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22:5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篇: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鼋

宿生生活补助资金的管理发放工作,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落实到实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寄宿生生活补助对象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学生。在确定寄宿生补助对象时要对以下六类学生优先照顾。

(一)享受低保的家庭子女;

(二)孤儿或单亲家庭学生;

(三)父母或本人残疾的学生;

(四)父母丧失劳动能力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

(五)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六)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

第三条 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财政部门要及时掌握受助寄宿生人数的变动情况,对寄宿生实行动态管理。学校要在新学年开学对寄宿生身份进行认定,要按照农村经济困难家庭脱贫、返贫的实际情况,对需要资助的寄宿生及时做出调整。

第四条 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标准:小学每生每天4元,初

中每生每天5元。学生每年在校天数按250天计算,小学生、初中生每年分别补助1000元、1250元,资金由中央、省级和市(州)县(市、区)财政按5:3:2的比例分担。有

条件的市(州)、县(市、区)可在上述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调高补助标准,所需资金由市(州)、县(市、区)财政解决。

第五条 中央和省级财政分担的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资金由省级财政直接下达到县(市、区)财政。市(州)、县(市、区)财政要足额落实分担资金,并及时拨付。对没有落实分担资金的市(州)县(市、区),省级财政将扣回其转移支付资金。

第六条 各市(州)财政、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各县(市、区)财政、教育部门接到补助资金下达文件后1 0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拨付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

第七条 学校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有关部门和年级组、班主任等组成的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发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管理和发放工作。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学校要邀请学校所在乡镇分管教育的领导指导发放工作。学校要建立公示制度,对享受补助资金的寄宿生迸行为期7个工作日的张榜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学生姓名、补助金额、家长姓名、家庭经济情况等。

第八条 寄宿生申请领取生活费补助资金,要填写《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申请表》,经班主任(年级组长)审核签字确认后,交学校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发放领导小组审定。学校要填写《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经受资助学生签字后作为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发放依据。学校要及时将《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申请表》和《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装订存档,以备检查。

第九条 学校在收到财政补助资金后1 0个工作日内,将补助资金发放到学生的手中。补助资金要向学生按月支付,学校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补助资金。补助资金可采用银行卡发放,即由学校统一给寄宿生办理银行卡,补助资金直接划入学生银行卡;或由学校将补助资金划入学生饭卡或等价折合成餐票发给学生。银行卡和学生饭卡(票)要免费办理,学校不得向寄宿生收取成本费或押金。因学生毕业、转学或休学等情况造成的饭卡、饭票节余资金,学校应金额折合现金退还学生。因正常学生流动造成的补助资金结余可由县(市、区)财政、教育部门调整安排给其他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未经学生同意,学校不得将生活费补助资金直接划拨到食堂集中使用或补贴食堂承包商。

第十条 市(州)、县(市、区)教育、财政部门要建立对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发放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设立群众举报言箱和举报电话,经常开展督查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要建立对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发放和管理的审计制度。

第十一条 寄宿生补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足额用于寄宿生在校期间的伙食开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和名义截留、挤占、挪用。学校不得虚报冒领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对弄虚作假套取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的行为,一经查实,除追缴补助资金外,要严肃处理有关当事人;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并在全省范围内予以通报。

第十二条 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办法,并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和资金管理发放细则,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备案。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本办法由甘肃省教育负责解释。

第二篇: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管

理暂行办法

豫财办教〔2008〕151号文

第一条 为促进教育公平,确保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制学生(以下简称寄宿生)顺利接受义务教育,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根据《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的通知》(豫财办教〔2007〕347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生活费补助对象为在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

第三条 寄宿生在校期间生活费的基本补助标准为:小学生2元/天,初中生(含特教生,下同)3元/天。每学期在校时间均按125天计算。各地可在基本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调高补助标准。

第四条 落实寄宿生生活费基本补助标准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按照50%的比例给予奖励性补助;地方财政应承担资金由市、县级财政分别承担。具体分担标准为:中央财政负担小学生1元/天、初中生1.5元/天;省辖市财政负担初中生0.5元/天,县级财政负担小学生和初中生均为1元/天。各省辖市、县(市、区)应按照规定分担标准将本级应负担的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足额纳入财政预算。调高补助标准所需资金由当地财政解决。

第五条 省财政厅、教育厅分县(市、区)下达补助名额。各县(市、区)根据当地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分布等实际情况,对各乡镇、各有关学校确定不同的补

助比例,下达补助名额,不得平均分配。各地可在省下达补助名额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扩大补助面,所需资金由当地财政解决,不得通过降低补助标准扩大补助面。

第六条 按照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补助对象每学年在秋季学期评定一次,春季学期根据补助名额和补助对象变动情况进行个别调整和评定。各县(市、区)根据本办法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补助对象的界定标准和办法,并将以下几种寄宿生优先确定为补助对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寄宿生;因天灾人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家庭的寄宿生;父母因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寄宿生;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寄宿生;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寄宿生。同时,对革命烈士子女、独生子女、少数民族家庭子女以及艾滋病家庭子女给予优先照顾。

第七条 评定程序:

(一)学校通过有效途径公布生活费补助信息,包括补助政策、补助名额、补助程序和申诉程序等。

(二)学校组织符合补助条件并希望获得补助的寄宿生填写申请书。申请书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申请补助的理由。

(三)学校成立由学生家庭所在村委会成员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和教师代表等组成的评审小组,按照政策规定和相关办法进行评审,初步确定受助寄宿生名单。学生来自较多村组的学校可以成立若干个评审小组。

(四)学校将评审结果在校内及学生家庭所在行政村分别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

(五)公示无异议后,学校组织受助寄宿生填写登记表(格式见附件1),建

立受助寄宿生档案,并将受助寄宿生名单(格式见附件2)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县级教育、财政部门。

(六)县级教育、财政部门负责审定和批复受助寄宿生名单,并逐级上报省教育厅、财政厅备案。

补助对象的评审、公示、报批、审定和批复工作应在秋季学期开学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八条 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由各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教育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后20个工作日内逐级下达到各有关学校。

(一)省财政厅会同省教育厅编制下达全省分县分学期的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预算,将中央下达的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分学期直接支付到各县(市、区)财政中央特设专户。

(二)各省辖市财政部门要在收到上级下达的资金预算后5个工作日内会同同级教育部门将本地区本学期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预算下达到各县(市、区),同时将本级按规定标准应负担的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直接支付到各县(市、区)财政中央特设专户。

(三)各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在收到上级下达的资金预算后5个工作日内将本级按规定标准应负担的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划入县(市、区)财政中央特设专户;然后按照确定的补助名额和补助标准, 会同同级教育部门及时将补助资金全部直接支付到各有关学校,不得结转、抵顶下一学期补助资金。

第九条 有关学校按照县级教育、财政部门审批的受助寄宿生名单,将本学期生活费补助资金以现金或银行存折(卡)形式及时足额一次发放给受助寄宿生本人或家长;发放花名册(格式见附件3)经受助寄宿生本人或家长签字后,报

县级教育、财政部门备案。

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的发放工作应在学校收到资金和受助寄宿生名单批复后的5日内完成。

第十条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筹措管理;会同同级教育部门及时下达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预算;监督有关学校发放寄宿生生活费,防止截留挪用。

各级教育部门负责制定补助对象的界定标准和办法;严格按照补助对象的界定标准、办法和程序,组织确定补助对象;组织发放寄宿生生活费,严禁挪用挤占滞留;建立健全受助寄宿生档案资料管理系统。

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确保补助工作的顺利实施。对资金筹措管理不到位、截留挪用资金,不按政策要求和规定程序操作、群众反映较大、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一条 各地要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加强管理,严格监督,定期组织检查,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和审计制度,确保此项资金专款专用,及时拨付和发放,保证受助寄宿生的利益不受侵害。

第十二条 各地要大力宣传国家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达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确保国家政策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第十三条 各市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省财政厅、教育厅备案。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和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享受生活费补助寄宿生登记表

2.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享受生活费补助寄宿生名单

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发放花名册

第三篇:第二小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宣传工作总结2

第二小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

助宣传工作总结

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是党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持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观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水平,增强教育民生工程的社会知晓度和满意度,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我校在开学初的近一个月时间里进行了紧张、严密、扎实、有效的一系列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高度重视

对于此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宣传月活动,学校高度重视,将之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来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宣传活动方案,指定专人负责,统筹谋划此项活动。

二、宣传活动形式多样

我校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公布资助信息,确保广大学生家长知晓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政策内容。通过全体学生会议,班级会议、板报、标语、横幅等形式直接宣传政策内容,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深入人心。

1、学校在校园显著位置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标语,积极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2、3月10日周一利用国旗下讲话,由分管副校长向全体师生进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宣传动员,同时利用校园广播站进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和意义的宣传。

3、利用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向全体家长宣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有关政策、重要意义、操作程序等等方面内容。学校先后发放宣传材料近300份。确保了贫困寄宿生申报工作的公开、公正。

4、各班主任利用班级会议、板报进行宣传。

5、我校还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领导小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评审小组,对学生自愿填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申请书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调查、核实,最后通过比较,初步确定了资助名单,接着我校将资助学生名单及具体的受助原因制成板报在学校进行公示,并确保公示时间不少于规定的7天,充分接受学生和社会的监督。进行了公示的同时,学校安排教师深入贫困寄宿生家庭,了解实际情况。公示无异议后,学校组织受助学生填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登记表》,建立受助学生档案,最后将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教育、财政部门。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的实施,切实减轻了广大农民的经济负担,使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看到了上学的曙光,深受农村农村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组织实确保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办成“阳光工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

张家镇第二小学

2014年5月4日

第四篇:南化塘镇中心小学2007-2014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南化塘镇中心小学2007-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2005年以来国家、省、市、县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投入大量的资金帮助贫困寄宿生顺利完成学业。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资助政策,我校从2007年至2014年以来,认真贯彻执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管理、发放工作。根据区教育局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落实情况“回头看”的通知精神,我校认真对八年来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发放管理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为规范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发放管理行为,对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均能按上级文件贯彻落实,有配套资金文件,对获得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的学生建立档案,实行专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此项工作。一是学校每年、次都成立了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评审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资助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村干部、财政所会计、村民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各班班主任为成员。对资助工作进行全程管理,负责对全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二是组织学校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熟悉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三是通过全体教师大会,宣传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这一政策文件精神,提高全体老师的认识水平,强化教师的法制意识,要求教师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这一惠民政策,让这一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并惠及民生。

二、实行公示制,透明享受补助人情况

八年来,我校每年、次都对贫困寄宿生资助政策进行了大力宣传,在校内和学生所在村、组张贴布告、文件宣传相关资助政策,使资助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评审过程中每位成员都明白自身职责所在,因此在自身行为中都能按规定执行,没有出现偏离。学校在校务公示栏上,将每个学期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人员公示在醒目的地方,并将学校举报电话也进行公示,以便学校主动接受家长、社会各界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补助资金用于最困难的学生。没有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补助资金的现象发生。

1、确定资助范围和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并优先考虑以下几类:

(1)孤儿、优抚家庭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的学生;(2)父母一方已亡,生活十分困难的;(3)父母双残或单残,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4)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5)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力,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6)残疾家庭子女、残疾学生;

(7)家庭被镇民政办列为特困户,持有特困证,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者的子女。

(8)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

2、资助对象认定程序。

(1)公开资助信息。宣传资助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2)、资助申请。贫困家庭学生家长(监护人)填写《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申请表》交村委会审核后上交学校。

(3)、评审及公示。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的学生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拟定受助学生名单并公示;公示期内,如有异议的,评审小组对有关情况进行重新审核。

(4)、上报。学校根据公示无异议的受助学生名单,填写好《政务公开名册》上报。(5)、资金发放。资金到位后,学校及时通知受助学生家长、班主任到校参加发放仪式,并将补助资金足额发放到家长手中,并履行好领款签字手续。

3、享受资助的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根据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返贫的实际情况,对受助的贫困家庭学生作出适当调整。

三、规范资金发放和管理,从行动上狠抓落实

资金管理规范,没有截留、挪用情况。我校的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都是经县局下拨我校账户,然后经领导审批同意后,按补助标准一次性发放到学生家长手中。

为了加强我校的“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的发放与管理,杜绝执行政策不力的现象发生,我校的做法是:一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享受条件、标准;二是根据上级对贫困生生活补助专项资金文件的要求,对用于贫困寄宿生的补助资金实行专帐管理。三是财政下拨资金后,学校派专人管理,并立即按要求有序地操作,如数发放到学生手中,绝不截留、挪用,班级各老师未收取任何附加费用,也没有均分、冒领、代领等现象。切实做到了专款专用。切实做好了“贫困生资助”工作。做到了严格规范资助范围、标准、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及督促指标、资金及时到位。建立了助学工作长效机制。

2007年我校受助寄宿生人数是24人,补助标准50元/人/年,共发放补助资金1200元。2008年春我校受助寄宿生人数是60人,补助标准是125元/人/年,共发放补助资金7500元。2008年秋我校受助寄宿生人数是60人,补助标准是250元/人/年,共发放补助资金15000元。2009年春我校受助寄宿生人数是39人,补助标准是250元/人/年,共发放生活补助费9750元。2009年秋我校受助寄宿生人数是97人,补助标准是250元/人/年,共发放补助资金24250元。2010年第一次我校受助寄宿生人数是93人,补助标准是500元/人/年,共发放补助资金46500元。2010年第二次我校受助寄宿生人数是93人,补助标准是125元/人/年,共发放补助资金11625元。2011年第一次我校受助寄宿生人数是66人,补助标准750元/人/年;共发放补助资金49500元。2011年第二次我校受助寄宿生人数是66人,补助标准为125元/人/年;共发放补助资金8250元。2012年第一次我校受助寄宿生人数是86人,补助标准750元/人/年;共发放补助资金64500元。2012年第二次我校受助寄宿生人数是86人,补助标准为250元/人/年;共发放补助资金21500元。2013我校受助寄宿生人数47人,补助标准为1000元/人/年;,共发放生活补助费 47000元;2014秋我校受助寄宿生67人,补助标准为1000元/人/年,共发放生活补助费67000元;此项经费,学校在上级财政下拨该项资金后,立即按公示无异议的名单造册,统一由学校财务室如数发放到学生手中,没有截留和挪用。

四、存在主要问题

1、贫困学生认定难度大。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不能如实说明家庭情况,班主任也不能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工作中不易把握。

2、资助名额有限,致使少数贫困学生暂时不能享受资助。总之,资助工作是一项爱心工程,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全面覆盖,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家庭宣传政策,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经济状况,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政策,使资助工作真正惠及到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子女,让领导满意、家长满意。

南化塘镇中心小学 2015年09月22日

第五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

评审工作总结

根据《六枝特区财政局、六枝特区教育局文件(六教通字[2015]347号)六枝特区财政局、六枝特区教育局关于下达2015年第二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名额分配及补助资金预算安排的通知精神,为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住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落到实处,结合我校实际,特对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机构

成立中寨乡第二中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吕选彪(校长)副组长: 江胜道

成员:刘安乐

夏郁云

吕阳凯

晏合波江光勇 刘安华 江泉頻

婷 黄晓雷

刘富强 古开庆 江梅 李明雄(学生家长代表)

邓吉波(村主任)

二、确定补助对象

根据《六枝特区财政局、六枝特区教育局文件(六教通字[2015]347号)六枝特区财政局、六枝特区教育局关于下达2015年第二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名额分配及补助资金预算安排的通知精神,本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费评审工作,学校依照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按文件精神把父母双农且家庭经济贫困、农村因父母双亡家庭困难、农村单亲家庭生活困难、农村因父母残疾家庭困难、农村因病致贫家庭、农村因灾反贫家庭、没有稳定经济来源的家庭子女、特困户、低收入家庭子女、父母一方为烈士或一级伤残军人,且生活困难的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残疾学生;持《低保证》、《困难职工子女就学优惠证》的家庭子女,作为贫困生活补助对象。

三、评定程序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申请、审核、公示、落实、督查、上报等工作程序履行工作职责,坚持“阳光操作”,其程序顺序如下:

(一)学校对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进行宣传。并公示受助寄宿生的申请条件。

(二)由贫困生或家长提出申请,持户口本、低保证等贫困证明,到家庭所在村民小组、社区或居委会签注意见后,将申请和贫困证明交给学校。

(三)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委成员及学生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对申请学生进行初评,并将符合条件者上报学校,学校对班级初评提供的名单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给予认定。

四、公示

学校根据下达的补助人数指标和补助制度规定。确定享受生活费补助的学生。将享受生活费补助的学生名单按规定期限在学校内张榜公示,公示一周以上,经公示无异议后,将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学生名单上报中心校备案。保证此项工作的高度透明,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中寨乡第二中学

2015年12月

下载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