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构建与实施研究

时间:2019-05-14 21:4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构建与实施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构建与实施研究》。

第一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构建与实施研究

吕俊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财务与资产管理中心 200071)【摘要】文章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印发为契机,分析了影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构建与实施的深层次原因,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理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提出了国家应引入竞争机制,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革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生态 法人治理结构 国家投入 预算管理

一、引言 目前,内部控制理论已发展到整体框架阶段,研究表明,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有效构建的基础,内部控制环境尤其是公司治理结构如果出现问题,往往会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甚至破产。从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控制的实践来看,吸收了coso 框架和sox 法案中内部控制合理内核建立起来的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保证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的完整、可靠、正确、一致和及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借鉴企业和国际经验,相对于企业而言,我国事业单位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来看,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加以实施,对事业单位而言也是极其重要的。目前,事业单位囿于体制机制等因素,往往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先天不足”,内部控制建设“内生动力”不足,内部控制建设流于形式,内部控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因此,本文将分析影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构建与实施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制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构建与实施的深层次原因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构建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但目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控制意识不强、领导重视不够、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等问题,制约了这一目的的有效实现,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层次的原因。1.庞大而无处不在的国有事业单位对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阻碍了非国有服务部门的出现,造成在公共服务领域事业单位因缺少外部竞争压力,而忽视内部管理和服务绩效的改善,从而制约内部控制的有效构建与实施。根据《中国会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 年年底,全国纳入决算汇编的各类事业单位共65.7 万户。其中:独立核算事业单位49.8 万户,职工总数3 035.5 万人。大多数事业单位建立的目的是提供公共服务。迄今为止,在我国,非国有部门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参与还相当有限,这使得事业单位缺少外部竞争压力来持续改善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2.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健全和完善,制约内部控制有效构建和实施。由于政事不分,政府对社会事务大包大揽,客观上造成事业单位变相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属物和“应声虫”,也养成了事业单位“无事靠政府、有事找政府”的思想惯性和行为惰性,使得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不完善,制约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构建与实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作为管理层为履行诸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与法人治理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遵循相互牵制和相互制衡的原则。按照coso 报告所提供的内部控制的概念和标准,内部控制的控制点主要集中于单位的会计核算系统和业务执行系统,内部控制并不能约束最高管理当局本身。而最高管理当局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恰恰是治理结构的关键所在。离开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就没有完整性;同样,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支撑,法人治理结构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目标也就无法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保障。因此,事业单位要构建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必须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3.在预算管理上,目前事业单位普遍依附于政府财政预算管理而编制执行的事业单位“依附型”预算,造成事业单位财务运行动力机制缺乏,预算管理缺乏自主性和管理上的创新性,制约内部控制有效构建和实施。财务运行动力机制是指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中,将社会需求和事业单位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动力传递通道,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各种利益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运行体系和制度。而事业单位在“依附型预算”的管理模式下,其财政补助经费被国家财政管理部门按照“人员+ 公用+ 专项”的形式进行了严格限定,各块经费之间不允许调剂使用。这种模式体现了国家预算资金分配部门的意志,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预算资金用于社会公益事务和公益服务领域,但客观上限制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自主性和管理独创性,忽视了单个事业单位财政补助经费中“人员、公用和专项经费”比例的个性特征,造成事业单位因体制机制原因挪用专项经费弥补人员经费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大量财政性资金的“专项化”也导致基层事业单位浪费现象严重和寻租盛行,使得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内生动力”不足,内部控制建设常常流于形式。4.国家在加大对社会公益事业投入力度的同时,仍存在着对公益事业投入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由此造成一些事业单位因经费不够而产生强烈的“创收冲动”,使得某些本应由“国家付费”为主的公益事业,变成由“个人付费”为主。这种因国家财政投入不足造成的“乱收费”现象,扰乱了正常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秩序,制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构建与实施。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采取了广泛的措施,也就是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或者人们常说的“推向市场”,改革的核心是因国家财力有限而削减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拨款,迫使事业单位为了生存而自创收入。改革虽然引入了市场激励机制,提高了事业单位的效率,但事业单位强烈的创收积极性,也造成了一些不合理的后果。由于“重创收”使得事业单位在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方面积极性不高,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公共服务质量恶化、公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人们享受服务的机会不均等、低收入弱势群体承担了相对过多过重的费用负担等不公平现象,使事业单位偏离了公益服务的本来目标,制约内部控制的有效构建与实施。

三、建议与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事业单位要构建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进一步加大国家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革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增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主动性和创新性。1.国家要营造有利于非国有部门公平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法律和政策环境,积极培育由国有和非国有机构组成的良好的、高度开放和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领域生态环境,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打造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内生动力机制”,促进国有事业单位绩效的不断提高和改善。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生态关系主要有三类:竞争关系、互利关系、捕食者—被捕食者关系。一般而言,生物多样性越丰富,越能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竞争关系的群落成员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不能完全同质,这是系统达到均衡的必要条件。如果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超过它本身自动调节的能力,就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由体制机制原因造成的我国公共服务部门由国有机构垄断的局面,破坏了公益服务领域的生态平衡,不利于公益事业单位绩效的持续改善。因此,要让我国公益事业单位在其生态位上发展,必须对现有的资源配置模式进行改革,积极营造有利于非国有部门公平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培育由国有和非国有机构组成的良好的、高度开放和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领域生态环境,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打造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内生动力机制”,促进国有事业单位绩效的不断提高和改善。2.进一步理顺政事关系,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夯实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构建与实施的内部环境基础。法人治理机构是最重要的内部环境因素之一,事业单位健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实现权力、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机构,是利用国家资金实施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由公共需要、公共政策和公共投资所共同创建和塑造。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应更多地考虑如何使公共机构更有效地提供公益服务、增进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知识的积累和技术创新等,而不是仅仅考虑如何规范和促进国家资金获得更有效地利用。同时,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必须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有效解决政府在事业单位管理上的“越位”和“缺位”问题;充分考虑投资者权利和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依法维护公众监督权。3.进一步加大国家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同时改革公益事业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人员经费财政补助水平,缓解事业单位人员经费支出压力。教育、卫生、科技等公益事业是典型的智力密集型服务产业,其事业发展依赖于数目多、比例高的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从事的广博高深的心灵教育和知识创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投入并不能有效替代和节省专业人员的智力投入。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高等教育等智力密集型服务机构超过半数的支出主要用于人员工资和福利开支。而我国公益事业的国家投入情况如何呢?根据《中国会计年鉴》(2012)的统计数据,2011 年全国教育行业基本人员支出总额为7 228.26 亿元,仅占当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的37.86%。而卫生行业占比更低,2011 年全国卫生行业基本人员支出总额3 587.03 亿元,仅占当年全国卫生经费总支出的22.35%,且财政性人员经费负担比例仅为31.53% ;当年财政性卫生经费投入仅占全国卫生经费总收入的28.41%。从经济学上来说,准公共产品(如高等教育)的使用者应该为其享受的服务缴纳费用,但准公共产品的收费并不是其服务的价格,而是服务成本的分担,它不应该等于成本,更不应该高于成本,否则,会偏离公益事业公平、公正的本质。因此,国家要么提供充足的公共拨款来弥补收费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要么接受因投入不足而造成的公益事业单位服务质量滑坡的现实。4.进一步改革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管理特点的“自主型预算”管理模式,增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增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自主性,能有效实现事业单位管理高层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激励相容,在“政府放权”的情况下,事业单位管理高层出于自身政治荣誉等的考虑,会重视内部控制建设,提升内部绩效。因此,政府要在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制度,加强外部监管的同时,坚持“宏观管住,微观放活”的原则,加快建立适应不同类型事业单位自身发展和现实管理需要的“自主型”预算管理机制,这是事业单位构建和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参考文献 [1] 张先治, 戴文涛.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7):89-95.[2] 张国清, 李建发.美国政府机构内部控制的发展及其启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86-92.[3] 中国会计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会计年鉴[m].北京:中国财政杂志社,2012.[4] 周飞舟.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兼论“项目治国”[j].社会,2012(1):1-37.[5] 何继善, 戴卫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模型及生态平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6-132.[6] 詹姆斯·杜德斯达, 弗瑞斯·沃马克.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李现宗, 毕治军, 颜敏.高校预算管理转型研究[j].会计研究,2012(12):68-73.

第二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浅议

去年参加了县财政局举办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培训,培训内容多与企业相关,很少涉及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政策的直接贯彻和执行者,其收入基本来源于财政资金,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统一纳入到了会计核算中心进行集中核算,这大大提高了对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还相对滞后,内部控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同时也影响了财政“节流”任务的完成和部门预算制度的实施,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在信息管理时代,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因此有必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事业单位特点和管理模式的内部控制规范框架。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合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是一种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来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提高管理的效果及效率。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所进行的指导、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率。本文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三个方面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展开论述。

一、目前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现状

一年多来,本人对我县7所中、小学的内部控制工作做了调查,从了解到的情况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确存在诸多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核算较企业来说相对简单,涉及环节较少,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财务收支无法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内部控制规范适用范围虽然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内,但主要在企业实行,却没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详细解释,而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也较少。

由此想到我国法律法规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却涉及甚少,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核算较企业来说相对简单,涉及环节较少,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财务收支无法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安全运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单位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但审计过程中发现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比较薄弱,影响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财政资金的安全,亟待改进与完善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能部门的特点,设计出一套符合本单位实际,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促进自身的管理发展。

周圆;宗新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年01期 丁爱华;;对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2期 冀玉春;;行政事业单位费用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赵雪卉;;论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问题[J];当代经济;2010年05期袁俊彦;;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13期 徐益军;;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5期 胡晓梅;;浅议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3期任江苇;;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周洪凤;;内部控制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J];经营管理者;2008年15期卢士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浅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09期

刘慧;;关于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现状的探讨[J];财政监督;2009年06期李扬;;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之我见[J];经济师;2006年07期 黄伟伶;;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路径[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10期

笔者通过各年审计检查情况和对一地级市7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确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同时也影响了财政“节流”任务的完成和部门预算制度的实施,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行政事业单位特点和管理模式的内部控制规范框架。

进入新千年以来,内控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许多企业花巨额资金设计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但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相对滞后。迄今为止,还缺乏一套对行政事业单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指导性规范,目前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内部控制在管理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是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混乱、会计核算不实、监督不力,给单位和国家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工作行为、堵塞经济业务漏洞,文章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和对策,以期通过执行严格的财经纪律,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第三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摘 要

内部控制制度指的是单位或者组织为了保护内部物资的安全和完善,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而制定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程序。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当前事业单位运行的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阐释了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对策,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稳定运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目 录

引言..................................................................................................................................................1 1.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1 1.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1 1.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1 1.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1 2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1 2.1盲目开发与购建固定资产..........................................................................................1 2.2项目施工过程发生舞弊..............................................................................................2 2.3在建工程转固不及时..................................................................................................2 2.4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合理..........................................................................................2 3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策略..................................................................................2 3.1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理念..............................................................................2 3.1.1加强对固定资产重要性的认识..................................................................2 3.1.2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制......................................................2 3.2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岗位责任制..........................................................................2 3.2.1严格验收手续..............................................................................................3 3.2.2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调配工作..........................................................3 3.2.3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3 3.3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3 3.3.1健全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制度..................................................................3 3.3.2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约束机制......................................................3 3.3.3优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盘点制度..........................................................3 3.4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检查和审计的监督力度..............................................................3 结论..................................................................................................................................................3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引言

内部控制制度指的是事业单位为了保护内部物资的安全和完善,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而制定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程序。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公务、运行本单位职能、维持单位正常运转的物质条件。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进入良性循环轨道至关重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总量和总额不断加大。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是每个事业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势在必行。1.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 1.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固定资产“重购置、轻管理”。近年来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的情况并未完全改观。由于缺乏必要的固定资产使用与管理规章的学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思想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存在着职工认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己无关,是单位负责人及财会人员的事情,领导往往忙于繁重的行政事务,而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是导致单位固定资产闲置、流失、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1.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

目前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有些单位因制度不健全而无章可循,有些单位虽然规章制度制订了不少,却执行不力,或者因为制度存在缺陷而不具备可操作性。首先,资产管理不完善。在当前事业单位运行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完善。例如:有些单位接受捐赠固定资产不计入企业账目,手续缺乏导致固定资产记录不真实;有些单位对规定资产岗位管理人员要求不严,导致台账登记非常混乱;还有一些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职责不够明确,一旦出现问题相互推诿,这些都造成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其次,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事业单位没有指定相应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没有对相关人员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缺乏约束机制。

1.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

有些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核算工作不够重视,忽视了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够按照单位财务相关制度办事。如果没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明细账,我们只能看到单位固定资产的总价值,却不能够了解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数量和相应的金额,账面资产总值就失去了对实务的控制,不能形成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掌握。另一方面,有些单位固定资产的总账目与明细账目严重不符,这就为固定资产流失留下了隐患。

2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盲目开发与购建固定资产

由于事业单位一味追求固定资产高规模,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 的分析和研究,决策环节草率行事、审批失察,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能力低下、对风险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的风险。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如期建设,预期的收益不能实现,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事业单位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2.2项目施工过程发生舞弊

项目施工过程舞弊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是固定资产购建和工程项目环节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执行存在漏洞。对工程建造过程缺少必要的监督检查,工程审计执行不力,使不合规定的材料用于实体建造,导致项目质量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生产经营需要的风险;工程材料采购业务不相容岗位未实现职责分离,为一些人员拘私舞弊提供了机会和可能,造成价格过高风险;未对材料采购业务进行复核,对相关票据凭证未进行严格审查,致使虚构材料采购业务,虚报材料用量,损害公司利益。

2.3在建工程转固不及时

在建工程挂账,延期办理竣工决算使融资利息资本化,使得利息计入工程成本,从而减少当期财务费用,同时又少提折旧,有的事业单位为达到经营指标,会拖延在建工程的结转,产生固定资产建造成本虚增、调控利润的风险。此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的缺乏、事业单位的工程管理部门与工程核算部门配合不畅而对工程决算核实审批不及时、工程建设流程复杂而未能识别工程己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造成在建工程不能及时转入固定资产,导致财务信息不实风险。2.4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合理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行业经济发展情况不同,资产利润率相差很大,制定统一的行业折旧率,部分已不适用,再加之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状况等具体条件不同。事业单位并未考虑到上述因素的影响,未针对自身历史信息和地区、行业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导致折旧政策制定不合理风险。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如果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脱节,对固定资产不进行及时核对,就 容易造成资产入账不及时,或清理报废资产未及时核减,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不真实,从而导致折旧核算上的不真实、不准确风险。3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策略 3.1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理念 3.1.1加强对固定资产重要性的认识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资产观念,增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深化固定资产的管理理念,克服传统只重视资金使用、轻资产管理的错误倾向,加强对固定资产重要性的认识。3.1.2正确处理固定资产使用和资产管理的关系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正确处理固定资产使用和资产管理的关系,使固定资产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把固定资产的效用纳入到领导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加强事业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自觉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把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单位工作的重中之重。

3.1.2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制

明确部门责任人的责任范围,把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个人,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顺利进行。在单位领导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的时候,要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作为衡量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一个重要指标。3.2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岗位责任制

3.2.1严格验收手续

事业单位如果引入固定资产一定要严格固定资产的验收手续,要认真填写验收单,一份自己留存,一份交由固定资产管理员、一份交给单位的财务部门入档,保证固定资产的合理登记。

3.2.2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调配工作

固定资产保管部门应该填制固定资产调配通知单,如果需要调配固定资产,必须有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签字,严格调配程序; 3.2.3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

在办理完规定的报批手续后,保管部门必须根据批复填制固定资产处置通知单,一份自己留存,一份上交给固定资产保管人员,另一份交给财会部门,让不同部门不同人员对同一固定资产业务进行相同的账户处理,为日后固定资产的对账工作打下基础,起到了互相监督的作用。3.3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3.3.1健全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制度

通过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软件系统,把事业单位的资金和固定资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督管理,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稳定性。

3.3.2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约束机制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要制定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权力的有效运行。通过事业单位内部约束机制的建立,一方面能够对自己部门的员工起到约束作用,另一方面也会防止部门之间由于交叉管理而产生的漏洞。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该明确责任人负责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目,定期与资产保管部门相互沟通,保证固定资产登记的准确无误; 3.3.3优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盘点制度

清查盘点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途径,要采用多种清查方法相结合的策略,使清理程序环环相扣,尽快查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般情况有两个基本的方法:(1)从账面到实地,即以账对物,查出固定资产存在的真实性;(2)从实地到账面,也就是要查出固定资产登记的完整性。对清理出的各项账外资产、盘亏资产认真进行核实,查明情况原因后及时处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4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检查和审计的监督力度

科学、周密、可行的监督制约机制,能有效地防止资产的流失,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内部监察和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落实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保证可行性论证、公开招标、财产清查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不走过场。定期审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资产处置情况,必要时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通过实地盘点,及时发现和处理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存在问题,从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行为,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结论

总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总量和总额不断加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

产内部控制的对策,即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岗位责任制、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检查和审计的监督力度。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房路生、王正斌、顾颖: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措施[J].经济导刊,2010(4).[3]熊政德.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J].财会通讯,2012(2).[4]陈家旺.浅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策建议[J].财会通讯,2011(26).[5]郭玲玲.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1(32).

第四篇:关于推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

关于推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

摘要

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本文就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主要有观念意识比较淡薄、制度建设不健全不规范、具体措施设置的不合理以及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够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

关键词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一、引言

事业单位是国家举办的以公益服务为主要任务的社会组织,主要有科技、文化、医学等领域,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事业单位管理机制整体上是比较稳定的,但也有一些事业单位由于内部以及外界的各种原因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所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有效的提升事业单位的机制建设。

内部控制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概念含义,但基本上都具有对事业单位各方面进行控制和对风险进行预防防范的机制,一般来说,内部控制建设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动态的约束机制,一个静态的机制,动态的约束一般就是事业单位员工进行自我约束,做好本职工作。是静态机制就是根据事业单位本身的特点制定的制度规章,包括环境的建设,信息的相互沟通交流以及监督机制等。

二、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控制的观念意识比较淡薄

在事业单位管理中,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的事业单位员工都存在着对内部控制观念认识的不足,不能够很好的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有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不重视,特别是财务部分,有些会计人员根本就不专业,有时还从别的部门调离过来的、有些是临时工,他们有可能对基本的财务常识和法律常识都不了解,这样就会导致财务支配的随意性。不能够很好的起到内部机制的监督作用。

2.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具体措施设置的不合理

事业单位除了在观念意识上比较淡薄,观念陈旧之外,在很多具体措施上设置的也不合理,首先是在岗位的设置上,在事业单位一般实行“编制”,由于政府国家给的编制少,这样就导致事业单位中人手不足,就会出现一人多岗,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这样也就为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其次,在事业单位中的裙带关系比较严重,一些领导通过自己的权利及编制程序的漏洞将亲戚安排在单位中。设置不合理的现象还表现在没有严格的财产明细记录,也没有形成完善的财产检查制度,这样就不能够很好的掌握了解事业单位中的财产状况,无形中就造成了财产的浪费。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规范

国家对内部控制的建设也出台了不少的政策,但国家出台的政策也只是对内部控制建设的方向做出了大体的指导,但具体到某一个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却没有具体的规定。事业单位在建设自己的内部控制时也只是参照国家出台的框架并根据自己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由于事业单位在做出内部控制建设时没有权威的,这样就会导致该机制在真正运行时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加之事业单位的有关的部门对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够。在具体执行时也仅仅是靠自己的个人经验,这样就会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使得该机制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

4.在内部控制建设的环境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改善调节

大多数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改善调节,首先表现在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以及分工方面,在事业单位中对重大的事件的决策及管理主要是领导干部,而一般的员工往往不能参与到其中,这就造成信息不够流畅的问题。其次,审计机构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现实中,事业单位一般将审计机构设置在财会部门中,有的事业单位甚至还没有设置审计结构,为此对审计机构设置的不合理现象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

1.提升内部控制的观念意识

首先要让事业单位人员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让其明白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它能够保证事业单位实现预定的经济目标,能够净化事业单位的风气。为此事业单位要积极的开展有关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培训,做好内部控制建设的宣传工作,提升每一位员工的内部控制建设意识,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开展内部控制建设。

2.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要做到一环紧扣一环,这样才不会因为某一个环节没有做好从而影响到内部控制的建设,内部控制的重要目的是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能够顺利执行,从而保证事业单位健康快速的发展。为此事业单位就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首先必须完善各部门的职责,要使得各部门各司其职,互不干扰,但在权利分配上又能够相互制衡,从而保证各项工作快速有效的完成。其次,在办事程序上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来办事,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得有特权,在项目审批时一定要有相关负责人签字,对项目所用的资金一定要经过财会部门审核报账,并做到各个环节的很好监督。

3.设立内部控制的审计机构和标准的评价机构

实施单位的内部控制都应该有相应的机构,主要包括:审计机构,评价结构,相互协调的机构等,但在现实情况来说,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一般没有设立审计机构,这样就会使资金流失的风险比较大,所以为了更好的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的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审计机构的设立可以有效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能有效的预防风险的发生,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年限较长比较有经验的员工担任,并对其加强培训以有效的做好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全惠玲.关于推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5,02:235-236.[2]孙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之浅见[J].东方企业文化,2014,16:163.[3]罗邦琴.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和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3:50-51.[4]李晓敏.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3:53-54.

第五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县直各单位,各乡镇财政所、分局:

为贯彻落实省财政厅、监察厅、审计厅《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财会〔XX〕21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指导和促进各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工作,根据财政厅《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财会〔XX〕1031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是指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之前,或在内部控制建设的初期阶段,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的“摸底”评价。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明确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同时,发现单位现有内部控制基础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各单位于XX年底前如期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贯穿于单位的各个层级,确保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活动的全面覆盖,综合反映单位的内部控制基础水平。

(二)坚持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着力防范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各单位在选取评价样本时,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优先选取涉及金额较大、发生频次较高的业务。

(三)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针对单位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处理整改情况,明确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四)坚持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立足于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单位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经济活动、风险水平及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并采用以单位的基本事实作为主要依据的客观性指标进行评价。

三、主要任务

(一)组织动员。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于XX年8月中旬,全面启动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本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二)开展评价。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于XX年9月底前,按照本实施办法的要求,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xx〕21号)为依据,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及其填表说明(见附件2和附件3),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三)评价报告及其使用。各单位应将包括评价得分、扣分情况、特别说明项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内容在内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4)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以明确下一步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和改进方向,确保在XX年底前顺利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各单位可以将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得分与同类型其他单位进行横向对比,通过对比发现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不足和差距,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效果。

县直部门应当在部门本级及各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本部门的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形成本部门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作为XX年决算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县财政局报告。

(四)总结经验。县直各单位、各乡镇财政所(分局)应当于XX年11月20日前,向县财政局(会计股)报送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本单位及系统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工作建议及典型案例等。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霍邱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附件1),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我县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县直各单位、乡镇财政所(分局)要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前期部署、部门协调、进度跟踪、指导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建立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认真对照,真实完整地填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表和评价报告。

(二)加强宣传督查。县直各单位,各乡镇财政所(分局)要切实加强对本单位本地区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宣传督查。要认真做好宣传报道、信息报送等工作,汇总基础性评价表和评价报告,总结经验成果。要加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进展情况和评价结果的监督检查,确保内部控制建立实施和基础性评价工作按期完成。

(三)加强协调联动。财政、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会商和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先进经验与做法,发挥先进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共同推动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今年4月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人力社保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通知》(浙财会〔XX〕6号),对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总体要求、主要措施和自我评价报告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近日,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浙财会〔XX〕26号),根据财政部、省财政厅的部署要求,为进一步指导和促进各单位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工作,决定以量化评价为导向,开展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推动各单位于XX年年底前如期完成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各单位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工作部署、部门协调、进度跟踪、信息报送等工作,通过“以评促建”方式,推动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整体提升。

2.认真组织开展基础性评价工作。各单位要按照通知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认真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真实有效,并于XX年11月15日前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报送省教育厅,评价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工作经验、存在问题(逐项列示存在扣分的评价指标、评价要点、扣分分值和扣分原因)和下一步重点工作、改进方向等。联系人:省教育厅计财处单兴苗,电话:0571–88008912。

3.加强监督检查。XX年9—10月,省财政厅计划会同省审计厅、省人力社保厅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建设情况专项检查。省教育厅将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适时对各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和检查,对未按要求及时提供评价报告,或在评价过程中弄虚作假、评价结果不真实的单位,作为今后各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一经查实,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XX年8月22日

浙江省财政厅文件

浙财会〔XX〕26号

浙江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财政局(宁波不发),省级各主管部门:

现将《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财会〔XX〕11号)转发给你们,根据我省实际,提出如下补充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各地、各部门要及时将通知传达到所辖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要明确工作部门职责和人员分工,认真组织学习《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掌握基础性评价工作的要求,精心组织所辖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二、各单位应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及其填表说明,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撰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各地、各主管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的评价工作进行总结,撰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报告,报告内容详见财政部文件要求,并按以下时间报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应于XX年11月15日前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报送主管部门,省级各主管部门应于XX年11月30日前,将本部门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报告,连同省财政厅规定的报送内容(详见浙财函〔XX〕129号)一并报送省财政厅会计处。县(市、区)行政事业单位的报送时间由当地财政部门确定,各市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报告应于XX年12月15日前报送省财政厅。以上材料报送书面和电子文档各一份。

三、加强监督检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是内部控制建设的组成部分,省财政厅会同省审计厅、省人力社保厅等部门计划在XX年9-10月开展内部控制建设情况专项检查时,对基础性评价工作一并予以检查。各地财政部门应认真开展对本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监督检查和督促工作。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单位财务管理重要环节,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了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贯彻执行单位经营方针和政策,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处于关键的地位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的意识薄弱

内部控制的意识是单位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内部控制意识是确保内部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意识相对较为薄弱,特别是领导层的内控意识淡薄。

2、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避免工作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十分困难的。各个单位的实际情况是不同且不断变化,不可能都估计到,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很困难的。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不够完善,不能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

3、严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当前有不少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严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这样就无法科学合理的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行进行有效的评价。随着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审计制度已经无法与当前的内部控制需求相适应其在考核事业单位过程中通常都是以目标及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主进行考核制定的考核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并且也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机制用于业务过程的监督与控制从而制约了内部控制制度功能作用的发挥。

4、内部控制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市场经济逐渐的向国际市场靠拢在原来的会计准则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更加健全的会计准则既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会计法》中可以看出凡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执业证书而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不仅要具备会计执业证书同时还要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但是当前我国个别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是由不熟知会计知识的人员兼职严重缺乏专业技术能力业务素质相对较低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缺乏辨别能力。这样的财会人员无法达到内部控制的实际要求导致单位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时缺乏必要的力度内控失效。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若干对策建议

1、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与内部控制责任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但要真正确立起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还必须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一些相关领导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学习。为此,各级会计管理机关即财政部门应当联合有关部门,分期分批和分类型地对一级预算单位和二级预算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领导举办相关的研讨班,使他们在了解把握内部控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内部意识和内部控制环境。

2、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性以及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依据每个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目标、环境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当前应在新内部控制有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单位的实际特点建立一套完善、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还要通过强有力的控制提高控制效果。同时根据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应建立与其相匹配的组织机构将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进一步明确。另外应建立授权审批控制制度授权给单位各项业务人员并且其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按照授权内容严格执行对于重大的业务事项以及资金数额较大的支付行为应进行集体决策。

3、加强对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

执业单位内部控制要求内控人员应对单位内部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监督与控制,这就需要内部控制人员在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关政策、法制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所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和提高技术能力,只有这样才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内部控制人员。另外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以理论与实际结合为原则,全面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水平、职业道德水平从而达到内部控制制度提出的要求。

下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构建与实施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构建与实施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事业单位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事业单位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组织领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好的事业单位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欢迎阅读本......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5篇范文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主讲老师:王淑杰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组织为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主要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内部控制岗位设置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牵制作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排查内部控制的风......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总结(★)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总结 随着我国财务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已势在必行。下面聘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总......

    事业单位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推荐)

    事业单位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范文 认真开展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才能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严格、规范运行,并达到合理保证经济活动合法法规、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

    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00分)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0分,共40分)1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并......

    内部控制实施职责

    内部控制实施职责 政协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负责政协定远县委员会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及有关政协工作会议的会务工作和文字材料工作。 2、负责向上......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内部控制是指在特定的组织内部为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及本组织经营决策,实现既定目标,维护资产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性、合规性和会计信息真实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