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员工心理行为特征及管理对策

时间:2019-05-14 21:4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90后”员工心理行为特征及管理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90后”员工心理行为特征及管理对策》。

第一篇:“90后”员工心理行为特征及管理对策

“90后”员工心理行为特征及管理对策

摘要:“90后”员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与以往员工有着明显的差异,致使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分析、研究新生代员工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并创新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90后;心理;行为;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3年起,“90后”开始大量走向工作岗位。“90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父辈不同的是,其生长环境更加优越,受教育水平更高。一方面他们性格活泼开朗,愿意与人交往,能够很快地融入到集体的生活,适应新的环境。同时,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天马行空,很多时候他们的创意能让人拍案叫绝;而另一方面,他们因为是独生子女,自私、冷漠、不愿与人分享并且急切地希望人们能够理解和尊重自己,容易受到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总体看来,“90后”与以往员工的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致使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因此了解新生代员工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并创新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开始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关注的焦点。

一、“90后”员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

1.在职场中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

“90后”员工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舒适自由,思维天马行空,希望能找到能让自己快乐的工作,这恰恰与目前的企业管理模式相矛盾,这就造成了“90后”员工的忠诚度不高,容易跳槽。复旦大学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进入职场的第一批“90后”离职率高达30.5%,离职理由包括食堂伙食太差、失恋、宿舍不能上网等各种被称为“不靠谱”的理由。

2.在企业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

“90后”人际交往的范围与前代人相比有明显的扩大,不只是局限于自身的生活场所和工作场所,还涉及到网络、不同的城市甚至不同的国家;也不局限于同龄人,还有不同层次、不同辈份的人际交往。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并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在“90后”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同时,“90后”的人际交往具有选择性,与自己个性相同或志同道合者会成为他们交往对象的第一选择。

3.在时间管理中的表现

“90后”的员工热爱自由,追求个性和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对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时间管理方式多会表示不能接受。例如,北京某家公司规定上班不许迟到,迟到一次扣50块钱。结果有一次扣到一个“90后”女孩儿时,她当时就给公司领导一百元,说不用找了,领导问:“怎么回事儿,扣五十你给一百?”她说:“我觉得这周还是会迟到的,所以不用找了。”由此可见,“90后”员工对于企业严格的时间控制抵触情绪很大。

4.在对待收入上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

有超过七成的“90后”对自己的薪水不满,内心充满了抱怨。“90后”的一代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物质丰富的生活,微薄的薪水让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月光族”,为了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频繁跳槽追求高工资便成为“90后”员工常见的现象。

二、企业在管理“90后”员工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对“90后”员工缺乏客观评价

现在的管理者谈起“90后”员工时普遍会发出感叹:现在的“90后”员工真难管,不守规矩不听话,把工作当儿戏动不动就辞职,对他们好也不行,不好也不是,做事不多要求却不少,真难驯服。而“90后”员工会说:为什么一定要按照你说的做,只要我把工作做好不就行了,领导太多事,真难伺候。管理者依旧用老方式管理“90后”员工,而“90后”员工是在新时代的特殊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个性鲜明,所以两者存在矛盾是必然的。

2.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有的管理者只重视企业文化的规划,忽视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培育。“90后”员工与企业中老员工相比在价值观上有很大的不同,在企业文化的认同上也有些差异。企业如果想让“90后”员工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就必须让他们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让员工与企业价值观相契合。

3.管理模式程序化

目前,“90后”员工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力军,但很多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忽视了“90后”员工个人需求及心理感受,没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只是依赖程序化的管理手段,过度强调对组织规则的遵守,忽视员工的个性需求。

4.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方式简单

目前,我国有些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但是从培训的实际情况来看,培训只是对员工进行所在岗位的技能培训,没有进行法律知识、企业文化等人文素质方面的培训。这样的培训只能培养出一个个活的生产机器,而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转型要求的新时代员工。

5.激励机制不适合“90后”

目前我国的企业对“90后”员工的需求没有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片面注重薪酬的激励作用。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90后”员工具有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除了物质上的需求外,他们对个人价值的实现要求很高,而管理者并没有考虑“90后”员工个人价值实现、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需求。

三、针对“90后”员工的心理行为特点应采取的管理对策

1.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随着“90后”员工涌入社会,企业管理方法也就需要随之改进,采取人性化的管理办法,确实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点,才能管理好“90后”员工。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以人为本”管理观念的重要性,尊重“90后”员工的群体特征,围绕新生代员工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和管理,使企业更贴近人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90后”员工的工作潜能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2.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

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建立合理的薪酬等级制度。众所周知,所有人的工作薪酬都相同的话,员工就会对工作缺乏热情,“90后”的员工在这个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如果将员工的工资与业绩挂钩,薪酬因业绩形成等级,员工的工作热情无疑会有极大的提高,就会为公司创造出更多的效益。其次用树立榜样的方式激励“90后”员工。榜样的力量不可轻视,无形之中会对年轻人的争强好胜产生正确的引导。再次建立程序公正的制度化管理,提高“90后”员工参与度,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融为一体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3.试行开放式管理

“90后”的员工热爱自由,希望能自己安排时间,所以,在不硬性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规定任务,非常受“90后”员工们的欢迎。例如美国微软公司,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员工不需要朝九晚五地按时间点上下班,也没有按迟到时间扣奖金之类的硬性惩罚措施,只是要求员工在不延误公司运转的条件下完成上级交给的软件开发任务即可。这种灵活、轻松的工作方式更适合“90后”员工,也能更大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4.强化团队意识,增强合作理念

一个企业就相当于一个团队,“90后”不喜欢等级制度,所以领导如果想让自己的企业充满凝聚力,必须做到的就是淡化等级,增强团队意识。强调大家是一个充满凝聚力的集体,为每一位员工找到其适合的工作,这个企业将会充满生命力。

5.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晋升机制

“90后”对于我国传统的人际关系并不是特别看重,更注重的是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采用对“70后”“60后”工作人群的提拔方式,势必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从而增加其离职率并且降低工作效率,使得企业蒙受更大的损失。如果想增加“90后”对企业的忠诚度,就要在提拔过程中采用让大部分员工认可的标准,在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晋升机制中充分发挥“90后”每一个人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姚伟龙,李蓓,郭磊.“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分析――基于思想行为学视角[J].成人教育,2011,(2).[2] 丰岩.“90后”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方略[J].经济导刊,2011,(11).[3] 李智.基于心理契约的90后员工管理探析――对“闪辞”现象的思考[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3,(2).[4] 吴国锋.90后员工的行为特征与管理对策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3,(6).

第二篇:管理就是管理员工行为

管理就是管理员工行为

管理当中,人们喜欢探究人的动机,认为人做任何事情首先是有动机的,人们喜欢探究一个人做事情的动机,甚至很多时候在做外行心理学家,在猜测员工行为背后的动机。

在一堂销售管理课上,老师讲道,“做销售人员,成就动机很重要,如果没有成就动机,肯定做不好销售。”于是,学员问道,“那么,老师,我们该如何衡量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呢?”老师沉默了几秒说道,“这个我也不清楚,反正,你们记住了,成就动机对于一个销售人员至关重要,至于如何衡量,你们自己想办法。”

试想,一个专职的讲师都无法知道如何衡量一个人的成就动机,那么,那些整天忙于具体事务的管理者该如何知道怎么衡量呢?如果不能知道如何衡量,提出这个观点又如何落地呢?这句话是不是就可以看作是无意义的废话了呢?再想一下,我们在管理者,诸如此类的废话又讲了多少呢?

很多文章或著作都教管理者做心理学家,猜测员工的想法,进而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判断,然后扣到员工的头上。

其实,管理者能做到的是管理员工的行为,而不是员工的心理。企业招聘一个员工,是租用员工的行为而不是整个人,比如我们请了一个保洁人员,我们租用的是她的清洁行为,我们请了一个司机,我们租用的是他的驾驶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可见的,便于衡量的,而至于保洁人员、驾驶人员心理活动,我们是无法准确获知的,即便我们想了解,我们也要通过问话的形式,让员工说出来,当员工说出来之后,我们才知道他想要做的行为时什么,进而才可以通过管理的手段加以管理。

管理就是管理员工的行为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首先管理者要明确一个岗位需要表现的行为有哪些,通过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加以界定。其次管理者要明确一个工作行为的频次,比如迟到这个事,你不能简单地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开除你。因为你一旦说了这个话,你的处境将很尴尬。还是说这个例子,你说了员工再迟到你就开除他,那么员工一年内没有迟到,一年后的一天迟到了一次,你还要开除他吗?或者说10年后迟到了一次,你还要开除他吗?如果不是,你为什么要这么说?其实,管理者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之内,你

有两次迟到超过30分钟,我就开除你”。这样的话是有时间和频次的,是可以衡量的,也是可以帮助员工改善行为。第三,管理者要针对员工的行为表现,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反馈。当员工的行为没有达到要求时,管理者要及时和员工进行面谈,帮助员工纠正不正确的行为,这是行为表现管理的重要部分。

最后,管理者一定要明确,你是一个行为表现管理者,而不是一个心理学家,所以一定要针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管理,而不是员工的心理,当你不清楚员工的行为的时候,观察一下,或者问一下,让员工告诉你,而不是猜测!

第三篇:浅谈新时期罪犯的心理、行为特征及

浅谈新时期罪犯的心理、行为特征及

浅谈新时期罪犯的心理、行为特征及

教育改造对策

我国监狱是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教育,并将其改造成为新人的场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变化,思想认识逐步提高。罪犯与外界虽然有一墙之隔,但是他们通过各种宣传媒体、法律教育、形势教育、书信往来、亲属会见等渠道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而且对国家政策也有一定了解。他们的思想在任何时候都是活跃的,他们在对待自己的服刑改造、监狱的规章制度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上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发生出一系列的心理反映,在这种情况下,罪犯的心理、行为特征也会发生新的变化。因此,我们在教育改造罪犯的时候只要分析掌握罪犯的心理、行为特征,就能够有效地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教育改造。

一、心理、行为特征

(一)心理特征

罪犯的心理是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间的心理现象的总和。认识和掌握罪犯的心理特点,对于提高改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掌握了罪犯心理活动的规律,改造工作就可以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增强预见性和主动性。经过调查分析,新时期罪犯在心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无畏悲观心理。服刑改造,是对犯罪行为的惩治。罪犯由于失去了自由,丧失了政治权利,在法律上处于被监管的地位,一般情况下,刚入监的罪犯都有疑惧心理,但是从现在入监的罪犯来看,他们都比较“沉着”,甚至有些罪犯说:“早就知道会挨的。”真正是“有备而来”。部分罪犯入狱后,对改造失去信心,对今后生活失去希望,性格呆板,行为机械,有严重的混刑期思想,少数罪犯产生轻生厌世思想。

2、埋怨恐惧心理。罪犯因罪行败露被判处刑罚后,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给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性,反而埋怨自己的手段不高明,埋怨自己“命不好”,特别是那些贪污、受贿的罪犯,说什么:“我才得这点,算什么?得大钱的人多得很,为什么他们又不挨?”,有的则说:“我的钱是问别人借的。”到处喊冤叫屈。部分罪犯对监狱存在恐惧感,特别是刑期较长的罪犯对判决深为不满,对今后的生活就业非常忧虑。

3、实惠心理。罪犯经过国家法律、改造政策、监规狱纪等一系列“洗礼”后,能逐步认识到自己犯罪的危害性,产生自责感和改恶从善、积极改造、重新做人的向上心理。但是,由于他们是处在特殊的环境当中,因此始终难以摆脱消极悲观、混刑度日的消极情绪,特别是原来“有头有脸”的罪犯,政治上的抱负与道德上的需求减退,转而讲“实惠”。希望能安排个“技术”工种,既轻松又能获得多一点奖励分,争取多减刑早点出狱就“ok”了。而少数恶习不改的罪犯,把刑期当“学期”,在狱内传授、学习犯罪伎俩,从“一面手”变成“多面手”,为今后“谋生”创造条件。

4、要脸心理。“爱面子”是每个罪犯都深藏不露的心态,然而有些罪犯却死要面子,按他们的话说:“这是骨子里的东西,丢不得,丢了就会让人瞧不起,活着也没有多大意思。”这类罪犯往往就象“野马”,在社会上大都是目无法纪,行为放荡,家庭管不了,学校不敢管。入监服刑后,经过教育,违法犯罪心理受到一定抑制,野性有所收敛。但是这只是在强制下的暂时适应,是一种非自觉的表面服从。在他们没有产生改掉放荡不羁的信心期间,内心倾向总是寻求摆脱这种约束的可能。

5、攻击报复心理。在服刑当中,部分罪犯对刑期和监管制度满不在乎,怨言不断,有机会则发作,甚至与民警对立。

(二)行为特征

由于罪犯心理特点的变化,导致罪犯在服刑期间行为特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偏激冲动和冷漠内向。这是当前罪犯中存在的两种行为倾向。性格外向的罪犯爱拉帮结伙、打架斗殴,以强欺弱,藐视监规纪律,顶撞民警;性格内向的则沉默寡言,不爱交友,超出自制力时则暴发激情,行为失控,凶狠残忍,行为不计后果,易造成严重影响。

2、预谋性和隐蔽性增强。罪犯在服刑当中产生不良动机后,往往经过深思熟虑,有较长的准备阶段,不论是个体或是团伙实施不良行为都有周密计划,不易察觉。这类罪犯很“滑头”,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爱玩花样,耍手腕,欺骗监狱警官。极个别的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亮“绝招”,让民警们捏把汗。例如罪犯肖xx(犯抢劫罪,原判十五年),为了让监狱重视其病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用布条勒勃子,伪装自杀。

3、语言的挑衅性和行为的攻击性增强。部分罪犯不思法律和监管制度的约束,身份意识淡化,行为养成不合规范,为所欲为,“争地盘、抢山头”,排斥、攻击他犯,很多案例都是因语言挑衅所引起。

4、盲目性和残暴性。为了达到目的和泄私愤,盲目冲动,手段残忍,不计后果。特别是青少年罪犯,愣头愣脑,很容易贸然行事。

二、教育改造对策

尽管罪犯的心

理、行为特征复杂多样,但是只要我们去潜心研究、分析,就不难找出他们的规律,然后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罪犯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施以教育。以笔者之见,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一)提高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及处置能力。教育改造工作是一项很复杂也很艰巨的任务,我们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罪犯,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应当坚

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执行《监狱法》,努力提高执法水平,真正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培养民警正确处理狱内常见事态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一支召之即来,来之善战的警察队伍。其次加强民警队伍的培训,提高民警自身的工作能力,使每个管教民警具有心理学家的才能,艺术家的气质,思想教育家的方法。

(二)进行认罪服法教育和形势前途教育。通过认罪服法教育,使其明白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认识自己的犯罪危害,从而加深自己的罪责认识,增强改造的紧迫感。通过形势前途教育,消除悲观心理,认清改造方向,增强其安心改造、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勇气。

(三)切实抓好入监教育关。入监教育是对罪犯“洗脑”的第一道工序,这一关抓不好,就会严重影响今后的改造质量。笔者认为,入监教育应分四个阶段,有计划的进行认罪服法、学习服刑改造政策、遵守监规狱纪的教育。第一阶段:以《监狱法》为主要内容进行教育。主要解决罪犯的认识问题,让罪犯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有个正确的认识,做到服管服教。第二阶段:进行认罪服法教育。这个阶段是重点阶段,组织罪犯学习《刑法》,提高思想认识,检查自己所犯罪行对国家、对人民的危害,挖掘犯罪根源。教育罪犯如何认识法律的权威、犯罪的严重后果,放弃冒险心理。第三阶段:以“监狱罪犯服刑改造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进行遵守监规纪律的教育。促使罪犯明确遵守监规纪律的重要性,端正改造态度。同时,教育罪犯学会自我调控,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与其他罪犯之间的关系;二是与警官之间的关系;三是与亲属之间的关系;四是思想改造与劳动改造的关系,促进罪犯不但不想违法犯罪,而且也不敢违法犯罪。第四阶段:进行思想小结。让罪犯总结对自己的罪恶是如何认识的?对法律判决的态度怎样?对国家的改造政策、法律、监规是怎样认识的?等等。通过小结,使罪犯能巩固前段入监集训的成绩,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改造方向,给新接受单位输送合格的“生员”。

(四)重视和解决罪犯的实际困难。不少罪犯家庭都比较困难,他们对家庭生活及子女的读书问题特别关心,特别是“杀亲”犯,更是如此。因此,为了使罪犯安心改造,应当为他们解决一定的实际困难。比如罪犯子女的读书问题,监狱可以与当地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协商,给予适当解决。又如罪犯家庭发生意外事件时,我们一定要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在做好罪犯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认真妥善处理好意外事故及事故所涉及的有关事情,使罪犯深深感到政府的改造政策的英明、伟大,深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公正,深感政府及我们民警的温暖关怀,进一步增强罪犯安心改造、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决心。

努力搞好生活、卫生及医疗工作。罪犯的衣、食、住、医问题都是由监狱来解决的,这些工作抓得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到改造工作质量,因此必须认真解决。我们应当做到“三个抓好”:

1、抓好罪犯的伙食管理。在罪犯的生活标准范围内,尽量调剂和改善罪犯的伙食,保证罪犯吃饱、吃熟、吃热、吃得卫生。然而,我们的一些监狱由于“囊中羞涩”,对罪犯的生活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求餐餐有,不求花样新、质量高。

2、抓好罪犯的疾病防治。对罪犯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定期对罪犯的宿舍区、娱乐场所进行消毒,预防疾病传染,发现罪犯患有疾病要及时给予治疗。

3、抓好医院的日常诊治工作。对我们来说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无法把工作做好,对罪犯来说也是一样,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无法安心改造。要提高改造质量还必须把医务工作做扎实。监区集中的监狱,只设立监狱医院也是可行的,但是必须把日常对罪犯的诊治工作做到家,防止罪犯抱怨“生病也得生对时候”。有些罪犯往往以监狱机关对他们的生活安排和疾病治疗情况作为衡量执行改造政策的标志。可见,做好罪犯生活管理及卫生教育工作,对稳定罪犯情绪、消除对立面、促进罪犯的改造、取得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体现我国改造政策的正确是有一定的重要意义的。

(五)采用罪犯心理矫正技术,培养罪犯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监狱要大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试、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和引进专业人才,帮助罪犯矫正原有的不良心理和消除入监后形成的不良心理,逐步完善罪犯的人格结构,提高各方面的心理素质。

总之,改造罪犯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在新的时期,面临着新的课题、新的挑战,但是,不论条件怎样变化,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深入调查研究,把握改造罪犯的规律,紧紧围绕罪犯不同时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依法治监,做到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就能顺利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使命。

第四篇: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

《禁毒法》实施后,如何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下称:强戒人员)的戒毒效果是我们必须思考的课题。掌握强戒人员心理特征,是提高戒毒效果,实现禁毒法宗旨的有效途径。

一、强戒人员心理行为特征分析

纵观强戒人员吸毒、戒毒、复吸的过程,不难看出,强戒人员普遍存在两方面明显特征。

(一)心理依赖性顽固。强戒人员对于毒品的依赖包括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生理依赖可以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但是,强戒人员受内心深处的心理依赖的驱使,又会在生理上产生焦虑不安甚至痛苦、冲动等感觉,这种症状即所谓的“心瘾”。心瘾实际上从排除吸毒对大脑的损害外,应是某种程度的心理变态,而且是一种慢性的病态,也是强戒人员难以摆脱毒品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强戒人员产生心理依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心理学“习得理论”认为:人或动物的心理与行为可通过经常学习而获得。从学习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强化,使学习所得的行为固定,构成不同模式的新的行为。强戒人员正是通过这种习得的觅药行为,不断得到毒品“闪电”般的缓解戒断症状效应和欣快感,以及偶然或有意中断吸毒所产生的戒断症状的痛苦体验和药物强烈渴求感等构成正性或负性的强化因素。日积月累,不断作正负强化,终使毒品依赖成为牢不可破的行为模式。而使几乎所有的强戒人员都无法用意志摆脱这种心瘾。”

强戒人员入所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生理脱瘾及康复治疗,其急性戒断症状或迁延性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基本消失,从而在生理上控制了毒瘾,心理上也获得某种程度的恢复。但由于吸食毒品能够给人带来莫名的快感,情感体验非常深刻。虽然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难以获得毒品,但一些特定因素可以唤起他们吸食毒品的情感记忆。笔者曾与戒毒人员探讨香烟与毒品之间的关系时,大部分人承认:在吸毒时,毒品产生的快感需要用香烟来“吊”出来,在无法得到毒品的环境下,对香烟的依赖心理较重。通过吸食香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吸毒的快感。强戒人员对香烟的依赖,表明其对毒品的追求和向往并不会随着毒瘾在生理上受到控制而消失,且还将长期存在。

(二)人格和心理变异明显。研究发现,毒品使强戒人员的人格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严重的影响其思维、行为和情绪,对于吸毒的意志力、注意力、记忆力、耐受力、持久力等都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对毒品的依赖性使强戒人员丧失了效率、兴趣、责任感、羞耻感等。表现为反社会性、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追求立即的满足、缺乏羞耻感、伦理道德扭曲等。也有少数强戒人员有精神抑郁、自卑感、无能感、性心理和性行为异常、喜好刺激、逃避现实、自恋等病态心理特征。因此强戒人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精神系统出现了障碍或变异。在相当多的西方国家,吸毒者首先被视为精神病人。从这一角度说,强戒人员既给社会造成了危害,同时又是毒品的受害者;既是一个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违法者,也是一个需要社会的帮助、治疗和康复的患者。

毒品对于人的心理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尤其是对吸毒者的认知、思维、情绪、行为的影响后果尤为严重。在吸毒成瘾期间,强戒人员为满足毒瘾需要不断地加大毒品的摄入量和次数,毒品副作用对于生理、心理的影响也随之而加剧,以致出现一些典型的症状。在心理结构方面,毒品导致强戒人员产生一系列失调、紊乱和变异现象。多数或大多数吸毒者的兴趣感、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精神处于高度或明显的紧张、恐惧、焦虑、烦躁、孤独、空虚状态,思维混乱,疑心重,易于发怒,敌对性和攻击性增强;在行为方面,导致能力和效率严重下降,甚至无法坚持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据戒毒研究相关理论证明,大部分强戒人员在吸毒前就已经存在一定的人格缺陷与人格障碍,表现为非积极进取,缺乏激情、缺乏社会交往和逃避现实。强戒人员吸毒后,又因社会、家庭对吸毒人员负面评价的影响,在社会生活各方面面临巨大的阻力,进而引发和加剧吸毒人员的情绪、人格等方面的不良状况,刺激他们对毒品的渴求,并借助毒品麻醉自己以暂时摆脱眼前的困境。当他们承受社会、家庭及周围环境的负性评价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其情绪、性格就有可能从无奈、自卑、逃避、封闭的心理转化为对社会的不满、仇视、报复等心理,逐渐发展成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吸毒人员被收容强戒后,他们遇事通常缺乏理智,易走极端,很难接受民警的教育和管理,有时甚至强烈抵制。

二、影响强戒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可通过经常学习,逐步强化,使学习所得的行为固定,构成新的习得行为。吸毒人员正是通过习得寻觅毒品的行为,不断得到毒品。“闪电般”的缓解中断吸毒所产生的戒断症状的痛苦体验,以及获得吸食毒品后的欣快感,日积月累,构成正性或负性的强化因素,终使毒品依赖成为习得行为模式。除生理上的强化以外,在实际生活中,吸毒人员还要受到精神、心理方面的负性压力。相对于生理上的强化而言,心理强化更不容易摆脱。吸毒人员在吸毒后,往往被家庭所厌弃,或婚姻破裂,或朋友分手,或就业无望。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造成强戒人员明显的负性情绪,使他们对自己人生不再抱有希望,缺乏正面生活的勇气,从而情绪低落,逃避现实。这些负性情绪有可能使强戒人员丧失戒毒的动力而一再依赖毒品,无法摆脱毒品的控制。

强戒人员在所内戒毒期间,心理活动复杂多变,心理矛盾和冲突强烈。实践中常出现初次吸毒人员因为戒断了生理上的毒瘾而对前途暂时充满了信心,但他们一旦受到“毒瘾易除,心瘾难戒”、“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等论点的影响,看到因吸毒而多次被劳动教养或强戒后,又很快了陷入沮丧、失望的情感之中。正是因为强戒人员缺乏正确的认知方式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不能进行自我调控,对挫折和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和能力准备,从而面对强制隔离戒毒期间的新情况、新问题,感到无能,以致进一步加深了心理失衡及心理变异。

三、强戒人员矫治对策

(一)建立心理治疗综合矫正体系。有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心理不正常是强戒人员最为常见的变化过程,心理状态逐渐转变为不健康状况,突出表现四个方面特征。一是认知方面表现为,病理性的消极态度,主观意志色彩浓厚,是非不分,善恶不分,道德沦丧。二是情感方面常以悲观、抑郁、焦虑、紧张等情绪为主。三是意志特征为一方面在寻找毒品时表现出病态的意志亢进、坚韧不拔。另一方面在戒断毒品时表现出病理性的意志缺乏、自制力差,无法用自己的力量戒断毒瘾。四是个性方面表现为脾气暴躁、敏感、多疑、优柔寡断、耐受性差、自信心不足、心理康复能力减弱、贪图享受、消极怠惰、适应环境能力差、社会交往不良,丧失事业心责任感,伦理感和道德感水平低下,甚至存在反社会人格等。这些心理异常和人格变化,阻止了他们戒除毒瘾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对民警的管理教育也存在抵触情绪,甚至存在对抗行为,不能与其他强戒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影响到改造秩序的和谐和稳定。因此,需要用心理学的理论对强戒人员的吸毒行为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心理障碍的诊断,并对每个强戒人员的具体诊断给予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这个大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行为——认知——人格的心理治疗系统,按照强戒人员心理障碍所涉及的所有方面及内在联系,进行多元化的干预。由吸毒行为本身到吸毒者的认知结构、人格特征进行全方位的矫正治疗,形成心理治疗的综合矫正体系。同时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应采用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程序,分别逐次进行矫正治疗。首先对吸毒行为本身进行矫正,然后根据不同求助者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当然,这一程序的排列结构也并非是绝对的,科学的方法应是互相穿插,因人制宜,因事制宜。

(二)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帮助强戒人员纠正错误认知。吸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吸毒本身就是一种变态行为,而且在导致其行为产生的原因中,环境的因素占据很重要的作用。改变吸毒习惯、戒除毒瘾的关键之一就是改变环境条件,根除环境因素,而行为治疗方法既强调以行为为中心,治疗目标直取行为本身,又强调环境等外在变量的作用。行为治疗的结果最终能够改变被治疗的行为,对于吸毒行为也不例外。但是吸毒行为本身单纯、暂时消失并不是我们戒毒成功的目标,更重要的是终身不再吸毒。我们着眼消除戒毒认知上的根源,在认知上纠正他们的错误理念,帮助他们克服非理性的自损观念和行为,帮助他们去追求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而不是短暂、虚幻的快乐。吸毒行为也是如此,吸毒者大多数感到空虚、无聊或生活、工作、失败,而认为自己无能,认为生活没有意义,在这种错误认知的引导下,渐渐走上吸毒道路。而理性情绪疗法具有积极、直接的特点,它以问题为中心,而不以关系为中心。所以应先矫正那些非理性的思想信念,以理性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能带来生存快乐的价值取向、追求目标和理想,并学会用科学、理性、求实、灵活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同时还可运用大量的实用书籍、讲座、录音、录像、讨论会、示范等治疗技术,教会他们运用理性的思考方式去取代非理性的思考方式。

(三)借助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帮助强戒人员矫正人格偏差。吸毒者染上毒瘾的原因可能很多,反复吸毒不能戒断心理依赖的原因也很多,主观的与客观的,在每个吸毒者身上都起着不同的作用。然而无论怎样,都有一个共同因素导致反复,那就是吸毒者的人格问题。毫不疑问吸毒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为什么在相同的环境下有些人不吸毒呢?为什么同样在心理依赖的驱使下,有些人能彻底戒掉呢?主要因为吸毒者普遍具有一种反社会人格,情绪低落、逃避现实、对自己估价过低,感觉无能,缺乏重新生活的勇气。尤其是那些反复吸食者,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与正常人不同,精神上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偏差,有突出而明显的人格障碍。他们对家庭和亲人情感淡漠,易激怒情绪,狂躁无礼,自私说谎,不负责任,忍受不了任何挫折。情感脆弱,自卑、焦虑、多疑、抑郁,对任何人和事物都失去信心和信任。针对吸毒者的人格状况,可以通过控制情绪、改变生活习惯,来改变性格,从而达到矫正人格的目的,但同时要配合科学的训练。

一些观点认为复吸的主要原因是吸毒者缺乏决心和毅力。但笔者认为:光靠说要有决心和毅力是不够的,一定要科学的治疗,消除毒品对神经、精神的损害。同时从强戒人员的人格和个性入手,逐步训练,培养决心和毅力的建立,开发强戒人员性格中坚定的一面,而这种训练必须借助科学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才能达到的目的,并不是许多临床医生和社会工作者所谓“聊天和教育”,根本意义上的去陋布新、纠正恶习,最终还得由强戒人员自己内因来完成。

通过综合了解吸毒者的心理,从而了解他们变态的心理和扭曲的人格,掌握病人的心态及病情的来龙去脉,从而进行多元化干预,建立完整的行为——认知——人格心理治疗体系。心理治疗恰恰有助于把德育的规范过程和被教育者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行为与情感连合起来,矫正不良行为和偏差人格,训练新的行为模式,提高戒毒者的生活技能与社会技能和抗毒能力,恢复心理健康,从而达到彻底摆脱毒品的目的。

第五篇:员工行为管理规范

河南阳杰汽贸有限公司

员工行为管理规范

(一)公司律令

不欺骗客户,不欺骗同事。

不贪污受贿,不以权谋私。

不喝酒打牌,不上网游戏。

不吵架打架,不搬弄是非。

以上规定,若有违反者一经发现立即予以除名,并追究相关责任。

(二)工作纪律

1.办公室纪律

1)不允许使用公司设备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

2)上班时间不允许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上网聊天、冲浪、看无关书籍、看报、玩手机。

3)不得安排非公司人员使用公司设备,如电脑、电话、传真机等。

4)不允许在办公区域内就餐、吃零食、喝酒。

5)不允许在办公区域内展示不雅行为,如脱鞋、抠脚、哭泣、谩骂等。

2.行为纪律

1)上班时间全体员工不准私自外出办理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外出办理公务,必须通知直接领导。

2)员工上班期间,不得携带亲属、同学、朋友等与公司无关人员。

3)严禁拒不服从领导安排,不得与领导顶撞、吵架。

4)不得谩骂他人,不得粗鲁对待客户。

5)上班时间,不允许睡觉、小憩。

6)上班时间,手机必须处于开机状态。

7)上班时间不得无故串岗、脱岗、提前下班或推迟上岗等。

8)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携带公司物品出门。

9)爱护工作设备,禁止野蛮或违章操作,损坏或丢失的财物要照价赔偿。

3.处罚决定

1)如有违反上述规定的,对责任人处以50元/次的罚款,其直接上级负连带责任,处以100元/次罚款。

2)各部门负责人及行政管理人员有权依据上述条款对违纪人员直接开具罚单并

通报批评。

总经办宣

2012.10

下载“90后”员工心理行为特征及管理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90后”员工心理行为特征及管理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员工行为管理规程

    江 苏 赛 奥 生 化 有 限 公 司目的:规范员工行为,确保兽药产品质量,特制定本规程。范围:公司全体员工。职责:本规程由人力资源部制定,品控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实施。内容:1.严格执......

    员工行为管理规定

    自由品牌产品群组规范文件规范文件标题员工行为管理规定版本号:01文件编号:ZYPP-XZ-01第0次修改标题员工行为管理规定版本号:01文件编号:ZYPP-XZ-01第0次修改标题员工行为管理规......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1.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目标 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创建本质安全矿井,全面加强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特制定人员......

    员工行为管理规范

    员工行为管理规范1、目的:1.1为弘扬企业安全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1.2规范员工行为,推行“6S”管理工作,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2、内容与适用范围:2.1本制度规定了公司......

    员工行为管理规范

    员工行为管理规范 为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增强各单位及员工之间的协同和凝聚力,使各项工作做到步调一致,和谐统一,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促进我厂尽快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经研......

    员工行为管理(五篇模版)

    员工行为管理一、行为管理为了使公司各销售环节畅通、高速、高效。公司条例、制度贯彻、落实到位,真正做到“令行禁止”特作以下补充规定:1、 公司各级业务人员、美容师须在公......

    员工行为管理规范2014

    人力资源部管理制度版本号:2013-A 员工行为管理规范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管理,规范员工日常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维护公司良好形象,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特制定本规范。 二、......

    员工行为管理规定

    园区人员行为管理规定 一、 员工在园区管理规定 1、 员工在园区内必须配戴工卡。 2、进入大门之前,必须配戴工卡,否则不准进入园区(具体情况见《门禁管理规定》中的员工进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