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课题第三阶段研究工作计划 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4:4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中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课题第三阶段研究工作计划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中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课题第三阶段研究工作计划 》。

第一篇:《农村中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课题第三阶段研究工作计划

《农村中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课题第三阶段研究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我校承担的滁州市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农村中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现以进入研究总结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我们将重点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形成教学模式,出版论文集,案例集,展示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填写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申请验收,《农村中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课题第三阶段研究工作计划。我们决定将研究的成果在全校教师中推广,希望人他们按照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研究计划正在进行,使本课题研究不断发扬光大。二.研究目标1.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和相关结论,总结出《农村中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的教学模式。2.出版论文集,案例集,展示研究成果,聘请专家进行指导,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工作计划《《农村中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课题第三阶段研究工作计划》。3.撰写结题报告,填写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申请验收。三.研究措施1.课题组负责人召集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研究。学习先进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并在各种教科研活动中,促进本课题研究目标的全面落实。2.课题组在开学初应制订详尽的工作活动计划,做到有实效性,在探讨性,期末进行总结。3.通过教学研讨,案例交流等活动,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4.课题组成员对研究活动要积极反思,以案例评析的形式总结农村中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的得失,并在此基础上作探索性思考,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反思。5.资料由课题组资料员负责收集、整理、汇总。要求:(1)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2)注意材料的科学性、系统性。6.课题组成员要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并要与兄弟学校互相学习、交流。7.定期向滁州市教育局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课题实施进展情况,四,具体工作安排1.整理和分析研究成果,总结出“农村中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2.出版论文集、案例集,展示研究成果。3.撰写结题报告,填写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申请验收。执笔人:陈永传2011-3-8

第二篇: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06-3-10 8:57:14 信息来源:陈志明 作 者: 浏览次数:911 【大 中 小】

摘要:课程改革给我们农村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拓展了空间,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体育器材、将课堂教学的内容生活化、情景化是否可行?效果又如何?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法来阐述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可行的,这样的教学更贴近生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出学生更强烈的锻炼热情和欲望。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内容 学习方式 生活化

1、引言

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革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小学教学内容趋向综合化,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在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学家杜威首先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倡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国家正式颁布的《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让体育课走出学校运动场,与学生的课余活动、家庭和社区生活结合起来,是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但是长期以来,小学体育课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受竞技运动体系和“封闭式”课程管理的影响,其技术要求高,动作难度大,场地器材的要求高,教学组织形式单

一、乏味,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被削弱,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教学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教得辛苦,学得痛苦”成为体育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教学的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缺乏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将严重阻碍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关注体育教学生活化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各级观摩课的部分教案和国内外有关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文献,为实施“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2 观察法:对近年来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些教改课、观摩课、评优课的实际教学或录像进行一定数量的观摩,为我们“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了具体的实践基础。2.3理论研究法

2.4实证研究法:在广泛调查体育生活化教材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归纳体育教学生活化内容实施的途径和方向。

3、结果与分析

学生普遍对简单、机械、反复重复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缺少锻炼的欲望,如队列、投掷垒球等,对技术难度较高的项目也表现出一定的避让心理,如跳高等;而对一些平时能用到的、娱乐性较强的运动内容有浓厚的兴趣。

教师认为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他们在校内外的活动,制定符合教学目标的贴近生活的、具有实用性的教学内容。专家与学者则强调,要从提高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高度去认识体育内容生活化的问题。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项目本身的功能、特点、作用的分析,和对项目的增添、消减上,而必须对其整体结构和功能进行认识把握。据此,我们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和探索。3.1理论框架的研究

3.1.1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的涵义

体育运动是人们长期在生活实践中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具有非常鲜明的健身性和和娱乐性。但是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受竞技体育的影响,过份地强调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磨练吃苦耐劳精神,忽略了体育的娱乐、享受功能。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以目标统领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因此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和增加一些实用的健身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娱乐游戏体育,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对他们产生的价值,使体育锻炼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自觉自愿的实践者并贯穿终身。3.1.2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容

传统的教材内容分类是以项目为主体,以技术掌握的层次为教学进度的主线,最终还是以检查该项目的完成、掌握情况为主,忽视了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内容,忽视了体育的功能性。因此笔者认为,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内容要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以达成五大领域目标为前提来进行选择教学内容。基于此,我们将内容分为健身、竞技、游戏娱乐和保健四大类,在此基础上,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把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性”和“提高型”两大类。以跳跃运动为例:

基础型:指具有跳跃运动项目的整体概念和特点的知识及运动方式。理论部分为基础知识和运动常识等,实践部分包括以跳跃为媒介的各种身体活动,了解跳跃运动的特点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提高型:在理论上了解跳跃运动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根据水平划分,制定在生活中便于开展的形式和规则。如:水平一 “袋鼠跳”、“青蛙跳”、“跳格子”、“跳房子”,在实践上运用这些方法促进身心健康,并体验竞技运动特征,区分它们的不同。3.2实证研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校在各个水平阶段均开展了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课程实践。学校开展的体育锻炼项目逐年增多,学生在课外从事的体育锻炼的人数和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学生的体能都得到相应得增长,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明显好转,并通过公开教学和平时的教学、评课、研讨得到印证。如:2002年10月,笔者的“小白兔学本领”在全区进行了公开教学获得了一致好评;2002年底“快乐的圣诞节”对市级领导和全区进行公开教学获得好评,在2004年举行的苏州市教学能手比赛中笔者获得一等奖,并将代表苏州市参加江苏省的比赛;2003年11月,盛建峰老师的“小蝌蚪找妈妈”获苏州市一等奖等。上课学生普遍认为情景式、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使他们更能接受,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使他们更乐于去从事体育锻炼。笔者对进行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班级进行抽样调查,在三个水平阶段6个班级发出调查问卷288份,收回288份,有效问卷282份。

其结果如下图: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实施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与方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淡化竞技运动要求

竞技运动的特点是规则的严格化,场地的标准化,技术的精细化,竞争的激烈化.这些被学校体育延用了几十年的竞技内容越来越不适应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无法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3.2.1.1降低规则的技术难度

3.2.1.2将技术的教学融合于游戏中进行教学.3.2.1.3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对竞技体育内容重新改造,不能盲目照搬.3.2.1.4注重教学内容的健身性和娱乐性.如在投掷运动的处理上,以各种投掷的形式:扔手帕、装水的小气球打水仗、打雪仗等

3.2.2结合生活中传统节日、儿童故事、季节变换,将教学情景化,也是实施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更愿意过童话般的生活,将一些枯燥的技能技术的学习结合日常活动、传统节日、儿童故事等情景中完成教学,学生更愿意接受,而且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如:秋游、圣诞节、小蝌蚪找妈妈等。3.2.3注重提与锻炼的娱乐性 随着人们体育观念的不断更新,追求体育活动中的娱乐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价值趋向,因此要在教学中增加快乐的“元素”。例如:(1)增加游戏的成分,在游戏中比高、比快、比远、比强等。(2)创编新颖独特的联系方法和形式;(3)自制器材(4)结合社会热点(健美操、有氧操、体育舞蹈等)

4、结论与建议 4.1 实践证明,体育只有当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才能真正发挥其健身作用和娱乐作用。随着社会的高度文明发展,体育教学生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4.2 按照本研究,选择和设计生活化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容易体会到学习的意义,产生浓厚的主动学习的愿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

4.3 由于各地的办学条件不同,决定了教学实现的不同。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要求,对当前教育不仅不适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碍发展的作用。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强调“抓两头,放中间”,即抓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而放开教学内容这一块。所以各地区、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遵循确立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教材的原则,制定各自得、符合学生现实条件的教学内容,是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真正走进课堂、走近学生。

●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汽车轮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可行性研究实验报告》 阮晓燕 王克明

3、《体育教育展望》 季浏 胡增荦

4、《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研究》 陈峰 徐文奎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一直是各教育有识之士所关注的焦点。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体育设施不完善,体育器材缺乏体育师资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的课程标准一直难以贯彻。学生要在有限的场地环境和体育器材中得到不同的健康发展,这确实不容易。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上好每一堂体育课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体育教师,怎样去上好体育课,从而让每个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呢?

一、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程教学设计》明确指出:“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与重视运动节能的系统传授,过于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学生的运动兴趣,结果导致学生既没有很好的掌握运动技能,也没有激发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实际上,学生多学或少学一些运动技能,掌握运动动作是否规范,并不是最重要的(当然,实际教学中应尽可能使学生多学一些运动技能,掌握的运动动作也尽量规范一些。)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是体育课堂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即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再多,技术动作在规范,如果对运动没有兴趣,不坚持参与体育锻炼,那么,学了也是白学、学也无用。因此,新课程体育教学观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地位。学生有了运动兴趣,才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使体育活动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实行差异性教学。

农村小学生大多数是体育中的弱势群体,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特别大,一些学生甚至对体育有畏惧心理。因此,教师应该走进他们,真切的关心他们,摸清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实际,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扰,提高自觉练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以激励他们的学习体育的动机与兴趣。

由于学生的体育素质差异性较大,我们只有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项目,也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项目、自由编组、自主学习与锻炼,教师必须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地坚持锻炼。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进行不同项目的练习。按兴趣上课使学生的特长从小就有所发展,体育教师针对个人的特长集中、系统、全面的训练,培养体育骨干。小学生的可塑很强,只有合理训练,才能使其内在的潜能得到发展,技术水平会不断提高。

其次,按性别分组。针对性别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授课内容。女生可以选择跳绳、玩呼拉圈、羽毛球等授课内容;男生可以选择篮球、引体向上等授课内容。这样的授课形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唤醒他们自觉锻炼的意识,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如:在篮球投篮练习中,学生可以任何投篮动作投篮,选择适合自己的投篮方式。

三、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来实施教学与训练,多想办法,活用器材设施。农村小学不能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短期实现高标准的场地与器材设施,只能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完善和补充,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应该着眼于现实,要针对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与训练,不要仅因为设施不充分就不起用这些设施。既然场地和器材短期之内不会有大的改观,我们就应该把立场放在目前,想办法怎样才能把现有的场地器材灵活用好,有的老师可能会因为器材不够用就干脆不用,结果使学生的各种体育活动受到限制,成了最大的牺牲者。其实大家提高认识,在课堂组织结构上多想想办法,组织严谨些、分组细些,灵活变通之下同样还是有出路的。

四、将民间的一些体育游戏融入进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一种自主合作的教学氛围,让体育课始终充满盎然的活力,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了快乐,学生如何会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呢,小学生都有活泼好动和贪玩的性格特征,在体育课堂上,如果每一节课都按照书本上规定的轨道去走,那也是枯燥乏味的,有时适当地增设进一些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这既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创设出了一种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营造了一种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如:推铁环比赛,规定路程、时间和技巧,学生在比赛中得到了各种综合素质的锻炼,这既锻炼了技巧,又锻炼了跑的速度,这比单一地练习短跑或长跑就有趣得多,同学们也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和锻炼方式,老师的压力也得到了减轻。又如踢毽子比赛,我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男、女两组进行比赛,每次比赛分三局:“第一局,男生一次,女生一次,踢毽子数量最多的那方为胜;第二局,每方各踢3次,多的一方为胜;第三局,对踢(又称盘踢),一次定胜负。”比赛开始,“1个、2个、3个……”在同学们叫喊声中,比赛的同学越踢越有劲,赢了比赛的同学心里异常欢喜!输了比赛的同学也觉得很有意思!整个一节体育课都充满了趣味性,全体参与的意识得到了增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场地、器材和课堂组织教学几个方面。如: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关键所在,有了数量充足,思想上进,业务过硬的体育师资队伍,体育教学质量才会有保证,否则再好的体育硬件设施也是枉然。

有效备课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原创

新课程背景下,很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挖掘。而如何上好课,首先最重要的是备好课。怎样来备好课已经成为了一线体育教师专研的课题。只有拥有有效的备课,才能呈现更为实效、精彩的体育课堂。

一、合作备课,深化常态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体育教师的常态课备课形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由过去个人单一备课逐渐向合作备课方式的转变,同学科、同年级不同层次教师间的业务合作与相互促进、真正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使得我们的体育常态课更为实效。合作备课遵循“初步备课(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改完善)—动态分析——教后反思”的模式。让我们一线教师的备课真正体现集体智慧,更好地为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1.初步备课(一度备课)

初步备课主要包括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改完善这三个环节。个人初备是集体研讨的基础、延伸和提高;集体研讨是个体备课成果的展现、交流和汇总;修改完善是整个初步备课的成果展示。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对我们的有效备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作备课前每名备课组成员要根据课内容深挖教材,研究课标,搜集相关信息,设计教学思路,完成个人初备。进行集体研讨时,主备人将个人精备的教学方案,以说课的形式进行交流,按照“析教材——说学情——定目标——讲过程——释原因”的要求,展示自己的教学思路、过程。参与集体研讨的教师认真听讲、及时记录,按照“再分析—视缺漏—提建议—添方法”的要求互动交流,把对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重难点的分析、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场地器材的选用等,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优化“共案”。

2.动态分析(二度备课)

这里所谓的动态分析,是指在分享合作备课的成果时,引导教师结合学情,进行增减,形成个案。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及个人教学风格对形成的共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个性化教案。在教案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进行二次备课。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更好地体育课堂高效发展服务。例如:在《认真上好体育课》一课中的开始部分动态分析为“让学生自觉地将课堂常规牢记于心,采用合作游戏、儿歌等孩子喜欢的方式,让体育课堂常规深入人心。”基本部分动态分析为“正确的坐、立、行姿势不是单靠老师的说来进行教学的。要靠教师自身平时的正确示范,并运用儿歌等小方法让孩子更直观地认识到怎样的姿势才是正确的。反复的练习略显枯燥,可能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会不集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红花”奖励等方法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做早操的好处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主要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引导孩子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能真正认识到做早操的好处。”“抓手指小游戏旨在让学生积极融入氛围中,学会合作、分享游戏的乐趣。教师在此环节加强孩子的游戏规则养成教育。”结束部分动态分析为“师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结束游戏。师生共同评价、共同交流本课学习的心得。”

教师在进行动态分析的时候,要关注教学设计的思想性,对体育教材的理解。教学环节之间要有衔接合理,身体练习既有显性的技术和技能的表现形式,也隐含的身体内部的活动。并认真考虑体育教师采用手段、方法和教学步骤有没有把握教学的自身规律,甚至包含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器材品种、数量是否恰当。

3.有效源于反思

体育教学的反思旨在引领我们教师关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体育教育教学经验,分析课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成功与失败,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智慧,提高教师自身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

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以从教材本身每上完一次课就应该完善一次,如果任教同年段的四个班就能有四个次不断完善的机会。四节课下来,教师对本内容就有了完整而清晰的认识,这时我们的备课才是真正完整的。这样经过反复反思和检验的教学设计肯定是精彩、有效的。如在《立定跳远》一课中反思如下:

一、运动技能的掌握要重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为立定跳远,将教学的技能目标定为:学生会用正确的立定跳远动作技术,绝大多数学生能越过一定高度的橡皮筋能跳得更远,超过第二条标志线。从课的实施效果来看,这一技能目标能较好地达到。

二、情境创设要合理:在课的准备部分,我首先采用了走迷宫的情境。这样的情境是否为教学服务是需要深思熟虑。采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游戏更为适当、有效。

三、课堂形式要开放:由于本堂课是借班上课,难免心里有些不安,担心学生不够配合。因而在形式设计时都采用较为简单的组织形式,忽视了开展体育教学时应该注意教学组织队形空间要大。队形的组织要做到两个有利于,有利于教师的观察,有利于学生的练习。在安全的教学环境中,创造开放的课堂形式。课中的分组环节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1——5的报数”简单易行,分组效果好!在基本部分的立定跳远和游戏匍匐前进环节,加入了小魔术环节。学生兴致高,为了小组的荣誉纷纷献计,并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场地变换好,呈现出开放的课堂形式。

四、学生的兴趣要培养:本堂课中我采用了走迷宫、口令“一、二、三”、过关小游戏、匍匐前进小游戏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课的结束部分,学生和听课老师感叹课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我想那是因为他们也真正融入到体育课堂,享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

这样细致的课后反思是对我们课堂是否有效的反映。特别对于我们年轻的体育教师来说,我们的教学水平就是在这一次次反思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小组磨课,亮化研讨性课堂。

研讨性课就是我们常说的优质课。它的主要功能是引领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能在常态课中得以贯彻,从而指导常态课的教学。因而研究性的课堂对于我们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组磨课是研究性课堂备课环节经常采用的方法。在我校的小组磨课主要包括课前针对性的探讨、试教后的多次磨课以及三分钟点评这三个重要环节。

1.课前针对性探讨

研讨课的前期教研组组织成员进行多次的课前针对性研讨。主要从课的内容的选择、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重难点的把握、课的各环节设计、教学方法手段的采用、学生的学情、场地器材的设计等方面进行共同探讨。在参加青改小组活动执教《投掷轻物》一课,课前教研组进行探讨,将这一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原地投掷轻物的教学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原地投掷轻物的意识与能力,对于学生发展上肢力量和协调性有显著的作用。经过大家的讨论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认知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在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明确助肩上屈肘、背后过肩的原地投掷轻物的动作技术,初步掌握正确的原地投掷轻物的动作要领。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协作配合能力,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将整课的环节确定:首先利用小游戏导入起到积极的热身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学习原地投掷轻物和原地投掷轻物越过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来发展学生的技术与运动能力;通过趣味接力游戏,将课到达一个高潮,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进行比赛;最后师生在音乐声中共同放烟花,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重点确定为出手高度,难点为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

2.多次磨课

通过多次试教,让课渐渐成型、成熟。每次试教后都针对课中一些环节和不到之处进行磨课。为了上好《投掷轻物》这一课,特别邀请了区体育教研员参与磨课,给予更到位的指导。唐老师对课的主要部分的环节提出了要为重难点服务的要求,强调在课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融为一体,努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手段要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来服务,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方法让孩子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关注课堂中的细节,让细节体现出教师的大智慧。课的整个过程要考虑课的强度与密度是否达到,精确到各个环节的练习强度与次数,从而正的达到练习的效果,更好地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3.三分钟点评促成效

三分钟点评是我校研讨课中有特色的一个环节。一堂研讨课结束后,由一位教师进行专业点评,剖析课中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教研组成员都参加此次点评,并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真正提高课堂效果。张老师对于《投掷轻物》一课的三分钟点评为:(1)创设片段情境,采用多种游戏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促进同伴的交往和学生的身心发展。

(2)“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本课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通过安排多样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每个活动都把学生置于教师服务的对象。

(3)课的结构清晰。各部分衔接科学、过渡自然。

需要改进的地方:

(1)本课在投远环节,能否多分几个组,多设置些目标物以减少全班整体的等待活动的时间,或在此环节,设计成几个小组轮动的环节,让全班学生在同一时间同时参与不同的活动。这样,也许更能提高学生活动的效率。

(2)适当让学生多交流一些如何投掷更远的方法和注意点、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尝试、探索交流动作要领。

(3)本课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主要是面向全班学生的,没有体现出教师对不同差异学生的指导和帮助,教师需要多关注学生的差异。

三、特课议备,优化典型课堂。

在日常教学中,每个体育教师都有失败课的经历,这些往往是由于教学设计出现问题。特课议备,即每个教师把自己的难课题选出来,同时结合新内容,大家相互交流,形成新的更科学,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依据和指导。

在学期初,教研组要求组员把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捡出来,最后大家共同商量确定内容作为本学期的“特课议备”的主要内容。如:本学期教研组将“特课议备”的内容定为:《七彩阳光》广播操的教学,后滚翻、篮球运球等。每周进行一次备课组活动,每周确定主题,明确该要解决的问题。备课活动中进行研讨,要求每个教师就选定的主题提出自己的设想,大家提出异议,真正能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法,达到“特课议备”的效果。在研讨《七彩阳光》教学过程中,教师1认为作为基本体操的教学还是需要采用传统的多练的方式,让学生在多练的过程中牢记每一节操的动作要领,从而达到会做的效果。而教师2认为正是我们这种传统不愿创新的思想,使得我们的体育课堂缺少了活力。我们应该改掉教操就是枯燥、乏味的思想。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可以采用儿歌提示法,比如可以把第二节伸展运动形象化变成“开飞机”,并用语言来提醒学生“开始起飞了,准备,向左飞,完毕。开始起飞了,准备,向右飞,完毕。向上飞,向下飞,打开左机翼,完毕。向上飞,向下飞,打开右机翼,完毕”这样的方法比枯燥的数字要吸引学生,而且效果更好。我们可以学会放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练习完成后进行展示,评出优秀小组并进行奖励。经过激烈的研讨后,成员们认为基本体操的传统教学方式不能丢。教学中教师要将动作示范到位,学生要学到位。加入新的创新方式,无疑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效果更明显。形成研讨结果后,每一个成员要在自己的课堂中加以运用,以检验“特课议备”的效果。运用后,及时、认真总结,做好组内反馈机制。

“特课议备”是在原来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是集体备课的创新与深化。它以典型的特殊案例为参照,建立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上,以解决在现实教学疑难问题为目的的备课新形势,对于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来说具有极大的针对性,对于我们体育课堂的日趋完善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有效备课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有效备课,我们的体育教学过程就不再完整。有效的备课对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应该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因地制宜,做好校本教研不断实践、开拓创新,争取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为有效教学添上生动的色彩。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逐渐由重视选拔和甄别的功能转向重视发展、激励和反馈等功能的转变。农村小学体育设施、基础条件较为薄弱,体育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手段,通过多种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

所谓教学实效就是学生能从体育课堂教学中学到最多,获得最多。那么,新课标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如何使课堂具有实效性呢?

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科学的健康方法,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坚持经常锻炼,培养健康意识,最终形成健康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要把“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即我们的体育教学更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要具体到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运动负荷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考核办法的制订等方面,都要考虑到个体的具体情况,使学生能接收,能乐意学习。新课标中的健身体育、愉快体育、民族体育以及与体育密切相关的营养、保健、生理、心理健康的知识,都应向学生传授,这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教学中注意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要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运动交流的快乐。通过安排克服障碍和经受与适度挫折的训练,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明确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体育教学实践课大多在操场上,学生容易受干扰,教师更应该精神饱满、充满活力、和蔼可亲。这样学生才能感到轻松、愉快、亲切,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思想集中,反应敏捷,容易学会动作,即使有一定难度动作,也会开动脑筋,攻克难点,掌握它,学会它。

教师不能偏执于师道尊严。由于学习内容的开放性、生成性,学生有时会先知于教师,教师有时会失去“先知先觉”的角色。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课堂就成了师生之间平等交往,互动的场所。课堂教学的时间更多的还给学生后,学生的奇思妙想就会有新见解,新建议,甚至可能对教师的指导性建议提出疑问,这时教师就应该放下知识的权威,勇于承认知识的不足或技术的短缺,尽力保护学生主动参与教改的热情,并要大力鼓励学生提问题,生疑、质疑,从而使主体性体育教学顺利实施。

在教学中,教师要当好“导演”,让学生成为主要角色,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自觉性、主动性,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主动参与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如(水平二)三年级蹲撑前滚翻的考核,可以先讲解考核方法,演示一次,接着让学生自测一次,然后分组考核,这样的考核完全由学生自己操作,结果情况很好,既达到了考核目的,又让学生学到了裁判方面的知识,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3.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伙伴,因此教师的指导性不可能是绝对权威的,也不可能采用强制性手段。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适时、高效、全面的指导上。

“适时”就是不能老放马后炮,要有洞察本领,如能洞察一切则更好,最起码应做到适时指导:学生对动作要领或是动作要求不理解时,或是练习没劲感到厌倦时,或是学生之间有纠纷时等,都要非常及时的给予指导。

“高效”就是指导要得法、得当,只要教师适时地一点拨,就能驱散迷雾,让学生豁然开朗。

“全面”就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指导。课的任何一个部分都要关注,都要指导。指导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有行为习惯、情感心理。

为使自己达到“适时、高效、全面”的指导,就应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素质,要研究吃透教材,要了解和研究自己所教的学生,既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站得高,看的远,才能接得上嘴,插得上手,点拨学生思想的火花,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信息,提高指导的效果。

4.注重教学中的激励作用

有的体育教师把评价当板子,对那些上课不守纪律的,对绝对权威有不同意见的,就任意压分数,致使师生关系紧张,矛盾恶化;有的教师更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对学生总是没有好声好气,如学生一提问题,就责怪学生:“这也要问!”有的学生协调性差些,前滚翻动作做不好,就冲着学生说:“这么简单的动作也不会做,笨得像猪一样”等等。诸如此类不合理的评价,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学生锻炼身体、学做真人的积极性,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驾驭课堂的能力”。的确,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门精妙的教学艺术,是一种敏锐的教育机制,更是一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思想,教学实践中应从多方面考虑,掌握这门教育艺术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的实效性。高效的体育教学评价可以启迪人的智慧,提高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促进学生全面的身心发展。

首先教师要巧妙启发和引导。体育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每时每刻,随时随地的注意他们的心理动向和学习动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巧妙引导、开拓思维,敢于学习。其次勇于赏识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把握好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大胆赏识“多面手”。如教师对那些“体育尖子生”或大胆勇敢尝试的学生赏识,这样无形中起了表率的作用,还带动了全班同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堂成功的课,一堂真正有实效的课,是与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密不可分。一堂课有效与否就要看本堂课有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否能找准重、难点,能否挖掘出教材中潜在的文化内涵,能否层层深入地抓住教材的明线和暗线,再根据教材安排、学生的年龄及特点,将其有机地结合,构建完美的课堂预设。

在教学中应合理地运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记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这样可以有效的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要使课堂具有实效性,作为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以新课标为依据,不断更新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构建和谐课堂、实效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第三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数学学科素质教育初探

王俊邦(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钢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因为学生在校内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所以课堂教学应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就是说,把素质教育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深入到每个学科是每个教师都应重视、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素质教育的结构是复杂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素质教育有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1.3.1 数学“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应用

数学理论是重要的,但轻视它的应用必然降低数学理论的价值,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也是不利的。该问题的解决需要数学教师的努力,但更需要主管教育的领导机关进行统筹安排。

(二)重“教”轻学

教师讲的过多,甚至是很精彩的,并带有一定的启发性,分析问题有条有理,无可挑剔,但是,有很多经学生思考便可知道的问题,由于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失去了自己思考,自己获取,自己发现,自己创造的锻炼的机会。这就是说,使学生失去了发展能力的机会。对基础教育而言,这应该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重“教”轻学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思维活动,所以,必然产生以下问题:

1.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不到发挥;

2.学生的学习行为得不到促进;

3.学生的能力心理结构不易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创造能力更无从谈起了。

总之,重“教”轻学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严重的,日久天长学生便对数学产生了厌烦情绪。

(三)重结果轻过程

以统考成绩来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状况,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只看分数不看教学过程,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片面的,正饶看法应该是既看结果又看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必然产生好的结果。这里所说的结果不仅包括高分数,而且包括能力的形成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这就是说,在这种高分数中包含了对学生终身有益的成份。

重过程与轻过程,究竟哪个能得到好的结果呢?我们不妨把结果只限制在考试分数上,一般讲,重过程的要高于轻过程的。这里所说的“过程”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过程。因为“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分数结果而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故其结果必将事与愿违。而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地认知过程,以发展学生能力提高素质为目标的,故其结果必然是“水到渠成”。实际上,素质教育所说的结果与“应试教育”所说的结果其内涵是不一样的。

(四)重“题海”轻提炼

留大量的课外作业或在课堂上反复讲解大量难题也可能得到高分,但这种高分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现象,因为缺乏学生自己的归纳提炼,在这种高分中,能力因素含量较低,时间一长便失去了实际意义。这里面还有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极大地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尤其是初

三、高三的学生,他(她)们的睡眠严重不足,这对学生的身体是极为不利的。

1.3.2 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1)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人脑并不是被动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储存和提取。由此可知,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

(2)知识掌握是有规律的。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知识的掌握必须有序地经历领会(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这样三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联的阶段。这里特别注意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必须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亲自经历这几个过程,只靠老师讲,学生听是达不到学生掌握知识这一目的的。有的老师讲完概念(或定理)讲例题,讲完例题再讲注意事项,学生的课堂活动极少,教师讲完了一切,教师放心了,学生又是如何呢?教师全然不知,这是违背知识掌握原则的。

(3)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观察、分析、对比、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及推理论证的过程。这就是说,知识、技能和能力是同步增长的。

(4)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参加各种交流活动,需要不断地校正和不断地完善。所以,交流是校高学生元认知(即对自己认识的认识)水平的重要手段。

(5)教师创设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 “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主动练习技能,主动发展能力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

综上所述,中学数学教学,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观念,大胆地把“ 给予” 变为引导,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使学生在主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和发展能力。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首先要体现在教师的作用上。由于数学对象都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所以,学生的数学学习应是一种他们自己的思维建构活动。如果没有这种思维建构活动,谈论数学教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认识论指导下的教师作用将不再是“ 发给真理”,教师应该是教学“ 情景” 的设计者,引导学生参与的促进者,学生课堂活动的控制者,学生困难的帮助者,学生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者。这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良好素质去影响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以下是笔者提出的教师的十个作用(仅供参考)。

下面,对每一个作用做一简单解释。

尊重:教师尊重学生乃是给学生做了一个尊重别人的榜样,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发挥,严重的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如果您去听一位优秀教师的课,您的第一印象或感觉会是:这位教师和蔼可亲,非常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了解学生的基础。

了解:了解学生进而研究学生是实施建构理论的基础,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经验和策略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在新的问题面前,学生内在的思维建构活动,实际上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重组和积累,并通过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为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是由旧知识和新问题组合而成的,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脱离实际,那么学生的思维建构活动就很难进行。所以,了解学生是引导学生进行建构活动的基础。

关心:教师关心学生,会使学生感到温暖,促进其内因发生变化,产生积极性,发生学习行为。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在课下给以更多的关心,了解困难所在,及时地引导他(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困难,当解决了一个问题后,要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使他(她)们树立自信心,产生成功感。关心学生是情感教育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

保护:保护是指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不一定答的完全正确,可能只答对一半或一部分,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的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答对的给以肯定和表扬,答错的要进一步启发或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或说一句我相信你经过再思考会完全弄清的让学生坐下,千万不要指责学生。

要求:严格要求学生是指按有关合理规定,对学生不符合规定的行为不放任自流,要耐心引导,让学生自己修正错误。

以上教师的五个作用可归纳为“完善自我,以德育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师首先应具有高的素质,教师应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落实了上面的五个作用,实际上为改进课堂教学建构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设计:在了解学生原认知结构和个性品质的基础上,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模式是教师起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预先设计好的教案进行落实。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的教学观念,课前的“ 设计” 是至关重要的。

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建构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标志。数学课堂上的引导是指把学生吸引到旧知识与所要解决的新问题的结合点附近区域,指导学生思考各种数学思维方法,让学生自己把问题解决。这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当然,这并不排除教师必要的讲解。

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是对学生最大的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会终身受益的。学法研究是另一个专题,这里不做介绍。

教师作用中的“ 培养” 与“ 发展” 是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要在学生的参与思维中培养,要在学生的参与思维中发展。

综合以上所述,中学数学教学可用下面的示意图进行概括:

1.3.3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说明:这里只涉及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设计,对于一般性和常规性教学原则,在这里不做阐述。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某种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中介原则”,并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有相对弹性的系统结构,由教师、学生、数学对象、教学媒体以及这四者的活动方式所构成。

不同的教学观念,有着不同的教学模式。

“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认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教师,学生主动探索,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自己的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由于学生年龄的不同,年级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基础的不同,教学模式会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不论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一个总的原则——全面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思维建构活动中去。

前面已经提到,教学模式是一个“框架”,这一“框架”是由教师设计的,其“空间”必须让学生有充分活动的余地。这一“框架”又如一个剧场,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主要“表演者”是学生。笔者认为,传统教学重在教师的“表演”,学生是“观众”,认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是重在学生的“表演”,教师扮演“导演”角色,起设计、促进、帮助和引导等作用。一节课,只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了充分和有效地“表演”,学生才能真正在头脑中构造出一个与这节课相称的数学知识“王国”或“数学网络世界”。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设计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符合认识理论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例如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上课状况等。(2)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思维建构。即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眼、脑、手、耳、嘴主动探索和发现,主动获取新的知识。并从这一探索、发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能力。(3)相互交流。①同学间、师生间的课堂交流;课下的各种交流;在教师指导下的作业交流;(4)知识系统的定期运转和不断完善。例如,让学生写作业小结,定期进行阶段练习与小结等。这样做可以使学过的知识点经常闪光,使学生头脑中知识系统的存入和提取始终处于一种“畅通状态”。

2.符合学生的数学学习规律

例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知识掌握规律;数学技能和能力的形成规律;学习的迁移规律等。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规律中,最基础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理想、信念、兴趣、爱好等),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没有这一基础,其它的学习规律就会落空。这里应特别强调是:要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持久,必须抓好“双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双基”不好,学习的积极性是不会持久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更谈不了。

关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规律,在这里不做详细阐述,说一千,道一万,可用二个字进行概括,即“做”和“悟”。这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解题,不断回顾与反思,不断系统和概括的过程。

3.符合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数学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违背《大纲》精神,例如,面向全体学生;联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和基本技能训练,并从中培养能力;教学方法要灵活恰当等等。

综上所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该至少具有六个特性。即

整体性————————建构空间;

认知科学性——————建构过程;

类化性————————建构目的。

整体性是指一节课的“框架”结构要完整。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一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即课堂小结,教师要给以足够地重视,在时间上要给以保证,让学生思考,亲自参与到课堂小结中去。

认知科学性是指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知识掌握规律。

主导性是指落实前面提到的教师的作用。

主体性是指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全部教学过程中去,积极主动地开展思维建构活动。

交流性是指对一些重要内容或在认识上容易产生差异的问题进行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师交流。

在什么问题上进行交流,教师在课前要有计划,要在个人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是一种强建构活动,它是校正和不断完善各自思维建构的有效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讨论要用得恰当,不需要讨论的不要讨论,不要走形式。

类化性是指对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系统化和概括化。类化的目的是发展能力,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仅是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一部分,根据目前具体的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几点建议:

(1)数学目的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a.知识点;b.技能和能力;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数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转化等观点)。

(2)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确定,要在编写数学过程前进行,不要本末倒置。

(3)教学方法要具体化。

目前,我国已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常见的有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实践活动法、学生独立探究法等。这些方法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具体到一节数学课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这要视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以及教学设备而定,同时也受到教师本人多种因素的制约。

有的课,可以使用一种教学方法,但多数课的教学方法是由几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组合而成的。本文提出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就包含了几种教学方法的组合。

在教案设计中,数学方法一项要写的很具体。例如,有的习题课可采用学生独立探究法和讨论法。

(4)教学过程要分清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

教改实验班的情况:

1.实验班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逐步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

由于实验班的老师抓住了学生愿意展示自己的心理状态,在学生的知识掌握过程中,大胆地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掌握的一系列过程中去,形成了“参与——兴趣——参与”的良性循环。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在实验班上,原来一些厌烦数学的学生变得乐学、爱学、会学、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有些胆小的学生,现在胆子变大了,敢在全班向全体同学表述自己的见解,剖析自己在自己解题中所犯的错误,照这样培养下去,提高学生素质就能成为现实。例如,北京131中的李长龙老师,经常利用复习课,给学生创造剖析自己提醒别人的机会,收到了很好地教学效果;又例如,北京146中的李香芝老师经常鼓励学生编题、讲题也收到了很好地教学效果。

2.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合作精神。

交流、合作是将来学生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本领。由于实验班的老师经常不断地开展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作业交流、师生交流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个问题等等活动,这就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合作精神建构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环境能影响人,环境会造就人,这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3.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来源于现实,必须扎根于现实。实验班的老师充分挖掘了数学模型的现实背景,注意了从实际问题中总结数学原理,又用数学原理去解决现实问题,这必然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这也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数学原则。例如,北京62中的郭亚森老师经常从实际问题导入新课,这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效果是极为明显的。

4.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发展。

实验班学生能力的普遍提高,产生于学生课内外的数学活动过程,尤其是系统和概括过程。

实验班的老师,严格遵守知识的掌握过程和坚持课堂小结、阶段小结,并比较全面和正蓉落实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数学课堂真正地“活”了起来,踏踏实实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及表达等多种能力。

5.学生的成绩得到了大面积提高。

这里仅举两例。

北京131中的李长龙老师进行了两轮教改实验。

第一轮某班:实验前,数学及格率仅49.6%,平均分为61.4分,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及格率上升为94.6%,平均分为88分(指全区统考)。而且超区同类校平均分5分,及格率超过6个百分点。

第二轮某班:实验前,区统考成绩在全校排最后一名,经过一年的建构教学实验,区统考成在全校排了第一名。

北京146中的李香芝老师曾接过全校成绩最差的一个班,该班是由统考从未及格的学生组成的,经过一年的教学改革实验,竟有51%的同学在区统考中及格了。

1.3.4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范例

(一)《造、设、变、归》及分析

根据数学的特点和学生的数学学习规律以及认识建论,在一节课里,如果课题是新的基础知识课,可以把其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即

造“景”感知,引导建构(或发现);

设“样”训练,巩固建构;

变式导练,应用建构;

归纳提炼,完善建构。

这四个环节可简记为《造、设、变、归》。它可以做为基础知识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1.造“景”感知,引导发现。

这里所说的“景”,可以是一组有结果的题目(归知识),可以是一组图形,可以是数学游戏,可以是数学故事,可以是教师的演示,可以是学生动手实践,可以是日常生活问题或被学生所熟悉的生产问题,可以是当堂要讲的新问题并伴以旧知识和旧方法,„。总之,这里的“景”要有助于新知识或新方法的建构或发现。在这一环节里,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把造设的与学生现有水平相适应的问题情境或者说“情景”(“美景”、“奇景”、“妙景”)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激发学习动机,产生积极性,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知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联想、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去建构或发现新的知识或方法。这一环节要达到的目的主要是领会新知识的产生过程,并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常所说的新课导入,知识形成就是指这一环节。这一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法,可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而不同。这就是说,该环节的教学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范例:

(1)概念的导入及形成的教学模式:

①在“平衡”中制造“不平衡”(制造“悬念”),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在交流中教师引导,在引导中实现“平衡”(新知识形成)

例如,无理方程中“增根”概念的导入。在学生学完用乘方有理化的方法解无理方程以后,可让学生解下面两个方程:

教师让学生把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

学生检验第1题时,会发现:x2=9是原方程的根,x1=6不是原方程的根,但解题过程并无差错。

学生检验第2题时,会发现:x1=6是原方程的根,x2=9不是原方程的根,但解题过程也无差错。

这时,学生自然产生认知上的“冲突”。这就制造了一个“不平衡”(即制造“悬念”)。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教师可适当引导,让学生认真观察原来这两个方程的区别(第1个方程与第2个方程,仅是右边的性质符号不同)。在学生讨论到一定程度上,教师最后进行概括得到“增根”的概念,并强调解无理方程时,必须验根。这种导入方法比教师直接讲解所得到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的印象深刻,不易忘记。这是锻炼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具体落实。

又例如,“负指数”概念的引入也可以运用这种导入模式。这就是说,学生可通过自己对和的计算与思考得到负指数的意义。

②展示若干数学对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自己找出共性,教师概括形成概念。

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培养观察能力。

例如,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概念的形成,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另外,某类概念可以从类比引入。例如,对于分式方程解法的教学(以“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为例),可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通过解下列方程复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答案:x=2)

b.让学生独立解下列两个分式方程(教师引导类比)。

① ②

c.当学生解①得到x=2和解②得到x=1时,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整式方程和分式方程解法的区别和联系。然后,引导学生检验。这时,学生会发现x=1不是方程②的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从而引出“增根”概念,强调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和验根的方法。d.引导学生总结解分式方程的解题思想——化归思想。

(2)定理的导入及形成的教学模式:

例如:

复习旧知识,提出新问题,组织交流,鼓励猜想,引导论证,获取知识。

例如,北京市回民学校的董慧老师,在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定理时就采用上述的教学模式。

董慧老师首先让学生解几道一元二次方程的题,并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这些方程的根与系数有何关系?”,在同学解完题和个人思考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并鼓励同学们大胆猜想一般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证明猜想。

提出实验问题,学生动手感知,引导学生“发现”,推理形成知识,满足学生期待,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北京62中学的郭亚森老师在讲“平行线性质定理的导入和形成”课时,其过程大体如下:

①展示平行的梁架和修马履实际问题。

②把实际问题抽象数学问题:

③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纸。纸上印有:

④让学生用剪子剪下∠1,并和其它角比较。

⑤问学生发现了什么?

⑥引导论证。

注:有的实际问题直接包含着有关的数学关系,只要通过简单的变换或过渡,就可以从实际问题转化成相应的数学问题。有的实际问题,需要学生寻求与之有关的数学知识,并加以组合,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运用数学理论解决问题。

以上范例,对于知识的形成来说,其共同点是由具体到抽象。对于数学活动来说,其共同点是个人先对问题情境进行感知和思考,然后进行交流,在教师的之下,每个学生都在校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最终建构起新的知识结构。

2.设“校”训练,巩固建构。

在第一环节的基础上,教师给出“样”题(即例题),这里的“样题”要有典型性,示范性,要先易后难,先简后繁。“样题”可根据具体情况由教师精讲或让学生自己看。然后,教师再给出类似“样题”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时教师可在班内巡视,了解情况或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调节教学安排。如果有条件的话,“样题”和练习题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显示以减少抄题的时间。练习题的答案要在这一环节即将完成时给出。(可用投影仪显示),并让学生进行一下简单小结,找出新知识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必要时,总结一下记忆方法。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模仿练习(一级模仿理论),巩固新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一定要在时间上给以充分保证。这就是说,该环节重在学生的动脑动手练习上。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句话虽不真实,但含有一定道理。人就是在模仿中长大的,在模仿中创新,在模仿中发展的,这是千真万饶真理。

第二环节所体现的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

3.变式导练,应用建构。

这里所说的“变式”是指非规范问题。

第二环节学生练习的是基本题,规范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出一些非规范问题让学生练习。这里特别指出的是:这些非规范问题一定要按着一点一点加难或加繁的顺序给出。给出非规范问题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化旧思想把非规范问题转化成规范问题。这就是说,在这一环节里,教师所做的事是引导化归或帮助学生塔桥或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问题的解决要由学生自己完成。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在第一环节所建构起来的新知识,并通过对新知识的应用,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中的特殊化思想,一般化思想(含函数思想)、分割与变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RMI原则等。为此,解完题后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变式导练,应用建构”可用于习题课教学。

以上三个环节的安排,体现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这也是数学教学的特点之一。

4.归纳提炼,完善建构。

完成以上三个环节以后,要继续进行第四个环节的活动。这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这是当前数学课堂数学往往被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小结。利用下课前的几秒钟,由教师重复一下黑板上的大小标题不能视为进行了课堂小结。真正的课堂小结要由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归纳、整理和提炼,以达到完善建构使建构系统化的目的。

这一环节尽管所用的时间较少(大约5分钟),但如能长期坚持,它会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形成。要让学生养成习惯,养成做完一件事就要进行总结的良好的个性品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贵在坚持”。如何进行课堂小结?

开始,可由教师提出要总结的问题,例如:

(1)新知识或新方法发生的大体过程是什么?

(2)新知识或新方法有何特点?

(3)非规范化问题是如何转化成规范问题的?

(4)在使用某一概念或某一定理的时,要特别注意的是什么?

„„

在学生学会了如何进行总结后,教师可不再提出提纲。但学生总结后,教师要给以补充和完善。总之,通过课堂小结,要使学生对这一节课有一个整体认识,使知识成串成链系统化。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另外,通过小结要使学生学会提炼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提炼和掌握数学思想是学好数学的根本。

在这里顺便提一个建议:教师在每次留作业时,可向学生倡导,做完作业后,写出简单小结。如能长期坚持,必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造、设、变、归》教学模式操作说明:

①当课题为新的基础知识时,一般讲,该模式的四个环节既要完备而且有序。即先一后二再三最后四。每一环节的时间控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题的特点以及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②根据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复杂程序,第三个环节的“变式导练”可在下一节课或下下节课继续进行。

③第一环节的造“景”可以在上一节课留成作业。

④课堂小结必须给以足够重视,千万不要剪进行小结的时间。可以书面总结,可以全班交流。

根据上面对《造、设、变、归》教学模式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到下面的结论:

知识形成在于“景”,突出重点重在练,解决难点要巧中探,发展能力需提炼。

由此,我们可形成与《造、设、变、归∪价的教学模式——《“景”、练、探、炼》。《造、设、变、归》教学模式的表面形式多是“两头活,中间静”。所谓“两头活”是指在一节课的开头和末尾,课堂上的交流气氛相对活跃,“中间静”是指在知识形成后的一段时间里,教师要让学生安安静地作题,对新形成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二)习题课教学模式

“习题课”,故名思意,应当以学生自己作习题为主,而且是以作变式题为主。上这种课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是基本教学模式中的“变式导练,应用建构”和“归纳提炼,完善建构。”

提高习题课质量的关键是精选习题和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即通过解题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并发展能力(含数学思想方法)。

(三)复习课教学模式

教学进度中,某一单元结束后,期中测验前,期末考试前,都要安排复习课。上好复习课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一般是由教师对所要复习的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更多的是让学生作题。认识论指导下的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应该把系统归纳的责任还给学生。

1.基本原则:

(学生)课前复习,课上交流,适当练习,重在类化。

设计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课前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复习中去——看书,自己查找学习中的漏洞,自己校正错误的思维建构,并让学生写出归纳小结。

(2)课上组织交流,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在小组内交流,在全班组织同学间的经验交流或错例分析交流,或宣读小论文等。

(3)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模式,组织交流,引导合作,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和概括能力,补充和完善同学们的思维建构等等。

2.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认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应理解为“导学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能力,提高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而学会的手段是科学的过程。具体到数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形式过程、巩固和应用的过程以及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类化过程。没有这些过程,学生是学不好数学的,更谈不上学会学习。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绝不能用教师的分析讲解去代替学生亲自经历这些过程。这就是说,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学生自己的做和悟。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学生的数学是在教师的作用下,自己做会和悟会的。笔者的最后结论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教学法是“导、做、悟”,并以导、做、悟的有机平衡为最高标准(有机平衡分析略)。

第四篇: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 黄玉霞 内容提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借助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应用性。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原型 探索 体验成功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积极性就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为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把大量生活味道十足的细节引入课堂,大大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把知识点融于生活当中,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起来更轻松、有趣。如在负数的教学中我从数的发展史手指计数、结绳计数开始,用温度、收支、盈亏、海拔等引入;介绍绝对值的无方向性则以坐出租车计费与方向无关作类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幻方用射雕中黄蓉戏瑛姑的情节引入中国古代数学家这方面的成就;计算训练选《哈佛女孩刘依婷》中介绍的扑克牌强 化训练法;用字母代替数的优越性通过猜数游戏引入,让学生在心中想一个数,经过老师提出的一系列复杂运算,把结果告诉老师,老师能马上说出他心里的数;为了让学生明确数据的收集方法,举手表决法的条件,我讲了个笑话:“不在的请举手”。而介绍抽样调查前我学着小孩的语气说:“爸爸,每根火柴我都划过了,全划得着才买回来”。笑声中学生记住了举手表决必须人在场,有破坏性或不易全面调查的有必要进行抽样调查等等。现实世界是数学丰富的源泉。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一定能够找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数学素材。

2、依托生活原型,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抽象性,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通过对生活实际提炼后形成的,因此,抽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必然能从生活中找到其“原型”。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把新知建立在学生平时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基础之上,化抽象为具体。

七年级入学之初,我一直在思考,怎么上好数学引入课?教材是载体,教师要对课程和教学进行重新整合。我们要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如何传递教师应该可以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于是我心里一动:设置了一个过程,不把内容直接呈现,而是由一系列的发现行为,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即魔术表演 “扑克牌猜找——百发百中”:一叠扑克牌打乱,花色朝向学生,任意抽取一张,让学生记住花色数值,教师看不到,插回打乱洗牌,教师再准确无误地找出该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发现老师 “手脚”。而发现的过程,学生必须敏锐观察,充分交流讨论,从而产生顿悟,发现奥妙!进一步再上升到理性思维,归纳出方法。而一个穷其然,穷其所以然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的情绪跌宕起伏,热情高涨,十分形象地感受“观察、发现、探索、归纳”这一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魔术之后,我又增设一些找规律的题目,使“观察,发现,探索,归纳”这一抽象的方法演绎得更淋漓尽致。

在《相交线》教学中我以小时玩的翻花绳游戏导入,让学生忽略绳子的颜色、粗细、原料,从花绳的变化抽象出尽可能多的图形。让学生经历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从游戏中感受到:如何从现实的场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呢?显然要舍弃与数学无关的东西,只把其中的数学因素抽象出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接着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flash制作的两根木棒交叉转动抽象成的相交线模 2 型演示,让学生再次体验从现实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

3、关注非智力因素,实施情感教育。

情感是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心理学的理论表明,个体的动机、情感、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以及智力开发有着很大的影响。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心以及相互尊重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在数学教学中显然应当让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也在享受到终身做人的教育,在引导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进而体现数学的价值。因而在涉及介绍到中国数学发展史等方面我总会加一些情真意切的激励性话语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心中的梦想与豪情。引入课中学生发现魔术奥秘后我也即时跟进激励:同学们,这个世界上,被苹果砸过的人决不只牛顿一个,可为什么只有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其实他就是多了些好奇,用的就是“观察、发现、探索、归纳”这一方法找到了答案。同学们,也请泛滥你们的好奇心,观察生活,也许你们就是明天的牛顿。最后,还送给学生几句话,作为该节课的结束,以及三年初中生活开始的启航: 我踌躇满志,我潜力无穷!我要在老师的教导下,刻苦学习,全面发展。为了美好的明天,珍惜宝贵的今天!使得活动的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十分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始终能一起看,一起说,一起思考,一起发现,一起喜悦,享受到一种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教学《再探实际问题——哪种灯更省钱?》我也及时告诫学生:作为一种能源,电、水、气都不能无节制地滥用,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家。不管一天我们的生活多么富足,我们都要保留节俭的习惯,这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我们作为地球人的一种修养。进而加强学生在学校及家中从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等细节开始做到节约能源。

二、让数学走近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方面,强调了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导致学生学会了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因此,3 我在注重把生活引进数学的同时,更关注把数学引向生活,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巩固知识,在生活中感受数学、走近数学,体验数学应用的魅力。

1、贴近生活,运用数学知识理解生活世界。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生活实际,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让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周围的生活世界。如学了相交线的垂直关系后,学生就能理解建筑中铅锤的作用;学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知识后,学生就能够理解潜望镜的构造原理;学了圆的性质之后,学生就会理解下水道的盖子,各种车辆的轮子,生活中的瓶口、罐口为什么是圆形的,而不是正方形、椭圆形的。学了百分率的相关概念后,同学们就会更好地理解酒精度、利润率、优惠率、打折率是怎么回事;学了“正多边形概念、多边形的内角和、镶嵌” 知识之后,学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用同一种瓷砖铺地只见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或者普通三角形、普通四边形,而不见正五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学了“概率”之后,学生就可以估算出“体育彩票”“福利彩票”中“35选7”的中奖概率是多少„„这些涉及到日常生活的问题,是学生经常遇到的,这样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因为有了数学,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变得明朗了,学生对生活事物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刻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好数学的主动性,较好地体现课改理念,让数学走近生活、使生活数学化。

2、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尝试应用数学。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会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因此在课改实践教学中,我不仅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更注重加强学生怎样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教学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再探实际问题——哪种灯更省钱?》,我课前布置了一个调查:你们家有几盏灯?这些灯价位如何?每个月电费多少?电费是怎么算的?不但在调查中分散了难点,也让学生理清了灯的费用的计算方法,进而引导学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逐层剖析,并加以延伸变题,利用已学知识,判断出选择哪种灯比较合算,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为家中提供一个合适的用灯方案。再如装修房子是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学了几何初步知识之后可引导学生帮助家庭设计房屋装修方案,学了“正多边形概念、多边形的内角和、镶嵌” 知识之后,可引导学生帮助家长选择何种瓷砖铺地既美观、方便、又实惠;当工程师是大多学生的理想愿望,学习“线段”“点到直 4 线的距离”“三角形三边关系”知识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从某条河流向某村引水灌溉,如何引渠才能使渠道最短?在某公路上建立供电站同时向A、B两村送电,建在何处才能使电站到A、B两村的距离之和最短?学了“三角形稳定性”之后,学生知道如何使长方形的木框架不变形。学了“平行线”之后,学生知道球桌上应如何打才能使桌球准确打入射门。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日趋丰富,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数学是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进一步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感悟到“学好数学”可以更好地把握生活,从而激发了学好数学的欲望,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3、创设活动,在实际操作探索中提炼数学知识,使数学高于生活。数学活动课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以模拟的社会环境为舞台,揉合数学与生活于一体,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创设操作、探索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本质与规律。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我让学生预先制作几个正方体,在课堂上现场实践操作,沿棱剪开成展开图。学生在课堂中有独自操作,也有彼此交流合作的,气氛活跃,而在交流时发现有很多不同的展示图,于是引发了疑问:还有其他的展示图吗?到底有多少种?如何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讨论。教师作适当引导,让学生从剪出的展开图中先寻找特征,再根据特征罗列可能的展开图,从而发现规律,系统掌握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及特征。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系统性,我们可以通过探索,使之上升到理论水平,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即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于生活。数学课堂作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交汇点,其作用在于: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从生活中摄取数学信息,引进数学课堂,再“内化”为学生的 5 数学智能和技能,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永远无法剥离的,尤其在新教材中,对于数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更为突出表现。数学教育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使封闭的书本知识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学生才能真正开始认识并学习数学知识。教师要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变枯燥为丰富,变无味为有味,变无趣为有趣,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

第五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期报告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问题的提出 】

话中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德育教育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所关心的人、事、物作为切入点,灵活引导,步步深入,变空洞的说教为潜移默化和自我感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生活、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体验中获得道德的发展。以达到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的目的。

德育的生活化策略的实施必然要以活动来加以联系,活动中凸现德育,德育渗透于生活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优化型策略。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目的:教育应不断地丰富、充盈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的全部时空,在德育教育中要细致管理,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得到满足,管理能力得到增强,以细微之处见精神。还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以一颗爱心包容学生,让点点滴滴的细节都成为德育的宝贵资源。

研究意义:

德育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并使之成为他们由衷的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学校德育课程,要打破旧的“课程”框框和“学科”模式,以理论、规范和一定阶段学生生活实践为教材,除了显性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发、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中一切积极的隐性课程内容,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把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人总是在生活中敞开并展示为人。离开了人的生活,人作为人将无立足之地,他只能是被异化、被扭曲,或者被降格。德育生活化就是还原人于生活之中,把人引向人的真实的、具体的、完整的生活。德育要促进人的发展,就必须关注人的生活,把教育趋于生活化。“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建立一套方向明确、目标具体、内容适当、方法科学的小学德育目标阶段化体系。

2、在德育课程中努力打造“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根本,以实效为目标的德育新课程模式。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和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3、充分利用好《品德与生活(社会)》,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授课,培养学生具有良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把活动与课程联系起来,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生活。

【主要研究内容】

1、切实有效地进行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促使更好的为品德教育服务。品德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而我们必须用社会资源去发展学生认知框架,达到资源的优化。

2、课队相互贯通,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这是“寓德育于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实践性环节,是向生活延伸的最直接方式。

【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资料法、活动法等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实践】

2011年11月—2012年1月,本课题进入实验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是实验提高阶段经过五个多月的试验和研究,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根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特点,围绕本阶段研究的主题内容,我们开展了下列工作。

一、切实有效地进行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优化课内课外,更好的为品德教育服务。

(一)用“活”已有的社会环境资源

1.重视教师这一重要资源。陶行知一贯主张“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教师对学生会有重大而且深远的影响,高尚的人格堪为学生楷模,深博的学识能启迪学生的智慧,精湛的教学艺术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处理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好与坏。所以我们把教师作为育人的重要资源。强调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以自身的人品、智慧、灵感和创造性生命力丰富课程内容。教师要努力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主动构建与自然、社会、学生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品德课程日益走向开放性、生活性和创造性。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著名教育者陶行知曾经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学生并不是一张任人涂抹的白纸,他们有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个性化的感性认识,有对教材的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因此,在品德资源利用与开发过程中我们遵循学生已有的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尊重他们对外部信息的主动选择、加工与处理,尊重他们对教学内容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并将掌握的这些情况作为重要的资源利用与开发,进入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使教学实际贴近学生,满足学生的认知欲望和发展需求。我们还看到,学生的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对他本人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伙伴也是一种资源,伙伴可以从他那里获得知识和经验,受到激励和启发。因此,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开发利用家长资源。家长是不可缺少的资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合越好,受益越大。如今的家长文化水平较高,中专以上学历占多数。学生家庭中往往有不少与品德生活课程有关的课程资源可以利用。有的学生家长就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如:植物学家、医生、技术人员、„„有的家长兴趣爱好广泛,特长明显:有的擅长种植;有的擅长做手工;有的擅长体育运动;有的擅长喂养小动物,他们完全有能力指导或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家长的人品,对生活的态度,对事件的看法意见等,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所以,开发和利用家长这一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它在学生品德形成和生活习惯形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挖掘新的可利用的社会环境资源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谈到,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支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内容从教科书延伸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它关注儿童生活,关注儿童成长,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学校、社区是品德课程的资源宝库。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充分利用本校、本地的教育资源,努力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新课程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环境面貌,文化氛围,多彩的活动都能成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特色素材,也是形成良好品德习惯的重要培养基地。学生在熟悉的,亲历的生活中,在真实的,丰富的情景中开展一系列品德探索体验活动,能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增强是非对错的辨别能力。学校所在的社区蕴涵着自然、社会、科学、人文等多种资源,学生对社区也有一定的感知和认识。以往的教育只是局限于学校的小天地,对社区资源往往视而不见,新课程解放了师生的思想,社区资源进入了我们教育的视野。还有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他们所熟悉的家乡名圣等都是不可不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源。网络资源也可以成为广泛的可利用资源。

(三)合理整合社会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可利用价值。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社会环境资源包括空间资源、时间资源、人类环境资源、自然环境资源。面对满眼的“资源”,我们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辨良莠、分虚实、定取舍。合理整合社会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可利用价值。首先,我们对零散的课程资源,比如个人、家庭、自然、社区、媒体等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变通组合,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适合性。其次,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适应时代的转换和激活,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生命活力,再者,对现有的可以利用资源做了变通,嫁接,使其具有再生性,可持续利用。

二、课队相互贯通,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

新的世纪,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打好基础,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而少先队活动恰恰符合这个要求,因此,我校把思品课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作了一点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课队相互贯通,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做一下汇报。

(一)富于饱满热情,关注学生成长。

我们深知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因此,我校少先队特色活动与思想品德课结合教育的热情非常高。如品德与生活“生日快乐”单元,本单元通过“祝你生日快乐”、“快乐的国庆节”、“过去的故事”、“红领巾的故事”这四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新中国诞生的过程,了解革命故事,从而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来之不易,引发热爱祖国之情。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全国上下纷纷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1周年举行各种活动的同时,我校将“民族精神”教育全校推广,开展了以“铭记抗战烽火,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击醒了在场每一位教师和队员的民族意识。全校开展了“七个一”活动,即了解一个抗日战争故事;观看一部抗日战争影片,浏览网络中的抗日战争资料,办一份抗战手抄报,写一篇抗战征文,参加一个课题研究,举行一次主题中队会。我还以大队集会的形式开展了“革命故事、演讲比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队员们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唤醒民族意识,击醒奋发向上之心。

(二)紧抓有利时机,内化道德品质。

结合品德课二年级下册“春天的种植”、四年级下册“在公共车上”、“家乡的变化”等内容,我校打出了“积极行动起来,做文明的小主人,做文明公民主力军”的旗帜,以“手拉手创文明,红领巾在行动”为主题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利用宣传单、黑板报向附近的居民宣传创城的重要性;对社区周边的小广告和垃圾进行清除;用照相机将身边的一些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拍摄下来,以宣传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参加植树活动;手抄报比赛等等。虽然这些活动占据了大家很多的休息时间,但学生们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队员们感到无比自豪。丰富的活动,使思品教学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真正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少先队员更富于朝气。思品课与少先队建设相辅相成,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为队员思想、道德认识的继续提高注入了新的催化剂。

(三)加强实践体验,提高道德素养。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中的“暑假怎样过”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合理安排假期生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真正达到课程标准中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这一内容标准。我校结合实际提出的“千名学生进社区,千名教师进万家”的活动主题,提出了“活动在社区,快乐在社区,收获在社区”的口号。作为少先队辅导员,我深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有助于发展其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当然要想活动收到实效,明确活动目标,精心设计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设计方案时,我校不仅考虑到学校和社区的实际情况,还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活动的形式要活泼有趣,让学生愿意积极参与;活动的内容要科学有效,使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方法、获得知识、得到体验。我们和城管一起清除楼道里的小广告,为的是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我们和队员们一起到图书馆里读书,为的是让队员们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组织队员到幼儿园里体验当一日小老师,为的是让他们懂得道理、得到锻炼„„我们的活动受到上级领导和社区居民的高度赞扬,学校获得了肥城市“千名学生进社区,千名教师进万家”社区活动优秀组织奖,还在全区的社区活动总结会上做了经验报告。

(四)开展创新活动,提高教育效率。

带领队员们将传统的活动创新,是我校的一大特色。近两年“创建节约型社会”是现在大家关注的热门问题,品德教材中也有相关教学内容,如:湘教版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的“我有一双小巧手”、四年级下册的“绿色小卫士”、二年级上册的“生活中的小创造”等等。结合这些内容我们在校园内,社区里发出了“全体动员,人人行动,共建节能型社会”的号召,让队员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树立节约意识。学校组织开展了“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小调查,大收获’用水用电情况统计、分析”、“‘梦想在我心中,创造在我手中’变废为宝制作”、“‘家庭节能,现在出发’节能知识竞赛”、“楼道里的‘节能个性标语’设计大赛”、“节能生活方式创意写作大赛”、“‘人人节能,家家有福’春节送福送节能窍门”、“变废为宝DIY时装表演”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队员们经历了观察比较、收集资料、合作交流等多种体验,通过体验队员们不仅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

(五)重视教育科研,加强理论指导。

优秀的活动,需要理论的指导,将活动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会使今后的工作更富有特色。在课队结合、加强实践的同时,我校组织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发展,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从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工作,使“道德情感”、“理智情感”渐渐渗入了队员们的心中,队员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有效地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

在课程改革快速推进的今天,如果能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作用,把少先队活动和“课改”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改”对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课队相互贯通,不失为全面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课题中期研究成效】

经过努力,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科研机制,形成“教研专题化、课题行动化、实践反思化”的特色,加强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服务力度。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的实施阶段,围绕课题研究计划,我校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德育管理、活动、交流教育网络平台;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互动育人的德育课堂教学新模式;建立合力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等三大方面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积极为学生创造走出去的机会,开展了风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受到社区、家长好评,学生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教师提高了科研能力,有了自己的品德课程教学模式,并且撰写优秀论文,开展主题讲座,极大的拓展了教育资源。我校于2011年被授予“德育先进集体”。

【研究中的反思】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习惯养成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整体学生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德育教育水平上升了很多,表面出我校在本课题研究方面的努力,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的问题,很多活动的实效性还不强,没有深入部分学生思想深处,有“水过地皮湿”的感觉,德育缺乏实效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落实,学生不良习惯的反复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课题的经验性材料还是比较少,对其他人的促进作用不够明显。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措施,实施德育工作的创新,完成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系列生命教育,提升生命质量,以此推动全局发展,促进师生实际生活效率的提升。我们将邀请专家到校指导;组织工作交流以及组织研究人员动态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广泛听取、收集多方面意见,整理、汇报实验研究的成果。【课题研究经费及其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我镇是泰安市的教科研基地和示范窗口,有完善的教研制度,并落实到位。

(二)时间和经费保障:镇教办重视教科研工作,对参加研究工作的教师在研究时间及研究经费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为本课题的研究能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三)聘请市教研室路元宏老师为此课题的理论指导工作。于习文:主要负责人,全面策划,制定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措施以及组织学习,收集资料,召开课题会议,撰写实验报告等。

李玉峰、杨君、卢风伟、刘春是实验实施者,根据方案的要求参加学习,参与实验,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等。

下载《农村中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课题第三阶段研究工作计划 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中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课题第三阶段研究工作计划 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与课题应用计划(五篇材料)

    课题研究与应用计划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组 课题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课改纲要、教育部精神为指导,加强学校德育有效性研究。 二、主要目标 1......

    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策略研究

    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陈述人:李建忠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 我代表课题组做开题报告,恭请各位指正。报告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课题研......

    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的实验与研究

    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的实验与研究 【摘 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难点。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必须在融洽活泼的生活气氛中进行。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克服习作......

    中学数学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读后感

    读《中学数学教学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有感 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能力,备课是源头。教学语言、动作以及教师魅力才能更好的作为辅助,使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效率最大化, 数学教学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校本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仁里集镇实验小学王杰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校本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仁里集镇实验小学王杰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初中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初中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实施方案莘县古云镇中学2012.12初中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小班化教学”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5篇范例)

    泰 安 市 教 学 研 究 课 题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 研究总报告 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 主持人:陈宝霞 二〇一七年二月 课题名称:《运用信息技术进......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河南省小学语文名师 学号:培育工程结业论文 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改探讨学校名称:河南师范大学 学院名称:文学院姓 名:周金然 2015年6月 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