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凉山州的民族教育问题及发展现状
凉山州的民族教育问题及发展现状
学
生:马学
号:专
业:少民骨干班
级: 玢
1120*** 6班
摘 要
本文主要简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的民族教育的发展现状,并简述这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的三点针对性意见。随着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于如何提高该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教育,从而更好地提高该地区的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变得重要。在该地区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教育资源稀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对于整治教育的发展问题没有得到更好的进展等,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重视双语教学,提高人民重视教育程度,政府加强对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等。
一、凉山州民族教育的基本概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总面积6.01万平方公里,辖17个县(市)。全州总人口435.6万人,有彝、汉、藏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213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48.9%。其中彝族人口197.5万人,占总人口的45.%3,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2.%2,彝族聚居程度非常高,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解放前,由于受封建制度的压迫,这里的人民长期处于一种与外界隔离的状态,接受的现代教育几乎为零,只有少数富裕的奴隶主和所谓的黑彝家庭能够接受传统的毕摩教育,接受的汉文化也是少之又少。而整个凉山州的民族教育是在1956年-1959年间得到迅速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使得普通的老百姓能够接受基本的现代化教育。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和政治经济条件下跨时代移植初创起来的凉山民族教育,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幼稚性和外在性。所谓脆弱性,主要指发展教育的当地经济支撑不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没有清醒的认识,缺乏送子女入学的迫切愿望;所谓幼稚性,主要指教育自身的各项基础建设起点较低,办学路子不切合地区特点、民族特点,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效益低,抗冲击能力弱;所谓外在性,主要指初创时期靠外因推动比重较大,内在动力不足,最突出的表现是外援教师使用彝族学生完全不懂的汉语课本和汉语进行教学,靠彝族社区之外的经费支持,搬用内地的办法来办学,群众抱着响应号召或“出学差”的思想被动地送子女入学。为此,现代教育与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和结合不够紧密,现代教育扎根于彝族地区的土壤之中,需要较长的渐近过程,也就决定了凉山民族教育发展的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二、凉山州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凉山州民族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西昌市以及周边距离较近的县级地区,例如冕宁县、德昌县等,但大部分地区仍然与内地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较大,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差距甚远。凉山民族教育除了存在教育规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1、初中学生流失严重,“普九”巩固提高难 由于凉山州境内的县一级地区大部分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学生入学年龄偏大,外出打工挣钱的吸引力非常大,初
二、初三外出打工现象比较普遍,初中学生流失严重,巩固提高“普九”成果非常困难。
2、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均衡发展难
凉山州的区域性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教育自身发展的二元结构非常突出,县与县之间、县内校际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凉山州境内县级地区经济贫困,生活条件艰苦,导致许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来到这里,虽然国家一直提倡西部支援政策,但是对于优秀的教师大部分还是愿意待在经济良好的地区,类似于凉山州特别偏远贫困的地区教育资源的稀缺,使择校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区优质教育学校人满为患,教师工作超负荷运转;边远地区学校学生流失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国家要求的义务教育阶段推进均衡发展困难重重。
3、教育观念滞后,民族职业教育发展难
凉山州偏远贫困地区的群众观念上仍然存在对于教育不够重视,并且认为务农外出打工等并不必读书差的思想。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宣传不够,投入不够,少数民族学生读职校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力都不足,上职中读书的人数很少,民族职业教育举步维艰。
4、对双语教学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双语教学的应有作用和效益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彝语言文字在凉山地区政治、经济、农业、旅游、社会事业和公共建设等各项事业中的社会使用范围小、频率低、功能低,各级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和保障力度不够。从教育内部来看,在偏远贫困地区,由于彝族儿童从小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汉语的掌握特别差,不能够很清楚的理解汉语的意思,所以用纯粹的汉语教育对于这些儿童来说,存在“听望天书”的问题,并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能够运用双语教学的老师稀少,政府部门也不够重视,所以导致上学后成绩也无法提高等问题的出现。
5、群众经济承受能力低,培养高层次人才难
凉山州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艰苦,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贫困,11个民族聚居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州还有40多万贫困人口还未解决温饱问题,加之自然灾害严重;尽管近几年有不少的彝族学生以高分考进清华等重点大学深造,但多数群众难以承受优质高中、优质大学的高收费,使优秀的学生放弃了上高中和大学的机会,高层次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困难重重。
三、凉山州民族教育加快发展的对策思考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进一步深化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把德育特别是民族优秀的传统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加强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关心学生学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力度,强化教育教学科研,提高课程管理水平;大力倡导和推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接触实践、接触生活、接触社会,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民族地区的学校要从教育、建制、预警、督查着手,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一是要切实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学校安全制度,增添安全应急措施,配合有164关部门开展好安全隐患排查,杜绝重特大事故和责任事故的发生,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二是加强对学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身安全防范能力,要广泛宣传,争取社会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理解、支持、配合;三是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学校安全法》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法律责任,保护学校及教师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3、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双语教学
搞好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大批“双语兼通”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推进和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资源向民族文化资本转变;有利于增进各民族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是贯彻落实国家民族及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法律原则的具体体现。对于一个民族的母语教学承担着负载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并预示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外语是无法取代母语的位置。我们要纠正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错误观念,要爱护和尊重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
4、政府加强对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
政府应当针对各县级地区的具体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的支持,例如划拨更多的教育经费,培养更多愿意去支教该地区的优质老师,提供更多良好的教育资源,这都是为了更好地使凉山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发面得到长效地发展,所必须做出的决策。
第二篇:民族发展
民族发展
一、少数民族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致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而且这种差距越来越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的,比如:生态环境恶劣,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够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我国政府如何解决民族发展问题
(一)民族平等团结
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二)民族区域自治
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要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利民族团结,又要有利于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建设。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近年来,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还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有40多个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l%。因此,西部大开发就是民族地区大开发就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二是开展“兴边富民行动”。这一行动是国家民委落实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加快边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举措。三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四)发展科教文卫等事业
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方面,国家坚持从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如赋予和尊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重视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在经费上给予特殊照顾,积极开展内地省市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等。在发展少数民族科技事业方面,国家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如:重点培养、培训少数民族科技人员,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计划地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或举办民族班;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扶植提高传统科技,提高经济效益等。
(五)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中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
(六)尊重民族民俗习惯
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多方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对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加以保护。
(七)尊重民族的宗教信仰
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有一些民族信仰同一种宗教,如我国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在中国,宗教信仰自由,即每个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一种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二、我的建议
首先,要狠抓经济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保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是确保工作持续性的重要保证,是经济发展能否有效推进的重要基础。要以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为中心,项目落实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实现脱贫和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为快速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推进经济快速发展。
其次,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过程中,必须把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发展水、电、路、房和基本农田建设,为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再次,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实行定额补助制度,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支援民族地区的建设。国家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
最后,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整体素质。通过派遣和邀请技术人员深入贫困村组现场指导生产、召开培训会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科学种养殖水平,转变生产观念。推进“文化科技下乡”活动,广泛宣传科学文化知识、经济信息,用健康文明、积极进取的文化活动,引导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振奋精神、增强自我争先发展的紧迫感,开拓进取、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的要求,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
三、结论:
总之,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搞好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必然出现,因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及时发现和研究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逐步脱贫奔小康,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第三篇:简析四川凉山州彝族现代教育现状
简析四川凉山州彝族现代教育现状、原因及对策
(姓名 佘燕娇 专业 行政管理 学号 0812735)
摘要:教育是一个关乎国家发展的大问题。对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来说,教育是摆脱贫困,获得全方位发展的根本途径。凉山彝区的现代教育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然而,与其他民族或地区横向比较,其教育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一彝族现代教育;问题现状;对策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以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彝族人口167万,占总人口的42.41%,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字和语言的民族,历史上的彝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彝族教育历史悠久,起源于生产劳动并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历史上彝族人民没有创办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这不等于彝族没有古代教育。从久远的古代教育到近代的家支教育,彝族人民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创造力属于自己的灿烂的文。然而,很奇怪的是,拥有如此丰富文化的彝族人民大多数现在却处于愚昧贫困之中,彝族的现代教育十分滞后,问题重重。
一、彝族现代教育几个突出问题及原因:
(一)、求学困难,流失率高,文化水平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各民族现代教育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彝族地区的现代教育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然而,在看到这些成就时,我们也不可忽视如今彝区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学生求学困难,流失率高;整体水平低;横向比较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据统计,目前,州内彝族聚居区中小学生的流失率已达近几年的高峰,而且流失范围还在扩大,小学生年流
【1】失率平均达到25%,初中达11%(数据由州教委提供)。且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彝族和其他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相比6岁及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各项指标均列倒数第二。由此,无法忽视一个严峻的事实,与其他民族相比,彝族现代教育发展缓慢总体受教育程度低。毫无疑问,造成这种现实的原因是复杂 【1】 马英林、罗凉昭:凉山彝区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的。
首先,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著名横断山脉大雪山分歧南来的部分支系,又是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峰高耸,河谷深切,高差悬殊。断裂带纵横交错。气候寒冷,条件恶劣。彝族人民多居住在高寒山区或是而半山区,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他们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沟通困难,相对闭塞。导致了当地学生求学困难,有的孩子上学的走上十几公里,遇到夏季雨水多时,经常出现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现象,阻碍学生入学,造成安全隐患,影响课程进度。从而致使有的家长觉得上学不安全或就算去上学了,也因为耽搁了时间会比别人落后,还不如辍学在家充当劳动力呢!
其次,凉山彝区地理环境条件恶劣,交通闭塞,使得当地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水平低,民主改革前,彝区还是处于奴隶制社会,民主改革使其跳跃了几个社会发展形态,一步进入了现代社会主义社会,然而落后的生产力并不是能够一朝一夕赶上来的。对于大多数还在国家级贫困县生活的彝区人民来说,温饱问题才刚刚解决,因此,送孩子上学无疑是件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及。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凉山地区以粗放农业为主的耕作方式,需要大量劳动力,使部分家长不愿送孩子读书而减少劳动力。
再者,“读书无用的”思想也严重的影响了当地人送孩子上学的热情。彝族人民有很强的“面子观”,因此,他们认为,读书后只有当官才算是有出息,才没有枉费供孩子读书的辛苦。然而,看着周围高中毕业生或大学毕业生依然找不到工作,还是只能在家务农,和没有上过学的人一样甚至不如从小就在家锻炼做农活的人,使他们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觉得读书不能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耗掉家里的积蓄。这样也导致了许多人不愿送孩子去上学。宗教也是影响学生入学的原因。在彝族,宗教的毕摩十分受人尊敬,地位较高,宗教活动也可以挣来钱财,因此有的人更愿意将孩子送去当毕摩而不是上学。
(二)学生中性别比例失调:家支教育的影响,彝族传统社会是一个以父权为中心的社会,彝族妇女在许多方面啊都受到了传统观念的约束,至今,仍有许多彝族女性被剥夺了受教育权。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6岁及6岁以上未上学人口女性占到了66.17%,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中女性占了2/3的比例。对女性受教育权利的漠视导致了学生中性别比例严重失调,部分学校甚至出现了“和尚班”。
传统的观念和一些习俗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凉山偏僻的彝乡山寨至今仍有重男轻女、定娃娃亲、早婚等不良习俗存在。正如有句俗语说的一样“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少女童定娃娃亲后,父母就认为她已是别人家的人了,便不再愿意浪费钱送她去学校了。农村普遍的早婚,由于女童读书迟,读到高年级时差不多也到了该成亲的年龄。因此,年级越高,流失的女生越多【2】。
其次,经济、交通、安全等问题也是导致女童教育水平低的原因。这一点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8年出版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就可以看出,此书指出:“在中国,女孩的教育最容易受到贫困的冲击。除了这些教常见的原因外,女童自身也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受传统的家支教育,使她们认为自身本就不如男孩,就应该在家操持家务,对读书没有信心,语言的不同也使他们产生了畏难情绪。严重的自卑心理,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丧失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由此可见,女童存在社会性别观念差异,主动放弃求知欲,致使女性教育得不到突破性的提高【3】,导致性别比例失调。
(三)教师数量少,质量低:由于环境恶劣,条件差,许多内地教师人才不愿去贫穷落后的凉山州教学;而财力不足,要教师垫付学生书本费等,也使本地教师觉得待遇低无法坚持而盼改行;或是因资金问题,许多地区不得不请代课教师,代课教师既要教书又要务农,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如此种种都导致了凉山彝区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力量薄弱。
二、针对彝区教育上述问题的对策:
(一)发展经济,解决资金问题:总的来说,上述各种问题的产生都与经济水平低,资金不足有一定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解决资金问题。
首先,国家不能只是对彝区进行外部的帮扶,还要鼓励支持他们自己发展,内因才是推动事物变化的根本。因此,要重点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支持其发展。改善交通,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多元立体农业,不但可以提高人们收入,还可以降低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从而减少学生的流失。
【2】 潘正云、马林英:“凉山彝族女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策略”,贵州民族研究(季刊),2000年,第4期(总第84期)。【3】 刘明新、马吟秋:“凉山彝族女性教育管窥”,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第17卷(总第77期)。其次,呼吁东部发达地区的帮助,动员企业投资发展教育,引入民间资金,减轻政府负担,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宣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带动全社会支持帮助彝族教育的发展。
(二)双语教学,地区特色。改革教材,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体现民族特色,教学内容要兼顾素质的提高与实用性。凉山彝区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导致了与外界的隔阂,只用汉语教学,学生不能理解,无法吸收,学习困难;实用全国统编教材,对当地孩子们来说,内容过于陌生,许多概念过于抽象,教师难以启发他们的思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应该因地制宜,采用乡土教材,以他们熟悉的事物为教学内容,并使用双语教学,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有效防止了学生因学习困难跟不上而辍学,也有利于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彝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及需要各类中、高级技术人才,而且更需要相当规模的受过职业培训的生产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是彝区脱贫致富的突破点【4】。改变人们的“读书无用”思想,看到读书的好处,从而乐于将孩子送去上学。
(三)加强政府关注力度,加大教育投资:制定政策支持,尤其是要制定少数民族教育法和少数民族妇女基础教育法,真正的保障彝族女性的受教育权利。正如联合国儿童激进会《1999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对女性教育意义的阐述: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婴儿和儿童死亡率越低;„„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可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和生存选择,避免其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压迫和剥削。因此,当地妇联、各级行政单位应该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加大对女性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充分提高女性的自强、自立、自觉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5】。从而改变当地民众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和早婚遭遇的陋习。
教育人类学家Ogbu在他有关“民间的成功观念”理论中说:“如果一个少数民族持守通过教育就能获取成功的信念,他们将发明各种方法去战胜有文化的差异带来的各种障碍„„”。白乌彝族教育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凉山彝区要注重对通过学习而获得成功的彝族人进行大力宣传,起到模范的作用,引起当地人们的关注,让他们了解教育的作用,以激发他们产生主动接受教育的愿望。
【4】 彭雪芳:“对彝族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4月,总第176期。【5】刘明新、马吟秋:“凉山彝族女性教育管窥”,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第17卷(总第77期)。
(四)流动性教学,解决上学难问题:针对彝区交通不便,家长担忧孩子上学安全问题,在凉山彝区可以实施流动性教学,由学校老师或志愿者固定的去一些村落进行授课,缩短学生上学路程,使家长放心,以此增加入学率,提高整体素质;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假期去少数民进行支教实践活动,解决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同时也带带去了新的思想,扩大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外部的世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或者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奖励毕业去偏远少数民族支教几年的内地大学生,给他们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凉山彝区师资。
同时,加大东西部师生间的交流,增加去东部地区学习交流的教师名额,请进内地优秀教师来授课指导,提高彝区教师整体水平。大力发展凉山彝区本地的高等教育,重视师范院校的发展,培养大批优秀教师后备人才。
还可以发展网络远程教学,解决师资力量薄弱,求学困难等问题。政府投资或通过社会捐资,建立一批网络远程教学系统。使边远地区孩子也可以接受最先进的知识,减少因交通不便导致的失学学生数量。彝区教师也通过网络与东部名师交流,提升自身素质。
总之,一个国家的发展依赖于他国民的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意义的社会系统工程,关系着国家的发展,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治贫先治愚,治愚先兴教,只有凉山彝区的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凉山彝族人民才可能真正的摆脱贫困,获得全方位的发展【6】。因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时期,我们在看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时,也不能忽视伴随这种变化产生的问题:贫富差距加大,民族差距加大。我们要正视凉山彝区教育落后的现实,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只有教育发展了,才有可能促进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⑴蒋彬、罗田 主编,米吾作:《民主改革与四川彝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
⑵刘正发:《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6】 孙舒景、米爱学:“关于凉山彝区基础教育现状分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1月,第20卷(总第134期)。2007年10月。
⑶陈晓莉:“凉山自然环境对彝区基础教育的直接影响”,科技信息,2008年,第12期。⑷刘明新、马吟秋:“凉山彝族女性教育管窥”,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第17卷(总第77期)。
⑸罗永华:“浅论四川彝区中等教育发展的政策与措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0月,总24卷第10期。
⑹马英林、罗凉昭:凉山彝区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⑺潘正云、马林英:“凉山彝族女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策略”,贵州民族研究(季刊),2000年,第4期(总第84期)。
⑻彭雪芳:“对彝族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4月,总第176期。
⑼斯蒂芬·赫瑞、马尔子,曲目铁西 翻译:“白乌彝族教育的成功之道”,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⑽孙舒景、米爱学:“关于凉山彝区基础教育现状分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1月,第20卷(总第134期)。
⑾张祖林:“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的若干思考”,楚雄师专学报,2000年1月,第十五卷第1期。
第四篇:凉山州区域发展分析
凉山州区域发展分析
姓名:sf 学号:df 专业fsdf
一、区域基本概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辖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昭觉、金阳、雷波、美姑、甘洛、越西、喜德、冕宁、盐源及木里藏族自治县等17个县市、616个乡镇,现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2009年全州总人口473.04万,其中彝族231.07万,占总人口48.85%;汉族225.55,占总人口47.68%;藏、回、蒙古等民族占3.47%。凉山州平均海拔1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经年常青之树,四时不败之花,因海拔较高,天空洁净清朗,月亮晶莹皎洁,素有“月城”之雅称,也是举世闻名的中国航天城。
二、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地形条件。
成昆铁路和川云国道纵贯全境,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通道。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山峰高耸,河谷深切,高差悬殊,不仅构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观,也形成了我国罕见的亚热带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景观。州内构造地貌发育充分,断裂带纵横交错,断块山、断陷盆地、断裂谷众多。断陷盆地内分布着河流冲积平原、洪积扇、丘陵、台地等。这种多元性地貌的优势,决定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为开展多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捉供了优越条件。境内有属大雪山脉南支的锦屏山、牦牛山、鲁南山、小相岭、黄茅埂等山,多数山峰海拔超过4000米。木里西部与甘孜州稻城交界的恰朗多吉峰海拔为5958米,为全州最高点。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河谷海拔仅为325水,是全州最低点。高山深谷的相对高差达5633米。
2、气候特征。
凉山州内各地都明显呈现出立体气候。总的说来,凉山州区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冬半年日照充足,少雨干暖;夏半年云雨较多,气候凉爽。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均气温16℃~17℃。如开展旅游活动,无淡旺季之分。这里的日照时数是最多的,所以开展冬季阳光沐浴度假旅游具有优越条件,是国内开展阳光度假的最佳地之一。
3、矿产资源。
凉山地处攀西裂谷成矿带,矿产贤源丰富且具有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综合利用价值高等优点,是建设综合性、集团性大型钢铁、有色金属、稀土、贵重金属等原材料基地的最佳地区。现已探明矿种82种,有相当储量的达59种,大型、特大型砂床30处,中型63处。其中钒钛磁铁矿探明储量13.73亿吨,富铁矿保有储量4985.8万吨,铜矿保有金属量135.17万吨,铅矿保有金属量78.85万吨,锌矿保有金属量267.04万吨,锡矿金属储量4万吨,轻稀土保有稀土氧化物总量103.06万吨,分别居全省储量一、二位。此外,岩盐、磷、煤,石灰岩、白云岩、铝土、硅石、金属镁等矿产也具有相当储量。
4、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名目多、分布广。全州各门类生物资源6000余种,其中,植物类4000余种,动物类1200余种,微生物类近千种。尤以木本和草本植物资源占优势。森林面积3000余万亩,占全省的30%;草地面积3000多万亩,而且牧草产量高、草质优,仅草本类优良饲料就有上百种。野生植物资源名目繁多,仅中草药类就达2500余种,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有甘蔗适种地30多万亩,平均亩产达5吨以上,最高可达10吨以上,比国内单产的福建省高2%,含糖量比四川内江老产区高3%。州西南部具有种植烤烟的良好气候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茅,国家烟草专家称“凉山优质烟叶,可与世界最好的津巴布韦烟叶媲美”。蚕茧一年可养四季,蚕茧个大质优,茧丝洁白,弹性好,单粒丝长1200米。各类蔬菜具有“早、优、高、稀、特”的优势。石榴、苹果、脐橙、枇杷、桂圆、核桃、葡萄、花卉、花椒等都具有质量好、产量高、发展潜力大等优势。全国著名农学家卢良恕赞誉这里“不是海南、胜似海南”。
5、水能资源
水能资源富甲天下。全州河流水能总蕴藏量高达3000多万千瓦,占全省20%以上,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在凉山州境内可建100--1000万千瓦大型电站8座,规划装机容量高达2500万千瓦以上。
三、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1、近期经济。
2007~2011五年来,全州经济在克难奋进中强势崛起,迈进了实力跃升的新阶段。地区生产总值相继突破400亿、500亿、600亿、700亿和1000亿大关,达到1000.1亿元,年均增长15.7%,实现了五年五大步、总量跨千亿的重大历史性突破。2011年人均GDP达22044元,年均增长14.5%。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115.6亿元,年均增长26.6%,占GDP比重由9.8%提高到11.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亿元,年均增长30.3%。县域经济强势崛起,西昌、会理跻身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之列,7个县市先后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五年来,三次产业在放大优势中竞相发展,迈进了结构趋优的新阶段。三次产业比重由27.3:34.4:38.3调整为19.5:52.3:28.2。
2、工业发展成就。
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11.9亿元,年均增长2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4%;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市场体系和流通网络不断完善,城乡消费同步增长,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7.9亿元,年均增长18.4%。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完成企业改制13户,2011年国有资产总量达433亿元,年均增长61%。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州国投公司总资产达45.85亿元,注册资本金20.95亿元;组建州商业银行,并成立西部地区第一家获银监会批准持牌经营的小企业信贷中心;发展了一批小额贷款和融资担保公司;完成全省第一家市州级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社改革,州农村信用联社股份有限公司挂牌营业;会理成功创建省级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
3、社会文化 金沙砚系
以其石奇、眼多、纹富、艺精而饮誉中外。金沙砚与攀枝花苴却砚系同一砚种,石料同脉共生,分别产于攀西大裂谷金沙江两岸的深谷之中。近年来,这一砚种经名人、专家鉴定,名动四方。方毅、溥杰、启功、董寿平、吴冠中等纷纷题词,称其为“ 砚中珍品 ”、“ 文房奇品 ”、“美石奇品”、“砚中瑰宝”。金沙砚石质细腻润泽,抚之若婴儿肌肤,叩之或深沉似木,或铮铮若铜。成砚贮水不涸,磨墨无声,腻而不滑,存墨不腐不冻。古人评砚,有”七珍八宝”之说,即七眼为珍,八眼为宝。摩梭文化
盐源泸沽湖摩梭人文化是全世界母系氏族文化保留至今、极为珍稀的遗存,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极具旅游价值。
泸沽湖现由四川盐源县和云南宁蒗县共辖。云南所辖泸沽湖的南岸和西岸,也有摩梭人村落(属宁蒗县永宁镇),但人数较少。而盐源泸沽湖摩梭人则有12个自然村,人数远多于云南。更为重要的是:盐源泸沽湖摩梭人文化比云南保存得更典型、更原始、更完整、更古朴。民俗传承
凉山彝族千百年来在这片富有古老文化、神奇传说、迷人的自然景观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传承和保留着中国彝族最古朴、最浓郁、最独特的文化传统,创造了具有凉山自然封闭形态的包括天文、星相、历法在内的独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故而凉山彝族作为中国彝族中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彝族重要支系而倍受国内外的瞩目。
4、人口现状
凉山州是全国彝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南部。目前,凉山经济社会中遇到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与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差密切相关,它是制约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历届州委政府都坚持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不放松,精心组织,措施到位,将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普及文化教育、发展卫生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妇女地位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解决人口与发展的突出问题。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凉山人口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全州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占主体。
B、家庭户人口 全州常住人口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85人减少0.13 人。
C、性别构成 全州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44030人,占51.71 %;女性人口为2188779人,占48.29%。
D、人口老龄化不严重。
E、民族构成 汉族为主体,多民族杂居。彝族颇多。F、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初高中文化者多,人口素质较好。
四、政策制度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一直坚持抢抓机遇,坚持转变方式,坚持优势优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积极扩大就业,实施好各项民生工程,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为合理开发,设立三类开发区。协调安宁河谷地区,大凉山彝区,木里藏区经济发展。
重点开发区,主要是我州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基础条件较好,经济、人口聚集能力较强的区域,具体包括安宁河谷发展条件好的多数乡镇,铁路和主要干线公路沿线重点集镇,各县市的县城所在地和工业园区、集中区范围。
限制开发区,主要是我州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生态安全的地区。该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逐步成为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包括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该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五、综合评价
凉山州立足大西南,有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但是道路交通部顺畅,经济发展相对沿海极为落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模式经多年磨合渐入佳境,有丰富的资源,却没有找到高速,环保的发展之路。有快但速度没跟上,质量没跟上。凉山民族风情浓,湖光山色美,科技含量高,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在科学发展观知道下,应当重点树品牌,营销好自身的独特旅游业,实现旅游产业从规模到效益的全面振兴,同时加大对经济发展环境治理之间的协调,在发展的同时不要一手重抓,一手放后不管,走当今发达地区老路,先污染后治理。要在发展的同时,整体规划好,御环境于经济,走“科技之路”“教育之路”“环境之路”。
第五篇: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摘要索引)
内蒙古社科联2009课题项目
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
执笔:贺奇业力图
上世纪开始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成长最快、利润最大的朝阳产业。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内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也在快速兴起,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在提升。近几年来,自治区经济发展出现突飞猛进的景象,发展速度居于国内前列。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也在兴起和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该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原因何在?内蒙古自治区是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能否更好地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的课题之一。我们持有如此探究的思路,围绕本地区民族文化产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一、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资源及其开发现状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经纬度西起东经97°12′,东至东经126°04′,横跨经度28°52′,相隔2 400多公里;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 700公里。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第3位。国内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等8省区毗邻,跨越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4 221公里。全区现有12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其中有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49个民族,总人口2405.06万(2008年),其中主体民族蒙古族人口429.89万,占总人口17.8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96.24万,占总人口4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民族聚集,民族文化产业有形物质资源和无形精神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经济与社会价值极高,可开发潜力大。有形物质资源中自然景观方面有草原景观、森林景观、河流湖泊景观、动
植物景观、地质矿产景观和沙漠景观等多种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文物古迹方面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岩画、近现代重要史迹、近现代表性建筑等,种类多,数量大,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还拥有独具特色的民族饮食、服饰、工艺文化资源和较好的民族文化产业设施设备资源条件。同时,在无形精神文化资源领域里除了有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民族民俗、演艺娱乐、体育、医疗、文学美术文化资源外,还有较好的品牌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条件。
依托以上所述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随着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产业也有了较好的起步和进展。近年来,自治区民族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内蒙古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区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目前,全区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已达近20000个,文化娱乐场所1万余个,从业人员已超10万人。文化产业主体框架已经形成、文化产业骨干企业不断涌现,产业关联作用和社会效益逐步发挥,产业链逐步延伸,带动了其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中民族文化产业比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治区文化旅游、广播电影电视业、出版业、演艺娱乐业、餐饮与服饰文化产业、工艺礼品和创意设计与软件开发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据按可比价格计算统计2000年全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605.74亿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39.3%,人均生产总值6502元;2008年全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583.79亿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33.3%,人均生产总值32214元;按1952年=100的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全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为10422.5,人均生产总值1130.6; 2008年全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为35421.1,人均生产总值4075.1;按当年价格计算2008年全区第三产业比上一年增加值为8583.79亿元,增加值指数达115.5%。
当然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总体来说,区内民族文化产业仍面临着认识不够深刻、观念落后、体制不完善、政策与法规跟不上和引导监督不协调的困境;存在发掘与保护不到位和开发模式不合理现象;处在生产规模偏小,产业特色不鲜明,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和粗放式经营管理境界;资源优势不凸显,工艺技术滞后,产品文化内涵浅薄,欠创意;缺乏产品展示平台,宣传力度欠缺,市场狭窄,秩序紊乱; 产业体系不完整,行业发展不协调,科技开发力度薄弱。
二、几点意见和建议
调查与分析说明内蒙古具有民族文化产业可开发资源优势,并且通过多年的挖掘、保护、开发与利用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同时,也发现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又面临着很多挑战。现将针对上述调查分析发现的问题,简单提出如下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民族文化产业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研究。调查结果说明,由于对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在开发过程中呈现出很多盲目现象。到目前为止内蒙古自治区还没有系统的民族文化产业资源与产业现状调查统计的资料,也很少看到关于民族文化产业方面的专题研究成果,更没有民族文化产业专题规划之类纲领性文件的宏观指导或督促依据;不少行业对其所开发的民族文化资源的概念及其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等都含糊不清。乃至,对什么叫民族文化产业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与民族文化产业资源的关系?怎样对民族文化企业或产业概念进行界定等一系列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清楚的答案。如此认识上的盲区,当然会导致实践上的误区。
第二,民族文化产业相关政策与法规不健全。内蒙古自治区从上到下大小会议文件、各级领导讲话以及很多研究成果,都一致认可或强调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真正落实实施方面远远不够。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有关政策与法规迟迟跟不上实践的需求,这也恐怕某种程度上成为导致民族文化产业的乱开发或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甚至,有些方面的政策或条例往往难以与相关行业政策与法规相互衔接。其结果,常出现一方面虽强调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却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措施不到位的自相矛盾的现象。目前情况下,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政策与法规方面的更加以保护和扶持。
第三,需要进一步科学合理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对民族文化事业单位进行转企改制时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相应的财政补贴、减免税费和其他更多方面合理可行的保障政策和实施细则来,有力地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振兴。当前,如果要求将内蒙古所有经营性民族文化事业单位马上完全实现转企改制步骤,是不符合现实的,要需要多元合理的过渡方式。
第四,亟待落实实施更加有利于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科学合理的有力措施,一方面要全面挖掘和保护好民族文化产业资源,另一方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抓重点促开发,努力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秩序。民族文化资源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根,要想使得民族文化产业能够可持续地发展,首先有必要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所指的保护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草原自然生态和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对草原民族现实文化生态进行保护的迫切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方面的条件,应该重点扶持或引导推动一些主要行业,以点带面快速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五,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经营管理,争取尽早将内蒙古打造成全国民族文化产业中心。目前,内蒙古民族文化企业,尚未突破经营规模小、资金缺口大、粗放式管理、产品质量偏低等瓶颈,无法体现民族资源优势。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有责任采取合理的措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督促整合文化企业,给予创造多元融资渠道,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完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六,突出民族特色,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把握好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在市场上所谓的民族文化产品中,有很多不伦不类的因素在内,甚至也有不少完全歪曲和庸俗化的东西。还有诸多行业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很低,难以创造出高档次产品。另外,有很多产品大部分都在相互模仿或抄袭,缺乏创新研发能力。应该由有关部门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时常加强进行培训、指导和监督,尽快扭转和改善以上局面。
第七,打造民族文化产品展示平台,促宣传交流和市场营销,积极培育好民族文化市场。目前,区内还没有大型的民族文化产品展示场所和综合性文化市场,民族文化产业难以体现风采。先可以在自治区首府及各盟市以上城区建设民族文化博览园和民族文化商城之类的大型市场,然后进一步逐一进行扩建。以诸如此类的集中整合展现的方式进行运作,既便于管理,又能打造氛围,恐怕肯定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八,抓好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鼓励和扶持民族文化产业研究工作。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和科研工作,能够很好地将产、学、研相结合在一起,才能相互促进和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第九,重点扶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科技开发行业。创意与科技是文化产业最重
要内生变量。无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或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无法忽视民族创意产业和高科技开发。如果不很好地去挖掘和开发一个民族的创意资源和高科技产品,传统的民族文化必然失去其生命力和传承功能。自治区应该有必要建立民族创意产业园区和高科技开发中心,资金和相关政策上给予倾斜,有力地推进整体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同步繁荣发展。
第十,摆脱思想包袱,拓宽视野,加强国际交流,使民族文化产业面向世界。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产业不能局限于本地市场,应该积极开拓国内、外大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研制实施有利可行的政策,进一步推进引资、合资、技术引进、人才交流等多方面广泛合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走高起点、快发展的路。
最后,要说明的是:首先,此次调查研究过程中,得到了社会上很多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参照或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本次调查研究没有能够更好的深入,包括很多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商榷和探讨,难免有缺点和错误,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项目组成员:布仁图、李岭、包梅花、金泉、唐彩霞、边建平
本文刊登于《内蒙古社会科学动态》,2010.1(第20—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