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考研政治:马哲 毛概知识点超强总结完整版
超强总结·马哲_毛概知识点完整背诵版
【毛中特】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1.毛泽东思想的提出与确定
毛泽东思想最早是 1943 年,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解 放的道路》一文中提出。
在 1945 年,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中正式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 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做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从而确 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②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即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 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①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僻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即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
②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五四运动也是思想解放运动,此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在中国传播)③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阶级基础。辛亥革命以后,新生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工人阶级的 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的阶级基础。
④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实践。
三、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1、大体上分为六个阶段:
1921—1927 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到国民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时期。以毛泽东发 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主要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依靠谁、统一谁、打击 谁的问题)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要讲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 的主要问题是土地问题)为标志。
★1927—1935 年,土地革命战争的前中期是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时期。毛泽东思想是 在与 20 年代后期和 30 年代前期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做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 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标志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新理论的 提出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特别是《反对本本主义》的写出。
★ 1935—1945,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达到多方面的发展和成 熟的时期。
1945—1956 年,解放战争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的时 期。
1957—1976 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文革时期,毛泽东思想在曲折中发展。1976—今天,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
2、毛泽东思想发展的特点:
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②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党内教条主义(即将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将苏联的经验绝对化)的错误倾向做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③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四、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具有多方面的内容。毛泽东思想具有以下六方面的内容: 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②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③ 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④ 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⑤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⑥ 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党的建设的核心是思想建设
2、毛泽东思想包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许多独创性理论以及贯穿于其中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即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五、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为实践所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 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具体来说,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② 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政治基础 ③ 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先导 ④ 毛泽东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团结和振兴的精神支柱
⑤ 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列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 重要阶段
六、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特点
1、科学性 它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并被实践所证明了的正确的理 论
2、完整性 它有多方面的内容
3、独创性 源于马克思又高于马克思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一、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
(认识中国的国情是认识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
1、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开始——《南京条约》的签定 加速——《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签定 加深——《马关条约》的签定 正式形成——《辛丑条约》的签定 B)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① 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成为了中国的“太上皇”,是中国近代社会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② 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③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但仍是中国社会主要的经济基础。④ 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
⑤ 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并且支持封建势力,连年的战乱不断,造成中国实际上 长期不统一,使得中国的政治经济极端不平衡。
⑥ 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 的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C)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D)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①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民族出路的斗争 以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其中辛亥革命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历史意义有:
① 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 ②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③ 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 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① 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②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 ③ 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④ 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
⑤ 领导其进行的中国同盟会没有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3、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革命的领导权是区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 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 “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国仍然需要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③ 1915 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
④ 世界已经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⑤ 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提出 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的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完整提出是在 1948 年毛泽东《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原因)
①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证明,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 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因而领导中国革命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身 上。
②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世界无产阶级一般的优点以外还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1)中国 无产阶级深受三座大山压迫,具有革命的彻底性;2)中国无产阶级比较集中,容易组织 形成革命力量;3)中国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有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联盟。③ 中国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工人的同盟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民族资产 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无法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民族资产阶级由地主、商 人、小官僚、手工作坊主转化而来。)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其具有垄断性、封建性、买办性)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产阶级中国的资产阶级阵营分为民族资产阶 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前者不是革命的对象,后者是革命的对象)(小资产阶级是劳动者,不属于资产阶级范畴)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分两步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
7、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 1)帝国主义不允许; 2)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不允许;
3)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自身的软弱性不能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4)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不允许(1947 年 10 月,民盟解散就是 例子);
5)中国人民不允许;
6)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 第三条道路。
8、反对两种倾向:一次革命论(毕其功于一役)和二次革命论(放弃领导权)。这两种倾 向都是混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注意材料题)命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详见《宝》P298)① 它有了新的领导阶级,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 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不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③ 它有了新的革命指导思想和革命的方法——马克思主义。④ 它有了新的社会前途——社会主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新民 主主义的国体);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不同时期的政权建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专政,有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但不包括民族资 产阶级。
1935 年瓦窑堡会议,党决定把“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提出民主共和国的主 张。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政权——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各占三分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
(3)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主要公式、主要纲领。人民民主专政最早在 1948 年由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中提出;在 1949 年《论人 民民主专政》中做了全面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对外抵御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侵略、颠覆与破坏,维护国家独立与 安全;对内保障人民权利,发展社会生产力。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 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B)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② 到 1931 年,形成了一条正确的土地政策——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 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③ 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 ④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五种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 资本同私人资本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方针 实行公私兼营、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思 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详见《宝》P300)
1939 年 10 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A)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①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主要指工人阶级)和地 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的中间阶 级。中国无产阶级不能单靠一个阶级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
② 敌人的异常强大,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中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农村 薄弱,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B)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①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世界矛盾的焦点,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国家,它们 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被利用的。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以及帝国主义的矛盾也带来了建立统一 战线的可能性。
② 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可以结成同盟,中等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 级在一定时期可以到向革命,可以争取。
③ 在一定的条件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参加统一战线。C)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内容和特点
1924—1927 国民革命时期 第一次国共合作,特点是党内合作,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工 农);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国民党被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 联盟。
1927—193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工农民主联合战线,由于错误的估计,不包括民族资产 阶级。
1937—1945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不包括卖国贼汪 精卫。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的统一战线四特点:
① 统一战线极其广泛和复杂(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亲英美派 大资产阶级);
② 国共双方都有政权和军队并带有阶级对抗性;
③ 国共双方既没有共同的组织又没有共同的纲领,遇事协商; ④ 统一战线存在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当中
1945—1949 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反对美蒋反动派,特点是广大和巩固。1949—今天 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爱国者、爱国华侨、社会主义劳动者,形式是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① 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政治上有两个条件:(ⅰ)领导同盟者跟共同的敌人作斗争;(ⅱ)给同盟者物质、福利,不要损害他们的利益,同时要给以政治教育。
②两个联盟:以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农联盟为基础,是主要的;劳动者同非劳动者的 联盟,即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者的联盟,是必要的,是次 要的。
③ 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实行有联合又斗争的策略。④ 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⑤建立抗日民族同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地 主实力派、开明绅士)、孤立顽固势力(亲英美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蒋介石集团,同顽固派的斗争原则:有理、有利、有节)。
E)争取中间势力的三个条件① 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② 团结他们,尊重他们的利益; ③ 对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2、武装斗争 A)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① 中国革命的的特点就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② 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战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ⅰ)对外,中国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对内,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没有议会可供利用,没有组织合法斗争的权利,所以只有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进行革命。(ⅱ)反动势力异常残酷,对人民实行恐怖统治。
(ⅲ)在敌我力量上,敌强我弱;中国政治经济不平衡,要打破这个不平衡就必须坚持长 期曲折的斗争。
(ⅳ)并不排斥其它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如果没有其他斗争的配合也难以取胜,其它斗争 必须以武装斗争为后盾,要服从和服务于武装斗争。
③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ⅰ)农民是中国最大的革命派,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ⅱ)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ⅲ)中国革命进行的长期武装斗争主要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农村战争,战争在农村进 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实现靠农民。B)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 ① 提出 1928—1930 毛泽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 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② 农村包围城市的必要性
(ⅰ)对外,中国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对内,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没有议会可供利用,没有组织合法斗争的权利,所以只有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进行革命,并且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众多,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革命最广大的同 盟军,所以共产党必须进入农村发动、组织农民,去解决他们迫切需要的土地问题,在农 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把农村的革命根据地作为战略阵地。
(ⅲ)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多次实践认识到先夺取城市的可能性不 存在,而广大的农村是敌人相对比较薄弱的地区,中国共产党人可以到农村去积蓄、保存、发展自己的力量,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先进巩固的阵地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夺取城市乃至全 国政权的道路。
③ 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能性
(ⅰ)中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ⅲ)全国革命形势的 发展;
(ⅳ)有良好的群众基础;(ⅴ)有相当正式的红军;(ⅵ)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 策正确。
④ 农村包围城市的历史意义
(ⅰ)实现了我党由城市向农村的重点转移,这样不仅有效地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大大 地发展了革命力量;
(ⅱ)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ⅲ)冲破了党内教条主义的束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的暴 力革命学说,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⑤ 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的产生、发展、实现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一条基本的红线——一切从实 际出发,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想结合,因而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因此,我们现在建设社 会主义也需如此,不能照搬他国经验,也必须从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 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C)人民军队的建设
① 基本原则: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湾改编、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即古田会议)人民军队的性质: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自己的政治任 务的工具。人民军队的任务:打仗、做群众工作、开展生产建设(筹款等)、开展政治工作。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和归宿,也是人民军队生存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在战略上轻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战术上积极防御,开展游 击站、运动战,作战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3、党的建设
① 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是掌握这两个基本武器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② 在中国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ⅰ)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中的一个法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小资产阶级众多,共 产党的建设处在小资产阶级包围当中,农民、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把他们思想带 到党内来,这就造成了党的建设的艰巨性。
(ⅱ)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主要注重于工、农运动后来又从事国民革命战争,于是在理 论上准备不足,对中国革命的规律和特点还认识不清。
(ⅲ)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较长的国家,封建思想的余毒对我党的影响比较严重。(ⅳ)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理论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是一个浩 大的工程,而最主要的是思想建设。
★ ③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与“三个代表”联系)
(ⅰ)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强调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点;加强党的思想 政治工作,是我们办好一切事情的保障,必须时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党建设的中心 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
(ⅱ)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核心,主要是用无产阶级的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 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党员从思想上入党,方法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学习党章,树立信念。
(ⅲ)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 中央。)
(ⅳ)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党必须在制定并坚持正确的 政治路线、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斗争中锻炼自己的队伍。强调党的作风建设,并 把它提到世界观和党性原则的高度;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只有坚持这三大优良作风,克服各种歪风邪气,才能把党建设好。
(ⅴ)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延安整风运 动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 顿文风,而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心任务;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形式:学习—对 照—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改正措施)
第三章 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征和主要矛盾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但它属于社会主义 体系。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A)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 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 B)经济上是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其中非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国 民经济中还占很大比重,是主体经济成分:
① 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② 个体经济(资本主义性质)③ 合作社经济(个体私有、集体合办;半社会主义性质)
④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⑤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公私合营;带有社会主义性质)C)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个过渡社会,它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1949—1952 年 人民大众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1952—1956 年,既土地改革以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4、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与非社会主义因素 社会主义因素:
① 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② 国营、合作社经济;
③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中带有若干社会主义因素;④ 新民主主义社会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 想为指导的,也带有社会主义因素。
非社会主义因素:①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②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③ 小商品经济;④ 农 民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 社会主义因素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不断增长,克服各种非社会主义因素以保证向社会主义 过渡。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
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 ②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③ 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 保证;
④ 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兴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以及苏联对中国建设的 支援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国际因素。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
1、提出:1952 年底 1953 年初最早提出,1954 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中央政治 局提出的这条总路线。
2、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3、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即“一化”与“三改”的关系:同时并举。
4、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历史的必然:
①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没有社会主义工业化就 没有现代化的国防、就没有社会主义农业,也不可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更不能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②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当家作主,生活有了改善,但是农村中也出现了两极分化;为了避 免重新出现两极分化,为了兴修水利抵御自然灾害,避免两极分化,也为了采用农业机械 来发展农业生产力,加上农民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积极性,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可以发展农业和满足生产力的需要。
③土地改革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 矛盾,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迫切要求就必须对畸形的、唯 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对农业、手工业改造的原则、步骤、经验原则:① 自愿互利② 典型示范③ 国家帮助 步骤:① 互助组(带有社会主义萌芽)② 初级农业生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③ 高级 农业生产社(实行土地及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性质)经验:
①
土地改革以后,我党实行了“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逐步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② 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逐步过渡; ③ 在合作化过程中采取一整套方针原则、路线——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的原则,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步骤、经验 原则:和平赎买 步骤:
① 加工定货、统购统销、经销代销(初级国家资本主义)② 单项公私合营(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③ 全行业公私合营(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经验:
①把资产阶级分为两个部分,对官僚资本采取取缔、没收;对民族资本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这就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提出,列宁想实现而未能实现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② 在改造过程中,实现了从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逐步过渡。③ 把企业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资本家放在企业改造之中,让他们和职工一起 劳动,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④在改造过程中保持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不剥夺他的政治权利,量才使用,发挥 其一技之长,这就避免了由于生产关系的突变引起生产力的破坏,减少了社会的动荡。
五、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
①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的经济制度已经确立。
② 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经建立(1954 年 9 月,一届人大通过了新中国 的第一部《宪法》,规定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 “一五”计划(1953—1957,提前完成并且是超额完成)的胜利完成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④ 到 1956 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 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任务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苏为鉴,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2、1956 年 4 月的《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总结: 经济方面
①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以农业、重工业、轻工业为序; 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国防建设; ③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沿海支援内地;
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⑤集体、国家、个人的关系:三者兼顾; 政治方面
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 ⑦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⑧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⑨是和非的关系;
⑩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反对一概排外,反对全盘西化。处理这些关系的基本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和不能满足之之间的矛盾。党的中心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
基本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的性质:这些矛盾都是非对抗性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既相适应有不相适应。可通过内部调整来改善不相适应。
2、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反映到人与人之间 1》敌我矛盾,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解决;
2》人民内部矛盾,用说服教育的方式解决。这两个不同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见材料论述题)。
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
三、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1、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和两步走战略的确定:
①现代化目标的确立: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论联合政府》中;1964 年 12 月,三届 人大上,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四化”的目标,其关键是实现科学技 术现代化。
②两步走战略的提出:1964 年 12 月,三届人大上,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第一步:用 15 年的时间建设完整、独立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四化”、使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2、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①处理好“五种”关系;
②处理好建设规模与国力相适应的关系
③认识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中共八大,周恩来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进入比较发达的社 会主义需要一百年)
3、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正确解决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①发展工业必须与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一定意义上,在中国发展农业就是发展工业; ②必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③国民经济安排必须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
4、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探索 A)经济体制:全民所有的单一的公有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①毛泽东,新经济体制——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②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经营上,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 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的生产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 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是国家生产的补充;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主 体,一定范围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③在纠正 1958 年出现的“共产风”过程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要重视价值规律的思想。
④邓子恢提出了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
⑤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管理体制:“一长制”不行。
毛泽东——“两参一改三结合”。“两参”: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一改”:改正 不合理的管理制度;“三结合”:工人、干部、技术人员的三结合。1961 年中央颁布的“工 业七十条”正式确认了这种企业管理制度,并确定把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实行这种制 度的有效形式。
5、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①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定:一届人大;(Ⅱ)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利机构;
(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物的领导; 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参与讨论国家重大决策和重大方针政策。
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造就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创建“六又”局面:通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造就一 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够兴旺发达。③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中共将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七届二中全会)
(Ⅰ)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 “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 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防止“四种情绪”。(Ⅱ)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必须反对官僚主义。④统一战线
⑤不断加强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友党、没有组织关系、法律上平等;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⑥实现各民族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实行民族自觉和联邦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民族内部事务;
2)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 4)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6、文化建设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领导是中国历史的总结,是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必然的选择; 2)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意识形态,是立国、建国之本;
3)坚持马克思主义有要实行“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马克思主义要在与多 中错误思想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②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 1)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起先锋桥梁作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教育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第五章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 最早提出,1935 年 5 月,《反对本本主义》,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路线的问题;1941 年,《改造我们的学习》提出实事求是。2》 实事求是的主要内容:(如何实事求是)
① 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从本本出发、原则出发;
② 要理论联系实际——是实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吃透理论、吃透实际——要不唯 上,不唯书;
③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群众路线
1》 群众路线是我党根本的工作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2》 我党的群众路线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上的; 3》 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4》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独立自主
1》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一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主要是 依靠本国的力量;
2》 无产阶级的事业是相互支援的事业,我们不但不反对外援,而且还要争取外援,但我 们不能依赖外援;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干预的情况下,自己解决自己的军事、组 织等问题的会议)这三者的关系
①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它在这三个方面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是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概括,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的理论基础。
②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它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论,也是我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是实事求是内在的根本要 求。如果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群众路线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③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坚持和遵守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从事一切工作的立 足点,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党与党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是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依靠群众,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离开了独立自主就不是实事求是,离开了从实际出 发独立自主就是一句空话,三者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毛泽东思想
1、对毛泽东的科学评价
①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 之一。他的一生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他在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但 功大于过。他是毛泽东思想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贡献最大,毛 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②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主要是以其个人的思想代替毛泽东思想,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经济建 设中急于求成“左”的思想,这些都严重背离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明显脱离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所以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2、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评价
①打倒四人帮以后,国内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两个凡是”,另一种是否定毛泽东的历史 地位,主张以后不再提毛泽东思想。针对这两种错误倾向,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作出了《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科学的评价。② 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1)如何评价毛泽东思想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还是个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国际国内的 很大的政治问题;
2)如何看待毛泽东思想思想就是如何看待我们党几十年来奋斗的成就,否认毛泽东思想 就是否认我们党光辉的历史;
3)如何评价毛泽东思想是关系到我党的团结、国家和社会安定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们 未来发展道路的问题。
3、邓小平对坚持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贡献
① 他坚持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 ② 他坚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
③ 他主持、起草了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议》;
④ 在实践中,他继承、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的问题并给出了回答;
⑤ 在新的形式下,邓小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4、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而且今天和将来都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① 历史不能割断;
② 毛泽东思想中包含的许多原理、方法对我们今天的事业仍然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 ③ 在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毛泽东思想要进一步发展。
5、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① 在基本任务上,他们是一致的,马克思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毛泽东提出在新生产 关系下要保护生产力,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② 在思想路线上,他们是一致的,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在他们革命和建设中贯穿了一条 红线,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③ 他们在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从马克思到邓小平都始终把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④ 毛泽东思想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 ⑤ 毛泽东思想既是理论的,又是方法的; ⑥ 毛泽东思想既是有体系的,又是发展的。
【哲学】
一、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1、机械性: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全部运动:人也成为机械
2、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不变的观点。
3、不彻底性: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
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1、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 得到保存和留传。
2、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3、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将认识过程 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如: 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如;绝对理念
三、哲学上的对立和斗争: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发展观斗争:古代的辩证法是朴素的:以门巴尼德为代表。近代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以黑格尔为代表,表现:不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 展就是重复,是增加或减少。
现代的辩证法是唯物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代表。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
1、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的理论体系;
3、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4、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核心、辩证法与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结合 的严整的科学体系。
五、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1、最显著的特点: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
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2、重要特点: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 的基础之上的。革命性:集中体现在它的批判精神上:用唯物主义辩证法观察事物,本质上唯物主义辩证 法是批判与革命的。
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僵化。科学性:指它在实践的基础上,以事实为根据,以规律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 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提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 与特殊:
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的革命:
1、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在科学的基础上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相结合,并将其贯彻到社会 历史领域,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与结合,从而使哲学第一次获得真正的科学性,成为完全科学形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研究社会历史学问题的各门学问与自然科学一样,具有 精确性;
3、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地提示了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剩余价值学说披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 密; 二者共同指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
4、第一次正确性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摒弃了以往认为哲学是包罗万象的、最终完成的绝对真理的观点;摒弃了把哲学凌驾于科学这上,当作科学之科学的幻想;明 确指出:一切具体科学都是哲学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是指导作用,而不能取 而代之。
八、物质的定义:列宁---物质是樗着客观存在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所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 为我们的意识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物质定义有四层含义: 其一,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实在 性,是抽象的物质概念,这样就使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与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 其二,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这就与客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客观唯心主 义也说有一种客观实在,但这种客观存在但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知,如神,是不能为人的 感觉所感知 其三,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这就与主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主观 唯心主义也有一种客观实在,但是他们认为感觉是第一性的,主观产生了客观实在 其四,这种客观实在能被意识所反映。这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如 果有一种存在不能被人们所认识,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
九、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
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与二元论;
2、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与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性的形而上学的 缺陷。
3、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 法,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代表一般、个性代替共
十、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与过程。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一是指事物相对某参照系没有发生位移;二是指处于量变 过程中的物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十一、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内容、实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 式。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无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十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运动都是运动的绝对与运动的静止的统一:只承认绝对运动反 对相对静止的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只承认相对静止反对运动的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观点。
2、绝对与相对的关系: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4、相互渗透的关系:运动有静、静中有动。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十三、承认静止的意义: 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理解事物的多样性。相对静止的含义之一,就 是承认事物的稳定性,即事物之间质的区别。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运动。相对静止是运动的参照系,即使是简单的机械 运动,也要确定一个相对静止的事物作为参照物加以描述。第三,相对静止是物质文化的本质条件,因而是生命的本质条件,没有相对静止,就不会 有生命现象。
形而上学不能理解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其中一种倾向是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另一种倾向是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 止,陷入了相对主义诡辩论。中国古代的庄子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就是相对主义 的思想。
十四、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即一维性可不可逆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即三维性。
十五、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与物质不可分,因为物质是客观的,所以时 空也是客观的。承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承认时空客观性又否认时空同物质运动的联系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点是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观点。
十六、时空的特点:
1、时空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 分离性,无条件的、绝对的; 化。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时空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时空的具体特 性随物质运动的状态的变化而变
2、时空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 的无边无际。时空的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上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无限是绝对的、永恒的,是对有限的超越;有限 是相对的、短暂时
无限与有限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十七、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有两层含义:
1、一是实践 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 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一般本质;
2、二是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 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以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
十八、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有是客观的; 之 一。
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 创造性。这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 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十九、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 动的根本前提。斗争。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 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义要表现阶级 科学实践——是从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是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 动。
二十、实践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1、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
2、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二
十一、对世界与人的关系的两种对立的看法:
观点:旧哲学中,人与世界被看做是截然对立的两极。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看作是从 来如此、始终不变的自然界,人不过是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 唯心主义把世界看作是某种主观精神或客观精神外化了的产物,人不过是一种精神性的存 在或精神的工具。缺陷:
1、一个抓住精神、各持一端,始终建造不起沟通人和世界关系的桥梁;
2、人和世界始终是抽象的、贫乏的、空洞的。二
十二、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客体的范围:是进入主体活动的领域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成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 客观事物。
2、客体的含义有二层:一方面: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是客体自身的客观性方面; 另一方面:客体不能与客观事物相等同,只有那些进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与主体发生联 系的客观事物才是现实的客体。决定客体的因素:一是取决于客观事物的自在本性;二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水平。故客体也是历史范畴。
3、客体的类型: 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二
十三、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1、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与实质看:⑪它不同于一般物质之间、精神与物 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包含了这两种在内;
⑫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它体现了一般物 质实体相互作用 没有的新关系: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
⑬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与制约,另一方面主体又不断地发展并打破 客体的限定,越 客体。这种主客体之间限定和超越及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 实质。
2、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与客 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⑪主体对象化: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客体化。化成果得 以保存。结果:造成人的活动的体外积累,形成了人类积累、交换、传递、继承和发展自己本质力
量的特殊方式---社会遗传方式,使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
⑫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 的因素,客体推动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结果:人通过客体主体化这种形式占有、吸收对象(前人的活动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 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提高主体能力,有新的更高的水平去改造客体。
⑬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 媒介,人类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和发展现实世界的矛盾,这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 质内容。
⑭在这个双向过程中,实践又形成了人的主观世界、创造出属人世界(即人类世界),从 面实现了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和实际把握。实践使世界二重化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 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它们分化统一的基础。二
十四、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⒈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总和、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 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⒉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区别:
⑪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具有异质性。特点不同-----客观世界特点:①存在于人的意识活动 之外
②具有直接现实性、36 ③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着
基础不同-----外部自然存在的物质基础在其自身,人的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是物质资料生 产方式。
主观世界则以人脑为物质基础,以意识等要素及运动为机理。
⑫二者不完全同步-----主观世界可以背离客观世界,发生幻想、错误,也可能超越客观世 界,对未来作超前反映。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联系: ⑪在内容上同构; ⑫运动规律有同一性; ⑬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⒋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因为: ⑪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⑫实践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接触点;
⑬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与途径。二
十五、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⒈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从时间上看,自在世界产生于人类世界之,是人类世界产 生前的先在世界; 从空间上看,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接触到的自然界,即未被人化的世界; 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即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⒉区别:
⑪自在世界独立于人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
的,一切乾处在盲目的运动中;
⑫人类世界与人的活动不可分。人化自然是----①被人的活动改造过的自然,②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 ③ 人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
④人类世界的独特性是它的主体性及其对主体实践活动的依赖性。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⒊联系:⑪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世界反过来又制约天然自然,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
⑫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又参与到整个自然中去,出现了 两种情况:
①一是自在世界的运动以其强大的力量强行铲除人化自然的痕迹,使人的活动淡化和消 失;
②二是人化自然改变了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与结果,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特别是生物 圈内的物质、能量的流通与变换,出现生态失衡。
二十六、联系:含义---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这间的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和相互依赖。指导意义:
1、要懂得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有不能孤立地存在,必然处于与其他事物 和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
2、每一事物和现象自身也不是铁板一块,其各个部分、要素、成分和环节,也是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的。
二十七、联系的客观性---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关系是事物本身固 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对立观点:唯心主义:
1、不是一味地反对联系,有的还特别强调联系,但它所讲的联系 只是观念的联系;
2、它不是把观念的联系当作事物的联系在思想中的反映,反而认为事物的联系是由观念 的联系决定的。
唯物辩证法:
1、联系是以承认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 联系。
2、并不抹杀事物之间界限与质的区别,相反,承认联系是建立在区别的基础之上的,没 有区别就没有 形而上学宇宙观:只看到事物质的区别,没有看到联系,从而把事物孤立起来。二
十八、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与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发生这样那样的 联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指导意义:
1、人们在实践中,全面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2、反对孤立和片面的观点。
二十九、联系的具体性---任何事物的联系都由该事物所含的特有矛盾决定的。具体性决 定了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事物与现象的联系各有不同的特点,形成极为复杂多样的联系图景。主要联系有: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现象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直接联 系与间接联系
三
十、系统--是指一个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 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 是标志事物整体性的哲学范畴,事物都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是事物最本质的特征,系统的整体性深刻地提示了系统和要素 的关系;
2、结构性:考察系统特别要注意研究系统的结构性,只有通过结构的作用,才能形成系 统的属性与功能,达到系统的最优化;
3、层次性:系统都是分层次的,层次不同,功能与作用也不同。
4、开放性:一系统与它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三
十一、发展与运动的关系: 区别:
1、运动包括事物的一切变化及过程,包括发展在内;
2、发展是事物变化的总趋势和总方向,是事物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无序向有序前进 的、上升的运动。联系:发展和运动都离不开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即都是以联系为 基础。三
十二、质、量、度:含义:
1、质---是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特点:①质与事物的存在是同一的,质不变则事物存在;②每一事物有多方面质的规定性; ③事物的每一属性是事物与它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的质。
2、量---事物存在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事物各构成要素在空间中的排列组合的数量规 定性。
特点:①量与事物存在不同一;②每一事物有多方面量的规定性。
3、度---是事物保持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是质与量的统一。任何事物同时有质与 量两个方面,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三者关系:
1、质是量的基础,对量起制约作用;
2、量是质的必要条件;
3、事物的质有上、下二个数量规定。指导意义:
1、质是区别事物的根据,认识事物的起点,只有把握事物的质才能正确认识
和改变事物;
2、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心中有数”;
3、度,就是要掌握适度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犹不及”,在实践中,一方面就要遵循适度原则,保持事物在一定范围的稳定;另一方面,在条件具 备、时机成熟时就要勇于打破旧的度,把事物推向新的阶段。三
十三、量变与质变:
1、量变---指事物的数量与场所变化。特点①不显著、微小;②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连续、渐进的变化,因此量变阶段事物面貌 是静止、平衡、稳定的。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特点:①显著、突发 ;②是事物连续和渐进过程的中断,因此质变阶段事物的面貌是统 一的分解、平衡、静止、稳定的打破。
3、质变与量变的关系:量变与质变不可分,相互渗透。
①量变中的质变,包括:局部质变,事物总体上处于量变,但一部分或局部发生了质的变 化;
阶段性质变:事物------------------,但由于本非本质属性发生了根本变化,使事物的发 展呈现出阶段性。
②质变中有量变。事物从质变开始到质变的结束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新质的量 变。
三
十四、质变量变规律---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交替,转化,这就是推进事物变 化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
内涵及指导意义:即,1、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准备----一方面,要想做一件事,必需脚
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另一方面,坏的事变也是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要求防微杜渐,防串于未然;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对事物的发展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只要方向正确,任何 细小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3、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广阔的道路和前景。三
十五、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通过否 定之否定规律而实现的。其含义为:
1、一切事物都包含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 促使事物走向灭亡的方面;
2、一切事物都是肯定与否定方面的辩证统一,每一事物都包含内在的否定性,即趋于灭 亡的必然性。指导意义:
1、我们要懂得一切事物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类似于波浪的前进运动;
2、在实践中,要有经受曲折、挫折的思想,不要贪走直路;
3、既要反对循环论,否定事物发展的观点;又反对直线论,否定事物发展曲折性的观点。三
十六、否定观上的对立观点:
1、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形而上学认 为否定是由外力引起的。
2、---------联系与发展的环节,-------------------------联系与发展的中断与停止。
3、-----------------------------是扬弃,即批判与继承、克服与保留的统一;-------------------------等同于简单的抛弃,完全取消、消逝。
辩证的否定观的指导意义:
1、从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中,我们懂得任何事物都包含否 定自身的方面,要全面看待事物,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
2、-----------------联系与发展的环节中,我们知道,否定意味着联系与发展,并非绝对 地坏;
3、---------是扬弃,我们知道,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不可兼收并蓄,也不强一 笔抹杀,而是批判与继承、克服与保留辩证统一,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三
十七、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
1、抛弃了一切消极无用的东西,吸收积极有利的因 素,有强大的活力;
2、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取代旧事物是由否定这否定规律规定的,事物自身内在的否定性为 新生事物的出现和产生提供了根据和动力源泉,宇宙间新陈代谢不可抗拒。
3、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故得到广大人民拥护。新生事物也不是一帆风顺,总要受到旧事物的阻碍,甚至打击,我们要增强创意识,促进 事物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发现新事物;一方面我们要勇于支持新事物,爱护新生事 物。
三
十八、规律的特性:客观性、稳定性、普遍性、重复性 三
十九、是否承认规律问题上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决定论认为事物和现象有规律性,处于一定因果关系之中。决定论又分为三种:机械决定 论、神学决定论、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非决定论认为事物和现象不具有规律性,都是随机的、偶然的。四
十、必然性与偶然性:
1、定义: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必然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由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
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的趋势,由事物内部非根本矛盾和外 因决定的。
2、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表现:二者产生原因与依据不同。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不同。统一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的指导意义:①由于必然性与规律是同等程度的的范畴,所 以在科研中,要努力掌握必然性,减少盲目性;
②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因此实践要善于通过偶然性去发现必 然性,在必然性的指导下,研究发现新的偶然。
③反对两种倾向:夸大必然性,否定偶然性,认为“偶然性是必然性的敌人”,导致机械 决定论与宿命论;
夸大偶然性,否定必然性,认为一切都是偶然的,导致非决定论。四
十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
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对立;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
3、全面与片面的对立;
4、承认矛盾与否认矛盾的对立(这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对立的根源:
1、辩证法承认事物矛盾性,用矛盾的观点看待事 物和研究问题;因而将事物看作是联系、发展、全面的。
2、形而上学不懂得事物的矛盾性,导致孤立、静止不变与片面的世界观。四
十二、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
1、含义:内因指推动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外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与条件,即本事物与它事物的矛盾。
2、内因与外因辩证统一的关系: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与源泉,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规定事物发展的趋势与方面; 用。
外因是-------------条件,通过内因起作用,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外因的作用是二 重的,对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
②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3、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指导意义:①在实践中,要坚持事物运动的观点,着眼于事物 发展的内在根据,反对外因论;
②注重内因同时注重利用外部条件,具体到现代化建设,既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又 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利用好的国际环境。四
十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本性及在人脑中 的反映。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最本质的对立。
⒈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同一性有两层含义:①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依存,共处 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渗透、------贯通,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及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
⒉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①对立体现在---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因而是相对的;
斗争是无条件的、贯穿于矛盾的始终的,是绝对的。对立的同一。
②统一体现在---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不是二者完全合一,而是包含 对立差异和 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
⒊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的理论意义:①提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源泉与动 力; 化与发展。
②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与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一 切事物的变
⒋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的现实指导意义①要懂得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与 斗争性的绝对性,前者是指一切事物的静止、稳定如团结、统一、联合、安定都是有条件 的、暂时的、易逝的;后者指斗争贯穿于矛盾的始终。
②要懂得斗争性与矛盾性不可分,只有通过正确的斗争,团结、安定、统一才能巩固和发 展,不能夸大某一方面否定另一方面。
③对立的双方相互渗透告诉我们:不能忘记双方的区别,但也不应抹杀对立的东西之间的 联系; 不仅矛盾双方中的一方的存在是另一方存在的条件,而且矛盾一方的发展是另一方发展的 条件。矛盾双方中的一方不能脱离其对立面孤立地发展,彼此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学习。四
十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定义:普遍性----矛盾存在的绝对性,包含两层含义: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 矛盾;
------------------都有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
特殊性----每一矛盾及矛盾的每一方面都有各自特点,都各不相同; 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或阶段以及过程与阶段不同方面特点各不相同。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体现在: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和一般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46--------特殊性-----------个性和共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统一体现在:普遍性不能脱离特殊性存在,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绝 对存在于相对之中;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的关系的指导意义:
⑪提供了正确认识事物矛盾的根本方法:由特殊-普遍、个别-一般又由普遍到新的特殊、由一般到新的个别的方法。
⑫事物矛盾各个特殊,必然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阶级社 会,矛盾按斗争形式分为对抗性与非对抗性矛盾,要根据矛盾的具体性质选择适当的斗争 形式和解决方案。
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辩证统一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依据。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四
十五、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的现实基础是实践因为: ⑪劳动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起了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②------------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 识结构和图形,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
③--------------------人的交往和语言,符合认识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 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⑫劳动推动了认识的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①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了认识向前发展;
②-----为认识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包括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和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强化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2、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 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最重要的表现; 选择、重建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的具体环节,它不是否定反映,而是进一步说明如何反 映。(如对同一图的不同认识)
3、认识的本质的哲学意义:
①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②提示了人的认识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③强调了能动性和反映论在实践上的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实践为中介。四
十六、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根本标准;
4、-------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四
十七、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过程也是检验趔正确与否的过程:
1、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包含认识的因素,要以正确的认识为先导;
2、认识活动及成果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本身特有的逻辑,表现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 用上有两种情况:
①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使之顺利进行,达到目的;
②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影响乃至破坏作用,使实践失败。
四
十八、认识中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辩证关系:
1、定义: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包括三种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特点:直接性、具体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概括的反映。包括五种形式:概 念、推理、判断、假说、理论。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2、二者关系:
⑪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⑫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并要发展到理性认识;
⑬在现实的认识活动中,互相渗透,可以相互转化。
3、反对两种倾向: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夸大理性 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导致教条主义; 经验论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作用,导致经验主义。四
十九、现象与本质: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原因就是因为客观世界是现象 和本质的统一体:
1、定义: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与表面特征,为人的感官所感知。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真相是 事物本质、直接、下面的反映; 但假象不一定就是错觉。假象是反面的、歪曲的、颠倒的表现本质的现象的一个方面或环节,会引起错觉,本质是事物的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
2、二者的辩证关系:
⑪对立表现在:①现象是表面的、外在的、易变的,可以为人的感官所把握;
本质是内在的、深层的、稳定的,只有通过人的思维来认识; 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方面; 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是事物的主体。
⑫同一体现在①相互依存,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②也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现象背后有本质,透过现象可以看到本质,任何现象都是从一 定方面表现本质,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五
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条件是:
1、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五
十一、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次重要的飞跃,因为:
1、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成现实,使精神力量化为物 质力量;
2、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 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飞跃的条件:
1、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2、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与需要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 理的实践观念;
3、理论必须为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行动;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五
十二、认识过程中的理性认识与非理性认识的作用:
1、定义:理性认识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的能力; 非理性认识是指人的情愿、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仰、习惯、本能等以及非逻辑形式 出现的幻想、想象、灵感也属于非理性因素。
第二篇:考研政治毛概知识点汇总
研政治毛概知识点汇总
《共产党人发刊词》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思想原则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最早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六届六中全会
《论十大关系》——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借鉴苏联,走自己的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阐述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专政”
《改造我们的学习》——“实事求是”解释
《民众大联合》——刊登于《湘江评论》
《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著作《新民主主义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对目前时局的宣言》——和平、民主、团结
中共二大——党初步提出统一战线方针
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中共三大——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
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七大——对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加以概括
中共七大——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全面概括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国家
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中共八大提出的国内主要矛盾——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的矛盾
中共八大——董必武——健全法律制度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
党“六大”——莫斯科
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枪杆子出政权
八七会议——汉口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为过渡时期总任务
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6方面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次会议——第一次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遵义会议——结束王明左倾
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党中央领导是正确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共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共党革命建设的根本立足点
思想建设——共党(自身)各方面建设的基础
掌握思想教育——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党内斗争的目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
从思想上建设党——毛泽东关于党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中最主要的特点
毛泽东——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
1951年10月——解放全国
1928年10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
1947年——毛泽东提出十大军事原则
1950年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6年毛泽东提出文化工作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42年延安整风——反对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南昌起义——共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打响反对国民党的第一枪
国际统一战线是中国建设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目标——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核心——无产阶级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
新民主统一战线的主体——劳动者联盟
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过渡性的经济
新民主主义文化中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
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党指挥枪
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核心——积极防御的思想
第一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新三民主义
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初期,党内出现错误倾向——王明新投降主义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途径方法——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所有制状况——基本单一的所有制
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
马克思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后
我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薄弱,首先发展——重工业
“一五计划”——重工业优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
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把握整体性
毛泽东思想的建国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
没有毛泽东,还要摸索很长时间——邓小平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封建地主阶级
近代中国沦为半半的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
“工农武装割据”中心内容——土地革命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人民政协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
同资产阶级联盟的方针——又联合又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党在政权上的基本主张——建立工农专政的政权
最早提出全行业公私合营申请的城市——北京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951~1952“五反”运动的开展领域——私营工商业
建国后,对富农的政策——保存富农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公有制
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五四运动前革命失败的原因——没有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指导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外国资本在华开办的企业
敌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减租减息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邓子恢
农业生产责任制——邓子恢
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没收官僚资本
中国工人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中
标志中国半半形成——辛丑条约
标志中国半半起点——南京条约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推翻——官僚资本主义——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纲领
土地革命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政权——工农共和国
建国初,现代化工业——10%
党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
毛泽东思想开始成熟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抗日战争时期
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党思想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作为中心环节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组织建设上的反映”——刘少奇
既联合又斗争——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60年代,“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周恩来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邓小平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左右江根据地
成分最复杂的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毛泽东在文革中提出的正确理论——三个世界的划分
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对农民的领导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建立巩固工农联盟
左倾——对待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
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
第三篇:考研政治马哲总结
马哲
马克思主义哲学
如何做到坚持以马克主义为指导?
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真懂真信;无产阶级以人为本;如何应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泉;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1.创立(马、恩)继承(马克思主义者)2.无产阶级的属性(马哲主要特征)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基础(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基本立场;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 基本观点,是对一切规律的科学认识 基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
思想根源德国古典哲学(辩证),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空想社会主义 6.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本质)——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无产)
显著特征——实践性、阶级性 最显著特征——实践性
7.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立场,阶级特点——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8.认识世界的方法,改造世界的工具
绪论
两大观点(唯物论,辩证法);两大应用(认识论,唯物史观)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和一般学科的关系: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 哲学史指导,具体科学是基础。2.本原问题,第一性——唯物主义
存在状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辩证法(孤立、静止、片面的——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的看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物辩证的看历史:唯物史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存在与思维;同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知的 3.哲学的发展
朴素唯物主义感性的认识:原初物质(最小的东西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的,形而上学,不彻底(原子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客观存在性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意识第一性的(心,感觉,经验,意志,思想,理性,精神)
客观唯物主义:客观精神(柏拉图的思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宇宙精神,神,道和理)第一节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观起源
运动观物质——(实践观)——意识(意识观)本质 时空观作用
1物质观
物质不是东西,是所有东西的共性,物质具有第一性,本原可知的。客观物质是对意识而言的,具有客观性和可知性。
物质起决定作用,意识仅影响作用。区别
物质——————意识 联系
2运动观
凡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凡运动是变化的。运动具有普遍性,绝对性,是无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个别事物的改变称变化;一切物质的变化称运动;向上的运动称为发展。静止是相对有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量度。(注意与机械静止、机械运动相区分)物质都是普遍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形而上学———辩证法———相对主义诡辩论(孤立的绝对运动)
3时空观
时间:一维顺序性和持续性的统一,具有不可逆的性质 空间的三维广延和伸张。
凡运动与时空和物质不可分,运动必须经历时间,占据空间。时空在整体上是客观的,绝对无条件的,具有无限性。具体时空是可变的,相对的,具有有限性。
4意识观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决定意识。
意识是一种主观存在;语言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外壳。
意识是物质在人脑的一种反应,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是一种观念,不是物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创造性,指导实践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可以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状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的影响物质。
真理是物质本质的反映,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5实践观
把思想变为现实的过程,实践高于理论的直接现实性,是人类意识的自觉能动性体现,是社会历史的活动(直接现实性、能动性、历史性)
通过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创造物质的基础;对社会而言改造社会的关系;对科学文化可以改造思想。生产实践是最基础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自然界和社会分化的对立与统一,通过实践产生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适当和不当)。
总结
唯物五观:
物质本质第一:共性,客观存在性和可知论。运动观(物质的状态):普遍性、绝对性。普遍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诡辩轮。时空观(运动的本质):时间过程与不可逆;空间的广延性与伸张。整体性与中介论。整体绝对客观与无限,具体相对有条件与有限。
意识观:主观存在性、目的性、计划性、能动作用。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对现实的歪曲反应。实践观:主观现实性(高于理论),自觉能动性和历史性。
第二节唯物辩证法——世界的状态 1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矛盾的。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整个世界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永恒发展之中。
2联系的观点
内部要素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多样的,有条件的。
联系普遍性强调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之间;存在于事物的内部,通过中介联系。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共存,相互转化。联系的多样性强调内部、必然的联系,即规律性。
联系的条件性是支持和制约,促进与阻碍,反对无条件论和唯条件论。
3发展及其过程论
发展是一切事物向上的运;向上、前进的运动变化。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与更替。
新事物的三个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趋势,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发展过程论:任何事物都在发展中产生、变化、发展、灭亡。整个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要在过程中发展,在过程中灭亡。唯物主义辩证法基本规律
规律是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固有的,本质联系是事物的共性;必然联系决定了发展方向;稳定性体现了普遍和重复的特点。
人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4.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和形态
质决定了事物内在本质的规定性,是事物的属性,是与事物的直接同一性。量是质的外在表现,可以用数量表征。质是思维的基础和前提,量是深化和精确。
4.1度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保持事物的稳定性和数量的界限。度是事物的范围和限度,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4.2质量互变规律
相互区别:量变是数量增减和次序变化,是度范围内的连续性和逐渐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根本变化,越过度的间断,是飞跃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渐进和飞跃的统一。标准:是否超越了度的范围。
相互联系:任何质变都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结果。相互渗透:质变伴随着量变,量变中包含着局部质变。
方法论:质量互变是连续和阶段的统一,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哲学依据;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相结合。
5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方法是认识事物根方法。矛盾的内涵: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5.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基本属性
相互区别:同一性是相对、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相互否定。相互联系:同一中存在斗争,斗争中包含同一。
方法论: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既对立又统一;学会求同存异。应用:大国关系(中美),两岸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原因;是发展的前提(相互依赖);促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相互贯通);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相互转化)。5.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是对待矛盾的态度,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要勇于面对矛盾,加强问题意识。矛盾普遍性强调事物的共性,是绝对的。
特殊性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强调矛盾的不同;解决时要针对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强调了个性,是相对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共性是特殊的,个性是普遍的。个性具有共性所不具有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把握矛盾(辩证);从个别到统一再到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是事物的的精髓。
5.3发展不平衡原理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的过程。
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是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着重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本质,把握主流。意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应用:推进供给侧(需求侧)改革。
6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肯定是事物内部维持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促使内部事物灭亡。肯定与否定相互联系。
6.1辩证的否定观
内容上发展是内部否定,自我否定引起,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特征上否定既是发展又是联系。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反对肯定一切,否定一切。坚持“扬弃”的观点。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内部的自我否定,肯定与否定是辩证相关的。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部引起的,孤立的,割裂了否定。
6.2否定之否定——发展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自我否定,自我发展;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总方向是前进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方法论:反对循环论,反对直线论。
本质:三个阶段;不断否定,存在质变,扬弃的过程;客观的终启点。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论
现象和本质——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
原因和结果——前后相继的顺序和彼此制约。必然和偶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可能和现实——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内容和形式——事物内在的结构和外部表现。唯物辩证法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能力——高瞻远瞩,纵览全局。历史思维能力——以史为鉴,知古鉴今。
辩证思维能力——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创新思维——破旧立新。底线思维。
总结
辩证法总观点三原理:三观,联系观,发展及其过程论。辩证法基本规律: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形式形态)二原理:度、质量互变
对立统一规律(动力源泉)三系列六大原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发展不平衡原理 否定之否定规律(方向和道路)二原理: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
第三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注意把握认识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过程,认识是否正确如何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认识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反映论(物—感觉—思想)和先验论(思想—感觉—物)。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认识论把认识看作消极的、被动的,离开实践了与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并引入了实践的观点。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具有创造性。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一定要到实践中去,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2认识的辩证过程及规律——如何认识,认识的过程
实践—认识—在实践—在认识—…..人是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主观认识要受到客体的限制;客观世界物质具有无限性和发展性。认识和实践是主观和客观、具体和历史的统一。实践是具体的,不同的,历史特性的。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感性认识是具体的、外在的、片面的、直接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理性认识是抽象的、内在的、全面的见解,概念,判断和推理。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基础,必须升华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以理性为指导——概念。理性认识易感性为基础——语言。
只强调感性认识的经验主义——经验论。只强调理性认识的教条主义——唯理论。
第一次飞跃必须有丰富的感性材料,遵循科学的逻辑思维(去伪存真,粗精,次彼,表里)。认识辩证的第二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中去。
两个需要: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需要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两个结合;从实践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与群众相结合。认识的理性因素:认知,逻辑;具有指导,解释,预见,作用。
认识的非理性因素:非认知因素,精神因素具有动力作用;非逻辑因素,心理因素,具有诱导、激发作用。认识过程的关键是两次飞跃。
3真理与价值——认识是否正确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保持一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真理是人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错误反映。
真理发展的规律——在与谬误的相比较中而存在,相斗争中而发展。真理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真理具有全面性。
谬误在一定范围内也是真理,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在不断批判谬误中发展和丰富真理。
真理又叫客观真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只有客观实践能检验真理,坚持真理一元论。方法论:坚持真理的唯物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实用真理、思维真理和多元论),反对客观唯心主义。
真理的双重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绝对无条件,内容客观,就整体人类而言的无限性。相对真理相对有条件,在具体认识上只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真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无限性和有限性。
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真理不断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发展。
反对只承认绝对真理的绝对主义和否认绝对的相对主义诡辩论。
方法论:真理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要坚持绝对真理,发展相对真理。
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和具体性,真理是一个过程,具有过程性,全面性和普遍性。真理和价值的关系:价值是客体对主体满足的程度。价值的评价是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价值是一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评价结果和主体有直接联系,依主题的特点而转移;结果与正确性依赖于相关知识。
机制评价具有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是精神驱动力。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社会评判的是非曲直价值标准。
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真理是从客体出发,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主观与客观保持一致。价值原则是人类按照自己的需求,从主体出发的。真理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真理的归宿和目的。
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弘扬以人为本和科学精神统一。即遵循客观规律又以人为本。坚持价值和真理的辩证统一过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性决定的。
实践检验标准的确定性是因为实践是历史的,不断发展的,最终一定会检验真理的正确性。又因为实践是具体的,局限的,实践检验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
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既认识客观世界,也是认识、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认识世界必须勇于创新。
自由和必然:自由是对必然的任何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自由要以必然为前提,必然是对自由的限定。
反对只强调必然的机械决定论,宿命论。反对只强调自由的唯心主义绝对自由观。
“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过程。
总结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第一性,可知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一唯物论
本源问题
物质——(实践)——意识,五大观点
物质观:客观存在性,物质—(区别)——(联系)—意识
运动观:状态不同,普遍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诡辩论)。时空观:绝对性,相对性,有限性,无限性。
意识观: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能动性,目的性和计划性,遵循客观规律。实践观:是思想变为现实的过程;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把人与自然区别开来,区别又联系,造就了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二辩证法
状态问题。联系的,发展的。
三大规律,十三原理(导论三,质量互变二,对立统一六,否定之否定二)。原理1)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
原理2)联系的观点,普遍性,机械整体观,辩证整体观。原理3)发展的观点,向上前进的运动,发展过程论。1.质量互变规律
原理4)度是维持量的范围。
原理5)质量关系,连续性和间断性,渐进和飞跃的统一。以量变为基础。2.对立统一规律
原理6)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对立又统一,求同存异。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8)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主支配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抓主流,抓本质,抓重点。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3.否定之否定规律
9)否定之否定;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曲折的,向上的。反对直线论和循环论。10)辩证否定观,内部的,“扬弃”,自我否定,自我发展。
三认识论
1.什么是认识。反映论和先验论。
辩证的能动反映论和直观(被动)反映论。关键在于实践和辩证。2.认识的本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是基础(来源、动力、目的、标准)。认识的能动,创造性反应。3.如何认识。
认识是辩证的,要到实践中去。是反复,无限的,实践是具体历史的。二次飞跃,具体感性到抽象理性的,感性以理性为指导。
一次:感性材料丰富,方法科学(去伪存真,粗精,次彼,表里)。二次:两个需要(指导和发展),两个结合(理论和实践,群众)。4.认识是否正确
原理1)真理(正确反映,相互联系)和谬误(范围,失败是成功之母)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绝对无条件,相对有条件);至上性 3)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真理是基础,价值是归宿和目的
真理从谬误中升华;由相对向绝对前进和发展;坚持绝对真理,发展相对真理。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诡辩论;是二者的辩证统一。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性和过程论;过程是全面的,普遍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检验标准的确定性(一定能)和不确定性(历史中什么时候能)。
四唯物史观
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
1.生产方式是决定力量,物质基础是骨骼系统。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是前提条件,影响因素。社会的物质特性。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基本要素。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的,劳动者是主导,劳动工具是核心和尺度。
生产关系是人和人之间的,客观的由生产力决定的,是物质利益。生产资料是基础决定作用。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生产关系的体现。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层面,政治和观念上的。3.社会历史的基本结构
国家是阶级历史的政治范畴,是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
分类:个体和群体;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意识形态(阶级政治性)和非意识形态(自然社会现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能动是突出表现;不平衡,不同步,历史性。4.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动力、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决定和反作用。基本历史造成的基本矛盾是基本动力;生产力是根本矛盾,根本动力。科技是决定力量;高科技起重要作用。科技具有双重作用。全球问题是社会造成的。
基本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发展。5.人的发展
群众是决定作用,个人是影响作用,历史人物是重大影响作用。
群众是物质、精神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作用会受到历史的制约。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发起者,领导者。
局限:时势造英雄。是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评判历史人物要用历史分析的原则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要循阶级原则
人的本质理论,人是社会性的。具体的、历史的。根本取决于生产关系,反对抽象人性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唯物五观
辩证法三大规律 认识论三个问题 史观两个问题
政经 社会主义
第四篇:考研政治毛概口诀
纠结吧?哥现在解放你。
其中重要会议简记主要来自网络,我用的时候略做修改。
经典文献简记是我这几天归纳的,但愿能帮助你。
重要会议简记
一大奋斗目标提,革命对象错确认;二大高低两纲领,内打军阀外推帝。三大国共秋统一,政治组织要独立;国民一大新三民,联俄联共扶农工。四大国民分三种,民官领导工农盟;五大纠陈对农民,工农小资独裁制; 八七独秀枪杆子,革命起义总方针;三湾军队党领导,建军建党在古田。六大革命性质定,无产基础批左右;六届四中王明左,革命质形路军乱。遵义核心毛成熟,军事组织最紧迫;瓦窑抗日两先锋,口号工农换人民。洛川抗日领导权,减租减息转游击;六届六中党指抢,老毛提马主中化。六届七中尊老毛,决议思想作风集;七大少奇改党章,三大作风论联合。七届二中贺胜利,农村转城两务必。
经典文献简记
阶级分析有敌友,无产领导小农资;
湖南农民三阶层,民资两面信群众。
星火点燃根据地,毛思形成有可能。
本本思想缺调查,独立自主求实事。
革命战争不平衡,敌强军小共领土。
实践认识要统一,对立统一有矛盾。
二战武装夺政权,联系发展军略变。
论持久战四特点,民兵游击三阶段。
共产党人三法宝,伟大工程马中合,英勇战士两武器,革命对象性无力。中国中国分两步,新民主义和革命;性质国情全分清,农村武装根据地。新民主义论经纲,理论完整国政体。
延安整风三文献,改造整顿党八股。
文艺座谈是为谁,领导方法哲高群。
联合政府三作风,民主才能到社会。
目前形势需原则,土改两个军队十,首提新民三经纲,两个没收一保护。晋绥干部斗官僚,土改革命总路线。
革命进行将到底,民主专政首公开。
论人民外交有原则,述任务内容和职能。
十大关系始探索,积极因素要调动。
余略。。。。
第五篇:考研政治毛概知识结构
考研政治毛概知识结构及复习重点
毛泽东思想概论在整个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并列,同属二级学科。毛泽东思想概论是对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及其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与基本论断,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等概要的论述。
一、章节内容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第五章: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点击查看大理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第七章: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二、重点内容和基本线索
一个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三个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问题)、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包括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三个历史必然性: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三条特色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考生在复习这些内容时,一定要首先深入、仔细地学习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必须掌握该决议中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的阐述和基本评价,这是复习毛泽东思想概论必须把握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
考研政治毛概逻辑体系及复习方法
一、逻辑体系
毛泽东思想概论在整个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并列,同属二级学科。毛泽东思想概论是对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及其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与基本论断,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等概要的论述。
毛泽东思想概论由七章组成: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第五章: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点击查看大理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论问题的探索成果;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第七章: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概论重点内容和基本线索是:
(1)一个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三个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问题)、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包括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3)三个历史必然性: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4)三条特色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考生在复习这些内容时,一定要首先深入、仔细地学习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必须掌握该决议中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的阐述和基本评价,这是复习毛泽东思想概论必须把握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
二、复习方法
首先要注意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复习。首先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问题是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核心,是复习的重中之重。大量的分析题都出自这部分内容,而且选择题年年都考。其次是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和建设方针,这部分现实意义非常强。再次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最后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两部分内容。
泽东思想概论侧重考查原理原著,因此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观点和代表性著作要注意记忆。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史实也要注意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所谓理解,就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的来龙去脉,及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要认识清楚。当然理解本身也有个方法问题,那就是反复思考,要善于进行比较,如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就要注意理解。
要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这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的整体,这种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在长期的历史考验中形成的。在复习中,不能孤立地从个别词句上去理解毛泽东思想,不能抽象地、脱离具体条件地去理解毛泽东思想。
复习时要注意联系历史实际和现实实际。首先应该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有系统的整体的把握。同时应与历史实践,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把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以中国革命与建设不断提出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特别是应该学会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活的灵魂,着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勤于思索,培养综合思维能力,要对毛泽东思想的各个基本理论观点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作用等进行深入思考,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其次要纵横比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对毛泽东思想的各个基本理论观点,考生要进行纵横归类比较,分析鉴别它们之间的异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巩固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记忆。最后要联系实际,提高分析思维能力。复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要善于把毛泽东思想的各个基本理论观点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联系起来,从中得到启迪和借鉴,提高分析思维能力。特别是要注意着重批判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些错误观点,如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等。
了解了毛概的脉络之后,就会有一个大致的复习方向,这时只要掌握些方法和技巧,复习就会变得脉络清晰,有章可循,祝愿考生在毛概的复习中,能够迅速找到要领,驾轻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