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 总结归纳

时间:2019-05-15 09:5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然药物化学 总结归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然药物化学 总结归纳》。

第一篇:天然药物化学 总结归纳

天然药物化学 总结归纳

第一节 总论

一、绪论

1.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鉴定 ⑴有效部位: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种成分的组合物。⑵有效成分:具有生理活性、能够防病治病的单体物质。2.天然药物来源: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并以植物为主。3.天然药物化学在药学事业中的地位: ⑴提供化学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⑵探讨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

⑶为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⑷为中药、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⑸开辟药源、创制新药。

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据天然产物中各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对需要的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其他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 ⑴常用的提取溶剂:

各种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如下:

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亲脂性有机溶剂⑵各类溶剂所能溶解的成分:

1)水: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生物碱盐、有机酸盐、无机盐等 2)甲醇、乙醇、丙酮:苷类、生物碱、鞣质等极性化合物

3)氯仿、乙酸乙酯:游离生物碱、有机酸、蒽醌、黄酮、香豆素的苷元等中等极性化合物

石油醚:脱脂,溶解油脂、蜡、叶绿素等小极性成分;正丁醇:苷类化合物。⑶溶剂提取的操作方法:

1)浸渍法:遇热不稳定有效成分,出膏率低,(水为溶剂需加入适当的防腐剂)2)渗漉法:

3)煎煮法:不宜提取挥发性成分或热敏性成分。(水为溶剂)4)回流提取法:不适合热敏成分;(乙醇、氯仿为溶剂)5)连续回流提取法:不适合热敏性成分。

6)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适于热敏性成分的提取。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夹带剂:乙醇;

7)超声波提取技术:适用于各种溶剂的提取,也适用于遇热不稳定成分的提取 2.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且不被破坏的成分。(挥发油的提取。)3.升华法:具有升华性的成分(茶叶中的咖啡因、樟木中的樟脑)

三、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1.溶剂萃取法: ⑴正丁醇-水萃取法使皂苷转移至正丁醇层(人参皂苷溶在正丁醇层,水溶性杂质在水层)。⑵乙酸乙酯-水萃取法使黄酮苷元转移至乙酸乙酯层 2.沉淀法: ⑴溶剂沉淀法:

1)水/醇法: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大分子被沉淀; 2)醇/水法:除去树脂、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⑵酸碱沉淀法:

1)碱提取酸沉淀法:黄酮、蒽醌、有机酸等酸性成分。2)酸提取碱沉淀法:生物碱。

⑶盐析法:三颗针中提取小檗碱就是加入氯化钠促使其生成盐酸小檗碱而析出沉淀的。

第二节 苷类

1.定义:苷类(又称配糖体):是指糖或糖的衍生物端基碳原子上的羟基与非糖物质脱水缩合而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亲水性有机溶剂苷键:苷元与糖的连接键;苷键原子:苷键上的原子;苷元:非糖部分

一、苷的分类与典型的代表化合物 1.分类:

①按苷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况分类:

⑴原生苷:原存在于植物体内的苷;如苦杏仁苷;

⑵次生苷:提取分离过程水解失去部分糖的苷。如苦杏仁苷水解后失去一分子葡萄糖而形成的野樱苷。

②按成苷键的原子分类:O-苷、S-苷、N-苷和C-苷,其中最常见的是O-苷 ⑴氧苷:苷键原子为氧,包括醇苷、酚苷、氰苷、酯苷和吲哚苷

1)醇苷:是通过醇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缩合而成的苷。(可以改善心脏功能,治疗老年冠心病有良效的红景天苷)2)酚苷:通过酚羟基而成的苷,(天麻苷具有镇静催眠、镇痛作用,治疗眩晕症、神经性头痛、面瘫症有显)3)氰苷:是指一类α-羟腈的苷,易水解,尤其在酸和酶催化时水解更快,(苦杏仁苷)4)酯苷:以羧基和糖的端基碳相连接。(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山慈菇苷A)⑵硫苷:苷键原子为硫。(黑芥子苷具有抗炎、止痛作用)

⑶氮苷:苷元氮原子与糖或糖的衍生物的端基碳直接连接而成的苷。(巴豆苷、鸟苷、腺苷)⑷碳苷:苷元碳原子与糖或糖的衍生物端基碳直接连接而成的苷。(具有泻下作用的芦荟苷、芒果苷)

二、苷的理化性质

1.性状:有苦味,如龙胆苦苷;也有非常甜的,如甜菊苷。

2.旋光性:多数苷类呈左旋,但水解后,由于生成的糖常是右旋,因而使混合物呈右旋。3.溶解性:

⑴苷类:可溶于甲醇、乙醇、含水的丁醇中; ⑵大分子单糖苷:可溶于低极性有机溶剂;⑶苷元:一般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4.苷键的裂解:

⑴酸催化水解:苷键具有缩醛结构;水或稀醇溶液中进行;常用盐酸作催化剂 酸水解的易难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⑵酶催化水解:

①转化糖酶水解:β-果糖苷键; ②麦芽糖酶水解:α-葡萄糖苷键; ③杏仁苷酶水解: β-葡萄糖苷键; ④纤维素酶水解:β-葡萄糖苷键。⑶碱催化水解:酯苷、酚苷

5.苷的检识:Molisch反应:α-萘酚乙醇+浓硫酸=紫色环。[糖类]

三、提取

1.原生苷的提取:抑制或破坏酶的活性,采用水、甲醇、70%以上乙醇提取,尽量勿接触酸和碱,以免苷键被水解。2.次生苷的提取:利用酶活性,有水,30~40℃发酵的办法,根据苷类的极性大小,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提取。

第三节 香豆素类

1.香豆素定义: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天然产物的总称

2.香豆素结构特征: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分子内脱水而成的内酯。.一、香豆素的分类与典型的代表化合物

1.简单香豆素类:苯环上有取代基;C-7位有含氧基团,故伞形花内酯常可视为香豆素类的母体。(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作用的七叶内酯和七叶苷,是治疗痢疾的主要有效成分)2.呋喃香豆素类:异戊烯基与邻位酚羟基环合成呋喃环,(光敏物质补骨脂素,以其与长波紫外线联合使用可以治疗银屑病和白癜风)

3.吡喃香豆素类:C-6或C-8位上异戊烯基与邻位酚羟基环合成2,2-二甲基-α-吡喃环结构,(花椒内酯具有细胞毒和抗菌和解痉作用)

二、香豆素理化性质 1.性状:

⑴游离香豆素:完好结晶,多具香味;

⑵小分子香豆素:挥发性,随水蒸气蒸馏,能升华; ⑶香豆素苷:多数无香味和挥发性,也不能升华。2.溶解性:

⑴游离香豆素:可溶于沸水,⑵香豆素苷:极性增大能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3.与碱的作用:具有内酯结构,稀碱液→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盐→溶于水,酸化→游离香豆素→难溶于水

三、香豆素显色反应 1.荧光性质:

⑴紫外光下大多具有荧光 ⑵碱液中荧光增强 ⑶香豆素母核无荧光 ⑷C-7-OH呈强烈的蓝色荧光

2.异羟肟酸铁反应:内酯结构→碱性+盐酸羟胺→异羟肟酸→酸性+三价铁离子→显红色。

四、香豆素的提取 1.溶剂提取法:

⑴游离香豆素:乙醚、醋酸乙酯等提取; ⑵香豆素苷:水、醇等加热提取。

2.碱溶酸沉法:具有内酯环,不宜用此法提取的香豆素:8-酰基的香豆素、5-羟基的香豆素 3.水蒸气蒸馏法:小分子游离香豆素具有挥发性

第四节 蒽醌类化合物

1.蒽醌类:是一类比较重要的活性成分,天然蒽醌类的基本母核是蒽的中位羰基衍生物。

一、蒽醌的分类及典型的代表化合物 1.羟基蒽醌类:(大黄和虎杖中具有抗菌作用的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均属于该类型; 茜草中的有效成分为茜草素)2.蒽酚或蒽酮类:蒽醌在酸性下易被还原的互变异构体。(杀灭真菌作用的柯桠素,是治疗疥癣等皮肤病有效的外用药)3.二蒽酮类:以苷的形式存在;

(二蒽酮类成分番泻苷A、B、C、D等为大黄及番泻叶中致泻的有效成分)

二、蒽醌类理化性质

1.一般性状:黄色至橙红色固体,游离蒽醌:完好的结晶形状;蒽醌苷:多是粉末状。2.升华性: ⑴游离蒽醌具有升华性,蒽醌苷类无升华性。⑵升华物常具一定的晶型,可用做蒽醌的鉴别,(大黄蒽醌的升华物为羽毛状结晶)3.溶解性: ⑴游离蒽醌:亲脂性强;微溶或不溶于水。

⑵蒽醌苷:极性增大,易溶于乙醇、甲醇中,热水中溶解度增大;几乎不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⑶羟基蒽醌苷及苷元:有酚羟基,溶于碱性溶液中,酸化后又可析出沉淀,该性质可用于提取分离。4.酸性:有羧基、酚羟基; 酸性强弱有以下规律:

⑴羧基酸性较强:具有芳香酸的通性,能溶于碳酸氢钠溶液中。⑵蒽醌苯环上β-OH酸性>α-OH酸性 ⑶酚羟基数目增多则酸性增强:

羟基蒽醌类酸性强弱顺序及可以溶的碱液如下:用于提取分离羟基蒽醌类化合物

5.碱性:羰基上的氧原子有微弱的碱性+浓硫酸=盐→阳碳离子

⑴大黄酚为暗黄色,溶于浓硫酸转为红色,⑵大黄素为橙红色,溶于浓硫酸变为红色,⑶其他羟基蒽醌在浓硫酸中一般呈红至红紫色。

三、蒽醌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 1.菲格尔反应 2.碱色呈色反应

四、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

1.有机溶剂提取法:游离蒽醌,可用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氯仿、苯),提取

第五节 黄酮类化合物

1.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苯环(A-环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2.黄酮类结构特征:具有C6-C3-C6的基本骨架,多数黄酮类化合物以2-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

一、黄酮的结构分类及典型代表化合物

分类依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C-2或C-3位)、三碳链是否成环。1.黄酮类:2-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C-3位无氧取代基。

(黄芩苷是黄芩中主要抗菌、消炎有效成分,双黄连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2.黄酮醇类:2-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C-3位有含氧取代基。

(槐米中的槲皮素及其苷(芦丁),后者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用作高血压的辅助治疗剂)(银杏叶中的山柰酚、槲皮素是黄酮醇类,具有扩张冠状血管和增加脑血流量作用)3.二氢黄酮(醇)类:C-

2、C-3位双键被还原物质。

(陈皮中的橙皮苷,有维生素P样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水飞蓟宾具有保肝、提高肝脏解毒能力的作用)4.异黄酮类:B环连接在C-3位上

⑴葛根总异黄酮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⑵葛根主要成分大豆素、大豆苷及葛根素等,均能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症状,大豆素具有雌激素样作用。5.查耳酮类:两个苯环之间的三碳链为开链结构(红花中红花黄色素,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6.花色素类(花青素):水溶性色素,多以苷的形式存在。7.黄烷醇类(儿茶素):儿茶的主要成分(+)儿茶素。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旋光性:二氢黄酮、黄烷醇

黄酮呈色原因:分子有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OH、OCH3等)。各类黄酮的颜色特点:

①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灰黄至黄色,②查耳酮:黄至橙黄色,③二氢黄酮不显色 ④异黄酮类显微黄色 2.溶解性: ⑴游离苷元:易溶于有机溶剂及稀碱水溶液中。1)黄酮、黄酮醇、查耳酮:平面性分子,难溶于水;

2)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非平面分子,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水溶度稍大。3)花色素苷元(花青素):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盐的通性,水溶度较大。⑵黄酮苷:水溶性相应加大,易溶于甲醇、乙醇,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3.酸性:有酚羟基;

酸性强弱顺序依次为:(黄酮为例——7,4’-二OH > 7或4’-OH > 一般酚OH > 5-OH)

三、黄酮类化合物显色反应 1.盐酸-镁粉(或锌粉)反应:

⑴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橙红至紫红色; ⑵查耳酮、儿茶素:不显色反应; ⑶异黄酮类:除少数例外,也不显色。2.四氢硼钠(钾)反应:

⑴二氢黄酮(醇)类:显红色至紫色 ⑵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均不显色。3.三氯化铝反应:显黄色并有荧光。

四、黄酮类化合物提取

1.溶剂提取法:提取溶剂为乙醇和甲醇。2.碱提酸沉法:芦丁、橙皮苷、黄芩苷均用此法

第六节 萜类与挥发油

1.萜类化合物的定义:是概括所有异戊二烯聚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的总称。

2.挥发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芳香气味、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成分的总称。

一、萜类化合物

1.单萜:由两个异戊二烯单元聚合而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挥发油的主要组分; ⑴薄荷油具有镇痛、止痒、局部麻醉作用的,其主要成分薄荷醇属于单环单萜;

⑵辣薄荷酮(胡椒酮)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成分,也属于单环单萜; ⑶龙脑(俗名冰片)具有发汗、止痛、镇痉和防虫腐作用,为双环单萜; ⑷梓醇苷属于环烯醚萜类,是地黄中降血糖的有效成分。

2.倍半萜:3个异戊二烯单元聚合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挥发油的主要组分;

①青蒿素:单环倍半萜内酯,抗恶性疟疾;临床应用药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素琥珀单酯、蒿甲醚。②莪术醇:双环倍半萜,来源于莪术、郁金,具有抗肿瘤作用。③莪术油:具有抗病毒作用,其注射剂已经应用于临床。3.二萜:4个异戊二烯单元聚合而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①穿心莲内酯:双环二萜类,具有抗菌、抗炎作用上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症等。②银杏内酯:二环二萜,治疗心血管疾病银杏制剂的有效成分之一;

③紫杉醇:三环二萜类,具有抗癌活性的多种制剂已应用于临床,是目前临床上抗肿瘤效果最好的药物;

④甜菊苷:四环二萜类,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广泛应用于医药与食品行业,作为糖尿病患者用药与食品添加剂。

二、挥发油

1.挥发油化学组成:

⑴萜类成分: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类。氧衍生物是挥发油芳香气味的主要组成成分。

(樟脑油中樟脑(50%),桉叶油中桉油精(70%))⑵芳香族化合物:挥发油中芳香族化合物多为苯丙素类含氧衍生物,(丁香油中抑菌、镇静作用的丁香酚,桂皮油中的桂皮醛)⑶脂肪族成分:挥发油中的脂肪族成分多为一些小分子化合物;(鱼腥草挥发油中的癸酰乙醛,亦称鱼腥草素,具有抗菌活性)2.挥发油的一般性质(通性)⑴性状:

1)颜色:挥发油大多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些挥发油溶有色素因而显特殊颜色。

2)液体:常温下为透明液体,挥发油所含主要成分可析出结晶,习称为“脑”;滤去析出物的油称为“脱脑油”。3)气味:挥发油大多为香味。少数挥发油具有异味,(鱼腥草挥发油有鱼腥味)⑵挥发性:均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该性质可用于区别脂肪油和提取。

⑶溶解性:溶于高浓度乙醇,易溶于乙醚、二硫化碳、石油醚亲脂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⑷物理常数:挥发油的物理常数有以下几种

1)比重:多数挥发油比水轻,习称为“轻油”;少数挥发油比水重,习称为“重油”。(丁香油、桂皮油均为“重油”)2)折光性:一般在1.43~1.61之间。3)旋光性:比旋度一般在+97°~+117°的范围内。4)沸点:一般在70~300℃之间。

⑸不稳定性:应置入棕色瓶内,密塞,低温保存。

3.挥发油的检识:气味、挥发性、物理常数均可作为挥发油质量检查的指标。⑴一般检查:挥发性(如油斑能挥散,可能含有挥发油;如油斑不消失,可能含油脂)⑵物理常数测定:折光率、比旋度、相对密度是鉴定挥发油常用的物理常数。

⑶薄层层析检识:香草醛-浓硫酸试剂、香草醛-浓盐酸试剂+105℃加热→显示不同颜色。4.挥发油的提取:(1)水蒸气蒸馏法

(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用CO2超临界流体提取植物的挥发油;

第七节 甾体及其苷类

1.强心苷定义:是生物界中存在的一类对心脏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甾体苷类。

2.皂苷: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苷类化合物。因其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似肥皂样的泡沫,故而得名。

一、强心苷类

1.强心苷的结构及典型代表化合物: ⑴强心苷元的取代基特点:

①甾体母核中C3、C14位常各有一个羟基 ②C3位羟基与糖结合成苷。

③甾核C10、C13、C17位上有三个侧链; ④C17位侧链为不饱和内酯环。

根据内酯环的不同,强心苷苷元有甲型、乙型强心苷元两类:

1)甲型强心苷元:C17侧链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的称为甲型强心苷元,又称强心甾烯型。(洋地黄毒苷元)2)乙型强心苷元:C17侧链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的称乙型强心苷元,又称海葱甾烯型或蟾酥甾烯型 ⑵强心苷中常见的糖:葡萄糖,6-去氧糖,2,6-去氧糖,(D-洋地黄毒糖、D-加拿大麻糖、D-地芰糖)⑶强心苷分类及典型代表化合物:

1)按苷元结构特点分类:甲型强心苷;乙型强心苷。2)按糖的种类及与苷元的连接方式分类:

Ⅰ型:(2,6二去氧糖),毛花洋地黄苷C(毛花苷C)。Ⅱ型:(6-去氧糖),真地吉他林。Ⅲ型:(D-葡萄糖),如绿海葱苷。

毛花洋地黄与紫花洋地黄强心苷来源与作用特点: 1)洋地黄苷C为一级苷,其他强心苷多为次级苷。2)洋地黄毒苷为次级苷

3)羟基洋地黄毒苷由于C16-OH,亲脂性低 4)异羟基洋地黄毒苷由于C12-OH,亲脂性降低,5)去乙酰毛花洋地黄苷C比一级苷毛花洋地黄苷C少一个乙酰基,为一种速效强心苷。2.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⑴性状:强心苷大多是无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具有旋光性,味苦,对黏膜有刺激性。⑵溶解性:

原生苷:含糖多且有葡萄糖,可溶于水、醇等; 次生苷:亲水性减弱可溶于乙酸乙酯、含水氯仿等; ⑶水解性:强心苷苷键被酶、酸、碱水解。1)强碱水解:使强心苷内酯环而水解或裂解。

2)稀碱水解:(碳酸氢钠(钾)、稀氢氧化钙)溶液等可使酰基脱去而内酯环不受影响。(毛花洋地黄苷丙c→西地兰)3)酶(水)解:30~40℃的条件能水解糖链末端的葡萄糖,生成次生苷。

4)酸水解:由于糖结构不同,水解条件、水解程度、所得产物也有差异。(西地兰→地高辛)3.强心苷的显色反应:苷元甾体母核、C17侧链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及2,6-二去氧糖反应进行的。⑴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 1)醋酐浓硫酸反应 2)三氯醋酸反应 3)三氯化锑反应

⑵五元不饱和内酯环显色反应(甲型强心苷):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吡啶+亚硝酰铁氰化钠+氢氧化钠→深红色 ⑶2-去氧糖的鉴别反应:三氯化铁-冰醋酸反应:冰醋酸溶解+三氯化铁+浓硫酸→冰醋酸层为蓝色,界面处呈红棕色 4.强心苷的提取

二、皂苷类

1.皂苷的结构及典型化合物生物活性与用途: ⑴甾体皂苷:甾体皂苷属于甾体化合物;

(薯蓣皂苷与原薯蓣皂苷:二者是地奥心血康的主要成分,用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⑵三萜皂苷:三萜皂苷是三萜类衍生物; 1)人参皂苷Rg1有中枢神经兴奋及抗疲劳作用

2)甘草酸、甘草次酸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样活性;甘草酸单铵、甘草酸二铵(甘利欣)临床作为抗肝炎药

如:菝葜皂苷具显著的抗真菌作用;蜘蛛抱蛋皂苷具有较强的杀螺活性;心脑舒通为蒺藜果实中提取的总皂苷制剂,对扩冠、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有一定疗效。剑麻皂苷元:为甾体皂苷元,是合成激素原料。2.皂苷的理化性质:

⑴性状:具苦味和辛辣味;对人体黏膜有刺激性。

⑵溶解性:皂苷:极性大,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稀醇;次级皂苷:水中溶解度降低,易溶于醇、丙酮等;甾体皂苷元:易溶于石油醚、氯仿、乙醚等。

⑶表面活性:分子内亲水性的糖和亲脂性的苷元部分达到平衡状态,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⑷溶血性:

1)溶血指数:最低皂苷溶液浓度

2)溶血现象应用:含有皂苷的药物不能制作注射剂供静脉注射

3.呈色反应:醋酐浓硫酸反应:醋酐溶解+醋酐浓硫酸:甾体皂苷:污绿色 三萜皂苷:红紫色或蓝色 4.皂苷的提取:

1)酸性皂苷提取:碱提酸沉法(甘草酸)2)甾体皂苷元提取:酸水解有机溶剂提取法

第八节 生物碱

1.生物碱定义:含氮有机化合物+有较复杂的氮杂环结构+具碱性且能和酸结合生成盐+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一、结构分类及典型化合物生物活性与用途 1.有机胺类:氮原子结合在侧链上

1)麻黄碱:平喘、收缩血管、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临床上有盐酸麻黄碱片、茶碱麻黄碱片,用于平喘; 2)秋水仙碱:氮原子在侧链成酰胺状态,治疗急性痛风,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2.茛菪烷(颠茄烷类)衍生物:是由吡咯啶和哌啶骈合而成的杂环化合物。

莨菪碱为左旋体,消旋化后成为阿托品,两者均有解痉镇痛和散瞳、解有机磷中毒作用;东莨菪碱防晕和镇静药物。3.异喹啉衍生物:

1)小檗碱:抗菌作用,2)吗啡碱:有强镇痛以及可待因属于此类型。4.喹啉类生物碱:

1)奎宁碱:具有抗疟作用;

2)喜树碱: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其衍生物羟喜树碱注射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肿瘤;

如:具有镇痛作用的乌头碱,具有抗癌作用的苦参碱,具有降压作用的利血平,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咖啡因等。

二、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1.性状:烟碱、槟榔碱:呈液态,麻黄碱:有挥发性,共轭体系及助色团:小檗碱呈黄色,苦参碱:苦味或辛辣感,甜菜碱:甜味 2.旋光性:多呈左旋,一般左旋体活性显著强于右旋体

3.碱性及表示方法:

⑴碱性来源:氮原子上有一孤对电子,能接受质子,表现出碱性,与酸结合成盐。⑵碱性的表示方法:pKa值越大,生物碱的碱性越强 ⑶生物碱的碱性强弱顺序: ①强碱:胍类、季铵碱类 ②中强碱:脂胺类、脂氮杂环类 ③弱碱:芳胺类、六元芳氮杂环类 ④近中性碱(极弱碱):酰胺类、五元芳氮杂环类 4.溶解性:

⑴脂溶性生物碱:难溶于水,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中,特别在氯仿中溶解度最大,在甲醇、乙醇、丙酮中亦能溶解。⑵水溶性生物碱:易溶于水,可溶于极性大有机溶剂,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季铵类)

⑶两性生物碱:碱性氮原子,又具有酸性的羧基或酚羟基。(两性生物碱吗啡:即溶于酸水和又溶于碱水)⑷生物碱盐:易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无机酸盐水溶性>有机酸盐;无机含氧酸盐>不含氧酸盐;小檗碱生成盐酸盐后,水溶性明显减弱

三、生物碱的鉴别

1.生物碱沉淀试剂:最常用碘化铋钾试剂,产生橘红色沉淀。2.沉淀反应的条件:是在酸水溶液中进行的。

四、生物碱的提取

1.酸水提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处理水溶性杂质

2.醇类溶剂提取法:甲醇或乙醇为常用溶剂 3.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氯仿为常用溶剂

第九节 其他成分

一、鞣质(单宁)多元酚类化合物 1.结构与分类:

⑴可水解鞣质:酚酸与多元醇通过苷键和酯键形成的化合物。

组成基本单位:没食子酸。可被酸、碱和酶催化水解。(中药五倍子中五倍子鞣质)⑵缩合鞣质:组成单元:黄烷-3-醇类,常见儿茶素。(肉桂鞣质A)2.除鞣质的方法: ⑴热处理法:

⑵石灰沉淀法:鞣质+钙离子→不溶性沉淀 ⑶明胶沉淀法:

二、有机酸

1.结构与分类:芳香族有机酸、脂肪族有机酸和萜类有机酸。⑴芳香族有机酸:芳香酸主要是苯丙酸及其衍生物

1)绿原酸为3-咖啡酰奎宁酸:金银花抗菌和茵陈利胆有效成分。2)水杨酸:其二乙胺盐或镁盐作为消炎镇痛非甾体抗感染药应用于临床。

3)马兜铃酸存在广防己、青木香等药材,可导致急性肾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等严重毒副作用,⑵脂肪族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 ⑶萜类有机酸:甘草次酸、齐墩果酸 2.有机酸的提取: ⑴有机溶剂提取法 ⑵离子交换法

三、氨基酸、蛋白质 1.氨基酸:

⑴有效成分为氨基酸中药:天冬、玄参、棉根中的天门冬素具有镇咳和平喘作用;三七中的田七氨酸具有止血作用。⑵氨基酸性质:

1)为酸碱两性化合物,易溶于碱水和酸水; 2)能溶于水,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3)用茚三酮作为氨基酸检识的试剂。2.蛋白质:

⑴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中药:

天花粉中的天花粉蛋白,临床用于中期妊娠引产; 半夏鲜汁中的半夏蛋白具有抑制早期妊娠作用。

⑵蛋白质溶解特点:多溶于水形成胶体溶液,加热煮沸变性凝固沉淀析出;不溶于有机溶剂。⑶除去中药制剂中蛋白质:水提醇沉法

四、多糖

1.多糖:十个以上单糖基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聚糖。2.作为有效成分的多糖:

1)黄芪多糖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2)香菇多糖、灵芝多糖等有抗肿瘤的作用;

3)昆布中的昆布素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银耳多糖能有效地保护肝细胞。

3.多糖性质:无甜味,大多不溶于水、稀醇等有机溶剂。有的多糖可以溶于热水或碱水;多视为杂质除去。4.提取或除去多糖:水提醇沉法。

第二篇:《天然药物化学》教案

《天然药物化学》教案

一、总学时数、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学分数:

(一)总学时数:108学时

(二)理论学时数:54学时

(三)讨论学时数:6学时

(四)实验学时数:48学时

(五)学分数:6学分

二、承担课程教学的院、系、教研室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药学院中药系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学生在具备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光谱解析、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后,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物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源途径、结构鉴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天然药物的化学研究、新药开发和生产的能力,为继承、整理祖国传统医药学宝库和全面弘扬、提高祖国药学事业水平奠定基础。

四、所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所用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参考书:

1、吴寿金、赵泰、秦永琪主编 《现代中草药成分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徐任生主编 《天然产物化学》科学出版社。

3、Nakanishi K.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第一章 绪 论

一、学时数:6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2、掌握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原理及常用方法;

3、掌握层析分离法的分类及其原理、各种层析分离要素、相关因素及应用技术;

4、掌握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

5、熟悉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与各类二次代谢产物生成的相关性

6、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历史、近代研究成就及发展趋势;

7、了解天然药物化学与药学相关学科的关系;

8、了解天然药物化学在国民经济和药学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性质、任务、提取分离、结构鉴定。

2、难点:提取分离原理。

四、讲授的基本内容和要点

(一)绪论

1、天然药物化学的内涵

2、天然药化的研究对象及其任务

3、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历史

4、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趋势

(二)生物合成

1、生物合成假说的提出

2、植物代谢及其代谢产物

3、“植物亲缘相关性学说”与“植物化学分类学”

4、生物合成途径

5、了解生物合成的意义

(三)提取分离方法

1、概述: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构成特点、提取分离前的文献调研

2、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常用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

3、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异、物质分配系数差异、物质吸附能力差异、物质分子大小差异、物质解离程度差异分离

4、提取与分离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注意事项:光照、酸碱、温度、溶剂、层析的影响

(四)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方法

1、化学结构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结构研究步骤与方法:查阅文献、纯度测定、物理常数测定、分子量测定(经典法、MS法)、分子式测定(EA法、HR-MS法、NMR法)

3、不饱度计算

4、分子结构骨架测定:专属反应、植物亲缘相关性、光谱特征、部分合成、化学降解

5、功能团推断:化学法、光谱法

6、光谱分析:UV、IR、NMR、MS

(五)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实例

五、英语词汇

1、概念词汇:

Chemistry of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Phytochemistry、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Chemistry of Natural Organic Compounds

2、专业及术语词汇: Active Constituents、Active Compounds、Active Extracts、Active Fraction、Inactive Constituents、Biosynthesis、primary metabolites、secondary metabolites、acetate-malonate pathway、mevalonic acid pathway、cinnamic acid – shikimic acid pathway、amino acid pathway、extraction、extracts、isolation、chromatography、CCD、counter current distribution、DCCC、GC、LC、TLC、normal phase、reverse phase、adsorption、adsorbent、partition、fraction、gel filtration、exclusion、Sephadex G、Sephadex LH、mobile-phase、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structural elucidation、spectral analysis

六、复习思考题

1、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任务及其在药学专业中的作用?

2、何谓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和无效成分?他们与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关系如何?

3、天然化合物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有哪些?与主要成分间相关性如何?

4、分离天然化合物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5、不同的层析法分离天然化合物的要素是什么?吸附薄层层析最佳条件的选择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调整?何谓边缘效应?如何规避?

6、天然化合物结构鉴定的一般程序如何?“四大”波谱分别提供化合物分子的何种结构信息?

第二章 糖和苷

一、学时数:6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糖和苷的结构特征、分类及苷类化合物的含义;

2、掌握苷的溶解度与分子结构的内在联系,检识糖、苷类化合物反应机理与应用;

3、掌握苷键的裂解的反应机理及其应用;

4、掌握多糖和苷的提取通法及常用的分离方法。

5、掌握苷类化合物结构鉴定的程序和苷键构型的确定方法;

6、熟悉单糖立体化学及苷类化合物中的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

7、熟悉单糖结构中各类羟基的不同活性及作用于羟基的化学反应;

8、熟悉糖和苷的旋光性质及对结构研究的贡献;

9、了解糖和苷类化合物研究成就与最新研究进展。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分类、检识反应、苷键裂解、提取通法、糖链结构鉴定程序及苷键构型确定。

2、难点:苷键裂解及苷键构型确定原理。

四、讲授的基本内容和要点

(一)单糖的立体化学;

1、单糖的绝对构型

2、单糖的差向异构体

3、单糖的氧环

4、单糖的构象

(二)糖和苷的分类

1、天然界常见的单糖

2、低聚糖

3、多聚糖

4、苷类:定义、分类、(三)糖的理化学性质

1、溶解性

2、氧化反应

3、糠醛形成反应

4、羟基反应

5、羰基反应

(四)苷键的裂解

1、酸催化水解

2、乙酰解

3、碱催化水解和β消除

4、酶催化水解

5、过碘酸裂解反应

(五)糖的核磁共振性质

1、苷类化合物中糖的1H-NMR特征

2、苷类化合物中糖的13C-NMR特征

3、糖的NMR特征在结构鉴定中的意义

(六)糖链的结构鉴定

1、研究糖链结构的顺序:纯度鉴定、分子量测定、单糖种类鉴定、单糖间及糖与苷元间连接位置确定、糖链连接顺序确定、苷键构型的确定

2、糖链结构研究实例

(七)糖和苷的提取分离

1、酶对糖及其苷类提取的影响

2、提取糖及苷类溶剂的选择

3、糖及苷提取分离纯化的方法

五、专业及术语英语词汇

monosaccharides、anomeric-carbon、anomeric-proton、oligosaccharides、polysaccharides、glycosides、aglycone、genin、Cyanogenic、saccharides、Molish reaction、invertase、maltase、emulsin、glycoside shift

六、复习思考题

1、苷类化合物的含义及其结构特征是什么?常见的分类方法及主要类型有哪些?

2、单糖的D、L系和α、β型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判断?

3、何谓原生苷、次生苷、苷元?提取时应注意什么?

4、苷键裂解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酸水解的反应机理如何?

5、如何识别天然药物中可能存在糖和苷类成分?Molish反应阳性说明一定是苷类成分存在吗?

6、简述糖链测定的一般程序,如何应用NMR确定苷键的构型?

第三章 苯丙素类

一、学时数:2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苯丙酸类的结构类型;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2、熟悉香豆素结构类型。

3、了解木脂素的结构特征及结构类型。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结构类型、化学性质、波谱特征。

2、难点:波谱特征。

四、讲授的基本内容和要点

(一)定义及生物合成途径

(二)香豆素类

1、定义

2、结构类型: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其他香豆素、异香豆素、双香豆素

3、生理活性

4、物理化学性质:溶解性、荧光性质、内酯性质和碱水解反应、Labat 反应、Gibb’s 反应、Emerson 反应、异羟肟酸铁反应、酚羟基反应

5、提取分离:系统溶剂法、真空升华或蒸馏法、色谱法、酸碱分离法

6、波谱鉴定:UV法、1H-NMR法

(三)木脂素

1、概述

2、结构与分类:简单木脂素、单环氧木脂素、木脂内酯、环木脂素、环木脂内酯、双环氧木脂素

五、专业及术语英语词汇

Phenylpropanoids、coumarins、lignan、六、复习思考题

1、苯丙素的母核结构特征是什么?常见的香豆素结构类型有哪些?

2、香豆素的内酯性质、Labat 反应、Gibb’s 反应、Emerson 反应、异羟肟酸铁反应在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信息中的意义如何?

3、香豆素的紫外特征是什么?

4、木脂素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一、学时数:4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醌类衍生物的理化性质及呈色反应。

2、掌握醌类衍生物的结构特征及类型;

3、熟悉蒽醌衍生物提取分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4、熟悉蒽醌衍生物结构测定的化学方法。

5、了解醌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结构类型、理化性质及呈色反应。

2、难点:呈色反应。

四、讲授的基本内容和要点

(一)结构类型

1、苯醌类

2、萘醌类

3、菲醌类

4、蒽醌类:蒽醌衍生物、蒽酚和蒽酮衍生物、二蒽酮类

(二)理化性质及呈色反应

1、物理性质:性状、升华性、挥发性、溶解性、光稳定性

2、化学性质与呈色反应:酸性、颜色反应(Feigl 反应、无色亚甲兰显色试验、Kesting-Craven 反应、Karius 反应、Borntrager’s反应、醋酸镁反应)

(三)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1、一般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有机溶剂提取法、碱提酸沉法、水蒸气蒸馏法,吸附层析分离法

2、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游离蒽醌衍生物的分离、游离蒽衍生物与蒽苷类的分离、蒽醌苷类的分离

(四)结构测定

1、衍生物制备:甲基化反应、乙酰化反应

2、波谱分析:UV、IR

五、专业及术语英语词汇

Quinones、benzoquinones、naphthoquinones、phenanthraquinones、anthraquinones

六、复习思考题

1、醌类化合物的母核结构特征及其分类有哪些?写出丹参酮ⅡA的结构;常见蒽醌的结构类型有哪些?写出大黄酚、大黄酸结构。

2、蒽醌类化合物颜色反应的类型有哪些?它们在蒽醌的检识与结构信息中有何意义?

3、以大黄中蒽醌系列化合物为例,排列PH梯度萃取酚酸性成分时碱的强弱顺序与化合物酸性强弱顺序。

4、蒽醌类化合物的UV、IR特征是什么?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一、学时数:6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理化性质和鉴别反应;UV、NMR、MS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2、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类及其结构类别间的生物合成关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原理及主要方法;聚酰胺层析法在黄酮类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

3、了解化学法在黄酮类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理化性质和鉴别反应;UV、NMR、MS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2、难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原理及主要方法

四、讲授基本内容和要点

(一)概述

1、基本结构和分类

2、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

3、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类及其结构类别间的生物合成关系

4、重要黄酮类药物及生理活性成分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性状

2、溶解度

3、酸碱性

4、显色反应

5、呈色反应与结构的关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1、提取

2、精制

3、分离

(五)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

1、层析的应用

2、紫外光谱的应用 3、1H-MR谱的应用; 4、13C-NMR谱的应用;

5、MS谱的应用;

6、结构研究实例

五、专业及术语英语词汇

flavone、flavonol、flavanone、flavanonol、chalcone、isoflavone、anthocyanidin、xanthane

六、复习思考题

1、试用电子理论解释为什么黄酮类多显黄色,而二氢黄酮(醇)多无色。

2、黄芩在贮存过程中为什么会变绿?化学成分有何变化?(用化学式表达)

3、就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立体结构解释其在水中溶解度规律。

4、应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为什么红花在开花中期为黄色,开花后期或采收干燥过程中颜色渐变为红色或深红色(写出可能的化学反应)?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一、学时数:6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萜类成分的结构特征和主要类型;主要类型萜类成分的结构、性质;萜类成分的生源途径;重要的理化性质。

2、了解有重要生物活性的萜类化合物。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主要类型;主要类型中重要代表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2、难点: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检识与结构鉴定

四、讲授基本内容和要点

(一)概述

1、萜类化合物的含义和分类

2、生物活性及分布

3、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学说与生物合成途径

(二)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其重要代表化合物

1、单萜

2、环烯醚萜

3、倍半萜

4、二萜

5、二萜半萜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四)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1、萜类的提取

2、萜类的分离

3、提取分离实例

(五)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

1、波谱法的应用(UV、IR、MS)

2、结构鉴定实例

(六)挥发油

1、概述(定义、分布、组成和分类、生物活性及应用)

2、挥发油的性质

3、挥发油的提取

4、挥发油的分离

5、挥发油的鉴定

五、专业、术语、重要化合物英语词汇

terpenoids、empirical isoprene rule、monoterpenoids、geraniol、menthol、borneol、camphor、troponoides、iridoids、qinghaosu、artemisinin、a-santonin、azulenoids、diterpenoids、andrographolide、ginkgolides、taxol、curcumol、triptolide、tanshinone ⅡA、stevioside、guanfu base A

六、复习思考题

1、何谓生源异戊二烯法则、挥发油、Girard试剂、萜类化合物、酸值、酯值、皂化值?

2、常见的重要单萜、倍半萜、二萜、二萜半萜的代表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是什么?

3、如何鉴定挥发油?

4、环烯醚萜的结构特点是什么?稳定性如何?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

一、学时数:4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三萜及其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2、熟悉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与特征;三萜及其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

3、了解三萜皂苷键的裂解反应。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三萜及其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2、难点: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与特征。

四、基本内容

(一)概述

1、三萜的定义

2、三萜的分布

3、三萜的存在形式

4、三萜的研究进展

5、三萜的生物合成

(二)四环三萜

1、羊毛脂烷型

2、达玛烷型

3、甘遂烷型

4、环阿屯型

5、葫芦烷型

6、楝烷型

7、原萜烷型

(三)五环三萜

1、齐墩果烷型

2、乌苏烷型

3、羽扇豆烷型

4、木栓烷型

5、何伯烷型和异何伯烷型

(四)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性状

2、表面活性

3、溶解度

4、溶血作用

5、沉淀反应

6、显色反应

(五)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1、苷元的提取与分离

2、三萜皂苷的提取与分离

(六)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1、常用的化学反应

2、三萜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UV、IR、MS、1H-NMR、13C-NMR)

3、结构测定实例

(七)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五、专业、术语、重要化合物英语词汇

triterpenes、tetracyclic triterpenoids、Triterpenoid sapogenins、Triterpenoid saponins、ginsenosides、20(S)-protopanaxadiol、oleanane、oleanolic acid、glycyrrhizic acid、Glycyrrhetinic acid、α-amyrane、Ursolic acid、Liebermann-burchard reaction、toosendanin

六、复习思考题

1、简述三萜苷元的提取分离步骤。

2、简述四环三萜的分类和结构特征。

3、三萜皂苷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是什么?

第八章 甾体及其苷类

一、学时数:6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甾体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分类;强心苷的理化性质;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

2、熟悉C21甾体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海洋甾体化合物;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及其与三萜的区别;强心苷的结构特征;区分甲、乙型强心苷的方法;甾体皂苷元的结构类型及区分方法。

3、了解强心苷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甾体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分类;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2、难点: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

四、基本内容

(一)概述

1、甾体的定义

2、研究进展

3、基本结构和分类

4、甾体的立体化学

5、甾体的颜色反应

(二)甾体化合物

1、C21甾体化合物(定义、存在形式、结构特点、结构类型、理化性质)

2、海洋甾体化合物

(三)强心苷类化合物

1、定义

2、生物合成

3、化学结构和分类

4、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5、强心苷的颜色反应

6、强心苷的提取分离

7、强心苷的波谱特征(UV、IR、MS、1H-NMR、13C-NMR)

8、强心苷的生理活性

(四)甾体皂苷

1、概述

2、甾体皂苷的化学结构及分类

3、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

4、甾体皂苷元的波谱特征(UV、IR、MS、1H-NMR)

5、甾体皂苷的提取分离

五、专业、术语、重要化合物英语词汇

steroides、C21-steroides、cyclopentano-perhydrophenanthrene、Salkowski reaction、Rosenheim reaction、pregnane、Keller-Kiliani reaction、cardiac glycosides、bufogenins、bufotoxins、digitoxigenin、cardenolide、scillanolide、bufanolide、Legal reaction、Kedde reaction、Raymond reaction、Baljet reaction、xanthydrol reaction、steroidal saponins、spirostane、spirostanols、isospirostanols、furostanols、pseudo-spirostanols

六、复习思考题

1、强心苷的结构特点及分类依据是什么?其强心作用与结构关系如何?

2、强心苷类化合物的鉴别反应有哪些?活性次甲基反应基本原理是什么?

3、甾体皂苷与三萜皂苷如何区别?甾体皂苷元、C21甾与强心苷元结构上有何异同?

第九章 生物碱

一、学时数:8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生物碱的概念、命名规则、分布及存在形式;生物碱呈色、溶解性及碱性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及其影响生物碱碱性的诸因素;生物碱提取分离的原理;

2、了解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主要生物碱的骨架及结构分类;生物碱常用的检识方法;生物碱的碱性在提制和结构研究上的意义;生物碱提取分离的诸种方法;生物碱结构测定中常用的降解反应机理和对测定结构的意义。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生物碱的定义和分类生物碱的分类和物理性质。

2、难点:生物碱呈色、溶解性及碱性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及其影响生物碱碱性的诸因素。

四、基本内容

(一)概述

1、定义

2、分布

3、积累和储藏

4、生物碱存在形式

(二)生物碱生物合成的基本原理

1、Schiff base的形成2、Mannish reaction

3、酚氧化偶连

4、亚胺盐次级环合反应

(三)生物碱的分类、生源及其分布

1、生物碱分类的主要方法

2、来源于鸟氨酸的生物碱

3、来源于赖氨酸的生物碱

4、来源于苯丙氨酸/酪氨酸的生物碱

5、来源于色氨酸的生物碱

6、来源于萜类的生物碱

7、来源于甾体的生物碱

(四)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1、物理性质

2、生物碱的检识(生物碱的沉淀反应、生物碱的显色反应)

3、生物碱的化学性质(碱性、成盐、C-N键的裂解反应)

(五)生物碱的提取分离

1、总生物碱的提取

2、生物碱的分离

(六)生物碱的结构鉴定

1、波谱法在生物碱的结构鉴定与测定中的应用(UV、IR、MS、1H-NMR、13C-NMR)

2、生物碱类化合物结构鉴定实例

五、专业、术语、重要化合物英语词汇

alkaloid、Schiff base、atropine、morphine、ephedrine、pseudoephedrine、berberine、palmatine、colchicines、reserpine、vinblastine、cinchonine、quinine、verticine、Dragendroff’s reagent、Hofmann degradation、exhaustive methylation、Emde degradation、von Braun ternary amine degradation、Caffeine、Codeine、Cocaine

六、思考题

1、思考生物碱的简单定义与目前较确切的表述的关系。

2、生物碱主要有哪些存在形式?

3、莨菪碱与阿托品的关系如何?如何由莨菪碱变成阿托品?

4、试论影响生物碱碱性的因素。

5、小檗碱有哪几种结构互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6、熟悉有代表性的重要生物碱阿托品、麻黄素、黄连素、吗啡、利血平、长春碱、长春新碱、秋水仙碱、喜树碱、咖啡因、麦角碱、可待因、可卡因、一叶秋碱、延胡索乙素的化学结构。

7、自天然药物提取液中识别生物碱是否存在的主要反应及其试剂有哪些?生物碱沉淀试剂阳性说明一定含有生物碱吗?

第十章 海洋天然药物

一、学时数:2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熟悉大环内酯类、聚醚类、肽类、C15乙酸原化合物、前列腺素类似物等海洋天然药物。

2、了解海燕天然药物研究进展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已知海洋天然药物类型及结构特点;海洋天然药物的发展态势。

2、难点:已知海洋天然药物类型的结构特点。

四、基本内容

(一)概述

1、海洋的地理状况

2、海洋生物的特点

3、海洋药物研究的国内外概况

4、海洋药物研究的发展趋势

5、海洋天然产物的化合物类型

(二)大环内酯类

1、特点

2、简单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3、内酯环含有氧环的大环内酯类

4、多聚内酯类

5、其他大环内酯类

(三)聚醚类化合物

1、脂溶性聚醚类

2、水溶性聚醚类

3、聚醚三萜类

(四)肽类化合物

1、组成海洋肽类化合物的氨基酸

2、常见的海洋肽类化合物

(五)C15乙酸原化合物

1、生物合成

2、海洋生物中发现的C15乙酸原化合物

3、结构特点

4、分类

(六)前列腺素类似物

1、生理活性

2、发展概况

(七)海洋天然产物研究实例

五、专业、术语、重要化合物英语词汇

marine natural products、marine compounds、tetrodotoxin、macrolides

六、思考题

1、已知的几类海洋天然产物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2、海洋药物的发展趋势和主要领域有哪些?

第十一章 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

一、学时数:2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熟悉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程序;

2、熟悉天然药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方法。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程序。

2、难点: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思路与设计。

四、基本内容

(一)概述

1、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面临的机遇

2、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面临的挑战

3、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药新药注册分类情况

4、自天然药物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一般程序

(二)天然药物中开发新药途径

1、经验积累

2、偶然发现

3、药物普筛(生物活性指导下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

4、代谢研究

5、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修饰或结构改造

6、其他

(三)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方法

1、调研

2、天然药物化学成分预试

3、化学成分的分离

五、复习思考题

1、自天然药物研究开发新药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由天然药物提取分离获得的有效成分研究开发新药,属国家中药注册分类几类?

3、中药新药注册分类中有效部位的含义是什么?由有效部位开发的中药新药属于中药注册分类几类?

4、普筛发现新药的有缺点是什么?目前寻找新药的筛选方法研究进展如何?

第三篇: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Rf值:样品中某成分在纸层析或薄层层析特定溶剂系统中移动的距离与流动相前沿的距离之比。

酸价:在化学中,酸价(或称中和值、酸值、酸度)表示中和1克化学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KOH)的毫克数。

碘价:碘价就是在油脂上加成的卤素的质量(以碘计)又作碘值,即每100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质量(以克计)。

皂化价:皂化1克的油脂所需要之碱(即做皂常用的为氢氧化钠)的克数 天然药物化学: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反相层析: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层析技术。分子在此系统中的移动速度依其极性排列,极性大者移动快。

有效成分:一般具有一定生理活性,能用一定的分子式或结构式表述,有一定物理常数的单体化合物。

无效成分:与有效成分共存的其他成分。

单体:单体(monomer;momer)是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是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

透析:穿过膜的选择性扩散过程。可用于分离分子量大小不同的溶质,低于膜所截留阈值分子量的物质可扩散穿过膜,高于膜截留阈值分子量的物质则被保留在半透膜的另一侧。

梯度洗脱:梯度性地改变洗脱液的组分(成分、离子强度等)或pH,以期将层析柱上不同的组分洗脱出来的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1952年以前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指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flavone)结构的化合物。现在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香豆素:是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芳香气味。挥发油:挥发油又称精油,英文为 essential oils,是一类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液体的总称。

交叉共轭体系:共轭体系中,两个共轭系统分别与另一π键体系共轭,但这两个共轭系统互不共轭,称为交叉共轭体系。

第四篇:天然药物化学专业英语词汇总结

专业英语词汇总结

Section 1生药部分

中药研究现状及中药现代化

一、加强中国药用植物基础研究及其与中药现代化的联系/Strengthening basic researches on Chinese Medicinal Plants and its relations to 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CMM

记载be recorded来源derived from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ort for TCM

卫生事业health care,health undertakings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al herbs

疗效reliable therapeutical effectstherapeutic[,θer?'pju:t?k]adj.治疗(学)的;疗法的;对身心健康有益的副作用side-effects

l中医药的健康理念和临床医疗模式体现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

The health concept and clinical practice reflect the trend of modern science

新的科学技术潮流(the new tid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二、中药资源及其研究成果/Chinese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and achievement of its scientific research

中药资源(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普查(surveys)专项研究(special projects)药用植物资源(the 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科学鉴定(scientific identification)化学成分(chemical constituents)

药理实验(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s临床适应症(clinical applications)研究(projects)新著作(new works)各论(monographs)手册(manuals)

《中国药典》The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药典Pharmacopoeia药用植物学Pharmaceutical Botany本草学Herbology中药学The Chinese Materia Medica药用植物分类学Pharmaceutical Plant Taxonomy植物化学Phytochemistry植物化学分类学Plant Chemotaxonomy药用植物志Flora of Medicinal Plant中药药剂学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eutics中药炮制学Science of processing Chinese Crude Drugs中药鉴定学Iden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青蒿素artemisin奎宁quinine、氯奎宁chloroquine衍生物derivatives氯奎宁耐受性疟疾chloroquine resistant malaria急性疟疾pernicious malaria脑部疟疾cerebral malaria

显著疗效marked effect chloroquine resistant malaria/抗氯喹啉疟疾Pernicious(有害的)malaria/急性疟疾cerebral malaria/脑疟疾derivatives/衍生物quinine/喹啉含有氮原子的化合物,在英文命名中多以-ine结尾Mono-/一Di-/二Tri-/三Tetra-/四Petan-/五Hexa-/六Hepta-/七Octa-/八Nona-/九Deca-/十

三尖杉酯碱harringtonine、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白血病leukemia和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银杏黄酮ginkgetin丹参酮tanshinon IIA治疗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sNew drug developments/新药开发Health products/保健品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修订revise常用中药common-used Chinese materia medica国家标准the national standards

三、中药所面临的挑战/Chinese Medicinal Herbs Facing a Challenge

中成药及其制剂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and preparations

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es生产production、流通marketing研究research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品种鉴定鉴定和鉴别identifying and clarifying变种varieties伪品false matters。

益胃benefit the stomach、生津promote the production of body fluid、清热remove the excessive heat不同属different genera种species伪品fakes假货adulterationsQuality control and evaluation/质量的控制和评价大量的努力intensive effort重金属heavy metal content

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The China Pharmacopoeia/中国药典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定性定量分析TLC/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lity specification and evaluation/质量规范与评价

3.The methods of research/研究手段

Botany/植物学Biology/生物学biotechnology/生物技术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学

四、中药现代化的规划/Programs on Modernization of CMM

seed quality standards/种子质量标准cultivation technique rules/栽培技术规范production of pollution-free and green medicinal materials/无污染,绿色process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质量标准criteria草案protocol

Apply modern comprehensive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 on Chinese medicinal plants/将先进应用型多学科技术应用到药用植物研究中。

DNA fingerprinting and sequencing/DNA指纹谱及其基因序列

advanced analyzers/先进的分析仪器

exploit a sigle-item active component/单一活性成分

the integrated and harmonizing effects of many different components in a plant/同一植物中多个成分的综合协调作用

complex prescription/复杂的处方

Establish information systems in modern research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s/建立现代药用植物的全息系统

To modernizae CMM need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中药现代化需要现代信息技术

active ingredients/活性物质

pharmacological action/药理功效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herapeutical indication/古老和现代的适应症

TERMINOLOGY

细胞壁cell wall初生壁primary wall次生壁secondary wall细胞核nucleus质体plastid叶绿体chloroplast染色体chromoplast纹孔pit结晶体crystal淀粉粒starch granule脐点hilum

层纹striation单粒single starch granule复粒compound starch granule半复粒semi-compound starch granule蛋白质protein类脂化合物lipid挥发油volatile oil精油essential oil苷glycoside生物碱alkaloid皂苷saponin萜terpene三萜皂苷triterpenoid黄酮flavonoid醌quinone蒽醌anthraquinone酚phenol香豆素coumarin木脂素lignan鞣质tannin肽peptide酶enzyme

内酯lectone有机酸organic acid单糖monosaccharide低聚糖oligosaccharide多糖polysaccharide菊糖inulin树脂resin甾醇sterol维生素vitamin抗菌素antibiotic草酸钙结晶calcium oxalate crystal簇晶cluster crystal针晶needle组织tissue基本组织ground tissue

薄壁组织parenchyma薄壁细胞parenchymatous cell表皮组织epidermal tissue表皮细胞epidermal cell气孔stoma保卫细胞guard cell副卫细胞subsidiary cell非腺毛non-glandular hai腺毛glandular hair腺鳞glandular scale周皮periderm木栓层cork木栓形成层cork cambium(phellogen)栓内层phelloderm皮层cortex皮孔lentical油管vitta油室oil cavity纤维fibre韧皮纤维phloem fibre木纤维xylem fibre晶鞘纤维crystal fibre石细胞stone cell纹孔pit纹孔道pit canal层纹striation木化lignified导管vessel环纹导管annular vessel螺纹导管spiral vessel梯纹导管scalariform vessel网纹导管reticulated vessel孔纹导管pitted vessel具缘纹孔导管bordered pitted vessel维管束vascular bundle外韧维管束collateral bundle形成层cambium ring主根main root须根fibrous root细根rootlet块根tuberous root中柱stele初生木质primary xylem初生韧皮部primary phloem髓部pith射线ray木栓形成层cork combium次生木质secondary xylem 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何首乌)Fleeceflower Root

perennial twining herb多年生的缠绕草本herbaceous草质的Leaves alternate叶互生petiole:叶柄blade叶片cordate心形的ocrea托叶鞘membranous膜质的terminal:顶生axillary:腋生panicles:圆锥花序perianth:花被achene:瘦果persisting宿存的fusiform纺锥形的横断面transverse elongated section横切面:transverse section纵切面:longitudinal sectionlenticel-like protrusions:皮孔样凸起starchy:粉性的viscous:粘性的horny:角质样fracture使折断;破碎abnormal vascular bundles异形维管束brocaded patterns云锦样花纹subrounded ring类圆形的环scattered with散在collateral type外韧型clusters of calcium oxalate草酸钙簇晶starch granules淀粉粒ammonia TS氨试液saturated solution of antimony trichloride in chloroform三氯化锑的氯仿饱和溶液黄芪Astragali Radix[English Name]Milkvetch Root

odd-pinnately compound:奇数羽状复叶pinnae:小叶,由拉丁语转变而来,复数stipule:托叶lanceolate:披针形的racemes:总状花序calyx:花萼campanulate:钟状的corolla:花冠

standard:旗瓣wing:翼瓣keel:龙骨瓣diadelphous:二体雄蕊stalked:柄furrow:皱纹cork:木栓层exfoliate:脱落cortex:皮部reticulate:网状的tenacious:粘性的striation:纹理

fissure:裂隙tenacious:粘性的striation:纹理fissure:裂隙phelloderm栓内层collenchymatous cells厚角细胞sieve tube groups筛管群parenchymatous cells薄壁细胞lignified木质化

primary walls:初生壁tassel:穗bordered pitted vessels:具缘纹孔导管reference solution对照品溶液10%sulfuric acid in ethanol 10%的硫酸乙醇溶液Correspond vi.相符合,相一致;相当,相类似;通信sodium hydroxide:NaOHhydrochloric acid:HClanhydrous:无水的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English Name]Liquorice Rootharmonize:调和mollify:缓和pubescences:软毛,绒毛,到达青春期;glandular:腺体的racemes:总状花序stamens:雄蕊calyx:花萼ovary:子房corolla:花冠style:花柱legume:荚果prickly:多刺的calcareous glasslands:钙质草原

ventilated:通风的bales:大包,捆furrows:沟纹sparse:稀疏的cleft:裂隙;bud scars:芽痕;

pith:髓stout[staut]adj.粗壮的;结实的;坚固的;坚定的;勇敢的;(指人)肥胖的lignified fibres:木化纤维glycyrrhizic acid甘草酸glycyamarin甘草苦苷

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Danshen root

vermillion:朱红色serrate:锯齿状的verticillate:轮生angled:棱pseudo-:假的retuse:浅凹形falcate:钩状的filament:花丝style:花柱anther:花粉囊gynobasic:着生于基部的racemes总状花絮apex顶端fragile:脆的astringent:收敛性的dissolved on mounting in chloral hydrate solutionferric chloride:三氯化铁TS:test solutiondull:暗的a stoppered test tube:具塞试管stand for:静置residue:残渣reference drug:对照药材

CRS:Chemical Reference Standard using silica gel G as the coating substance and a mixture of benzene-ethyl acetate(19:1)as the mobile phase用硅胶G作为固定相,苯-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19:1)作为展开剂

甲苯(toluene)clear heart-fire and remove restlessness.养心安神

using silica gel G as the coating substance and a mixture of benzene-ethyl acetate(19:1)as the mobile phase

用硅胶G作为固定相,苯-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19:1)作为展开剂

六味地黄丸Liuweidihuangwan

pulverize:研磨sift:评审,过筛make pills:泛丸cleft:裂缝hyphae:菌丝epidermal:表皮的pericarp:果皮beaded anticlinal walls:垂周壁连珠状增厚kieselguhr:硅藻土triturate:研匀paeonol:丹皮酚cyclohexane:环己烷ferric chloride:三氯化铁hydrochloric acid:盐酸distil:蒸馏volumetric flask:容量瓶spectrophotometry:分光光度法disintegrate/溶解;grind/成粉末;

Soxhelt’s extractor/索氏提取器macerate:浸软decant:倒出absolute ethanol:无水乙醇ursolic acid:熊果酸formic acid:甲酸integration values:吸光度值

The bluish-brown spot in the chromatogram obtained with the test solution corresponds in position and colour to the spot in the chromatogram obtained with the reference solution.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

using silica gel G as the coating substance and a mixture of cyclohexane-chloroform-ethyl acetate-formic acid(20:5:8:0.1)as the mobile phase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溶液为展开剂

10%solution of sulfuric acid in ethanol.Heat at 105℃for 5~7 minutes to the spots clear

10%的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5~7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ic scanning method

Section2天然药化部分

Paper Chromatography(PC)chromatography n.色谱法,层析法chromatographic adj.色谱法的,色谱仪的chromatogram n.色谱,色谱图(谱)chromatograph n.色谱仪v.用色谱法分析partition coefficient n.分配系数retardation factor:Rf value n.比移值fluorescence n.荧光dissociation n.离解parameter(n)(限定性的)因素,特性,界限;〈物〉〈数〉参量,参数separation:分离、分析

filter paper:滤纸medium:介质、媒介;培养基、媒介物reproducibility:可重现性,再生性Rf value:比移值retardation factor(Rf)compound:化合物constituent成分、构成component成分、组成的、构成的anthocyanins:花色素苷,花青苷pigments:色素、颜料、染料partition:n.分割,分配v.分割,分裂,划分partition chromatography分配色谱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吸附色谱water-immiscible水不溶性的alcoholic醇的,乙醇的,酒精的alcohol n.酒精,乙醇

solvent n.溶剂n-butanol n.正丁醇n:normal正(链)的iso:isotropic异,各向同性的,同

t:tertiary特,叔,第三isopropanol n.异丙醇t-butanol叔丁醇BAW:n-butanol-acetic acid-water 4:1:5(上层)正丁醇-醋酸-水aqueous:水的,水溶性的versatile:通用的,万能的,多用途的,多方面的purines:嘌呤pyrimidines:嘧啶phenolic:酚性的glycoside:苷,配糖物['glaik?said]glycose单糖glycosidase糖苷酶['glaik?usideis]glycosidation糖苷化glycosyl糖基['glaik?sil]horizontal PC:水平纸色谱circular PC:环形纸色谱TLC: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薄层色谱resolution:分辨率carotenoids:类胡萝卜素,类叶红素descending PC:下行纸色谱法descending development下行展开法ascending development上行法two-dimensional development二维分离

over-run:过度展开cellulose:纤维素silicic acid:硅酸silica gel:硅胶silicon:硅silicone oil:硅油alumina:[?'lju:min?]氧化铝,矾土lipids:脂,类脂paraffin:石蜡油,煤油['p?r?fin]

reversed-phase chromatography:反相色谱milligram:毫deci(分)dm,centi(厘)cm,milli(毫)mm,mg,mlmicro(微)μm,μg,μlnano(纳)nm,ngUV-fluorescent:紫外荧光UV:ultraviolet紫外fluorescent:荧光chromogenic reagent:显色剂chromogenic发色的发色体的diffusion:扩散develop the colors:显色developing agent(solvent)/tank/time展开溶剂/缸/时间development agent/rate/system/solution展开溶剂/速度/系统/液solvent front:溶剂前沿origin:原点fraction:分数;部分,馏份structurally related:结构相关性的1.2薄层色谱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TLC: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薄层色谱sensitivity:n.灵敏度adsorbent:吸附剂(物质)a.能吸附的adsorption:n.吸附(作用)silica gel:硅胶celite:n.硅藻土ion exchange resin:离子交换树脂polyamide:聚酰胺

Sephadex:葡聚糖凝胶polyvinylpyrrolidone: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n.a.聚乙烯基化合物(的)pyrrolidone:吡咯烷酮aluminium铝calcium钙

calcium hydroxide:氢氧化钙calcium chloride:氯化钙calcium oxide:氧化钙calcium phosphate:磷酸钙calcium sulphate:硫酸钙magnesium镁sodium钠spreading glass plates:铺板automatic spreading devices:自动铺板器acetone:丙酮petroleum ether:石油醚ether:乙醚chloroform:氯仿ethyl acetate:乙酸乙酯methanol:甲醇ethanol:乙醇butanol:正丁醇grease:n.油脂(状物)slurry:n.浆,泥浆hemihydrate:半水合物air dried:a.风干的,晾干的activated:a.活化的,活性的,激活的inorganic salt:无机盐inorganic:a.无机的,无生物的organic:a.有机的,有机体的inorganic acid/chemistry无机酸/无机化学organic acid/solvent/chemistry有机酸/有机溶剂/有机化学silver nitrate硝酸银nitrate硝酸根precoated plates:预制板aluminium sheets:铝片fluorescent indicator:荧光指示剂quench the fluorescence:荧光淬灭wavelength:波长microparticles of silica:硅胶微粒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谱HPTLC:high 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高效薄层色谱solvent system:溶剂系统reference compounds:参照(对照)化合物paper-lined:衬上滤纸saturated:a.饱和的Horizontal TLC:水平薄层色谱over-run:过度展开electrophoresis:电泳by spraying:喷雾,喷洗conc.H2SO4:浓硫酸sulphuric acid:硫酸nitric acid:硝酸hydrochloric acid:盐酸detection reagent:检测试剂steroids:甾体,甾族类化合物steroidal:a.甾族的sterol:n.甾醇,固醇preparative TLC:制备薄层色谱adsorbent:n.吸附剂eluting:洗脱elute:v.洗脱(提),流出

elution:n.洗脱,流出,淋洗buffer elution缓冲洗脱gradient elution梯度洗脱isocratic elution等度(无梯度)洗脱eluant:n.洗脱(提)液,展开剂eluate:n.洗脱液,提取液(物)centrifuging:离心(centrifuge)

1.3高效液相色谱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GLC:气相色谱Gas liquid chromatography

sensitivity:灵敏度、灵敏性quantitative:定量的qualitative:定性的linearity and limit of detection(LOD)线性和检测限precision(精密度)reproducibility(重复性)recovery(加样回收率)stability(稳定性)bond:键,结合bonded:键合的,化合的stationary phase:固定相

C18 or ODS;C8;silica gel;Sephadex;ion exchange resin;octadecylsilyl silica gel

mobile phase:流动相miscible solvent mixture:可互溶的混合溶剂methanol,acetonitrile(乙腈)distilled wateracetic acidphosphoric acid(磷酸)buffer salt(缓冲盐)polymer:聚合物

polymerase聚合酶hydrolase水解酶polymerization聚合作用decomposition分解作用

isocratic elution:等度洗脱gradient elution:梯度洗脱elute:洗脱,流出,流出物eluting:洗脱,流出

elution:洗脱,流出elution time/volume/program/systemdetector:检测器

UVD:ultraviolet-visible detector(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PDAD: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RID: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示差折光检测器)FD:fluorescence detector(荧光检测器)ECD:electrochemical detector(电化学检测器)ELSD: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detector(蒸发光散射检测器)at ambient temperature常温,室温,环境温度be subjected to:使遭受,使属于,可能

thermal re-arrangement:热重排thermostatically controlled jacket:温度控制护套

coated:被包裹的,覆盖的precoated:预制的poisoning:污染,毒害impurities:杂质,不纯物

purify:纯化,精练putification:精制,纯化plant extracts:植物提取物extract:v.提取,萃取,抽提n.提取液,萃取液,浸膏extractant:提取剂,萃取剂extraction:提取(法),萃取(法)

extractive:n.提取物,浸出物,浸出制剂a.抽提的,浸出的non-volatile:非挥发性的spectrum:n.光谱,波谱,谱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示差折光检测器terpenoids:萜类化合物terpene:萜,萜烯terpane:萜烷alkaloids:生物碱carbohydrates:碳水化合物

flavonoids:黄酮类化合物coumarins:香豆素quinone:醌-----benzoquinone苯醌naphthoquinone萘醌anthraquinone蒽醌steroids:甾体类化合物lignanoid:木脂素prepacked columns:预填充柱-----prepacked:预先装入的silica microporous particle column:硅胶微孔粒柱

non-polar compounds:非极性化合物polar compounds:极性化合物ultrapure:超纯------ultra:超,过,越,极端,异常degas:脱气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色谱技术

phytochemist’s:植物化学家的;phytochemistry:植物化学armoury:装备,武器库,军械库

quantitative:定量的separations on a preparative scale:制备分离

Spectral identification光谱鉴定

1,Ultraviolet-Visible(UV-VIS)spectroscopy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电磁波Infrared红外Visible light可见光

Wave number波数Proportional to energy与能量成正比Violet light紫外线

Conjugated diene共轭二烯Absorption maxima最大吸收峰Absorption peak吸收峰

Absorbance A吸收值AIts concentration in solution溶液浓度Molar absorptivity摩尔吸收系数Literature reference参考文献The structural information结构信息

2,infrared spectroscopy红外光谱

Nmr spectroscopy核磁共振光谱Spectroscopic methods光谱(仪器)方法Functional group官能团Electromagnetic spectrum电磁波光谱Microwaves微波Reciprocal centimeters厘米的倒数B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与。。。成反比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电磁波辐射Vibrational energy states振动能级状态Photon光子Methylene亚甲基Fingerprints指纹

Hexane己烷Carbon-hydrogen stretching vibrations碳-氢伸缩振动Sodium chloride氯化钠

Vibrationc characteristic振动特征Pattern of peaks峰形Frequencies频率

3,mass spectroscopy质谱

Molecule分子Bombarded with high-energy electrons高能电子轰击Electron-volts电子伏特

Collide with与。。。碰撞Dislodge转移;电离Ionized使离子化Electron impact电子轰击

Positively charged带正电Odd number of electrons奇数电子Cation radica正离子lImpart传递

Dissipate消耗Neutral fragment中性碎片Fragmentation分裂Ionization and fragmentation电离和裂解Electron-impact mass spectrometer电子轰击质谱分光仪Schematic示意图

Molecular ion分子离子Magnet磁铁Original trajectory起始轨道

Mass/charge质/荷比Magnetic field strength磁场强度Be interfaced with连用,连接Bar graph棒图Relative intensity相对丰度Benzene苯

4,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1H核磁共振谱

Coincide with与。。。。相一致Downfield低场The signal due to the proton氢信号Chemical shifts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 for the proton in chloroform氯仿中氢的化学位移Nuclear spin核自旋Irrespective of不考虑

5,常见有机化合物结构类型

Acetaldehyde乙醛Acetic acid乙酸Acetic anhydride乙酸酐Acetone丙酮

Acetonitrile乙腈Acetyl chloride乙酰氯Acid anhydrides酸酐Acyl halides酰卤化合物Alcohols醇类Aldehydes醛类Alkanes烷烃Alkenes烯烃Alkenyl halides卤代烯烃

Alkyl halides卤代烷Alkynes炔烃Amides酰胺类Amines胺类Arenes芳香烃Aryl halides卤代炔烃Benzene苯Carboxylic acids羧酸类Chlorobenzene氯苯Chloroethane氯乙烷

Chloroethene氯乙烯Dienes二烯烃Diethyl ether乙醚Epoxides环氧化合物

Epoxyethane环氧乙烷Ester酯类Ethane乙烯Ethers醚类Ethyne乙炔

Ketones酮类Nitriles腈类Nitro compounds硝基化合物Nitrobenzene硝基苯Phenol苯酚

Phenols酚类

6,Appendix 3.4

Alkaloids from Oriciopsis glaberrima Engl.(Rutaceae)stem茎干bark树皮

room temperature室温agar琼脂chromatographic色谱法的methyl甲基methylene亚甲基methine次甲基carbonyls羰基vibration振动,摆动hydroxyl羟基methine次甲基carbonyl羰基alkaloid生物碱skeleton骨架trisubstituted三取代的benzene ring苯环

hydroxyl羟基hydroxyl,dimethyl,chroman色原酮units骨架,片段

lowfield低场deshielded by去屏蔽phenolic hydroxyl酚羟基chromatographic结晶,晶体

reacted起反应phenolic酚的hydroxyl羟基acridone吖啶酮skeleton骨架chelated螯合的hydroxyl羟基protons质子resonances共振aromatic芬芳的substituted取代的,代替的pyran ring吡喃环cross-peaks相关峰(此词易错翻译成交叉峰)Angular角的acridone吖啶酮hydroxyl signal羟基信号correlations相关性dihydro二氢的Nitrogen氮medicinal plant药用植物Infections传染病Hypotension血压过低Dermatitis皮炎Phytochemical植物化学的Furoquinoline呋喃喹啉Alkaloid生物碱Elucidation说明,阐明Antimicrobial抗菌的optical光学的rotations旋转polarimeter旋光计偏振器spectrometer分光计HRMS高分辨质谱仪fraction部分eluted洗脱silica gel column硅胶柱hexane–EtOAc正己烷-乙酸乙酯Bacteria细菌Fungi真菌fungi培养皿algae藻类,海藻

room temperature室温diameter直径

Section3药典相关内容

一、药材来源

1.植(动)物来源的药材的来源部分的一般译法为:

药材英文名称is the药用部位(名词单数)of植(动)物拉丁学名[属名和种(变种)加词为斜体字](科名).例:Pummelo Peel is the dried unripe or almost ripe exocarp of Citrus grandis“Tomentosa”or Citrus grandis(L.)Osbeck(Fam.Rutaceae).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

2.药材的采收与产地加工部分的一般译法为:

用The drug作主语,单数。用被动语态,不用主动语态。“采收”用“to be collected”(不用“to be picked”,“to be dug up”等)。“除去杂质”等(名词单数)用“removed from foreign matter”,“洗净”用“washed clean”,“干燥”用“dried”,“晒干”为“dried in the sun”,“阴干”为“dried in the shade”“,低温干燥”为“dried at a lower temperature”。“栽培变种”为“cultivar”。“泥砂”为“soil”。“须根.细根”:“fibrous root”用于单子叶植物、根茎上的不定根,“rootlet”用于双子叶植物主根上的细小侧根、支根。

例1 The drug is collected in autumn,removed from foreign matter,washed clean,and dried in the sun.例2 The drug is collected at flowering to fruiting stage,removed from thick stem,cut into section,and dried.(注: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英文版药用部位采用名词单数,如stem,leaf,fibrous root,rootlet等).二、理化鉴别

1.化学鉴别

Shake 0.5 g of the powder with 5 ml of ethanol for 5 minutes and filter.Evaporate the filtrate to dryness,add dropwise antimony trichloride saturation solution in chloroform and evaporate again to dryness.A violet-red colour is produced.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5ml,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滴加三氯化锑饱和的三氯甲烷溶液,再蒸干,即显紫红色。

2.薄层鉴别

(1)经常用到需统一的词汇和短语:

a.超声处理用ultrasonicate

b.提取用extract

c.温浸用warm macerate

d.水浴加热用heat on a water bath

e.对照品(对照品溶液)用“对照品名”加“CRS”表示(reference solution);对照药材(对照药材溶液)用reference drug(reference drug solution);供试品溶液用test solution

f.薄层板:

硅胶G薄层板...using silica gel G as the coating substance

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using silica gel G mixed with 1%solution of sodium hydroxide as the coating substance

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using silica gel G mixed with 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 containing 4%solution of sodium acetate as the coating substance.g.斑点用spot(s),条斑用band(s)

h.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日光下显„色的斑点;紫外光灯下显„色的斑点用„spot in daylight and„spot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at 365 nm respectively.(2)薄层鉴别基本的四个步骤,即供试品溶液制备;对照品溶液制备;点样、展开、显色;结果判断。

a.供试品溶液制备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超声处理提取

To 9g,cut into pieces,add 20ml of ether,ultrasonicate for 20 minutes,and filter.Evaporate the filtrate to dryness,and dissolve the residue in 0.5ml of n-hexane as the test solution.取本品9g,切碎,加乙醚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0.5ml正己烷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艾附暖宫丸)

加热回流提取

Heat under reflux 2g,cut into pieces,with 20ml of ethanol for 1 hour,cool and filter,use the filtrate as the test solution.取本品2g,剪碎,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萃取、过柱纯化

Extract the filtrate with two 15-ml quantities of n-butanol saturated with water,combine the n-butanol extracts,and evaporate to dryness.Dissolve the residue in 1 ml of dehydrated ethanol,add a quantity of alumina,stir well on a water bath,dry,and apply to a small(10-15mm in diameter)或Sepack C18 column packed with neutral alumina(200 mesh,1g,10~15mm in diameter),pre-elute with 30ml of a mixture of ethyl acetate and methanol(3:1).Elute with 30 ml of a mixture of ethyl acetate and methanol(1:1),and collect the eluate.Evaporate to dryness and dissolve the residue in 0.5 ml of ethanol as the test solution.滤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二次,合并正丁醇提取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加适量氧化铝在水浴上拌匀,干燥,装入一预先装填好的中性氧化铝小柱(200目,1g,内径10-15mm)或C18小柱上,用乙酸乙酯-甲醇(3:1)30ml预洗,再用乙酸乙酯-甲醇(1:1)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残渣加乙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浸渍、水解

Macerate 0.5 g of the pills in 20 ml of methanol for 1 hour,and filter.Evaporate 5 ml of the filtrate to dryness,dissolve the residue in 10 ml of water,add 1 ml of hydrochloric acid,heat on a water bath for 30 minutes,and cool immediately.取本品0.5 g,加甲醇20ml浸泡1小时,滤过。取5ml滤液蒸干,残渣加10ml水溶解,加1ml盐酸,水浴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

b.对照品(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化学对照品作对照

Dissolve chlorogenic acid CRS in methanol to produce a solution containing 1 mg per ml as the reference solution.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溶解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多个化学对照品混合对照

Dissolve ginsenosides Rb1,Re and Rg1 CRS in methanol to produce a mixture containing 2 mg of each per ml as the reference solution.对照药材作对照

Prepare a solution of 0.5 g of Rhei Radix et Rhizoma reference drug and 20 ml of methanol in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ference drug solution.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5g,加甲醇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c.点样、展开、显色、检视

点样、展开

Carry out the method for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Appendix VI B),using silica gel G as the coating substance and the upper layer of a mixture of butyl acetate,formic acid and water(7:2.5:2.5)as the mobile phase.Apply separately 10μl of the test solution and 2μl of the reference solution to the plate.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7:2.5:2.5)为展开剂,展开,.......。

显色、检视

Spray with 5%sulfuric acid in ethanol and heat to the spot clear.Examine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at 365 nm.以5%硫酸乙醇溶液显色,热风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d.结果判断

The fluorescent spots in the chromatogram obtained with the test solution correspond in position and colour to the spots obtained with the reference drug solution;and an orange fluorescent spot in the chromatogram obtained with the test solution corresponds in position and colour to the spot in the chromatogram obtained with the reference solution.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三、Assay(含量测定)(1)分光光度法

标准曲线法

Reference solution Sulfonate 20 mg of indigo CRS,accurately weighed,in a flask by adding 15 ml of sulfuric acid slowly and with constant stirring gently on a water bath at 80℃for 1 hour.Allow to cool,transfer the solution slowly to a 200 ml volumetric flask containing a quality of water.Wash the flask and the residue with water.Combine the washing to the volumetric flask,add water to volume and mix well.Filter and discard the initial filtrate.Measure accurately 5 ml of the successive filtrate to a 50 ml volumetric flask,add water to volume and mix well(containing 10μg of indigo per ml).(青黛)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靛蓝对照品20m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缓缓加入硫酸15ml,用玻棒轻轻搅匀,置80℃水浴中磺化1小时,随时搅拌,取出,冷却。将溶液缓缓移入盛有适量水的200ml量瓶中,用水洗涤容器及残渣,洗液并入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 ml中含靛蓝10μg)。

Calibration standard Measure accurately 1.0,2.0,3.0,4.0 and 5.0 ml of the reference solution respectively into 10 ml volumetric flask,add water to volume and mix well.Carry out the method for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and colourimetry(Appendix V A),measure the absorbance at 610 nm and plot the standard curve,using absorbance as ordinate and concentration as abscissa.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 ml、2.0 ml、3.0 ml、4.0 ml和5.0 ml,分别置10 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在610 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Procedure Weigh accurately 0.4 g of the fine powder,carry out the procedure as described under the reference solusion,beginning at the words“in a flask…”to“Measure accurately 5 ml of the successive filtrate”.Transfer the filtrate to a 50 ml or 100 ml volumetric flask(adjust the absorbance to be within 0.20-0.45),dilute with water to volume and mix well.Measure the absorbance at 610 nm and read out the weight of indigo(μg)in the test solution from the standard curve,and calculate the content of C16H10N2O2.测定法取本品细粉约0.4 g,精密称定,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置锥形瓶中”起,至“精密吸取续滤液5 ml”,置50 ml或100 ml量瓶(使吸光度在0.20-0.45之间)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在610 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靛蓝的重量(μg),计算,即得。

第五篇: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稿

作者:杨明利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本科)讲稿

第一章

黄柏中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黄柏中小檗碱(季胺型生物碱)的提取原理和方法。掌握干法装柱和湿法装柱的操作方法

1、掌握鉴定小檗碱(已知化合物)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季铵型生物碱的理化性质及提取方法。

2、渗漉法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3、结晶法的注意事项

4、掌握薄层色谱鉴定的方法实验一

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

(一)实验原理

根据黄柏中含粘液质较多的特点,首先用石灰乳使粘液质生成难溶于水的钙盐,用碱水自黄柏中提出小檗碱,再加盐酸使其转化为盐酸小檗碱沉淀析出。小檗碱能缓缓溶解于水中,在冷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大,但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难溶于苯、氯仿、丙酮。小檗碱与酸结合脱去一分子水而成盐。小檗碱盐酸盐在冷水中溶解度小,较易溶于沸水,几不溶于乙醇,小檗碱的硫酸盐、磷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与大分子有机酸生成的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黄柏中主要含有小檗碱,其结构如下

OOO+NOHOMeOMeOON:OHOMeOMeONHCHOOMeOMe

季铵式(红棕色)

醇式(黄色)

醛式(黄色)

小檗碱的三种互变异构体

川黄柏含小檗碱约1.37%~5.8%,关黄柏含小檗碱约0.60%~1.64%。作者:杨明利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本科)讲稿

黄柏粗粉石灰乳搅拌 均匀,水浸渍后 渗漉渗漉液加入总体 积10%NaCl,静置,过 滤沉 淀溶于20倍量沸水趁热抽滤不 溶物滤液浓HCl至pH2,放置,过 滤滤液沉 淀 纯 水洗 至中性,抽干(二)实验方法

盐 酸小檗碱

实验二 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纯化及鉴定

一、纯化

1.湿法装柱色谱法

吸附剂:中性氧化铝(100~200目)35g置于烧杯中,加入50ml 95%乙醇,调成浆状,湿法装柱。

上样:取50~100mg自制盐酸小檗碱,溶于少量95%热乙醇中,加入色谱柱中。洗脱:95%乙醇洗脱,收集开始流出的鲜黄色带,即为纯化的盐酸小檗碱。2.结晶法

抽率上次提取液,将得到的滤饼用少量水加热溶解,趁热抽率,滤液放冷等待析晶,再抽率得到晶体,即盐酸小檗碱纯品。

二、薄层色谱鉴定

将提取分离出的盐酸小檗碱样品与盐酸小檗碱的对照品共薄层色谱,比较其Rf值是否一致。

吸附剂:硅胶G薄层板

展开剂:① 苯一醋酸乙酯一异丙醇一甲醇一水(6:3:1.5:l.5:0.3),氨蒸汽饱和。

②氯仿-甲醇-氨水(15:8:1)

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试剂

1、渗漉前为什么要加入石灰乳搅拌? 2.提取时加氯化钠的作用是什么?

3、在制备薄层色谱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第四章

芦丁的提取、分离、精制和鉴定

1、掌握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

2、掌握黄酮苷的水解原理及操作

3、掌握黄酮类及糖类化合物的检识。

1、碱溶酸沉法提取的原理

2、黄酮的检识反应实验七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 作者:杨明利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本科)讲稿

实验原理:芦丁结构中具有酚羟基,显酸性,可用碱溶酸沉法提取,碱用石灰水,酸用浓盐酸。

实验步骤:

称取槐米30g,在乳钵中研碎,置l000ml的搪瓷杯中,加入300ml饱和石灰水①(以棉花过滤至澄明)加热煮沸30分钟,趁热过滤(以棉花),残渣再用200ml饱和石灰水煮沸30分钟。趁热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加浓盐酸(边加边搅拌)调PH3~4②(放置过夜)次日倾出上清液,抽滤沉淀,蒸馏水洗至PH5~6,70℃干燥,得粗芦丁。注意:

①加石灰乳既可以达到碱溶解提取芦丁目的还可以除去槐花米中的多糖类、粘液质等。②酸化时PH过低会使芦丁形成烊盐而降低收率。

实验八 芦丁的精制、水解及鉴定

实验原理:芦丁在水中热溶冷不溶,可用水做溶剂,利用结晶法精制芦丁。

一、芦丁(芸香苷)的精制

水结晶法:率上次提取液,得芦丁粗品,加蒸馏水300ml,煮沸至芦丁全部溶解,趁热立即抽滤,冷却后即可析出结晶,抽滤,60~80℃烘干,得芦丁精制品。

二、芦丁的水解和槲皮素的分离

取芦丁1g置500ml圆底烧瓶中加2%H2SO4100ml回流30分钟,(加热约数分钟后,溶液完全澄清,20分钟后又逐渐析出黄色针状结晶)过滤即得槲皮素.必要时用稀乙醇重结晶即可得以含2个分子结晶槲皮素,110℃真空干燥,即可得无水物。滤液:供糖的鉴定。

三、化学鉴定

取芦丁3~4mg,加乙醇5~6ml使溶解,制成样品溶液A,取槲皮素3~4mg,加乙醇5~6ml使溶解,制成样品溶液B,取芦丁的水解滤液为C,按下列方法进行试验。呈色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

取样品溶液A和B各1~2ml,分别加2滴浓盐酸,再酌加少许镁粉,注意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2)锆盐-枸橼酸反应

取样品溶液A和B各1~2ml,分别滴加2%ZrOCl2的甲醇溶液3~4滴。注意观察颜色变化情况,再继续向试管中加入2%枸橼酸的甲醇溶液3~4滴,并详细记录颜色变化情况。

(3)a-萘酚反应(Molish反应)取样品溶液C l~2ml,然后再加10%a-萘酚乙醇溶液2~3滴,摇匀,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lml,注意观察溶液界面产生的颜色变化。作者:杨明利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本科)讲稿

槐花米粗粉(20g)置500ml烧杯中,加水300ml,在搅拌下加入石灰乳(1~1.5g),调至PH8~9,加热至微沸,保持30min,趁热抽滤。残渣滤液在60~70℃下用浓盐酸调至PH4~5,精置1hr,抽滤。滤液沉淀(粗制芦丁)重结晶将沉淀悬浮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15min,趁热过滤残渣滤液充分静置后过滤,60~70℃下干燥芦丁(精制品)

2、薄层色谱鉴别(糖的纸色谱鉴定)

点样:取新华一号滤纸,15厘米长,宽度按需要决定。用毛细管点上以下溶液:

1、水解浓缩液

2、葡萄糖(Rf0.18)对照品溶液

3、鼠李糖(RfO.37)对照品溶液 展开:用正丁醇一醋酸一水(4:1:5)上行展开。

显色:喷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于100℃加热5分钟

1、简述碱溶酸沉法的原理。

2、芸香苷水解时为何会出现沉淀——澄清——沉淀的现象

3、怎样确定芦丁结构中糖基是连接在槲皮素C3-OH上? 第二章

大黄中游离蒽醌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1、掌握PH梯度萃取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2、掌握柱色谱法分离精制大黄酚的实验方法。

3、掌握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鉴定方法。

1、PH梯度萃取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2、柱色谱法分离精制大黄酚的实验方法

3、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鉴定方法实验三 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 作者:杨明利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本科)讲稿

虎杖粗粉95%乙醇回流三次,滤过药渣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干膏状物加水20ml,乙醚100ml,充分振摇后放置,倾出醚层,再加50ml乙醚振摇,放置,倾出醚层,同法操作五次.醚层І(总游离蒽醌)剩余物(含苷类)实验四

大黄中游离蒽醌的分离及鉴定

1、化学检识:分别取大黄素、大黄酚等少许,用乙醚溶解,做如下反应: A.碱液试验:取试液1ml,加20%NaOH数滴,观察颜色。B.醋酸镁反应:取试样1ml,加醋酸镁试剂数滴,观察现象。

2、薄层鉴定:

吸附剂:硅胶G-CMC-Na板

展开剂: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甲酸(15:5:1)上层溶液。

显色剂:(1)氨蒸气熏。(2)5%KOH喷雾。

[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1)在乙醚提取过程中,如乙醚挥发,可酌量补加。

(2)加HCl酸化时产生大量CO2气体,小心防止气体产生时,内容物溢出。

醚层 І5%NaHCO3液萃取完全5%NaHCO3液乙醚层6NHCl调PH至2,5%Na2CO3液萃取完全稍放置,滤过5%Na2CO3液乙醚层2%NaOH萃取4~5次浓HCl调PH至2,滤液沉淀放置,滤过水洗至中NaOH液乙醚层沉淀物性,干燥HCl调PH至3,(β-谷甾醇)水洗至中性,抽放置,抽滤强酸性成分干,干燥,依次以丙酮、甲醇重沉淀物结晶水洗至中性,抽干,干燥,以MeOH-大黄素结晶CHCl3重结晶大黄酚和大黄素-6-甲醚混合物

1、PH梯度萃取法的原理是什么?适用哪些中药成分的分离? 作者:杨明利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本科)讲稿

2、大黄酚、大黄素和大黄素-6-甲醚酸性及极性强弱,应如何排列?

3、根据虎杖中所含羟基蒽醌的结构,说明为什么它们可以分别被不同强度的碱性水溶液提取出来?

第八章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预试验

1、掌握植物主要成分试管预试及纸色谱、薄层色谱预试的一般方法。

2、了解未知成分的植物怎样进行初步分离,根据各类化合物的性质,判断该植物应含有什么类型的成分。

1、药物化学预试验的意义

2、药物化学预试验的操作流程 实验十五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预试验

一、样品液的制备液

1、水提取液

取样品粉末10g(过20目筛),加水10倍量,室温浸泡过夜,滤取部分滤液,供检查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剩余滤液和滤渣在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1小时,过滤,滤液供检查糖、多糖、皂苷、苷类和鞣质、有机酸盐、生物碱盐等。

2、乙醇提取液

乙醇提取液可供黄酮、蒽醌、苷类、生物碱、有机酸、鞣质、香豆精、萜类、甾类及内脂化合物等项的检查。提取方法如下:

二、各类成分的检查

(一)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的检查

l、加热沉淀试验

取检液,加热至沸,如出现浑浊或沉淀时,表明有蛋白质;加入5%硫酸溶液也能出现沉淀。

2、茚三酮试验(Ninhydrin)取检液,加入0.2%茚三酮的水溶液后,在沸水浴上加热5分钟,冷后,如有蓝或蓝紫色反应,表明含有氨基酸、多肽、或蛋白质;或将试液滴在滤纸片上,加入或喷洒0.2%印三酮溶液后,在100℃左右烘烤2分钟.如有氨基酸和肽则呈现紫红色或蓝色斑点,也有少数氩基酸呈黄色斑点。

(二)糖、多糖的检查

α-萘酚试验(Molish反应)取检液.加热浓缩,使溶于乙醇中,再加等体积的10%α-萘酚乙醇溶液,摇匀,沿管壁滴加浓硫酸,二液界面处产生紫红色环,表示有糖、多塘、苷类。

(三)酚类成分的检查

三氯化铁试验

取检液,加入l%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溶液如呈现绿、蓝绿或暗紫色等,则有酚性成分存在,若有鞣质存在同样呈现正反应.可水解鞣质多呈蓝色.缩合鞣质多呈绿色。

(四)有机酸的检查

溴酚蓝试验

将检液滴在滤纸片上,再滴加0.1%溴酚蓝溶液,立即在蓝色的背景上显黄色斑点;如不够明显,再喷洒氨水,然后暴露在盐酸气体中,背景逐渐由蓝色变为黄色,而有机酸的斑点仍然为蓝色。(五)皂苷的检查

泡沫试验

取检液,置于试管内,激烈振摇,如产生持续性泡沫,就可能含有皂苷、高级脂肪酸、蛋白质、粘液质。皂苷和脂肪酸盐,泡沫特别显著,在试管内能持续10分钟以上,即使加热、加乙醇,泡沫也不明显地减少。(六)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查

盐酸-镁粉试验

取检液,加入数滴浓盐酸及少量镁粉(或锌粉),溶液如现樱红色,表示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如乙醇提取液加浓盐酸而不加镁粉即出现红色,表明含有花色素。(七)蒽醌的检查

碱液试验

取检液,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如产生红色,加入少量30%过氧化氢溶液.加作者:杨明利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本科)讲稿

热,红色不褪,加酸使呈酸性.则红色消褪,表明含有蒽醌化合物;冷后,加乙醚振摇,加人氨液显红色。(八)香豆素的检查

荧光试验

将检液滴在滤纸片上,干燥后,在日光下观察,有的香豆精类成分,可显天蓝色荧光,若于紫外灯下观察,多数香豆精类成分的蓝色荧光可转变为绿色荧光。呋喃骈香豆精类成分多显黄绿色荧光。

(十)生物碱的检查

碘化铋钾试剂:取检液三份,分别加人碘化汞钾试剂,如产生白色或淡黄色沉淀;加入碘化铋钾试剂,如有桔红色沉淀,或加入硅钨酸试剂,如有淡黄或灰白色沉淀,均表明含有生物碱。

上述各种成分的预试验,仅仅是为进一步提取分离有效成分提供初步的线索。由于植物中各成分的复杂性和相互间的干扰,各种定性反应都有例外情况。根据预试结果,就作出某种成分存在与否的结论是不全面的。例如碘化铋钾试剂,不仅对生物碱发生反应,对碱性氨基酸、生物胺等同样也发生反应。生物碱沉淀反应作为预试,如呈阴性还有一些意义,阳性反应则不能肯定就是生物碱存在。但通过预试,可以对中药成分有一大致了解,告诉我们可能含有的某类成分,如生物碱、糖类、苷类等,再配合薄层色谱,可进一步了解其中所含单体的个数和情况。系统预试虽有上述一些缺点,但在目前仍不失为检查中药化学成分的常用的简便方法。这类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地充实和改进。天然药物化学成分预实验的意义和方法?第五章

薄荷中挥发油的提取及鉴定1.掌握挥发油类成分的提取和鉴定方法 2.熟悉挥发油的组成、性质和生物活性

3.了解薄荷中的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重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挥发油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难点:道尔顿分压定律

实验九

薄荷中挥发油的提取及鉴定

一、薄荷中挥发油的提取

取薄荷40g撕碎,置挥发油含量测定器1000ml烧瓶中,加350ml水与少量沸石,连接 挥发油含量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使溢流入烧瓶时为止,缓缓加热至沸提取,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防冷,分取油层,计算得率。

二、薄荷中挥发油的鉴定 薄层色谱法

活化--点样—饱和—展开—计算Rf—喷香草醛-浓硫酸显色 观察斑点数目和颜色,并做记录。1.挥发油的组成? 2.计算提取率?

第三章

秦皮中香豆素的提取及鉴定

掌握用溶剂法提取、分离香豆素类成分七叶苷和七叶内酯的方法。

七叶苷和七叶内酯均能溶于沸乙醇中,可用沸乙醇将二者提取出来,利用在乙酸乙酯中两者溶解度的不同而分离之。实验五、六

秦皮中七叶苷、七叶内酯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一)提取与分离

作者:杨明利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本科)讲稿

二)鉴定 1.荧光实验

2.异羟钨酸铁试验 3.TLC 展开剂:甲苯-甲酸甲酯-甲酸(5:4:1)样品:七叶苷、七叶内酯及其对照品的甲醇溶液 显色剂:紫外等下观察荧光

1.萃取时,如何选择溶剂?

2.一般情况下,都有哪几种方法用于分离苷和苷元? 第六章

绞股蓝总皂苷的提取分离及鉴别 1.掌握皂苷的提取方法。

2.熟悉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绞股蓝皂苷的操作技术。

3.熟悉皂苷及其制剂的鉴定方法。

绞股蓝总皂苷有较好的水溶性,可用水为提取溶剂,因为绞股蓝皂苷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部分三萜母核,故可使其在非极性大孔树脂上能较好地被吸附,相反,极性较大的成分如糖类则在非极性大孔树脂上难以吸附,因而选用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D101型可将绞股蓝水提物中的总皂苷与糖类等水溶性成分较好地分离,最后用活性炭脱色,从而达到纯化的目的

实验十

绞股蓝总皂苷的提取

(一)提取

取绞股蓝粗粉5g,加水80ml,超声振荡15min,过滤,残渣再加水60ml,超声振荡15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用2%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9~10①,静置,滤除沉淀,滤液备用。

实验十一

绞股蓝总皂苷的纯化与鉴定

(二)纯化

1.大孔吸附树脂的准备

取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5g,用95%乙醇浸泡过夜后,湿法装柱(1.0cm×28cm),继续用95%乙醇洗涤至流出液加等量水后几乎无白色浑浊为止。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无醇味。2.纯化 将绞股蓝提取液以2m1/min的速度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②,待溶液全部作者:杨明利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本科)讲稿

进入柱后,用2%氢氧化钠溶液洗涤③,洗涤速度控制在5ml/min为宜。当流出液接近无色时,改用水洗,至流出液pH接近7为止。然后用95%乙醇洗脱,收集醇洗脱液至无绞股蓝皂苷洗出[薄层色谱法检查:硅胶H一CMC-Na板,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5)上层,5%磷钼酸乙醇液,110℃显色]。醇洗脱液加入少量活性炭回流10min④,趁热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小体积,水浴蒸干,刮松,得白色鳞片状结晶,为绞股蓝总皂苷。大孔吸附树脂回收。

(三)鉴定 1.呈色反应

(1)醋酐一浓硫酸反应 取绞股蓝总皂苷少许,置蒸发皿中,滴加冰醋酸1ml溶解,再加1ml醋酐,然后于溶液边沿滴加浓硫酸,观察颜色变化。

(2)molish反应取绞股蓝总皂苷少许于试管中,加乙醇1ml溶解,滴加lmlα—萘酚试剂,然后沿试管壁加入2ml硫酸,不要摇动,观察两液交界面的颜色。2.薄层色谱鉴别

薄层板:硅胶H—CMC-Na板。

点样:纯化的绞股蓝皂苷乙醇液、人参皂苷Rbl对照品乙醇液。

展开剂: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l:5,上层)。

展开方式:上行展开。

显色:喷5%磷钼酸乙醇液110℃加热显色(约5min);或喷硫酸-甲醇(1:1)溶液,105℃加热显色。

1.皂苷类成分的结构特征?

2.大孔吸附树脂的操作要点?第七章

汉防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1、掌握一般叔胺生物总碱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2、熟悉柱色谱法分离生物碱的操作技术。

3、掌握结晶法的一般程序和操作方法。

4、掌握薄层色谱法鉴定己知生物碱的方法。

1、回流提取法的操作

2、结晶法的一般程序和操作方法

3、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十二

汉防已总生物碱的提取

取汉防已粗粉50g,置500ml烧瓶中,加95%乙醇150ml,水溶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倾出乙醇提取液;药渣重新加入95%乙醇100ml,继续如上法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滤液置1000ml广口瓶中。

实验十三 汉防已总生物碱的纯化

将滤液倒置与500ml圆底烧瓶中,水浴回收乙醇(注意加沸石)得流浸膏,倾人蒸发皿中,水浴上挥尽残留乙醇,得到糖浆状提取物。将糖浆状提取物转入500ml烧杯中,缓慢加入0.5%硫酸溶液,边加边搅拌,约加入100ml0.5%H2S04,静置,过滤,得澄明滤液。加氨水调至滤液PH11,立即将其转入500m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l00ml氯仿,振摇,静置分层,分出氯仿层,碱水液再加氯仿萃取两次,每次60ml,合并三次氯仿萃取液。在氯仿溶液中加入约10~20克无水硫酸钠,充分振摇2min,静置10min,过滤,滤液置于250ml圆底瓶烧中,回收氯仿至少量,转入20ml蒸发皿中,水浴挥尽残留氯仿。残留物用50ml丙酮分次溶入l00ml圆底烧瓶中,水浴加热回流20分钟,趁热过滤,用少量丙酮洗涤滤纸。回收丙酮至原体积的三分之一,放置过夜,析出深黄色沉淀物,即得汉防已总碱。

实验十四

汉防已甲素和乙素的分离及鉴定

汉防已甲素和乙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相似,仅一个官能团的差异,前者为甲氧基,后者为酚羟基,利用两个化合物极性的微小差异,采用氧化铝柱色谱法,可获得满意的分离。作者:杨明利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本科)讲稿

1、装柱

取17×400mm层析柱垂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在管的下端垫人少量棉花.称取氧化铝(100一140目)25克,缓缓加入柱中,边加边轻轻振动色谱柱,使氧化铝在柱中填实均匀。

2、上样

称取汉防已总碱0.5克,置于蒸发皿中,加5ml氯仿溶解,另加氧化铝2克,搅拌均匀,并于水浴上缓缓蒸除溶剂,然后将附有样品的氧化铝装入色谱柱的上端,并盖一圆形滤纸。

3、洗脱

将色谱柱活塞打开,通过分液漏斗缓缓加人氯仿洗脱液。每分钟流速2-3ml,用三角锥瓶收集流份,每个流份收集洗脱液15ml,并依次编号,氯仿洗脱约150ml后,改用甲醇洗脱约50ml。

4、检查

依次将各流份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用氯仿-丙酮-甲醇(6:1:1)为展开剂,展开,挥干溶剂,喷以碘化铋钾试液,比较各流份的Rf值,合并相同Rf值的流份。

1、用回流法提取时要注意什么?

2、用结晶法分离时,溶剂选择有何要求?

3、用柱色谱分离时,汉防已甲素和乙素哪个先出柱,哪个后出柱,为什么?

实验七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分离与鉴

【实训目的】

1、能够运用煎煮法、碱溶酸沉法对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提取和精制。

2、会用显色反应、色谱法进行黄芩苷的检识。【实训原理】 本实验是根据黄芩中的黄芩苷在植物中以镁盐形式存在,可以被沸水溶出,在

【实训目的】

1、能够运用煎煮法、碱溶酸沉法对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提取和精制。

2、会用显色反应、色谱法进行黄芩苷的检识。【实训原理】

本实验是根据黄芩中的黄芩苷在植物中以镁盐形式存在,可以被沸水溶出,在酸性(pH1~2)情况下转变成黄芩苷,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从而与共同存在的水溶性杂质分离,进一步精制是利用其钠盐在pH6.5~7时可溶于50%的乙醇,使之与不溶于50%乙醇的杂质分离,在pH1~2时黄芩苷在50%的乙醇中溶解度降低而析出,而得各单体苷元。【实训材料】

设备:托盘天平、电炉、烧杯、离心机、水浴锅、抽滤装置、量筒、玻璃棒、移液管、脱脂棉、温度计、滴管、pH试纸、新华色谱滤纸(15cm×7cm)、硅胶CMC-Na薄层板、展开缸(筒)、试管、试管架 药品:黄芩粗粉、镁粉、锌粉、5%二氯氧锆、2%三氯化铝、盐酸、40%氢氧化钠、95%乙醇、冰醋酸、苯、甲酸乙酯、甲酸、正丁醇、冰醋酸、1%三氯化铝、三氯化铁乙醇试剂、1%黄芩标准品三氯甲烷溶液 【操作步骤】 作者:杨明利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本科)讲稿

1、黄芩苷的提取

称取黄芩粗粉100g,加10 倍量沸水,并加热煮沸30分钟,随时补充失去的水分,脱脂棉过滤。药渣再加8倍量水煮沸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加浓盐酸调pH1~2,水浴保温80℃30分钟,放置24小时,析出黄色沉淀。离心滤去沉淀中的水分。将沉淀移入500ml烧杯中,加水100ml,充分搅拌使成为均匀的混悬液,滴加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6.5~7,使黄芩苷全部溶解,加入等体积95%乙醇,搅匀后于50℃(水浴保温)迅速抽滤,滤液加热至50℃,以浓盐酸调pH1~2,放置(约4小时)使析出沉淀。倾去上清液,沉淀物抽滤,沉淀用蒸馏水抽洗2~3次,抽干,60℃以下干燥,得粗制黄芩苷。

2、黄芩苷的精制

称取黄芩苷粗品,加10倍量水搅拌均匀,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6.5~7,使黄芩苷全部溶解,加活性炭适量拌匀,加热至80℃30分钟(水浴),抽滤除去活性炭渣,滤液用浓盐酸调pH1~2,加入等体积95%乙醇,50℃保温30分钟(水浴),至有沉淀析出时取

下载天然药物化学 总结归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然药物化学 总结归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然药物化学(2016简答题)

    1*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答:天然药物中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与鉴定方法,操作技术及实际应用。 2*如何理解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 答:有效成分是指......

    天然药物化学考试大纲

    《天然药物化学》考试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或植物化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化......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天然药物学系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天然药物化学(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开课单位: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 学分:3学分 总学时:54学时 形式:必修课 考核方式:考试 教学方式: 讲解/讨......

    天然药物化学在线作业答案

    天然药物化学在线作业答案 单选题1.聚酰胺薄层色谱时,展开能力最强的展开剂是( )。 答案:B 删除A 30%乙醇B 无水乙醇C 70%乙醇D 水我的答案:0 答案:B 单选题2.一般苷类化合物......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汇总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须知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检定的基本操作技......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2月考试《天然药物化学》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2月考试《天然药物化学》考查课试题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中药补骨脂中的补骨内酯主要具有 A. 抗菌作用 B. 止咳作用 C. 解痉利胆作用......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

    生物制药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 1. 生物技术药物: B答案 一般来说,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称为生物技术药物。 2. 离子交换层析: 是以离子......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1. 生物技术: 生物制药练习题A答案 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组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并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