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学影像学名解总结(第7版)
自然对比:X线检查时,基于人体组织结构固有的密度和厚度差异所形成的灰度对比。平片:依靠自然对比所获得的X线的摄影图像,常称之为平片。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以人为引入密度高于或低于该组织或器官的物质,使之产生灰度对比,称之为人工对比。对比剂:人工对比引入的物质。原称造影剂。体素:将扫描层面分为若干体积相同的的立方体或长方体,称之为体素。像素:将扫面层面的数字矩阵,依其数值的高低赋予不同的灰阶,进而转换为黑白不同灰度的方形图像单元,称之为像素。CT值: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间接反映被检测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对比增强:(CE)检查时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再进行扫描的方法,常简称为增强检察。超声(ultrasound):指物体(声源)的振动频率在20000赫兹以上,所产生的超过人儿听觉范围的声波。流空现象:是MR成像的一个特点,在SE序列,对一个层面施加90度脉冲时,该层面内的质子,如流动血液或脑脊液的质子,均受至脉冲的激发。中止脉冲后,接受该层面的信号时,血管内血液被激发的质子流动离开受检层面,接收不到信号,这一现象称之为流空现象。T1WI:即T1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1值的差异。T2WI:即T2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2值的差异。衰减(attenuation):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声能逐渐减少.声影:(acoustic shadow)超声通过液体时几乎无衰减,而通过骨质或钙质时,则明显衰减,致其后方回升减弱,乃至消失而形成声影。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指超声遇到运动的介质界面时,反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即产生频移现象。机械指数:(MI)指超声在弛张期负压峰值与换能器中心频率的平方根之比值。热指数:(TI)实际照射到某声学界面所产生的温升与使其升高1℃超声能量比值。肺野:(lung field)正常充气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肺门角:右肺门上下部相交形成一钝角。肺纹理:在正常充气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肺气肿: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异常扩大,并伴有不可逆性肺泡壁的破坏。肺实变: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代替。空气支气管征: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为支气管气像。空洞: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并经引流支气管排除后所形成的。空腔: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横“S”征:中央型肺癌合并右肺上叶不张时,右肺上叶下缘合并肺门形成横“S”征。肺门舞蹈症:肺血增多时,在透视下可见到肺动脉段及两侧肺门动脉博动增强,称肺门舞蹈征。充盈缺损: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为腔壁局限性肿块向
腔内突出,造成钡剂不能充盈所致。龛影:(niche)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外突的影像,为消化性溃疡及肿瘤坏死性溃疡形成的腔壁内陷,使钡剂充填滞留其内所致。憩室:表现为向壁外的囊袋状膨出,有正常黏膜通入,与龛影不同。粘膜线:良性溃疡的征象,为龛影口部一条宽1~2mm的光滑整齐的透明线。项圈征:良性溃疡的征象,龛影口部的透明带,宽0.5~1cm,犹如一项圈。狭颈征:良性溃疡的征象,龛影口部明显狭小,使龛影犹如具有一个狭长的颈。半月综合征:多见于浸润性胃癌,龛影形状不规则,多呈半月形,位于胃轮廓之内,周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称为环堤,环堤上见结节状和指压迹状充盈缺损(指压痕),指压痕间有裂隙状钡剂影(裂隙征),以上表现称为半月综合征。跳跃征:(线样征):溃疡性肠结核时,回肠末端和盲、升结肠因为炎症刺激痉挛,排空加速,钡剂呈线样充盈或者完全不充盈,其上、下端肠管充盈正常,称为跳跃征(线样征)。水上百合征:(水上浮莲征)肝包虫病,在超声影像中见到肝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的囊状液性无回声区,大囊中有小囊,内囊破裂萎缩漂浮在大囊中形成。驼峰征:肝癌中肿块靠近被膜既可以向外突,也可以向内长形成。牛眼征:在肝转移瘤超声影像中,回声结节周边为实性高或稍低回声,中央坏死液化呈低回声,表现为牛眼征。胁腹线:腹部前后位片上,在两侧胁腹壁内可见外窄带样脂肪影,上起第10肋骨下端,向下延伸至髂凹而逐渐消失。肾自截:在肾结核,结核灶内发生钙盐沉积,甚至全部肾脏广泛钙化,称为肾自截。导管征:表现为乳头下一伙数支乳导管增粗,密度增高,边缘粗糙。酒窝征:在乳腺恶性肿瘤时,增厚的皮肤可向肿瘤方向回缩。漏斗征:乳头后方的癌灶与乳头间有浸润时,可导致乳头回缩,内陷,称为漏斗征。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出现水肿、增厚,并致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最终形成骨膜下新生骨。骨膜三角:(Codman三角)若引起骨膜增生的病变进展,已经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的骨膜新生骨与骨皮质间呈三角形改变,称为骨膜三角。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正常。皮革胃:癌累及胃的大部或全部导致整个胃壁弥漫性增厚,胃壁僵硬,胃腔狭窄,如皮革状,多见于弥漫性浸润型癌。Colles骨折:又称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关节退行性变:早期改变始于软骨,为缓慢发生的软骨变性、坏死和溶解,逐渐被纤维组织和纤维软骨所代替。关节强直:可分为骨性和纤维性两种。骨性强直是关节明显破坏后,关节骨端
由骨组织所连接。纤维性关节强直虽为关节强直,但关节骨端并无骨组织而为纤维组织连接。关节破坏: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性关节面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侵犯、代替所致。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原发性骨化中心和继发性骨化中心出现时的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融合的时间及其形态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一时间(月和年)来表示即骨龄。
第二篇:心理学名解总结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于集向中
3无意注意:预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
4有意注意:有预先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5感觉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6感受性:人脑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7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8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时间的延续而变化
9知觉:直接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应。
10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11思维: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12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微弱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具有弥漫性的特点。13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14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15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心理过程。
16需要:是人在一定生活条件下,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事物的内在要求。
17动机定义: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18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19气质:是指一个人先天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第三篇:内科学名解
非张力气胸:闭合性气胸和交通性气胸合称。
Ⅱ型呼吸衰竭:由于通气不足如COPD引起的高碳酸性呼衰,低氧血症伴有高碳酸血症,PO2<60,PCO2>50。3.张力性气胸:胸膜破口形成单向活瓣,吸气时空气进入而呼气时不能排出,内压持续增高,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抽气后胸膜内压迅速增高。
4.Chronic obstrctibe pulmonany disease(COPD):一组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包扩慢支及慢性肺气肿。
5.支气管哮喘:由多种细胞核细胞组分参与的引起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并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的气道慢性反应性疾病。多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7.闭合性气胸:胸膜破裂口较小,随肺萎缩而闭合,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胸膜腔内压接近或略超过大气压,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
高血压脑病 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临床表现以脑病的症状与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抽搐。
Angina Pectoris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因冠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及左上肢。
Sick Sinus Syndrome病窦综合征 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多种表现。患者可在不同时间同时出现一种以上的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经常同时合并心房自律性异常。部分患者同时有房室传导功能障碍。Cardiac aneurysm心室壁瘤主要见于左心室,发生率5%-20%。体检可发见左侧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范围较广,可有收缩期杂音。瘤内发生附壁血栓是,心音减弱。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X线、摄影、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脏血池显像及坐室造影可见局部心缘突出,搏动减弱或有反常搏动。
Postinfartion syndrome 梗死后综合征 于MI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
急进型高血压 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持续》=130mmg,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肾脏损害突出,持续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有效降压治疗,预后很差,常死于肾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病理上以肾小动脉纤维样坏死为特征。
7.心力衰竭 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
8.舒张性心力衰竭 可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心功能的早期或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肌病,当收缩期射血功能尚未明显降低,而因舒张功能障碍而致左室充盈压升高导致肺的循环淤血。复合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的溃疡。
2.Hepatic encephalopathy 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3.Hypertensive crisis 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
4.脾功能亢进:一种综合症,临床表现为脾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骨髓造血呈相应增生状态,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类,脾切除后症状缓解。
5.Jaundice 黄疸: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6.多发性消化性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溃疡并存。
7.功能性消化不良:指具有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8.Grey-Turner征及Cullen征: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因胰酶、坏死组织及出血沿腹膜间隙与肌层渗入腹壁下,致两侧肋腹部皮肤呈暗灰蓝色。
9.Stomal ulcer:吻合口溃疡:是指胃空肠吻合术后,在吻合口或某附近粘膜发生溃疡,又称复发性消化性溃疡。IgA肾病: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患者常在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发病或出现肉眼血尿。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HRS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肾衰竭,肾脏本身并无器质性损害,主要见于伴有腹水的晚期肝硬化或急性肝功能衰竭。
糖尿病肾病:长期糖尿病引起的肾损害,早期以高灌注为特点,病理以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为最特异性病理类型。Nephrotic syndrome肾病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日>3.5g/1.73m2体表面积)、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应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
Pyelonephritis肾盂肾炎,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在肾盂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为上尿路感染。少尿:每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或者每小时尿量少于17毫升为少尿。
类白血病反应:类白血病反应是某种因素刺激机体的造血组织而引起的某种细胞增多或左移反应,似-现象,是继发于感染 恶性肿瘤 中毒 大出血 急性溶血 严重创伤等多种疾病的一种综合征。
贫血: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红细胞 血红蛋白 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同年龄的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
4.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可同时伴发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及其他过敏表现。
5、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在成人低于2.0×109/L时,在儿童≥10岁低于1.8×109/L或<10岁低于1.5×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严重者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甲状腺危象:系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严重表现,为一少见但可危及生命的情况,通常见于严重的、病程长且近期有明显恶化者,并常由并存的其他疾病所诱发。
甲亢性心脏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引起甲状腺素分泌,促进心肌蛋白质合成,增加Na+-K+-ATP酶、Ca2+-ATP酶、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从而增强增多心肌收缩和心脏搏出量,静息心率加快,心室肥大的心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糖尿病糖代谢异常为主因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称为糖尿病肾病。
Cushing Syndrome:库欣综合征,为各种病因造成肾上腺分泌过多的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所致病症的总称。浸润性突眼:Graves病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眼征,眼内异物感、胀痛、畏光、流泪、复视、斜视、视力下降,检查可见突眼(眼球凸出度超过正常值上限4mm,欧洲人群的正常值上限是>14mm),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严重者眼球固定,眼睑闭合不全、角膜外露而发生角膜溃疡、全眼炎,甚至失明。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当胰岛素依赖型(1型)患者胰岛素治疗中断或用量不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患者遭受各种应激时,糖尿病代谢紊乱发展到严重阶段,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增快,当超过体内各组织所能利用的限度和经肾脏随尿排出酮尿的速度时,血中酮体就在体内积聚起来,产生酮血症。酮尿、酮血症统称为酮症。当在体内积聚过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风湿性疾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等在内的一组疾病,其病因可以是免疫、感染、代谢、内分泌、退行、地理环境、遗传、肿瘤等,可以是周身、系统性也可以是局限性的,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功能、神经性的。包括各种关节炎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风湿性疾病并不局限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2.Hepatic encephalopathy肝性脑病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3.Jaundice黄疸 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增高致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胆红素1.7~17.1umol/l胆红素于17.1~34.2umol/l临床不易察觉称隐形黄疸,超过34.2umol/l称为黄疸。1.多发性消化性溃疡 :如果在胃或十二指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溃疡称之为多发性溃疡。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是血糖急剧升高引起的胰岛素的严重不足激发的酸中毒。3.张力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常见于较大肺气泡的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其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活瓣。故吸气时空气从裂口进入胸膜腔内,而呼气时活瓣关闭,不能让腔内空气回入气道排出。如此,胸膜腔内空气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升高,压迫伤仍肺使之逐渐萎陷,并将纵隔推向健侧,挤压健侧肺,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
Anemia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一般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 Hb<120 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 g/L,孕妇Hb<100 g/L,就是贫血。
5、Sick Sinus Syndrome:病窦综合症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窦房传导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
骨髓增生性疾病:一组造血干细胞肿瘤增生性疾病,在骨髓细胞普遍增生的基础上有一个系列细胞尤其突出,呈持续不断的过度增殖。
蛋白尿Proteinuria: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
早期胃癌: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均属早期胃癌,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不是其面积的大小和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而是其深度。
Acute coronary syndrome: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
第四篇:最新第八版医学影像学名解(手打重点考试必备)
人工对比:人为引入一种物质到人体器官或间隙使其产生密度差异而形成的对比。自然对比:人体不同器官、组织天然存在的密度差。
CT: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选定部位逐层扫描,通过测定透过X线剂量,经数字化处理得出该扫描层面组织各个单位容积的吸收系数,然后重建图像的一种技术。MRI:利用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重建图像的成像技术。
介入放射学:在DSA、超声、CT及MRI等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经皮穿刺或体表自然孔道的路径,引入导管、导丝、球囊导管、支架、引流管等相关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微创诊断和治疗的新兴亚学科。
CT值:根据人体组织对X线不同的吸收系数换算成数值,反应不同吸收系数组织的密度。窗位:把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放在窗宽范围的中心位置,这就是窗位。
窗宽:借助计算机,把需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范围取出.按从黑到白不同灰度在显示屏上显示,这样CT值较小的差别也可以在图像中看出。这个范围就是窗宽。T1: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T2:即横向弛豫时间常数,指横向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至37%所经历的时间,是衡量组织横向磁化衰减快慢的尺度。
T1WI:即T1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1特征参数的成像,反映组织间T1的差别,有利于观察解剖结构。
T2WI:即T2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2特征参数的成像,反映组织间T2的差别,有利于观察病变组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像技术。
流空效应:是指心脏、血管内的血液由于迅速流动,使发射MR信号的氢原子核居于接收范围之外,所以测不到MR信号,在T1或T2加权像中均呈黑影。
脑血管造影:是将有机碘剂引入脑血管中,使脑血管显影的方法,分颈动脉造影及椎动脉造影。用于诊断脑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和了解肿瘤的供血等
腔隙性脑梗死:是由深部髓质小动脉闭塞所致的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的梗死灶,直径为10mm~15mm以内
模糊效应:脑梗死发病2周~3周左右时,梗死区因脑水肿消失和吞噬细胞的浸润,密度相对增高而呈等密度
脑梗塞:由脑内供血动脉的狭窄、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坏死。CT表现楔状或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区、边界不清。
透明隔间腔:由大脑发育异常,在透明隔区见囊状水样密度腔隙。
脑膜尾征:脑膜瘤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边界清楚。MRI增强后肿瘤均一性强化,邻近脑膜亦强化似尾,称为“脑膜尾征”,具有一定特征。
脑膜瘤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边界清楚。MRI增强后肿瘤均一性强化,邻近脑膜亦 强化似尾,称为“脑膜尾征”,具有一定特征。
肺门: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组织共同构成,主要成分为肺动脉和肺静脉。支气管扩张 :指支气管管径异常扩大。少数为先天性,由支气管弹力纤维或软骨发育不 全所致。多数为后天性的支气管阻塞及感染所致。
支气管征:肺实变时,大片状阴影中有时可见充气的支气管影,多见于大叶性肺炎。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的原发病灶为边缘不清的云絮状阴影,多位于肺外带。原发 病灶沿淋巴管侵及肺门淋巴结,形成条索状阴影及肺门增大。原发病灶、淋巴管和肺门淋巴结三者组成的哑铃双极现象
中央型肺癌:指发生在肺段或段以上支气管的肺癌
横S征: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征象,后前位胸片示右肺门肿块伴右上肺不张,呈横s征。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而形成。空腔:是肺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如肺大泡、含气肺囊肿等。
肺实变: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代替。
肺充血:由各种原因导致肺动脉血流量增多,X线表现为肺门影增大,肺纹增多、增粗,结构清楚,透视下见肺门舞蹈征。
肺淤血:由各种原因导致肺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瘀滞于肺内,X线表现为肺门影增大,纹理增多、增粗,结构模糊,出现反射性血管痉挛时,上肺野纹理增粗,下肺野纹理变细。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肺门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它 由肺动脉、肺静脉组成,其中主要是肺动脉分支,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 组织也参与肺纹理的形成。
充盈缺损: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它是因管壁局限性肿块突入腔 内所致。常见于肿瘤。
憩室:表现为向壁外的囊状袋膨出,有正常黏膜通入。龛影: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影像。为消化性溃疡及肿瘤坏死性溃疡形成的腔壁凹陷,使钡剂充填滞留其内所致。轴位观溃疡呈火山口状。
双对比造影:指用高密度钡剂和低密度气体两种造影剂共同在胃肠囊腔内形成影像的技术 肠梗阻:指肠道通畅障碍,可伴或不伴血循环障碍,分为机械性、动力性、血运性三类。粘膜线:良性溃疡的征象,为龛影口部一条宽1~2mm的光滑整齐的透明线。项圈征:良性溃疡的征象,龛影口部的透明带,宽0.5~1cm,犹如一项圈。狭颈征:良性溃疡的征象,龛影口部明显狭小,使龛影犹如具有一个狭长的颈。
半月征:是指位于胃轮廓内的巨大溃疡,呈半月形龛影,其周围可见不规则性环堤、指压征或裂隙征,是恶性胃溃疡的典型X线征象。
假肿瘤征:绞窄性小肠梗阻,梗阻以上肠腔扩大积气积液表现,当扩大很大时,形似肿瘤,称假肿瘤征。
灯泡征:肝海绵状血管瘤MRI检查时,T1WI肿瘤表现为均匀的低信号,T2WI肿瘤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增高。
牛眼征:少数的肝转移瘤中央见无增强的低密度,边缘强化呈高密度,外周有一稍低于肝密度的水肿带,形如牛眼状。
“咖啡豆”征:见于不完全性绞窄性肠梗阻。近端肠管内的大量气体和液体进入闭袢肠曲,致使闭袢肠曲不断扩大显示呈椭圆形,边缘光滑,中央有一条分隔带的透亮阴影。因形如咖啡豆 跳跃征(线样征):溃疡性肠结核时,回肠末端和盲、升结肠因为炎症刺激痉挛,排空加速,钡剂呈线样充盈或者完全不充盈,其上、下端肠管充盈正常
早期胃癌:癌仅限粘膜及粘膜下层,无论大小及范围,有无转移。
膈下游离气体:一侧或双侧膈肌下新月形宽窄不等透亮气体影,多为胃肠脏器穿孔后,肠内气体逸出腹腔,上升至腹腔最高处膈下所致 指压迹:表现为龛影口部有凸面向着龛影的弧形压迹,病理基础为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结节状癌侵润所致
黏膜皱襞纠集:表现为黏膜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处集中,呈放射状,见于溃疡瘢痕收缩或纤维收缩所致。
PTC: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在透视引导下经体表直接穿刺肝内胆管,并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管系统。适应症: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扩张 肾自截:全肾钙化,肾体积缩小或增大,肾功能受损,即为肾自截现象,可见于肾结核晚期。IVP:静脉肾盂造影,根据有机碘(如泛影葡胺)在静脉注射后,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而进入肾小管,最后排入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使尿路显影。本法即可显示尿路的解剖形态,又可了解双肾排泄功能 “蜘蛛足”样改变:肿瘤或囊肿等的压迫使肾盏肾盂受压、伸直、拉长、狭窄、变形、闭塞、分离而导致的影像学改变。常见于多囊肾、肾癌。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髓与干骺端骨性愈合时间及其形态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月和年)来表示即骨龄。骨膜增生(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骨膜新生骨,通常表示有病变存在。
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正常。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骨皮质变薄。
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X线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X线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或形成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质结构。早期在哈氏管周围,X线表现破坏呈筛孔状,骨皮质表层的破坏,则呈虫蚀状
骨膜三角:肿瘤浸润性生长侵犯骨膜,引起骨膜成骨,继而破坏骨膜成骨,使两端残存的部分在影像学上成三角形改变,称为骨膜三角,恶性骨肿瘤征象
骨质增生硬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
关节破坏:是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性关节面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侵犯,代替所致,其X线表现是当破坏只累及关节软骨时,仅见关节间隙变窄,累及关节面骨质时,则出现相应的骨破坏和缺损。
肿瘤骨:出现于病变骨和(或)软组织肿块内的由肿瘤细胞形成的骨质。
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褶,凹陷或隆突。
第五篇:生物药剂学名解
第一章
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Mo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
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
消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第二章
1药物跨膜转运:药物通过生物膜(或细胞膜)的现象。
2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存在于膜两侧的药物服从浓度梯度,即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分为单纯扩散和膜孔转运两种形式。
3膜孔转运:在胃肠道上皮细胞膜上有0.4-0.8nm大小的微孔,这些贯穿细胞膜且充满水的微孔是水溶性小分子药物的吸收途径。
4易化扩散:某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
5主动转运: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的作用,药物从较低浓度向高浓度侧的转运。
6膜动转运(membrane mobile transport):对于大分子物质或者颗粒状物质的转运通常需要膜主动变形将物质或药物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
7胃排空: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
8血浆蛋白结合:进入血液的药物,一部分在血液中呈非结合的游离状态存在,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成结合型药物,暂时失去活性,“储存”于血液中,不能向组织器官内转运。
第三章
1蓄积: 当长期连续用药时,在机体的某些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2表观分布容积V: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状况的重要参数,是将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
3血脑屏障:脑组织对外来物质有选择的摄取的能力称为血脑屏障。
4多晶型:化学结构相同的药物,由于结晶条件不同,可得到数种晶格排列不同非晶型,这种现象称为多晶型。
第四章
1首过效应:在肝药酶作用下,药物可产生转化而使药物进入体循环前降解或失活,这种作用称为肝首过效应。肝肠循环: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被重新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的现象。3酶诱导作用:药物代谢被酶促进的现象。
4酶抑制作用:药物代谢被酶减慢的现象。
5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三种,通常是脂溶性药物通过反应生成极性基团。
6第二相反应:即结合反应,通常是药物或第一相反应生成的代谢产物结构中的极性基团,与体内内源性物质反应生成结合物。
7前体药物:有一些药物本身没有药理活性,在体内经过代谢后产生有活性的代谢产物。
8双峰现象:某些药物因肝肠循环可出现第二个血药浓度高峰,称为双峰现象。
第五章及往后章节
1清除率:整个机体或机体内某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内能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即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2肾清除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分钟计),肾能使多少容积血浆(通常以毫升计)中的药物清除出去的能力 3 生物半衰期:药物在体内的药物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4隔室模型:将整个集体按动力学特性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隔室,把这些隔室串联起来构成一种足以反映药物动力学特征的模型,称为隔室模型。
5药物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研究药物通过各种途径给药后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变规律的学科,致力于用数学表达式阐明不同部位药物浓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6波动度: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比值。
7生物等效性: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其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明显差别。
8二室模型:从速度论的观点将机体划分为药物分布均匀程度不同的两个独立系统。一般将血流丰富及药物能瞬时达到分不平衡的部分如心肝脾肺肾,划分为一个隔室,成为中央室,降血流相对供应少,药物分布达到血液平衡较长时间的部分划分为周边室。
9生物利用度(Bioacailability,BA):是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10蓄积因子:系指稳态血药浓度与第一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的比值,以R表示。
11稳态血药浓度:药物进入体内的速率等于从体内消除的速率时的血药浓度。
12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当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内,AUC除以时间间隔τ所得的商称为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13负荷剂量:为尽快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在静脉滴注前或重复给药的首次给一个较大的剂量使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治疗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