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正霖2012年4月23日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4 22:3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冯正霖2012年4月23日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冯正霖2012年4月23日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冯正霖2012年4月23日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建设风清气正的交通运输行业

——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冯正霖(2012年4月23日)

同志们:

刚才,驻部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局局长、部纠风办主任钟华同志传达了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精神和何勇、马凯、马馼等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吉林省交通运输厅、长江航务管理局、部海事局等9家单位介绍了在治理公路“三乱”、收费公路专项清理、畅通“绿色通道”、优化物流发展环境、创新纠风民评工作方式、强化基层执法人员监管、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等14个单位也做了书面经验交流,各单位要相互学习借鉴,促进纠风工作水平提升。下午李建波组长还要作总结讲话,就有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和全国纠风工作会议精神,就当前交通运输行业纠风工作的重点问题及努力建设风清气正的交通运输行业讲三点意见。一、十七大以来交通运输纠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七大以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部党组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立足交通运输实际,以巩固治理公路“三乱”成果为重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政风、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纠风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强化落实。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坚持把开展纠风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具有交通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点内容,不断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各单位领导班子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加 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始终把纠风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建立健全纠风工作责任制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逐级逐人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构成了以专职部门为主体、相关部门为依托的纠风工作责任网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为完成纠风工作各项任务目标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纠风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积极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回应社会关切。从2009年起,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积极推进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9个省份全面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共撤销2072个公路收费站,取消收费公路里程10.7万公里。从2011年6月起,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监察部和国务院纠风办等5部委(办),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截至目前,各省区市已对现有收费公路进行了全面清查和审核,针对发现的问题,认真落实整改措施,近70%的问题已完成整改,专项清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对存在问题的328个收费站进行了撤销和调整;降低了182个收费公路项目的收费标准;停止收费的公路总里程达3706公里。同时,积极推行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组织实施了京津冀和长三角省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示范工程,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实行了ETC收费,建成专用车道3200条,用户突破200万,大幅提高了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开展了重大节假日免收通行费政策研究和试点工作,吉林、山东等部分省市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实行免收通行费试点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交通运输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坚持把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作为行风建设的重要任务,以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思想道德水平和服务意识为重点,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入门、培训、考评和淘汰机制,建立完善社会公开监督制度,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执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部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交通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去年202个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单位被评议考核为优秀单位。部认真贯彻落实《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若干意见》、《公 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严格执法程序,深入推进道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源头治理工作,不断规范公路、水运和道路运输管理行政执法行为。

(四)治理公路“三乱”成果进一步巩固。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始终把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作为纠风工作的重点,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监督检查,巩固治理成果,如吉林省交通运输厅紧紧抓住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地健全了查处“三乱”问题快速反应机制,畅通投诉监督渠道,认真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及时查处,推动重点问题的解决。通过开通公路“三乱”举报电话、开展行风评议、聘请社会监督员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强化责任追究机制,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严格追究责任。2011年全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等部门共查处公路“三乱”问题1303个,责任追究1734人。同时,部通报了陕西榆林市吴堡县、河北邢台市等一批违规执法典型案件,有力地发挥了警示教育作用。

(五)行风政风建设取得新进展。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不断加大纠风工作力度的同时,坚持纠建并举,注重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把纠风工作纳入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大力开展创建文明样板路、文明执法示范路、文明示范窗口、文明样板航道等活动。目前,全国交通系统共创建文明样板路7.7万公里,文明样板航道1704公里,文明执法示范路2509公里。同时,在交通运输系统涌现出了全国文明创建先进典型东海救助局、广东海事局优秀海事监督官杨庆文、河北省保定客运中心站郭娜陆地航空班等一批先进典型,这些典型在行业内外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有力地加强了行业作风建设,展示了交通运输行业良好形象。

近年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结合部门和行业实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纠风工作中积累了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纠风工作的根本着眼点。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紧紧围绕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中心,着力服务于交通运输发展改革稳定的大局。二是以人为本、服 务民生是做好纠风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推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使人民群众共享交通运输发展改革的成果。三是条块结合、齐抓共管是做好纠风工作的重要机制保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履行行业主管部门责任,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纠风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主动接受媒体和群众监督,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纠风工作合力。四是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是做好纠风工作的重要手段。本着长远规划和实现近期阶段性目标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及时查处当前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坚决遏制不正之风的蔓延;另一方面,注重源头治理,强化源头控制,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铲除滋生不正之风的土壤。

以上经验和做法,体现了近年来全系统开展纠风工作的实践和理论成果,对于下一步做好交通运输行业纠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继续坚持并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二、交通运输纠风工作面临的主要形势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市场化深入开展,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进行新的调整,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既面临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也承受着土地、资源和环境硬约束的不小压力,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现代交通运输业,并积极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根据中央决策部署,部党组在今年的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研究提出了“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努力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总体思路。从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主要指标看,尽管存在一些资金保障、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但行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是平稳的,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的交通运输纠风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倒逼压力加大,影响行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多,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也对交通运输纠风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与人民群众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窗口行业,作为国家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行风建设始终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也直接反映着行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与中央关于构建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比,当前交通运输行业纠风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仍处在攻坚阶段,易产生腐败问题的土壤尚未铲除,征地拆迁侵害群众权益和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受制于历史、体制机制等原因,进入到了法规、政策、技术手段等综合配套完善阶段,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三是执法行为不规范,一些地区行政执法人员办事不公、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的问题仍然存在,个别海事执法人员收取“好处费”问题尚未根治;四是纠风工作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完善,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还不多,从源头上治本的措施和手段相对薄弱。

上述问题,有的是长期积累的矛盾,有的是新形势下遇到的新问题,有的地区和部门处理的较好,有的地区和部门推进的力度不够。实践证明,凡是风气正、干事氛围浓的部门和单位,问题就少,事业也发展的很好;相反,凡是不正之风严重的部门和单位,违纪违法案件往往也多,不正之风如果得不到及时制止和纠正,就有可能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从而给整个行业的发展成就抹黑。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联系社会各方、服务千家万户的公益性、服务性行业,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管理或运输组织,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或技术保障,都是服务于“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总体目标,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和高效优质的货物运输。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讲话中强调,要“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展示新面貌新形象。”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焦点问题和反腐倡廉工作中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水平。做好新时期的交通运输纠风工作,建设风清气正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将直接关系交通运输业能否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公信力的认同,直接关系到我们党执政能力的增强和执政地位的巩固,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执政为 民”的总要求,努力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权力运行公开。针对交通运输行业项目多、资金密集、市场化程度高等特点,充分发挥党的群众路线作用,坚持以权力公开运行为原则,不断拓展延伸公开的主体、内容、方式、范围、时间和监督检查部门,通过阳光工程、政务公开等载体,健全完善人民群众和利益相关人对公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不断规范公路建设程序和运行环节,实现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最大限度消除腐败产生的土壤。认真学习推广河北高速公路建设“十公开”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经验,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廉政风险防控,引导行业健全完善规范权力运行的工作机制和制度。

二是坚持程序执行公正。积极引导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从业人员牢固树立程序执行公正理念,规范管理工作流程和基本操作程序。凡涉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行政许可、招标投标、征地拆迁等关键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工程技术标准要求,严格履行相关程序。特别是交通运输发展当前阶段,人民群众对规模速度的关注度下降,要逐步建立起效率服从于程序、工期服从于质量安全的建设管理机制。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沟通协调、技术咨询和监管决策,要学习借鉴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管理模式,注重程序管理,通过严格按程序办事、按机制办事,引导科学决策,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避免产生各种腐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效益经得起人民群众的考验,经得起历史和社会的检验。

三是坚持执法行为规范。交通运输执法工作具有队伍大、门类多、社会覆盖范围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长期以来,执法行为不规范一直是交通运输纠风工作的重要内容。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在全社会广泛树立起交通运输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对于保护交通基础设施存量资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建立现代交通运输业、树立负责任的政府部门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执法人员从业资格管理,严把准入关和退出关,加强在职人员学习培训,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实现执法的最佳社会效果。对个别粗暴执法、越权执法、滥用执法权的害群之马,依法清除出执法队伍,坚决维护交通执法权威和队伍形象,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近日,部将印发《路政文明执法管理工作规范》,请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抓好宣贯落实,不断提升队伍执法规范化水平。

四是坚持服务意识牢固。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把为民、便民、利民贯穿到交通运输工作的各个环节。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新要求,积极推进国高网剩余路段、瓶颈路段和亟需扩容路段建设,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针对人民群众日益增多的多样化、个性化交通出行需求,不断改进提升基础设施管理技术水平,充分发挥路网的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提高通行效率、服务品质和安全保障水平,着力打造具有交通运输特色的服务品牌。本着让利于民、提升服务水平,让社会公众出行更便捷、更愉快的原则,加快推动重大节假日期间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政策的实施。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和城乡客运一体化步伐,加快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权力运行公开、程序执行公正、执法行为规范、服务意识牢固,是在认真分析交通运输纠风工作形势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思路,其中权力运行公开是根本,程序执行公正是基础,执法行为规范是保障,服务意识牢固是准则。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认真领会精神,结合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和本地区实际,不断研究新办法,探索新举措,推动交通运输纠风工作再上新水平。

三、今年纠风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交通运输纠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和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总要求,着力解决交通运输行业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关于今年的工作任务,部已经印发了《实施意见》进行了具体安排,各单位要按照《实施意见》抓好落实,同时要紧紧围绕深入开展治理物流领域涉及交通运输环节的乱收费和公路“三乱”问题这项重点工作,切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下面,我再强调四点。

(一)进一步做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一是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清理收费公路的工作部署,以及五部委办联合研究制定的下一步工作指导意见,对前期清理过程中的遗留问题加快整改,严格按照《关于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整改到位,坚决撤销违规设置、站点间距不符合规定的收费站点,坚决取消违规运行的收费公路,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今年5月,将由五部门负责同志带队,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进行督导 检查,确保清理工作实效。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五部委办联合下发的《关于禁止将政府还贷公路违规转让或划转成经营性公路的通知》要求,严禁以体制调整、资产重组、有利融资等名义,随意变更政府还贷公路属性、违规转让为经营性公路。未按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将政府还贷公路转让为收费公路的地区,要尽快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及时回归政府还贷公路属性。三是加强收费公路发展政策研究,加快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研究制定收费公路信息公开办法、价格形成机制等规章制度。加强对收费站点信息公开、规范服务、文明服务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收费公路“六公开”的规定。四是继续推进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等技术手段的应用,通过复式收费和重大节假日免费通行等综合措施,提高公路通行效率,力争“十二五”期间对全国高速公路ETC覆盖率达到60%,建成专用车道6000条以上,使用用户超过500万个。五是逐步有序取消西部省(区)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加快研究取消一级公路和经营性二级公路收费的可行性、时机和保障措施。六是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 “绿色通道”政策,加快建立以自动检测为主、人工检测为辅的“绿色通道”检测体系,提高检测工作效率,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快速通行。

(二)进一步深化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一是继续坚持部门联动和区域联动,实行路面执法与源头监管并重,重点查处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违法超限车辆,并以桥梁和取消收费的普通二级公路为重点,继续加大路面执法力度,巩固治超成果,防止反弹。二是进一步加强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规范,严格落实《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开展规范公路治超站管理整治行动,加强治超执法管理,清理无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和人员随意设站、上路执法行为。同时要加强交通运输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对执法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切实增强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纪律观念,严格规范和监督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执法文书,落实执法责任制,坚持依法、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社会形象。三是加强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全面落实“罚缴分离”措施,充分发挥查处公路“三乱”问题快速反应机制作用,加强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重点地区和路段的明查暗访,坚决查处各种涉路涉车违规执法行为,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以罚代纠、罚款不开票据、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款指标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治理公路“三乱”的高压态势,巩固治理公路“三乱”成果。

(三)进一步严肃纠正各类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一是深入开展涉及道路运输收费的清理工作,配合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对涉及道路运输的各类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降低标准过高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重点清理港口、船公司、船舶代理、货运代理、道路货运场站、货运配载中心等不合理经营服务性收费,加强对涉及道路运输行业的各类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监督检查,严肃处理违法违规收费行为。二是加强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施工企业,按照有关信用管理规定在市场准入、信用评级、招标投标等方面给予严肃处理。三是要严格执行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法律补偿规定,加强对征地拆迁行为的监管,做到依法征收,公平补偿;认真落实信息公开、搬迁安置、公平补偿等政策规定,坚决纠正和查处暴力强制拆迁。四是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监管,坚决纠正和查处截留、挤占、挪用、骗取建设资金等问题。五是纠正农村公路建设中乱收费行为,防止利用“一事一议”变相加重农民负担、摊派集资、强行抵扣等问题发生,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款专用,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四)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行业作风建设。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加强行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加大作风整顿力度,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心浮气躁等不良风气,认真治理慵懒散等问题,严肃处理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二是继续执行中央有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从严控制楼堂馆所建设,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规模,积极推进“三公”经费的公开工作。三是巩固深化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严禁举办已经取消的活动,经批准举办的活动要严格控制规模,坚决制止和纠正挥霍财政资金、增加基层负担、形式重于内容的活动。四是坚决纠正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招聘中的不正之风,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政策规定,坚持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强化对考录和招聘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严明考录和招聘工作纪律,坚决查处和纠正违反操作规程、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等行为,确保考录和招聘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五是继续做好文明样板航道创建和规范水上执法工作,严格执行文明样板航道验收标准,公开验收程序,公示创建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规范海事执法行为,继续深入开展政风“大走访”活动,严格规范海事经济实体的经营行为,严禁利用海事执法权从事经营活动,严禁利用海事执法权力乱收费。六是积极参与行风评议工作,开展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和服务窗口的创建活动,积极配合各地纠风部门组织开展对城市公交行业的行风评议工作,参与利用电台、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联动的行风政风热线,拓宽群众诉求表达的渠道。

同志们,纠风工作是交通运输事业健康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进一步开展纠风工作的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行业树廉洁从政清风,扬执政为民正气,树实事求是清风,扬真抓实干正气,树满意服务清风,扬文明诚信正气,推动交通运输纠风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二篇:19-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在2009年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11月10日)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在2009年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11月10日)

这次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纠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08年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任务,部署2009年纠风工作任务。同志们:

这次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纠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08年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任务,部署2009年纠风工作任务,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纠风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确保完成国务院交给交通运输系统的纠风工作。利民组长明天上午还将作重要讲话,就抓好交通行业的纠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这里,受部党组的委托,我主要就2008年纠风工作成效,2009年纠风工作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2008年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取得的成效2008年,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党组的部署,坚持纠建并举、注重预防,认真贯彻“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和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源头治理,纠风工作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

(一)服务交通运输中心工作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交通运输工作的大事多、急事多、难事多。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关于纠风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部党组的统一安排,更加自觉的把纠风工作放在交通运输工作大局中谋划和部署。在去年抗击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加强对执法队伍的监管,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及时调整“绿色通道”政策,加强对救灾车辆和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不扣车、不罚款、不卸载”的“三不”政策和省内外车辆无差别减免通行费等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违反政策的行为,为保证道路畅通、保证人民

群众安全回家过年、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的运输、促进商品流通、保持市场供应和物价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把做好抗震救灾交通运输保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救灾运输车辆开辟专门“绿色通道”,免费优先放行,有效保证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国“绿色通道”减免通行费合计95亿多元。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坚决贯彻中央的部署要求,把运输保障和安全保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落实工作责任制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执法队伍建设,为保证进京货车绕行交通组织、奥运应急运力保障组织、火炬国内传递公路转场保障、涉奥城市港口和三峡船闸等主要通航设施的安全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奥运会、残奥会交通运输安全顺畅优质运行。

(二)纠风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自1990年,全国统一部署纠风工作以来,纠风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治理的项目越来越多。1995年,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路“三乱”问题,根据中央的要求,从国家层面上建立了由交通部、公安部牵头,国务院纠风办组织协调的“两部一办”协调机制。从交通行业层面上,我们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部和各省厅都成立了纠风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的机构,形成了各级行政领导负总责,业务部门具体抓,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实现了全国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的目标后,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始终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把纠风工作纳入反腐倡廉总体工作部署,纠建并举、重在建设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分管领导亲自抓,带队明察暗访,始终保持治理工作的高压态势,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查处公路“三乱”快速反应机制,积极推进交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创建了107国道等文明执法样板路和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等文明样板航道。

(三)维护群众利益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纠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纠风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通过开通“政风行风热线”、聘请行风监督员、设立征求意见箱等多种形式,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认真查找政风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

时研究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中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监督检查,纠正和查处了一些违反“一事一议”原则强行集资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拖欠工程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款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施工企业,列入建设市场从业单位“黑名单”,在一定时期内限制或取消其参加投标资格。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共查处公路“三乱”案件200余起,处理180多人,查处水路执法案件260余起,处理44人。全系统共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747件,涉及金额2.95亿元。

(四)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推进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高度重视政风行风建设,以机关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以纠风工作载体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深入开展以“诚实守信、服务为民”为主题的行风创建活动,认真开展文明样板路、文明样板航道、文明执法示范路、“青年文明号”等文明创建活动。福建省为减轻机动车维修企业负担,下放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发证权,受益企业超过3000家,人员超过5000人。河北省建立起全省统一的“12346”公路“三乱”举报网络,对暂扣的违规车辆免费保管,有效防止了乱收费行为。部海事局把规范海事“三产”、技协经营管理作为行风建设的重点工作,开展了经济实体专项整顿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海事执法人员不得在经济实体中兼职,不得利用执法权力为经济实体招揽业务;经济实体不得从事船舶护航等直接涉及水上安全监督执法范围的业务,不得在海事执法场所从事经营活动。江苏省严格控制多头登船执法,开展了水上统一执法试点工作,实施了查处分离,加强对执法行为的动态监督,有效规范了执法行为。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创建省级文明样板路8万多公里,创建国家级文明样板航道1704公里、省级文明样板航道3016公里。涌现出一大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单位、交通文明执法标兵和行业文明示范窗口,较好地发挥了行业示范效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全行业政风行风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p#分页标题#e#

(五)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以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为重点,以推行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为抓手,强化对执法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执法队伍

建设。2008年底,针对各地、各门类的交通执法文书、执法标识、执法证件、执法用语、执法服装等各不相同,执法行为不规范的问题,部出台了《交通行政执法风纪》、《交通行政执法用语规范》、《交通行政执法检查行为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和《交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等5个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交通行政执法流程,规范了交通行政执法行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部分执法人员利用执法自由裁量权谋私的问题,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围绕明确执法责任、加强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这三个环节,不断完善执法责任体系,深入推进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河北、北京等省市交通部门从清理交通行政执法依据着手,将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职责进行了归类明确,逐项细化分解到相关执法机构、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黑龙江省从完善执法评议考核机制,细化评议考核内容和要求入手,研究制定了交通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及相应指标体系。江苏海事局对执法监督的内容、方式、程序和责任追究等作出了规定,形成了内部督察、职能督察和专门督察三类督察机制,发现违规行为5048件,强化了对执法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纠风工作已经取得的成果还不巩固,一些不正之风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纠正。个别单位对纠风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有松懈、麻痹的工作情绪;个别地区乱收费、乱罚款问题有所抬头;个别执法人员还存在假公济私、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特别是取消养路费等“六费”后,一些地方运管机构超编运行或机构设置不规范形成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趋利执法、粗暴执法、执法扰民、违规查车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2009年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主要任务国务院纠风办已明确了今年的六个重点工作领域,其中涉及交通运输领域的就有“以落实燃油税费改革政策为重点,加大力度治理公路‘三乱’”。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结合交通运输部门的实际,2009年纠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纠建并举、重在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促进中央扩大内需、保证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在交通运输系统贯彻落实,为交通运输实现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协调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以落实燃油税费改革政策为重点,加大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力度

一是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燃油税费改革措施的落实。今年,国家实行燃油税费改革,明确取消公路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输附加费等六项收费,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为从根本上消除公路“三乱”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保证税费改革的平稳实施。要切实加大对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中央决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要坚决纠正乱收费的行为,对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决不允许继续收取或变相收取。对已经取消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点,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要认真执行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09】34号文件要求,严格规范和控制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改建为一级公路继续收费。要坚决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坚决纠正违规设置收费站、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任意延长收费期限等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要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充分发挥查处公路“三乱”快速反应机制作用,保持治理工作的高压态势,巩固治理成果,严防公路“三乱”反弹。二是进一步规范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把治超工作列入工作的重点,按照“高速公路入口阻截劝返、普通公路站点执法监管、农村公路限宽限高保护”的要求,合理调整治超检测站点布局,逐步完善治超监控网络。要加强对设站的监督检查,新增治超站点必须按照设站要求和程序,报省政府批准,坚决纠正违规设站的行为。要加强对治超工作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执法人员与“车托”勾结非法护送车辆的行为,净化执法工作环境;坚决杜绝以收费代卸载以及乱收费、乱罚款和重复罚款等现象。坚决查处超限超载车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桥梁压垮等重大安全事故背后的不正之风问题。

(二)以畅通“绿色通道”为重点,推动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出台了一

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要在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畅通。这是交通运输部门贯彻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内需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举措。各级交通部门一定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措施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要按照4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继续落实好在国家规定“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全部免收车辆通行费的政策,积极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免收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费,为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做出贡献。认真落实对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不扣车、不罚款、不卸载”的要求和省内外车辆无差别减免通行费政策。对一些需要甄别的车辆,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服务工作,坚决纠正以种种理由和借口刁难运送鲜活农产品的车辆的行为,确保“绿色通道”高效、有序、畅通。各地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反“绿色通道”减免通行费政策的行为,确保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是切实维护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农民利益。要切实贯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决查处在修建通村公路中乱集资、乱摊派的问题。坚决落实部里“四个不准”和“三多三少”的要求,即不准违反“一事一议”原则强行集资;不准将需多年征集的集资款一次性征集;不准拖欠农民工工资;不准代扣应给农民的各类补助款。鼓励农民多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少让农民集资出钱;集资标准要多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少搞“一刀切”;农村公路建设路线设计要多利用老路改建,少占地拆迁。对违反上述要求的地区和单位,要按有关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三)以规范执法行为为重点,治理水上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坚持将规范水上执法和收费行为作为纠风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坚决纠正违规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只收费不服务、乱罚款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直属海事系统要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强直属海事系统经济实体管理的决定》,严格规范经济实体经营行为和内部管理。要切实加强海事政风建设,严格规范海事执法行为,严格落实海事执法人员不得在经济实体中兼职,不

得利用执法权力为经济实体招揽业务等规定,切实加强纪律约束,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

(四)以抓制度落实为重点,强化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去年底,部出台了《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等5个执法规范性文件,抓好这些制度的学习贯彻和落实是推进交通执法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一是抓好执法规范制度的落实。要认真组织执法人员学习《交通行政执法风纪》、《交通行政执法用语规范》、《交通行政执法检查行为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和《交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等5个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政执法用语、行政执法流程和执法仪表举止。要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增强制度的执行力。二是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行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评和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三是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进一步明确执法监督的内容、方式、程序,建立健全执法督察机制,强化对执法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进一步完善交通行政执法公示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不断提高交通行政执法的透明度,不断增强交通行政执法的公信力。

(五)以纠风工作载体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纠风工作载体建设,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充分保障管理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充分利用电子信箱、举报电话等手段,加强对不正之风的举报投诉和跟踪督办。要学习借鉴各地开展电子监察的经验,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管理技术,加强对执法和行风建设的监督。要进一步深化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积极开展对基层站所的民主评议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倡导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加强行风热线建设,强化行风热线为群众解决问题的功能。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交通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平台,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施工企业要记入信用档案,在招投标和交通建设市场准入方面采取限制措施。要继续开展文明执法示范路、文明样板路、文明样板航道等创建活动,注重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三、做好2009年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的几点要求

今年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不仅内容多,任务

重,要求高,而且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时期,做好今年的纠风工作尤为重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提高认识、改革创新、强化制度、狠抓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一)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纠风工作的责任感

今年是交通运输部门全面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大建设大发展、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按照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落实好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各项政策,发挥好交通运输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交通运输保障,是交通运输部门的政治责任。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加强新形势下的纠风工作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强纠风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有利于强化依法行政,有利于保证政令畅通、推动科学发展,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拉动内需各项政策的迫切需要。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强纠风工作,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有利于增强群众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增强政府机关的公信力、树立交通运输部门的良好形象,是维护行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强纠风工作,坚决纠正趋利执法、滥收乱罚等不正之风,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交通运输行业践行“三个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一定要带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切实把纠风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纠风工作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树立交通运输部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二)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开创纠风工作新局面

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从源头上防止不正之风蔓延,是纠风工作的必由之路。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这项改革涉及数十万人员的安置,涉及到交通税费和筹资融资政策的调整,关系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纠风工作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比如,取消养路费等“六费”后,原有以征收规费为主要工作任务的征稽、运管等职能机构,许多省份已逐步将其转岗到从事路政管理、运输管理等工作,一些人员若不加强业务培训,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就可能导致简单执法、以罚代管,特别是违规上路乱罚款现象的发生,防止公路“三乱”反弹的压力增大;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对收费公路的分流效应明显,普通公路“治超”压力增大;公路、水路行政执法不规范,以及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等等,都给我们纠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下大力气解决。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纠风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要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解决不适应、不协调等问题,建立健全纠风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开创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新局面。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纠风工作的长效机制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纠风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是提高纠风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执法队伍教育培训等行风教育制度、执法行为规范等行风建设制度、政风行风评议等监督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一要注重制度设计,着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制度设计要与相关法律衔接好,尽可能做到明确具体,简便易行,尤其要注意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把那些通过查处和解剖案例得出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法规制度,保证制定的各项法规制度行的通、做的到、可操作。二要重视统筹协调,着力加强制度的系统性。要针对治超、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紧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既要重视单项制度的建设,又要重视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的配套,使各项法规制度彼此衔接,环环相扣,形成体系。三要抓好制度落实,着力维护制度的权威性。要加强制度宣传,强化执法人员的制度意识。在今后公路、水路行政执法管理工作中,要严格培训考核,未经相关法律法规培训、业务技能培训以及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直接处理涉及行政执法工作。加强运输市场管理,要把功夫下在源头治理上,而不是上路检查上,更不是依靠罚款手段来实现;当然,对严重违法违规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予以严厉打击。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通过推进制度创新,使制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管用。努力做到使执行制度的人不吃亏,不执行制度的人受惩罚。

(四)加强监督检查,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要把监督检查作为推动纠风工作的重要手段,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监督检查的重心要下移,着力加强基层的纠风工作。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坚持领导带队明查暗访,对不正之风问题突出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进行排查,要注重苗头性问题,解决突出性问题,制止普遍性问题。要坚持以查案促纠风,加大对行风案件的督办力度,严肃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顶风违纪的问题;严肃查处违规设站、乱收费的问题;严肃查处为了小团体私利,不惜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严肃查处,追究责任。

(五)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切实把纠风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总体工作规划之中,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纠风工作,定期研究纠风工作的重大问题。分管领导要经常听取工作汇报,切实加强具体指导,主动协调解决纠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纠风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创造有利条件,做纠风工作的坚强后盾。其他领导也要按照工作分工,指导和推动分管部门不断加强行风建设。同时,要把纠风工作寓于交通运输服务之中,坚持解决问题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相结合、专项治理与树立行业新风相结合,全面发挥交通运输社会服务职能作用,切实做到“管行业”与“管行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认真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分工,明确责任主体,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严格纠风工作和行风建设责任考核,以责任制的落实推动纠风工作的深入开展。要树立全行业“一盘棋”的思想,既明确分工又密切配合,做到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同志们,做好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扎实推进交通运输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为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重要的保证。

第三篇: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在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在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科学发展

强化监督管理 推动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2008年11月3日)同志们:

这次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近年来公路水运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工作,交流经验,分析问题,把握发展规律,创新管理机制,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任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得机遇,在不断加大公路水运工程建设规模的同时,狠抓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水平的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在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成效显著。

(一)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从2005年起,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连续3年达到6400亿元以上,2007年达到7776.8亿元,其中公路建设投资达到6489.9亿元。在建高速公路、大跨径桥梁和长大隧道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到去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8.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9万公里,农村公路313.4万公里,全国已有98.9%的乡镇和88.24%的建制村通公路。煤油矿箱等大型深水专业化码头和港口深水航道建设进一步发展,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加快实施。到去年底,港口共拥有生产性泊位35753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1403个;内河通航里程12.3万公里,50%为等级航道,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占7.1%。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始终坚持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法规、标准为准绳,采取监督抽查、现场实测、量化评价等方式,开展了以高速公路、大跨径桥梁、长大隧道、重点水运建设工程为重点的质量安全督查。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公路水运工程领域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围绕提升试验检测能力和检测

结果可靠性,开展了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活动。从部质监总站近年质量督查情况看,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总体质量水平稳步提高。截至今年上半年,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抽检指标总体合格率达到97.9%,比2004年提高了7.9个百分点,路面工程抽检合格率达到97.5%,提高了3.5个百分点,桥梁工程抽检合格率达到95.2%,提高了3.2个百分点。先后建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长江大桥等一批深水、大跨径、科技含量高的世界级桥梁。隧道工程建设也取得重大突破,相继建成了全长7公里的湖南雪峰山隧道,全长18公里的陕西秦岭终南山隧道。沿海大型港口项目、内河重点建设项目质量状况良好。2005-2007年开展的内河建设工程质量年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水运工程质量呈逐年提高态势,今年上半年检测总体合格率为95.1%,桩基码头检测合格率为94.6%,重力式码头检测合格率为95.2%,航道工程检测合格率为94.9%,均处于较高的质量水平。近年来,先后有润扬长江大桥、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山西祁临高速公路、东营黄河公路大桥、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大连港大窑湾港区一期(后6个泊位)等多项公路水运工程,获得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或建筑工程鲁班奖等多个国家级建设工程优质奖项。湖南常张高速公路还获得了第二届“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

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形势总体有所好转。今年上半年,公路建设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9起,死亡35人,同比分别下降38.3%和51.4%,安全生产实现了“双下降”。这是去年下半年“8•13”凤凰堤溪沱江大桥垮塌事故后,全行业开展的大规模安全隐患排查和今年上半年实施的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取得的明显成效。通过安全隐患排查和百日督查,形成了行业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各地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一些事故多发地区积极行动,举一反三,收效明显。

(二)法规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近年来,部相继颁布了《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指导意见》、《关于严格落实公路工程质量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港口建设管理规定》、《航道建设管理规定》、《港口工程竣工验收办法》、《航道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等多部管理法规和文件。各地也不断完善质量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陆续发布各类标准规范、安全施工指南等技术与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法规与规范性文件的发布,使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部和各省交通主管部门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建设市场、质量与安全综合督查等活动,努力使各项法规制度落到实处,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建设市场管理不断规范。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始终坚持强化源头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实施动态监管。在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招投标管理,形成了“专家评标、项目法人定标、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监督”的评标体系。部每年都组织开展市场督查活动,结合举报及事故调查,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企业,通报了一批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各地按照部制定的《关于建立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逐步开展了诚信体系建设。如广东省从2006年起,每年对上一在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农民工工资等方面做得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做得差的列入黑名单,并且与招投标挂钩。辽宁省制定了《质量责任追究办法》,对不良行为进行责任追究,而且拟定了《现场处罚决定书》等法律文书,从行政执法角度对质量违规行为进行追究,促进了市场诚信建设。部制定了《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活动工作方案》,遵循“统一部署与分级实施、行业督查与企业自查、培育市场与规范市场、专项治理和建立长效机制、宣传引导和查处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了专项治理活动,对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市场诚信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质监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目前全国共建立省级(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站、局36个,其中2个是参照公务员管理,25个有行政执法委托。大部分省市区均建立了地市级质监站、局,一些地级市还建立了县级质量监督站,配备专职监督人员,开展农村公路质量监督。

二是质监队伍整体素质有新的提高。全国省级公路水运质监机构共有在编人员1192人,地市级及以下质监机构在编人员3832人,总体比2004年略有增加。省级质监机构中的中、高级职称人员占69%,地市级及以下质监机构的工程技术人员占76%。质监队伍的工程技术人员比例、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数均较2004年有较

大的提升。

三是行业文明建设内涵进一步丰富。按照部的统一部署,组织全国交通质监系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强化管理和培训,坚持“宁做恶人,不做罪人”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增强质监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讲奉献、能吃苦、不怕难、敢碰硬的良好形象,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获得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内的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在今年南方部分省份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地震灾害救助中,以四川、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北京、天津等省质监站为代表,广大质监工作者积极投身或支援灾区,献计献策,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交通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灾大爱”的高尚情操。

在近年来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中,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以及广大建设者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积累了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许多宝贵经验。主要有:

第一,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为加强质量安全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中,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质量安全工作,始终把质量安全作为实现建设目标的重中之重,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坚持以实现有质量的发展和安全发展为核心,抓住不放,用心、用智、用力。不管是主要领导还是分管部门的领导,大会小会讲质量安全,现场办公同样讲质量安全;在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不仅注重质监机构的组织建设,配强领导,广纳人才,而且舍得投入,提高其技术装备的能力与水平。广东、新疆两个省级质量监督机构还纳入了公务员管理,河南、江苏、辽宁、湖北、陕西等省交通厅主要领导定期听取质量、安全工作汇报,研究解决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关心和支持质量监督工作的发展。上海港口管理局对在建水运工程开展标准化平安工区创建活动和预控机制建设,建立“预案、预控、预报、预警”等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这些都为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保证了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有职、有责、有效地开展工作。

第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为抓好质量安全工作提供了强大合力。质量安全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近年来江苏、福建等省交通厅注重条块管理结合,加强与本省安监局、建设厅、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沟通,加强水上作业时与海事部门的协同配合,将行业管理和地方政府管理横向结合,联合发布各种质量安全管理文件和地方标准,强化责任环节,实现质量安全管理网络化,抓住质量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做到了质量安全责任落实。浙江、广东积极探索市场信用等级评定与银行、工商、保险系统联动,相互支撑,整体推进,形成合力,促进了质量安全工作的发展。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开展质量安全工作的技术培训与交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三,建设各方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为确保工程质量与实现安全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针对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特点,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咨询监理、质量监督等各方的质量安全工作法定职责得到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强化了各项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特别是在许多重点工程建设中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如苏通长江大桥建设实施的网络化、单元化、精细化质量管理,实施的质量动态巡查体系,推行足尺试件制、首件认可制等责任管理制度,有效地控制了工程质量,分项工程的合格率和优良率均达100%,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设计和国家标准。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根”的安全生产理念,坚持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从环节抓起,从细处入手,在极为复杂的施工环境条件下,未发生一起重伤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创立了桥梁建设安全管理的新典范,受到国家安监总局和交通运输部联合表彰。山东省交通厅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大力实施以“专业人员管理,专业机构检测,质量管理责任细化,质量管理程序细化”为主要内容的“双专双细化”管理模式,形成了全过程、无缝隙的工程管理机制。北京市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站采取发布质量指数,量化质量水平等做法,始终保证工程质量处在可控状态。河南省交通厅对高速公路建设严格管理,发扬“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的“三铁”精神,采取“三阶段”验收的做法,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在建设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稳步提升。多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从业单位,把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进行教育培训,进一步夯实了质量安全

工作基础。如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明确质量安全考核目标,突出一把手负责制,抓好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实施“质量安全护照”,对作业人员实施动态监管,开展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化研究,加大质量和安全生产投入,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四,科技进步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为实现质量安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着力点。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不断拓展,建设环境、建设条件、建设技术等都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出了更高、更富有挑战性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实现交通建设通达的基本目标,更要实现安全、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有科技进步、技术装备作为基本的支撑条件,没有这样的支撑保证,是不可能建设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的,也更无从谈起跨入世界交通建设技术强国之列。近年来,部和各省区市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公路水运建设从业单位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多项科技攻关和研究,开发应用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如数字化规划技术、自动化勘察设计技术,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成套筑路技术,大跨径桥梁和长大隧道的设计、施工成套技术等重大成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科技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推动了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的技术进步。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工程、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上海洋山港和正在建设的沪蓉西高速公路的建设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第五,各级质监机构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质量安全形势的稳定好转做出了重要贡献。做好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相结合。一方面,对督查中发现的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另一方面,通过质量安全督查、质量安全状况分析、监督人员培训等形式,指导促进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近年来,部质监总站和各省级质量监督机构,建立健全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督查制度,细化工作内容,明确督查标准,对发现的问题以项目质量安全督查意见书、督查通报等方式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检查落实情况,做到管理闭合;注重养成秉公执法、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深入施工现场,生产一线,对关键施工部位和关键工艺,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尽最大努力,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这些做法应当继续坚持,同时要不断探索加强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

第六,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社会舆论的普遍监督,为加强和改进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提供了外在的推动力。社会的文明进步,使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了监督力度。同样,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也得到了全社会的热切关注与支持。通过改进事故信息收集报送和处理办法、完善质量安全问题举报调查处理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等一系列措施,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参与质量安全监督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扩大,我们有些公路水运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就是通过媒体曝光或群众举报得以查处的。因此,进一步扩大建设项目的透明度,推广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十公开”经验,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反腐倡廉工作的要求,也是提高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同志们,成绩和经验来之不易。这是在“九五”、“十五”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取得的,也是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广大干部职工奋发进取、恪尽职守取得的,更是推动我们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新起点。在这里,谨向全国从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广大干部职工,向关心和支持交通建设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新挑战

今年以来,我国相继夺取了抗击年初南方部分省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但也出现了“三鹿”奶粉事件以及山西省襄汾县尾矿库溃坝事故等多起重大质量与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些地方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对这些事件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必须充分估计,对其中的惨痛教训必须牢牢记取”。总书记用“缺乏四个意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用“两个必须”警醒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同时,中央和有关地方政府采取果断措施,有关领导承担责任,引咎辞职,直接

责任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些事件尽管不是发生在交通运输行业,但也给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充分认清当前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需要迎接的新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三个必须,三个始终”,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第一,必须充分认识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始终把质量安全工作作为交通发展的永恒主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尽管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建设,公路水路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巨大成绩,但有效供给能力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公众多元化出行需求急剧增长的需要。今年8月下旬,张德江副总理来部调研时,强调指出,交通运输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仍处于大建设、大发展时期,要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交通运输发展,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交通运输能力建设。还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科学设计、科学施工、科学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张德江副总理的重要指示,明确了新时期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大建设、大发展时期要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保持交通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就必须充分认识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把质量和安全工作作为交通发展的永恒主题。要充分认识到抓好交通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既是交通建设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也始终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建设工期成本与安全生产投入等关系上,一些地方常会出现工作不实,措施不力的情况,概括起来为“五硬五软”现象:一是嘴上喊得硬,实际行动软;二是表现形式硬,实施内容软;三是出了事故硬,事故过后软;四是迎接检查硬,隐患整改软;五是效益指标硬,安全投入软。这些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的,也是工作作风不实的表现。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真正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制,绝不能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麻木不仁、置若罔闻。

第二,必须充分认识工程质量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始终把对事故的“零容忍”作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核心理念。从今年上半年各省质量监督抽检和部组织的质量督查结果看,全国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的抽检指标总体合格率超过90%,总体质量较为平稳,但也不能盲目乐观。高速公路附属工程、路面工程和隧道工程质量抽检指标均为小幅下降,安全设施工程质量下降明显,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工程总体质量也有所下降。从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看,离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比如,有的是施工组织设计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有的项目施工工艺不规范;有的项目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流于形式,工程实体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有的项目施工单位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有的施工单位未经许可擅自变更设计。

安全生产形势尽管今年以来出现了“双下降”的好势头,总体处于平稳好转态势,但按照历年事故统计规律,下半年是事故高发期,能否实现全年安全形势稳定好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近两年发生的董家山隧道瓦斯爆炸事故和凤凰堤溪沱江大桥坍塌特别重大责任事故,以及近期重庆市连续发生的2起交通建设安全生产事故,共造成14人死亡。这些事故暴露出安全生产工作的诸多不足。从管理上看,不少地方还存在“四重四轻”现象:一是重教育形式,轻教育效果;二是重管理人员教育,轻一线人员教育;三是重经济处罚,轻机制建设;四是重事故后处理,轻事故前防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深刻吸取血的教训,切实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坚决遏制住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这是总书记对我们工作的明确要求。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程度不同的问题,安全生产形势还不容乐观,是我们不能回避和必须正视的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质量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始终把对质量安全事故的“零容忍”作为核心理念,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

第三,必须充分认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始终把抓系统管理作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根本措施。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决定了工程质量安全

工作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工作,必须用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过程、无缝隙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形成一环扣一环的管理链条。对照这个要求,目前在质量安全管理上还存在四个薄弱环节。一是制度不落实。不是没有制度,而是制度落实不严格、落实不到位、落实不彻底;二是工期不保证。违背科学规律,盲目赶工期现象屡禁不止。这种违背科学规律办事的结果,导致了部分工程粗制滥造,形成了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有的甚至酿成事故,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三是设计不精细。有的项目设计往往对施工考虑不周,有的与施工严重脱节。有的项目设计存在错漏碰现象,导致变更频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四是有的工程试验检测数据科学性真实性值得质疑。工地试验室缺乏独立运行的客观条件,受外部人为干预较多,工程实体质量与试验检测报告形成两张皮,检测数据的客观性、公正性受到影响,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未能真正发挥。这些问题不是偶发的,有的是长期积累的,有的是未能从根源上解决导致的。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解决这些问题的复杂性,主动接受新时期质量安全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使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始终走在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上。

三、全力推动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水平

“十一五”后两年,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落实建设各方责任为重点,以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为保障,以强化精细化管理为主线,注重发展质量、安全和效益,实现公路水运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当前,要着力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居安思危,切实增强质量安全意识。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看,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根据国外的经验,发达国家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时,是事故易发、高发期。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042美元,2007年达到2456美元,应该说,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已进入高风险阶段,经济高速发展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处的发展阶段看,也处于一个质量和安全生产事故易发和多发期。目前在建的工程中,山区公路、桥隧工程比例较高,农村公路比重大,公路水运建设呈现出项目多、分布广、摊子大、情况复杂、差异性大的特点。公路水运建设市场受宏观经济调整和物价、人工费上涨因素影响,建设成本不断提高,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各种矛盾进一步突出,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加剧。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极端气象灾害频发,由此导致的地质灾害不断出现,“百年一遇”和“五十年一遇”的突发性灾害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到公路水运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要继续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务院决定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抓紧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民生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因此,公路水运工程建设任务依然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研究和解决本地区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把握工程质量安全工作规律,始终保持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处于可控状态,始终保持工作强势,始终把质量安全作为硬任务、硬指标,作为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效的标准,把质量安全工作切实抓紧、抓细、抓实、抓好。

(二)强化诚信,进一步规范建设市场管理。

要以建设项目为载体,以从业单位业绩信用等级评定为主线,全面推进交通建设市场规范化管理。一是要加强诚信管理,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按照部《关于建立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目前,一些省已经开展信用体系建设,有些省已将信用评价结果体现在工程管理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反映了企业的真正业绩,促进了企业间公平竞争。但就全国而言工作进度不一,标准不一,也影响了全国统一信用平台的尽早建立,难以形成惩治失信行为的合力。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各地交通主管部门必须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推向深入。部将从行业层面,考虑研究制定统一的“公路(水运)工程建设从业单位信用等级评价办法”。初步思路是,以建设项目为载体,依据各中标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表现的质量、安全、装备投入、技术能力、管理水平等业绩,通过质量鉴定、工程验收等方式进行信用等级评定。今后,在工程招投标工作中,项目业主对中标单位的选择,不再是简单的看企业资质,更重要的是看企业在以往建设项目中的业绩表现,使交通建设从业单位立足在做好每一个项目,取得好的信用等级基础上,方有可能赢得更多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二是要加强招投标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要严

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部的有关规章规定,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维护招投标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充分发挥信用等级评定的作用,选择信用好、有能力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和人员,做好建设项目的实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把精力放在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规范和监管上,以身作则,不打招呼,对暗箱操作、违规操作的行为要从严查处,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三是要加强合同管理,兑现履约承诺。合同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依据合同履行各自的职责,兑现各自的承诺。要坚决杜绝一流队伍投标、二流队伍签合同、三流队伍进场的违约行为,这是从源头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在公路(水运)建设从业单位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建立后,凡是在项目实施中有此类表现的,都要在信用等级评定时给予处理。我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合同要消灭霸王条款,改变合同履约只注重要求承包方履约而忽略建设方履约的不公平现象。要通过索赔和反索赔这个杠杆来维护合同双方权益。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管理,打击违法转包行为。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问题是当前工程建设项目上普遍存在的,不能回避,更不能不管。这个问题的存在有其合理的因素,也加大了管理难度。但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正确面对,就难以落实质量安全责任,难以根治质量安全隐患。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工程分包和劳务队伍管理问题,主动应对,严格规范,建立健全工程分包和劳务技能培训、上岗考核等准入管理机制,严厉打击非法分包、转包等失信行为,真正构建起一个诚信、守责、公正、公平的交通建设市场体系。切实维护建设市场秩序。

(三)突出重点,切实加强项目管理。

要以“三个合理”和“三个关键人”为主线,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三个合理”即合理标价、合理工期和合理标段,这是有效实施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所在。提倡合理标价,排除低价抢标,是当前在项目管理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保证建设项目质量安全,从业单位良性发展的必要保证和前提。一味追求低标价,超出常态的非理性标价,只能加大不可预见的风险,也不可能有体现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工程实体建设成果。保证合理工期,这个问题我已经强调多次,2004年沈阳会议和2007年云南会议上都讲过,但是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仍然是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我想这里既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有更加迫切需求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少数领导片面追求政绩的结果。由于搞献礼工程、搞节日效应或工程前期实施拖拉,后期关死竣工时限等赶工期,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教训太多了。在这里要再次强调,并希望各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领导也要常讲,并在操作层面上予以落实:工程设计应满足规定设计周期,不得简化勘察和设计内容。施工明显压缩有效施工工期的,必须要有相应措施并经专家论证,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此要严格把关。对不讲科学、盲目蛮干的,质监机构要强化检查力度,并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合理划分标段,就是要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特点和技术要求,使有能力的施工单位的人员、设备、管理技术等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程序化工作,信息化管理,使项目的实施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同建设单位一道,齐心协力把建设项目实施好。在众多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是不少的,要牢牢汲取。“三个关键人”就是要选好项目法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一个建设项目的成败是与这“三个关键人”密切相关的。对他们不仅要求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要懂工程,会管理,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吸收新技术,始终保持进取心,不断探索工程建设管理的新机制,牢牢把握建设项目管理的主动权。因此,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批合格的,乃至优秀的“三个关键人”,不仅为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制度创造条件,还是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保证交通建设项目实现目标要求的最基本的保证。各地要务必加大在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四)狠抓源头,切实提高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水平。

要以“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勘察设计新理念为主线,进一步打牢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和安全基础。要制定和落实勘察质量责任制,逐步建立完善勘察质量评价档案。工程设计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设计理念,注重精细设计,倡导作品设计,大力推行标准化设计。要加快建立桥梁隧道等建设方案风险评估制度,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要坚持安全发展的设计思路,方案比选和实施中要充分考虑安全投入,不能为省一点投资,而给安全生产和运行留下隐患。要建立健全设计质量责任制,完善责任追究办法,增

强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的内在动力和约束机制。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单位要认真做好后续服务,严格技术交底,特别是要加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交底,要把督促检查施工过程是否准确反映了设计意图,作为设计后续服务的重要内容,推行动态设计,更好地配合和服务于工程施工。这些都应在信用等级评定中予以体现。

(五)精细施工,大力推进施工组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要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全面加强施工组织和施工控制。施工单位要充分发挥其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主体作用,特别是要抓细节,抓工程的各道工序、工艺的各个环节、管理的各个要素。一是要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原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施工单位要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控制进料渠道,确保供应环节的可靠性。对进场原材料要严格进行质量检验,发现不合格材料要及时坚决清退出场。二是要强化施工工艺控制。要严格执行技术标准、规范与操作规程,规范、优化施工工艺,严格细节管理,形成一环扣一环的工艺链条。要大力推行规范化、标准化、机械化施工,切实提高施工工艺水平。三是加强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工程质量与安全,归根结底要靠工程一线的作业人员精心施工来实现。搞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关键在一线作业人员。要通过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使作业人员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和操作技术水平。同时,在具体工程实施中,要切实做好技术交底,特别是对关键施工部位和关键工艺,使每个操作者都能够对自己如何规范地、安全地操作,做到心中有数,养成良好习惯,以减少人为失误,从根本上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目标。

(六)做强监理,着力推进监理行业树新风活动。

要以开展“监理企业树品牌、监理人员讲责任”的行业新风建设为主线,全面推动监理行业的职业化进程。今年4月,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组织了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发展20年回顾活动,把政府有关部门和交通监理行业的同志召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交通建设监理的发展途径,这件事做得很有意义。有关监理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我在回顾活动中也谈了一些意见。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全社会特别是交通行业上上下下都要关心和支持监理事业健康发展,全力推进“监理企业树品牌、监理人员讲责任”的行业新风建设活动。部专门下发了“通知”,对开展这项活动进行部署,希望各地结合自身特点,组织好这项活动,扎扎实实,务求实效。要以“监理企业树品牌”为抓手,推动监理企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推动监理企业的诚信建设,推动监理企业整体技术、装备、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我国交通建设监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监理人员讲责任”为职业道德建设平台,在监理人员中强化“宁做恶人、不做罪人”的责任意识,增强做好监理工作的事业心,使命感,使监理工程师队伍真正成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管理力量,推动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和监理工作职业化进程。

(七)科学检测,把住工程质量控制关口。

要以“不出假数据”为主线,严格规范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进一步突显了试验检测数据对保障建设、指导施工、控制工程质量的基础性作用,密切关系到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生产,也关系到运营期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发挥。加强试验检测管理,除了按规程、规范有序工作外,最基本的要求是“不出假数据”。一是要积极推进试验检测体制改革创新,积极培育、发展独立公正的第三方检测市场,探索业主单独招标,选择通过等级评定的试验检测机构进行工程质量控制的管理模式。二是要深化试验检测市场整顿,进一步规范试验检测市场秩序和检测单位的从业行为,严肃查处试验检测数据、资料造假等违规行为。三是要着力加强试验检测能力建设,提高试验检测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实行试验检测数据质量负责人责任制度。同时对于试验检测规范、规程中某些检测指标、频率规定脱离实际的问题,要本着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加以调整,逐步满足公路水运建设发展的需要。

(八)管理创新,不断深化质量安全监督工作。

要以“责权一致”为主线,不断创新和完善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体制与机制。这里的“责权一致”,是指监督机构所拥有的工作职权应当与其所承担的责任相适应。如果监督机构有责无权,不仅会使监督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束缚,还可能导致无法完成监督任务;如果是有权无责,必然会助长不良作风,进而影响监督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监督工作责权不统一的问题,也客观存在。要实现“责权一致”的目标,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体制与机制,同时要取消和废止“越位”,调整和归并“错位”,规

范和完善“缺位”,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府监督的权威作用。一是加快完善相关技术规范。深入分析监督

重点,在继续执行和落实《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监督技术规范体系,规范和指导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不断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规范性。二是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督查结果分析评价系统。加强对监督抽查结果的科学分析,把握工程质量安全状况变化规律,建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的督查结果分析评价体系,使督查结果成为衡量公路水运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技术和施工工艺水平、从业单位信用等级的重要依据,并指导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明确工作重点,增强监督工作有效性。监督工作的主要载体是工程项目。要增强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把质量安全要求督促落实到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个环节的有序衔接上。要坚持以“零容忍”的责任心贯穿于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全过程。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要加大督查频次,拓宽督查内容,强化跟踪督查整改结果。在质量与安全督查上,主体工程与附属工程、高速公路与农村公路没有免检区,没有宏观与微观,均应按相应的标准规范严格要求,严格监督,切实提高监督工作有效性。四是加大督查结果的处理力度。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与教训,我们要更加重视督查结果的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督查的权威性和威慑力。严格执行通报、曝光、整改、处罚等处理措施。特别是对交通建设市场中的弄虚作假、掺杂使假等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彻底杜绝,决不能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任其所为。

(九)依靠科技,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部和各省区市以重点项目为依托,组织开展多项科技攻关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涉及工程质量安全的技术难题仍有很多,如路面耐久性技术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安全防护、风险评估等。为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加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力度,鼓励企业结合重点项目建设,针对工程实际需要,自主创新,深入开展工程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工艺、工法和检测技术的研究,推广、交流先进的工艺、工法以及节能型材料,大力采用成熟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限制和淘汰落后的设备、工艺和材料,提升科技进步对工程质量安全的贡献率。要加快标准规范的更新、完善工作,以更好地适应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同时还要积极引进消化国外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技术,通过引进和借鉴,缩短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重视技术进步推动质量安全工作上水平的同时,我们也要增强安全文化建设的软实力,坚持“以人为本”,把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落脚点体现在项目建设、施工、监理等从业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上,体现在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上。通过安全技能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防止各种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知识,通过应急演练,使从业人员能在突发事件时沉着应对,减少伤亡和不必要的损失,使工程项目的实施牢固建立在软硬实力兼备的基础上。

(十)警钟长鸣,切实加强质监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的特点和监督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打铁必先自身硬”。这说明,加强质监队伍的规范化建设,是做好质监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先决条件。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要以优良的建设质量、安全的生产成果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要全面提高质监队伍素质。通过强化实践和理论培训,使从事质量监督工作的人员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专门型人才,确保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责权一致,严格自律,严禁利用手中的质量监督权和处罚权谋取私利。要加强廉政教育,加大制度落实力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产生,真正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不负使命的质量安全监督队伍。

同志们,在交通运输业仍处在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质监机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科学发展,强化精细管理,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2011冯正霖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冯正霖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者:陆乔时间:2011-10-20来源:交通运输部

摘要: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在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强调,“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要坚持“畅通主导、服务需求、安全至上、创新引领”的16字工作方针,重点做好九方面工作。

10月19日,五年一度的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在南京开幕。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要求“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要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两条主线,坚持畅通主导、服务需求、安全至上、创新引领,构建更安全、更畅通、更绿色、更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国务院应急办副主任郭晓光,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总规划师戴东昌,部有关司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安监总局、中国海员建设工会等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应邀出席会议。

“十一五”期间,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理念,坚持“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以车为本”,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公路通行能力、养护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等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十一五”成为我国公路发展史上养护投入规模最大、干线路况水平最好、管理规范化程度最高的时期。

冯正霖指出,当前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养护资金供给严重不足、预防性养护技术和科学养护决策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公路事业逐渐步入以畅通主导的新阶段,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既要保证现有公路网正常通行,又要优化路网结构通行环境与畅通条件,坚持畅通主导;要把为民、便民、利民贯穿到养护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坚持服务需求;既要确保公路设施自身安全,也要保证公路设施运营安全,更要保证用路者出行安全,坚持安全至上;全面推进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研究全路网管理创新,坚持创新引领。

冯正霖强调,“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要坚持“畅通主导、服务需求、安全至上、创新引领”的16字工作方针,重点做好九方面工作。

全面实施科学养护,提升公路养护工程质量。全面推广路况快速检测、分析、决策支持成套技术,完善预防性养护政策和技术标准,实现养护作业机械化、规范化、快速化、信息化。

加大养护资金投入,提高普通干线公路路况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不断拓宽筹资渠道,保证养护资金投入。加快升级改造拥堵和交通瓶颈路段,消除国省干线公路中的断头路、等外路。

高度重视桥隧养管,确保桥隧安全运营。进一步明确桥梁养护的责任主体,提高桥隧养管信息化水平,及时掌握和监管桥隧病害发生、发展情况,加大投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完善收费公路发展政策,严格收费公路监管。全面取消各类违规及不合理收费,降低偏高的通行费收费标准,严格控制新增普通公路收费项目,全面落实收费公路运行信息公开制度。

加强路网运行监测,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尽快形成部省联网、资源共享的信息指挥平台体系,不断提高公路交通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预测预警能力,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出行信息服务体系。

落实农村公路管养责任,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公共财政投入渠道,形成对管理养护工作的硬性约束和良性循环。

加强公路法制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尽快出台《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相关配套规章,落实治超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加快《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进程。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集中高效统一的公路管理体制机制。公路管理行政职责只能由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公路管理机构行使,保证养护管理与路政执法的统一。高速公路管理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普通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要遵循事权统一、责任明晰的原则进行改革。

繁荣公路文化,加强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大力弘扬“铺路石”精神,不断提升公路养护管理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规范和提升行业形象。

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将于10月21日闭幕,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将到会作重要讲话,会议还将对100名全国模范养路工、100个模范道班和“十一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优秀单位及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建设像过年一样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养护则像过日子一样平平淡淡,以淡定的心情做工作比轰轰烈烈更难。

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护和管理好凝聚着无数交通人心血和汗水的建设成果,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畅通、更安全、更和谐、更高效的公路交通出行环境。”

10月19日,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冯正霖在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上所做的——《坚持畅通主导服务需求 推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报告中如是说。

冯正霖说,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1.5%,民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公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00亿人次、300亿吨,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路交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冯正霖指出,我国公路原定的规划建设目标基本提前实现,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公路交通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由过去的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转化为公路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与公众日益增长和不断提高的运输需求的矛盾。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公路事业将逐渐步入以“畅通主导”为重点的新阶段。

关于成就

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40 0万公里,五年新增65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7.4万公里,比“十五”末新增3.3万公里。一个以高速公路为骨架、普通干线公路为主体、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全国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在全社会机动车快速增加、交通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公路通行能力稳步提升、畅通水平显著提高。到201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优良路率达到99.23%,国道优良路率达到78.75%,省道优良路率达到75.24%。与“十五”国检(只抽检平整度)结果相比,高速公路平整度从1.8023米/公里提高到1.4266米/公里。五年来,各地普遍建立了路况信息发布机制,加强公路沿线信息发布设施建设,开通了24小时救援、咨询服务电话,完善了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编号调整工作,一个数字化、人性化、规范化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编号标识体系基本建立。建成了覆盖全国所有收费公路的“绿色通道”网络,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全部免收通行费,并优先便捷通行,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十一五”以来,重特大自然灾害不断,重大活动连续举办,交通拥堵事件时常发生。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迎难而上,坚持全国交通一盘棋,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省均建立了高速公路监控指挥中心,19个省(区、市)实现了与部的公路视频数据接入共享。

各地以改革为动力,全力突破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性障碍,探索建立与公路的基础性、网络性、功能层次性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资源整合、协调发展,有效提升了公路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重庆市将高速公路的养护、运营职能并入路网管理中心,河北省将多家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合并成新的高速公路管理局,实现了对高速公路网养护及运营的统筹管理。

各地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各省(区、市)均出台了地方性公路管理法规,制定了242项规章制度,公路养护管理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已经出台,《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等规章颁布实施。

各地积极推进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技术、隧道节能照明技术的试点和推广工作,积极推广应用快修、快补养护技术,不断提高养护机械化程度,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和服务系统》顺利完成,全国正在建设和已经开通ETC的省份有22个,ETC车道2000多条,用户150多万,北京ETC结算额已占通行费总收入的10%左右。依据养护技术研究成果,在推广应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标准规范体系。

充分发挥文化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引领作用,抗震救灾精神、高原养路人精神和“铺路石”精神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同,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部联合中国海员建设工会组织、中国公路杂志社实施开展了“双百”评选活动,这次会议期间将对100名模范养路工和100个模范道班进行隆重表彰。

关于经验

一是先进理念是做好养护管理工作的思想保障。“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和“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指明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价值所在,起到了统一行业思想、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是立足服务是做好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宗旨。“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是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必须把提供更多更好的出行服务,作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归宿点和落脚点。

三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做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紧密协作。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是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不断向前推进的重要前提。

四是资金保障是做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这次国检结果表明,凡是排名靠前和进步较快的省份,都是养护资金投入大的省份。没有资金保障,对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视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保证资金投入始终是做好公路养管工作的关键所在。

五是队伍建设是做好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干事创业、铺身基层、无私奉献的一线公路养护职工队伍是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兴旺发达和不断发展的中坚力量,无论是在日常养管工作中,还是在抢险救灾、防汛抗洪的第一线,“铺路石”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动力。

关于问题

一是公路路网发展迅速,养护任务日趋繁重,资金供给严重不足;

二是养护基础工作薄弱,预防性养护技术和科学养护决策体系有待建立;

三是路网结构有待完善,部分路段通行能力不足、交通拥堵严重,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急需升级改造;四是公共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五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适应网络化运行管理与财税体制改革的需要。

第五篇:冯正霖副部长在2012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冯正霖副部长在2012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道路运输司 2012年01月12日

同志们:

2012年春运工作即将全面展开。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全国道路旅客运输量将达28.45亿人次,同比增长9.5%;全国水路旅客运输量将达4350万人次,同比增长3%。春运工作任务将十分繁重。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做好“两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和2012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组织,落实责任,确保春运工作安全平稳有序进行。

我部已于12月13日就做好2012年道路水路春运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下面,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切实加强安全管控,全力确保群众安全放心出行

安全是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最近几天发生的重特大客运交通事故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务必要从运输企业、从业人员、车辆船舶、客运场站等关键环节入手,全面排查隐患,严格细节管理,强化制度落实,提升管控能力。要落实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和培训,实施营运车辆动态管控,做好车辆船舶性能检查维护,配备齐全有效的应急设施设备;要强化客运场站源头管理,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的管控措施,严格车辆安全例检、危险品查验以及车辆和人员资格审查等制度;要深化道路客运安全告知制度,完善安全监督公示信息,规范安全告知内容事项,畅通安全生产投诉渠道;要继续加强对卧铺客车的安全监管,根据实际情况落实驾驶员落地休息制度,防止驾驶员疲劳驾驶和车辆超员运行;要强化城市公交特别是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监管,加强运力指挥调度,完善应急保障措施,健全安全操作规程,严防拥挤踩踏等事故发生;要加大对“四客一危”船舶的监管力度,做好海峡两岸“三通”的安全保障和海上搜救相关工作;要健全安全管控部门联动机制,利用好车载卫星定位监控平台,加强执法信息资源共享,坚决遏制重特大交通运输事故的发生。要高度关注行业稳定工作,及时发现和化解行业矛盾。

二、切实加强运输组织,全力确保行业平稳有序运行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针对客流特点,加强组织运输,准备充足运力。绝不能因为我们工作不到位,使得旅客滞留在客运站;绝不能因为我们组织不得力,造成群众不能回家过年。要加强客流预测与分析工作,根据客流流量、流向,合理制定运输方案,科学配置车船运力,及时调整班次密度和线路;要组织运输企业做好包车直达运输工作,深入企业、厂矿、学校等重点客流集散点,了解出行需求,组织开展包车直达运输,减少旅客中转换乘;要加大重点区域城市公交运力投入,加强公路、水路与铁路、民航等运输方式间的衔接,方便旅客换乘;要根据农村节日活动特点,加大运力投入和市场监管,保障节日期间群众顺利出行。要切实保障电煤、成品油及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继续严格落实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免收通行费的政策,为节日期间市场供应提供可靠的运输保障。

三、切实加强服务能力,全力确保群众舒心满意出行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指导客运企业、客运站、客运码头在“便捷、整洁、规范、热情”方面下功夫。运输企业要落实各项客运服务标准,为广大旅客出行提供优质服务、优美环境和优良秩序,全面推进客运服务过程程序化、服务管理规范化和服务质量标准化;客运站要在客流高峰期增派服务人员,增开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维护好站场秩序;要充分利用运政信息服务平台和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发布客车班次和售票服务等信息;利用客运站电子信息屏、公告栏、广播等手段及时发布信息,引导旅客合理出行。春运期间,交通运输部将继续与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开展春运农民工平安返乡(岗)安全优质服务竞赛活动,请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与工会组织合作,认真组织好竞赛活动。

四、切实加强应急处置,全力确保公路水路运输畅通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运输企业要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全力做好应对客流高峰和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应急运输保障工作。公路部门要提早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巡查和维护,配备充足的除雪、除冰设备和物资;航道部门要加强检查和设施维护,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水路畅通;救助部门要加强值守,及时救助遇险船只和人员;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联络,完善气象信息交换机制,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并提前部署。对极端恶劣天气要确保快速反应、有效应对。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运是交通运输部门开年的第一件大事。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全力投入,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欢度春节创造良好的出行条件。借此,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下载冯正霖2012年4月23日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冯正霖2012年4月23日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纠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