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工业园区发展思路及现状
南京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南京根据“以江为轴、两岸联动、三个圈层”的生产力布局总体框架,将沿江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重化工业区:包括西厂门、卸甲甸、山潘、葛塘、长芦、瓜埠、玉带等区域,主要以南京化学工业园、南京钢铁集团等大园区、大企业为依托,利用沿江、沿路的有利条件,集约化发展重化工产业。(2)港口经济区:包括栖霞、尧化、燕子矶、龙潭、靖安等区域,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为主体,结合金陵石化、栖霞经济开发区及仙林大学城,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发展新型制造业。(3)现代都市区:从河西新城区到幕燕地区,建设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与现代化城市景观为一体的都市区。(4)江北新市区:包括浦口、珠江、高新区等区域,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功能培育,加快高新区、泰山地区、珠江地区联动开发步伐,加大服务业发展建设的强度。(5)工贸产业区:包括西善桥、板桥、江宁镇、铜井等区域,在已有的冶金、建材等产业基础上,积极发展都市型产业、物流业、房地产业等。(6)都市生态区:包括乌江和桥林部分区域、江心洲、八卦洲等,建设成生态环境优良的都市后花园。
南京长江沿岸工业区主要有:南京市浦口区沿江工业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南京钢铁集团、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栖霞经济技术开发区、雨花经济技术开发区、马群工业园、湖熟工业园、禄口工业园、麒麟工业园。
主要以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进行介绍。
1高新区简介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江苏省政府、南京市政府共同创建于1988年9月,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也是江苏省首家国家级高新区。规划面积82.46平方公里,已开发16.5平方公里,拥有企业近2000家,经济总量在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前列,是江苏省南京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火炬计划先进管理奖、建设新南京有功单位、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新区已发展成为南京市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和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的基地,并且成为航空航天和新材料等产业的聚集地。南京软件园、南京医药与生物工程科技园和半导体科技工业园,代表了南京高新区最新的发展特色。(主要运作方式为园区内分为多个产业工业园)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0家,占南京市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40%,是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且90%以上的产品和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列入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的高科技项目近30项,并已初步发展成为集研发创新、孵化创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为一体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江苏省技术创新基地。
2高新区机构设置及提供的服务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机构设置主要分为行政机构和服务机构。行政机构主要是管委会,服务机构有总公司、公用事业公司、劳动服务公司、消防大队、北园投资、工商税务、国土分局、金融保险、金融中介服务等。
南京高新技术经济开发总公司是直属于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是高新区的运营机构,负责高新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主要提供融资解决方案、研发解决方案、商务解决方案、空间解决方案。
公用事业公司成立于1989年10月,系高新管委会下属国有独资公司,主要承担高新区的公用服务和后勤保障。公司内部设企管办、计财部、动力分公司、物业管理分公司、工程分公司、汽车管理分公司、南京高欣水务有限公司和多元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企业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公用事业公司的综合管理、职工的劳资、文件的打印、档案管理及公司的后勤服务。计划财务部主要负责公用事业公司每年的指标制定、各个分公司的会计核算以及对各个分公司帐务监督考核。工程分公司为南京高技术开发区公用事业公司四个分公司之一,在公用事业总公司的直接领导、管理下,从事高新区内市政工程(包括供水工程、供汽工程、路灯工程、电力工程、污水工程、土石方工程等)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的建设施工,同时为区内企事业单位提供各项零星维修服务。公用事业公司物业分公司成立于2004年,目前所承担的物业管理服务有商务楼、软件园、邻里中心、学府两个市场、公寓楼和高新浴室,小柳工业园区和高新新总站综合楼的日常管理以及区内有线电视的维护管理。南京多元文化传媒广告有限公司, 负责高新区内广告载体建设、运营、管理。是拥有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告公司。动力分公司是集水、电、汽供应和管理,蒸汽、自来水管网设施维护保养,处理各类用水、汽企业的相关业务以及对锅炉房、增压站、变电所运行管理于一体的保障类服务实体。动力分公司下设运行部、抄巡部、办公室,是一支业务素质、技术水准、效率及服务质量较高的专业队伍。
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劳动服务公司成立于1991年11月18日,企业注册资本金582万元,是高新区管委会、总公司的直属单位。劳动服务公司主要负责高新区绿化养护、环卫保洁和市政设施的管养工作,为进区企业提供服务。
高新消防大队挂牌成立于2003年。成立以来,高新消防大队在上级党委和地方政府、公安机关的领导下,坚持从严治警和按纲建队的方针,依法实施消防监督,加大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了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全区消防官兵认真落实执勤备战各项制度,加强业务训练,不断提高扑救现代火灾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为保卫高新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南京北园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是南京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下属国有公司。公司经营范围为房地产开发、销售、租赁、中介;企业投资、咨询及投资管理;高新技术项目开发投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筑装饰材料销售。2006年公司入股南汽MG汽车有限公司。公司先后开发建设了高新区生活服务中心、金融楼、商务中心、高新区办公楼、高新研发大厦、洛普工业厂房,高新幼儿园等。2001年起开发建设高新花苑住宅区,成为江北房地产市场的开拓者。
另外还有工商税务、国土分局、金融保险、金融中介服务的各个分支机构,一并引入。
总结:园区内的公用事业(包括供水、供汽、电力等市政工程建设、维护保养,物业,传媒宣传,消防,行政、金融服务)、企业及投融资服务、劳动服务(主要为绿化、环卫、设施管养),主要由直属总公司、各个分公司及分支机构完成,成立独立的公司进行运作可以提高运营的效率,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工业园区发展思路—以苏州园区十二五规划为例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旗舰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多年来一直争当改革开放和转型升级的先导区和示范区,并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据介绍,授予苏州工业园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是基于苏州工业园区在过去近17年发展中累积的产业基础、政策优势、金融优势和国际化网络优势,园区通过国家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的创建,加大对新兴服务贸易领域的投资,力争实现服务贸易从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逐步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输出。至十二五末,苏州工业园区服务贸易额占全部进出口贸易额的20%以上。
在十二五期间,园区将以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为契机,确立创新型经济和服务性经济两大主攻方向。在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式上积极探索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走出去”和“引进来”相互促进,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有效结合,市场导向和政策扶持双管齐下的服务贸易的新模式,继续在服务贸易领域发展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我国服务贸易水平的全面提升。作为唯一具有“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称号的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在未来五年将继续大力推进服务外包领域,以期建成国际著名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区。
展望十二五,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样本,苏州工业园区在中新合作旗帜的引领下,确立了创新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两大主攻方向,“六大战略”、“八大计划”和“三化三型”的发展目标。
产业方面,园区把产业优化升级作为转型发展的首要目标,制定了“3+5”产业规划: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将积极向高端化、规模化发展。新兴产业则以纳米技术为引领,重点布局发展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动漫游戏、生态环保五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末,五大新兴产业产值达千亿级。
城市布局和功能上,园区提出了以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生态养生区等三大功能板块、两大枢纽节点、三大城市副核组成的“3+2+3”新发展格局。园区还将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医疗”等“智慧工程”建设,实现光纤到户全覆盖,全区公共场所、商务楼宇的无线网络全覆盖,建成全国领先的信息化示范区。
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园区制定了“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提出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工程、科教领军人才创新工程、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工程、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和“纳星人才”计划,力争每年引进和培养各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0名、高技能领军人才200名,5年内硕士和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总量增长两倍。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也已经吸引人民大学等18所高等院校入驻,全日制在校生接近7万人,更正在筹划建设桑田岛世界名校区。
第二篇:工业园区发展思路及对策
工业园区发展思路及对策
(提纲)
一、建设情况:
(一)建设规模较快。
(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三)区域分布广、工业园区建设各具特色。
二、存在问题:
(一)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
(二)资金少,园区建设速度慢。
(三)集中区内的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尚未建成,协调工作难度家。
三、思路与对策:
(一)抓规划建设。
(二)抓基础设施。
(三)抓项目建设。
(四)抓管委会建设。
第三篇:南京物流的发展现状
南京物流的发展现状
南京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大体经过两个阶段,上世纪末连锁业态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一批为企业内部产供销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其中规模较大的有苏果公司、麦德龙卖场、南京华诚超市、华联超市、联华超市等内部配送中心。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物流热开始升温,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南京市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业也有了较快发展。从对南京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调研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全市物流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企业门类比较齐全。发挥港口、空港、化工园、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平台作用,正在构建或初步形成以宝供物流、国家邮政局物流集散中心等为代表的综合型物流企业群;以一汽马自达物流中心、幕燕金属物流基地等为代表的专业型物流企业群;以美国普洛斯公司、南京化工园物流基地等为代表的物流地产型企业群;以香港环亚集团、南京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为代表的商贸物流型企业群。
二是城市空间布局日趋合理。初步构建了以王家湾—丁家庄物流中心、龙潭物流基地、空港物流基地、幕燕金属物流中心及江北化工园物流基地等为代表的具有水、陆、空联运功能且城市空间布局合理的一批物流中心或基地,服务功能正逐步构成货物运输交易平台、仓储式专业采购分销贸易服务平台、信息技术平台、汽车物流服务平台和第三方物流中心4个“平台”1个“中心”的发展态势。
三是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发展环境的优化,现代物流企业纷纷集聚南京。如:总投资约6000万元,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主要面向LG电子中国公司内销货物收发配送的LG电子华东物流中心;总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占地120亩的江苏中外运保税物流项目;目前国内单个建筑面积最大的家电仓储中心,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博西华电器南京物流中心;由联强国际集团投资设立,总投资达1250万美元的联强国际新型物流基地,等等。目前,全市物流企业投资额达1亿元的项目10家,超10亿元项目6个,总投资126.6亿元。仅2007年以来,就有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幕燕金属物流中心、龙潭物流基地等10个项目被列入江苏省重点项目。
尽管南京市物流业呈现着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它与现代物流业相比较,还存在着许多差距。应该说南京市物流业目前尚处于建设阶段,企业规模的扩张性还不够,业务结构也较单一,仍以传统的储运为主,仓储业甚少,集约优势还不够明显,设施设备及管理技术更需大大改进。好在这是一个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时代。物流的概念已被引入,物流正逐步被一些中大型的运输、仓储及生产、销售企业所认识,现代物流所推崇的经营规模化、网络化也逐步成为这些运输、仓储及生产、销售企业的发展方向。南京市将充分依托空港、长江、区位等优势,迎来成为新一代国际性物流集散中心的时代机遇,以国际化、枢纽化、综合型为基本发展方向,空港物流、长江物流、农副产品物流、集装箱物流等定将具有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并成为南京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地方税收培育的新源泉。
第四篇: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
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
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分别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由此可见,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分析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定义和分类
2004年4月国家统计局制定并发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进行了规范。明确了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上述界定,文化及相关产业包括了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3个层次。核心层:包括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主要反映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文化服务,主要反映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和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销售,主要反映相关文化服务。核心层和外围层是文化产业的主导部分,称为“文化服务业”,相关层是文化产业的延伸,分别称为“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文化产品贸易业”。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行业范围涵盖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80个中小类。
二、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末,西宁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法人单位有888个,按文化产业层次分:在核心层中共有法人单位296个,其中:新闻服务2个,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93个,广播、电视、电影服务21个,文化艺术服务180个;在外围层共有法人单位432个,其中网络文化服务2个,文化休闲娱乐服务285个,其他文化服务145个;在相关层共有法人单位160个,其中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生产62个,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销售98个。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制造业78个,贸易业138个,信息传输业120个,租赁及商务服务业264个,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2个,水利、环境和公共管理业14个,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8个,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17个,文化社团117个。
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17223人,总资产为323481万元,实现增加值78825万元,占全市GDP(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其中: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即核心层各行业从业人员7366人,实现增加值28277万元;外围层的各行业从业人员4653人,实现增加值23089万元。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即相关层各行业从业人员5204人,实现增加值27459万元(详见下
表)。西宁市文化产业初具雏形,成为西宁市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2008年西宁市文化产业主要指标
层
别 文化产业分类 增加值 从业人员
绝对数
(万元)占文化产业
比重(%)绝对数
(人)占文化产
业比重(%)
合计 78825 100.00 17223 100.00
核
心
层 核心层小计 28277 35.87 7366 42.77
一、新闻服务 684 0.87 79 0.46
二、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3388 4.30 3754 21.8
三、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9633 12.22 1564 9.08
四、文化艺术服务 14572 18.48 1969 11.43外
围
层 外围层小计 23089 29.29 4653 27.0
2五、网络文化服务 27 0.03 26 0.1
5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16392 20.8 3382 19.6
4七、其他文化服务 6670 8.46 1245 7.2
3相
关
层 相关层小计 27459 34.84 5204 30.21八、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 18981 24.08 3906 22.68
九、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8478 10.76 1298 7.53三、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特点
(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非公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2008年末,全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888个,其中:公有经济单位(包括国有、集体和股份合作、国有联营、集体联营、国有与集体联营、其他联营、国有独资公司)226个,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的25.45%;非公经济单位(包括:合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私营独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等其他非公经济单位)662个,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的74.55%,其中,三资经济单位(港澳台、外资及中外合资)5个。
以上数据显示,西宁市文化及相关产业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格局。特别是近几年来,省、市政府积极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关
于鼓励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等,进一步加大对民营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营造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舆论和政策环境,引导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健康地发展。
(二)文化服务业比重逐步提高,内部结构得到改善
从文化产业增加值结构来看:200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78825万元,占全市GDP(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其中,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即核心层实现增加值28277万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5.87%;外围层实现增加值为23089万元,占29.29%;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即相关层实现增加值27459万元,占34.84%。文化服务业在总量、规模上都有显著的提升,产业结构得到改善。
(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008年,西宁市文化产业吸纳从业人员17223人。分层看,核心层共有从业人员7366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42.77%;外围层共有从业人员4653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27.02%;相关层共有从业人员5204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30.21%。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有近70%的人员集中在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即核心层和外围层。
分行业情况看,从业人员最多的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达到3906人,其次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达到3754人,分别占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22.68%、21.8%;从业人员最少的行业是网络文化服务,仅有26人,其次是新闻服务,为79人,分别占0.15%、0.46%。
(四)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较高,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西宁市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89%、16.37%、23.01%、30.89%和27.83%。在我市文化产业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1.77%、17.59%、25.59%、30.36%和24.6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尽管学历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状况良好。
(五)文化产业投资的重点趋向文化服务业,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西宁市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转变思维方式,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文化服务业的事业发展的观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文化服务业投资重点趋向文化服务业,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8年,西宁市文化产业固定资产原价总计为187142万元。从文化产业结构看,“核心层”固定资产原价94477万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固定资产原价的50.49%,“外围层”固定资产原价60042万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32.08%。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固定资产原价占文化产业固定资产原价的比重达到82.57%。以从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的“相关层”固定资产原价32623万元,占全部文化产业投资比重的17.43%。
2008年文化产业全年营业收入合计17393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4738万元。在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成为西宁市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
(六)新兴文化服务业迅速崛起和壮大,文化艺术发展亮点纷呈
改革开放30年来,文化及相关服务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些有较大增长空间的产业门类和比较齐全的文化服务业体系,包括新闻服务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广电服务
业、文化艺术服务业、娱乐业等行业。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兴文化服务业发展迅猛。旅游服务业、娱乐服务业、广告服务业、会展服务业、租赁服务业、网吧服务和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新兴行业发展较快。
文化艺术发展亮点纷呈。由西宁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西宁市旅游局共同承办,西宁市歌舞团演出的大型音画舞蹈诗——《天域天堂》,以新颖独特的构思、气度恢弘的场面、精雕细刻的编排、精湛到位的表演,充分展示了青海独特的地域文化,展现了青藏高原神奇静谧的自然景观,深厚浓郁的民族精髓,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气质,昭示了大美青海、夏都西宁的神韵;大通皮影、古建筑彩绘、湟中堆秀、唐卡、酥油花、农民画、千户营高台、却西德哇村古老游戏、湟源排灯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彰显了我市区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以“文化产业、创意无限”为主题,亮相北京国际文博会的昆仑玉品、手绘唐卡、掐丝唐卡、堆绣、藏绣、挂毯、藏毯、木雕、银铜器、农民画、精品图书等极具高原民族特色的精美工艺美术产品展示,以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三江源国际摄影节、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音乐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世界攀岩赛、抢渡黄河挑战赛等创意文化品牌的密集型推介,都真实反映了青海及西宁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精湛的艺术成就,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展现了“大美青海、夏都西宁”的风土人情和近年来在文化产业领域取得的成就。
四、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宁市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进行了积极探索,推动了文化产业良好发展势头的形成,但是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仍处在层次较低的起步阶段,这种状况与西宁市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资源还不相适应,存在着观念不新,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足,规模小,实力不强,缺少品牌,政策不完善,专门人才缺乏等困难和问题。
(一)西宁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较小,低于全国水平
2008年,全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是7630亿元,占同期GDP的2.43%,西宁市只有7.88亿元,占同期GDP的1.7%。低于全国水平0.73个百分点。西宁市文化产业仍处于低层次和弱小产业的阶段,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文化产业发展结构仍需优化,文化服务业比重偏低,总量不足
2008年,全市文化产业中“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实现的增加值分别为28277万元、23089万元、27459万元,三者之比为35.87:29.29:34.84,“外围层”和“相关层”所占的比重和总量明显偏低,不利于提升西宁市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因此西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结构仍需调整,特别是要尽快采取措施,加快西宁市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发展,推进文化创新,加快文化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同时通过相关层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的人员就业。
(三)利用、挖掘文化资源不足,传播、影响能力较弱
西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会城市,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较大的经济开发价值。目前,西宁市文化产业生产能力不足,部分文化资源闲置,文化活力没有充分发挥,文化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同时西宁市文化产业的传播能力和影响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
(四)文化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进展缓慢,落后于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十一五”期间西宁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文化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西宁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还存在规模较小、资金短缺、缺乏品牌、竞争力弱和人才不足等问题,与城市的总体发展不相适应。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精神文化消费支出的增长将会
大大高于物质消费支出的增长。当人均GDP达3000美元时,文化需求在个人消费中约占23%。2008年统计资料显示,西宁市人均GDP为2852美元,接近3000美元,而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城市为10.89%、农村为4.7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由此可见,西宁文化服务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不断增长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五、加快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文化是具有高度战略价值的资源,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和地方的“软实力”。文化产业兼具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以及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力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后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应以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工艺美术行业为突破口,发展具有西宁地方特色和民族艺术特色的文化产品,培育具有市场规模和产业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不断增强西宁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管理有序、特色浓郁、效益显著的特色文化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在国内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国办、民营和个体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
经济的发展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居民满足程度的必然途径。经济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展了经济,才能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收入,使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居民文化产品需求和消费水平,进而使文化产品的需求成为带动西宁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拉动。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升西宁市文化服务水平
文化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加大政府在文化产业上的投入,对于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发展只有得到资本的支持,才能高端起步,跨过原始的自我积累阶段,直接地走向规范、规模经营。因此必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把文化服务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首先,政府要保障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扶持公益性服务行业发展,增加对文化公益事业投入的增长。其次,在政策上进行扶持,促其发展。重点扶持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项目,并且要给予国有文化企业、民营文化企业和城乡文化产业项目以同等待遇。
(三)以做大做强品牌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要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倾力打造品牌文化项目,以品牌开拓市场,以品牌赢取优良的产业效益。西宁市具有一批声誉度高、内涵丰富且具独特性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作为打造文化品牌的优质资材。一是以大型民族歌舞《青溜溜的青海》、花儿风情歌舞《六月六——高原花儿红》以及大型音画舞蹈诗——《天域天堂》成功上演为契机,打造一批展示青海独特地域文化,展现青藏高原神奇静谧的自然景观,深厚浓郁的民族精髓,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气质的精品音乐舞蹈巨作;二要做好“非物质文化”这个品牌。一方面要对大通皮影、湟中堆秀、唐卡、酥油花、农民画、湟源排灯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挖掘、整理、抢救、研究和保护;另一方面要开阔思路,通过举办民俗活动,艺术制作等形式,进行非物质文化产业开发,达到推进非物质文化研究与经济发展的有益结合和相互促进。三要做好“宗教文化”这个品牌。塔尔寺、北禅寺、南禅寺、东关清真大寺等在宗教界具有相当高的影响和地位,它们既是西宁市的宗教文化的标志性场址,其中又包含着丰富的建筑文化、雕塑文化的内涵,把它们加以开发转化为文化旅游资源,瞄准顶尖水平进行大策划、大制作、大包装、大营销,以品牌开拓市场,在市场中做响品牌。四是打造精品传统手工技艺品牌,如湟中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湟源陈醋酿造技艺等。
(四)利用科技创新技术,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要求文化领域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从内容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令人赏心悦目。文化产业的自身发展也
要求文化产业活动主体以科学的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增创收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提高竞争实力。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迫切需要依托科技,通过技术发明、引进和改造,使产品、服务技术工艺陈旧落后、缺乏竞争优势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以及先进的制作技术,吸引高技术企业和高端文化技术人才进入文化市场,在文化服务、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中提高技术含量、知识含量和经济附加值,使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发展、结构不断改善、效益不断提高。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推动文化产业走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激活旅游市场活性要素,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实践表明,旅游是文化的重要经济依托,文化是旅游的引力来源,特色是旅游之魂,而文化则是特色的基础,民俗是最有特色、最具活力的文化。因此,要努力将地方文化优势尽快转化为旅游优势,同时,借助旅游事业的繁荣,将我市蕴藏于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进一步推向市场。以精品意识开发和包装民俗文艺,提高其艺术欣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并融入现代高新科技,使其成为西宁文化旅游产业魅力不减的重要精神支柱。学习借鉴四川省成都市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做法和经验,以农户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以西宁郊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家乐,促进农家乐上档次、上水平。以土族、藏族为重点,发展全面展示民族饮食、建筑、服饰、歌舞文化的民俗风情园,吸引国内外游客体验民族风情。
(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造就一批文化产业精英人才队伍
要加快西宁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既了解文化,又懂经济、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才队伍。为此,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人才选拔途径。二是要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文化产业职业经理人队伍,确保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是要建立人才培养和交流的工作机制,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要重视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要鼓励高校培养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人员,要加大文化人才的国内外交流学习等。
第五篇:渭南工业园区发展现状的思考
渭南工业园区发展现状的思考
园区经济已经成为渭南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和强劲动力,成为支撑新型工业的主要载体。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园区,推动渭南市园区经济升级晋档,打造关中东部优势产业高地,我们近期对全市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一系列调研。
一、产业园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渭南市产业园区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拥有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园区14个,涉及能源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医药、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36个行业门类。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5个,市级1个,县级7个;总建成面积173.3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达到六通一平的2个,五通一平的4个,四通一平的3个,三通一平的5个。截止2010年底,工商登记入园企业达到967户,注册资金139亿元,吸纳就业6.5万人,其中已投产的817户,正在筹建的150户;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下的企业506户,500万元-1000万元的企业265户,1000万元-5000万元的企业139户,5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34户,亿元以上的企业23户;能源化工类企业95户,冶金建材类155户,食品医药类40户,装备制造类76户,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类112户,社会服务类61户,其他门类428户。其中:外商投资企业8户,投资总额20117万美元,注册资本11558万美元,外方认缴出资额9401.45万美元。高新技术企业9户,外向型企业4户,外埠投资企业44户。到2010年底,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92.03亿元,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82%,实现收入331.65亿元。可以说,园区经济已经成为全市新型工业的主导力量。
二、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特点
1、发展速度较快。2000年以前,渭南市仅有渭南高新区一个产业园区,园区内除渭化集团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企业。2000年以后,虽然韩城龙门、澄城韦庄、华阴罗敷、富平庄里等重点小城镇,依托原有国有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但仍然规模小、层次低、发展慢、污染重,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产业园区。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后,全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园区在短时间内呈现出飞速发展态势,园区户数猛增到14个,特别是渭南高新区、卤阳湖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渭南经济开发区、韩城龙门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澄城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市产业集群新格局的形成。同时,富平陶艺村、华县皮影等具备一定基础和雏形的准园区也在迅速发展之中。
2、规划建设起点较高。市委、市政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发展理念,紧盯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趋势新要求,对全市14个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进行了重新修定。卤阳湖通用航空产业园以打造国内顶级通用航空产业为目标,高起点规划,编制各类规划设计14项。经开区以打造秦东一流工业化市区为目标,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着手编制经开区分区规划和局部专项建设性规划,将规划区划分
为机械电子、环保装备、科研文教等九大产业板块。渭南高新区,对照国家级高新区考核指标要求,委托专业公司编制了高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现已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韩城龙门工业园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区为目标,循环利用项目30多个,初步形成了以炼钢、焦化、洗煤为基础的8个循环经济链条。
3、承载能力渐次增强。全市以园区发展带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共识更加牢固,各项行政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投资软环境进一步改善。渭南高新区、渭北经济开发区、卤阳湖航空工业园、韩城龙门煤焦电钢循环经济示范区、澄城煤电铝硅工业区、华县有色冶金与煤化工工业区等一批重点工业园区设施功能更加完备,具备承载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增长极。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大唐电力、中联重科、龙门钢铁、金钼股份、渭河化工、青岛纺机、三鑫棉纺、北人印机、青岛啤酒、雨润食品、安德利果汁等一批国际国内著名企业的入驻,进一步增强了园区的产业配套能力和吸引力,已经成为渭南经济发展的坚强支柱。
4、地域发展各具特色。主要表现为北南重、中部轻、西部大、东部小。韩城龙门工业园、澄城工业园、富平庄里工业园、华县沿山工业园等园区聚集着全市90%以上的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重工业,分布着资源依赖性较强的龙钢集团、韩电、时风水泥、秦电、金堆集团等一批重工企业;大荔科技园区、大荔商贸产业园、蒲城工业园和韦庄工业区基本以纺织、花炮、农产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等西部产业园区是目前全市规划标准最高、承载能力最强、企业数量最多、工业产值最大的园区群,东部的潼关工业园、华阴罗敷工业园规模相对较小。
5、特色支柱产业快速崛起。园区建设带动了大项目落户、大资金投入、大产业聚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市域资源优势创新发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产加工、食品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五大特色支柱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中联重科建成投产,可实现产值100余亿元,年税金7亿元,年利润9.3亿元;拓日太阳能将幅射和催生机械加工、化工等7个门类60余种配套产品,聚集形成就业容量近3万人,年产值近300亿元的产业集群;投资2.6亿元的黑猫炭黑项目,改变了韩城长期以来有焦无化的历史;投资37.5亿元,年产558万吨的龙门煤化工项目,为全国最大的焦化项目。截止2010年底,全市园区加工制造、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注册资本达到87.5亿元,户数42户,分别占入园资金的62.9%,户数的43.1%,居于主导地位。
三、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渭南市产业园区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全市经济发展。
1、规模小,层次低。咸阳现有工业园区35个,入驻企业4600户,从业人员25万;三门峡市省级园区就有7个,面积37.3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029户,从业人员16.4万人。不论从园区数量、建设规模,还是入园企业户数和从业人员比较,渭南市都有不小的差距。
2、知名企业少。全市产业园区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企业仅23户,高新技术企业仅9户,且规模很小。陕西中国驰名商标占全国1.8%,渭南市中国驰名商标仅有1件,仅占全省的3.7%;在全国770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陕西15件,渭南市仅1件,占全省6.6%;在陕西省781件著名商标中,渭南市有73件,仅占全省9.3%。
3、产业集中度不高。从渭南市14个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园区来看,入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36个行业门类,但大多数企业只是地理空间的聚集,而不是具有产业关联的共生体,也没有对外形成“园区”的特色品牌和竞争优势。渭南高新区共有企业444户,分属冶金、能源、化工、食品等28个行业门类;经开区入园企业78户,涉及15个行业门类;华阴工业园14户企业分布在冶金、农业、加工、机械制造四个行业门类;大荔商贸产业园入园企业22户,其中房地产等非商贸企业就占有相当比例。而且,园区内大企业与众多小企业之间缺乏配套关系,行业分散,甚至存在着类似食品加工与化工农药在生产环境上的冲突。
4、企业外向度较低。全市967户入园企业中只有54户外向型企业,仅占园区企业总数的5.6%,除苹果加工和钼业之外,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以国内或省内市场为主。2010年,全市园区企业出口交货值仅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4.81%,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所占比重低近1个百分点。
5、瓶颈制约凸显。据调查,各园区和企业普遍反映,土地供应紧张、企业资金紧缺、体制机制落后,是当前制约园区发展的三大重要因素。
四、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园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强化措施,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1、多管齐下,优化配置好园区土地资源。要在国家严把土地闸门的情况下,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催化和放大土地集约效应。对少数“圈地”不作为企业,要采取政策法律措施,收回土地资源,重新进行优化配置;对一些投资饱和度不够的企业,在保证扩大生产的同时,从严供应用地;对新入园企业,要核算用地额度,严把土地政策关。大力挖掘土地复垦潜力,增加园区土地供应。
2、顺势发展,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按照“融入大西安、对接大关中”的发展趋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增强顺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创新意识,围绕西安大都市经济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入园企业数量,特别是外向型企业的数量,做大园区规模,提升产业层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质和量上推动渭南市产业园区上台阶上水平,形成关中东部强力带动的增长极。
3、建立特色专业园,提升集约发展水平。要统一规划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注重外来企业与本地特色经济的结合,着眼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眼于建设特色专业园区,着眼于引进植根性强、规模大的项目,尽快提高园区经济整体素质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彻底改变规模小、产业散、无特色,甚至产业重复的低水平发展现状。同时,要加快交通、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和物流、研发、人才、法律、金融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改善园区经济发展环境,增强园区对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吸引力和服务能力。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快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深入做好商标战略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分类指导、资源整合、舆论宣传、效能监督和考核奖励等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注册商标保护,建立健全实施商标战略的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全面促进园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改变技术水平差、名优产品少、竞争能力弱、产业层次低的发展现状,推动园区经济上水平上台阶。
5、弱化政策优惠意识,增强服务意识。不可否认,土地出让价格优惠、税收政策倾斜以及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对吸引外商投资起到很大作用,但同时也使地方财政遭受了不小损失。根据多年来的发展经验,我们认为,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是外商把根留住的重要因素。因此,今后要从政策优惠向增强服务转变,从提供资源向提供环境转变,从项目招商向配套招商转变,积极推行项目代理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理制、首违只纠不罚制、重大项目全程服务制,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效能,真正实现以服务招商,以环境留商,促进园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