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遗梁平竹帘生活化设计研究

时间:2019-05-15 08:0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非遗梁平竹帘生活化设计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非遗梁平竹帘生活化设计研究》。

第一篇:国家非遗梁平竹帘生活化设计研究

国家非遗梁平竹帘生活化设计研究

【摘要】梁平竹帘,汉族民间手工艺品,已被录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北宋时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项民间文化艺术,产生于我国渝东地区梁平县,这一文化艺术被民间俗称为“三绝”之一,也称为“天下第一帘”。梁平竹帘属于精神审美层面上的工艺品,观赏价值极高,限于收集、研究和展示。梁平竹帘不能只将其文物化,而更应该生活化。让梁平竹帘在当代的生存境域中重获新生使其可持续开发,为其市场拓展及有效保护与传承注入有力筹码,也为地域文化特色增添色彩。

【关键词】国家非遗;梁平竹帘;生活化设计

梁平县是巴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民族的迁徙和融合中形成了梁平特有的民间艺术,也孕育了独具风韵和魅力的梁平民间艺术竹帘,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也是值得我们珍视的、亟待传承开发创新的民间文化宝藏。

一、梁平竹帘历史与现状分析

梁平竹帘历史悠久,独具品位,经元、明、清时期,发展至今。梁平竹帘主要生产轿帘、门帘、窗帘,现代很少有人使用,尤其是轿帘因轿子被轿车取代而失去物用价值。官府及显贵常用此物附庸儒雅之风,后被列为皇家贡品,至清光绪年间,竹帘制作工艺已日臻完善,并引来知名画家方炳南、沈鹏、黄胄、阎松父、苏葆祯以竹帘为载体在帘上题字、绘画等。题材选择人文、花鸟、动物、飞禽走兽等,这一民间艺术被俗称为“三绝”之一。梁平竹帘不断发展壮大,市场也不断扩大,产品由国内销往全世界,将梁平竹帘引入工艺美术的殿堂。直至今日不断完善发展成为现代竹帘画,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审美不断提高,传统的竹帘画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其次梁平竹帘画定位为高级馈赠礼品,一般老百姓承受不起。在各类新兴工艺品的冲击下,梁平竹帘销售方面存在问题,生产梁平竹帘的工厂一个月卖不出去一两幅竹帘。只有将梁平竹帘融入生活设计中,使其具有实用功能与市场接轨,才能让梁平竹帘在当代的生存境域中重获新生,服务于当地,让大家知道它、了解它、使用它,使其保持可持续开发。

二、梁平竹帘的艺术价值

梁平竹帘有素竹帘和竹帘画,素竹帘由竹丝作纬线,蚕丝作经线纯手工编织而成,无接痕,无杂色,薄如蝉翼,光滑细腻,质如绸锦,柔软而又坚韧。没有处理前是透光的,通过后期处理后密不透光,边缘修剪后也不会脱落,没有添加任何色彩及图案。竹帘画,艺人在竹帘上绘画,完整地制作一幅竹帘画,要经过八十余道复杂工序才能完成。艺术价值非常高,具有生态、环保、人文等特点,为旅游或探亲人群馈赠礼品,但使用者需具备一定审美品味。我们应该去保护并开发它的价值,特别是将其产品设计生活化,与相关高校对接等,使竹帘产生深远影响。笔者结合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时代要求,发表一下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三、梁平竹帘生活化设计

从梁平竹帘传承人到从事梁平竹帘的艺人都没有通过专业美术学习,并且大部分老艺人已退休,年轻人又不愿意学习,有学习意愿者又不了解这门古老艺术,所以梁平竹帘画在这种环境下逐渐衰落下去。竹帘画采用传统形式进行表现,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用中国画进行表现,画面缺乏灵动感,图案缺乏创造性,整体创新意识较弱。没有根据人们的现实需求及客观环境的变化进行创作,没能与时代接轨。梁平竹帘不能只重传承,应突出审美与功能一体化。通过分析研究梁平竹帘的艺术造型、表现形式、肌理、纹样、材质、工艺、色彩、绘画等进行创新,将竹帘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探索适合开发的生活产品的形式和类型,将其融入生活化设计之中,改变梁平竹帘的现状,使其保持可持续发展。

(一)改变外形

作为观赏用的梁平竹帘画在形状上多以长方几何形条状为主,竹帘上边加杆,下边安轴,以卷轴画的形式进行装裱,形态单一,过于传统,不太适合现代人的审美,也不适应现代的装饰装修设计风格。捧在手里不知放在哪合适,与现代生活脱节,只能收藏、展示、观赏,作为精神层面上的艺术品。从改变竹帘的外形着手,体现现代人的审美,与现代环境设计相融合,造型独特多样化,各种几何造型及仿生学造型都可以纳入竹帘外形设计。外形设计原则应遵循简洁大方、独特美观,易卷、易折、易挂、易携带、小巧轻便的特点。将梁平竹帘原始形态结合现代构成手段,通过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处理后再进行重新设计。

首先,将竹帘由长条切割成方型、圆型、多边型、星型、不规则型等,将这些改变后的“形”再进行新的重组设计,形态多样化。结合现代居室小巧的特点,将竹帘装进框里,制作成室内装饰品,挂在居室的墙上或者摆放在房间里,与现代环境融合。还可以通过切割重组设计成特色产品包装,手机壳、钥匙链、灯罩、竹帘扇子、对联、拖鞋、书签、帆船工艺品、竹帘台屏等。用于梁平各种土特产包装的造型,如:袁驿豆干、云龙黄瓜、梁平柚、张鸭子、林生姜等的包装上。在包装设计过程中,首先将梁平竹帘元素通过各种构成手法应用在包装设计中,打造地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使传统民间工艺与现代艺术更好地结合。这样的设计既能够保留梁平竹帘艺术的神韵,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具有实用功能。

(二)与其它材料结合

梁平竹帘由竹丝作纬线,蚕丝作经线编织而成,在竹帘上绘画,材料比较单一,应与其它材料结合在一起。选择与梁平竹帘相匹配的材料,如梁平民间艺术蓝印花布,各种彩色贴纸,木块、木盘、皮影、丝绸、剪纸、刺绣、梁平年画等运用现代设计的技法,结合现代生活化产品设计的特点,进行粘贴、装饰、重叠、镶嵌、拼贴、包边等。运用上述手段产生新的形态,以达到创建新的梁平竹帘实用功能的目的。

例如?⒁豢槌ぬ踔窳鄙舷铝蕉擞美队』ú贾氐?装饰,或者是中间用蓝印花布重叠装饰,然后用挂件进行镶嵌、粘贴,与室内装饰风格结合,可以作为屏风、装饰品挂在墙上或者摆放在某个空间;将梁平竹帘与梁平年画结合,将梁平年画画上去或者粘贴上去与生活化的产品包装设计结合,适合梁平土特产包装;将竹帘扇与蓝印花布结合,竹帘制作成扇面,用蓝印花布包边,再在扇面上进行刺绣,既实用又美观;将各种现代图案设计在彩色贴纸材料或其它纤维材料上,然后剪或刻下来,贴在竹帘上产生现代感,应用于各种环境装饰,既大方又美观,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品;将梁平竹帘设计成各种灯饰,结合蓝印花布,用皮影、年画、剪纸进行装饰,效果独特,产生人文、艺术、内涵、地方特色;将梁平竹帘设计成各种拖鞋,与蓝印花布刺绣结合,鞋垫部分采用竹帘,鞋面采用蓝印花或者其它棉布在上面进行刺绣,穿上去既时尚又凉爽透气;将梁平竹帘设计成各种钱包,竹帘与帆布、丝绸、刺绣、玻璃结合,可以拿在手上,也可以挂在肩上,小巧玲珑,既民族又现代,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将梁平竹帘设计成各种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功能的装饰品,与纸浆画、纸雕、灯结合。将梁平竹帘剪成方块、长条、不规则形态,在上面用纸浆作画或者是贴上一层纸雕,在竹帘背面打上灯光,挂在墙上既有装饰功能又有实用功能,晚上可以当壁灯使用;将梁平竹帘设计成各种书签,与民间其它工艺品小脸谱、绸带、纸浆画相结合,产生各种独具特色的书签。在提升民间文化的同时,既适应于生活,又产生实用功能。

(三)改变其表现形式

梁平竹帘有素竹帘和竹帘画,主要采用画的形式进行表现。竹帘画是指在素竹帘上作画,也称为绘帘,一般梁平绘帘分为素心和堂心两种艺术形式。素心的特点主要是色彩纯、无杂色。从事梁平竹帘艺术创作方面的传承人及艺人,在其创作图案方面主要是以借鉴为主,表现形式过于传统,主要采用丙烯颜料在竹帘上绘画,有的采用在竹编的帘子上挥毫泼墨,有的用写实方法进行绘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创新意识薄弱,很难融入现代生活中。且无合适的放置位置,只能收藏。那么怎样才能使其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首先要对传承人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绘画技艺;然后让有创意能力,动手能力强的艺术院校学生、老师结合当代艺术进行创作;再就是增加其表现形式,将绣、绒、贴画等表现形式和当今各种风格相结合,进行室内装饰,制作成各种生活用品,使梁平竹帘具有使用功能,接地气。在竹帘上将图案设计好,用纸浆画表现。传统与现代结合既有触觉肌理,又有视觉肌理。在各种纤维材料上设计好图案,然后剪或刻下来贴在竹帘上。通过色彩贴出层次,产生丰富的色彩效果。在竹帘上结合梁平民间故事题材图案,用刺绣、植绒的形式表现出来。画面图案丰富、生动,又有故事情节,很是让人喜欢。

(四)扩展其使用用途

将梁平竹帘结合现代技术、现代材料,表现现代设计产品风格,将梁平竹帘服务现代生活,增加其使用用途。竹帘材料具有透气、舒适、环保、轻薄、雅致等特点,可以制作成各种汽车座垫,沙发座垫等;结合其它材料制作成挎包、钱包、背包,不仅生态环保,而且时尚轻便,还具有装饰功能;制作成拖鞋,具有时尚、美观、透气、轻巧的优点;制作成碗垫,具有美观、轻巧的优点;制作成灯罩、竹帘扇子、竹帘台屏、小挂件等,体现时代感,时尚性,又保持了自身的民族特色,扩展了其使用用途,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开发,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五)改变其色彩

梁平竹帘画叫好不叫座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以竹子的本色为主,通过刮青,留下二层竹,呈浅黄色,色彩比较单一,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大多数只能被收藏。如果我们将竹丝染成和现代装修风格相适应的各种颜色,结合现代图案、现代表现技法,再进行编织、绘画、书法、绣、绒、贴画等。那么不管是制作成长卷、立轴、横推、斗方、屏风、通景屏,都可以很好地与装修装饰风格相适应,也就能很好地应用于现代生活。

(六)改变其装裱形式

现代梁平竹帘主要采用传统的卷轴画装裱形式,形式比较单一。改变其装裱材质,可用木质、竹质或金属材料制作画框,增加其现代艺术气息,以适应现代装修风格。可以用各种软纤维材料将竹帘进行包边,从形式上将传统的卷轴画装裱制作成各种画框,使梁平竹帘的装裱形式多样化,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结语

由于社会不断地进步,人类不断地发展,怎样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生存与发展是每个传统文化面临的艰难课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竹帘的珍视,并不是一味地沉溺于精神审美的情感体验,而是在保留原有艺术功能的基础上将其转变为实用功能性的生活化产品。首先,拓展竹帘画的表现形式;其次,增加设计时代感、实用性;还可以加强研发设计,参与到现代设计生活中去。梁平竹帘的艺术源泉和生命力来自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真正的艺术价值,使之更好地传承与使用。

注释:

*重庆人文社科项目:2016国家非遗梁平竹帘生活化设计(16SKGH154)。

参考文献:

[1]梁平县政府.梁平县志[Z].重庆:重庆梁平,1995.[2]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3]王树村.民间画师方炳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5]于中兴.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J].大舞台,2013(7).[6]袁曼玲.梁平竹帘画之艺术发展路径思考[J].现代装饰(理论),2015(9).[7]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8]李砚祖.艺术与科学(卷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刘丽琼.中原民间美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b工程,2014(20).[10]陈涛.中原民间美术在河南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中的传承应用研究[J].艺术百家,2013(z2).

第二篇: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范例研究

摘 要:美术类非遗教学传承工作的艰巨性、长远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高校开展美术类非遗试点性工作显然是杯水车薪。因此,发起更多的高校充分利用高等艺术院校的资源优势和力量加入美术类非遗教学传承的行列,总结推广美术类非遗教学传承的经验是当务之急。吉林省省优课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满族剪纸课程,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成为美术类非遗课程设置的典范,其经验对目前美术类非遗课程设置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非遗传承;范例;满族剪纸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学传承范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核心传承人老龄化、技艺失传的困境,需要在保持原生态面貌及艺术高度的层面上探索科学有效地传承模式,这是目前非遗传承研究的重点。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在此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其理论与实践成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剪纸进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得力于近年非遗研究的热潮,是非遗传承发展的新突破。2002年10月22日至2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机构和国家教育部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为高校美术专业非遗学科建设、非遗课程设置开辟了道路。2004年4月,此研究中心策划承办了由中央美术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代表处联合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及《走进母亲河──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大型展览,同期举办的国际会议与展览,参与人数达四百多人。此活动参与者包括教科文及国家政府官员以及文化遗产地政府官员、文化遗产专家学者、民间传承人代表、基层民间文化工作者以及不同地区的高校教师代表、大学生代表、中小学教师代表等。此活动推动了全国范围内中国民间剪纸的传承事业。2004年9月,历经两年普查、收集、记录、整理后编撰出版了大型申遗画册《中国民间剪纸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图像文本──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此画册作为无形遗产申报图像文本,推动了民间剪纸非遗传承工作的开展。2015年3月至4月文化部非遗司与中央美院合作推出“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修交流活动”。2015年7月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推进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高校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十八所高校结合各自专业优势开展了培训工作,剪纸是其中重要项目之一。此次高校活动意义重大,标志着全国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工作已经拉开序幕。

满族剪纸在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学研究中具有代表性。一把剪刀、一张纸,材料便捷,使得剪纸在美术类非遗教学传承中具有明显优势。满族剪纸是北方少数民族美术类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月长白山满族剪纸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剪纸成功融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在于它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审美特征。满族剪纸内涵丰富,涉及萨满文化各方面,如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以及其他细致的民族信仰等知识,几乎所有与萨满教有关的事物都成为满族剪纸表现的题材。满族剪纸地域特征明显,作为东北地区剪纸的代表,与黄河流域剪纸、淮河流域剪纸、长江流域剪纸、江浙及华南地区剪纸齐名。满族剪纸以大气、朴实的风格著称,具有阳剪为主、线条粗犷、以均衡为美的艺术特征。满族剪纸文化底蕴丰富,艺术特征明显,技艺传承完整,因此适于编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通化师范学院较早利用地方资源进行此方面的尝试,取得丰硕的成果,其经验在非遗高校教学传承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00年通化师范学院在全院开设了满族剪纸公选课,授课三十二学时,二学分。在美术系将满族剪纸列入必修课,授课八十学时。2004年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被评为吉林省优秀课程,成为彰显吉林省非遗教学特色的精品课程。[1]通化师范学院的成功之处在于做到了两个重点:以传承为主,注重创新。在教学传承中既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面貌,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高度,又发挥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时代发展的传承功能。

一、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教学以传承为主

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积极挖掘传统精髓,保证传承正宗。高校非遗传承工作的难点之一是教学传承中要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面貌,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高度。为保持满族剪纸传授的技艺高度,在满族剪纸课程设置中,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聘请满族剪纸传承人口耳相授指导学生。聘请满族著名民间艺术家授课情况以列表的形式具体说明:(见表1)

满族剪纸传承人掌握着名震一方的技艺绝活,每一个传承人既是满族剪纸技艺的精英,又是一座满族剪纸文化的“活”博物馆,他们拥有满族剪纸“原汁原味”的资料,他们是满族剪纸艺术活态存在方式。

为传承正宗,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内容包括满族剪纸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理论讲解、满族剪纸技法传授、满族剪纸创作研究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满族剪纸的艺术特色与满族传统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传统剪纸材料多元化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剪纸的传统题材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剪纸与其他地区民间剪纸的区别,满族剪纸视觉空间的处理方式,满族剪纸的传统技法及剪技变革过程,满族剪纸纹样的寓意。第二部分包括:纸质满族剪纸和非纸质满族剪纸的技法,大体为折叠、打翅、连接、拼接、纹饰、香火烧孔、手撕、染色等技法。非纸剪纸的材料包括苞米窝儿、树叶、树皮、鱼皮、红辣椒皮等。第三部分满族剪纸创作研究是在学生熟练掌握满族剪纸技法及艺术风格基础上,启发学生以身边熟悉的事物为题材进行综合艺术创作。与教学内容相对应,授课方式包括讲解、提问、讲座、示范、写生、视频、创作实践等。聘请满族剪纸艺术家亲自指导学生,使得民间流传的传统技艺传承有人,艺术家的示范、表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教学注重创新 从学情角度分析,高校艺术生思维活跃、造型能力强、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因此,通化师范学院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对象思维活跃的优势,激发学生对本地域文化资源固有的亲切感和传承的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借助原生态的场域,进一步加深对本地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方面:第一,向学生呈现多元的审美标准,拓展学生的艺术认知与思维方式。譬如,满族祭祀剪纸是满族祭祖活动中祈福纳祥的重要祭祀品,其不但在题材上与一般民间剪纸不同,而且在图形创意、视觉思维的运用方面也与众不同,其以独特的视觉思维形式完成宗教实用功能。挖掘满族祭祀剪纸视觉思维的独特性,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象征性、意象性内涵,无疑会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第二,鼓励学生打破规范,寻求创新。第三,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采访民间艺人、考察手工作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际讲座、省市研讨会、国内外展览。例如通化师范学院每年与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满族剪纸比赛,成立了“大学生满族剪纸研究会”。通化市中小学擅长剪纸的教师多从这些学生中培养成长起来。(见表2)

满族剪纸课程的重点在于传统技法的掌握和题材的创新。如图所示,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需要通过掌握传统技法能力和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两个方面的相应环节来实现,如要想抓住满族剪纸的精髓,学生不仅要掌握满族剪纸的传统技法,还要具备满族习俗、萨满文化等相关知识,提高对满族剪纸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可见,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呈现动手、动脑的“二维性”。各阶段综合创作能的培养也有明显的层次性,如以传承传统技法为基础,创新才能有坚实的根基。“掌握满族剪纸传统技法、纹饰”是“用满族剪纸传统技法作为解决创作问题的方法”的基础。这种梯度关系决定了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分四个阶段,在模式图中表现为四个阶梯,四个阶梯呈递进关系,上一个阶段能力训练需要建立在下一个阶段能力积累的基础上。如第二个阶梯“用传统技法作为解决创作问题的方法”,这个阶段训练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满族剪纸技法,包括折叠、打毛、连接、纹饰等,并且要理解各种技法和纹饰适用的寓意,然后按照自己创作的需要重新组合传统元素,设计出新的形式。如果创作需要表示吉祥寓意的植物纹样,可以重新组合满族剪纸中柳枝、生命树、鱼尾草等图案纹饰。又如第四个阶梯“传统技法创新”,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在掌握满族剪纸“三棱形葫芦”、“成串的龙尾”、“折叠的元宝形”等立体造型样式后,运用粘贴、打孔、折叠等技法创作出视觉层次丰富的组合作品。坚持源于传统,不囿于传统;源于地域,不囿于地域的原则,才能不断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创作能力。

满族剪纸这一精品课程的受到省内及直属高校的关注。2009年至2012年通化师范学院王纪教授在东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主讲满族民间剪纸课程,每次授课学时为九十六学时。此课程在继承满族萨满剪纸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生活感受,引导学生自由创作,为学生打开剪纸的创作之门,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剪纸作品。在授课期间,师生从审美规律的角度对满族剪纸进行研究,从材料与构图上挖掘满族萨满剪纸的意象化。满族剪纸多在平面上表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场景,在表现萨满祭祀仪式时,把萨满祝辞、击鼓、跳神等场景融为一体,并采用圆满、对称等手法整合物象,让这些重新组合的物象传达着多维文化寓意,这一特点与现代艺术创作的趋势不谋而合。在剪纸课上,学生灵活运用满族剪纸意象构图、意象造型的表现手法,应用于创作实践中,真正传承了满族剪纸的艺术精髓,保证满族剪纸艺术传承的艺术高度。

通化师范学院设置满族剪纸课的教学经验,为当前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提供了宝贵经验。特别是此课程既保持了满族剪纸传承的艺术高度,又为满族剪纸传承融入了新的生机,真正达到了满族剪纸活态传承的目标,这是美术类非遗教学传承的新突破,其教学经验的推广在各地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篇:非遗艺术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

非遗艺术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

摘要: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尝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模式与“非遗”艺术特色与文创产品如何结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索文化创意产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兴传播方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文化创意产品;产品设计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多、数量大、保护困难重重。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需要的“活态保护”与“活态传承”,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如何有效的运用创新手段,强化市场导向,使“非遗”保护从国家公益事业基础上向产品化开发的道路转变?文化创意产品怎样从“非遗”中汲取精神养分,穿透艺术表征的符号,深崛文化基因,通过提炼创新最终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思考“非遗”艺术特色如何在文创产品中交融转化,是值得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的。

1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遗产熠熠生辉、展现出的独特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然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国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都面临着信的机遇与挑战。重新审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此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从这五个方面可以清晰捕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特征——“活态流变”。相较于物质文化遗产有形的遗产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多是无形的、不稳定的、持续变化与发展的“活态”遗产形式。其包括的各种表演艺术、节庆仪式或传统手工艺,大多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乘的形式绵延传承下来。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任重道远。

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概念及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就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是活态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传播人、传播方式进行多样性、可持续性的保护,达到延续、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效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措施主要分为两种:无形非物质性保护措施与有形物质性保护措施。无形非物质性保护主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层面,比如提高传承人地位、鼓励收徒传艺、加强传承人技艺创新等,侧重文化遗产演绎过程的保护。有形物质性保护则主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载体,比如乐清黄杨木雕技艺的木雕精品、泰顺提线木偶戏中的悬丝木偶等。

1.2文化创意产品——“活态保护”措施中有形物质性保护的新载体

随着我国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创意产品在各行各业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逐步寻求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思考如何存留特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为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工作中,无形非物质性保护与有形物质性保护同样迫切和重要,由于类似对传承人鼓励扶持等无形性保护措施更多需要政府及社会的持续关注与政策支持,所以笔者主要从有形物质性保护的方面出发,锁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实践、表演、手工艺”等实物载体革新的必经领域——文化创意产品。

2解析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蓬勃发展,已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与民族形象建立的重要一环。文化创意产品需要以文化内涵为设计灵感,突破对文化表层的简单复制,启发人们发现产品背后的文化基因,最终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而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恰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物质性保护不谋而合,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以物质形态多元化地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将会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1文化创意产品的分类

由于文创产品涉及的范围比较宽泛,所以本文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出发,按照产品的生产方式将文化产品分为三类。2.1.1自然提取类文创产品此类文创产品主要取自于自然界原有的奇珍异宝,针对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将其略为加工成为创意类产品。如图1所示,这类产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人为加工的影响较少,主要用于装饰、观赏的功能,具有一定的使用与收藏价值。但因自然界已有的机体形态文化内涵不足、缺少人为主观创新,所以使其成为文创产品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产品。2.1.2手工制作类文创产品手工制作类文创产品主要是指运用传统手工技艺形成的创意产品,比如刺绣、木雕、骨雕、牙雕、陶瓷、漆器、泥塑、布艺制品等。如图2所示,随着现代生活中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这类文创产品越来越注重工艺美与实用性相结合,追求产生具有现代气息的文化产品。2.1.3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相较前两种文创产品受众更多、生产更严谨、应用领域更广泛。这类文创产品追求文化与设计的完美融合,通过形、色、材、用四个方面将产品背后的文化基因显现出来,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批量生产创意产品。这类文创产品在市场上种类最多,受众最广,侧重化繁为简、逐新趣异,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情感需求紧密联系,如图3所示。

2.2国内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现状分析

由于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种类最多、受众最广,所以本文重点调研、归纳大陆地区及台湾地区的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文创产品如何将文化基因巧妙地植入产品创新之中,这是决定文创产品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笔者从文创产品设计思路的角度出发,将产品创新的模式分为以下几种。2.2.1元素复制式元素复制式的产品创新模式在文创产品的开发的案例中最为普遍,因为这种设计方法较为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现有的文化符号、图案、元素,直接附加在功能较为单一的生活用品之上,现有的工业生产类文化产品绝大部分是运用此类产品创新模式。综合图

4、图5可以看出,元素复制是产品创新模式的优点,其设计方法简单、开发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设计创新感不足、易仿制、产品附加值较低。2.2.2形态重构式形态重构式不同于元素复制式的产品创新模式,并不是简单地把文化符号复制到多种生活用品之上,而是重新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出发,思考如何将文化符号解体重构、化繁为简、推陈出新,用全新的方式融入进特定功能的产品之中,使文创产品的形态、情态都会根据产品的功能有所提炼和调整,最终达到现代审美情趣的同时兼备一定的实用意义。图6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出品的龙形开瓶器,设计师在战国时期的龙形玉佩中提取设计元素,将龙形纹样提炼调整,并根据其线条形式搭载在开瓶器这一产品之中,使其兼具美观与实用的功能。形态重构式产品不再单纯地复制文化图形元素,而是通过形态结构再造来实现文化图形由二维向三维转变,使最终的成品与众不同、构思巧妙。“设计以人为本。”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同样要符合时下消费主力军的审美喜好。如图8所示,台北故宫博物院锁定“80后”、“90后”消费群体进行系列产品设计,这类人群崇尚“可爱文化”、关注生活“萌物”,对幽默、可爱、呆萌的产品形象容易产生吸引力和亲近感。图8左边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与ALEESI合作推出的“OLDISNEW”宫廷系列,设计师将清宫表情庄严、衣着繁复的人物形象简化再造,添加时下年轻人喜爱的可爱表情,设计出包括厨房调味罐、生活摆件、挂件在内的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刘传凯设计的“城市•微风”系列礼品,也是同样运用形态重构的产品创新模式,将城市标志性符号重新组合,运用新的材质、新的载体体现城市印象,无论是在产品的质感和观感上都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2.2.3情境互动式情境互动式相较以上两种开发模式更加关注产品与使用者的情感互动。这种产品创新模式不仅仅要思考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还要考虑此类产品可以带来怎样的情感体验?产品在使用过程当中如何与用户互动?使用者是否可以通过产品获得愉悦感、满足感?这些都是这类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关键问题,同样,解决好这些问题,这类产品更容易建立品牌印象,在消费者心中占领情感认同的先机。图10台北故宫博物院出品坠马髻颈枕图11坠马髻颈枕使用情境展示图10和图11共同展示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坠马髻颈枕,单纯从图10很难理解这款文创产品的奇思妙想。直到消费者使用这款颈枕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可以轻松“穿越”古今,既可以在使用产品时像普通颈枕一样减轻疲劳,还可以在不使用产品时自娱自乐、诙谐一笑。而这类产品带来的幽默感和亲和力正是现在年轻群体热衷的产品体验。由此可见,国内文创产品种类繁多,设计效果各有千秋。其中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最多,受众范围最广。这类文创产品要想先声夺人、印象深刻还需避免单一的将文化符号复制运用,而要主观提取产品背后的文化基因,从形态重构的模式进行产品创新探索,获得美感与实用兼具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果在此基础上还希望获得年轻消费群体的追捧和喜爱,就要从情感互动的创新模式上思考如何使产品诱发使用者的情感共鸣,营造共感体验,使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获得惊喜、愉悦等情感满足。3思考“非遗”艺术特色如何在文创产品中交融转化

从我国文创产品的产品创新模式中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品首先要立足文化一词,将文化作为设计基石与灵感源泉。设计师汲取文化土壤中的养分之后,需要主观消化与创新,穿透文化表征的符号,深崛文化基因,提炼改良创新,最终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与审美需求。而这种产品开发模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物质性保护”不谋而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也是文化,而“非遗”种种仪式、表演、手工艺的载体也面临着审美断层、功能单

一、受众过小等一系列的问题。思考“非遗”艺术特色如何在文创产品中交融转化也变得愈发紧迫和重要。越来越多的年轻设计师开始关注“非遗”与文创产品的结合,特举以下几个案例分析“非遗”与文创产品结合的可能性。图12为李佳、袁一鸣、梁莉以南京云锦的祥云图案为灵感来源设计的香器。2009年9月,南京云锦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京云锦的图案丰富、色彩绚丽,很多吉祥图案都有着美好的寓意。设计师将云锦中的“云纹”应用到香器的造型之中,表达出“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文化内涵。图13则为此三人基于道教文化,设计的现代组合餐具。2008年6月,无锡道教音乐入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道教音乐作为道教文化的一部分,由于宗教意味浓厚,较难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设计师另辟蹊径,从道教中的八卦、太极形象作为切入点,选取常见的餐具用品为有形载体,利用餐具的拆合衔接体现道教的“阴阳”变化,将无形的道教文化有形地体现在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京剧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戏剧表演艺术,2010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京剧艺术特色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品种类丰富,然而大多产品都利用京剧脸谱形象复制装饰,浮于表面的图案装饰使产品易雷同、易仿制,缺少艺术特色的提炼与升华。如图14,戴晶晶为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设计的这组京剧文化创意产品,将京剧脸谱中的标准色与辅助色概括分析,提炼出“忠义红、睿智黄、骁勇蓝、刚烈黑”等脸谱常用色彩,以汉马为色彩载体,以京剧中代表人物脸谱为配色参考,设计出别具一格的文化创意系列摆件。我国的琉璃烧制技艺于2008年6月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15所示为台湾设计品牌Yii与星巴克联手,邀请木雕、交趾陶、琉璃、细银等传统工艺家,设计出一系列有中国风韵的星巴克杯。左下角所示就是基于琉璃的艺术魅力,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的工艺主题杯。设计师从不同的材质出发,尝试让传统与现代碰撞,一只杯子也可以精妙绝伦。洛阳宫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红纱圆灯、六色龙头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罗汉灯等。尤以红纱灯最为有名。其造型优美,宜书宜画,撑合自如,易于保存。既可用于喜庆饰品,点缀升平;又可作艺术宣传,表彰新风。2008年洛阳宫灯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图16所示,设计师延续了洛阳宫灯的照明功能,在结构、色彩、材质上重新组合搭配,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意趣的吊灯产品,简约大方,敦厚典雅。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的结合可以从“形、色、材、用”四个方面去思考探索。首先解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基因,然后通过形态提炼、色彩提取、材质搭配、功能优化四个方面将“非遗”的艺术魅力重构,最终以形态重构或情境互动的方式,将“非遗”的有形载体的精髓自然融入文化创意产品之中。

4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传、心口相传、持续变化的活态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将始终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想要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无形非物质性保护措施与有形物质性保护措施同样重要。而想要实施“非遗”的有形物质性保护措施,就需要把文化创意产品作为有力载体,将“非遗”的艺术魅力渗透进现今社会的千家万户。本文重点总结了国内文化创意产品的三种产品创新模式,并举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结合的代表设计案例,初步探索将“非遗”的艺术特色解析重构,融入现代文创用品的思路与方法。由于研究深度有限,还存在许多不足,希望抛砖引玉,为“非遗”的保护、延续和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方法和方向。

第四篇:大学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认知的研究

大学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认知的研究

摘 要:以南京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抽样调查研究大学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认知,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对非遗的情况知之甚少,不能正确意识到目前非遗发展的状况,这些认知误区严重阻碍了非遗的发展。为此,建议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三者相互配合促进非遗文化宣传,大力培养非遗专业化的传承人并对非遗适度商业化。

关键词:非遗;传承;创新;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4-121-03

一、研究背景

快节奏快消费时代大背景下,物质财富急剧增长,精神文化明显缺失。我国这一情况尤为显著。国家经济高度发展,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要跟上经济建设的步伐。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活化石,随着社会的发展正逐渐被人淡忘,政府亟需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

如今,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1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1项。2017年两会期间,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李延声在会上提案:“将保护非遗文化提升到民族文化自信来认识。”保护非遗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这些年,政府和人民逐渐意识到非遗的重大意义,对非遗的保护抢救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就我国非遗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讲,十分令人堪忧,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非遗传承后继无人

继承人凋零是非遗衰落的最主要原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中指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非常紧缺。老一辈相继逝去,而当下年轻人大都不愿从事非遗相关工作,一是薪酬不高难以糊口,二是手艺难学考验耐性,也因此新一辈后继无人,才造成了非遗如今尴尬的局面。

(二)地方保护机制欠缺

非遗扎根于民间,代表着全国各地的地域特色,需要因地制宜的保护,地方政府在这样的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偏远地区,往往“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传承”,很多都是走流程过形式而已,究其原因是缺少专项资金的支持。

(三)法律保护存在缺失

不少民间文学被人恶意篡改,成了活跃在舞台上娱乐大众的笑料,由此带来了诸多不良后果,容易给人们造成误导。但是这种情况依然屡禁不止,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措施?砑右怨苤疲?这也凸显了非遗缺少法律支撑的问题。

二、问题的提出

回顾国内已有的关于非遗传承和创新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当下研究地方性非遗项目保护和非遗产业化的文章居多。本文选择面向南京大学生群体针对南京非遗项目传承与创新方面做相关方面的调查研究。

一方面,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十分丰盛,比如云锦、剪纸、金陵刺绣、秦淮灯彩等等不胜枚举。目前,南京已列入国家、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45项,但不少非遗项目都面临着公众知晓率低、推广局限、传承人“断档”的局面。在南京市省级以上75个项目中,仅有20个项目建立传承保护基地,传承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缺乏,造成个别非遗项目已经消失或正面临消失的危险。针对这些问题,南京市政府去年已经通过立法来加强保护,同时开展了“非遗走进高校”系列活动,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非遗专业、设立传承班。

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个群体中普及非遗的相关知识,不管是对未来非遗的发展还是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都显得意义非凡。可惜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对非遗知之甚少漠不关心,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其次,对于以后非遗的发展,传承和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做好协调。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传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传统非遗的特色,才会更易成功。可见,传承和创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得其精髓去其糟粕的继承中创新才最可取。

本文着重关注以下几个研究问题:大学生对非遗的发展认知,非遗传统和非遗商业化的辩证关系和非遗创新带来的经济价值。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发现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抽样研究方法,关注南京大学生群体对非遗目前发展的看法,在南京的栖霞、鼓楼和浦口三个区域的7所高校里对104位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女比例约为3:7。辅以走访了几位南京非遗大师的个案研究法,收集研究数据。

在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归纳的基础上,挖掘到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对于非遗发展的认知存在一些误区,从中也折射出相关问题。

(一)大学生对于非遗发展状况持乐观态度,极少意识到非遗濒临绝境的危险

据调查结果显示,53.85%的大学生认为南京市政府对非遗的保护情况较好,34.62%的人认为保护一般,真正为非遗前景感到担忧的大学生只有2人。而据我们实地走访和查阅资料发现,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语言、文字和习俗正在不断消亡,如民间戏曲、戏剧在衰落,年画、剪纸、皮影正在逐渐消失,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如萨满调、子弟书等已经绝灭,岔曲、古琴也濒临绝灭,剩下的摔跤、拉洋片、庙会等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可以说,大学生对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情况并不了解,甚至有些“盲目”乐观。

(二)相关宣传教育不到位,大学生对非遗缺乏必要关注,保护意识淡薄

我们是在南京高校做到调查,所以选择了南京的代表性非遗项目―云锦作为测量性调查对象。云锦是一种提花丝织工艺品,居南京工艺“三宝”之首,与苏州缂丝并誉为“两大名锦”,至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2006年,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京市政府对与云锦的保护力度和宣传力度一直都很强,除了南京云锦博物馆,还专门成立了云锦研究所,它是中国唯一一家集研究、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的云锦专业机构。如今,云锦的发展势头良好,已经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并与时尚接轨,被更多的人们所熟知,是南京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

然而,调查数据让我们大吃一惊。在问及云锦的保护评价时,23.08%的大学生竟然不知道云锦是什么,这几乎是对云锦良性发展论的一种巨大的讽刺和否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云锦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至少不像表面上说得那样繁荣强盛,与理想中的状态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也从侧面反映,南京高校对特色非遗的宣传教育并不到位,存在许多认知盲区。

除此之外,有26.92%的人评价目前云锦的保护措施很好,25%的大学生评价目前云锦发展商业化严重,成为面目全非的摇钱树。以上三种较为极端的态度几乎均等,大学生对云锦的发展看法分歧较大,也从折射出目前南京政府对于云锦发展的商业化策略确实大力促进了云锦的发展,但是在文化精神层面,云锦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达到经济价值上的盛况。

四、提出建议

非遗作为民族特色产物,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南京云锦为例,作为南京市第一批发展起来的非遗项目,云锦的成效有目共睹。随着云锦的崛起,它不仅唤醒了南京人民的历史回忆和文化自信,还形成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南京特色旅游文化链。除此之外,云锦的特点决定了它走的是奢侈品路线风格,近几年逐步与时尚接轨,积累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推动中国风元素风靡国际时尚界舞台。这些都让中国以积极而充满活力的面目走向世界,为国家增添了一份特色魅力。

可以说,发挥非遗的重要影响力、实现非遗的重大价值是当务之急。根据调查数据,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对非遗传承和创新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三者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在对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这三者在非遗传承和保护中发挥作用调查时,数据显示,51.53%的大学生对于非遗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一观点持赞同态度;33.72%大学生认为教育机构的重视会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14.75%大学生认为企业的积极参与会使非遗重新焕发活力。这表明,在大学生心目中,对非遗发展最重要的是政府,其次是教育机构,然后是企业。

对此,政府应带头发挥组织作用,大力兴建非遗博物馆,采用最古老的方式展现非遗原貌,让人们领略其中的魅力;教育机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非遗相关知识,唤醒学生的保护意识,创造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对感兴趣的学生加以培养;企业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努力寻找一种健康平衡的非遗发展模式。三者密切合作,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非遗的发展。

(二)适度商业化,让非遗发挥特色经济价值

针对非遗商业化,有人坚持非遗应该保持原汁原味,有人赞成非遗走向市场迎来生机,因此出现了巨大争议。要知道,非遗自古就是民间实践的产物,无法脱离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而独立存在。但时至今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生活的方式相较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非遗再不顺应时代变迁,而是一味固步自封,就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而商业化产业化就是其中一种形式,真正的发展与传承是让非遗项目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结合自身特点找到技艺与商业的契合点以实现自身价值。

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在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非遗学术研究的意见上比较认同,但是在商业化发展的意见上分歧较大,51.92%的大学生可以接受非遗商业化发展,19.23%持无所谓态度,15.38%不能接受,5.77%十分不能接受。总体来说,多数人可以接受非遗商业化发展,少数人持反对态度。在商业化过程中,非遗发展必须要选择一种健康且平衡的商业模式,既要保住非遗“精华”又要加入时代“特色”,比如说可以适当和现代流行元素的有机结合,古老的制作工艺配上时下最流行的事物,两者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保留了自己应有的特点,从而赢得市场的认可。

3.与时俱进,大力培养国家级非遗继承人。

时至今日,“宣传”仍然是保护非遗的核心,正确认识非遗是正确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重要前提。政府应当利用好这一点,加大对民众尤其是大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非遗的价值和重要性。而?τ谀壳澳暇┦蟹且疟;すぷ饔龅降闹饕?困难,50%的大学生认为后继无人是最主要的困难。

最近南京市政府联合诸位非遗大师开展了“非遗走进高校”的活动,受到了一大批学生的热情欢迎。不少参加过课程培训的学生表示活动让他们大开眼界,了解了许多之前压根不知道的非遗文化,从中受益良多。此次活动将会开启非遗发展的新方向,那就是让大学生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创新中来。随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社会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大,现在政府介入给大学生展现了非遗百废待兴且鲜少有人踏足的局面,作为社会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不少大学生将会从中把握机会,这不仅缓解了就业创业压力,还解决了非遗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未来大学生的加入将带来活跃的创造能力,给非遗产业注入新的生机,带领非遗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王一淼,刘佳,王凌霄,路歌.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4).[2]南京云锦的保护、继承与发展现状[A].朱琰.艺术百家,2012,(05): 128.作者简介:

庞璐,女,江苏连云港人,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吴文君,女,江苏常州人,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吴诗怡,女,江苏南通人,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第五篇:康戈武:武术非遗保护与研究现状

康戈武:武术非遗保护与研究现状

2012年6月12日,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座之《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现状》讲座在国家图书馆文津堂举行。

主讲人康戈武老师现任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秘书长、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专家委员会执行专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段位制办公室主任,从事武术研究和管理工作数十年,建树颇多。容纳数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很多武术界名流和武术工作者、习练者、爱好者前来听讲,其中包括著名武术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段位制办公室武世俊,北京形意拳研究会会长王桐,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关振军,八卦掌非遗传承人、河北文安文柱武校校长任文柱,北京鲍氏武术社社长袁宝海,北京形意拳研究会副会长王万友,“东方大力士”、中国式斗牛第一人韩海华,意拳名家史国才,北京武协监事、少林八法门传人陈延军律师,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李北达,北京红旗精武武术研究会会长赵艳,《中华武藏》制片人姜智等。

康老师以参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的体会和成果为素材,分四个话题讲述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现状。

一·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文化表现形式。武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身体运动形式,完全符合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四类,一是传统武术拳种;二是自成体系的武术功夫和锻炼形式;三是武术锻炼的器械用品;四是武术文化空间。

二·现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武术项目。

2006年5月20日,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有518项,其中传统体育、游艺、杂技小组共有17项,其中包含太极拳、梅花拳、少林武术、武当武术、沧州武术等武术项目;2008年6月7日,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有510个项目,传统体育、游艺、杂技小组共有38项,其中包括峨眉武术、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红拳、查拳、螳螂拳、五祖拳、蔡李佛拳、岳家拳、苌家拳等武术项目,以及孟村八极拳、劈挂拳、燕青拳、武式太极拳等武术拓展项目;2011年5月23日,共有191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传统体育、游艺、杂技小组共有19项,其中包括拦手门、通背缠拳、肘捶、十八般武艺、撂石锁、掼牛、孙膑拳、佛汉拳、地术拳等9项武术项目。

三·当今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几点问题。

当今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了申报失败,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点。

1.时间界定不清

只有流传百年以上的拳种才能申报非遗,但绝不是传承越古老越好,更不能为了体现传承古老而上报一些经不起推敲的内容。例如,水浒拳传说是梁山108条好汉共同创编的,大家知道108条好汉很多是小说家虚构的,所以此说法必然不会被采信。其他的如孙膑拳是孙膑创编、大圣门是孙悟空创编的说法也都荒诞不经。如此申报,结果可想而知。

2·内容把握不准

很多组织和部门申报非遗时,内容太宽泛,特点不明确。有些地域总是想把地域内所有的拳都放到一起申请非遗,造成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已入选非遗的沧州武术。沧州是武术之乡,拳种流派繁多。沧州武术入选非遗之后,流传于沧州的名拳,如劈挂拳、燕青拳等就无法申请国家级非遗了,只能作为拓展项目。实际上,这些拳种完全可以独立申请非遗。

3·内容缺乏依据

武术拳种必须传承有序、源流清晰。很多拳种没有明确的传承序列,即使有,也多是牵强附会,经不起推敲。比如孙膑拳申遗的时候,一支传人认为孙膑拳是战国时孙膑创始,这没有任何依据,自然不能成功申遗;孙膑拳传人刘骏骧先生认为孙膑拳是依据《孙膑兵法》思想而创始的,这个论断非常客观。于是,孙膑拳成功申遗。八卦掌申遗做的非常好,将八卦掌首传人董海川作为创始人,而不去采用以往那些没有依据的论调。以往有人认为董海川的师父是尚道明、何道源,实际上大家仔细思考,这两个名字的意义在于:崇尚道就明白了,何必再去问道的源流呢?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竟然成为某些人的依据,实在可笑。按目前的考证来说,将董海川作为八卦掌创始人是最合情合理的。

4·保护流于形式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千万不能流于形式。关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可以分为三种方式,一是原样保护;二是加强传承;三是研究发展。上世纪80年代,经国家武术院审核,按照“源流有序、拳理清晰、特点突出、自成体系”的16字方针,认定了129个拳种。武术院委托河南中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录制《中华武藏》,保存资料。《中华武藏》摄制组至今已行程36万8千公里,拍摄89个拳种,录制了531位民间拳师的视频资料。视频资料中出现的民间拳师多达3395位,其中包含上世纪80年代武术挖整期间武术院拍摄的,还有武术院从电影制片厂买来的资料片,还有民间武师提供的珍贵资料。这些资料都作为武术非遗原样保护的重要内容。武术还要加强传承,武术传承除了书籍影像资料外,还必须要靠明师的口传心授,不然一些内在的东西无法掌握。如今武术传承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武术馆校;二是拳种研究会;三是民间传统的师徒授艺。除了传承之外,还要做好研究。研究是最好的保存,是积极的保护和传承。

四·优选一两个项目申报联合国非遗的思考

在做好申报国家级非遗的同时,考虑优选一两个项目申报联合国非遗项目。中国的很多武术项目完全具备申报联合国非遗的条件。以下以八卦掌和掼牛为例进行剖析。

八卦掌是1866年左右由河北文安人董海川首传,很快遍及京师,进而传遍神州大地,如今已走出国门,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八卦掌以易理作为拳理,清晰明确,博大精深。八卦掌风格独特,无论演练和技击都以圆运动为主,明显区分于其他拳种。八卦掌自成体系,以易理、易学、易数构成了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百练走为先”,“百练不如一走”,八卦掌兼具非常好的健身、防身、修身功效。

掼牛被称为东方的斗牛运动。在中国,人与牛的较量可上述到远古时期,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蚩尤就曾使用牛来作战。角抵作为中国摔跤的代名词,就可能与牛参与作战有关。中国的掼牛与西方的斗牛不同,中国采取扭摔的方式摔牛,巧妙运用了圆运动、螺旋力,而西方的斗牛几乎全是直线型的攻击。如今,西方斗牛运动已被禁止。中国的掼牛如果走向世界,一定会给世界人们带来惊喜。

综上所述,八卦掌和掼牛完全可以代表中国武术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康老师论述过程中,云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沙国政拳法研究会会长沙俊杰和沙国政拳法研究会秘书长李斌演练了八卦掌单练、对练套路,展示了了形意拳、八卦掌的演练特点和技击方法,让人们受益匪浅。

论述结束后,康老师与听众进行互动,回答了听众关于武术的各种疑问,讲座圆满结束。

讲座现场

沙国政拳法研究会秘书长李斌(黄衣者)和云南武协副主席沙俊杰进行八卦掌对练

下载国家非遗梁平竹帘生活化设计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非遗梁平竹帘生活化设计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