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品德:更加关注公民意识教育
思想品德:更加关注公民意识教育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
●访谈嘉宾朱小蔓
本刊记者施久铭
凸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记者:我们注意到,《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中增加了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请问,为什么要增加这部分内容?请具体谈一谈这部分内容。
朱小蔓:合理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这是因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代被凸现出来。在我看来,宽泛意义上的生命教育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唤,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小学教育 中已经出现。本世纪以来,随着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明确提出,特别是汶川大地震以后,关注和尊重自然生命存在与质量,讨论和思考生命意义与价值,教育引导青少年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挥生命潜能与价值等那些更多 涉及生命现象,关注生命关键期的变化,指导生命健康成长,包含更多生命元素的教育理念、纲要及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一些地区、学校尝试进行。
另一方面,社会深度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矛盾、价值失范、不良风尚也严重混淆了人们的生命价值观念,这对青少年有很强的冲击力。
据统计,1995~1999年,自杀是我国15—34岁人群首位死亡原因,自杀率每年26.04/10万人。此外,青少年吸毒、暴力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对这些问题予以重视。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应该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关注学生生活,引领学生成长的学科,更是责无旁贷。很高兴看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生命教育已经明确作为重要教育专题提出来。
《标准(2011年版)》把“珍爱生命、感悟人生”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之一,将“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同时规定了以下课程内容:“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等等。
除了上述集中体现的生命教育目标及内容外,也有分散、融合在其他教育内容里的,可以把生命教育的角度考虑在教学活动中。
记者: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如何把握这些内容呢?
朱小蔓: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要对生命这个议题有所认识和思考。孩子如何获取生命的经验,是通过父母、老师及周围人如何对待他而形成的。如果教师能够温和地对待孩子、尊重他、爱他,那么他也会这样去对待自己,对待别人。所以,教师是帮助孩子正确面对生命,热爱生命的重要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过多讲述有关知识,而是需要更多引领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包括以自己的平等、坦诚,以自己的生命经历及经验与学生分享。
例如,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我认为,教师的教学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次进行: 1.感受生命的奇迹:你有这样的感受吗?什么会让你相信生命是一个奇迹?可以展示一个
生命的诞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了解生命的神奇。
2.感受生命的脆弱:在各种灾难面前,人的脆弱。3.生命值得敬畏:展示在灾难面前,生命的坚强。
4.生命中有爱:寻找爱的图片与故事(亲人、同伴、社会成员彼此间)。5.生命中有关:发现和感受生命的美。
6.生命的意义:探讨“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什么让你觉得你的生命值得一过?” 7.寻找到生命的方向之后,你要怎么做?
教学过程中,生命话题被一步步引向深入,学习和探讨这个话题的主人则是学生。
进行生命教育,对于教师而言,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触动,是生命活动的“在场”。教师要以敬畏生命为首要原则,关注课堂中学生生命生存状态,精心地呵护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避免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伤害学生的情感、体罚学生,甚至无端剥夺学生受教育权的生命伤害„„总之,我们反对脱离学生生命个体空谈“生命尊严与意义”。
生命教育中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于教师用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力量去和学生的生命相遇、碰撞。
公共精神、公民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
记者:《标准(2011年版)》中还加强了对公共精神、公民意识教育的关注。为什么?
朱小蔓:是的,的确有所加强。为什么加强呢?首先,公共精神、公民意识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现代诉求。现代社会的基本体制——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等的实现,需要现代公民的支撑,而现代公民意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公民教育列入国家政治发展目标中,第一次将公民教育的重要地位确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至此,公民意识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现代诉求。其次,公共精神、公民意识教育目标是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追求。学校要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这 样的人是有公民意识、公共精神的人。公共精神、公民意识教育既包括承认价值观,也包括获取知识和学习如何参与公共生活,如何把行使以公共自由为基础的个人权利同履行对他人及所属社区的义务和责任协调起来等。这些内容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了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
受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我国国民的公共理性精神普遍缺乏。早在20世纪上半叶,梁启超、鲁迅等思想大师就曾对民族精神中整体的“公共精神”维度之稀缺、国民公德心之缺乏、公共人格之萎缩等问题作过犀利的批判和解剖。在现阶段,人们的公民意识还很淡薄。愿意享受权利但逃避承担义务的情况还屡见不鲜。公共精神的缺失是一个困扰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因此加强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学校教育,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程是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
记者:能不能解释一下,何为公共精神?何为公民意识?
朱小蔓: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是《标准(2011年版)》中的重要概念,需要认真把握。
公共精神,是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精神,它是指社会成员对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主观认可,并体现于客观行动上的遵守和执行。它事关个人生命健康和生活秩序,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一个国家的文明面貌如何,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成熟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由这个国家国民的公共精神表现出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公共生活也愈发丰富多彩,人们生活的公共性质也愈发明显,公共目标和公共价值的意义日益彰显,公共精神成为现代公民必须秉承和塑造的精神品质。对中学生进行公共精神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独立人格的权利主体教育、公共责任意识教育和公共参与精神的教育。
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自觉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教育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监督意识、法律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等基本意识。
公民主体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主人身份的认同,并具有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公权力运行的主人翁意识,实质上是一种行使权利的意识,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公民有序的参与是成熟民主的标志。公民监督意识,是指用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它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公民责任意识是指公民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的观念。法律(规则)意识,即依据法律和规则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的意识。
记者: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相比,《标准(2011年版)》在公民教育方面的调整和加强是什么?
朱小蔓:从对课程目标的规定来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标准(实验稿)》只在“总目标”部分提到“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这一目标内容,在“分类目标”中没有明确提及对学生进行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培养的内容。
《标准(2011年版)》将“总目标”中的“好公民”修改为“合格公民”,降低了培养要求,更符合教育实际。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的目标内容。在“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了“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的目标内容。
从对课程内容的规定来看,《标准(2011年版)》对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内容规定得更明确具体。
在《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的“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一部分中,明确提出了有关公民教育的内容: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等等。同时,《标准(2011年版)》围绕公民教育的内容提出了一些活动建议,比如,“尝试分析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不同责任,就‘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进行一次主题讨论”、“考察社区内残障人群在生活上的主要困难,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善的建议。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在社区内开展有意义的公益服务”等。
记者:关于公民意识教育、公共精神的培育,您对教师的教学有哪些建议?
朱小蔓:《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也就是说,公民意识、公共精神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参与,通过实践,在增长社会经验,尤其是公共生活经验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包括在参与中改变周围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创造比较好的公共生活。学校生活中就有公共生活的因子,师生应当创造、共建学校的公共生活。陶行知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带头敏于学校公共生活的构建,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中的平等与尊重,再如学校管理制度的民主、公平与正义等。公民教育要通过体验公民生活来完成。在班级和校园生活中,要努力创造让学生过一种能够体现公民意识 的生活的机会。比如,如果学校决定给一个学生处分,那么这个学生有权申辩,有权知道学
校的决定是怎样做出的。还比如,在学生代表大会上,大会主席团和学校领导要当面回答学生代表的提问。学生通过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管理,成为学校真正的主人,而不是被监督的对象——这就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实践。
教学活动应体现民主化,教师本人不搞“一言堂”,尊重每一个学生,以此熏陶和培养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
教师还要善于设置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公民生活”的氛围,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公民生活。如,组织开展模拟村委会、县人大代表选举等,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公民的责任。
除此之外,教师更要充分运用社会实践这一开展公民教育必需的活动载体。要与社区建立联系,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活动,在实践中渗透公民意识。组织学生参加关爱弱势群体的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接触和了解社会,为社会奉献爱心。
课程内容更具时代性
记者:据了解,《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法律的课程内容变动较大,请问,主要变化在哪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
朱小蔓:《标准(实验稿)》突出了法律意识的要求,但淡化了法律知识的要求。《标准(2011年版)》则增加、落实了法律知识的要求,同时,每条法律内容都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做行文要求,这为法律意识的树立与形成提出必要的法理知识的支撑。但是,教师在处理这部分教学时,一定不能上成法律知识课,枯燥地讲解法律条文。另外,《标准(2011年版)》选择的法律知识内容多与初中生的生活主题相关,与初中生适应社会、提高公民意识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要求,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避免单纯的知识性讲解。在相关法律意识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使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思考、探究与体验。
记者:这些变化的确使我们的课程内容更加切合时代要求了。请问,类似这样重要的变化还有哪些?
朱小蔓:《标准(2011年版)》中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变化,如:在保护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在重视现代社会生活中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在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树立全球观念、尊重文化多样性方面,我们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本着调整完善既有认识以及处理好与小学品德课程更好、更合理衔接与递进的原则,在目标设置、内容安排、教学要求上都做了反复审视与仔细推敲。
例如:让初中生“体会生态精神与人的依存关系”,它是从整个生命体的高度来认识各种生命存在的价值,认识人类在整个生命体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是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上去理解生命,理解保护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它体现了中小学的衔接,体现对初中生在认识上、在道德要求上的递进。
例如:“孝敬父母,与长辈平等沟通”,“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孝敬父母、与父母平等沟通不仅是中华传统美德,而且也是现实社会少年儿童中存在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但我们并不是要求对父母一味盲从,沟通也不仅限于交往技能。其实它是代际交流的过程。美国品德课中就讲没有奶奶的孩子,教育也是不完善的,代际交流在学生品德成长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还有,提倡家庭美德要共创,还要共享,这体现民主社会对个人、对家庭成员在伦理道德上的要求,这对初中生道德意识和能力都比过去递进一个层次了。
例如:“体会青春期的美好”。《标准(实验稿)》中仅强调青春期的烦恼是不够的,因为青春期也是美好的,青春生命是极其宝贵的生命阶段。组织开展体会青春期美好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难忘的美好记忆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标准(2011年版)》中增加了“富有正义感”这一内容,“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正义既是政治的概念,也是个人品德 的概念。一个孩子能够从小就知道不能欺负弱小,敢于主持公道,那么他就有正义感。个人美德上的正义感是和社会正义感相通的。
例如:“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标准(2011年版)》中这一增补完善,高度正视了时代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积极关注了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环境变化——各种新媒介的普及。要求在网络时代能够合理利用网络工具,而不是被网络所奴役。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甄别媒介信息和价值导向,有初步的媒介批评能力,而且能够学会理性利用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我认为,这些要求不仅更高了,也更具体了。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释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定位为综合性课程,请问,怎样理解这门课程的“综合性”?
朱小蔓: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质,即将四个知识领域综合为学生生命成长服务,因此,课程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释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教知识、记考知识。它的生活化特征在于善于围绕学生生活与成长主题组织教学,不回避生活中的矛盾。思想品德课教学,对教师在知识面、综合素质、教学设计与应变能力、在个人美德与性格操守方面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能够亲身示范良好的品德以及如何发展品德。他们不必是美德的典范,但他们必须用行动证明他们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教师必须清晰地表明自己的道德立场,但又不是简单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而是积极引发讨论和思考,创设条件帮助学生积累正向的情感体验、丰富生活经验。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责任意识教育”是新课程的亮点之一,《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2.4“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进一步提到了责任的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做事不计后果,做不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于这个内容,教师可以从公民意识教育,从个人美德教育,也可以从生命教育等多个角度,调动起认知与知识学习、模拟试验、行动体验、思维训练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
开展一次安全、守法的“行为后果体验”活动,从中感受“为自己行为负责”这一意识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1)从家庭、学校、社会等领域,选择一个具体的“安全、守法的行为”问题案例,并引导学生对这种行为后果做出明确的判断。(如在社会生活中遵守某个具体的交通规则、在学校生活中课间操时排队依次上下楼梯等。)
(2)在体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行为的后果,并对行为后果出现的原因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3)在学生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先组织学生分组交流,然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
通过活动总结:行为前,判断;行为中,学会自律和自控;行为后,要学会反思。自我负责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引导的过程。
不承担责任的确会付出代价的:
(1)负担。履行责任通常需要时间、精力或金钱。
(2)怨恨。人们可能对做不想做的事情感到怨恨.或生气。
(3)担心失败。人们可能担心他们不能履行责任或担心由于未能履行责任而受到惩罚。
(4)放弃其他的利益或牺牲其他的兴趣。当人们接受一定责任时,他们可能不得不把其
他感兴趣的事情或需要放在一边。
(5)不公正。如果一个人在一件事上承担主要责任,合作者可能会不认真负责。
社会越开放,就越需要负责的公民。责任感和负责的态度是行事能否成功的基础性条件,它能催生出智慧和能力,能促使人去做好事情,并因工作成功而感受到一种尽责和胜任的欢愉和满足。也正是在这种负责行事的过程中,人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以提升。
承担责任对于其他人的好处:(1)可预测性。当人们履行其责任时,其他人知道期待他们什么。(2)安全性。当人们知道其他人在履行责任时,他们感到更安全。(3)有效性。当有关的每个人都履行其责任时,就能更有效地,或更快、更容易地工作。(4)合作性。当人们一起完成某项任务,明确每一个人应该履行的责任后,大家会增加合作。(5)公正性。如果每个人都尽了他的那份责任,另外一些人就不需要做超出他的责任的工作。(6)社区精神。如果一个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能认真履行其责任,就可能形成一种社区精神或群体荣誉感。
承担责任对于自己的好处:(1)独立性。履行责任具有良好纪录的人可能享受到更多的自由和极少的监督。(2)自尊。履行责任的人可以赢得自尊和自信。(3)被接受和认可。履行责任的人更容易被其他人接受和认可,尤其是依赖于他们的人。(4)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履行责任的人可以获得知识、技能和宝贵的经验。(5)得到承认、地位或收入提高。履行责任的人可以赢得荣誉、奖励、新职务的机会或薪俸收入提高。
记者:您的一席谈,让我们受益匪浅。十分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第二篇:公民意识教育
峡江中学公民意识教育工作总结
关注社会、发展自我——峡江中学公民意识教育策划书 组长 郭志刚 组员全校班主任
一、活动目的:
1.提高认识,联系实际,自我教育;
2.树立公民意识,培养人本思想,关注社会,发展自我。
二、活动形式:
各班可以因地制宜采用幻灯演示、采访、听证会、讨论、演讲、小品等。
三、活动说明: 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活动时间:2017年4月下旬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操场
四、活动准备:
1.进行有关公民意识的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 2.借助书刊、网络搜集相关资讯,设计活动方案; 3.确定活动主持人及相关环节参与者; 4.制作多媒体课件。关注社会、发展自我
公民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合格的社会公民应该具备健康的公民意识,即认清自己的权利、义务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通过组织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日常小事,关心社区,关心社会,关爱他人,逐步增加小公民意识,同时了解相关的公共政策,以自己小公民的角色立足社会,体验生活。通过这次活动,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同时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活动内容: 公民意识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社会、调查分析、研究问题等活动。研究的必须是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也就是本地本社区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以及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有关政策法规。也就是说,学生思考、研究的必须是社会公共问题,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必须是依靠和参与公共决策的。活动过程:
要求全班同学都要参与这次活动,按照六个具体步骤进行操作:(1)观察社区中存在的公共问题及相关的公共政策;(2)由学生讨论确定班级合作研究的问题;(3)分工协作,收集所要研究问题的有关资料;(4)共同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并写出报告;(5)展示成果,邀请学校政治组老师参加主题班会;(6)由高三年级派出学生代表进行国旗下的演讲。(7)总结(反思)活动过程。班会讨论:
国旗下的讲话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演讲的题目是《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公民》。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社会就会安定,经济就会发展。在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方略正在大力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深入人心。能够在这样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环境里成长,多么幸福我们更应该思考:在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 有这样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浙江台州市11名中学生参加同学生日聚会饮了酒,他们在回家路上碰到本镇居民陈某,双方因为小事发生口角,陈某当场被打成重伤,后因抢救无效死亡。参加打架的学生的年龄都在14岁到17岁之间,事发后一两天,他们由家长或老师陪同全部到派出所投案自首。某报记者与他们交谈时发现:他们打架全凭一时冲动,根本没有想过后果,而且他们毫无法律意识.逆法而动,越规而行,不是什么勇敢的举动,恰恰是无知和愚昧的表现,终究难逃法律的制裁。青少年犯罪成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许多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仍对法律一无所知。当然,司法机关不会因为他们不懂法而不予追究,不懂法并不能减轻他们的罪错,当他们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时才追悔当初不应该不学法、不守法,以致犯法,受到处罚。这些教训是惨痛的,值得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深深思考。当灾难降临时,既贻害自己,也贻害他人,留给人们的绝不是对意气行为的扼腕痛惜,而是对冥顽落后的鄙视和警示。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我们进入希望高中的第一天起,学校就教育我们,任何自由都是建立在规则之下的。在学校里,同学间难免有时总会有些矛盾和摩擦,这时一定要冷静处事,决不可意气用事,更不可挥拳相向,伤及自身或他人。我们要知法、懂法、遵法、守法。
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同学之间的互相监督到严格自律;从被动约束到主动地养成遵纪的习惯从杜绝暴力到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想,用法律手段约束自己、保护自己,努力完善自我,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我的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公民意识教育总结
公民意识教育总结
公民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合格的社会公民应具备健康的公民意识,即认清自己的权利、义务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通过组织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日常小事,关心社区,关心社会,关爱他人,逐步增加小公民意识,同时了解相关的公共政策,以自己小公民的角色立足社会,体验生活。通过这次活动,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同时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学校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学校的积极组织、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的热情参与让我们感受到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魅力,也得到了一些收获。
1.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拓展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渠道。2.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转变了德育教师的教学理念。3.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了参与学生的综合素养。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具有的广泛性、多样性、相关法律法规的专业性及交叉性等特点。我校教师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方面,缺乏相应的活动经验和完整的专业训练,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常常有不到位的现象。为了保证今后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需要在教师培训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可以选派热心于实践活动、有专业特长、具有奉献精神的班主任及德育教师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进行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更多的活动;
二是请有丰富经验的指导教师来校,给所有的班主任和相关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让教师在培训中以学生的角色走进活动,从理论到实践都亲身经历体验。让教师不仅掌握了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步骤和方法,更增强了公民责任意识,对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充满热情。
第四篇: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许耀桐
【该文章阅读量:91次】【字号:大 中 小】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命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识。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环境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要求公民具有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权利观和义务观,秉持合理、合法、守法的基本理念,形成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公民意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公民的主体意识,即公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社会主体的意识。公民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自觉关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荣誉和安全。二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即公民对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某种行为合法性的意识,以及对他人合法权利的尊重。三是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意识,即公民必须履行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的意识。四是公民的法律意识,即公民要有尊重法律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公民不仅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而且要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五是公民的道德意识,即公民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中必须具有的道德规范意识。公民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此外,公民意识还包括公民应具有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意识。
二
公民意识是构成民主法治国家制度的心理基础和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意识教育逐步加强。1982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提出,要“养成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要求,“在全体人民中坚持不懈地普及法律常识,增强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2001年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都从道德建设方面强调了培育公民意识。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民众的公民意识明显增强。在1998年抗洪、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抗震救灾等斗争中,民众的公民意识得到了集中体现。面对罕见的地震灾害,灾区民众奋起拼搏自救,体现了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自立自强意识;灾区民众和救灾人员舍己救人、相互扶助,体现了公民的高尚道德意识;各地各界踊跃为灾区捐款捐物,体现了公民的责任感和同胞意识。可以说,抗震救灾的英勇斗争,谱写了我国公民意识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众的公民意识逐渐生成并得到彰显,反映了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但总体上说,我国民众的公民意识还处于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公民意识教育还急需加强。有些人对公民意识还不甚了解,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认识模糊;有些干部好以“父母官”自居,有意无意地“为民作主”;公民意识的宣传教育针对性不强,实际效果不佳,等等。在我国13亿人中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任重而道远,当前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
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公民意识体现公民的精神风貌,是构成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一定要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到振兴中华、提升综合国力的高度来认识,通过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公民意识,使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得到大力弘扬,使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得到大力加强,使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法治理念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公民意识教育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息息相关。通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使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得到更好体现,使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管理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使基层民主得到切实发展,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全体公民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社会秩序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公民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对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权利和义务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很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真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三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多方面的工作要做,我们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切实抓出成效。
要以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实践活动。基层和社区是人民群众的主要活动场所。要把公民意识教育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社区的集聚功能、自治功能、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重要载体。要按照十七大精神,在建立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在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过程中,融入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培育公民的自主自律意识、民主参与意识、权益保护意识、社会公益意识等,促使公民意识不断发展成熟。
要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对象,着重抓好他们的公民意识教育。青少年时期是公民意识养成的重要时期。《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等都提出,要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这些,都与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有密切关系。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强公民意识培育,应围绕回答什么是合格公民和怎样做合格公民的问题,强化对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培养。
要以整个社会为平台,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进行全方位的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离不开社会大环境。要健全公民利益表达机制,完善政务公开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及新闻发布会制度等民主制度,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要在党的领导下,健康、有序地发展公益性民间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学习型个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及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促进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
来源:求是 来源日期:2009-3-1
第五篇:公民意识
怎样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即是公民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包括国家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与义务统一的责任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命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培养和造就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新型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有很多。
一、当前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原因分析“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与封建社会的“臣民”和“子民”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没有公民而只有统治者和臣民的封建社会,广大农民长期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附属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但整体上还是比较淡薄,尤其在广大农村,农民的公民意识普遍缺失,具体表现为:农民的科学文化意识仍需提高,独立主体意识亟待增强,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民主法治意识相对薄弱,团队协作意识尚需加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二、农民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困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其标志就是人成为公民并具有公民意识。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凶此,加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农民公民意识,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培育农民的科学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民卡意识、法治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和健康意识等公民意识,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公民意识的薄弱直接影响政治运行中制衡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阻碍政治的民主化进程。目前,在一个日益市场化的社会中,传统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利益的分配和调整,更多不再是通过熟人社会的传统习俗来实现,而是通过制度化的法律实现。因此,要积极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必要的思想文化基础。面对我国农民的法律素质和参政议政意识普遍不高的情况,要通过加强全民普法、送法下乡和对农民的法律援助等普法活动,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保证广大农民群众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
总之,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公民而不是臣民,公民身份的觉醒与公民意识的培育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农民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从科教文化、经营管理、卫生健康、思想道德、民主法治等方面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树立农民的崭新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 实的人力资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