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1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业分层测评[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22:0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1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业分层测评[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1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业分层测评[范文模版]》。

第一篇: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1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业分层测评[范文模版]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万众一心”“百折不挠”“中华民族精神”。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和意义,①是指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不符合题意;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而不是民族精神,②不正确;③④从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角度,说明了新时期我们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符合题意。

【答案】 D 2.“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在《望大陆》这首诗中对祖国大陆的魂牵梦绕体现了()A.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C.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解析】 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等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选C。材料没有体现我国民族文化的区域性特征,A不选。B、D说法明显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3.鲁迅先生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这句话强调()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特质 B.国家要发展,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

C.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D.发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旨在强调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要求。

【答案】 C 4.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对联体现了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故选C。

【答案】 C 5.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一古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A.团结统一精神 C.勤劳勇敢精神

B.爱好和平精神 D.自强不息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体现的是自强不息、勤奋求学的进取精神,所以D符合题意,A、B、C排除。

【答案】 D 6.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下列对“中国精神”认识正确的有()①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种精神,经久不衰

③这种精神折射出中国人民坚持团结统一、自强不息 ④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实现“中国梦”

A.②③ C.③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阐释论证事物的能力。依据知识分析,“中国精神”为当代中国所具有,所以②错误;④夸大了中国精神的作用,故应排除。①③正确。

【答案】 B 7.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需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 C.爱好和平

B.团结统一 D.勤劳勇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再现能力。依据教材论述,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 A 8.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典故、名言、成语能反映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下列选项对应错误的是()A.土尔扈特东归——团结统一 B.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爱好和平C.精卫填海——自强不息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

【解析】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主要体现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因此,B对应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B 9.中国探月工程在圆满完成一期“绕”——绕月探测、二期“落”——月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任务,全面进入探月三期“回”——无人自动取样返回的任务阶段。为此,将首次实施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为“嫦娥五号”执行无人月球取样返回积累经验,可以说,这次任务技术新、难度大、风险高,需攻克气动力、气动热、防热、半弹道式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科研人员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齐心协力、自力更生、知难而上、艰苦奋斗、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经过3年多的攻关,实现了诸多创新。

依据材料,联系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探月工程科研团队是如何践行中华民族精神的。

【解析】 本题以探月工程科研团队实现技术创新为命题背景,并将中华民族精神相关知识作为切入点,重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探究论证问题能力,解答本题,依据材料分析归纳即可。

【答案】 ①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②中国探月工程科研团队无私奉献,践行了爱国主义精神;齐心协力则展示了团结统一的精神;自力更生、知难而上,践行了自强不息的精神;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体现了勤劳勇敢的精神;同时,他们实现科技创新,将我国探月技术向前推进一步,壮大和平力量,践行了爱好和平的精神。

[能力提升] 10.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格言:“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若一家”,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 B.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意识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理解认识能力。材料所述格言,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所以D项正确。

【答案】 D 11.“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雨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了()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解析】 诗人通过“我们有根”,表达了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这种精神对中华儿女有深远的影响,②④符合题意。③错误,①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12.歌为心声,从“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到“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从“我爱你,中国”到“我和我的祖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是因为()A.它们抒发了人们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B.它们表达了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要求 C.它们唱出了团结奋进这一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D.它们展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历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领悟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题意分析,A符合要求。B、D不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

【答案】 A 1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迫切需要涌现出一大批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先进人物,勇敢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群众的榜样、社会的楷模、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成为民族的脊梁是指要具有()①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②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勇于实践创造新文化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阐释论证问题的能力。依据知识分析,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所述内容不是成为民族的脊梁所需要具有的。

【答案】 B 14.2016年8月11日至18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在台湾举办,本次交易会主题为“书香两岸·情系中华”,由厦门市政府、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国出版协会和台北市出版商业同业公会、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共同主办。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已成为两岸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出版交流活动。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文化交流在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作用。【解析】 本题要求说明文化交流在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作用,首先要运用到文化的作用;同时,海峡两岸问题必然要涉及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分别说明各自在发展两岸关系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答案】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两岸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政治关系的发展。②中华文化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珍贵遗产与宝贵财富。两岸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发挥文化在消融彼此隔阂、加强心灵沟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③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两岸文化交流,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第二篇: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测评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礼记》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格言说明()A.中华民族富有创新的文化传统 B.不创新,中华文化就会失去生命力 C.创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 D.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诗体现了()A.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B.爱国主义精神 C.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3.北京申奥成功当晚,无数的国旗把长安街映得通红,无数的人纵情高呼:“中国万岁!”这集中体现了()

A.申奥成功对中国的意义重大 B.人们激动万分 C.中华民族大有希望

D.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精神力量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B.勤劳勇敢C.爱国主义D.自力更生

5.“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等格言,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A.爱好和平B.求同存异C.诲人不倦D.团结统一 6.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是()A.开拓创新B.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蕴涵传统美德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7.中华文化的精髓是()A.爱国主义精神B.民族精神

C.高尚的民族品格D.“和为贵”的精神

8.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正日益走向世界。这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第三篇: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

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

重、难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2.能力目标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民族优良品格,保持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基础知识梳理】(结合综合探究)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时代性)

①民族精神随着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

一、最佳选择题:

1.2012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1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

①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③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④为中华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时代增添了新内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红梅赞》《过雪山草地》《延安颂》《咱们的领袖毛泽东》《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一首首经典的红歌唤起了观众的红色记忆。这些歌曲之所以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是因为它们()

①是由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并积累下来的 ②充分表达了人们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③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④体现的爱国主义内涵为所有人所认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黑格尔说:“体现着时代精神的英雄们主宰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视野。”当下主宰中国人视野的时代精神是()A.中华民族精神B.社会主义文化 C.改革创新D.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4.2012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同20位来自首都各界的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建设国家的重任迟早要交给他们。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应有态度是()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少数伟人的事,个人只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行 ③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④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过程中,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 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6.《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A.①②③B.②③④

二、综合探究

7.材料一: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材料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C.①②④

D.①③④

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4分)

(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分)

(3)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8分)

第二框答案

1、A

2、B3、C4、C5、C6、A 7、29.(1)材料一说明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①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第四篇:2017高中政治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公开课教案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因为本课时内容较为抽象,可能会让学生感觉离他们的生活很遥远,如何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感知民族精神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就成为一大难点。所以,设计通过媒体片段,将身边事带进课堂,从媒体片段中更直接地感知,同时通过挖掘身边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爱国并非抽象而是具体的。【教材分析】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知识点是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模块中第三单元第七课的内容。从整体上看,该课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民族文化教育的整个链条中重要的一环,但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重点是在于将课本理论的东西用现实情境再现出来,从而更好地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加坚强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以及内涵 难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教学案例】

汶川地震的视频,温总理的“多难兴邦”“断臂王子刘伟”“奥运会和字”;李卫“跪行高考路”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翻开课本77页,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一框题“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讲授新课: 探究一

播放汶川地震视频,并让学生结合视频思考,谈谈对温总理那句“多难兴邦”的理解,学生:略

教师归纳:灾难为什么能够兴邦,不是因为灾难本身可以兴邦,而是在灾难中所涌现出来的团结的民族精神力量推动着我们,我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如98年水灾,03年非典,08年冰灾,还有地震,10年玉树泥石流,以及今年云南地震;在发生这些灾难的时候,我们特别能感受到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就是民族的精神;我们说灾难虽然是不幸的,但是灾难却也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变,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

归纳: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提问:为什么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1)它植根于辉煌的传统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中,更彰显于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形成)

(2)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作用)

过渡: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那中华民族精神有怎样的内涵呢,我们接下来看第二部分

探究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下面我们逐一来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团结统一;

有人说:中国人一个人是一条龙,十个人是一条虫;同学们觉得这种说法对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很早就意识到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够生存和发展;而这种意识慢慢的上升为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无论在国家兴旺发达还是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都发挥着强大的力量,我们可以从老师找的这些图片中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民族具有团结统一精神的一个民族。(展示图片)

教师:抗震救灾,奥运会56个民族一起出场;台湾各界反对台独;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思考:除了这些事例,同学们还想出哪些体现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的事例吗?

2、爱好和平

北京奥运会和字表演的展现(视频),并思考其展示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民族精神,我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这种精神,在奥运会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不管是中国“和”的思想的变化还是放飞和平鸽;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那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事例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爱好和平呢?

教师归纳:向外派维和部队;在解决朝鲜核问题上,坚持和平的对话方式解决。

3、勤劳勇敢

说到勤劳勇敢,我们同学们会想到什么事例? 学生:略

教师:说到勤劳勇敢,我们就会想到我们身边整天埋头在田里的干活的爸爸妈妈;就会想到在发生灾难面前我们中华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勇敢的精神;同学们看下下面的照片;(在田里干活的人民,98年抗洪救灾,03年非典,08年汶川地震)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4、自强不息

播放感动中国人物刘伟的视频;思考:里面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精神,你还知道有哪些名言典故或者事例体现这样的精神。

教师归纳:刘伟虽然没有了双臂,但是他却靠着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了中华民族;最终其在2012年2月份获得了感动中国人物奖;下面我们继续看体现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名言典故;

1、“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探究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以上我们学习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无一不体现着一个共同的主题: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所以我们要永远高扬着爱国主义的旗帜;

思考:举出古至今高扬着爱国主义旗帜的人物或者爱国主义行为的事例? 屈原、岳飞、文天祥、鲁迅、黄继光、邱少云、叶挺、杨靖宇、刘胡兰、钱学森~~~~~~~还有近期中华儿女反对日本侵占我国钓鱼岛的游行示威活动;这些都属于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人物或者行为;

过渡:从以上这些具体的人物,具体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例如在抗日战争中,我们主要体现的反对日本侵略者;而现在则体现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2)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

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设问:看图:你觉得下列这些行为属于爱国行为吗,为什么?

教师归纳:在9月27号全国大规模的反对日本侵占我国钓鱼岛的游行示威活动中,我们很多中华民族的儿女都能够有序的表达自己爱国的情绪;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出现了打砸抢烧事件,在这里我们无法判断这些行为是由于民族情绪过激行为导致的,还有有些人利用这次游行示威活动进行一些不正当行为,在这里可以用一句话评价他们的行为:真情可嘉,理性不足 【知识梳理】

【结束】:以奥运会开幕式林妙可的《歌唱祖国》结束此节课的内容 7.教学小结与反思: 这一课时起到衔接的作用,是第六课向第七课过渡的一课时,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看待文化的能力。但课时内容多,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而生成知识就非常的关键,这就要求各环节都非常的紧凑,因而事先一些活动的设计意图应该让学生了解,并做一定必要的准备。同时,知识的学习是教学的重头戏,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同样不能忽视,这也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个特点,因而如何设置情境、设置问题就非常的关键,因为这是一个导入,引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和参与,从而在知识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

【课堂练习】另外附上:

第五篇: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填空

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__与____。⑴ __是文化的基本载体。__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__时代。__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____。⑵ ____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____、_____为世界所仅有。

3、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____的奋斗密切相关。(2)实践证明:只有在______的领导和_____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3)今天,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想协调,既保持___,又体现___。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

2、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⑴____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__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____。⑵____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应用,具有___和___的特点。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____。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____,又保持着______。

4、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1)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__,又有各自的____。(2)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__,都是中华民族的__。(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____。(4)意义:多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____;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____和强大的_____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___,即____、____。所谓“求同存异”,就是_____________;所谓“兼收并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什么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以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爱国主义的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___。(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是__的,而不是___。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____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____,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____,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____,是中华民族__。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沧桑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_______。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为什么):

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

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____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_______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_________的必然要求。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_________的要求。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__,具有凝聚和动员____、展示____的重要功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_____的重要保证。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_________的需要。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2、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⑴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_________。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⑵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____________。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想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⑶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___________。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⑷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_________。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下载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1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业分层测评[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1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业分层测评[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M3U3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以选择题题型出现,又以组合选择题居多)中华文化 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的 源远流长 史书典籍——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第二单元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执教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累计节 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号部分要求同学背诵,其余部分要求同学理解 一、考点知识梳理 1、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自古以来,中华......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练习题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练习题 命题人:冼汉子 2014-03-10 1.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37634.8万人次受灾。灾害发生后,中央在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工作的同时,其......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本站推荐)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 华 文 化 的 基 本 特 征中 华 民 族 精 神古代辉煌的历程:雏形、统一、全盛、衰落 →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

    2018高中政治专题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同步3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1课时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之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如“......

    2010高三政治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精选五篇)

    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一)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中华文化的特征 3、中华文化的力量 (二)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2、中华民族......

    2014届新课标高中政治第一轮 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范文

    第7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③中华......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5篇范例)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学习目标: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之所以具有此特征的原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为什么及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