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学年 新气象 谱写开学新篇章
新学年 新气象 谱写开学新篇章
-------今是清华园学校开学工作纪实
随着马年的到来,今是清华园学校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安排部署“早”。
学校组织后勤人员于16日到校开展工作,17日召开班子会对学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对新学期重点工作早部署、常规工作早安排,备齐备足开学物品,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彩旗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开学氛围。二是工作计划“细”。
部门、教师提前拟定各类工作计划,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细化措施,务求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操作性。三是控辍保学“好”。
教师高度重视,通过走访活动、上门动员、电话劝返和学生转告等方式,确保无“流失”现象发生,目前学生全部到校。四是常规工作“严”。
学校常规管理向精、细、实方向发展,学校环境卫生整洁,文化布置到位,严格按照课程表、教学进度表和作息时间表开展教学工作,全面落实三开。五是安全措施“实”。
对教学楼、食堂、厕所、围墙、校园周边、电路及教学设备等进行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及时配备和更新安全设备设施,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隐患。组织全体师生利用开学典礼上安全教育“第一课”。
六是学习氛围“浓”。
一是组织教师系统的学习了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教育广大教师大兴“学习、实干、清廉”之风,立足岗位,比学习、比奉献、比廉洁。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撰写心得,将自己与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对比,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第二篇:同心同德谱写新篇章
同心同德谱写新篇章
凝心聚力再创新佳绩
——芦河中心小学2010年教学工作思路
我们芦河小学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和部署,2010年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为保障,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
一、工作目标
1、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2、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让书香溢满校园。
3、文体工作再上升水平,打造新品牌。
4、办好特色教育、巩固好竖笛,再上葫芦丝。
二、工作任务
2010年我校的教学工作主要是: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在教学常规管理上,我校按照新课程要求,进一规范了备、讲、批、辅、听、考各项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
在备课上,要求教师必须做到:钻研教村时联系新课标;研究教材时琢磨新课标;编写教案时体现新课标;突出“三性”:实况性、实用性、实效性。在讲课上,要求教师围绕新课标,体现新课标,落实新课标。在作业批改上,要求教师必须做到认真及时,实行等级加评语加特长的评价办 1
法,关于作业评语以激励为主,透出师情,充满师爱。在辅导上,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循序渐进,面向全体,不放弃一个学困生。在测试上,严格执行“四不准”,不准频频考试,不准出偏、难、怪题,不准排名次,不准公布学困生成绩。每学期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教学常规实行制度管理,进而,优化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2、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教研工作上,我校继续坚持突出计划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按照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围绕重点工作,全年计划开展全校性的教研活动6次,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努力把对备课、说课、讲课、听课、评课的研究和对教法、学法、留法、评法、考法的研究变成教师的自觉行为,形成“选准课题、典型示范、业务讲座、明确要求、跟踪问效”的工作格局。
在科研工作上,我校市级立项课题《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实践研究》,2009年已经通过市里验收,今年计划申报省级立项课题。目前,准备工作已经到位。教师围绕立项课题或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选题研究,做到人人有专题,人人有成果。要求教师做到六个一:一年看一本科研方面的书,一年看一套教育杂志,每学期编写一节最佳教案,每学期上一节展示课,每学期研究一个专题,每学期撰写一篇有价值的论文。
3、扎实开展“五个一“活动,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我校制定了全校统一的活动计划,规范了“五个
一”活动内容:关于写字,所写内容为教材中的好词、佳句、成语、谚语、名言警句、经典课文和精彩片段;关于背诵古诗,以校本教材《书香伴童年》为主;关于欣赏优美乐曲和古诗词鉴赏,学校统一购买并下发了光盘,关于学生的读书问题,教师推荐,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容健康。我们将通过开推进会、展示会、现场会等系列活动,把“五个一”活动做实、做细、做好。
4、优化写字教学,提高师生的写字水平。
我们将通过开展写字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指导写字的能力;通过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自身的写字水平;通过开展书法比赛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写字水平。要求和鼓励教师写一手好字,教学生把字写规范、写好、写美。
5、扎扎实实地抓好作文教学。
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我校将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是优化作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二是坚决杜绝学生抄作文和编作文现象。三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解决教师上不好作文课的问题。四是各个年级的期末测试,严把作文评价关。对于抄袭的作文、编出来的不能写实的作文以及雷同的作文实行零分制和扣分制。五是开展作文征文活动,评选结果与评价学校相结合与教师的考核相结合。
6、抓好音体美教学。
在现有师资队伍中选拔音、体、美教师(重点武装中心办学点明德小
学),采取校内培训和参加上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音、体、美教师的专业素质,学科开全,学时开满,学会五首歌(国歌、国际歌、少先队之歌、校歌、歌唱祖国,会画十幅画(自选),做到课前班班有歌声。在固定的时间做好眼操,大课间操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学会第三套体操和排舞。做好体育成绩的评定,学生体育达标率在85%以上。开好春季运动会,秋季趣味运动会。
7、努力办好特色教育。
特色教育要突出一个“新”字。2010年是“全县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成果巩固年”。我校要继续巩固“竖笛”这一工作成果,出版《竖笛》校本教材。明德小学要发挥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率先再上葫芦丝,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三、主要措施
1、紧紧依靠教育局的领导,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培养和树立各个方面的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引带作用。
3、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用制度规范教师,用评价激励教师。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机遇和挑战考验着我们,事业和使命召唤着我们。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征程。让我们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扎实工作,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第三篇:谱写和谐征地新篇章
谱写和谐征地新篇章
2011年,曾都区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通过狠抓征地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强力推行“阳光征地”、“和谐征地”,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征地1027余亩,为开发区15余家新进项目提供了土地支持,实现了依法征地、以情征地、文明征地,既成功推动了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也获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为曾都区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局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个前提、一个基础、一个关键”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曾都开发区征地管理工作。
一、依法征地是前提。我局严格执行“二公告一登记”制度,坚持依法依规依程序实施征地。在实施之前,召开听证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确保群众在征拆中有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极大限度地赢得了群众对征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乡村支持是基础。把准国土部门和乡镇村组的分工协作关系,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业务工作和政策把关,矛盾调处以乡、村为主,各部门配合。乡村干部经常与群众打交道,老百姓也比较信任他们,让他们协助做思想工作,往往能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所以,以国土资源部门为主的征地拆迁工作离不开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村组干部的密切配合。
三、统一标准是关键。我局根据上级政策制订了符合曾都开发区实际的征地补偿标准性文件,并且严格执行,做到一视同仁,一律公平,避免了在征地中因补偿不合理、厚此薄彼、补偿不公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近年来,我局统一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严格执行征拆工作程序,创新工作方法,确保依法行政,充分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通讯员:杨和斌付文杰
第四篇:奋发向上谱写美好新篇章
奋发向上谱写美好新篇章
(沙雅一中)
2011年10月26日-31日,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在新疆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张春贤代表自治区党委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奋斗》的工作报告,这是一份广泛吸纳民意与智慧的报告;这是一份凝聚信心与希望的报告;这是一份饱含思想与心血的报告;更是全疆各族干部群众建设美好新疆的决心和信心。众所周知,新疆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是西北的战略屏障,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新疆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和国家、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和精神,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新疆的重要战略地位、重要使命和历史任务,深刻认识做好新疆工作对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造福新疆各族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总体战略和自治区确立的具体战略选择,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加强民
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同时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坚定不移地打击“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坚定不移地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坚定不移地加强民族团结,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建设基层基础工作。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谱写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而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 “圣地”,更应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牢固树立“教育立区、人才强区”的理念,坚持质量为本,德育为先,突出教育的基础作用和民生效应,努力建设教育强区。强化基础教育,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和免学费政策实施范围,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做为党员教师首先清楚的认识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告诉学生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中华儿女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开发建设新疆,共同维护边疆稳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我们大家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推进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做为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能全面发展。我们每位教师都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各项教育工作,认真学习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中应当努力奋进,不断创新,创造新的人间奇迹。
第五篇:谱写民政发展新篇章
谱写民政发展新篇章
伊春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大力弘扬和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积极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工作使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市民政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伊春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构建社会救助服务大厅.全面推进两级管理模式
伊春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是国家重点林区,因林而生、因林而兴、因林而困。为了保护森林,恢复森林植被,保护森林生态,2013年,赖以生存的主导产业――木材生产全面停伐,30多万森工系统职工群众面临着转产、转岗艰难抉择。其中,老弱病残幼困难职工群众生活雪上加霜,在伊春市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困难期,如何保证困难职工群众基本生活,特别是住房的问题,就医的问题、子女就学、就业等社会问题凸显。因此,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救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好保基本、兜底线、可持续最后一道安全网作用,全市民政部门克服重重困难,攻克道道难关,解决了制约社会救助工作发展一些瓶颈问题。全面推进三级管理向两级管理方式的转变。目前,17个县(市、区)已全部完成救助大厅建设并投入运行,实现了城乡社会救助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两级管理全覆盖。
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大厅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了市、区两级政府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落实社会救助服务大厅建设工作;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把社会救助大厅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市政府下发了《关于统一建立城乡社会救助服务大厅的通知》,明确了大厅建设标准、功能定位、运行和管理模式,为大厅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明确要求,督办推进。市委要求“将救助服务大厅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重要内容抓实抓好”,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在大厅场地选址、设施设备投入、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市、区两级主要领导对大厅建设高度重视,多次实地调研指导,现场办公,亲自帮助解决大厅建设中存在的困难。三是明确责任,确保落实。市、区两级政府都将大厅建设作为当前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工作,纳入到当年区(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指标,实行签状督办,限时保质办结。截至去年年底,全市17个县(市、区)服务大厅新建7处、改建6处、置换4处,共投入资金1800万元,平均使用面积达到180平方米,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投入使用的目标。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确保社会救助大厅规范有序运行
一是打造一门式受理工作平台。大厅共设置了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低收入家庭认定、信息比对、指纹采集印证、清查年检、救助稽查、政策咨询和信访、评议代表监督等十个窗口。将以往分散在社区、街道和民政部门管理的各项救助业务全部纳入大厅实行一门式受理。
二是明确大厅职能定位。依据两级管理的要求,大厅由县(市、区)级民政部门统一管理,县(市、区)级低保部门和街道(乡镇)联合办公。大厅具有救助政策咨询宣传和信访接待、申请受理、收入财产信息核对、审核审批、动态管理、评议和公示、救助证卡发放,救助项目衔接互动等职能,涵盖了社会救助工作全部内容,从而实现了救助事项通过大厅“一站式”办结。
三是突出能力建设。明确了大厅为副科级单位,配备1名副科级干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大厅人员主要从办事处工作人员中择优调配,并通过“彩虹工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大学毕业生。全市17个大厅新增120名工作人员。工作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平均每个大厅安排经费在8万元左右。大厅安装了政策宣传、审批公示电视和电子屏及影像声控设备,设置救助热线电话,每个窗口配备1台微机,设置电话转办求助人工引导台和群众代表民主监督台,制作了各项救助工作运行流程图,窗口工作人员职责分工图表,便民政策宣传卡、册等。
四是完善操作规范。建立了《社会救助服务大厅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工作实绩考评与完成工作的标准、时限、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等有效挂钩,定岗、定人、定责。建立了《社会救助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有效防止和纠正错保、漏保、违规违纪问题发生。建立了《救助大厅首问负责制》,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谁接待受理、谁负责的原则,承担受理、审核、审批及日常动态监管清退连带责任,做到受理与审核、审批、监管责任追究相统一。
三、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确保了社会救助政策公平公正实施
一是简化了程序2014年社会救助工作围绕省、市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基本完成了年初各项目标,实现了制度有突破、机制有创新、效果有提高、管理有完善、流程有规范、工作有不足。
大厅运行后,简化了工作程序,开通了救助“绿色通道”,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有求必应,提高了办事效率。目前低保、医疗等审批时限南原30个工作日缩短为20个工作日,群众满意,社会反响良好。
二是明晰了责任,强化了责权统一。救助大厅运行后,取消了村(居)委员会的受理和初审职能,明确了两级管理责任,实行两级联合办公,做到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外部干扰,杜绝了暗箱操作等问题,防止了不公开、不公正现象发生。
三是增加了透明度,确保了政策公平公正。大厅公开了各项救助政策和工作程序,群众可直接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同时,大厅实行面对面公开受理,行与不行群众心知肚明,避免误解甚至曲解政策现象,提升了群众对社会救助办理的知情权、参与权。2013年,全市共受理低保、医疗、临时救助46500人,审批的准确率达到98%以上,做到了应保尽保;共清理已超出低保条件3764人,挽回资金损失1273万元,做到了应退即退。
四是畅通了诉求渠道,保证了工作秩序。通过社会救助大厅“一站式”办理工作模式,杜绝了以往群众集中到政府或民政部门上访、缠访、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的现象,提高了社会救助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大救助工作力度,扩大扶贫对象范围
2014年伊春社会救助工作围绕省、市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全面完成了年初各项工作目标,实现了制度有突破、机制有创新、效果有提高、管理有完善、流程有规范,全市民政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救助体系建设实现突破
深入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建立了市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确立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领导体系,明确了成员单位职责和近期社会救助重点工作目标,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以社会救助服务大厅为依托,推行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救助机制建设。制定下发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城市就业农村扶贫衔接联动机制》、《伊春市公租房管理实施意见》、《伊春市社会救助资金监管联动机制》,制定并实行了《伊春市社会救助稽查办法》、《民政局内部医疗救助与老年、孤儿、生活无着人员就医联动机制》。
二、低保制度推进实现创新
一是改进了管理方式。制定并实行了《伊春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变原三级管理为二级,建立并实行了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低保、医疗救助管理办法,制定了《伊春市社会救助工作操作流程意见》,民主受理、民主审核、民主评议、民主监管水平不断提高,救助的准确合格率达到98%以上,社会群众满意度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二是加强了救助平台建设。制定了大厅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和大厅工作操作规范,窗口一站式受理、一条龙式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在全省介绍了经验,省、市新闻予以报道,社会群众反响较好。三是完成了低保提标扩面。连续七年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平均提高幅度在20%左右,达到全省规定标准。全市低保资金比去年增加7000万元,达到5.5亿元。对上争取落实了5000增人计划,全年新增4800人,满足了应保尽保要求。四是改进了审核手段。市政府制定下发了《伊春市城乡居民收入财产信息比对意见》,市本级和县成立了比对机构,配备了工作人员,开展了低保专项清查活动,全市清退已不符合条件390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936万元,做到了应退即退。五是强化了监督管理。建立了《社会救助民主监督管理办法》、《经办人员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等,全面开展了人大监督、纪检监察、审计跟踪等低保审批、资金管理检查。建立并实行社区、大厅、民政三级公示、公开制度,救助信息和政策披露逐步完善。
三、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
2014年医疗救助资金比2013年增加1500万元,救助人次比201 3年增加4800人次。一是改进了医疗救助方式。推行了医前、医中、医后救助方式,突出了医前门诊、资助参保参合、发放医疗救助卡等救助,缓解了看不起病压力。二是扩大了医疗救助范围。救助低收入家庭重特大疾病、重度残疾、老年人5000人次。三是提高了医疗救助标准。门诊最高达到1.5万元,住院最高达到了3万元。省、市新闻报道了伊春市做法。四是推进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并取得了先看病后结算经验。
四、临时救助制度作用进一步凸显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实施意见》,开展了“救急难”试点工作,开通了全市救助急难救助热线,临救资金较去年增加800万元,无论是救助项目、救助标准,还是救助人次上都大幅提高,较好地发挥应急补充作用。全年救助4300人次。其中:助学救助460人次,助医3840人次。发放取暖费7100余万元,发放电价补贴198.1万元,政府补贴平价粮300万元,殡葬减免困难群众费用40余万元。
五、五保供养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
通过新建、改扩建,新增敬老院床位1200张,集中供养率南65%提高到70%。发放五保供养对象生活补贴资金351万元.1204名五保对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强了五保供养机构安全管理,制定并实行了《伊春市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办法》,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整改,从制度上、管理上清除安全隐患。
六、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市级低保工作机构通过新增比对中心,内调2名工作人员,增加经费3万元。县市区级通过建立社会救助服务大厅,新增工作人员90人,并为大厅安排了工作经费。多数区低保局将办公场所搬进大厅,与大厅合署办公,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对各区低保工作经费落实情况进行了重点督办,全市增加经费30余万元。这些都是今年历史性突破。市级工作人员参加了全国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建设业务培训,对各区新晋大厅工作人员进行了指纹采集录入培训、社会救助业务培训。
伊春民政事业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任重道远,前景广阔,他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发展目标,凝神聚力,创新创业,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竭尽全力开创伊春市民政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魅力伊春、实力伊春、和谐伊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