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探讨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探讨
[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现代中小企业优秀人才流失的现象严重,为吸引和留住人才,企业需要建立恰当的激励制度。本文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 管理 激励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环境下,中小企业优秀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运用好激励机制是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过多依赖传统式管理,管理意识落后
传统的管理以管理财、物、技术为主,它无视人性和人的创造性,因而这种管理制度压制了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企业的发展,如果过分依赖传统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会形成人力资源的内耗和浪费,在这些企业里的员工很难有高的积极性。这样,企业就很容易陷入人才流失加速,而无法吸引外来人才的恶性循环,直至危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激励措施的无差别化,缺乏有效的个体激励机制
在生存权利满足的条件下,员工还具有个体发展的需要,希望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等。但在很多企业里,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过于依赖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来约束员工完成任务,造成员工内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认为只要员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而没有考虑员工的精神等高层次需求。
(三)激励过程中缺乏沟通,缺少绩效考核机制和快速的反馈渠道
企业往往重视命令的传达,而不注重反馈的过程。绩效考核是保证工资收入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环节,是科学地评价个体的劳动成果,激发个体努力的必要条件。绩效考核原则中有一个反馈性原则,但很多企业的主管人员缺乏沟通技巧、不能持之以恒,使得反馈质量难以保证。
(四)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
虽然许多中小企业都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大部分都只是流于形式,培训就是来场讲座、外派学习一段时间单调形式。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中员工培训机会很少,且只停留在应付职能部门检查的持证上岗等方面的培训。很多企业的培训机制十分不健全。
二、针对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以人为本,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制度
员工进入企业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在企业里,报酬的高低甚至可以代表员工的价值大小。首先,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后是在制定制度时要体现科学性。企业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二)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那么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例如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则更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因此企业在制
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
(三)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快速的反馈渠道
在建立了激励机制之后,必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与之相配套,才能使二者相得益彰。绩效薪酬实施过程中注意要有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为依据,否则,会影响绩效薪酬的公平性,达不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四)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开发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当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的层次会随之提高。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事实上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企业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总之,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人的艺术,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边婷婷,陶秋燕.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J].江苏商论.2008.09.[2]李丹丽.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04.[3]石青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8.03.[4]冉华锋.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J].现代商业.2008.06.
第二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研究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研究
()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如何才能抓住机遇,获得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在招募、利用、留住人才的过程中,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企业加强组织凝聚力、发挥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等方面着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中小企业的现状、激励的概念、作用入手简述激励机制建设的重要性,然后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述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
关键词:中小企业激励激励机制
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由于企业规模中等偏小,很多企业没有设立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履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由于历史的因素,多数中小企业是靠着某种机遇、某一项技术或某个项目迅速发展起来,众多中小企业更看重当前利益而忽视长远规划,也忽视了内部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随着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中小企业已逐渐意识到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了企业对人才管理的重要性,不少企业正在逐步建立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试图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中小企业人才的流动意愿较强,适当的人才流动是必要的和必需的,是技术扩散的主要形式之一,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从微观来看,过于频繁的人才流动,会造成人才流失和技术外泄,这已成为中小企业的一大难题,特别是新员工的离职率相当高。正确处理好稳定性和流动性的关系,留住人才,中小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3、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大部分是私营企业,即使是部分国有或集体中小企业也是老板说了算,对人事的管理上更多依靠领导的权威,而没有制度化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人的发展只有寄希望于有一个好的老板伯乐,而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人才发展的相关规则直接受益。
4、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意甚至根本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的错位,导致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
现在大多数中小企业充分认识到的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引进,但是怎样才能留
1住人才,让人才发挥最大的效力?激励,用正确的激励方式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二、激励及激励理论
在管理心理学中,广义的激励就是指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热情和积极性。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激励的核心作用是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员工的积极性是指员工工作的努力程度,表现为员工对工作任务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黄维德等,2000)。具体的说:
1、激励有助于组织形成凝聚力。组织的特点是把不同的人统一在共同的组织目标之下,使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因此,组织的成长与发展依赖于组织成员的凝聚力。激励则是形成凝聚力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激励,可以使人们理解和接受组织目标,认同和追求组织目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2、激励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个人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利益的动机,利益是调节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通过激励,可以使员工认识到在实现组织最大效益的同时,也可以为自己带来利益,从而可以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3、激励有助于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绩效。在客观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员工的工作绩效与员工的能力和激励水平有关。通过激励可使员工充分挖掘潜力,利用各种机会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这是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绩效的重要条件,另外通过激励,还可以激发员工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
根据研究方法不同,西方的激励理论可以分为两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郭毅等,2000)。
内容型激励理论也称为需要理论,这类理论试图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行为是由什么因素引发、激励的,即哪些需要可以激励员工。代表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德弗的ERG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以及赫茨伯格的双因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具体行动的心理过程。这类理论都试图弄清楚人们作出的努力和绩效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激励目的。代表有佛罗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波特和劳勒的新的期望激励理论等。
激励理论的丰富为企业提供了多种员工激励的方法,如: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员工差异激励等。中小企业只有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使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否则就会阻碍企业的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应采用的有效的激励机制
1、确立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物质激励机制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1998年11月在里昂举行的八国(美、英、法、德、日等)经济管理研究会议上,专家们达成一个共识: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取决于三大因素:利益、信念和心理状态。在这三要素中,利益占首位(曾庆
学,2003)。由此可见,在当今人力资本管理中,物质激励仍是一种重要手段。
(1)、改善薪酬福利制度使其具有激励功能。一是用拉开档次的方法将同样的总工资水平制造出最高工资来,并且高报酬者是不断变化的。这样促进所有员工都来竞争成为高报酬者,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效率的提高;二是员工的薪资高于或大致相当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三是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者提供报酬。乐山本地的一些企业很早就采用在企业内部设立了总经理信箱,专门搜集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虽奖金不高,但员工工作及提出意见的积极性明显改善;四是可实行薪金福利沉淀制度,员工的薪金福利与员工一年的工作绩效挂钩,薪金福利可以有10%-30%沉淀下来年终依据奖勤罚懒的原则予以奖惩,借此激励员工工作。
(2)、借鉴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中小企业可采用员工保证金转为企业股权,使之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过去很多中小企业都向新进员工收取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一方面可以作为员工赔偿的保证,另一方面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也可达到控制员工目的。但这种做法一是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其次也容易引起员工的反感,不利于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将保证金转为股权后,虽然在中小企业暂不存在企业上市,股票流通等问题,但可通过按股权分红的形式激励员工,同时也变原来的控制员工行为为激励员工行为。
2、以企业文化为中心的精神激励是有效激励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所共有的行为特征、价值观与信念。精神激励是从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人际环境,提高员工觉悟的角度去激发员工的动机,从而引导其行为。而这正是企业文化被赋予的内涵之一。
(1)培养忠诚,留住人才。
忠诚是双向的,雇员总是忠诚于那些忠诚于自己的公司,而终生雇佣就是公司向雇员表明对他们忠诚的方式之一。它表明公司的命运同职工的命运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但是,当环境急剧变化时,以往建立在合同基础上的终身雇佣制就显得与环境越来越不和谐了,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在“可雇性”(employability)基础上的新雇用契约。在新的契约中,雇员要尽力保证自己和自己所属的公司或部门的竞争力;作为回报,公司保证不断地为雇员提供培训和教育,扩展其知识技能,在任何时候都具备在其他企业找到理想工作的能力(曾庆学,2003)。
现在,在一些成功企业中人们已达成这样一种共识:“你是一个人,必须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你若愿意贡献心力于公司的成长、进步,公司也会增加你的成长、进步的机会。”所以,为不畏竞争的人提供最好的训练和发展的资源,提供个人的专业成长机会,这才是现实可行的心理契约。如果企业能为职工提供不断学习、训练的机会,又能为其创造发展提供所必需的资源,能使其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这种环境就会有吸引力,就能换来队伍的稳定和忠诚。以人才为贵的中小企业有必要建立心理契约。这就是为什么像丰田、三星、联邦快递等公司遵循一种可以被称作没有保证书的终身雇佣的政策的缘故。
(2)强调以人为本,重视沟通与协调工作
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员工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积极性。因此,人力资本的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和“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雇员是公司最为重要的资产,他们值得信赖,应当受到尊重,能参与与工作有关的决策,会因为受到鼓励而不断成长,以及希望实现他们自己的最大潜力。
同时,中小企业应创造出一种以民主为特征的环境机制,强调沟通与协调,才能避免由于内部竞争导致的人才内耗。因此,企业在谋求决策的科学性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求得员工对决策的理解,定期与员工进行事业的评价与探讨,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建立上下畅通的言路,雇员们有各种方便的渠道来表达他们对某些事情的关注和看法,并能够很容易地得到与他们利益有关的一些问题的答案。定期进行调查和回馈,设立确保所有雇员在不满和处罚事件上得到公平对待的“超级”不满处理程序。
(3)促进竞争与合作,个性化与团队精神的结合中小企业要在严酷、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有一批勇于拼搏、敢于迎接挑战的优秀人才。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企业内部应始终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同时,应打破论资排辈,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展开竞赛,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个企业要发挥人才的作用、知识的力量,既需要有竞争机制,又要提倡团队协作精神,以发挥知识的协同效应。这实际上是一个如何将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统一起来的问题。
(4)积极关注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感情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员工的士气和绩效,是现代组织中越来越重要的管理因素。对中小企业而言,很多企业员工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适合自身的有挑战性的工作。这种心理上的成就欲、满足感也正是事业上的激励。企业应尽可能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的环境与机会。企业可以采用工作轮换方式,内部公开招募制度,让专业人员接受多方面的锻炼,培养跨专业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另外,引入职务设计技术,为重要的人才设计相关的具体工作任务,以“扬其长、避其短”,这也是提高专业人员的工作满意程度,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方法。
(5)、关怀员工生活,工作时间合理化,创造宽松的企业氛围
对中小企业而言,总是希望员工忘我的工作,为企业发展创造最大的效益,但往往适得其反,试想一个无休止的超负荷工作的人能有多少效率?即使有,又能持续多久呢?其实,劳逸结合可能更容易发挥人才的智力潜能,发挥出人才的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应注重关怀员工的生活,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采用以支持和协调为主的领导方式,给予员工自由发挥的空间,对工作时间进行合理配置,让员工有自己的闲暇空间;工作中尽量创造宽松的企业氛围,既要求工作积极努力,又要求工余要求轻松休息。
3、应用多种激励手段,规避激励风险
激励是柄双刃剑,运用得当是有效激励,运用不当就会产生过度激励或激励不够的情况,轻则没有激励,重则引起各方面矛盾,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有时甚至引发企业瘫痪。
(1)、员工激励与组织激励相结合。
企业对人的有效激励,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对员工的直接激励——这肯定是重要的。而企业的整体的激励机制,人们关注得比较少——但这往往更带有决定性的意义。
激励并不是孤立的事件。不要以为管理者一对一地对员工进行了正确的激励工作,员工就都会受到有效的激励。就单单是评价本身,也是相互影响的。两个员工做好了相类似的工作。管理者给甲评价说“不错!”,给乙评价说:“好极了!”相互比较的结果,给甲的评价“不错!”就成为相对较“差”的评价而起不了激励作用。显然,评价受企业整体状态的直接影响,激励在组织系统中就不可能是孤立事件。因此,企业的整体的机制必然对激励起决定性的作用:对员工的激励是否有效。
(2)、引入员工差异激励
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例如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则更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在年龄方面也有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员工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的比较高,因此“跳槽”现象较为严重,而31-45岁之间的员工则因为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
(3)、注意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
激励按作用的时限可划分为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短期激励一般取决于企业经营者对公司特定的目标的完成情况,其表现形式通常为年薪、年终奖金或者年终红利;而长期激励是由企业经营者对组织长期持续发展的贡献程度所决定的。我国中小企业一般采用短期激励而忽视了长期激励机制的建设,现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开始建设并实施长期激励机制,如采用期权、期股、管理者收购(mbo)等。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更应该注意借鉴大型企业的人力管理经验在激励中运用长短期结合的措施。
面对竞争日益加剧、人才流动日趋加速,中小企业要长足发展就应该在用人机制上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积极稳妥的实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机制相互补充、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互结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和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黄维德 董临萍《人才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刘竹青《中小企业绩效四说》《企业管理》2003.103、杨桂苓厉正平《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探析》《经理人》2003.014、周玲利 雷培莉《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的问题》 《企业研究》2004.025、曾庆学《企业人力资源的三大激励机制》 《经理人》2003.036、郭毅等《组织行为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第三篇: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姓名:王月亭
单位:西安美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竞争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且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众多,其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激励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好坏。因此,如何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方式激发职工的潜力,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使职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合理地统一起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关键字】激励,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竞争,积极性
一、激励的概念及类型
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激励员工动机就是要设法使员工看到自己的需要与组织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处于一种驱动状态,他们在这种状态的驱动下所付出的努力不仅满足其个人需要,同时也通过达成一定的工作绩效而实现组织目标。激励按不同类型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他人激励和自我激励。
二、有效激励的作用
1有效激励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
企业最关心的是什么?是绩效!企业有了好的绩效才能生存。好的绩效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还与激励水平、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员工激励的目标必须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联系,激励员工的动机就是要设法使员工看到自己的需要与企业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处于一种驱动状态,他们在这种状态的驱动下所付出的努力不仅满足其个人需要,同时也通过达成一定的工作绩效而实现企业目标。激励对于调动员工潜在的积极性,使员工出色完成工作目标以及不断提高工作绩效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有效激励可以挖掘人的潜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挖掘员工潜力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国的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只能发挥出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他们的能力可发挥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励作用所致[1](P301)。由此可见,激励是挖掘潜力的重要途径,所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主旨的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企业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不仅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表现,更是迎接未来挑战的一剂良方。3有效激励可以为企业留住优秀人才
激励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又都体现员工的价值,让员工感到下一步还有新的机会。当员工技术发展到顶尖企业可扩大他的工作
范畴。加大工作量,让他的工作具有挑战性,让员工觉得他在公司是海阔天空的,能学到东西,永远没有尽头,还可让他们在相应的岗位上担任行政职务或特级专业技术职务,既让他们感觉到公司对他们的重视,也给他们以事业施展的平台,因此适合的激励使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有极大作用。
三、管理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激励手段
激励的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人的需要则是积极性的本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成5个层次,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由此可以看出,需要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除了和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等因素有关以外,还和一个人所处的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如饭菜的香味可以使原来不饿的人感到饥饿。一个同事的提升可以激起人们对占据较高地位的欲望等等。此外,人们的需要还有相当的伸缩性,换句话说,对同样一件事或一件东西,不同的人,他的满足程度或满意程度是不一样的。由于人们的需要的复杂性,对于管理者来说,必然会导致激励问题的复杂性。因此,在实践中,管理者应根据被管理者的客观情况,因人而异地进行激励。既有体现在物质形态上的激励,也有体现在精神形态上的激励,同时应将两种形式的激励科学地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激励。管理实践中常用的激励手段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目标激励
指通过层层制定目标,使每个人的行动都与目标联系起来,从而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自觉劳动的一种激励方法。大多数人都有成就感,都希望不断获得成功,成功的标志就是达到预定的目标。有目标,人们才会感到有奔头,才能产生积极性,才会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2领导激励
领导有方,领导的良好素质,对一个企业的兴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报载,保定国棉一厂之所以从一个80年代在河北省棉纺织行业中主要经济指标倒数第一,全厂亏损,人心浮动的企业,发展到今天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一流企业,这与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激励职工有着重要的关系。该厂厂长马恩华同志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时刻以图享受就别当干部,要额外索取就不是共产党员警戒自己,做到房子面前不伸手,票子面前不动心,孩子面前不谋私,用人面前不徇情,生活面前不特殊[5]。领导毫不利己的行为激励了职工自觉地做企业的主人,厂兴我兴,尽心尽力。
3榜样的激励
这是通过典型示范激励群众向先进学习的一种激励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多数人都不甘落后,但有时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干,或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气。有了榜样就使得群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从而把自己蕴藏的潜能和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激发出来。
4荣誉激励
给优秀工作者以表扬、光荣称号、象征荣誉的奖品等。这是对职工贡献的公开承认,可以满足人们的自尊需要,从而达到激励的目的。如IBM公司,设有100%俱乐部。每当有员工超额完成销售额时,他就被批准成为这一俱乐部成员,他和他的家人将被邀请出席隆重的集会,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
5物质激励
对于人,在多种激励中,不可否认物质激励的重要作用。物质激励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因为工资、奖金、住房等决定着人们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同时,职工收入及居住条件也影响其社会地位、社会交往等精神需要的满足。很难相信,一个得不到物质保证的企业能使劳动者的积极性持久发挥。诚然,物质奖励并不是万能的。在国外许多企业的员工,当在工作中作出了贡献或取得一定成绩时,在物质奖励和荣誉面前,选择的往往是荣誉。
6职业生涯规划和培训激励。
作为组织的管理者,应该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制定和实施激励政策时,首先要调查清楚每个员工真正需求的是什么,并将这些需求整理归类,针对每个员工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员工满足这些需求。如年轻员工比较重视拥有自主权及创新的工作环境;中年员工比较重视工作与私生活的平衡及事业的发展机会,老年员工则比较重视工作的稳定性及分享公司的利润。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员工的主导需要。
除以上几种常用的激励手段以外,还有尊重激励、危机激励、参与激励、理想激励等等。总之,激励应以人的内在需要为基础,根据不同的人的具体需要与不同工作的具体内容和任务等去把握其行为动机,确定不同的激励方式,才能有的放矢地给予有效的激励。
四、运用激励机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激励机制要公开、适时、创新。激励制度首先体现公开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并广泛宣传,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后是在制定制度时要体现科学性和时效性,也就是做到工作细化,企业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要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即激励机制要不断创新。
2激励要体现优劣,不能搞平均主义。有的管理者从职工具有“经济人”属性的角度考虑,以为猛发奖金,可以激励职工,结果奖金总量愈发愈高高,但职工的总体劳动积极性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分析原因才发现:奖金虽然发了不少,但不分好坏,人人平均,这样不仅没有调动职工积极性,反而
损伤了那些优秀的、干得好的职工的积极性。所以,激励要体现优劣,奖金要适当拉开差距,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效率优先。这个“度”要靠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需要对各种人的实际工作业绩进行科学合理的考评来决定。
3激励要坚持公平原则。工资报酬的多少固然对人的激励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人的工作动机和积极性不仅受报酬的绝对值影响,更受相对值影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没有奖金,最多有个奖状,但是那时人们没有比较,反而心态上是平衡的。现在有奖金了,人们就要从他们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绩的大小与他们所获得的奖金多少来比。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考核过程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才能赢得职工信任。
4奖惩必须严明。奖励和惩罚必须并行,必须严明。在管理中,管理者可视情况运用两件法宝:一个是“蛋糕”,一个是“板子”。对优秀者、有贡献者,给予“蛋糕”(奖励),激励他们干得更好,做出更大成绩;对那些差的、给企业造成恶劣影响或损失的人,要打“板子”(批评、惩罚,严重的要诉诸法律)。奖励要让受奖人感到来之不易,惩罚要让受罚者受到震动、心服口服,促使不良行为受到削弱或抑制,从而促进良好行为的形成和巩固。
5奖惩要及时。奖励和惩罚都有时效性,该奖励的时候不奖励,过期奖励会降低受奖者本人和周围职工的作用。惩罚的最佳时机应是在错误事实弄清之后,及时处理,这对当事人可以加深对不良行为和受罚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如相隔时间太久,会造成姑息养奸,造成更大损失。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科学的手段、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激励手段。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激励体系,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参考文献
[1]杨洪兰,康芳仪编译,实用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2]赵曼,陈全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朱晓卫,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盖勇,王怀明,绩效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5]徐克,职工心中的标准厂长——马恩华[N].中国纺织报,1998.12.10(3)。
[6]刘丽,对人力资源有效激励问题的思考[J].山东,济宁市公路管理局,2010.9。
[7]王国常,在企业管理中激励机制的作用和实施手段[J].南昌,南昌市市政开发总公司,2000.3。
[8]张灿,王舰,对企业员工激励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河北,河北经贸大学,2003.7。
第四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剖析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剖析
和解决方法探究
摘要:中小企业在用人观念落后,领导者管理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企业发展。通过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素质水平,健全人力资源系统,规范标准,强化考核、激励,加强培训学习和企业文化建设,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经营和管理的不平衡,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 问题 方法
人是创造和发展的实施者,企业管理的根本就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在市场中博弈的资本,对于企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获得发展就必须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必须顺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中小企业应当认识到这一点,深刻剖析自身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分析
1、领导者用人观念比较落后,管理素质不高。
人的思想决定了人的行为,思想观念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中小型企业往往以企业领导自己的观念意识为主导,中小型企业负责人如果没有科学的用人观念和较高的管理素质,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1.1乡土味和亲缘性
中小企业创业初期,多由家族型和关系型建立起来,用人唯亲,用人的感性化比较强,企业富有浓郁的“乡土”特征和“亲缘”性,领导者家长作风浓郁,符合领导者口味的被推崇,而不同的声音被排斥。以个人喜好用人而落入封闭的小圈子,缺乏开放的眼界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1.2缺乏“人”治
虽然很多中小企业领导者强调“以人为本”但总是停留在口号的层,往往以自我意识为本而不是人本,容易造成如下的现象:
1.2.1适得其反的“人资储备”
杀鸡用牛刀,花大钱招大才,委以小用。很多中小企业领导者认识到人
才的重要性,不惜高薪聘请资深人才,但是却没有适合的岗位可安排,也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大材小用,对社会而言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对企业而言加大了人力资源成本。往往这种情况高薪却不能留住人才。因为人才本身除了薪资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之外,更需要发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并得到自身的发展。
1.2.2一相情愿的“发挥潜力”
杀牛用鸡刀,赶鸭子上架。人的潜能可以无限,但是能发挥出来的却是有限。过度地赶鸭子上架就会让鸭子摔死。有一个实例,某小企业一个新聘员工,有一定的驾驶技术,不甚精通,但是企业招聘进来却急于让他常驻外地做办事处司机,结果该司机出交通事故,导致车毁人伤。
1.2.3自以为是的“伯乐”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让千里马吃糟糠拉货物,鞭笞它认为它没用是千里马的悲剧。把正确的人放到错误的岗位上,结果认为人才无能,是人才的悲剧,也是管理者的悲剧。
2、人力资源系统不健全
中小企业往往因为追逐利益经营而忽视人力管理。中小企业常抱怨员工无法调动,人才流失严重。其实很多中小企业就像是半身不遂,喜欢让腿脚跑更多的路,却不喜欢给大脑供更多的氧,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大脑缺氧而瘫痪。
2.1人力资源部门建设投入不足
中小企业往往重视利益经营而忽视行政管理,对于没有直接利益效益的人力资源的投入相对滞后。企业不肯投入资金用于人力部门建设,甚至不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往往将综合办公室,后勤采购,甚至财务与人力资源合并。从而造成一人多岗,一岗多责,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者往往身兼数职,岗位职能交叉混乱,无法专一地投入人力资源工作,并且极大地影响人力资源人员素质的专业化水平。
2.2聘用机制不健全
人力资源部门不健全,人员素质专业化不强,因此往往聘用工作缺乏科学性和系统化,没有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计划。人力招聘亲缘性、随意性强,流程混乱,缺乏对应聘者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核。
2.3绩效考核标准化低,缺乏薪酬激励。
2.3.1由于家族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绩效评估中受到“人情”、“关系”、“亲戚”等种种因素的干扰,导致绩效评估过程受到人际互动方面的非绩效因素的影响非常大。绩效评估的公开公正性不高。在具体的评估内容、项目设定以及权重设置等方面随意性突出,评价标准模糊,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常常凭企业领导的意志和个人喜好设计。且整个体系缺乏科学性,难以保证政策上的连续一致性。
2.3.2没有合理有效的薪资系统。仅仅停留在年终奖和绩效提成等等手段达到短暂的经济效益。企业不会按照科学的理论来分析员工的不同需求,更无法设计出针对不同需求员工的不同激励措施, 未能与员工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发展目标关联,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员工的士气和忠诚度。
2.4不重视培训或培训不科学、不系统。
有的企业根本不搞培训。有的企业一把抓,所有好讲师的光盘都拿来看,听了百家之言,员工的思想却一片混乱。有的盲目培训脱离企业实际,曾有一家中型汽车服务企业高薪外聘保险讲师培训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关于经营,结果一小时的时间讲师都在讲保险、讲卖保险,一节课下来,员工觉得很像听了一小时保险推销。
3、没有健全的企业文化
没有了精神,人就会形同植物,没有了信仰,人会空虚甚至疯狂,企业也一样。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形成共同的企业文化,所以缺乏凝聚力和精神鼓舞,当企业规模扩大或遇到困境时容易产生动摇情绪。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究
1、提高中小企业领导者的素质
是否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是否对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有明晰而准确的认识,与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密切联系在一起。要切实提其素质,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1.1中小企业领导者要下决心提高自己的素质。只有中小企业领导者发自内心地要求,并认真去做,才能确实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确实将先进的思想认识渗透到企业的管理中。
1.2针对中小企业管理者的需求设计课程。在为他们提供培训和教育时,必须从其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有影响的培训师和实用的培训课程。
1.3中小企业管理者要走出思想的误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摆脱惟我独尊的家长作风。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家并未接受过专门的企业管理的训练,实践经验比较丰富,而理论水平相对缺乏。企业发展壮大后,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让那些拥有较多管理水平、技术的人承担起企业决策与管理的重担。并且注重企业管理的“人”治,变控制为尊重,变管理为服务,从而留住和吸收更多优秀人才的加盟,使人才优势成为竞争优势。
2、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等工作。要加强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体而言:
2.1完善机构设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解决企业人力管理问题,必须要把人力资源组织机构这个利器建立起来,并且聘用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开展工作,避免后勤、财务、人力一把抓的现象。这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做出的基础性投入。
2.2制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
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要根据企业整体战略发展规划和中长期经营计划,分析企业外部的社会和法律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研究市场变化趋势,掌握科学技术革新的方向,确定各种程度的人力需求,有的放矢地制定人员补充计划、人员配置计划、人员接替和提升计划等具体业务规划。
2.3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选用机制
2.3.1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是科学选人的基础。摆脱唯亲思想和个人喜
好,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公正公平,注重通过实践检验人才,建立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主的人才评价标准。
2.3.2评价是手段,选拔使用是目的。企业选拔使用人才当明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正规化招聘流程,从业绩、能力、潜力三个不同角度对人才进行全方位考察,注重实效和德才兼备。
2.4标准化考核,构建长效激励
2.4.1中小企业想要留住人才,保持企业人员稳定和工作积极性、忠诚度,就必须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标准,改变主观爱好和唯亲思想评定员工的方式,使企业员工享有同等的地位和发展机会,真正发挥考核对员工工作的督促和工作成效评定的作用。
2.4.2构建长效激励,要明确企业计划和战略,根据人力资源计划,明确岗位需求、职责,并且为岗位设定职业发展通道和空间,使个人发展目标和企业目标相统一,给员工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精神方面注重感情投入与人文关怀,提高员工的自我发展意识;物质激励方面,要进行激励手段的创新,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红利、利润分享、员工持股、股票期权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2.5构建系统科学的培训体系。
2.5.1制定科学的培训规划
明确员工现有技能水平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收集有关新岗位和现在岗位要求的数据,明确岗位对于培训的要求,制定各项学习内容的先后次序,制定培训目标,根据培训目标确立培训具体项目和内容,选择培训方式方法。
2.5.2选择正规培训机构。
通过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师资力量、课程质量、企业反响、实际效果进行考察。
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以及适合企业自身状况的培训课程。注重培训目的和效果而不是培训本身,避免通吃通学和不切实际。
2.5.3培训制度化,提高前瞻性。
培训是提高全员素质,预防各种问题,改变落后思想和产能的直接手段。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做法坚决不可取,出现问题时候亡羊补牢的培训方式也非上策。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必须要列入到制度规范中,作
为企业长期执行的工作之一,并且严格执行。同时将培训与考核和激励相结合。从而实现对问题的前瞻和预防作用。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信仰,是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是企业生存发展精神力量。中小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并大力宣传企业精神,使企业自身独特的文化精神观念贯穿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整个体系和所有环节,努力创造奋发向上、和谐、合作的环境和氛围, 从管理上充分体现对员工尊重,加强管理沟通,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总之,中小企业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的本质性作用,时刻自省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种种问题,并结合自身实际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逐步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稳固地位,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丰源茂,浅谈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3)
[2]朱瑞珍,蒋晗晖.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01)
[3]李书治,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民营经济,2007,(02)
[4]李鸿雁,浅析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OL].考试周刊,2010.01 这个网址
[5]邓泽生,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B/OL].论文网,2009.12
[6]任鸿飞,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探讨[DB/OL].论文网,2009.08
第五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学校:
专业:
学号:
姓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1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由于其主导性特点,始终处于起决定性作用的第一资源的重要地位。因此,要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就要优先考虑人力资源的投入需要,由于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和成长性的特点,企业必须用其系统的观点,以开放的视角来认识人力资源,在整合和优化人力资源的同时,挖掘和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这是人力资源有别与其他资源的关键,是企业管理活动中必须关注的重点内容。
为了有效地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并整合和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以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关键,具体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活动包括了企业为实现生产经营活动阔的再生产而进行的人力资源开发,优化配置,使用,绩效,评价等诸多环节的总和。
现如今,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是量大、面广、起点不高,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面对新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经济转型的两大挑战,其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才。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普遍提高中小企业劳动者素质,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应该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一)人力资源管理缺少规划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少规划。由于中小企业一般缺乏较明确的发展战略,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不可能有明确的计划,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在缺少合格人员时,才考虑招聘,在人员素质不符合企业发展需要时,才考虑培训。招聘公司急缺人才时,任意调整公司薪酬制度,提高薪酬水平,吸引人才。有闲置人才时又找借口,任意降低薪酬,减少经营风险。由于缺少规划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使得人员流动性较大,最终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二)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未得到充分利用,人力部门仍忙于日常事务
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企业局域网,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连通,但很多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和员工还不习惯通过网络完成传统的管理互动内容,网络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这些企业的人力部门而言,就意味着难以从事务性工作中脱身,无法集中在核心事务上,效率不高。我国已加入WTO,借鉴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一整套技术和方法,对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二次开发、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积极“补课”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组织中角色的战略转移,成为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当务之急。
(三)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缺乏实际经验
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或相关专业近期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有十分活跃的头脑,敢想敢干,可塑性十分强。这些人士分布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特别是外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聘用的较多。但是,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
知识与经验并重的工作。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要懂得专业知识,还要十分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更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这些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刻苦钻研和积累才能掌握。
(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不足
由于中小企业多数处于资金积累的成长期,而且大多数从事薄弱的传统产业,资金积累是~个漫长的过程,对外融资又非常困难,所以资金实力相对薄弱。在引进人才上,和大企业引进人才时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年薪相比,往往显得无能为力。比如你让一个小规模的加工厂拿出几十万年薪去聘请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运营企业,是很不现实的。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年薪甚至就是一个小企业的纯利润。要企业拿出大比重的资本来引进这些高层人才,也会为企业的运营带来较大风险。在培训人才上,中小企业也很少投入。很多企业根本没有开展培训工作;即使有,也是对生产中迫切需要的技术进行临时培训。
(五)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当今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得大中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源竞争空前激烈;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不完善,造成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人事任用不当,绩效考核体系、员工报偿制度、激励机制有缺陷不公正,培训缺乏效用,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滞后等问题,这些都会造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严重流失。
(六)公司战略目标不明确
人力资源部门必须结合企业战略的实施予以人力资源的支持和保证。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中,应从战略目标出发,以战略为指导,确保人力资源政策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因此,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是企业发展与企业战略首先要明晰,而后才能分解到人力资源方面,随后才会有人员需求计划、招聘计划、薪资福利计划等与之相配套。而中小企业一般缺乏较明确的发展战略,尤其在快速扩张阶段,往往涉足于不同的业务领域,其中不乏许多新兴产业。而这些新兴产业在研发、营销、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尤其是一些新开拓的项目,定岗定编工作不像传统业务那么成熟。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不可能有明确的规划,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确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建议由劳动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岗位供求、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等进行一次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和掌握中小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面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以此确定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战略目标。
(二)配备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并提高其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比较陌生,它的引进也只是最近几年的事。即使有人来担任此职位却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陌生的管理方式被引入到企业必须有熟知它的人才能将它落实到实处。所以,企业要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素质。首先可以采用内部培训的方式,为他们购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书
籍、资料,以增加他们的知识。其次采用外部培训的方式,组织他们到有这方面经验的公司去学习交流。再则可用外部招聘的方式,聘请有这方面经验的人来担任此职务,并鼓励其将所掌握的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传授给经验不足的管理人员。
(三)加强企业学习氛围及员工培训
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企业,知识上的落伍,将直接导致企业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且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度是非常大的。定期学习和培训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两点。为了公司以后的持续发展,为了吸引和挽留优秀的员工,必须要加强企业的学习氛围,加强对于员工的培训。此外,加强上下层之间的经常性沟通,使员工释放挫折感和不满情绪。加强同级之间的自由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互补,获取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四)解放思想,合理放权
中小企业领导要解放思想,相信下属,在做好企业的整体规划时,不断地给别人机会,合理放权。同时老板要以德管人,用德来影响别人,力争像王石、张瑞敏一样地成为思想家,要让自己的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奉献。
(五)利用网络促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
充分利用网络,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人才培训,高效地完成招聘计划。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化的最大优势就是使企业内部血脉通畅,信息传递迅捷,焕发活力,成为大网络组织中的一个信息灵通的活跃结点。具体地说,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建立聊天室、公告栏、建议区、个人主页等,每位员工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部门或个人进行横向、纵向的交流。这样,传统的科层制度也被流程式、矩阵式等以网络为依托的管理方式取代。
(六)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首先,中小企业应树立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观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企业战略性管理的观念。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部门应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同时应纳入企业经营总战略和总决策中。其次,树立人力资本观念。人力资本理论的先驱者——西奥多·舒尔次也认为“人力资本是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质量的提高对经济成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新形势下,这种对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资本化趋势的认同就是最大的创新。企业应注重人力资本的作用,在企业中建立利益共同体,让员工分红入股,让技术创新者凭技术入股,让职业经理人以管理股的形式拥有企业的产权,使员工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存共荣,使人们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