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强企业文化意识_构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增强企业文化意识,构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摘 要】 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企业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旅游相关企业必须增强文化内涵意识,全社会必须正确地认识旅游文化,“点、线、面”结合,共同提升旅游企业素质,才能构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关键词】 旅游产业;企业文化;优势
二十一世纪,旅游业飞速发展,人们对旅游概念再不陌生,对深化旅游企业文化内涵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旅游消费从根本上是对文化的消费。对于旅游企业来说,今天的竞争力是昨天的文化积累,今天的文化是明天的收益,旅游相关企业在高层次上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体验旅游企业文化,享受旅游企业文化,从而形成对旅游企业的内涵认识,形成认知。新的历史时期,旅游业面临全新挑战,如何增强企业文化意识已成为旅游学界共同探讨的课题。
一、旅游企业文化的内涵
旅游企业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有形的空间设备、资源和无形的服务效用为基础,在旅游消费服务领域中独立经营核算的经济单位。旅游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真正实行的价值观念就是旅游企业文化。它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还有相应的审美观、信念、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传统、企业风气以及组织机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等。从内容上讲,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旅游企业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旅游企业文化必须是先进文化。第二个层次是 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使旅游进入全新时期。第三个层次是旅游企业的文明程度要合乎时代的节拍。旅游企业文化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引领时代潮流的。
二、打好旅游企业“文化牌”的意义
计算机和网络使旅游进入了全新的时期,新生事物及新理念不断注入旅游的概念里。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旅游企业迫切需要职工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旅游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每个成员起导向作用。它能够引导和规范每一位员工的行为,让职工有强烈的责任感,形成持久的动力,变成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旅游企业文化还能使员工形成共同价值观,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三、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发展的思路
旅游企业应该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思维方式,要善于汲他人之精华,扬自己之长。
(1)打造传统文化,做好推陈出新的工作。我国旅游文化底蕴深厚,山川田园秀丽,文物古迹星罗,名人贤哲辈出。旅游企业文化是有本之木,有根之源,应该是富有生命力的。不同的历史造就不同的旅游文化,形成不同的旅游特色。大力开发我国旅游文化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强调群策群力的重要性。旅游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以人为本,只有加强人才培养,才能增强旅游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其共同的价值观念,培育国家和民族利益观念,才能实现真正意 义上的旅游经济的腾飞。
(3)培养特色观念。首先是行业特色,不能做得“四不像”,旅游行业的司机言行举止应该讲究规范性,接人待物不能像跑货运的;其次是要追求卓越,努力打造品牌特色。塑造一个优秀的品牌来代表企业形象,甚至代表一个地方的特色。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格局,这是我国很多旅游企业真正实现自身价值之所在。
(4)以适应旅游业新形势为旅游企业文化的导向。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休闲旅游产品和养生保健旅游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并逐渐成为国内外旅游界的一种趋势和潮流。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和文化满足,通过观光生态美景、体验生态环境、享用生态食品、感受生态文化等途径,从而达到消除疲劳、保健养生、发展自我之功效。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不懂创新的旅游企业就没有生存空间。将创新作为旅游企业追求的目标和企业文化精神的核心,这对旅游企业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点、线、面”结合,全社会共同打造旅游企业文化平台 按照从事旅游产品经营的产业链划分,旅游企业可分为(1)直接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饭店、餐馆、旅游商店、交通公司、旅游景点、娱乐场所等。(2)辅助旅游企业:包括管理公司、服务公司、影视公司、出版单位、通讯设施以及食品、卫生等生活服务部门和行业。(3)开发性组织:包括相关的政府机构、旅游院校、旅游科 研机构等。打造旅游企业文化平台,必须以政府导向为点,直接旅游企业强化文化意识为主线,辅助旅游企业组合成面。形成氛围,形成地方旅游行业企业文化特色。
1、政府支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为关键点。旅游文化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政府主导的重要性。实践证明,我国现阶段的旅游业发展,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是契合我国旅游业发展实际的。政府必须用良好的宏观文化环境来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政府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要有“大旅游”的发展思路,引导全社会共同打造优良品牌,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格局。
(二)政府要引导企业打造企业文化,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地方旅游吸引力。充分利用媒体宣传、举办和参加各类旅游交易会、举办特色节庆活动等,增强旅游吸引力。
(三)政府要加强旅游总体布局,深挖旅游企业文化,保持后劲,促进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政府要保障旅游资源开发和企业文化的开发同步。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旅游企业文化同步进场,保障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和长远性。
(五)政府要加强旅游队伍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管理,提高地域旅游服务声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充分利用“评级”、“考证”、“竞赛”等活动,将地域特色文化发扬光大,提升地区形象,提高旅游地知名度,引导旅游企业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
2、直接旅游企业相连成线。旅游相关企业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国有 企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三高”打造企业文化:一是要求高起点。各直接旅游企业要明白“站得高,才看得远”的道理;二是产品高质量。明确目标,才能打造相应的企业文化,才能“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三是高品位。员工必须高素质,才能形成应有的责任心,才能真正做好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3、旅游院校、社会社区形成辅助面。旅游院校的教学、科研直接向企业文化贴近,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旅游院校直接向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直接参与企业管理,另一方面企业人才进院校,学习先进理念,共同促进企业文化上档次;社区文化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各个社区的建筑风情、饮食习惯、服饰打扮、民俗节庆、歌舞乐奏等本身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源泉。社区形成的特色氛围有力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旅客来享受到的不仅仅表层次的自然风光,而且感受到社区居民的彬彬有礼的人文素质和热情洋溢的好客之道,与本地企业文化形成一道和谐的风景,形成独特的地域特色文化。
五、旅游企业“文化牌”前景展望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关联带动性强的产业。“点、线、面”结合,打造地方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文化高境界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会形成旅游企业工作的高效率,企业带给社会的必然会是产品的高质量,必然会带来旅游业的高速发展。
第二篇:麻城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麻城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麻城是红色古城、杜鹃花城,是全国红色旅游“1231”工程精品线路,是武汉城市圈的旅游服务基地。
境内地域广阔,森林覆盖率达49%。雄山秀水,山水田园,魅力天成,风景怡人,是旅游、观光、休闲、避暑的理想场所。
龟峰山的雄壮、五脑山的幽静、九龙山的神奇、杏花村的古韵、古杜鹃群落的芳菲、红色旅游的震撼、乡村农家乐的天然、屯兵扎寨的“古战文化”,历史人文的“名士文化”、红色根据地的“红色文化”、麻城孝感乡的“移民文化”、东腔戏曲的“民俗文化”,已成为麻城特色旅游品牌,享誉华中。
人文游、生态游、休闲游名冠荆楚,形成了三山(龟峰山、五脑山、九龙山)一村(杏花村)一线(红色旅游精品线)一大片(农家乐旅游)的旅游板块。拥有龟峰山、烈士陵园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杏花村、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博物馆三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乘马会馆和九龙山国家地质公园两个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乾坤造化,巨龙腾飞;胜地安然,有凤来仪。谷歌卫星地图发现,明山水库自然呈现“龙”形姿态,浮桥河水库自然呈现“凤”形姿态。东北龟山耸,西北凤展翅,东南吉龙飞,三灵聚显一地,构成奇特的地理景观,是祥瑞之地。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杜鹃花城已叫响全国。麻城有100万亩杜鹃林,其中龟峰山风景区有连片10万亩古杜鹃群落。2009年麻城古杜鹃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定为“中国面积最大的古杜鹃(映山红)群落”。2010年4月,来自7个国家的43位国际杜鹃花权威专家在麻城召开杜鹃花国际学术研讨会,一致认为:麻城杜鹃花(映山红)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集中、最古老、最壮丽的映山红群落。盛赞麻城杜鹃甲天下。
麻城旅游已形成了一日游、二日游等多项旅游产品,全市已建成开放景区10多处,200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65万人次,同比增长幅度居湖北省旅游景区之首。旅游发展的目标为:争创旅游强市、大别山旅游门户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
第三篇:莫厘峰: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
莫厘峰: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
【信息时间:2008-11-27阅读次数:45】【我要打印】【关闭】
王荣书记在市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号召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弘扬新时期苏州城市精神,用超前的眼光、开放的胸怀,敏锐把握大势,科学应对挑战,积极探索并走出一条符合苏州实际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这应该是苏州市委领导集体学习胡锦涛“6·25”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的全新的行动纲领。
要说苏州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毫无疑问是坚定不移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结果。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这些都是我们对这一时期伟大实践的概括和提炼。然而,古人有云:“成似容易却艰辛”,这里还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总结。单就区域经济理论中的比较优势而论,都说苏州紧靠上海是独特的区位优势,其实具有两重性,是把双刃剑,“大树底下种碧螺春”一说就隐含了这层意思。要不是聪明的苏州人抓住了浦东开发开放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漂亮地打出了“时间差”这张牌,巧妙地将国内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与国际经济技术梯度转移的后发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演化为自身发展的爆发力,机会稍纵即逝,苏州很可能至今仍然只能在一个低层面上作“小家碧玉”状缓慢发展。
当前,苏州正处在巩固小康成果、提高建设水平,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既承担着全面小康建设“补短”、“补软”、“补缺”的紧迫任务,又肩负着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使命。然而,我们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与当年相比却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苏州自身在长期高速运行之下所未能及时解决且日益积累起来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就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由此而引发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严重的瓶颈制约。在此新形势之下,沿袭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运行模式显然已经难以为继,苏州还能不能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关键还要看我们能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以全新的思路构筑区域发展的新优势。
我们当然不是离开了自身的发展实际去奢谈新的空泛的发展优势,而是立足自身条件和区域实际,以科学的时空观去谋求新的更多的发展时间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旦我们获得了新的发展时间和空间,也就获得了新的时空优势。
众所周知,苏州在上一轮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人口、资源和环境等等严峻的发展问题。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国际经济技术梯度转移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事实上,制造业的再次转移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已经初露端倪。而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谁在这一点上能够做到见事在先、谋事在前,及早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及早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谁就能赢得发展的先机,也就赢得了新的发展优势。
问题的另一面是,我们尽管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无庸讳言,事实上我们还始终未能脱出西方城市化道路的窠臼,这就必然带来一个空间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问题。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西方国家也早就在探索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问题,诸如区域城市、网络城市等等。而近一个时期以来日益显性化的生态环境恶化如蓝藻爆发等,也以铁的事实告诉我们,这决不是一个城市或一个行政区的问题,而是一个更大的区域发展空间问题。同样道理,谁在这一点上能够做到见事在先,谋事在前,主动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积极谋求区域共同发展的新空间,谁就能在未来的区域经
济一体化进程中赢得空间上的发展优势。
事实上,我们高兴地看到,苏州市委市政府近几年来已经在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上下了不少工夫,作了不少努力。如“三足鼎立”新思维的提出,“四大行动计划”的实施,还有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计划等等,其实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并且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譬如,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苏州的信息产业发展已经有了重大突破,信息化程度与上海、北京、深圳等少数城市一起进入国内“第一方阵”;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连续5年下滑的情况下去年第一次增加了1.5个百分点,且今年仍然保持良好的势头,服务外包也方兴未艾;更令人高兴的是这一次全委会把节能减排工作,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以“节约优先”、“环保优先”促进“两个率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同步提升。所谓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苏州在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的同时,目前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也必将逐一得到解决。
第四篇:构筑发展新优势再创农业新佳绩(农业结构调整)
构筑发展新优势 再创农业新佳绩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后,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安排,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积极开展春季农业生产,全乡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一、昂起四条“龙头”,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绩 为进一步加快我乡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乡里还先后两次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村支部书记赴河南等地考察学习,邀请了河南新乡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莅临讲课,建立了乡党政领导双孢菇种植示范基地,这些措施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全乡群众参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现已初步形成以北蔬菜、中柳条、南瓜果的经济作物种植格局,全乡柳条种植面积现已达到1100亩,新发展蔬菜种植面积100亩,瓜果300亩,同时,对全乡近2000亩秧板田和拾边地进行了综合开发与改造,在秧板田里发展以种菜为主的大小弓棚1000亩,在拾边地发展桑树、柳条、牧草、油菜、果树等1200亩,全乡粮经比例达到了7:3。调整了种植业品种结构,大力实施了“五改”工程,今年乡农技站从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购进了水稻良种豫梗6号2万斤,统一低价供种到农户,全乡良种推广率达100%。昂起了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龙头。我乡浅水域及湖滩涝地广阔,水草资源丰富,发展养鸭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乡党委、政府今年继续把发展养鸭业作为全乡农业的“一号工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积极为养殖户做好饲料供应、疫病防治及联系市场等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出台了有关奖励、贷款等优惠政策,采取了基地与户养相结合的方法,在全乡建立了南挖工庄河、王庄塌方区、赵楼顺堤河、800米大河东岸四个养鸭基地,乡、村两级加大投入,对每个基地都实现了“三通一平”(电通、路通、电话通,场地平整),每个基地都安排了2—3名机关工作人员负责督导、协调、指导,全乡养鸭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全乡养鸭(鹅)数量已达到10万只,其中蛋鸭3万只,肉鸭5万只,鹅2万只。养鸭数量在5000只以上的大户2户,2000只以上的10户,500—1000只鹅鸭养殖户40户。巩固提高了侣楼养鸡、王庄、南挖养牛、赵庙养兔等养殖专业村建设,积极建设曹庄村珍稀动物养殖专业村,现全乡养鸡12万只,兔2万只,猪200头,大牲畜80头,银狐等珍稀动物200余只。昂起了以鸭鹅为主的畜牧养殖业龙头。一是抓好水产品“一区三带”建设。即赵庙、王庄塌方区改造后的农渔业综合开发区、800米大河养殖带、苏北堤河养殖带、南挖工庄河养殖带。赵庙、王庄塌方区现已改造为上果下渔、上粮下渔效益明显的农渔业综合开发区。对三条养殖带进行了统一规划,共发展网箱1000余亩。二是实施了名优水产品开发。全面调整了水产品养殖结构,大力发展了名优特水产品养殖,河蟹、青虾、乌鳢、彭泽鲫等名优特水产品养殖面积已达1500亩。三是实施了矿区塌陷地的复垦改造。今年上半年,新开发改造矿区塌陷地600亩,其中渔池250亩,台田350亩,总面积达2000亩。昂起了以名优水产品为主的水产养殖业的龙头。
四、调整林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今年乡党委、政府把大力发展经济林果种植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引导群众种植冬枣、速生杨、葡萄、杏等,收到了较好效果。乡、村两级先后组织部分党员干部群众去沂水县参观了冬枣种植,去山亭区参观了葡萄种植,并举办了速生杨、冬枣培训班。乡、村两级还出台了奖励补助政策,完善了护林队伍。乡里规定每新建一处护林房奖励300元,新植树木每成活一棵年底奖励0.2元,各村都对群众购买的经济林果苗所需开支,给予一定的补助,这些措施激发了群众种植经济林果的积极性,全乡已营造速生杨树林350亩,栽植苗木25900棵,营造经济林100亩,栽植苗木3800棵,育林面积25亩,四旁植树4万余棵,砸三条25万墩,超额完成了县政府下达的林业生产任务。昂起了以经济林为主的林业龙头。
二、实施三项重点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去冬今春,乡里继续实施了“万米节水石渠工程”,共投入资金34万元,在曹庄村、南挖村新修石渠2000米,全乡石渠总长达11000米,基本实现了灌溉石渠网络化。为进一步做好抗旱准备,确保全乡插秧任务的顺利完成,近日,乡里又实施了两项重点工程。一是挖工庄河引水清淤工程,由于多年淤积,挖工庄河口河床较高,引水较为困难。为此,乡里投资10万余元,对近200米引水河进行了清淤;二是赵楼西站建设工程,原赵楼、侣楼等村2000余亩的灌溉任务,由于孔庄矿采煤塌陷影响,现已基本不能使用。乡里重新进行了选址,该站建设现已全面动工。两项工程全部竣工之后,可缓解赵庙乡6个行政村每到夏秋插秧季节缺水问题,必得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三、进一步加强了麦田管理 针对今年旱情严重的实际,今年入春,乡里就开动所有排灌站,对全乡8000余亩小麦普浇一遍返青水。乡农技站人员也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明白纸、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等,适时组织群众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施肥等,对小麦的丰产丰收提供了保证。现全乡小麦长势喜人,可望获得大丰收。
四、采取两路并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新突破 按照“信息导向,有序流动,严格管理,全面服务”的原则,今春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全乡农村劳力资源、技能特长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分类登记,建档立卡;乡党委、政府广开渠道,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劳力的就地转化能力和有序输出。在就地转化方面:一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出台了农村养殖业,高效农业重点扶持政策,在税收,环境上大力倾斜,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高收益的产业分流转移,目前,全乡已发展畜禽养殖专业户130余户,高效蔬菜大棚900亩,反季节林果等经济作物1600亩,从业人员1200多人,;二是以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为契机,重点扶持和培养10家龙头企业,今年又积极筹建6个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此外,铸造厂、裘皮工艺厂、鲁南网架厂等企业的扩建工程即将完工,民营企业吸纳劳动力人数可达3600余人;三是实施小城镇建设二期工程,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聚集,发展二、三产业,现在小城镇从事经贸、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200余人。在外出转移方面: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搞好与现已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实施“一带一”活动,即保证每一名外出务工人员必须带出至少一名务农劳动力。劳务输出不
仅使大批农田集中到种田能手的手中,开成规模经营,而且使务工人员带回了资金和技术,目前已有数人回乡办厂、经商,为我乡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截至目前全乡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已达到6300人。其中在本乡内从事养殖、加工、销售、商贸、工贸、流通、服务等行业的人达5100人,外出务工的达1200余人。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民营经济发展强劲 乡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全乡招商引资工作势头强劲,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全乡新开工建设民营工企业6个,引资额达380万元。其中有蔡高科引资70万元,新建高科消防工程公司,主要生产消防涂料、消防堵料;王勇引资160万元,新建轻钢厂,主要生产网架用轻钢等;曹庄村群众引资30万元,新上铸造厂及车床加工厂各一处,乡机关人员与赵庙村群众合资20万元,积极筹建鱼产品加工厂;全面启动了玻璃钢厂生产,第一批引进资金100万元已到位。乡党委、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乡里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任主任,分管书记、纪委书记任副主任,经委、信用社、派出所、土管、司法等部门负责人为委员的招商委员会,全力抓好招商引资,为投资者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服务、信贷支持。为进一步强化乡村两级干部招商引资责任,乡里把引资任务分解到每个党政成员及村支部书记身上,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有担子。
二、加大宣传,强化手段。采取政府招商与企业招商相结合,专业人士招商与民间招商相结合,政策招商与感情招商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多种手段并用亲商招商。乡里组织了党政领导、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等到广州、深圳等地参观考察,各村也组织了部分党员干部外出学习考察招商引资,进一步解放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增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信心。乡里统一印制了《赵庙乡招商引资指南》,《致赵庙乡籍在外人士的一封信》,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吸引他们来乡投资。
三、建好载体,优化环境。在完成小城镇一期工程商品房建设、路灯安装、绿化美化的基础上,今年又全面启动了小城镇二期工程建设,小城镇已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商贸园区。在乡驻地规划建设了民营工业园区,加大投资,实现了园区内的“四通一平”即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场地平整,现已有两家民营工企业进驻园区。
第五篇:构筑发展新优势再创农业新佳绩(农业结构调整)
构筑发展新优势 再创农业新佳绩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后,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安排,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积极开展春季农业生产,全乡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一、昂起四条“龙头”,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绩 为进一步加快我乡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乡里还先后两次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村支部书记赴河南等地考察学习,邀请了河南新乡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莅临讲课,建立了乡党政领导双孢菇种植示范基地,这些措施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全乡群众参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现已初步形成以北蔬菜、中柳条、南瓜果的经济作物种植格局,全乡柳条种植面积现已达到1100亩,新发展蔬菜种植面积100亩,瓜果300亩,同时,对全乡近2000亩秧板田和拾边地进行了综合开发与改造,在秧板田里发展以种菜为主的大小弓棚1000亩,在拾边地发展桑树、柳条、牧草、油菜、果树等1200亩,全乡粮经比例达到了7:3。调整了种植业品种结构,大力实施了“五改”工程,今年乡农技站从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购进了水稻良种豫梗6号2万斤,统一低价供种到农户,全乡良种推广率达100%。昂起了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龙头。我乡浅水域及湖滩涝地广阔,水草资源丰富,发展养鸭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乡党委、政府今年继续把发展养鸭业作为全乡农业的“一号工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积极为养殖户做好饲料供应、疫病防治及联系市场等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出台了有关奖励、贷款等优惠政策,采取了基地与户养相结合的方法,在全乡建立了南挖工庄河、王庄塌方区、赵楼顺堤河、800米大河东岸四个养鸭基地,乡、村两级加大投入,对每个基地都实现了“三通一平”(电通、路通、电话通,场地平整),每个基地都安排了2—3名机关工作人员负责督导、协调、指导,全乡养鸭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全乡养鸭(鹅)数量已达到10万只,其中蛋鸭3万只,肉鸭5万只,鹅2万只。养鸭数量在5000只以上的大户2户,2000只以上的10户,500—1000只鹅鸭养殖户40户。巩固提高了侣楼养鸡、王庄、南挖养牛、赵庙养兔等养殖专业村建设,积极建设曹庄村珍稀动物养殖专业村,现全乡养鸡12万只,兔2万只,猪200头,大牲畜80头,银狐等珍稀动物200余只。昂起了以鸭鹅为主的畜牧养殖业龙头。一是抓好水产品“一区三带”建设。即赵庙、王庄塌方区改造后的农渔业综合开发区、800米大河养殖带、苏北堤河养殖带、南挖工庄河养殖带。赵庙、王庄塌方区现已改造为上果下渔、上粮下渔效益明显的农渔业综合开发区。对三条养殖带进行了统一规划,共发展网箱1000余亩。二是实施了名优水产品开发。全面调整了水产品养殖结构,大力发展了名优特水产品养殖,河蟹、青虾、乌鳢、彭泽鲫等名优特水产品养殖面积已达1500亩。三是实施了矿区塌陷地的复垦改造。今年上半年,新开发改造矿区塌陷地600亩,其中渔池250亩,台田350亩,总面积达2000亩。昂起了以名优水产品为主的水产养殖业的龙头。
四、调整林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今年乡党委、政府把大力发展经济林果种植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引导群众种植冬枣、速生杨、葡萄、杏等,收到了较好效果。乡、村两级先后组织部分党员干部群众去沂水县参观了冬枣种植,去山亭区参观了葡萄种植,并举办了速生杨、冬枣培训班。乡、村两级还出台了奖励补助政策,完善了护林队伍。乡里规定每新建一处护林房奖励300元,新植树木每成活一棵年底奖励0.2元,各村都对群众购买的经济林果苗所需开支,给予一定的补助,这些措施激发了群众种植经济林果的积极性,全乡已营造速生杨树林350亩,栽植苗木25900棵,营造经济林100亩,栽植苗木3800棵,育林面积25亩,四旁植树4万余棵,砸三条25万墩,超额完成了县政府下达的林业生产任务。昂起了以经济林为主的林业龙头。
二、实施三项重点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去冬今春,乡里继续实施了“万米节水石渠工程”,共投入资金34万元,在曹庄村、南挖村新修石渠2000米,全乡石渠总长达11000米,基本实现了灌溉石渠网络化。为进一步做好抗旱准备,确保全乡插秧任务的顺利完成,近日,乡里又实施了两项重点工程。一是挖工庄河引水清淤工程,由于多年淤积,挖工庄河口河床较高,引水较为困难。为此,乡里投资10万余元,对近200米引水河进行了清淤;二是赵楼西站建设工程,原赵楼、侣楼等村2000余亩的灌溉任务,由于孔庄矿采煤塌陷影响,现已基本不能使用。乡里重新进行了选址,该站建设现已全面动工。两项工程全部竣工之后,可缓解赵庙乡6个行政村每到夏秋插秧季节缺水问题,必得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三、进一步加强了麦田管理 针对今年旱情严重的实际,今年入春,乡里就开动所有排灌站,对全乡8000余亩小麦普浇一遍返青水。乡农技站人员也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明白纸、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等,适时组织群众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施肥等,对小麦的丰产丰收提供了保证。现全乡小麦长势喜人,可望获得大丰收。
四、采取两路并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新突破 按照“信息导向,有序流动,严格管理,全面服务”的原则,今春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全乡农村劳力资源、技能特长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分类登记,建档立卡;乡党委、政府广开渠道,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劳力的就地转化能力和有序输出。在就地转化方面:一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出台了农村养殖业,高效农业重点扶持政策,在税收,环境上大力倾斜,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高收益的产业分流转移,目前,全乡已发展畜禽养殖专业户130余户,高效蔬菜大棚900亩,反季节林果等经济作物1600亩,从业人员1200多人,;二是以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为契机,重点扶持和培养10家龙头企业,今年又积极筹建6个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此外,铸造厂、裘皮工艺厂、鲁南网架厂等企业的扩建工程即将完工,民营企业吸纳劳动力人数可达3600余人;三是实施小城镇建设二期工程,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聚集,发展二、三产业,现在小城镇从事经贸、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200余人。在外出转移方面: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搞好与现已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实施“一带一”活动,即保证每一名外出务工人员必须带出至少一名务农劳动力。劳务输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