸
如今我插在你的头上
为了让一些事物
在你的心中 不再过早的腐朽
我们喜欢把一些事物和自己不断的分离开
就像我们头脑的艺术
从你的思想中 编织出一条路
我不想说那是一条梦的路
就像这个田野的现时意念
在纷飞的事物的表面
我们的由衷 来自我们可以全身的主体
来自我们可以由来的概念的精神
就像儿时一个无须 言喻的喜悦
透过一朵狗尾巴花儿上一朵黎芒
我们整体的穿越了岁月
捋着个体梦的 种种来路
殉花的季风撒手
年少的梦儿自知
当血红之阳 被水面瓢走
被一颗启明星独自坠下时
伊人 愣愣的还钉在悠悠岁月 那个桥桩...4、殉凌花絮 芳古人颉
---亦谈生命的意义
生命并不只是一场游戏
而使我们认知了 承载的主体
我们不能摆脱存在意象的困扰
也不能掌握我们属于 另个国度的要领
一粒微尘中有一个世界
一朵花儿里是那个天堂
我知道 如是无穷无尽的往来间
不过于霎那时光
在那场游戏 之初的主载
使梦淋沥尽至...当一只猴子得到了
那只神吐过口水的手帕
需要另一只猴子拿着它
跳上另一块石头 逃离现场
虚拟新的梦想以 憧憬新的路线
...我不相信我们的游戏是
黑瞎子掰棒子
在跳向另一块石块时
我便使 我的国度更加精确
我他娘的早就不玩 土坷儿滚球了
我别在枝梢儿 化蛹为蝶
因为它在蹬陆带得很少
而在着陆时 却因为通行证的现实
而改变了身份
第三块基石
是我们的家乡
你认为我们的祖先
是这么呼吁着
我从来没收敛...在第八块基石
谁又蜕茧化蝶
阳光烂漫
记忆 是遗忘以前的符号
这个公式 是神或佛曰的传说
造就人以后
把心灵由内向外敞开
创造这个 幻化离奇的世界
我畜牲一样
我的背 是借给神灵的画板
因为有擦洗功能
我又神灵一样 腼腆得擦净
你湿足的水
流亡的岁月
血红的潭面...穹幔遣一只无言 高扬的鸟儿
收起一绢手帕的炫彩
两粒星子 传说的闪耀
我祖先一样
高昂的 殉风 化蛹为蝶儿
...让岁月不再记忆我就婉默的让汐红的颊 低下帘眸
在这个春天
把这枚花蕊
糜烂的萼
丢向水面...标志性的祭典 人颉
烂漫的灵魂
闪电一样
昙烁芳华的 来过...我看着我的下一代
...寻着第四块基石
初衷的浪漫...在悠悠岁月 的栈桥
第四颗桩上
我送你去摘取
彼岸一支狗尾巴花儿
斜向黄昏
隅滢熟透的漓芒...伴着你的童颜嬉戏
我年轻的老了......这主体 只有继承才有
西趣 嫣然的空灵与超越...让汐红的颊 抬起帘眸
殉芳古人颉 传说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