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学总结1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含义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的,运用管理的资源,对组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二)管理的职能
①计划是分析情况、确定达到的目标并决定为实现目标需要采取的行动; ②组织为取得最大成功而分配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资源并合并和协调员工与任务; ③指挥 ④协调
⑤控制是监督组织或工作单位的实现目标的过程并在需要时采取更正性行动。
(三)管理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生产力属性----普遍性 社会属性----生产关系属性----特殊性
(四)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
1.科学性 2.艺术性
二、管理者
(一)管理者
管理者是对企业的绩效负有责任的人 管理者的核心任务:(1)建立团队(2)权衡利益
(二)管理者的分类
1.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 2.中层管理人员——贯彻、执行重大决策
3.基层管理人员——给下属分派具体工作,保证工作有效完成
(三)管理者的三种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传递方面:信息监听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角色
3.决策制定方面:企业家角色、故障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四)管理者应具备的三种技能
1.概念技能 2.技术技能 3.人际技能
三、管理学的特点、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管理学的特性
1.综合性 2.艺术性 3.不精确性 4.应用性 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
★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1.主要观点
(1)科学管理的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实施科学管理的关键——从“盈利分配”转化为“增加盈利” 2.泰勒管理制度
(1)工作定额原理:通过科学的方法制定出标准的工作时间; a.时间研究 b.动作研究
(2)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 第一流的工人:
(3)标准化原理(4)差别计件工资制
补充:甘特的“计件奖励工资制”,即,除了支付日工资之外,超额完成的部分,再计件给以奖励;完不成定额的,只能拿到日工资。(5)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原理
★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1.企业活动类别
技术、经营、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2.法约尔的十四条原则
权力与职责(职务权力、个人权力)跳板原则
3.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1.官僚体制
组织通过职务和职位进行管理。2.权力的划分
(1)传统性的权力
(2)超凡性的权力
(3)法理性的权力 3.官僚体制的特点
(1)明确的职能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3)建立相关的法规和制度
(4)业务的处理和传递以书面文件为准
(5)人员的任用(6)业管理人员(7)组织中成员的关系
二、行为科学理论
★★
(一)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1.霍桑试验(4个阶段)第一阶段:照明试验 第二阶段:福利试验 第三阶段:访谈试验 第四阶段:群体试验 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主要观点: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企业领导者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三、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主要管理思想和有缺点,理解各学派的主要观点
(一)决策理论学派
1.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 2.主要观点: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1)管理就是决策;(2)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3)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4)采用满意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最佳方案。(5)建立一种制度决策的人机系统。
(二)管理科学理论
1.代表人物:伯法《现代生产管理》
2.主要观点:(1)用数据说话,尽可能量化,侧重定量研究;
(2)借助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研究管理问题。
(三)权变管理理论
1.代表人物:伍德沃德《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
2.主要观点:组织和组织成员的行为是复杂多变的,因此管理方式或方法也应随情况的不同而改变。
(四)系统管理理论
1.代表人物:弗利蒙特·卡斯特《系统理论和管理》 2.主要观点:(1)组织是一个系统。(2)组织中的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这些子系统、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怎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第三章 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一、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 是指一切存在与组织内外、并对组织有现实或潜在影响力的因素。
外部环境
组织环境
内部环境
文化环境
物质环境
(一)一般外部环境 PEST 1.政治、法律环境:国际关系、政治干预、方针政策、政治局势、国体与政体等 2经济环境: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程度、储蓄与信贷、消费结构、收入水平
3.技术环境:科学技术发展、自然地理因素
4.社会文化环境:教育水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观念、风俗习惯
(二)组织特殊环境分析
行业中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1.新进入者:规模经济;品牌忠诚;资金要求;分销渠道;政府限制;其他; 2.替代产品生产者
3.供应者:对货源的控制程度;产品的特点;用户的特征; 4.购买者:购买数量;产品性质;顾客特点;市场信息;
(三)组织内部环境分析
1.企业素质分析:技术、管理、人员 2.企业产品分析:发展性、竞争性、收益性 3.企业财务分析
二、组织文化
是一种共有的价值观,最终要融入思想与行为。
(一)组织文化层次
1.物质文化层:企业面貌、产品外观和包装、技术工艺和设备特性、纪念物 2.制度文化层:一般制度、特殊制度、组织风俗
3.精神文化层:组织经营哲学、组织精神、组织风气、组织目标、组织道德
(二)组织文化的特征:独特性、相对稳定性、融合继承性、发展性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
第四章
计划职能
一、计划工作概述
(一)计划的概念和分类
1.计划的概念:计划是组织内部管理者根据组织环境的需要以及组织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根据组织一定时期的目标,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组织在该时期可以调用的各种资源进行预先安排、设计的过程。
★计划的内容——5W1H ①WHY——为什么做? 执行该计划的原因和目的; ②WHAT——做些什么? 计划的内容和目标; ③WHO——谁来执行计划;
④WHERE——在什么地方做? 实施地点; ⑤WHEN——什么时间做? 计划的时间要求; ⑥HOW——怎样做? 执行该计划的手段和步骤; 2.计划的分类
⑴战略性计划与管理性计划 ⑵短期计划、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 ⑶综合计划、局部计划与项目计划 ⑷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
(二)计划的程序
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确定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制定派生计划→编制预算
(三)计划的方法
1.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2.网络计划技术
二、目标与战略
(一)目标
目标——一个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二)目标管理
1.概念:一个组织中上下级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共同制定组织目标,然后把组织目标分解具体展开到组织中每个部门、每个个人,同时确定与目标相联系的责任和权力,并用这些措施来进行管理、评价和决定每个部门和人员的贡献和报酬的一整套系统化的管理方式。2.实施过程:
(1)共同设定目标
(2)审议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3)确定下级目标(4)逐级授权(5)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6)成果评价 3.目标管理的优点
目标结构体系+自我控制和管理
(1)强调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建立目标结构体系;
(2)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式管理,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评估”,促使权力下放的参与式管理办法;
(3)重视成果为主,过程的监督控制为辅; 4.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1)恰当的目标的确定有一定难度,且耗费时间(2)目标管理容易导致过分强调短期目标的短视行为(3)对人性的假设过于乐观导致的管理的挫折(4)存在不灵活的风险
(5)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的错误认识.(三)战略管理
战略 ——是为实现组织或企业长远目标所选择的发展方向、所确定的行动方针,以及资源分配方针和资源分配方案的一个总纲。1.战略管理过程
2.战略构造—— SWOT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波特的三种一般战略
(1)SWOT分析法
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2)波士顿矩阵
波士顿矩阵对于企业产品所处的四个象限具有不同的定义和相应的战略对策。① 明星产品。它是指处于高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这类产品可能成为企业的现金牛产品,需要加大投资以支持其迅速发展。
②现金牛产品,又称厚利产品。它是指处于低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已进入成熟期。其财务特点是销售量大,产品利润率高、负债比率低,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而且由于增长率低,也无需增大投资。
③ 问号产品,它是处于高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前者说明市场机会大,前景好,而后者则说明在市场营销上存在问题。其财务特点是利润率较低,所需资金不足,负债比率高。
④瘦狗产品,也称衰退类产品。它是处在低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其财务特点是利润率低、处于保本或亏损状态,负债比率高,无法为企业带来收益。(3)波特的三种一般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差异化战略的风险,使产品在行业中别具一格,具有独特性 聚焦战略,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或某一种特殊的产品
三、预测
(一)概念
预测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根据环境调查收集的资料,分析环境变化的规律,并据此估计环境在未来的变化趋势。
(二)种类
1.经济预测:宏观经济预测、微观经济预测 2.技术预测
3.社会和政治预测
(三)德尔菲法
(四)决策
1.决策,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或综合出优化方案的过程
2.决策的程序 ① 制定决策的理由
找出关键问题;明确决策的目标; ② 拟定可行性方案
多个方案,相互独立 ③ 评价并确定方案 可行性分析; ④ 评价已实施的方案 及时纠偏 3.决策的类型 P45 4.决策的方法和技术
定性决策 头脑风暴法 德尔菲法(什么是头脑风暴法)
定量决策 肯定型:盈亏平衡法
风险型:决策树法 非肯定型 定量决策方法1——肯定型:盈亏平衡法(见课本p51)
Eg:某厂生产一种产品。其总固定成本为20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0元;产品销价为15元。
求:(1)该厂的盈亏平衡点产量应为多少?
F200000Q40000PC15102)如果要实现利润20000元时,其产量应为多少?
定量决策方法2——风险型:决策树法(重点 见课本 p51)FZ20000020000Q44000PC1510
第二篇:管理学总结
拾忆小组个人总结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一、个人实训过程的表现与描述
1.第一次会议是组建学习小组,在这次小组会议中我认真的听了其他成员的观点然后发表看法,提出自己在关于宗旨口号目标等问题的看法,并建议由每个组员想一些关键词,然后组词造句,由于小组成员彼此并不太熟悉,我发言时还有所顾虑,有些观点没有提出来,最后听取组长安排负责公关部。
2.第二次实训是在教室讨论铅笔的用途,我积极动脑积极发言为小组贡献自己的力量,再课下的小组会议中为怎样做好笔记出谋划策,在第二次会议中在说话方面比第一次会议放得开了
3.第三次实训是模拟商务合同,与成员一起讨论如何做才能获胜,在第一局获胜后建议组长全出黑,这样获胜的几率更大,在课后的会议中积极与小组成员讨论发表自已关于课堂实训的看法,并按组长的安排写了一份总结给组长提供参谋。
4.第四次实训是新年策划书,我在小组会议中认真听取组长的安排并做好笔记,按要求认真写了一份新年策划书,在制作PPT时为技术员提供PPT背景图片,并提供节目单并出谋划策。
二、实训活动中关于管理学知识的运用
1.在组建学习小组时用到了管理学的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也用到了劳动分工,授权。
2.第二次小组实训中用到了决策,决策的依据,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
3.第三次实训用到了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原则,决策的影响因素,头脑风暴法,风险型决策方法,不确定决策方法,沟通。
4.第四次实训用到了计划,决策,组织,5W1H,目标管理,创新。
三、个人收获
1.在管理学小组中学到了如何让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2.结交了新朋友。
3.懂得了要尊重他人。
4.发现管理学涉及范围很广让我在解决问题是学会了仔细思考
四、经验教训
1.在会议中不能随便打断别人发言。
2.开会时要注意力集中。
3.开会前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能迟到要搞好团结。
五、启示
1.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
2.对待一门学科不能因为没接触过认为抽象就排斥它,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总能发现它的乐趣,使其具体化。
3.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尊重自己。
4.学到的东西要会用。
5.团结就是力量彼此团结才能把事情做好。
6.自己负责的事情要认真对待全力做好。
第三篇:管理学总结
二简答题
1.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人、物、信息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没有系统,也就没有管理。
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和伦理原理。
管理方法的分类
1、管理的法律方法
2、管理的行政方法
3、管理的经济方法
4、管理的教育方法
5、管理的技术方法
2.决策的过程
1、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2、确定目标
3、拟订备选方案
4、评估备选方案
5、作出决定
6、选择实施战略
7、监督和评估
3.组织设计与人员配备的原则(P289)
组织设计原则
1、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
2、权责对等的原则
3、命令统一的原则
人员配备的原则
为求得人与事的优化组合,人员配备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由事择人的原则。选人的目的在于使其担当一定的职务,要求其从事与该职务相应的工作。
(2)因才器使的原则。根据人的特点来安排工作,使人的潜能充分发挥,人的工作热情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3)人事动态平衡原则。使每个人都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实现人与工作的动态平衡。
4.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领导的能力;
2、下级的素质;
3、授权的明确性;
4、计划的周全性;
5、政策的稳定性;
6、考核的明确性;
7、沟通的迅速和明捷;
8、深入下层调查研究状况;
9、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5.需要,动机,行为以及需要,动机,行为和管理之间的关系
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指人由于缺乏某种生理或心理的因素而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平衡状态,也就是人对延续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需求的反映。简单讲: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与欲望。
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愿望或意念。
动机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为起着
引发、维持、推动和导向的作用,它驱使一个人的行为趋向预定的目标。
行为的概念
行为是指人在环境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映。行为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的统称。
需要、动机、行为与管理的关系:
需要、动机、行为与管理的关系是: 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控制和促进人的行为,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者首先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满足组织成员的正当需要,激励其动机与行为,要想方设法搞好需要引导和目标引导,以强化组织成员的动机,刺激成员的行为,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6.控制的过程与原则
过程:
一、确立控制标准
二、衡量实际业绩
三、进行差异分析
四、采取纠偏措施 原则:
一、重点原则
二、及时原则
三、灵活原则
四、经济原则
7.预算的特点和作用
P517
由于预算的实质…….三论述题
1.决策的科学性
决策的概念:所谓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间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定义: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决策的特点(1)目标性:决策要有明确的目的;(2)可行性:决策要有若干个可行的备择方案;(3)选择性:决策要进行方案的分析、比较和选择;(4)满意性:决策的结果是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5)过程性:决策是一个分析判断过程。(6)动态性:决策是一个不断循环过程。
2.勒温理论
P410…
勒温理论(P410)
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作风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专制作风、民主作风、放任自流作风。
1、专制领导作风。是指以力服人,靠权力和强制命令让人服从的领导作风。
2、民主领导作风。是指以理服人、以身作则的领导作风,把权力定位于群体。
3、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是指工作事先无布置,事后无检查,权力定位于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
根据研究结果,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工作效率最低;专制领导作风通过严格管理达到了工作目标,而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差;民主领导作风工作效率最高,不仅完成工作目标,且群体成员之间融洽,工作积极主动,有创新。
3.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的。这一理论主要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人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 响,而且更受相对报酬的影响,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所得的报酬以及自己付出的劳动,与他人所得的报酬及他人付出的劳动进行社会比较。可用下列表达式:QA/IA=QB/IB
该公式如果“ = ”,就认为是公平的,就会成为激励力量,能激发人的积极性;该公式如果“ > ”,就会感到自己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其工作积极性会得到保持;该公式如果“ < ”,就会感到吃亏了,工作积极性会下降。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将会根据公平与否的感知来调整自己的行为,采取不同的对策。
1.管理者在现实中公正无私的对待每个人。
2.克服平均主义的旧思想
3.改革不合格的制度,实行民主管理
五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综合运用人才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
2.管理学
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一般管理的原理和理论的科学。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学科。管理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3.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管理活动的思考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管 理实践中种种社会关系及其矛盾活动自觉的和系统的反映。管理思想是在管理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从思想萌芽﹑思想形成到不断系统与深化的发展过程。
4.管理哲学
是指关于管理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各种管理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管理方法体系,而作为管理方法体系前提的是管理方法论,即管理哲学问题。
1.决策
决策的概念:所谓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间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定义: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2.风险型决策
所谓风险型决策,是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哪种状态发生是不确定的,但是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大小是可以估计的。
3.不确定型决策
所谓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且这些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是无法估测的。
1.组织
组织的概念: 组织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由具有合作意愿的人群组成的职务或职位的结构,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一个系统集合。
2.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的概念:通过设计和维持组织内部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有效地协调工作的过程。强调两个要点:一是组织内部结构,二是组织中的相互关系。
3.环境
存在于一个组织外部,影响组织业绩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总和。
4.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的概念:管理幅度也叫管理跨度或管理跨幅,是指组织中的每个层次所管理人数多少。
1.领导
领导的概念:领导:是指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2.领导理论
领导理论的概念:所谓领导理论,就是关于领导的有效性理论。
3.激励
激励的概念:什么是激励?激励的定义:“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从心理学角度讲,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鼓励人充分发挥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
4.需要,动机,行为
参考上面„
1.控制
控制的含义:控制是组织在动态的环境中为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检查和纠偏活动或过程。也可理解为检查和纠偏的过程。
2.预算
预算的概念:预算是一种以货币和数量表示的计划,是一项关于完成组织目标和计划所需资金的来源和用途的书面说明。
3.控制比率
?……
4.盈利比率
盈利比率:盈利比率是企业利润与销售额或等相关因素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从事某种经营活动的盈利程度及其变化情况。
5.财务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
2、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是企业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
3、盈利比率 盈利比率是企业利润与销售额或等相关因素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从事某种经营活动的盈利程度及其变化情况。
第四篇:管理学总结
管理的二重性。
(1)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管理通过组织生产力、协作劳动,使生产过程联系为一个统一整体所必须的活动,是生产的自然需要。(2)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相联系,是“监督劳动”,是管理执行者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或业务活动目的的一种职能。
四大管理职能
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组织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而进行的活动。
泰罗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1)工作定额原理2)劳动时间定额3)对工人科学培训晋升4)标准化原理5)实行差别计件工作报酬制度6)双方认识到提高效率都有利7)明确划分计划与执行职能8)管理和劳动分离
两大贡献一管理要走向科学,二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理论要点 归纳出管理组织原则 合理的组织结构 管理职能
2.主要存在的不足 组织原则笼统抽象 忽略了对“人性”的研究忽视了外界环境的影响
韦伯的组织理论
特点:1)明确的分工2)清晰的等级3)成员的选用与保障 4)职业管理人员5)遵守规则和纪律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梅奥及其霍桑试验:结论:影响生产效率根本因素是工人本身、决定工人工作效率时,团体融洽性和安全感比工资更重要。
人际关系理论:
1.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士气,达到目的。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目标管理(MBO)是把目标作为管理手段,通过目标进行管理,以自我控制为主,注重工作成果的管理方法和制度。
目标管理优点:1)避免盲目性2)提高协调一致性3)改进组织结构的职务分工4)解决了控制标准和控制手段两个难点5)有利于调动员工主动性积极性6)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缺点:1)目标难以定制2)对组织稳定性要求高3)人性假设不一定存在4)受劳资关系影响大。
组织结构类型
3)直线职能制型结构特点: 职能机构作为直线管理者的参谋和助手 优点:既保证组织的统一指挥,又加强了专业化管理。缺点:直线人员与参谋人员关系难协调。
4)事业部制 特点:集中决策,分散经营。优点: 提高了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利于高层摆脱日常事务 有利于企业内部竞争 有利于全面型管理人才的培养 缺点: 独立倾向管理费用高
5)矩阵制组织结构 特点:采用双重指挥链、项目组具有临时性特点 优点:加强各职能部门的联系 有利于开发新技术、组织的灵活性。缺点:容易产生多头领导问题、2、由于来自各部门,对工作的好坏没有奖励与惩罚
3、结构稳定性差
领导5个基础权力:强制权,奖赏权,合法权,专长权,参照权
领导权变理论:1)菲德勒模式 :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下属相互作用的领导者的风格和情境与领导者的控制和影响程度之间的合理匹配。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者的风格应适应其下属的成熟程度。
人性的假设:
1、经济人假设 亚当·密斯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人的行为源于经济原因,必须以计划、组织、激励、控制建立制度
2、社会人假设 认为人的主导动机是社会需要
3、自我实现人假设 实现自我价值 激励定义3个关键因素:努力、组织目标、需要。
主要激励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阿尔德弗的ERG理论: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
3、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激励理论)
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它们不能对人产生激励作用,只能起保(维)持作用,故也称为维持因素。
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激励因素:成就;承认;工作本身;责任;晋升;成长保健因素:公司政策;管理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工资;地位
公平理论与管理
公平理论提示管理者:要重视了解员工的公平感,要建立公平的奖惩制度,要实行量化管理,增加公开性,综合设计,加强对员工的教育。
第五篇:管理学总结
第一章
管理的定义: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管理的二重性。
(1)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管理通过组织生产力、协作劳动,使生产过程联系为一个统一整体所必须的活动,是生产的自然需要。(2)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相联系,是“监督劳动”,是管理执行者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或业务活动目的的一种职能。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有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艺术性:即实践性、创造性。是指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必须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追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效率是以较少的代价完成活动,涉及活动的方式。即正确地做事 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即做正确的事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四大管理职能
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组织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而进行的活动。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管理者是由组织任命的,领导者则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自发产生的,因此,领导者不一定是管理者,管理者也并不一定是领导者。
A领导职能是管理职能的一部分,可以说管理职能的范围要大于领导职能。B领导和管理活动的特点和着重点有所不同.C在理想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是领导者,但领导者不一定是管理者。第二章
泰罗科学管理的实质内容
分工管理 标准化管理 科学化管理 优化管理2.优缺点 优点:开创了科学管理新局面不足:视野狭窄“经济人”假设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理论要点 归纳出管理组织原则 合理的组织结构 管理职能
2.主要存在的不足 组织原则笼统抽象 忽略了对“人性”的研究忽视了外界环境的影响
韦伯的组织理论
特点:1)明确的分工2)清晰的等级3)详尽的规章 4)非人格化的关系5)管理人员职业化
优点: 1)稳定2)高效
梅奥及其霍桑试验:结论:影响生产效率根本因素是工人本身、决定工人工作效率时,团体融洽性和安全感比工资更重要。人际关系理论:
1.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是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第三章:计划战略预测与决策
3、计划的种类
按时间长短: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按计划对象:综合计划、局部计划、项目计划按层次:战略计划、施政计划和作业计划按应用范围:政策、程序、规则、规划和方法
按组织内部层次逻辑:宗旨、使命、目标、政策、规则、程序、策略、规划、预算 按照管理等级:公司层次、业务层次、部门层次
计划程序: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计划前提、制定可供选择方案、评价备份方案、拟定派生计划、编制预算。目标管理(MBO)
是把目标作为管理手段,通过目标进行管理,以自我控制为主,注重工作成果的管理方法和制度。
特征:明确目标、参与决策、规定期限与反馈绩效 程序:建立体系、明确责任、组织实施、考评反馈。目标管理法的实质:
是员工参与制定目标,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细化;决策与计划相互渗透。区别在于:两者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优点:
强调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 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式管理 更好的管理弄清楚组织结构 鼓励个人投入
有效控制工作的开展 局限性:目标难以确定 目标期限短 专注结果
SWOT分析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
在某些领域可能面临各种威胁,要把这些劣势消除采用防御战略。利用那些机会这是公司真正的优势,采用增长型战略。
某些领域有潜在机会,把这些领域劣势加以改进采用扭转型战略。对目前优势领域进行监控,采用多种经营战略。第五章:组织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环境因素;战略因素;技术因素;组织规模因素与生命周期的影响
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1)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2)下属的素质和能力3)工作相似性 4)环境: 稳定---幅度大; 不稳定---幅度小5)计划的完善程度 事业部制:特点:集中决策,分散经营。•优点: 提高了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利于高层摆脱日常事务有利于企业内部竞争有利于全面型管理人才的培养 •缺点: 独立倾向管理费用高
直线职能型特点直线职能制是指在组织内部,既设置纵向的直线指挥系统,又设
置横向的职能管理系统,以直线指挥系统为主体建立的两维的管理组织 优点:既保
证组织的统一指挥,又加强了专业化管理。缺点:直线人员与参谋人员关系难协调。第六章 领导 管理方格论
(1.1)为贫乏型,领导者对职工和生产都极不关心,效果最差。
(1.9)为乡村俱乐部型,领导者充分注意搞好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组织气氛,但不关心生产。
(9.1)为任务型,领导者只关心生产,不关心人。(9.9)为团队型,领导者对生产和人都极为关心。(5.5)为中间型,对人和生产都有适度的关心。双因素理论(保健-激励理论)
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它们不能对人产生激励作用,只能起保(维)持作用,故也称为维持因素。
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激励因素:成就;承认;工作本身;责任;晋升;成长保健因素:公司政策;管理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工资;地位
一、强化理论
1)正强化——鼓励应肯定的行为
2)惩罚——通过强制措施减少或消除消极性的结果
3)负强化——通过预先告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出现。4)忽视——不予理睬某种行为 公平理论与管理
公平理论提示管理者:要重视了解员工的公平感,要建立公平的奖惩制度,要实行量化管理,增加公开性,综合设计,加强对员工的教育。领导的权力
一是来自职位的权力,这是由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赋予的,并由法律、制度明文规定,属正式权力。这种权力直接由职务决定其大小,以及拥有与丧失。制度权
二是来自管理者自身的个人权力。主要靠管理者自身素质及行为赢得的。而个人权力则是包括在广义的权力概念中,它在相当程度上属威信范畴。自然权 第七章 控制
前馈控制:预计可能的输出结果来预先调整输入量,既控制原因而非控制结果。是最好也是最难的控制方式。
如:提前招聘员工、适时增加原材料库存 •现场控制:主要为基层管理人员采用。
•反馈控制:根据输出结果来调整输入,是最常用的控制方式。最终成果或中间成果(季度、月度检查)八章;其他
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1有效沟通的障碍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有选择地接受;沟通技巧的差异 人际因素,主要包括:信任程度;信息可靠性;相似程度
结构因素,包括: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团队规模;空间约束 技术因素,主要包括:语言;非语言暗示;媒介有效性;信息过量2有效沟通的实现
充分重视并正确对待沟通工作;用心倾听并着力提高其水平;努力改善沟通环境;“缩链拓渠”保畅通;建立有效的纵横向沟通机制,构建高效的信息网络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