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银行的一些比较数据

时间:2019-05-15 09:1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美银行的一些比较数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美银行的一些比较数据》。

第一篇:中美银行的一些比较数据

11月29日,由理财周报主办的2012中国零售银行年会暨2012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为论坛致辞,以下文字实录:

各位理财周报的领导,还有各位银行家同仁们,刚才说致辞,本来这样的场合,他们写了一个稿子,但是我不愿意简单的做致辞,我想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想预告一下,我们银行协会正在跟经管部门沟通,我们协会要组建一个城商行专业工作委员会,可能你们回去就会收到,自我推荐或者推荐别人做这个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常委,我们很快会组建这么一个委员会,所以这个平台是给我们146家城商行准备的,正在组建当中。

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讲一讲整个银行体系中间的城商行,从整个银行体系的演变来看城商行的发展。

首先来看看中国整个银行体系的演变,我们改革开放的时候,起点就是一家银行,你说它是商业银行,它也不是商业银行,说它是中央银行,也不是中央银行。1978年开始起点,那时候中央银行在财政部办公,但是也不能说它是中央银行,更不能说它是商业银行,更多的是可以说是0,也可以说是1。后来从这个中心分出四家国家商业银行,就是工、农、中、建,后来组建恢复交通银行,是股份制商业,最早提股份制商业交通银行,后来各个商业银行就出来了,叫做城市商业银行。从1到1+4,到1+4+N,现在大大小小一共3800多家机构。在这中间城商行这个板块是1995年开始有的,1995年组建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它是在城信社的基础上组建的。

现在的大致结构是什么呢?大型商业银行就是工、农、中、建、交,它的占比到今年10月份资产占比已经到了44%多,低于50%了,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17多,城商行占比已经到了9.1%,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机构,大致是这样的结构。

我们把这个结构与美国的银行体系做一个比较。美国50年代到9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银行最多的时候达到15000多家,后来慢慢演变,2008年以后关闭了400多家。大致的情况是这样,我没有最新的统计资料。截止到今年6月份,联邦保险的银行一共是6222家,其中大型银行有25家,大型银行曾经有8家是全球重要性银行,这25家以后叫做区位性中心银行,大型银行是资产在800亿美元以上的,10亿到800亿美元资产的叫做中心银行,这个中心银行有498家。剩下的5699家是10亿美元以下的资产,叫做小型银行,就是社区银行。占比大概是什么结构呢?6222家没有资产占比的分布,所以我就查了一下,3亿美元资产以上的银行1700家,前五家最大的银行资产在这1700家中间的占比是50%多,前10家占比是60%多。最大的25家大银行在整个股份制中占比是70%多。中心银行占比20%多,社区银行就是10亿美元以下的占比5%多。大概是这样的结构。

我们把我们的银行体系跟美国的银行体系相比,有这样几点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我们的国际化程度显然不如美国的银行业,在全球的29家全球重要性银行中,美国占了8家,我们只有中国银行一家。

第二,总体的大银行集中度,我们叫做垄断性,没有美国的集中度高。前五家是50%多,我们工、农、中、建、交占比是44%多。所以单从整个银行体系的垄断竞争来看,我们的垄断程度、集中程度低于美国。如果考虑到银行之间的同质化,我们整个银行业的竞争程度是不亚于美国的。

第三,中间这个板块跟美国相比,实际上我们的城商行就是中间这个板块,146家,而美国是498家。我们中间这个板块占比只有9%多,而美国的中间占比是20%多,所以我们不如美国。

第四,我们的社区银行基本上可以说是接近于没有。我们看美国那么多银行,6222家,有5699家是社区银行,虽然占比不大,但是数量众多。我们146家城商行,虽然有很多号称要做社区银行,但是实际上只有数量不多的城商行跟美国的社区银行能够简单的相对比,可能有一些县一级的、小规模的。所以这种微型银行或者社区银行基本上是比较少的,当然我们现在村镇银行可能算是社区银行,大概700多家。城商行中间真正够得上社区银行的并不多。

第五,虽然静态的看,我们的银行竞争程度、垄断程度低于美国,我们的竞争由于同质化,可能比美国更激烈,但是我们这种动态竞争的机制基本没有形成。这就是相对自由的能够进入,同时又能够退出,有生有死。美国的银行究竟多少家,很难统计,经常在变化。但是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大家都在讨论,大而不倒。在我们国家不仅是大而不倒,而且是小也很难倒,没有淘汰机制。我们银行的破产法虽然在公司法里边可以引申出来,但是专门的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相关的法律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种优胜劣汰,包括并购等等都没有,所以这种动态的竞争机制跟美国的银行体系相比,还比较薄弱,基本上是没有的。

以上是我们跟美国银行体系相比的情况。

这样一些欠缺的地方,恰好是我们未来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比如我们需要有区域性的、中心的,也需要大量的社区银行。说了这么多,就会想到城商行。接下来我就讲讲城商行的情况。

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有几点要关注到,我们的城市商业银行曾经是为了解决当时很多困境和危机去个别性的组建的,所以我们的城商行可以说是灾难深重。比如杭州银行现在是好银行了,九几年的时候,不良率达到70%多,有不少地方的银行是90%多的不良率,资不抵债。我们的城商行从这样一个高风险地带、从这样一个灾难深重的状态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异军突起,这个转变相当不容易。2003年已经开始进入佳境,城商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的占比5%多,到今年10月份是9.1%,平均每年以0.5%增长。那么以后还可能以这样的速度增长吗?城商行以后每年是不是还会以0.5%的速度增长呢?或者以后城商行会占到一个什么比例?这中间就有一个问题,城商行增加的比例,相当部分是因为国有的几个大行比重降低。我看03年以来,大行的资产比重降低了13%,当然这13%是全国股份制银行拿了一些,城商行也拿了一些。我们就要思考了,大行占比降到40%多以后,已经低于50%了,以后还有多大的空间?降下来的多少能够被城商行拿过来?

这要分两个角度来说,一个是从整个银行体系来说,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银行完全没有集中度也不可能。所以这几个大行降在40%以下或者接近30%的时候要不要再考虑,还有多少空间这个问题值得考虑,这是从整个体系来考虑的。当然从城商行自身来说,怎么样巩固已有的份额,同时又能够争取更多的份额,城商行要考虑这样的问题。从整个宏观决策者来说,他要考虑这个银行体系必须要有一定的集中度,因为银行本身就是一个垄断竞争的结构,是它的特性决定的,银行可能是完全竞争吗?那不可能的,当然也不可能形成那种高度垄断,所以这中间的度怎么把握,这是宏观决策者要考虑的。从城商行自身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样巩固自身的市场份额,同时还能够有增加。这是两个问题、两个角度。

从城商行来说,要巩固现有的份额,这当然不意味着是要减少或者不发展,不是这样的。因为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们要翻一番,把蛋糕做大。在做大的蛋糕中间,份额不减少,本身就在增加。当然如果还能够增加份额,那规模、整体的蛋糕还能增加的更快。我想每一个做城商行的都想巩固自己的份额,并且能够扩大自己的份额,即使蛋糕在做大。那么怎么样做到呢?

第一,要认知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城商行的优势在于它跟地方结合的紧密。我们刚才从合肥开会回来,讨论地方经济的共生共融。城商行在跟地方经济共生共融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熟人经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它很重要的优势。它的决策机制灵活,没有那么多决策链条,真正的扁平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优势。它的激励机制灵活。所以组建一个城商行,我们看到不少大行的骨干都到城商行来了,这是因为相对来说,它的激励机制、用人机制比较灵活。当然它的劣势跟大行相比,规模没那么大。

第二,城商行要给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我刚才说我们的城商行很难说是属于一个模式,或者属于一个层次。实际上城商行本身是多层级的,我们最大的城商行已经过万亿,最小的城商行只有30亿,30亿跟万亿资产的城商行能够同日而语吗?能够按照同一个模式吗?所以我觉得城商行首先要根据自身的规模、范围来给自己定位,城商行应该分成区域性的,省区的、地级的、县级的,当然有的是跨省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以后要再跨区,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除非是现在新的领导班子上台以后有改变,跨区发展的可能性和难度会很大。

第三,在已经确定的区域范围内,内向的深度、深化。比如现在是省区的,就安心做好省区的事,你是地区的就安心做好地区的,你是县里的就安心做好县里的事。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实际上你要再去跨区发展确实比较难,也可能以后政策有松动,但是你要做大,大有大的难处。

我们跟美国的银行体系相比,社区银行是一个很大的欠缺,我们没有相当数量的社区银行,而我们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小微企业以及市民个人,他们需要这些银行,所以可以分两个层面来发展城商行。不妨我们的城市商业银行先从社区银行业务做起,中间可能有一些城市银行干脆做成社区银行。相当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首先去做社区银行业务,然后有一些小的城商行干脆就把自己做成社区银行,当然大的城商行也可以让某些分支行做成社区银行。社区银行不是简单的说是社区银行,它是有一系列界定的。确定好区位,然后内向、深度发展。再就是要精细化。今天的主题是零售银行,我去年也来发表了演讲,前年也就零售银行发表演讲,我觉得城商行应该更多的注重零售银行。

零售银行我过去讲过,要围绕市民的需求,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市民对城镇银行的发展可以说是与日俱增。我们的城商行可以在亲民、便民、富民这方面下工夫,我们可以比大行更亲近市民,可以提供更方便的服务,甚至在直接让老百姓富裕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所以我们的零售银行是更加亲民、便民、富民,增加老百姓的幸福。现在讲幸福社会,我们的银行能够使得老百姓觉得可以增进他的幸福,那你跟老百姓的关系、跟市民的关系就会给进一步,这就会形成我们新的优势。零售银行就是要细化。

最后一点,上面的细化和定位做好了,还有一个时间上的问题。我们不求空间上的跨越、跨区,我们在时间上城商行能够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忠心客户。像在美国有的城商行就一千万美元,甚至更小,但是它能够生存。有的银行客户就说,我的爷爷、我的爸爸、我都是这个银行的客户,这种时间上的延续和延伸可以给自己培育一批忠诚客户,不仅是这一代人忠诚于你,而且他几代人都忠诚于你,这就是百年老店。

少数城商行不排除可以跨区,可以发展得大。但是这个时代这样的时间段、这样的机会不多了。招商银行多少年前就是一个小银行,一下子发展到很大。我在合肥讲了一个观点,银行业的跑马圈地时代已经结束了,所以那个时候只要做银行,都有可能做大,现在这种可能性小了。现在多数银行可能要安分守小,当然你能够把一个小银行在时间的延续上做成百年老店,百年老店就需要有一批忠诚客户,他离不开你、信赖你,和你很亲近,不愿意离开你,而且不仅是他这一代人不愿意离开你,而且他的儿子、孙子也不愿意离开你。如果有这样的银行那就很好了。当然有一些城商行不是小行,已经是中心了,尤其是万亿资产的。按照美国的标准,10亿美元以上到800亿美元的就是中型银行。所以我们城商行应该把自己放到整个中国银行体系的演变中间,去找自己的定位、找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当然这是在整个蛋糕做大的过程中,随着蛋糕做大,地位能够巩固本身就能做大,如果份额能增加,那就做得更大了。所以这是值得城商行很好思考的。我今天讲这个题,就是希望城商行能够把自己放到整个中国银行业大体系的变化中去思考自己的战略,思考自己的定位,我们也希望城商行发展得更好,这个体系更加具有竞争性、竞争力、效率,也能够把广大老百姓服务得更好,我们亲民、便民、富民,把老百姓服务好,银行体系也能够增加幸福感,也能够为十八大提出来的构建幸福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谢谢。

第二篇:中美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比较研究.

中美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比较研究

信用卡是国际流行的先进支付工具,论文发表被称为现代社会的电子货币,以其安全、方便、快捷的优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金融业现代化的象征。

中国被称为全球信用卡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近几年来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无论是理论基础、业务经验还是运作水平都处于较低层面,而且受到技术水平、用卡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目前信用卡的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作为一种复合型金融工具,信用卡在中美市场的差异说明信用卡的发展与一国的经济发展、制度变迁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充分了解信用卡发展的经济环境、营销手段等,可以优化信用卡业务发展模式,为信用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尤其是中国加入了WTO后,充分利用银行的网络资源完善和发展信用卡业务,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接轨,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现状

目前,中国各家发卡银行为抢占信用卡市场都在积极推出车行的信用卡,使得中国信用卡的发卡量、交易量和透支余额都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同时,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不断吸引着消费者,持卡消费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的新时尚。

但是,中国信用卡市场规模较小,效率较低,导致中国信用卡市场呈现出一高两低的特点,即每笔交易额高,交易量低,信用卡信贷比重低。而阻碍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对信用卡业务的严格管制、受理市场规模较小以及较高的通讯成本。

(二)制约因素(硬件方面)

1、信用卡产品尚不规范。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上发行、使用的信用卡绝大多数是借记卡。银联2006年发行的标准卡中,借记卡1.41亿张,而信用卡只有313万张。由于缺少个人资信、风险监控、透支催收等手段,发卡银行对风险普遍抱有畏惧心理,对信用风险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这是制约信用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设备、技术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有些发卡银行电子化水平不高,通信设施不健全,加上程序设计与使用、设备、人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商户、储蓄网点与发卡银行之间还未能完全实现联网,使一些网点业务处理处于半手工状态,当持卡人消费时,授权速度又太慢,异地用卡授权手续繁琐,不能直接授权,使持卡人长时间等候,体现不出信用卡方便、快捷的特点,影响了信用卡的形象。消费后资金结算时间长,再加上有些信用卡业务人员素质不高,柜面服务跟不上,办理业务不及时,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银行和持卡人的利益。有些发卡银行综合业务网络系统中,信用卡会计核算程序在设计上存在不足。

3、发卡银行之间缺乏合作,未能真正利用网络资源。通用性是信用卡的特征之一,也是信用卡吸引客户的主要手段,而目前中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在业务上盲目竞争。各发卡行在网络建设、设备配置、商户市场开拓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作为商业银行间彼此竞争的手段,发卡银行之间只视对方为竞争对手,而不能成为合作伙伴。这就造成了各发卡银行之间网络、设备不兼容,商户不能共享,使得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不能形成合力,用卡环境受到限制,造成网络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服务问题(软件方面)

1、服务与收费。信用卡所提供的方便性与安全性,是其产品的核心。但在中国真正的信用卡并不多,目前的大多数信用卡实际上只是一种可以延期付款的借记卡。另外,中国银行并没有提供信用卡应有的信用担保,信用卡被盗用的风险和损失全部由消费者负担。事实上,中国银行从开办信用卡业务之时就一直在想方设法为自己规避风险,拒绝提供真正的信用担保,最初甚至要求消费者以存款质押。在提供这样的产品和服务的情况下,银行却还要按国际惯例收取年费。但他们没有告诉消费者,我们的信用卡无论是产品内核还是服务都和国际惯例相差甚远。

2、个别发卡行金融政策观念不强,不按《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执行。为了吸收存款,为某些企业将存在银行基本账户上的存款转到信用卡账户上,有的甚至将单位商品销售收入、营业收入、行政费等转入信用卡户,为企业单位办理转账、提取现金、发放工资、奖金等,实质上超越了信用卡业务功能,履行了银行基本账户的结算功能,形成了多头开户,为企业逃避还贷还息、偷税、漏税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中美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比较

(一)中美信用卡市场规模的比较分析

中国银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银联标准卡境内新增1.44亿张,占到银行卡市场增量的68%,共有11家银行发行了400多万张标准的贷记卡,成年人持有信用卡的比例开始接近3%,信用卡占持卡人日常支出的比例开始接近1%。可见,中国信用卡市场已经初见雏形,但与境外成熟信用卡市场相比,市场规模还较小。

据统计,美国信用卡的发卡量已经超过了10亿张,成年人持卡比例超过80%,信用卡占持卡人日常支出比例为25%;在8000万拥有信用卡的家庭中,未清偿的平均欠款为6000-7000美元,并且只有40%的持卡人每月偿清信用欠款而享受免息期待遇,其余60%的持卡人都愿意选择最低还款方式承担贷款利息。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信用卡市场还处于新兴市场形成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还处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

(二)中美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的比较分析

总结境外银行卡市场的经验,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邮购分期付款、POS分期付款、签购单分期付款、现金分期付款。市场实践中,POS分期付款、现金分期付款较为流行。

在境外较为发达的信用卡市场中,分期付款业务的开展情况并不一样。在英、美等国家,由于信用卡业务发展比较充分,不仅银行、专业化机构大量发行通用型信用卡,许多大型商户也普遍独立发行私有标识信用卡。相对于通用型信用卡,私有标识信用卡的一大特点,就是为持卡人的商品购买提供费用较为优惠的分期付款计划(甚至零费用)。因此,在美国,通用型信用卡通常不提供分期付款计划,但是,为了争取新客户申请通用型信用卡,发卡机构偶尔也会提供较优惠的分期付款计划。

对于美国等发达的信用卡市场而言,中国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前一阶段,在“邮购分期付款”的基础上,中行、建行等多家银行在全国积极推广“POS分期付款”及“签购单分期付款”,市场拓展非常迅速。

中国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的迅速发展,不仅是银行通过产品创新争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必然结果,也深刻地反映出银行正在探索完善现有的信用卡业务盈利模式。中国自2003年进入“信用卡元年”以来,银行都把信用卡视作最有潜力的个人金融业务,投入资源大力发展。年费收入、循环利息和商户佣金是信用卡业务的三大收入来源,目前,减免年费已经成为常规性的促销手段,同时,持卡人尚未普遍养成使用循环信贷的习惯、信用卡沿用借记卡较低的商户扣率标准,进一步限制了信用卡业务的盈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分期付款等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寻求盈利增长是各商业银行应对市场竞争的手段之一。

2005年底,中国信用卡透支余额不足150亿,在总额为2.2万亿的个人消费贷款中仅占约0.7%。而美国市场中,这一比例通常在8%左右。两者的差异,表明现阶段信用卡还不是中国持卡人获得消费贷款的一个主要途径。此外,中国信用卡循环信贷利率属于政府定价,银行难以通过降低利率水平促进居民消费信贷需求。而推出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能够有效地激发持卡人的消费信贷需求、培养持卡人的循环信贷习惯。其中,签购单分期付款是持卡人以支付手续费的方式,自行承担资金成本,实际上相当于银行为持卡人提供灵活便捷的个人贷款。

第三篇:中美素质教育比较

中美素质教育比较

“素质教育”是近几年中国的热门话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都在实行素质教育,那中国和美国素质教育到底有哪些差异?我想,有关中美素质教育的差异到底在哪里,详细说的话,写一本书都不为过,这里我以点谈面,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素质教育又称为素养,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它的关注点在于以人为本、突出主体(特指学生)、关注终身发展、面向全体(全体公民)。

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教育体制受杜威、布鲁纳教育思想影响很大,美国素质教育思想的立足点基本上来源于杜威的教育思想。其提倡以儿童教育为起点,学生教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教育的灵魂,认为社会是教育的目的。

我国的教育体制主要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基础,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新人。同时中国的教育理念自古以来都是德育为先(从孔子教育中可知),德育一直贯穿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

教育方法上的差异

在和谐素质教育中,中国已经把智育放在了压倒性的位置上。中国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在孩子幼儿时期,家长就为为孩子购置各种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训练孩子朗读、书写、计算等技能,所以我们会发现刚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都已经提前就学会了一年级的知识,违反了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对孩子进行拔苗助长。

“知识改变命运”,在大多数中国人意识中,有了出色的成绩才算是有出息,所以正式上学后,不管父母还是老师一心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购买习题集、实行题海战,应付永无休止的考试。

同时,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因而盲目培养孩子特殊艺术才能。在课外时间把孩子送入乐器班、歌舞班学习,聘请家庭教师教孩子补习外语知识、学弹电子琴等。而且,据我所知,一个孩子在课外学的辅导班远不止一个。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一方面无视了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和压力。

时间精力都在学习、学艺上,导致忽略了体能锻炼,孩子的户外运动少,多呆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使得肥胖症增多、体质变差。

在生活上的事都由他人一手包办,尤指父母。他们很少考虑孩子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公民意识等问题,并忽略了孩子的天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人才”反而扼杀了天才,产生许多“有心栽花花不开”的效应,而这些所谓的人才也不见得能在社会上立足。

中国教育孩子,如制盆景一样,扭这枝,弯那根按照自己的设计来“改造”孩子。也不得不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但这种扎实是基于应试教育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而美国的教育却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他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才能和兴趣,有自己独特的需要”,注重个性发展。他们并不会给孩子强

加学习的任务,而是什么年龄有什么的学习生活,让其自然发展。在美国人眼中,让孩子充分发挥其天性事天经地义的事。美国教育不存在学生负担重,课外时间少的问题。这样美国的中小学生自由时间很多,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到大自然中体验生活的乐趣。所以他们常常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到图书馆看书,鼓励孩子参加艺术创作活动并到森林公园旅游,在各种尝试与接触中,发掘孩子的兴趣,鼓励他们创造,以便孩子自己确定以后努力的方向,这种教育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

在生活中,美国教育教孩子自我服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要求孩子学会具有与同伴合作、分享、互助的行为,鼓励他们到社会的洪流中感受兼职和社会义工之类的快感,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独立自主、开拓精神和竞争能力。而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做法却给孩子的将来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整个初级教育过程中,美国人重参与、重体验,重创新,注重于孩子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所学习的知识、体验的感受以及发展的能力;中国人重评比、重获奖,注重于孩子在与别人比较后是否名列前茅。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有得到了诸如获奖、得冠等值得评价的结果,学习过程的意义才受到肯定。

这样才会有这一幕:美国一位小学上美术课,一个孩子把苹果画成方的,并涂上蓝色解释说是新品种。美国老师表扬了他,可是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中国,老师却斥责他“胡闹”。

在中国信奉:初级阶段打牢基础,高级阶段才能做好学问。(就像孔子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做学问、研究是高级科研人员的事。而在美国,他们相信孩子具有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于是从小培养、引导。到了大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美国的高等教育更重视实践性和学生的创新性,那里的高校是易进难出。中国的高等教育是难进易出,(近几年来还有大学扩招现象,提倡普及高等教育),但是很多大学生在校园里以打游戏和睡觉度日,每天虚度光阴。这也说明了中国的大学教育还是存在问题的。

我想上面谈述的那些内容从某方面应该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中学生屡获奥林匹克竞赛奖,而美国学者赢得诺贝尔奖最多,中国却至今没有的一个”吧。

第四篇:中美高考制度比较

中美高考制度比较

旅美教育家黄全愈先生的大著《“高考”在美国》,对于美国的高考制度作了深度剖析,与中国的高考制度作一对比,显见中国高考制度之弊。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的学制与中国的学制一样,都是十二年,但是和中国不同的是,美国的高中是四年,不像中国是三年。他们一般是小学六年,初中两年,高中四年。而中国的高中,实际上是三年变两年,即用两年时间读完三年的课程。为什么美国要设四年的高中,而中国却是三年减一年呢?

因为在美国,“儿童的天堂”和“青年的战场”的分界线是高中。虽然这样子说,但美国真正的激烈竞争其实还是在大学之后。这又和中国有明显的不同。美国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那就是它把最沉重的压力,放在了相对成熟的青年身上。而我们的制度,却把压力放在了身心都还不成熟的小孩子身上。

具体如何,下面再进行分解。

美国有没有“高考”?答应是肯定的。但美国是不是和中国一样的一年一度激烈的高考呢?答应却是否定的。而且令人吃惊的是美国的高考居然一年有七次之多。而且一般相当于中国高二起就可以报名参加“高考”,也就是说高中生可以在两年里随时参加高考。

因为美国的高考是一种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加任何一次甚至每一次考试,即最多两年十四次考试。由于美国的高考成绩两年内有效,许多高中生上高三时就开始考试,一直考到自己不愿考为止。一般美国孩子大多考2~3次,也有考四五次的。而美国的大学在统计考生的成绩时,不管你参加过几次考试,他们将选取其中最好的数学和英语成绩。因为他们认为,你所考得的那个最高的分数,表明你有这种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你就不可能考出这个成绩,而其他那些低的考分,可能是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实在是太人性化的理由了。如此一来,考生当然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心态相对正常,各次考试的分数基本上起伏不大。绝对不像中国的高考,一考定终身,甚至是一分定终身,所谓一分之差而与大学失之交臂的故事曾经演出了多少中国人的悲欢离合啊。

美国的高考有两种,一种称为SAT,即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标准学业考试)的简称。SAT考试分为两部分:Reasoning Test是理解部分,试题内容包括英语和数学,侧重学生的阅读量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Subject Test是专科部分,分为英文、数学、历史、科学和第二外语等科目,具体考深科目由考生自己报名时选定。

另一种称为ACT,即American College Testing Assessment(大学入学考试)的简称。它在美国中西部和南部比较流行,现在每年大约有130万人参加该项考试。举行时间和作用与SAT考试相近。考试内容分为英文、数学、阅读和科学原理4个部分。

至于考生是选择SAT还是ACT考试,要看考生准备报考的大学时要求提供哪一种考试成绩,如果没有特别的制定,考生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报考能得到最佳成绩的考试。然而,在美国,并不是SAT与ACT考试的状元都会得到名牌大学的青睐,1996年哈佛大学招生,165个SAT满分“高考状元”的入学申请被拒,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美国的名校。他们不仅仅衡量申请者的SAT、托福等基本的考试成绩,更多关注的是对申请者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主要考查学生逻辑、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较少考学科知识,而是更注重能力或智力方面的测试,分数永远是第二位。

中国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为录取的唯一标准,而美国高校招生则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高考”的考分、平时的成绩,再加上申请者的综合素质,搞的是“三合一”。

那么什么是综合素质呢?一般来说,美国高中生参与的活动主要有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校内组织、校外组织、个人兴趣和特长。美国大学对于学生的这些活动中获得的荣誉或参加过的社会活动能量非常重视。美国的篮球运动就很普遍,只要篮球打得好,就可以得到好大学的青睐,这也是一个注脚。

而且在美国越是顶尖的大学,越会注意特殊的人才。道理也很简单,成绩好的人多得是,“高考”满分者上千人,但特殊人才却是凤毛麟角。像普林斯顿大学曾经录取一个黑人女孩,只因为她破记录地推销童子军饼干,被有的公司邀请去介绍推销经验,还把这些经验写成书。

写到这里,中国和美国高考机制的初步印象对比应该有了。即在美国更注重综合素质,不是唯分数决定论。所以他们的考试就像平时练习一样,一点无所谓,在放松的状态下完成,而且可以多次考试,反正以最佳成绩计算。就像黄全愈先生的儿子矿矿什么时候参加高考,黄先生根本不知道,而且考试前也根本没有复习。他们的考试是围绕着孩子们平时的学习而考。因为在美国的“学习”是一个开放式创造性的学习,没有标准答案。拿他们一堂“水的蒸发”科学课为例,孩子们一个个犹如小科学家,因绕杯子里的水位为什么下降了的问题,展开想像和讨论,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加以引导而已,而不是告诉他们一个确切的答案。考试内容不是要他们背诵现成的答案,而是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这难道不正是学习什么,考什么吗?

中国高考的残酷性就在于一考定终身,乃至一分定终身。这样的考试对人的心理形成巨大的压力,许多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却在这样的时刻很有可能发挥失常。考试成了一次运气的比较,偶然性非常之大。往往并不一定能够选拔出最好的学生。而且又因为唯分数决定论,中国的孩子们把一切精力只用在如何争取高分上,老师们的法宝也是不断的做题做题,直至把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消磨殆尽。即使最好学的学生,面对这种无休止的单调活动,我想也会厌倦的。而所谓的综合素质,如上面美国人所看重的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校内组织、校外组织、个人兴趣和特长,高中学生又哪有时间去开展?去锻炼?

尽管如此,中国人还是认定在中国这样的高考机制有它的合理性,认为在腐败丛生的中国,这是保证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了。殊不知这是以损害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心灵为代价的。既然分数不是唯一的标准,在美国,难道就不可能有走后门这样的腐败了?事实上也有可能存在的,但是美国人很聪明,他们对于学校招生也是完全市场化,即并没有什么教育部这样的部门在管着各个大学的招生。一个大学的好坏完全在于他们自己的招生机制,你能招到优秀的生源,自然可以确保大学的名声和教授的收入。否则,你的学校只是走后门塞进来的差生,那不是自坏名声么?此是一。其二在于美国自由的新闻监督机制,如有招生丑闻,市场化的传媒为了他们的收视率收订率,自然求之不得。这两点也许是美国教育机制这样顺畅运转的根本吧?而这些在目前的中国的确是不可想像,真是奈若何。

关于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严格,建议各位可以亲自读一读黄全愈先生的这本大著《“高考”在美国》,品读一下这种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之优越性。

为什么中国的初高中生这么辛苦,而美国的初高中生却很轻松,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美国大学的宽进严出机制。

我觉得香港学者“修木读史”总结得很好,这里不妨抄摘部分内容在此,大家可以有个借鉴:

美国的教育制度,同样也要起到筛选、分流的作用,同样也有一个竞争好学校、好专业的问题。美国人也要吃五谷杂粮,也是爹妈养的,美国的爹妈同样关注子女的未来。如果你学的是理工科,大学毕业之后读个博士学位,找得到正式工作的话年薪可以在七八万美金左右。做个十几年,进入管理阶层,当个小头目,工资到十万多一些就差不多到顶了。可是,如果你大学毕业后,进的是医学院,读书的时间相若,但是一开始工作,年薪就有十几万,将来的成长空间也更为灿烂。文科方面的差别更大,人文科目毕业的博士,多半只有教书的位置,找工作极为不容易,工资能有个五六万就不错了。但是,如果文科毕业后读几年法学院,再考上律师执照,起薪也大多在十万以上。而且,美国各级政府的官员们,议员们几乎都是学法律出身,可以说执掌政治权力的人,都是法律人。所以,理科好的去学医,文科好的去学法,这既是美国父母的心愿,也是一般美国学生的选择,竞争同样是非常激烈。而理工科一类的专业,付出大,收获小,美国学生不愿读,所以才挤满了来自中国、印度的留学生。到了医学院与法学院,外国留学生就没有几个,因为本国学生早已为入学名额挤破了头。

但是,美国制度的不同,在于它筛选的时间点靠后。学医与学法,决定的时间不是在高中毕业,而是在大学毕业。想上医学院的学生,大学可以学任何一个专业(多半是理科)。医学院只要求有几门基础课程申请者一定修过,通常包括微积分,普通物理,无机与有机化学,和生物学。想上法学院的学生,也可以是任何一个专业(多半是文科)。法学院也只要求申请者一定学过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政治学等文科学生的基础课。基础课目的成绩,加上一个标准化的入学考试,再加上学生在班上的排名、课外活动、推荐等等,是收生的主要参考。申请者本科所上大学的名气,不是重要因素。家境不宽裕的学生,无法去外地上名牌大学,可以就近在普通的社区大学就读,那里没有最好的设备,没有著名教授、大师,甚至没有硕士、博士授予权。但是只要申请者在本科课程中,能够名列前茅,保持优秀的成绩,毕业之后一样有机会进入名牌的医学院、法学院。当然,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机会会更多一些,更何况有的名牌大学打分比较慷慨,比如说哈佛就时常被人批评搞分数膨胀。

把竞争最为激烈的筛选,放在大学毕业,而不是高中毕业,才是造成中美教育文化不同的最重要因素。美国的中小学生的确是轻松,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却相当的吃重。而且他们也会计较分数,笔者读研究生期间给本科生带实验时,就曾遇到那些成绩好,想进医学院的学生为了平常一份实验报告的分数而来找助教们斤斤计较。这一制度的好处在于,它把最沉重的压力,放在了二十岁的青年身上。而我们的制度,却把压力放在了身心都还不成熟的小孩子身上。

美国的大学,在课程与内容上还是有相当的要求,虽然总体来说要比中国的课程要求浅一些。一门基础课,有好几个班次,好几百名学生,都是由学校组织统一考试。当然考卷是肯定无法一一批改的,所以考试基本上都是多项选择的形式,与考托福一样。选定了答案,就在硬纸卡上相应的位置涂圈圈。考完之后,由教务人员统一收走,送入读卡机,用机器打分数。考得不好,你是不可能找教授说情的。那张卡根本就不在他手上。

考题的设计,则多半有意识地要把分数拉开。考卷上0-100的分数出来后,从高到低依顺序排好,分成A(4点)、B(3点)、C(2点)、D(1点)四等,再加上一个F(0点,Fail/不及格)。考卷分最高的5%的学生得A,百分之20-30%之间得B,以此类推(中间也有A-,B+等等)。具体的转换标准因课程而异,50分可以得D(及格),40分也可以得D。但是得A的学生数,系里、学校里都会把关。如果得A的学生的百分比太高,讲课教授必须向主管部门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样按排名给分,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之间竞争。因此,美国的教育制度是把其筛选分流的机制,放在了四年大学。它的淘汰率相当可观,不及格的学生不能补考,只能重修。四年下来,三分之一的学生无法完成学业是很平常的事。大学毕业时,如果想去申请研究生院,平均成绩要有3点。如果想进医学院,平均成绩多半要在3.5点以上。因此到大学毕业时,有资格去申请医学院的学生并没有剩下多少。

虽然医学院取生时,要面谈,要看推荐信,还要看参加了什么课外活动,但是以学校作为筛选机制,考试成绩都还是最为主要的因素。你在一、二年级成绩好,教授才对你有点印象,你也才能以你的成绩在暑期到某位教授的实验室中做个帮手,将来他给你写推荐信也才有东西可写。不然的话,教授也就只能看看你的分数,写两句套话。如前所述,美国中小学的教学很细致,大学的教学方法却相当的粗放,简直就是放羊。但是,这也使得一份大学成绩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名学生独立生活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到了二十岁的孩子,家长也控制不了。望子成龙之心,人皆有之,不管是中国的父母还是美国的父母。人家不是说,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想当总统?这难道不比中国孩子更有雄心壮志?但是到了二十二岁,孩子是进医学院也好,是完不成学业也好,做家长的只能接受现实。

当然,美国是富有的发达国家,它有足够的资源,普及大学教育。也因此,它的筛选分流可以拉长时间,放在四年大学里来进行。家长与学生最为在意的决择,在大学毕业之时。于是在学习成绩的考核之上,自然地多加了一层“路遥知马力”的考验。它最为精英的医科与法科学生,学完必修的几门基础课,还要在其它不相关的科目之中考验两年,扩大见识之后,才来进行相应的专业教育。这在依然是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是过于奢侈的一种制度。

教育资源瓶颈当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机制的借鉴和改进却是完全可以的,没有做不到,只有不愿做。中国教育的根本还是在于“控制”一词,只要当局拼命想做婆婆,控制国民的一切,那中国应试教育的现状之改善一天不能实现。唯一的出路,就是让国人有更多的自由,有民主的政治机制。

第五篇:中美写作比较

美国的写作训练文体大致分为:

(1)书信,包括正式书信和非正式书信、(2)计划、(3)梗概、(4)报告、(5)评论、(6)创作。美国语文教学则倾向于从写作能力要素的角度对文体进行分类。对各文体的训练要求可以较明显地反映这一特点。例如“梗概”的写作要求是:“记下主要的事实,接着要用完整的句子写下来,用不同的方式将它们连接到一起,然后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形容词和材料。最后使文字比较简洁。”从这一段介绍来看,“梗概”的写作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相当于我国作文教学中的缩写。再如,对“创作”并没有严格的文体形式上的要求,而是把它定义为“创造性写作”,并提出了“真诚、感情、独特性”三点要求,指出:“说明性文章倾向于使读者思考,创造性的写作则是让读者感觉。创造性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没有哪两篇文章是完全相同的。”这里所说的“创作”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而是指写作中的创造能力。美国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而是突出各类文体中的“实用性”。这与我国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文”是有所区别的。我们所说的“应用文”是指实用功能很强的一类文体,可以划分出若干种具体的文体,每种文体都有形式上的特殊要求。从逻辑上看,美国语文教学对文体的分类显得不够严谨。但各种训练文体都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中美实用写作教学比较研究:

我国的语文教学通常把写作训练文体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大类。其中,应用文又分出若干小类。如属于生活类应用文的请假条、申请书、读书报告、书信、计划、总结等,此外还有公文类应用文。我国语文教学对写作训练文体的分类较为严密,强调对文体形式的把握。

下载中美银行的一些比较数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美银行的一些比较数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美舆论监督比较

    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程度如何,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一、舆论监督与政治环境 舆论监督能否有效进行,首先依赖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专制独裁的政......

    中美饮食习惯比较

    中美饮食习惯比较:谁吃得更科学? 美国营养学家赫尔曼教授在对中美两大民族完全不同的饮食习惯作了长达一年的深入研究后指出:中美饮食习惯都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中国饮食习惯......

    中美基础教育比较

    中美基础教育比较 中美中小学教育,多年来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发展特色。从不同角度对中美基础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各自特点及发展趋势。经济、科技实力居于......

    中美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中美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上课时间:周四晚上 班级:工管0902 姓名:蔡川露 [摘要] 各个国家的企业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中美两国由于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共同作......

    中美投资比较研究

    中美风险投资比较研究 摘要: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国,即将推出的创业板市场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开辟......

    中美师范教育实习比较

    中美实习课程比较教育实习的改革成功与否将关系到整个师范教育改革的命运,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因而,教育实习一直是当今师范教育改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美国......

    中美高等教育体制比较

    中美高等教育体制比较【摘要】 本文主要以明尼苏达大学的教育体制为基础,对中美教育体制从教育理念、学生管理体制、中美高校科研模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对我国......

    中美初等教育课堂教学比较

    中美初等教育课堂教学比较 一、美国的课堂 根据我的了解,美国的课堂是自由的,能动的,轻松的,平等的,充满探究味道的。那一节课来说,如在上《冰》这课: 完成学校早上例行的事务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