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四川电网在不断建设中寻求发展
浅论四川电网在不断建设中寻求发展
【摘要】:本文从四川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为出发点,论述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作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灵魂,关系到电网公司做大做强的深层次问题。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服务
纵观世界500强的大公司之所以胜出其它公司,就在于这些国际性的大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注入新的文化活力,凭着强盛的企业文化力,增强了企业自身的学习力,推动了企业的执行力,从而保持了这些百年不衰的竞争力。可见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有多么重要,关系着生死存亡的大事。
据悉国家电网公司在召开 “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供电服务提升工程电视电话会议后,四川省电力公司随即召开了2010年供电服务提升工程启动电视电话会,旨在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会上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胡柏初指出:
一要深刻认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扎实推进供电服务提升工程。希望各单位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加强行风建设,更加自觉规范供电服务行为,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二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供电服务提升工程的目的和工作重点。各单位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部署,制定工作计划有序推进,严格考核确保取得实效,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服务文化。
电力企业是为全社会服务的特殊行业,供电企业的工作是服务性工作,所以在电力企业内部应当以培养“服务意识”为基础,全面建设服务文化。
以党和国家为核心,以电力客户为重点,努力建设优质服务文化。在电力公司内部必须贯彻“优质服务是电力公司的生命线”的理念。提及优质服务,马上联想到的是对客户的服务和对社会的服务,而对企业内部的服务关系,则往往被忽视,使得服务工作形成缺失。实际上,企业内部的服务关系,是企业内强素质和理顺工作关系的重要方面,没有企业内部顺畅的关系,要搞好优质服务也是不可能的。在此基础上必须坚持机关为基层的服务。机关是企业领导有效指导工作的专门部门,机关工作人员对基层的工作不仅有督导权,同时也有指导和服务的义务。各机关部门集中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在对基层工作检查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相结合,特别是要将注意力放在帮助基层解决问题上,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电力企业文化是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
回到源头我们应当看到促成这种企业文化的基础是电力公司的企业管理,一个好的管理制度可以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电力企业文化在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和规范建设中酝酿形成。同时任何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制定都不能脱离电力企业文化背景。在四川这种管理尤为重要,四川是人口大省,虽然不像东部老工业基地那样有着那么多的大型企业,在四川除了企业公司外,分散的居民用户,小型商户同时也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的电力公司要在管理上要实现人性化、制度化、科学化。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事先企业文化的升华。
制定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除了电力业务需要的科学性的、现代管理条例所必须之外,企业制定管理制度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反映自身文化特色和业务特点,根据本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的客观环境,以本企业的价值取向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作为企业的制度必须能得到企业职工的认同。它符合本企业共同认知的核心价值取向。制度的形成的同时,企业文化也就在企业中建立起来。管理机制靠电力企业文化来推动。电力企业文化成为电力企业管理机制产生效力的润滑剂。各级管理者都有必须重视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并运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来推动、改善电力企业管理。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客户满意、政府放心”、“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就是电力企业价值取向。它是“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电力企业的这种价值观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对企业未来的重塑。我们四川电力企业尤为需要这种价值观的继承,这是支撑企业基本价值判断的核心,它是电力企业文化的本质。
“95598”的建立是电力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在以前社会上把个别电力企业的服务低下,态度傲慢,比着“电老虎”。它反映个别电力企业,面对广大用户的服务态度差的事实。改革后,电力企业狠抓行业服务态度、服务思想、服务手段等工作,服务理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客户呼叫中心”的“95598”的建立,到建立便民服务的外设网点;从企业服务理念到建立一整套服务管理办法。大大地该变了电力服务的形象。在2003年的全国服务和公众行业的服务质量调查中,电力行业变成最好行业之一。建立与客户相联系的“95598”的全国统一呼号的客户服务中心,向全国广大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服务中,实现企业的效益和发展,体现电力职工和企业价值。在市场竞争中,必须坚持“用户至上”的服务方针。把企业的生存与效益与服务联系起来。有服务才有生存,有满意才有效益。
我们要把“电力企业的服务观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这种理念和管理制度不断落实下去,并且建立长效机制。用电力职工的真心,换取广大用户的安心和放心,成为用户的知心朋友。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二十一世纪以来,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最重要的竞争环节和企业效益新的增长点。我们四川电力企业不能怠慢,要在不断的改革中更新管理理念,塑造优良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不断前进和发展。
第二篇:班主任素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不断成长
班主任素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不断成长 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载体。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优化班集体、进而优化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在班集体中,班主任是师生关系的主导。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班主任是全班的总指挥,这主要体现在班主任的目标定位、审美情趣、管理理念及表率作用等方面。
一、班主任的目标定位与班级文化建设。
马卡连柯“前景教育”思想认为,要激励一个集体.首先必须形成大家共同拥有的希望和追求,正是这种追求和希望。才能团结大家、激励大家,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也可以说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实施成功的班级管理的一半.也是建设良好班级文化的前提。我班刚进入校门,我组织了“说出你的梦想”的主题班会。学生们踊跃发言,相互讨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有的说必须当上硕士、博士。像许多科学家一样研究出让世界震惊的成果才能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而有的说不论学历高低。只要能精湛地掌握一门技术.一两项发明同样可以改变人类的命运。最后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个人生存发展离不开知识和技能,只有通过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赢得良好的自身发展机会,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我于是提炼了这样的班级“座右铭”——胸怀大志,昂首飞翔。将“每天进步一点点”定为班级的发展目标。将“点点滴滴学做人,时时刻刻取进步”定为班训。并趁热打铁,以此为主题布置了教室。生还将这些内容作为座右铭张贴在教室里、课桌上。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了,态度端正了,积极性提高了,班风、学风发生了明显变化,为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做好了铺垫.以后的班级管理可以说就顺风顺水了。
二、班主任的审美情趣与班级文化建设。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教室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体现。优化教室环境,是创建良好班级文化的基础。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营造学生学习的有利环境,对教室的布置不可忽视。首先要注重审美的要求。如我班的墙报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了与教室环境相配,注重映衬美。其次精心选择张贴内容,我们在教室的两边张贴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求知:在教室正前方悬挂国旗增强学生爱国情感,正后方张贴班训让全班学生学有目标:增设“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通过这些布置使我班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得到不断加强。我把班级管理浓缩成“向我学”五个字,并张贴在教室展示板上。随时激励学生学习有干劲,互相要竞争”,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最后要注意教室布置的阶段性和稳定性。带制度性的一般要具有稳定性,我们不能随意更改,但是,也要注意及时更新,不更新就会给人形式主义的感觉。总之,好的教室布置应该是温馨、和谐的,洋溢积极精神、充满人文气氛,“宜居宜学”的场所。这无疑需要师生高品位的审美情趣作指导。而且对班主任审美情趣的品位要求应该更高一些。
三、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与班级文化建设。
作为班主任,我们在管理上必须做到张弛有度。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必须要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中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实施有效班级管理的一部分。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其实是一种自我管理的过程。一是在教室布置和学习环境美化上。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许多具体的地方还应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布置教室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让人赏心悦目的学习环境,标准和尺度应由学生把握。班主任只要全身心的当好他们的参谋和助手就够了。二是在制度建设上,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将制度约束转化为自觉行为。班主任要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广泛吸取学生合理化建议,与班委会一起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再按照计划制定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增强制度的透明度和可信性,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制度不只是教师的主观要求.而且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必然需要。三是在制度的执行上,让学生相互监督,自我管理。制度的关键在于检查督促.否则就是一纸空文。如今的学生大多已从传统拘谨的“封闭型”、“内向型”转变为“开放型”和“外露型”的性格,教师在管理上的一手包办,往往令他们反感,效果难免事倍功半。在小学班级制度的检查督促中。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督促。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并解决主要问题,当好“参谋”,日常管理可以放手让学生去
做。这样既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愿望,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四、班主任的表率作用与班级文化建设。
众所周知,班级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既包含如环境布置、行为方式、语言习惯等显性的东西.也包含价值取向、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隐性的东西。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作为班级直接管理者的班主任,其表率作用尤其举足轻重。首先班主任应是仪表的垂范。教师的良好的仪表形象,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教师的思想行为、言谈举止乃至衣着打扮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试想如果哪位班主任衣着打扮奇装异服,言行举止粗野下流,又如何要求学生着装整洁。举止文明呢?这样的班级也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岂非笑谈!其次班主任应是遵守制度的表率。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作为班级教学和管理的组织者。必须自觉的、无条件的遵章守纪,言出必行,令行禁止,成为学生的楷模和学习的典范。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老师也不做。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应先做到。只有我们模范遵守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班级行为规范,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才能将制度约束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最后班主任还应是学习的楷模。教师也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如孔子所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对待科学知识上.教师必须实事求是、严谨治学。作为班主任必须诚实谦虚、学而不厌,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更好地带动本班学生向着更新的知识领域迈进。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只有目标定位科学合理、审美情趣高雅脱俗、管理理念张弛有度、表率作用严格得体,才能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进而创新班级管理,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创造教育的最大价值。
第三篇:电网建设中的无功补偿
电网建设中的无功补偿
1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补偿的基本概念
1.1功率因数:电网中的电气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属于既有电感又有电阻的电感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相量间存在着一个相位差,相位角的余弦cosφ即是功率因数,它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即cosφ=P/S。功率因数是反映电力用户用电设备合理使用状况、电能利用程度及用电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1.2无功功率补偿:把具有容性功率的装置与感性负荷联接在同一电路,当容性装置释放能量时,感性负荷吸收能量,而感性负荷释放能量时,容性装置却在吸收能量,能量在相互转换,感性负荷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装置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
2无功补偿的目的与效果
2.1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
2.2提高设备的供电能力
由P=S·cosφ可看出,当设备的视在功率S一定时,如果功率因数cosφ提高,上式中的P也随之增大,电气设备的有功出力也就提高了。
2.3降低电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失
由公式I=P/(·U·cosφ)可知当有功功率P为定值时,负荷电流I与cosφ成反比,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后,功率因数提高,使线路中的电流减小,从而使功率损耗降低:ΔP=I2R,降低电网中的功率损耗是安装无功补偿设备的主要目的。
2.4改善电压质量
在线路中电压损失ΔU的计算公式如下:
ΔU=
×10
-3
式中
ΔU——线路中的电压损失
kV
P——有功功率MW
Q——无功功率Mvar
Ue——额定电压kV
R——线路总电阻Ω
XL——线路感抗Ω
由上式可见,当线路中的无功功率Q减少以后,电压损失ΔU也就减少了。
2.5减少用户电费开支,降低生产成本。
2.6减小设备容量,节省投资。
3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
3.1按提高功率因数值确定补偿容量Q
c
Qc=P[
](kvar)
式中P——最大负荷月的平均有功功率kW
cosφ1cosφ2——补偿前后功率因数值
例如:某加工厂最大负荷月的平均有功功率为300kW,功率因数cosφ=0.6,拟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则所选的电容器容量为:
QC=300×[
]=300×(1.33—0.48)=255
(kvar)
3.2按提高电压值确定补偿容量QC
QC=
(kvar)
式中
ΔU——需要提高的电压值V
U——需要提高的电压值V
U2——需要达到的电压值kV
X——线路电抗Ω
3.3按感应电动机空载电流值确定补偿容量
电动机的无功补偿一般采用就地补偿方式,电容器随电动机的运行和停止投退,容量以不超过电动机空载时的无功损耗为宜,计算公式:
QC≤
Ue
I0
(kvar)
式中
Ue——电动机额定电压kV
IO——电动机空载电流可用钳形电流表测出,若粗略估算,也可用下式:
QC=(1/4~1/2)Pn
式中
Pn——电动机额定功率kW
3.4按配电变压器容量确定补偿容量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安装电容器时,应考虑以下原则:在轻负荷时,防止向10kV配电网倒送无功;取得最大的节能效果,根据配变容量按下式计算:
QC=(0.10~0.15)Sn(kvar)
Sn——配变容量kVA
总之,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应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要把降损与调压相结合,以降损为主;又要把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同时,供电部门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以就地平衡为主,共同搞好无功补偿的配置和管理,从而取得无功补偿的最大经济效益。
[摘要]
对广大供电企业来说,用户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力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关系到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和电压波动,而且关系到节约用电和整个供电区域的供电质量,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因此,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已成为电力工业中一个重要课题,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首先就要提高各用户的功率因数。文中简要集中探讨了影响电网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以及低压无功补偿的几种使用方法,以及确定无功补偿容量从而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一般方法。
[关键词]
功率因数
影响因素
补偿方法
容量确定
许多用电设备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如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都是依靠建立交变磁场才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因此,所谓的“无功“并不是“无用“的电功率,只不过它的功率并不转化为机械能、热能而已;因此在供用电系统中除了需要有功电源外,还需要无功电源,两者缺一不可。
在功率三角形中,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COSφ,其计算公式为:
COSφ=P/S=P/(P2+Q2)1/2
在电力网的运行中,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被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希望的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这样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可以降到最小,视在功率将大部分用来供给有功功率,从而提高电能输送的功率。
用户功率因数的高低,对于电力系统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有着显著的影响。适当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不但可以充分的发挥发、供电设备的生产能力、减少线路损失、改善电压质量,而且可以提高用户用电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为用户本身节约电能。因此,对于全国广大供电企业、特别是对现阶段全国性的一些改造后的农村电网来说,若能有效的搞好低压补偿,不但可以减轻上一级电网补偿的压力,改善提高用户功率因数,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电能损失,减少用户电费。其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都会是非常显著的。
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
1.1
电感性设备和电力变压器是耗用无功功率的主要设备
大量的电感性设备,如异步电动机、感应电炉、交流电焊机等设备是无功功率的主要消耗者。据有关的统计,在工矿企业所消耗的全部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占了60%~70%;而在异步电动机空载时所消耗的无功又占到电动机总无功消耗的60%~70%。所以要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就要防止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并尽可能提高负载率。电力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一般约为其额定容量的10%~15%,它的空载无功功率约为满载时的1/3。因而,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和企业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运行或长期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
1.2
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也会对功率因数造成很大影响
当供电电压高于额定值的10%时,由于磁路饱和的影响,无功功率将增长得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当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110%时,一般无功将增加35%左右。当供电电压低于额定值时,无功功率也相应减少而使它们的功率因数有所提高。但供电电压降低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所以,应当采取措施使电力系统的供电电压尽可能保持稳定。
1.3
电网频率的波动也会对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的磁化无功功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影响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一些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能够使低压电力网功率因数提高的一些实用方法,使低压网能够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达到降损节能的效果。
低压网的无功补偿
2.1
低压网无功补偿的一般方法
低压无功补偿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随机补偿、随器补偿和跟踪补偿。下面简单介绍这三种补偿方式的适用范围及使用该种补偿方式的优缺点。
2.1.1
随机补偿
随机补偿就是根据个别用电设备对无功的需要量将单台或多台低压电容器组分散地与用电设备并接,它与用电设备共用一套断路器。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同时投切。随机补偿适用于补偿个别大容量且连续运行(如大中型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以补励磁无功为主。此种方式可较好地限制农网无功峰荷。
随机补偿的优点是:用电设备运行时,无功补偿投入,用电设备停运时,补偿设备也退出,不会造成无功倒送,而且不需频繁调整补偿容量。具有投资少、占位小、安装容易、配置方便灵活、维护简单、事故率低等优点。
2.1.2
随器补偿
随器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开关接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以无功补偿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的补偿方式。配变在轻载或空载时的无功负荷主要是变压器的空载励磁无功,配变空载无功是农网无功负荷的主要部分,对于轻负载的配变而言,这部分损耗占供电量的比例很大,从而导致电费单价的增加,不利于电费的同网同价。
随器补偿的优点:接线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能有效地补偿配变空载无功,限制农网无功基荷,使该部分无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无功网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是目前无功补偿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2.1.3
跟踪补偿
跟踪补偿是指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将低压电容器组补偿在大用户0.4KV母线上的补偿方式。适用于100KVA以上的专用配电用户,可以替代随机、随器两种补偿方式,补偿效果好。
跟踪补偿的优点是运行方式灵活,运行维护工作量小,比前两种补偿方式寿命相对延长、运行更可靠。但缺点是控制保护装置复杂、首期投资相对较大。但当这三种补偿方式的经济性接近时,应优先选用跟踪补偿方式。
2.2
采用适当措施,设法提高系统自然功率因数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是不需要任何补偿设备投资,仅采取各种管理上或技术上的手段来减少各种用电设备所消耗的无功功率,这是一种最经济的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下面将对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措施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2.2.1合理选用电动机
合理选择电动机,使其尽可能在高负荷率状态下运行。在选择电动机时,既要注意它们的机械特性,又要考虑它们的电气指标。举例说,三相异步电动机(100KW)在空载时功率因数仅为0.11,1/2负载时约为0.72,而满负载时可达0.86。所以核算负荷小于40%的感应电动机,应换以较小容量的电动机,并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改善运行方式,限制空载运转。故从节约电能和提高功率因数的观点出发,必须正确合理的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2.2.2
提高异步电动机的检修质量
实验表明,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匝数变动和电动机定、转子间的气隙变动是对异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因此检修时要特别注意不使电动机的气隙增大,以免使功率因数降低。
2.2.3
采用同步电动机或异步电动机同步运行补偿
由电机原理可知,同步电动机消耗的有功功率取决于电动机上所带机械负荷的大小,而无功取决于转子中的励磁电流大小,在欠激状态时,定子绕组向电网“吸取”无功,在过激状态时,定子绕组向电网“送出”无功。因此,只要调节电机的励磁电流,使其处于过激状态,就可以使同步电机向电网“送出”无功功率,减少电网输送给工矿企业的无功功率,从而提高了工矿企业的功率因数。异步电动机同步运行就是将异步电动机三相转子绕组适当连接并通入直流励磁电流,使其呈同步电动机运行状态,这就是“异步电动机同步化”。因而只要调节电机的直流励磁电流,使其呈过激状态,即可以向电网输出无功,从而达到提高低压网功率因数的目的。
2.2.4
正确选择变压器容量提高运行效益
对于负载率比较低的变压器,一般采取“撤、换、并、停”等方法,使其负载率提高到最佳值,从而改善电网的自然功率因数。如:对平均负荷小于30%的变压器宜从电网上断开,通过联络线提高负荷率。
通过以上一些提高加权平均功率因数和自然功率因数的叙述,或许我们已经对“功率因数”这个简单的电力术语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知道了功率因数的提高对电力企业的深远影响,下面我们将简单介绍对用电设备进行人工补偿的方式和对补偿容量的确定方法。
功率因数的人工补偿
功率因数是工厂电气设备使用状况和利用程度的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也是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一项主要指标。供电企业仅仅依靠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办法已经不能满足工厂对功率因数的要求,工厂自身还需要装设补偿装置,对功率因数进行人工补偿。
3.1
静电电容器补偿
静电电容器既电力电容器。利用电容器进行补偿,具有投资省、有功功率损耗小、运行维护方便、故障范围小等优点。但当通风不良、运行温度过高时,油介质电容器易发生漏油、鼓肚、爆炸等故障。因此,建议使用粉状介质电容器。
当企业感性负载比较多时,它们从供电系统吸取的无功是滞后(负值)功率,如果用一组电容器和感性负载并联,电容需要的无功功率是超前(正值)功率,如果电容器选的合适,令Qc+Ql=0,这时企业已不需要向供电系统吸取无功功率,功率因数为1,达到最佳值。
3.1.1
电容器补偿容量的确定
电力电容器的补偿容量Qc可按下式计算:
Qc=α·Pjs(tgφ1-tgφ2)
式中
Pjs——最大有功计算负荷,KW
tgφ1、tgφ2——补偿前、后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α——平均负荷系数,一般取0.7~1,视Pjs的计算情况而定。如果在计算时已采用了较小系数值,α可取1。
某些已进行生产的工矿企业,可由下式确定其有功电能消耗量:
Ap=Pjs·Tmax·p
(KW·H)
式中
Ap——有功电能消耗量
Pjs——有功计算负荷
Tmax·p——最大有功计算负荷年利用小时数
3.1.2
并联补偿移相电容器,应满足以下电压和容量的要求
Ue·c≥Ug·c
nQg·c≥Qc
式中
Ue·c——电容器的额定电压(KV)
Ug·c——电容器的工作电压(KV)
n——并联的电容器总数
Qg·c——电容器的工作容量(Kvar)
Qc——电容器的补偿容量(Kvar)
3.2
动态无功功率补偿
动态无功功率补偿一般应用于用电容量大、生产过程其负载急剧变化且具有重复冲击性的大型钢铁企业。这种波动频繁、急剧、幅值很大的动态无功功率,采用调相机或固定电容器进行补偿已远远满足不了要求,目前一般采用的新型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是静止无功补偿器。它具有稳定系统电压、改善电网运行性能、动态补偿反应迅速、调节性能优越等优点。但最明显的缺点是投资大、设备体积大、占地面积大。
3.3
分相补偿
在民用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是单相负荷,照明、空调等由于负荷变化的随机性大,容易造成三相负载的严重不平衡,尤其是住宅楼在运行中三相不平衡更为严重。由于调节补偿无功功率的采样信号取自三相中的任意一相,造成未检测的两相要么过补偿,要么欠补偿。如果过补偿,则过补偿相的电压升高,造成控制、保护元件等用电设备因过电压而损坏;如果欠补偿,则补偿相的回路电流增大,线路及断路器等设备由于电流的增加而导致发热被烧坏。这种情况下用传统的三相无功补偿方式,不但不节能,反而浪费资源,难以对系统的无功补偿进行有效补偿,补偿过程中所产生的过、欠补偿等弊端更是对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据有关资料介绍,某地综合楼是集商场、银行、办公、车库、宾馆为一体的一类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3.2万m2。主要用电设备有空调机组、水泵、风机及照明灯具等,其中照明灯具均为单相负荷,功率因数在0.45~0.75之间。低压有功计算负荷2815KW,其中,照明用电有功负荷1086.5KW,其它负荷基本为空调、风机、水泵、电梯等三相负荷。补偿前无功功率31872Kvar,若整体功率因数补偿到0.92,需补偿1982Kvar,补偿后无功功率1200Kvar。原设计采用低压配电室并联电容器组三相集中自动补偿,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经常出现仪器、灯具等用电设备烧坏或不能正常使用等情况,影响正常经营和工作。经现场测试,发现低压馈线回路三相负荷不平衡,差距很大,电流差异大,最大相电流差为900A;检测母线电压,三相母线电压有的高达260V,有的低到190V。通过分析是三相电容自动补偿造成的结果。
对于三相不平衡及单相配电系统采用分相电容自动补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较好的办法,其原理是通过调节无功功率参数的信号取自三相中的每一相,根据每相感性负载的大小和功率因数的高低进行相应的补偿,对其它相不产生相互影响,故不会产生欠补偿和过补偿的情况。
结束语
文中浅谈了功率因数对广大供电企业的影响以及提高功率因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了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功率因数的一般方法,还阐述了如何确定无功功率的补偿容量及无功功率的三种人工补偿的具体方式。
1 无功功率
在交流电路中,由电源供给负载的电功率有两种;一种是有功功率,一种是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是保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也就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机械能、光能、热能)的电功率。比如:5.5千瓦的电动机就是把5.5千瓦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水泵抽水或脱粒机脱粒;各种照明设备将电能转换为光能,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照明。有功功率的符号用P表示,单位有瓦(W)、千瓦(kW)、兆瓦(MW)。
无功功率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它不对外作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就要消耗无功功率。比如40瓦的日光灯,除需40多瓦有功功率(镇流器也需消耗一部分有功功率)来发光外,还需80乏左右的无功功率供镇流器的线圈建立交变磁场用。由于它不对外做功,才被称之为“无功”。无功功率的符号用Q表示,单位为乏(Var)或千乏(kVar)。
无功功率决不是无用功率,它的用处很大。电动机需要建立和维持旋转磁场,使转子转动,从而带动机械运动,电动机的转子磁场就是靠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建立的。变压器也同样需要无功功率,才能使变压器的一次线圈产生磁场,在二次线圈感应出电压。因此,没有无功功率,电动机就不会转动,变压器也不能变压,交流接触器不会吸合。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现举一个例子:农村修水利需要开挖土方运土,运土时用竹筐装满土,挑走的土好比是有功功率,挑空竹筐就好比是无功功率,竹筐并不是没用,没有竹筐泥土怎么运到堤上呢?
在正常情况下,用电设备不但要从电源取得有功功率,同时还需要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如果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供不应求,用电设备就没有足够的无功功率来建立正常的电磁场,那么,这些用电设备就不能维持在额定情况下工作,用电设备的端电压就要下降,从而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无功功率对供、用电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1)降低发电机有功功率的输出。
(2)降低输、变电设备的供电能力。
(3)造成线路电压损失增大和电能损耗的增加。
(4)造成低功率因数运行和电压下降,使电气设备容量得不到充分发挥。
从发电机和高压输电线供给的无功功率,远远满足不了负荷的需要,所以在电网中要设置一些无功补偿装置来补充无功功率,以保证用户对无功功率的需要,这样用电设备才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这就是电网需要装设无功补偿装置的道理。
2 功率因数
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属于既有电阻又有电感的电感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相量间存在着一个相位差,通常用相位角φ的余弦cosφ来表示。cosφ称为功率因数,又叫力率。功率因数是反映电力用户用电设备合理使用状况、电能利用程度和用电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三相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cosφ——功率因数;
P——有功功率,kW;
Q——无功功率,kVar;
S——视在功率,kV。A;
U——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V;
I——用电设备的运行电流,A。
功率因数分为自然功率因数、瞬时功率因数和加权平均功率因数。
(1)自然功率因数:是指用电设备没有安装无功补偿设备时的功率因数,或者说用电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功率因数。自然功率因数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用电设备的负荷性质,电阻性负荷(白炽灯、电阻炉)的功率因数较高,等于1,而电感性负荷(电动机、电焊机)的功率因数比较低,都小于1。
(2)瞬时功率因数:是指在某一瞬间由功率因数表读出的功率因数。瞬时功率因数是随着用电设备的类型、负荷的大小和电压的高低而时刻在变化。
(3)加权平均功率因数: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功率因数的平均值,其计算公式为: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改善自然功率因数,另一种是安装人工补偿装置。
第四篇:民营企业如何寻求可持续性发展
民营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当前政府正积极地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 民营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自然, 机遇变成企业发展的现实, 还需民营企业化蛹为蝶, 苦练内功。对于中国民营企业家来说, 赚得第一桶金后要进一步做大、做强, 寻求可持续性地发展, 笔者认为着重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注重发展战略
在新的世纪, 知识经济已然成为全球不可遏制的发展潮流,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也使得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遭遇愈来愈严峻的挑战。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 作为在市场机制下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和努力摸索刚刚炼就了一身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基本本领的民营企业, 如何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在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该是每一个民营企业管理者在定位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最应高度关注的课题。
在空前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 要想谋求生存和长远发展, 就必须强化战略管理, 制定和实施四个方面的职能战略:
1.体制战略: 即要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民营企业进行改造经营战略。
2.产业战略: 即民营企业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要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动性的产业结构和灵敏的产业运作机制。
3.经营战略: 即民营企业要具备有竞争力的经营特色和随机应变的经营方式。经营特色就是优势和竞争力, 它包含了很多技巧。就产品特色而言, 可以概括为: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廉, 人廉我好(服务好), 人好我转。
4.人才战略: 对民营企业家来说, 人力资本比财力资本更重要, 用好人才比引进人才更重要, 物质激励比精神激励更重要, 构筑一个善于用人的良好环境, 对企业的发展将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勇于制度创新
民营企业大多是采取传统的家族制管理方式, 在创业初期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这一特殊阶段是较为有效和实用的管理模式。家族企业要想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循环周期, 要想真正做大、做优、做强、做长, 必须突破制度障碍。要加强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的认识, 努力克服制度创新的各种制约因素, 实现产权制度、管理制度、治理结构、传承制度的创新。
1.深刻认识家族制的优势和劣势, 加强对制度创新战略性的认识。民营企业家要以战略眼光、机遇意识、开放理念认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克服家族企业的短期行为。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进入到一定生命周期时, 就必须突破家族制管理模式, 以家族资本去有效融合社会资本, 与非家族成员共享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经营控制权, 完成从家族制企业向现代企业的变革。
2.加快产权制度创新, 实现资本社会化。民族企业要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 重点应该解决产权主体一元化的问题, 要从人格化社会网络交易转向非人格化的制度性交易, 有效地融合社会资本。只有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才能使企业成为公众型企业, 才能实现人才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有效结合。
3.加强公司治理制度创新, 实现治理结构规范化。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目标是建立员工、股东、债权人共同治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通过拆解两权合一、科学划分三会权责、确立制约监督机制、允许员工持有股份、统一信息披露制度和接轨国际会计制度等措施, 实现治理机制的创新。
4.开展管理制度创新, 实现管理专业化。民族企业要有明确的竞争战略, 通过创新现代管理模式, 实施先进管理方法, 建立规范管理制度来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民族企业要重视职业经理人这种特殊人力资本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要通过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的各种方法加强对职业经理人的约束。必须克服实施委托代理制过程中诸如社会信用不足、企业家市场滞后等现实障碍。
5.加快传承制度改革, 顺利完成接班工作。在民营企业传承问题上, 要克服传统思想的束缚, 突破家业不传外人的局限, 在极力培养家族成员接班人的同时, 放眼家族之外, 拓宽继承视野, 适当引进家族外部人才。在家族内挑选继承人时, 要解决传承矛盾的协调机制, 及早制定家族企业的传承计划, 确保家族的和谐以及企业传给后代的持续性。
第三、融资多渠道
企业融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民营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有清晰的长期发展战略, 企业资本运营策略必须放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层面考虑, 从里到外营造一个资金愿意流入企业的经营格局。
1.民营企业的融资要有规划。要根据企业的不同阶段, 不同的环境, 采用不同的融资渠道和方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不平等待遇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民营企业将有多元化融资方式和渠道的选择。
2.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发展态势是顺利融资的先决条件。市场经济的重要规则是优胜劣汰, 资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资源只会流向有发展前景的企业, 不同的企业获取资金和使用资金的能力是不同的, 民营企业只有练好内功, 才能做到企业发展与利用资金的良性循环。
3.民营企业家要端正心态, 正确对待融资获得的资金, 处理好与债权人、新股东的关系, 做职业化的企业家, 建立良好的信誉。融资活动应按市场规则和商业协议办事, 追求企业同债权人和股东双赢的结果, 为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中赢得良好的信誉, 为后续融资打下基础。
4.企业融资的方式要考虑多样化, 企业融资不只是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 租赁、担保、典当、合作、购并等方式都可以达到融资目的。必要时, 应聘请专业的融资顾问来指导企业的融资活动。
第四、合理的引进人才
民营企业在现阶段经营权多由家族控制, 企业由主要投资人担任主要经营者, 家族内部继任和家族成员掌握关键岗位的现象非常普遍。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自外部引入生产要素和职业经理人, 向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转化是必须的。
企业从创立到发展壮大通常需要经历一定过程。根据企业阶段化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成五个阶段: 创立阶段、成长阶段、成型阶段、成熟阶段、拓展阶段。
1.创立阶段, 不宜操之过急。创业时期家族成员之间由于血缘和亲缘关系而形成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共同利益关系在帮助企业走向市场、获得创业成功和自我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导致了家族经营模式在企业内逐渐形成。由于企业在此阶段对外部人才的需要不突出, 可暂不考虑外部人才引进问题。
2.成长阶段, 低层引进。成长阶段具有营业额增加, 利润额增加、企业资产增值等特点, 对专业技术人员和部门管理人员会产生一定需求。在具体引进时主要侧重于低层面选择。企业主要应从满足基本工作层面需要的角度引进外部人才, 立足于执行层人员的引进。要求基本素质略高于企业内部家族成员、能够作为一般工作人员接受并完成企业交付的工作任务。
3.成型阶段, 侧重专业人员。成型阶段由于企业规模的增长, 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趋于明显。此阶段尽管多数引进的人员仍属于执行层, 但以引进和选拔中层管理者为主要方向。侧重选择专业岗位人员。注意招收生产作业、产品或业务研发、营销、财务等方面专业人才。
4.成熟阶段, 吸纳高级人才。成熟阶段对能够参与决策的高层次资源需求力度明显增强。在引进策略选择方面应具体注意强调职业方向认同, 侧重选择那些对企业发展目标清楚, 业务结构和资源构成清楚, 未来需求满足趋势清楚和个人职业定位清楚的人才。被引进者应该具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感。
5.拓展阶段, 寻求事业伙伴。拓展阶段对跨行业高级专业人才和具有大局观的优秀管理人才形成需求强烈。应适当选择人才将其作为资金合作、权益合作、市场合作、管理合作的伙伴引入, 形成主要投资者与日常经营者在企业未来长期发展方面共同谋划、共求发展、利益共享, 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 要让他们承担推动或促进企业发展的职责。
第五、加强企业家素质的培养
在党的改革开放的引导下, 经过民营企业家的艰苦努力, 民营经济已经发展成为最具活力、生机的新的增长源, 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 蓄势待发, 须再上一个台阶。而民营企业家素质上的缺陷却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要真正克服缺点, 提高素质, 必须:
1.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 并且努力成为其队伍中的一员。企业家最具有创新精神、最敬业、对事业追求永无止境。企业家以经营和管理好企业、做好做大企业为己任和终生不渝的追求目标。因此, 它必须创造和采用新的技术、新的企业产品、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新的管理理念及方法。
2.要加强学习。今天已经是知识经济时代, 没有知识就没有洞察事务的走向, 就很难准确把握时机, 就很难具有克敌制胜的创新。通过学习, 民营企业家要实现从经营理念、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上的大飞跃。
3.要加强自我修养的锻炼。自我修养意味着自我实践与自我塑造, 严于律己, 在加强行为修养中培养良好品格;树好形象, 在加强品德修养中充实完善自己。只有具备了自我修养的素质, 加之百折不挠的修炼, 才能够成功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从而成为一个卓越的成功者。
第五篇:四川电网调度管理规程2007
四川电网调度管理规程
第一章
总则
1.1 为加强四川电网调度管理工作,保证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全国互联电网调度管理规程(试行)》、《华中电网调度规程》和有关规程、规定,结合四川电网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所称电网包括发电、供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施和为保证这些设施正常运行所需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计量装置、电力通信设施、电网调度自动化设施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系统。
1.3 四川电网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各有关单位应协作配合,加强电网调度管理、严守调度纪律、服从调度指挥,以保证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1.4 四川电力调度系统包括四川电网内的各级调度机构和发电厂、变电站的运行值班单位等。四川电网内设立三级调度机构,依次为: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简称省调;地区级电业局(公司)调度中心(局),简称地调;县级供电局(公司)调度所,简称县调。电网调度机构是电网运行的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机构,既是生产运行单位,又是电网管理部门的职能机构,代表本级电网管理部门在电网运行中行使调度权。各级调度机构在调度业务上是上下级关系,下级调度机构必须服从上级调度机构的调度。调度机构调度管辖范围内的发电厂、变电站的运行值班单位,必须服从该级调度机构的调度。1.5 本规程是四川电网调度管理的基本规程,适用于电网调度运行各相关专业的工作。四川电网内各级调度机构和发电、供电、用电等单位应根据本规程编制本单位的调度规程或现场规程、规定,所颁发的有关规程、规定等,均不得与本规程相抵触。
1.6 四川电网内各级电网管理部门、调度机构和发电、供电、用电等单位的运行、管理人员都必须熟悉和遵守本规程。非电网调度系统人员凡涉及四川电网调度运行的有关活动也必须遵守本规程。
1.7 本规程由四川省电力公司负责修订、解释。
第二章
调度管辖范围及职权
2.1
省调调度管辖范围
2.1.1500kV电网(含500kV站内无功补偿装置); 2.1.2220kV电网(不含220kV站内主变压器);
2.1.3电网内装机容量10MW及以上的发电厂及其送出系统; 2.1.4 上级有关部门指定或委托调度的发输变电系统。2.2
省调调度许可范围
2.2.1 运行状态变化对省调调度发电厂有影响的110kV及以下送出设备; 2.2.2 220kV主变压器中性点;
2.2.3 安全自动装置所切供电设备;
2.2.4 在不同220kV厂站间合解电磁环网(转移负荷)操作;
2.2.5 其它运行状态变化对省调调度管辖电网运行影响较大的非省调调度管辖设备或省调委托调度设备。
2.3
地调调度管辖范围
2.3.1 本地区220kV站内主变压器(含站内无功补偿装置);
2.3.2 本地区110kV及以下电网;
2.3.3 本地区装机容量10MW以下发电厂及其送出系统;
2.3.4 本地区电网与其它地区电网间的110kV联络线由相关调度机构协商调度; 2.3.5上级有关部门指定或委托调度的发输变电系统。2.4
县调的调度管辖范围由地调另行规定。
2.5
各发电厂、变电站的厂(站)用变由各厂(站)自行管辖。
2.6
属上级调度管辖的设备,如因调度手段受限或安全运行的需要,可以委托有条件的下级调度代为调度。
2.7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主要任务
2.7.1 按最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原则,实现优化调度,充分发挥电网的发、供、用电设备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用电需要;
2.7.2 按照电网运行的客观规律和有关规定使电网连续、稳定、正常运行,使电能质量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2.7.3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据有关合同或者协议,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2.7.4 按电力市场运营规则,负责电力市场的运营管理。2.8 省调的职责和权限
2.8.1 接受国调、网调的调度管理;
2.8.2 负责所辖电网调度运行、继电保护、经营、通信、自动化等专业管理和技术监督; 2.8.3 负责指挥所辖电网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
2.8.4 负责电力市场即期交易的组织实施和电力电量的考核结算; 2.8.5 负责指挥所辖电网调频、调峰及调压;
2.8.6 负责组织编制所辖电网年、月、日和特殊运行方式并下达执行及监督、考核; 2.8.7 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电网事故和超负荷拉闸限电序位表; 2.8.8 负责所辖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管理;
2.8.9 根据水库调度方案,结合电网情况,合理安排水电发电计划,配合水电站的防洪、灌溉、航运和供水工作;
2.8.10 受理并批复新建或改建管辖设备投运申请,编制新设备启动调度方案并组织实施; 2.8.11 参与所辖电网的规划、设计审查和设备选型; 2.8.12 参与签订调度管辖范围内并网电厂(网)、大用户的《购(售)电合同》,负责签订《并网调度协议》;
2.8.13 参与所辖电网事故分析和事故调查;
2.8.14 负责修编所辖电网调度的有关规程和制度,经省电力公司批准后执行; 2.8.15 行使上级和省公司或者国调、网调授予的其它职权。2.9 地调的职责和权限 2.9.1接受省调的调度管理;
2.9.2 负责所辖电网调度运行、继电保护、经营、通信、自动化等专业管理; 2.9.3 负责指挥所辖电网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 2.9.4 负责所辖电网电力电量的考核结算; 2.9.5 负责指挥所辖电网调峰及调压;
2.9.6 负责组织编制所辖电网年、月、日和特殊运行方式并下达执行及监督、考核; 2.9.7 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所辖电网事故和超负荷拉闸限电序位表;
2.9.8 负责所辖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管理,落实省调提出的安全稳定管理措施;按省调下达的方案和要求,负责制定所辖电网低频、低压自动减负荷方案,并负责检查执行情况;
2.9.9 根据水库调度方案,结合电网情况,合理安排水电发电计划,配合水电站的防洪、灌溉、航运和供水工作;
2.9.10 受理并批复新建或改建管辖设备投运申请,编制新设备启动调度方案并组织实施; 2.9.11 参与所辖电网的规划、设计审查和设备选型; 2.9.12 参与签订调度管辖范围内并网电厂(网)、大用户的《购(售)电合同》,负责签订《并网调度协议》;
2.9.13 参与所辖电网事故分析和事故调查;
2.9.14 负责修编所辖电网调度的有关规程和制度,经电业局(公司)批准后执行; 2.9.15 行使上级和本电业局(公司)或者省调授予的其它职权。2.10
县调的职责和权限由相应的地调规定。
第三章
调度管理制度
3.1 各级调度机构的值班调度员在其值班期间为电网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人,按照批准的调度管辖范围行使指挥权。值班调度员必须按照规定发布调度指令,并对其发布的调度指令的正确性负责。
3.2 下级调度机构的值班调度员及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受上级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的调度指挥,接受上级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的调度指令。可以接受调度指令的人员为下级调度机构的值班调度员、发电厂值长或电气班长、变电站值班长或正值值班员。有调度联系的单位之间应定期相互报送有权进行调度联系的人员名单。下级调度机构的值班调度员及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应对指令执行的正确性负责。
3.3 进行调度业务联系时,必须准确、简明、严肃,正确使用设备双重命名和调度术语,互报单位、姓名。严格执行下令、复诵、监护、录音、记录、汇报和调度图板使用等制度。受令人在接受调度指令时,应主动复诵下令时间和内容并与发令人核对无误后才能执行;指令执行完毕后应立即向发令人汇报执行情况和执行完成时间,值班调度员应复诵报告内容,以“执行完成时间”确认指令已执行完毕,并及时更改模拟图板。值班调度员在下达调度指令、接受报告和更改模拟图板时,均应进行监护,并做好录音和记录。
3.4 如下级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或厂站运行值班人员认为所接受的调度指令不正确,应立即向发令的值班调度员提出意见,如发令的值班调度员重复其调度指令时,受令人员应迅速执行。如执行该指令确会威胁人员、设备或电网的安全,则受令人员可以拒绝执行,同时将拒绝执行的理由及改正指令内容的建议报告给发令的值班调度员,并向本单位领导汇报。
3.5 属调度管辖范围内的任何设备,未经相应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的指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行操作或改变其运行方式。对危及人身、设备、电网安全的紧急情况,可以按厂站现场规程自行处理,但在改变设备状态后应立即向值班调度员汇报。3.6 属上级调度机构调度许可范围内的设备,下级调度机构和发电厂、变电站只有得到上级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的许可后才能进行操作。
3.7 上级调度机构管辖的设备,其运行方式变化对下级调度机构管辖的电网有影响时,上级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应在操作前、后或事故后及时向相关调度通报。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上级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可直接(或通过下级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越级向下级调度机构管辖的发电厂、变电站等运行值班单位发布调度指令,但事后应尽快通知有关调度机构。此时,下级调度机构的值班调度员发布的调度指令,不得与上级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越级发布的调度指令相抵触。
3.8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调度系统值班人员下达或执行调度指令,不得无故不执行或延迟执行上级值班调度员的调度指令。值班人员有权利和义务拒绝各种非法干预。
3.9 发供用电单位和调度机构领导人发布的指示,如涉及上级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的权限时,必须经上级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的许可后才能执行,但在现场事故处理规程内已有规定者除外。
3.10 值班人员接到与上级值班调度员相矛盾的其他指示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值班调度员。如上级值班调度员重申他的指令时,值班人员应按上级值班调度员的指令执行。若值班人员不执行或延迟执行上级值班调度员的调度指令,则未执行调度指令的值班人员以及不允许执行或允许不执行调度指令的领导人均应负责。
3.11 上级领导发布的有关调度业务的指示,应通过调度机构负责人(指局(所)长(主任)、总工程师,调度处(科、组)长)或事先规定的人员转达给值班调度员,非上述人员,不得直接要求值班调度员发布任何调度指令。
3.12 当电网运行设备发生异常或者故障情况时,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应立即向相关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汇报。3.13 在特殊情况下,为保证电能质量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值班调度员下令限电,下级值班调度员和厂站值班人员应迅速地按指令进行限电,并如实汇报限电情况,对不执行指令或达不到要求限电数量者按违反调度纪律处理。
3.14 当发生无故拒绝执行调度指令、违反调度纪律的行为时,有关调度机构应立即组织调查,提交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处理。3.15 调度系统值班人员需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第四章
运行方式的编制和管理
4.1 各级调度机构必须按年、月、日编制所辖电网运行方式。节日、重要保电期间或电网中出现重要设备检修、电网运行方式发生较大改变时,应制订电网特殊运行方式。
4.2 运行方式的编制
4.2.1 运行方式是保证电网正常运行的大纲,应分为上一年电网运行情况分析和本运行方式两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上电网的运行总结;电网的新(改)建设备投产计划;电网主要设备检修计划;各电厂逐月上网计划;各水电厂水库运行方式;电网正常运行的结线方式;系统丰、枯水期大、小方式时的潮流计算和分析;系统稳定分析及安全约束;电网的无功电压调整和网损管理;电网主干线最大电流;电网厂站最大短路容量;电网安控装置和低频自动减负荷整定方案;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
4.2.2 为了编制好下的运行方式,各有关单位应于每年11月1日前将下的电网的有关资料提供给省调。
4.2.2.1省公司计划、生产、营销、基建等有关部门提供下列资料:
全年新(改)建项目投产计划;省(网)间联络线售(购)电计划;各厂发电计划和购电计划;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
4.2.2.2 各电业局(公司)提供下列资料:
地区分月用电预测;地区现有电网主结线图和地理结线图;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
4.2.2.3 各水电厂提供下列资料:
水库运用计划、来水预测、发电能力预测;发变电设备检修计划;发电机P-Q曲线;机组微增综合特性曲线。4.2.2.4 各火电厂提供下列资料
煤场、油库的有关资料;发变电设备检修计划;发电机P-Q曲线;机组微增特性曲线。
4.3 月度运行方式的编制
4.3.1 月度运行方式包括以下内容:
全网及各地区负荷预计及用电计划;各电厂电量计划;省(网)间联络线购(售)电计划;主要水电厂水库水位控制方式及月末水位;各厂、局的主要设备的试验及对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要求;主要供电设备检修计划;主要新(改)建发输变电设备投产计划;其他重要情况说明。
4.3.2 为了编制好下一月份的调度计划,有关部门应于每月的二十日前向省调送交有关资料:
各电业局(公司)次月负荷预计;各厂、局次月的主要设备检修进度表;各电厂可能影响正常运行的特殊事件或情况;各水电厂水情、发电能力预计及水库运行方式、防洪及其它综合利用要求(如最小下泄流量等);各电厂的其他要求;计划、营销部门提供各地区用电计划分配指标;基建部门送交下一月份新(改)建项目投产时间安排表。
4.4
日方式的编制
4.4.1 日调度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发电厂机炉运行方式;电网主要设备检修计划;各电厂96点上网计划;省(网)间联络线96点购(售)电计划;各电业局(公司)96点用电负荷计划;主系统结线方式的变更及相应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的调整要求;预定的重大操作计划;检修方式出现薄弱环节的反事故措施;其他有关注意事项等。
4.4.2 为了编制好次日的日调度计划,有关部门应于每日11时前向省调送交有关资料:
各电业局(公司)次日96点负荷预计;各厂、局次日的设备检修计划;各火电厂的发电能力预计;各电业局(公司)负荷转供计划;各、厂局的主要设备的试验及对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要求;各电厂可能影响正常运行的特殊事件或情况;各水电厂前一日及当日实际雨水情及发电出力情况;次日雨水情、发电能力预计及水库水位控制要求、防洪等综合利用要求(如最小下泄流量等);基建部门应提交次日新(改)建设备的投产计划及对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要求;各电厂的其他要求。
4.5
电网特殊运行方式的编制
4.5.1 电网特殊运行方式应包括下列内容:
发电厂机炉运行方式;电网主要设备检修计划;各电厂电力电量计划;省(网)间联络线购(售)电计划;各电业局(公司)用电负荷计划;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的调整要求;重要联络线稳定限额要求;重要发电厂出力限制要求;重要水电站水库(量)安全调度要求;针对电网薄弱环节的反事故措施;其他有关注意事项等。
4.5.2 为了编制好电网特殊运行方式,有关部门应向省调送交有关资料:
各电业局(公司)负荷预计;各厂、局设备检修计划;各火电厂的发电能力预计;各电业局(公司)负荷转供计划;各电厂可能影响正常运行的特殊事件或情况;各水电厂水情、发电能力预计及水库水位控制要求、防洪要求、最小下泄流量要求;各电厂的其他要求。
4.6 电网运行方式、月度运行方式、特殊保电时期或对电网安全运行有重大影响的电网特殊运行方式由省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并报上级调度机构备案。电网日运行方式和对电网安全运行影响较小的电网特殊运行方式经省调领导批准后执行。
4.7 备用容量安排原则
编制电网运行方式时,应留有备用容量,分配备用容量时应考虑输电网络的送(受)电能力。备用容量包括负荷备用、事故备用和检修备用容量。备用容量采用标准:
4.7.1 负荷备用容量和事故备用容量:应为最大发电负荷的4%-12%,但不小于电网中最大一台机组的容量;
4.7.2 检修备用容量:一般应结合电网负荷特点,水、火电比例,设备质量和检修水平等情况确定,一般为最大发电负荷的8-15%。
4.8
各地调应参照上述要求制订本地区电网的年、月、日运行方式和地区电网特殊运行方式。
第五章 设备的检修管理
5.1 省调调度管辖设备的定期检修、试验必须纳入设备检修计划,检修计划分、季度、月度及日计划。
5.2 设备检修原则
5.2.1 设备检修的工期与间隔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检修规程规定; 5.2.2 发输变电设备的检修安排应根据四川电网的特点,水电机组检修主要安排在枯水期进行、火电机组检修尽量安排在平水期及丰水期前后进行;
5.2.3 设备检修应做到相互配合,即发电和输变电、主机和辅机、一次和二次设备之间相互配合,避免重复停电。
5.3
省调负责对其调度管辖设备检修的安排及考核。
5.4
设备的检修分为计划检修(包括节日检修)和非计划检修(包括临时检修和事故检修)。
计划检修是指纳入、季度、月度有计划进行的检修、维护、试验等;
非计划检修是指因设备缺陷、设备故障、事故后设备检查等临时或事故性的检修。
5.5
计划检修管理
5.5.1计划检修:每年11月底以前,由发电厂、电业局(公司)负责编制下一的设备检修计划报送省调,省调统一平衡后下达执行。与省调管辖设备相关的各电厂、电业局(公司)的下一设备检修计划在每年12月10日前报省调备案,省调可在必要时对有关内容进行调整;
5.5.2季度计划检修:每季度末月的20日前,由发电厂、电业局(公司)负责编制下一季度的设备检修计划报送省调,省调根据检修计划,会同各相关单位统一协调、平衡后下达执行;
5.5.3月度计划检修:省调根据管辖设备的、季度检修计划和电网情况,协调有关方面制定月度检修计划,于每月25日前随月调度计划下达;
5.5.4 省调在安排检修计划时,同等情况下优先安排先提出申请的单位,逾期未报送检修申请的,省调有权推迟或不予安排;
5.5.5已纳入月度计划的检修申请需至少在检修开工前1日的上午向省调提出设备检修申
请,省调于当日下午15时前批准或许可,遇周末或节假日相应提前申请和批复;
5.5.6 节日或重大保电时期计划检修:各发电厂、电业局(公司)应在保电时期前5日将设备检修计划报省调,经平衡后省调于保电时期前2日正式批复下达;
5.5.7 计划检修申请应逐级报送到省调,省调的批复意见逐级通知到检修单位,检修工作内容必须同检修票项目一致;
5.5.8 计划检修因故不能按批准或许可的时间开工,应在设备预计停运前6小时报告省调
值班调度员。计划检修在原批准工期内不能完成者,可在工期过半前向省调申请办 6 理一次延期手续,遇节假日应提前申请;
5.5.9 计划检修确定后,除不可抗力影响外,不予改变工期,如因电网原因引起的变动,省调应重新安排合理的计划时间;
5.5.10 对系统运行方式影响较大的设备检修,应编制相应的电网特殊运行方式,并报主管领导批准。
5.6
非计划检修规定
5.6.1 非计划检修一般应按计划检修规定办理,如急需处理,可以向调度管辖该设备的值班调度员申请,值班调度员有权批准下列非计划检修:
5.6.1.1 设备异常需紧急处理以及设备故障停运后的紧急抢修;
5.6.1.2 在当值时间内可以完工的与已批准的计划检修相配合的检修; 5.6.1.3 在当值时间内可以完工且对电网运行不会造成较大影响的检修。
5.6.2 非计划检修其运行方式超出运行规定的需经有关专业人员同意方可进行。
5.6.3 非计划检修即使在设备停运或工作已开始后,如当日内不能完工,设备运行单位也应及时向省调补办设备停电检修申请书。
5.7
检修申请内容包括:检修单位、检修性质、检修设备名称、主要检修项目、设备停电范围、检修起止时间、对运行方式和继电保护的要求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
5.8
凡变更原接线方式或设备,应填写《系统设备异动执行报告》,将改变前、后的接线图及变更设备资料随同“设备检修申请书”一起报送省调并经省调相关处室批复。凡异动后在复电时有核相、冲击合闸、带负荷检验和做与系统有关的试验等要求的,在申请检修的同时,应在申请书中明确提出。
5.9
凡在省调调度管辖的设备上进行重大试验(如:大型机组甩负荷、机组失磁试验、系统性试验、电容器投切试验、AGC试验等),设备运行单位应在试验前7日向省调提出申请和试验方案,经省调同意后方能进行。
5.10
省调调度管辖的设备上进行带电作业时,作业单位应事先向省调当值调度员提出
电话申请并向调度员明确指出:是否需要控制负荷、是否停用重合闸、事故跳闸是否可以强送电或其他要求。
省调值班调度员有权批准在当日完工的带电作业。
5.11 省调调度管辖范围内设备的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故障录波器以及通信、自动化等设备的停运、试验、检修或其他改进工作应与一次设备同样按规定办理申请手续。
5.12 凡基建施工需要对省调调度管辖的发输变电设备停电、退出备用、降低出力或改变运行方式的应由施工单位向设备运行单位提出申请,再由设备运行单位按规定向省调提出申请。
5.13 非省调调度管辖范围内的设备检修、试验或运行方式改变影响省调调度管辖范围内的电厂出力、线路潮流、继电保护、通信、自动化信息传送的应得到省调许可,并在操作前告知省调当值调度员。
5.14 设备检修前,应经设备运行主管部门同意再向调度机构申请。5.1
5已批准的检修申请在设备停运或退出备用前,需得到省调值班调度员的命令或许可,检修工作也必须在省调值班调度员直接向厂站运行值班人员或下级调度值班人员下达开工令后方可开工。
5.16 严禁未经批准擅自在已停电或备用的设备上进行工作。5.17
设备的检修时间 5.17.1 发电设备检修时间的计算是以设备停运或退出备用时开始,到设备按调度要求转为运行或备用时止,设备停运和转运行或备用所进行的一切操作(包括起动、试验以 7 及投运后的试运行时间)均计算在检修时间内;
5.17.2 输变电设备的检修时间是以设备停运并做好安全措施后,值班调度员下达开工令时起,到值班调度员接到检修工作全部结束,现场安全措施全部拆除,可以恢复
送电的报告时止。
5.18 值班调度员在许可输电线路和其它设备上进行检修工作或恢复送电时,应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严禁“约时”停、送电,严禁“约时”挂、拆接地线和“约时”开始、结束检修工作;电气设备停电检修,必须使所有电源侧有明显的断开点,线路停电检修时,应拉开各侧开关、刀闸,合上各侧接地刀闸,才能下达允许开工令;确认检修工作全部结束,现场安全措施全部拆除,检修人员全部离开现场后,才能开始对线路复电。
5.19
输电线路的停电检修,该线路各端的安全措施由值班调度员负责命令厂、站运行值班人员执行,线路工作现场的安全措施,在允许开工后由检修工作班自理,工作结束后应自行拆除,再办理竣工手续。
5.20 发电厂、变电站内部电气设备停电检修的安全措施由设备所在单位自行负责(不包括线路停电的安全措施),工作结束后应自行拆除,开关、刀闸设备均应处于拉开位置,再办理竣工手续。
第六章 新建和改(扩)建设备加入系统运行的调度管理
6.1
凡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发输变电设备(统称新设备)需接入系统,该工程的业主必须在新设备投运前90日向调度机构提供调度、方式、保护、通信、自动化等专业所需要的相关资料。
6.2
调度机构收到资料后,进行有关的计算、设备命名编号和调度管辖范围划分等,并于新设备投运前60日向有关单位提供相关资料。
6.3
新设备投入运行前30日,由设备运行单位按《新设备加入系统运行申请书》的要求向调度机构提出申请,申请书一式三份,并确认下列内容:
投产设备名称及启动投产设备范围;预定启动日期和启动计划;启动运行负责人,接受调度命令人员名单;待投产设备经相关单位验收合格、并具备启动带电条件。
6.4
调度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在启动投产前10日批复。6.5
新设备投运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否则调度机构有权不受理或批准新设备加入系统运行的申请
6.5.1 设备验收工作已结束,质量符合安全运行要求,有关运行单位向调度机构已提出新设备投运申请并经批准;
6.5.2 申请并网发电机组经过并网安全性评价,影响电网稳定的发电机励磁调节器(包括PSS功能)、调速器、安全自动装置、以及涉及电网安全运行的继电保护等技术性能参数应达到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其技术规范应满足所接入电网要求;
6.5.3 所需资料已齐全,参数测量工作已结束,并报送有关单位(如需要在投运过程中测量参数者,应在投运申请中说明);
6.5.4 投产设备已调试合格,按调度规定完成现场设备和模拟图板命名编号,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已按给定的定值整定;
6.5.5 与有关调度机构已签定并网调度协议;
6.5.6 调度通信、自动化设备投产手续完备,安装调试完毕;
6.5.7
生产准备工作已就绪(包括运行人员的培训、厂站规程和制度已完备、运行人员对 8 设备和启动试验方案及相应调度方案的熟悉等);
6.5.8
相关厂、站及设备具备启动带电条件; 6.5.9
启动试验方案和相应调度方案已获批准; 6.5.10 启动委员会同意投产。
6.6
新设备投产前,相关单位应提前90日向调度机构报送新设备投产计划,调度机构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安排、平衡。
6.7
新设备投产只有得到值班调度员的命令或征得其许可后方能投入系统运行。值班调度员必须得到启动委员会的许可后才能进行启动。
6.8
投产设备自值班调度员接到启动委员会的许可后,其运行方式的改变、试验等必须要有值班调度员的指令或许可,投产设备试运行结束并移交给运行单位后即按调度规程的规定对设备进行调度管理。
第七章
有功功率调度管理及频率调整
7.1
发电厂必须按照值班调度员下达的调度指令运行,根据调度指令开停机炉、调整功率、维持备用容量,不允许以任何借口不执行或者拖延执行调度指令。当发电厂因故不能使其负荷与调度指令相符时,应立即报告值班调度员。
7.2 担任电网频率和联络线潮流调整任务的发电厂应按调度机构下达的控制要求进行调整,当发电厂设备已达到规定的调节范围,或线路输送容量已达规定的限值等而不能调整时,应及时报告值班调度员。
7.3
值班调度员根据电网运行情况,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调整本调度机构下达的日发电、供电调度计划并下达执行。
7.4
电网频率的标准是50Hz,正常控制偏差不得超过±0.2Hz,在AGC投运情况下,电网频率按50±0.1Hz控制。电网内所有发电厂均应监视频率。省调值班调度员可根据电网实际需要临时指定发电厂负责调整频率。
7.5 当川渝电网与华中主网联网运行时,电网的频率调整和川渝-华中联络线潮流的控制方式按国调、网调下达的有关联网运行的规定执行。
7.6 当川渝电网与华中主网解网运行时,电网频率的调整由四川省调值班调度员统一
指挥,调频厂值长负责调整。
7.7 在电网发生发电出力不足的情况下,各单位必须严格按计划用电。调度机构可以对
超计划使用电力或者电量的单位实施限电,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超计划使用电力或者电量的单位负责。
7.8
各级调度机构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事故及超计划用电拉闸限电序位表,报本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如果自报送之日起,三十日内没有批复,调度机构即可按上报的序位表执行。
7.9
对于未列入超计划用电限电序位表的超用电单位,值班调度员应当予以警告,责令其在十五分钟内自行限电,届时未自行限至计划值者,值班调度员可以对其发布限电指令,当超计划用电威胁电网安全运行时,可以部分或者全部暂时停止对其供电。
第八章 无功功率调度管理及电压调整
8.1
无功电压调度管理要求
8.1.1
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原则上应实行分层、分区、就地平衡,避免长距离输送;
8.1.2 四川电网的无功电压调度管理按调度管辖范围分级负责:省调负责220kV及以上所有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无功电压调度管理,地调负责所辖范围内110kV及以下各厂站的无功电压调度管理,各级调度机构应做好所辖电网的无功功率平衡工作;
8.1.3 各级调度机构应在所辖范围内设置电压控制、监测、考核点。220kV及以上电网的电压控制、监测、考核点由省调设置并报网调批准。地调设置所辖范围内的电压控制、监测、考核点并报省电力公司批准和省调备案;
8.1.各级电网的电压控制、监测、考核曲线,由相应调度机构按丰枯季节编制下达执行并报上一级调度机构备案。电压曲线的编制,应符合《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技术导则》、《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和《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
8.1.5
并入四川电网的各发电厂必须具备《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技术导则》规定的进相运行能力,并经调度认可的进相运行试验后,确定机组的实际可用进相范围。
8.2
无功电压的正常运行与调整
8.2.1
各发电厂的运行值班人员,应按照调度机构下达的电压曲线要求,监视和调整电压,将运行电压控制在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原则上应采用逆调压方法调整母线运行电压:
8.2.1.1 高峰负荷时,应按发电机P-Q曲线的规定限额,增加发电机无功出力,使母线电压逼近电压曲线上限运行,必要时可采用降低有功出力增加无功出力的措施;
8.2.1.2 低谷负荷时,应降低发电机无功出力,具有进相能力的机组应按需采用进相运行方式,使母线电压逼近电压曲线下限运行;
8.2.1.3平段负荷时,应合理调节机组无功出力,使母线电压运行在电压曲线的中间值; 8.2.1.4 当发电机无功出力调整达到极限后,如母线电压仍不能满足电压曲线的要求,应及时报告值班调度员。
8.2.2 各变电站的运行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运行电压,当运行电压超出电压曲线规定范围时,应及时进行调整,无调整手段的变电站应及时报告值班调度员。装有无功补偿设备的变电站,应根据运行电压情况及时投切无功补偿设备,原则上应采用逆调压方法进行:
8.2.2.1 高峰负荷电压偏低运行时,应投入无功补偿电容器,切除无功补偿电抗器,提高母线运行电压;
8.2.2.2 低谷负荷电压偏高运行时, 应切除无功补偿电容器,投入无功补偿电抗器,降低母线运行电压;
8.2.2.3 当无功补偿设备已全部投入或切除后,电压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自行调整有载调压变压器电压分接头运行档位,如电压还不能满足要求,应及时报告值班调度员;
8.2.2.4 各变电站装设的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装置(VQC),由管辖该装置的调度机构下达运行定值,装置的投、退须经调度批准。
8.2.3各厂站变压器分接头档位的运行调整 8.2.3.1无载调压变压器的电压分接头,由各级调度机构从保证电压质量和降低电能损耗的要求出发,规定其运行档位,未经直接调度管辖部门同意,不得自行改变;
8.2.3.2装有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各厂站,必须在充分发挥本厂站无功调整设备(发电机、调相机、补偿电容器、补偿电抗器、静止补偿器等)的调整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利用主变压器电压分接头调压,并向值班调度员报告调整后的实际档位和做好调整记录;当220kV变电站220kV母线电压低于200kV、500kV变电站500kV母线电压低于490kV时,调整主变分接头应经省调值班调度员许可;
8.2.4各级值班调度员应监视电压监测点和考核点的电压,当上述母线电压超出允许偏差 10 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发挥一切调压手段,确保电压在合格范围内。
8.2.5 在进行电厂和变电站无功电压调整时,各级值班调度员应充分发挥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设备的调压作用,尽可能使发电机组留有一定的无功备用容量,以提高发电机组的动态电压支撑作用。
8.2.6 500kV线路的高压电抗器,须随线路的投入(退出)而投入(退出)。8.2.7
500kV各厂站在正常运行方式时,母线电压最高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10%(有特殊要求的按有关规定执行),最低电压不应影响系统同步稳定、电压稳定、厂用电的正常使用及下一级电压的调节。
8.2.8 向500kV空载线路充电,首端电压应控制在525kV以下,在暂态过程衰减后,线路末端电压不应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1.15倍(即575kV),持续时间不大于20分钟。
8.3
电压异常的处理
8.3.1 当发电厂母线电压降低至额定电压的90%以下时,发电厂运行值班人员应不待调度指令,自行按现场规程利用发动机的过负荷能力使电压恢复至额定值的90%以上,并立即汇报值班调度员采取措施(包括降低有功、增加无功及限制部分地区负荷),以消除发电机的过负荷情况;
8.3.2 当枢纽变电站500kV母线电压下降至470kV、220kV母线电压下降至190kV以下时,为了避免电网发生电压崩溃,值班调度员须立即采用拉闸限电措施,使电压恢复至额定值的95%以上,原则是首先对电压最低的地区实施限电;
8.3.3 当运行电压高于设备最高工作电压时,发电厂应立即采取减少无功出力、进相运行等措施尽快恢复电压至正常范围,并报告值班调度员;装有无功补偿设备的变电站值班人员应立即切除电容器,投入电抗器,并报告值班调度员;值班调度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处理,使电压与无功出力及储备恢复正常;
8.3.4当500kV厂、站的母线电压超过550kV(有特殊要求的按有关规定执行)时,应立即报告值班调度员,值班调度员应立即采取降低机组无功出力、切除补偿电容器、投入补偿电抗器、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或经请示领导后停运500kV线路等措施,在20分钟之内将电压降至合格范围。
第九章 电网稳定管理
9.1
电网稳定管理职责划分
9.1.1 各级调度机构的稳定管理应遵循和执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9.1.2 省调负责调度管辖范围内220kV及以上主干网络的安全稳定计算分析,提出稳定运行限额、安全稳定控制措施及对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的要求。
9.1.3地调负责调度管辖范围内电网的安全稳定计算分析,包括失去系统主电源解网后的安全稳定分析,采取必要的稳定措施,并报省调备案。凡影响主网稳定运行的检修方式和快速保护停运方式,地调应向省调办理许可申请,落实防患措施。
9.1.4 发电厂负责制定保电厂和发电设备的安全措施,包括在失去系统主电源情况下的保厂用电措施和机组黑启动方案,报省调备案,并配合电网黑启动方案制定措施和进行试验。电厂应定期开展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达到电网稳定运行规定的必备条件。
9.1.5发电厂、电业局(公司)和并网地方电网应及时组织落实调度制定的有关系统稳定的具体措施。
9.1.6 电网稳定监控职责分工
9.1.6.1 各级调度机构负责保持调度管辖设备在稳定限额内运行; 9.1.6.2 发电厂、变电站负责监控本厂、站内设备在系统稳定限额和设备安全电流内运行,发现超限额运行时,应立即汇报上级调度并做好记录;
9.1.6.3 当电网出现特殊运行方式时,调度机构应另行计算稳定限额,并在检修申请书批复时将特殊运行方式的稳定限额逐级下达给各监控单位执行。
9.1.7
调度机构根据核定的发电机组技术出力以及系统需要,校核发电机组高力率或进相运行对稳定的影响,提出稳定限额。
9.2
系统稳定的运行规定
9.2.1 电网各联络线不得超过暂态稳定限额运行。省调调度管辖的500kV及220kV主网由于特殊需要而超暂态稳定限额运行时,必须得到省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受网调委托调度管理的500kV设备因特殊需要而超暂态稳定限额运行时,还必须得到网调批准,并做好事故预想,制定稳定破坏时的处理措施;
9.2.2 在负荷调整和倒闸操作前,必须按要求调整线路潮流,负荷调整和倒闸操作均不得引起电网稳定破坏和安全自动装置动作。安排计划检修操作应及时开出安控启停调整通知单,明确有关断面等稳定控制要求,随检修申请一同提交。电网设备异常、事故时,应及时对电网和安控系统进行评价,需调整的应立即通知值班调度员执行;
9.2.3 为保证电网正常运行的稳定性和频率、电压水平,系统应有足够的稳定储备; 9.2.4 凡是影响电网稳定的发电机自动励磁调节和原动机调速器等应投入自动位置,未经值班调度员许可,不得退出运行。涉及系统稳定的机组PSS参数和低励限制定值、调差系数等应严格按照省调下达的定值设定,未经省调批准不得擅自启停功能和更改定值;
9.2.5 发电机励磁调节器(包括PSS功能)、调速器等,若因技术改造或设备更新改变了技术性能参数,发电厂应重新进行并网安全性评价,并提前90日向省调报送有关资料,技术性能参数应达到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
9.2.6
对于直接涉及电网安全运行的发电机低频保护、高频保护、定子过压和低电压保护、低励保护、过励保护、过负荷保护、失磁保护、失步保护的定值、调速器调差系数等必须满足有关规定并报省调备案;
9.2.7 220kV及以上电网设备必须具有快速保护,任一元件快速保护退出运行前,应办理申请手续,省调应进行安全稳定校验计算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采取措施仍不能满足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时,应报省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9.2.8 在电网内做系统性试验,凡影响220kV及以上电网正常运行的,试验单位应提前60日向省调提出书面申请,提交试验方案和计算报告,共同研究试验操作方案、系统安全措施,并提交省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十章 安全自动装置的调度管理
10.1
本章包括安全自动装置中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及低频、低压自动减负荷装置,其中,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包括如下主要功能
10.1.1根据电力系统故障工况决定控制措施的策略表功能; 10.1.2低频、低压切负荷功能; 10.1.3远方、就地切机切负荷功能; 10.1.4高频率切机功能; 10.1.5振荡解列功能。
由1个厂站完成上述功能的装置称为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由2个及以上厂站通过通 12 道交换信息,共同完成上述功能的装置称为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以下统一简称“安控装置”。
10.2
安控装置必须编制专用规程,以便运行有所遵循。安控装置的调度运行规程由各级调度机构编制,与安控装置有关的调度、发电、供电等单位均应遵守、执行;安控装置的现场运行规程由各电厂、电业局(公司)根据安控装置的调度运行规程及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应按安控装置的现场运行规程执行具体操作。
10.3
安控装置及有关通道的调度管理由各级调度机构负责,安控装置及有关通道的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由所属电业局(公司)和发电厂负责。
10.4 已投运的安控装置,未经调度机构的批准,不能改变其结构和动作判据。
10.各电业局(公司)应保证安控装置切除负荷的总量和各轮次切除负荷量符合整定值的规定,不得擅自减少切除量或更改所切负荷性质。当所切负荷量及性质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省调书面汇报。
10.6
各地调安排设备检修,如影响到本地区安控装置切负荷总量时,应事前得到省调的许可。
10.7 安控装置所控制的切负荷线路和变压器,不能使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特殊情况必须使用时,必须保证安控装置动作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不能动作。
10.8
安控装置的启停 10.8.1 安控装置的启用
10.8.1.1 确认电网的运行方式;
10.8.1.2 根据启用通知单确定安控装置的启用范围及有关厂站所启用的功能; 10.8.1.3 检查并确认有关厂站的安控装置工作正常; 10.8.1.4 按照策略表功能先启用,切机、切负荷功能后启用的顺序启用厂站安控装置的有关功能;
10.8.1.5 启用变电站切负荷功能时,应同时向有关地调和变电站下令。10.8.2
安控装置的停用
10.8.2.1 确认电网的运行方式;
10.8.2.2 根据停用通知单确定安控装置的停用范围及有关厂站所停用的功能; 10.8.2.3 按照按切机、切负荷功能先停用,策略表功能后停用的顺序停用厂站安控装置的有关功能;
10.8.2.4停用变电站接收远切及低频、低压切负荷全部功能时,还应同时向有关地调下令。10.9
安控装置的运行
10.9.现场运行值班人员应认真做好安控装置的运行维护工作,按照安控装置的现场运行规程及时进行安控装置的调整(例如根据开机情况决定所切机组)、装置异常或故障的处理;
10.9.2
未经值班调度员的同意,现场运行值班人员不得擅自修改定值或改变装置的运行方式;
10.9.3
当电网运行方式变化时,应对不适应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控装置及时进行调整; 10.9.4
安控装置动作后,各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应及时向值班调度员汇报,各地调还应全面收集切除开关,切负荷量等信息,向省调汇报。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应根据值班调度员命令处理,不得自行恢复跳闸开关。
10.10
安控装置的异常和事故处理
10.10.1 因安控装置故障或通道故障,造成安控装置功能全部或部分损失时,安控装置应该全部或部分停运;
10.10.2 低频、低压就地切负荷、高频切机功能应尽量保留运行;
10.10.3 调度机构应对电网运行方式进行相应调整。10.11
安控装置的检验和联调
10.11.1 安控装置的检验参照继电保护检验规程执行,由运行单位提出申请,各级调度机构批准后实施;
10.11.2 涉及多个厂局的安控装置联调应由省调根据电网情况统一安排;
10.11.3 安控装置的检验和联调应在安控装置停运的条件下进行,并保证与其他安控装
置连接的通道在两侧可靠断开,有关厂站所有切机、切负荷压板必须退出。
10.12 电网低频、低压自动减负荷管理
10.12.1 省调负责制定全网低频自动减负荷方案,并负责督促其实施,地调应根据省调下达的低频自动减负荷方案要求,负责编制本地区包括并网地方电网的实施方案,并负责督促其实施。
10.12.2 各地调制定的低频自动减负荷实施方案必须满足省调下达的切负荷量,同时还应考虑本地区可能出现的孤立运行情况,校核实施方案是否满足本地区失去主网电源或解列后功率平衡的要求,不足部分自行安排,并报省调备案。
10.12.3低频自动减负荷的整定方案及管理、装置管理、运行管理和装置动作统计评价遵照DL428-91《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和DL497-92《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工作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
10.12.4 在受端负荷中心和局部电网结构薄弱的地区,应根据电网的电压稳定状况,装设必要的低压自动减负荷装置。
10.12.5 低频、低压自动减负荷装置的运行管理
10.12.5.1正常情况下,低频、低压自动减负荷装置必须投入运行,保证装置能够有效切除负荷,不允许使用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将切除的负荷送出,不得擅自将装置退出运行;
10.12.5.2装置的定期检验和更改定值须经值班调度员同意方可进行; 10.12.5.3装置动作后,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应立即向调度机构汇报,并逐级汇报到省调值班调度员。各厂站和地调值班人员不得自行恢复送电,由地调值班调度员征得省调值班调度员同意才能恢复送电,省调值班调度员根据系统事故处理和频率恢复情况及时向各级调度系统值班人员下达逐轮次恢复送电命令;
10.12.5.4各地调应定期对本地区的各级低频、低压自动减负荷装置的实际控制负荷数量、装置数量及实际投运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报送省调。
第十一章
倒闸操作
11.1 系统的倒闸操作,应按调度管辖范围进行。省调调度管辖设备, 其操作须由省调值班调度员下达指令方可执行,省调调度许可范围内的设备,在操作前必须得到省调值班调度员的许可。省调调度管辖设备方式变更,对下级调度管辖的电网有影响时,省调值班调度员应在操作前通知有关的下级调度值班调度员。
11.2 操作前应认真考虑以下问题: 11.2.1 结线方式改变后电网的稳定性和合理性,有、无功功率平衡及必要的备用容量,防止事故的对策;
11.2.2 操作时可能引起的系统潮流、电压、频率的变化,避免潮流超过稳定极限、设备过负荷、电压超过正常允许范围等情况;
11.2.3 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运行方式是否合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无功补偿装 14 置投入情况是否正确;
11.2.4 操作对安控、通信、远动、计量、水库调度等方面的影响; 11.2.5 开关和刀闸的操作是否符合规定,严防非同期并列、带地线送电、带负荷拉合刀闸及500kV系统用刀闸拉合短引线等误操作;
11.2.6 新建、扩建、改建设备的投运,或检修后可能引起相序或相位错误的设备复电时,应查明相序、相位正确;
11.2.7 注意设备缺陷可能给操作带来的影响;
11.2.8 对调度管辖范围以外设备和供电质量有较大影响时,应预先通知有关单位。
11.3 调度操作指令
调度操作指令分单项、逐项、综合三种。11.3.1 单项指令:只对一个单位,只有一项操作内容的命令,如发电厂开停机炉、加减负荷、限电、启停重合闸装置、设备检修开工、许可带电作业等,值班调度员可以直接口头发布单项指令,由下级值班调度员或厂站运行值班人员操作,发、受双方均应作好记录并录音;
11.3.2 逐项指令:涉及两个及以上单位,前后顺序需要紧密配合的操作,如线路停送电等,必须下达逐项操作指令。操作时值班调度员必须事先按操作原则编写操作指令票,再逐项下达操作指令,下级值班调度员或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按值班调度员的指令逐项执行,未经发令人许可,不得越项进行操作;
11.3.3 综合指令:只涉及一个单位、一个综合任务的操作,值班调度员可以下达综合指令,明确操作任务或要求。具体操作项目、顺序由厂站运行值班人员按规定自行填写现场操作票,操作完毕向值班调度员汇报。各厂站应对常见的正常操作,如旁路开关代路、倒母线等,预先拟定典型操作票,经审核和批准后备用。
11.4 操作指令票制度 11.4.1 倒闸操作应填写操作指令票,事故及紧急异常时为了保证迅速处理,可以直接下达操作指令;
11.4.2 填写操作指令票应以检修票、安全自动装置启停调整通知单、继电保护定值通知单和日计划等为依据;对于临时的操作任务,值班调度员可以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必要时通报有关专业人员,按照有关操作规定及方案拟定操作指令票,进行操作;
11.4.3 填写操作指令票前,值班调度员应仔细核对有关设备状态(包括开关、刀闸、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安全措施等);
11.4.4 填写操作指令票时应做到任务明确、字体工整、无涂改,正确使用设备双重命名和调度术语。操作指令票必须经过拟票、审票、下令、执行四个环节,其中拟票、审票不能由同一人完成,拟票人、审核人、下令人、监护人必须签字。
11.5 厂站现场操作票的有关规定 11.5.1 发电厂、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应根据操作指令或预先下达的操作指令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按照现场有关规程、规定填写现场操作票,保证现场一二次设备符合操作要求和相应的运行方式;
11.5.2 值班调度员预先下达的操作指令票只作为操作前的准备,操作单位运行值班人员必须得到值班调度员正式发布的“调度指令”,并记上“发令时间”后,才能进行操作。严禁未得到值班调度员的“调度指令”擅自按照“预定联系时间”进行操作;
11.5.3 在填写现场操作票或进行操作过程中,如有疑问应立即停止,待问清楚后再继续进行;
11.5.4 在填写现场操作票时应注意,设备停送电的原则顺序是:停电操作时,先停一次设备,后停继电保护;送电操作时,先投继电保护,后操作一次设备;
11.5.5 值班调度员只对自己发布的调度指令的正确性负责,不负责审核下级运行值班人员所填写的现场操作票中所列具体操作内容、顺序等的正确性。
11.6
在调度运行中,出现需要借用旁路(或母联)开关的情况时,应做到: 11.6.1 借用旁路(或母联)开关的值班调度员主动征得管辖该开关的值班调度员同意,并明确借用期限;
11.6.2 管辖旁路(或母联)开关的值班调度员,将借用情况通知发电厂(或变电站),并由借用该开关的值班调度员下达全部调度操作指令;
11.6.3 借用开关的值班调度员在该开关使用完毕转为备用或事先商定的方式后,归还给管辖该开关的值班调度员。
11.7
系统中的一切正常操作,应尽可能避免在下列时间进行: 11.7.1 交接班时;
11.7.2 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时; 11.7.3 电网发生异常及事故时; 11.7.4 电网高峰负荷时段。
事故处理或需要立即改善系统不正常运行状况的操作,应及时进行,必要时应推迟交接班
11.8
系统解并列操作
11.8.1并列操作时,要求相序、相位相同,频率偏差在0.3Hz以内,机组与电网并列,并列点两侧电压偏差在1%以内,电网与电网并列,并列点两侧电压偏差在10%以内。事故时,为了加速事故处理,允许220kV系统在电压差不大于20%,500kV系统在电压差不大于10%,频率差不大于0.5Hz的情况下进行并列,并列频率不得低于49Hz。不论何种情况,所有并列操作必须使用同期装置;
11.8.2 解列操作时,须将解列点有功功率调整至接近于零,无功功率调整至最小,使解列后的两个系统频率、电压均在允许范围内,才能进行操作。
11.9
合解环路的操作
11.9.1 合环操作必须相位相同,应保证合环后各环节潮流的变化不超过继电保护、系统稳定和设备容量等方面的限额。合环时的电压差,220kV系统一般允许在20%,最大不超过30%以内,负荷相角差一般不超过30度,500kV系统一般不超过10%,最大不超过20%,负荷相角差不超过20度。有条件时,操作前应启用合环开关的同期装置,检查负荷相角差和电压差。如果没有同期装置或需要解除同期闭锁合环,需经领导批准;
11.9.2 解环操作应先检查解环点的有、无功潮流,确保解环后系统各部份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各环节的潮流变化不超过继电保护、系统稳定和设备容量等方面的限额;
11.9.3 用刀闸合、解环路时,必须事先经过计算或试验,并经领导批准。11.10
线路停送电操作规定 11.10.1 一般规定
11.10.1.1充电线路的开关,必须具有完备的继电保护,重合闸必须停用; 11.10.1.2投入或切除空载线路时,勿使系统电压发生过大的波动,勿使空载线路末端电压升高至允许值以上;
11.10.1.3勿使发电机在投入空载线路时产生自励磁; 11.10.1.4充电端必须有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11.10.1.5线路停送电操作要注意线路上是否有“T”接负荷; 11.10.1.6应考虑潮流转移,特别注意勿使非停电线路过负荷,勿使线路输送功率超过稳定 16 限额;
11.10.1.7线路停送电操作时,如一侧发电厂,一侧变电站,一般在变电站侧停送电,在发电厂侧解合环(解并列);如果两侧均为变电站或发电厂,一般从短路容量大的一侧停送电,短路容量小的一侧解合环(解并列);有特殊规定或经领导批准的除外;
11.10.1.8任何情况下严禁“约时”停电和送电。11.10.2 500kV线路送电还应注意:
11.10.2.1线路高抗及其保护应可靠接入,对无高抗的线路充电必须经过试验或批准; 11.10.2.2 线路停送电操作应充分考虑线路充电功率对系统电压的影响,充电端电压不超过525kV;
11.10.2.3 在未经试验和批准的情况下,不得对末端带有变压器的线路进行停送电; 11.10.2.4 线路停电,厂站应将该线路远跳装置退出,500kV开关停运,应将该开关启动远跳的压板退出;
11.10.2.5 两次送电间隔时间应不低于15分钟。11.11 零起升压操作规定 11.11.1对长线路零起升压,应保证零升系统各点的电压不超过最大允许值,避免发电机产生自励磁和设备过电压,必要时可降低发电机转速;
11.11.2零起升压时,担任零起升压的发电机容量应足以防止发生自励磁,发电机和线路的保护应完备,但联跳其它非升压回路开关压板退出,发电机的强行励磁、自动电压校正器、复式励磁等装置停用,线路的自动重合闸停用;
11.11.3 对主变压器或线路串变压器零起升压时,该变压器保护必须完整并可靠投入,中性点必须接地;
11.11.4双母线中的一组母线进行零起升压时,母差保护应采取措施,防止母差保护误动作,母联开关应改为冷备用,防止开关误合造成非同期并列。
11.12 变压器操作规定
11.12.1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 11.12.1.1接线组别相同;
11.12.1.2电压比相差不超过5%; 11.12.1.3短路电压差不超过5%。
当上列条件不能完全满足时,应经过计算或试验,如肯定任何一台变压器都不会过负荷时,允许并列运行。
11.12.2变压器投入时,一般先合电源侧开关,停用时,一般先停负荷侧开关,500kV变压器停送电,一般从500kV侧停电或充电,必要时也可以在220kV侧停电或充电;
11.12.3变压器充电时,应有完备的继电保护、灵敏度,并应检查调整充电侧母线电压及变压器分接头位置,防止充电后各侧电压超过规定值;
11.12.4并列运行的两台变压器,其中性点接地刀闸,须由一台倒换至另一台时,应先推上另一台中性点接地刀闸,然后再拉开原来的中性点接地刀闸;
11.12.5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投入或退出变压器时,应先将该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调度要求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变压器,在投入系统后随即拉开中性点接地刀闸,运行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数目和地点应按继电保护规定设置。
11.13
500kV高压电抗器操作规定
11.13.1 高压电抗器送电前,电抗器保护、远方跳闸保护装置应正常投入;
11.13.2 投、停线路高压电抗器的操作,必须在本线路停电接地的情况下进行,如无法接地,必须待本线路停电冷备用15分钟后,才能拉开高压电抗器刀闸;
11.13.3 同塔双回线路高抗的投、停必须在本线路停电接地的情况下进行;
11.13.4 高抗停运或高抗保护检修,应将高抗保护退出并退出启动远跳回路压板。11.14 母线操作规定
11.14.1 母线操作时,厂站应根据继电保护运行规程及时调整母线差动保护运行方式; 11.14.2 母线停送电操作时,须注意防止电压互感器低压侧向母线反充电; 11.14.3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变压器向母线充电时,该变压器被充电母线侧中性点必须可靠接地,操作完毕,恢复正常供电方式后,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应符合调度要求;
11.14.4双母线上的元件,由一组母线倒至另一组母线时,应先将母联开关的操作电源断开。11.15 开关操作规定 11.15.1开关合闸前,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必须检查继电保护已按规定投入,合闸后必须检查确认三相均已接通,合环时还应同时检查三相电流是否平衡;
11.15.2开关操作时,若远方操作失灵,厂站规定允许进行就地操作时,必须进行三相同时操作,不得进行分相操作;
11.15.3母线为3/2接线方式,设备送电时,应先合母线侧开关,后合中间开关,停电时应先拉开中间开关,后拉开母线侧开关。
11.16 刀闸操作规定
允许用刀闸进行下列操作:
11.16.1系统无接地时,拉开、合上电压互感器; 11.16.2无雷电时,拉开、合上避雷器;
11.16.3拉开、合上空载母线,但500kV系统需经试验允许、领导批准;
11.16.4拉开、合上中性点接地刀闸,当中性点上有消弧线圈时,只有在系统没有接地故障时才能进行;
11.16.5与开关或刀闸并联的旁路刀闸,当开关或刀闸合上时,可拉开、合上开关或刀闸的旁路电流(在拉、合经开关闭合的旁路电流时,应先将开关操作电源退出),但500kV系统中拉、合站内经开关或刀闸闭合的环路电流,需经试验允许、领导批准。
超过上述范围时,必须经过试验并经领导批准,并严禁用刀闸带电拉合空载变压器、空载线路、并联电抗器。
第十二章
电网异常及事故处理
12.1 电网各级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是电网异常及事故处理的指挥者,按调度管辖范围划分事故处理权限和责任。事故处理时,各级值班人员应做到:
12.1.1 迅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的根源,解除对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的威胁; 12.1.2 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正常设备的运行和对重要用户及厂用电的正常供电,迅速恢复系统各电网、发电厂间并列运行;
12.1.3 尽快恢复对已停电的地区或用户供电; 12.1.4 调整系统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
12.1.5 及时将事故和处理情况向有关领导汇报,并告知有关单位和提出事故原始报告。12.2 当地区电网发生影响省调管辖系统安全运行的事故时,地调值班调度员应一面处理事故,一面将事故简要情况汇报省调值班调度员。事故处理完毕后, 还应向省调值班调度员汇报事故详细情况并及时提出事故原始报告。
12.3
事故发生时,各级值班人员应迅速正确地执行值班调度员的调度指令,凡涉及对系统有重大影响的操作须取得相关值班调度员的指令或许可。为迅速处理事故和防止 18 事故扩大,值班调度员必要时可越级发布调度指令,但事后应尽快通知有关下级值班调度员。非事故单位应加强运行监视,作好应付事故蔓延的预想,不得在事故当时向调度机构和事故单位询问事故情况或占用调度电话。
12.4 事故发生时,事故单位值班人员应准确、及时、扼要地向值班调度员报告事故概况,主要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及现象,开关变位情况(开关名称、编号、跳闸时间),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情况,频率、电压和负荷潮流变化情况及设备状况等。有关事故具体情况,待检查清楚后,再迅速详细汇报。
12.5
为防止事故扩大,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应不待调度指令自行进行以下紧急操作,但事后须尽快报告值班调度员:
12.5.1 将直接对人身和设备安全有威胁的设备停电; 12.5.2 将故障停运已损坏的设备隔离;
12.5.3 当厂(站)用电部分或全部停电时,恢复其电源;
12.5.4 系统事故造成频率严重降低时,各发电厂增加机组出力和开出备用机组并网; 12.5.5 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发生异常情况时,厂站运行值班人员迅速按现场规程规定调整保护;
12.5.6 其他在厂站现场规程中规定可以不待调度指令自行处理者。
12.6 在处理事故时,除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员外,其他人员应迅速离开调度室,必要时值班调度员可以要求有关专业人员到调度室协商解决处理事故中的有关问题,凡在调度室的人员都应保持肃静。
12.7 设备出现故障跳闸后,设备能否送电,现场值班人员应根据现场规程规定,向有关值班调度员汇报并提出要求。
12.8 事故处理期间,有关单位的值长、值班长、正值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保持与省调值班调度员的联系,确有必要离开岗位,应指定合格人员接替。
12.9 事故处理完毕后,事故单位应整理事故及处理情况记录,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12.10 线路事故处理
12.10.1 线路开关跳闸后,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应立即汇报值班调度员,同时对故障跳闸线路的有关一二次设备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汇报值班调度员。如重合闸不成功,值班调度员在得到厂站“站内一二次设备检查无异常,可以送电”的汇报后,可以对线路强送电一次。如强送不成功,需再次强送,必须经本调度机构总工或主管生产的领导同意,如有条件,可以采用零起升压方式。
12.10.2 线路发生故障后,省调值班调度员应及时通知有关地调值班调度员,再由地调值班调度员通知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巡线,地调值班调度员应及时将巡线结果报告省调值班调度员。事故巡线时,若未得到省调值班调度员“XX线路停电巡线”指令,则应始终认为该线路带电。
12.10.3 线路一侧开关跳闸后,值班调度员应命令拉开可能引起末端电压过高的另一侧线路开关。
12.10.4 线路故障跳闸后,强送前应考虑:
12.10.4.1应正确选择强送端,使电网稳定不致遭到破坏。在强送前,要检查重要线路的输送功率在规定的限额之内,必要时应降低有关线路的输送功率或采取提高电网稳定的措施,尽量避免用发电厂或重要变电站侧开关强送;
12.10.4.2强送的开关必须完好,且具有完备的继电保护, 无闭锁重合闸装置的,应将重合闸停用;
12.10.4.3 若事故时伴随有明显的事故象征,如火花、爆炸声、电网振荡等,待查明原因后再考虑能否强送;
12.10.4.4 强送前应调整强送端电压,使强送后首端和末端电压不超过允许值;
12.10.4.5 线路故障跳闸,开关切除故障次数已到规定的次数,由厂站运行值班人员根据规定,向有关调度提出要求;
12.10.4.6 当线路保护和线路高抗保护同时动作跳闸时,应按线路和高抗同时故障来考虑事故处理,在未查明高抗保护动作原因和消除故障之前不得进行强送,在线路允许不带高抗运行时,如需对故障线路送电,在强送前应将高抗转为冷备用;
12.10.4.7 500kV线路故障跳闸至强送的间隔时间为15分钟及以上;
12.10.4.8 线路有带电作业,明确要求停用线路重合闸, 故障跳闸后不得强送者,在未查明原因且工作人员确已撤离现场之前不得强送;
12.10.4.9 试运行线路和电缆线路事故跳闸后不应强送;
12.10.4.10 强送端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特殊情况下,如需对带有终端变压器的220kV线路强送电,终端变压器的中性点必须接地。
12.11 发电机事故处理
12.11.1 发电机跳闸或异常情况均按发电厂规程进行处理;
12.11.2 当发电机进相运行或功率因数较高,引起失步时,应不待调度指令,立即减少发电机有功,增加励磁,使机组恢复同步运行。如果处理无效,应将机组与系统解列,检查无异常后尽快将机组再次并入系统。
12.12 变压器事故处理
12.12.1 变压器的主保护(重瓦斯保护或差动保护或分接头瓦斯保护之一)动作跳闸,应对变压器及保护进行全面检查,未查明原因并消除故障前,不得对变压器强送电;
12.12.2 变压器后备保护动作跳闸,但未发现明显的故障现象,应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如无异常,可对变压器试送电一次,如有故障,在找到故障并有效隔离后,也可试送一次;
12.12.3 变压器后备保护动作跳闸的同时,伴有明显的故障现象(如电压电流突变、系统有冲击、弧光、声响等)应对变压器进行全面检查,必要时应对变压器进行绝缘测定检查,如未发现异常可试送一次;
12.12.4 变压器轻瓦斯保护动作跳闸,应立即取瓦斯或油样进行分析,若为空气,则排气后继续运行,若为其它气体,则应将变压器停电处理;
12.12.5 并列运行的变压器事故跳闸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运行变压器的过载情况,并按保护要求调整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12.13 高压电抗器事故处理
12.13.1 高压电抗器的全部主保护动作跳闸,在未查明原因和消除故障之前,不能进行强送电;
12.13.2 高压电抗器的重瓦斯保护或差动保护之一动作跳闸,在检查电抗器外部无明显故
障、检查瓦斯气体和故障录波器动作情况,证明电抗器内部无明显故障者,由高抗所属电业局(公司)总工同意,可以试送一次,有条件时可进行零起升压;
12.13.3 高压电抗器后备保护动作跳闸,但未发现明显的故障现象,应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如无异常,可试送一次。如有故障,在找到故障并有效隔离后,可试送一次。
12.14 母线事故处理
12.14.1 当母线发生故障或失压后,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值班调度员,并同时将故障母线上的开关全部断开,并迅速恢复受影响的厂站用电。
12.14.2 当母线故障停电后,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应立即对停电的母线进行检查,并把检查情况汇报值班调度员,值班调度员应按下述原则进行处理:
12.14.2.1 找到故障点并能迅速隔离的,在隔离故障后对停电母线恢复送电;
12.14.2.2 找到故障点但不能很快隔离的,将该母线转为检修。双母线中的一条母线故障时,应确认故障母线上的元件无故障后,将其倒至运行母线并恢复送电(注意:一定要先拉开故障母线上的刀闸后再合正常母线上的刀闸);
12.14.2.3 经过检查不能找到故障点时,可对停电母线试送电一次。对停电母线进行试送,应尽可能用外来电源,试送开关必须完好,并有完备的继电保护。有条件者可对故障母线进行零起升压;
12.14.2.4当母线保护动作跳闸,必须检查母线保护,如确认系保护误动,停用该误动保护,恢复母线送电;
12.14.2.5当开关失灵保护动作跳闸时,应尽快拉开已失灵开关两侧刀闸,恢复母线供电。12.14.3 厂站运行值班人员要根据仪表指示、保护动作、开关信号及事故现象,判明事故情况,切不可只凭厂站用电全停或照明全停而误认为变电站全站失压。
12.14.4 母线无压时,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应认为线路随时有来电的可能,未经调度许可,严禁在设备上工作。
12.15 开关故障处理
12.15.1 开关操作时,发生非全相运行,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应立即拉开该开关;开关运行中一相断开,应试合该开关一次,试合不成功应尽快采取措施并将该开关拉开;当开关运行中两相断开时,应立即将该开关拉开;
12.15.2 开关因本体或操作机构异常出现“合闸闭锁”尚未出现“分闸闭锁”时,值班调度
员可根据情况下令用旁路开关代故障开关运行或直接拉开此开关,尽快处理;
12.15.3 开关因本体或操作机构异常出现“分闸闭锁”时,应停用开关的操作电源,并按现场规程进行处理,仍无法消除故障,可采取以下措施:
12.15.3.1若为3/2接线方式,可用刀闸远方操作,解本站组成的母线环流(刀闸拉母线环流要经过试验并有明确规定),解环前确认环内所有开关在合闸位置;
12.15.3.2 其它接线方式用旁路开关代故障开关,用刀闸解环,解环前停用旁路开关操作电源;无法用旁路开关代故障开关时,将故障开关所在母线上的其它开关倒至另一条母线后,用母联开关断开故障开关;无法倒母线或用旁路开关代路时,可根据情况断开该母线上其余开关使故障开关停电。
12.16
电网振荡事故处理 12.16.1 电网振荡时的现象
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的功率表和电流表指针周期性剧烈摆动,发电机、变压器有不正常的周期性轰鸣声,失去同步的两个电网的联络线的输送功率往复摆动,整个系统内频率变化,一般是送端频率升高,受端频率降低,并有摆动,振荡中心处电压表波动最大,并周期性地降低到零,偏离振荡中心的地区,电压也会波动,电灯忽明忽暗,靠近振荡中心的发电机组强行励磁装置,一般都会动作。
12.16.2 系统振荡事故的处理
12.16.2.1系统振荡时,无论频率升高或降低,各发电厂或有调相机、无功补偿装置的变电站,应不待调度指令,迅速提高无功出力,尽可能使电压提高至允许最大值。必要时应按发电机和调相机的事故过负荷能力提高电压,除现场有规定者外,发电机和调相机的最高允许电压为额定值的110%;
12.16.2.2频率降低的发电厂,应不待调度指令,充分利用机组的备用容量和事故过负荷能力,增加有功出力,提高频率,必要时,值班调度员可直接在频率降低地区(受端系统)按“拉闸限电序位表”进行拉闸限电,直至消除振荡或频率恢复到49.5Hz以上;
12.16.2.3频率升高的发电厂,应不待调度指令减少有功出力,降低频率,直到振荡消除。21 为了消除系统振荡,频率允许低于正常值,但不宜低于49.5Hz,并注意不要使联络线过负荷;
12.16.2.4当系统发生振荡,频率降到49 Hz以下,各地调、厂站应不待调度指令,立即按“拉闸限电序位表”拉闸限电,提高频率到49.5Hz以上;
12.16.2.5运行的发电机或调相机因失磁引起系统振荡时,发电厂、变电站值班人员应不待调度指令,立即将失磁机组解列;
12.16.2.6采取上述措施后,如果在3分钟内振荡仍未消除时,省调值班调度员应按事先规定的解列点将系统解列;
12.16.2.7振荡时,除厂站事故处理规程规定者以外,发电厂值班人员不得自行解列机组。当频率低到足以破坏厂用电系统正常运行时,发电厂值班人员应根据事先规定的保厂用电措施将厂用系统及部份负荷与主系统解列,严禁在发电机出口开关解列。当系统振荡消除,频率恢复正常时,应主动与主系统恢复并列。
12.17 通信联系中断的事故处理
12.17.1 各地调、发电厂、变电站与省调的专用通信中断时,各单位应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如利用行政通信、邮电系统通信、经与省调通信正常的单位中转、修复通信设备等方式,尽快与省调进行联系。如不能尽快恢复,省调可通过有关地调的通信联系转达调度业务。
12.17.2 当厂站与调度通信中断时:
12.17.2.1 担任电网频率和联络线潮流调整任务的发电厂,仍负责调整工作,其他各发电厂均应按规定协助调整,各发电厂或有调相机、无功补偿设备的变电站还应按规定的电压曲线调整电压;
12.17.2.2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运行方式,尽可能保持不变;
12.17.2.3 正在进行检修的设备,在通信中断期间完工,可以恢复运行时,只能待通信恢复正常后,再恢复运行。
12.17.3 当值班调度员下达操作指令后,受令方未重复指令或虽已重复指令但未经值班调度员同意执行操作前,失去通信联系,则该操作指令不得执行;若已经值班调度员同意执行操作,可以将该操作指令全部执行完毕。值班调度员在下达了操作指令后而未接到完成操作指令的报告前,与受令单位失去通信联系,则仍认为该操作指令正在执行中。
12.17.4 凡涉及调度管辖系统安全问题或时间性没有特殊要求的调度业务联系,失去通信联系后,在与值班调度员联系前不得自行处理,紧急情况下按厂站规程规定处理。
12.17.5 通信中断情况下,出现电网故障时:
12.17.5.1 厂站母线故障全停或母线失压时,应尽快将故障点隔离;
12.17.5.2 当电网频率异常时,各发电厂按照频率异常处理规定执行,并注意线路输送功率不得超过稳定限额,如超过稳定极限,应自行调整出力;
12.17.5.3 当电网电压异常时,各厂站应及时调整电压,视电压情况投切无功补偿设备。12.17.6 在失去通信联系期间,各单位要做好有关记录,通信恢复后尽快向值班调度员补报通信中断期间一切应汇报事项。
12.18
电网频率异常处理
12.18.1 电网频率超出50±0.2Hz持续时间不允许超过30分钟,超出50±0.5Hz持续时间不允许超过15分钟。
12.18.2 当电网频率降低至49.8Hz以下,且无备用容量,各级调度、发电厂、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应按下述原则进行处理,并注意在处理过程中保证各重要联络线不超过稳定限额:
12.18.2.1 49.8Hz以下时,省调值班调度员应命令各地调值班调度员按要求的数量进行拉闸限电,地调值班调度员应立即执行,必要时省调值班调度员可直接对各地区按“拉闸限电序位表”进行拉闸限电,使频率低于49.8Hz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
12.18.2.2 49.5Hz以下时,省调值班调度员可立即对各地区按“拉闸限电序位表”进行拉闸限电,使频率低于49.5Hz持续时间不超过15分钟;
12.18.2.3 48.5Hz以下时,各发电厂和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应按“拉闸限电序位表”进行拉闸限电,省调和地调值班调度员可不受“拉闸限电序位表”的限制,直接拉停变压器或整个变电站,使频率迅速恢复至49.5Hz以上;
12.18.2.4为了保证必保用户和电厂厂用电,在采取上述措施仍未解除威胁时,发电厂可按规定解列单机或部份机组带厂用电和部份必保用户用电,解列频率的规定值,对厂用电和必保用户的供电方式以及解列的办法,应事先会同省调研究确定,并报省公司批准;
12.18.2.5当频率恢复至49.8Hz及以上时,各地区电网出力的改变,恢复送电,均应得到省调值班调度员的同意。
12.18.3 当系统频率高于50.2Hz时,调频厂应首先降低出力,使频率恢复到50.2Hz以下,如已降低至最小技术出力而频率仍高于50.2Hz时应立即报告省调,省调值班调度员应采取措施,降低系统中其余发电厂的出力,必要时可紧急解列部份发电机组。
第十三章
继电保护装置的调度管理
13.1
一般运行规定
13.1.1 继电保护和自动重合闸装置(以下简称继电保护装置)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保护电气设备的主要装置,各级运行单位应按部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及其他有关规程和规定执行;
13.1.2 四川电网继电保护装置的定值整定计算和调度运行管理,均按调度管辖范围进行; 13.1.3 各级调度机构负责修编各自调度管辖范围的“继电保护整定方案和运行说明”,并配合新建和技改工程予以补充修改;
13.1.4 省调负责四川220kV及以上电网的继电保护装置入网运行的审查工作,负责制定调度管辖范围内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
13.1.5 继电保护装置的反事故措施,220kV及以上系统由省调负责制定,110kV及以下系统由调度管辖单位负责制定,具体实施由各运行维护单位负责,运行单位应按期严格执行调度机构发布的有关继电保护反措要求;
13.1.6 电厂内的继电保护装置,必须与电网的继电保护装置相配合,继电保护装置及其他有关设备的选型需征得相关调度的认可。在电网的继电保护装置改变时,电厂应按调度的要求及时修改所辖的继电保护的定值及运行状态;
13.1.7 各级调度机构负责各自调度管辖范围内的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统计、分析和评价。发电厂负责本厂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统计、分析和评价。各地调和发电厂应按月将该报表报送省调,省调进行总结后再报送网调。
13.2
继电保护运行管理
13.2.1 继电保护装置应按规定投入运行,不允许一次设备无保护运行,特殊情况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13.2.2 继电保护装置的投退和定值的更改必须按调度指令执行,现场继电保护装置的具体操作按现场运行规程执行;
13.2.3 调度人员应掌握系统保护装置的配置与运行规定,熟悉“继电保护运行方案”,了解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和保护整定原则。现场值班人员应了解本站(厂)所配置的继电保护装置,熟悉保护装置的现场运行规程。新型保护装置入网运行时继保人员应向调度人员和现场值班人员交底;
13.2.4 省调负责制定220kV及以上系统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并将220kV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下发给地调和220kV发电厂,地调及电厂应按要求执行。需改变省调下达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时,应经省调批准;
13.2.5 地调负责制定管辖范围内的110kV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13.2.6 各级调度机构应统一规定继电保护装置中各保护段的名称及作用,对同一设备配置了两套相同原理的保护装置,应进行调度命名编号,调度在下达命令时,应严格按照命名编号执行;
13.2.7 川渝电网联络线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见《川渝电网联络线调度管理规程》。13.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及管理
13.3.1 系统继电保护定值的整定计算应符合部颁《220~500千伏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和《3~110千伏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的规定;
13.3.2 各级调度机构负责对调度管辖范围内的系统保护进行保护定值的整定计算,110kV及以下系统的联络线两侧开关的保护定值分别由调度管辖的单位整定计算;
13.3.3 并入电网运行的发电厂的变压器和发电机继电保护装置定值均由电厂自行计算,电厂内的变压器后备保护必须满足系统保护定值的配合关系;
13.3.4 下级调度机构调度管理的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开关为上级调度机构所调度时,其保护装置定值必须满足上级调度机构所提出的要求;
13.3.5 每年省调与网调、相关省(市)调及地调应相互提供整定计算分界点的保护配置、设备参数、系统归算阻抗、保护定值及整定配合要求等,以满足分界点定值的整定计算要求;
13.3.6 四川省网与其他省(市)网、地区网以及地区网之间保护的整定配合必须遵循局部电网服从整个电网、下一级电网服从上一级电网、局部问题自行消化的配合原则,同时要尽量照顾局部电网和下级电网的需要;
13.3.7 运行方式部门应提供根据合理的系统运行方式计算的线路事故过负荷的最大电流和系统稳定计算要求的保护动作时间给继保部门作有关保护的整定计算依据;
13.3.8 各级调度机构应定期组织运行单位对管辖范围内设备的继电保护定值进行全面核对,核对要求按有关规定执行;
13.3.9 继电保护定值单应一式四份,由继电保护整定计算部门留存一份,其余分别送到调度值班室、运行单位的保护调试部门和厂站值班室,要保证继电保护定值的“四统一”;
13.3.10 新建、改建和调整了定值的保护装置,在投运前,现场运行值班人员应与值班调度员核对保护定值单,确认保护按定值单整定无误后按有关指令和规定投运。
13.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与检验
13.4.1 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由设备所属单位负责。运行中的保护装置的检验,应按部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及有关检验规程的规定执行;
13.4.2 新投运或更换保护装置,应向有关调度机构办理新设备投运申请,并按有关规定提前报送相关资料;
13.4.3 当电网的继电保护装置因安全、稳定要求进行更新、改造,需要电厂配合时,相关电厂应及时进行相应继电保护装置的改造工作,并经相关调度机构批准后投运;
13.4.4 接入电网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及保护所用的通道设备应按有关规程要求进行调试 并定期进行校验维修,其整定值应符合调度下达的定值单的要求,并保存完整的调试记录和报告;
13.4.5 继电保护装置现场运行规程应根据有关的规定和要求,由设备所属单位编写,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13.4.6 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中发现有缺陷时,现场值班人员应及时向值班调度员汇报,若需退出保护装置时,必须经值班调度员批准。紧急情况下,可按现场规程,先将保护装置退出,但事后应立即汇报;
13.4.7 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校验应尽量配合一次设备的检修同时进行,特殊情况下的临检工作应办理申请手续;
13.4.8 保护装置动作后的掉牌信号、灯光信号,现场值班人员必须准确记录后方可复归,并迅速向相应的调度机构汇报,事故录波图和事件记录应及时传至相应调度机构,并做必要的注释;
13.4.9 电网中运行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后,运行单位须立即按规程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有关保护动作报告、故障录波资料报送相关调度机构,调度机构应指导、协助运行单位进行事故分析;
13.4.10 电厂出现机组或厂内其他电气设备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后,应立即进行原因分析,对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经调度批准后方可重新并入电网运行。
13.220kV及以上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规定
13.5.1 运行中如有特殊情况,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违背本运行规定中的有关条例时,500kV 系统应经省电力公司总工程师批准,220kV系统应经省调总工程师批准。13.5.2 在下列情况下应停用整套微机保护装置
13.5.2.1在微机保护装置使用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回路工作; 13.5.2.2在装置内部工作;
13.5.2.3继电保护人员输入定值。
13.5.3 新投产保护装置或保护电流、电压回路有变动时,必须要带负荷测试。
13.5.4 当双母线接线的两组PT只有一组运行时,应将两组母线硬联运行(可采用将母联开关作为死开关或用刀闸硬联两组母线)或者将所有运行元件倒至运行PT所在的母线。
13.5.5 因一次运行方式的调整需更改运行保护装置定值时,值班调度员应根据设备在操作过程中保护是否有灵敏度来确定在方式调整前还是调整后更改保护定值。
13.5.6 线路保护
13.5.6.1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线路两侧同调度命名编号的纵联保护必须同时投运;
13.5.6.2当保护通道异常或任一侧纵联保护异常时,线路两侧的该套纵联保护应同时停运; 13.5.6.3一条线路两端的同一调度命名编号的微机纵联保护软件版本应相同;
13.5.6.4500kV线路在运行中,必须要有纵联保护投运,如无纵联保护,该线路也应同时
停运;
13.5.6.5500kV线路PT停用或检修时,则该线路必须同时停运;
13.5.6.6
500kV线路运行时,线路开关的短引线差动保护必须停用,线路停运,而开关合环运行时,短引线差动保护必须投入运行;
13.5.6.7 500kV线路任一侧两台故障启动装置或两个远跳通道同时停运时该线路也应同时停运;
13.5.6.8 220kV线路原则上不允许无纵联保护运行,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将无纵联保护的运行线路后备II段时间按有关规定调整后运行,但不允许一个厂站有两条及以上 25 线路采用该运行方式,具体要求见有关规定;
13.5.6.9 旁路开关代线路开关要启用高频保护时,应将高频电缆切换到旁路收发讯机或将线路收发讯机切换到旁路保护,不启用的高频保护应停用;
13.5.6.10 对配置有两套微机重合闸的线路,正常运行情况下只启用一套重合闸,另一套重合闸备用,备用重合闸的重合方式应与运行重合闸相同;
13.5.6.11 线路输送功率在任何情况下,不应超过距离III段阻抗值整定允许的功率; 13.5.6.12 对电气设备和线路充电时,必须投入快速保护; 13.5.6.13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用线路保护对变压器充电;
13.5.6.14在220kV厂站内的母线解合环操作时(角形接线除外),解合环过程中应将环内开关零序保护停用。
13.5.7
母差保护和断路器失灵保护
13.5.7.1
母差保护正常时都应投入运行,原则上不允许母线无母差保护运行;
13.5.7.2
母差保护应适应母线运行方式,在母线运行方式发生改变时,其调整按现场运行
规程执行;
13.5.7.3
500kV一组母线的两套母差保护同时停运时,该母线应停运; 13.5.7.4
特殊情况下,220kV母线无母差保护运行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13.5.7.5
母联兼旁路(或旁路兼母联)开关在作母联开关运行时,应停用该开关配置的线路保护及作为旁路运行时使用的开关失灵启动保护;
13.5.7.6
开关配置的保护回路有工作时,应停用该开关的失灵启动保护; 13.5.7.7
双母线分开运行时应停用母联开关失灵启动保护;
13.5.7.8
配置有两套失灵保护装置的厂站,正常时只启用一套失灵保护,另一套失灵保护备用;
13.5.7.9
微机母差保护停用时,原则上同一装置中的失灵保护也应停用。13.5.8
变压器和电抗器保护
13.5.8.1
500kV变压器及电抗器无差动保护运行时,应该停运;
13.5.8.2
220kV变压器在运行中,其瓦斯保护和纵差保护不得同时停用;
13.5.8.3
变压器差动保护新装或二次回路有改变时,应进行带负荷测试正确后方可投运; 13.5.8.4 变压器充电时,全部保护均应投入跳闸。在带负荷测试前,应将差动保护退出,再
进行测试(其他保护按现场运行规程处理);
13.5.8.5 220kV变压器中性点经间隙接地时应投入零序电压和间隙过流保护,变压器中性点改为直接接地时,应停用间隙接地过流保护;
13.5.8.6 高(中)压侧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三圈变压器,当高(中)压侧开关断开运行时,高(中)压侧中性点必须接地,并投入接地电流保护。
13.6
故障录波装置运行规定
13.6.1 各电厂、变电站配置的故障录波装置必须投入运行,退出时,应经相关调度批准; 13.6.2 系统发生故障,故障录波装置动作后,应及时向调度机构汇报,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录波图传送到相关调度机构;
13.6.3 故障录波装置的运行维护同继电保护装置,检验管理按有关规程和规定执行。13.7
继电保护故障及信息管理系统
13.7.1 继电保护故障及信息管理系统主站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由省调负责;
13.7.2 继电保护故障及信息管理系统各子站的信息采集屏由设备所属的发电厂、电业局(公司)负责运行维护,该系统的检验管理同继电保护装置。13.8
稳定监录系统
13.8.1 稳定监录系统主站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由省调负责; 13.8.2 稳定监录系统各子站的信息采集屏由设备所属的发电厂、电业局(公司)负责运行维护,厂、站值班人员应与管理继电保护装置一样,定期进行设备巡视,作好设备运行记录。
第十四章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
14.1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证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各级调度机构应建设先进、实用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设置相应的调度自动化机构。各厂站应建设先进、实用的调度自动化终端、监控系统,并配备专人负责运行维护工作。
14.2 各级调度自动化机构、自动化专责应严格执行《全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14.3 四川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由主站、子站以及主站和子站间经由数据传输通道构成的整体。自动化系统中采用的各种设备必须符合已颁发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必须符合省网系统内所规定的通信规约及接口技术条件。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必须符合部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以及各自调度管辖范围内调度生产的特殊要求。
14.4 本规程所指的子站主要设备(即厂站调度自动化设备)包括: 14.4.1 远动终端
14.4.1.1远动装置(远动终端的主机)、远动通信工作站; 14.4.1.2 与远动信息采集有关的变送器和交流采样等测控单元、功率总加器及其屏(柜)、二次测量回路(二次测量回路中开关刀闸位置辅助节点由继电保护专业负责维护);
14.4.1.3远动装置、电能量采集装置、路由器到通信设备配线架端子间的专用连接电缆; 14.4.1.4远动终端输入和输出回路的专用电缆;
14.4.1.5远动信号转接屏、遥控继电器屏、遥调接口; 14.4.1.6远动通道专用测试仪及通道防雷保护器(远动侧); 14.4.1.7远动使用的调制解调器,串行通讯板、卡。
14.4.2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设备(路由器、数据接口转换器、交换机或集线器等)及其连接电缆,安全隔离装置及防火墙等
14.4.3 电能量计量
14.4.3.1电能量采集装置及专用计量屏(柜);
14.4.3.2电能表数字通信口和脉冲信号与电能量采集装置连接电缆; 14.4.3.3电能量远传使用的调制解调器和串行通讯板、卡。
14.4.4 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集控站系统的相关设备(包括:站控层及间隔层设备)
14.4.5 与水情测报系统、雷电定位系统、保护信息管理系统有关的接口
14.4.6 向子站自动化设备供电的专用电源设备及其连接电缆(包括UPS电源、直流电源、专用空调及配电柜)
14.4.7 与保护设备和DCS系统等接口设备 14.4.8 GPS 14.5 本规程所指的主站系统主要设备包括: 14.5.1 能量管理系统(EMS); 14.5.2 电能量计量系统;
14.5.3 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 14.5.4 调度生产管理系统(DMIS);
14.5.5 电力实时数据传输和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各级调度专用的广域数据网络、用于远方维护及电能量计量等应用的调度专用拨号网络、各自动化系统内部的局域网 络,数据网络安全隔离装置及防火墙等);
14.5.6 与水调自动化系统、功角/相位测量系统、雷电定位系统、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稳定监控系统的网络接口;
14.5.7 电网调度中心数据库系统;
14.5.8 调度辅助系统(包括:调度模拟屏、大屏幕投影设备、GPS等); 14.5.9 主站专用的UPS电源、机房空调、机房监控系统及配电柜; 14.5.10 远动通道检测柜和配线柜。
14.6 省调调度管辖厂站调度自动化设备属省调管辖设备,其调度管理由省调负责,按照省调制定的相应规定执行,厂站调度自动化设备的日常巡视和运行维护由各电业局(公司)、电厂相关部门负责。
14.7
自动化管理部门负责参加审核所辖范围内新建、扩建和改造工程中厂、站自动化部分的规划、设计、招标及评标工作,新建、扩建厂站自动化系统与厂站一次设备必须同步投入运行,新设备投产须上报的资料明细见本规程第六部分。扩建工程中的调度自动化设备必须与原有的设备兼容、或覆盖原有的信息,必须保持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的完整性。
14.8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的调度管理 14.8.1 省调、各电业局(公司)、电厂负责各自调度自动化系统、监控系统或RTU的信息维护,保证发送、转发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各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测试和记录,发现故障或接到设备故障通知后,应立即进行处理,并将故障处理情况及时上报有关调度机构;
14.8.2 在省调管辖范围内的自动化设备上进行试验工作前后,应及时向省调自动化管理部门汇报,得到许可后方能执行;
14.8.3 遥测、遥信编排序列及遥测标度系数等自动化设备参数不得随意改动,如因一次设备变化等原因需要更改时,应得到有关调度机构同意后方可进行,并把变动的实际结果通知有关调度机构;
14.8.4 一次设备检修完成后,应将二次回路接线恢复正常,使相应的遥测、遥信信号投入正常运行,同时通知省调自动化管理部门;
14.8.5 运行维护单位必须按规程定期校验变送器准确度和交流采样精度。14.9
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的管理
14.9.1 单机容量>=40MW的水电机组、单机容量>=200MW的火电机组应具备AGC功能,参与电网闭环自动发电控制;
14.9.2 凡参与电网AGC调整的机组,必须经由省调组织的系统调试,在系统联调调试前,发电厂应向省调主管部门提供现场机组AGC试验分析报告,省调根据系统调试情况,核准调节能力,以AGC系统控制参数定值单的形式下达,由现场执行;
14.9.3 凡参与AGC运行的电厂都必须保证其设备按核定的调节性能正常投入,除紧急情况外,未经省调值班调度员许可不得擅自退出运行;
14.9.4 省调值班调度员应根据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及时调整机组AGC的控制模式及有关调节参数;
14.9.5 发电厂值班人员应加强对控制装置和机组的监视、检测,当本厂机组运行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省调值班调度员上报机组当前运行参数。当出现异常需要退出“远方控制”时,应及时汇报省调值班调度员,经调度批准后,将机组切至“当地控制”;当出现严重威胁机组安全运行的情况时,现场值班人员可先将机组切至“当地控制”,然后向省调值班调度员汇报,并尽快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14.10 电能量计量系统(TMR)的管理
14.10.1 电能量计量系统所有设备都是四川电网作为电费结算用的重要运行设备,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更改设备及设备的运行状况;
14.10.2 省调负责电能量计量系统主站端设备软硬件的运行维护及向地(市)调转发关口电能量数据; 14.10.3 关口电能表计的管理按相关规程执行;
14.10.4 各电厂、电业局(公司)电能量计量系统、电能量采集装置及其附属设备的运行维护由各电厂、电业局(公司)负责,各单位对本系统的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时,发现问题应组织技术人员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省调;
14.10.5 影响电能量计量系统正常运行的设备检修、更换工作必须确保电量数据不丢失。电能量计量系统中参与电量计算的参数、标志的变更,各电厂、电业局(公司)应提前将有关参数书面通知省调。
14.11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管理
14.11.1 由省调至所辖厂站、地调的电力调度数据网络以下简称省级电力调度数据网,各地调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电力调度数据网络,以下简称地区电力调度数据网;
14.11.2 省调负责省级电力调度数据网设备技术参数的制定、配置;各地调负责所辖范围内地区电力调度数据网设备技术参数的制定、配置;
14.11.3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设备实行属地化管理,各电业局(公司)、发电厂负责其属地范围内各级电力调度数据网本地节点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
14.11.4 新接入省级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节点、设备和应用系统,须做好接入方案,经省调批准后实施;
14.11.5 新接入地区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节点、设备和应用系统,须做好接入方案,经相应地调批准后实施,并报省调备案。
14.12
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管理
14.12.1 电力二次系统是指各级电力监控系统、调度数据网络(SPDnet)、各级管理信息系统(MIS)和电力数据通信网络(SPTnet)构成的系统;
14.12.2 各电业局(公司)、发电厂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方案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查、批准。在电业局(公司)、发电厂应用系统无法满足安全防护要求时,不允许接入调度数据网络,只能采用专用通道等非网络连接方式与省调通讯。
14.13 厂站调度自动化设备的计划和临时停运管理
14.13.1 省调调度管辖厂站调度自动化设备的计划停运,应提前2个工作日以书面申请方式报省调批准方可实施;
14.13.2 省调调度管辖厂站调度自动化设备的临时停运,应及时以电话方式上报省调自动化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省调自动化管理部门许可后方可实施,并应在事后2个工作日内向省调自动化管理部门补办书面申请以备案。
14.14 输电线路或通信设备检修等,如影响省调调度自动化通道时,由其通信管理部门提出受影响的厂站名单并以书面形式提前报告省调,经同意后方可进行。通道恢复时,应及时通知省调。
第十五章 电力调度通信运行管理
15.1
四川电力调度通信系统是四川电力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四川电网内的电业局(公司)、并网电厂、变电站、开关站、换流站通信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 29 和管理必须遵守本规程,接入四川电力通信网的设备和电路必须遵守本规程。
15.2 调度通信系统:是由各级调度通信电路组成的通信系统,包括各级调度机构至其管辖的变电站、开关站、相关电厂、联网线路的主备用通信电路、设备、设施和应急调度通信电话。
15.2.1 调度通信电路:是各级调度机构至其管辖的下级调度单位之间的主备通信电路,包括省级调度通信电路和地区级调度通信电路;
15.2.2 省级调度通信电路:是省调至各调度单位(即地调、所辖并网电厂、220kV及以上变电站、开关站)及各调度单位之间的主备通信电路,包括调度电话、自动化信息、复用安控保护信息、稳定监录信息、继电保护故障录波信息、电网运营管理信息、生产例会及服务于电网生产行政管理的通道和租用电路。
15.3
调度通信电路的管理 15.3.1 调度通信电路的管理原则
15.3.1.1四川电网调度通信电路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投入使用的调度通信电路,均由属地管理单位实施运行维护和检修消缺;
15.3.1.2调度通信电路必须经过竣工验收后方可接入使用;
15.3.1.3省级调度通信电路的竣工验收须经省调专业归口管理部门及相应运行维护单位签字认可;
15.3.1.4调度通信电路的调度电话(包括作为应急使用的公网市话单机)必须进行可靠、清晰的录音,录音资料至少要保存90日。
15.3.2 调度通信电路的组织原则 15.3.2.1新投运的省级调度通信电路,应具备不同路由的主备传输通道(不包括公网市话),主备通道能自动切换;
15.3.2.2省级调度通信电路的调度电话由省级调度通信专网提供,省级调度通信专网外电话不得拨打专网内的调度电话;各调度运行单位必须组织公网市话作为专用应急通信手段,公网市话单机应直接安放于调度现场;
15.3.2.3省级调度通信电路的组织应尽可能使用省级通信干线,需要使用地区级通信线路时,各级调度通信部门须积极配合,提供相关电路的运行资料,并确保其畅通,经调用的地区级通信电路,应按省级调度通信电路的要求进行管理和考核。
15.3.3 调度通信电路的调度、方式管理
15.3.3.1省级调度通信电路由省调实行统一调度、归口管理;
15.3.3.2地区级调度通信电路由各电业局(公司)地调实行统一调度、归口管理;
15.3.3.3四川电网调度通信指挥专用电话(包括运行维护单位调度通信的值班电话)为3000号,该电话必须保证24小时有人接听;
15.3.3.4 省级调度通信电路的运行方式按年编制下达,电路的投入、退出、调配以临时运行方式下达;
15.3.3.5 省级调度通信电路的运行方式主要内容包括:上的运行总结;新设备、电路的投产计划;主要通信站、电路、设备的检修计划;省级调度通信电路的路由清单和自动切换方式;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建议;
15.3.3.6 各电业局(公司)地调、发电厂不得擅自改变省级调度通信的运行方式,在组织区域通信电路时,如有可能影响省级调度通信电路的安全运行,必须事前向省调汇报,并制定相应的方案,经省调认可后方可实施。
15.3.调度通信电路的运行、检修管理
15.3.4.1调度通信电路应具备必要的监视手段,各运行维护单位应随时监视调度通信电路的运行情况,严格执行电力行业的有关规程、规定,建立健全设备的定期检查、30 检验和消缺制度;
15.3.4.2各电业局(公司)地调、发电厂应在每月10日前向省调通信管理部门报送上月的通信运行月报,月报的内容和统计按有关规程、规定执行;
15.3.4.3调度通信电路、设备的检修原则:具备主备功能的电路、设备检修时,不得中断调度通信使用;不具备主备功能的电路、设备检修时,原则上与一次系统检修同步进行;
15.3.4.4各电业局(公司)地调、发电厂应在每年11月底制定下一的调度通信电路的检修计划,并报送省调,省调根据通信网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核后于年底前下达;
15.3.4.5省级调度通信电路的检修必须经省调批准后方可实施,计划检修须提前48小时向省调通信管理部门申请,计划检修不能按期完工的,应在批准的完工时限内办理延期手续;
15.3.4.6 调度通信电路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巡检和消缺;
15.3.4.7 复用保护、安控通信电路运行检修管理,按照复用保护、安控的相关规程执行; 15.3.4.8 在进行调度通信电路运行维护、检修消缺时,必须按规定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15.3.4.9 各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应配备调度通信电路运行、维护、检修、消缺必须的仪器仪表和备品备件,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15.3.调度通信电路的故障管理
15.3.5.1调度通信电路发生故障中断后,应立即投入备用电路,必要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如中转、短接等)首先恢复调度通信电路,再进行故障抢修和分析;
15.3.5.2调度通信电路抢修时,应按先干线后支线、先重要电路后次要电路的顺序依次进行;
15.3.5.3 调度通信电路发生故障中断后,通信人员应及时通知有关用户,说明故障影响的范围、应急措施,同时向主管部门汇报,省级调度通信电路必须向省调汇报,并做好记录;
15.3.5.4 在电路抢修时采取的临时措施,故障消除后应及时恢复;
15.3.5.5 调度通信电路的故障评价分为事故、障碍两种,按《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的要求均应列入电力故障统计,逐级上报;
15.3.5.6 为了迅速、准确地处理故障,各级运行维护单位应制定故障处理程序和事故抢修预案。
15.3.6 调度通信系统的新设备投运管理 15.3.6.1 并网电厂、用户变电站接入四川电力调度通信系统,必须符合电力通信系统的技术、接口规范,提前90日向省调提供拟接入设备的型号、技术参数,并办理《四川电力通信网新设备(电路)入网申请书》;
15.3.6.2 并网电厂、用户变电站的业主办理《四川电力通信网新设备(电路)入网申请书》
的主要内容:
a)拟接入设备的技术指标; b)拟接入设备的接口方式;
c)使用四川电力通信系统资源的申请。
15.3.6.3 新设备投运前应按《新设备加入系统运行申请书》的要求办理新设备投运申请,新设备投运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a)设备入网手续办理完毕;
b)通信设备已通过验收,质量符合入网技术规范和安全运行要求; c)已明确通信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责任; d)调度通信电路畅通,达到投运要求。
15.3.7
微波、载波频率资源管理
15.3.7.1微波频率资源由省调协助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进行规划和管理,微波频率的申请需经省调审核;
15.3.7.2 微波站内安装系统外无线发射设备必须报省调批准;
15.3.7.3 载波频率管理:220kV及以上电网载波频率由省调统一规划和安排,110kV及以下电网载波频率由各电业局(公司)地调进行规划和管理,低电压等级电网的载波频率不得干扰高电压等级电网载波频率,当载波频率发生相互干扰冲突时,低电压等级服从高电压等级。
15.4
通信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工作界面划分 15.4.1 通信与自动化专业工作界面划分
15.4.1.1省调、地调中心站机房:通信与自动化专业的工作界面为通信与自动化专业直接相连的自动化端配线架(包括:VDF、DDF、ODF配线架),自动化端配线架及线缆(包括光缆)接头由自动化专业负责,自动化端配线架出口至通信专业的电缆(或2M同轴线和光缆)由通信专业负责;
15.4.1.2电厂、变电站及其他机房:通信与自动化专业的工作界面为通信与自动化专业直接相连的通信端配线架(包括:VDF、DDF、ODF配线架),通信端配线架及线缆(包括光缆)接头由通信专业负责,通信端配线架出口至自动化的电缆(或2M同轴线和光缆)由自动化专业负责;
15.4.1.3放置于通信机房内,专用于自动化专业的路由器、协议转换器由自动化专业负责。15.4.2 通信与保护专业工作界面划分
通信与保护专业的工作界面划分原则为通信与保护专业直接相连的通信端配线架(包括:VDF、DDF、ODF配线架)。复用保护、安控通道电路的工作界面具体划分按《四川电力系统复用保护、安控载波通道运行管理检修规程》和《四川电力系统复用保护、安控光纤通道运行管理检修规程》执行。
第十六章
水电站水库的调度管理
16.1 水电站水库调度的任务
16.1.1 在确保枢纽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水力资源,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 16.1.2 满足电网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要求。16.2 水库控制运用的基本原则
16.2.1 水电站水库的设计参数及指标不得任意改变,如需改变,应按有关规定报批; 16.2.2 在汛期,汛限水位以上的防洪库容以及洪水调度运用服从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调度指挥,汛限水位以下库容服从省调统一调度指挥;
16.2.3水电厂水工建筑物、设备安全及上下游综合利用要求由水电厂负责,如需省调配合,由水电厂向省调提出申请;
16.2.4日周调节及径流水电站应做好水情预报,在允许的范围内承担部分调峰任务; 16.2.5 有季调节及以上能力的水库,在供水期初保持高水位计划用水,汛前腾空库容,但最低水位不得低于死水位(多年调节水库原则上不低于年消落深度),汛期根据汛情提前大发,汛末利用后期洪水尽量蓄到正常高水位,供水期应多承担电网的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任务;
16.2.6 梯级水电站水库群之间的调度运行应相互协调,既保证各梯级水电站的经济效益,又保证满足电网运行要求,当水情发生重大变化时,上游水电站应向下游水电站 32 及时提供最新的水情信息;
16.2.7 在多沙河流上的水库要正确处理发电和排沙保库的关系。16.3 水库调度的职责
16.3.1 水电厂应建立水库调度专职机构,健全规章制度,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水库调度管理,提高水库综合利用效益。
16.3.2 水库运用主要参数指标及基本资料管理
16.3.2.1水电厂并网发电前应向省调提供水库运用主要参数指标及基本资料; 16.3.2.2 水库运用主要参数指标包括:水库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死水位及上述水位相应的库容,水电站装机容量、发电量、保证出力及相应保证率,设计通航流量及其它综合利用要求等;
16.3.2.3 水库运用主要基本资料包括:库容曲线、设计洪水、径流资料、泄流曲线、水轮发电机组特性曲线、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引水系统水头损失曲线、上游库区及下游河道资料等;
16.3.2.4水电厂必须具备齐全的水库设计资料,应将水库的基本资料汇编成册,并根据资料的积累和变化情况及时补充和修正。
16.3.3 水文情报及预报 16.3.3.1 水电厂应根据水文预报及调度需要布设水文情报站网,水文情报站调整应报省调备案,应进行与水库水量平衡有关的水文观测计算,其精度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6.3.3.2水电厂必须开展水文预报,预报方案应符合预报规范要求,应按规定向省调及其它有关部门报汛,并充分利用各种通信设施,保证水文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16.3.4水情自动测报及水调自动化系统
16.3.4.1水电厂应建设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实现水库流域实时雨水情自动收集,为提高水电厂经济运行水平和保证水库上下游防洪安全服务;
16.3.4.2 装机容量在100MW及以上的水电厂或流域梯级控制机构应建立水调自动化系统,并与四川电网水调自动化系统联网;
16.3.4.3 水电厂应建立水情自动测报及水调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程,并设置专职人员维护管理,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系统建设、改造、升级方案必须报省调审查;
16.3.4.4 与四川电网水调自动化系统联网的水电厂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省调通报,因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检修、设备维护可能造成测报系统停运时,应经省调许可。
16.3.5 水库调度联系制度
16.3.5.1 水电厂应在每年10月底前编制下一水库控制运用计划,并上报省调,每月20日前向省调报下个月发电计划建议;
16.3.5.2 水电厂每日10时前向省调报当日8时上、下游库水位、入库流量及泄流量,前一日的发电量、弃水损失电量、入库流量、发电流量、泄流量、出库流量及流域平均降雨量,预计后一日平均入库流量、发电量及电厂可调出力;
16.3.5.3水电厂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前应填报水电调度月报,以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报省调,并以邮寄方式向省调报送,每年1月31日前上报上水库调度总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总结和水调自动化系统运行总结。
第十七章
电网运营调度管理
17.1 省调负责与并入四川电网的发电厂(网)以及220kV用户变电站签订《并网调度协议》。
17.2
签订《并网调度协议》的条件
17.2.1 发电厂(网)已经与省电力公司签订《购售电合同》;
17.2.2 220kV用户变电站已经与属地电业局(公司)签订《高压供用电合同》; 17.2.3 发电厂(网)以及220kV用户变电站已于计划并网的90日前向省调提供电网调度运行潮流、稳定计算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所需的技术资料与图纸(包括水库部分);
17.2.4 发电厂(网)以及220kV用户变电站正常生产运行的条件均符合电力行业的有关规程和规定。
17.3 省调负责各发电厂(网)、电业局(公司)的关口设置和管理
17.3.1 关口设置的原则:发电厂(网)的关口设置在产权分界点、电业局(公司)的关口设置在潮流的送端;
17.3.2 各发电厂(网)、电业局(公司)每年须在第一季度的最后一周向省调上报各自的关口情况,如关口没有变化,应上报无变化;
17.3.3 关口的临时变化,须立即上报省调。17.4
发电厂(网)的考核结算
17.4.1 省调负责对发电厂(网)的考核结算;
17.4.2 对各发电厂(网)进行电量考核结算的依据是省调下达给各发电厂(网)的日发电调度计划曲线(包括修改后的临时调整曲线);
17.4.3 各发电厂(网)以四川电网电能量自动采集计量系统采集的数据作为实际上网电
量,考核办法按相关规定执行。
17.5 电业局(公司)的考核结算
17.5.1 省调负责对各电业局(公司)的考核结算;
17.5.2 各电业局(公司)以四川电网电能量自动采集计量系统采集的数据(在关口采集系统未完善的情况下,以现行各电业局(公司)上报的并经省调核实的实际网供电量)作为实际网供电量,考核办法按相关规定执行;
17.5.3 在电力电量能满足用电需求时,考核各电业局(公司)负荷预测的准确率,考核依据是电业局(公司)上报的日负荷预测曲线;
17.5.4 在电力电量不能满足用电需求时,考核各电业局(公司)负荷控制力度,考核依据是省调下达给各电业局(公司)的计划用电曲线(包括临时调整曲线)。
17.6 省调根据相关规定负责实施和省外的计划外临时电力电量交易。
第十八章
电网运行情况汇报
18.1 电力生产运行情况汇报规定
18.1.1 每日6时以前,各地调、发电厂须将本网(厂)前一日电力生产运行日报传送至省调并保证报送数据的准确性,如传送不成功,应于7时前通过电话报省调;
18.1.2 电力生产运行旬报的统计报送,正常应以次旬第一日的16时为准,如遇节假日,可顺延至第一个工作日的16时;
18.1.3 电力生产运行月报的统计报送,正常应以次月第三日的12时为准,如遇节假日,可顺延至第三个工作日的12时;
18.1.4 电力生产运行月度计划的统计报送,正常应以每月最后一日的12时为准,如遇节假日,应提前至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的12时。
18.2
重要事件汇报规定
18.2.1 在系统发生重要事件时,各地调、发电厂、变电站值班人员应及时向省调值班调度员如实汇报。
18.2.2 重要事件分类
18.2.2.1电网:电网解列、振荡,电网频率、电压异常,220kV及以上电网设备故障、缺陷或超稳定限额运行,由于电网事故造成重要用户停、限电或大面积停电等;
18.2.2.2厂站:机炉设备、220kV及以上电网设备、厂站用电设备故障或缺陷等; 18.2.2.3人身伤亡:网内各单位在管辖范围内发生的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18.2.2.4 自然灾害:水灾、火灾、风灾、地震、冰冻及外力破坏等对电力生产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18.2.2.5 调度纪律:调度系统违反《电力法》、《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程规定的重大事件;
18.2.2.6 经确认因调度系统人员责任打破安全记录。18.2.3
重要事件汇报的主要内容(必要时应附图说明)18.2.3.1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情况;
18.2.3.2 事件经过、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 18.2.3.3 重要设备损坏情况、对重要用户的影响; 18.2.3.4 电网恢复情况等。
18.3
其它有关电网调度运行工作汇报规定
18.3.各地调、发电厂、变电站在实行新调度规程或现场规程时,及时将新调度规程或现场规程报省调备案。
18.3.2
发生重大事故的单位应在事故后5个工作日内将事故情况书面报告传真至省调,并在事故分析会后向省调报送事故分析报告。
18.3.3
每年1月底前,各地调向省调报送 18.3.3.1 地调调度科上一工作总结;
18.3.3.2 上一调度系统人员(含县调)误操作情况(责任单位、发生时间、事件过程、后果、对有关人员处理和防范措施等);
18.3.3.3 地调调度科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