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诗欣赏(推荐)
1.西洲曲
南北朝·佚名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2.《长恨歌》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蜀道难 唐·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4.琵琶行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武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岁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5.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6.陌上桑
两汉·佚名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喜蚕桑 一作:善蚕桑)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白晰 一作:白皙)
7.孔雀东南飞 东汉·佚名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8.木兰诗
南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惟闻 通: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贴 通:帖;惊忙 一作:惶 火伴 通:伙)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第二篇:中学生建国60周年长诗征文
1.那年,霜花结在石板上
被岁月和悲哀染红的枫叶
一片一片飘落
那年,我四岁,很多事情无法记清
一双布鞋将红红的脚趾裹住
鼻子红红的,寒风与鼻涕
不时溜出来,像枯黄的小草
在山顶企盼,期待……
谁也说不清楚的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事情
那年,我还不能一一叫出“四人帮”
那年,我不知“两个凡是”
那年,新“**会议”召开
那年,有一股力量,解开了缚在我身上的绳
那年,一个伟人
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那年,凝固多年的冰渐渐融化
那年,有一个叫“改革”词
像春风,缓缓……
那年,我迈开坚实的步子
在玉米与土地之间
匍匐,向上,做人……
2.十八个农民,悄悄在一页纸上
按下的那一瞬,十八个红红的手印
把那一夜的风,渲染得通红
就连破旧的草房,也感到红的庄严,史无前例
那些低微的声音,像一条隐秘的蛇
在一个村子,悄悄游窜
那年,是他们鼓足了我的信心
是他们揭开了一个国家
改革的序幕,我们大干起来,甩开膀子……
那年,我们不甘,我们要摘掉头上
那顶屈辱的帽子
3.那年,中国的南海边
一个老人在53层大厦上
看高楼林立,车来车去
看着,看着
他说了,我们一辈子
十辈子也忘不掉的话
“白猫,黑猫,抓着耗子就是好猫”
就是那只猫啊,因为它的颜色
让我们对世界与现实
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现在,我们在一句经典的话中
释放能量,人人都像一只,向上的猫,4.那年,布票,粮票与肉票
曾经左右着我的生活
让我在无奈与迷茫中,像一只悲观的燕子
我从没想过
今天,会捏一张纸,在街头漫步
在人潮汹涌中翘首,在手机与电脑前
随手抛掉,那份随生活而涨的股
从南方到北方,我只用一双眼睛
就看穿了,春天里那些萌芽的树
那些旺盛的彩虹
一道色彩斑斓的风景
在都市,摇曳着生活的精彩
5.那年,香港,澳门,经历太多的磨难
屈辱像一根柱子
深深嵌入,一个民族的骨头
现在,这骨头硬了
一个被思念煎熬一百年的孩子
又回到母亲怀抱,星光璀璨,灯火通明
它们的背后,是高楼大厦,是永不倾斜的塔
在九龙你可以放眼沐风
在澳门你可以放心跑马
你的阳光大道,我的世界高速
都在同一面旗帜下,以不同的方式
起跑,抵达生活,精准的核
那年,我们用一个伟大的词
“一国两制”,来表达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
6.那年,我从没想过民主这个词
有着怎样的意义,它又会给我的生活
产生怎样的影响
“沉默是金”啊,“祸从口而出”
父亲总这样教导我,要我一生
小心,谨慎,最好像一只,畏畏缩缩的猫
可他不知道,阳光明媚的日子
天空那么干净,我们手上的选票
将决定我们,生活的走向
我们已经挺直腰杆,我们能说自己的话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当家人
我们的小巷总理,咱们,说了算
7.那年,有一种速度让世界瞩目
有一种速度快过春风
有一种速度,3天建一层楼
有一种速度,让一个荒凉的小镇
变成特区
有一种速度与经济有关
有一种速度,“时间是生命,效率是金钱”
有一种速度,冲破我们长期禁锢的堡垒
有一种速度,似春雷
有
从零开始 长生界 凡人修仙传 斗罗大陆 斗破苍穹 刀锋传说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种速度,叫深圳
有一种速度是心窝窝里的风
有一种速度,让我看见
镰刀与斧头碰出的光芒
那样深远,刻骨
那样,深入人心
.8.那年,谈得最多的是“入世”
我们为什么要花15年
在一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页纸上,成为它的第143个成员
也许这是一种政治,也许这是普通老百姓
无法明白的闪电
但就是那年,我看见家电大幅下降
看见电脑走进百姓家,看见我们的日子
多了一些色彩,比阳光,还要阳光
比春雨,还要春雨
那年,报纸上,我们的家庭恩格尔系数
下降了,二个百分点
9.那年,当父亲住进医院
我的心,在春天里依然寒冷
担心他瘦弱的身子,熬不过明天
担心那些一罐又一罐的氧气
我是否,能用孱弱的双肩,扛动
我的泪,像输液瓶上的点滴
一点一点,落在心上
父亲躺着,呻吟
一声一声,像一颗颗针
在我童年的衣上,一下一下
缝着破旧的衣服,母亲在旁边
擦拭猩红的眼
我多么希望啊,有一缕春风
能从心上拂过,那年有一个本子
叫“农村合作医疗”,父亲再次生病
我用它,支付了一半药费
就像肩上的担子,被人卸去大半
这,多好啊
10.那年,“温总理到我们村子里来了”
这是三峡库区龙泉村,一个百年不遇的日子
我们,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官
我们,不知所措……
我们围着总理,怯怯不敢向前
“乡亲们!快坐下……”
“粮食够吗?”“养的猪好吗?”
“柑橘多少钱一斤?”“电费降了多少?”
总理问的,全是咱老百姓的问题
问着问着,我们竟把总理,当成了百姓
是的,是和我们一样的百姓
隔壁李建明,被拖欠一年的工资
晚上就拿到了手,他说
他捧着的是一颗心
这颗心里,有他,有你,还有我……
11.那年,龙腾的声音
凤翔的鸣号,亲切,和谐,……
像一曲,辉煌的盛世乐章
从零开始 长生界 凡人修仙传 斗罗大陆 斗破苍穹 刀锋传说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杨善洲》叙事长诗
《杨善洲》叙事长诗
坚实的足迹
所有的生命
就像潮落潮起
2010年10月10日
一个普通的日子
一个叫杨善洲的老党员走了
像保山大亮山森林中,金秋
一片熟透的黄叶
回到他生长了八十四载的那方土地
但所有人都坚信
他并没有走
就像他亲手种下的五点六万亩华山松、茶叶、干水果
在大亮山生机勃勃
空谷,传来他清晰的足音
每一棵树都是他的化身
它们,屹立在太阳和大地之间
招展着自己的品格和骄傲
让岁月的尘埃
无法掩盖一位共产党员的英名
在高黎贡山的雄风和
怒江的惊涛中
共同拥有一个永恒的春天
给人们深深的昭示和鼓舞
正像一位诗人所言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1927年农历正月初四
云南省保山地区施甸县陡坡乡
一个叫大柳水的小山村
地主刘青力家的押山佃户杨发龙喜得一子
此前,他的女人席有娣
已经生过四个孩子
由于极度贫困,四个孩子生即是死
这个后来叫杨善洲的孩子幸存下来
但自小体弱多病
当地一个老草医说他的命太硬
要神药两解
家人便依言为他认了一个叫马莲头的干妈
干妈赐了他一个小名:小马桩
从此,杨善洲像一匹小马
拴在一株大树上
在人世,跑不掉了
母亲用血水生下他
干妈用汗水养育他
除了周济他的吃住
还助他背起书包,上了六年乡村私塾
他啃着玉米饼和洋芋
跟着老先生摇头晃脑读着《三字经》《增广贤文》
《论语》、《诗经》、《楚辞》、《幼学》、《古文观止》和
《唐诗三百首》等等
中华民族古老而又常新的精神营养
让他没有像乡下大多孩子一样成为睁眼瞎
更在他幼小的心灵铭刻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做人信条
无孔不入的贫穷,最终
把他逼回那个草籽一样小的山村
种地、割草、打柴、养猪、编竹具
他十二岁那年,家里的顶梁柱父亲病逝
“天干三年饿不死手艺人”
母亲命他去学石匠
他用握笔的手
操起了石匠的钎、锤
席德扬、李绍柏、杨有和三位老石匠
成了他的师傅
他们走村串寨帮人下石脚、盖房子
过着波澜不惊的小日子
1942年春夏之交
当日本侵略者攻陷缅甸
滇西一带由抗战后方成为烽火前线
看到战火烧到家门口
他挺身而出成了一个抗日支前民夫
在炮火纷飞、刀光剑影中
修桥筑路、抬担架运伤员
人背马驮抗战物资
春雷一声震天响
全国人民得解放
滇西人民铸剑为犁
投入了建设新中国的热潮
在土改运动中,家无寸土的杨家
喜从天降,分到了一亩半水田,五亩山地
还有八亩林地
他觉得拥有了整个世界
这成为他后来终生为民的动力的源头
饮水思源,中国农民朴素的人生哲学
党给了他一切
他就要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
比真情更重要的是忠诚
比山路更长远的是理想
杨善洲投身了土改革命
很快担任了土改工作小队长
以半工半农身份,拿着正式队员一半的工资
不分白天黑夜地四处奔波
在西南乡土改工作期间,他感染上疟疾,高烧不退,卧床不起,口不进食
一天与篱笆寨、甘蔗地村的群众预定开会
他说我是土改工作组的组长
与当地群众的约定,别人代替不了
叫人把扶起来
他穿起草鞋,头带竹叶帽,肩披蓑衣,手拄拐杖
在人们搀扶下走了六公里泥滑路烂的山路
来到村里与群众一起开会
1953年他任保山县五区席子乡土改分队长
复查中发现划错了一户人家的成分
他主动承担责任在群众大会上作检查,并退回了收缴的东西
群众说,共产党与国民党就是不一样
搞错了敢检讨,收缴了的东西还退还
1952年4月,在绣有斧头和镰刀的旗帜下
他庄严地举起了右手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生命,像一个个段落
他风雨兼程,一步一个脚印
从乡区领导、县委副书记、书记
一直走到保山地委副书记、书记的高位
在人们眼里
他像一只从穷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长期接受党的教育
而形成的坚强的党性
让他时时刻刻心系民生冷暖
他深深懂得
自己像一棵树,长得再高
也离不开泥土的滋养
于是,数十年,他把根深扎于
滇西大地的山山水水
既是拉车的马
也是挥鞭的人
作为乡农之子
他当然深明
虽然黄金,掘自于土地
但让人生生不息的依然是森林、溪流
更重要的是五谷六畜
1965年12月,施甸建县
杨善洲以首任县委书记的身份
投身于这片热土
“身着中山装,头戴竹叶帽,脚穿山草鞋”
这是他给施甸人民的深刻印象
一天他走在施甸街上
一位赶马人要为马钉一副新掌,喊他
“来,老哥,帮个忙!”
他二话没说挽起手袖蹲下身
抬起了马腿
赶马人的小镰刀、公锤、母锤一番忙碌
半个小时后,马穿上了新鞋
他拍拍手上、衣服上的尘灰和马毛
头也不回地走了
有人知道他的身份,问赶马人
你可知道他是县委的杨书记
赶马人一拍大腿
“他帮我的马钉掌可是轻车熟路
没有一点官架子,真是一位好书记!”
绿水不涸,才有了高挂的云帆
厚土无涯,才生出伟树奇花
用与石头打过交道的手掌权
人民群众总是分外放心
大跃进、刮五风时期
他顶风而上,带领施甸人民
在半荒地开拓出了七万亩丰产田地
在种植半野生的高杆水稻的土地
办起了油菜种植示范田
在种示范田期间,他拿出自己的工资:
“去买点火烧肉来,给干部改善一下伙食。”
这一年,油菜亩产达六百多斤
干部群众抹着汗水,流着热泪说
“书记这招真管用
让老吃‘进口油’的施甸人
吃上了自己产的油”
他谋求发展之计
提振群众信心
使沧海变桑田
施甸农业产业不断攀上新高
坝区水稻亩产从六百多斤
迅速增产到一千四百多斤
十七万人的温饱解决了
施甸茶叶产量达四万斤,种植桑树七万株
全县嫁接核桃技术员达七百多人
他随身背着了自己采来的泡核桃芽和嫁接刀,只要看到铁核桃树
就拿出嫁接刀为群众嫁接成泡核桃
每年,施甸生产优质核桃二万斤
真正的共产党员历来都是
人民群众的主心骨、顶梁柱
1966年,在风雨如晦的岁月
他走马上任地委副书记
别人经历的他一样经历
青春激情的脚步
身心沉重的踟蹰
失魂落魂的空落
但他把冷泪
凝结成珍珠
乡土,是一本书
每一页,他都能倒背如流
汗与血、泪与乳
欢歌与哭号
为促进农业生产他使尽浑身解数
推出了“三尺两面沟,两季都丰收”的山地种植技术
使保山地区的包谷、小麦增产了一到二倍。
之后,他带领万众
把“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的土地
改造成稳产高产农田
1978年,保山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新高
之后以每年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增长
1980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
到保山视察工作,在地委书记办公室
却没有见到书记
秘书报告杨善洲到田间抓农业生产
满身泥土杨善洲急忙赶回
到宿舍换了套他最好的中山装
这一切,总书记亲眼看到了
亲切地说:“像你这样朴实的地委书记不多了”
于是乘车到了板桥公社,板桥公社的水稻亩产最高到八百五十公斤
总书记高兴地说
“这产量很不错,在全国已领先了”
1981年,保山粮食产量
比1978年增长一亿多斤
保山获得了“滇西粮仓”的美誉
“发展林果造福子孙
多种经营促民富裕”
这是杨善洲当时提出的新要求
1981年至1987年
施甸的大尖山、昌宁的尼诺、隆阳的西湖
龙陵的小黑山
万亩茶园建成,全区共发展茶叶五十多万亩
在茶香中
许多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在他任上,保山地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各民族和谐共荣
而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
去审视杨善洲的政绩
这个角度就是人心
他把老母和三个女儿
把整个家,交给了她的妻子
一个叫张玉珍的山村妇女
她鸡叫头遍就起床下地
仍天天用洋芋掺饭养活一家人
张玉珍生小女儿时
家里人吃了上顿愁下顿
民政部门补助她家三十斤大米三十斤粮票
事后被杨善洲知道
和家人一起从牙缝中省了大半年,如数退赔
下暴雨老家的百年老屋渗漏
大女婿捎信叫他带点钱回去修屋
他把随身带的三十元钱托人带回去
叫家人买几个盆盆罐罐接雨救急
家的概念,被他融化在高黎贡山和
怒江之间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城镇
丰饶无尽
有人统计过,几十年来
他平均三年才回一次家
风风雨雨,夫妻一生相处的时间
加起来,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十天
他在家里呆得最长的时间
是在1990年,他的老母亲去世前后
他厮守了老人九天尽孝
1970年代末,当组织上将
他的家人转为城镇户口时
他撤销了报告
“我身为领导干部,应该带个好头
我们全家都乐意和中国八亿农民
同甘共苦建设家乡”
大女儿杨会菊结婚,他没有回家
寄回三十元钱的同时,嘱咐不准收礼
二女儿杨会兰的婚礼,他照样缺席
他送去一百元,仍是一样的嘱咐:不准收礼
有一年,妻子去保山看望他
他劈头就说:来得正好,我们正在栽菜,你也来帮忙
饿了一天的妻子连丈夫的水都没有喝上一口
就操起了锄头
结婚六十多年,丈夫没有给她买过
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一顶帽子
或是一件礼物
她常常对不理解他的人辩解:
“他一心只想着公家,想着别人
家里再困难,我不跟他说,他也不管……”
家里借了五万元勉强建起一间房子
她第一次开口向他要钱去还债
可他东拼西凑只有九千六百元
她问:你几十年就攒了这点钱
“我真的就这点钱。”
她含泪走了。还不起债
刚刚建起的新房还没有入住
很快被出卖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
他的钱,都变成了乡下贫困人家救急的医药费,变成他们的种子、化肥
变成了穷孩子们的学费
一次他到省城开会
宾馆有专为书记们在包间设下的宴席
他寒怆如深山老农的穿着
被服务员挡驾
他平静地走到工作人员当中
捧一只大碗吃得津津有味
服务员很快知道他的身份
面红耳赤地向他道歉
他淡然一笑
是啊,有多少人知道
一只勤下蛋的鸡
怎么会在意
羽毛的华丽
1978年,家里房屋漏雨
要重新清理,让人捎信告诉他
要把他的石匠工具送人
他坚决不同意:千万不要把它们弄丢
我永远是个农民
还有用得着它们的时候
2008年,有记者到他家乡采访
看到他老家那简陋的住房
看到他简朴的穿着
感叹他是个“穷人”
他一点也没显得难堪
他全心致力于别人
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
他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
这是我们和杨善洲的根本差别
我们可以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
可以在一件两件事上表现我们的善良和
乐于助人,但我们做不到一生
都为别人无私地牺牲自己
义无反顾地一心只想着别人
是的,他透明,因为他纯净
他快乐,因为他淡泊名利
他充实,因为心里装着人民
他自信,因为他有燃烧的激情
中部:生命的绿洲
“保山有个杨善洲
老牛拉车不回头
当官一场手空空
回家又钻山沟沟”
在滇西大地
人们常会听到这样几句民谣
也许是一种宿命
他的姓名,就已经是一片森林
果真,杨树成林
蔚为滇西一片绿州
那五点六万亩壮美的风景
1983年,花甲之年的杨善洲
从保山地委书记任上光荣退休
他的资历,完全可以
到春城安享晚年
去翠湖边赏鸥悦目
到西山龙门登高望远
但他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施甸
让人生,从六十岁
向新的征程出发
追心中的爱
逐心灵的梦
把生命的黄昏
当做人生的黎明
他总是热爱泥土和汗水
这人世间最质朴也最珍贵的东西
他一头扎进离保山市府一百公里
七万多亩的大亮山
那里,连野樱桃和桤木树
都难以成活
连野兔都不肯到那里留下足迹
在这里,他又一次超越极限
超越自己
成就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业绩
一位地委书记,退休之后
为什么放弃在城市安享晚年的优厚待遇
一头扎进家乡的荒山去种树?
从省委领导到他身边的人
都不明白这位老书记的所思所想
直到他去世前
才向大家道出了答案
“我是在兑现许给老百姓的承诺
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
我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父老
他们找过多次我也没答应
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
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
他的表白 朴实无华,却又
掷地有声
这是希望与梦想
更是崇高的使命
他还要报答大亮山的养育之恩
他十二岁失去父亲
陪着守寡的母亲艰难度日
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到集市上卖
交不起学费,买不起课本
是她母亲从山上捡回菌子
砍回柴火。拿到姚关街上卖掉后
换回少得可怜的钱,交了学费买了课本
他才有了文化知识
他才成为国家干部
由于乱砍滥伐
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山光水枯
荒凉空旷。除了野风和黄土
就是东一丛西一簇的灌木
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
“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
生态环境急剧恶劣
使这里“半年雨水半年霜”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通过多次勘测多方论证
1988年3月4日清晨
贫瘠荒凉、人迹罕至的大亮山
被阵阵响亮的马铃声摇醒
头戴竹叶帽,脚穿山草鞋
一身涤卡蓝中山装的杨善洲
率着由州县十七个人和
十匹马组成的马帮
进驻这里
这是杨善洲退休的第三天
“老书记”成了杨善洲的代称
当天,杨善洲指着大亮山半山腰
像一位将军,对着
一个叫张家坪子的山洼下令
林场场部就建在这里!
他细长的眼睛深处
洋溢着男人的豪情
在低矮的杂木丛中
人们砍下树枝搭帐蓬
架设电台,所有帐蓬都朝东背西
杨善洲说:“盖房子、搭蓬子,出家人
都兴向东,图个吉利”
也就是在这一天
施甸县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成立
当夜,在抬头就能望见星星的帐蓬
在燃烧的火塘边
林场第一次会议召开
会上成立了林场指挥部
杨善洲亲任指挥长
夜里的大亮山浑身躁动
像一个女人接纳她深爱的男人
“呼呼”地刮起了狂风
把帐蓬掀得直响
老书记起身走出棚子
飞沙走石扑面而来
远处不时传来野狗“嗷嗷”的嚎叫声
老书记淡然一笑,对林场工人说:
“栽下一棵树,山就会绿一小块
栽下几棵树就会绿一片
我就不信这山绿不起来!”
一份崭新的渴望和
活跃奔突的思想溢于言表
他带着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走
抽着老草烟,转了十二天
摸清了大亮山的底
盘算种什么树、怎样种
他奏响了生命交响乐中
又一华彩乐章
带来的是财富
播下的是精神
从此,他像一面飘扬在大亮山的旗帜
引领着一支用板锄、铁镐、手锤、骡马
蓑衣、胶鞋、水平仪
武装起来的队伍。刀耕火种,开始拓荒
而他,在一张床、一张小书桌
一个火盆,一把熏满火烟的烧水壶
煮药的两个小罗锅
雨伞、蓑衣、马灯、手锤、砍刀、板锄、镐、钉耙、油纸帽、水准仪和
一双翻毛皮鞋的陪伴下
在日月起落的声音中
运筹帷幄
大山深处,落霜落雪
都没有声响
每天早晨七点钟,大家准时到工地
开始一天的劳作
当人们走到工地时
一个清瘦的身影披着晨光
显得格外高大
他身后已是一大片用板锄打好的树塘
多情今夜雨
先洗马蹄尘
他常在深夜走出门
身披唐宋元明清一样的月光
陷入对明天的遐想
他坚信,春天来了花儿就会开
当年造林一万二千亩
让多年荒芜的大亮山凝翠一方
他和林场职工一样,起早贪黑,上山挖塘种树,吃的是锅饭
住的是油毛毡窝棚
他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和支气管炎
在夜深人静的夜晚
大伙会常常听到阵阵咳嗽声从油毛毡棚传来
打破了深山的寂静。这样的夜漫长而揪心
而在多少个没有星星月亮的夜晚
他都燃旺火塘
温暖这方山水
没有钱购买农具
就地取材自己动手
办公桌、板凳、床铺都自己动手做
晚上照明没电,每人买一盏马灯
为了御寒,常年四季烧火塘
蒲团安坐火塘温
世上不知何岁月
刚建起的林场到处需要钱
修路请技术员勘测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他买来水平仪,带着几个小工自己勘测
硬是修通了一条二十六公里的弹石路
每公里路花费不到一万元。
碰上林场经济困难的时候
他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用于发工资
他去省里要了二百万元的造林资金
按市里相关引资奖励规定
他可以提成三十万元
但他一文不要。他对劝他的人说:
“我凭什么要这笔钱?
那是国家的钱、百姓的血汗!”
1993年,老书记的孙子杨福李在大亮山打工。
工作艰苦且工价又低
离开大亮山去外地打工
违反了他和林场签订的合约
他不管多少人为他孙子求情
说:“皇帝的儿子也不行,违反了合约不处罚,以后还怎么管理?”
硬是督促着场里处罚杨福李三百元违约金
“赶马老人”,这是他在大亮山人们
送给他的又一个称呼
在苗木紧缺的日子
大家常常看到老书记赶着马帮
风尘仆仆地穿梭于有苗木的各州县
德宏、芒市、昌宁、腾冲、龙陵……
他还到大理引进雪梨、核桃等果树苗,用自己发明的萝卜保鲜法
将果树种苗和穗苗插进水分充足的萝卜
带回大亮山栽种、嫁接
保山人自己有的许多优良果木
雪梨、母猪梨
大多是他从外地引进的品种
为了节约每一分钱
他节衣缩食
提着塑料口袋
到施甸县城的水果摊旁
捡人们扔下的桃核、杏子核
带回山上育苗
恰巧碰上他的一位老部下
“老书记,你怎么会跑到大街上捡果核?”
杨善洲坦然一笑:“山上的日子过不下去
来街上捡点果核去育苗”
很长一段时间里
单位每次开会用过的纸杯
他都要人攒起来,等他回来拿
他要用这些废纸杯
带回山当营养袋育“百日苗”
在油毛毡棚前,他亲手种了不少木瓜树
当他的关节炎发作时
就煮木瓜水喝了治痛
他要求林场职工外出时
要带一棵棠梨树或丁香花回山
棠梨树用来嫁接香甜的雪梨
丁香花用来芬芳朴素的大山
在这深山僻壤
人们无法分辩城里的卡拉OK厅
证券交易所、当铺、通宵电影院
车水马龙与这方土地上的溪水
林涛、鸟巢、青草、果实、风月、鸟鸣
孰轻孰重
但他知道,人虽不是植物
但人也有潜在的根
那是人类与土地
所保持的必然联系
人性就是这朴素的根须
结出的花朵
他还用行动告诉我们
人没有精神,骨头就会散架
他扎根大亮山艰苦创业的日子
让人不禁想起《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的描述
“夸父与日逐走,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他在任时的高风亮节
又在大亮山生辉
无论下乡还是出差
他都是自掏腰包
从不拿林场的半分五厘
二十三年来从未在林场报过一张发票和单子
一分出差费
和他一起出差
吃饭都是凑钱开伙
有人说他 “小家子”脾气
但大爱如山
正是在这种国家利益
和家庭利益权衡的天平上,他始终如一坚持的这种本色
成就了一个共产党员在所处时代的一种可贵风范
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油毛毡棚前面有一些雪松
是老书记亲手栽的一天,他给这些树修枝
被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
半年后他又执意上到了
海拔二千多米的大亮山
从此,一对木拐与他形影不离
在他阳光一样热切的望眼里
一棵棵新栽的小树
都骄傲地昂着头
幸福地成长
像春天伸开的十指
描绘出一个如画的世界
一年年过去,千沟万壑
发出醉人的新绿,道道山溪
唱出大山欢乐的歌
密林成了野鸡、野兔、鹧鸪
果子狸等生灵的产床、摇篮和家园
成为施甸的肺叶,活力无限
更成为人们脱贫的希望
多年贫穷的雷打树村
从林场的树成活的第三年起
村民进山割草垫圈
农家肥增多了,粮食产量上去了
林场的路通了以后
当地农民卖菜收入提高了好几倍
一天天走近富裕的日子
芭蕉林村是一个苗族、彝族聚居的村子
路没有修通之前
村民卖柴火只有用双肩挑到山外
路通了以后,老书记又帮助他们
架通通了电。山绿了
风调雨顺
摆田绿厂子也是一个很穷的山村
老书记就让村民到山上砍了一千多担柴火去卖
用卖了柴的钱买电线电杆架通了电
又指导科学种烤烟,现在全村家家户户修了新房子
一百多户人家的杨梅寨水平社
人们做梦都想用上电
老书记多方筹集了八万四千元
给村子里接上了电
同时也解决了他们村稻田的灌溉难题……
五点六万亩林场解决了八个行政村生产生活用电
六个行政村的道路交通和
四个行政村三千户一万多人畜饮水难题
村民人均产粮由原来的二百斤提高到九百斤
临界周边四个贫困村一百多贫困户
开始脱贫致富
春催桃李满芬芳
笑看雨露润秋华
时间滔滔如逝水
留下的是,越来越茂盛
越来越挺拔的树林
怀抱大山如怀抱
婴儿一样深情
茑飞草长,春天的色彩
在这里永驻
现林场管理面积已达七万三千多亩
森林覆盖率百分之九十七
森林资金价值近四亿元
杨善洲荣膺全国绿化十大标兵
全国绿化奖章
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
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称号
这是信念和汗珠
日月精魂孕育的殊荣
松风高驻千年鹤
玉露长滋五色芝
2008年11月11日
在大亮山林场施甸办事处会议室里
杨善洲把浸透自己血汗
创办二十年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
无偿交给县林业局
并拒绝了十万元奖金
完成了自己许下的庄严承诺
让人们再次感受到
他那比时间和空间更广博阔大的共产党员的情怀
下部:永远的守望
2010年8月20日
84岁的杨善洲因患严重的肺心病住院
正是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
施甸、隆阳区的农民闻讯
仍派出代表赶到医院看望他们的老书记
潞江坝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妈来到病床前
看着他已经昏迷不醒
流着泪呼喊
“你是一位大好人,我们几个老人已经约好
要到寺庙磕头保你平安!”
一位家住河图的老农在电视上
看到杨善洲生病的消息,竟顿足流泪
金鸡的一位年轻老板
得知杨善洲吞咽已经十分困难,连夜开车赶往德宏买回了遮放贡米送往医院
叫人煮稀粥给老人喝
燃烧自我,造福苍生
世道人心
牵挂别人的人
永远也会被别人
在心里牵挂……
生如百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2010年10月13日上午
杨善洲魂归故里
他的骨灰,从保山送回家乡
苍天无语,芳草无言
灵车开到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路口
杨善洲的胞衣之地
路口周围都是人
所有的车辆都停了下来
人们默默地迎接着老书记的归来
人们流着泪说
“这样一位大好人
我们要来看他最后一眼!”
次日,一支护送着杨善洲骨灰的车队
在如泣如诉的哀乐声中
缓缓驶向大亮山
车队驶入林场,人们看到
在英木苍苍的林野
一个高大的辕门立在林间道路上
辕门两边是一副挽联:
“举世吊英灵呜呜秋雨哭书记
神州垂典范湛湛青山慰国魂”
在十三公里的进山道路两旁
每隔十五米的树上
对称地挂上了洁白的花朵
这些白花是林场的职工们
天刚亮就开始挂在树上的林场工人们泣不成声
“这是我们为老书记引路用的怕他回家的时候迷路”
老书记怎么会找不到家呢
每一棵树都熟悉他
每一条山径都熟悉他
就像他熟悉,每一棵树
每一条山径
在老书记当年亲手建盖
如今已经破旧不堪的油毛毡棚前
他当年亲手栽下的雪松树
根深叶茂,生机勃勃
他的骨灰就安葬在这里
青青河畔草
绵绵思远道
林场工人都知道
在所有的树种里
他独爱雪松
地委大院里种雪松
油毛毡棚前种雪松、姚关清平洞前也种雪松
他常对林场的职工说
“等我死后,就把我埋在这里
你们想我了,就到雪松树下坐坐!”
对大山赤子之爱
生生死死都放不开
就在这一天,老书记终于实现了
自己的宿愿
和他钟爱的雪松永远地,厮守在一起
与这方日渐肥沃的土地
浑然一体
在大亮山上
醒目地矗立着一块当地干部群众
为杨善洲建的公德碑。所题的碑文
记录了这位老人二十多年来的坚守和追求
“善哉义举,洲绿水清
公德无量,伟业永存”
我们相信,这是大亮山
真正的标高,人间共仰,烛照后人
而我更愿意把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名言
当作他的墓志铭,用来警示自己
也警示他人
“真正活着的人们
是那些奋斗不息的人们”
在我们的泪眼中
地平线上的大亮山
万亩苍松翠柏舞动着手臂
左右摇曳,像万众在呼喊着
一个朴实的名字
——杨善洲
而他,在人们的心目中
早已化成了一抹生命的苍翠
融化在这里
和新的花、新的叶、新的草、新的绿
和新的春天与生命
一起成长、一起永生
第四篇:长诗爱情诗歌
表示一种爱真假在于恒久。
偶然看见流星划过便说那一刻成为永恒,静默想着一个人就认为那瞬间成为相思。
或许那一眨眼就不存在的,远不如不管多久都不会离开的永恒美,如那昙花一现,生命不可重来般可贵。
或许一种经过早已形成的,远不如不管多远都不会忘记的距离美,如那单思想念,一厢情愿不堪般可叹。
只有那种极致的爱情,看似易碎却坚不可破,海枯石烂,至死相随。
再完美的爱情也会被时间染白,那些年你走过的地方,我不断彷徨徘徊不断不安,害怕有一天我会忍不住泪流。
今天,我举起我的笔忆起我的情,希望,我会忘记这结局的痛。
我抬头,看着云,时间慢慢抹去我的词。
沐影Injury 二零一四年三月三日 阴 有小雨
第五篇:在阳光下成长诗朗诵材料
在阳光下成长诗朗诵
1.九月,是幸福甜美的画卷 2.九月,是歌声与鲜花的海洋 3.九月,奏响我们欢乐的心潮 4.九月,掀起我们理想的风帆
合:九月,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九月,我们在阳光的沐浴下绽放笑脸。
1. 禾苗,在春风里茁壮成长 2. 鲜花,在阳光下争相怒放
3. 我们是稚嫩的幼苗,大地给了我们丰富的营养 4. 我们是艳丽的花蕾,太阳给了我们温暖的阳光 合:啊,祖国!是您给了我们成长的沃土!1. 看啊,一双双慈祥的眼睛,期待幼苗成林 2. 一股股清泉滋润着纯洁的心田
3. 我们决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以校园十佳为榜样,4. 以雷锋叔叔为学习楷模
合:做一名品学兼优、名副其实的好少年!
1. 火炬焰高,星星导航,鲜艳的队旗,召唤我们的理想 2. 我们欣慰、我们欢呼 3.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4. 因为我们生活在闫店乡中心小学的大家庭里 1. 这里花香草绿,风景宜人 2. 这里书声朗朗,书香满园
3. 徜徉在愉快教育的海洋中,我们争做爱学习的好少年。4. 人人参与少年宫活动,我们收获健康,愉悦身心。合:啊!美丽的校园,可爱的家园,我们在您的关爱下成长!1.今天,我们是花朵,明天,我们是栋梁 2.新时代在向我们呼唤,我们是新时期的少年!3.葵花朵朵向着太阳开放,4.雏鹰展翅向着蓝天飞翔!
合:新枝的嫩芽在春雨的滋润下绿树成行,我们在党的关怀下幸福成长!
1.这鲜艳的队旗,红艳艳的领巾!2.这崭新的书桌,整洁的教室!3.我们激动,我们自豪,4.我们是新时代的幸福少年
1.来吧,献上你的热情,让灿烂的阳光照耀神州大地 2.让幸福的鲜花开遍四野 3.我们是少先队员,任重道远
4.让我们拥抱明天,拥抱属于我们的热土 女合:让我们亲吻大海,亲吻高山,男合:让我们高擎火炬,高声呐喊
合:让我们昂首阔步,在灿烂的阳光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