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部出台教代会规定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有章可循
教育部出台教代会规定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有章可循
教代会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而长期以来,在教育系统推行教代会遵循的仅是一部1985年颁布的“暂行条例”,其内容在很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民主管理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经商中华全国总工会同意,于日前出台学校教代会新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据悉,《规定》已由教育部第32号令颁布,并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新规定将为教职工带来哪些好处?有哪些亮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参与制定《规定》的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副主席陈志标。
“暂行”了26年的条例退出历史舞台
提起职代会,一般为人熟知的是企业职代会,其依据有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然而,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在一些方面难以“照搬”企业职代会条例。“《规定》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我国事业单位中唯一一个以国务院部委名义下发的有关职工代表大会的正式部门规章。” 陈志标说。
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民主管理制度是教育系统基层民主政治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志标认为,《规定》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指导思想的具体举措,是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对学校管理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了新形势下做好党的职工群众工作的运行机制,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重要内涵。《规定》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对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广大教职工政治民主权利的高度尊重。与学校的其他民主管理制度比较,教代会制度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性、一定的权威性、比较完备的工作制度和组织体系、明确的法律地位,并且在我国经受了30年的实践检验。由此确立了教代会作为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基本形式的地位。
然而,在《规定》颁布之前,各级各类学校推行教代会主要依据的是教育部和原中国教育工会于1985年联合颁发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这个《条例》迄今已“暂行”26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教育领域发生了许多变革,《条例》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学校民主管理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地方和学校的文件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存在规定不统一、程序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等问题,有些学校的民主管理重形式而轻内容,有些学校的党政领导对加强教代会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中统筹部署,等等。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扩大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新形势下,有必要研究制定新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 陈志标说。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教育部和全总及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经过广泛调查和多次研究,经过近20年的努力,这一规范、指导和推进各级各类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终于出台。
与《条例》相比,《规定》不再是“暂行”,而是正式规定,在刚性、规范性方面更强,也更具可操作性。在适用对象上,《条例》主要针对高等学校,《规定》则适用于中国境内公办的幼儿园和各级各类学校,涵盖范围大大扩大。
“三大职权”确保教职工民主权利落到实处
《规定》明确了教代会的各项职权,陈志标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的职权——
讨论建议权。主要包括听取校长工作报告,讨论审议学校发展、建设、改革重大事项,满足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讨论通过权。主要包括凡是学校内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如,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福利、校内分配实施方案以及相应的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办法。
评议监督权。主要是指按照有关工作规定和安排评议学校领导干部。
“这三项职权都很重要,‘讨论建议权’是基础,‘讨论通过权’是核心,‘评议监督权’是关键。”陈志标说,教代会的讨论建议权,可以使学校党政的决策更加符合本校实际,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更加具有群众基础;教代会的讨论通过权,能有效保证《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以及《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关系的确立“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体现了教代会与行政领导相互支持、平等沟通、协商一致的“共决”原则。如果教代会通不过,就不能实行。碰到这种情况,行政方需要进一步与教职工进行沟通、协调,对方案加以改进、完善,使之更具科学性和民主性,更加反映教职工意愿,有效避免损害教职工合法权益和妨碍学校健康发展的“恶规”出现。例如,在一些义务教育学校,有关教职工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案必须经过教代会讨论通过,才能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教代会的评议监督权,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一项有力保证。陈志标认为,没有这三项职权,教代会容易变“虚”,空有架子而流于形式,难以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
“特别是在学校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中,对于学校行政方提出的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事项,必须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
针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民主管理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规定》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在人们的印象中,公办学校建立教代会制度理所当然。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大量出现的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必要推行教代会制度吗?该如何推行?
“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但是由于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多规模小,分散,流动性强,其组织领导体制、运作机制与公办学校相比有其特殊性,对我们的工作是一个较大的挑战。目前我国已有98%以上的各级各类公办学校建立了教代会制度,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代会建制率达到40%。”陈志标说。
《规定》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明确“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参照本规定执行”,无疑为教代会在该领域的推进又加了一把劲。
近年来,劳务派遣人员、代课教师等群体备受关注。《规定》第九条规定:“凡与学校签订聘任聘用合同、具有聘任聘用关系的教职工,均可当选为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这意味着,不仅是学校劳务派遣人员、代课教师,非在编人员只要与学校签订聘任聘用合同、具有聘任聘用关系,也可当选为教代会代表。
《规定》还明确教师在教代会中的主体地位,规定教师代表不得低于代表总数的60%。
此外,陈志标还介绍,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实际探索出了教代会的4种组织方式,除了教职工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还包括针对特殊情况的二级教代会和区域性、行业性教代会。二级教代会大多是规模较大的学校在其下属单位如院、系建立的教代会,行使教代会的职权。区域性、行业性教代会则针对规模较小的学校,如将一个地区的数个乡村小学联合组成一个教代会,使教代会制度更加适应实际需要,更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第二篇:教育部出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
教育部出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推进为民务实清廉机关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教育部近日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的实施办法》,从改进调查研究、热情服务群众、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等9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要求。
一是改进调查研究。深入开展调研,部领导和司局负责人带着问题深入一线,多实地蹲点、多走进学校、多走访师生、多接触群众,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司局级以上干部带头动手撰写调研报告。部领导到基层调研,司局陪同人员不超过3人;不同时或轮番到同一省份开展调研,不准搞基层单位领导班子集体接待。加强基层联系,建立部领导定点联系地方教育工作制度。
二是热情服务群众。畅通意见渠道,重大政策出台前,通过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听取意见。健全教育部监督举报电话(邮箱)接听受理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和优化行政审批程序。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实行网上公开。进一步完善办事公开制度。完善信访接待,部领导及时阅处群众来信,建立司局长信访接待日制度。
三是精简会议活动。减少会议数量,不在教育部会议计划和季度会议计划之外临时动议召开覆盖各省(区、市)或各直属高校的会议。严格控制司局级工作会议。未经批准,不以教育部名义 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类论坛,严禁以司局名义主办或参与举办各类论坛和赛事。控制会议规模,会议只安排与会议内容密切相关的单位及人员参加,未经批准,不得要求省级教育部门或高校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更不得要求高校党政一把手同时出席会议。提高会议实效,会议要事先充分准备,广泛深入听取意见,科学安排会议日程,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会议形式,主要以视频会、电视电话会、现场办公会等简约高效的形式开会。全国性工作会议一般不超过1天半,视频会和电视电话会一般不超过1个半小时。严控仪式性活动,机关干部一律不出席地方、学校自行举办的表彰庆祝等活动,不以个人名义题词或发贺信、贺电,教育部一律不作为同贺单位,一般不为学校校庆发贺信,原则上部领导不出席校庆活动。
四是精简文件简报。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件一律不发。已有明确规定且仍然适用的,一律不再重复发文。凡是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布的事项,不再印发公文。凡是通过电子系统发送的公文,不再印发纸质公文。实行工作简报审批备案制度。各类会议一般不出简报。大力推行“短实新”文风。
五是减轻基层负担。召开会议、印发文件、开展工作要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力,不提不切实际的要求。教育部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展工作,只要具备条件,在学校食堂和招待所安排食宿并严格执行标准。严格控制检查、评比、评估、验收、表彰等活动,到学校开展评估、验收等评价性工作产生的费用,由组织单位全额负责。严禁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六是加强出访管理。严格执行出访计划审批制度,严格按规定控制出访天数和团组规模。教育部组团原则上不请地方或学校负责人参加,翻译尽量由驻外教育处(组)安排。凡是可以通过驻外教育处(组)完成的工作任务,不再安排出访团组。
七是改进新闻报道和文稿发表。部领导出席会议和活动确需报道的,严格控制篇幅。部领导讲话一般不在报刊公开发表,确属工作需要的,通过教育部门户网站摘要发表。部领导一般不担任出版物主编,不以个人名义作序。未经批准,各司局不得组织编写出版各类书籍、资料。
八是厉行勤俭节约。压缩办公经费,严格执行公车管理有关规定,从严安排出差,严格执行报批程序,实行固定资产最低使用年限制度,公务接待一般在机关餐厅安排工作餐。降低会议成本,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会议经费开支标准和会议定点管理规定,工作会议会场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会议不举办展览,不举办文艺演出,除会议统一发放的文件、材料外,不发放任何参考材料、宣传材料、画册、文具用品等。
九是加强检查落实。部领导及司局级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执行。自觉接受党员干部、师生、社会和媒体的监督。完善教育部机关作风评议制度,对评议和群众来信中反映的突出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定期开展督促检查,把执行情况纳入干部管理和考核。对违反规定的严肃处理。
除对机关干部提出要求以外,教育部还对直属高校、直属单位、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主管社会组织及其所属单位提出了要求。湖南:贯彻落实“八项规定” 禁边界迎送警车开道 长沙新闻网12月14日讯(记者 岳冠文 舒薇)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12日下发《关于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评比考核验收活动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评比考核验收活动。
《通知》要求,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和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的检查评比考核验收活动外,任何部门和单位未经批准一律不得擅自组织检查评比考核验收活动。以省委、省政府名义组织开展的检查评比考核验收活动,须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方可进行。以部门名义组织开展的全省性检查评比考核验收活动,须向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提出书面申请;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检查评比考核验收活动的统筹,不得扩大检查评比考核验收活动的范围,不得随意增加内容,不得 “搭车考核”、“越权考核”;经批准开展的检查评比考核验收活动要严格控制时间和规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掌握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不能走过场、搞形式,更不能弄虚作假,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关于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做到轻车简从,简化程序,减少环节,不得搞边界迎送、警车开道、层层陪同,不得张贴标语横幅,不得安排宴请,严禁收受礼品。
通知强调,要严肃纪律,从严问责,对未经审批擅自组织开展检查评比考核验收活动的,对在检查评比考核验收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党纪政纪的,一律从严查处。
第三篇:辅导学校教师管理规定
XX教育教师管理规定
1、教师要提前30分钟确认授课教室并开启教室空调,提前5分钟到达教室准备上课。下课后,教师负责关闭空调,关好门窗。在没有专职保洁员的情况下,负责简单打扫授课教室的卫生。
2、教师备课要做到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备学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智能状况,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备教法(教授方法,是辅导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一定要以教授学生简便高效的学习方法为教学任务重点)。
3、教师要按学校作息时间办公,不得无故迟到、早退,空课时间应在办公室办公备课,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兼职教师根据情况另行规定)。
4、教师要按时上课,不随便调课,上课时间不接打电话,不接待来访,不随便离开课堂去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特殊情况除外)。
5、下课后,教师要认真确认学生是否有家长接走,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没有家长接走的学生,教师要一直等家长到来才可以离开。
6、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将学生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不足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7、上课期间,教室要有安全意识,课堂上尽量避免安排危险的课堂游戏和活动,以免学生发生意外。
8、教师要注重仪表礼貌,服饰要庄重大方,不穿奇装异服进课堂,不浓装艳抹,严禁在教室内吸烟。
9、教师请病假必须持有医院证明,请事假者应先写好请假条,请假需经校长签字同意后方可休息。对无故旷工者,将给予旷工一天扣三天工资的严格处罚。
10、全职教师离职要求提前30天提交离职申请报告,兼职教师离职要求提前15天提交离职申请报告,经校长签字同意后方可离职。对违法规定者,将按照旷工情况予以严格处罚。
XX教育 2018年7月21日
第四篇:学校教师宿舍管理规定
岚华中学教职工宿舍管理规定(暂行)
为加强教师宿舍管理,创造文明、舒适、安全的生活居住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1、教师宿舍的安排由学校办公室负责协调安排,落实到位。教师不得自行调整宿舍位置。
2、严格遵守学校的治安管理制度,不得在宿舍内留宿外人,大声吼叫,酗酒,赌博等影响宿舍区正常生活和学习秩序;若亲友来访,要按规定在门卫室作好登记。
3、要认真搞好室内外的环境清洁和做好保洁工作,不要在墙壁上乱涂乱画,地面无积水,无赃物,房内无异味。更不许把垃圾放在走廊上或楼梯的过道处。
4、爱护宿舍物品,凡宿舍内的设施、设备、用具发生破损或故障,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修,故意损坏的要按有关规定赔偿。
5、注意用火、用电和财物的安全;保持走廊、楼梯、梯间的清洁和畅通,不能在上述地方堆放家私、杂物。
6、将搬离学校宿舍的教职工,要及时上报学校办公室,以便进行房租、水电的结算及统筹安排;宿舍锁匙要亲自交给学校办公室主任,不得擅自给他人,更不能擅自将住房子转给自己亲属或其他人居住。7.对不服从学校管理或长期占用学校宿舍不居住的人员,学校有权取消其住宿资格,并将房间收回备用。
8、宿舍内不准剧烈活动、喧哗或使用器具造成噪音等扰乱他人及附近安宁行为
9、宿舍公有财产由总务处进行登记管理,属学校所有,归教职工使用,任何人不得据为已有,不得随意移动
第五篇:教育部:“最新教师工资改革试点方案出台”不实
教育部:“最新教师工资改革试点方案出台”不实 针对近日关于“教育部出台2014年最新教师工资改革试点方案”的网络传闻,教育部官方微博23日正式回应称:该消息不属实,目前我国教师工资仍实行2006年以来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教育部在官方微博中声明:按照规定,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在内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由国务院授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研究制定并统一部署。目前,教师工资仍实行2006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建立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据介绍,目前的教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要求,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表现和资历,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实绩和贡献,津贴补贴主要体现向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的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