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方式
摘 要: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对调动作业人员的积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激励可以提升企业绩效,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本文在了解激励的概念、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的基础上,对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激励方式。
关键词:企业 员工 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机制
一、激励的内涵
激励的概念来源于英文Motivation,它包含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人的动机多起源于人的需求欲望,一种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是激发动机的起点,也是引起行为的关键。一个激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热的需求满足的过程,它以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开始,以得到满足的需求而告终。因为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无穷无尽的,所以激励的过程也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当人的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新的需求将会反馈到下一激励循环过程中去。
二、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提升企业的绩效
企业要取得较高的绩效就需要员工有较高的个人绩效水平。在企业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才能卓越的员工的绩效却低于一些才能明显不如自己的人。可见好的绩效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一个人能力再高,如果激励水平很低,缺乏足够的动力,也不会有好的工作绩效;反之,一个人能力一般,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发挥出巨大的热情,也会有出色的表现。由此可见,激励对员工的积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激励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绩效。
2、增强组织凝聚力
行为学家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对一种个体行为的激励,会导致或消除某种群体行为的产生。也就是说,激励不仅仅直接作用于个人,而且还间接影响其周围的人,有助于形成一种竞争气氛,对整个组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如果对员工敬业、负责的行为适时作出肯定和激励,那么势必会在企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促使员工以工作为己任、视公司声誉为生命,进而使整个公司的凝聚力得到充分体现。
3、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挖掘员工潜力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士教授在对人的激励作用的研究中发现,作业人员一般发挥出20%~30%的个人能力,就足以保住饭碗而不被解雇;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其工作能力能发挥出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励的作用所致。由此可见,激励是挖掘潜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激励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趋向,会给学习和实践带来巨大的动力,从而带动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激励——人力资源开发的依据
激励就是一个如何确保员工个人需求的时限及其努力程度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的过程。而激励理论的主要目的就是试图解释和预测一个人在组织中的行为表现,并且为组织确保员工行为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提供理论依据。激励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受环境影响的,优良的绩效和对企业有利的行为只有在不断得到正面强化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持续性的表现出来,而不良的绩效和不利于组织目标的现实的行为,只有在得到及时的负面强化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改善或修正。美国的罗丝维尔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指的是企业倡导的一系列有计划的培训,教育和开发活动。它将企业的目标与任务和员工的个人需求与职业抱负融为一体,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个人对职业的满足程度,从而形成企业的凝聚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企业制定一系列与规章制度相配套的激励措施。只有激励才能产生高效率,只有激励才能产生凝聚力,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四、对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思考
从管理激励的角度来看,激励的起点是满足员工的需求,但员工的需求存在着个体差异和动态性,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并且,只有满足最迫切的需要的激励方式,其效力才高,其激励强度才大。因此,在员工激励上,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激励方式,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灵的法宝。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激励方式有:
1、绩效考核和灵活多变的薪酬激励。目标激励即通过给与人们一定的目标,以目标为诱因促使人们采取适当的行动去实现目标。薪酬激励不仅可以在工资与奖金的分配上做文章,在现金与非现金激励的选择上也有技巧,也可以实施一次激励或多次激励,公开激励与不公开激励相结合的方法。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最终会在薪酬上有所体现。
2、参与激励。参与激励,是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上市公司可给员工发股票,使员工产生主人翁责任感,从而激励员工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做自己的事情总比替别人做事情有劲”,最好的激励莫过于自己激励自己。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小到如为作业人员专门设立“提案改善奖”,奖励那些出谋划策的员工,使员工感受到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大到适度放权,领导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授予下属的一定的决策权。
3、关心激励。关心激励是指企业领导通过对员工的关心而产生的激励效果。企业中的员工,以企业为其生存的主要空间,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归属。如果企业的领导人时时关心群众的疾苦,了解作业人员的具体困难,就会对作业人员产生激励。
4、公平激励。公平激励,是指在企业的各种待遇上,对每一位员工公平对待所产生的激励作用。只要对员工等量劳动的成果给予等量的待遇,就会使企业形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员工只有扎扎实实的劳动才能获得跟多的收入,而不是采取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当手段。
5、认同激励。大多数人在取得了一定成绩后,需要得到大家的的认可,尤其是要得到领导的承认。所以,当某个员工取得一定的成绩后,领导要向该员工表示已经知道其取得的成绩,并向其表示祝贺以及感谢。因此,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员工的成绩,并及时表示认同。
6、奖励激励。奖励激励是以奖励作用为诱因,使作业人员采取合理姓丁的激励作用。奖励激励手段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两方面。物质奖励包括加薪、升职、奖金以及各种实物奖励。精神激励包括表扬、给予各种荣誉称号等。作业人员通过对物质利益和荣誉称号的追求而产生最合理的行为,创造出佳绩。
7、职业生涯规划和培训激励。作为组织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应该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并尽量给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使他们获得一个有成就感的职业,这样激励员工同时还能获得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和献身精神。
8、组织环境和文化激励。企业文化是一只无形的手。良好的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对员工的激励,能够激发员工的热情,形成一种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要善于借助外在的环境、人性化管理的手段等来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用以抓作员工的心,激励他们为实现自身价值及企业目标而努力。
9、压力激励。压力也是一种激励方法。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生机勃勃的工作氛围必须靠压力来维持,个人潜能的开发也只有在重压下才能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也只能在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压力下得到推动。只有那些顶着压力一步一步向前走的员工,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只有在压力的推动下,公司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新,韩建州.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思考[J].视点,2008(10).
[2]田金生.浅谈企业对员工激励机制的实施应用和创新[J].机械管理开发,2008(4).
[3]孙凌宇.试论企业热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J].中外企业家,2009(16).
[4]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石峰.人本管理激活人力资源[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4.
本论文转载于易起论文网:http://www.17net.net/Article/601/19082.html 本论文转载于易起论文网:http://www.17net.net/Article/601/19082.html
第二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职能
激励机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248,导言简单介绍激励作用)
一、激励的内涵及外延
(一)激励的概念(《管理学》252)
(二)激励的类型
《管理学》276)
(一)目标结合原则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三)外激励与内激励相结合原则
(四)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原则
(五)按需激励原则
(六)民主公正原则
三、行政管理中激励的措施(《管理学——原理与方法》418)
(一)委以适当工作,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二)正确评价工作,合理给与报酬,促进良性循环
(三)掌握批评武器,化消极为积极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进取精神
《人力资源管理》209)
(一)激励时机
(二)激励频率
(三)激励程度
(四)激励对象(《人力资源管理》205)
(童老师,这个提纲会不会比较侧重激励机制,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比较少呢?谢谢。)
第三篇: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姓名:王月亭
单位:西安美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竞争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且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众多,其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激励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好坏。因此,如何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方式激发职工的潜力,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使职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合理地统一起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关键字】激励,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竞争,积极性
一、激励的概念及类型
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激励员工动机就是要设法使员工看到自己的需要与组织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处于一种驱动状态,他们在这种状态的驱动下所付出的努力不仅满足其个人需要,同时也通过达成一定的工作绩效而实现组织目标。激励按不同类型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他人激励和自我激励。
二、有效激励的作用
1有效激励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
企业最关心的是什么?是绩效!企业有了好的绩效才能生存。好的绩效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还与激励水平、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员工激励的目标必须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联系,激励员工的动机就是要设法使员工看到自己的需要与企业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处于一种驱动状态,他们在这种状态的驱动下所付出的努力不仅满足其个人需要,同时也通过达成一定的工作绩效而实现企业目标。激励对于调动员工潜在的积极性,使员工出色完成工作目标以及不断提高工作绩效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有效激励可以挖掘人的潜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挖掘员工潜力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国的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只能发挥出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他们的能力可发挥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励作用所致[1](P301)。由此可见,激励是挖掘潜力的重要途径,所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主旨的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企业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不仅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表现,更是迎接未来挑战的一剂良方。3有效激励可以为企业留住优秀人才
激励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又都体现员工的价值,让员工感到下一步还有新的机会。当员工技术发展到顶尖企业可扩大他的工作
范畴。加大工作量,让他的工作具有挑战性,让员工觉得他在公司是海阔天空的,能学到东西,永远没有尽头,还可让他们在相应的岗位上担任行政职务或特级专业技术职务,既让他们感觉到公司对他们的重视,也给他们以事业施展的平台,因此适合的激励使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有极大作用。
三、管理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激励手段
激励的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人的需要则是积极性的本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成5个层次,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由此可以看出,需要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除了和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等因素有关以外,还和一个人所处的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如饭菜的香味可以使原来不饿的人感到饥饿。一个同事的提升可以激起人们对占据较高地位的欲望等等。此外,人们的需要还有相当的伸缩性,换句话说,对同样一件事或一件东西,不同的人,他的满足程度或满意程度是不一样的。由于人们的需要的复杂性,对于管理者来说,必然会导致激励问题的复杂性。因此,在实践中,管理者应根据被管理者的客观情况,因人而异地进行激励。既有体现在物质形态上的激励,也有体现在精神形态上的激励,同时应将两种形式的激励科学地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激励。管理实践中常用的激励手段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目标激励
指通过层层制定目标,使每个人的行动都与目标联系起来,从而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自觉劳动的一种激励方法。大多数人都有成就感,都希望不断获得成功,成功的标志就是达到预定的目标。有目标,人们才会感到有奔头,才能产生积极性,才会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2领导激励
领导有方,领导的良好素质,对一个企业的兴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报载,保定国棉一厂之所以从一个80年代在河北省棉纺织行业中主要经济指标倒数第一,全厂亏损,人心浮动的企业,发展到今天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一流企业,这与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激励职工有着重要的关系。该厂厂长马恩华同志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时刻以图享受就别当干部,要额外索取就不是共产党员警戒自己,做到房子面前不伸手,票子面前不动心,孩子面前不谋私,用人面前不徇情,生活面前不特殊[5]。领导毫不利己的行为激励了职工自觉地做企业的主人,厂兴我兴,尽心尽力。
3榜样的激励
这是通过典型示范激励群众向先进学习的一种激励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多数人都不甘落后,但有时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干,或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气。有了榜样就使得群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从而把自己蕴藏的潜能和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激发出来。
4荣誉激励
给优秀工作者以表扬、光荣称号、象征荣誉的奖品等。这是对职工贡献的公开承认,可以满足人们的自尊需要,从而达到激励的目的。如IBM公司,设有100%俱乐部。每当有员工超额完成销售额时,他就被批准成为这一俱乐部成员,他和他的家人将被邀请出席隆重的集会,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
5物质激励
对于人,在多种激励中,不可否认物质激励的重要作用。物质激励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因为工资、奖金、住房等决定着人们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同时,职工收入及居住条件也影响其社会地位、社会交往等精神需要的满足。很难相信,一个得不到物质保证的企业能使劳动者的积极性持久发挥。诚然,物质奖励并不是万能的。在国外许多企业的员工,当在工作中作出了贡献或取得一定成绩时,在物质奖励和荣誉面前,选择的往往是荣誉。
6职业生涯规划和培训激励。
作为组织的管理者,应该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制定和实施激励政策时,首先要调查清楚每个员工真正需求的是什么,并将这些需求整理归类,针对每个员工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员工满足这些需求。如年轻员工比较重视拥有自主权及创新的工作环境;中年员工比较重视工作与私生活的平衡及事业的发展机会,老年员工则比较重视工作的稳定性及分享公司的利润。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员工的主导需要。
除以上几种常用的激励手段以外,还有尊重激励、危机激励、参与激励、理想激励等等。总之,激励应以人的内在需要为基础,根据不同的人的具体需要与不同工作的具体内容和任务等去把握其行为动机,确定不同的激励方式,才能有的放矢地给予有效的激励。
四、运用激励机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激励机制要公开、适时、创新。激励制度首先体现公开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并广泛宣传,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后是在制定制度时要体现科学性和时效性,也就是做到工作细化,企业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要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即激励机制要不断创新。
2激励要体现优劣,不能搞平均主义。有的管理者从职工具有“经济人”属性的角度考虑,以为猛发奖金,可以激励职工,结果奖金总量愈发愈高高,但职工的总体劳动积极性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分析原因才发现:奖金虽然发了不少,但不分好坏,人人平均,这样不仅没有调动职工积极性,反而
损伤了那些优秀的、干得好的职工的积极性。所以,激励要体现优劣,奖金要适当拉开差距,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效率优先。这个“度”要靠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需要对各种人的实际工作业绩进行科学合理的考评来决定。
3激励要坚持公平原则。工资报酬的多少固然对人的激励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人的工作动机和积极性不仅受报酬的绝对值影响,更受相对值影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没有奖金,最多有个奖状,但是那时人们没有比较,反而心态上是平衡的。现在有奖金了,人们就要从他们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绩的大小与他们所获得的奖金多少来比。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考核过程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才能赢得职工信任。
4奖惩必须严明。奖励和惩罚必须并行,必须严明。在管理中,管理者可视情况运用两件法宝:一个是“蛋糕”,一个是“板子”。对优秀者、有贡献者,给予“蛋糕”(奖励),激励他们干得更好,做出更大成绩;对那些差的、给企业造成恶劣影响或损失的人,要打“板子”(批评、惩罚,严重的要诉诸法律)。奖励要让受奖人感到来之不易,惩罚要让受罚者受到震动、心服口服,促使不良行为受到削弱或抑制,从而促进良好行为的形成和巩固。
5奖惩要及时。奖励和惩罚都有时效性,该奖励的时候不奖励,过期奖励会降低受奖者本人和周围职工的作用。惩罚的最佳时机应是在错误事实弄清之后,及时处理,这对当事人可以加深对不良行为和受罚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如相隔时间太久,会造成姑息养奸,造成更大损失。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科学的手段、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激励手段。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激励体系,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参考文献
[1]杨洪兰,康芳仪编译,实用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2]赵曼,陈全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朱晓卫,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盖勇,王怀明,绩效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5]徐克,职工心中的标准厂长——马恩华[N].中国纺织报,1998.12.10(3)。
[6]刘丽,对人力资源有效激励问题的思考[J].山东,济宁市公路管理局,2010.9。
[7]王国常,在企业管理中激励机制的作用和实施手段[J].南昌,南昌市市政开发总公司,2000.3。
[8]张灿,王舰,对企业员工激励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河北,河北经贸大学,2003.7。
第四篇: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
09房产张昭 12009244617○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
摘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主旨的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本文着重分析和总结了激励机制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手段,激励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同时要注意员工激励的问题,有效地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可以大大激发员工的潜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激励方式
1,高层管理者的激励
1.1,加薪,奖金和晋升:加薪激励把对高管人员的肯定直接表现在重要的稳步增长的经济收入——工资当中,非常直观实在,量化了的金钱可以直接让高管人员感觉到自己已经实现了的价值。奖金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单独、额外的奖励,可变性较大,但其实质仍然是“多给点钱”,与基本薪酬一起,构成了高管人员的一般性收入。晋升则在提高高管人员物质待遇的同时,还能加大高管人员的工作责任,获得更多的机遇,使高管人员提高组织、社会地位及综合能力,物质、金钱激励作用不是晋升激励的重点。
1.2创造新平台:对于高管人员来说,除了常规物质薪酬激励之外,也许更需要的是一个完全属自己的、能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参与商业剧本策划和导演,亲自担任主角。由于更高级的职位在一个公司中总是有限的,因而导致许多优秀的高管人员长期晋升无望,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给予他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让其决策并亲自督导执行,是企业是否能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其发展欲望的关键因素。没有新的平台给他,高管人员就会受到压抑,时间长了,心生厌倦,最终造成优秀高管人才流失。
1.3,企业利润或股权分享计划:利用薪酬、晋升或创造新的平台来激励高层管理者毕竟是有限的,因为无论它们中哪种办法都不能改变雇主—雇员关系,因此很多优秀高管人员并非能够真正满意这些激励措施。企业高级管理层持股计划或利润分享计划就是让优秀的高管人员由打工仔转化成企业老板之一,根据他们对企业贡献的大小,给予一定的股份。这样,高管人员不仅可以享受正常的较高的薪酬和奖金,而且还可以根据股份大小分享利润,真正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从而与企业利益攸关,共同成长,进而实现其人生价值。
2,中层管理者的激励
2.1,充分授权,教育训练,在职训练和工作轮换:领导者的情感感染力能够控制和影响下属的情感,形成激励。领导者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去打动和征服下属的感情。适当的给予授权对下属可以形成很好的激励。培训是企业获得高质量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员工来说,职业发展是人生大事,如果企业能够给予帮助和指导,并且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员工就会为企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忠诚和业绩来回报企业。
2.2业绩工资和年终奖励:推行弹性的员工自助性福利计划,即允许员工在一定的范围
1和要求内,不同等级的员工以及不同工作绩效表现的员工可以选择不同等级的福利计划。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员工对自己福利计划的参与,使员工产生有权利和价值的感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年终奖励机制从而很好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科技人员的激励
3.1,环境激励:科技人员一般不擅长人际关系的维护,所以可以为科技人员营造不论是人际方面的环境,还是工作舒适度方面的环境都可以增加科技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从而达到激励的效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
3.2技术入股:由于科技人员具有特殊的技术,他们一般的流动性比较大。为了达到激励的效果。产权合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产权不在以简单的资金或实物资本的投入量来确定,而需要把企业员工的技术,能力和经验等作为企业资本来定价被赋予产权。
3.3科技成果奖:科技人员拥有很强独立自主性,创新是他们得很重要的特征。他们很注重实现自身价值,并强烈愿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所以通过设计科技成果奖从而划分出不同层次的科技人员的含金量,以荣誉和待遇达到激励的目的。
3.4科技攻关奖:企业在经营期间会遇到来自市场不同方向的挑战,为应对市场突如其来的变化,企业领导通过设计这种奖项,一可以应对市场变化做出适当调整,二可以激发科技人员攻克难关的兴趣,三可以是科技人员给予一种实现自我实现的价值。
3.5技术进步奖:科技型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更在意实现自身价值,并强烈愿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并不满足于被主动的完成一般性事物,而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科技进步奖可以在荣誉方面满足其成就感。
3.6研究基金:科技人员一般擅长搞科研,然而资金往往是研究前的壁垒,充裕的研究基金对研究人员的工作一方面表示了肯定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其人生价值。
4一般人员的激励方式
4.1参与战略决策:领导者的情感感染力能够控制和影响下属的情感,形成激励。领导者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去打动和征服下属的感情。适当的给予授权对下属可以形成很好的激励。
4.2技能等级补贴:技能等级补贴主要有知识,技能和员工投入到工作的能力等要素组成。为了培育劳动力的综合技能,必须获得并使用比以前更多的技能。为了激励员工扩展他们的技能,从而把报酬与技能的获取和发展结合起来。
4.3岗位工资:薪酬激励就是企业运用薪酬水平政策、结构政策、差别政策、增长政策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利润、支付能力、企业文化及人力资源战略等来确定薪酬给付的水平,通过薪酬水平在同行业中的地位来达到企业的外部的竞争性。一般说,薪酬总额与水平可高于或等同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对不同类别的非正式员工也应采取不同的薪酬水平政策。薪酬结构是指将员工的薪酬分为不同的几个部分,如基本工资、福利、奖金、津贴等,针对不同员工的特点再调节这几个部份在薪酬总额中的比例,以达到相应的效果。比如在薪酬结构中,基本工资比重大,薪酬的外部竞争性比较强;奖金比例较大,薪酬的激励性比较强,更注重个人绩效;福利比重大,那么薪酬稳定性比较强。一般可分为单一结构政策和复合结构政策。对于临时工与兼职员工可施行单一结构政策,对于特别聘用与顾问人员可施行复合结构政策。
4.4在职教育:随着知识经济的扑面而来,当今世界日趋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员工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老化现象日益突出。他们虽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积累知识,但仍需要对他们采取等级证书学习、进高校深造、出国培训等激励措施,通过这种培训充实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4.5提供便利设施和服务:企业通过为员工提供轻松的工作环境来达到满意度,提供一定的生活便利服务可以使员工对公司取得信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效力于公司。好的服务会使员工满意,会更好的服务于公司。俗话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所以为员工提供便利的设施和服务达到了对员工激励的目的,创造了公司的收益价值。
二、运用激励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激励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方法,把握好三个重点。一是把握激励时机。超前的激励可能会使工作人员感到无足轻重;迟来的激励可能会让工作人员觉得多此一举,使激励失去意义,发挥不了应该发挥的作用。根据时间上快慢的差异,激励时机可分为及时激励与延时激励;根据时间间隔是否规律,激励时机可分为规则激励与不规则激励,根据工作的周期,激励时机又可分为期前激励、期中激励和期末激励。激励时机既然存在多种形式,就不能形而上学地强调一种而忽视其他,而应该根据多种客观条件,进行灵活的选择,有时候还要加以综合的运用。二是把握激励频率。激励频率的高低是由一个工作周期里激励次数的多少所决定的。激励频率与激励效果之间并不完全是简单的正比关系。一般来说,对于工作复杂性强,比较难以完成的任务,激励频率应当高,对于工作比较简单、容易完成的任务,激励频率就应该低。对于任务目标不明确、较长时期才可见成果的工作,激励频率应该低;对于任务目标明确、短期可见成果的工作,激励频率应该高。对于各方面素质较差的工作人员,激励频率应该高,对于各方面素质较好的工作人员,激励频率应该低。在劳动条件和人事环境较差的部门,激励频率应该高;在劳动条件和人事环境较好的部门,激励频率应该低。在实践中,应该对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恰当的激励频率。三是把握激励程度。保持合适的激励程度,能使激励对象乐此不疲。激励程度是激励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激励效果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能否恰当地掌握激励程度,直接影响激励作用的发挥。超量激励和不足量激励不但起不到激励的真正作用,有时甚至还会起反作用,造成对工作热情的严重挫伤,从量上把握激励,一定要做到恰如其分,激励程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总结: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关键要以人为本,建立起多维交叉的员工激励体系。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是管理人的艺术,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员工的各种需求,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种种措施,改善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以提高其满意度,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胡君辰,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 俞文钊.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 傅永刚.如何激励员工[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4] 程刚.管人六艺[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5] 夏国洪.人制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第五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制度激励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制度激励
制度激励的基础或根本出发点是经济人理性假定,激励是针对每个人追求自身预期收益最大化经济行为,通过规范的制度安排来引导和约束企业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激励之所以往往成为“问题”,很多情况下都与制度安排“问题”密切相关。制度激励问题的典型表现形态就是“搭便车”问题与“代理成本”问题,后者解决办法无外乎在如下四种方法之间做折中选择:直接监督解决法;契约完善解决法;股权激励解决法;声誉机制解决法。通过员工持股计划(ESOP)、管理者收购(MBO)或经理股票期权(ESO)等股权激励途径和方式,实现人力资本股权化成为企业制度激励的必然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说到“激励”,人们往往普遍关注的是管理学中关于激励因素、过程和机制的理论,而对经济学中关于激励的制度属性和制度安排问题很少注意和研究。其实,制度激励与管理激励是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的一体两面,是企业激励体系不可或缺的两个层面,二者在实践中是辨证地整合在一起的。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相当多的激励矛盾、冲突和问题都是制度性的。特别是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来说,制度激励问题相对于管理激励问题来说更具有根本决定性和现实意义。
所谓制度激励问题,就是由于制度安排方面的原因,使作为组织成员个体的工作或劳动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或者个人不须承担其行为的部分或全部后果。制度激励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作为“主代理者”的管理者应制定什么样的制度规则,才能使组织中的成员即企业员工的努力与报尝高度正相关,使之追求个人预期利益最大化的自利行为结果与给定的组织目标相一致?
现代经济学关于企业内部的制度激励问题,是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在其团队生产理论中正式发展出来的。他们认为,企业实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team production)方式,即一种产出物是由若干集体成员共同努力、协同生产出来的,任何成员的行为都将影响其他成员的生产率,而每个成员的个人贡献无法精确分解、观测和计量,因而也就无法按照每个人的真实贡献支付报酬。这就导致了两个层面的制度激励问题:“搭便车”问题与“代理成本”问题。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实质上是由股东、银行、员工、客户及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一种社会经济组织。“搭便车”问题(free-rider problem),又称“偷懒”问题(shirking problem),是指在团队生产中,由于团队成员的个人贡献与所得报酬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每个成员都有减少自己的成本支出而坐享他人劳动成果的机会机会主义倾向,团队成员缺乏努力工作的积极性,这样就导致团队工作无效率或低产出。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就需要在制度安排上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让团队中的部分成员专门从事监督其他成员的工作;而为了使监督者真正有“监督”的积极性,必须赋予他们一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这样,在企业中就形成了作为监督者的经理人员与作为被监督者的一般职工之间的基本管理关系,以及命令-服从式的科层管理链条。沿此思路,激励问题的解决就有赖于企业治理结构及其股权安排和日常监督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下面我们重点讨论一下关于“代理成本”这个核心激励问题及其制度解决思路。
二.代理成本:制度激励核心问题及其经典解决思路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管理人员受社会所有者委托而“代
理”进行经营管理,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就会“代理成本”的激励问题。“代理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它来源于管理者不是企业完全所有者这样一个事实。由于管理者不是企业完全所有者,管理者努力工作可能承担全部成本而仅获得部分好处,如果他不努力工作而增加在职消费却能获得全部好处而只承担小部分成本;于是,企业收益价值就小于他是完全所有者时的收益价值,其差额就是“代理成本”。
所以,解决“代理成本”问题的最根本办法是让管理者成为完全剩余权益的拥有者,这样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代理成本。但同时,由于管理者成为完全剩余权益的拥有者受自身财富限制而往往需要举债,而这又要发生“代理成本”,故均衡的所有权结构是由股权与债权的代理成本折中来决定的。但是,让代理人承担全部风险并享有全部剩余索取权,委托人的利益即为零,这在现代公司制下是非现实的,除非资本利率为负。这等于用取消“代理”制度安排的办法来解决“代理”问题。
其实,委托-代理关系是广泛存在于企业等社会组织中的一般人际关系,其实质是在契约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经济行为关系。所谓“代理成本”,其实就是在契约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劣势的一方(委托人)不得不为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代理人)承担成本或风险。例如,上述“搭便车”问题,也可以看作是在契约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一部分组织成员不得不为另一部分成员支付成本或承担风险的问题。可见,“代理成本”问题,在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在契约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激励问题,即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代理人)不以拥有信息劣势的一方(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这正是委托-代理理论所要研究的主题,也现代企业制度激励理论的核心。
解决“代理成本”问题的最直观办法,就是由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直接监督,通过惩罚或奖励的办法加以解决。但应该注意到的是,这里发生的“监督成本”只不过是“代理成本”的另一种说法。一方面,因存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直接监督尽管能约束代理人行为上的偏差,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积极性”问题,从而不可能完全消除代理成本;另一方面,委托人可能因监督成本太高而“得不偿失”,还不如不监督为好。通常这种激励措施只能应用于代理人行为结果易于判断的简单情况,如工头监督体力劳动者的场合。但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大多数经济关系是在“契约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代理成本问题的解决最终还要“从实际出发”,从委托-代理关系发生的这样两方面约束条件考虑对策。
关于代理成本问题最直接的应对办法就是所谓“契约解决法”,就是针对“契约不完备”的情况,通过完善契约条款,如在契约增加尽可能详尽的“应变条款”,把各种可能发生情况及其各方在这些情况下应该做些什么,都事先预料到、规定好,以此化解激励矛盾和冲突。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及其引发的“逆向选择”问题,注定了任何契约在本质上都是“不完备”的;因此,这种想通过事前完善契约的“契约解决法”只能是相对有效的。
而从企业所有权和治理结构的历史演变角度来看,代理问题是由剩余所有权和控制权的所谓“两权分离”引起的。因此此问题的一个自然回应思路就是利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辩证法去解决问题,这就是所谓“股权解决法”或“股权激励”——主要是针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明智地承认“契约不完备”的事实,赋予代理人部分剩余索取权,使之承担部分风险,将剩余收益与经营绩效挂钩,以解决管理者的“积极性”问题。这种“股权激励”措施是目前绝大多数公司对经理人员和职业技术人员进行激励的普遍做法,只是剩余索取权的具体分配比例有大有小。在构建代理人收入结构模型时,为减少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风险收入是一个不
可或缺的控制变量。
当然,解决“代理成本”问题,实现“激励相融”,仅有对代理人收入结构的技术设计是不够的,如何改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减少因此而来的激励偏差,也是应该注意研究的问题。
三.股权激励: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制度逻辑和安排
按照现代企业的契约理论,股权激励的核心问题企业所有权安排,它可以表述为,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在企业产权主体之间的分配及两权对应关系的处置和决定。
经济学理论可以证明:一个“最优所有权安排”,即最大化企业预期总收益的所有权安排,定是一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在实际操作的意义上实现尽可能对应的状态,谁、在多大程度上拥有企业的控制权,相应地,谁、就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剩余索取权(控制权)跟着控制权(剩余索取权)走。至于这种对应在利益相关者主体之间究竟如何配置,则要取决于当事人在既定的契约条件下所拥有的谈判能力,包括:资本所有者投入要素的资产专用性,当事人行为后果的可监测性,契约者承担风险、进行创新的能力,私人信息的价格显示机制,资本要素市场的供求状况等等一系列因素。换句话说,企业所有权安排并不存在唯一或单一的不变成式,而是随不同的契约条件在当事人互动博弈过程中不断变迁,且可有多样化优化选择的方向;对应于不同的所有权依存状态,企业治理结构也表现为一种“共同参与、相机治理”的状态。
如果把企业成员扩及为“利益相关者”,即签订企业这种特殊契约的各方当事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力资本要素所有者,包括工人、经理和企业家等,当然,他们也可以同时是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另一类是纯粹提供非人力资本要素且与非人力资本的具体支配使用权相对脱离开来的,主要指股东和企业债权人,也包括重要供应商和主体客户。这样,企业可以看作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所订立的一种不完全契约(周其仁,1996)。
既然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都是企业契约的当事人,那么对于具有“不完备性”的企业契约的执行所带来的风险,自然既要由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又要由人力资本所有者来承担。因此,无论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最终结果如何,从契约自由平等的根本原则和事前的应然权利要求来看,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都有平等的权利要求参与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在绝对的意义上,因为无论人力资本还是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都要在契约形成以后的相当长时期,或多或少地承担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因而对于每个人力资本或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来说,其契约收益都有一个除去固定收入的剩余收益部分,所不同的是不同成员之间收益的固定部分和剩余部分各自大小及其相互比例会有所差别,而不是绝对地谁拿固定收入谁拿剩余收益的区别;相应地,对于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来说,其为应变契约的“不完备性”而采取的对策,或者对于采取何种这样的对策所拥有的发言权或投票权,即企业控制权的拥有,也只有形式和大小的不同,而非绝对有无的问题。
就公司制股权性质和要求来说,只要所有权主体将其资本要素投入公司而具有不可收回性,并能以投入数额为限承担责任和取得收益回报,那么,无论其投入的是非人力资本还是人力资本要素,都可以“股份化”为股权形式拥有剩余索取权和相应的控制权。
具体地说,对于非人力资本来说,如果其所有者不愿承担企业经营的“应有”风险,将其资本要素投入企业还要求按期收回,那么他就可以得到较固定(相对说来风险较小)的债券收入(利息),虽然在有关债务安全的决策上他也拥有一定的控制权;如果其所有者愿承担企业“应有”风险,将其资本要素投入企业后就不能要求退还,那么他就作为股东拥有较大的企业控制权,取得较大的剩余收入即风险较大的股息红利收入。这就是说,非人力资本可以是股份资本,也可以是非股份资本,可以具有股份性也可以是非股份性的。
同样,对于人力资本来说,如果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较小、专用性不大(即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从而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即可以方便地将其投入从企业中抽走,那么其所有者就可以得到较固定(相对说来风险较小)的工薪收入,虽然在有关工薪支付等决策上他也拥有一定的发言权或投票权;如果其在企业中举足轻重,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和团队性,以致很难将其投入从企业中抽走,或要流动就要付出高昂的成本或代价,甚至一旦离开企业其价值就会荡然无存,那么其所有者就要拥有较大的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以股权形式取得风险收益。也就是说,人力资本可以是非股份性的,也可以股份化为股份资本形式。
现代股份公司制度的最大优越性和特色,正如张维迎(1996)所言,就在于解决了“能”(人力资本)和“财”(非人力资本)在社会大众之间分布不对称的问题,它既为那些“有财无能”(即有财务等非人力资本而无企业家才能等人力资本)的人创造了赚取收益的机会,又为那些“有能无财”(即有企业家才能等人力资本而无财务等非人力资本)的人提供了从事经营管理职业和其他工作的机会。这就是说,股份公司制度在内在逻辑上允许一些企业成员“出钱不出力”的同时也默认一些企业成员即人力资本所有者“出力不出钱”,二者都是“合法”的。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家年薪收入一般包括基本薪水和红利报酬两部分,既拥有薪水、奖金较固定的收入,又拥有利润分成和股票期权等剩余收入;同时,60年代以来许多公司大力推行利润分享和雇员持股计划,使企业职工成为企业所有者。虽然企业内部成员拥有股份并不是以其人力资本直接作资入股的,但许多企业确实是以优惠价格或其他优惠形式把股份“送”给企业经营者或职工的;这种优惠或无偿送股凭的是什么? 其实质就是默认“出力不出钱 ”,将人力资本部分“股份化”。此外,80年代以来,欧美企业界风起云涌的并购浪潮中出现的管理者收购(MB0),国际一流的大型跨国公司普遍推行的经理股票期权计划,都显示通过“人力资本股权化”实行股权激励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趋势。
其实,实行股权激励,人力资本产权在现代公司制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主权地位,具有很宽广、深刻的历史背景: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人力资源、特别是知识工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稀缺要素,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战略性要素;同时,人才评估等社会信息显示系统在技术上也日趋成熟,专业化人力资本显示机制日益完善;加之,随着产业和经济民主化运动的推进,严格的反歧视、平等就业、劳动保障方面的法规纷纷出台,以及工会高度组织化的外部压力不断加剧,这就使得企业人力资本产权问题和人力资本运营在现代公司制下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化、更加重要、更加具有战略意义。
由于以上所述原因,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人力资本所有者扮演着比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更直接、更重要、更主体性和更本位性的角色,因而也具有更需要在制度安排上加以维护和保障的权能和权益。既然人力资本、特别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由于其资产专用性和团队性而不能轻易退出企业,既然人力资本、特别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亲临其境”直接进行企业财富生产和价值创造的特殊重要性,那么,人力资本、特别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和企业控制权,就既是必然合理的又是现实可能的;而“资合”性质的公司制下,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就具体体现为股权,一切权能和权益都要体现为股权并最终通过股权来实现,因此,为了维护和保障人力资本、特别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产权权益,应将人力资本所有者投到企业的人力资本资产“作资入股”,转化为股权,按照股权平等的原则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
当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广泛开展的员工持股和经理人员期股权实践,正是这种理论逻辑统一于历史现实的产物。现代管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名义下发明的各种“人本型”战略管理、权变管理理论与方法,实际上也是对这种企业制度新变革中人力资本股权化趋势在企业运营管理层面的具体回应。
四.“精神”激励:内隐契约及声誉解决机制
关于“代理成本”这个制度激励问题,从精神层面来看,通过改善所谓“内隐契约”及“声誉机制”也可以有效解决代理人的“积极性”问题。
在企业组织的形成过程中,除了有形的、法定的或外现的契约关系外,还存在无形的、非正规的或内隐的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对于企业制度激励的有效性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而企业作为一种不同于一般市场契约的特别“不完全”合约,其特别之处恰在于此;正是由于存在大量无形的、非正规的或内隐的契约关系,才使企业合约具有特殊的“不完全性”。
内隐契约之所以能够实际形成并发挥防范“机会主义”、降低“代理成本”的重要作用,主要原因是存在一种“声誉”激励机制。关于“声誉”(reputation)的精神激励作用,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及行为科学家早就关注并作过详尽研究;经济学关于“声誉”激励机制的正面研究,则是近20年来随着博弈论的兴起并将之应用于解析代理成本问题才开始的。
经济学从自己最大化理性假定出发,认为企业成员的良好“声誉”是长期动态重复博弈的结果。在多次重复博弈的情况下,委托-代理关系即使没有正式契约维系,当事人仅仅出于自己长期利益的考虑,也会看重并追求“声誉”等隐性制度激励及约束因素。声誉机制就是建立在长期信任基础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的一种精神激励机制。
克瑞普斯等人(Kreps & Wilson,1982;Milgrom & Roberts,1982)提出的“声誉模型”,很好地解释了静态博奔中的“囚徒困境”难题。当只进行一次性交易时,理性的参与者往往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通过欺诈等“非名誉”手段来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其结果只能是“非合作博弈均衡”。但当重复多次交易时,为了获取长期利益,参与者通常需要建立自己的“声誉”,一定时期内“合作博弈均衡”就能够实现。
法玛(Fama,1980)的研究表明,在竞争性经理市场上,经理人员的市场价值决定于其“声誉”即过去的经营业绩;从长期看,经理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责任,即使没有显性激励机制,他们也会积极努力工作;因为,这样做可以改进其在经理市场上的“声誉”,从而提高未来的收入。霍姆斯特姆(Holmstrom,1982)将法玛上述思想模型化为“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声誉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在于:经理的“声誉”即过去的工作绩效是显示其人力资本的一种信号,“声誉”好者人们对他的预期就好,其内部提升或被其他企业重用的机率就大;相反,“声誉”差者人们对他的预期就差,其内部提升或被其他企业重用的机率就小。因此,在声誉机制激励下,经理人员懈于经营将意味着断送其职业生涯、人生前程和市场价值。当然,随着职业生涯临近完结,“声誉”的未来贴现减少,声誉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也就随之减弱。目前普遍存在的国有企业经营者“59现象”很能说明这个原理,为发挥声誉的激励作用,退休制度安排很有学问可讲。
应该看到,声誉机制只是这个制度激励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其能够有效解决激励问题是有条件限制的:(1)机会主义行为对当事人来说“不值得”;(2)由于信息显示或监督机制较完备,机会主义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大,并且被发现后的惩罚力度足够地大;(3)委托-代理关系是长期的、多次的重复博弈,代理人要具有足够长的未来预期;(4)“声誉”在制度的宏观环境中有质量保证,即在反映代理人工作绩效时具有“真实性”,不含“水分”。
五.小结
企业激励制度是严格完整的体系。制度激励的基础或根本出发点是经济人理性假定,激励是针对每个人追求自身预期收益最大化经济行为,通过规范的制度安排来引导和约束企业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激励之所以往往成为“问题”,很多情况下都与制度安排“问题”密切相关。制度激励问题,就是指由于制度安排方面的原因,使作为组织成员个体的工作或劳动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或者个人不须承担其行为的部分或全部后果。其典型表现形态就是“搭便车”问题与“代理成本”问题。
经济学关于企业制度激励问题的理论解析是围绕与“产权安排”相关的委托-代理关系展开的,所以,“代理成本”问题是更具一般性或普适性的制度激励问题。代理成本问题的实质,是在契约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激励问题,即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代理人)不以拥有信息劣势的一方(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代理成本”问题解决办法无外乎在如下四种方法之间做折中选择:1)直接监督解决法;2)契约完善解决法;3)股权激励解决法;4)声誉机制解决法。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和治理结构的历史演变方面来看,这也真理。从两权分离引出“代理成本”问题,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才使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有了不可逾越的限度,一点两权分离超过这个限度,那么通过员工持股计划(ESOP)、管理者收购(MBO)或经理股票期权(ESO)等股权激励途径和方式,实现人力资本股权化以弘扬人力资本产权的应有权能和权益,就成为企业制度变迁和制度激励的必然选择。这对于处于转型期的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指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