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及策略.

时间:2019-05-14 21:4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及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及策略.》。

第一篇: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及策略.

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及策略

当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甘肃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成为推动甘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民营企业表现出许多喜人的特点,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对特色产业中的民营企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寻求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为民营企业的良性循环创造条件。关键词:甘肃;特色产业;民营企业;现状;策略 甘肃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依托本省优势,借助政府支持,甘肃民营企业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1民营企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成为甘肃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2005年甘肃省共有民营企业3.8万户,注册资金达478.13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千万的民营企业有270家。2005年,民营经济实现GDP698亿元,占甘肃省GDP的36.1%。全年上缴税收19.2亿元,占甘肃省各项税收收入的20.8%。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5年,甘肃民营企业年均以17.4%的速度增加并已成为甘肃省的就业主渠道,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由1988年的32万人,增加到389万人,增幅远远超过了同期全社会从业人员的增长水平。

(2民营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企业规模和档次迅速提高。

目前民营企业从业领域由早期的建筑、农产品加工等主要行业,逐步延伸到仪器仪表、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现代农业、新型材料、水处理技术等领域。2004年甘肃有5家企业进入了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行列,两家民营企业以直接上市的方式,进入证券市场。

(3园区开发势头强劲,工业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工业园区在甘肃特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从2000年始,甘肃已相继建立了临洮、天水、酒泉、张掖、榆中、白银、临夏、金川、嘉峪关等10个工业园区,初步培育起一批重要特色优势产业。

(4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

甘肃民营企业国际化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对外贸易区域已扩展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立陶宛、乌克兰、瑞典、芬兰、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2005年甘肃省民营企业进出口额为2.62亿美元,占甘肃省进出口额的10%,其中占出口总额的20%。民营企业是甘肃特色产品走出国门的重要的推动者。甘肃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甘肃民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发达省份相比,仍然非常落后。目前中国民营经济已占到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而甘肃还不足40%。应该看到,甘肃民营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后劲不足的现实。

(1大部分企业创办时间较短且类型单

一、规模较小,寿命不长。

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中大约60%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而甘肃民营企业的寿命平均不到2年。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甘肃民营经济规模小,竞争力弱。甘肃省大部分民营企业创办时间都比较晚,多为2000年以后创建,现户均注册资金仅为110 万元,户均雇佣工人数13人,人均资本金仅有8.46万元。由此可见,民营资本的资本盘子小,运作主要以家族式作坊式为主,适应市场的能力弱,寿命通常都很短。

(2产品档次较低,缺乏创新能力。

甘肃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于资本积累和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小规模企业居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企业对科技创新并没有自觉的意识和普遍的认同;加之资金和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从1999年至2003年,在西部十二省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排名中,甘肃除2001年排名有所上升外,其余年份均位居第九位。

(3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特色产业缺乏名牌产品作支撑。

从甘肃民营企业行业分布看,2004年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000万元的234家企业中,有178户企业分布在第二产业,其中建筑企业55家,超过两成。分布在第三产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仍处于空白。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以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为主要特征的民营工业无论从利润、科技含量、规模、信息化基础还是国际环境来看,甘肃民营企业及其品牌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影响力都微乎其微。民营企业缺乏在某一专门产业领域深挖细凿、做精做透的基本能力,更不具备做“百年老店”的耐心和雄心。因此,大多数企业不愿意在品牌树立上多花资金和精力,宁愿占据小块市场,只图眼前盈利。

(4经济外向度偏低,融资渠道不畅。

甘肃地处西北,自然环境恶劣,是经济欠发达省份,民营经济引进外资的渠道不够畅通。融资难问题仍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再加上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准入标准提高后,很多企业贷款更难。但同时甘肃省有900亿元的存贷差躺在银行,不能有效启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企业规模小、档次低,缺乏直接融资的能力;二是民营企业尤其是流通行业多为租赁经营,因而无产抵押用于贷款;三是民营企业担保机构少,担保品种单一,寻保困难;四是企业资信等级偏低,缺乏良好的资金信誉,银行贷款难度大。以上种种限制了甘肃民营企业,使他们在科技创新,市场开发和自我宣传方面都缺乏必要的资金来源。

(5行业协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偏弱。

行业协会,作为服务于企业与行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连接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承接政府职能转变的载体。截止目前,甘肃省登记在册的行业协会约953家,其中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发展水平低,作用十分有限。在会员

结构方面,很多行业协会的会员主要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其他经济成份的会员单位所占的比例小。一些行业协会对自身的职能定位认识不清,为会员提供服务意识不高,协会自律、协调、服务及行业管理职能发挥不够,使协会缺乏亲和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政府层面上,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对于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的资助和扶持不够。各种审批环节,审批手续复杂以及政府在科技规划中不能考虑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政策制定时对民营企业不能一视同仁等问题的存在,也极大的挫伤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甘肃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发挥在政策上的支持引导作用

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已经发生根本转变。但仍需进一步抓紧清理有关政策,在市场准入、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技改立项、用地用电、银行信贷、发行股票债券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主动为民营企业搞好服务,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宏观指导。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改善金融服务,探索建立以政府财力为引导,以专业担保机构为主体,以商业银行网络为基础的信用担保体系。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运作市场化的要求,积极培育中介服务市场,形成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

3.2 加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提高企业用人水平(1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工商联和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适当的培训提高民营企业决策者的水平。要大力创造条件,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有关企业经营管理、外贸、法律等知识讲座或培训班,组织企业家外出参观考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寻找差距;要增强民营企业家的爱才、用才意识,实现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靠完善的制度约束人,有效的机制激励人,丰富的文化凝聚人,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民营经济竞争力。

企业家应当关注资产经营、资本经营决策,对明显不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决策应尽量避免,对可行的决策应积极联系专家进行缜密的论证,可选择一些优秀企业家进行重点培训,并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使之成为著名的民营企业家,成为民营企业学习的典范。

(2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有效使用。民营企业需要转变理念,在对待人才方面要采取更开明的态度,采取物质的和精神的手段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并将各类人才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企业应注重人才的微观培养。除了组织员工参加各种专题学术讲座、技术交流、政策法规培训、出国考察和直接派往国外大学进行深造外,还可举办青年干部沙龙、集团核心组会或总裁办公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和场所。此外,企业还要营造全员的创新环境,采取不同手段激励广大员工的创新激情,在注重传统的物质和精神鼓励的前提下,要积极探索采用创新收益分成这一新的激励措施。

3.3 甘肃民营企业应该确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战略发展方向

兰州的科技实力雄厚,有包括兰州大学在内的高等院校13所,有包括中科院兰州分院在内的全民所有制科研部门8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8家,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13家。已建成工程技术中心和中试基地28个。目前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25万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甘肃民营企业应充分依托这些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加强横向合作。进行“校企联合、资源共享”,共建研发中心。加强产品研发管理,推进企业现有产业技术进步。要尽快地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品牌化、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的产业模式转变。

3.4 注意把握产品出口方向,开拓新市场

从过去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主动积极的与国际市场接轨。民营企业还应尽快融入世界通行的“游戏规则”,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全球意识和市场抗风险能力。民营企业要“走出去”到境外上市和投资办厂,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在具体措施上,民营企业应着重在扩大出口范围、更新出口品种,优化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这三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3.5 积极采取措施化解民营企业贷款难的困境

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需要标本兼治,主要出路和措施在于提升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实力、转换银行经营机制、优化投资环境等。

(1加大商业银行支持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信贷规模,建立以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信贷格局。银行可考虑专门对中小企业信贷设定一定比例的风险损失率,以赢利补亏。还可考虑在现有基础上合理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审批权限,建立专门的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信用评分系统,较好地解决金融机构与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企业实行较好的监控。

(2是积极开拓新的信贷业务品种,筛选出好的项目,增加信贷投入。在政策、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加快业务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发展融资租赁。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3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首先是应加快诚信政府的建设步伐。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组建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减轻金融部门融资压力。可以考虑成立中小企业管理局,制定一系列宏观调控机制和政策,引导资本向中小企业流动。

第二篇: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民营企业上市现状,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国内GDP增量的80%以上来自民营企业。不言而喻,民营企业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扮演着生力军的角色,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反观我国证券市场,在目前沪深两市1200多家上市公司中,通过直接上市和买壳上市的民营企业所占比例只有16%左右,这与民营企业的地位、作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无数实践说明,民营企业上市有利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利于改变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缺陷;同时借助资本市场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并有利于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公司上市后可以得到资金。.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卖给大众,可以分担风险,.增加股东的资产流动性。再者,用不着再考虑银行贷款问题。同时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大众对公司的信心,公司自身的价值也会提高。因此,无论从健全中国股市本身而言,还是从发展经济的层面来看,都需要积极推动更多的民营企业上市。

民营企业并不是很早就涉及证券市场的,早期受到观念、上市额度、政策门槛等因素的限制,只有少数民营企业中的幸运儿能够进入证券市场。截止2002年10月底,我国境内证券市场共194家民营企业入主上市公司并成为第一大股东,占同期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的16 %,一级市场上民营企业发行上市明显提速。2002年是民营企业上市比较集中的一年,有精伦电子、天士力、腾达建设、信雅达、宏智科技、卧龙科技等10家民营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约占全部新股的一成。

一: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几个阶段及政策背景:

1.1992年--1995年为民营企业上市的起步阶段。1992年第一家民营企业ST深华源(0014)进入证券市场揭开了民营企业上市的序幕,但同大批的国企改制上市相比,只是微乎其微。

2.1997--1999年为民营企业上市的发展阶段。1998年3月,私有民营企业新希望(0876)完成股份制改造上市,标志着民营企业进入证券市场有了实质性突破。这一阶段民营企业上市的家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此阶段,发行的额度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管理,实行“总量控制,限报家数”的额度管理。

3.2000年以后民营企业上市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2000年5月开始我国上市方式从审批制转为核准制,由主承销商选择、辅导和推荐企业,由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进行审核。核准制的实施加快了股票市场发行制度的市场化进程,同时为民营企业上市提供有利的制度安排。2001年1月18日,天通股份(600330)由自然人控股上市,成为民营企业上市的里程碑。近三年来,民营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显著增长,尤其是到2002年9月止,民营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数量首次超过上市新股数量,这主要与发生大量的买壳上市有关。民营企业买壳上

市、海外上市成了新亮点。

二:.民营企业上市的主要特征

1.间接上市是民营企业上市的主流方式。据调查显示,1997年之前,民营企业以直接上市的方式为主,未发生买壳上市的间接方式。但自2002年10月沪深两市194家民营上市公司中,占整个民营上市公司总数量的34.54%,买壳上市的民营企业所占比例达到65.46%。可见,买壳上市仍然是民营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主流方式。(所谓“买壳上市”,就是一家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债券、控股、直接出资、购买股票等收购手段以取得被收购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经营权的地位。)

2.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方兴未艾。截止2002年底全国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共有75 家。从在海外上市的情况看,以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居多,目前已有38家境内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在美国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的14家,NASDAQ上市的7家。此外,还有18家中国内地企业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

3.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超半数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沿海开放城市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比内地发展程度深,交通便利,给沿海地区的民营企业带来的发展的优势。自2001年起,194家民营企业按上市时所在的省份归纳,全国15个省份集中了164家民营上市公司,其中,广东、上海、福建、浙江、江苏、辽宁、海南、山东8个沿海省份的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占全部民营上市公司比重达到54%,即超过半数的民营上市公司是分布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

4.行业分布相对集中。统计表明,民营上市公司在行业分布上集中度较强。其中,机械设备仪表、综合类、纺织服装皮毛、商业等12大领域集中了168家民营上市公司,占上市民营公司总数的87%。在买壳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当中,房地产、商业、金属、非金属、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等所占比重最高。在直接上市的公司中,机械设备仪表、综合类、纺织服装皮毛、医药生物制品的民营公司数量最多,而电子、医药生物制品、纺织服装皮毛等领域直接上市数量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所占比重较高。

5.企业自身发展出现质的变化。通过分析可以看到,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募集到所需资金后,普遍进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促进了企业业绩大幅增长,规模迅速扩大。同时,企业运作渐趋规范,普遍建立和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展。

三:民营企业上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近几年,民营企业上市步伐明显加快,今年一季度共发行8家新股,引人瞩目的是,其中民营企业占到5家,已经发行的有海通集团、安泰集团、华海药业和三房巷。以其融资额计算,8家新股总计筹资29.7亿元,5家民企总融资额约19亿元,占到总量的约64%。这说明了民营企业上市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具备了一些有利条件。但总体上看,民营企业上市仍面临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1.民营企业上市仍然面临着政策上的障碍

目前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但并不意味着完全实施国际通行意义上的核准制,限于现阶段

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任务和规模尚小、难以承受大规模扩容冲击等特征,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股票发行上只能实行标准控制和规模控制相结合的核准制。这种规模控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股市的供需矛盾和市场价位的不合理,使得符合条件但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无法上市。因此,许多高成长性的民营企业只能到境外证券市场的创业板上市,但创业板发行市盈率偏低,融资成本较高,加大了企业筹资成本。

2.资本市场结构和层次单一化的缺陷,使得民企上市融资缺乏支撑平台

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市场制度创新长期处于滞后状态,股票市场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结构缺陷和层次单一化缺陷,把绝大部分民营企业拒在直接融资市场之外,民营经济发展缺乏相应的一个完整、合理的资本市场层次结构体系支撑。

可以说,资本市场层次结构存在的单一化缺陷是抑制民营企业发展、导致民间资本流向不畅、形成民间资本供求双方无法实现顺利耦合的体制性因素。同样海外证券市场认知中国民营企业的支撑体系很不完备,也制约了民营企业到海外上市。

3.购并市场不发达,买壳上市操作难度大

民营企业直接上市存在着某些政策和法规上的障碍,在实际实行购并、买壳上市等间接上市的操作中也至少面临着三大难题:出让方股权结构不合理,收购方不易获取控股权地位。二是收购方资金实力有限,难以承受过大的收购成本。三是国内购并市场不发达,购并交易难以及时、有效完成。

4.民营企业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一些民营拟上市公司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最主要的是创新能力、治理结构和经营者素质等三个方面:

第一,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民营企业虽然规模不小,但大多从事的只是产业链的中、下游,甚至是最低级的简单组装和加工,没有核心技术,导致大量企业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产品类同。第二,企业经营者素质、企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据抽样调查,比较突出的是文化程度偏低。从管理上看,民营企业家的管理理念、风格和方式过于粗放。在履行具体政策中,不少民营企业缺乏严格的监管体系措施和具体可行并可量化的管理政策。一些民营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组织内部往往缺少职责分工体系。第三,家族制色彩浓厚,股权关系复杂,治理结构有待完善。在拟上市的民营企业中,公司高管人员特别是董事长与总经理存在亲属关系的较多。实际控制权集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多未分离,家长式管理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大股东之间的关联度增加。一般而言,民营企业股权较为集中,由于运作的透明度较低,经理层与董事会权责界限尚不分明,监事会作用薄弱,制度建设滞后,"人治"色彩浓厚,其家族制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往往导致投资的随意性和非持续性。

四:推进民营企业上市的对策研究

1.积极进行理论、观念和制度的创新,彻底消除民营企业上市障碍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是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主旋律。具体到推进民营企业上市上,在不断探索和总结民营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规律的基础上,要勇于创新,其中,理论与认识创新是关键所在。因此,十六大提出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特别提到融资上的市场准入问题,这一点对彻底消除民营企业上市障碍至关重要。发展民营经济,就要在金融方面一视同仁,增加向它贷款,允许它发行股票、债券,发展资本市场要允许私营经济的公平进入。在直接融资方面,允许民间资本进入资本市场,主要表现在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层面,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和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另一方面要支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向民营企业的转让,通过民营资本的进入,实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合理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从而,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2.大胆创新,努力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多层次发展

借鉴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努力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多层次发展,为企业特别是为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多层次的交易平台。按照企业证券上市交易门槛的高低、风险性的大小及证券流动性的强弱,我国证券市场可形成四个不同层次的发展框架,即主板交易市场、创业板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证券市场的各个不同层次对应不同的企业,各有一个不同的筛选机制,使企业有可能递进上市或递退下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结构体系。

3.找准定位,加快民营企业与境内外证券市场的对接

中国加入WTO后,商业规则进一步向国际靠拢,中介机构日益规范,海外上市日益成为民企重要的融资渠道。与此同时,民企清晰的产权关系,良好的成长性,也逐步成为海外市场推崇的对象。但民营企业上市,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机会的可能性,进行合理定位,选择在境内主板、还是到海外主板、创业板直接或间接上市。

4.营造良好民企环境,加快推进民营企业上市步伐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为推进企业上市、促进地方资本市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将带动企业上市融资的巨大需求。面对新形势,各地要结合当地情况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

总之,要加强指导、协调和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实现中国构筑证券强国的战略目标,要加快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做优、做大、做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龙头和骨干力量,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篇:云南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云南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云南省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民营企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

1998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有力地推动着全省个私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4万民营企业已成为省内经济舞台的一支生力军。有关统计表明:至2004年9月底,全省私营企业户数、从业人员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9%和10%;上缴税金15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176.4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省总数的43%;总产值186亿元,占全省总数的15.8%。

云南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首先,总体实力较弱,整体规模较小。由于云南省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实力弱的现状决定了云南省民营企业总体实力较弱和整体规模较小的特点。因而,云南省的民营和民营经济不仅对全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贡献率较低,而且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较低。就2003年而言,云南省民营经济占本地区GDP的比重为21.3%,而浙江、重庆、四川、广东分别占本地GDP的比重为51.2%、37.84%、35.0%、34.4%。据我国工商联对上规模民营企业调查显示,2000年云南省上规模的民企数量为11家,2001年为13家,2002年为14家,分别只占全国上规模的民企业数量的1.14%、1.05%、0.89%,由此看见云南省民营企业相对

于全国增长水平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或者说增长缓慢。

其次、速度快,发展不平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省民营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不管是企业户数、注册资本、从业人员或地方生产总值都超过了全国增长水平。在这十几年间,不论是企业户数、注册资本、从业人员或是地方生产总值都增长了两倍多,年均增长也很快,私营企业也取的了快速发展,2003年的上述指标分别比1992年增加了1~364倍,年均增长28~76%,是云南省个体工商个体工商户年均增长率的113~712倍。户数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从1990——2001年,民营企业的户数从371614户增长到720061户,增长了0.94倍,平均每年增长7%。其中,私营企业的户数从970户增到28737户,增长了28.6倍,平均每年增长39.1%,个体工商户从370644户,增长到691324户,增长了0.84倍,平均每年增长6.6%,从1997年以后,其发展速度都超过了全国水平。但是从2000年开始个体和私营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变缓,甚至在2004年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还有注册资本不断扩大、产值增长迅速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从2000年到2004年云南省个体和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从240亿元增长到893.86亿元,尤其是2001年其增长率达到了70%,从业人员也从128.6万人增到192万人。

云南省的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云南省的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但是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是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太低,发展滞后等。

1、云南民营企业面临重新定位的问题。云南民营企业从无到有,唯一的优势是紧紧的抓住了比较超前的市场经济的观念,过去民营企业能赚钱,获利比较快,但由于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形成了规模,民营企业已经失去了在市场竞争的优势。因此企业定位对云南省民营企业家来讲生死攸关,云南省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重新进行定位,即云南省民营企业的现状该怎么建设,企业的将来该如何发展,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设计。

2、民营企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人才瓶颈。云南的民营企业大部分是家族企业,绝大部分实行家族式管理。民营企业家普遍文化素质偏低、观念保守;民营企业人才匮乏,企业管理落后。中国加入WTO以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将面临激烈的外部竞争,民营企业人才的匮乏将严重影响着其生存与发展。采用家长式集权管理模式阻碍了企业吸纳和利用人才,也将严重制约企业的管理制度变革。

3.云南省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管理方法滞后,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云南省的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土生土长,白手起家,所以在发展初期基础条件差,缺乏合理的管理,技术落后,也没有整体的规范,主要是以仿照其他企业为主。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牌少。民营企业的短期行为决定了民营企业更多的是追求短期利益,不追求产品质量,不注重企业形象,没有好的意识去培育企业品牌。

4.民营企业如何强化和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问题。民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大多是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技术持续创新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显然,由于民营企业追逐短期利益,自身实力有限等原因,自身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5.产业整体水平不高,产业链短,产业集群度低,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对经济的发展作用有限。大多民营企业增长方式呈“粗放式”发展,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没有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出现大而不强的情况。

6、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得不到切实的贯彻、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还有待改善。多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广大经营者普遍反映较好,但很多政策至今没有得到认真落实,长期困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依然存在。

7、服务体系不健全。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行政审批的程序过多,管的太广,效率又低,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中介发展不足,缺乏整体社会化服务系统。

第四篇:济南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济南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 要:近年来,济南市的经济快速发展,而其中民营企业的贡献不可磨灭。本文旨在分析济南市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探讨民营企业的出路和发展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济南市民营企业的现状 最近关于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成为各方热点关注的问题,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争议也在逐渐增多,不可否认,民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补充,同时对GDP的增长、市场经济的活跃以及税收的增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就简单的分析一下济南市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1.从作用上来看:民营企业已成为济南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据统计,2009年济南市民营企业营业收入4552亿元,实现增加值141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4%,略低于山东平均(42.8%)。由此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济南市整体经济的发展。

2.从企业的形成来看,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是从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或直接由家庭成员投资兴办的家族式企业;二是朋友、同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伙企业;三是国营或集体企业通过买断转型的企业等。其共同的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归一个或少数投资者所有,其企业股份不断分散化、社会化。因此,民营企业从总体上看,虽然有其市场化程度高、经营灵活、社会负担轻等优势,但民营企业在发展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3.从时间上来看,济南市的民营企业普遍时间较短。从资料显示,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晚,最长也不过三四十年,大多都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建立。并且很多企业都是时间不长就不存在了。

4.从规模上来看,济南市的民营企业总体实力还是比较薄弱,规模较小的企业占了多数,但有几家民营企业,即使在全国范围来看也是位列前茅的。据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等单位昨天发布的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济南两家企业入围,分别为力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二.济南市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客观地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正从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1.管理水平低下。我市目前的许多民营企业都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家长式管理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缺乏“纠偏”机制.民营企业家的局限性、随意性往往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国美之争,其实就是典型的这类问题,济南市的民营企业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之一方面的问题.2.人才机制不科学,不健全。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但现实条件下大多数民营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家落后的“资本雇佣劳动力”观念,认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劳动力的雇佣关系,很多民营企业家认为只要有高薪,市场上多的是优秀人才,而没有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过人才和他们的人格尊严。加之民营企业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民营企业,因此,他们通常持打工心态,只关心眼前利益,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

3.设备落后,科技含量低。民营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这种生产模式注定了企业不可能拥有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由于其先天的原因,较低的员工素质也制约了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技术改造的相对滞后,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4.决策盲目,风险经营。大多数民营企业四面出击,盲目的多元化经营,过分的自信导致无法正确地评价自己,也无法正确地评价企业的成功。成功的经历强化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也导致了决策的经验主义。

5.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人们对民营企业的认识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其发展的情况,如民营企业在融资等方面较之非民营企业存在着更多的障碍,尚未取得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一些部门在履行其职能时,还存在 着不能一视同仁的情况,“两张脸”和“两个标准”的情况依然存在.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一些民营企业的行为短期化,投资愿望严重弱化.三,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

1.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减少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影响。

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的失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所产生集权化倾向,无法适应企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民营企业要真正建立起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首先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造。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控股化和集约化,充分发挥家长式管理模式的灵活高效的优势,还可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逐渐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中国民营企业的制度转换、管理模式的更替依赖于民营企业家素质和人格的提升与完善。

2.重视人才,全面提升企业素质。

未来企业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要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济南市民营企业还存在着规模小、员工素质低的现象。因此,提高企业内在素质,说到底还是要提高员工的素质。企业规模、环境、装备水平以及产品档次和质量的内在差异,实质反映的是人的内在素质差异。民营企业必须要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构建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做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对民营企业自身来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增加技术装备,成为技术创新和开发投入及推广的主体。应实行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开放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吸收消化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民营企业更应更新观念,尽快强化国际化经营与竞争的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来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4.继续发挥政府在发展民营企业中的作用,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民营企业的产权需要法制来保障,经营行为

需要法制来规范。加强立法,建议有关部门及时清理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法规。同时,抓紧制定保护民营企业的条例,出台引导和约束民营企业经营行为的文件。

四.总结语.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舞台的主角。因而,我们要正确看待民营企业的存在和作用,认真对待民营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科学找到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促进济南市民营企业的发展,从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五篇:应对民营企业发展瓶颈的策略

促进民营企业顺利发展对策

1、转变观念 ,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的问题(1)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 ,对 民营企业的融资给予积极支持。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在融资政策方面应对民营企业与国有 企业给予同样融资待遇 ,特别是对于经营管理水平高 ,信誉好 ,设备技术先进的民营企业 ,产品质量好 ,有特色 ,市场需求旺盛的民营企业 ,以及技术密集型民营企业 , 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在融资政策给予倾斜 ,应重点帮助民营企业的创业和发展 ,做大做强使民营企业使融资渠道顺畅。(2)充分利用企业的内部资金 ,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在民营企业发展中充分挖掘企业内部资金的潜力。可以通过鼓励民营企业职工集资入股 ,为本企业投资 ,扩大企业资本规模 ,缓解企业资金缺乏的问题。企业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对财务账目进行科学预算 ,严格核算生产流通费用 ,保证预算报表数据的真实可靠 ,建立良好的信誉意识 ,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获得广泛的融资渠道。(3)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无法提供有效、足额的担保物和担保人。对此 ,设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融资担保机构应显得尤其迫切。一方面 ,可由各级政府组织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和地方性的企业融资担保公司 ,担保公司的设立和运作必须按照《公司法》和《合同法》的要求来进行运作。另一方面 ,建立由加入行业工会的非公有制企业会员出资的行业内融资担保机构 ,专门解决会员的融资担保难问题。为此 ,地方政府应向这些地方性中小银行多注入一些资金 ,并加速其现代化设施建设 ,地方性中小银行也需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积极组织存款 ,吸纳客户 ,以增强资金实力 ,提高贷款能力 ,并制定相应的民营企业经营的贷款政策 ,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融资保证。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资产重组 ,转变家族管理弊端(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民营 企业发展和进步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 组织形式和产权制度 ,它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 ,产权结构多元化 ,资本所有者与管理者分 离;企业有独立地位 ,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企业的组织是多单位 ,多元企业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综合结构;企业是市场主体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同时造福社会;科学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是公司制。我国民营企业可依据现代企业制度 的要求建立公司制即:建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形式。民营企业只有实行规范的 公司制才能彻底摆脱家族制的管理 ,使民营企业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决策机制 , 能够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解决民营企业家族管理的弊端 ,促进民营企业合理有 序发展。(2)实现资产重组是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可以与国 有企业联合 ,组建跨越所有制的企业集团;一些有高新技术优势的民营企业可以与国有企业 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一些具有明显优势的民营企业可以直接承包、租赁 ,同时对一些国有小型 企业整体收购。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实现资产重组 ,增强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使民营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3、提高民营企业的文化素质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观

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形象以及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素质的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1)提高民营企业的文化素质 ,是企业发展的形象工程。我国的民营企业必须在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 ,走文化创新之路。把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载体 ,把企业宗旨作为企业文化的精神理 念 ,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社会服务意识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将会

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广大民营企业应注意确立其永恒不变的宗旨 ,宗旨不仅要体现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 ,而且要兼顾社会公益事业。让企业发展和运行的宗旨深入员工心里 ,形成获取较大的社会效益理念。因此民营企业要把创建和谐的文化氛围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以提高企业管理层次和员工的文化修养、工作热情和整体素质 ,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和谐的内部环境。

总之 ,我国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形式。为此 ,必

须对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寻求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 ,促进民营经济的良 性循环,使民营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 条件。

下载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及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及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周口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周口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从国际上看,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产值平均达到本国GDP的10%以......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培育和造就在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民营企业大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家庭企业,从夫妻档、兄弟班、父子兵、亲友才起家,逐步发......

    民营企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执政方略。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关键在于切实按照“三......

    泉州市民营企业发展初探

    泉州市民营企业发展初探发表时间:2009-12-11 13:22:48 关注度:10412008年,泉州市生产总值2705.29亿元,财政总收入263.6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1%、17.1%。泉州发生如此巨变,......

    浅谈中国民营企业发展

    浅谈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一、民营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迈开大步,勇往直前。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

    民营企业发展思考

    民营企业发展思考来源: 望城通讯2006年第6期 高塘岭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高海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个体私营经济方针政策的演变,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

    区民营企业发展情况

    区民营企业发展情况B区民营企业发展情况一、我区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2005年,我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3.63亿元,区属工业总产值完成2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18亿元,商品......

    辰溪县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五篇范文)

    辰溪县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辰溪县科学技术局刘志昂 为深入开展工业发展年活动,全面掌握和了解我县民营企业的科技进步现状面临的问题,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加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