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时间:2019-05-15 09:3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新形势下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新形势下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一篇:论新形势下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论新形势下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 要:在新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的思想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诸多问题。做好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市场意识、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校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市场也必须加快建设步伐,规范竞争秩序。为大学生合理充分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高等教育;就业;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4-0106-04

一、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从计划分配到自主择业的转变带来的问题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除对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两年后,国家教委在《关于1995年深入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要求部分高校“并轨”后所招学生,毕业时原则上在本系统、本行业范围内自主择业,在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

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过去的计划分配体制实行“统包统分”,上大学就是未来职业的保证,而现在,上大学仅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就业是一个需认真思考的问题。这无疑增加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更大的选择空间,让大学毕业生无法正确定位,他们往往在众多岗位间左右徘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另外,很大部分毕业生会倾向于大城市、大公司,边远、艰苦地区越来越远离广大毕业生的视线,从而导致就业市场的局部竞争加大。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较多的是少部分到艰苦行业和边远地区工作的毕业生,现在,高校所有的就业者都成为关注的对象,他们面对“选择的自由”出现的困惑已不可忽视。

(二)从供小于求到供大于求的转变带来的问题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又极度需求,当时的大学生毕业后普遍都能有一份好的工作,在各个岗位上也是重点培养的对象。从2002年开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开始显得紧张。2002年,全国高校各层次大学毕业生总数为145万人,2003年增至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38万,2006年达413万,2007年则增至495万。从历年的就业统计来看,几近20%的毕业生成为新的失业群体。今天,大学毕业生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就业大军和一个相对紧缩的就业市场,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昔日精英教育下的“天之骄子”心态受到极大的冲击,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遭遇前所未有的不自信,对上大学产生了怀疑。

(三)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带来的问题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当代大学生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且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塑造了当代大学生富于时代特色的思想特点。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但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成为社会的担忧。网络的普及也使一些负面因素渗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而对当代大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则来自家庭。因为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倍受家庭呵护,往往主体意识强、个性鲜明,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而家庭往往对他们的期望值却很高,同时,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更为纷繁复杂。

二、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思想问题

(一)自我评价过高

有些大学生在自我定位上,不切实际,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对人才市场及用人趋势缺乏了解,往往评价过高,结果难以达到自己的愿望。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被誉为精英教育,学生也在社会的舆论氛围中以社会精英自居,希望能找到与这一身份相称的工作。但往往事与愿违,在寻找高标准而又屡屡受挫时却错失一些适合自己的机会和平台。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实事求是地自我定位是十分必要的。

(二)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高校毕业生经过多年的培养和教育,非常希望社会能为自己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和能力的岗位,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同时功利主义思想又影响着他们。不少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收入的高低和个人的发展成为首选,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被放到次要的位置,往往倾向于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企业、大院所等。诚然,想到这些地方和单位去工作,并不是都不好。如果到那里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则无可非议。但有的并不是这样,应该说,大机关的权力、大企业的财力、大院所的名声以及大城市的文化生活等等,对广大的求职者是具有极高吸引力的。部分大学毕业生无法正确地认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相互联系,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孤立起来,从而导致选择失衡。

(三)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苦与乐的认识和态度上,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精神,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今天的大学生,多数成长环境较好,怕吃苦成为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家住城市的大学生,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宁可在家做“啃老族”,也不去条件稍微次一点的地方就业。一方面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又急需人才。一些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在经历了城市文明的洗礼后,也不愿再到相对贫困的地区工作。

(四)诚信缺失

在就业过程中,有些大学生缺乏诚信。具体表现在:自荐材料中,少数毕业生不是真实地、全面地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而是往往夸大其词,大篇幅介绍自己的长处,对不足则只字不提;有的假造材料,伪造证件;签约过程中,有的契约意识淡薄,随意违约,有的则与多家用人单位签约,从中挑挑拣拣。这些都不同程度地违反了人才市场的“游戏规则”。部分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不仅降低了用人单位对当事人的信任度,同时也影响到了所在学校的声誉,甚至波及大学生就业群体,进而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心理问题增多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部分毕业生出现了一些心理障碍,失去了心理平衡。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一般都涉世不深,缺乏社会交往经验,成长过程往往又非常顺利,未经过什么挫折,在多样化的就业形

式、异常激烈的竞争、高期望值的家庭等诸多压力面前,他们的心理难以承受,心理问题增多。随着毕业的临近,由于对前途的种种担忧,一些毕业生心神不宁、忧心忡忡。不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遭遇滑铁卢,就会不平衡,认为世无伯乐。竞争失利,就不服气或嫉恨他人,认为缺乏公平。有的缺乏自我权衡能力,过分挑剔而失去良机,之后又后悔莫及。有的找到一份工作后,却又盲目攀比,感到不如人意,特别是几经挫折仍难找到工作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浮躁、自卑和丧失信心等情绪。个别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心理严重失衡,甚至做出了难以想象的事情。

三、做好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一)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从低年级抓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针对毕业生的思想及行为特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正确的就业观指导自己的择业。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忧患意识教育

当前,对于发展和就业,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在不同群体却有不同的表现。一部分大学生把忧患意识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动力,一部分大学生却在对未来的忧虑中无所适从,茫然而消极。更有部分大学生对未来有着盲目的乐观,甚至认为就业是四年后的事情。忧患意识,应是当代青年所拥有的一种基本心理素质。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学校就要对他们加强忧患意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危机感,这有助于刺激大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更早地确立成才志向,并为之付出切实努力。只有对未来进行充分估计和充分准备,大学毕业生才能有足够的勇气和底气去面对市场,面对竞争。

2.加强市场意识教育

从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不少大学生并未对自己进行认真地分析和定位,就匆忙赶赴各种各样的人才市场和招聘会,结果往往是无功而返,甚至错过一些极好的机会。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大学毕业生缺乏应有的职业意识,对市场缺乏足够的认识,自主能力不强所致。加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特别应注重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和职业规划的指导,加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从事未来职业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学期的阶段顺序完成功课和学习任务。学校可以在大一就开设有关就业指导的课程,让大学生在低年级就开始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学生去分析和认识市场,思考自我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的指导下完善对个体的发展规划。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就业竞争中的一大优势。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是受其道德情操和人生理想制约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着眼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对毕业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使他们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把树立远大理想与扎根基层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勤奋创业中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培养大学生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大学毕业生的诚信教育。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规范,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必备要素,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准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也是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的重要原则。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和校园文明建设以及社会教育的大环境相结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积极开展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倡导广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以诚实守信为荣。同时,建立合理的学生整体评价体系,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将学生的自律与学校的教育结合起来。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要求高的系统工程,学校应建立起一支从事这项工作的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教师必须经过系统培训,恪守职业道德。同时,根据大学生活不同阶段以及各层次各学科门类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试的基本技能,使大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学会自我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注重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掌握学生基本思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通过面对面、在线交流等及时加强沟通。

(二)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应充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对接市场需求,改革教育内容与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毕业生就业创造坚实的条件。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就业结合起来。

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对人才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高等院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新的育人理念,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投入,切实加强学校的软硬件建设,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当前,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知识创新能力,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而高校较为普遍的超常规扩张导致教学质量下滑,同时,由于受传统办学理念及基本投入的影响,纯理论教学还在很大范围内存在,实践环节薄弱,创业教育还不深入,一些学校的教师资源、图书资源等远远跟不上学生规模的发展。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市场为导向,还要考虑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高等教育在结构方面,还存在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如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校发展结构趋同、等等。高校的专业设置,既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学校的条件与实力,二者必须紧密结合。现在,专业重复建设、师资力量等跟不上专业设置的发展,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实际上,人才市场的需求总是有限度的,人才市场需求的多变性与人才培养所需时间的周期性之间也存在矛盾。高等教育应充分考虑这些市场因素。专业设置的不合理还体现在急需专业重点不突出。当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相对薄弱,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供给不足,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

国家决定适当控制招生增长的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既是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又是高校办学必须转移到内涵发展上来的迫切要求。教育部在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六大举措中,明确提出完善评估机制,把就业状况作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一级指标和核心指标,以此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今年,教育部、财政部又全面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这些政策和措施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大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方面将起到切实作用。

(三)健全和完善人才市场,规范竞争秩序

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市场竞争原则,健全和完善人才市场竞争机制,优化人才市场环境。加快毕业生就业法规建设,加强人才市场竞争监督管理,在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同时,加大对双方主体在择业择人过程中的执法监督力度,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有关部门还应当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就业歧视,维护毕业生的正当权益。“就业歧视”现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等等,这些都有待政策法规的规范和社会文明的引导。同时,应当继续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开拓更大的空间和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应共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加强毕业生就业形势预测和分析,提供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同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招聘会的形式。提高供需对接的针对性。

责任编辑:金华宝

第二篇:浅析新形势下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析新形势下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孙驰1白丽君1

(1.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处辽宁沈阳110001)

摘要: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毕业生的思想意识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本文从研究高校毕业生思想变化的趋势及相关表现入手,分析产生思想变化的原因,从而找出如何积极改进和开展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毕业生,思想政治

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和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需要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在逐步地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毕业生从“统包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毕业生的思想和意识状态,必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产生许多新的思想问题。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就业工作的主线。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高等学校思想的稳定,促进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毕业生思想变化的趋势及相关表现

在传统的“统招统分”毕业生就业时代,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思想状况很单一,就是服从分配。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国家对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由“切块计划,供需见面”到“在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和适当定向,末被录用的毕业生介绍回生源所在地二次择业”,最终过渡到“国家政策调控,毕业生自主择业”。在这些变化中都突出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大了毕业生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在这种由“统分”到“竞争”的变化过程中,毕业生的思想意识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毕业生内心思想矛盾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纵观当前各高校,部分毕业生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就业竞争压力的影响,出现了思想混乱和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一些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利已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倾向纷纷抬头,讲实惠、讲金 1

钱,甚至出现严重缺课等不良现象。很多毕业生往往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对自己估计过高,把职业选择理想化,考虑个人利益和得失过多,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较少,择业过程中只讲挣钱,不讲事业。毕业生择业集中在收入高、效益好、能解决户口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挣钱多的地方等,而这些单位的需求数量与毕业生数量相比是很小的,就形成了残酷的竞争机制。面对社会的严峻现实,有的人及时调整心态,降低择业标准,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而更多的人不能接受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产生了消极心理,灰心丧气,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随着大学扩招,带来毕业生数量逐年境加,就业岗位逐年减少,就业难的现状也成为困扰毕业生思想的另一大问题。在这种毕业生数量很大的社会现状下,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空间增加,就势必造成提高对毕业生的要求及增加选择毕业生的程序。面对着众多的竞争对手及用人单位的层层面试,毕业生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一旦遇到挫折,容易产生灰心丧气,面对市场感到恐惧不安,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应聘时往往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难下决心与用人单位签约,“占着盆里的,看着锅里的”,总觉得自己找的单位还不能达到自己理想中的要求,会有更好的用人单位摆在面前,所以对于已经有意向的单位,迟迟不愿签约,而用人单位不会一直等待,往往最终丧失了就业机会。

有的毕业生创业意识差,不愿从小事做起,不愿去基层,盲目地追求牌子高一些,待遇多一些,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实力,其结果要么因难以胜任所选职业岗位而受挫,要么因才能无法施展而不得不重新就业。有的毕业生有求闲怕苦的思想,往往要求未来的职业要轻松一点,工作环境要舒适一点,管理得要松一点,单位离家要近一点。他们不愿去独闯天下,不愿离开父母,不愿离开大城市,这样就会使得他们的择业面窄,求职困难,影响个人长远发展。

另一个困扰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思想问题是过分依赖心理太强。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一些家长过分保护、溺爱学生,使学生从小就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什么事都愿意靠父母,靠老师,靠学校,在就业过程中同样也体现出来,主动性不强,带有回避责任的倾向,过多的等待学校、家庭为其谋求就业机会,开辟就业渠道,以致延迟了就业准备期。

二、积极改进和开展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

(一)优化高校育人环境

优化高校外部环境是有效开展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这个方针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社

会环境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搞好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关键之一在于外部环境的优化,因而必须加强社会的综合治理,加强廉政建设,反对不正之风,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为开展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优化校园内部环境也是开展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校园秩序和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开展“文明校园”和“文明离校”活动是两项有效的措施,应当及时总结经验,持之以恒,不断完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引导校园文化建设向着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校园的环境。同进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硬件建设,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设备等物质条件。

(二)加强高等学校育人各阶段的思想教育力度

高等学校育人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包括入学教育、养成教育、毕业教育等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学生面临的问题不同,所产生的思想状况也不尽相同,我们应该对各个阶段学生思想状况的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入学教育主要是针对新生而言,工作重点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很多大学新生入学后,对自己的专业究竟是学什么,将来从事什么,都不是很清楚,思想中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个阶段应该请一些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目标教育、学习方法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专业的重要性,培养出专业兴趣,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刻苦读书,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从入学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养成教育的对象是大二到毕业的前一年,这个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和思想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对政治,对个人前途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探索和思考。学校在加强思想品德课、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应不失时机的组织一系列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参观展览、主题班会、团日活动、义务奉献活动等。以生动的实例,新鲜的内容,引起学生对自身的思想道德行为偏差的注意。还可以邀请英雄、成功校友等现身说法,谈人生、论事业、讲奉献,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从而懂得如何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懂得如何自觉地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到一起。

毕业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理想、前途、事业教育。通过开展就业指导、政策指导、信息咨询、求职技巧等一系列毕业教育,切实的提高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技巧,提高求职成功率;同时邀请往届成功就业的同学通过实例教育,使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学生求职信心;提前让学生认识到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导

学生相应的应对方法。在毕业教育中,应注意普遍的“面”的教育与个别学生“点”的教育相结合,除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外,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个别学生求职中思想出现的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毕业生了解国内外形势,了解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利用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与各种宣传,及时地让毕业生准确、全面地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辩证地看待国际国内形势,特别要正确地看待国家在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充分利用实习、见习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同进,还要注意加强对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尽管经过几年的大学教育,大学毕业生的心身日渐成熟,主体意识也明显增强,但他们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对社会的了解是片面和肤浅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还比较淡薄,部分毕业生对社会缺乏辩证客观的分析态度和分析能力,重视个人理想而缺乏远大的社会理想,重视自我价值而轻视社会价值,重视自我责任而缺乏社会责任等等。为此,要教育毕业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个人需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强调个人的兴趣爱好、才能与特长都要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结合,才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培养学生的基层意识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现阶段我国的人才资源配置极不合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才已趋于饱和,但仍成为人才流动的热点。而西部地区和广大基层单位急需各类人才,但很少有人问津,使不合理的人才配置情况更加严重,同时也增加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因此我们对毕业生要加强基层意识教育,帮助毕业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需要,转变择业观念,走出择业误区,拓宽就业渠道。

(五)与时俱进,全面更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传统的、陈腐的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的变迁、就业环境的变化要求大学生必须拓新就业观念,使自己的观念从陈腐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大胆地、主动地在社会大天地里找到能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高等学校要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择业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拼搏意识,要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走向社会本身就意味着迎接挑战,所谓一次择业定终身的铁饭碗已经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要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改革,认识到就业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从而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要让学生跳出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高收入的小圈子,正确地评估自己,不贪图安逸、舒适,勇于面对竞争和挫折;要让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志存高远,勇于从小单位和基层做起,在实际工作中不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磨练能力,进而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出符合实际选择与调整;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去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六)进一步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起面向市场、面对就业竞争的信心和勇气

心理素质教育对做好大学毕业生思想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心态复杂,他们有的呈现出恃才傲物或守株待兔的封闭心理,有的显露出无所适从的犹豫彷徨心理,有的存在着重实惠、重待遇、唯利是图的功利心理,诸如此类的心态,都加重了毕业生的心理负担,强化了他们业已存在的心理问题,这就势必影响到他们择业的成功。因此,要对毕业生开展择业心理咨询,帮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个性特点,做出合适的选择来满足社会的需要。作为高校,要充分利用人才密集,学科齐全的优势,逐步开展以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为中心、心理咨询为重点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活动,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设立为心修课或选修课程,使大学生具备心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式方法。总之,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它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以及师生的大力合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要经常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性的教育活动,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引导他们将个人成才与社会需要相联系,寻求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实现人生的价值。

作者简介:

孙驰(1978-),辽宁铁岭人,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办科员、助教。

白丽君(1955-),辽宁沈阳人,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办主任、讲师。

第三篇: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成因,主要从学校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为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状况 价值观 校园文化

Th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di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FENG Rui

(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period ,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dition is generally good ,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cause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dition problem from sociology, Puts forward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s and ways mainly from the school,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dition;Value;Campus culture冯睿

一、引言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只有对其加以有效引导和教育,才能使其担负起振兴中华民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现阶段的大学生具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如基本是“80、90后”,大多数还是独生子女,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与二十世纪末的大学生所处环境有所不同,社会的深刻变革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具体如下:

(一)政治态度较为明朗,政治立场坚定,但思想认识不够深刻

当前大学生政治思想稳定,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国家发展和民生问题,关注社会热点尤其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问题。这说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的、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思想认识不够深刻,政治素养有待提升。集中表现在不愿认真听取政治课,对政治理论课学习缺乏兴趣,很少登陆红色网站。在入党动机上,有的学生是从众,有的学生抱着功利和实用的目的,希望能够通过入党为以后谋职业增加砝码,这充分说明一部分大学生政治理想模糊。

(二)道德取向成熟、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但道德观念复杂化,知行不一

多数学生崇尚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乐于奉献、助人为乐,能够明礼诚信、遵守公共秩序。[1]近年来许多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调研学生的道德现状时发现,大多数同学对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重要性都给予认同,他们十分看重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并将其

作为优秀大学生的首要标准。但是我们也看到不少大学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1.道德观念复杂化。当代大学生对待社会现象往往是多角度的分析和评价,他们对以竞争与协作共生为特点的新型市场经济道德要求比较推崇。过去那种是否对社会、对人民有利的评判标准受到冲击。2.知行不一,认识与道德实践脱节。以对待诚信的问题为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90%的大学生认为抄袭作业是不诚信的表现,但在实际行动中坦承从不作弊的未过半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能够因势利导,发挥道德在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认同主流价值观,精神风貌总体良好,价值追求更加务实

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流价值观予以认同,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大学生精神风貌总体良好,2005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对国家号召、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工作,过半数学生表示“渴望去”、“愿意去”。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80后”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他们的爱国激情。以北京奥运会青年志愿者为代表的“80后”,令外国媒体惊呼中国出现“鸟巢一代”。由于受到社会转型、高等教育改革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理性和务实。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倾向,实用性和功利性倾向明显,他们往往强调贡献与索取并重、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近些年利己主义成为大学生普遍的价值取向,有调查显示,关于“上大学的目的”,62.42%为实现人生价值,11.6%为成名成家、提高社会地位,为社会做贡献的仅占8.04%。[2]可见相当部分学生缺乏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

(四)注重自我发展,敢于竞争,积极进取,但集体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强化了大学生的自主观念和竞争观念,他注重个人奋斗和自我目标的实现,敢于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主体意识较强,对生活能够自主把握,自我选择、奋斗意识有所加强。但难以把握集体与个体的关系,集体观念淡薄,不能做到先公后私,往往是公私兼顾甚至是私而忘公,牺牲集体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有调查显示,23%的大学生从不参加班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班干竞选,怕因为当班干需要为班级做事而耽误自己的时间。当代大学生集体意识的淡化要引起有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五)个性张扬,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强,但心理承受力弱

当代大学生信息来源广泛,尤其是网络带来的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他们所掌握的信息量往往比老师和辅导员还要多、还要早。这导致他们不愿意局限于老师的教导,敢于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具有较强的独立和批判精神。但由于受到所处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就业压力过大,家庭过于呵护等,导致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弱,适应性差。大学生往往是独立和依赖的矛盾特性共存,一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或者理想与现实不一致时,他们就会惊慌失措、自暴自弃。马加爵案已经给我们沉痛教训,正是因为马加爵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和扭曲的人生观、“自我中心”等缺陷,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训练已经迫在眉睫。

三、存在问题原因的社会学分析

(一)从社会化的角度

社会学认为,社会化就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3]大学生的社会化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化的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同类群体、大众传播媒介等。而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社会化的结果对人的一生都会发生影响,通过日常家庭生活父母会向孩子灌输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以独生子女大学生为例,他们的家庭结构和非独生子女有所不同,父母给他们提供优厚的经济条件,在教育上给予极度重视,过分溺爱,导致独生子女在进入大学后弊端凸显,如适应性较差,唯我独尊,心理脆弱。现代社会转型导致大量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产生,如果家长不能适时把握孩子的心理,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那么其子女很容易迷失自我甚至造成价值观和道德观沦丧。

对于大学生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和教师的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作用,成为他们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因素。一方面,学校传授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学校也把主流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传递给学生。而当前学校教育往往重智育轻德育,德育教育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教育形式老套,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注重灌输而忽视学生对信息的反馈,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认识不够深刻,传统美德认同度不高,公德践行能力差等问题较为严重。

同类群体是指在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同类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范往往被个人当做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标准。个体在同龄群体中接受大量亚文化的影响。而这些亚文化有可能是积极向上的,也有可能是颓废堕落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外来文化不断传播,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消极的东西如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尤其是互联网经常会带来良莠不齐的内容,群体成员在沟通中很容易发生共鸣,这都会对个体社会化造成重大影响,又如高校有一部分学生喜欢攀比,厌节俭、重面子,追求前卫和时髦,计划性差,致使大学生缺乏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日益发达,当前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网络。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互联网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具有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信息共享的平等性等一系列特点,也正是由于互联网信息共享的平等性,才使大量青年大学生受到污染。以2008年的“艳照门事件”为例,香港明星陈冠希与多名女明星的不雅照以不可遏制的速度在网上疯狂传播,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观念产生冲击。“艳照门”事件涉及道德、犯罪、性、诚信等众多话题,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青年是网民的主体,这次事件给当代大学

[4]生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社会的监管不力和网络文化合理性的缺失造成网络时代的道德

危机,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二)从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关系的角度

社会学的想象力告诉我们,人们只有把自己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时期里去看待,才能理解他本人的经历;人只要了解和他相关的人、文化和社会,才能认识他自己所处的文化。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个人活动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在考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存在的问题时,我们也要从社会结构和个体行动两方面来区分。

首先,社会变革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推进和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市场经济带来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给在校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使高校学生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膨胀。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网络渠道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试图影响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越来越受人关注,诸如借助网络发表过激或者颓废的言论,传播有关色情、暴力的文字和图片,凭借自己的网络技术手段进行犯罪行为等。

其次,高校发展改革也是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大学扩招,大学生人数不断攀升,上学缴费代替国家包揽,就业由自主选择代替国家分配,这都强化了大学生的效益和维权意识。[5]大学生就业要考虑就业中所要付出的成本与代价,但目前的情况是投入与效益不均衡,大学毕业生面临这种情况,心里难免失衡,他们需要收回他们的成本并且争取效益,这也反映了大学生主体性的增加和理性选择多样性的增加。

最后,我们要从大学生自身寻找原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在大学阶段已基本形成,一个人的性格对他的观念会有很大影响。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可能不愿意与人交往和沟通,从而会使其思想和思维带有局限性,引起心理疾病。而大学生本身具有的惰性、不上进、意志力差等都是影响其思想观念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属于80后和90后一代,磨练意识欠

缺,对挫折的承受力差,不少大学生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和特征,如贪图享受,追求高消费,刁蛮任性等。大学生自身是社会化的主体,他们自己对周围信息的辨别和接纳情况对其思想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对策和建议

学校一方面传授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价值信念,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大学生生活在校园环境中,所以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大学生中的龙头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做起:

第一,丰富校园文化,使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管理体制、规章制度、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等。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培育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提升办学理念,凝练有深厚文化的校训、校歌,统一全校思想,凝聚全校力量;加强校风建设,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师德建设,狠抓学风建设,严格管理,使学生懂得承担责任、遵守纪律,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开展科技文化创新活动,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思想水平,举办关于恋爱、就业、心理健康、价值观培养等相关讲座。

第二,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想要全面发展,仅仅依靠课堂知

[6]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实践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高校育人的有效途径,是

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社会调查,要求学生在某几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或者深入访谈,使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扩大见闻,锻炼其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对坚定大学生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信念是不无裨益的。勤工俭学,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勤工俭学活动,一方面能减轻家庭得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能让其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动手能力,使其明白劳动的意义,培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可以采取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走进社区等多种方式。

第三,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结合时代创新教育方式,让网络成为思想教育的新载体和新阵地。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建设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校园网站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形式尽量多样化并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具有亲和力,此外还可以让大学生自己动手创建政治教育网站,使红色网站焕发生机与活力。另外可以多种教育方式并行,热线电话、电子信箱、聊天工具、BBS都可以成为教育大学生的工具。

第四,“身教重于言传”,要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队伍的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队伍一般包括辅导员、专业教师和党团学生干部。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对大学生发挥着重要的[7]教育和引导作用,他们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和教师应该有针对性

地开展日常思想教育活动,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把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融入各项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中。以安徽师范大学房玫老师的事迹为例,房玫老师是党的科学理论的优秀传播者,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书育人,爱生如子,她的课学生们爱听、乐听。房玫在不断探索中,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路,原本严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被演绎得精彩而生动,她为青年学生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可敬、可信、可亲、可爱的理论形象。她不是“满堂灌”、“堂堂灌”,而是不断启发学生,让他们自主思考。探究房玫的成功,可以总结出许许多多因素。但根本的一点是源自她30多年如一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懂、真信、真教、真爱”。此外要注意发挥班级党团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团组织、班委会的桥梁作用,这是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最后,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都是改革开放后在和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练,很多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弱,抗挫折能力差,他们往往一遇到问题就会惊慌失措、自暴自弃,而来自恋爱、学业、就业等方面的的压力都会干扰大学生心理。学校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建立心理咨询室,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除了学校教育外,还要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它的教育和影响几乎影响个人的一生,其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父母有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品质的责任,家庭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到基础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以大众传媒为依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起红色网站,要让积极、健康的思想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牢牢掌握网络的主动权。而社会也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如修建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对青少年免费开放,通过学生参观来渗透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自然而然会受到无形的道德感染和教育。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才能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不是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对话的过程、对情境的理解和接受的过程。现象学社会学家舒茨认为,一个行动者有意识的想象着另一个人在想些什么,同时另外的行动者的意识里也进行着同样的想象,这种同时且相互的历程让日常生活变得可能,由“此在”到“彼在”是可能的,从主体间的角度来看,人类所体验的各种客体与事件是共同

[8]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与教师平等互动,才能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宽容。学生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讨论,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性,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叶松庆.当代青少年社会公德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向[J].《青年研究》,2008(12):28-34.[2]朱世忠.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的研究.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为了未来的事业—首届山东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157.[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83.[4]杨威.“思想政治教育热点”教学案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02.[5]江雪华.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5):1-4.[6]江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及对策[J].《前沿》,2007(3):81-83.[7]苗丽芬.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19.[8]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67-168.冯睿,男,安徽寿县人,1989年10月出生;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社会学系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

邮箱:fengrui_2009@126.com

联系方式:***

邮编:241002

第四篇: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

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曹丽萍

(中山市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中山528436)

【摘要】本文从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者的素质和工作方法、校园文化和齐抓共管等方面就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要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每个人的个性各不相同,需要日常开展大量细致的工作。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构建全新的德育网络,建立家庭、社会、学校、学生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营造起一种良好的德育氛围。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建立家庭、社会、学校、学生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营造起一种良好的德育氛围

1、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好“两课”的主渠道作用,认真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不断地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高职院校大学生走出校门后,往往成为各个岗位的管理者或负责人,他们的政治素质如何,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所在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更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的教育,尤其是政治思想素质的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民心工程希望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3、重视社会实践的道德功能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当代的主旋律,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倡导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把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把维护民族利益与拥护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形势。要利用所在地的革命史迹、场馆、人物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旋律教育活动,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重视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这

也是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因此,我们要广泛组织以思想、文化、科技、学术、社会实践、开展各种人文科学知识讲座,、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等为基本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净化学生的心灵,增强他们抵御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

5、学校各部门要齐抓共管

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光靠某个部门或某几个人是不行的。我们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理念,全校统一认识,各个部门齐抓共管,专兼职学生工作队伍相结合,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学生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1、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

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他们与学生的接触是最直接的。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以自身良好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工作者要言行一致,严于律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2、重视知识的不断更新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不管来自何专业,要把本职工作做好,除了要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还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好非常广泛,如果你与学生有相近的语言,学生就愿意“亲其师,信其道”。再则,知识是无限的,要给学生一杯水,仅有一桶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与时俱进,理应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重视知识的不断更新,像一条流动的长河,常用常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工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3、注重工作能力的提高

学生工作比较繁琐,如果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没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就很容易沉没于日常事务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疲于应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要注意培养较强的工作能力:包括观察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等。要善于从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工作要有前瞻性,对一些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或问题,要想方设法将其消灭于无形,防范于未然,这样,工作才能做到主动。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意的方法

1、深入实际,踏实工作

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工作理念,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及思想动态,还要经常与有关部门和任

课老师联系沟通,多渠道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少说空话,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2、工作要有“五心”真心、爱心、细心、耐心、恒心

一是要有“真心”——要真心实意、设身处地地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二是要有“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要以诚相待,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三是要有“细心”。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发现、分析、排查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分类整理,制定工作预案,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做到“细微之处见真情;四是要有“耐心”——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当遇到问题时,必须沉着冷静,认真细致地做工作,耐心听取学生的心声; 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暖人,最终达到“真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果;五是“虚心”——学生教育的工作要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借鉴他人的工作经验,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还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本通书读到老。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把教育学生与服务学生结合起来,工作才能有成效。

3、与学生谈话要注意谈话技巧

谈话是一门艺术,与学生谈话时要注意谈话技巧。要因人施“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针对不同大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思想问题,如,对有的学生语言可直截了当,对有的学生,则要点到为止;在个别说理教育时,常常要用暗示的方法。对刚进校的大学生,对其教育宜采取正面宣传和引导的方式,以较朴素、通俗的语言阐明道理,鼓励他们追求进步;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其思想趋于成熟,知识面较广,对其施“理”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平易近人的语言,通过有力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使他们口服心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 [1999]10号.1999-08-1[2]董永棉.漫谈高校政治辅导员的素质[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1,13

[3]肖文娥,王运敏.论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教育研.2000(10)

第五篇:论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工作

论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工作

党员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好坏,决定着党员自身能力素质的高低,也影响着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优劣。党员是构成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的质量关系到党的生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现实状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党员工作能力增强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成为了重要的课题,这对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由于师资力量、培训场地严重不足,协调机制不够健全,目标要求不能明朗、具体化,而且培训的实效不强等原因。导致目前的党员教育工作止步不前,大量投入却不能得到高回报,投入产出率低,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不能从根本上整体提高党员素质。所以,在新的形式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首先,组建机构,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保。只有把责任和任务落实到单位和组织,才能更加具体的、高效的、可执行性强的具体策划和方案,才能有效的整合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另外,单位或组织还要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办公室指定专人办公,明确工作职责,制订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提高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党员教育培训大格局。

其次,要建章立制,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进行。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制度,对于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进行,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业务和文化知识水平,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发挥领导干部的学习表率作用。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培训的领导责任制,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学习扎实有序开展。

再而,拓宽渠道,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深化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度改革、激发培训主体内在活力、切实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效益的根本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不断探索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党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丰富与深化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设置符合参加培训对象的需求,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由于党员学历、年龄结构参差不齐,加上个人的爱好、兴趣的不同,也就形成对知识的需求存在个体差异性。当前,我们必须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党员的需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科学的创新教育培训内容。要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让受教育的党员同志得到最大的收获!

不同时期的党员教育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涵,又与上一时期有着相同的文化底蕴,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的党员教育也不能依循着以前的而止步不前。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实际要求,主

动与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党建工作新要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和改革党员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工作的关键,才能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全面推进党员教育制度的建设,尤其在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不断有所突破,从而推动党员素质迎上新的台阶。

王 庆

2013-5-15

下载论新形势下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新形势下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中国加入WTO组织,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不仅面临做强做大的难得机遇,也面临......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刘广武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 摘要:注重人文关怀是落实科学发展......

    关于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5篇

    关于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冲击和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推荐阅读]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变化 许晓晗 10公共事业管理本(1)班 100114031 【摘要】: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人才战略的主要后备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浅议如何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议如何做好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刘俊涛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广东,广州,511325) 摘要: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特别重要,这关系到学......

    大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事迹(共5篇)

    ***同志思想政治先进个人事迹报告 ***,女,汉族,1983年5月出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2008年4月毕业于**大学**专业,现为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自2008年9月入院以来,一直担任学......

    打牢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

    打牢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发布者: 蔡红建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大学新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成功的新生教育是学生顺利完成大学教育的一半。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