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体化模式在电力施工企业中的运用
一体化模式在电力施工企业中的运用
电力施工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管理水平停滞在解决事务性问题的基础上,没有实行科学管理,标准化管理不够细化,信息化管理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职能部门各自为政,互相支援不够,没有形成能持续提升管理水平的机制。要使企业管理水平真正提高还需依靠企业的内功,而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能充分利用企业自身员工的潜力,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是一种具备自我超越能力的管理模式。
步 骤
实施科学化。实施科学化,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多方收集原始数据,用头脑风暴法、直方图、因果图、运筹学、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现有管理方案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和原因,按发扬合理因素摒弃不合理因素的原则,设计一项或多项有针对性的科学解决方案。科学方案的设计应建立在系统思考的基础上,不能仅从本人、本部门、本流程出发,需要综合分析各部门、管理流程的不同需求,协调各方的矛盾。科学方案经过论证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试运行阶段要做好出现不良结果的预防措施。通过对试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正反二方面的经验,使方案逐步完善。
实施标准化。科学方案通过实践检验后,经有经验的专家论证,把确实有价值的科学方案归纳成为企业的知识文件,由企业的知识管理部门归档,这样个人、部门的有价值的知识被转化为企业的知识,可以为全企业共享。企业的知识不一定都能成为标准,标准应该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和大众性,企业要有专门人员负责企业的知识和标准化管理。
实施信息化。没有计算机管理的时候,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对同一个信息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因为计算机不容易识别相同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在标准制定好后,还需要按照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要求对标准具体化,消除歧义性。其中流程标准具体化后被编成计算机程序在信息系统内运行,数据标准具体化为可被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格式和内容,由数据库管理。
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存在自我超越的能力,任何一项管理做得好,都对其他二项管理有促进作用,反过来也促进自身的管理水平。
要 点
组织建设。班组是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起点和终点,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qc活动,建立共享知识的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要抓好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三角管理的分项负责工作,科学地分析和完善方案,创建和丰富标准知识库,向信息化部门提供优化的标准。决策层要做好协调工作,包括标准接口的衔接、各部门任务重新分配、跨部门跨流程的协调等工作,并做好组织培训的领导工作。
加强培训。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是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是电力施工企业由于长期习惯于粗放管理,工作凭经验和定性分析,要短期转变管理模式非常困难,需要加强多方面的管理培训,不仅要培训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要培训员工转变落后观念的意识。要对企业的决策层到执行层全面培训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方法和理念。
制定有效的机制。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改革原有管理体系,必然会重新分配工作任务,因此要鼓励员工创新,开展群众性的创新活动,对提高公司软实力的员工和部门给予奖励,在实施过程要有反馈和监督机制,定期进行效果检验。企业要建立崇尚科学和民主的学习氛围,避免盲目的权力和专家崇拜,同时也要培育执行力文化。
解决富余员工问题。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要求企业管理模式扁平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变革过程中会出现富余人员。如果一岗多人,不仅无法使员工充分发挥才能,还会增加管理难度,降低管理水平。电力行业存在一些计划经济体制时遗留下来的问题,不妥善解决好富余员工安置问题,会使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无法深入开展。
防止伪造数据。实施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不能设二笔帐,分别用于实际操作和应付检查。数据是检验方案的依据,夹杂伪数据的处理结果不能体现规律,不仅起不到预测作用,而且会造成决策错误。部分标准是通过统计大量数据总结出来的,伪数据的存在将长期影响决策的准确性。电力施工企业存在报喜不报忧现象,信息系统内缺乏不合格的数据,因为不合格数据可能会被当事人或利益相关方修改以逃避责任。不合格数据的出现,有当事人的直接原因,更有深层次的管理原因,删除不合格数据的同时使公司丧失了改进管理水平的机会,对企业的损失非常大。
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种企业内功的修炼,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其显性的效果需要一段时间,要有耐心,相信理论的指导作用。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市场竞争开始激烈,电力施工企业决策人需要认准方向,合理利用好各种人才,克服重重阻力,稳步推进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虽然是通过对电力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所得,但对具有相似管理模式的组织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第二篇:“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摘要:当今在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商务礼仪课程实用性较强的特点,本文从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及考试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商务礼仪;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4-0082-0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商务礼仪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也是一门与职业需求联系十分紧密的课程,在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中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以商务职业活动为主线,整合教学内容
商务礼仪课教学内容的取舍和编排应遵循职业性原则,即从商务职业活动和职业需求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安排教学顺序。
我们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和岗位工作分析,明确了岗位所需能力要求,从而确立了商务礼仪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见图1)。在课程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设计课程能力训练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打破传统的按照知识体系进行教学的模式,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将模块化教学体系分为3个大模块,11个子模块。3个大模块为:商务人员个人形象礼仪,商务人员日常交际礼仪,商务人员常用公务礼仪,每个模块都有为实现能力目标而设计的综合和单项能力训练项目,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这些综合和单项能力训练项目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关支撑知识,实现相应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以及素质目标。
以“讲―示―训―指―评”为基本环节,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将课堂搬到可以进行实地操作的实验实训室。在真实的环境里,教师演练操作、讲解技巧,学生及时实践,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中,为仿真未来就业岗位,各班成立了6~8个模拟公司,各模拟公司都有具体的公司名称、公司简介、产品(服务)说明、组织机构以及自己制作的名片,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经历在公司任职。教学过程中所有的能力训练项目、情境模拟实训都是在仿真模拟公司间进行。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边讲授,边示范,边训练,边指导,边启发,边评价,形成“讲授―示范―训练―指导―评价”环环紧扣且逐步深入的教学环节。教学场所也由教室搬到实训室和形体室。例如,学习商务人员日常交际礼仪中的见面礼仪时,教学场所设在文秘实训室(模仿公司办公室布置),教师边讲授称呼礼、握手礼、介绍礼、名片礼,边示范动作要领等,学生边练习,教师边指导,然后,要求将称呼礼、握手礼、介绍礼、名片礼仪等在两个模拟公司之间举行业务洽谈会时进行演练,其他模拟公司的学生进行观看、讨论、指出不足,最后教师进行评价。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做,激发了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其职业岗位意识得到训练,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以及职业素养得到提升。
以“教学做”三合一为原则,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讲授法已不能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无法完成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按“教学做”三合一的原则,根据不同模块的内容特点,采用灵活多样且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
示范互动法教师示范与学生个体感受、集体感知训练相结合。采用互动法,可使学生更直观地从教师现场示范的过程中学习,并即刻亲身实践,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学生如何系领带、如何使用西餐餐具等内容时,教师应现场示范,学生跟随实践,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行为训练法在进行商务礼仪的举止和仪态教学时,教师首先对知识要点进行阐述,让学生了解礼仪规范的具体做法,再对其进行实践训练,安排学生分组练习、演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为了更好地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点评,纠正不雅行为,这样可促进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商务礼仪的知识。
情境模拟法是行为训练法的延伸和发展,可以将多种单项技能融合在某一个具体的情境当中,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实战演练,通过模拟,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求得理论的升华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进行“产品推销情境礼仪演练”综合实训时,学生6~8人一组成立模拟公司,就本公司某一产品推销或与其他公司就开发某一合作项目模拟一个场景,将日常见面礼仪、电话礼仪、餐饮礼仪、仪表礼仪、接访礼仪等运用于其中进行演练。此训练项目提前一周布置,学生积极性很高,各组首先进行对白和场景设计,道具准备,再进行排练,上课时在实训室仿真模拟演练,通过学生互相打分和教师评分,选出1~2个优秀小组和6~8个最佳个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讲评。
任务驱动法是以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为主线,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中。教师安排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不断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在探求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加强了探索创新精神。例如,在讲授服饰礼仪时,首先教师布置两个任务:任务一: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某公司正在举行盛大的商务酒会,时间:下午2?s00~5?s002点,地点:office manager的私人花园内。请问女士将如何穿戴入场,男士应如何穿戴入场?任务二:某公司招聘公关部经理,你去应聘面试,将如何着装?学生通过看书,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完成设计任务,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说明,教师进行评估、讲解、总结。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以做定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改进考试考核方式,以形成性考核为主
考试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考试考核方式必须与教学模式相适应,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因此,必须改进传统的期末一次性考试的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形成性考核,提高技能考核和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但同时应考虑到知识与技能并重,形成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力求考核项目涵盖学生的能力、知识、态度,突出能力考核,各项考核项目分值合理,比例适当;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要用项目任务完成的效果来考核,考核方式要易于操作,对每个学生必须有单独考核的内容;知识考核要以对“知识运用”的考核为主,而不是仅仅考核知识本身。本门课程采用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相适应,以考核能力为目的,以形成性考核为主要手段的考核方式,形成性考核旨在考查学生在课程(技能与知识)学习期间的学习表现,记录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关注学习的总体目标,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以期对学生自觉学习、提高综合能力产生作用。考核内容应与课程的教学内容(技能训练与知识学习)紧密结合,即教什么、练什么就考什么。具体的考核方式和成绩分配见表1。
职业素养考核(20%)这一部分重在考核学生平时的到课情况、上课表现和个人礼仪习惯养成情况,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很注重员工精神风貌、言谈举止,是否遵守规章制度,是否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团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方面的素质。因此,对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素质的养成十分必要。通过对职业素质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引导、激励他们增强信心、走向成功。
第三篇:浅谈准时化采购模式在企业中的运用范文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I 第一章 绪论..........................................................5 第一节 研究背景....................................................5 第二节 研究意义....................................................5 第二章 准时化采购的相关理论.........................................6 第一节 准时化采购的产生............................................6 第二节 准时化采购的基本思想及内涵..................................6 第三节 准时化采购的主要表现........................................6 第三章 准时化采购在企业中的运用.....................................7 第一节 准时化采购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7 第二节 海尔集团准时化采购的成功运用................................7 第四章 准时化采购模式在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8 第一节 质量问题....................................................8 第二节 库存的积压和缺货............................................8 第三节 合作问题....................................................9 第四节 信息泄露和知识流失..........................................9 第五章 对策及建议....................................................9 第一节 组建准时化采购团队..........................................9 第二节 制定采购计划................................................9 第三节 选择最佳的供应商...........................................10 第四节 培训供应商,确定共同目标...................................10 第六章 结论.........................................................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3
浅谈准时化采购模式在企业中的运用
摘要:采购活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是最重要的环节。企业若不能按时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则后面的生产和销售工序无从谈起,且采购成本的高低对企业的总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采购进行管理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工作。而准时化采购是一种先进的采购模式,它不但能够最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而且可以最大地消除库存、最大限度地消除浪费、节约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本文介绍了准时化采购的基本原理、准时化采购模式在企业中的运用,以及准时化采购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采购 准时化采购
供应商
I
II
Discussion on JIT purchasing patterns in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Abstract: The procurement activity as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ctivities of the starting point, is a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If the enterprise fails to buy the necessary raw materials, is behind the production and sales processes mentioned, and procurement costs of the total cost of business has a great impact, so th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i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work.And JIT purchasing is an advanced mode of procurement, it not only can best meet the needs of users, but also can eliminate inventory, maximize the elimination of waste, save cost, improve enterprise beneficial resul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JIT purchasing, JIT purchasing patterns in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as well as JIT purchasing mode in some of the problems.Key words: procurement
punctual procurement suppliers
III
IV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一体化越来越深,越来越强的挑战也就摆在了我们面前。新一轮的经济危机,使得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不断涌现并逐渐改进的各种科学管理模式成为了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在传统观点下,企业只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在生产环节或流通环节,忽视采购的重要性,采购的目标是以最低的价格购买生产所需的原料。采购管理工作的重心是与供应商之间的商业交易活动,虽然质量、交货期也是采购过程中的考虑因素,但对这两者都是通过事后把关的方式来进行控制,如到货验收等,交易过程的重点放在价格的谈判上。因此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采购的局限性越来越突显出来。在众多的现代化企业生产组织过程中,劳动占成本比重越来越少,原材料和外购件的成本约占产品成本的70%~80%, 采购环节每降低1%的费用, 企业利润就增加5%~10%。1成本比重大、资金占用多的采购和物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问题, 要想降低成本就必须消除库存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准时采购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采购模式和管理哲理,就是为了消除库存和不必要的浪费而进行的持续性改进。它把适当数量的适当产品在适当的时间里供应到适当的地点。这使得它既能保证物资的供应,又能把库存量压缩至最小限度,甚至是零库存。正是这样的准时采购模式使现代化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现代企业在在运用准时化采购模式时,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也有一些问题存在。由于在现代供应链管理中采购问题离不开供应商的选择与合作,所以这也是比较容易发生失误而导致准时采购模式不能发挥到最好的效果的地方。常见的问题有如下几个:
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的质量问题;由于生产企业或供应商出现生产中断的意外情况导致的库存积压和缺货;供应商在合作时缺乏必要的主动性,会给企业带来合作风险;供应商和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关系,带来的信息泄漏和知识流失。
第二节 研究意义
在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以获得良好的经营利润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难题。现代企业运用准时化采购模式,根据其原理,在所有活动中,只有当需求进行的时候才接受服务,才是最合算的。即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把需要的品质和数量,提供到所需要的地点、才是最节省、最有效率的。它是一种基于需求的采购,是以拉动系统作为前提的。这说明准时化采购是一种关于物资采购的全新的先进的思路,企业实施准时化采购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于彦.准时化采购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第07期
第二章 准时化采购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准时化采购的产生
最初,JIT只是作为一种减少库存水平的方法,而今,它已成为一种管理哲学。这种管理哲学的精髓,就在于它的“非常准时化”、“最大限度地消除浪费”的思想。JIT采购的产生源于1973年爆发的全球石油危机及由此所引起的日益严重的自然资源短缺,这对当时靠进口原材料发展经济的日本的冲击最大。生产企业为提高产品利润,增强公司竞争力,在原材料成本难以降低的情况下,只能从物流过程中寻找利润来源,降低由采购、库存、运输等产生的费用。这一方法最初由日本丰田公司提出并应用,而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随后,其他许多日本公司也采用这一技术,它为日本经济的崛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日本企业的崛起,引起了西方企业界的普遍关注。西方企业家追根溯源,认为日本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采用JIT采购技术和管理思想,是其在国际市场上取胜的基础。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JIT的研究和应用,并将它用于生产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有关资料显示,1987年已有25%的美国企业应有JIT采购技术,现在绝大多数美国企业仍在采用JIT采购技术。因为JIT采购已从最初的一种减少库存水平的方法,发展成为一种内涵丰富,有特定知识、原则、技术和方法的管理哲学。2 第二节 准时化采购的基本思想及内涵
准时化采购的基本思想是:把合适数量、合适质量的物品,在合适的时间供应到合适的地点,最好地满足用户需要,即将必要的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生产线,并且只将所需要的零件、只以所需要的数量、只在正好需要的时间送到生产线。
准时化采购的内涵主要包括:
·品种配置。保证品种的有效性,拒绝不需要的品种。·数量配置。保证数量的有效性,拒绝多余的数量。·时间配置。保证所需的时间,拒绝不按时的供应。·质量配置。保证产品质量,拒绝次品和废品。3 第三节 准时化采购的主要表现
·与传统采购面向库存不同,准时化采购时一种直接面向需求的采购模式。它的采购送货是直接送到需求点上。
·用户需要什么,就送什么,品种规格符合客户需要。
·用户需要什么质量,就送什么质量,品种质量符合客户需要,拒绝次品和 23 梁军,王刚.采购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第202页
梁军,王刚.采购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第203页
废品。
·用户需要多少,就送多少,不少送,也不多送。
·用户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送货,不晚送,也不早送,非常准时。·用户在什么地点需要,就送到什么地点。
这几条,既做到了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又使得用户的库存量最小,用户不需要设库存,只在货架上(或在生产线边)有一点临时的存放,一天销售完毕(一天工作完,生产线停止时),这些临时存放就消失,库存完全为零,真正实现了零库存。4
第三章 准时化采购在企业中的运用
第一节 准时化采购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准时化采购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日本的丰田公司产生准时生产以来,随着日本公司在海外的发展,其在欧美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很快,尤其是美国在理论上的发展为精益生产,实践上以戴尔、沃尔玛等的应用为代表,表现出强大的优势及生命力。欧洲一些公司也纷纷效仿采用或准备采用准时采购战略。
目前国内发展较快的一些著名企业如海尔、TCL等也都实行了准时采购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也有部分中小企业在采购上还是按传统的方式,只是比较关注供应商的选择和如何谈判价格,至于新的采购模式—准时采购有何优点以及如何实施,则未全了解。
第二节 海尔集团准时化采购的成功运用
海尔集团实行准时化采购,每年可以为公司节约上亿元。海尔物流的特色是借助物流专业公司力量,在自建基础上小外包,总体实现采购JIT、原材料配送JIT和成品配送JIT的同步流程。同步模式的实现得益于海尔的现代集成化信息平台。海尔用CRM与BBP电子商务平台架起了与全球用户的资源网、全球供应链资源网沟通的桥梁,从而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提高了海尔对订单的响应速度。
海尔物流整合了集团内分散在28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仓储配送,通过整合内部资源,来获取更优的外部资源,建立起强大的供应链资源网络。
海尔实行并行工程,一批跨国公司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不但保证了海尔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大大加快了开发速度。海尔采购订单滚动下达到供应商,一般的订单交付周期为10天,加急订单为7天。战略性物资如钢材,滚动每个月采购一次,但三个月与供应商谈判协商价格。另有一些供应商通过寄售等方式为海尔供应,即将物资存放在海尔物流中心,但在海尔使用后才结算,供应商可通过B2B网站查询寄售物资的使用情况,属于寄售订单的海尔不收取相关仓储费用。
海尔的BBP采购平台由网上订单管理平台、网上支付平台、网上招标竞价 4 王槐林.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第142页
平台和网上信息交流平台有机组成。网上订单管理平台使海尔100%的采购订单由网上直接下达,同步的采购计划和订单,提高了订单的准确性与可执行性,使海尔采购周期由原来的10天减少到了3天,同时供应商可以在网上查询库存,根据订单和库存情况及时补货。网上支付平台则有效提高了销售环节的工作效率,支付准确率和及时率达到100%,为海尔节约了近1000万的差旅费,同时降低了供应链管理成本,目前海尔网上支付已达到总支付额的20%。网上招标竞价平台通过网上招标,不仅使竞价、价格信息管理准确化,而且防止了暗箱操作,降低了供应商管理成本,实现了以时间消灭空间。网上信息交流平台使海尔与供应商在网上就可以进行信息互动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强化合作伙伴关系。除此之外,海尔的ERP系统还建立了其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将用户信息同步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实现以信息替代库存,接近零资金占用。
在采购JIT环节上,海尔实现了信息同步,采购、备料同步和距离同步,大大降低了采购环节的费用。信息同步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实现了准时采购。采购、备料同步,使供应链上原材料的库存周期大大缩减。目前已有7家国际化供应商在海尔建立的两个国际工业园建厂,爱默生等12家国际化分供方正准备进驻工业园,与供应商、分供方的距离同步有力保障了海尔JIT采购与配送。5
第四章 准时化采购模式在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准时化采购方式有降低库存、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价格的优势,但实施准时采购的企业当中曾经有33%的企业发生过生产停顿的现象,准时采购方式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
第一节 质量问题
准时化采购要求采用较少的供应商,甚至单源供应,这意味着一旦供应商出现质量问题,将导致采购方所有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存在质量问题,产品的质量问题关乎企业的生命;准时化采购中,需求方会给供应商发免检证书,这种做法虽然使整个供应链显得更加流畅,但是免检可能把有质量问题的原材料带到生产车间,这给企业带来了质量风险。
第二节 库存的积压和缺货
库存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库存增加,另一方面是缺货。在供应链的准时化采购中,生产企业或者是供应商,都有可能出现生产中断的意外情况。如果制造商的生产中断,在制品库存会增多,而如果是供应商的生产中断,会使得制造商缺货。另一个因素是供应链管理要求由供应商来管理库存,供应商进行库存管理时,如果出现对需求预测不准,就会失去对库存控制的准确性,增加缺货发生的概率。一般情况下,采购的数量越大在价格上得到的优惠越多,同时因采购次数减少,采购费用会相对降低,但一次进货数量过大容易造成积压。如果 5 采购案例:海尔的准时采购[EB/OL].http:///?18061.html
一次采购的数量过小,不但在价格上得不到优惠,还要承担因供货不及时而造成停产待料的风险。
第三节 合作问题
我国目前有些企业的状况是企业管理者思想落后,员工素质低下,主要表现为本位主义思想、短期行为严重,没有充分重视企业的未来利益,没有真正意识到积极合作对双方的好处,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会导致合作产生问题;供应链环境下,制造商和供应商是互利的合作战略伙伴关系,这导致供应商对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兴趣的下降,而准时制采购交付总是会增加供应商的库存成本,采购商的库存成本会相应减少,因而供应商在合作时缺乏必要的主动性,这给企业带来了合作风险。
第四节 信息泄露和知识流失
供应链管理和准时化采购都有价格信息共享和交流的需求,这些共享的信息包括制造商向供应商提供的生产计划和作业数据。这些是企业得以生存和维持竞争力的重要私有信息,将这些信息在合作伙伴中共享,会产生情报泄露的风险。
知识流失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核心知识由于合作关系流入合作伙伴企业,如关键技术、产品配方等;另一方面是自己企业的核心员工流入合作伙伴企业。
第五章 对策及建议
要解决准时化采购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第一节 组建准时化采购团队
准时化采购团队有3个责任:寻找资源、商定价格、发展与供应商的协作关系并不断改进。因此专业化的高素质采购队伍对实施准时化采购至关重要。准时化采购团队要制定准时化采购的操作规程,协调企业内部各有关部门的运作、协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运作等。一般应成立两个团队:一个是专门处理供应商事务的团队,该团队的任务是培训和指导高能供应商的准时化采购操作、衔接供应商与本企业的操作流程、认定和评估供应商的信誉、能力,与供应商谈判、签订准时化供货合同,向供应商发放免检签证等;另一个团队是专门协调本企业各个部门的准时化采购操作、制定作业流程、指导和培训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检验、监督和评估。团队成员应充分了解和认识准时化采购思想和具体方法,必要时要进行专门的培训。
第二节 制定采购计划
企业首先要明确采购目标,要有针对性的制定采购策略,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分阶段改进当前传统采购的措施,包括减少供应商的数量、供应商的评价、向供应商发放签证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与供应商一起商定准时制采购的目标和有关措施,保持经常性的信息沟通。此外,还要制定生产计划,制造商应向供应商提供综合的、稳定的生产计划和作业数据。综合的、稳定的生产计划和作业数据可以使供应商及早准备,精心安排其生产,确保准时、按质按量交货。
第三节 选择最佳的供应商
供应商和企业之间互利的伙伴关系,意味着双方充满了一种紧密合作、主动交流、相互信赖的和谐气氛,共同承担长期协作的义务。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发展共同的目标,分享共同的利益。企业可以选择少数几最佳供应商作为合作对象,抓住一切机会加强与他们之间的业务关系。要精选少数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选择供应商应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产品质量、供货情况、应变能力、地理位置、企业规模、财务状况、技术能力、价格、与其他供应商的可替代性等。
第四节 培训供应商,确定共同目标
准时化采购是供需双方共同的业务活动,单靠采购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供应商的配合,只有供应商也对准时化采购的策略和运作方法有了认识和理解,才能获得供应商的配合,因此,需要对供应商进行教育和培训。通过培训,大家取得一致的目标,相互之间就能够很好地协调做好采购的准时化工作。
第六章 结论
实行准时化采购效益非常好,操作也非常简单,但对企业管理基础和信息化建设基础要求较高,因此,国内许多企业尚未采用。但是作为一种先进的采购方法,由于能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准时化采购模式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内企业的了解和重视,推广和应用已是国内企业发展的必然需要和大势所趋。国内企业要开展准时化采购,只有未雨绸缪,尽快了解和探索准时化采购的原理和方法,才能达到一旦实施起来运筹帷幄、事半功倍的效果,早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本文旨在对准时化采购模式在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供企业参考。
参考文献
梁军,王刚.采购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02~203 李雅萍.采购物流[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250~253 王槐林.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142~143 曹翠珍.供应链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41~146 [1][2][3][4]
[5]牛鱼龙.经营物流:采购与销售[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5~7 [6]盖起军.生产运营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330~334 [7]采购案例:海尔的准时采购
[8]甘华鸣.采购[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279~282 [9] 胡云涛,贺盛瑜.大规模定制下的准时化采购[J].经济师,2004,(01):35~37 [10] 李银满,苑振柱.物料采购战略研究[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45~254 [11]杨鸿鸣.JIT理论在企业运行中的应用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2004.23~26 [12]冯文龙.准时制(JIT)采购的战略价值及实施[N].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03(04)
[13]韩朝胜.关于我国企业实现准时化采购的研究[J].中国商贸,2009,(19):31~33 [14]王宏亮.准时化采购系统建立方法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03):35~36 [15]于彦.准时化采购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第07期
[16](荷)威尔著,梅绍祖,阮笑雷,巢来春译.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分析、规划及其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69~175
致 谢
岁月悠悠,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告一段落。在本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深深地向四年来对我的学习提供了大量无私帮助的朋友们表示感谢,是他们坚定了我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的求学上进精神时刻鼓励我不断努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的提示和鼓励,使我感觉到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感谢我的导师*教授,他为本文的完成给予极大的关心和悉心的指导,从论文的选题到文章的展开无不凝聚了*教授的心血。*教授渊博的知识、清晰的思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我的导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所有被引用文献的作者,他们的研究工作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开起了我的思路,论文的完成与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分不开的。当然,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论文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指正
第四篇: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加工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尚杰
摘要: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也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一体化教学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针对当前中职教育的发展状况,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关键词:中职;机械加工;一体化教学
作者简介:尚杰,男,内蒙古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9-0069-03 随着笔者所在学校不断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七大建设任务之一的教学模式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作为重点支持建设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率先在专业核心课中采用了当前比较流行且符合职业学校学生认知规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必须、够用”及“教、学、做”紧密结合,使培养出的学生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还有较强发展后劲,能够满足现代企业用人需求。
一、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由于采用分科教学,单独进行,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开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存在如下两个问题。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不能体现理论的指导作用和实践的检验作用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很多专业课,如“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教学实施上,由最初的不同教师每周一半时间在教室传授理论,一半时间在车间指导实践;到后来实施一周理论一周实践,尽管强化了技能培养,但教学中仍存在人为从时间和空间上分隔理论与实践教学,这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产生了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理论课教师动手操作能力不足,对于实践课中能够用到哪些理论知识不是很清楚,因此只能照本宣科,“黑板上车工件”,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结果造成学生学的很多理论在实操中用不到,而一些实践课中必需的理论却没有深入透彻的学习。与此同时,由于实践课教师学历偏低,缺乏教学经验,不能科学的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只是简单的操作演示,学生进行重复性的练习,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出现了实践内容学习明显快于理论内容学习,导致学生理论课学习欲望的进一步降低,学生产生了“理论课无用”的思想认识。
(二)理论学习抽象,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在教室进行,由于定义概念多,符号多,标准多,记忆内容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上也将侧重点放在知识传授上,强调学生在短时间内对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反馈中,学生对这门课的评价普遍认为学习吃力,枯燥难懂,没有什么学习兴趣。而对于实践性强的内容如各种量具使用的教学,没有开设单独的实践课,在教室里受各种条件限制,教师通常只拿一至两把卡尺或千分尺作为教具进行演示,学生也只是走马观花似的简单了解和操作,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根本谈不上。所以在上车工实训课或数车实训课再次用到量具时,实训指导教师还需重新讲解,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采用理论传授形式,对于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和螺纹传动的内容,教师仅采用图片、动画演示等形式辅助教学,学生更多的是记忆知识点和进行复杂的计算。时间一长,学生学习的兴趣持续降低,学习效果也非常不理想。
针对以上专业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与优势
(一)基本内涵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将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它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突出能力本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叉进行,抽象理解和直观演示轮流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践后理论或先理论后实践,由师生双方共同围绕项目任务,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具体工作任务,依任务需要来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思想,做到了“教室车间合一、教师师傅合一、学生学徒合一”的三个合一,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二)优势
1.该教学模式以综合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学生可以比较全面系统地获得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毕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很强。2.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减少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能推动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改革、一体化课程教学、教材编写等方面的能力提高。4.有利于师资、教学设备、多媒体资源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三、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要想在中职学校顺利进行,并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首先要有学校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然后还要有专业课教师对该模式的认可与高效执行力,以及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学场地、一体化教学评价等配套条件的及时跟进。笔者所在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得益于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从师资力量和实训设备等实施条件较好的专业核心课中,选定了“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数控车工床编程与操作”、“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和“机械制图”4门课程作为试点,在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积极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现仅从以下3个方面以介绍。
(一)打造“业务精良、技术精湛”的一体化教学团队
由于一体化的教学特点,教师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讲授实践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精通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要能够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巧,尤其是碰到一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与实践巧妙地结合,这就需要能将专业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双师型”教师。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通过“一体化课程改革教学资源网”学习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一二批试点学校一体化课改经验,研读赵志群教授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等与一体化教学有关理论论述,[1]从教学理念上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认知。另外,从北京工贸技师学院聘请专家进行专业讲座,并对教师一体化教学设计做针对性指导,教师的一体化实施能力大幅提高。
2.提升专业技能。结合中职学校教师“国培项目”和“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专业组派出4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利用寒暑假,与校企合作企业实施了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活动。通过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增进对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了解。此外,合作企业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XA)选派公司技术骨干,在校内PLM体验中心对全体专业教师进行软件使用培训,感受了PLM体验中心在数控课一体化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对自治区大赛指导教师专门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对于没有取得技能证的教师,通过与在校生一起培训考取了数控车工技能证书。部分教师还参与了“引企入校”企业技术服务。
(二)编写“理实结合、必需够用”的一体化教材
教学模式改革最终要以教材为载体进行体现和传播。一体化教学要求教材既能体现实践操作的技术要领,又要能深入浅出地展示出蕴含在其中的道理,便于中职层面的学生阅读和理解。目前,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组织一体化课程改革专家、试点院校骨干教师编辑出版的系列一体化教材《零件普通车床加工》理念非常先进,也很适合一体化教学。[2]但由于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机床设备、操作系统、刀具和毛坯材料等实际条件所限,无法选用该教材。因此,编写一套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校本教材非常重要。
专业组通过企业调研确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参照中级车工、中级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标准开发核心课程标准,请专家审核课程标准。成立教材编写小组,确立编写主体思路。根据课程标准,确立“车工一体化教程”、“数控车工一体化教程”、“机械制图”和“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4本教材的项目名称及工作任务,企业专家审核教材任务的合理性后,聘请出版社编辑进行教材编写培训,编写样章,编委会讨论确定编写体例后,分工编写形成初稿,选定实验班试用。通过教学实施反馈,对不合理之处再次进行局部修改直至最终定稿。由于教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适合学校的教学条件,使用效果非常好。
(三)建设“创设情境、体验真实”的一体化教学场地
由于一体化教学的“做中学,做中教”特点,因此,学校按照“先进性标准、实用性功能和体系化布局”的建设原则,对普车实训室、数车实训室、制图测量实训室进行改造,使其满足集中讲解与分别训练相结合的教学要求。新建PLM体验中心,该体验中心是学校建立企业式的真实生产环境,学生实训项目按企业生产过程组织,学生按企业生产岗位分工协作,学生生产成果按企业模式检验,使学生通过实训,掌握进入企业就业所需的先进制造技术、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和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同时实现实训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信息化。
整个教学场地按照现代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环境建设,设置了一体化讨论区、资料查询区、作品展示区,极大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展工作。通过开展模拟企业生产情境教学和在实训场地推行“6S”管理,引进现代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将现代企业文化与学生的通用职业素质培养紧密结合。[3,4]
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后,学生厌学的现象有明显改善,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我要学”和“乐于学”的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也有较大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的岗位能力趋近,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了专业的发展。一体化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的发展方向,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在专业课教学中使用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和优点,大力提倡一体化教学,发挥其积极作用,培养出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第五篇:浅析电力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中的成本控制
浅析电力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中的成本控制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目前电力建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复杂,对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的新形势,电力施工企业如何从企业内部发掘潜力,利用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的方法和措施,科学、准确、合理地进行工程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建立和完善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制度,进一步增加企业资金积累,提高经济效益,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关键词:电力建设;施工项目成本;成本控制
1、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虽然电力建设项目纷纷上马,而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业主行为还不够规范,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工程项目合同价格偏低。另一方面,在全国建筑业火爆的大环境下,各种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扬,农民工的短缺也使得人工费一涨再涨,工程项目成本不断增加,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有下滑的趋势,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目前国家正进一步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的建筑市场的步伐,行业和地区对电力施工企业进行保护的能力将逐步丧失,电力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已逐渐进入微利时代,部分施工企业不可避免将被彻底淘汰。所以说,不断强化和完善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最为重要的生存和发展手段。
虽然众多的施工企业已经知道成本控制的必要性,但由于长期以来对成本控制认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导致成本策划的操作性不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弱化,以及事后分析、总结流于形式,因此工程项目成本居高不下,无法实现低成本扩张和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目标。电力施工企业应积极开拓市场,面向电力及其他建筑行业,要善于从微利合同中获取信誉,锻炼队伍;既要为电力项目新建工程服务,为“以大代小”项目服务,又要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等调整电力结构服务。为此,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势在必行。
2、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
2.1 正确认识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
1、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是由其特点决定的。主要有:
(1)事先能动性。由于施工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征,为避免某一施工项目上的重大失误,这就要求成本控制必须是事先的,能动的控制。施工项目一般在项目管理的起始点就要对成本制定计划、明确目标,然后以目标为出发点,采取各种技术,经济管理措施实现目标。
(2)综合优化性。是指不能把成本控制作为孤立的工作加以对等,而是利用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观点,将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作为项目管理系统中一个有机的子系统来对待。成本控制的过程必然要求其与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技术管理,资金管理,安全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组成一个网络。施工项目只有把所有管理、控制职能,所有管理、控制对象,所有管理、控制要素纳入成本管理轨道才能使整个项目收到综合优化的效果。否则,仅靠几名成本核算人员从事成本控制,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力度是十分有限的。
(3)动态跟踪性。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必须对事先所设定的成本目标及相应的措施的实施过程自始至终进行监督、控制、调整和修正。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不同于其它产品的生产,其成本状况随着生产过程的推进会随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种不稳定因素会随时出现,从而影响到项目成本。例如:建材价格的提高、工程设计变更、资金的到位情况、外包队人工价格的上涨等等,都使施工项目成本的实际水平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中。
因此,成本控制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是工程项目中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的互动,是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需要项目建设者们群策群力,仅靠项目经理和成本管理人员等少数人的努力是无法收到预期效果的。成本控制还应包括各部门、各工地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又都人人不管。只有先有了这样的认识,成本控制
才能求真务实,真正走向市场。
3、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贯穿于工程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到项目竣工验收的全过程。
3.1 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根据工程概况和招标文件,进行项目成本预测,提供投标决策意见,最终确定投标报价。主要包括:根据施工现场勘查,结合工程的特点,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合理措施、进行人员的选配和机具的配置;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确定材料到场的预计价格;根据工程所在地与公司总部的远近确定需要调遣人员和机械的规模,进而计算大型机械进出场费和现场管理费;根据施工项目的工期要求,平衡各项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而调整各项方案计算出工程总体施工费用;最后确定各类税金、财务成本、投标费用、预计保修费用等各项其他支出,从而计算出整个工程预计的成本价,可以此作为投标的最低底价。成本价测算后,再考虑施工过程中的一定风险,就可以定出一个较为合理的报价。这样在谈判过程中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为企业取得合理的利润奠定坚实的基础。
3.2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策划
工程项目中标后,紧接着就应该进行成本策划,作为施工过程控制的依据。此时的工作就更为具体和细化。应结合设计图纸的自审、会审和其他资料进一步确定工艺流程、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从中选择经济合理、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编制明细而具体的成本计划,对项目成本进行事前控制。编制过程中应结合本企业历年来的劳动消耗水平、材料消耗水平、机械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本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目标成本。然后,以分部分项工程实物量为基础,将各项成本进行层层分解,作为成本控制和考核的依据。
在成本策划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当地的市场行情和实际环境,即使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影响目标成本的情况有很多,目标成本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应当适时地、不断地对其进行调整和修正。
3.3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各项费用的控制和成本分析,应当实行货币化管理模式。以单位、分部或分项工程作为项目成本的控制对象,按照预算定额,参照目标成本,编制施工图预算,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按市场行情直接货币化后分解下达,其优点在于方便考核和对比,有利于奖勤罚懒,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目前,由于边设计、边施工的项目比较多,不可能在开工以前一次编出整个项目的施工图预算,但可根据出图情况,编制分阶段的施工图预算。总的来说,不论是完整的施工图预算,还是分阶段的施工图预算,都是进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必不可少的依据。
1)人工费控制:首先对各专业工地的施工任务实行货币化分解,按照事先确定的人工费含量对其进行承包。这样每完成一项工作,工地就知道自己的收入,从而有力的调动工地和职工增产节约的积极性。第二,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精减人员;同时要用好用活激励机制,实行多劳多得,杜绝大锅饭现象,拉开职工的收入差距。第三,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采用劳务分包形式分包给分包商,降低人工费。
2)材料费控制:材料成本在整个项目成本中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60%-70%,而且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因此,材料成本的节约,是降低项目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项目部应加大施工过程管理力度,大力开展优化施工方案,从材料预算管理、施工措施、设计变更等诸多方面入手,减少不必要材料费支出。供应部门应不断加大市场调研力度,随时掌握当前材料市场行情,采用多种方式,比质比价,从源头把关,努力降低采购成本。例如对于大宗的材料,尽量从厂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零星材料尽量利用供货商之间相互竞争,实行代储代销,减少现场库促积压。同时要求各专业工地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推行限额领料,严格执行材料消耗定额,精打细算,充分利用边角余料,减少和降低消耗性材料的支出。一些低值易耗品可采取包干形式,对工地或施工队承包。
3)机械费控制:首先要结合施工组织设计,从机械性能、操作运行和台班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项目施工特点的施工机械,要求做到既实用又经济。其次做好工序、工种机械施工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能。例如: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充分利用现场场地,在确保文明施工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设备和材料的二次搬倒,减少机械费用。再次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对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也要有一定的要求,防止因不规范操作或操作不熟练影响正常施工。如果是对外租赁的机械应尽量实行包月制以降低费用,同时要提高利用率,尽量缩短现场留滞时间,要派专人管理和记录,确保计量准确。
4)管理费控制:首先要科学规划项目部机关的的岗位设置,杜绝闲岗闲人的出现,尽可能实行一人多岗,发挥个人潜能,降低管理成本。其次项目部要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制度、程序办事,有效降低各项管理费的开支。如在办公费上制定审批、限额管理及定期采购等一系列制度,采取各单位集中领用、统一管理的措施。对办公设施的维修也要精打细算,有效控制。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积极采取一些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例如:
(1)施工图纸是由设计单位按照业主要求和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设计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设计人员的主观意图,很少考虑为施工单位提供方便,有时还可能给施工单位出些难题。因此,施工单位应该认真会审图纸,在满足业主要求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向业主和监理单位积极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既方便施工,加快工程进度和保证质量,又能有效降低资源消耗。
(2)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等。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会不同,所需机具也不同,因而发生的费用也会不同。因此,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必须强调项目的施工方案,应该同时具备先进性和可行性。如果只先进不可行,不能在施工中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那就不是最佳施工方案。
(3)落实施工技术措施。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以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是降低项目成本的又一个关键。为了保证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落实,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应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明确分工:由工程技术人员订措施,供应部门供材料,现场管理人员和生产班组负责执行,计划、财务人员结算节约效果,最后由项目经理根据措施执行情况和节约效果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一条龙。
(4)实行内部核算的考核制度。项目部核算人员每月都要做好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按时核算出当月的实际成本。然后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要分析出差异产生的原因,及时上报项目部经理,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和纠偏措施,以防对后续作业产生不利影响或因质量低劣而造成返工损失,努力提高项目成本的降低率。
3.4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这一阶段包含工程验收后的结算和工程尾款的回收。工程结算价一般为合同价、现场签证和索赔费用之和。核算人员要与财务人员对清账目,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发现并及时办理需要业主签认得费用,确保取得足够的结算收入。在工程保修期间,根据实际工程质量,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实际费,指定维修计划,进行费用预提。根据实际情况,可委托专业队伍或就近指派人员进行维修,尽量节约维修开支。
项目完工后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兑现考核指标。每个项目完工后,公司要组织相关人员对
项目成本进行全面分析,建立成本管理的档案。对合同价、目标成本、实际成本、结算价要加以全面对比,找出相互之间的差异,分析盈亏的原因,兑现考核指标。考核过程中要做到原始资料要齐全、原始数据要准确、核算要细化、计算要精确,以此作为以后成本控制的依据,也为编制企业定额积累资料。施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企业定额,确定本企业的各项人工、材料、机械、管理等实际消耗水平。
4、结束语
要想科学、准确、合理地进行成本控制,企业就必须在内部模拟市场,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核算制度;进一步加强项目部的管理职能,完善项目经理责任制;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如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费用台账。公司应以项目成本作为项目经理责任制的重要考核依据,项目完工后,应通过审计确认的项目经济责任目标实现情况,认真落实奖罚。
要使成本控制真正发挥及时有效的作用,必须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业务管理人员以及各单位和生产班组都负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责任,从而形成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的权力,以行使对项目成本的实质性控制。最后,项目经理还要对各部门、各单位、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并与工资分配紧密挂钩,实行有奖有罚。实践证明,只有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是求真务实的项目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使每个职工从根本上转变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加强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创优降耗,提高全公司的运行效率,积极向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转变。在工程项目上注重事前策划、过程管理、事后总结,完善企业的目标考核机制,正确处理好项目部的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项目部的积极性。只有在转换经营机制,加大成本控制力度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