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课堂诗歌鉴赏教学有效性初探
高中语文课堂诗歌鉴赏教学有效性初探
古语有言“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少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①,我们期许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恰到好处,“吐纳之际有清泉潺潺,挥洒之间有风云奔走”②,课堂上教师闲庭信步,学生从容自信,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境界。
然而可悲的是,长期以来,我们苦心孤诣地追求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规范化,使得教学成了例行公事;每节课我们孜孜追求的教学流程的标准化、模式化使得学生远离了课堂,失掉了个性。
先看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一:公开教学——比较鉴赏《蜀相》与《书愤》
教学目标 在比较鉴赏两首诗歌的基础上,走进作者,了解诗人内心涌动的情感。
教学步骤
1、复习了解两首诗歌主要思想内容。
2、知人论世走进作者。
3、深入探究了解成因。
教学结果 课堂沉闷,学生发言人数较少,学生参与性不高。
教学中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案例二:公开教学——苏东坡词鉴赏
教学目标 在学习掌握《定**》的基础上,比较苏轼遭贬后同一时期的作品,深入探究思想成因,做到走进诗人,了解诗人。
教学步骤
1、深入学习《定**》,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复习巩固遭贬后同一时期作品。
3、深入探究诗人思想,走进苏轼,了解苏轼。
教学结果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落实了教学目标,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这两堂公开课都是讲诗歌,其步骤也基本相似,可是教学结果却大相径庭,原因何在?
在教学第一步时,案例一中课前我自认为学生对这两首诗歌已经掌握了解,教学是直接提问“两首诗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有何异同?”,如此大的问题,一开始就吓到了学生,这样就造成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和我出现了距离。教学案例二时,由于我拿不准学生究竟掌握到了哪种程度,课前我让学生先查阅了相关资料,看了他们写的对诗歌的了解,所以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中对了解《定**》的问题提了三个:诗中写了一见什么事?可以看出诗人的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如此简单的提问,学生反映活跃,也和我真正的融入了课堂。总结起来是,案例一中我把学生想得过高,并没有真正走近学生,课前忽略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案例二中问题从学生入手,虽然问题简单,但能从学生出发,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如何做到真正的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身为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中让学生乐学、会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阅读的主体,在《语文新课程》一书中指出:学生在诗歌教学中(引用课标)
在我看来,根据学生诗歌阅读的不同层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认知性阅读
学生要获取丰硕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通过阅读的积累。在阅读的时候,无论是长篇的文学作品还是短小的记叙文,作者在作品中所描绘的形象经由形象思维跃然纸上,让读者不仅会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形象图像,而且这种形象图像会与读者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使头脑中的形象活起来,成为一种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形象。为下次阅读其它文学作品储备了逼真的原型形象的信息。如杜甫《登高》中对秋天的描写:“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三峡》)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杜甫的这首对于秋景的描述堪称经典,学生再遇到类似描述时,在脑海中就能想到类似的画面,为下次阅读鉴赏奠定基础。
2、理解性阅读
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调动了眼耳鼻舌身等多种感触器官,感受到了赏心悦目的景物、悦耳动听的声音、沁人心脾的芬芳、香脆可口的佳肴和益智感人的思想。读出了文中之文、景中之景、象中之象和境中之境,领悟到了文字中蕴含的鲜明感情和深刻思想,这时候,抽象的文字里融入了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意志和审美倾向,含蓄的文字变得通俗了,简练的文字变得充实了。这样,文本的内容变得清晰、具体而真切,学生和作者在物象、情感及意念上进行了一次跨时空的亲切交流,也许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也许是一种情感的抚慰。无论怎样,对读者来说,是一次阅历丰富的过程,经验积淀的过程。如同样写《秋思》,张籍和刘禹锡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一为思念亲人,一为诗情满怀,让学生理解了秋天在悲凉、萧瑟之外的异味。
3、评价性阅读
阅读和写作一样,是学生通过艺术形象来把握和体验观察的思维活动。青年评论家南帆说过:“作家的意义在于率领读者对置身的日常环境进行美实突围。”阅读不是学生个性的锁链,也不是对学生个性的禁锢,更不是对学生个性的扼杀。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在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还需要继续深入地进行评价,鉴赏形象,体味风情,表达情感,流露思想,洞察世相。这样,学生将客观的文字变成了主观的思想或情感,在形式上外化成了一些可见可感的符号,学会了使用知识和欣赏知识,学生思维得到了发展。如读过《孔雀东南飞》,学生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对封建社会中家长制度有了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就能正确看待“刘兰芝遭遣”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对人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4、创造性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一般情况下,学生关心的不是我自己怎么看问题,我自己怎样想问题,而是老师怎样看问题,老师期望的答案是什么。在心理上,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老师的答案,而不是向老师的答案提出挑战。而文本教育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德国心理学家威特海默认为,思维是以顿悟为基础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就是对问题的顿悟,并获得新的前所未有的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他强调了对事物内在关系的顿悟,对创造主体本身的知识和经验缺乏考虑。而斯坦伯格认为创造性思维与人的智商是单向的正相关关系。这些理论的提出为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尝试、运作和实施过程中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其中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写出了梦游天姥所见之景。欣赏诗歌时就需要学生充分地调动思维,自由地想象,释放情感,张扬个性,达到与诗人心灵的契合,这也体现了学生在课堂阅读中特有的阅读独创性。
根据学生的阅读体验,如何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在我看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自身方面:
1、扎实备课,落实备课内容。
要重视预设。有效地处理教材,重视预设,是衡量一堂课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对所讲内容熟烂于心,对所讲诗歌有自己的个性化解读,懂得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切不可因循守旧、一成不变,一味从头到尾分析讲解。其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更是重中之重。
2、重视预设,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3、关注学生,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便于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注重教师自身储备。
教师要有“用一辈子备一堂课”的理念。不断的看书,不断的充实自己,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学中的不断积累可能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可贵资源。
二、课堂教学方面:
把握好语文教学的诗歌阅读课堂一般分下面三个阶段:
(一)、“寻声暗问弹者谁?”
教师要利用课堂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堂教学开始的5-10分钟时间,了解学生。他们在我们设定的目标中,掌握了哪些,哪些是我们要重点讲的,那些是我们何以少讲的,我们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重点突破,一开始的教学就找抓住学生的心,这样为了学生的课堂就能全面展开。这一投石问路,即全面关注了学生,又提高了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苏)我听过一位老师讲陶渊明的《饮酒》,他的开场非常精彩,教师在读诗的时候感情把握上故意读错,就让学生去评价,结果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了,他们不但能指出老师的问题,同时还讲出了原因,可贵的是学生的分析出乎我们的意料。看来陶渊明的思想可以少讲了,这个程度已经超出了八年级一般孩子的水平,这就需要教师重新调整教学,以适应课堂中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
这一环节主要是创设情境。教师要在这一阶段与学生相互质疑,提出一些与他们知识水平接近的问题,要让学生既能解决一些,又不能完全解决,做到适当的拔高,这一阶段教师要让让学生在质疑中有想学的动力。使学生感到激动,“这一切就在我的眼前发生,可我却怎么没有认真思考过他呢?”(苏)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尽最大努力去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他们发现、解决疑难问题提供必要的阶梯和跳板。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课文的重点、难点,善于提出一个提纲挈领性的问题,就能很好地理清教学的思路,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目标得以高效率的完成。
1、提问应有一定的思维难度
语文诗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首先要紧扣教学内容,必须蕴涵一定的难度(诗歌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形象是什么,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其次,要符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等)。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失去兴趣;问题过难,学生会有种畏惧感,甚至失去信心。因此提问一定要难易适中。比如,还是在讲陶渊明《饮酒》,当学生对教师诗歌朗读应经评价的非常到位时,如果教师还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模式问学生,“他的这种情感在诗中哪能表现出来呀?”这样学生就觉得没什么意思,无法激发起他们学生的兴趣。但如果教师问道,“诗人的这种情感为什么会产生?”学生就有了动了了。由此可见,问些蕴涵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学生所受到的启发效果就越好,课堂教学效率也会越高。
2、提问应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好的提问往往表现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逐级向上。“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同:悦”)以解。”(《礼记学记》)教师发问,也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现教学的思路顺序,符合学生的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因此,教师要善于“揣摩”学生的实际心理,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意图,抓住关键之处相机诱导。我在案例二中的那三个提问,就是让学生一步步走进苏轼,走进苏轼的思想。从而更好的了解苏轼,解读苏轼。
3、用对比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
对比提问,使学生从对比中加以比较,在不同之处加以分析,然后再综合、判断、推理,进而得出新的结论。这样,他们就会在深入认识事物、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很好的培养思维深度,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如对鲁迅散文《藤野先生》的教学中,不但要理清课文的故事情节,而且还要深入到课文的思想内涵中去,我就试着提出这样的问题:其一,这篇文章写了两条线索(明线,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如果我们只写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请同学们想想,这样的主题与原文主题的区别。其二,改后对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形象有无影响?从这两个对比提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要解答得完满和恰当,并不是一件易事。但是,这个对比提问,恰好可以刺激学生学习和探索问题的兴趣,引起他们的积极思维。经过学生积极思考,最后得出结论:改后文章的主旨不如原文更能体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感情和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学生认真负责、严谨治学的精神。原文中鲁迅厌恶东京中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观看电影后弃医从文等,这些事件更能突出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感。受毒害的日本青年对藤野先生是反面衬托,在仙台帮助鲁迅先生的日本学生是对藤野先生的正面衬托,由此可见,原文更能突出人物形象和主旨。通过对比,调动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达到对文章深刻理解,从而培养了他们深入思维的优良品质。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师要不失时机的把握教学机制,做到“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师生共同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告诉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很重要,而这一阶段我把它叫做教师的点拨成为关键所在。有时我们回教学生回答一些个别的、零碎的小问题,可这样往往打断了学生思考的思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建议的那样“我就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是每个学生在听我讲解时,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库里把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某个地方正好是个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死了在某处断了线,那我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
这三个阶段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一个点拨者的作用。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搭建好已有知识和未知知识的桥梁。既要让学生发现问题,又要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真正还课堂与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此外,教学中教师对诗歌教学还可以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模式。
(一)、万紫千红总是春——专题漫谈
“专题漫谈”是一种灵活而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方法,我们可以从多种视角确立不同的专题来引导学生把学过的古诗词及时加以整理归类,引导他们对同一题材或主题的诗篇进行整体感悟理解,使他们对诗篇有更深更广的理解,进而上升到文化、生命的层面。今年夏天不可的时候,由于面对的是高三的学生,所以就对课本上涉及到的诗歌分专题为学生讲解分析。比如从诗人的视角我对课本中的诗篇进行了整合,分为“李白篇”、“杜甫篇”、“苏轼篇”、“辛弃疾篇”、“李清照篇”等等,在讲解中我不但分析课本中所涉及到的诗篇,更主要的是对诗人让学生有了全面的认识。苏轼的达观、李白的洒脱、杜甫的悲悯、辛弃疾的悲壮让学生都能深刻的体会并理解。这种“专题漫谈”的形式,不但使学生有效复习,还便于学生深入探究,活跃思维。
(二)、千里莺啼绿映红——比照对比
比照对比的教学模式,包括同一诗人不同诗篇的比照,不同诗人诗作的对比,不同诗篇整体的对比,不同诗篇局部的对比,诗与文的对比等等。这也是我在假期补课时采用的教学模式。同登岳阳楼,李白与杜甫的感受就不尽相同。通过比照对比,发现心静不同,境遇不同,根本是两人性格不同,对比过后学生对这两位诗人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课堂评价方面:
诗歌教学过程是艺术的再现和创造性过程,教师每一节诗歌教学课都应是如此。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自己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应大胆改革,注重恰当的教学评价,让学生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尝试、思考,在智慧的互相撞击中闪现出创造性的火花。
课堂中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检测,对所讲知识看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诗歌教学的检测我通常会让学生进行思维体操的锻炼。让他们或评价这首诗,或评价这位诗人,或就所学的谈谈自己的感受,基本上学生每此学完诗歌后,都会梳理自己的思维,这也就他们积累了很好的素材。
实践证明,抛弃约束和包办,提倡民主的教学,在诗歌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思维方式,耐心倾听和热情接受他们的观点,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学生在诗歌欣赏中,才能洞察出别人没有理解到的句意,联想到别人没有领会到的意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要通过恰当的评价,机智得将学生引入创造性的教学轨道。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贯穿在我们所教的每堂语文课上,更应贯穿在我们教学的思想中。它不但关注知识,而且更崇尚智慧,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就需要我们用一颗灵动的心去触动每一位学生的心弦,让她们在大语文的氛围中感受语文,教师身心舒畅,学生乐学爱学,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而且,专家们都说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诗歌单元的教学让笔者感觉收获很大,这里来谈谈笔者的教学感受。
诗歌作为我国科学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史的一个奇葩,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诗歌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古代诗歌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代表着高品味的文学趣味,中小学生可以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中小学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诗歌教学实践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培养伟大的人文精神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高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又要求对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我们在教法上传统采用创设情景法将学生带入特定意境中感受作品形象对古代诗词有自己的感悟。既然是感悟和鉴赏,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师有自己的感悟外,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感悟和独特想法,让教学也带有个性化色彩。往往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使得诗歌教学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下面是笔者上课的一个实例,从这个实例来谈对诗歌鉴赏课的个人感悟。
在上了几节关于炼字型的诗歌鉴赏课后,笔者带着学生总结一下这类题型一般的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高二学生对于诗歌鉴赏也有一定的阅读体验,这点他们也可以总结出来。通过展示近几年高考中关于炼字类型的诗词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如何答题能抓住得分点,接着师生共同探究找出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笔者感觉这一课上得很是热闹,学生也很积极。笔者给学生留下三道题目都是关于炼字类型的,笔者抽查一个班级的作业,结果发现问题很多,模式是有了,但是对于诗歌的内涵理解没有把握住,光有形式没有内容,这是很大的问题,下面就一个教学例子进行简单分析: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好多同学的答案就是说“看”字用得好,很形象,主人公看到眼前的景想到留别的愁苦来表现内心依依不舍之情。这种答案表面看问题不大,但是“看”到底什么意思,在文中到底是个什么妙处几乎没点出来。当然,这首诗便变成了讲课的重点。于是,笔者就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看他们答题的漏洞,然后具体去解析这首诗歌,先看诗歌的题目,强调“南浦”跟长亭一样都是送别的代名词,意见“南浦”令人顿生离愁,接着看诗歌找关键词,目的就是让他们领会“看”字在文中的妙用。拓展的时候,笔者举了《别赋》中的句子帮他们消化所学。看似学生有所领会,一节课下来笔者觉得特累,感觉这种教法没什么太大的效果,但是一时真是想不起来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讲鉴赏题目,一时走进了死胡同,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
在另一个班上课,笔者思路一时没打开,如果还按照上面的方法去讲课,收获甚微。笔者就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先让学生欣赏一下李清照《一剪梅》的mv,在《月满西楼》这首韵味十足的歌曲中,学生仿佛也被带到了词中的意境中来,有的学生看完后居然在书上写下了大约二三百字的鉴赏片断,每个同学鉴赏的角度也不一样。于是笔者顺势把《南浦别》打在大屏上,学生开始没多少反映,接着展示题目:“假如你是导演,你怎么把这首诗拍成mv或做成flash动画,要把诗中所要展现的东西表现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好。”班里顿时热闹起来,三五成群讨论起来。十分钟后,同学自告奋勇把自己的剧本设计讲给大家听,创意十足,包括配什么类型的音乐,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动作,包括什么颜色的字体学生都考虑到了……笔者觉得最好的就是班级一个学美术的同学和她同位的配合,一个画画,一个用语言去解说,生动形象,意境设置精彩独到。我们把鉴赏课变成了对诗歌的再创作课,一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就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常用的创设情境,体验情感教学法。上面的课堂实例中,传统的创设情景法和现代化多媒体被结合了起来,创设教学情景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生动、具体的形象。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语文中有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篇目,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那些生活阅历不深、没有身临其境的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也许无法理解,而借助于影视形象再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和形式美。传统与现代的适时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二学生也开了计算机这门课程,他们主动将所学计算机知识用于语文课堂,学习诗歌的兴趣大大提高,自己找了好多课本外的诗歌进行情境创设,并成立了诗歌兴趣小组,达到了学习诗歌空前的高潮。
笔者的教学思路这时候彻底打开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由“山穷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收获很大,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他们独特的想象力,他们的创造力带有个性化色彩,笔者也发现了原来班上的学生这么有才!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知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能增进教学效率,提高信息增殖率,扩大教学规模。在新的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心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我们要认真探索一下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尝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同时把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我们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巧妙结合,打开了诗歌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让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方式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不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并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久而久之, 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2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和谐的韵律,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质获得提升,文学艺术素养有所丰富,不断完善。
诗歌教学贯穿了从小学到初中的全部语文教学过程,甚至可以延伸到幼儿学说话时候。按说,初三学生应有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了,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何在呢?经过长期观察,我感到以下几个因素阻碍了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鉴赏:
1、背诵积累少。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识记,恰恰相反,要提高语文素养,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原始积累。由于一些错误的认识,目前学生能完整背诵的诗歌非常有限,这对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对语文教学都是极大的悲哀。
2、语言障碍。古代诗歌中的特殊句式,文言词汇,都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鉴赏。
3、缺乏必要的训练。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一首诗歌,学生即使感悟到了,也不会表达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除平时教学中的不足,就是重讲轻练,同时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基于以上思考,高三诗歌鉴赏训练中,通过对内容归类,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理解能力;通过训练解题模式,提高鉴赏表达能力。
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常常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者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诗歌作品。“以世论诗”即为再现当时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以其世观其诗。
语文教学应该重欣赏,而诗歌教学尤其要重视欣赏,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对比较难懂的古诗文更加不赶兴趣。
当然,要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并不是仅靠一朝一夕之功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诗歌训练中,了解作者,辨清风格,仔细揣摩、细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认真积累一些诗歌知识,增加自己文化底蕴的积累,相信我们在“操千曲”“观千剑”之后,一定会“晓声”“识器”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古典诗歌鉴赏阅读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3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古典诗歌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教学对于陶冶性情、加强美育、继承传统,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在诗歌教学中,知识、技巧训练大于思想的领悟、价值的追求、审美的熏陶。这有待于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高考指挥棒效应明显的大环境下,设想如果不考诗歌,又有多少学生真正主动的搜集诗歌、背诵名句、感悟意境?因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1]当代高中生浸泡在媒体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情境中,很多学生拒绝传统,崇尚个性,已经失去学习诗歌的动机。如果诗歌教学与现实脱节,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更加厌恶诗歌学习,这与诗歌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周易》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高中诗歌教学求新求变迫在眉睫。在新课程背景下,变的是思想、方法,不变的是道德感悟、审美追求。道德的崇高与审美的品位是学生对诗歌的自觉式追求。现从心理学视角,从动机、美感(艺术鉴赏)、能力三个维度,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高中诗歌教学改革,并作一定的反思。
一、背景分析
传统的诗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形成符号化认识。如谈到杜甫,就想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成“诗圣”,思想是“忧国忧民”。提到李白,就想到他被称为“诗仙”,将他与浪漫主义紧密联系,想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这已形成当下标准化、范式的诗歌教学模式,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思维定势”。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引导学生以知人论世为起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平衡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创新能力。而《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梦”属于想象的类型,教学中带领学生跟随李白的思维踏上多彩的追梦之旅,找到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衔接点,回归现实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王国维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结合体,鉴赏诗歌除了进入意境中外,还可以获得情感的愉悦、心灵的共鸣、审美的体验。而高中生鉴赏诗歌,有三大步骤:读懂诗歌、感悟意境、创新理解。其中激发学习动机是前提和基础,感悟意境是领悟与内化,创新理解是目的与结果。
以下是从心理学角度解决上述问题:
一、培养学习动机
“诗歌教学是重点更是难点,年代久远,时空跨度大,要想真正领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需要每个参与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品味诗歌。”[2]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是课前问题的设置。“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3]针对《梦游天姥吟留别》我确定的课前预习目标是:(1)温故知新,复习已学习的关于李白的诗句;(2)知人论世,了解李白豪迈洒脱的生命轨迹;(3)诗海探珠,联系诗歌谈别人对李白的评价;结合这一学习目的,我创造性地选用诗歌名句,分别是温馨预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学子用功时”、知人论世“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诗海探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并将这些学习目的作为学案,课前复印给学生。
“温故知新”环节我引用一段文字:
就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秦民们曾一千次地吟咏过的那条河,白霜与芦花茫茫;魏武曾挥鞭遥指过的那片海,秋风正洪波澹澹;我们将在边塞再听“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久远浑响,我们将到荒原重温“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兴衰无常;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息使我们也“怆然而涕下”,令“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傲啸也激起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赤壁大江东去,那尚未销蚀的铁戟被大浪淘出,问英雄安在?楚天千里清秋,那在少女的红巾翠袖上留下泪痕的豪杰,已身老沧州!杨柳岸边,晓风残月凄然相送;春花秋月,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中最重要的一条:引起学生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这段文字中,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是:秦民吟咏与音乐的魅力;魏武与海的渊源;边塞诗的雄浑豪放与美国西部片的苍凉之美;“怆然而涕下”与“揾英雄泪”的异同点;“三赤”名篇与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柳永与“奉旨填词”的故事;李煜与仓央嘉措、纳兰性德三个“情圣”的人格魅力。
“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实践和训练、测试手段,在未来的教学和测试中将更加受到重视。要提高比较阅读的质量,必须熟悉比较阅读的思维方法:求同和求异。”[4]无论求同还是求异,这段文字都能从音乐、地理、影视、文学、宗教等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内心的共鸣,维持其对新鲜知识的好奇心。
“知人论世”环节设计问题:
“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这样清晰地规划了自己的生活蓝图: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他希望找一条终南捷径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5]李白的个人理想是否现实?他的个人才华如何一步登天,成为唐玄宗的御用文人?李白的性格是否适合醉心于功名利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适权贵”与他的“卿相”理想是否矛盾?
这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结合文本,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体验进入到诗歌中来,达到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诗海探珠”环节我引用李白的《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首诗的“亮点”在“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上,“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蓦然回首,发现李白也有人格上的“偶像”孟浩然。由此联想到《诗经·孔子世家》中的名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在李白傲慢、不可一世的外表下有一颗谦逊的内心。打破对李白认识的思维定势,也是维持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在“温故知新”“知人论世”“诗海探珠”这三个课前预习环节中,学生能带着兴趣去阅读文本、了解诗人、反思自我。这为后面进入诗歌文本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追求美感体验
“林萍在《引导学生徜徉在美的意境中——中学古诗词教学琐谈》中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美:①紧扣情与景,赏析意境美;②知人论事,感悟意境美;③品味“诗眼”,进入美的意境;④激发想象,感受意境美。”[6]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台精彩的戏剧,是一部多章节的小说。要想让学生打起精神来听课,课堂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内涵,还需要一个精彩的导语。”[7]要让课堂这幕“戏剧”高洁雅净,让课堂这部“小说”气势奔放,“导语设计”可以视为一堂课的“凤头”,应斟酌再三。这是我执教《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入时的一个片段:
师:(展示图片)天姥风光欣赏。同学们,欣赏完天姥山的风光,你有哪些感触,能不能用四个字概括一下你的心情?(绥棱教育信息网 www.xiexiebang.com)
生1:风光旖旎、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生2:湖光山色、田园风光、神仙世界。
师:同学们概括的很好,那么,除了,天姥山外,还有哪些山让你们向往呢?
生1:我想到少林寺去看看,我向往嵩山,感受一下那里武术氛围。
生2:我想登上泰山,感受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据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经到过那里呢。
师:不错。你也可以去那里沾沾灵气啊。刚才这两位同学向往的山统称为什么呢?
生:统称为“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这是我从《笑傲江湖》中了解到的。(其他同学偷笑)
自我反思:
一、展示图片方式的好处:(1)符合心理学“有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吸引到课堂上来;(2)情境式导入。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绚丽多姿的天姥山的风光,能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领悟到钟灵毓秀的内涵;
二、对话式导入。符合心理学中的“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原理,由天姥山到嵩山、泰山,再总结“五岳”,谈《笑傲江湖》,神游万里,但又“入乎其中”,可谓妙合无痕。
三、体悟意境美。“如梦如幻”的天姥山与超然物外的李白完美融合,使学生明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诗的意境,并与本诗“诗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契合。“神仙”怎能被尘世的污垢所蒙蔽呢?
四、提升审美品位。这段对话中出现对多的词是“山”,如设计与泰山有关的诗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并进行有关“山的沉稳”与“人生豪迈”的片段写作,必能使学生的作文有“源头活水”,净化学生日益浮躁的心灵。
三、激发创造能力
“创造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首当其冲,因为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8]创造能力具体表现为诗歌鉴赏中立足于文本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而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①诗歌为什么不直接写天姥山,写“瀛洲”的作用?②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③天姥山真的有“四万八千丈”这么高吗?④“天姥连天向天横”与《蜀道难》“可以横绝峨眉颠”两句中的“横”是“冲”的意思吗?⑤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⑥“且放白鹿青崖间”的“鹿”可以理解为“功名利禄的”的“禄”、“大道如青天”的“道路”的“路”吗?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古代三座仙山之一的“瀛洲”的了解,感受到天姥山的神秘、梦幻色彩;“四万八千丈”是夸张的修辞,突出天姥山的高峻,并与“横”联系起来,对天姥山获得挺拔、高大的感性认识;而作者花大量笔墨写梦境,是采用象征手法,写梦中仙境的美妙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让学生获得理性的认识。只有在感性与理性之间不断进出才能让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被思维的“牢笼”束缚,做到收放自如;至于将“鹿”解读为“禄”或“路”,只要有合理的解释,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把决定权交给学生未尝不可。
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本身是个难题,从意象、语言、艺术手法、思想感情四方面赏析诗歌,已成为教学的范式。从动机、美感、能力三个角度谈诗歌改革,本身有些牵强附会。关于诗歌鉴赏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实施策略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抓住学生的心理,“以人为本”让学生自愿、主动地接触诗歌,获得诗歌意境的美感体悟,在传统与现实中找到平衡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鉴赏能力,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是要追寻的目标。
【第4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从刚接到课题的诚惶诚恐,到备课过程的煎熬辗转,到走上课堂的坦然自若,这节公开课,让我实现了十几年教学生涯的飞跃,完成了对课堂教学认识的质变。
反思此次公开课感触颇多,有收获、有遗憾,更有满满的感动和幸福: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有这样一个锻炼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我也诚挚地感谢每一位关心帮助我的同仁们,他们在百忙之中给我调课、观课,坦诚地为我指出教学设计的不足和上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热诚帮我出谋划策,优化课堂设计……正是各位领导同仁的满怀智慧的无私引领才使我得以重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诗歌鉴赏是中考备考的难点之一,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方面细心研究了各地中考题尤其是我市近五年的诗歌鉴赏考试题型,认识到考试涉及比较多的是内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类题型,另外就是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类;另一方面从侧面了解到,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得分率较低的主要是在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类题型,因此确定以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这两类题型为重点进行答题技巧的探究揣摩。同时结合当前初三学生实际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设置了这样一堂课。
为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本节课我借鉴“三步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的基本原则,设计了第一步积累知识、第二步培养能力、第三步拓展训练的课堂大框架,整堂课又分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了解课标考纲,第二环节理题型、明重点,第三环节明手法、增能力,第四环节品字词、赏语句,第五环节实战演习、规范答题。我认为整节课学练结合,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知识有了升华,能力有了提升。
下面我就这节课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实际课堂效果和目标达成的经验总结如下:
1.对中考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和命题角度的梳理和把握。
为了让学生初步把握中考诗歌鉴赏的出题方向和题点的分布的变化规律,我下功夫搜集了山东各地市近几年的中考诗歌鉴赏诗题,集中精力对我市近五年的诗歌鉴赏题进行了纵向的分类整理和整合梳理,意图一方面通过几年考题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的变化和考点、难点的分布,从而总结出一些命题规律,并以此为抓手让学生总结出各种出题方式和做题方法,使学生的做题能力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对中考诗歌的鉴赏的感性认识,消除对这类题型的陌生感甚至畏惧感。
2.摸清学情,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欠缺的能力进行重点突破和有效指导。
备课伊始,我把中考涉及频率较高的内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确定为课堂的重难点,但是,区教研室范老师结合中考命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得分情况,及时为我调整了课堂教学目标。为进一步摸清学情,找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应考过程的薄弱环节,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在不同学校、不同水平层次的班级中两次试讲,以此确立了合理的目标,并检验课堂环节设计和导学案上试题难度的合理性。
从实际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掌握了答题步骤,明晰了鉴赏的一般答题思路及规范的表述形式,突破了学生在面对诗歌鉴赏题时往往“心中有而笔下无”的瓶颈,能够依分布点有效作答了。
3.注重了对学生答题规范的指导。
据了解,参加中考阅卷的老师很多是高中学校刚刚送完高三的老师,他们每天面对的学生答题能力和规范程度与初三的学生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语文阅卷不可避免的主观性会使一些答题不规范的学生语文成绩受很大影响,很多所谓发挥失常的学生,我以为,其中的原因恐怕多是由于答题不够规范。规范答题意识的强化和习惯的养成,贵在平日课堂教师的重视和引导。因此,在课堂上,我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还特别重视了规范答题习惯的培养。通过细心的指导和温馨的提示,很多学生在导学案上的答题书写和用语规范程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学案贯彻课前、课中、课后,提高了课堂效率。
为构建合作探究、自主高效课堂,在这次公开课中,在教研室专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尝试编写使用“学案”。虽然因为对学案的认识不到位,导致编写过程中几易其稿,但我自己感觉,学案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习目标清晰,分项成果有了载体,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有了依据,让课堂的推进有条不紊,有效渗透了复习的方法,引领了学生温故知新。
学案的编写,让我学会改变教学策略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它让我不停地反思是不是站在学生立场备课、上课。学案的编写,大大提高了我备课中的“选材”能力,课堂上与学生的“亲和”能力以及方法中的“导演”能力。学案的使用,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内容更清楚,学习方法更有效,学习过程有本可章,合作探讨有了平台,连做笔记的效率都大大提高,也让一节课学习时间更合理、更科学。如果没有学案,我很难相信自己能够在一节课上完成如此丰富信息量的交流。
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案的检查,迅速地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同时督促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我尝试的这种教法,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这堂课犹如一面镜子,让我获得了一定的自信,对于自己的认识有了新提高,但这认识绝不都是正面的。这面镜子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氛围驾驭能力的不足,学生主动质疑问难不够,创意问题不多。
有位教育家说:“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火把,用我们的智慧去点燃;而不是把他们看成一个瓶,用我们的知识去浇灌。”
回顾本节课,虽不乏对学生的提问,但诚如观课老师所言,却缺了学生的主动质疑,我还是太过拘谨于课堂的预设,没有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乍看去,这群孩子很听话,积极的记笔记,回答问题。但这背后都是我在主导着,知识是在实践中习得的,一堂课如果不能真正做到学为主体,真正的放手发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思考的意识,终究是算不上一堂真正的高效课堂的。
2.预设的东西多了,生成资源少了。
叶澜教授曾经针对生成性的课堂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就要求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成为知识王国探险队的队长,而不是旅游团的讲解导游。
但是在我的课堂上,为了能保证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我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导演”,把课堂的主导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虽然我备课也算用心,也算充分,按说有生成的前提,有超越和发展预设的可能。但是,我没有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是努力引导学生走向我预设的“景点”。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世上最难的是便是认识你自己,于我而言,通过这节诗歌鉴赏的公开课,我确实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部分,这足以证明这堂公开课与我自己是有价值的。最后以屈原的话自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上是我在教学《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这一堂课后的反思与总结,不妥之处,还恳请各位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
第三篇:高中诗歌鉴赏试题
高中诗歌鉴赏试题(共100分)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蓣。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晋陵,即今江苏常州。黄鸟,即黄莺。绿蓣,指水中浮萍。古调,在这里指陆丞作的《早春游望》。淑气:温和之气。
(1)结合诗句,简要说说早春“物候新”的表现。(4分)答:
(2)诗歌抒发了什么感情?又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1)海上朝霞灿烂,江边梅开柳绿,天气和暖,黄莺欢鸣,阳光明媚,浮萍泛绿。(4分,答出1点得1分,答出任4点即可)
(2)归思(思念家乡的感情)。(2分)
二、三两联借景抒情,最后一联直抒胸臆。(2分,每点1分。第一点如答成“以乐景衬哀情”也可)
(3)本诗中最能揭示主题的词是,作者在本诗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是(2分)
(4)明代胡应麟称“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请就第二、第三两联的写景特色写一段鉴赏性文字。(6分)
(3)归思宦游人面对春日美景思念家乡的情感。(2分,每空1分)(4)颔联、颈联紧承“物候新”来写春色。颔联是远景,颈联是近景。(2分)“催”和
“转”这两个动词将春天使万物复苏的动态表现得具体细致,用语精炼传神。(2分)远景的壮阔与近景的细微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姿有彩、动静交错的春景图。(2分)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牙璋;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②凤阚:皇宫。①西京:长安。
②龙城:泛指敌要塞。
③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
(1)以《从军行》为题的诗很多,例如
写的《从军行》,首句是。(2分)(2)第三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写出了战争的什么特点?(4分)答:
(3)最后两句采用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1)如: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2)第一句从视觉出发,写大雪弥漫,遮天蔽日,连军旗上的彩画都黯然失色。第二句从听觉出发,写出狂风呼啸声和雄壮的军鼓声交织在一起的场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悲壮。(3)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决心保卫边疆,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以及投笔从戎、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壮志豪情。
(4)开头两句写边报传来,激发了志士的情感,请各用一句话简评诗中“照”和“自”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2分)答:“照”字
“自”字
(5)简要赏析“雪暗”和“风多”这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2分)
答:
(6)这首诗采用了跳跃式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再跳到又一个典型场景。这样的结构安排至少有哪两方面的作用?(2分)
答:作用一是
作用二是
(1)“照”字渲染了军情紧急的气氛。
“自”字写出了书生由衷的报国激情
(2)这两句诗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了将士们冒雪战斗、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
(3)作用一是场景之间留有合理的跨度,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
作用二是使全诗节奏明快,气势雄浑,便于抒发这一书生投笔从戎、杀敌立功的壮志豪情。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㈠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⑵“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意象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5分)
⑴这首诗描绘了深秋送别的画面,抒发了悲秋伤别和对友人珍惜时光、及时建功立业的⑵这两个意象中,“渡”和“催”都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营造了深秋已至、寒气逼人的气氛,为悲秋和离愁的心境做了极好的渲染和烘托。
㈡(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1)“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① 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明确: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② 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1)请简要分析诗中的“花”、“月”两个意象所寄托的情感。(4分)
(2)请结合诗中五、六句谈谈诗人塑造了怎样的自我形象。(4分)(1)去年春花招展中分别,今年再见花开而怀友,既睹物思人,又暗含着时光易逝之感。(2分)诗人既借“月“来传递友人间异地的关照之情,也借“月”的缺而复圆来寄托盼望朋友团聚的拳拳之心。(2分)(2)塑造了一个正直的地方官吏面对现实处境而无可奈何的形象。“身多疾病思田里“既申述了自身的困难,又表达了思念友人或归隐田园之心;“邑有流亡愧俸钱”表达出对人民疾苦的关怀之情。(形象分析正确2分,联系诗句解说准确2分一“归隐之心或思念友人”1分,“心系民众“1分,未联系诗句扣1分。意思对即可)6.阅读下面这首《菩萨蛮》,回答(1)—(2)两道小题。(6分)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注①]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注②]似月,皓腕凝霜雪[注③]。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①合:应当。②垆边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3分)
答: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
须断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
(1)“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色)“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答对每1 点得1分】
(2)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7.阅读下面欧阳修的一首《踏莎行》,完成9-10题。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水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⑴对这首词的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草薰风暖摇片辔”,是说在一个风暖花香的季节,行人却要辞别心爱的人,挥动马鞭,走上漫长旅途。
B、“迢迢不断如春水”,借用眼前的春水,表达了一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穷离愁。
C、“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劝告想登楼远眺的爱人;楼太高了,楼上栏杆已年久失修,千万别登楼凭栏呀。D、“平芜尽处是春山”,是说凭栏远眺,看到的只是一片青草地,即使望到了草地的尽头,也还有青山挡住视线。
⑵关于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对句开篇,通过候馆、溪桥点明旅途,通过梅残、柳细点明时令;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初春的景色。
B、接着,作者写草薰、风暖、水绿,通过对美好春光的描写,来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使抽象的情感变成具体的形象。
C、下阕变换角度,行人由自己感到离愁的无穷无尽,推相到居家的爱人也一定相同,进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词通过对行人旅途中所见所感和居家爱人登楼远眺的心情的描写,细腻地表现了一个女子的离愁别绪。(1)C(2)D 8.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㈠① 开头“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②本篇借眼前景抒胸中情,诗中的“风雨”是实指,也是隐喻。联系诗人的政治处境,分析“风雨”的喻意,并概括诗歌所表现出的作者的生活态度。
㈠①“莫听”表现了作者在风雨面前毫不在乎的态度,从而反映出作者旷达的处世态度; “何妨”更小写出作者在风雨面前还要吟咏着诗句悠然信步,更隐含了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
②风雨借自然界的风雨比喻和象征人生的坎坷。在常人所认为的悲喜之中,作者却认为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为虚无。这恰恰反映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人生态度。在遭受挫折时,不悲观失望;在境遇顺达时也不要沾沾自喜,要永远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㈡⑴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⑵“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⑶“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晴”的含义是什么?
㈡⑴闲适、轻松、自如。
⑵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⑶处境的好坏;官职的升降;地位的得失等。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1)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2)漏断:漏壶里水滴尽了。(3)拣尽寒枝不肯栖:鸿雁栖宿田野草丛间,不宿树枝。
㈠(1)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不超过40字)(3分)答:
。(2)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试简要分析。(不超过40了)(3分)答:
㈠(1)托物寓人(或托物寓怀、以物写人、借物抒情、移情于物等)。下阕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3分)(2)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3分)㈡①该词主要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诗人感情的?
②黄庭坚《山谷题跋》评论此词:”语意高妙,似非食烟火人语。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请你谈谈作者在词中表达的人生态度。㈡①比喻(或托物言志,或象征等类似答案
②虽然官场失意,内心孤寂,知音难觅,但仍旧坚守节操,拒绝同流合污。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1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面问题(6分)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二者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 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同意这个说法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词中情和景的关系是见景生情,联系两片之间的情感纽带的意象是风荷。(2分)(2)首先,这两句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其次,这两句词炼字的功夫了得!(4分)12.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看似平淡,但意蕴深婉”是《虞美人•梳楼》的特点,请结合上片“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简要分析。(2分)
(2)两首词均描写了词人在雨中所见的海棠但用意与手法各不相同,试具体分析。(4分)(1)词人写“愁”,却不明说愁多,只说楼小,且以“忒”字加以强调,其愁之多,便不言而喻。不说思归,却说“愁”飞出小楼,随云驾雾去“觅归舟”,且以“几度”加倍表现。(答出以楼小言愁多,给1分;答出“觅归舟”言思归,给1分)
(2)《虞》词人久滞客中,思乡怀人,赏海棠本是为了自我安慰,排遣心中愁思,但映入眼帘的是雨后竞相吐艳的满眼红绿,联想到自己,韶华渐老,思乡自怜之情不减反增。本词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用意1分,手法1分)。
《如》通过写海棠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怜花惜花的心情,“绿肥红瘦”写出了一场雨过海棠凋零的残象,以哀景衬哀情。(用意1分,手法1分)。
1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江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⑴“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表达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⑵“青山遮不住,毕竟江流去。”是名句,常为人们引用。在词中,“青山”比喻什么?人们引用时又是什么意思?
⑶“山深闻鹧鸪”鹧鸪啼叫声类似“行不得也哥哥”,这里的鹧鸪声是什么意思?他们说什么事情行不得?你理解的根据是什么?
⑴希望收复中原,还独边境,还都汴京,可惜有重重阻挠,理想不能实现。
⑵词中“青山”比喻主和派(说“外族入侵者”也可),引用“青山”指各种阻挠前进的势力。⑶是主和平派的声音,他们所北伐收复中原行不得。理解的依据是词中“山”这一意象。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呜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②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4分)(1)辛弃疾利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白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巧鹧鸪与杜鹃啼鸣,巧妙的借川鸟呜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忐未酬的忧愤利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此题4分,时代背景利思想感情各占2分,未答“巧妙的借用鸟鸣的谐音”可不扣分,如将两词分述只要内容正确亦给分)
(2)评分参考要点:辛词写“山深闻鹧鸪”背景辽阔;“愁”在先而闻鹧鸪在后,愁上加愁。陆词写“常啼杜宇”与“林莺巢燕总无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此题答案较开放,不限定分析哪一首,也不要求两首比较分析。只要将一点分析清楚即给4分,分析未扣住“夜闻鸟鸣”的不给分)18.阅读辛弃疾《丑奴儿》,完成题目。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㈠⑴这首词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
字。⑵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
答:
⑶作者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 答:
⑴对比
愁
⑵一方面“愁”到极点无以言表;另一方面,“愁”的是朝廷苟安、投降、国事危机,自己报国无门,直言此“愁”犯忌。
⑶秋色入心即为“愁”,愁而不能直说和尽说,只好道“天凉好个秋”了。表面看似轻松洒脱,实则深沉凝重,令人愁绝。
㈡(1)辛弃疾是我国南宋著名词人,与北宋的 被后世称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又因为他和 都是山东济南人,所以史称”济南二安“。(2分)
(2)有人说上下两阙中的”愁“不是一个”愁“,你是否同意?为什么?试作简要分析。(4分)(3)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分)(1)苏轼(苏东坡)(1分)李清照(李易安)(1分)
(2)同意,本词上下两阙的”愁“不是一个”愁"。(1分)上阙是少年时没有社会体验,为文造情,所抒写的是一段闲愁;下阙是饱经忧患的感受,此时的愁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欲说无处的深愁。(3分)(本词抒发的是作者的沧桑之感,也是作者创作思想转变的写照。)(3)下片“欲说还休”用了反复。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悲愤愁苦溢于言表。(4分)
第四篇:《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经验交流
构建高效课堂,践行道德教育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经验交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教研室的领导给了我们一个向大家汇报工作、交流经验的机会。我代表五中高中语文教研组,把我们在实践《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向各位老师作一下汇报,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确立目标,明晰思想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手段。”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
在市教育局实施的“提倡高效课堂,构建道德课堂”的活动过程中,结合五中学生的现状,高中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合理性论证。将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立项研究,把研究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年多来,各位任课教师轮流上课堂提问观察课,全组教师集思广益,通力合作,畅所欲言,取长补短,不惧怕批评,积极改进,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艺术性。
二、团队协作,强化落实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提倡高效课堂,构建道德课堂”的大背景下,我校的研究实践方向确立为“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高中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对课堂提问方面的有关问题讨论、研究、整合,在教研室老师的指导建议下,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南,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主动性、直观性、可接受性的原则,采取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反思总结等研究方法,以《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航线进行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验,设计出道德课堂诊断的量化评价表格。
在《道德课堂观察量表》中,我们细化观课教师的任务,采取模块实施、细化环节、团结协作等形式,具体分工,各司其职,然后集体交流,集思广益,形成文字性内容,授课教师总结反思,不断提高自己。在具体实施中,观课的老师从教师提问、候答时间、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回答、理答方式五大块进行量化记录,同时教师提问又细化为记录教师原话、指向性(听后清晰、模糊)、问题层次(听后识记、理解分析、鉴赏评价、运用)等模块,解决问题的方式细化为自主、合作模块,学生回答细化为记录学生原话、方式(无应答、个人回答、集体回答)、效果(偏颇、准确)等模块,理答方式细化为打断或代答、批评、不评价、鼓励称赞、启发追问等模块,每人负责一个小模块,并写出观察结论,作出观察者的个人反思。在明确方向后,我们有的放矢,强化过程落实:
1、做好表格的设计工作。根据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对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特别是对教师的提问数量、质量、形式与学生的回答进行记录与分析。研究小组每月开展一次研究,重点总结前段时间课题研究的内容,找出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工作的措施和重点。
2、教研活动。研究教材:深入研究教材,教研组教师先选择活动内容,然后集体备课,对整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与提问等内容进行研讨,发挥众人的智慧。研究学生:一起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使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有效提问做好充分的准备。
3、教学活动。课前会议:安排好老师观察记录课堂观察的模块。课堂观察:认真观课,每个老师都要客观真实地观察记录自己负责的模块。如有的老师观察记录课堂提问的数量、有效性问题、形式等,有的老师观察记录学生的回答。课后会议:以小组为单位,汇集观察记录的情况,针对填写的观察量表的具体内容,得出结论,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有些课堂,如果问题较多,就要进行滚动教学,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行整理与改进,再次备课,再次上课,再次观察,再次反思。在不断的改进中,使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更加有效,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和进步。
4、案例研究:将教学活动的提问过程加以分析,特别是对老师提问数量、质量、形式与学生的参与情况,做出具体的整理、统计与分析工作。
5、注重平时经验的积累。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分阶段进行组内交流、汇报,发挥小组的作用,克服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对成功的方式方法进行总结、推广。对学生也进行分阶段的调查,了解新实施的方法的成效与表现。
正是在“细化分工,强化落实”观课思想的指导下,观课教师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写出详实的观察结论和观后反思,同时在反馈信息的时候做到了针对性强,指出问题,要求观课教师不能碍于情面,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于授课教师,要求课前精心准备,课后自我反思,虚心听取意见,进行教后反思,不断提高自我。
三、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在市教育局“提倡高效课堂,构建道德课堂”理念的引领下,在市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在学校毛德宇校长等领导的关心下,五中高中语文教研组《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题的立项与实施已经走过了一年多的历程。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市教研室高全套老师、朱建军老师、王燕老师、刘慧臻老师多次莅临指导,并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活动实施的时间尽管不长,却已经让我们尝到了努力带来的快乐,原来枯燥乏味的课堂因为高效的提问变得精彩,学生也开始喜欢语文课,开始在课堂上和老师互动,开始欣赏起他们的语文老师,一些学习艺术的学生甚至向专业课老师请假,原因是不想错过语文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提高也带来了成绩的飞跃,在2012年的高考中,五中高考语文又一次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肯定;高
一、高二学生也在市教育局组织的期末调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教研室老师的肯定。授课教师也在课堂观察与教后反思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韦怀波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反思撰写的论文《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构建高效道德课堂》在市教育局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得一等奖,谷丽亚、梁丽、韦怀波、姚淼、王伟杰、郭婷婷等年轻教师先后在市和协作区的达标课和优质课比赛中获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李天勇、白新亮、薛春颖、李欣、王勇等中青年教师也在听课、授课中进一步提升了自我的能力,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当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存在着不少的遗憾和很多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予以改进,也希望得到各位专家同仁的指导。
1、在课堂提问中,我们的课堂是关注到了学习目标,关注到了学情,但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还没能杜绝,课堂上有的提问缺乏科学设计,出现为问而问的状况,没有体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没有体现课堂的高效性。
2、对于课堂问题层次的设计,还没能在每节课中都做到区分设计,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在有些课堂问题的层次性,设计问题的转折过渡方面还存在不足。
3、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在二者恰到好处的结合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也是我们的同行前辈张载,对于知识分子、读书人提出的期望,这四句话也影响一千多年来的无数文化人、教育者努力地践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一奋斗宗旨,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也许我们的生活平淡无奇,在他人看来日复一日做着繁琐的工作,但我想说其实教师的工作更是一个良心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要用心去耕耘自己的事业,在教育教学中构建自己的道德课堂,用教师的知识、教师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那看似平常却意义非常的铺路石。
第五篇: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欧阳帆
摘要:
有效性,就是指有效果、有效益。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了更多、更高的知识和能力。音乐基础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所占课时相对较少,然而育人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作为音乐教育者,应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关键词:
高中音乐鉴赏 课堂教学设计 有效性
自高中新课改以来,音乐鉴赏成为高中学生必修模块,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可见,音乐鉴赏课对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从教学现状来看,音乐鉴赏教材内容容量大而课时仍显不足,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成为每一位高中音乐教师的必要教研课题。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明了。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
如何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一些体会。
一、充分关注学生情况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关注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它的核心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有效教学的“有效”,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精彩不精彩,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关注学情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音乐基础水平。脱离学生的基础水平而进行的教学设计,必定会造成教师教辛苦学生学得无趣的局面。因此根据学情为前提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尤为重要。第二个层面,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情绪变化多样。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整体情绪变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二、深入探索研究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的教学内容挖掘一定要充分到位,只有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能理清思路,选择根据自己的学生情况整合筛选出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制定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预设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预设解决教学难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在学习欣赏电影音乐时,有关电影音乐的知识点繁多,在45分钟内,是让学生了解电影音乐的发展历史还是其其特点和性质?是了解电影音乐的分类还是音乐和画面关系?笔者在研究教学内容时曾陷入两难的境地。最终在全面探索了电影音乐知识之后,选择了引领学生探讨电影音乐的作用为学习重点,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充分领略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电影音乐、享受电影音乐奠定基础。
三、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重要的手段就是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一)善于恰当的利用教学资源
与音乐课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繁多,同一首歌曲或乐曲,其演唱或演奏版本多样,效果各异。例如山西民歌《刨洋芋》,有原生态女声独唱、同声齐唱、女生无伴奏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的,同时也有音频版和视频版之分。在课堂上利用哪种类型哪个版本呢?那就还是要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师所预想的目的来决定取舍了。比如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这个材料了解什么?想引发他们哪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如果想让学生思考民歌的起源,利用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的女声独唱”《刨洋芋》最合适。如果让学生探索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把三首素材相同、演唱形式不同、艺术表现手段各异的《刨洋芋》对比聆听就再合适不过了。三个演唱版本的歌曲内容相同,都来源于人民的现实生活。原生态女声演唱版演唱生活化,没有较多的艺术加工;童声演唱版已初现民歌流传后专业艺术加工的端倪,而女声无伴奏合唱版无论从演唱技巧方面还是艺术水准方面都堪称艺术精品。三个演唱版本艺术形式对比鲜明,民歌传承与发展的特点显而易见。
(二)师生互动获得新知,让课堂“活”起来
在教学环节中结合教学重点精心设计“穿针引线”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围绕这些问题去思考、去探索,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语言精练提示到位,问题精确直指学习重点,所用音频视频材料能让学生搜索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学生们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空间了。
笔者曾深入研究了小调的流传与发展之后发现,我国许多省份都盛产小调,例如:《对花》每个地区都独秀一枝;《绣荷包》每个地区都独具特色;《十杯酒》同出孟姜女调,却是南有南腔、北有北调。随着研究的深入,小调流传之广影响之深让人震撼。在深入研究了七个流传广泛的小调之后,笔者选择了孟姜女调作为本课探究的重点,原因是孟姜女调的音乐特征最为显著,比较适合笔者学校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孟姜女调在东北辽宁的变体《送情郎》与江苏的《孟姜女》在地域上相差千里,却依然拥有相同的典型音乐特征,小调流传之广不言而喻。同时《送情郎》拥有典型的东北民歌特点,与江南音乐风格的《孟姜女》进行对比,地方风情也就显而易见。一课时内让学生观察探讨出小调传承中的共性与差异,这组材料具有耗时短、见效快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歌曲不同的音乐风格,再深入探讨他们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最后总结产生差异的原因,在探讨的过程中去鉴赏小调的地方风情。
正如余文森教授所言:“师生双方的知识活、经验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生命活。‘活’意味着师生双方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个性的彰显和主体的弘扬,意味着师生双方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首先教师要设计好问题,并围绕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其次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抓住和提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问题的价值和讨论的深度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形式和技巧的问题。”
(三)及时有效的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鼓励性评价也尤为重要。及时到位的积极评价,有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和生成性课堂的创设。教师应该意识到,一句充满爱心与赞许的话语,也许会改变学生一生对待音乐的态度,即用积极的心态去感知音乐。当我们点燃一个学生的思想火花,这火花也许能够燃烧出一片灿烂的精神世界。
四、勤于教学反思给提高教学有效性提供动力。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个“催化剂”。教师一定要对于每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深入的反省与思考,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是否有效?有没有无效环节?如果是有效的还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方法?力求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保留之前的优点,规避出现的缺点与不足,才能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音乐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对与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追求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要我们用心钻研,必会在不断提高课堂有效性的过程中收获到无尽的乐趣。
参考文献:
国家教育部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教育评论,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