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及解析

时间:2019-05-14 22:5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及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及解析》。

第一篇:湖北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及解析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20日在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省长 王国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及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这五年是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综合实力显著跃升的五年。全省生产总值在2005年6520亿元的基础上,2010年达到15806亿元,五年增长1.42倍,实现了年增长由一千亿到两千亿的跨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从中等收入偏下阶段进入中等收入偏上阶段。财政总收入从728亿元增加到1919亿元,年均增长21.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21.9%。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18万亿元和1.46万亿元,增长超过1.5倍。

这五年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要进展的五年。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二三产业比重由83.4%提高到86.4%,粮食实现连续7年增产,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保持20%以上的速度,七大支柱产业营业收入过千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1700亿元,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八位。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县域经济活力增强,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和增长贡献率接近6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降低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控制目标。

这五年是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总体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的五年。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取得实质性进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改革创新试点获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启动,构成了事关长远、覆盖全省的“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和推动湖北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

这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区位优势更加凸显的五年。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1万亿元,达到10803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5年的投资总和;“十一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9.6%。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营,后续规划开始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全国第一条特高压电力通道建成运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673公里,居全国第六位,各市州实现高速通达;铁路总运营里程达到3300公里,湖北率先进入高铁时代;天河机场年客流量突破千万人次;武汉新港成为亿吨大港。湖北正在由“九省通衢”向“九州通衢”跨越。

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0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831元,年均分别增长12.8%和13.5%。新增城镇就业352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244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严重自然灾害挑战中,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一是抢抓机遇扩大投资,实现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计划目标、超全国增幅。2010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3.1%,占全省投资总额的53.2%,争取中央投资占当年中央投资总规模的5%以上。

二是挖掘消费需求潜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19亿元,比2005年增长1.3倍。三是努力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新增高速公路2024公里,“四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武广高铁、合武专线、武九快速相继建成运营;长江航道、船舶、港口建设顺利推进。能源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新增电力装机(不含三峡工程)1325万千瓦,增长75%;建成兰—郑—长成品油管线、西气东输二线和川气东送天然气管线。

(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坚持一手抓壮大规模,一手抓调整结构,始终把调整优化结构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制定并落实全省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工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千亿元产业发展计划”全面超额完成,其中汽车产业超过3千亿元,钢铁、石化、食品、装备制造产业超过2千亿元,电子信息、纺织产业超过千亿元。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到26家。制定出台支持政策,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0.8%,工业实现利润和税金年均分别递增29.2%和22.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2010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894亿元,比2005年增长1.2倍。武汉市江汉区国家首批服务业发展示范试点工作全面推进;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2倍;旅游业年总收入超过1400亿元,年均增长25.3%;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50亿元,年均增长27%。

(三)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彻底取消农业税等税费,为农民减负32亿元。全省涉农专项资金五年支出达到2620亿元,其中四项直补资金192亿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总产达到2316万吨,淡水产品、油菜籽产量居全国第一。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过10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5家,产值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达到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4000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完成列入国家规划的65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60处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任务,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41万亩。投入百亿元以上,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新增通村沥青水泥路10.4万公里。共解决162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扎实开展仙洪试验区等多层次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从完善规划、改革试验、体制创新、部省合作以及搭建投融资平台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两圈一带”战略的具体化和项目化。75个国家部委机构与我省签订合作协议或备忘录,一批改革发展试点及项目落户我省。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城际铁路、鄂西圈十大旅游景区、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等重点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了以“一主两副”为依托,以其他设区城市和县城、中心镇为基础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7%。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7.5%。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预算 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4.1%、26.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共解决200万人的温饱和脱贫问题,完成4385个重点贫困村扶贫整村推进任务,扶贫搬迁5万户16万人,培训转移25.8万名贫困劳动力。顺利完成丹江口库区移民外迁任务。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构建“两型”社会。

狠抓节能减排,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超过30%,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150%。环境保护专项治理成效显著,五年共关停产能落后的企业(生产线)715家,关停小火电机组121万千瓦,20万千瓦级以上火力发电机组全部实现脱硫。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107个,日处理能力达到528万吨,基本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目标。青山-阳逻-鄂州和荆门循环经济区建设进展顺利,黄石、大冶、潜江、钟祥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全面启动,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再生资源基地加快建设。6县(市)获得“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全省森林覆盖率由31.1%提高到38.4%。

(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大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到97.2%,省直机关企业脱钩改制顺利推进。省出资企业改革重组取得重大成果,联合发展投资公司等五大省级国有投融资平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相继建立并投入运营,武重、武锅、三环等一批国有企业通过改革重组和自主创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农信社改革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取得突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顺利改制。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84家,居全国第八位。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引进设立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17家,设立银行、证券、保险法人机构192家。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挂牌运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逐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全面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稳步推进。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出口总额达到259亿美元,其中出口144亿美元;一系列大型经贸和对外交流活动成果丰硕,已有87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我省投资,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69亿美元;对外经济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84.6亿美元。美国、韩国相继在汉设立领事馆,成功承办中俄印三国外长会晤。国家级开发区增至7家。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2010年引进省外资金超过1700亿元。“市场主体增量行动”成效显著,2010年底,全省有各类市场主体187万户,比2005年增加58万户,其中企业增加近14万户。

(七)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和校舍安全工程相继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显著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明显增强,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优势进一步巩固,贫困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完善,助学贷款发放量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城乡居民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80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65万人,劳动者创业能力稳步提升。投入109亿元用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97个农村县(市、区)全部实施新农合制度,参合率达到97.4%。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实施血吸虫重疫区“整县推进、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取得积极成效。

省政府通过集中财力办实事的方式,集中解决了一批重大民生问题。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工资支 付等权益保障工作,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181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68万人。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标准。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4194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1倍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5年上调,2010年达到月人均1227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26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大病医疗救助35万人次,临时救助城乡困难群众近400万人次。常年生活救助对象达到360万人,城市低保规模稳定在140万人左右,农村低保保障对象达到200万人,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0%。新增廉租住房保障42.7万户,经济适用房保障16.7万户,改造农村特困户危房19.4万户。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快构建和谐湖北。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了一批新时代的英雄群体和模范人物,形成了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湖北群星现象”。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等一批大型文化传播和交流活动,顺利建成琴台大剧院、省博物馆新馆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哲学社会科学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进一步繁荣。我省运动员参赛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取得优异成绩。成功举办第十三届省运会、两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全民健身活动普遍开展。

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深入推进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廉洁政府、高效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各级政府执行力和公务员能力建设得到加强。认真执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并向其报告工作,主动与省政协协商讨论重大事项,自觉接受监督,五年共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2490件,省政协委员建议案、提案3242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制定或修订地方性法规议案43件。加强军队、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双拥”工作,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政务、厂务、村务公开,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制定实施《法治湖北建设纲要》,出台省政府规章56件,修改或废止省政府规章82件。顺利完成“五五普法”,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执法主体,规范执法行为。积极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创建平安湖北;加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审计、监察、行政复议工作,开展以工程建设等领域为重点的源头治理,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依法加强宗教管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局面不断巩固。参展上海世博会、对口援建四川汉源县、支援青海玉树和甘肃舟曲抗灾、新一轮援疆援藏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对台、外事侨务、妇女儿童、人民防空、招投标管理、科协、统计、保密、档案、测绘、气象、地震、水文、参事、文史、方志、机关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们积极应对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统筹做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加强通胀预期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了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完成。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6%,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1.16%,二 氧化硫排放下降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9%,城镇新增就业6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8%。人口自然增长率4.31‰。2010年目标的全面完成,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圆满结局,又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的五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五年的风雨历程,谱写了荆楚大地发展史上的华丽篇章;五年的辉煌成就,标志着湖北发展进入新的起点、跨入新的阶段。“十一五”时期的成就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奋力拼搏、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省委、省政府长期“打基础、管长远”成效积累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鄂部队、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湖北建设发展的中央在鄂单位、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及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湖北省情的认识,切实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振兴崛起之路。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中央精神和湖北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必须具备全球视野和辩证思维,善于从战略上谋划湖北的发展,对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进行系统设计和周密部署,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依靠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加强重点领域建设,推动薄弱环节发展,着力缓解生产要素瓶颈制约,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和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在综合实力上,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市场主体还不够多不够强,周边省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我省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经济结构上,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工业集约集聚程度还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在体制机制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仍未消除,科技与经济结合还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在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公共服务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还不够快,改善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任务还很重。在政府自身建设上,思想解放不够、工作落实不力、服务效率不高、为政不勤不廉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们编制了《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取得明显进展。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奋斗,使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纲要草案》从经济发展、科技教育、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30个具体目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从我省基本省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出发,力求体现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

“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更加奋发努力,积极推进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协调发展,努力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重点做到“六个突出”:

——突出跨越,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定不移地把跨越式发展写在湖北“十二五”发展的旗帜上,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在结构调整中提升水平,在做大总量中增强实力,在科学发展中富民强省,着力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升湖北在中部和全国的经济地位。在着力提高质量效益的前提下,地区生产总值从1.5万亿元增加到2.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4000美元增加到6000美元,实现投资规模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的跨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千亿元到2千亿元的跨越。基本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成为中部地区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前列,自主创新示范功能、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明显增强,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突出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以调整结构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转型,实现科学发展与转型发展的有机统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培育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电子信息、汽车、石化、装备制造、食品5大产业年主营收入跨越500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力争突破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扎实推进“生态湖北”建设,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十一五”期末降低16%、17%。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以上。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做强武汉城市圈,做大“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由6个增至15个左右,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

——突出支点,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是党中央对湖北发展的科学定位,我们要为之不懈奋斗。实施“两圈一带”战略是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有效载体,必须切实抓好。深入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继续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用地、财税金融、对内对外开放、行政管理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圈域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生态环保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武汉龙头作用,提升核心竞争力,巩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全面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辐射圈内外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以“一江两山”为龙头、“十大核心景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旅游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实施特色发展,形成一批优势工业、现代农业和特色生态产业集群,推动圈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宜昌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和黄石鄂东组合港建设为重点,加快沿江主要港口、航道及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标准化、专业化运输船舶,建设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一批沿江产业区,构建沿江产业密集带。加快沿江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发展沿江城镇带。促进两圈互动、圈带联动,形成“一线串珠、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采取特殊政策措施,促进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突出创新,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基本形成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放胆、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制定民营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落实和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尊重企业和企业家,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努力把湖北建成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强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突出共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逐步实现“住有所居”。文化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以多办利民惠民实事为载体,满足多样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突出统筹,全面做好政府各项工作。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十二五”发展中的各类重大关系,把握全局,统筹谋划,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分步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处理城乡关系,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关系,在谋划长远发展中立足当前发展,在抓好当前发展中为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统筹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中,更好地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和政府调控作用。统筹推进行政综合执法,加大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和问责力度,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国防建设,支持军队现代化建设,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三、扎实做好2011年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年、开局年,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年、关键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我们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复杂。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全球流动性增加使通胀压力加大。国内区域之间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竞争加剧,“标兵”越来越强,“追兵”越来越近,让我们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国家政策调整带来宏观环境新变化,也需要我们提高适应能力。我省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工作难度。特别是价格上涨、能源供应、粮食稳定增产、农民稳定增收、房地产市场调控、拓展外需、土地资源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压力和风险不容忽视。我们要正确把握形势,保持清醒头脑,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3.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下降1%,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0.5%。

根据上述目标和面临的经济环境,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努力增强内生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继续落实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挖掘消费潜力。提高职工和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农村配送中心和城市社区购物中心建设,改善消费条件。大力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培育消费热点。着力打造以“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为核心的商业综合体。整顿市场经营秩序,改善消费环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00亿元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2个百分点。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的投资。继续做好项目储备和推进工作,有序启动列入“十二五”规划的大交通、大流通、大产业、大生态建设项目。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优先保证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确保全省信贷投入稳定增长,充分利用企业债券等多种融资渠道筹集发展资金,争取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超过200亿元。力争全年投资突破1.3万亿元。

强化生产要素保障。以交通、能源、水利建设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强化基础支撑。加大探矿找矿力度,增加资源储备。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抓好土地、资金、科技、劳动力等要素供给,缓解瓶颈制约。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一是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二是建立重要生活必需品储备专项补助资金,落实粮油、猪肉、蔬菜等重要商品的储备调控制度,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增强价格调控监管能力。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三是做好价格舆论引导工作,稳定社会预期。四是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严肃查处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五是完善价格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 活。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着力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技术改造和企业兼并重组为重点,组织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先进制造业振兴工程,支持现有七大支柱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实施“千亿元产业接续计划”,培育一批新的千亿元产业。推动工业园区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产业聚集水平。继续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和商标战略,加大长江质量奖推进力度和商标集群培育力度。

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襄阳、宜昌高新区创新发展。抓好省级高新区培育工作,重点建设10个左右国家和省级高新区。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关键技术培育、产业化推进、产业集聚、应用示范、创业投资引导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力争建成20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项目,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积极申报和组织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点。三是以科技投融资、产学研合作、创新型企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五大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完善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发挥服务业在扩大消费中的重要作用。继续抓好国家级和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设,选择部分大中城市开展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广泛开展“灵秀湖北”主题宣传活动,编制实施高铁、城际铁路等拉动旅游发展的对接规划。抓住武汉市成为全国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机遇,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大力发展与现有信息系统兼容的物联网技术,推进社会服务信息化,加快“数字湖北”建设。营造市场环境,完善政策措施,尽快实现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

大兴农田水利。围绕“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建设湖北水利“四大体系”。着力抓好防洪薄弱环节整治,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突出抓好全省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制定并实施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低丘岗地、低产林改造。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用现代经营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严格实行耕地保护责任制,建设产粮大县,全年粮食增产4亿斤。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连片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优势板块基地和产业带。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围绕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从农产品生产大省向农产品加工强省的跨越。推进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建设。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新增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过50亿元、过100亿元的企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仙洪试验区、鄂州等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市、7个山区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88个试点乡镇和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等新农村建设试点向纵深发展,鼓励市县开展符合实际的试点试验。发展壮大村级集 体经济,努力化解农村债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等多种方式,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创新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推动家庭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机制,扩大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巩固完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深入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发挥国有农场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在规范中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四)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两圈一带”建设。坚持统筹推进,重点突破。明确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发展定位,引导错位发展,重点推进九大示范区建设,在“两型”社会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深入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十二大工程”和“十大旅游区”建设,深化旅游资源整合和跨区域合作。加快江汉平原振兴崛起和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将其作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要内容,形成“两圈”融合、“两江”响应的互动格局。把实施“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布局。

大力推进城镇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适度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抓好100个重点中心镇和100个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镇创建工作,努力实现都市圈和大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三个层次协调发展。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理顺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加强城镇规划管理,防治“城市病”。抓紧研究制订“一主两副”加快发展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武汉及襄阳、宜昌核心增长极作用。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一主三化”方针,着力培育县域经济排头兵,形成争先进位的发展氛围,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冲刺全国百强,努力提高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激励和保障相结合的省对市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县级财政保障机制。今年省财政在原来30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亿元调度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建立全省工业要素调节机制。

加快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抓紧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问题与扶贫到户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实现扶贫开发与农村各项惠农政策和农村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继续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促进“616”、“1+1”工作制度化。

(五)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促进绿色繁荣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管理机制和体系,狠抓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管理。继续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组织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快实施百家企业节能工程。大力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扩大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切实加强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持续使用监管,坚决杜绝建而不用现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进一步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支持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大幅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制定低碳试点省工作规划,在武汉城市圈建立低碳发展试验示范区,推进城市、社区、园区和企业“四级低碳试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环保等低碳产业,推动低碳技术产业化。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开展碳汇造林。

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推进“碧水工程”,加强“三库”、“三江”、“三湖”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抓好山区绿化、平原绿化和沿路、沿江、沿湖绿化美化等生态工程建设,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连片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构建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积极争取生态补偿政策和项目,逐步扩大在全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范围。

(六)深入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把对教育的投入作为财政的第一投入予以优先保障。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完善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采取更加有效措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认真抓好国家和省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启动和实施重大人才政策和人才工程。依托国家及省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和完善从基础教育到专业培训的梯级创新型人才资源储备。建立工资报酬与贡献挂钩的分配机制,鼓励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加快培养和聚集高层次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争取更多的人才进入国家人才计划,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使科教人才成为湖北最重要的品牌、最突出的优势。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加快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等试点示范,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在全国率先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落实“人才特区”建设措施,培养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力争建成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源地,在推进自主创新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一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送戏、送书、送文化下乡活动。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不断繁荣文学艺术和民族文化。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突出荆楚文化特色,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形成一批骨干企业,打造文化品牌。认真组织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加快实施国家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部省共建。二是统筹推进医改近期五项重点任务。努力 实现全民基本医保,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拓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抓好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以武汉为龙头,依托部省属医疗机构资源,构建中部医疗中心。实施健康湖北全民行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三是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四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推进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五是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积极探索“三无”老人和“五保”老人集中、分散供养有效途径。切实关心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红十字事业。围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以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重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深化“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支持和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加强调解仲裁制度建设,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适时调整并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的指导和监督,重点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扭转部分职工工资偏低、增长缓慢的状况。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全面实施社会保险法,着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解决困难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关闭破产等企业退休人员和职工纳入医疗保险、“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等问题,力争“五险”参保人数达到4386万人次。做好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医疗保险提高待遇水平等工作。巩固和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全面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推进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加快社会保障卡发放和应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低保制度,逐步扩大救助范围,积极推动专项社会救助向其他低收入家庭延伸。三是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抓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四是做好丹江口库区移民内安后靠及搬迁复建工作。

2011年将继续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办好一批利民惠民的实事。(1)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25万人转移就业;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新建和筹集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12.5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和扶贫搬迁8万户;解决30万户城乡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3)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力争试点面覆盖全省40%的县(市、区)。(4)继续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农村低保再增加20万人,达到220万人,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水平;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5)建成农村教师周转房5000套,缓解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困难。(6)解决农村2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30万户清洁能源工程。(7)建设农村公路10000公里。(8)新建10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农家书屋5000家;兴建村级综合服务社3000家;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00个。(9)新建或扩改建500个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站。(10)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为2500名0-6岁贫困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救助;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提供法 律援助。以创新社会管理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抓好综合试点,提高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范围,逐步推进社区建设全覆盖。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做好全省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夯实消防安全“防火墙”,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和全国食品药品安全试点省工作,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努力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强省。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打击非法生产行为,强化安全基层基础,提高安全监管、安全保障和救援能力。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试点。积极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健全征信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建设诚信社会。

(八)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创新发展体制机制

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解放思想,开阔更远的视野,集聚更多的资源,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解放思想,突破条条框框,敢闯敢试,会干实干,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通过解放思想,营造“尊重贡献、崇尚创造、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促进湖北振兴崛起上来。

进一步改革攻坚。一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落实国家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部署,促进资源产权和产品自由流动,推进矿产资源产权市场建设。加强招投标管理,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优先保障“三农”、社会事业和民生投入,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地方税制改革试点。加强地方债务风险管理。二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支持中央在鄂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加快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引进更多金融机构在武汉设立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中心,做优做强湖北银行等法人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省属五大投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大力发展债券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建立综合性产权交易市场,积极筹建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完善县域经济、“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推动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发展。三是推进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化开放,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市县政府机构改革评估工作,完善乡镇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稳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进一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建立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支持民营企业以股权、实物和知识产权等非货币方式扩大投资。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积极推动全民创业,最大限度地释放民间活力。培育和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总部经济”。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市场主体增量行动”,扩大市场主体规模,力争市场主体总户数突破200万户。

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培育一批出口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打造高端制造业出口基地,推动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加强外贸主体培育,力争新增有出口实绩的企业300家。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继续抓好沿海和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承接工作,突出抓好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海峡西岸及台湾地区等招商引资,力争在与中央企业的战略合作上有新的突破。加强与中部各省、沿江省市和高铁沿线区域的合作,扩大利用省外资源资金。深化与港澳台和亚太地区的经贸交往。鼓励省内优势企业(农场)“走出去”,在海外建立资源开发、产品制造和市场销售基地。推进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建设,促进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武汉出口加工区协同发展。提高口岸一体化运作效率,将武汉打造成为中部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发展江海直达、铁海联运和航空货运,推动新开国际航线航班工作。进一步做好外事侨务引智工作。

(九)加强政府自身改革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建设法治政府,健全政府责任体系及履责机制。

巩固和扩大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成果,今年重点在全省政府系统特别是省直部门开展政府责任体系及履责机制建设活动,促进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依法行使权力,承担责任,履行职能,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加强政府立法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进一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水平。

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努力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尊重经济规律,注重用改革创新和市场经济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的同时,注意发挥政府维护市场有序运转的职能,特别是在稳定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基础薄弱环节等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重大事项向社会公开,重点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政府收支预算等领域的信息公开。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领域,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提供高效便民服务。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和电子政务建设,完善“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高度重视社会公众、新闻舆论和网络监督,切实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行政复议制度,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改进政府作风,密切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建立健全决策机制。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必须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改进政府作风。继续在省直机关开展创先争优和“六型”机关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活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集中精力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深入一线抓落实,以良好的作风推动跨越式发展。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认真贯彻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对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改革发展措施全面落实。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提 高预防腐败的能力和水平。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准则,稳步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着力解决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按照“一岗双责”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积极支持驻鄂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建设,抓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强国防教育,落实优抚政策,圆满完成征兵任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继续做好援疆、援藏工作。

各位代表!回顾“十一五”,勤劳智慧的湖北人民创造了辉煌成就;展望“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湖北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全省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待,是我们必须履行的神圣职责。我们有条件、有责任、有信心把湖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让全省人民共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湖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继往开来,改革创新,务实求真,团结奋进,为实现今年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2009政府工作报告 解析[定稿]

收入分配调整将成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

今年两会,不少代表委员提交了有关收入分配调整的议案提案,收入分配调整也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可能出台旨在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这将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

本世纪以来的经济上升周期,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象有所显现,表现为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以及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下滑。2000年到2007年,我国基尼系数由0.41扩大至0.46,达到了国际意义上贫富差距加大的警戒线。近两年随着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以及多项惠农政策出台,我国基尼系数拉大的势头已经减缓,但趋势性逆转仍未显现。

2010年,站在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的起点,加快推进收入分配调整和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从降低投资率和储蓄率,减少外需依赖的角度看,收入分配调整有助于扩大内需,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率。从促进社会公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的角度看,收入分配调整将成为“调结构”和“转方式”的重要现实抓手。

国家发改委已牵头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指导意见,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可能列入正在编制的“十二五”规划中。分析人士认为,推进收入分配调整可从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结构性减税。今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可以更多地指向促消费和惠民生。

比如,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继续完善针对普通居民的住房、汽车等消费减税政策。同时,继续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适时开征物业税和遗产税。

其次,着重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逐年提高最低工资保障标准,建立稳定的劳资关系和工资增长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在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落实绩效工资政策。第三,完善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保障机制。稳步增加各种金融理财渠道,拓宽居民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鼓励盈利的上市公司分红。应当看到,收入分配调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和中长期任务。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和高储蓄率的特点短期内难以改变,收入分配调整应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以发展的角度以及市场化方式去推进。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如何理解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提出了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这些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经济增长、就业、价格水平、国际收支,是宏观经济的4项核心内容,也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指标,《报告》还进一步对这些核

心指标预期内容作了说明。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进入21世纪,我们已经连续多年在年初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预期指标为8%左右。但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况下提出的8%有着不同的意义。在2008年以前的几年里,我们提出8%作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预期指标,一方面是要保持适度较快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是要防止各地盲目攀比增长速度,防止产生通货膨胀压力,出现经济过热,导致经济增长出现大起大落。面对2008年以来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年初我们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预期指标为8%,主要目的是要充分认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冲击的严重性,同时要鼓舞各方面树立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信心和克服各种困难的决心。2010年我们再一次提出8%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长速度,是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新任务。在新的一年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200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2月份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发表的重要讲话的精神,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中,特别是宏观经济工作中,要强调好字当头,切实引导各地各方面把工作的重点切切实实放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来,争取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平稳较快增长。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随着“以人为本”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保证就业、扩大就业规模被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不仅城市中每年的新增就业压力很大,而且加快城镇化发展每年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的数量也十分巨大,如何解决好就业问题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冲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我国就业造成的严重影响。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时候,我国有大量农民工的工作岗位受到影响,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出现了上升的问题。目前我们在某些地区虽然存在劳动力供给结构性不足的问题,但是仍然不可忽视就业问题的明显压力。2010年在就业方面提出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的预期指标,仍然保持着与上年的相似水平。如果国际经济环境不出现大的逆转,只要我们认真落实各项关于增加就业的政策措施,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是有条件有可能完成上述就业预期指标的。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略有下降,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的总体回升向好,自2009年后两个月以来,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价格抬头回升的趋势。总体来看,2010年推动物价上行的因素大于下行因素。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形成的翘尾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传导效应、国内货币信贷增长的滞后影响,以及资源税费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要求,都会造成2010年价格上涨的因素。另一方面,我国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绝大多数产品供应充足,特别是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裕,有利于物价稳定。2010年把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的预期调控目标定在3%左右,既考虑了各种会使价格水平有所上升的因素,以及居民的承受能力,有利于管理好通涨预期,也为必要的价格改革留有一定空间。目前我们还需要重视对资产价格的管理,防止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总之,只要我们认真作好宏观调控各项工作,把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温和水平上是可以实现的。

国际收支状况改善。不断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促进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条件下,深化对外开放,稳定国内经济的重要任务。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2009年对外贸易出现负增长。在新的一年中,我们要努力作好出口和进口工作,调整和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继续积极吸引外资,同时努力作好“走出去”的工作,开创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新局面,继续努力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10年政府工作基本思路是什么?

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指出,做好2010年政府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工作要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效果。

第一,着力搞好宏观调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冲击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回升向好,经济发展成绩举世瞩目。在2010年我们要更加

全面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努力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处理好经济

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为宏观经济的中长期稳定较快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经济回升向好并不等于宏观经济运

行总体形势的根本好转。目前国内宏观经济增长回升的基础仍然较为脆弱,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新老

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保持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以巩固和加强经济回升的基础,避免经济增长出现波动,夯

牢经济进入平稳健康较快增长轨道的基础。

第二,第二,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

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

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到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局,实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战略地位。经历了此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并取得举世瞩目明显成效的战斗洗礼,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

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国际国内各方面所暴露出来的多种问题和矛盾,使我国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出来。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

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应该认识到,到目前为止,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还跟

不上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需要,必须狠下功夫,力争见到明显成效。

第三,第三,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主要来源于

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开放,来源于科技和生产领域的自主创新。在目前条件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

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另一重要动力来源是加

快推进自主创新。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对今天的中国来说,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科技进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

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

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

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四,第四,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就业。无论何

时,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始终坚持要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和

提高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发展教育等项工作的力度和水平。再次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加

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们必须把改

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作为检验各项政府工作成效的标准,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报告》中作为政府工作基本思路提出的四项要“着力”作好的事情是相互有机关联的。着力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

平稳较快发展是各项工作的必要基础。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既是具有根本性的重要的长期战略任务,又

是具有紧迫的现实性必须尽快见成效的首要目标,也是我们作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只有以转变发展

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作为核心工作,才能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的动力源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也会有效促进保持当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

标的实现。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目的。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

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和协调发展。

第三篇:2012政府工作报告解析

路透北京3月5日电---以下为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周一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内容摘要:

**宏观经济**

--2012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人民币,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加大对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对“三农”、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方面的支持.--实施结构性减税.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继续妥善处理存量债务.进一步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坚决禁止各级政府以各种形式违规担保、承诺.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支出分类纳入预算管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管好用好外汇储备.--规范各类借贷行为,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稳增长**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扩大消费信贷.--保持投资稳定增长.认真落实国务院关於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加强政府投资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控物价**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做好主要农产品收储和投放,增强市场调控能力.--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政策.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把握好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预期.**房地产**

--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全面深化资源税改革,扩大从价计征范围.--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及退市制度.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推进保险业改革发展.--推动实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推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研究推进铁路、电力等行业改革.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稳妥推进电价改革,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完善成品油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决不能忽视外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保持外贸政策基本稳定.稳定出口退税政策,扩大贸易融资和信用保险.--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能源、原材料、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合作和跨国并购.放宽居民境外投资限制.--积极参与20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设,加强与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继续在多哈回合谈判、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完)

媒体分析政府工作报告十大核心数字

2012-03-06 09:17:59来源: 中国新闻网

内容摘要:中国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要求,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中国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社选取了其中十个核心数字,勾勒中国经济社会在2012年的发展脉络。

7.5%——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2011年,中国GDP逐季回落,比上年增长9.2%。此次报告提出的9项任务中,“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亦被排在首位。温家宝强调,GDP增长目标调低,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

4%——居民消费价格控制在4%左右。2011年,中国CPI在年中触顶后,开始步入下行通道,全年同比涨5.4%。报告指出,4%的目标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900万——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这一数字与去年持平,不过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之际,能稳住就业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50%——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温家宝要求,各类城市要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同时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

8000亿——中国2012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上述数据较2011年均出现回落。温家宝要求,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14%——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这一数据较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里16%的目标有所收窄,但高于广义货币过去一年里13.6%的实际增速。这体现2012年货币政策将兼顾“稳增长”、“控物价”和“防风险”。

10%——报告中提到2012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中国对外开放已进入新的阶段,进出口贸易、双向投资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

2.5——“PM2.5”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短短半年间,“PM2.5”完成了从民间热词到官方标准的转变。温家宝强调,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换取经济增长。

700万——新开工700万套以上保障性住房。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于关键阶段。保障房建设的推进,既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其带动的投资又能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1万2千亿——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201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八连增”,连续5年超万亿斤。“三农”投入的持续增加,说明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依旧是中央政府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完)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2012年中国经济新走向

温家宝总理5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12年中国经济的主要预期目标,部署了宏观调控和推进改革的一系列措施。

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透过这份报告,人们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走向。

双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基本稳定

7.5%,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八年来第一次略微调低了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4%左右,物价调控的预期目标与去年保持不变。这样的搭配,体现了怎样的意图?会怎样影响经济走势?

“在各种矛盾交织的严峻形势下,中国有必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来应对难题。同时通胀压力仍然不小,增速稳一些有助于稳定物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说。

经济增速和物价往往是一对矛盾。在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由于经济增速过快引发物价大涨并不少见,而一味压低物价又要冒经济“失速”的风险。

报告提出,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我们要的是经济增速和物价的双稳,二者之间要寻求好平衡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分析指出。

多种因素作用下,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从一季度的9.7%回落到四季度的8.9%,这一态势今年仍在延续。与之相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从去年年中6.5%的高点回落到年底的4.1%,虽然今年1月份反弹,但主要是春节提前的季节性因素。

“主动放缓经济增速,使增速向合理区间回归,有利于稳定物价,更是为经济转型创造条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指出。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当前虽然物价涨势已趋缓,但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压力是长期存在的,国际油价走势不定,百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对物价非常敏感,不能掉以轻心。

推进:扩大消费与产业升级将加大力度

稳不是目的。不稳,进不了;但不进,也稳不祝稳中求进,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

在外需低迷之际,中国经济发展靠什么支撑?在市场竞争加剧之时,中国经济靠什么应对?报告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扩大内需、走向消费主导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分析认为,有效释放国内消费能力,可以使中国经济在未来一二十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扩大消费,最根本的办法是提高收入水平,最大的潜力在于城镇化。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

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认为,这样会使中等收入者占居民的主体,会使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镇中。任务非常艰巨,但必须做起来。

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报告中得到了强调。在竞争加剧、成本上升的倒逼下,产业结构升级是唯一出路。报告指出,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全国人大代表、中星微集团董事局主席邓中翰指出,中国不能再满足于简单加工制造出口,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型抓手。

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更加现实的选择。报告安排,今年要扩大技改专项资金规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技改资金四两拨千斤,以财政资金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把现代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是提高“中国制造”质量,形成新竞争力的最佳发力点。

激活:以改革破解难题激发活力

中国经济面临的种种困难如一团麻般复杂,但换个角度看,却如同一根线般简单,那就是体制、机制的制约。报告提出,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今年的改革重点任务包括: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

“改革,不仅解决今年中国经济的问题,更会激活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强调。

报告提出,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等领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已召集45个部门,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倒排时间表,确保在今年上半年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相关实施细则。

全国政协委员、天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天乐认为,民营企业对这些政策非常在乎、非常振奋,因为关系到未来发展前景。民企最感兴趣的领域是基础设施、金融,特别是金融可以提供“活水源头”。

迟福林委员认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要毫不动摇加快发展,关键是要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竞争,这样才会促进中国经济效率提高和活力增强。

收入分配改革牵动人心,关系长远。报告提出,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迟福林委员强调,收入分配改革关系到消费扩大和社会公平,“调高、提低、扩中”的思路早已明确。同时,这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在权衡各方利益、协调各方关系情况下,果断决策,尽快推出。

“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取决于改革。”郑新立委员强调。

第四篇:湖北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湖北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及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这五年是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综合实力显著跃升的五年。全省生产总值在2005年6520亿元的基础上,2010年达到15806亿元,五年增长1.42倍,实现了年增长由一千亿到两千亿的跨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从中等收入偏下阶段进入中等收入偏上阶段。财政总收入从728亿元增加到1919亿元,年均增长21.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21.9%。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18万亿元和1.46万亿元,增长超过1.5倍。

这五年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要进展的五年。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二三产业比重由83.4%提高到86.4%,粮食实现连续7年增产,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保持20%以上的速度,七大支柱产业营业收入过千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1700亿元,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八位。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县域经济活力增强,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和增长贡献率接近6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降低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控制目标。

这五年是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总体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的五年。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取得实质性进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改革创新试点获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启动,构成了事关长远、覆盖全省的“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和推动湖北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

这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区位优势更加凸显的五年。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1万亿元,达到10803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5年的投资总和;“十一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9.6%。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营,后续规划开始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全国第一条特高压电力通道建成运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673公里,居全国第六位,各市州实现高速通达;铁路总运营里程达到3300公里,湖北率先进入高铁时代;天河机场年客流量突破千万人次;武汉新港成为亿吨大港。湖北正在由“九省通衢”向“九州通衢”跨越。

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0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831元,年均分别增长12.8%和13.5%。新增城镇就业352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244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严重自然灾害挑战中,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一是抢抓机遇扩大投资,实现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计划目标、超全国增幅。2010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3.1%,占全省投资总额的53.2%,争取中央投资占当年中央投资总规模的5%以上。二是挖掘消费需求潜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19亿元,比2005年增长1.3倍。三是努力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新增高速公路2024公里,“四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武广高铁、合武专线、武九快速相继建成运营;长江航道、船舶、港口建设顺利推进。能源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新增电力装机(不含三峡工程)1325万千瓦,增长75%;建成兰—郑—长成品油管线、西气东输二线和川气东送天然气管线。

(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坚持一手抓壮大规模,一手抓调整结构,始终把调整优化结构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制定并落实全省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工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千亿元产业发展计划”全面超额完成,其中汽车产业超过3千亿元,钢铁、石化、食品、装备制造产业超过2千亿元,电子信息、纺织产业超过千亿元。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到26家。制定出台支持政策,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0.8%,工业实现利润和税金年均分别递增29.2%和22.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2010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894亿元,比2005年增长1.2倍。武汉市江汉区国家首批服务业发展示范试点工作全面推进;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2倍;旅游业年总收入超过1400亿元,年均增长25.3%;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50亿元,年均增长27%。

(三)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彻底取消农业税等税费,为农民减负32亿元。全省涉农专项资金五年支出达到2620亿元,其中四项直补资金192亿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总产达到2316万吨,淡水产品、油菜籽产量居全国第一。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过10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5家,产值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达到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4000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完成列入国家规划的65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60处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任务,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41万亩。投入百亿元以上,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新增通村沥青水泥路10.4万公里。共解决162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扎实开展仙洪试验区等多层次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从完善规划、改革试验、体制创新、部省合作以及搭建投融资平台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两圈一带”战略的具体化和项目化。75个国家部委机构与我省签订合作协议或备忘录,一批改革发展试点及项目落户我省。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城际铁路、鄂西圈十大旅游景区、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等重点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了以“一主两副”为依托,以其他设区城市和县城、中心镇为基础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7%。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7.5%。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4.1%、26.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共解决200万人的温饱和脱贫问题,完成4385个重点贫困村扶贫整村推进任务,扶贫搬迁5万户16万人,培训转移25.8万名贫困劳动力。顺利完成丹江口库区移民外迁任务。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构建“两型”社会。

狠抓节能减排,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超过30%,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150%。环境保护专项治理成效显著,五年共关停产能落后的企业(生产线)715家,关停小火电机组121万千瓦,20万千瓦级以上火力发电机组全部实现脱硫。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107个,日处理能力达到528万吨,基本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目标。青山-阳逻-鄂州和荆门循环经济区建设进展顺利,黄石、大冶、潜江、钟祥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全面启动,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再生资源基地加快建设。6县(市)获得“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全省森林覆盖率由31.1%提高到38.4%。

(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大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到97.2%,省直机关企业脱钩改制顺利推进。省出资企业改革重组取得重大成果,联合发展投资公司等五大省级国有投融资平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相继建立并投入运营,武重、武锅、三环等一批国有企业通过改革重组和自主创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农信社改革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取得突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顺利改制。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84家,居全国第八位。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引进设立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17家,设立银行、证券、保险法人机构192家。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挂牌运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逐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全面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稳步推进。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出口总额达到259亿美元,其中出口144亿美元;一系列大型经贸和对外交流活动成果丰硕,已有87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我省投资,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69亿美元;对外经济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84.6亿美元。美国、韩国相继在汉设立领事馆,成功承办中俄印三国外长会晤。国家级开发区增至7家。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2010年引进省外资金超过1700亿元。“市场主体增量行动”成效显著,2010年底,全省有各类市场主体187万户,比2005年增加58万户,其中企业增加近14万户。

(七)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和校舍安全工程相继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显著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明显增强,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优势进一步巩固,贫困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完善,助学贷款发放量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城乡居民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80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65万人,劳动者创业能力稳步提升。投入109亿元用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97个农村县(市、区)全部实施新农合制度,参合率达到97.4%。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实施血吸虫重疫区“整县推进、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取得积极成效。

省政府通过集中财力办实事的方式,集中解决了一批重大民生问题。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工资支付等权益保障工作,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181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68万人。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标准。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4194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1倍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5年上调,2010年达到月人均1227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26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大病医疗救助35万人次,临时救助城乡困难群众近400万人次。常年生活救助对象达到360万人,城市低保规模稳定在140万人左右,农村低保保障对象达到200万人,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0%。新增廉租住房保障42.7万户,经济适用房保障16.7万户,改造农村特困户危房19.4万户。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快构建和谐湖北。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了一批新时代的英雄群体和模范人物,形成了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湖北群星现象”。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等一批大型文化传播和交流活动,顺利建成琴台大剧院、省博物馆新馆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哲学社会科学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进一步繁荣。我省运动员参赛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取得优异成绩。成功举办第十三届省运会、两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全民健身活动普遍开展。

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深入推进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廉洁政府、高效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各级政府执行力和公务员能力建设得到加强。认真执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并向其报告工作,主动与省政协协商讨论重大事项,自觉接受监督,五年共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2490件,省政协委员建议案、提案3242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制定或修订地方性法规议案43件。加强军队、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双拥”工作,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政务、厂务、村务公开,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制定实施《法治湖北建设纲要》,出台省政府规章56件,修改或废止省政府规章82件。顺利完成“五五普法”,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执法主体,规范执法行为。积极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创建平安湖北;加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审计、监察、行政复议工作,开展以工程建设等领域为重点的源头治理,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依法加强宗教管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局面不断巩固。参展上海世博会、对口援建四川汉源县、支援青海玉树和甘肃舟曲抗灾、新一轮援疆援藏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对台、外事侨务、妇女儿童、人民防空、招投标管理、科协、统计、保密、档案、测绘、气象、地震、水文、参事、文史、方志、机关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们积极应对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统筹做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加强通胀预期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了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完成。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6%,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1.16%,二氧化硫排放下降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9%,城镇新增就业6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8%。人口自然增长率4.31‰。2010年目标的全面完成,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圆满结局,又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的五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五年的风雨历程,谱写了荆楚大地发展史上的华丽篇章;五年的辉煌成就,标志着湖北发展进入新的起点、跨入新的阶段。“十一五”时期的成就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奋力拼搏、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省委、省政府长期“打基础、管长远”成效积累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鄂部队、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湖北建设发展的中央在鄂单位、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及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湖北省情的认识,切实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振兴崛起之路。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中央精神和湖北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必须具备全球视野和辩证思维,善于从战略上谋划湖北的发展,对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进行系统设计和周密部署,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依靠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加强重点领域建设,推动薄弱环节发展,着力缓解生产要素瓶颈制约,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和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在综合实力上,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市场主体还不够多不够强,周边省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我省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经济结构上,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工业集约集聚程度还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在体制机制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仍未消除,科技与经济结合还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在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公共服务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还不够快,改善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任务还很重。在政府自身建设上,思想解放不够、工作落实不力、服务效率不高、为政不勤不廉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们编制了《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取得明显进展。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奋斗,使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纲要草案》从经济发展、科技教育、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30个具体目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从我省基本省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出发,力求体现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

“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更加奋发努力,积极推进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协调发展,努力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重点做到“六个突出”:

——突出跨越,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定不移地把跨越式发展写在湖北“十二五”发展的旗帜上,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在结构调整中提升水平,在做大总量中增强实力,在科学发展中富民强省,着力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升湖北在中部和全国的经济地位。在着力提高质量效益的前提下,地区生产总值从1.5万亿元增加到2.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4000美元增加到6000美元,实现投资规模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的跨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千亿元到2千亿元的跨越。基本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成为中部地区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前列,自主创新示范功能、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明显增强,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突出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以调整结构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转型,实现科学发展与转型发展的有机统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培育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电子信息、汽车、石化、装备制造、食品5大产业年主营收入跨越500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力争突破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扎实推进“生态湖北”建设,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十一五”期末降低16%、17%。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以上。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做强武汉城市圈,做大“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由6个增至15个左右,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

——突出支点,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是党中央对湖北发展的科学定位,我们要为之不懈奋斗。实施“两圈一带”战略是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有效载体,必须切实抓好。深入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继续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用地、财税金融、对内对外开放、行政管理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圈域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生态环保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武汉龙头作用,提升核心竞争力,巩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全面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辐射圈内外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以“一江两山”为龙头、“十大核心景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旅游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实施特色发展,形成一批优势工业、现代农业和特色生态产业集群,推动圈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宜昌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和黄石鄂东组合港建设为重点,加快沿江主要港口、航道及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标准化、专业化运输船舶,建设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一批沿江产业区,构建沿江产业密集带。加快沿江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发展沿江城镇带。促进两圈互动、圈带联动,形成“一线串珠、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采取特殊政策措施,促进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突出创新,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基本形成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放胆、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制定民营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落实和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尊重企业和企业家,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努力把湖北建成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强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突出共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逐步实现“住有所居”。文化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以多办利民惠民实事为载体,满足多样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突出统筹,全面做好政府各项工作。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十二五”发展中的各类重大关系,把握全局,统筹谋划,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分步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处理城乡关系,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关系,在谋划长远发展中立足当前发展,在抓好当前发展中为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统筹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中,更好地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和政府调控作用。统筹推进行政综合执法,加大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和问责力度,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国防建设,支持军队现代化建设,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三、扎实做好2011年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年、开局年,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年、关键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我们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复杂。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全球流动性增加使通胀压力加大。国内区域之间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竞争加剧,“标兵”越来越强,“追兵”越来越近,让我们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国家政策调整带来宏观环境新变化,也需要我们提高适应能力。我省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工作难度。特别是价格上涨、能源供应、粮食稳定增产、农民稳定增收、房地产市场调控、拓展外需、土地资源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压力和风险不容忽视。我们要正确把握形势,保持清醒头脑,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3.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下降1%,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0.5%。

根据上述目标和面临的经济环境,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努力增强内生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继续落实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挖掘消费潜力。提高职工和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农村配送中心和城市社区购物中心建设,改善消费条件。大力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培育消费热点。着力打造以“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为核心的商业综合体。整顿市场经营秩序,改善消费环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00亿元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2个百分点。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的投资。继续做好项目储备和推进工作,有序启动列入“十二五”规划的大交通、大流通、大产业、大生态建设项目。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优先保证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确保全省信贷投入稳定增长,充分利用企业债券等多种融资渠道筹集发展资金,争取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超过200亿元。力争全年投资突破1.3万亿元。

强化生产要素保障。以交通、能源、水利建设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强化基础支撑。加大探矿找矿力度,增加资源储备。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抓好土地、资金、科技、劳动力等要素供给,缓解瓶颈制约。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一是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二是建立重要生活必需品储备专项补助资金,落实粮油、猪肉、蔬菜等重要商品的储备调控制度,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增强价格调控监管能力。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三是做好价格舆论引导工作,稳定社会预期。四是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严肃查处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五是完善价格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着力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技术改造和企业兼并重组为重点,组织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先进制造业振兴工程,支持现有七大支柱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实施“千亿元产业接续计划”,培育一批新的千亿元产业。推动工业园区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产业聚集水平。继续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和商标战略,加大长江质量奖推进力度和商标集群培育力度。

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襄阳、宜昌高新区创新发展。抓好省级高新区培育工作,重点建设10个左右国家和省级高新区。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关键技术培育、产业化推进、产业集聚、应用示范、创业投资引导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力争建成20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项目,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积极申报和组织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点。三是以科技投融资、产学研合作、创新型企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五大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完善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发挥服务业在扩大消费中的重要作用。继续抓好国家级和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设,选择部分大中城市开展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广泛开展“灵秀湖北”主题宣传活动,编制实施高铁、城际铁路等拉动旅游发展的对接规划。抓住武汉市成为全国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机遇,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大力发展与现有信息系统兼容的物联网技术,推进社会服务信息化,加快“数字湖北”建设。营造市场环境,完善政策措施,尽快实现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

大兴农田水利。围绕“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建设湖北水利“四大体系”。着力抓好防洪薄弱环节整治,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突出抓好全省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制定并实施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低丘岗地、低产林改造。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用现代经营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严格实行耕地保护责任制,建设产粮大县,全年粮食增产4亿斤。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连片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优势板块基地和产业带。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围绕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从农产品生产大省向农产品加工强省的跨越。推进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建设。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新增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过50亿元、过100亿元的企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仙洪试验区、鄂州等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市、7个山区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88个试点乡镇和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等新农村建设试点向纵深发展,鼓励市县开展符合实际的试点试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化解农村债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等多种方式,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创新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推动家庭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机制,扩大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巩固完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深入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发挥国有农场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在规范中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四)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两圈一带”建设。坚持统筹推进,重点突破。明确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发展定位,引导错位发展,重点推进九大示范区建设,在“两型”社会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深入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十二大工程”和“十大旅游区”建设,深化旅游资源整合和跨区域合作。加快江汉平原振兴崛起和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将其作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要内容,形成“两圈”融合、“两江”响应的互动格局。把实施“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布局。

大力推进城镇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适度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抓好100个重点中心镇和100个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镇创建工作,努力实现都市圈和大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三个层次协调发展。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理顺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加强城镇规划管理,防治“城市病”。抓紧研究制订“一主两副”加快发展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武汉及襄阳、宜昌核心增长极作用。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一主三化”方针,着力培育县域经济排头兵,形成争先进位的发展氛围,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冲刺全国百强,努力提高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激励和保障相结合的省对市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县级财政保障机制。今年省财政在原来30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亿元调度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建立全省工业要素调节机制。

加快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抓紧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问题与扶贫到户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实现扶贫开发与农村各项惠农政策和农村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继续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促进“616”、“1+1”工作制度化。

(五)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促进绿色繁荣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管理机制和体系,狠抓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管理。继续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组织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快实施百家企业节能工程。大力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扩大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切实加强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持续使用监管,坚决杜绝建而不用现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进一步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支持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大幅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制定低碳试点省工作规划,在武汉城市圈建立低碳发展试验示范区,推进城市、社区、园区和企业“四级低碳试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环保等低碳产业,推动低碳技术产业化。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开展碳汇造林。

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推进“碧水工程”,加强“三库”、“三江”、“三湖”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抓好山区绿化、平原绿化和沿路、沿江、沿湖绿化美化等生态工程建设,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连片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构建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积极争取生态补偿政策和项目,逐步扩大在全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范围。

(六)深入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把对教育的投入作为财政的第一投入予以优先保障。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完善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采取更加有效措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认真抓好国家和省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启动和实施重大人才政策和人才工程。依托国家及省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和完善从基础教育到专业培训的梯级创新型人才资源储备。建立工资报酬与贡献挂钩的分配机制,鼓励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加快培养和聚集高层次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争取更多的人才进入国家人才计划,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使科教人才成为湖北最重要的品牌、最突出的优势。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加快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等试点示范,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在全国率先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落实“人才特区”建设措施,培养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力争建成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源地,在推进自主创新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一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送戏、送书、送文化下乡活动。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不断繁荣文学艺术和民族文化。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突出荆楚文化特色,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形成一批骨干企业,打造文化品牌。认真组织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加快实施国家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部省共建。二是统筹推进医改近期五项重点任务。努力实现全民基本医保,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拓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抓好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以武汉为龙头,依托部省属医疗机构资源,构建中部医疗中心。实施健康湖北全民行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三是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四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推进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五是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积极探索“三无”老人和“五保”老人集中、分散供养有效途径。切实关心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红十字事业。围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以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重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深化“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支持和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加强调解仲裁制度建设,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适时调整并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的指导和监督,重点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扭转部分职工工资偏低、增长缓慢的状况。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全面实施社会保险法,着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解决困难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关闭破产等企业退休人员和职工纳入医疗保险、“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等问题,力争“五险”参保人数达到4386万人次。做好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医疗保险提高待遇水平等工作。巩固和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全面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推进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加快社会保障卡发放和应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低保制度,逐步扩大救助范围,积极推动专项社会救助向其他低收入家庭延伸。三是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抓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四是做好丹江口库区移民内安后靠及搬迁复建工作。

2011年将继续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办好一批利民惠民的实事。(1)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25万人转移就业;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新建和筹集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12.5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和扶贫搬迁8万户;解决30万户城乡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3)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力争试点面覆盖全省40%的县(市、区)。(4)继续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农村低保再增加20万人,达到220万人,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水平;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5)建成农村教师周转房5000套,缓解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困难。(6)解决农村2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30万户清洁能源工程。(7)建设农村公路10000公里。(8)新建10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农家书屋5000家;兴建村级综合服务社3000家;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00个。(9)新建或扩改建500个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站。(10)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为2500名0-6岁贫困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救助;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以创新社会管理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抓好综合试点,提高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范围,逐步推进社区建设全覆盖。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做好全省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夯实消防安全“防火墙”,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和全国食品药品安全试点省工作,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努力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强省。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打击非法生产行为,强化安全基层基础,提高安全监管、安全保障和救援能力。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试点。积极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健全征信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建设诚信社会。

(八)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创新发展体制机制

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解放思想,开阔更远的视野,集聚更多的资源,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解放思想,突破条条框框,敢闯敢试,会干实干,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通过解放思想,营造“尊重贡献、崇尚创造、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促进湖北振兴崛起上来。

进一步改革攻坚。一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落实国家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部署,促进资源产权和产品自由流动,推进矿产资源产权市场建设。加强招投标管理,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优先保障“三农”、社会事业和民生投入,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地方税制改革试点。加强地方债务风险管理。二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支持中央在鄂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加快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引进更多金融机构在武汉设立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中心,做优做强湖北银行等法人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省属五大投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大力发展债券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建立综合性产权交易市场,积极筹建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完善县域经济、“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推动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发展。三是推进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化开放,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市县政府机构改革评估工作,完善乡镇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稳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进一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建立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支持民营企业以股权、实物和知识产权等非货币方式扩大投资。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积极推动全民创业,最大限度地释放民间活力。培育和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总部经济”。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市场主体增量行动”,扩大市场主体规模,力争市场主体总户数突破200万户。

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培育一批出口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打造高端制造业出口基地,推动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加强外贸主体培育,力争新增有出口实绩的企业300家。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继续抓好沿海和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承接工作,突出抓好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海峡西岸及台湾地区等招商引资,力争在与中央企业的战略合作上有新的突破。加强与中部各省、沿江省市和高铁沿线区域的合作,扩大利用省外资源资金。深化与港澳台和亚太地区的经贸交往。鼓励省内优势企业(农场)“走出去”,在海外建立资源开发、产品制造和市场销售基地。推进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建设,促进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武汉出口加工区协同发展。提高口岸一体化运作效率,将武汉打造成为中部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发展江海直达、铁海联运和航空货运,推动新开国际航线航班工作。进一步做好外事侨务引智工作。

(九)加强政府自身改革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建设法治政府,健全政府责任体系及履责机制。

巩固和扩大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成果,今年重点在全省政府系统特别是省直部门开展政府责任体系及履责机制建设活动,促进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依法行使权力,承担责任,履行职能,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加强政府立法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进一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水平。

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努力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尊重经济规律,注重用改革创新和市场经济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的同时,注意发挥政府维护市场有序运转的职能,特别是在稳定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基础薄弱环节等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重大事项向社会公开,重点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政府收支预算等领域的信息公开。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领域,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提供高效便民服务。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和电子政务建设,完善“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高度重视社会公众、新闻舆论和网络监督,切实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行政复议制度,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改进政府作风,密切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建立健全决策机制。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必须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改进政府作风。继续在省直机关开展创先争优和“六型”机关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活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集中精力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深入一线抓落实,以良好的作风推动跨越式发展。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认真贯彻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对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改革发展措施全面落实。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预防腐败的能力和水平。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准则,稳步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着力解决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按照“一岗双责”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积极支持驻鄂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建设,抓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强国防教育,落实优抚政策,圆满完成征兵任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继续做好援疆、援藏工作。

各位代表!回顾“十一五”,勤劳智慧的湖北人民创造了辉煌成就;展望“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湖北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全省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待,是我们必须履行的神圣职责。我们有条件、有责任、有信心把湖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让全省人民共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湖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继往开来,改革创新,务实求真,团结奋进,为实现今年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湖北省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6日在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长李鸿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逆势奋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同心协力,迎难而上,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全省经济呈现平稳回升、蓄势上行的良好局面,增长基础进一步巩固,积极因素进一步累积,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初步统计,全年生产总值12831.5亿元,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42.2亿元,增长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11.8亿元,增长4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8.4亿元,增长19.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14.8亿元,增长14.7%,税收收入比重为75.6%;出口总额99.8亿美元,下降14.8%;实际利用外商投资46.9亿美元,增长13.9%;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7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5035.3元,增长8.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8.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0.4个百分点。除外贸出口外,本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已完成。

这些成就标志着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了明显成效,标志着我们在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谋划“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我们坚持应急与谋远结合,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始终把坚定发展信心作为应对危机的动力之源。我们在咬定发展目标中坚定信心。我们综合分析研判形势,辩证思维,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愈挫愈勇,确定“保十”发展目标,提出“弯道超越”要求,与全省人民一道,坚定信心,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保证了目标的实现。我们在调控经济运行中坚定信心。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及时掌握经济运行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控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年初预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在总结经验中坚定信心。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荆楚大地的巨大变化和发展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人民敢于胜利、奋力拼搏的信心和勇气。

(二)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在扩大投资需求方面,我们把2009年定为“投资年、项目年”,及时出台加大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累计争取中央新增投资155.6亿元,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81亿元,两项在全国占比均位居前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计划目标、超全国平均增幅,增速创十五年来新高。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铁路、公路、航道港口、机场建设步伐加快。三峡工程顺利完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启动。全年建成高速公路563公里,总里程达到3282公里,由全国第八位上升到第六位,新增铁路营运里程435公里,总里程达到3463公里,武汉天河机场年客流量突破1100万人次,我省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投资结构得到改善,第三产业投资明显加快,同比增长48.9%;民间投资较快增长,投资额占全部投资的一半以上,增速为47.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加强投资管理和项目监督,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在建施工项目25286个,已有18568个项目竣工;确保工程建设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使政府投资用在应对危机最关键的地方,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对保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出台进一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第六位、中部第二位。全年城乡消费分别增长17.9%、21.6%,呈现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农村快于城市的良好态势。全面推进家电、农机、汽车和摩托车下乡,累计销售下乡家电产品194万台(部),销售收入居全国第五位。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举办重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带动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52亿人次,增长28.8%,实现旅游总收入1004.5亿元,增长35.0%。全年省内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百万辆。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0.0%。

在扩大内需中,注意充分发挥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的引导作用。两年统筹财政性资金1500亿元中,2009年已集中使用780亿元;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减免税收105.7亿元。全年新增贷款3302亿元,居中部第一。10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或通过发行审核,境内上市公司直接融资120亿元。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融资债券204亿元。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市县级规划修编基本完成。按照“好而快则先”的原则改革土地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向国家争取土地利用计划的力度,保证了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在扩大内需中,鼓励关联企业“抱团取暖”,开展互利合作,增强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和兑争力。创新为企业服各方式,建立大企业直通车服务制度,省里帮助155家重点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制订并落实支持武钢、东风等大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从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鼓励城乡劳动者创业等方面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全省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77.1万户,增长12.9%,新登记35.4万户。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739家,增加2741家。

(三)始终把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推动发展的主攻方向。一是保持工业稳定增长。及时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逐步好转,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5.2%,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22.8%。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制定并落实湖北省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纺织等六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工业内部结构继续改善,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31亿元,增长20.5%,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4%。三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东湖高新区获批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市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成功举办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大传统行业技术改造力度,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473亿元,增长49.3%,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增幅7.7个百分点。

设立“长江质量奖”,推进品牌建设,湖北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位居中部之首。新认定驰名商标10件,总数达到48件。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有14家金融机构在汉建立后台服务中心,武汉成为国家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打造了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和文化品牌,对调整结构、拉动消费、促进和谐、增强信心起到重要作用。五是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省财政调度使用20亿元县域经济发展资金、1亿元产业集群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全省县域工业、投资、消费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成为保增长的中坚力量。六是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全年关闭污染企业155家,新增污水处理厂49座,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在武汉成功召开,向全球发布了以“让湖泊休养生息”为核心理念的《武汉宣言》。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迈出实质步伐,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加快推进。

(四)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对全省农民的直接补贴达到51亿元,比上年增加6亿元;省财政涉农专项资金支出达到532亿元,增长21.6%。推动建设农业板块基地和农业专业大县。实施《湖北省粮食增产能力建设规划》,推动46个产粮大县建设粮食核心示范区。粮食连续6年丰收,全年增产16.4亿斤。油菜籽和淡水产品产量分别连续14年、15年位居全国第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省新增通村水泥(沥青)路2.65万公里,解决4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土地整理、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项目顺利推进。完成300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增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达到20家。武汉国家稻米交易中心开工建设。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试验试点工作。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范围扩大到23个乡镇,鄂州城乡一体化、7个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88个乡镇新农村建设等试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

(五)始终围绕“两圈一带”战略的实施推进全省改革发展。一是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省委、省政府把握发展大势,深化审视省情,围绕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确定了“两圈一带”这一覆盖全省、指导长远的重要发展战略。一年来,我们在全面实施这一战略中迈出了重要步伐。武汉城市圈各项改革试验向纵深拓展。省人大常委会制定《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条例》,推动城市圈综改试验进入法制化轨道。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武汉新港、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等156个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开始推行,65个国家部委机构与我省签订合作协议或备忘录。武汉市经济实力进一步跃升,城市圈内融合程度进一步增强。城市圈节能减排进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两型”社会特征开始显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全面启动。立项建设8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534亿元。三峡翻坝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进展迅速。全面部署和启动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工作。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认真组织实施增值税转型、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全省103个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取消收费。集体林权制度、国有农牧渔良种场和城中(郊)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农村金融体制等一系列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省级政府机构改革阶段性任务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文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力度加大,省出资企业调整重组步伐加快。三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成效突出,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在全省吝地布点建设。出台出口激励政策,加快“大通关”进程,外贸进出口降幅收窄。成功举办多次大型经贸和对外交流活动。东西湖B型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行。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对外投资合作逆势上扬,对外承包劳务完成营业额26.3亿美元,增长73.1%,累计在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经营机构和创办企业137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4.2亿美元。

(六)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全省筹集32.7亿元财政资金,统筹解决就业问题。城镇新增就业、下岗失业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15%、127%、119%,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增加小额担保贷款,建立创业促就业专项资金,扶持8万多城乡劳动者创业,带动30万人就业。对15万农民工进行储备式培训,全省98%的返乡农民工实现了转移就业。落实社会保险“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等援企稳岗政策,稳定60万个就业岗位。二是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省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突破3000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平提高110元,惠及234万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省5519万人。出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意见,制定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办法,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保障了144万城市低保对象、172.5万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将村主职干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解决了4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脱贫问题。认真做好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和地方水电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和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力度,改善了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组织实施“616”对口支援和“1+1”对口帮扶工程,推动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增廉租住房保障17.2万户,经济适用住房保障3.0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2.36万户。三是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对农村70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家庭困难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对84万中职学生和25万大学生发放奖助学金,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坚持人才强省战略,实施“百人计划”,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

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启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依法、科学、有序地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加大血防工作力度,全省23个重疫区人畜感染率降至3%以下。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口和计生工作完成预定目标。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取得较大进步。由我省牵头申报的“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并取得好成绩。高度重视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等工作,深入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和专项整治,食品药品质量平均抽样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全年没有发生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保持了安全生产事故总量连续五年下降的好转态势。积极推进对口支援四川省汉源县工作,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乡镇援建任务。省政府年初确定的十件实事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兑现了我们对全省人民的承诺!

(七)始终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政府的第一责任。各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以硬措施落实硬任务,确保了保稳定目标的实现。制定实施《法治湖北建设纲要》和一批政府规章,扎实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贯彻落实有关信访法规政策,加强维稳力量建设,集中解决一批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发挥城乡社区作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10?24”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先进事迹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支持国防建设,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

(八)始终把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作风建设年”、“能力建设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协调推进。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等活动,切实加强政府作风和廉政建设。围绕“八种能力”和“确责、履责、问责”三个环节,明确公务员“能力席位”内涵,切实抓好政府能力建设。大力开展行政综合执法,加大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和问责力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对台、保密、档案、妇女儿童、宗教、老龄、外事、侨务、统计、人防、测绘、气象、地震、水文、招投标监管、社会科学、参事、方志、文史等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二、2010年工作总体部署

2010年是巩固经济企稳向好形势的关键年,是执行“十一五”规划的收尾年,是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基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观国际国内形势,2010年的发展态势将总体好于2009年。世界经济回暖迹象明显,我国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我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但经济企稳回升,并不意味着经济全面复苏,并不等同于经济运行根本好转。影响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我们面临的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全国和周边省市的强劲发展态势,进一步加大了区域竞争的压力。作为国家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生态资源富集之省,我们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转变发展方式,保证粮食安全和南水北调“一库清水送北方”等全国发展大局中承担着重大责任。肩负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神圣使命,顺应荆楚人民思安康图富强的热切期盼,艰巨的任务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和韧性,挑战着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我们既要看到湖北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必胜信心,又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和工作的艰巨性,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把难度想得大一些,困难估计得足一些,我们的思想准备才会更充分,应对措施才会更周全。必须将危机意识转化为工作的压力、发展的动力,坚定信心不动摇、“弯道超越”不松劲、创新求变不停步、远谋近施不懈怠,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工业增加值增长1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0.5%,二氧化硫排放下降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8%,外贸出口增长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提出这样的目标和要求,主要是着眼于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形势向好的有利发展环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着眼于“十一五”目标与“十二五”规划的衔接;着眼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机结合;着眼于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眼于改革发展与社会民生共建共享。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需要增长空间和物质基础;我省经济正在步入新一轮上升通道,积蓄的增长潜能正在释放,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是必要的可能的,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上述指标是一个预期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姿态,投入更大的工作力度,争取更好的发展结果。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坚持六个两手抓:一是一手抓壮大规模,一手抓调整结构,统一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湖北最大的实际仍然是发展不够,表现为总量不大,市场主体发展不够。加快发展速度,把规模做大,符合我省省情。但我们追求的是科学发展而不是粗放增长,决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必须把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兼并重组,促进转型升级。二是一手抓扩大内需,一手抓拓展外需,统一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发挥湖北经济“内生型+外向型”的双重优势,必须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和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抓紧完善和落实扩大消费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下,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三是一手抓应急,一手抓谋远,统一于提升湖北发展综合竞争力。

既倾力抓好眼前见效的应对措施,着力保企业、增投入、扩消费,又注意着眼长远战略措施的谋划和实施,为更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一手抓政府调控,一手抓市场调节,统一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根据市场情况,不断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更要用好市场的“无形之手”,尊重市场规律,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思考问题,用市场运作的办法解决资金等要素的投入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五是一手抓硬资源的投入建设,一手抓软资源的开发利用,统一于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既发挥我省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配套能力较强之长,又通过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打造品牌、创新理念、改善环境、提升效能,加强软实力建设,以补要素资源和能源匿乏之短,全面提高湖北综合实力。六是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民生改善,统一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是拉动最终消费最有效的途径。要把改善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增长点,把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扩大和改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三、2010年政府工作重点

围绕今年的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把扩大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当前的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一是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一批大型农资物流配送中心,支持大型企业依托生产优势发展连锁经营。加大家电、农机、汽车和摩托车下乡政策的落实力度,增加下乡产品的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二是加强城市流通设施建设,扩大城市消费。继续实施“网点进社区、服务进家庭”工程,完善便民商贸服务设施,扩大社区居民消费。认真落实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促进耐用品消费升级换代。三是积极引导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模式。鼓励发展市场主导、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共同参与的消费信贷。大力发展电子配送、网上交易等电子商务消费方式,不断增加商品品种和交易规模。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三网融合”,打造湖北数字物流。四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五是有步骤地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

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中优化投资结构。投资是拉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突破1万亿元。加快推进交通、能源、城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我省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加大对“三农”、民生、节能环保、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等领域的投入,把增加投资、扩大消费和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切实抓好已开工项目尤其是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续建和收尾,力争尽早建成并发挥效益。做好事关长远发展重大项目的策划和前期工作,充实完善项目库,保证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接替。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快速发展。以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为重点,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抑制投机性购房,保持市场房价基本稳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发挥财政货币等政策在扩内需、调结构中的导向作用。认真落实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各项措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重点领域改革、重点项目建设、结构调整的支持保障力度。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争取国家信贷支持,增加货币供给和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加大直接融资力度,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和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实现发行企业债券新突破。加强担保机构和创业投资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和融资功能,提高保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各项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增强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合力。

(二)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紧迫任务。突出重点、明确方向、完善机制、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力度,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工业兴省”战略。落实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提高优势产业竞争力,使“湖北制造”在拉动内需中发挥更大作用。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大产业投资,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哑集群,策划、储备并启动一批重点技改项目,以投资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行集聚式、集约式发展。继续壮大“千亿元产业”,抓好50个重点项目建设、50家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和5个工业重点市投资。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巩固和扩大我省汽车产业的优势地位,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批重大产品和成套设备。加快80万吨乙烯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进度。大幅提升钢铁有色产业深加工能力。加快发展轻纺工业、食品工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重点行业兼并重组,促进优势产业向高端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严格执行国家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有关规定,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大力发展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实力和后劲。继续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借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质量兴省战略,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服务支柱产业和重点产品的国家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举自主创新旗帜,加快建设创新型湖北。继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之后,东湖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我省推进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机遇。省政府将尽快出台全面支持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专项政策。要大胆先行先试,全面提高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使之成为科技发展试验区、先进产业聚集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加快推进智力成果资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加快制定和实施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并根据不同产业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发挥湖北科技优势,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重大项目投资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

抓好咸宁核电工程建设,积极筹划新的核电项目。加快新能源汽车开发生产,做好电动汽车试点示范运营工作。及时跟进与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努力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利地位。组织推广100项成熟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产品。全面实施科技投融资、产学研结合、创新型企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等五大专项科技行动计划。积极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扩大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争取国家批准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支持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研发设计产业。推动宜昌高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咨询、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运用网络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推进流通现代化。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商贸流通和社会养老等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建设一批有竞争力的动漫游戏、新闻出版、健身娱乐和竞技表演等文化体育产业基地。从完善产销、科技、信息和金融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入手,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旅游景区和精品线路建设,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城市和旅游名镇名村,壮大旅游龙头企业,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推进武汉市江汉区国家首批服务业发展示范试点和全省首批15家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创建工作。

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通过优化服务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做多做大做强。继续做好“大企业直通车”服务工作。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搞好协作配套,走“专精特新”之路。加强政策扶持,支持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和融资担保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建立和完善经济运行调节机制,统筹组织和调度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全面推进“两圈一带”战略实施。今年是“两圈一带”战略重点突破、深入推进之年,要按照总体部署,扎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认真落实“两型”社会建设促进条例,进一步完善“56531”实施框架体系,健全改革试验推进机制,努力在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专项规划、重点示范区建设和部省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转变发展方式上,着力探索“两型”发展模式,率先推动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率先建立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在实施专项规划上,着力使规划项目化,强力推动武汉新港、临空经济区、城际铁路、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在示范区建设上,着力建设武汉东西湖综合性示范区、青山一阳逻一鄂州大循环经济区、大东湖“两型”社会示范区、梁子湖“两型”社会示范区等四个省级示范区。在部省合作上,着力推动部省合作共建向纵深拓展,落实共建任务,放大共建效应,拓展共建内涵。全力支持武汉市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武汉城市圈科学发展、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综合能力,为形成中部经济重要增长极、培育长江中游城市群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步伐。坚持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核心、旅游为引擎,以资源整合和交通网络建设为重点,抓紧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和交通、生态、文化旅游三个专项规划,抓好神农架机场、清江画廊整体开发、武当山文化旅游扩复建工程等12大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建成支撑区域长远发展的综合交通网络,重点建设一批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大项目。支持宜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在鄂西圈建设中发挥支撑带动作用。三是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以港口、航道和船型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步伐。整合岸线资源,突出抓好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宜昌三峡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港口,以港兴城,以港兴业。省级每年筹集5亿元港航建设专项资金,用于以长江为重点的内河航运建设。

以干流发展带动支流发展,以内河航运发展带动流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明确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建立融资平台,以产业支撑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汉宜和荆岳铁路、宜巴和杭瑞高速、鄂东和荆岳大桥、引江济汉通航工程,打造江汉航运圈。加快沿江现代农业示范带、临水优势产业带和城镇群建设,推进沿江城乡一体化。重视“荆州段”的开发建设,更好地发挥“腰身”作用。推进“两圈一带”实现互融互通,促进全省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精心组织实施三峡工程后续规划。四是认真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结合湖北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努力提高湖北在中部地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中部“两纵两横”经济带的布局特点,加快长江经济带、京广、京九沿线重要节点和结合部的建设和发展。

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将省财政调度使用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资金增加到30亿元。抓好招商引资,培育特色产业,办好工业园区,壮大骨干企业,促进关联产业、企业、项目融合,建成一批百亿规模的产业集群。统筹县域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任务和重要抓手。抓紧编制湖北省城镇化和村庄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我省城镇体系。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在抓好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同时,逐步形成“宜荆荆”(宜昌、荆州、荆门)、“襄十随”(襄樊、十堰、随州)等新的城市群。把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镇发展上,注重地域风貌和特色文化的规划设计,做大县城和中心镇。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深入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加快生态家园建设。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市场网络将城乡要素进行配置和组合。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坚持农村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投资、以工代贩等各项扶贫工作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今年再解决4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脱贫问题。抓好扶贫搬迁,完成1377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深入实施“616”对口支援和“1+1”对口帮扶工程。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启动湖北汉江流域综合开发。认真落实《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抓紧湖北汉江流域综合开发规划编制和启动实施,重点建设现代水利航运带、生态环保带、先进制造业带、现代农业带、沿江沿线城镇带、山水休闲和历史文化旅游带等六大特色功能带。加快引江济汉和汉江沿线土地开发整理等重大工程建设。服务南水北调工程大局,确保完成7.38万移民的外迁安置,全面启动库区后靠移民搬迁工作。

(四)推进城乡统筹,夯实“三农”基础

倍加珍惜农业发展来之不易的好局面,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重点,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推进增加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为重点,启动33个产粮重点县新增粮食产能工程,整乡整村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建立稳固的商品粮基地,确保全年粮食增产4亿斤。大规模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大规模开展畜牧水产养殖和园艺作物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推进农业板块基地和农业专业大县建设。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积极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着力加强良种培育和推广运用。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等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力争新增高标准农田100万亩、改造低丘岗地50万亩、改造低产田75万亩。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中央惠农政策,按期足额发放各项农业直补资金,禁止将惠农资金用于任何名义的抵扣。严格执行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做好棉花、猪肉调控(收储)预案,稳定农民生产预期。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过百亿元的县(市)、一批过50亿元的园区、一批有很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国知名的品牌,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进一步推进龙头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和技能培训,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加强农民工回归创业扶持和权益保护工作,不断增加农民工资性和非农经营收入。确保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仙洪新农村试验区、7个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88个乡镇和各市县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由点到面纵深发展。继续推进鄂州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自主开展城乡一体化改革。将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更多的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推动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继续改善农村交通、通讯条件,大力推进“一建三改”,因地制宜推进村庄撤并和迁村腾地,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与乡村结队帮扶,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依靠农民自力更生和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

(五)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把解放思想体现到改革创新中去,用市场的办法、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按照中央的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收入分配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整合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调整重组,提高国有资本和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继续推进省直党政机关与下辖的经营性企业、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新一轮脱钩改制工作。

深入开展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机制,扩大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强力推进社会领域各项改革。围绕教育优先发展目标和要求,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落实湖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成果。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加快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和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向优势文化企业汇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重塑文化市场主体。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激活微观主体。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有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国家没有明文禁止的一切领域,并做到一视同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支持各类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与我省民营企业开展合作。创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将湖北建成民营经济发展资源集聚、发展环境优越的创业基地。强化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观念,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增加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投放,加强创业孵化器和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抓好回归工程和返乡农民创业服务工作,促进“打工潮”向“创业潮”转变。

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扩大出口总量与优化出口结构并重、引进资金技术与引进人才并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全面做好开放工作。组织开展境内外重大投资促进活动,突出推进产业、工业园区的对接招商,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完善稳定外需政策,按照“保份额、调结构、促平衡”的要求,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加快重点出口区域和出口产业带建设,形成出口产业集群。重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发挥好湖北企业(美国)营销中心的作用。大力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重视发展服务贸易,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特别是软件外包。高标准组织好上海“世博会”参展和各项重点经贸活动。加速推进武汉综合保税区建设,打造口岸立体运输体系,改善物流、交通和口岸大通关条件,加快铁海、江海、陆空联运配套设施建设,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发挥外事侨务工作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以构建“生态湖北”为目标,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让“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

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决不能因为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而放松节能减排工作。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强化排污许可证管理,加大重点排污企业减排力度,突出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燃煤电厂脱硫设施的改进。继续实施十大节能工程,积极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和能源、原材料等重点行业节能,加快淘汰电力、钢铁、建材、造纸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大环保专项治理力度,实施“蓝天工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继续抓好国家和省循环经济试点,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再生资源基地,支持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加快培育低碳产业,壮大低碳装备制造业,推动低碳技术及产品产业化。编制低碳经济试点方案,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实施《湖北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加快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以两库(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两江(长江、汉江)、三湖(大东湖水网、梁子湖、四湖流域)为重点,大力推进水生态建设。组织编制并实施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加强湿地保护和重点区域的生态治理与修复,实现湖泊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抓好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长江防护林建设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经营和低产林改造,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碳汇。

逐步建立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大对生态补偿的财政投入,积极探索转移支付、对口支援、专项补贴、生态移民、异地开发等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逐步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流域水环境保护领域实行生态补偿。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建立反映资源稀缺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加快建设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市场。逐步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强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与监测体系建设,制定完善防洪、抗震、防治地质灾害、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等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预案。

(七)坚持民生优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千方百计扩大和稳定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就业为重点,统筹做好就业工作。发挥援企稳岗政策的作用,稳定就业岗位。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5万名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带动20万人就业。加强城乡劳动者职业能力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特别岗位培训,集中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吸引大学生到社区基层从事公共服务,对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抓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认真组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措施。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标工作。认真抓好医疗保险工作,降低起付线,提高年最高支付限额和住院报销比例,改进异地就医管理服务,提高参保者受益水平。完善城乡低保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标准,适度扩大贫困地区低保覆盖面。继续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和监管。完善特困群众生活补贴与物价涨幅的联动机制,确保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启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试验区建设。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制定实施2010-2020年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解决好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继续加强职业教育,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支持高校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以实施“百人计划”、“双百计划”和完善“首席技师”制度为抓手,鼓励高技能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抓好医疗卫生工作。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强化血吸虫病防治,全面落实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防治策略。

大力推进以机代牛、血防改厕、洲滩禁牧等措施。继续抓好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及各类职业病的防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建设以省图书馆新馆为重点的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繁荣艺术创作,抓好文艺精品生产,加大地方戏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力度,发展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继续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积极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大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办好第13届省运会和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着力提升人口素质。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宗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安全监管和各类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预警系统,开展食品药品监管综合执法试点。深入开展对食用农产品生产、食品生产和进出口、食品流通、餐饮消费、畜禽屠宰和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综合整治。切实推进武汉城市圈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和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市县创建工作。继续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道路交通、地质灾害等重点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增强全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全面加强应急队伍和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进一步做好维稳工作。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维稳体制机制。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加强乡镇维稳中心和村级社会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坚持开展领导干部“四访促和谐”主题活动,进一步推进信访服务中心建设,切实加大积案化解和依法处置工作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湖北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国家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敌对势力和恐怖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积极支持国防现代化建设。积极支持驻鄂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建设,抓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广泛开展国防教育。认真落实军人及军属优抚安置政策,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增强军政军民团结。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升政府执行能力

巩固扩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努力建设公平高效、勤政高效、廉洁高效、善政高效、低耗高效的政府。

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做到件件有着落、条条有办复。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政务、厂务、村务公开,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完善听证、论证和专家咨询制度,建立健全公众有序参与政府决策的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全面落实《法治湖北建设纲要》,加强和改进政府法制工作。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实行重大项目审批制、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工作。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财产和正当权益。

创新政府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完善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率。继续推进政府执行力和能力建设,增强“能力席位”意识,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协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着力提高公务员的操作能力,把加强执行力和能力建设落实到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方便快捷、贴心舒心的服务上来。进一步更新观念,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解决具体问题上来,不断破解发展难题。

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坚持求真务实,真正把心思放在干事业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建立科学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推行审计结果公示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从严控制会议、文件和一般性行政支出,削减公务购车和出国(境)经费,积极发展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以资源节约型政府带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强平安湖北建设,形成宜业宜居的投资生活环境。在省直机关大力开展“六型”机关创建活动。

加强廉政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认真落实十七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厉查处执法环节的不作为、乱作为和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加强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等公共资源管理权力的监督。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和公用服务行业的政风行风建设,坚决依法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下载湖北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及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及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北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000

    【2011 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20日在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省长 王国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

    湖北省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小编推荐)

    湖北省人民政府2007年工作报告 ——2007年2月1日在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省长 罗清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

    湖北十二五规划和湖北省2012政府工作报告

    中共湖北省委 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30日中共湖北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练习题及解析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练习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的主要标志是。 A. 经济增速稳定 B. 经济运行由降转升C. 经济下行......

    【答案】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析

    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解决消费问题就是解决投资问题。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2. 十八大将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为安定有序。 A......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析(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政府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主体作用。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2. 改善民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 A. 正确 B......

    2012政府工作报告解析(样例5)

    2012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来源:新华网 我国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7.5%。......

    201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解析(5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公文借鉴语言) 一、2014年工作回顾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