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练)(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
专题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知识精练】
1.2016年8月15日至10月7日,云南民族村举办近两个月的“目瑙纵歌夜 天天火把节”狂欢之夜活动。目瑙纵歌节()
①是一个民族全部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 ③展现了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④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考点】民族节日
第40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于2016年8月25日在北美开幕。地处法语地区的蒙特利尔电影节通常是文艺电影的集散地。回答2-3题。
2.每年的蒙特利尔电影节都会云集不同国家的精彩影片。有人这样形容各国电影:美国电影打打闹闹,印度电影蹦蹦跳跳,英国电影说说笑笑等等。各国电影的不同特点折射出()①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性大于共性 ③各国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④各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在本届电影节上,由刘亦菲、刘烨、余少群及黎明主演的文艺爱情电影《夜孔雀》已入围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再次佐证了()
A.中华文化正真正开始走向世界 B.文化是民族和世界的辩证统一 C.中华文化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同 D.文化影响经济发展是普遍现象 【答案】 2.C 3.B 1 【考点】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4.全球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②要重视各国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③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世界文化繁荣 ④民族文化的发展应融入经济全球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揭示了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①③分别从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角度阐释了为什么要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符合题意。②④均与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无关,排除。【考点】文化多样性
5.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召开期间,剪纸、漆雕、景泰蓝、京剧脸谱等中国民间艺术和文化珍品亮相国家会议中心。这些饱含着中国传统元素的物件儿,让境外代表驻足流连。下列能阐释“境外代表驻足流连”这一现象的是()
①各民族间具有不同的经济和政治 ②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体 ③世界各民族间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B 【解析】“饱含着中国传统元素的物件儿,让境内外代表驻足流连”,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②③符合题意。①④阐释的是文化的差异性,不符合材料主旨。【考点】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6.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族群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但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 泛关注和激烈争论。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代表一方水土的方言文化是民族的而不是世界的 ②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存在认知和实践的差异 ③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方言文化加速消失不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考点】文化多样性
7.珠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珠算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是基于珠算文化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对于研究珠算文化的演进有重要的意义 ③是对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说明珠算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A 【解析】由于珠算是人类共同拥有的珍贵文化遗产,所以被入选世界“非遗”,这对研究珠算文化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①②符合题意。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材料也没有反映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排除③④。【考点】文化遗产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回答8-9题。
8.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有7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5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彩多姿、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这启示我们()①各民族文化是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③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④发展民族文化必须尊重本民族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习近平主席还强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这样做是()①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基于文化直接影响社会发展 ④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8.B 9.A 【考点】尊重文化多样性
10.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答案】(1)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
(2)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是共性和普遍规律。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解析】
本问考查的题型是“为什么”,需要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方面作答;内容是“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要答出民族的特点以及与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在答题时必须要注意结合材料分析。
第二篇:政治:2.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新人教必修3)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政教0601
周乐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不同民族文化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2、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关注世界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因、意义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过程 ①引入新课
欣赏PPT上图片:
1、我国泼水节、2、巴西狂欢节、3、希腊巴特农神庙
4、中国故宫
说明: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各具特色。不同的国家、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这使世界文化呈现出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如何正确认识、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本节课探究的问题。
②新课
(一)世界文化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板书)
首先,我们来欣赏PPT内容,包括各地节日,文化遗产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1.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板书)
(1)(什么叫)民族节日,(即)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而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下面我们来看PPT内容:
1、春节前夕,农民工从各地返乡、春节时,贴春联,放烟花等;
2、端午节,报粽子,赛龙舟等
然后向学生说明: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庆祝活动丰富多彩,通过扫尘、守岁、挂年灯、贴春联、放鞭炮、拜年、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赏花灯等习俗活动,祝福新的一年团圆发财、万事如意,整个节日期问充满着喜庆的气氛。稍加详细介绍一下端午节。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
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探讨1:我国或国外还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民族节日,他们表现出了哪些民族文化或民族情感。
2.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板书)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提问学生:你去过哪些文化遗产,能举例分析一下它们的历史成就和文化特色吗? 可以举例:地震出的丽江古城,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展现了悠久、淳朴的纳西族文化。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有中国的长城、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大津巴布韦遗址、埃及金字塔、美洲金字塔、英伦巨石阵、麦加清真寺、比萨斜塔等等。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板书)1.文化多样性及表现(板书)(1)文化多样性的界定(板书)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A.不同民族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板书)
PPT举例:民族服饰、饮食的多样性表现(展示蒙古族人的衣食习惯和傣族的衣食习惯,比较有什么不同)
B.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板书)
举例:就世界范围而言,有中国儒家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
文化多样性,可见诸多种多样的语言、深邃超世的宗教信仰、形形色色的礼仪禁忌、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绚丽多姿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鲜明独特的思想理论等各个方面。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重难点)(板书)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板书)
在历史上,人们对异文化的态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有互相学习的,互通有无的;还有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现象的等等。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对待不同文化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
说明我们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板书)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板书)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所以,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板书)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如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在法律与天文学上的成就,古代埃及人民在建筑与医学上的成就,古代中国人民的四大发明,古希腊人的哲学与艺术成就等,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所以,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板书)
(1)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板书)
举例:西方利用自己所具有的信息技术优势和对传播媒体垄断,将非西方文化作为异端进行打压。文化霸权主义就是对自己的文化怀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并把自己的文化作为衡量一切文化的尺度和标准。在他们眼里别人的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自己的文化才是“文明的、进步的”。美国攻打伊拉克是的官方理由:给伊拉克带来现代民主。
(2)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板书)
举例:08年举办的奥运会,从衣食住行,会徽的设计,开幕式的表演等等,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完美融合。
(3)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板书)
探讨2:如何发扬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
(三)课堂总结(板书)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国家、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这使世界文化呈现出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我们要从中体会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三篇:思想政治③必修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感受文化的多样性;识记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含义及其表现形式;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明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
二、能力目标
能正确认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意义;通过文化多样性的学习,树立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并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教学重点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教学难点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俄罗斯民歌《卡秋莎》、中国民歌《茉莉花》、韩国《大长今》等,让学生谈谈对这三首民歌的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畅所欲言,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民歌体现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教师总结: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二、新课教学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课堂探究: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建筑艺术、语言文字,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请举一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探究提示:(1)正式列入奥运会的体育运动项目有20多种,而没列入奥运会的就更多了,如中国的武术、日本的相扑等;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世界各地的人们使用不同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2)就建筑艺术方面举例加以证明。北京故宫是明清24代帝王的宫殿,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宫城内的主要建筑是外朝的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位于故宫中央,在汉白玉台基的衬托下,红墙黄瓦、飞檐翘首的三大殿犹如天宫仙阁,是故宫中最雄伟庄严的部分,充分体现了帝王的尊严感和君临天下的气势。印度的建筑艺术光彩夺目,其基本特点是与宗教密切相关。而佛教的佛塔、佛寺、石柱、石窟等,是古代印度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早期的基督教堂是具有隐蔽性的“宅第教堂”“地下墓穴”,4世纪时出现了正式的教堂建筑。9~12世纪末主要是罗马式建筑,15世纪哥特式取代了罗马式建筑的地位。建筑艺术是
封建主艺术观的体现,罗马戈让人望而生畏,哥特式则有飞腾升华,超脱尘世的效果。近现代的教堂建筑超出了教堂建筑的风格和套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等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1.民族节日
(1)民族节日的含义
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教师设问:提到节日,中国人会想到春节,西方人多数会想到圣诞节,这两个节日在风俗习惯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春节和圣诞节分别是中国和西方最为热烈隆重的节日。春节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春节活动从腊月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春节期间庆祝活动丰富多彩,通过扫尘、守岁、挂年灯、贴春联、放鞭炮、拜年、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赏花灯等习俗活动,祝福新的一年团圆发财、万事如意,整个节日期间充满着喜庆的气氛。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它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比较重视,便成了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用红、绿、白三色来装饰,红的是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的是圣诞树,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圣诞节期间,人们唱圣诞歌,送圣诞卡,吃圣诞大餐。(2)民族节日的意义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课堂探究:(1)从以上两个节日中,你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哪些不同?(2)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节日吗?
探究提示(1)可以感受到民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中国人过年注重的是合家团聚、热闹互敬。而外国人过圣诞节更注重一种宗教的气氛。
(2)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巴西的狂欢节、英国的复活节、美国的感恩节等。2.文化遗产
(1)文化遗产的含义
文化遗产指在历史、艺术或者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文化遗址、古墓葬、历史遗迹等不可移动的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等可移动的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各种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代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此相关的起居、实物、手工制品等。
教师总结:归纳文化遗产的地位与意义。(2)文化遗产的地位和意义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保护文化遗产
由于岁月的侵蚀、环境的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正面临着被毁坏的危险,这些为历史创造的遗产无法再造,因而成为不可替代的珍品,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第30页三幅文化遗产图案。
学生讨论:感受到文化遗产中所积淀的深厚文化氛围。民族节日是文化的动态呈现,而文化遗产则是文化的静态沉淀。
课堂探究:(1)丽江古城、复活节岛巨石人像、努比亚遗址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分别体 现了什么样的文化特色?(2)你还能说出哪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探究提示:(1)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依山就水的丽江古城,既无高大围墙,也无轩敞大道,但它古朴如画,处处透出自然和谐。目前,城内保存着大片明清时的民宅,均是土木结构瓦屋面楼房,多为三坊一照壁。居民建筑布局灵活,注重装饰,精雕细刻,庭院种植花木,摆设盆景。城内水渠密布,跨水临渠的建筑十分普遍。丽江古城,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展现了悠久、淳朴的纳西族文化。
在南太平洋上,有一个属于智利共和国的远离陆地的小岛--复活节岛。数百个造型奇特、雕琢精湛的石雕巨人,环绕着小岛在海风中巍然矗立,成为茫茫大海中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学者们推测,这些石像是古代复活节岛人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或酋长而建。据说当时每一位酋长或家长去世时都要立一座石像,因此石像都被立在代表不同部落或家族的“阿胡”(即基座)上,一般一个阿胡上立有5~7座石像,不同的阿胡可能代表不同的部落或者家族。在复活节岛人的心目中,这些石像具有崇高的地位,立像不仅仅是对祖先或酋长的缅怀,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石像当成了自己精神上的守护神。然而这些守护在石海边的巨人脸上带着忧郁的神情,似乎见证了小岛曾经接踵而至的灾难。复活节岛上有一种奇怪的象形文字,称为郎格郎格,意思是“会说话的木头”。它们像神秘的符号,刻在木板上,可能是一种不同于埃及和中国文字的象形文字。可惜西方传教士将木板文字视为“魔鬼的咒语”加以销毁,幸存的少量郎格郎格板是岛上土著居民偷偷地藏起来的,但认识这种符号的人早已死亡殆尽。准确破译这些符号,是打开复活节岛秘密的一把钥匙。
金字塔和神庙是古代埃及建筑艺术的典范。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位于埃及东南部,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阿布辛拜勒神庙。阿布辛拜勒神庙位于阿斯旺南部尼罗河边的悬崖峭壁上,建于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期间。整个神庙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成的。它面宽38米,高33米,深入山体65米。这座神庙是埃及石窟艺术的杰作。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节,阳光可以穿过阿布辛拜勒神庙60多米长的幽深通道,照在太阳神雕像上,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2)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有中国的长城、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大津巴布韦遗址、埃及金字塔、美洲金字塔、英伦巨石阵、麦加清真寺、比萨斜塔等等。
教师总结: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和文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昆剧、京剧、粤剧等民俗艺术正在面临观众流失、传统剧目失传、演员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除夕、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已然被拿来文化的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等冲得七零八落,更需要国家加以保护。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界定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例如,木槿花是韩国国花,象征着大韩民国历尽磨难而矢志弥坚的民族性格。美国人认为玫瑰是爱情、和平、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因而定为国花。俄罗斯选向日葵为国花。表达了俄罗斯人民向往光明、厌恶黑暗的情感。这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课堂探究:(1)表现在民歌中的文化多样性,仅仅是内容、曲调方面的差异吗?(2)你能否以服饰、饮食等为例,说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探究提示:(1)民歌是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
(2)蒙古族的衣饰尚青、黑色,以皮衣为多,男女都穿袍子;彝族服饰种类繁多,一般以黑或近黑的青蓝等色为主,衬以红、黄等色;惠安女是福建惠安的一个女性群体,她们的服饰常被描述为 “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佤族人非常注重装束,崇拜红色和黑色,服饰多数以黑为质,以红为饰,基本上还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苗族女子的头饰可以说是中国少数民族女子头饰中最丰富、最漂亮的,它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风尚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崇拜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土族服饰的特点是鲜艳。土族妇女通常的装束是身穿斜襟上衣,两条袖子是用红、黄、绿、紫、蓝五色彩布缝制成的,远看,如同两道美丽的彩虹。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各民族间由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存在差异,即文化具有民族性,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例如,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各具特色。以餐具为例,目前世界上人进食的工具主要 分为三类:欧洲和北美国家的人们用刀、叉、匙,中国、日本、越南、韩国和朝鲜等国的人们用筷,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的人们以手指抓食。
再如,英汉两种文化在对事物的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如使用英语的人对年龄、收入、体重、婚姻状况等问题都要回避,而中国人对这些事情都是公开的,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和“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了刺探别人隐私和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3)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具有世界性。例如,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认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是善,都认为杀人、欺骗是恶。
(4)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例如,北京2008年残奥会会徽“天地人”以汉字“之”作为会徽图案,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会徽图案。“中国字”和“中国印”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充满了中国文化特色,两枚会徽在思想上和艺术风格上遥相呼应。同时,两枚会徽又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是体育和文化的完美结合。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例如,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是中
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
②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例如,中国传统的安身立命观念最注重个人的自我德性修养,其中,儒家的修养理论影响最为深远。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思想,孟子注重仁义并举,为了实现仁的理想,主张“舍生取义”。在儒家道德的熏陶下,中华民族的无数志士仁人躬身践行,以仁爱为核心,不断衍生出许多道德规范,如宽恕、节俭、礼让等。这些传统美德,已经和整个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维系中华民族成员间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民族聚合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操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一个民族所建立的国家即使灭 亡了,只要它的文化还存在,就有重建的希望;如果连文化也灭亡了,这个国家就将万劫不复。”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实施办法的决定》,将春节的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热情,发展本民族文化。(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各民族文化都以其 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繁荣。
例如,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法律和天文学上有突出成就。比如苏美尔人按照月亮的盈亏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共354天,同时设闰月调整阴历阳历之间的差别。到公元前7世纪,又形成了7天一星期的制度,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其顺序是:星期日(太阳神)、星期一(月神)、星期二(火星神)、星期三(水星神)、星期四(木星神)、星期五(金星神)、星期六(土星神)。直到今天,欧洲各国每周7天仍以这7星命名。
《国语•郑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意思是万物相和相生,纷乱、争端不利于事物的发展,但若单一无变化,万事万物就会停滞不前。正如声音单调不好听,颜色单一无色彩,一种味道就没有滋味。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多种文化的并存共生,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取长补短,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课堂探究:(1)比较上述奥运会会徽的异同,你能解释它们的文化印记吗?(2)用文化的眼光看,奥林匹克运动为什么会从希腊走向世界?(3)从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上,你能否感悟到文化的多样性的价值? 探究提示:(1)悉尼奥运会——整个会徽的色彩语言极具象征意义:蓝色代表海港,黄色代表太阳和沙滩,红色代表内陆土地,突出了澳大利亚本土文化的独特性。
雅典奥运会——在古代奥运会上,橄榄花环是颁发给冠军的奖品。橄榄树还是雅典市的市树。而会徽所使用的蓝、白两种颜色在拥有蓝色大海,白色建筑的希腊是最常见的颜色。
北京奥运会——主体图案基准颜色选择红色,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奥运会会徽是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徽记。会徽的图样不仅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而且体现了东道国和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特征,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
(2)从文化角度看,奥运会能够从希腊走向世界,最主要的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存在。
奥林匹克的精神是和平与交流,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这种精神不仅属于民族,而且属于世界,所以它能从希腊走向世界。(3)会徽向全世界展示了举办国家及城市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通过不同国家设计的奥运会会徽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和独特魅力。
播放视频:《中国皮影戏》、《中国杂技》片段。课堂探究:(1)对那些面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有人反对进行抢救和保护,认为应当顺其自然地让他们被淘汰。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2你认为,我国还有哪些独特的文化形式可以申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探究提示:(1)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从文化意义上标识出一个民族的个性和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民族的根基,是历史的纪念碑。文化遗产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所以对那些面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要进行及时有效地抢救和保护。
(2)我国还有许多独特的文化形式可以申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如南京的云锦、湖南江永的女书、原生态民歌、古藏戏、长阳土家哭嫁歌,西安鼓乐、川戏中的变脸等。
女书是湖南江永等地流传的一种古老的女性文字,两千多年来,只在女性中流传,表达她们喜怒哀乐的文字。随着最后一位自然传人的去世,女书面临失传的危险。女书一旦失传会使世界文化的百花园受损。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单是口头上的承认,还要认真加以保护,这样才能保证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不使其走向消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为拯救女书这一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我国目前正在积极行动。国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是为了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丰富性,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师归纳: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而言的。它包括各种类型的民间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及其他文化艺术。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藏着传统文化最深的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等。
2.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 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例如,在历史上,人们对异文化的态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既有虚心学习不同文化、与异国平等交往的例子,如唐代玄奘西天取经;也有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的情况,如西方殖民者对非洲文明的怀疑,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炸毁举世闻名的巴米扬大佛;还有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现象,如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
(2)对待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在国际文化事务中,不论国家强弱、贫富,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各国文化应当本着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以及和睦共处的精神,进行对话、交流与合作,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文化。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上指出,“关于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中国古代哲人曾有精辟的概括,如“和而不同”。不同的文化与文明都有相同的、合理的内涵,可以相互借鉴。”“中国古代哲学家所推崇的“亲仁善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讲如何处理不同文明国家之间关系的道理;欧洲也有同样的哲理。这就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我认为不同文明不仅可以对话,还可以共处、学习、借鉴。
某些西方国家利用自己所具有的信息技术优势和对传播媒体垄断,将非西方文化作 为异端进行打压,这实质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就是对自己的文化怀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并把自己的文化作为衡量一切文化的尺度和标准。在他们眼里别人的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自己的文化才是“文明的、进步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课堂小结
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第四篇: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2.2文化塑造人生(练)(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
专题2.2 文化塑造人生
【知识精练】
1.小强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他交口称赞。他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强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了 ①文化对小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小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小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小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小强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①③符合题意。②中的“决定”和④中的“主导”说法错误,排除。【考点】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中央以36年来最高规格表彰了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时隔36年,中央再次高规格纪念表彰劳模精神,期望在全社会重树“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可谓是对价值观的一种回归。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人们的活动很长时间内缺乏价值观的引导 ③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迅速跻身微博热门话题榜。人们热议的不仅是片中让人回味无穷的中华美食,还有片中所流露的让人感动的人文关怀,及其所引发的亲情、乡愁。由此可见,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①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激发了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③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④具有其自身特有的感染力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所流露的让人感动的人文关怀,引发了人们的亲情、乡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这源于其自身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
【考点】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4.《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意志战胜宿命、光明战胜黑暗的颂歌。每当人们听到这首乐曲,总会得到极大的振奋和力量。这主要表明优秀文化作品能够 A.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决定人的个性形成 【答案】B 【考点】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5.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音乐鉴赏、美术基础等课程陆续开设起来,同学们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机会和次数增加了。参加这些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①是进行文化生产和传播的过程 ②体现了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③会使学生形成相同的思维方式 ④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学习文化的过程,而不是生产文化的过程,排除①。③说法绝对化,观点错误。文化欣赏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人们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②④符合题意。【考点】文化塑造人生
6.每一届“全国电视公益广告大赛”颁奖典礼都以感人至深的内容,充分表达了公益广告发挥的引领社会风尚、弘扬正风正气、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这说明,举办这一赛事 ①能以优秀文化作品的感染力激发人们热爱公益事业
②折射出文化对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③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空前繁荣和发展
④有利于用优秀的文化作品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2 【考点】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7.《义勇军进行曲》歌声充满着爱国激情,使人民热血沸腾,很快传遍了全国。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人民高唱着这首歌奔赴抗日前线。对此,下列解读最贴切的是优秀文化 A.影响人的行为方式 B.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C 【解析】材料揭示了优秀的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C最贴近题意,排除B。AD不符合设问要求,与题意无关。【考点】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8.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这反映了
①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能为人们塑造完美的人格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自觉主动的④价值形态的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黄庭坚强调了人们要主动自觉地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到提升,①③符合题意。文化性质不同其作用也不同,②观点片面。价值形态的文化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④观点片面。【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9.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这表明
①激发市场活力企业家才有用武之地 ②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促进社会发展 ③不同时期对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不同 ④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B 3 【考点】个人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文化的力量
10.大气污染的治理,生活环境的改善,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要大力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提升公民自身的环境道德素质,使环境道德意识深入人心,并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通过环境道德教育来提升公民的环境道德素质。【答案】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要加强“三观”教育,特别是大力宣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2分)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要通过学习和自我修养,清醒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3分)③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要通过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人们受到感染,形成良好习惯。(3分)【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的原理指向性明确,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和理解,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等几个方面,结合材料中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以提升公民的环境道德素质进行具有阐释。
第五篇: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1.2文化与经济、政治(练)(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
专题1.2 文化与经济、政治
【知识精练】
1.某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将斗笠这一非遗传统产业作为引领村民发家致富的一大重点,实施“编织农户+加工大户+非遗创意+市场”的联体发展模式。目前,该县斗笠编织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②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④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交融。题干中通过编斗笠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重要作用。②题肢与题干无关,不选。③题肢说法错误,不选。①④题肢符合题意,入选。【点睛】准确区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是基础,政治和经济是文化的反映 C.一定的政治、经济由一定的文化所决定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与政治互不相关 【答案】A 【点睛】“相互影响”强调的是三者之间彼此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强调的是三者彼此渗透、相互融合,指的是文化经济化、文化政治化。
3.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更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这体现()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C.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 D.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答案】B 【点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化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 年5 月12 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A.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答案】C 【解析】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适合题意;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A、B是错误的,排除。
5.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于2016年9月20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敦煌文博会是且前全国唯一以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国家级盛会,也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又一机制性创新平台。举办敦煌文博会的意义有()
①发挥文化的纽带作用,促进丝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发展 ②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重新塑造中华文化的辉煌 ③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发挥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④以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传播,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2 6.15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新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说明()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D.文化一旦产生,就能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答案】B 【解析】《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说明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B项正确;选项A“能自然而然地转化”认识错误;C项错误;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D项错误。正确选项为B。
7.“十三五”规划在文化建设方面再次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是基于()
①文化生产力在经济中的作用 ②文化实力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 ③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①④适合题意;②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国力的基础,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8.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傅莹表示:“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每当经济进入一个繁盛的阶段之后,往往就会出现文化、艺术的大发展。现在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万元人民币了,也接近了国际上中等收入的水平。现在大家也注意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在不断上升的。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软实力还比较弱。就世界文化产业看,美国的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中 占42%,中国则不到5%。就我国文化产业看,也存在集约化程度低、文化出口能力弱等不足。”对此,我国必须()
①大力创新文化渗透的方式,主动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 ②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③把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斗争,作为文化发展的主攻方向 ④不断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9.“国家实力中有文化,文化中有国家实力;离开文化软实力谈不上国家实力,离开国家实力也没有文化软实力。”这启示我们()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B.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C.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标识 D.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案】B 【解析】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B适合题意。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A是错误的;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D是错误的。
10.近年来,S省委、省政府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文化强省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实现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比翼齐飞的格局。连续5年,该省文化产业保持30%以上的增幅,到“十二五”已成为该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生活道理?
(2)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简要列举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的文化生活依据。
【答案】
(1)S省文化产业到“十二五”末已成为该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③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抓好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考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文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