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9精神的三间小屋练习新人教版

时间:2019-05-14 21:4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9精神的三间小屋练习新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9精神的三间小屋练习新人教版》。

第一篇: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9精神的三间小屋练习新人教版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名校讲坛

一、重点突破

结合全文,说说“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提示】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盛放我们自身的小屋是根本,是心灵大厦的基础,我们只有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和所憎恨的,才懂得什么样的事业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二、考点链接

(一)病句:表意不明

【典型例句】这间房子的门一直没有锁。

【参考答案】这间房子的门一直没有安装锁/这间房子的门一直开着。(解析:“锁”有两个意思:一是作名词,指没有安装锁;一是作动词,指门一直开着,没有锁上。“锁”在这句话中表意不明。)【主要类型】

(1)指代不明:①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王老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身体瘦弱”的到底是“王老师”,还是“王老师的父亲”?可改为“王老师那身体瘦弱的父亲”。)②王明和李强赛跑,经过激烈的竞争,他终于取得了胜利。(“他”是指“王明”还是“李强”?表意不明。)(2)存在歧义。如:四个国家领导人在三亚开会,共同讨论如何发展亚洲经济。(“四个”到底是修饰“国家”还是“领导人”?表意不明。)【技法点睛】当句中出现数量词、代词或多义词时,一定要注意是否存在表意不明的情况。

(二)对比论证及其作用

【典型例题】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参考答案】对比论证。作者从两个对立的方面进行假设,通过对比,告诉我们内心应充满爱。

【技法点睛】对比论证,即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真与假的对比,可以去伪存真;善与恶的对比,可以抑恶扬善;是与非的对比,可以拨乱反正。因此,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可以使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7。01 积累与运用 ◆课前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麾下(huī)轻觑(qù)积攒(zǎn)沼泽(zhǎo)....悲戚(qī)焚香(fén)泥泞(nìnɡ)困厄(è)....显hè(赫)游yì(弋)灰jìn(烬)miè(蔑)视 2.文学常识填空。

《精神的三间小屋》选自《毕淑敏散文》。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 1 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获得全国性的声誉。

◆基础提升◆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襟怀(jīn)宽宥(yòu)自惭形秽(suì)...B.云霓(ní)憎恶(zēng)金戈铁马(gē)...C.几案(jī)坍塌(dān)悄无声息(qiǎo)...D.广袤(mào)挟持(jiá)抽丝剥茧(bō)...(解析:A.“秽”应读作“huì”;C.“坍”应读作“tān”;D.“挟”应读作“xié”。)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嘟囔 弛骋 形销骨立 李代桃僵 B.惊骇 腐蚀 鸠占雀巢 俯拾即是 C.污浊 销毁 不知所措 喜怒哀乐 D.濡养 矗立 悲欢离合 月冷风轻(解析:A.“弛”应写作“驰”;B.“雀”应写作“鹊”;D.“轻”应写作“清”。)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A.因为身材矮小,他经常感到自惭形秽。....B.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C.几个少先队员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给抱小孩的阿姨让座。....D.她是个非常认真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及时向老师请教,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解析:A.“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不能说“感到自惭形秽”。B.“间不容发”形容事物之间的距离极小。不能用来形容关系亲密。D.“水落石出”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弄清不明白的学习问题,不是对事情真相的求索,不能用“水落石出”。)02 拓展阅读

(随州中考改编)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江德斌

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据2月20日《新京报》)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地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

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 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

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烦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

(选自《中国青年网》,有改动)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7.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详见本课“名校讲坛·考点链接(二)”】

对比论证。将《朗读者》与其他电视台读书节目相比较,强调“《朗读者》贴地气”“触动观众同理心”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8.第⑦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

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烦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9.结合全文说说《朗读者》为什么会获得成功。

①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②《朗读者》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③《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容易触动观众,引起情感共鸣。

刘福奎《打造心灵的韧度》 03 综合性学习

学习本文后,某班开展了以“人应该怎样活着”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

10.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办?女排精神给了我们答案。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上联对出下联,赞扬为国争光的女排英雄们。

光明日报8月20日电 在当地时间20日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次捧得奥运会冠军。拼字当头,方得万千风流。中国女排靠着“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韧劲,奋勇出击,硬是咬下了一场场硬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

上联:铿锵玫瑰沉着应战大赛终折桂 下联:【示例】巾帼英雄奋勇出击奥运写传奇

11.在探讨“人应该怎样活着”这一话题时,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你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示例】我觉得人应该有目标地活着。王国维曾说人生有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景萧索,人孤独,但是却给人一种无限广远寥廓的感觉。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里表面看似抑郁、愁闷、纠结,实则给人一种目标感,且无怨无悔。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里满是欢喜,因为在经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后,目标已经不知不觉得以实现。(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篇: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9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在此文中,作者以小屋作比,对人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生活,又如何构建自己的精神空间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若有可能,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对人的爱与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安放自身。作者在阐述这些事理时,思辨色彩较为浓厚,如何让工科专业的中职学生明白精神丰富对于人生的意义;如何让学生们在饱含浓郁文采的字句中体会到:情感、事业、精神应融为一体,才能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这些都需要老师悉心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教学中最终明白课文的主题意思。教学目标: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3、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课前准备: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被称之为三维空间。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不是我们这些弱小的生命体能够体会得到的。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拥有空间感之外,还拥有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 1 屋》。

二、作者简介

毕淑敏(1952——),女,国家一级作家。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祖籍山东。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毕淑敏17岁便来到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当兵,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在苍茫的高原上,她亲眼看到一些年轻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富强永远长眠在冰层中的悲壮。那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死亡”使她对生命有着特别的关注。1980年转业回北京。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等。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正音明义。(1)生字注音

宽宥(yîu)游弋(yì)轻觑(qù)麾(huī)下 广袤(mào)赘(zhuì)余 窗棂(líng)坍(tān)塌 要诀(jué)困厄(è)襟(jīn)怀 灼(zhuï)晃 自惭形秽(huì)憎恶(zēng wù)俯拾即(jí)是 驰骋(chěng)(2)词语解释。

1.自惭形秽:“惭”,惭愧;“形秽”,容貌丑,形象不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后泛指因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2.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遭受困窘或处境为难时心神慌乱。3.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杂乱众多。

4.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5.鸠占鹊巢:斑鸠占据喜鹊的巢。比喻强者欺凌弱者,获得现成的东西。

6.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僵死。比喻兄弟相爱相助,患难与共。后用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7.襟怀:胸襟、胸怀;心胸。

8.广袤:土地的面积。东西的宽度为广,南北的长度为袤。9.驰骋:①骑马奔跑,奔驰。②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漫游。10.坍塌:崩塌。

11.形销骨立: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二)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第二部分(第7——17自然段)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第一层(第7——8自然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第二层(第9——13自然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第三层(第14——17自然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第三部分(18——19自然段)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呢? A.第一间小屋盛着我们的爱与恨。B.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C.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

2.第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第1——3自然段:是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

第4——6自然段: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对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3.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4.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首先是寻找阶段,站在高处向远方望去,高瞻远瞩,确立远大目标。其次是耕耘阶段,再苦再累,在所不惜,只要努力达成目标。

最后境界是收获阶段,已经为追寻目标精疲力尽,快要放弃时,却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获得了成功。

5.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理解本段的重难点是“自身”,如何理解文中“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意见”? 通过举例分析说明这里的“自身”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向这个个体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6.概括第18、19自然段的内容:

总结全文,指出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我们的义务和权利,提出扩大精神空间的建议。

五、主题

这是一篇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六、写作特点

1.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2.构思新颖独特。3.语言朴实,意蕴深厚。4.文笔细腻。

七、拓展训练

你认同毕淑敏的“精神小屋”吗?你将如何建构自己的精神小屋呢?

八、作业布置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试以“我的精神小屋”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九,相关文章阅读

第三篇:9精神的三间小屋优秀教案

9、精神的三间小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宽宥、游弋”等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文章提出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具体的精神内涵

3、把握课文多方设喻,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行文特点

二、教学重点

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赋予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多方设喻的写作方法,把握每一间小屋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被称之为三维空间。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不是我们这些弱小的生命体能够完全体会到的。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拥有空间感之外,还拥有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

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预约死亡》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经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代表作有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长篇小说《红处方》等。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宽宥(yòu)游弋(yì)轻觑(qù)麾(huī)下 广袤(mào)赘(zhu......ì)余 窗棂(líng)坍(tān)塌 要诀(jué)困厄(è)襟(jīn)怀 灼(zhu......ó)晃 自惭形秽(huì)憎恶(zēng wù)俯拾即(jí)是 驰骋(chěng).....(2)词语释义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遭受困窘或处境为难时心神慌乱。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杂乱众多。

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鸠占鹊巢:斑鸠占据喜鹊的巢。比喻强者欺凌弱者,获得现成的东西。

李代桃僵:意思是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襟怀:胸襟、胸怀;心胸。

广袤:土地的面积。东西的宽度为广,南北的长度为袤。

驰骋:①骑马奔跑,奔驰。②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漫游。坍塌:倒塌,崩塌。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三、整体感知

1、为什么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明确: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2.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第一部分(第1—6段)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第二部分(第7—17段)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一层(第7—8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第二层(第9—13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第三层(第14—17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第三部分(第18—19段)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四、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精神内涵

1、第一间精神小屋可以存放哪些情感?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该怎么做?为什么?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都存放其中。

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使希望永恒在前。因为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否则,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悲凄压抑,形销骨立。

2、第二间小屋为何要用来盛放我们的事业?怎样才能使这间小屋坚固优雅?

我们将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漫长的时光。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当这件小屋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时,就能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规划着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3、为什么我们自身还需要一件独立的小屋?

要给自己的思维留下道路;给自己的发现留有空间。这里的“自身”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人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心灵的纯净与精神的超越,甚至是一种不为形役,高远圣洁的人生境界。所以,我们只有学会珍视自我,这间小屋才会更加独特与安稳。

五、归纳主旨

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格得到升华。

六、鉴赏语言

感悟深刻的思想要靠灵动的语言传达,有人评价毕淑敏的语言“热切诚恳,娓娓道来,如叙如诉,纯洁的露水,蓬勃的白桦,端庄的麦穗,舒缓而磅礴的河流,浸润着对她人生的深沉思索,透露出她对人生的大智大慧的感悟”。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比喻句,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并完成下列语言积累:

1、关于“爱与恨”的比喻句:

例: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

2、关于“事业”的比喻句:

例: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七万个小时,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

3、关于“自身”的比喻句:

例: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

七、拓展延伸。

毕淑敏在文中指出:“精神的小屋,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爱一行,干一行” 和“干一行,爱一行”,你同意哪种观点呢?说说你的理由。

“干一行,爱一行”者说:态度决定成败!在目前就业环境严峻的情况下,大家的选择机会并不多,而且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端正态度好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培养对这份工作的兴趣。

“爱一行,干一行”者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才能保持激情,发挥最大的潜力。很多时候迫于现实选择了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结果不能坚持下去,一切有要从头开始。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工作,才是明智的。

八、课堂小结

人类情感丰富多彩,事业五色斑斓,对自身的认识也是逐渐拨云见日的,房屋虽“小”,可盛放的宝物却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作者是借几间小屋使大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大中求小,衬托呼应,既是作者行文的机智,更是作者谦逊人格的体现。三间小屋组成了作者辽阔的精神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间间累积势必会矗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厦!

九、作业布置

仿写句子: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我们可以不___________,但我们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不___________,但我们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不___________,但我们_____________。

十、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篇:9《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

9*《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2.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3.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接受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

2.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教学准备:

学案、课前搜集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被称之为三维空间。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不是我们这些弱小的生命体能够体会得到的。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拥有空间感之外,还拥有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二、自主预习,互动交流 1.作者简介。

毕淑敏,女,国内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祖籍山东文登,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在北师大获文学硕士学位。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

1987年发表处女作《昆仑殇》,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中短篇小说《昆仑殇》《女人之约》《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等;著有《毕淑敏文集》四卷。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当代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2.检查字词。(1)给加点字注音。宽宥(yòu)游弋(yì)轻觑(qù)麾(huī)下 ....广袤(mào)赘(zhuì)余 窗棂(línɡ)坍(tān)塌 ....要诀(jué)困厄(è)襟(jīn)怀 驰骋(chěnɡ)....自惭形秽(huì)憎恶(zēnɡ wù)俯拾即(jí)是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后泛指因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2.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遭受困窘或处境为难时心神慌乱。

3.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杂乱众多。

4.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5.鸠占鹊巢:斑鸠占据喜鹊的巢。比喻强者欺凌弱者,获得现成的东西。

6.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僵死。比喻兄弟相爱相助,患难与共。后用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7.形销骨立: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三、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自读课文,梳理文章的结构。交流、点拨、明确。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第二部分(第7——17自然段)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一层(第7——8自然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第9——13自然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第14——17自然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8——19自然段)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呢? A.第一间小屋盛着我们的爱与恨。B.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C.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

2.第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第1——3自然段:是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

第4——6自然段: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对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

3.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4.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首先是寻找阶段,站在高处向远方望去,高瞻远瞩,确立远大目标。

其次是耕耘阶段,再苦再累,在所不惜,只要努力达成目标。最后境界是收获阶段,已经为追寻目标精疲力尽,快要放弃时,却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获得了成功。

5.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理解本段的重难点是“自身”,如何理解文中“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意见”? 通过举例分析说明这里的“自身”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向这个个体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6.概括第18、19自然段的内容:

总结全文,指出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我们的义务和权利,提出扩大精神空间的建议。

五、重点探究:

1.有人认为三间小屋之间是并列平行关系,你同意吗?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小结:

情感、事业、自身是密不可分的。爱恨之情,是精神的原动力,“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我自横天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以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不都是在爱国情感驱使下完成宏图伟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吗?所以情感是精神的基石,事业是精神的支撑,自身则是精神的栖息地。“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为了理想而献出生命的布鲁诺不都开辟了自己的精神圣地,让自己的精神小屋金光闪闪而彪炳千古吗?

2.分析文章结构,体会“大中求小,小中见大”的精妙构思。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小结:人类情感丰富多彩,事业五色斑斓,对自身的认识也是逐渐拨云见日的,房屋虽 “小”,可盛放的宝物确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作者是借几间小屋使大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大中求小,衬托呼应,既是作者行文的机智,更是作者谦逊人格的体现。三间小屋组成了作者辽阔的精神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间间累积,势必会矗起一栋民族的精神大厦!

六、主题归纳

这是一篇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七、布置作业

1.抄写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2.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试以“我的精神小屋”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板书设计:

9精神的三间小屋

盛着爱恨 光明温暖

盛放事业 坚固优雅

安放自身

独特安稳

第五篇:9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设计——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9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目标]

1.掌握作者的三间小屋的具体内容。

2.详细分析文章提出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具体的精神内涵。3.简要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精神的三间小屋”赋予的精神内涵及给予的生活启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园圃,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让它荒废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植也好,那都取决于我们的意志。

俄国大文豪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没有知识或知识不多就难免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会造成粗鲁或莽撞;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被称之为三维空间。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不是我们这些弱小的生命体能够体会得到的。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拥有空间感之外,还拥有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去了解一下。

二、简介作者

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生长于北京。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曾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注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主要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等。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国内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三、预习检查 1.生字注音。

宽宥(yîu)

游弋(yì)

轻觑(qù)...麾(huī)下 广袤(mào)赘(zhuì)余 ...窗棂(líng)坍(tān)塌 要诀(jué)...困厄(è)襟(jīn)怀 ..自惭形秽(huì)憎恶(zēng wù)...俯拾即(jí)是 驰骋(chěng)..2.词语解释。

自惭形秽:惭,惭愧;形秽,容貌丑,形象不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遭受困窘或处境为难时心神慌乱。

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杂乱众多。

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

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襟怀:胸襟、胸怀;心胸。

广袤:开阔,广阔。东西的宽度为广,南北的长度为袤。驰骋:①骑马奔跑,奔驰。②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漫游。坍塌:倒塌,崩塌。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四、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分组讨论,明确:

1.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2.第二部分(第7—17自然段):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①第一层(第7—8自然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②第二层(第9—13自然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③第三层(第14—17自然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3.第三部分(18—19自然段):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五、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呢? A.第一间小屋盛放我们的爱与恨。B.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C.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

2.第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第1—3自然段:是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

第4—6自然段: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对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

3.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4.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也许王国维的《三境界》能给我们启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第一境界是寻找阶段,站在高处向远方望去,高瞻远瞩,确立远大目标。

第二境界是耕耘阶段,再苦再累,在所不惜,只求努力达到目标。第三境界是收获阶段,已经为追寻目标筋疲力尽,快要放弃时,却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获得了成功。

所以成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只要我们努力了,就容易找到合适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所以努力是关键,而空谈雄心壮志、等待一鸣惊人是不可取的。所以对待我们的学习、事业要认真、努力,乐于其中,因为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只有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你才会乐于其中。

5.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理解本段的重难点是“自身”,如何理解文中“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意见”?

通过举例分析说明这里的“自身”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向这个个体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6.概括第18、19自然段的内容:

总结全文,指出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我们的义务和权利,提出扩大精神空间的建议。

下载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9精神的三间小屋练习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9精神的三间小屋练习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9精神的三间小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大全五篇)

    9精神的三间小屋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1—6自然段。 1.文中有哪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为什么说我们面对名言与古话时会自惭形秽、不知所措? 明确:文中“人的心灵......

    九年级第二单元练习

    九年级英语练习二 Unit2 九年级英语组编制 9 月 27 日 班别: 姓名: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My father an English teacher. A. used to B. is used to C.......

    9精神的三间小屋(部编本九上语文优质教案)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作者的三间小屋的具体内容。 2.详细分析文章提出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具体的精神内涵。 过程与方法 1.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冀教版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 A.奢谈(shē) 白雪覆盖(fù) 信守诺言(nuî) 汹涌澎湃(bài) ....B.真谛(dì) 剥夺权利(bō) 野蛮行径(má......

    最新人教九年级英语 第二单元课文翻译

    Section B 部分课文翻译:很多人会同意,当我们想到圣诞节时,就可能会想到礼物、圣诞树和圣诞老人。但是在所有这些东西之后,隐藏着圣诞节真正的涵义:分享和给予身边的人爱和欢乐的......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部编语文九上)

    9.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宽宥、游弋”等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过程与方法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其给予的生活......

    部编九年级上语文《精神的三间小屋》学案(含答案)(样例5)

    《精神的三间小屋》学案 教学目的和目标: 1、掌握作者的三间小屋的具体内容; 2、详细分析文章提出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具体的精神内涵; 3、简要分析文章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升练习

    第二单元提升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guīlǜbǔyúzāoyù(    ) (    )(    )zhīfángyòuxióngdōngmián(    ) (    )(    )chuánlá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