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托管模式讲话

时间:2019-05-15 08:5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托管模式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托管模式讲话》。

第一篇:农业托管模式讲话

东良乡农业托管经营模式推广会

2015年4月

同志们: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部分地区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有限,农民恋地情结较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由之路,但这个过程要与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水平和农业人口转移程度相适应,要与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要适应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土地托管作为一种新的土地流转经营模式悄然出现。

一、推广土地托管模式的背景

(一)其他模式的规模化经营风险较大。一些地方政府一谈到土地规模化经营,就想把土地集中起来,认为这样就是规模化经营了。在实践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体制长期不变的前提下推行的,国家以粮田为基准的各项农业补贴政策,使农民享受到土地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增加了农民对土地的重视。实际上,地方政府看重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利益,同时也忽略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风险。认为如果土地租金收入高于农民自己经营土地的收益,农民就会流转自己的土地,就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而农民在第二三产业能充分就业,又会得到一份收入。如果农民在第二三产业 不能顺利就业,其预期收入就无指望,那么风险就产生了。我们也可以理性地想想看,租入土地的公司或机构凭什么就可以从土地上获得高收入,这里面存在着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如果租用土地的公司不能盈利,就不能全额支付土地租金,那么农民的收入就受到影响。如果农民不能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中获得土地的增值收益,节省出来的劳动力也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而不会获得更多的收入,这时农民又不能收回土地耕种,那么农民的生存就困难了。

(二)其他规模化经营损害农民利益。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前提,但不能忽略现有的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方式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适应性。从部分地方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后的情况看,一些公司或种植大户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以低价收购农民土地,使农村土地向非耕种者过度集中,公司担当土地经营的主角,部分农民成为这些公司的雇工,身份变成拿工资的农业工人。这样一来,土地的规模效益多数被承包者获得,造就了一批“新地主”,尤其是在那些农民“被规模”的地方,这些农民种的虽然是原先自己的地,但他们感受到的是自己被雇佣,他们对田间作业的用心程度就大打折扣。种地也是个“良心活”,用不用心效果大不一样,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总体上还是利益驱动的,实现了利益边界清晰,利益驱动就能使农民种自己的地,自觉并尽心尽力。.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后,虽然土地的收益提高了,但是并不是所有村民的收益都在提高,而承包方占有了土地 的规模效益。外来资本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土地产生的利润归外来公司所有,农户承担的风险增大了,农户可能无法享受到土地的增值效益。如果农民得不到土地租金,或土地租金不能随行就市,农民就会收回土地自己经营,不愿意再让承包公司经营了。也有的农民将土地完全流转给了其他种田人,他们有的进城务工成为新市民,不能就业的就失去了生活保障。

因此应尊重客观规律,发展有效的土地规模化经营。通常用农业生产效率来衡量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有效性。实践证明,农业生产效率并不完全取决于土地经营规模,它还取决于农业分工专业化水平,比如农业技术进步、农户经营者个人素质等。在很多情况下,分工、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等发展的规律性综合影响着农业生产效率,比如不同方式的技术进步会使农业生产效率持续增长,与土地经营规模没有任何关系。无论是大规模农场,还是中小规模农场或小型农户经营,追求规模经营的有效性。即与分工、专业化、经济组织和效率密切相关的规模。所以,从农业生产效率视角,应发展有效性的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

二、土地托管的特点

(一)土地中托管能预防土地流转非粮化倾向

各地土地流转非粮化倾向严重,非粮化比例最低的也超过了当地规模化流转面积的50%,最高达到80%。面对粮食种植投资大、利润低、周期长的特点,非粮化成为经营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但随着非粮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张必然影响当地 的粮食产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粮食安全。但就目前土地托管的情形来看,托管后土地用于粮食种植的占绝大多数,如果能加强托管主体的良种化、科学管理,实现稳产增产就有了保障。

(二)土地托管适用于工业化较低地区

土地托管方式适合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低的东良乡农民,我们这里的农民一方面不愿放弃外出就业带来的可观的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务工经商的农民在城镇从业的不稳定性和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让他们不敢轻易放弃土地这一保障,不愿把土地流转出去,于是出现了农闲时出外务工、农忙时返乡抢种抢收的现象,而土地托管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自己的地还是自己说了算,而且收益不受任何损失。

(三)土地托管不必转移土地承包经营权

无论是把土地出租还是入股都可以认为是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种转移,前者让渡的是承包期,后者则转移了部分经营权,这在事实上造成了农民失地。而土地托管不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平衡了土地的商品属性和生活保障属性,既实现了规模经营和土地效益最大化,又消除了农户对长期流出土地的担忧,顺应了农民的恋地情结,维持农地对于农民的生活保障基本功能。

(四)土地托管表现为渐进型土地流转模式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加快、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认知的不断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土地托管终究会被土地入股、合作经营等形式所代替,比如,封丘县亲耕田合作社初期托管土地面积达20 000亩,到目前为止已减少到5 000亩,其余15 000亩全部以入股的形式流转给了合作社,因为农民在土地托管后外出务工经商或就地转移从事二、三产业,实现了打工收入和土地收入“双丰收”,他们切实体会到了脱离土地的好处,自觉自愿地实现了从托管到入股、合作经营的转变。

三、土地托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土地托管是土地流转形式的一种新探索,对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解决未来我们国家“谁来种地”、“怎样种地”两大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一)存在问题

1.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以往的流转形式中,农民有偿地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经营主体,获得流转收益,而土地托管不同,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主体地位不变的前提下,需要农民向托管主体缴纳一定管理费用,通过托管主体的规模经营、良种推广、科学管理,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而缴纳管理费正是农民无法接受的地方。

2.托管主体存在资金瓶颈。在托管服务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特别是发展中、后期,随着托管规模的扩大,购买大型农机具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据测算,1 000亩地从种到收的 农机投入最少要60多万。但由于缺少抵押物,托管主体很难从金融部门获取贷款。融资难、贷款难是影响土地托管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一方面是农田水利设施配套不到位,原来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土地规模小,对土地平整度、道路等要求不高,农用机械都是小型化、家庭化,托管后土地成方连片,对土地平整度、道路、水利等要求高,加大了土地托管成本。另一方面是仓储和晒场等农业生产场地配套不到位,尤其是秋玉米的储存和晾晒问题是目前阻碍土地全托管的重要问题,也是土地流转经营主体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对策建议

1.坚持农民自愿,在村两委引导下开展土地托管。村两委牵头、合作社与农民共同认真核算农业经营成本,逐项确定服务价格,比如收割可按市场价的70%,制定土地托管管理费用标准,确保将农民成本降到最低,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探索土地托管这一土地流转模式。

2.依托托管主体,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成立农业服务公司,邀请附近有大型农机的农户加入,签订协议可按市场价的60%,并保证提供一流服务,也可鼓励个人购买机器加入合作社,重点培育几个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提供主要作业环节的社会化服务,这样既能提高了农机具利用率,增加了托管主体收入,也能解决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经济的事情,降低了他们的经营风险,从而带动更多农户或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粮食种植,有利于扭转非粮化倾向,加快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步伐。

3.加大政策扶持,提高托管主体抗风险能力。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扶持。一是争取各级农业部门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土地托管的发展,对托管主体给予一定农机补贴;二是协调金融部门给予信贷支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一是整合土地综合整治资金,优先投入到土地规模经营地区,高标准建设水利、田间路渠等设施,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四、建议运营模式,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主动联系各级农业技术研究单位、农资产品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厂家,向下服务采取农资产品统一供应、农业生产统一管理、农副产品统一购销,实现规模经营。

分级发展逐步推进模式,一是初级阶段,即“半托”型土地托管服务。农民预订服务,可交部分押金签协议预订部分服务,即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选合作社提供的各类农业服务项目。合作社农业服务队完成服务后,经农户验收合格,按统一标准一事一收费。另外,农户还可以签订协议享受农活“全托”服务,即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形式。产前,合作社统一种植品种、统一采购农资产品;产中,统一进行田间作业;产后,统一回收或统一销售农产品。二是中级阶段,土地全托型。农户与合作社签 订土地流转合同,将土地委托合作社全权管理,合作社每年给农民定额分红。三是最终阶段,股份合作型,即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合作社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第二篇:武汉托管模式

大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需要,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有益探索。刘谦副部长要求我市在探索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时要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要把握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方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体现出国家的要求和党的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群众得到实惠、医务人员得到激励、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的目标;二是要转变运行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在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前提下,建立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长效稳定机制;三是要明确服务范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平台,要保障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要重视公共卫生服务,尤其是健康教育和慢病管理工作,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大医院主要解决疑难重症,培养优秀医疗卫生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加强合作、明确职责、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协同配合,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增强群众基层就医信心,实现六位一体功能的有益举措。要不断积累经验,探索长效发展机制;四是要加强社区人才培养,通过大医院帮助,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成长。在培养中要充分考虑到二者执业范围不同,制定具体措施,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来自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也纷纷对我市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是当前快速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最现实、最有效的方式,并对完善我市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第三篇:整形医院托管模式(推荐)

整形医院托管模式

整形医院的未来及发展,大家都知道韩剧,韩剧在短短的几年几乎占据了所有中国电视台,只要是打上了韩剧,都会或多或少的占一点点光,比如现在某些明星,因为长得像韩国某某某明星,或者像韩国人就会引来一顿热炒。而整形医院,放佛就是占了韩国,韩剧的光,在近几年悄悄的走俏,而且势头凶猛,可以说大家现在所见到的明星、名人,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副被整过的脸。比如因为电视剧“宫”而火爆的女性杨幂,因为整形拥有了火爆的身材,靓丽的眼睛。

而不可避免的是,整形的风险,整形的风险恰恰正式整形美容医院的命脉,整出问题了,不仅仅影响了声誉,而且说不定会导致医院关门。而引起风险的又是什么呢?是运营,都说蛇无头不行,今天倒过来说,如果蛇身上的各个器官出问题了,蛇照样是行不了,风险是肯定要有的,既然不可避免,应该有强有力的公关能力,而公关能力正在于运营之中,而运营正衍生出了托管。

从大部分的整形医院可以看得出,运营上都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的,这些问题,通常有三种解决办法,强大自身,扩大运营团队;合并,强强联手;第三种也是比较现实的做法,依赖第三方团队的介入——即医院托管。

比对三种办法,强大自身,有些医院本身都自顾不暇,医院内部混乱,要组成自己的团队,有各方的阻挠,有些人往往是不想医院运营好,因而才能从中牟利。

合并,既无法强大自身,那可合并,但合并中,谁又合并谁,谁将来有指挥谁呢?

第三方,即今天谈到的整形医院托管模式,缺点是:并非自身团队,对医院不了解。优点正如缺点,不参与内部的竞争,对医院的不了解可以用强大专业知识来填补,三度传奇正是最近涌现的一支这样的队伍。专业知识强大,营销渠道广阔,是这种机构的必备条件,因为整个第三方团购的介入就等于把整个整形医院的包括营销、管理、运营、包装等等所有的面子工程都要接手。而能把这些运筹帷幄的事情交给的别的机构,专业、职业就是每一个整形医院应该需要慎之又慎的问题了。

第四篇:农业保险模式

结合国内外农业保险长期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的具体国情,以下两种模式也许是比较好的选择。

(一)政府主办并组织经营的模式

形式上可采取设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农业保险公司或由中央政府统一组建政策性的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农业救灾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保险和再保险机制,使农业风险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最大程度的分散。具体实践中可根据各地情况的差异将农业保险的决策和经营主体下放到省、市。自治区。由各地农业保险公司独立经营,自主决策。

(二)政府诱导型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政府诱导型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是指政府从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中退出。让位于私人保险,同时改变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直接补贴的形式和手段,以建立对私人保险诱导机制为主,最终引导农业保险走上市场化发展模式为目标。政府的退出将给私人保险留下发展的空间,政府科学合理地引导和诱导机制的建立有助于私人保险机构克服市场化经营的障碍。具体措施上可通过建立农业巨灾损失基金、创新经营管理技术、开放农业保险市场、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等来实现。保监会在2003年11月完成了一份《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的初步方案,提出农业保险制度的总体设计是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立体经营的农业制度框架,充分发挥国家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以适应我国农业保险的需要,满足广大农民参与保险的需求。可以预见,随着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介入农村和农业保险业务诸多政策措施的出台,加上保险业同仁的真抓实干、共同努力,保险保障必然惠及广大农民,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得到极大促进,从而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分析

借鉴国外的经验,目前有四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模式,即政府主办、政府组织经营的模式;政府支持下的合作互助经营的模式;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政府主办、政府组织经营模式

由中央政府或其相关部委成立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由该公司及其分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以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农村的寿险和其他财产保险为辅,其政策性保险的亏损可通过其他的商业性保险得到补贴。实行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对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少数几种农林牧渔产品的生产实行强制保险,其他产品的生产实行自愿保险。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第一,由中央政府进行组建和垄断性经营,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业保险,避免了农业保险存在的一些市场失灵现象,能够获得很好的规模经济效益。第二,该模式还非常符合大数法则的保险原则。农业保险的风险单位都比较大,适合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组织和推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业保险,特别是对某些险种实行强制保险,使风险尽可能在最大空间上进行分散。

该模式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第一,这种国有独资的政策性保险公司在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比较困难,缺乏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可能倒退到以前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方式。第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农业保险公司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协调存在困难。

政府支持下的合作互助经营模式

其实质是由各级政府帮助建立,以被保险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保险合作组织。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在省一级建立联社,统一规划和协调全省的农业保险。业务上,主要经营农作物和饲养动物保险业务,作物保险可经营一切险和多重风险保险,也可经营单一特种风险保险,所有这些经营都是非营利性的。为鼓励其经营,政府补贴部分经营管理费用,通过立法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某些农作物和畜牧产品实行法定保险。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第一,由于社员具有保险人与被保险人集于一身的特点,投保人同时也是保险人,共同的利益关系有利于形成相互监督机制,能够有效地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第二,由于互助合作制保险组织不以营利为经营目的,收取的保险费中没有利润因素,保险成本较低,因此能够提供更为优惠的保险价格。第三,由于参保农户所具有的双重身份,使具体的保险需求能够直接反应到险种开发设计之中,其险种设计更能满足参保农民的自身需求。

该模式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第一,农业保险合作社一般规模较小,风险比较集中,无法在较大空间内进行分散;第二,合作社规模太小,保险基金积累的速度和规模都受到限制,其保险补偿能力有限;第三,农业保险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在我国保险业整体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的条件下,农业保险合作社难以有足够的合格的经营管理人员;第四,由于受经济、文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民缺乏合作意识和自我组织能力,制约了我国农业保险合作社的发展。

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相互保险公司是不同于股份制公司的另一类保险公司,这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向农户提供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的各种险种和政府允许的其他农村财产和人身保险险种。投保采取自愿的原则。政府对农业相互保险公司通常给予优惠政策和必要的支持,主要是减免相互保险公司的营业税和所得税。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第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道德风险。相互保险公司以合作为基础,合作保险机构多由同一地区的农户自愿组成,农户之间彼此熟悉、信息透明,并且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以及所面临的风险因素都比较清楚,能够有效地进行相互监督。同时,农民既是投保人又是合作社的所有者之一,投保人骗取保费的主观动力大为削弱。第二,可以有效促进防灾减损工作。以相邻地区为统一体的相互保险公司将风险范围缩小、集中,为防灾减损工作提供了便利。同时,投保人与合作社利益的一致性使得投保农户能够主动采取必要的风险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在风险发生后,也能主动地进行灾后自救工作,以降低风险损失度。

该模式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第一,相互制保险公司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在经营上不对外经营以获得利润,且相互制公司没有资本金,也不能发行股票,因此,相互制保险公司的资金、规模等都存在风险;第二,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高赔付的特点,一旦某一年有大灾发生,保险公司需赔付的资金将非常高,只依靠农民之间筹集的这些资金无法满足赔付的需要。第三,农业相互制保险公司的资金有限,又直接导致了其保障能力的有限。

第五篇:农业网络营销模式

农业网络营销模式分析

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各地逐步开始了各类农业网络营销的尝试。随着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农业生产增收,多个生态农业区逐步规范,农业生产过程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尝试,各地县涌现了多种运作模式。

1、BtoB和BtoC模式

该类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组织(生产资源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经营以股份制来运作)、农产品营销协会等,其性质为民间团体,一般由在组织中具有较高影响力或拥有网络营销意识的成员发起在线营销,构建独立网站,同时负责在一些媒体和第三方平台发布产品信息,产品为其所在组织所有成员的应时收成。

2、农业企业自建企业站点开展BtoB业务

大多数农业企业站点里产品结构包括农产品种植、收获、加工、包装等过程中若干原料、半成品、成品等。企业一般是农业龙头企业,政府部门资金扶持并保障配套农业基础建设,鼓励农业园区以及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

3、基于第三方交易平台的BtoB农业营销模式

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发展激励了各行业参与电子商务的热情,一些个体农户和农业企业利用第三方平台供求信息服务出售农产品,拓宽了传统交易市场,降低部分产品在市场推广和销售沟通的成本。

下载农业托管模式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托管模式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仓储合同(托管模式二)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仓储合同(托管模式二) 仓储合同(托管模式二) 甲方:泉州双侨物流有限公司 合同编号:QSD 号 乙方: 签订地点:泉州双......

    库房仓储托管合同-托管模式

    库房仓储托管合同 甲方(托管方):地址: 乙方(委托方):地址: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经过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条 费用说明 甲......

    股权托管工作部署讲话

    在股份公司股权集中登记托管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 省金融办副主任孙宪青 2010年11月30日为健全完善我省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

    国外农业产业化模式

    国外农业产业化模式国外农业产业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逐步形成的。在农业产业化的浪潮中,各国的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北美、欧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作物、畜牧、水产、林......

    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一、 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一)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这是我国第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在黑龙江垦区农业风险互助模式基础上改制而成,2005年1月正式......

    农业产业化模式研究

    农业产业化模式研究 引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1)生产标准化 协会作为农民合作组织,通过指导员按标准化生产规范向果农提供技术经营指导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执行肥料,虫情报告,打药,绿色标准统一,组织专家来......

    某区推行土地托管模式经验材料

    某区推行土地托管模式经验材料去年以来,我区聚焦农业生产薄弱环节,创新“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农业全流程服务体系,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